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合结构房屋基础的底面尺寸修正(论文文献综述)
尹志勇[1](2021)在《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普遍较差,在历次强烈地震中,农村地区的房屋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坏甚至倒塌,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构抗震加固技术和减隔震技术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两个主要途径。目前,适合农村民居的减隔震技术研究主要在基础隔震方向,而岩土隔震方向的研究尚少且缺少室内或室外大型模型试验工作。为了降低农村房屋的地震灾害风险,本文基于岩土隔震技术的概念提出了两种针对农村民居的低成本岩土隔震系统,对其隔震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开展了农居模型-基础-岩土隔振系统-地基的地震模拟试验,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振动台模型试验以及原型农居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议。具体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与理论研究基于岩土隔震(GSI)技术的概念,提出了两种低成本的岩土隔震系统,即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和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GBSC),并建立了简化分析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机理。2)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设计了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案,通过制作1/4缩尺比例的砌体结构模型进行了农居结构-基础-岩土隔振层-地基大型振动台试验。对试验现象以及结构模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应变反应等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震时,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表现良好,验证了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有效性;随着输入加速度幅值增大,提出的GSI-SC隔震系统和GSI-GBSC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越明显;GSI-GBSC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好于GSI-SC隔震系统。3)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工作,对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上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可靠性。4)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原型结构及场地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有、无隔震工况有限元模型的结构加速度反应、结构损伤云图、位移反应及土体累计塑性变形等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岩土隔震系统具有良好的隔震效应。通过大量数值模拟讨论了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效应的影响因素。5)通过对振动台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议。
郭晓阳[2](2021)在《洪水水流荷载试验及其作用村镇建筑数值模拟》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的共同影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上升,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升趋势,而洪涝灾害在各类自然灾中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洪水对洪泛区建筑会造成较大的危害,目前基于洪水水深、流速作用村镇房屋的损伤评价研究较少,本文拟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水深、流速的洪水与房屋破坏程度的关系,为抗洪实践做指导。通过大量洪水灾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洪水灾害概念、特征、分类、分布、洪水作用及村镇建筑主要结构形式。洪水荷载研究是洪泛区建筑脆弱性研究的基础。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水深流速的洪水对建筑表面的水流压力及其分布规律。试验在波流水槽中设置可调整出水口来控制作用于模型迎流面水流的深度和流速,试验模型分为2层,1层有洞口,2层无洞口,固定于出水口下游。结果表明:模型迎流面水流流速分布不均匀,水流压力从下至上逐渐减小;基于试验数据发现动水压力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且呈非线性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动水压力修正系数,改进了水流压力计算公式;水流压力和水深近似呈线性关系;洞口和边界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迎流面水流流速与水流压力。在对洪水水流压力做了一定篇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选用了两种典型的村镇房屋建筑结构形式:砌体结构与木结构,通过编制有限元程序来完成洪水作用房屋建筑的数值模拟,运用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结构破坏情况的比较分析:1、在洪水水流流速相同情况下,不同水流深度与模型破坏情况的比较分析;2、在洪水水流深度相同情况下,不同水流流速与模型破坏情况的比较分析。根据数值计算分析结果,综合考虑洪水水深、流速与结构破坏程度的关系,分别提出了适用于砌体结构房屋、木结构房屋的抗洪评价建议,研究结果为泛洪区房屋建筑抗洪设计与抗洪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仲文洲[3](2021)在《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调控是建筑最原初而本质的动机。应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建筑形式,即是平衡对风、光、热等能量要素获取、保蓄、释放的稳定结构。从这个意义而言,建筑形式的本质是一种气候环境影响下,能量流动的物质呈现——建筑形式是能量的构形。对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研究,能够厘清当代建筑学在环境调控领域的诸多问题。在认识论上,强调环境调控是建筑形式生成的核心驱动,使建筑设计的本体与核心回归空间与建造;在方法论上,能量成为技术介入与知识拓展的接口,集成跨学科交流下的知识、方法与工具,形成系统化的环境调控理论与方法体系。论文引入能量的角度审视建筑形式,重构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流变;将其放置在更大的环境系统中,讨论在“人、建筑、气候”关系中进行的能量过程与形式生成;搭建起建筑学与生物气候学、建筑热力学的联系,直接指向形式与能量的数学及物理关系;应用数值模拟量化验证典型气候区民居中的能量过程,提取反映建筑形式特征、环境调控策略与能量运行机制的热力学模型——构建环境调控视野下,形式与能量的理论模型、系统模型、数理模型与分析模型。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有机建筑理论、建筑生物气候学、热力学建筑理论等基础理论阐释形式能量法则;进而借助进化论、系统论和复杂性科学来构建形式基于能量的发展路径与机制;以历史梳理的方式刻画建筑起源、乡土发展、机械介入的纵向建筑发展剖面,在时间维度下总结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归纳其呈现出的被动调节、主动干预与整体共构三种形式追随能量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是系统研究,在“人、建筑、气候”中定义由外部能量系统、建筑调控系统、人体反应系统组构的热力学系统,明确各自的对象与内容、分析技术与评价指标;将多目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集成的建筑形式解构为对应特定功能的系统构成;清晰地展现环境调控系统与建筑的影响要素、对应关系与形式呈现;同时也为建筑形式与能量交互机制的量化分析提供系统化的结构。第三部分是数理研究,通过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及完备性研究,对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要素进行影响因子的归纳、提取,阐释各形式因子与能量过程的数学和物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耦合解析法。第四部分是范型研究,通过物质形式的类型解析与能量过程的量化解析,从典型气候区民居原型中解释形式与能量相互影响的机制,提取反映内在热力学逻辑和形式生成规律的热力学模型,为当代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可参照的图示工具。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200余幅。
肖玮[4](2020)在《山区公路沿线弃渣场稳定性及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大规模公路建设过后,工程建设在山区留下了大量的弃渣场。为了迅速、准确和批量地判断弃渣场的危险性,并提出高危弃渣场的解决方案,从而保障弃渣场周围的建构筑物等人为设施和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安全,本文首先采用遥感图像识别、无人机拍摄、现场调查等方法,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设计资料进行了弃渣场信息综合解译;然后将解译所取得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多水平组合,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和物质点法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情况下的边坡变形破坏特征;依据稳定性分析得到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和极限平衡法理论,提出了一种弃渣场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将遥感影像、地质和水文条件处理在一个地理坐标系下,对弃渣场的要素、形态和环境进行综合解释,提出了一种弃渣场遥感图像综合解译方法。通过遥感图像的综合解译,获得了弃渣场的要素信息包括含石率、弃渣量、弃渣边坡形态、挡渣坝、截排水沟、底面坡度和弃渣落石情况等。将其作为弃渣场危险性评价的基础数据源。(2)开展了室内弃渣场模拟破坏试验,选择弃渣体的含石率、底面坡度作为主要变量,得到了边坡破坏的动态演化过程、量测点孔隙水压力和点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含石率的减少,弃渣体抗剪强度和渗透性的下降,弃渣场稳定性下降明显;对含石率≥50%的土样,底面坡度变化对弃渣场稳定性无影响,对含石率<50%的土样,弃渣场稳定性随底面坡度的增加而减小。(3)基于物质点法建立了弃渣场破坏的多因素多水平动态破坏数值模拟计算模型,获得了含石率、弃渣超量值、挡渣坝完整程度、弃渣场排水条件、底面坡度等因素的对弃渣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弃渣场含石率为第一主要影响因素,弃渣超量值为第二主要影响因素;挡渣坝完整程度、弃渣场排水条件、底面坡度为辅助影响因素,且影响作用依次减弱。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相吻合,证实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4)通过遥感弃渣场识别结果、室内模型试验结果以及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弃渣场稳定性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和选择,结合弃渣场环境安全系数,提出了一种弃渣场极限平衡危险性系数P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其取值范围。P<1时,弃渣场稳定,低危险,坡脚位移DS<0.5H(H为弃渣场高度);1≤P<5时,弃渣场不稳定,中危险,且随着P值上升,危险度上升;P≥5时,弃渣场极为不稳定,高危险,可能形成溃散型破坏。通过数值模拟对弃渣场危险性系数法进行了验证,证明其有效性后推广应用于实际工程弃渣场危险性评价。
白春[5](2020)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对RC框架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影响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煤炭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由于多年来一直被高强度开采,故而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诸如建筑物、工业厂房、道桥等工程建设逐渐向采空区边缘地带推进。但我国多数矿区位于有抗震设防烈度要求的地带,地震作用下采空区边缘地带建筑结构遭受煤矿采动灾害与地震灾害的不利影响。目前关于煤矿采动灾害与地震灾害影响下,RC框架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的试验鲜有报道,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作用下采动区岩层动力失稳与建筑安全控制研究》项目编号(51474045)”,根据《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101-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利用PKPM软件设计原型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开采沉陷学、结构动力学、地震工程学,通过现场调研、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采空区边缘地带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结构在经过采动灾害长期影响下产生双向不均匀沉降后,对结构在地震灾害作用下其抗震性能劣化机制及动力灾变规律开展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煤矿采动影响下RC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为了模拟采动灾害引起的不均匀沉降,设计采动模拟试验台。基于一致相似率理论,设计几何相似比为1/10的强度模型,横向与纵向均为两跨,高宽比为2.25。选用微粒混凝土和镀锌铁丝模拟原型混凝土与钢筋,为了进一步提高振动台试验的精确度,考虑非结构构件自重及活荷载的影响。(2)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模型在7度设防、8度设防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结构破坏形式及破坏机理。煤矿采动扰动下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对结构产生初始损伤,结构自振频率降低。不均匀沉降量越大,结构的自振频率降低越多,采动初始损伤会加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震害。采动影响程度增大,结构底部容易过早的发生塑性损伤,消耗地震传到上部结构的能量,不利于地震能量向上层传递与分散,结构底部极易形成塑性损伤薄弱区。强震扰动下煤矿采动损伤建筑最大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限值,薄弱层位置从一层扩展到二层,存在薄弱区向上扩展现象,底部结构塑性铰急剧增加。角柱损坏最严重,中柱损害最小,抗震稳健性降低。动力破坏试验表明,采动损害影响最大的结构,其抗震稳健性衰减速率越快,角柱AI最先发生破坏失稳,倒塌范围逐渐扩大形成竖向倒塌区域,且存在P-△二阶效应作用对结构倒塌的贡献,最终导致整个底部结构的垮塌。(3)单向与双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损害。两种不均匀沉降影响下,共同点是:首层构件附加应力或附加变形最大,应力集中主要位于梁端、柱端、框架节点处;随着楼层位置增加,采动影响作用大幅度衰减。不同点是:单向不均匀沉降影响下,柱沿建筑物倾斜方向以单向偏心受力为主,梁以弯曲变形为主。而双向不均匀沉降影响下,柱沿对角线方向呈双向偏心,梁存在弯扭变形。(4)双向地震激励下,分别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与刚性地基假定,对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减少数值模拟计算成本,提高结构仿真分析效率,对地基土体的影响范围进行了多种计算,提出了确定有限元模型地基土体有效范围的方法。与刚性地基假设对比可知,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结构的约束相对减弱,表现为柔性体系,结构自振周期变长。与刚性地基相比,结构在X与Z向的顶层加速度反应减弱,煤矿采动影响越大,加速度降低幅值越大。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的结构顶点位移要大于刚性地基,加速度时程曲线变化较柔,X方向的动力反应要强于Z向。煤矿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作用越大,结构顶点位移变化越显着。当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普遍比刚性地基要偏小,层间位移角的变化趋势比刚性地基要缓,尤其是对于不均匀沉降影响下的结构,这种变化更为显着。与刚性地基相比,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水平层间剪力随楼层位置增加而减小。(5)对不同土层下的煤矿采动影响下框架结构倒塌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不同土体条件下,结构的破坏时间所有差别。基于刚性地基假设下的结构破坏时间多数要早于硬土和软土地基,土质越软,这种破坏延迟效果越显着。在采矿采动影响相同的条件下,软土地基结构整体破坏情况要小于硬土地基,小于刚性地基。地基土体越软,不均匀沉降量越大,结构在地震动力作用下沉入土体的深度越大,结构侧向变形越严重。倒塌破坏过程表明结构的破坏既有“柱铰”破坏,又有“梁铰”破坏,存在“混合倒塌”机制现象。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上部结构反应较大,构件不同程度形成塑性损伤,耗散掉部分地震输入能,底部整体倒塌概率降低。该论文有图122幅,表55个,参考文献204篇。
裴强强[6](2020)在《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科学认知与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在长期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夯土遗址病害频发,其中渐进式劣化是威胁遗址本体长期保存的主要病害之一,根部掏蚀则最为典型且破坏力最强。雨水冲刷、风沙磨蚀、水盐运移和温度梯度变化均是脆弱夯土建筑遗址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受建造工艺影响,夯土遗址层界面相对较脆弱,层界面最先出现表面风化、横向裂隙发育、局部掏蚀悬空,在重力作用下局部拉裂或压碎,最终形成贯通层状裂隙直至坍塌,这是威胁遗址本体长期保存的主要因素之一。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地震频发,且多属于强震区,据统计,有记载以来丝绸之路沿线6级以上地震共220次,7级以上53次,而地震是导致根部掏蚀遗址坍塌的主要诱因,是造成遗址本体坍塌的主要外动力。本文基于对传统夯筑工艺文献的梳理,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室内实验、现场夯筑工艺和足尺静动力模拟实验,在科学认知传统夯筑工艺质量影响因素和控制指标的基础上,揭示了夯土结构薄弱层界面的影响,阐明了传统夯筑工艺从相土验土、结构特征、工具匹配、营造模数、夯筑技法等系统工序;结合模拟实验建立了叠压夯筑工艺的力学模型,科学分析了传统夯筑工艺夯击应力的收敛特征;揭示了渐进式根部掏蚀墙体的应力重分布和墙体渐变式失稳机制;基于足尺原位、掏蚀45%墙厚模拟振台实验,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夯土墙体的静动力响应特征,建立了静动力作用下夯土遗址墙体互馈机制及稳定性计算模型,提出了夯土遗址稳定性评估和夯筑加固技术控制指标。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点如下:(1)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室内实验、现场夯筑工艺实验,科学认知了传统夯筑工艺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指标,揭示了薄弱层界面对夯土结构的影响,阐明了传统夯筑工艺从相土验土、结构特征、工具匹配,到营造模数、夯筑技法等的系统工序特征。(2)传统工艺夯击应力及效果测试表明,冲击应力随着夯击锤的重量增大、铺土厚度减薄及夯击遍数的增加,整体呈增大趋势;随着夯筑遍数增加,夯窝、夯实厚度、冲击力及弹性模量等逐渐收敛,夯筑1-4遍增长速率最快,4-6遍次之,6-8遍相对缓慢,8遍以后趋于稳定;基于此建立了夯锤重量、铺土厚度和夯筑遍数三变夯击应力计算模型和经验式,揭示了逐层叠加夯筑法这一古代夯筑工艺技术的突出特征。(3)渐进式的掏蚀是遗址根部局部坍塌及整体失稳的主要途径,渐进式掏蚀凹进模拟实验表明,墙体高厚比2:12.5:1时,随着根部逐渐掏蚀,掏蚀深度在墙厚0-10%范围内,墙体自身应力无明显变化,10%-20%时掏蚀侧局部区域压应力明显增加,20%-40%时墙体掏蚀压应力迅速增大,未掏蚀侧拉应力明显增大,墙体掏蚀深度超过45%压应力急剧增大,未掏蚀侧拉应力显着增加,且拉应力逐渐超掏蚀侧平移,直至掏蚀侧应力集中区压碎或墙体重心偏移,墙体坍塌破坏。(4)基于足尺原位和掏蚀45%墙厚模拟振台实验,形成了一套土体内部应力应变、位移及加速度,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的监测装置,为足尺夯土墙体振台实验研究积累了经验。(5)基于足尺原位和掏蚀45%墙厚模拟振动台实验结果,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静力和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响应特征,分析了夯土遗址建模技巧、研究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夯土墙体静动力作用下稳定性计算模型。(6)通过建模分析原位和掏蚀45%墙厚模型,在静力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寻找到了主要破坏面、破坏形式和评价基准,提出了遗址体加固后稳定性评价应以原位状态安全储备为基准,为加固措施所需抗力和加固效果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7)根部掏蚀深度直接影响夯土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墙体渐进式掏蚀深度超过墙体厚度45%时,在地震力作用下8度设防(400gal)墙体,墙体掏蚀深度超过墙厚的15%时,均从未掏蚀侧的层界面拉裂,直至掏蚀侧压碎而破坏。地震荷载作用下,需要干预掏蚀深度不足静力作用下的1/3。以上成果为夯土遗址传统营造工艺的认知、传承、挖掘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解读了逐层叠压式夯筑工艺的受力机制和科学内涵,揭示了渐进式根部掏蚀夯土遗址应力重分布、静动力状态的破坏机制,提出了根部掏蚀遗址在静力和8度设防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干预阈值,为夯土遗址稳定性评价和夯筑支顶加固技术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夯土建筑遗址价值发掘、工艺技术传承和保护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支撑。
段钧培[7](2020)在《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汽车数量逐年递增,产生大量的废弃轮胎,而回收利用率却很低,造成严重的“黑色污染”。同时我国是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村镇地区震害尤为严重。鉴于上述两个背景,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村镇建筑的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以期达到抗震和废物再利用的目的。为探究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的力学性能,本文进行以下三方面的主要研究,并得到以下结论:(1)依据实验室试验,建立废弃橡胶轮胎-散体材料单束柱状叠合体数值模型,通过理论分析,选择合适的模型参数,进行合理的简化。模拟了实验室轴压试验和双剪试验,通过应力和变形结果的分析,与试验数据相对比,验证了Crushable Foam塑性本构模型用于砂土塑性本构的定义具有可行性,在复杂接触和高度非线性动力显示算法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验证了模型参数设置的合理性,为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数值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确保了构造地基数值模型模拟结果的计算精度和可信度。(2)根据村镇建筑实际情况,设计构造地基典型工况,依据叠合体模型参数建立足尺构造地基数值模型,分析构造地基的竖向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对比构造地基与天然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得到构造地基临塑荷载和极限荷载,得出构造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比天然地基提高大约60%的结论。构造地基真实临塑荷载小于临塑荷载;胎间土竖向附加应力小于胎内土,平均值为胎内土的0.8~0.9倍;胎内土密实性大于胎间土,有效内摩擦角分别在39~42°和30~38°之间;构造深度是应力扩散角的主要影响因素,构造深度越大,应力扩散角越大,范围在45~65°之间。对比构造地基竖向持载分别为真实临塑荷载和极限荷载时的抗震性能,证明竖向荷载越大,构造地基的初始抗侧刚度越大,水平极限承载力越大,水平荷载向下传递深度越大,耗能能力越强,抗震性能越好。但是当竖向荷载未达到构造地基真实临塑荷载时,构造地基的整体延性较好。(3)在已有地基极限承载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进行理论推导,分别得出三种不同方法的构造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对比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表明改进应力扩散角法构造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的计算结果偏大,误差相对较大;改进太沙基法和变分极限平衡法构造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的计算结果偏小,误差相对较小。对改进应力扩散角法和改进太沙基法构造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提出修正,利用MATLAB编写粒子群算法对公式修正参数进行拟合,得到拟合的修正参数,对拟合结果进行评价,证明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较为复杂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进行修正参数的拟合,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刘盟盟[8](2020)在《风雪联合试验系统与屋面积雪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雪灾是自然界常见的主要灾害之一,其影响范围波及建筑、交通、畜牧和能源等多种产业,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加剧,极端低温冰雪灾害频繁发生,因积雪导致的建筑物、构筑物倒塌事故也随之不断增加,给人们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国内外大量灾后调查发现,由于风雪运动导致的屋面上积雪不均匀分布,局部积雪荷载过大是导致建筑物因积雪倒塌的主要原因之一。风雪联合试验是风雪运动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其具备还原度高、参数可控、可重复性强、可开展积雪分布机理性研究等优点,是目前进行风雪运动研究可靠度较高且较为可行的研究方法。但是,目前风雪联合试验方法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无法满足研究需求。我国在建筑屋面雪荷载方面的研究较少,基础数据匮乏,因此开展建筑屋面积雪分布研究对建筑屋面抗雪设计与我国雪荷载规范修订意义重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风雪联合试验方法为主要切入点,针对风雪联合试验系统、缩尺试验相似准则与典型建筑屋面积雪分布开展了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发了基于播撒降雪模式的户外大尺度风雪联合试验系统提出了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方法,利用哈尔滨地区冬季多雪、低温环境持续时间长等气候特点,首先研发了以存储自然雪与人造雪颗粒为试验颗粒,利用振动播撒降雪模式的户外大尺度风雪联合试验系统;并对试验系统的试验段风场、雪场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标定;进而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标准立方体模型、高低屋面与拱形屋面开展积雪分布试验研究,通过大量重复性试验,验证了本试验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最后通过开展对标准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实测的全过程还原试验,发现试验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所研发的风雪联合试验系统满足试验研究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要求。(2)提出了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相似准则基于对天空降雪与地面吹雪物理过程差异的研究,提出了降雪模式下雪质量通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降雪速率的概念;总结了经典的风雪联合试验相似理论,并基于颗粒跃移轨迹相似、单位时间积雪堆积状态相似与积雪堆积形状相似,提出了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基本相似准则,并利用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多维缩尺试验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进而提出了基于摩擦速度比下限值修正的弗劳德数相似参数,并通过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多维缩尺试验,证明了修正的相似参数的准确性。此外,通过对立方体周围与高低屋面积雪分布实测原型的缩尺还原试验,以及与其他学者开展的预铺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方法与相似准则的先进性与准确性,最后通过立方体周围与拱形屋面积雪分布的多尺度模型试验,确定了平面类与曲面类屋面的缩尺模型特征尺寸下限值。(3)研究了建筑物周围与典型平面类屋面积雪分布规律利用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方法,首先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标准立方体模型,对其周围积雪分布规律开展系列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风速与风向角对周围积雪分布规律的影响,分析了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机理,得到了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规律;进而研究了相邻两个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特征,发现相邻两个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可视为两个单一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的空间叠加。针对双坡屋面、高低屋面、连续多跨双坡屋面与连续多跨单坡屋面4种典型平面类屋面,开展了系统的参数化试验研究,明确了风速、风向与屋面形状参数等因素影响,探究了不同形式屋面积雪分布规律与形成机理,得到了各种典型平面类屋面积雪分布的特征形式,并结合实地观测与数值模拟结果,为建筑屋面抗雪设计与我国现行荷载规范修订提供了参考建议。(4)研究了曲面类屋面积雪分布规律针对拱形屋面、单曲下凹屋面、连续多跨拱形屋面与球形屋面4种典型曲面类屋面,利用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方法,开展了系统的参数化试验研究,明确了风速与屋面形状参数等因素影响,分析了不同形式屋面积雪分布规律与形成机理,得到了各种典型曲面类屋面积雪分布的特征形式,并结合实地观测与数值模拟结果,为建筑屋面抗雪设计与我国现行荷载规范修订提供了基础性数据依据。以河南省某发电厂的大跨度M型煤仓为例,开展了大跨度建筑屋面雪荷载分布试验研究,考察了12个不同风向角下屋面积雪分布特征,并提出了以各主导风向占比加权叠加的屋面累积雪荷载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得到了各屋面分区累积雪荷载分布系数,为大跨度建筑工程抗雪设计提供了依据。
张莹莹[9](2019)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王智远[10](2008)在《浅谈混合结构房屋基础结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建设中,大量采用混合结构房屋。本文阐述了混合结构房屋基础的设计问题,分析了地基承载力以及纵、横墙体相交的节点类型特点,论述了在工程应用中结构设计的修正公式。
二、混合结构房屋基础的底面尺寸修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合结构房屋基础的底面尺寸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隔震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
1.2.1 隔震技术的原理 |
1.2.2 隔震技术的分类 |
1.3 农村民居减隔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础隔震技术 |
1.3.2 岩土隔震技术 |
1.3.3 混合隔震技术 |
1.4 隔震技术在农村民居中的应用 |
1.4.1 农村民居中应用隔震技术的工程实例 |
1.4.2 农村民居中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阻力 |
1.4.3 农村民居中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建议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工作 |
第二章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与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 |
2.2.1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背景 |
2.2.2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介绍及特点 |
2.2.3 摩擦性能试验 |
2.3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机理 |
2.4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简化计算模型 |
2.4.1 摩擦力模型 |
2.4.2 简化计算模型 |
2.4.3 计算方法 |
2.5 算例验证 |
2.5.1 计算模型 |
2.5.2 输入地震动 |
2.5.3 计算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方案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备 |
3.2.1 地震模拟振动台 |
3.2.2 试验土箱 |
3.2.3 传感器 |
3.3 模型相似比设计 |
3.4 模型设计与制作 |
3.4.1 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 |
3.4.2 地基土模型设计与制作 |
3.5 传感器布置方案 |
3.6 地震波选取及加载制度 |
3.7 试验材料 |
3.7.1 结构模型材料 |
3.7.2 地基土模型材料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土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现象分析 |
4.2.1 结构模型 |
4.2.2 地基土模型 |
4.3 结构动力特性 |
4.4 结构加速度反应 |
4.4.1 振动台控制性能分析 |
4.4.2 结构加速度时程反应 |
4.4.3 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 |
4.4.4 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减震率 |
4.5 结构位移反应 |
4.5.1 层间位移反应 |
4.5.2 相对位移反应 |
4.6 结构应变反应 |
4.6.1 钢筋应变 |
4.6.2 混凝土应变 |
4.6.3 砖墙应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软件ABAQUS介绍 |
5.2.1 单元类型及划分网格技术 |
5.2.2 岩土材料的本构模型 |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
5.3.2 接触设置 |
5.3.3 边界设置 |
5.3.4 地震动荷载 |
5.3.5 模型材料及计算参数 |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4.1 无隔震试验模拟 |
5.4.2 GSI-SC隔震试验模拟 |
5.4.3 GSI-GBSC隔震试验模拟 |
5.4.4 数值模拟与试验的隔震效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引言 |
6.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2.1 原型结构及场地介绍 |
6.2.2 有限元模型 |
6.2.3 人工边界的选取及验证 |
6.2.4 材料本构模型 |
6.2.5 材料参数确定 |
6.2.6 输入地震动 |
6.2.7 计算工况 |
6.3 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分析 |
6.3.1 结构加速度反应 |
6.3.2 结构损伤云图 |
6.3.3 位移反应 |
6.3.4 土体累计塑性变形 |
6.4 隔震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砂垫层密实度 |
6.4.2 回填砂土的宽度 |
6.4.3 回填砂土的密实度 |
6.4.4 摩擦系数 |
6.4.5 砂垫层厚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岩土隔震系统设计与施工建议 |
7.1 引言 |
7.2 设计与施工建议 |
7.2.1 适用范围 |
7.2.2 一般规定 |
7.2.3 材料选取 |
7.2.4 设计建议 |
7.2.5 施工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洪水水流荷载试验及其作用村镇建筑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洪水灾害概述 |
1.2.1 洪水灾害的分类 |
1.2.2 洪水灾害的分布 |
1.2.3 洪水灾害新特点 |
1.2.4 洪水作用 |
1.3 村镇建筑结构形式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洪水荷载研究现状 |
1.4.2 洪水作用建筑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4.3 洪水作用建筑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洪水水流压力模型试验 |
2.1 水工模型试验及相似律 |
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3 试验模型及传感器布置 |
2.4 试验方案 |
2.5 试验结果 |
2.5.1 水流压力横向分布图 |
2.5.2 水流压力纵向分布图 |
2.5.3 水流流速横向分布图 |
2.5.4 水流流速纵向分布图 |
2.6 本章小结 |
3 洪水水流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 模型迎流面水流流速分布规律 |
3.2 模型迎流面水流压力分布规律 |
3.3 模型迎流面水流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流速对水流压力的影响 |
3.3.2 水深对水流压力的关系 |
3.3.3 洞口对水流压力的影响 |
3.3.4 水深流速乘积与水流压力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砌体结构洪水作用数值模拟及损伤评价 |
4.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4.1.1 模型概况 |
4.1.2 基本假定 |
4.1.3 单元选取 |
4.1.4 参数属性 |
4.1.5 破坏准则 |
4.2 有限元分析过程 |
4.2.1 计算工况 |
4.2.2 荷载与约束 |
4.2.3 分析方法 |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3.1 水深影响分析 |
4.3.2 流速影响分析 |
4.3.3 砌体结构抗洪损伤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木结构洪水作用数值模拟及损伤评价 |
5.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5.1.1 模型概况 |
5.1.2 基本假定 |
5.1.3 破坏准则 |
5.2 计算工况及分析方法 |
5.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3.1 水深影响分析 |
5.3.2 流速影响分析 |
5.3.3 木结构抗洪损伤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模型试验研究结论 |
6.1.2 砌体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结论 |
6.1.3 木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3)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视角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视角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核心概念 |
1.2.1 形式能量法则/形式重力法则 |
1.2.2 建筑环境调控 |
1.2.3 建筑气候适应性 |
1.2.4 能量机制 |
1.2.5 建筑热力学模型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有关环境调控的理论研究 |
1.3.2 有关热力学建筑理论的研究 |
1.3.3 有关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法则的理论模型构建 |
2.1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理论基础 |
2.1.1 气候与生物——建筑生物气候学 |
2.1.2 适应与进化——生物进化论思想 |
2.1.3 耗散与协同——热力学建筑理论 |
2.2 建筑形式的能量法则 |
2.2.1 形式、物质与能量 |
2.2.2 重力法则与能量法则:从静力学到热力学 |
2.2.3 能量视角下的建筑特征 |
2.3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共构 |
2.3.1 形式适应气候——建筑环境调控的原始起源与乡土发展 |
2.3.2 形式追随设备——建筑环境调控的机械介入与价值异化 |
2.3.3 形式响应能量——建筑环境调控的自然回归与整体共构 |
2.4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与价值取向 |
2.4.1 建筑进化——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 |
2.4.2 能量响应——建筑形式与能量的价值取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关系的系统模型构建 |
3.1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
3.1.1 复杂性科学视角 |
3.1.2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 |
3.1.3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的历史维度 |
3.1.4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
3.2 气候——外部能量系统 |
3.2.1 气候的释义 |
3.2.2 气候与能量 |
3.2.3 气候的层级 |
3.2.4 全球性气候 |
3.2.5 微气候 |
3.3 舒适——人体反应系统 |
3.3.1 人体热舒适与能量平衡 |
3.3.2 物理参数 |
3.3.3 人体热舒适的综合评价 |
3.3.4 热舒适指标的选取 |
3.4 建筑——建筑调控系统 |
3.4.1 能量转换方式 |
3.4.2 建筑传热过程 |
3.5 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1 被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2 主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3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机制的数理模型构建 |
4.1 建筑调控系统的能量机制 |
4.1.1 能量捕获——促进 |
4.1.2 能量隔离——抑制 |
4.1.3 能量阻尼——延迟 |
4.2 建筑形式因子与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与完备性研究 |
4.2.1 界面 |
4.2.2 体形 |
4.3 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
4.3.1 建筑性能数值模拟概论 |
4.3.2 传导、对流、辐射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原型的分析模型构建 |
5.1 建筑热力学模型的定义 |
5.1.1 类型·原型与范型·模型 |
5.1.2 建筑环境调控的类型研究 |
5.1.3 建筑热力学模型——分析模型 |
5.2 酷寒区热力学原型——东北汉族民居 |
5.3 寒冷区热力学原型——晋西半地坑窑民居 |
5.4 干寒区热力学原型——青甘庄窠民居 |
5.5 温暖区热力学原型——云南汉式合院民居 |
5.6 湿晦区热力学原型——徽州厅井民居 |
5.7 湿热区热力学原型——岭南广府民居 |
5.8 建筑形式因子气候适应性综合分析 |
5.8.1 建筑形式因子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5.8.2 各气候区建筑原型的对比分析 |
5.9 热力学模型 |
5.10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 |
5.10.1 环境调控的建筑设计 |
5.10.2 设计流程与工具 |
5.10.3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的应用原理与优点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性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山区公路沿线弃渣场稳定性及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遥感识别及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2 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现状 |
1.2.3 弃渣场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弃渣场现状调查、资料采集及弃渣力学性能试验 |
2.1 弃渣场分类及形态 |
2.1.1 弃渣场分类 |
2.1.2 弃渣场形态结构 |
2.2 弃渣场失稳破坏触发条件和破坏类型 |
2.2.1 弃渣场破坏的触发条件 |
2.2.2 弃渣场的破坏类型 |
2.3 目前公路建设弃渣场存在的风险 |
2.4 弃渣场危险性影响因素 |
2.5 道翁高速区域地质条件 |
2.5.1 地形地貌 |
2.5.2 地质构造 |
2.5.3 地层岩性 |
2.5.4 不良地质现象 |
2.5.5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
2.6 道翁高速弃渣场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
2.6.1 弃渣场现状调查和资料采集 |
2.6.2 弃渣场存在的问题 |
2.7 道翁高速弃渣的物理力学参数试验 |
2.7.1 取样 |
2.7.2 弃渣物理特性试验 |
2.7.3 弃渣力学特性试验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遥感识别弃渣场信息采集及解译 |
3.1 遥感解译基础和解译方法 |
3.1.1 解译基础的信息源 |
3.1.2 弃渣场要素遥感解译方法 |
3.2 弃渣场要素遥感解译流程 |
3.3 典型弃渣场要素遥感解译 |
3.3.1 道翁高速典型弃渣场要素解译 |
3.3.2 弃渣场典型要素解译方法 |
3.3.3 遥感识别后弃渣场处理初步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弃渣场边坡破坏演化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方案及工况设计 |
4.2.1 因子选择 |
4.2.2 因子水平 |
4.2.3 测量参数、测点选择 |
4.2.4 试验装置 |
4.2.5 试验方案 |
4.3 模型试验结果 |
4.3.1 底面坡度10.8°降雨诱发边坡破坏试验系列 |
4.3.2 底面坡度27.7°降雨诱发边坡破坏试验系列 |
4.3.3 底面坡度8.0°降雨及开挖坡脚诱发边坡破坏试验组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1 底面坡度及堆积方式对边坡破坏的影响 |
4.4.2 不同含石率和不同破坏诱发因素对边坡破坏的影响 |
4.4.3 底面坡度和不同含石率对孔隙压力变化的影响 |
4.4.4 位移与降雨强度的关系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物质点法对弃渣场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5.1 物质点法及求解问题基本步骤 |
5.1.1 物质点法 |
5.1.2 多孔介质物质点法 |
5.1.3 求解问题的基本步骤 |
5.2 物质点法求解大变形问题 |
5.2.1 更新拉格朗日的弱形式 |
5.2.2 材料模型 |
5.3 室内试验数值模拟计算及验证 |
5.3.1 弃渣试验M11边坡模型建立 |
5.3.2 弃渣试验M11-1边坡模拟降雨阶段过程 |
5.3.3 弃渣试验M11-2边坡模拟开挖坡脚阶段 |
5.4 道翁高速8号弃渣场数值模拟计算及验证 |
5.4.1 弃渣场模型建立 |
5.4.2 弃渣场实际情况数值模拟计算 |
5.5 道翁高速8号弃渣场多因素多水平数值模拟计算 |
5.5.1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设计 |
5.5.2 含石率对坡脚位移量的影响 |
5.5.3 弃渣超量对坡脚位移量的影响 |
5.5.4 有无挡渣坝对坡脚位移量的影响 |
5.5.5 弃渣场排水条件对坡脚位移量的影响 |
5.5.6 底面坡度对坡脚位移量的影响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弃渣场危险性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研究 |
6.1 弃渣场危险性影响因子 |
6.2 弃渣场危险性评价方法 |
6.2.1 方法一:G1法结合影响因素叠加法 |
6.2.2 方法二:极限平衡危险系数法 |
6.3 弃渣场危险系数验证 |
6.3.1 G1法结合影响因素叠加法危险系数验证 |
6.3.2 极限平衡危险系数法验证 |
6.3.3 极限平衡危险性系数法的优势分析 |
6.4 道翁高速弃渣场危险性评价应用 |
6.5 本章小节 |
结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弃渣场安全稳定性分析评估外业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对RC框架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影响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煤矿采动灾害对建筑物损害研究现状 |
1.2.1 采动灾害下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 |
1.2.2 采动灾害对地表扰动研究进展 |
1.2.3 建筑物抗采动灾害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
1.2.4 采动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采动影响下振动台试验设计与模型制作 |
2.1 引言 |
2.2 相似理论 |
2.2.1 Buckingham定理 |
2.2.2 一致相似率 |
2.3 模型设计 |
2.3.1 原型简介 |
2.3.2 模型构件配筋计算 |
2.3.3 模型材料 |
2.3.4 缩尺模型可控相似常数 |
2.4 结构模型相似关系 |
2.4.1 模型构件自重相似计算 |
2.4.2 非结构构件及活载相似计算 |
2.4.3 物理量相似计算 |
2.5 模型主体及其他配件设计 |
2.5.1 模型主体设计 |
2.5.2 其他配件设计 |
2.5.3 模型配重设计 |
2.6 模型吊装上振动台 |
2.6.1 模型上振动台前的准备工作 |
2.6.2 试验模型上振动台及后续工作 |
2.7 本章小结 |
3 采动影响下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3.1.1 试验研究目的 |
3.1.2 试验研究内容 |
3.2 数据采集与加载方案 |
3.2.1 测点布置及采集系统 |
3.2.2 试验用地震波 |
3.2.3 地震波输入顺序及加载工况 |
3.2.4 采动灾害模拟试验台设计 |
3.3 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
3.4 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
3.4.1 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3.4.2 加速度反应分析 |
3.4.3 层间变形分析 |
3.4.4 能量耗散分析 |
3.4.5 应变响应分析 |
3.4.6 试验模型宏观破坏分析 |
3.5 动力破坏试验研究 |
3.6 机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采动影响下建筑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拟理论 |
4.2.1 构件模型及材料本构关系 |
4.2.2 接触控制 |
4.2.3 网格划分 |
4.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采动灾害下建筑物损害分析 |
4.3.1 建筑物单向不均匀沉降 |
4.3.2 建筑物双向不均匀沉降 |
4.3.3 建筑物破坏损害分析 |
4.4 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
4.4.1 结构动力特性 |
4.4.2 位移时程响应 |
4.4.3 动力破坏形态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
5.1 引言 |
5.2 土-结构相互作用机制 |
5.2.1 运动相互作用 |
5.2.2 惯性相互作用 |
5.3 土-结构相互作用简化理论分析模型 |
5.3.1 质点系模型 |
5.3.2 三维实体模型 |
5.3.3 子结构分析模型 |
5.3.4 混合模型 |
5.4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的影响 |
5.4.1 结构体系动力特性影响 |
5.4.2 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
5.4.3 对建筑物地基运动的影响 |
5.5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建筑物系统运动方程 |
5.6 本章小结 |
6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采动影响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参数 |
6.2.1 土体动力本构模型 |
6.2.2 土体计算范围 |
6.2.3 地基土体与上部结构的连接 |
6.2.4 土体边界条件 |
6.3 煤矿采动影响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6.3.1 模态分析 |
6.3.2 加速度响应分析 |
6.3.3 顶点位移响应分析 |
6.3.4 层间变形分析 |
6.3.5 结构楼层剪力分析 |
6.4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采动影响下结构倒塌破坏研究 |
6.4.1 土层参数 |
6.4.2 刚性地基下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6.4.3 硬土地基下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6.4.4 软土地基下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查新结论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科学认知与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土质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夯筑技术研究 |
1.2.3 根部掏蚀病害特征与机理研究 |
1.2.4 夯筑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关键技术问题及创新点 |
1.4.1 关键技术问题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传统夯筑工艺的科学化 |
2.1 夯筑工艺演变特征及营造制度 |
2.1.1 夯筑工艺演变 |
2.1.2 夯筑工艺营造制度 |
2.2 夯筑工艺与作用机制 |
2.2.1 材料与工具制备 |
2.2.2 工况与夯筑工艺 |
2.2.3 测试方法 |
2.2.4 单层夯击应力特征分析 |
2.2.5 夯筑工艺受力过程弹塑性理论 |
2.2.6 多层夯击应力特征分析 |
2.2.7 夯筑质量测试分析 |
2.3 夯层层界面特性研究 |
2.3.1 样品制备 |
2.3.2 测试分析方法 |
2.3.3 层界面力学特征与分析 |
2.3.4 小结 |
第三章 足尺实验墙制作及静动力响应实验设计 |
3.1 实验设计 |
3.1.1 原位实验墙 |
3.1.2 渐进式掏蚀实验墙 |
3.1.3 坍塌式掏蚀实验墙 |
3.1.4 掏蚀实验墙 |
3.2 足尺实验墙制备 |
3.2.1 实验土基本性质 |
3.2.2 实验墙制备及测试点布置 |
3.2.3 实验墙吊装箱体设计与制备 |
3.3 足尺实验墙测试设备与方法 |
3.3.1 模拟地震加载方法及条件 |
3.3.2 加速度响应测试 |
3.3.3 动应变响应测试 |
3.3.4 应力响应测试 |
3.3.5 宏观形变测量 |
3.3.6 动态变形测量 |
3.3.7 温湿度测试 |
3.3.8 数据采集系统 |
3.4 振动台模拟实验基本参数 |
3.4.1 模型相似关系 |
3.4.2 波形选择 |
3.4.3 加载方式 |
3.4.4 工况输出情况 |
3.5 实验流程及防护措施 |
第四章 足尺模拟实验墙静力响应特征结果与分析 |
4.1 原位墙体静力结果与分析 |
4.2 渐进式掏蚀墙体静力分析 |
4.2.1 渐进式掏蚀墙体应变特征 |
4.2.2 渐进式掏蚀墙体位移特征 |
4.2.3 小结 |
4.3 坍塌式掏蚀静力特征分析 |
4.3.1 坍塌式掏蚀墙体应变特征 |
4.3.2 坍塌式掏蚀墙体位移特征 |
4.3.3 小结 |
4.4 小结 |
第五章 足尺模拟实验墙动力响应特征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现象及破坏机理分析 |
5.1.1 原位墙体 |
5.1.2 掏蚀墙体 |
5.2 夯土墙体结构动力特性 |
5.2.1 原位墙体频率谱图 |
5.2.2 掏蚀墙体频率谱图 |
5.3 夯土墙体结构加速度响应 |
5.3.1 原位墙体加速度响应 |
5.3.2 掏蚀墙体加速度响应 |
5.4 夯土墙体结构位移响应 |
5.4.1 原位墙体位移响应 |
5.4.2 掏蚀墙体位移响应 |
5.5 夯土墙体结构应力响应 |
5.5.1 原位墙体应力响应 |
5.5.2 掏蚀墙体应力响应 |
5.6 夯土墙体结构惯性力与层间剪切力 |
5.6.1 原位墙体惯性力与层间剪切力 |
5.6.2 掏蚀墙体惯性力与层间剪切力 |
5.7 夯土墙体失稳机制 |
5.7.1 应变分析 |
5.7.2 破坏模式分析 |
5.7.3 小结 |
第六章 夯土遗址数值模拟及稳定性评价方法 |
6.1 建立夯土墙体数值模型 |
6.1.1 基本假定 |
6.1.2 几何模型 |
6.1.3 单元格划分 |
6.1.4 模态分析 |
6.1.5 材料属性 |
6.2 结构模型静力特征分析 |
6.2.1 原位墙体模型静力响应特征 |
6.2.2 掏蚀墙体模型静力响应特征 |
6.3 结构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
6.3.1 模型加速度响应 |
6.3.2 模型位移响应 |
6.3.3 模型应力应变响应 |
6.4 夯土墙体动力作用下结构失稳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意义和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废旧轮胎在土木工程中原形应用研究现状 |
1.3.2 村镇建筑隔振减震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废弃橡胶轮胎-散体材料单束柱状叠合体数值模型 |
2.1 基本模型参数 |
2.2 实验室轴压试验模拟 |
2.2.1 叠合体模型变形与沉降结果 |
2.2.2 叠合体模型应力结果 |
2.2.3 结果分析 |
2.3 实验室双剪试验模拟 |
2.3.1 叠合体模型位移与变形结果 |
2.3.2 叠合体模型应力结果 |
2.3.3 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数值模型 |
3.1 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设计工况 |
3.2 初始地应力平衡 |
3.3 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变形分析 |
3.3.1 构造地基沉降 |
3.3.2 构造地基及轮胎单元体变形 |
3.4 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应力分析 |
3.4.1 构造地基胎内土附加应力 |
3.4.2 构造地基胎间土附加应力 |
3.4.3 构造地基应力扩散角 |
3.5 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抗震性能分析 |
3.5.1 工况设计 |
3.5.2 模型结果分析 |
3.5.3 构造地基耗能能力 |
3.6 本章小结 |
4 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
4.1 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基础 |
4.1.1 均质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 |
4.1.2 非均质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 |
4.2 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理论推导 |
4.2.1 改进应力扩散角法构造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
4.2.2 改进太沙基构造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
4.2.3 变分极限平衡法计算构造地基极限承载力 |
4.3 构造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修正参数拟合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风雪联合试验系统与屋面积雪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积雪致建筑结构坍塌事故总结与分析 |
1.1.2 我国现行荷载规范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实地观测 |
1.2.2 数值模拟 |
1.2.3 风雪联合试验 |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系统研究 |
2.1 引言 |
2.2 风雪联合试验系统 |
2.2.1 动力系统 |
2.2.2 播撒式降雪模拟器 |
2.2.3 造雪机 |
2.3 试验系统关键参数标定 |
2.3.1 测量设备 |
2.3.2 试验颗粒特性 |
2.3.3 试验段风场标定 |
2.3.4 模拟降雪速率与雪通量标定 |
2.4 试验系统验证 |
2.4.1 可重复性验证 |
2.4.2 准确性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相似准则研究 |
3.1 引言 |
3.2 风雪运动理论研究 |
3.2.1 传统风吹雪理论介绍 |
3.2.2 天空降雪与地面吹雪的差异分析 |
3.2.3 重要物理量的定义 |
3.3 风雪联合试验基本相似准则建立 |
3.3.1 经典相似理论 |
3.3.2 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相似准则 |
3.4 风雪联合试验相似准则校准与验证 |
3.4.1 相似准则校准 |
3.4.2 校准的相似准则的准确性验证 |
3.4.3 建筑屋面缩尺模型特征尺寸下限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周围与典型平面类屋面积雪分布研究 |
4.1 引言 |
4.2 建筑物周围积雪分布试验研究 |
4.2.1 风速对积雪分布影响 |
4.2.2 风向对积雪分布影响 |
4.2.3 相邻两个立方体模型周围积雪分布 |
4.3 典型平面类屋面积雪分布研究 |
4.3.1 双坡屋面积雪分布 |
4.3.2 高低屋面积雪分布 |
4.3.3 连续多跨双坡屋面积雪分布 |
4.3.4 连续多跨单坡屋面积雪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曲面类屋面积雪分布研究 |
5.1 引言 |
5.2 典型曲面类屋面积雪分布研究 |
5.2.1 拱形屋面积雪分布 |
5.2.2 单曲下凹屋面积雪分布 |
5.2.3 连续多跨拱形屋面积雪分布 |
5.2.4 球形屋面积雪分布 |
5.3 河南省某电厂大跨度M型煤仓屋面雪荷载试验研究 |
5.3.1 工程实例简介 |
5.3.2 试验模型简介 |
5.3.3 试验工况信息 |
5.3.4 煤仓屋面试验结果分析 |
5.3.5 煤仓屋面雪荷载分布系数取值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构件空间信息 |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1.3.3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
2.2.1 设计阶段 |
2.2.2 生产运输阶段 |
2.2.3 施工安装阶段 |
2.2.4 运营维护阶段 |
2.2.5 拆除回收阶段 |
2.3 构件空间信息 |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3.1 数据库 |
3.1.1 建筑信息模型 |
3.1.2 地理信息系统 |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
3.2 数字测量技术 |
3.2.1 GNSS定位系统 |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3.2.4 摄影测量技术 |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
3.3.1 自动识别技术 |
3.3.2 追踪定位系统 |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
4.2.2 设计阶段 |
4.2.3 生产阶段 |
4.2.4 装配阶段 |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
4.3.2 构件施工装配 |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
5.2.4 构件装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各章内容归纳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鸣谢 |
四、混合结构房屋基础的底面尺寸修正(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D]. 尹志勇.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02)
- [2]洪水水流荷载试验及其作用村镇建筑数值模拟[D]. 郭晓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D]. 仲文洲. 东南大学, 2021
- [4]山区公路沿线弃渣场稳定性及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D]. 肖玮. 长安大学, 2020(06)
- [5]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对RC框架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影响与分析[D]. 白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6]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科学认知与稳定性评价研究[D]. 裴强强. 兰州大学, 2020(01)
- [7]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D]. 段钧培.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风雪联合试验系统与屋面积雪分布研究[D]. 刘盟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9]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 张莹莹. 东南大学, 2019(01)
- [10]浅谈混合结构房屋基础结构设计[J]. 王智远.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