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监理避免深开挖工程土体塌方和滑坡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治国,毛敏东,PANY.T.,赵其华,吴钟腾[1](2021)在《隧道-滑坡相互作用影响及控制防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山区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建隧道开挖诱发滑坡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同时既有隧道在滑坡作用下产生的病害也越来越严重,对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均造成了较大危害。为了促进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隧道-滑坡体系研究的发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隧道-滑坡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对隧道-滑坡相对位置关系及变形特征进行系统梳理;从地质调查分析、理论解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监测分析5个方面详尽剖析了隧道-滑坡相互作用影响的研究现状;从滑坡体加固、隧道加固和监控预测技术3个方面对隧道-滑坡相互作用影响的控制防护技术研究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尚需讨论的方面,建议深入开展滑坡土体塑性、非线性接触、地震与降雨多因素耦合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的开发与利用、本构模型的适用性及隧道精细化建模等方面的研究,积极优化和创新防护控制措施技术,建立隧道-滑坡之间联动共享的新型监控成套技术体系,以期为隧道-滑坡体系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吴晓松[2](2021)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 ——以隧道塌方风险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隧道工程是交通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道路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已经成为道路建设风险管理的焦点问题。风险评估是控制隧道工程建设风险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但是传统的设计风险评估方法存在主观性强、风险要素间缺乏关联性分析、评估结果比较粗略等缺陷。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高效、经济、可靠的隧道工程建设风险评估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论文以澜沧隧道建设设计过程中塌方风险评估为例,开展隧道工程风险评估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与专家调查归纳总结隧道工程建设风险要素,采用ISM方法分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构建风险链,结合专家调查法建立多要素综合影响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推理模型;然后分析隧道建设设计过程中塌方风险的影响因素,确定各因素对隧道建设的影响程度及其相互关系,建立ISM解释结构模型;最后构建了隧道建设风险动态预测模型,实现对澜沧隧道建设中的塌方风险定量评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价值:(1)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风险预测能够使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清晰明了,风险事件的形成机理得到进一步明晰,分析得出的结果更加客观可靠,因此,在隧道设计风险管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由于隧道工程各类风险事件的致因机理是稳定不变的,而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风险评估模型可以重复使用,不断优化,而不需要每次针对不同的隧道重新建模评估。(3)采用贝叶斯网络的隧道设计风险预测模型的正向分析可以迅速求解隧道设计风险,反向分析可以迅速求出隧道设计风险的致险因子,综合分析不同设计优化措施对于降低风险的作用。以此为依据可以实现隧道设计风险的动态预警,并为隧道设计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有效的指导。
李彦[3](2020)在《山地丘陵地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与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公路事业作为国家一项基础性服务型项目,其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加快了公路体系现代化建设,但居高不下的施工事故发生率已严重阻碍公路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目前我国山地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项目体系庞大,涉及工程范围广,沿线地质条件与施工环境差异大,施工风险的综合性与不确定性比普通公路更加复杂。研究、发展与完善山地丘陵高速公路施工风险管理体系既符合实际需求也是大势所趋,可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满足国家“平安工地”的工程建设要求,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的安全生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一、论文先从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理论研究入手,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高速路施工风险管理的定义进行了讨论,并归纳出高速路施工风险特点,划分了施工风险类型,更加贴合山地丘陵地区施工特性,总结出五点科学的施工风险管理原则与一套系统管理模式,形成了完善的高速公路施工风险管理体系,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二、论文针对山地丘陵地区高速路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展开了深入研究,确定出随机性、模糊性及犹豫性三大研究范畴,提出了 PRAE阶段循环分析法,很好地解决了山地丘陵地区不同路况的风险因素遗漏问题,获取了全面的风险源与致险因子。为解决评估指标多而杂的问题,根据因子分析技术原理建立了数据处理模型,完成了数据挖掘技术的数据清洗工作,并构建出适用于山地丘陵高速公路施工的风险信息估测模型,进行了智能预测尝试,增强了既有工程的信息挖掘利用率,降低了经验法的犹豫干扰程度。最后根据模型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可能性规则和六项严重程度判断标准,丰富了现有的风险估测等级评判方法。三、论文研究了山地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施工风险管控体系,总结出四项风险控制原则,划分了五级管控标准,提出了定性管控与定量监控双管齐下的风险管控工作方式,制定出险情预防、风险督管、险情处置的控制策略,准确切断了风险发生的三大路径,并研发了施工风险数据计算软件,辅助风险动态监测工作,以满足风险动态管控要求。四、论文依托省内山地丘陵地区WR高速建设工程,进行了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成果应用。先采用经典的风险分析与估测方法对全标段工程进行了总体与专项风险评价,然后采用PRAE循环、因子分析指标处理技术和基于犹豫模糊信息融合的风险估测模型得出了中度风险评价结果,模型改进前后的偏差度在10%内,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息化评价数据的管理价值。
石江平[4](2020)在《西安盾构隧道区间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地铁建设将迎来新高峰。对于西安地区而言:城市周边已建成了大量高速公路或高铁,市政管网密布,周边众多建筑物逐渐树立;重要的古建筑以及墓葬群随处可见。这使得西安城市地铁在其建设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与一些既有桥梁、建筑物、管线及地下墓葬群发生空间上的冲突。因此,系统探讨西安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技术对当代西北部地区地铁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上述背景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相关地铁项目实习工作经验,以西安市地铁14号线为研究案例,系统运用风险理论研究分析法和地方特有区域性施工标准作为研究依据,收集2003-2019年地铁事故资料,采用专家调研、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际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线尚贤路~学府路区间施工中风险因素、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控制技术措施、施工过程中应急管理的技术措施等进行量化与质性研究。研究表明,该线下穿大西高速高架桥风险等级总体而言较高,且在对此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第一,通过对收集到的192起地铁在建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规律分析,本文得出了11种常见类型的事故,并对事故成因进行了分析,主要体现在不良地质作用、管线破坏、地层损伤变形和施工管理不足四个方面;第二,本文研究了不良地质条件对盾构法施工的影响,并结合事故资料分析了盾构法施工工过程中的支护因素、地质因素、地下水控制因素等风险因素特点以及产生的后果;第三,由对本线周边环境进行的调查得知,沿线周边环境风险类型穿越重要建(构)筑物,如地下管线、高速、高铁桥梁、灞河等,以尚学区间为工程实例,进行风险评估;第四,建立盾构下穿大西高速的桥墩、桩以及隧道计算模型,可对桩基、影响范围内的地层以及隧道拱顶沉降变形数值计算;第五,本文依据盾构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以及影响程度的划分准则、周边环境的重要程度、安全需求及在建项目与周边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并结合模糊网络分析法给出盾构下穿大西高速高架桥环境风险等级为一级。为更好地减小地铁高架桥的风险等级,进一步保证西安地铁的顺利修建,促进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发展,本文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关参考建议。第一,从对建筑物的加固、周边地层加固及隔离、减小施工对土层的扰动三个方面入手,进行风险控制;给出了对高速铁路高架桥风险控制程序中的监测流程;第二,针对盾构法施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以及其风险特点,给出相应的预控和应急处理方式。
彭欣[5](2020)在《九绵高速公路水牛家隧道塌方机制及处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隧道施工中塌方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灾害,由于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具有复杂性和未知性,板岩、千枚岩等软岩隧道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大变形、支护受损破坏,甚至出现塌方事故。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对塌方的发生机制和处治措施进行总结,为后续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论文以四川九绵高速公路水牛家隧道洞内变形塌方及仰坡失稳事故为例,利用地质调查、补充地质勘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水牛家隧道的变形及塌方机制进行总结,并对其对应处治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提出了该类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支护参数优化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水牛家隧道洞口段的工程地质特征以及其初期支护大变形发生的过程,总结出水牛家隧道洞口段塌方的主要因素是隧道洞口段围岩的工程地质环境极差,周围岩层主要为软岩,其岩质较软,而且岩体层间结合较差,隧道开挖临空后,受重力及卸荷变形影响,岩体层间摩阻力不足以支撑上部岩土体重力,从而产生软岩变形,造成隧道拱顶发生大变形。(2)通过对水牛家隧道洞身段所处的工程地质环境进行补充勘测后,发现隧道洞身塌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程地质因素造成的。可将工程地质因素归纳为两方面原因:(1)隧道洞身段围岩与洞口段围岩类似,岩体均属于软岩,强度极低,而且岩层产状陡倾。(2)隧道左洞上方地表存在冲沟地貌,勘察资料表明冲沟下方疑似存在隐伏断层,易汇水下渗,软化围岩导致左洞岩层力学性质较差。(3)对隧道地表仰坡的物探勘察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隧道地表仰坡位于明显的深切河谷地形,此地形的地应力分布存在应力分区现象,即岸坡存在应力变动区和原岩应力区,河谷谷底存在应力集中区,隧道的施工加剧了河谷应力场演化过程,致使软弱岩体发生水平蠕变,导致地表裂缝产生,进而致使仰坡失稳。(4)针对水牛家隧道不同部位发生塌方的机制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隧道总体加固方案采取洞外桥改路施工→仰坡抗滑桩加固→洞口临时支撑段换拱施工→17m自进式管棚施工→二衬台车分解逐段拆除→对于塌方体端部进行喷射混凝土加固反压→使用地质雷达对前方塌体进行扫描探测→掘进施工。(5)为了对支护体系进行优化,本文借助有限元软件开展了正交试验,分析了16组试验组的位移情况,塑性区分布,支护结构受力等一系列指标,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完成了支护体系的优化,获得了最优支护体系参数如下,钢拱架间距0.5m,锁脚锚杆长度7m,系统锚杆长度7m。
王莉[6](2019)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的、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参与人员多、技术工艺复杂、施工环境多变等特点,极易产生安全事故。由于安全事故是由各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安全管理需要全面、综合性的知识支持。尽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但是在面临具体安全问题时,如何从众多的数据资料中快速、准确获取所需知识,至今还缺乏有效的解决途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立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URTCSM),从知识支持的角度,引入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和方法,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以系统论为指导,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核心任务和管理流程,提出智能知识支持的概念和内涵,研究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图谱等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的知识支持作用,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理论模型。对URTCSM领域知识范围进行界定,从过程、组织、对象、管理等维度对领域知识进行分解,形成多维分层的知识分类体系。在领域概念建模方面,基于领域知识体系结构内容和特点,构建多维分层的专业领域概念模型;根据标准规范自身结构和使用需求,构建混合粒度的标准规范概念模型;根据事故分析对事故知识的需求,构建多主体关联的事故概念模型。在实体关系建模方面,基于领域知识分类体系结构进行概念之间层级关系建模,并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实施的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形成URTCSM领域知识结构模式,为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提供规范化的知识框架。分析了URTCSM领域知识主要来源,重点对标准规范和事故案例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在领域实体知识元抽取方面,根据数据结构化程度以及自然语言描述特点,对不同类型实体知识元的抽取分别采用人工抽取、基于映射关系的转化、基于规则的提取、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体识别等方法。在关系知识元抽取方面,分别采用基于映射关系的转化、基于规则的关系抽取、基于实体共现的关系抽取、基于机器学习的关系抽取等方法。在实体属性识别过程中采用类似的知识元抽取方法。抽取出来的知识元需要与已有知识进行融合,通过分析不同情形下知识融合需求,提出相应的融合方法。知识图谱中各类实体和关系知识元最后以图结构的形式存入图数据库Neo4j中,形成URTCSM领域知识图谱。提出URTCSM智能知识支持实现框架。针对标准规范知识,提出混合粒度规范知识获取的三种方式:知识导航,智能搜索,知识推荐。针对安全事故知识的应用主要以支持安全知识智能分析为主,提出三类事故分析任务:以事故画像的形式全面可视化的展示事故认知结构,根据统计分析指标自动构建查询语句的事故统计分析,以及基于关联路径的事故深度分析。根据URTCSM领域知识图谱中各知识要素之间的联系,对不同管理情境下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为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提供知识支持。最后,开发了基于URTCSM领域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支持系统,用于领域知识图谱维护和管理、标准规范知识智能获取、安全事故智能分析、安全管理决策分析等,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智能知识支持平台。该论文有图107幅,表23个,参考文献209篇。
赵殿国[7](2019)在《小马厂隧道塌方处治工程措施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在交通建设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我国修建的隧道越来越多,则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不良地质灾害问题也日益增多,从而也滋生了一系列的工程问题,列如隧道塌方。本文主要以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卢康段小马厂隧道的反复塌方工程事故作为研究背景,对隧道塌方处治工程的关键技术及参数优化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得成果如下:(1)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塌方段采取三种开挖方法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开挖方法为双侧壁导坑法时,隧道周边围岩的变形、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围岩的拉应力及塑性区面积减小程度较为明显。在对隧道塌方段的施工中,应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2)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塌方段采取不同外插角度的超前小导管支护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超前小导管的增设能有效限制围岩的拱顶沉降、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并能减小围岩的塑性区大小和塑性应变。小导管外插角度越大,注浆加固区径向厚度越大,隧道围岩稳定性越好。外插角在15°增大至25°时支护效果较为明显,从25°增大至30°时对于塌方段支护效果的改善程度不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超前小导管的外插角度宜采用25°~30°;若打设双排小导管,外插角宜采用第一排30°,第二排25°。(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塌方段开挖采取超前大管棚支护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增设超前大管棚后,隧道拱顶上方塌方体覆盖区段的围岩变形明显减小,支护结构的受力值和隧道拱顶上方围岩的拉应力值均明显变小。超前大管棚的增设对塌方断面围岩稳定性提高明显,有必要对塌方段开挖前施作超前大管棚。(4)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出隧道塌方处治工程关键技术主要有:塌方段前的原支护结构加固、塌方段掌子面掘进开挖方法的变更以及塌方段增设超前支护。同时塌方段施工过程中,隧道拱顶上方坍塌体覆盖的区域的围岩稳定性较差,应加强对该区域的围岩变形和结构内力监测。
王欢[8](2019)在《山区公路防排水技术及抗水灾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对路面、路基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山区公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水毁现象,造成重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公路防排水技术和设施加以重视,提升山区公路抗水灾风险能力。本文以河北省平山至赞皇高速公路为依托,对项目概况、地形地貌特征和水文气象条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对降雨入渗规律及影响入渗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地表水及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和破坏情况进行了说明。同时,结合案例分析了强降雨对道路的破坏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对策。山区公路防排水体系主要对地表防排水设施进行了针对性设计,研究了地表排水设施的设计径流量和泄水能力的相关水文水力计算方法。提出了地表排水设施的设计布置方案图,并且对平赞高速公路地表防排水设施进行了分析介绍。针对山区公路特殊地段,从深挖方路段的边坡排水和半填半挖路基排水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以边坡排水孔和急流槽作为研究重点,目的是为了对山区公路特殊路段路基路面发生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设计方法和优化措施,从而减少灾害的发生,保证道路畅通。为了使山区公路排水设施的研究更加完善,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且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对地表和地下某处排水设施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今后对公路防排水系统的合理性评价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最后对山区公路抗水灾风险评估进行研究,提出了风险评估的调查方法、评估体系的构成、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
刘甲[9](2019)在《山岭隧道围岩大变形机理分析及处置措施研究》文中认为在克服高山峡谷等地形障碍,改善陆路交通工程质量等方面,深埋长大隧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扩大,不少深埋长大山岭隧道投入建设,遇到的地质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隧道所穿越的地方为软弱围岩区或者是高地应力区,常会遇到围岩大变形等灾害。而隧道一般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属于整个工期当中的关键项目,对于围岩大变形的机理及相关的处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安溪县东二环路石狮岩隧道左洞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山岭隧道大变形机理、灾害预测及预防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安溪县东二环路石狮岩隧道左洞工程的水文特征、地质特征等进行介绍。(2)探讨了山岭隧道围岩大变形的特点及模式,并通过围岩岩性、应力扩容性、人工采掘扰动、岩体结构控制等方面对石狮岩隧道大变形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参考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对大变形分级的基础上,提出了石狮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分级方案。(3)通过ANSYS数值模拟以及围岩支护监测的成果进行分析,认为类似石狮岩隧道在开挖过程中所发生的轻度围岩大变形,通过及时施作有一定支护结构刚度的初期支护,其防治效果是明显的。(4)根据石狮岩隧道的工程地质特征情况,形成了以地质分析预测、超前地质预测、监控量测预测相结合的大变形灾害预测方案,对有可能发生大变形的地段进行预测预报,为施工过程中围岩支护参数的调整和加强提供依据,从而有效地避免大变形灾害的发生;根据现场事故案例,分析了山岭隧道围岩大变形导致塌方事故后的处理方案及后期的防范和应对方法等。图[25]表[15]参[71]。
陈云超[10](2019)在《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顺层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西南地区交通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公路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隧道工程,在隧道进出口段由于地质条件较差、隧道与边坡空间结构形态复杂等一系类问题,隧道洞口段开挖易造成山体滑坡,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本文依托广西河百高速公路班丘隧道口滑坡,针对隧道工程进出口段边坡滑坡影响施工安全问题,进行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顺层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工程实例,总结了国内外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2.在收集和分析班丘隧道工程地质资料、现场监测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班丘隧道滑坡的发生过程;3.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班丘隧道开挖后应力、位移以及边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结合现场调查,总结出班丘隧道滑坡成因:隧道进口地形相对平缓,坡度约20~24°,地形对隧道偏压作用较小。但坡体存在一组30°顺坡向陡倾软弱层面,这种地质结构造成隧道围岩偏压效应十分显着,在偏压作用下,隧道开挖后,隧道围岩应力、位移出现明显变化,隧道围岩拱脚处出现较大的集中应力,使得隧道围岩右侧拱脚处沿顺坡向软弱层面产生滑移变形。同时,隧道上方岩体应力松弛,抗剪强度降低,随着偏压侧岩体滑动,拱顶沿层面产生剪切破坏,位移变化规律与偏压方向一致。同时,由于隧道埋深较浅,隧道开挖后,坡体表面拉应力有较大的增加,坡面易形成张拉裂缝。在降雨条件下,雨水沿坡面变形裂缝下渗加重坡体,软化软弱层面,加速坡体滑动;4.为研究边坡坡率、隧道埋深以及岩层倾角等内在因素对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分析不同边坡坡率、隧道埋深以及岩层倾角下,隧道开挖后围岩和边坡体应力、位移和稳定系数变化特征,对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内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隧道开挖,边坡内部出现应力松弛和应力集中现象,稳定性出现大幅度降低;2)随着边坡坡率增大,隧道表内部应力增加,应力集中区应力增加较为明显,坡体位移也呈增加趋势,稳定性降低;3)随着开挖隧道埋深增加,隧道围岩应力、位移明显增加,但坡面附近应力、位移减小,稳定性增加,表明随着隧道埋深增加,隧道开挖对边坡影响减小;4)隧道边坡稳定性与坡角和岩层倾角之间关系有关,当岩层倾角大于边坡坡角时,边坡稳定性随岩层倾角减小而增加,当岩层倾角小于等于坡角时,边坡稳定性不再随岩层倾角减小而发生改变。图[43]表[1]参[57]
二、监理避免深开挖工程土体塌方和滑坡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监理避免深开挖工程土体塌方和滑坡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 ——以隧道塌方风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贝叶斯网络的基本原理与建模方法 |
2.1 贝叶斯网络的基本原理 |
2.2 贝叶斯网络的建模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 |
3.1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的定义和产生机理 |
3.2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
3.3 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分析步骤 |
3.4 隧道工程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 |
3.5 隧道工程风险评估方法 |
3.6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流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 |
4.1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隧道工程设计风险形成机理 |
4.2 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设计风险评估 |
5.1 案例背景 |
5.2 规范推荐方法的隧道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 |
5.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 |
5.4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设计风险评估与传统设计风险评估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澜沧隧道主要风险事件专家调查表 |
附录 C:节点局部条件概率打分表 |
(3)山地丘陵地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与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采用的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施工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2.1 施工风险理论研究 |
2.1.1 施工风险定义及特点 |
2.1.2 施工风险类型划分研究 |
2.2 高速公路施工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2.2.1 施工风险管理概念及特点 |
2.2.2 施工风险管理原则 |
2.2.3 施工风险管理内容与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评价体系建立与评估模型构建的研究 |
3.1 山地丘陵地区高速公路施工风险分析 |
3.1.1 施工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 |
3.1.2 山地丘陵高速公路全线施工风险分析 |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
3.2.1 指标选取与处理技术研究 |
3.2.2 基于因子分析的数据处理研究 |
3.2.3 施工风险指标体系建立 |
3.3 高速公路施工风险估测模型的构建 |
3.3.1 施工风险估测内容与理论研究 |
3.3.2 基于决策树分析技术的信息熵值研究 |
3.3.3 基于犹豫模糊信息融合技术的估测模型研究 |
3.3.4 风险估测值及其等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施工风险应对与控制研究 |
4.1 高速公路施工风险应对研究 |
4.1.1 风险应对原则 |
4.1.2 安全管控标准及指标研究 |
4.2 施工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
4.2.1 风险预防策略 |
4.2.2 风险督管策略 |
4.2.3 险情处理策略 |
4.3 高速路施工期风险动态管理系统研究 |
4.3.1 管理系统研发概述 |
4.3.2 高速路施工风险管理系统软件研发 |
4.3.3 风险管理系统在动态监控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地丘陵地区WR高速施工风险管理实例应用 |
5.1 WR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工程施工环境 |
5.1.3 重点工程施工概况 |
5.2 一标段全线工程施工风险辨识与分析 |
5.2.1 风险源辨识 |
5.2.2 风险分析 |
5.3 一标段工程施工风险估测 |
5.3.1 总体风险估测 |
5.3.2 专项风险估测 |
5.4 基于犹豫模糊信息融合模型的工程施工风险估测 |
5.4.1 指标的筛选与确定 |
5.4.2 公因子权重计算 |
5.4.3 评估模型构建 |
5.4.4 评估结果 |
5.5 一标段施工风险控制策略 |
5.5.1 一般风险源的应对建议 |
5.5.2 重大风险源的控制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论文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西安盾构隧道区间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城市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的基本特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铁施工风险管理 |
2.1 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1 风险评价体系 |
2.1.2 风险的性质 |
2.1.3 风险的分类 |
2.1.4 风险评价的方法 |
2.1.5 风险管理内容 |
2.2 事故案例统计分析 |
2.2.1 事故来源 |
2.2.2 事故案例分析 |
2.2.3 事故规律分析 |
2.3 事故发生机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2.3.1 事故发生机理的普遍性 |
2.3.2 西安地区特殊风险要素分析 |
2.3.3 盾构法导致地层变形的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盾构法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风险分级 |
3.1 周边环境安全风险识别 |
3.2 自身风险识别 |
3.3 周边环境影响区级别划分 |
3.3.1 盾构法隧道周边影响分区 |
3.3.2 周边环境重要性分级 |
3.3.3 工程施工环境影响风险分级以及调整标准 |
3.4 自身风险级别划分 |
3.5 典型的周边环境的评估 |
3.5.1 针对典型风险源分析内容 |
3.5.2 下穿高架桥风险现状调查与评估 |
3.5.3 建筑的现状调查与评估 |
3.5.4 管线的现状调查与评估 |
3.5.5 施工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应用-尚贤路~学府路区间风险评估 |
4.1 西安地铁14号线路基本概况 |
4.2 尚贤路站~学府路站区间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工程地质情况 |
4.3 特殊风险现状调查与预测 |
4.3.1 下穿高架桥 |
4.3.2 下穿高架桥施工预测 |
4.4 环境风险识别 |
4.4.1 沿线邻近建筑物 |
4.4.2 下穿高架桥 |
4.5 自身风险识别 |
4.5.1 盾构始发、到达安全风险高 |
4.5.2 小间距段掘进施工难度大 |
4.5.3 反力架变形过大 |
4.5.4 盾构长距离在密实、富水砂层掘进风险 |
4.6 评估结论 |
4.6.1 风险工程分级清单 |
4.6.2 特殊风险—盾构下穿大西高速桥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全风险应对控制体系 |
5.1 地铁施工对邻近桥基影响的控制体系 |
5.1.1 控制指标和标准 |
5.1.2 控制措施 |
5.2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筑影响的控制体系 |
5.2.1 控制指标和标准 |
5.2.2 控制措施 |
5.3 地铁施工对周边相邻管线影响的控制体系 |
5.3.1 控制指标和标准 |
5.3.2 控制措施 |
5.4 风险监控以及信息反馈 |
5.4.1 风险监测范围 |
5.4.2 监测信息反馈与处理 |
5.4.3 监控量测预警及分级 |
5.5 在建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研究 |
5.5.1 盾构始发与到达漏水、漏砂 |
5.5.2 盾构始发与到达土体失稳 |
5.5.3 盾尾、铰接以及管片涌水涌砂 |
5.5.4 建(构)筑物变形过大 |
5.5.5 管线变形过大 |
5.5.6 既有轨道交通变形过大 |
5.5.7 盾构轴线偏差过大 |
5.5.8 螺旋输送机喷涌 |
5.5.9 漂石、地下障碍物等 |
5.5.10 隧道管片发生开裂、错台、混凝土剥落 |
5.6 针对典型风险——下穿高架桥施工控制措施 |
5.6.1 土体加固措施 |
5.6.2 盾构施工控制技术措施 |
5.6.3 下穿高速段监测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5)九绵高速公路水牛家隧道塌方机制及处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塌方成因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塌方机制研究现状 |
1.2.3 隧道塌方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4 隧道塌方治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牛家隧道洞口段变形及原因分析 |
2.1 水牛家隧道工程概括 |
2.1.1 隧道基本情况概况 |
2.1.2 隧道地质情况 |
2.2 水牛家隧道洞口段变形过程 |
2.3 初期支护变形应急处置方案 |
2.4 初期支护变形原因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水牛家隧道洞内塌方机制及原因分析 |
3.1 水牛家隧道洞内塌方情况 |
3.1.1 水牛家隧道洞内塌方过程 |
3.1.2 水牛家隧道洞内塌方现状 |
3.2 水牛家隧道洞内塌方原因分析 |
3.3 水牛家隧道仰坡失稳原因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牛家隧道洞内塌方及仰坡失稳处治方案 |
4.1 水牛家隧道边坡补充勘察 |
4.1.1 补充勘察情况 |
4.1.2 工程地质评价 |
4.1.3 结论与建议 |
4.2 水牛家隧道洞内塌方处治方案 |
4.2.1 总体处治思路 |
4.2.2 具体设计 |
4.2.3 施工方案 |
4.3 水牛家隧道仰坡失稳处治方案 |
4.3.1 总体方案 |
4.3.2 具体设计 |
4.4 施工注意事项 |
4.4.1 洞内塌方处治施工注意事项 |
4.4.2 仰坡变形处治施工注意事项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水牛家隧道支护方案优化研究 |
5.1 数值模型建立 |
5.2 正交试验设计 |
5.3 正交试验数值计算结果 |
5.3.1 位移分析 |
5.3.2 塑性区分析 |
5.3.3 超前支护内力分析 |
5.3.4 钢拱架内力分析 |
5.3.5 喷射混凝土内力分析 |
5.3.6 锚杆轴力分析 |
5.3.7 初期支护体系优化 |
5.4 最优初期支护体系数值模拟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基于知识图谱的URTCSM智能知识支持理论模型 |
2.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系统分析 |
2.2 URTCSM智能知识支持概念框架 |
2.3 知识图谱对URTCSM智能知识支持作用分析 |
2.4 基于知识图谱的URTCSM智能知识支持理论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维关联混合粒度的URTCSM领域知识结构模式研究 |
3.1 多维关联混合粒度知识建模需求分析 |
3.2 URTCSM领域知识分类体系分析 |
3.3 URTCSM领域概念模式分析 |
3.4 URTCSM领域关系模式分析 |
3.5 多维关联混合粒度的URTCSM领域知识结构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4 URTCSM领域知识图谱知识元抽取方法研究 |
4.1 URTCSM领域相关数据源分析 |
4.2 URTCSM领域实体知识元抽取方法研究 |
4.3 URTCSM领域关系知识元抽取方法研究 |
4.4 URTCSM领域属性知识元识别 |
4.5 URTCSM领域知识融合 |
4.6 URTCSM领域知识存储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URTCSM领域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支持研究 |
5.1 URTCSM智能知识支持实现框架分析 |
5.2 混合粒度规范知识获取 |
5.3 安全事故智能分析 |
5.4 安全管理智能决策支持 |
5.5 基于URTCSM领域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支持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性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小马厂隧道塌方处治工程措施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隧道塌方处治工程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塌方影响因素 |
1.2.2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1.2.3 隧道塌方处治措施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小马厂隧道反复塌方事故概况 |
2.1 雅康高速小马厂隧道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
2.2.4 水文地质 |
2.2.5 不良地质现象 |
2.3 塌方情况描述及应急方案 |
2.3.1 第一次塌方 |
2.3.2 二次塌方 |
2.3.3 前两次塌方应急方案 |
2.3.4 第三次塌方 |
2.3.5 三次塌方应急方案 |
2.3.6 第四次塌方 |
2.4 地质雷达检测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道塌方处治工程初步分析 |
3.1 塌方原因分析 |
3.2 小马厂隧道塌方段处理关键技术 |
3.2.1 塌方段前的原支护结构加固 |
3.2.2 塌方段增设超前支护 |
3.2.3 塌方段的开挖方法 |
3.3 小马厂隧道塌方处治工程方案比选 |
3.3.1 处治方案设计及工程数量 |
3.3.2 小马厂隧道塌方处治方案比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塌方处治工程数值模拟 |
4.1 有限元方法理论及计算假定 |
4.1.1 计算软件简介 |
4.1.2 有限元法计算原理 |
4.1.3 摩尔库伦准则 |
4.1.4 计算假定 |
4.2 塌方段开挖方法优化研究 |
4.2.1 计算模型 |
4.2.2 计算参数 |
4.2.3 计算步骤 |
4.2.4 模拟结果分析 |
4.3 塌方段超前小导管支护效果及参数优化 |
4.3.1 计算模型 |
4.3.2 计算参数 |
4.3.3 计算步骤 |
4.3.4 模拟结果分析 |
4.4 塌方段超前大管棚支护效果研究 |
4.4.1 计算模型 |
4.4.2 计算参数 |
4.4.3 计算步骤 |
4.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山区公路防排水技术及抗水灾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防排水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防排水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公路水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区公路水文地质特征及水毁调查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地形地貌特征 |
2.1.2 水文气象条件 |
2.2 地表水和地下水对于路基影响分析 |
2.2.1 降雨入渗模式 |
2.2.2 降雨入渗影响因素 |
2.2.3 地表水对路基的影响 |
2.2.4 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
2.2.5 水对深挖方路段边坡的影响 |
2.2.6 水流对沿河路基的影响 |
2.3 山区公路排水设施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
2.3.1 边沟 |
2.3.2 截水沟 |
2.3.3 急流槽 |
2.3.4 排水沟 |
2.3.5 涵洞 |
2.4 2016年强降雨对山区公路的影响调查分析 |
2.4.1 石家庄地区公路破坏情况调查 |
2.4.2 公路水毁破坏特征及成因 |
2.4.3 公路水毁灾情启示 |
2.4.4 既有公路改造要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区公路防排水设施设计与计算 |
3.1 公路防排水设施设计概述 |
3.1.1 防排水的目的 |
3.1.2 防排水的形式 |
3.1.3 排水设计的原则和思路 |
3.2 山区公路地表防排水设施设计 |
3.2.1 横坡 |
3.2.2 路堤坡面漫流 |
3.2.3 边沟 |
3.2.4 截水沟 |
3.2.5 急流槽 |
3.2.6 排水沟 |
3.2.7 出水口和集水井 |
3.2.8 跌水 |
3.3 地表防排水设施的水文水力计算 |
3.3.1 确定设计径流量的计算方法 |
3.3.2 沟渠的结构形式与尺寸 |
3.3.3 沟渠的纵坡和流速 |
3.3.4 水力计算 |
3.3.5 沟渠的验算和加固 |
3.3.6 平赞高速地表防排水工程计算实例 |
3.3.7 平赞高速部分地表排水设计方案 |
3.4 小结 |
第四章 山区公路特殊路段防排水研究 |
4.1 深挖方路段边坡排水技术 |
4.1.1 深挖路段边坡水毁现象 |
4.1.2 边坡坡面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4.1.3 平赞高速深挖方路段路基边坡防排水技术应用 |
4.1.4 边坡地下排水措施 |
4.2 半填半挖路基排水技术 |
4.2.1 半填半挖路基水的形式 |
4.2.2 水对半填半挖路基的不利影响 |
4.2.3 半填半挖路基排水措施 |
4.2.4 路基路面综合排水设计 |
4.2.5 急流槽的水力计算 |
4.2.6 急流槽常见问题及处置对策 |
4.3 小结 |
第五章 山区公路防排水设施的模糊综合评价 |
5.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5.1.2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5.2 权重的确定方法 |
5.2.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5.2.2 构造判断矩阵 |
5.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5.2.4 层次总排序 |
5.2.5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
5.3 评价指标的研究 |
5.3.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5.3.2 地表排水设施指标分析 |
5.3.3 地下排水设施指标分析 |
5.4 综合评价计算模型 |
5.4.1 建立因素集U |
5.4.2 建立评价集V |
5.4.3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5 工程实例计算 |
5.5.1 地表排水设施合理性评价 |
5.5.2 地下排水设施合理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区公路排水系统抗水灾风险评估体系初探 |
6.1 评估体系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
6.1.1 灾害 |
6.1.2 危险性 |
6.1.3 易损性 |
6.1.4 风险 |
6.1.5 减灾效益 |
6.1.6 损失 |
6.2 评估体系的原则及调查方法 |
6.2.1 建立评估体系的原则 |
6.2.2 调查方法 |
6.3 水灾评估体系的结构 |
6.4 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1 危险性指标体系 |
6.4.2 易损性指标体系 |
6.5 山区公路抗水灾风险评估方法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山岭隧道围岩大变形机理分析及处置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围岩大变形相关定义 |
1.2.2 国内外隧道围岩大变形主要案例分析 |
1.2.3 围岩大变形机理研究进展 |
1.2.4 围岩大变形灾害预测研究进展 |
1.2.5 围岩大变形处置措施进展 |
1.3 主要内容 |
2 研究区域情况分析 |
2.1 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构造 |
2.3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2.3.1 地形地貌与气象 |
2.3.2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3.3 工程地质层组特征 |
2.3.4 不良地质作用 |
2.3.5 水文地质条件 |
2.3.6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 |
3 山岭隧道围岩大变形特点、机理和分级 |
3.1 围岩大变形支护、预测与监测 |
3.1.1 围岩大变形支护理论 |
3.1.2 围岩大变形预测与监测 |
3.2 围岩大变形破坏特点及模式分析 |
3.2.1 围岩大变形破坏特点 |
3.2.2 围岩大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
3.3 围岩大变形主要机理分析 |
3.3.1 围岩岩性的影响 |
3.3.2 应力扩容性相关机理 |
3.3.3 人工采掘扰动控制类型 |
3.3.4 岩体结构控制相关机理 |
3.4 围岩大变形的分级研究 |
3.4.1 围岩大变形的一般分级 |
3.4.2 石狮岩隧道围岩大变形分级 |
3.5 本章小结 |
4 石狮岩隧道围岩大变形数值模拟 |
4.1 有限元分析法及ANSYS软件简介 |
4.1.1 有限元分析法基本内容介绍 |
4.1.2 ANSYS软件简介 |
4.2 计算前相关处理 |
4.3 计算模型及施工数值模拟 |
4.3.1 计算模型及其参数的选取 |
4.3.2 具体施工步骤分析 |
4.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4.4.1 确定初始应力场 |
4.4.2 围岩位移场变化分析 |
4.4.3 初期支护相关特性分析 |
4.5 数据对比分析 |
4.5.1 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
4.5.2 拱顶下沉与围岩收敛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围岩大变形灾害的预测与预防 |
5.1 围岩大变形的预测划分阶段 |
5.2 施工阶段大变形灾害预测 |
5.2.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
5.2.2 监控量测预测 |
5.3 石狮岩隧道大变形预报实例 |
5.3.1 已开挖段监控量测预测 |
5.3.2 未开挖段超前预测 |
5.4 隧道施工监测质量保障体系 |
5.5 隧道施工风险控制 |
5.5.1 ZK7+813掌子面处地质概况 |
5.5.2 施工情况 |
5.5.3 垮塌原因分析 |
5.5.4 处理方案 |
5.5.5 经验总结 |
5.6 构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
5.6.1 案例概述 |
5.6.2 经验总结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顺层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工程背景一班丘隧道滑坡 |
2.1 工程概况 |
2.2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不良地质 |
2.3 隧道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 |
2.3.2 隧道涌水量 |
2.4 滑坡概况 |
2.5 隧道施工情况 |
3 班丘隧道滑坡破坏成因分析 |
3.1 概述 |
3.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3.3 计算参数 |
3.4 计算方法 |
3.5 结果分析 |
3.6 隧道滑坡成因分析 |
3.7 隧道滑坡处置建议 |
3.8 本章小结 |
4 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
4.1 概述 |
4.2 数值模拟方法 |
4.2.1 基本原理 |
4.2.2 FLAC/FLAC3D简介 |
4.2.3 研究方法 |
4.2.4 边坡失稳判据 |
4.2.5 强度折减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
4.3 坡率对稳定性影响分析 |
4.4 埋深对稳定性影响分析 |
4.5 倾角对稳定性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监理避免深开挖工程土体塌方和滑坡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隧道-滑坡相互作用影响及控制防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治国,毛敏东,PANY.T.,赵其华,吴钟腾. 岩土力学, 2021(11)
- [2]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 ——以隧道塌方风险为例[D]. 吴晓松.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山地丘陵地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与安全管理研究[D]. 李彦. 山东大学, 2020(11)
- [4]西安盾构隧道区间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应用研究[D]. 石江平. 长安大学, 2020(06)
- [5]九绵高速公路水牛家隧道塌方机制及处治措施研究[D]. 彭欣. 长安大学, 2020(06)
- [6]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研究[D]. 王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7]小马厂隧道塌方处治工程措施关键技术研究[D]. 赵殿国.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8]山区公路防排水技术及抗水灾风险评估研究[D]. 王欢.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9]山岭隧道围岩大变形机理分析及处置措施研究[D]. 刘甲.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10]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顺层边坡稳定性研究[D]. 陈云超.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