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方环丙沙星水溶性粉含量测定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崔玉梅[1](2021)在《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感染后一般表现出发病快和病程短等急性感染症状。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上已经出现了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其已对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程度更深和范围更广。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在畜禽体内及其相关环境中较高,如在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和泌尿系统相关致病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针对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在防控细菌感染过程中,掌握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同样至关重要。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期或其进入生长后期主要表达如成孔毒素、超抗原外毒素和细胞毒性酶等破坏宿主细胞获取营养物质或干扰宿主免疫细胞功能的分泌型毒力因子。针对细菌主要毒力因子Hla进行有效抑制可有效缓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机体组织细胞造成损伤。这一抗毒力策略已得到科研人员广泛认可和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筛选发现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提高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Hla的生物学活性。因此,本研究首先针对丹参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通过超声提取法、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法优选了最佳提取工艺,即用20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通过对丹参中隐丹参酮提取工艺的摸索和优化,初步得到了丹参提取物,其主要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为0.33%、0.05%、0.44%和9.02%。本研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等确定了丹参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与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多种不同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丹参提取物与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噻吩钠和硫酸多黏菌素B等联合对典型MRSA菌株USA300的协同指数FIC均小于0.5,表明丹参提取物与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作用具有广谱性。进一步研究确定隐丹参酮或丹酚酸B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具有显着的协同抗菌作用(FIC<0.5),丹参酮Ⅰ或丹参酮ⅡA与硫酸庆大霉素仅有相加作用或无效。丹参提取物在亚抑菌浓度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生长无显着影响,与单独药物处理相比,1/4×MIC的硫酸庆大霉素和丹参提取物联合后10 h之内可将处理孔中的受试菌全部杀死。通过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和细胞毒性检测等试验确定了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抑制Hla的溶血活性和保护细胞损伤作用。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浓度为8μg/m L及以上时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上清中Hla和原核表达的重组Hla的溶血活性作用。其主要成分隐丹参酮浓度在2μg/m L时可显着抑制Hla的溶血活性。活死细胞染色试验和LDH试验结果显示当丹参提取物浓度达到128μ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介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在对丹参提取物有效成分全面分析和对主要辅料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参考上市的类似产品的处方组成制备了丹参提取物注射液,最终确定以丹参提取物为主成分,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苯甲醇为抑菌剂,聚山梨酯-80为增溶剂,成功制成了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并对丹参提取物注射液进行了初步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考察。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后治疗效果更佳,可显着缓解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肺组织中的菌落定殖以及改善肺组织的炎症程度。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注射给予小鼠腹腔注射5400 mg/kg仍未出现任何动物死亡,处死小鼠并解剖未发现明显的眼观病理变化,说明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进一步通过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蛋雏鸡人工感染模型,对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中剂量(0.4 m L/kg)和高剂量(0.8 m L/kg)可显着提高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蛋雏鸡的治疗效果。为后续开展扩大临床试验和靶动物安全性试验奠定前期试验基础。综上所述,丹参提取物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显着提高主要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同时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初步获得的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且毒性低。
郭凤倩[2](2020)在《双氢青蒿素缓释片的制备及其初步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双氢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目前仍是研究的热点,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包括治疗多种寄生虫病、抗肿瘤、抗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治疗皮肤相关疾病等。多项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慢性病多形性日光疹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与目前临床上多形性日光疹的常用治疗药物相比,双氢青蒿素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本课题在对双氢青蒿素理化性质和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考察以及在体胃肠吸收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骨架材料,筛选胃部滞留型双氢青蒿素缓释片的处方,制备可持续释药12 h的双氢青蒿素缓释片,通过延长药物在胃部的滞留时间,提高双氢青蒿素的生物利用度,并探讨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对双氢青蒿素缓释片进行初步评价,为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的双氢青蒿素缓释制剂。目的:制备胃部滞留型双氢青蒿素缓释片,以期为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治疗提供工艺简单、服用方便、安全有效的制剂。方法:1.理化性质及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建立不同溶剂中双氢青蒿素含量测定的UPLC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考察双氢青蒿素在不同pH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及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双氢青蒿素在不同介质中的油水分配系数;以双氢青蒿素及DKA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高温、高湿、强光照对双氢青蒿素原料药稳定性的影响。2.正常大鼠在体胃肠吸收实验:以双氢青蒿素的浓度变化为指标,采用UPLC法测定灌流前后灌流液中双氢青蒿素的浓度,以重量法矫正水分体积变化,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模型与原位胃灌注模型,考察双氢青蒿素的质量浓度、吸收部位及P-糖蛋白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对双氢青蒿素在大鼠体内吸收的影响。3.缓释片的制备:以双氢青蒿素、DKA的含量为指标,考察双氢青蒿素原料药与各辅料在高温、高湿、强光照条件下的相容性。以缓释片体外释放度为主要指标,考察骨架材料HPMC的粘度与用量、十八醇的用量、填充剂的种类与用量、崩解剂的种类及用量、润滑剂的用量以及制备工艺等因素对双氢青蒿素体外释放度的影响,根据结果确定双氢青蒿素缓释片的处方组成,并考察了双氢青蒿素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1.理化性质及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双氢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在含3.5%SDS不同pH水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为1.61~2.56 mg·mL-1,溶解度较低;在正辛醇-不同pH溶液体系中的1gP在0.80~1.50范围内,脂溶性好。双氢青蒿素在pH>6.8的水溶液中降解率高于80%,在pH1.5~5.8的溶液中降解率低于30%,相对稳定;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高温环境中双氢青蒿素在第5天、第10天含量分别为90.25%、83.22%,DKA增加至2%以上,双氢青蒿素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高湿环境中双氢青蒿素与DKA含量基本没有变化,总吸湿率低于0.1%,可认为湿度对其没有影响,在强光环境中双氢青蒿素含量基本无变化,DKA在第5天和第10天分别增高至0.23%,1.07%,强光照射对DKA含量有一定影响。2.大鼠在体胃肠吸收实验:在0.032~0.128 mg·mL-1质量浓度范围,同一肠段内双氢青蒿素的吸收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有效渗透系数Peff均大于1.2×10-3 cm.min-1,表明双氢青蒿素在全肠段吸收完全且不受药物浓度影响;同一药物浓度的双氢青蒿素在十二指肠的Ka与Peff显着大于其他肠段(P<0.05),空肠与回肠没有显着差异,有效渗透系数Peff大小顺序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双氢青嵩素在大鼠胃内每h吸收率大于40%,显着高于小肠各段(P<0.05);盐酸维拉帕米加入前后,双氢青蒿素在小肠内的Ka、Peff及吸收百分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可认为双氢青蒿素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证明双氢青蒿素生物利用度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溶解度低。3.缓释片的制备:在双氢青蒿素与片剂辅料相容性的研究中,除高湿条件下,泊洛沙姆与双氢青蒿素混合后使其吸湿性明显增加外,其他辅料与双氢青蒿素相容性好,乳糖、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β-环糊精,羧甲基淀粉钠、乙基纤维素可减缓双氢青蒿素含量降低与DKA含量增加的速度。双氢青蒿素缓释片的处方组成为双氢青蒿素40mg、HPMC-K4M24mg、十八醇14mg、碳酸氢钠26 mg、乳糖57 mg、微晶纤维素19 mg、十二烷基硫酸钠6 mg、硬脂酸镁6 mg、交联聚维酮5.3 m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2.7 mg,每片重0.2 g,干法制粒,压片,缓释片硬度控制在30~35 N。所选处方10 h累计释放度达到75%,符合缓释制剂体外释放的要求;与普通片相比,双氢青蒿素缓释片释药缓慢持久,没有明显的峰谷现象,可初步认为其具有理想的缓释效果。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双氢青蒿素理化性质、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在大鼠胃肠道吸收情况的考察,对处方组成、配比及制备工艺的优选,对体外释放度的评价,制备得到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的胃部滞留型双氢青蒿素缓释制剂,有望成为多形性日光疹的有效治疗药物。
杨春苗[3](2020)在《甲元卿成膜凝胶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疼痛,常发生在各类疾病过程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命健康,是困扰人类最严重的临床问题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中主要应用的镇痛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及麻醉性镇痛药,但由于其具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因此,一种安全、高效、副作用小的镇痛制剂亟待开发。甲元卿是以鼠妇为君药,延胡索为臣药,徐长卿为佐药,进行科学组方的提取物,口服制剂甲元卿片已经进入临床实验研究用于癌痛的治疗,在之前片剂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制备了一种通过皮肤给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新型外用制剂甲元卿成膜凝胶,其避免了口服给药的肝首过效应,避免了药物在胃肠道被破坏,并且具有良好的外观形态,涂展性良好,有良好的成膜性,经药效学考察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镇痛制剂。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1.延胡索乙素体外分析方法学的建立本研究参照甲元卿片的质量标准,以臣药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为标示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按照2015年《中国药典》中延胡索乙素的检测方法进行含量检测,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在0.5200.0μg/m 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专属性良好;精密度RSD值为1.10%;甲元卿提取液在12 h内稳定性良好,RSD值为1.55%;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7.90101.79%之间,说明此方法可以用来检测甲元卿成膜凝胶及体外透皮接收液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2.甲元卿成膜凝胶的制备本研究建立了甲元卿成膜凝胶的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方式对成膜凝胶剂的辅料种类及用量进行了初步考察,确定了对甲元卿成膜凝胶感官评分、成膜时间及累计透皮通量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薄荷油,之后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了甲元卿成膜凝胶的处方并进行验证,得到最终处方为:CMC-Na为1.94%、PVP为1.53%、甘油为10.00%、薄荷油为1.77%、无水乙醇为5.00%、羟苯乙酯为0.05%、甲元卿提取液为20.00%,其余为去离子水。3.甲元卿成膜凝胶质量标准研究本研究对甲元卿成膜凝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甲元卿成膜凝胶外观性状良好,细腻均匀;成膜性良好,可以在160 s左右形成透明薄膜;酸碱度在5.605.70之间,粘度为9.189.38 Pa·s之间,粒度小于180μm,甲元卿成膜凝胶中延胡索乙素含量为166169μg/g;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甲元卿成膜凝胶不耐高温(60.0℃);在高湿(92.5%,25℃)、强光(4500±500 lx)条件下均无明显变化;加速试验表明甲元卿成膜凝胶在温度30±2℃、湿度为60±5%的条件下稳定性良好。4.甲元卿成膜凝胶的镇痛抗炎效果评价本研究考察甲元卿成膜凝胶的镇痛效果,醋酸致痛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甲元卿成膜凝胶低、高剂量组扭体反应次数均明显减少(P<0.001),疼痛抑制率分别达到了47.24%、54.37%;福尔马林致痛试验中,甲元卿成膜凝胶低、高剂量组仅在第二阶段有明显的疼痛抑制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说明甲元卿成膜凝胶剂对组织释放炎性介质导致的疼痛有一定镇痛效果。建立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考察甲元卿成膜凝胶的抗炎效果,对大鼠足肿胀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甲元卿成膜凝胶低、高剂量组均有一定的炎症抑制作用,高剂量组的治疗作用明显(P<0.01);对大鼠血浆中相关炎性因子含量进行测定,与模型组相比,甲元卿成膜凝胶高剂量组的血清中IL-1β(P<0.01)、IL-6(P<0.01)、TNFα(P<0.01)、PGE2(P<0.001)四种炎症因子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外观性状良好,均匀细腻,可以快速成膜,24 h皮肤累计透过率高的甲元卿成膜凝胶,通过药效学考察,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效果。
黄依沙[4](2020)在《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研制和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菌性感染是目前很常见,且易感染和发生的疾病,且初期的病症并不显着,喹诺酮这一类型药物主要是用于治疗细菌等多种病原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临床上是使用的最多的药品之一,该类药物对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均具有较好的抵抗和抑制。莫西沙星系该类药物第四代修饰药物,比起其修饰的第三代药物中的代表药的LEVO和CIP等具有更高抑菌作用、更长半衰期等特点,人体对该药物的吸收速率也较前三代更强,是临床应用中,喹诺酮类类的首选药物,对于诊治手术后病原体侵袭、呼吸道和泌尿系统细菌性疾病、皮下真菌性或细菌性疾病均具有良好的作用。本课题以盐酸莫西沙星为主药,查阅相关文献将其活性成分含量定为0.5%,以硼酸作为缓冲剂和防腐剂,用NaCl调节其渗透压,以NaOH调节滴眼液的pH至合适值,初步研制出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通过对其产品处方、工艺流程、质量标准以及中试稳定研究,制定出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质量标准,对其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第一章节,对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进行了处方工艺方面的相关研究,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中对滴眼液渗透压及pH值的要求,以及主药及各辅料理化性质的相关要求,查找滴眼液的相关专利及文献等确定初步处方,再以制剂外观情况、pH、渗透压摩尔浓度以及不溶性微粒作为处方评价标准,在活性成分含量一定的前提下,改变氯化钠和硼酸的处方量,制定一系类试验处方,通过对处方各方面的评价,筛选出最佳的滴眼液处方。第二章节,自制三批小样滴眼液,并对其小样样品考察各项有关药品质量方面的指标。参考盐酸莫西沙星原料药标准、中国药典中2015版和USP38,检测自制小样样品的外观情况、pH、渗透压浓度、不溶性微粒以及装量等各项指标。使用了HPLC对三批小样滴眼液和诺华产的制剂的有关物质和含量进行检测,为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质量标准控制和制定提供了基础。第三章节,为了保障药物的安全和药效,对自制中试滴眼液进行初步稳定性研究。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中的指导原则(9001),依照药典中对制剂的要求进行了稳定性实验,主要从性状情况、pH、渗透压、不溶性微粒、样品中主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情况这几个方面考察自制样品的稳定情况。进行影响因素实验,在两种高温条件、光照的条件,对中试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第0天、5天、10天进行稳定性试验研究;选用加速试验,分别在样品溶液的第1、2、3、6个月末进行加速试验研究;选用稳定性试验,分别在样品溶液的第0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实验结果显示,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溶液稳定性研究中,稳定性好,但不适宜在有光照和高温条件下保存。
孙启慧[5](2019)在《双黄连制剂抑菌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组方结构配伍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双黄连制剂的化学成分表征、指纹图谱建立、体内外药效学实验、大数据谱效相关分析以及多组学联合等研究,阐明双黄连制剂抑菌抗病毒的药效物质基础,揭示其组方配伍规律,探寻该药物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理,进而,建立谱-效相关质量评价系统,并对组方进行优化加减,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1.收集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双黄连口服液共计50批,不同产地、厂家和批次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各10批,原药材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双黄连口服液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双黄连制剂复方、拆方以及各单味药制剂共计70批。在课题组前期对双黄连口服液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双黄连制剂的LC-QTOF/MS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筛选共有峰并对其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内外抗RSV和体外抑菌的药效学实验。体内抗RSV以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肺组织病理切片以及不同的炎性因子为检测指标;体外抗RSV以治疗指数(TI)为指标;体外抑菌以抑菌率为指标,判断双黄连制剂的体内外药效。3.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配伍方式的双黄连制剂中药效物质进行敏感度和贡献度分析,探寻双黄连制剂中针对不同药理实验发挥关键作用的化学成分,从而推断该复方的君、臣配伍关系。另外,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法建立双黄连制剂的谱-效相关质量评价系统。4.采用LC-MS/MS技术分别对小鼠的肺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使用R语言、XCMS、SPSS以及SIMCA-P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小鼠肺组织中蛋白质和内源性代谢物的差异性变化,筛选差异性蛋白以及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探寻双黄连制剂体内抗RSV的作用靶点和机理。结果:1.通过标准品对照,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解析以及结合文献报道,对双黄连制剂复方制剂中的93个成分进行了初步定性,其中45个来源于金银花,26个来源于黄芩,22个来源于连翘,明确了双黄连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对双黄连制剂中的48个出峰稳定、线性良好的物质峰进行了相对定量。2.采用PLS建模综合评价不同双黄连制剂体内抗RSV的药效结果显示,RSV小鼠模型复制成功,体重、脏器指数、肺组织病理切片、炎性因子等各项药理指标显示模型组小鼠病变严重,经不同配伍的双黄连制剂干预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状态,其中购买的双黄连口服液和制备的双黄连口服液整体药效最好,在其他各拆方和单味药中连翘表现出相对较好的体内抗RSV的效果。体外抗病毒和抑菌实验结果显示:购买的50批双黄连口服液体外抗RSV效果差别较大,TI值在4-40之间;原型药2倍稀释液体外抑菌效果在60%-95%之间;实验室制备的双黄连制剂复方治疗效果显着,其他拆方和单味药均未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RSV的效果,体外抑菌结果显示双黄连制剂复方以及单味药连翘效果十分显着均达到85%以上。3.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外抑菌结果影响显着的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连翘苷等物质大多来自于连翘药材,说明双黄连制剂在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作用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来自连翘,组方中连翘发挥了主要的药效作用。双黄连制剂体外抗RSV的主要化学成分来自金银花,分析结果显示金银花中的咖啡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断氧马钱子苷等成分与抗RSV关联度大,影响显着,组方中发挥主要药效作用的为金银花。采用LS-SVM法分别构建了60批双黄连复方制剂体外抑菌和抗RSV的谱-效关系数学模型,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对每批样品的拟合药效结果偏差均在0.35%以内,验证样本的相对偏差均在5%以内。4.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了38个与该模型以及药物干预密切相关的差异性蛋白,包括Cd81,Oas3,Rock1等这些差异性蛋白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免疫系统过程,防御反应过程,花生四烯酸结合过程,Toll样受体结合过程等。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多种内源性代谢物代谢异常包括:牛磺酸、葡萄糖、氨基酸、甘油磷脂等物质,给药组小鼠中以上多种代谢异常的物质趋于正常,主要涉及TCA循环、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泛酸和Co A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结论:1.双黄连复方制剂中含有多种药效成分,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外抗RSV均有显着的治疗作用。2.指纹图谱与药效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双黄连制剂体外抑菌起主要作用的成分主要来自连翘,体外抗RSV起主要作用的成分主要来自金银花;该结果量化分析了双黄连组方中主要药效成分及其归属,科学阐释了双黄连组方的配伍规律,为复方中药配伍及组分新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3.双黄连制剂复方构建的数学模型不仅可以单纯根据指纹图谱信息对药物进行质量评价,而且能够做到根据指纹图谱预测药效结果,可以为双黄连口服液谱效相关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进一步实现药物评价的全面性、合理性和准确性。4.多组学联合实验发现双黄连复方制剂治疗RSV感染的小鼠模型作用靶点与炎症过程和免疫过程密切相关;小鼠在感染RSV以后机体多种内源性物质发生代谢紊乱,包括牛磺酸、苯丙氨酸、葡萄糖、甘油磷脂等;双黄连复方制剂能够在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TCA循环等多个代谢通路上对RSV感染引起的代谢紊乱进行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使机体紊乱的代谢水平逐步恢复正常,为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杨文竹[6](2019)在《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研制和药理毒理学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抗菌药,属于化学合成的第三代氟喹诺酮广谱抗菌药,其抗菌效果优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是恩诺沙星的溶解度极低,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恩诺沙星是两性化合物,本实验室筛选制备的甲磺酸恩诺沙星极大地改善了其溶解性能。结合规模养殖用药的需要,本研究以可溶性粉为给药剂型,对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学、急性毒性和药动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达到了预期研究目的。1、以吸湿性、结块率、甲磺酸恩诺沙星含量变化、溶解性、流动性和掩味效果为指标,考察了填充剂、助流剂、矫味剂对制剂质量的影响,并用单因素实验对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处方组成进行筛选,最终确定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处方为:20%甲磺酸恩诺沙星,0.25%薄荷脑,0.5%山梨醇,填充剂用超级乳糖。2、分别从性状、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方面对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质量进行研究,建立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质量标准草案。实验结果确认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为白色颗粒状固体粉末。采用《中国药典》中甲磺酸的鉴别方法和《中国兽药典》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红外法分别对甲磺酸和恩诺沙星进行鉴别,确定制剂符合鉴别标准。制剂的检查内容为:外观均匀度、干燥失重和溶解性,确定制剂外观均匀,无花纹等明显杂质;干燥失重为2.13%,符合要求;溶解性测定结果符合《中国兽药典》要求。含量测定的方法为体外含量测定方法,该检测方法耐用性良好,结果确定20%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药物含量(以恩诺沙星计)≥13.44%。同时对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高温高湿环境对制剂影响较大,药物含量变化超过5%;强光照条件对制剂基本没有影响,药物含量变化为4.52%。3、对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药效学、急性毒性和药动学进行研究。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与恩诺沙星相比,对几种临床常见受试菌的MIC值均在0.0593.125μg/mL范围内,同种受试菌的MIC值无明显差异,说明恩诺沙星的甲磺酸盐没有影响到恩诺沙星的抗菌效果。并且在小鼠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的体内药效学研究中,在治愈率结果中,中剂量组(5 mg/kg)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和盐酸恩诺沙星(5 mg/kg)为50%,恩诺沙星(5 mg/kg)为40%,无明显差异。但在相对增重率结果中,中剂量组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为85%,略高于盐酸恩诺沙星(83%)和恩诺沙星(74%),说明恩诺沙星的甲磺酸盐没有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且有一定改善。急性毒性实验测得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以恩诺沙星计)对小鼠的口服LD50=929.744 mg/kg,95%可信限为771.190mg/kg1146.063 mg/kg,属低毒。以SD大鼠为受试动物,口服给药5 mg/kg(以恩诺沙星计)来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与恩诺沙星、盐酸恩诺沙星药动学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为0.793±0.231 mg/L,Tmax为0.917±1.053h,t1/2α为1.458±1.142 h,t1/2Ka为0.587±0.592 h,AUC(0-t)为4.845±1.235mg/L*h,AUC(0-∞)为5.119±0.934 mg/L*h,其中AUC(0-t)和AUC(0-∞)均显着大于恩诺沙星和盐酸恩诺沙星,表明甲磺酸恩诺沙星相对生物利用度较高。本课题成功研制出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制备工艺简单,矫味效果良好,且质量可控,质量标准可行。此外,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体外抗菌效果较好,能有效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体内感染,相对生物利用度显着提高;且小鼠口服LD50没有显着改变,证明可溶性粉所选辅料安全无毒,制成制剂后药物毒性没有增加。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溶解性好、使用方便的恩诺沙星新制剂,也为恩诺沙星制剂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潇霖[7](2018)在《皮寒感舒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流感是一种季节性的、多发的常见疾病。抗流感药物需求量大,故本课题以中医药理论与民间验方相结合,并采用现代中药制备技术,以单验方形式,开发具有发汗解表,止痛功效的抗流感制剂皮寒感舒颗粒,对常见流感疾病进行防治。方法:本课题从皮寒感舒颗粒原料药材筛选、制备工艺、中试、质量标准、体外抗菌实验五个方面进行研究。1、通过对收集到7批皮寒药原料样品展开质量检查,对比检测数据,优选适宜的批次作为制备颗粒的原料药。同时,优化原料药高效液相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2、采用正交设计,以干膏收率、芒柄花素及高丽槐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对皮寒感舒颗粒原料药水提醇沉及浓缩条件进行优选;采用单一变量法,以成型率、溶化性及吸湿率为评价指标,对皮寒感舒颗粒制粒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确立制备方法及工艺路线。并深入成都市50家医院诊所调查市场现有颗粒剂的包装材料及用量,缩小皮寒感舒颗粒包装材料考查对象,以成型率、溶化性及吸湿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包装材料。建立工艺路线和制备方法。3、根据筛选得到的工艺条件,连续试制3批中试样品,通过中试原料药质量检查、中试样品试制、中试样品一般性检查等研究,确定工艺连续生产的稳定性、合理性。4、对3批中试颗粒样品进行了来源、制法、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检查、有效成分高丽槐素与芒柄花素含量测定及规格、贮藏等研究,制订了皮寒感舒颗粒质量标准(草案)。5、对皮寒感舒颗粒中试样品进行体外抗菌试验,采用固体连续稀释法观察皮寒感舒颗粒对四种易引起流感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鸭沙门菌)的抑菌情况及最低抑菌浓度(MIC),初步确立皮寒感舒颗粒抗菌作用。结果:1、从产地收集到的7批样品中选取了第1批西昌礼州镇白沙村购买的家种皮寒药作为原料药。并优化了皮寒药有效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条件,条件为DiamonsilTMC18 HPLC色谱柱(4.6×250mm,5ul,Ser.No.:8132964.),流动相:乙腈-水(40:60),流速:1.0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10nm,分析时间:25min。2、确定了皮寒感舒颗粒的制备中各工艺为:最佳水提工艺A3B2C1D3,即样品药材粒度为粗粉,分别提取2次,一次加水量为12倍。提取时间为每次0.5h。最佳醇沉工艺A2B2C3,即将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用60%乙醇,醇沉18h。最佳浓缩工艺:在减压70℃条件下,将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最佳制粒工艺:以葡萄糖为辅料,浸膏与辅料比例为1:4,采用75%乙醇为润湿剂,适量,在温度60℃,干燥时间2h。3、试制3批中试样品质量稳定、可控。4、拟订了皮寒感舒颗粒质量标准(草案)。5、皮寒感舒颗粒对四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鸭沙门菌)均有抑菌作用,但抑菌的效果有所差异,最低抑菌浓度(MIC)相对大小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鸭沙门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本研究优化了皮寒药原料药材的质量分析方法,优选了合理稳定的皮寒感舒颗粒工艺制备方法,并建立了皮寒感舒颗粒质量标准草案,同时对皮寒感舒颗粒进行了体外抗菌实验,初步探索其抗流感作用。为开发出适宜于规模化生产的、可预防或治疗季节性流行感冒的安全、有效、价廉物美的医院制剂皮寒感舒颗粒提供了研究基础。
曹礼华[8](2011)在《乳酸环丙沙星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初步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原位凝胶(in situ gel)是一种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在使用前是自由流动的液体,当环境条件变化时可迅速发生相转变,形成半固体状态凝胶,有利于局部给药和延缓药物释放。温敏型在体凝胶(thermosensitive in situ gel)是一种仅随贮藏条件和用药部位的温度变化而发生相转变的原位凝胶。本课题通过选取合宜的温敏材料、模型药物及溶媒制备了温敏型原位凝胶,对该原位凝胶的胶凝温度等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温敏型原位凝胶的溶蚀及药物释放规律,考察了温敏型原位凝胶的体外胶凝时间,肌肉刺激性及稳定性。在国内兽医领域首次制备了乳酸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lactate,CPFL)原位凝胶。具体内容如下:1温敏型原位凝胶的温敏材料及模型药物筛选选择合宜的基质并考察其水溶液胶凝特性。以给药次数、半衰期短、抗菌谱、用途广泛程度及良好的水溶性为指标筛选出合宜的抗菌模型药。结果表明:P407具有特殊的反向胶凝性质,无毒,刺激性小,生物相容性好,具有良好的流变学特征及缓释作用而被选为温敏材料。P407水溶液浓度接近或高于17.6%(g/mL)时,才具有胶凝能力;泊洛沙姆胶凝能力显现出强烈的浓度依赖性。CPFL抗菌谱广、应用广泛、半衰期短、给药次数多及很好的水溶性而被最终选定为模型药。泊洛沙姆溶液中能溶解高达20%(g/mL)的CPFL,可见,泊洛沙姆的载药能力比较强,能满足临床需要。2CPFL温敏型原位凝胶的溶媒筛选通过考察CPFL泊洛沙姆组合物在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以探寻影响乳酸环丙沙星泊洛沙姆溶液稳定性的因素和筛选最佳溶媒。乳酸、乳酸-乳酸钠缓冲液及盐酸控制的CPFL泊洛沙姆溶液在1周内便析出沉淀。药物浓度在10%时,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不能保证CPFL泊洛沙姆溶液的稳定性;pH值3.6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可保证8%CPFL泊洛沙姆溶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CPFL在泊洛沙姆溶液中的稳定性主要受pH值、pH调节剂、药物浓度及温度的影响;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6,0.2mol/L)适合作为CPFL泊洛沙姆组合物的溶媒,同时又兼保证CPFL(≤8%)在该体系中稳定的稳定剂。3CPFL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采用冷溶法制备原位凝胶溶液;采用试管倒转法考察泊洛沙姆溶液胶凝温度及辅料、主药对其胶凝温度的影响。以胶凝温度为指标筛选处方。试验结果表明:①P407浓度接近或高于18%(g/mL)时,才具有胶凝能力;泊洛沙姆胶凝能力显现出强烈的浓度依赖性。②0.03%的依地二酸钠(EDTA.2Na)作为该制剂的金属离子络合剂,0.15%的亚硫酸氢钠(NaHS04)作为抗氧化剂,0.01%的苯扎溴铵为防腐剂。③EDTA.2Na及NaHS04药用辅料对胶凝温度没有明显影响,苯扎溴铵可以略微提高胶凝温度,CPFL可以明显提高胶凝温度。④初步优选的处方及其胶凝温度如下:24%P407+2%P188+8%CPFL+0.03%EDTA-2Na+0.15%NaHS04+0.01%苯扎溴铵,24%P407+3%P188+8%CPFL+0.03%EDTA-2Na+0.15%NaHS04+0.01%苯扎溴铵及23%P407+1%P188+8%CPFL+0.03%EDTA-2Na+0.15%NaHS04+0.01%苯扎溴铵,对应的胶凝温度为32.5℃、33.5℃及31.4℃。因此,通过调节泊洛沙姆407和188的比例,可得到具有适宜胶凝温度的原位凝胶。4CPFL温敏型原位凝胶的体外溶蚀及药物释放行为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释放介质中CPFL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的要求,CPFL在1.0-12.0μg·mL-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处方辅料对CPFL的测定无干扰。②采用无膜溶出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原位凝胶的体外溶蚀和药物释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不论释放介质是水还是生理盐水,试验条件下优化处方制备的CPFL原位凝胶体外的溶蚀行为及药物释放行为均遵循Higuchi平面扩散模式动力学方程。以缓释时间为指标筛选出了最佳CPFL原位凝胶处方即24%P407+2%P188+8%CPFL+0.03%EDTA·2Na+0.15%NaHS04+0.01%苯扎溴铵。释放面积增大,凝胶溶蚀及药物释放速率显着增加;但振荡频率增大,凝胶的溶蚀及药物释放并没有显着的改变,它们的溶蚀及药物释放行为的相似性很高(f2均接近100)。③凝胶溶蚀与CPFL释放的相关性考察试验表明溶蚀与扩散是原位凝胶药物释放的两种机制,且溶蚀是控制释药的主要因素。5RP-HPLC法测定CPFL温敏型原位凝胶中主药的含量建立CPFL泊洛沙姆原位凝胶中CPFL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光谱扫描的结果确定检测波长为279nm。其他色谱条件为:Extreme C18柱(5μm,25cm×4.6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25mol·L-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节pH至3.0)乙腈(87:13),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为50μL。乳酸环丙沙星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25-40μg·mL-1(r==1),平均回收率99.55%(RSD=1.68%,n=9).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较好,可用于测定CPFL原位凝胶中乳酸环丙沙星的含量。6CPFL温敏型原位凝胶体外胶凝时间测定及肌肉刺激性试验以试管倒置法测定CPFL原位凝胶的胶凝时间;兔背侧皮下注射原位凝胶观察体内胶凝情况;以无菌生理盐水为对照,采用同体自身对照法评价CPFL泊洛沙姆原位凝胶对兔股四头肌的刺激性。5批CPFL原位凝胶的胶凝时间为93~114秒;皮下注射3~5min后,给药部位可见凝胶。注射生理盐水的四块股四头肌的反应级总和为0,给药四块股四头肌反应级的总和为4(<10),且股四头肌反应级的最高与最低之差不大于2,符合肌肉刺激性规定。可见,CPFL原位凝胶在动物体温下能迅速胶凝;CPFL原位凝胶可用于肌肉注射,但宜深部肌注。7CPFL温敏型原位凝胶的稳定性初步研究初步考察CPFL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制剂的稳定性。CPFL泊洛沙姆原位凝胶在低温、室温、离心、高压灭菌的条件下,其性状、pH、胶凝温度及含量(RSD<2%)与初始相比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40℃避光放置后,与初始相比,2批该制剂pH值都略有上升(约0.03~0.06),溶液颜色略微变浅,含量有所下降(RSD=2.32%)。初步加速稳定性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显示,本制剂的性状、pH、胶凝温度及含量(RSD<2%)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本制剂能在避光室温环境下贮存。
晁利刚[9](2009)在《复方环丙沙星乳剂的研制及其质量评价》文中提出本文在药物处方筛选、制剂处方筛选的基础上,研制了复方环丙沙星乳剂,并进行了质量评价、稳定性及其刺激性试验,目的是为兽医临床提供一种高效、安全、质量稳定的环丙沙星新制剂。本试验采用微量液体两倍稀释法测定了环丙沙星及部分抗生素对临床分离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筛选出药理学活性较好的药物与环丙沙星配伍,并测定与环丙沙星联合用药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棋盘法测定了两药联用时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观察复方环丙沙星配伍协同效果,用微量液体两倍稀释法比较复方环丙沙星与单药环丙沙星对临床分离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制剂处方优化,确定乳剂中pH值、抗氧剂K、乳化剂S1、乳化剂S2的大小(或用量);采用机械分散法制备复方环丙沙星缓释注射乳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吸收法测定复方环丙沙星乳剂的含量;观察长期试验、高温试验、加速试验中的环丙沙星含量变化;采用Q10法(温度系数法)预测药物的有效期;采用比较法观察复方环丙沙星注射乳剂对大白兔的刺激性。环丙沙星对临床分离猪大肠杆菌存在明显的耐药性,对10株大肠杆菌MIC值≥4μg/ml;根据部分抗生素对临床分离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及与环丙沙星联合用药结果,选择出一种药物Y与环丙沙星配伍,两药联用的FIC指数介于0.03125μg/ml~0.3125μg/ml之间,表现为显着协同作用;制剂处方中,pH值为6.0,抗氧剂为0.1893g、表面活性剂S1为0.6ml、表面活性剂S2为6.0ml;采用高速匀浆机10000转/分,转2分钟,制备出的乳剂效果最好;采用机械分散法制得的环丙沙星缓释注射乳剂粒径主要在0.5~2.0μm之间,静置1年以上不分层,合并速率K=0.0167,稳定常数KE为0.1﹪;在277nm、315nm处测定乳剂中环丙沙星的含量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当λ=277nm时,A=0.07C+0.3886,R2=0.9996,当λ=315nm时,A=0.03C+0.1865,R2=0.9999,线性关系良好,药物Y的含量与吸光度也呈线性关系,当λ=215nm,A=0.0372C+0.4963,R2=0.9998,线性关系良好;复方乳剂中环丙沙星的回收率>95﹪,Y药物的回收率>96﹪;环丙沙星和Y药物的日内变异、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高温试验,环丙沙星的含量下降了3.25﹪;将乳剂置10cm离心管中以3750r/min速度离心5h,未见分层;采用Q10法(温度系数法)预测环丙沙星的有效期为1.886年,药物Y有效期为1.195年;复方环丙沙星乳剂与复方环丙沙星注射液对大白兔注射对比试验,用药部位表皮和真皮组织未见有损伤。结果表明:试验制备的复方环丙沙星乳剂对猪大肠杆菌敏感,质量稳定,刺激性小,在兽医临床上有研究应用前景。
姜赛平,陈建,卢晓阳,叶轶青[10](2008)在《复方环丙沙星栓剂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制备环丙沙星-奥硝唑复方栓剂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PEG400,PEG6000为基质,熔融法制备环丙沙星-奥硝唑复方栓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制备得到水溶性基质的环丙沙星-奥硝唑复方栓剂;环丙沙星在41.6416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45±0.51%)%;奥硝唑在4343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70±0.49)%。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环丙沙星栓剂的质量控制。
二、复方环丙沙星水溶性粉含量测定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环丙沙星水溶性粉含量测定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相关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研究概况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毒素研究概况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级抗原外毒素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乙酰基转移酶A(Oat A) |
第3章 丹参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3.1 丹参提取物主要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 |
3.2 丹参提取物主要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 |
3.3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丹参的提取工艺研究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丹参提取物与不同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丹参提取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的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制备工艺研究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联用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对雏鸡人工感染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试验研究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2)双氢青蒿素缓释片的制备及其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文献综述 |
1 光敏性皮炎的治疗现状 |
2 双氢青蒿素的研究现状 |
3 药物吸收特性的研究 |
4 口服固体缓释制剂的分类及评价 |
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双氢青蒿素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考察 |
1.1 材料 |
1.1.1 仪器 |
1.1.2 试剂与材料 |
1.2 方法与结果 |
1.2.1 双氢青蒿素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 |
1.2.2 双氢青蒿素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 |
1.2.3 助溶剂种类及用量的考察 |
1.2.4 溶液pH对双氢青蒿素稳定性的影响 |
1.2.5 双氢青蒿素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1.2.6 双氢青蒿素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1.2.7 双氢青蒿素原料药影响因素试验 |
1.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双氢青蒿素在正常大鼠体内胃肠吸收实验 |
2.1 材料 |
2.1.1 仪器 |
2.1.2 试剂与动物 |
2.2 方法与结果 |
2.2.1 溶液的配制 |
2.2.2 方法学考察 |
2.2.3 双氢青蒿素在正常大鼠胃及小肠的吸收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双氢青蒿素缓释片的研究 |
3.1 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试剂与材料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 |
3.2.2 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的确定 |
3.2.3 释放曲线体外释放参数及取样点的确定 |
3.2.4 双氢青蒿素胃内漂浮型缓释片体外漂浮性能的研究 |
3.2.5 双氢青蒿素缓释片处方筛选 |
3.2.6 双氢青蒿素普通片及缓释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
3.2.7 释放度比较实验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4.1 双氢青蒿素理化性质与稳定性考察 |
4.2 双氢青蒿素在体吸收部位与吸收特性 |
4.3 双氢青蒿素缓释片的制备 |
4.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甲元卿成膜凝胶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表 |
第1章 前言 |
1.1 疼痛 |
1.2 镇痛药物的研究现状 |
1.2.1 化学镇痛药物 |
1.2.2 中药镇痛药物 |
1.3 鼠妇的研究现状 |
1.4 延胡索的研究现状 |
1.5 徐长卿的研究现状 |
1.6 凝胶剂 |
1.6.1 凝胶剂的类型 |
1.6.2 新型凝胶剂的类型及其应用 |
1.7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延胡索乙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甲元卿提取液的制备 |
2.2.2 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甲元卿提取液的制备 |
2.3.2 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甲元卿成膜凝胶的制备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仪器 |
3.1.2 材料与试剂 |
3.1.3 实验动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甲元卿成膜凝胶处方初步筛选 |
3.2.2 甲元卿成膜凝胶制备工艺考察 |
3.2.3 甲元卿成膜凝胶处方优化分析 |
3.2.4 甲元卿成膜凝胶最终处方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甲元卿成膜凝胶处方初步筛选 |
3.3.2 甲元卿成膜凝胶制备工艺考察 |
3.3.3 甲元卿成膜凝胶处方优化分析 |
3.3.4 甲元卿成膜凝胶最终处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甲元卿成膜凝胶质量标准研究 |
4.1 仪器与试剂 |
4.1.1 仪器 |
4.1.2 材料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甲元卿成膜凝胶理化性质的考察 |
4.2.2 甲元卿成膜凝胶主要成分的分析 |
4.2.3 甲元卿成膜凝胶稳定性考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甲元卿成膜凝胶理化性质的考察 |
4.3.2 甲元卿成膜凝胶主要成分的分析 |
4.3.3 甲元卿成膜凝胶稳定性考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甲元卿成膜凝胶的镇痛抗炎效果评价 |
5.1 仪器与试剂 |
5.1.1 仪器 |
5.1.2 材料与试剂 |
5.1.3 实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甲元卿成膜凝胶镇痛效果考察 |
5.2.2 甲元卿成膜凝胶抗炎效果考察 |
5.2.3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醋酸扭体实验 |
5.3.2 福尔马林致痛实验 |
5.3.3 甲元卿成膜凝胶抗炎效果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研制和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处方及工艺研究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方法与结果 |
2.1 剂型及规格的确定 |
2.2 处方依据 |
2.3 主药的理化性质 |
2.4 辅料的理化性质 |
2.4.1 氯化钠 |
2.4.2 硼酸 |
2.4.3 氢氧化钠 |
2.5 处方评价标准 |
2.5.1 外观性状 |
2.5.2 pH值 |
2.5.3 渗透压摩尔浓度 |
2.5.4 不溶性微粒 |
2.6 处方筛选 |
2.6.1 处方筛选 |
2.6.2 处方组成 |
2.6.3 处方工艺制备 |
3.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方法与结果 |
2.1 外观性状 |
2.2 鉴别 |
2.3 检查 |
2.3.1 pH值 |
2.3.2 渗透压 |
2.3.3 不溶性微粒 |
2.3.4 装量 |
2.4 有关物质检查 |
2.4.1 色谱条件 |
2.4.2 样品溶液的配制 |
2.4.3专属性实验 |
2.4.5 破坏性试验 |
2.4.5.1 原料药破坏 |
2.4.5.2 制剂破坏 |
2.4.6 系统适用性试验 |
2.4.7 稳定性试验 |
2.4.8 线性 |
2.4.9 杂质定量限 |
2.4.10 杂质最小检测限 |
2.4.11 杂质回收率 |
2.4.12 色谱条件的耐用性 |
2.4.13 样品有关物质的检查 |
2.5 含量测定 |
2.5.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2.5.2 样品溶液的配制 |
2.5.3 专属性实验 |
2.5.4 精密度试验 |
2.5.5 定量限 |
2.5.6 最小检测限 |
2.5.7 样品溶液稳定性 |
2.5.8 线性 |
2.5.9 回收率试验 |
2.5.10 色谱柱耐性用 |
2.5.11 样品含量测定 |
3.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稳定性实验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方法与结果 |
2.1 影响因素试验 |
2.2 加速试验 |
2.3 稳定性试验 |
3.讨论与小结 |
结语与创新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5)双黄连制剂抑菌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组方结构配伍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双黄连制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薄弱 |
2 双黄连制剂组方配伍君、臣药味不明确 |
3 双黄连制剂质量评价系统需要更全面、科学 |
4 双黄连制剂药效作用靶点与机制不明确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双黄连制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 双黄连制剂各单味药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 双黄连复方制剂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3 双黄连制剂入血成分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双黄连制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体外抗病毒和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
2 体内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3 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双黄连制剂谱-效相关研究进展 |
1 双黄连制剂质量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
2 谱-效相关中药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第四节 双黄连制剂组方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
1 不同复方中药配伍规律研究方法进展 |
2 双黄连机制复方配伍研究进展 |
第五节 双黄连制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 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2 抗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3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4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双黄连制剂的化学成分研究和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一节 双黄连制剂样品的收集和制备 |
1 仪器与试药 |
2 样品收集和制备 |
3 双黄连制剂提取物的制备 |
4 实验结果 |
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双黄连制剂中化学成分的LC-Q-TOF/MS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讨论 |
5 实验结论 |
第三节 双黄连制剂指纹图谱的建立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论和讨论 |
第三章 双黄连制剂的体内和体外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双黄连制剂对RSV感染小鼠模型整体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论和讨论 |
第二节 双黄连制剂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论和讨论 |
第三节 双黄连制剂原型药和含药血清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论和讨论 |
第四章 双黄连制剂谱效相关分析 |
第一节 双黄连制剂化学成分与体外抑菌、抗病毒的相关性分析 |
1 确定系统特征 |
2 无量纲化处理 |
3 关联系数与关联极性的确定 |
4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PLS) |
5 实验结果分析 |
6 实验讨论和结论 |
第二节 双黄连复方制剂谱-效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 |
1 建立数学模型 |
2 实验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多组学联合分析双黄连制剂体内抗RSV的作用机制 |
第一节 双黄连复方制剂体内抗RSV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双黄连复方制剂体内抗RSV的代谢组学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和讨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6)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研制和药理毒理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一览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立题依据 |
1 恩诺沙星的研究概况 |
1.1 恩诺沙星的理化性质 |
1.2 恩诺沙星的药理毒理作用 |
1.3 恩诺沙星的药动学研究概况 |
1.4 恩诺沙星的临床应用 |
2 恩诺沙星盐的研究概述 |
3 恩诺沙星掩味技术的研究进展 |
4 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制备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恩诺沙星的体外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 |
2.1.1 色谱条件的建立 |
2.1.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1.3 精密度的测定 |
2.1.4 回收率的测定 |
2.1.5 耐用性的测定 |
2.2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处方筛选 |
2.2.1 考察指标的确定 |
2.2.2 填充剂的筛选 |
2.2.3 矫味剂的筛选 |
2.2.4 助流剂的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恩诺沙星体外含量检测方法的验证 |
3.1.1 色谱条件的确认 |
3.1.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1.3 精密度的测定结果 |
3.1.4 回收率测定结果 |
3.1.5 耐用性的测定结果 |
3.2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处方筛选 |
3.2.1 填充剂的筛选结果 |
3.2.2 矫味剂的筛选结果 |
3.2.3 助流剂的筛选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质量标准的建立及初步稳定性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性状 |
2.2 鉴别 |
2.2.1 甲磺酸鉴别 |
2.2.2 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
2.2.3 红外鉴别 |
2.3 检查 |
2.3.1 外观均匀度 |
2.3.2 干燥失重 |
2.3.3 溶解性 |
2.4 含量测定 |
2.5 初步稳定性试验 |
2.5.1 强光照射实验 |
2.5.2 高温实验 |
2.5.3 高湿实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性状 |
3.2 鉴别 |
3.2.1 甲磺酸鉴别 |
3.2.2 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
3.2.3 红外鉴别 |
3.3 检查 |
3.3.1 外观均匀度 |
3.3.2 干燥失重 |
3.3.3 溶解性 |
3.4 含量测定 |
3.5 初步稳定性实验—影响因素实验 |
4 质量标准草案 |
5 讨论 |
第四章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药理毒理学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菌种 |
1.3 实验动物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
2.1.1 培养基、菌悬液和药液的准备 |
2.1.2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2.1.3 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 |
2.2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小鼠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的治疗试验 |
2.2.1 小鼠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
2.2.2 给药及疗效评价 |
2.2.3 数据处理 |
2.3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安全性评价 |
2.3.1 预实验 |
2.3.2 正式实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
3.2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小鼠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的治疗试验 |
3.2.1 小鼠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
3.2.2 治疗效果 |
3.3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药效学研究 |
4.2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安全性评价 |
第五章 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血浆中恩诺沙星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1 色谱条件 |
2.1.2 血浆样品的处理 |
2.1.3 方法专属性 |
2.1.4 检测限和定量限 |
2.1.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1.6 精密度的测定 |
2.1.7 回收率的测定 |
2.2 药动学实验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方法专属性实验 |
3.2 检测限、定量限和标准曲 |
3.3 精密度的测定结果 |
3.4 回收率实验 |
3.5 药动学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
1 结论 |
2 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皮寒感舒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中缩略语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制剂可行性分析、收集并检查原料药质量 |
2.2 制剂工艺研究 |
2.3 中试研究 |
2.4 质量标准研究 |
2.5 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
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皮寒感舒颗粒原料药质量对比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样品来源 |
1.2 试药 |
1.3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性状鉴别 |
2.2 显微鉴别 |
2.3 检查 |
2.3.1 水分 |
2.3.2 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 |
2.4 浸出物 |
2.5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
2.5.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5.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5.3 色谱条件的考察 |
2.5.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5 方法学考察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皮寒感舒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
1 提取工艺研究 |
1.1 材料 |
1.1.1 试剂及试药 |
1.1.2 仪器设备 |
1.2 提取工艺路线的初步确定 |
1.2.1 处方剂型 |
1.2.2 剂型的选择 |
1.2.3 皮寒药饮片吸水时间及吸水率 |
1.2.4 皮寒药药材出粉率考察 |
1.3 皮寒感舒颗粒水提工艺 |
1.3.1 正交实验设计 |
1.3.2 皮寒感舒颗粒水提工艺正交实验分析 |
1.3.3 皮寒感舒颗粒水提工艺验证 |
2 浓缩工艺研究 |
3 分离与纯化工艺研究 |
3.1 分离与纯化方法考察 |
3.2 醇沉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
3.3 醇沉正交工艺验证 |
4 皮寒感舒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
4.1 皮寒感舒颗粒成型工艺研究方法 |
4.1.1 皮寒感舒颗粒的评价指标综合评分规则 |
4.1.2 辅料种类的选择 |
4.1.3 辅料配比的考察 |
4.1.4 单一辅料与浸膏比例的选择 |
4.1.5 润湿剂浓度及用量考察 |
4.1.6 成型工艺验证 |
5 半成品质量控制 |
5.1 皮寒感舒颗粒休止角的考察 |
5.2 堆密度的考察 |
5.3 颗粒的吸湿性考察 |
5.3.1 吸湿平衡时间的考察 |
5.3.2 临界相对湿度的研究 |
6 包装材料研究 |
6.1 医院中成药类颗粒剂包装材料现状调查 |
6.2 皮寒感舒颗粒包装材料的选择 |
6.2.1 试药与仪器 |
6.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6.3.1 实验方法 |
6.3.2 实验结果 |
7 规格确定 |
8 分装 |
9 工艺流程图与制备方法 |
9.1 工艺流程图 |
9.2 制备方法 |
第四章 中试研究 |
1 中试原辅料的来源 |
2 仪器设备 |
3 中试样品原料药检查 |
3.1 性状 |
3.2 薄层色谱鉴别 |
3.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2.3 点样、展开与检视 |
3.3 检查 |
3.3.1 水分 |
3.3.2 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 |
3.4 浸出物 |
3.5 含量测定 |
4 皮寒感舒颗粒中试生产资料 |
5 皮寒感舒颗粒中试样品一般性检查报告 |
第五章 皮寒感舒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1 样品来源 |
2 仪器与试药 |
2.1 仪器 |
2.2 试药 |
3 皮寒感舒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3.1 颗粒性状 |
3.2 薄层色谱鉴别 |
3.2.1 供试品的制备方法考察 |
3.2.2 展开剂极性比例筛选 |
3.2.3 薄层板类型的考察 |
3.2.4 检视方法的考察 |
3.2.5 点样量的考察 |
3.2.6 皮寒感舒颗粒薄层鉴别方法 |
3.3 检查 |
3.3.1 一般性检查 |
3.3.2 微生物限度检查 |
3.3.3 重金属 |
3.4 高丽槐素、芒柄花素含量测定 |
3.4.1 色谱条件 |
3.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4.3 系统适应性试验 |
3.4.4 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考察 |
3.4.5 方法学考察 |
3.4.6 皮寒感舒颗粒样品含量测定 |
第六章 皮寒感舒颗粒体外抗菌试验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药物 |
1.2 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药物制备 |
2.2 菌液准备 |
2.3 培养基准备 |
2.4 接种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1 抗流感药物研究概况 |
2 皮寒感舒颗粒前期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图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乳酸环丙沙星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初步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原位凝胶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
1.1 原位凝胶的优点 |
1.2 原位凝胶的分类及相应高分子材料的胶凝特性 |
1.3 原位凝胶在药剂学中的运用 |
1.4 问题及展望 |
2 环丙沙星概述 |
2.1 CPLX的理化性质 |
2.2 作用机理 |
2.3 抗菌谱 |
2.4 药动学 |
2.5 药效学 |
2.6 临床应用 |
2.7 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 |
2.8 CPLX制剂概述 |
2.9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一章 温敏型原位凝胶的温敏材料及模型药物筛选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温敏材料的选取 |
2.2 P407水溶液的胶凝温度考察 |
2.3 胶凝温度调节剂的相关性质考察 |
2.4 抗菌药的选取 |
2.5 选取药物与泊洛沙姆的配伍反应结果 |
3 讨论 |
3.1 温敏材料的选取 |
3.2 抗菌药的选取 |
3.3 初步选取的抗菌药的溶解性能 |
3.4 选取药物与泊洛沙姆的配伍反应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二章 CPFL温敏型原位凝胶的溶媒筛选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金属离子的影响 |
2.2 CPFL与缓冲溶液的配伍结果 |
2.3 选取缓冲液及盐酸与CPFL泊洛沙姆组合物的配伍 |
3 讨论 |
3.1 CPFL注射液质量控制要点 |
3.2 CPFL与缓冲液的配伍观察 |
3.3 选取缓冲液及盐酸与CPFL泊洛沙姆组合物的配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三章 CPFL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浓度的P407胶凝特性 |
2.2 P188对不同浓度P407溶液的胶凝温度影响 |
2.3 CPFL对泊洛沙姆溶液胶凝温度的影响 |
2.4 辅料的筛选结果 |
2.5 辅料及主药对P407溶液胶凝温度的影响 |
2.6 优选处方加入辅料后的胶凝温度考察 |
3 讨论 |
3.1 关于胶凝温度的测定 |
3.2 泊洛沙姆溶液的胶凝特性 |
3.3 关于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设计 |
3.4 主药对胶凝温度的影响 |
3.5 关于P407及辅料的选用 |
3.6 优选处方加入辅料后的胶凝温度考察 |
3.7 原位凝胶溶液的制备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四章 CPFL泊洛沙姆温敏型原位凝胶的体外溶蚀及药物释放行为 |
摘要 |
第一节 释放度试验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CPFL入射波长的确定 |
2.2 释放介质的选取 |
2.3 方法的建立 |
3 讨论 |
3.1 参比及释放介质选择 |
3.2 直线回归紫外分光光度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CPFL泊洛沙姆原位凝胶体外溶蚀行为及药物释放行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优选处方的胶凝温度 |
2.2 生理盐水为释放介质时溶蚀和释放度考察结果 |
2.3 水为释放介质时溶蚀和释放度考察结果 |
3 讨论 |
3.1 药物释放度考察方法 |
3.2 原位凝胶的溶蚀及释放行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CPFL温敏感型原位凝胶体外溶蚀及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释放面积下原位凝胶的溶蚀及药物释放度 |
2.2 不同振荡频率下原位凝胶的溶蚀及药物释放度 |
3 讨论 |
3.1 释放面积对原位凝胶的溶蚀及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 |
3.2 振荡频率对原位凝胶的溶蚀及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 |
3.3 相似因子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五章 RP-HPLC法测定CPFL泊洛沙姆原位凝胶中主药的含量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流动相及参比溶液选择结果 |
2.2 CPFL入射光波长的确定 |
2.3 空白辅料干扰试验结果 |
2.4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2.5 精密度试验结果 |
2.6 被测样品稳定性试验结果 |
2.7 回收率试验结果 |
2.8 重复性试验结果 |
2.9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流动相的选择 |
3.2 入射波长的确定 |
3.3 色谱柱及柱温的选择 |
3.4 回收率试验结果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六章 CPFL原位凝胶体外胶凝时间测定及肌肉刺激性试验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胶凝时间测定结果 |
2.2 肌肉刺激性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胶凝时间测定 |
3.2 肌肉刺激性试验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S |
第七章 CPFL温敏型原位凝胶的稳定性初步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影响因素稳定性结果 |
2.2 初步加速稳定性试验 |
2.3 初步长期稳定性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9)复方环丙沙星乳剂的研制及其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环丙沙星的概述 |
1.2 乳剂的概述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单药最小抑菌浓度值的测定结果 |
4.2 复方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值的测定结果 |
4.3 两药联合对菌株的MIC 值和FIC 指数测定结果 |
4.4 环丙沙星和Y 药物的MBC 测定结果 |
4.5 复方环丙沙星与环丙沙星MIC 值的对比试验结果 |
4.6 复方环丙沙星制剂处方工艺前研究结果 |
4.7 复方环丙沙星制剂处方工艺研究结果 |
4.8 乳剂的评定结果 |
4.9 环丙沙星和Y 药物波长扫描结果 |
4.10 环丙沙星的含量测定结果 |
4.11 Y 药物的含量测定结果 |
4.12 回收率试验结果 |
4.13 精密度试验结果 |
4.14 长期试验结果 |
4.15 高温试验结果 |
4.16 加速试验结果 |
4.17 药物的有效期预测结果 |
4.18 复方环丙沙星缓释注射乳剂和复方环丙沙星注射液的刺激性试验结果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药物的筛选 |
5.2 乳剂的选择 |
5.3 制备处方工艺研究 |
5.4 乳剂的质量评价 |
5.5 药物含量的测定 |
5.6 乳剂的稳定性考察 |
5.7 动物刺激性观察 |
5.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10)复方环丙沙星栓剂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栓剂制备 |
2.2 含量测定 |
2.2.1 色谱条件 |
2.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2.3 供试品处理 |
2.2.4 方法专属性试验 |
2.2.5 回收率试验 |
2.2.6 精密度考察 |
2.2.7 样品含量测定 |
3 讨论 |
四、复方环丙沙星水溶性粉含量测定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D]. 崔玉梅. 吉林大学, 2021(01)
- [2]双氢青蒿素缓释片的制备及其初步评价[D]. 郭凤倩.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甲元卿成膜凝胶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D]. 杨春苗. 吉林大学, 2020(08)
- [4]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研制和质量研究[D]. 黄依沙.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5]双黄连制剂抑菌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组方结构配伍及作用机理研究[D]. 孙启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6]甲磺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研制和药理毒理学初步研究[D]. 杨文竹.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7]皮寒感舒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王潇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12)
- [8]乳酸环丙沙星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初步研制[D]. 曹礼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7)
- [9]复方环丙沙星乳剂的研制及其质量评价[D]. 晁利刚.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
- [10]复方环丙沙星栓剂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J]. 姜赛平,陈建,卢晓阳,叶轶青.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