一、B超声引导下进行复杂清宫术的临床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甜[1](2021)在《155例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55例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资料,分析宫腔镜妊娠囊清除术、子宫动脉栓塞(UAE)+宫腔镜妊娠囊清除术、子宫瘢痕病灶切除+瘢痕修补术(术式包括开腹、腹腔镜、经阴道)治疗CSP的疗效,探索CSP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中CSP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1.术前一般资料:年龄、妊娠物最大直径、停经天数、子宫瘢痕肌层厚度、最后一次剖宫产时间、剖宫产次数、血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妊娠物的性质、妊娠物周边血流丰富度;2.术中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3.术后情况:术后血红蛋白(HGB)下降程度、HCG检测值恢复至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月经复潮的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4.妊娠结局:妊娠率、复发率。所收集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均符合纳入标准:入院前均未口服药物或未行手术治疗,为首次治疗;血HCG浓度升高,且彩超证实为II型CSP;患者一般状态良好,无子宫破裂、阴道大出血;既往有子宫下段剖宫产病史;有明确停经病史;术后病理为早期妊娠组织。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收集的155例患者分为三组:宫腔镜妊娠囊清除术(A组)、UAE+宫腔镜妊娠囊清除术(B组)、子宫瘢痕病灶切除+瘢痕修补术(C组),其中实验组A组59例,对照组B组61例、C组35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收集的资料。研究结果:1.术前一般资料:三组患者的年龄、妊娠物最大直径等临床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妊娠病灶性质(包块型和孕囊型)比例有统计学差异,利用分层分析法控制混杂因素,即:分别分析三组中孕囊型与包块型CSP的术中、术后资料。2.术中临床资料:C组的手术时间最长,与A、B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中出血量最少,与A、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临床资料:⑴术后C组较B组HGB下降多(P<0.05),与A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⑵孕囊型CSP组C组的HCG检测值恢复至未孕状态所需时间最短(P<0.05),包块型CSP中C组与B组HCG恢复用时无明显差异(P>0.05),A组HCG恢复用时最长,与B、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⑶B组的住院费用最多,与A、C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⑷孕囊型CSP治疗后A组的住院时间最短,与B、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孕囊型CSP治疗后B组的月经复潮时间最长,与A、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包块型CSP的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三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⑸三组治疗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⑹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B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与A、C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妊娠结局:A、C组再次妊娠率、复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妊娠病灶周边血流丰富度为宫腔镜治疗CSP成败的影响因素,P<0.05,OR=40.507。研究结论:1.宫腔镜治疗CSP,术前应用UAE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但手术成功率无明显提高,且UAE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临床中选择UAE治疗时应慎重。2.子宫妊娠囊清除+瘢痕修补术的手术成功率高,但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且术后复发CSP、再次妊娠率与宫腔镜妊娠囊清除术比较未见明显差异。3.单纯宫腔镜治疗CSP安全性良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但要求术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手术技术及丰富的手术经验。4.妊娠病灶周边血流的丰富度是宫腔镜治疗CSP成败的关键影响因素。5.手术方式的选择不仅由单一的因素决定,需要综合分析患者一般情况、疾病具体情况、医院条件、术者手术技术及经验多个方面,由此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王纪宸[2](2021)在《超声引导侧腰部途径经皮肾穿刺造瘘的临床应用(附410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侧腰部途径经皮肾穿刺造瘘(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及超声引导肾造瘘管更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超声引导下经侧腰部途径行PCN治疗的41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1、分析超声引导下PCN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穿刺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Seldinger法(两步法)组和一步法组,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上述两组间手术成功率有无差异;2、分析纳入病例中需长期带管患者超声引导肾造瘘管更换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PCN手术成功率以PCN肾脏侧数为分母计算;并发症发生率以病例数为分母计算。结果:1、410例患者中,共447侧肾脏行超声引导下经侧腰部途径PCN治疗,单侧肾脏373例,双侧肾脏37例。441侧手术成功,总手术成功率98.7%(441/447);其中有积水和无积水肾脏分别为436侧和11侧,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9%(431/436)、90.9%(10/11)。严重并发症2例(均为单侧),发生率为0.5%(2/410),其中肾周血肿(需输血)1例,肾周脓肿1例;轻微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4.4%(18/410),其中肉眼血尿(伴血凝块形成)7例,发热11例(2例为双肾造瘘,其余均为单侧);造瘘管相关并发症10例(均为单侧),发生率为2.4%(10/410),其中造瘘管堵塞4例,造瘘管脱落4例,造瘘管移位2例。上述所有患者带管期间均未出现因造瘘管受压导致的造瘘管折断、狭窄等引流受限情况,患者均可自行对穿刺点进行护理。2、超声引导下PCN采用两种方法,其中Seldinger法(两步法)穿刺322例358侧,穿刺成功318例354侧;一步法穿刺88例89侧,穿刺成功86例87侧。Seldinger法和一步法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9%(354/358)、97.8%(87/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根据肾积水分级进行亚组分析,Seldinger法和一步法在重度肾积水时手术成功率相同且均为100%。在轻、中度肾积水中一步法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5.7%、94.7%,均低于Seldinger法(94.4%、9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90和0.245)。无积水肾造瘘均采用Seldinger法,手术成功率为90.9%(10/11)。3、本组病例中共45例患者(56侧肾)需长期留置肾造瘘管,上述患者于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行138次(共181侧肾)超声引导肾造瘘管更换,造瘘管更换间隔时间21~530天,中位时间为119天,更换成功率为100%(181/18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超声引导侧腰部途径PCN,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同时造瘘管位于侧腰部能够避免平卧时对造瘘管的挤压,便于患者对造口进行护理。2、虽然在轻~重度肾积水患者中Seldinger法与一步法手术成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但Seldinger法更加安全、可靠,无论肾盂扩张程度大小,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成功率。3、超声引导肾造瘘管更换安全、高效、并发症少,可顺利完成肾造瘘管的更换。
霍素霞,刘薇,王鑫[3](2021)在《86例Ⅲ型瘢痕妊娠诊治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科收治的Ⅲ型CSP患者86例,术前依据患者病情风险性的大小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3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B组18例行宫腔镜下胚物清除术、C组38例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子宫瘢痕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的孕龄、孕囊长径、瘢痕处肌层厚度、术前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清β-hCG下降幅度、住院时间和治疗成功率。统计分析中定量数据涉及多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类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剖宫产次数和距上次剖宫产手术间隔相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均>0.05)。3组患者孕囊长径、瘢痕处肌层厚度、术前血清β-hCG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多重比较显示孕囊长径A组、C组均大于B组(F=52.196,P<0.001);瘢痕处肌层厚度A组和C组低于B组(H=42.553,P<0.001);术前血清β-hCG水平A组和C组高于B组(H=9.173,P=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两两多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中位数C组较A组和B组多(H=17.211,P<0.001)。手术后A、B、C三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6.67%、88.89%和97.3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2,P=0.190。术后血清β-hCG下降幅度C组最快,H=14.23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观察表明对于孕囊或包块≤3 cm、瘢痕厚度≥2 mm的Ⅲ型CSP可行宫腔镜下胚物清除;孕囊或包块>3 cm、瘢痕厚度<2 mm可优选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作为CSP治疗后出血的补充治疗,一般不做预防性使用。
张蕊[4](2020)在《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效果,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20年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医院诊断为CSP并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选择采用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的患者为A组,选择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的患者为B组,选择采用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C组,比较各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治疗成功率、治疗后第1天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下降幅度、血HCG值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住院天数、费用等,分析各种方法的疗效及优缺点。同时分析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1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HCG下降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血HCG值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超声引导下清宫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小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小于妊娠病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均小于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小于妊娠病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病灶切除组术中出量、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HCG下降率均大于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大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病灶切除组血HCG值降至正常时间小于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小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超声引导下清宫组治疗成功率91.9%,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治疗成功率90.9%,妊娠病灶切除组治疗成功率100.0%,三种方法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所有I型CSP中,超声引导下清宫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大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清宫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小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II型CSP中,超声引导下清宫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大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清宫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小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失败组的治疗前血HCG值、妊娠病灶周边血流丰富占比高于成功组,瘢痕处肌层厚度小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治疗前血HCG值、妊娠病灶周围血流丰富最终进入回归方程(P<0.05),且OR值>1。结论1针对不同CSP分型,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均有较高成功率;但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术后发热及肢体疼痛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2对于I型CSP,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成功率高,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的优点,为首选方法;对于II型CSP,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可减少清宫术中的失血,降低大出血风险。3 CSP患者治疗后需严密监测血HCG及超声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4治疗前血HCG值偏高、妊娠病灶周围血流丰富是CSP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图5幅;表16个;参113篇。
颜杰[5](2020)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疗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清宫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疗效,评价CSP的最佳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Ⅰ型和Ⅱ型CSP患者并分为2组,实验组47例,对照组56例,实验组行宫腔镜电切术,对照组行UAE联合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再次手术率。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29.94±3.21)天,对照组(41.59±8.1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既往月经周期(29.32±3.27)天,与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既往月经周期(29.46±3.19)天,与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率(4.25%),对照组(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日3.00(3.003.00)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日4.00(4.005.0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7294.74(6984.987592.47)元,对照组住院费用10098.20(10069.6610522.4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次手术率(2.12%),对照组(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Ⅰ型和Ⅱ型CSP患者较UAE联合清宫术具有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再次手术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的优点,有望成为Ⅰ型及Ⅱ型CSP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甘小金[6](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子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辨证与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统称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难治病。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优势,但各中医妇科专家对该病的认识和用药特点不尽相同。王子瑜教授耕耘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70余年,治疗该病的疗效显着,其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独具个人特色,亟待研究并总结。目的在数据挖掘和文献总结的前提下,探讨王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辨证和用药规律,为中医同道提供些许临床经验。方法1辨证规律研究收集2005-2015年间王老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病例150例,采用SPSS24.0及Weka3.9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王老学术继承人参与统计和讨论结果的全过程,即人机结合模式。2用药规律研究收集王老2005-2015年间王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中药处方502个,采用SPSS 24.0软件、SPSS Modeler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合王子瑜教授学术继承人的访谈结果,对结果进行筛选并解析。结果1辨证规律研究150份病例共收集61项症状、10种舌象、9种脉象,常见症状为小腹疼痛、经色暗红、血块偏少、腰部酸痛、经前经期乳房胀痛、小腹坠胀、经量偏少、经量偏多、肛门坠胀、经色鲜红,常见舌象为舌色暗红、舌色暗淡,常见脉象为弦脉、细脉;最多见的证候为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血瘀是所有病例均有的证候要素,肾虚、肝郁、气滞、血瘀形成的证候要素组合占71.33%;贝叶斯网络对寒凝、湿热、气滞、肝郁、肾虚的分类识别率分别为94.67%、90.67%、86%、82.67%、77.33%;并量化各症状对证素的贡献度,从而分出主症与次症:寒凝证的主症为经色暗红、经期恶心呕吐、小腹凉、经期冷汗、肢冷,湿热证的主症为白带色黄、舌质胖大,气滞的主症为经前经期乳房胀痛、舌质胖大、舌色暗红,肝郁的主症为经前经期乳房胀痛、脉弦,肾虚的主症为腰部酸痛、脉弦、脉细。2用药规律研究203例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共就诊493次,中药处方502个,共涉及131味中药,药物总使用频次6100次,高频次(≥40次)中药有35味;共使用中成药13种。王老常用中药有当归、赤芍、丹参、香附、元胡、没药、莪术、白芍、益母草、蒲黄,常用中成药是乌丹丸,使用人次占比50.4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青皮-陈皮,桂枝-桃仁,蒲黄-五灵脂等3组药对间距为1,关系最为紧密;采取人机结合方法将高频次中药分为10类,C1:青皮、陈皮;C2:桂枝、桃仁、炮甲、三七;C3:柴胡、橘核;C4:吴茱萸、小茴香、肉桂、细辛、乌药;C5:山药、山萸肉、党参、杜仲、黄芪、茯苓;C6:莪术、三棱、石见穿、荔枝核;C7:白芍、熟地、川芎;C8:香附、益母草;C9:蒲黄、五灵脂、元胡、没药;C10:当归、赤芍、丹参。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已知药对当归-赤芍、当归-白芍、当归-赤芍-白芍、莪术-三棱、蒲黄-五灵脂及元胡-没药的支持度都在25%以上,置信度均在88%以上;青皮-陈皮、乌药-小茴香、乌药-吴茱萸、香附-益母草等4组药对与聚类分析结果(C1、C4、C8)相符,山萸肉-山药-熟地具备药串关系。结论王老以瘀血阻滞胞宫、冲任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核心病机,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肾虚血瘀、气滞血瘀是临床常见证候,肾虚、肝郁、气滞、血瘀是该病常见证候要素;贝叶斯网络对寒凝、湿热、肝郁、气滞的识别率较高,主症与临床实际情况部分相符。.治疗方面,王老以活血消症为核心治法,其中又以活血为要,活血有补肾活血、行气活血、益气养血活血、温经活血等不同,消症有破血消症、软坚散结之别;用药具有攻补兼施、忌过攻伐、药味精简、效专力宏、分期施药等特点;常用中药有当归、赤芍、丹参、香附、元胡、没药、莪术、白芍、益母草、蒲黄等;常用乌丹丸配伍汤剂口服;常用药对、药串有①当归-赤芍、②当归-白芍、③当归-赤芍-白芍、④莪术-三棱、⑤蒲黄-五灵脂、⑥元胡-没药,⑦香附-益母草、⑧乌药-小茴香、⑨乌药-吴茱萸、⑩青皮-陈皮、(11)山萸肉-山药-熟地、(12)柴胡-橘核、(13)桂枝-桃仁。
陈阳琼[7](2020)在《养膜助孕包联合芬吗通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精亏虚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养膜助孕包联合芬吗通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精亏虚型),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参数、中医证候积分及妊娠情况,探讨养膜助孕包联合芬吗通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养膜助孕包+芬吗通,对照组:芬吗通,均治疗3个月并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参数与妊娠情况,及停药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妊娠情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参数、中医证候积分、经量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子宫内膜厚度比较: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为,治疗组(9.01±1.23)mm,对照组(8.32±1.10)m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6.6%,对照组9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内膜血流参数(PI、RI、PSV)比较:两组治疗后PI与RI均比治疗前下降,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PSV均比治疗前增加,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3个月后和停药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停药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为96.55%,对照组为46.6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妊娠情况:治疗组妊娠率为24.14%,对照组妊娠率为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经量情况:治疗后与停药后的经量积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膜助孕包联合芬吗通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精亏虚型),可以改善中医证候、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灌注,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刘娟[8](2020)在《GM-CSF对子宫内膜再生修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GM-CSF对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作用和内膜细胞效应机制研究目的:探究GM-CSF对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明晰其对子宫内膜腺上皮和基质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机制,为临床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的新治疗探索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宫腔灌注90%乙醇建立子宫内膜损伤小鼠模型,通过HE染色观测小鼠子宫内膜厚度、免疫组化检测ki67表达评估细胞增殖、在体早期胚胎种植数目评估内膜容受性。在建立稳定的子宫内膜损伤小鼠模型后,对其行腹腔注射GM-CSF,观察子宫内膜修复再生及妊娠情况。向人原代子宫内膜腺上皮和基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GM-CSF后,通过Brd U检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基质细胞迁移,从而探究GM-CSF对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Akt信号通路中的p-Akt,c-Jun,p70S6K蛋白分子。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被用来探究GM-CSF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相关作用能否被抑制。研究结果:宫腔内灌注乙醇可以建立稳定的子宫内膜损伤小鼠模型,与对照侧的小鼠子宫内膜相比,受损侧表现为子宫内膜厚度变薄(342.1±30.2μm vs.215.1±32.4μm,p<0.05),腺细胞Ki67表达降低(IRS评分:11.7±0.2 vs.7.5±1.2,p<0.05)以及胚胎种植数减少(7.7±0.8 vs.3.2±1.1,p<0.01)。对子宫内膜损伤模式小鼠行GM-CSF腹腔注射后,对照侧和损伤侧相比,子宫内膜厚度(350.2±21.3μm vs.356.0±22.4μm,p>0.05)、腺上皮细胞中Ki67的表达(IRS评分:7.5±2.0 vs.7.1±1.8,p>0.05)以及胚胎种植数(6.2±0.5 vs.5.8±0.5,p>0.05)均未见显着差异,GM-CSF修复了受损的子宫内膜。GM-CSF促进人原代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基质细胞的迁移;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GM-CSF能激活p-Akt的磷酸化、增加p70S6K和c-Jun蛋白分子的表达量,上述GM-CSF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作用可以被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所抑制。结论:GM-CSF对宫腔灌注乙醇所致小鼠子宫内膜损伤可促进其再生修复,可促进人原代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基质细胞迁移,激活Akt信号通路,为临床子宫内膜再生修复障碍所致薄型子宫内膜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第二部分:GM-CSF促进血管再生的效应及机制研究研究目的:探究GM-CSF对血管再生的作用和机制,为临床子宫内膜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血管再生提供新的临床切入点。材料与方法:通过子宫内膜损伤小鼠模型评估血管生成因子CD31的表达,观察注射GM-CSF后是否促进血管生成;通过Sorafenib构建斑马鱼胚胎的体节间血管损伤模型,加入GM-CSF后观察是否促进血管修复。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HUVECs,检测不同浓度GM-CSF对HUVECs的再生作用。通过Ed U检测细胞增殖,通过Tube formation检测血管形成效应,通过划痕修复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作用;采用Real-time PCR技术验证差异表达m RNA、Western Blot验证差异表达蛋白、胞浆核蛋白分离Western Blot证实蛋白入核、Ch IP验证转录因子入核后调控相关DNA启动子的表达;通过FAK抑制剂(PF573228)和STAT3 si RNA分别抑制FAK和敲降STAT3,验证GM-CSF对HUVECs生物学行为的效应能否被抑制。研究结果:GM-CSF促进子宫内膜损伤小鼠模型中血管生成因子CD31的表达;GM-CSF对Sorafenib导致的斑马鱼胚胎体节间血管损伤模型具有修复作用。GM-CSF可促进HUVECs增殖和迁移,增加血管样网络结构的形成以促进HUVECs的血管生成。GM-CSF用药组中,HUVECs中血管形成相关基因VEGF,MMP2,Ang1,Ang2,Tie2的m RNA表达量显着增加;GM-CSF可以激活FAK/Src/ERK信号通路,增加p-FAK,p-Src,p-ERK 1/2,p-STAT3,p-p38 MAPK,p-c-Jun,p-CREB,p-Akt,p-e NOS的磷酸化表达量,增加下游VEGF和MMP2蛋白的表达。GM-CSF处理30 min后,可增加STAT3的表达量,促进STAT3从胞浆到胞核转运,从而调控下游VEGF和MMP2基因的表达。以上GM-CSF对HUVE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效应均可被FAK抑制剂(PF573228)和STAT3 si RNA抑制。结论:GM-CSF促进子宫内膜损伤小鼠模型和血管损伤斑马鱼模型的血管再生;GM-CSF可能通过激活FAK/Src/ERK信号通路,促进STAT3入核从而发挥对HUVECs的促增殖、血管生成和迁移作用,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血管修复异常提供新的切入点。
胡永凤,王晓红,高伟,赵娣,张燕,王雪梅,韩娜娜[9](2020)在《青年未婚女性意外妊娠药物流产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青年未婚女性意外妊娠药物流产患者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采用半结构访谈深度挖掘13例青年未婚女性意外妊娠药物流产患者的真实体验,使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心理负担重、避孕知识缺乏、缺乏家庭支持、妊娠与药物流产引起的躯体不适、积极应对与正性启发。结论:意外妊娠药物流产对青年未婚女性身心产生不良影响的同时激发出强烈的避孕知识需求,提醒医护人员在实施流产后关爱(PAC)服务时特别关注这一人群,积极宣传流产与避孕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未婚流产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避免重复流产的发生。
李倩男[10](2020)在《胚胎停育时间与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失去活性且滞留于宫腔内未排出,临床又称稽留流产。临床工作中,常选用清宫术或药物流产来促使停育胚胎排出。但是,由于稽留流产患者胚胎停育时间过长,妊娠组织机化粘连,部分患者胚胎位置靠近宫角,部分患者子宫结构先天性异常,增加了清宫过程中吸宫不全、漏吸、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此外,清宫术为有创性操作,容易引起宫腔感染、宫颈粘连、宫腔粘连、继发不孕等后续问题,严重影响了育龄期女性的生理健康和生育需求。近年来,药物流产成功治疗稽留流产的案例被国内外广泛报道。药物流产为无创性操作,不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对后续受孕影响小,花费少,更易于为患者所接受。2020年1月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发布的《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治疗专家共识》也肯定了药物流产的价值。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也随之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死亡胚胎长期留存于宫腔中,与子宫壁机化粘连,影响妊娠物排出。但是,当稽留流产发生后,机体可自动识别死亡胚胎,继而分泌一系列物质促进子宫收缩,将其排出体外。有报道显示,对早孕期的胚胎停育患者采取期待治疗,妊娠物自行排出者接近80%。本研究旨在探讨胚胎停育时间与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性,为提高胚胎停育患者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提供科学的依据。资料与方法1.资料: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孕早期胚胎停育住院药流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月经周期、排卵日或者首次发现孕囊的时间核算其实际末次月经时间;根据发现胚胎停育时的阴超核算其实际胚胎大小{胚胎天数=孕囊平均直径(mm)+30或[胎芽长度(cm)+6.5]*7}。胚胎停育时间=药流时停经天数-实际胚胎天数。按其胚胎停育时间将其分为3组:第1组(n=104例)为胚胎停育时间≤7天;第2组(n=89例)为胚胎停育时间为8-14天;第3组(n=163例)为胚胎停育时间>14天。2.方法:3组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150mg分次口服的方法,同时序贯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于药流当天观察药物流产的效果。后分别于3天后、1个月后、3个月后复查彩超,了解宫腔残留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停经时间、孕产次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药流当天有效率比较:药流当天3组患者的药流有效率分别为98.1%、94.3%、9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用药后妊娠物娩出过程比较:第1组、第2组患者的妊娠物娩出时间分别为2.42±1.576h、2.73±1.245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患者的妊娠物娩出时间为4.68±1.943h,明显大于前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分别为11.51±5.085d、12.76±3.044d、17.44±7.2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分别为4.62±2.325分、5.51±1.683分、5.79±2.742分,第2组、第3组患者的疼痛指数与第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3组患者均发生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药流后3天宫腔残留情况比较:第1组和第2组患者的宫腔残留发生率分别为23.5%、2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患者的宫腔残留率为44.8%,明显高于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药流后1个月宫腔残留情况比较:第1组、第2组患者的宫腔残留率分别为1 0.8%、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患者的宫腔残留率为28.7%,明显高于第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药流后3个月宫腔残留情况比较:3组患者的宫腔残留率分别为7.8%、7.2%、1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第1组药流后不同时间宫腔残留情况比较:与药流后3天相比,第1组患者药流后1个月、药流后3个月的宫腔残留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第2组药流后不同时间宫腔残留情况比较:第2组患者药流后1个月的宫腔残留率与药流后3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流后3个月的不全流产率低于药流后3天、药流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第3组药流后不同时间宫腔残留情况比较:第3组患者药流后3天、药流后1个月、药流后3个月的宫腔残留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药物流产是治疗稽留流产的有效手段。2.胚胎停育时间不影响药流有效率。3.胚胎停育时间影响药流后宫腔残留率:胚胎停育时间越长,药流后宫腔残留率越高。4.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治疗药流后宫腔残留。
二、B超声引导下进行复杂清宫术的临床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声引导下进行复杂清宫术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155例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现状 |
1.2 综述 |
1.2.1 CSP的发病机制及病因 |
1.2.2 CSP的诊断方法 |
1.2.3 CSP的预防 |
1.2.4 CSP的治疗方法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临床资料收集 |
2.3 分组与手术详情 |
2.3.1 分组 |
2.3.2 术前准备及手术方式 |
2.4 随访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术前一般资料 |
3.2 术中情况 |
3.3 术后资料比较 |
3.4 妊娠结局比较 |
3.5 宫腔镜治疗CSP手术失败的因素分析 |
3.5.1 使用卡方检验对手术失败因素进行分析 |
3.5.2 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手术失败因素进行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治疗方法 |
4.2 宫腔镜治疗CSP的危险因素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超声引导侧腰部途径经皮肾穿刺造瘘的临床应用(附41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操作前准备 |
2.2.1 患者准备 |
2.2.2 穿刺设备和器械 |
2.3 操作方法 |
2.4 术后管理 |
2.5 超声引导下造瘘管更换 |
2.6 PCN手术成功判定标准及并发症分类标准 |
2.7 肾积水超声分级 |
2.8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PCN手术成功率 |
3.3 PCN手术并发症情况 |
3.4 Seldinger法组和一步法组手术成功率的比较 |
3.5 PCN术后患者造瘘管更换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PCN手术适应证分布 |
4.1.1 单纯引流 |
4.1.2 尿流改道 |
4.2 穿刺体位 |
4.3 PCN手术成功率 |
4.4 Seldinger法组和一步法组手术成功率的比较 |
4.5 PCN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
4.5.1 出血 |
4.5.2 感染 |
4.5.3 周围脏器损伤 |
4.5.4 造瘘管堵塞、移位和脱落 |
4.6 超声引导下造瘘管更换 |
4.7 研究不足 |
第5章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同方式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86例Ⅲ型瘢痕妊娠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纳入标准 |
1.2 方法 |
1.2.1 处理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3组治疗结果的比较 |
3 讨 论 |
3.1 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 |
3.2 宫腔镜胚物清除术 |
3.3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 |
(4)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基线调查 |
1.1.3 组别确定 |
1.1.4 治疗方法 |
1.1.5 随访观察 |
1.1.6 结局评价 |
1.1.7 资料分析 |
1.2 结果 |
1.2.1 三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
1.2.2 各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评价 |
1.2.3 不同类型的CSP患者各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评价 |
1.2.4 CSP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超声引导下清宫术 |
1.3.2 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 |
1.3.3 妊娠病灶切除术 |
1.3.4 CSP的分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 |
1.3.5 CSP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研究现状 |
2.1 CSP的发生率 |
2.2 CSP的发病机制 |
2.3 CSP发病的影响因素 |
2.4 CSP的诊断 |
2.4.1 超声检查 |
2.4.2 磁共振检查 |
2.5 CSP的分型 |
2.6 CSP的治疗 |
2.6.1 期待治疗 |
2.6.2 药物治疗 |
2.6.3 清宫术 |
2.6.4 子宫动脉栓塞术 |
2.6.5 宫腔镜 |
2.6.6 高强度聚焦超声 |
2.6.7 妊娠病灶切除及瘢痕修补术 |
2.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临床资料记录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术前准备 |
1.3 手术方法 |
1.4 指标观察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对比 |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对比 |
2.4 实验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的比较 |
2.5 实验组与对照组再次手术率的比较 |
2.6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住院费用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概念及发病机制 |
1.1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概念 |
1.2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发病机制 |
2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分型 |
3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3.1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表现 |
3.2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 |
4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 |
4.1 期待妊娠治疗 |
4.2 药物治疗 |
4.3 清宫术 |
4.4 介入手术 |
4.5 宫腔镜手术 |
4.6 剖宫产瘢痕妊娠物清除术及子宫瘢痕修补术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6)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子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辨证与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内治法 |
2 外治法 |
3 针灸治疗 |
4 综合治疗 |
5 小结 |
综述二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现状 |
1 传承内容 |
2 传承方法 |
3 传承模式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王子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辨证规律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数据预处理 |
2.2 数据录入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临床症状频数统计 |
3.3 舌脉频数统计 |
3.4 证候要素频数统计 |
3.5 症-证候要素卡方检验 |
3.6 症状群-证候要素的贝叶斯网络分析 |
4 讨论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王老对内异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4.3 辨证规律分析 |
4.4 贝叶斯网络结果分析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的王子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处方来源 |
1.2 处方纳入标准: |
1.3 处方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处方信息预处理 |
2.2 处方药物筛选 |
2.3 处方信息录入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中药使用情况 |
3.3 中成药使用情况 |
3.4 聚类分析结果 |
3.5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年龄 |
4.2 中药使用情况分析 |
4.3 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 |
4.4 聚类分析结果分析 |
4.5 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王子瑜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经验总结 |
1 阻胞宫、冲任是核心病机 |
2 活血消症是核心治法 |
2.1 活血以祛瘀 |
2.2 消症以除形 |
3 乌丹丸是核心组方 |
4 小结 |
5 验案举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养膜助孕包联合芬吗通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精亏虚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3 治疗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1 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血流情况 |
4.2 中医证候积分 |
4.3 妊娠率 |
4.4 安全性检测 |
5 疗效判定 |
5.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5.2 西医疗效判定标准 |
6 统计学处理 |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情况比较 |
1.1 年龄比较 |
1.2 不孕年限比较 |
1.3 不孕类型比较 |
1.4 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1.5 治疗前子宫内膜血流参数(PI、RI、PSV)比较 |
1.6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1.7 治疗前经量积分比较 |
2 研究结果比较 |
2.1 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2.2 子宫内膜血流参数(PI、RI、PSV)比较 |
2.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4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5 妊娠情况比较 |
2.6 经量情况比较 |
3 安全性检测结果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认识 |
1.1 肾与月经、不孕的关系 |
1.2 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病机 |
2 西医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认识 |
3 养膜助孕包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作用机理 |
3.1 立论依据 |
3.2 辨证论治 |
3.3 组方方义 |
3.4 中药现代药理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不足和展望 |
5.1 不足 |
5.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GM-CSF对子宫内膜再生修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GM-CSF对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作用和内膜细胞效应机制 |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2 主要试剂配方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研究结果 |
2.1 子宫内膜损伤小鼠模型建立 |
2.2 GM-CSF对子宫内膜损伤小鼠模型的再生修复作用 |
2.3 GM-CSF对于人原代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作用 |
2.4 GM-CSF促进人原代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GM-CSF促进血管再生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2 主要试剂配方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研究结果 |
2.1 GM-CSF促进子宫内膜损伤小鼠模型的血管生成因子CD31 表达 |
2.2 GM-CSF促进血管损伤斑马鱼模型的血管生成 |
2.3 GM-CSF促进HUVECs增殖 |
2.4 GM-CSF促进HUVECs血管生成 |
2.5 GM-CSF促进HUVECs迁移 |
2.6 GM-CSF增加HUVECs血管再生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 |
2.7 GM-CSF增加HUVECs血管再生相关蛋白的表达 |
2.8 GM-CSF对 HUVECs的促血管再生可被FAK抑制剂(PF573228)抑制 |
2.9 GM-CSF诱导STAT3 蛋白入核调控血管生成 |
2.10 STAT3 si RNA敲降实验 |
2.11 GM-CSF对 HUVECs的促血管再生效应可被STAT3 si RNA抑制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综述 子宫内膜再生修复关键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青年未婚女性意外妊娠药物流产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资料收集 |
1.2.2 资料分析 |
1.2.3 伦理问题 |
2 结果 |
2.1 主题1:心理负担重 |
2.1.1 恐惧与焦虑 |
2.1.2 对流产并发症及自身健康的担心 |
2.1.3 畏惧世俗眼光 |
2.1.4 负罪感与负疚心理 |
2.2 主题2:避孕知识缺乏 |
2.3 主题3:缺乏家庭支持 |
2.4 主题4:妊娠与药物流产引起的躯体不适 |
2.4.1 早孕反应影响日常生活 |
2.4.2 口服流产药物引起强烈生理不适 |
2.4.3 流产过程不顺增加痛苦体验 |
2.5 主题5:积极应对与正性启发 |
2.5.1 主动了解流产相关知识 |
2.5.2 坚定避孕态度 |
2.5.3 思想成长 |
3 讨论 |
3.1 青年未婚女性是普及生殖健康知识的重点人群 |
3.2 转变消极的家庭性教育态度 |
3.3 为未婚流产女性实施PAC服务时注意心理支持 |
3.4 注意避孕知识教育时机,提高教育效果 |
(10)胚胎停育时间与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全流产临床处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B超声引导下进行复杂清宫术的临床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155例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分析[D]. 王甜. 吉林大学, 2021(01)
- [2]超声引导侧腰部途径经皮肾穿刺造瘘的临床应用(附410例报告)[D]. 王纪宸. 山东大学, 2021(12)
- [3]86例Ⅲ型瘢痕妊娠诊治体会[J]. 霍素霞,刘薇,王鑫.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1)
- [4]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分析[D]. 张蕊.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疗效的研究[D]. 颜杰.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6]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子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辨证与用药规律研究[D]. 甘小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养膜助孕包联合芬吗通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精亏虚型)的临床观察[D]. 陈阳琼.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GM-CSF对子宫内膜再生修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娟. 浙江大学, 2020(01)
- [9]青年未婚女性意外妊娠药物流产的质性研究[J]. 胡永凤,王晓红,高伟,赵娣,张燕,王雪梅,韩娜娜. 齐鲁护理杂志, 2020(09)
- [10]胚胎停育时间与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性研究[D]. 李倩男.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