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洲隧洞施工技术及水务管理体制考察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广[1](2018)在《全国经济委员会与西北开发(1931-1938)》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绥远等省地处西北,交通闭塞,地方军阀斗争不断,经济发展落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旱灾对西北地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土地荒芜,饿殍无数,村落荒废,时人曾言“西北是天之所忘”,可见当时社会经济情形之惨淡。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短时间内占领了东北地区,并向华北地区进军,步步蚕食中国领土,华北危机触动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核心利益。在国家危难之际,西北地区因地理位置、资源等因素被关注,被看作为抗战建国的后方基地,各界人士在公开场合、报纸上发表开发西北的言论,鼓动宣传开发西北对民族兴亡的重要性,西北开发的口号一时高唱入云,官方和非官方的社团、记者前往西北考察并拟定开发计划,供国民政府参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限于经济能力、国内形势,对西北开发有心无力,至1933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改组成立之后,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情势有所转变。全国经济委员会为国民政府直辖的专业机构,掌理全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计划的设计、审定及监督指导,以及特定经济建设或发展计划的直接实施。西北地区贫困落后的情形引起了全国经济委员会的高度关注,1934年,在其制定的年度计划中专辟“西北开发”一节,制定了开发计划,其计划并非面面俱到,而是依据其财力状况,视实际需求,选择已有计划、投资少、收益高、直接促进生产的项目进行开发。经过实地考察,全国经济委员会确定西北开发集中于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棉产改良、畜牧业改良等方面,公路建设主要涉及陕甘两省交通要道西兰公路,沟通陕南、关中的西汉公路;水利设施主要涉及陕西的泾惠渠二期工程和洛惠渠工程,甘肃临洮的洮惠渠,宁夏的云亭渠,绥远的民生渠等工程;棉产改良主要涉及陕西省的棉产事业;畜牧业改良主要涉及甘肃、宁夏、青海三省的畜种改良、牧草改良、兽疫防治。以上开发活动有的取得一定成效,有的则因技术问题、设计问题或资金缺乏等原因未能实现之前计划制定的目标,但是这些西北开发措施为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应该值得肯定。七七事变后,因全国经济委员会所办业务与其他部门重合,南京国民政府为提高行政效率,整合机构职能,于1938年撤销全国经济委员会,其所办业务并未废弃,多被其他部门所接管。
郑晓光[2](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荣升[3](2017)在《基于PED指令的核泵测试平台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且贯穿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自上世纪80年代国内工程项目第一次引入国外工程公司的管理经验用于水电站项目的工程施工及质量管理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总结一些先进的工程质量管理经验,并应用于国内工程质量管理;使得国内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较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因素影响多,质量管理内容复杂多变,具有艰巨性、长期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人、材料、设备、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方位管理,国内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仍有进步的空间。上海电气与德国凯士比合资投建的核泵测试平台项目,旨在为国内三代泵提供全条件测试服务。核泵测试平台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提出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同时满足国内法规(TSG系列关于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检察规程)和欧盟承压设备指令PED 97/23/EC的要求,并取得代表功能安全的CE认证证书。这是PED在国内工程领域的首次应用的案例,因承压设备指令PED 97/23/EC是欧共体针对承压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测及使用和流通管理而颁布的法律文件;从1997年颁布以来,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完善,其在欧共体内已经成为承压设备领域成熟的法律体系,为公众熟知,熟用。但是其在国内工程领域与国内法规同时作为约束条文作用于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并对于整个测试平台进行符合承压设备指令的认证,在国内工程领域尚无先例。此核泵测试平台基于承压设备指令的质量管理模式为国内工程质量管理学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在进行基于PED的质量管理研究时,把设备材料供应商、工程总承包商、授权机构(同时兼具安装工程监理职责)和业主等各工程质量参与方,根据PED规定的职责内容纳入研究范围。以承压设备指令为基本要求,运用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结合PDCA循环理论,对上海电气凯士比核泵测试平台项目研究,找出其在设备材料供应质量管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焊接工艺批准、人员资格授权及签发最终符合性证书方面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袁博[4](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张秀琴[5](201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综合经济实力及人均收入均有显着提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度开发水资源、以粗放方式发展经济的后果不断显现。而全球变暖的态势更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程度,增加了未来水资源利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面对严重的水资源形势,我国政府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调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举措,积极采取行动进行一系列相关政策改革。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种植业用水的效益最低,可恰恰使用了最多的水量,高开采成本的深层地下水被大量用于低价值的作物灌溉,这与水价值理念反差甚大。解决公共河流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管理和保护好水资源,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从供给取向转向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取向,即在关注供给短缺的同时也要注意节制需求,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建构节水型的社会;在运用工程技术解决问题时,要结合社会学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水环境的状况关系到气候的变化。自然的蒸发和气候的变化虽然可能影响河流的流量,但绝对不会在一个较短的历史阶段内直接导致河流的干涸和断流,因为如果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能根据降雨量和河流流量的大小来限制自己从河流中的取水量,如果没有人类行为的介入和影响,那么河流总可以保持有最低限度的或安全线内的流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公共事务。同样,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而在环境保护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和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水资源危机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水资源是否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直接关系到水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利与害:清洁的水有利于人类生活,而污染的水则给人类带来灾难;水量过多或过少,就会相应地带来洪涝或干旱等灾害。因此,这就要求人类能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在以往关于水资源问题或水利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中,人们把较多的注意力停留在工程技术的层面上,这是受那种“人定胜天”或科学主义观念支配和影响的结果。在对待水利问题和水资源保护问题上,人们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中所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具体表现就是对水问题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对滞后,对重大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工程解决机制与社会解决机制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以往侧重以工程技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策略,某种意义上仍是通过再分配的机制来缓解资源稀缺问题,然而这一途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生态的平衡问题,相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的危机。由此表明,水环境问题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从技术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中寻找合适的路径和策略。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制约因素。由于水资源观念落后,涉水行为失当,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加重了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制度因素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工程技术措施,而是没有建立起促进节水和治污等先进、高效、优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制度框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人们在水资源利用与合作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此规范人们的经济关系并对人们的用水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经济主体的外部利益内在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设计水资源安全性制度的基本思路是要组成一个以水资源产权制度为核心,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为前提,水权交易与水资源市场制度为基础,水资源价格制度为手段,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为保障,水资源文化制度为条件的完整的水资源制度体系。
周学红[6](2012)在《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人类居住环境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人居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深度都在随之不断拓展和延伸。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中,在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范式的指导下,综合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以水环境为介质,重点研究流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及其相互耦合关系,构建流域“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流域本身是一个水文概念,在流域人居环境研究体系中,流域已经超出了地理水文意义,由自然封闭的区域转化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开放复合的区域,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的人居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人居环境科学是指以河流(水系)的集水区域为边界或范围,以该区域人类聚居(包括村庄、乡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构建以“流域”为区域单元的人居环境建设体系,着重探讨人与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论文在文献法、调查法等常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人居环境科学融贯的综合研究法,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水资源节约型、人居环境友好型”两型型流域人居建设的总体目标,运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归纳出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核心内容—流域统筹,在借鉴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框架。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为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以嘉陵江流域为实践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考证法对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自然系统及人类系统演化过程进行了纵向研究。针对嘉陵江流域全江渠化及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的典型特征,论文在对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及人类系统发展演化的特点分析基础上,重点从流域人居环境区域发展统筹、空间结构及城乡统筹、文化旅游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及管理统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为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实践提供参考,促进流域人居环境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在现状研究部分,论文从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自然系统特征分析入手,研究了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对人类聚居选址的影响,归纳了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山水一体”的形态构成要素。在对嘉陵江流域城镇发展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流域人类系统聚居演变过程,以区域规划研究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的不同模式,建构了流域区域统筹格局。流域空间统筹是流域综合发展的基础,是以流域城镇空间发展为载体,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以流域为发展轴,在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居空间地域综合体。论文在总结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进的一般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针对嘉陵江流域传统人居环境结构要素演变的不同类型特征,分析了规划调控的不同模式。在流域文化体系统筹研究部分,论文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流域文化及文化体系进行了界定,针对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现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分类及资源评价,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旅游统筹开发策略并指出,流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即呈饱和状态,代之内部的振荡与冲突,如果没有新的文化因素的融入,这一孤立的社会系统便会趋于停滞、内耗,甚至灭亡。流域作为一个自然—人类复合系统,自然属性的系统性决定资源开发利用必须遵守流域系统原则。在水资源开发与统筹管理部分,基于流域内部水资源的整体性及关联性特征,论文指出,流域水资源应在充分考虑局部人居环境建设特征及整个流域的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统筹开发,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通过对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评价与供需分析,提出了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与思路,并从流域灌溉与供水、航运开发及水电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规划思路。流域生态环境统筹是影响流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研究部分,论文从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生态现状问题分析入手,针对嘉陵江流域含泥沙量多、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和城镇生活对江河水质造成的污染较大、流域原生植被残存面积不多、森林覆盖率低等问题,研究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地表环境与水土保持、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流域防洪、河道的生态整治、节水问题及流域水资源开发,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明确了流域干流范围内水功能区的划分原则及划分方法,提出了节水减污策略,推进流域内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强调了通过对行洪区的有效管理来减少损失的防洪策略并提出了梯级开发的环境保护思路与措施。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进一步阐明本研究验证并构建的有关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的部分理论框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指出由于研究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及研究对象的广泛性,有关流域人居环境研究范式的建立尚需进一步完善。
陈显利[7](2011)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面临严重的水危机。水资源缺乏己成为影响国家或地区贫困、可持续发展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大,用水量集中,联合国组织近两年来一再强调大城市水资源及其管理是水资源问题的核心。全球水资源危机已成不争事实,世界各国都在城市水务管理方面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与教训。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历来重视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但长期以来,水资源紧张状态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产生的污水却越来越多;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中国城市现行的“九龙治水”式的水务管理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正在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做好现代城市水务工作,为城市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供水保证、水环境和水资源保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现代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我国跨世纪的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水资源是有限的,又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因此,对现代城市水务的管理既要考虑满足当下发展的同时,又要考虑满足未来子孙后代的发展要求。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对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的研究探讨,既是城市水务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水务管理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本文借鉴先进可行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兼顾现实和长远的考虑,研究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设计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的框架,并明确相关的职能和具体的业务内容。(2)针对现代城市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了如何确保现代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并提出相应的健全现代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与社会监督机制。(3)针对现代城市水务的投融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水务资金来源,然后给出适合我国的城市水务投资融资模式、选择方法及其注意事项。(4)针对现代城市水务的运营模式问题进行研究,给出适合我国的城市水务运营模式、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5)针对现代城市水务管理的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城市水务管理的竞优分析方法。(6)针对沈阳市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的改革实践,从体系结构、投资、运营、水安全保障、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了沈阳市城市水务管理的经验与教训,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陈金陵[8](2010)在《绿色呼唤——中国环保NGO启示录》文中提出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以保护环境为己任为平台,默默在祖国大地上与环境污染的罪恶搏击,与忽视环境安全的陋习抗争。他们是介于公众和政府官员之间的第三种力量,有着老百姓的身份,建立着组织起来投身环保事业的功绩。从上世纪初开始的一两个组织,直到今天遍布祖国各地3000多家民间社团;从大西南的长江源区、大西北荒漠高原,到首都北京、紫金山下、黄埔江边;从保护单一物种黑嘴鸥、藏羚羊,到关注生物多样性。他们是一群有着特殊理想、信念和执着的人,为着祖国大地天蓝水清地美,为着民族的美好家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老百姓叫他们民间环保组织,简称环保NGO。
尹北直[9](2010)在《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治水,在中国拥有特殊的文化和历史地位,但是近世以来中国治水却困难重重,到清后期大幅度衰退,直至近代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才出现转机。如何站在科技史的角度,对近代水利科技本土化过程进行审视,是科技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学术界对近代治水方略、水利发展的综述性研究,以及各流域、不同技术类别和社会运作方式的研究日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水利作为一门工程科学,学术领军人物的作用突出。以人物为主线,审视近代水利事业发展过程的研究仍然缺乏。李仪祉是世界知名的水利学家,近代中国水利的先驱者。他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水利建设人才,并树立起我国现代灌溉工程样板,对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样一位先驱人物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的一个侧影。以李仪祉为主线进行研究,能够生动地了解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更好地认识近代水利科技本土化过程的内在逻辑。近代水利科技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中西交汇、传统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对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近代的宏观探讨也是有所裨益的,对深入探讨中国近代科技的转型及工程哲学发展也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人物研究:阐述李仪祉所处时代背景及家庭背景,认为李仪祉的家学渊源和教育经历造就了他融贯中西的气度,使他逐步完成了从儒生到工科学生的转变,选择水利作为终身事业,最终学以致用,成为一代水利宗师。二、阐述在近代水利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李仪祉参与近代水利办学并翻译、引介国外水利论着,编写教材和科普读物的工作,说明李仪祉对中国近代水利人才培养所做出的贡献。三、对李仪祉参与陕西水利,以及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等各流域工程实践的内容进行介绍,重点体现李仪祉在参与水利工程实践中,对旧的治水模式及思路进行改革的努力,同时也以李仪祉为线索,通过具体事例,反映当时水利建设的基本面貌和成就;四、将李仪祉的水政思想,以及李仪祉与近代水利科技本土化提炼出来,作为单独的阐述。李仪祉为水利管理和水政统一所做出的贡献不亚于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功绩,而他在吸收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治水思想的方式,则试图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阐释说明。同时,探讨和总结了李仪祉对水利发展的宏观认识,即治水兴邦的“大水利观”。本研究认为,李仪祉是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转型过程中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融会中西、勇于创新,在引介西方近代水利科技、培养近代水利人才、开展水利科学研究以及“学以致用”亲身水利实践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历史成就决不仅限于学术方面,他关于江河治理的思路、对待传统和现代水利科技的态度以及将技术、经济、管理及政府政策等融为一体的大水利观不仅留下了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对今天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历史证明,李仪祉无愧为“中国近代水利导师”和“现代水利先驱”。
陆秋虹[10](2010)在《中国建筑产品的价格问题及建筑企业高附加值化的EPC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建筑市场如何繁荣,建筑业却始终是个低收益、低效率和低附加值的产业。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快速成长期,中国建筑市场也进入了黄金时代,但在建筑业的产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却呈现越来越明显的剪刀差趋势。究其原因,除了建筑产品及其生产过程技术经济特点的影响之外,最主要的就是由于建筑产品价格与其价值的背离所造成的。对此,本文紧密结合建筑业经济活动特点,运用价格学理论、价值链理论和价值创新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建筑业产品价格与价格问题,构思并论证了解决建筑业产品价格与价值背离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而,结合工程实际研究和发展了高附加价值化的EPC经营方式的价值增值空间和运作管理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基于价格学理论和建筑工程项目分段实施、多方参与的特点,以市场交易行为为前提,界定了业主方工程造价和建筑业产品价格的内涵;通过对建筑业企业施工承包建造产品价格构成、计价方法和依据的分析,发现单纯以成本要素为定价依据,施工技术科技含量难以影响价格水平以及经营方式导致过度竞争等,是建筑业产品价格与价值背离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寻求解决建筑业产品价格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基本的依据。2、通过建筑产品价值链及建筑业企业价值增值活动的分析,在以建筑业从业人员规模为依据论证中国建筑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均衡的前提下,提出了解决建筑业产品价格与价值背离问题的营造制度与环境建设新构思,即:(1)提高建筑业产业集中度;(2)法定建设项目业主选择承包商的过错责任;(3)基于投资者的自我约束机制适当放宽对民间投资项目发包方式的管制;(4)采用科学的生产力组织形式提高建筑业企业价值增值活动的效率;(5)发展和采用具有集成管理功能的高附加价值经营方式。3、通过对产业价值链、企业价值链、建筑产品价值链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建立了EPC经营方式的价值增值模型、组织结构模型、经济分配模型,结合工程实践研究、论证和发展了基于建设工程项目业主的需求和监控方式的EPC型工程服务主体的运作管理技术,包括:(1)通过项目成本WBS和编码体系创建的项目管理WBS主表与辅表所构成的多维一体化的成本管理综合WBS体系,能有效避免信息孤岛现象,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2)研究提出的将标识管理技术用于合同管理的方法以及在项目实施中进行设计、施工、采购业务深度交叉的操作方法,能有效实现EPC工程服务的目的;(3)研究提出并经验证的利用不均衡矩阵理论来有效解决企业以有限资源进行多项目运作管理的原理与操作方法,能有效解决EPC多项目运作的难题。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建筑经济与管理学科增添了新知识,对解决建筑业产品的价格与价值背离的问题以及建筑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大型建筑企业经营战略的决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二、欧洲隧洞施工技术及水务管理体制考察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隧洞施工技术及水务管理体制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全国经济委员会与西北开发(1931-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案 |
五、研究区域的界定 |
第一章 全国经济委员会开发西北的缘起 |
第一节 民族危机、自然灾害与西北开发的兴起 |
第二节 全国经济委员会的组建及其对西北的关注 |
第二章 全国经济委员会与西兰、西汉公路建设 |
第一节 西兰公路建设 |
第二节 西汉公路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国经济委员会与西北水利建设 |
第一节 泾惠渠二期工程 |
第二节 洛惠渠工程 |
第三节 云亭渠工程 |
第四节 民生渠工程 |
第五节 洮惠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国经济委员会与陕西棉产改良 |
第一节 全国经济委员会推进棉产改良事业的背景 |
第二节 陕西棉产改进所的设立 |
第三节 陕西棉产改进所与棉产改良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国经济委员会与西北畜牧业改良 |
第一节 适宜畜牧的环境与畜牧业的地位 |
第二节 西北畜牧业面临严重问题 |
第三节 开展改良西北畜牧业的工作 |
本章小结 |
余论 |
一、成效的分析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评价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PED指令的核泵测试平台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
2.1 质量管理理论发展阶段 |
2.2 国内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状况 |
2.3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范围 |
2.4 国内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发展 |
2.5 国内外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核泵测试平台项目简介及质量目标 |
3.1 核泵测试平台项目简介 |
3.2 项目参建方及组织架构 |
3.3 项目质量控制管理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PED指令的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4.1 承压设备指令简介 |
4.2 承压设备指令的基本要求 |
4.3 基于PED的质量管理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ED指令的项目质量管理对策 |
5.1 构建专业质量管理团队 |
5.2 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意识 |
5.3 实行设备材料全面质量管理 |
5.4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
一、历代水官 |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四、历代水利专着 |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
一、诸子论水 |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
三、祈雨文 |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
一、水与音乐 |
二、水与绘画 |
三、水与古典园林 |
四、其它方面的“水”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
一、晚清河政变化 |
二、晚清漕运 |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
二、民国水法规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
四、派遣留学生 |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
三、张謇倡导治淮 |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
一、近代大禹崇拜 |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
小结 |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5)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
2.1 我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
2.1.1 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
2.1.2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
2.1.3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
2.2 我国农业水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 |
2.2.1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2.2.2 中国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发展 |
2.2.3 中国水利建设发展的历程 |
2.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环境的影响与挑战 |
2.3.1 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
2.3.2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 |
2.3.3 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2.3.4 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 |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
3.1 水利工程技术的作用与局限 |
3.1.1 跨流域调水工程与水资源危机 |
3.1.2 南水北调工程布局 |
3.1.3 南水北调的矛盾与困境 |
3.1.4 南水北调不能缓解水资源危机 |
3.2 灌溉水资源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
3.2.1 从南涝北旱和秋涝春旱看中国水资源高效利用方略 |
3.2.2 解决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方略 |
3.3 利用水权市场优化配置农用水资源 |
3.3.1 水资源与农业发展 |
3.3.2 中国的农用水权制度 |
3.3.3 农用水权制度的选择 |
3.3.4 农用水权的期权配置 |
3.3.5 水权市场在农用水配置中的作用 |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
4.1 中国农村水资源管理的制度问题现状 |
4.1.1 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存在的制度缺陷分析 |
4.1.2 农村社区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参与权利的缺失 |
4.1.3 基于相关利益群体分析水资源管理中参与的缺失 |
4.2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进程 |
4.2.1 以单目标开发为主的水利建设时期 |
4.2.2 以多目标开发为主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 |
4.2.3 以现代水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时期 |
4.2.4 人与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
4.3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主要特点 |
4.3.1 治水思想的现代化 |
4.3.2 工程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 |
4.3.3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
4.3.4 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
4.4 国外水资源管理经验借鉴 |
4.4.1 国际水资源管理趋势 |
4.4.2 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相关要素分析 |
4.5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差异 |
4.5.1 防洪减灾保障能力 |
4.5.2 抗旱减灾保障能力 |
4.5.3 供水普及与保障能力 |
4.5.4 水环境及生态安全建设 |
4.5.5 科技进步与用水效率 |
4.5.6 水法制建设和体制创新 |
4.5.7 水利发展机制 |
4.5.8 能力建设与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 |
第五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 |
5.1 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
5.1.1 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
5.1.2 机构和体制建设 |
5.1.3 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
5.2 水资源循环经济理论 |
5.2.1 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的意义 |
5.2.2 节约用水 |
5.2.3 水资源循环经济的生活减量化模式 |
5.3 水资源健康循环经济管理机制 |
5.3.1 人类社会用水循环 |
5.3.2 水环境恢复机制与方略 |
5.3.3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概述 |
5.3.4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原则 |
5.3.5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方法 |
5.3.6 推动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
5.4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应对机制 |
5.4.1 水循环机制 |
5.4.2 加强国际合作,明确分工,建立三元应对机制 |
5.5 全新的水文伦理观:与水共存 |
5.5.1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以中国哈尼族梯田稻作为例 |
5.5.2 灌溉管理的成功因素——保持传统对当前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
5.6 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理想 |
5.6.1 宏观层面的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 |
5.6.2 社区层面的农民参与水资源管理 |
5.7 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
5.7.1 水资源管理中权利配置的善治理论 |
5.7.2 善治视角的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
5.8 “养护者受益”下的水法研究 |
5.8.1 水资源的“公地的悲剧”现状以及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 |
5.8.2 现行法律制度下水资源污染之成因分析:基于权能的视角 |
5.8.3 水资源法律制度的重构:“养护者受益”原则之确立 |
第六章 结论 |
6.1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
6.2 加强水量、水质和重视生态环境用水的管理 |
6.2.1 钢铁、煤炭在中国具有显着的地位,未来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发展争水矛盾将更加突出 |
6.2.2 加强对农业水权的保护,保障基本农田用水;全额征收农业开采深层地下水水资源费,逐步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灌溉直至禁采 |
6.3 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 |
6.4 完善水资源水权市场制度体系 |
6.5 创新新型的水资源价格管理机制 |
6.5.1 水价和水资源费标准严重偏离水价值,不利于节水 |
6.5.2 依据行业水经济价值合理提高第二、第三产业水价,利用价格杠杆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用水效率 |
6.5.3 大力推行农业用水计量,适度提高农用水价,按方收费按亩返还,促进节约用水 |
6.6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 |
6.7 重视水资源管理的社会资本投入——自愿节约合作机制 |
6.8 加强水资源科学技术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关于选题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核心概念界定 |
1.2 流域统筹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1.2.1 流域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剖析 |
1.2.2 “流域统筹”研究体系 |
1.2.3 “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4 流域统筹基本结构模式选择 |
1.3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1 国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研究 |
1.3.2 国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
1.3.3 国内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4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与实践小结 |
1.4 论文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5.1 论文常规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特殊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研究 |
2.1 引言 |
2.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概况 |
2.2.1 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概况 |
2.2.2 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对人类聚居选址的影响 |
2.2.3 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与“山水一体”的形态构成要素 |
2.2.4 嘉陵江流域人类系统聚居演变过程 |
2.2.5 嘉陵江流域城镇现状调查 |
2.2.6 嘉陵江流域城镇空间系统特征 |
2.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模式 |
2.3.1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模式 |
2.3.2 以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圈层发展模式 |
2.3.3 以交通干线为骨架的轴向引导模式 |
2.3.4 以基础设施为支撑的网络协调模式 |
2.4 嘉陵江流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2.4.1 城乡关系演进与乡村聚落人居形态调控经验借鉴 |
2.4.2 我国乡村聚落人居形态调控的发展历程 |
2.4.3 嘉陵江流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2.5 本章小结 |
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空间统筹发展研究 |
3.1 引言 |
3.2 流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及其扩展模式 |
3.2.1 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进的一般模式 |
3.2.2 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演进过程 |
3.2.3 流域人居环境基本结构形态的形成 |
3.2.4 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 |
3.2.5 流域人居环境形态扩展的基本形式 |
3.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规划调控类型分析 |
3.3.1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传统结构要素特征 |
3.3.2 广元:盆周边缘错接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3.3 阆中:传统风水格局迂回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3.4 南充:中游低丘屈曲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3.5 合川:下游十字交汇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3.6 重庆:T 型交汇的流域中心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4 小结 |
4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统筹开发研究 |
4.1 引言 |
4.2 流域人居环境文化特质研究 |
4.2.1 流域文化的界定 |
4.2.2 流域人居环境文化体系研究的内在动因 |
4.2.3 流域人居环境主题文化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
4.2.4 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
4.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文化资源现状调查及问题梳理 |
4.3.1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
4.3.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文化特征分析 |
4.3.3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
4.3.4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
4.3.5 嘉陵江流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
4.4.1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圈层开发策略研究 |
4.4.2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极点—廊道开发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水资源统筹开发与利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评价与供需分析 |
5.2.1 水资源数量及可利用量 |
5.2.2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评价 |
5.2.3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2.4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2.5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配置 |
5.3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基础、思路与基本方案 |
5.3.1 开发利用基础 |
5.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思路 |
5.3.3 流域中下游河段开发 |
5.3.4 流域上游河段开发 |
5.3.5 嘉陵江流域主要支流开发规划思路 |
5.4 嘉陵江流域灌溉与供水规划 |
5.4.1 灌溉现状及规划 |
5.4.2 城乡供水现状及规划 |
5.5 嘉陵江流域灌溉航运开发与规划 |
5.5.1 干流腹地经济与航运现状 |
5.5.2 流域航运开发与规划 |
5.6 嘉陵江灌溉水电开发与规划 |
5.7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综合管理统筹实施机制构想 |
5.7.1 当前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综合管理统筹存在的主要问题 |
5.7.2 流域人居环境统筹建设综合管理模式 |
5.8 本章小结 |
6 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研究 |
6.1 引言 |
6.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生态现状与问题 |
6.2.1 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
6.2.2 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状况 |
6.2.3 嘉陵江流域植被与自然保护区状况 |
6.3 嘉陵江流域地表环境与水土保持规划研究 |
6.3.1 流域水土保持现状 |
6.3.2 水土保持规划依据及目标 |
6.3.3 嘉陵江流域水土保持分区 |
6.3.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
6.3.5 流域生态修复 |
6.4 嘉陵江流域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研究 |
6.4.1 嘉陵江流域水功能区 |
6.4.2 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对策与措施 |
6.5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生态防洪对策 |
6.5.1 嘉陵江流域防洪现状与标准 |
6.5.2 嘉陵江流域防洪总体规划 |
6.5.3 嘉陵江流域的山洪灾害生态防治策略 |
6.6 嘉陵江流域节水对策与措施 |
6.6.1 嘉陵江流域节水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
6.6.2 嘉陵江流域生态节水措施 |
6.7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环境影响与生态措施 |
6.7.1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 |
6.7.2 嘉陵江流域梯级开发的环境影响与生态措施 |
6.7.3 嘉陵江流域梯级开发的环境保护思路与措施 |
6.8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7)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水务管理与理论研究现状 |
2.1 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
2.1.1 水务管理理论 |
2.1.2 城市水务管理体系评价研究 |
2.2 国外城市水务管理实践 |
2.2.1 英国城市水务管理 |
2.2.2 法国城市水务管理 |
2.2.3 美国城市水务管理 |
2.2.4 日本城市水务管理 |
2.2.5 新加坡城市水务管理 |
2.3 国内城市水务管理实践 |
2.3.1 国内水务监管体制 |
2.3.2 国内水务运营体制 |
2.3.3 国内水价形成机制 |
2.3.4 国内城市水务安全保障与应急体系 |
2.4 中国城市水务管理的启示 |
第3章 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的框架设计 |
3.1 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的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 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 |
3.3 城市水务局的职责安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代城市水资源管理 |
4.1 现代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
4.1.1 需水管理 |
4.1.2 节水管理 |
4.1.3 循环用水 |
4.1.4 污水资源化进程 |
4.1.5 水循环的使用途径 |
4.1.6 替代水源开发 |
4.1.7 调整水资源空间利用结构 |
4.2 现代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与社会监督机制 |
4.2.1 法制、法规与舆论监督 |
4.2.2 水资源监管引入竞争机制 |
4.2.3 储备水源与供水安全 |
4.2.4 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
4.2.5 技术进步与供水安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代城市水务投融资管理 |
5.1 现代城市水务资金来源分析 |
5.1.1 水费 |
5.1.2 市场融资 |
5.1.3 政府拨款 |
5.2 现代城市水务投资管理 |
5.2.1 现代城市水务投资的整体性思维 |
5.2.2 城市水务项目建设分析 |
5.2.3 城市水务项目的风险处置 |
5.3 现代城市水务投融资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现代城市水务运营模式管理 |
6.1 现代城市水务运营模式分析 |
6.2 不同模式下的操作方法与程序 |
6.3 现代城市水务运营模式选择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现代城市水务管理竞优分析方法 |
7.1 现代城市水务管理评价的原则 |
7.2 现代城市水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7.2.2 指标体系 |
7.3 竞优分析方法 |
7.3.1 基于目标规划的个性优势识别模型 |
7.3.2 “偏好结局”的约定 |
7.3.3 模型的求解 |
7.3.4 竞优分析方法的使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沈阳市水务管理体系实践及其分析 |
8.1 沈阳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结构的利弊分析 |
8.1.1 沈阳市现行水务管理体系结构 |
8.1.2 问题分析 |
8.2 沈阳水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实践分析 |
8.2.1 引进外资的尝试 |
8.2.2 沈发展上市的插曲 |
8.2.3 BOT建水厂的一波三折 |
8.2.4 经验与教训 |
8.3 沈阳城市水务运营管理一体化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
8.3.1 成立沈阳水务集团的背景 |
8.3.2 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
8.3.3 实现供排污一体化经营 |
8.4 沈阳水务管理体系供水安全保障的实践分析 |
8.4.1 确保供水水质 |
8.4.2 确保供水水量 |
8.4.3 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 |
8.5 沈阳市水务体系科技创新管理实践分析 |
8.5.1 城市供水产销差率测评技术开发 |
8.5.2 基于超导磁分离的污水净化技术研发 |
8.5.3 沈阳市供水管网运行方式的优化 |
8.6 对沈阳市水务管理体系改革的简评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科研情况 |
(8)绿色呼唤——中国环保NGO启示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拓者的脚步 |
二、两位创会者的故事 |
三、怒江:让我自由地奔腾 |
四、为中国找水的人 |
五、水啊水, 还是水 |
六、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抗震救灾 |
七、位卑未敢忘忧国 |
八、我做祖国需要的事 |
九、组织的无形力量 |
十、环保NGO的启示 |
1. 中华环保联合会每年都出一本蓝皮书, 汇总国内环保NGO的数量和名称。 |
2. 还说怒江保卫战。 |
3. 从“老三样”到做项目。 |
4. 国外留学背景的影响。 |
5. 联合起来力量大 |
6. 半官方环保组织的支持。 |
7. 社会政治大背景的影响。 |
(9)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结构 |
五、创新点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 |
第一节 李仪祉的家庭、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
一、家学渊源 |
二、外出求学 |
三、工作经历 |
第二节 李仪祉生平重要转折及思想发展 |
一、从儒生到工科学生 |
二、选定水利为终身事业 |
三、从"时局负我"到学以致用 |
第二章 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利教育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兴起的背景 |
一、中国近代工科教育的萌芽 |
二、水利专业教育从近代工科教育中独立出来 |
第二节 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办学 |
一、李仪祉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二、李仪祉与陕西水利道路专门学校 |
三、李仪祉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 |
第三节 李仪祉编撰、译介的教材和科普读物 |
一、李仪祉《水功学》教材 |
二、宇冰学说 |
第三章 李仪祉与陕西水利 |
第一节 泾惠渠的筹划与修筑 |
第二节 李仪祉与陕西其它灌溉工程 |
一、洛惠、渭惠、梅惠等灌渠的修筑 |
二、李仪祉对陕西水利的全盘谋划 |
第三节 李仪祉的沟洫思想 |
一、高原沟洫设想 |
二、山坡、阶地沟洫设想 |
三、大平原沟洫设想 |
四、谷壑沟洫设想 |
第四章 李仪祉与近代江河治导 |
第一节 李仪祉参与黄河防洪和治理工作及所遇挫折 |
一、李仪祉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任职与辞职 |
二、李仪祉任职期间(1933-1935年)两种汛期减灾策略的冲突 |
三、1935年李仪祉辞职事件背后的矛盾 |
第二节 李仪祉与江淮水利 |
一、承前启后——李仪祉治导淮河的实践 |
二、李仪祉着眼于全流域的治江思想 |
三、李仪祉对太湖圩岸和浙江海塘提出的建议 |
第三节 李仪祉与华北水利 |
一、基础工作 |
二、华北地区灌溉事业的推广普及工作 |
三、致力于流域管理的努力及挫折 |
第五章 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政 |
第一节 水利工程管理的思想与实践——以关中灌溉工程管理为例 |
一、继承并发展了关中传统灌溉管理的分水、用水基本原则 |
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
三、重视人才培养、水文测验和灌溉试验 |
第二节 为统一水利行政事业做出的贡献 |
一、统一之前的中国水利行政概况 |
二、流域管理与流域间合作——李仪祉与统一水政体系的前期工作 |
三、李仪祉参与水政统一工作及拟定水利机关行政方案 |
第三节 对"农为政本,水为农本"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中国传统的"农为政本,水为农本"思想及其局限性 |
二、李仪祉对传统农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三、李仪祉对"水为农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
第六章 引进、融合与创新——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利科技 |
第一节 引入水工试验——江河治理方法迈向新阶段 |
一、近代水工试验的兴起 |
二、李仪祉与恩格尔斯、方修斯等外国专家的合作 |
三、创建中国自己的水工试验所 |
第二节 李仪祉对中国传统治水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堤防理论为例 |
一、摒弃"堤防祸河"论,提出"学术筑堤" |
二、注重堤防的治导作用,护滩、巩岸成为筑堤概念外延 |
三、强调生物护堤固岸要避其松土之短,扬其助淤之长 |
四、希望全面改进传统堤防的施工管理和基础研究 |
第三节 治水兴邦——李仪祉的"大水利观" |
一、林木业与水利事业 |
二、畜牧业与水利事业 |
三、水利与交通 |
四、李仪祉对水利工程和工程学的整体认识 |
结语 李仪祉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李仪祉生平着述一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国建筑产品的价格问题及建筑企业高附加值化的EPC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的研究状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2 建筑业产品价格与价格问题 |
2.1 建筑业与建筑业产品 |
2.2 建筑业产品的价格 |
2.2.1 对建筑业产品价格的认识状况及问题 |
2.2.2 建筑业产品价格的定义 |
2.3 建筑业施工承包建造产品的价格问题 |
3 解决建筑业产品价格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
3.1 产业价值链及一般产品价值增值空间的分布特点 |
3.2 建筑产品价值链及其价值增值活动分析 |
3.2.1 建筑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及其价值链的定义 |
3.2.2 建筑企业价值增值空间的分布特点 |
3.3 解决建筑业产品价格与价值背离的制度环境建设 |
3.3.1 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消除不公平竞争 |
3.3.2 采用现代招标方式,规诫业主选择承包商的行为 |
3.3.3 适当放宽对民间投资项目发包方式的管制 |
3.4 建筑业产品高附加价值的途径 |
3.4.1 提高建筑业企业价值增值活动的效率 |
3.4.2 扩大建筑业企业价值增值活动的空间 |
3.4.3 发展高附加价值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战略 |
4 EPC经营方式的价值增值空间及运作管理 |
4.1 EPC经营方式的价值增值模型 |
4.2 EPC型工程服务的组织结构模型 |
4.2.1 EPC工程总承包公司的组织理论基础 |
4.2.2 EPC型工程服务的能力结构和组织机构模型——"大总部、小项目部" |
4.2.3 不均衡矩阵理论及其在EPC组织结构中的应用 |
4.3 EPC型工程服务的经济分配模型——基于实践的分析 |
4.3.1 EPC总承包公司经济分配机制的构想 |
4.3.2 EPC型工程服务的五大经济模块的功能及分配方式 |
4.3.3 EPC型工程服务的绩效模型及分配系数 |
4.4 EPC型工程服务公司的运作方式及管理技术 |
4.4.1 多项目运作的动态控制 |
4.4.2 设计、施工、采购等核心业务的深度交叉 |
4.5 EPC型工程服务的案例 |
4.5.1 工程概况 |
4.5.2 EPC项商务中标过程 |
4.5.3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及运作方式 |
4.5.4 设计、采购、施工深度交叉的项目过程管控 |
4.5.5 本项目的经济运行状况 |
4.5.6 天津西青宝洁物流项目业主方的评价 |
5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5.1 研究结论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欧洲隧洞施工技术及水务管理体制考察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经济委员会与西北开发(1931-1938)[D]. 王海广.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2]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3]基于PED指令的核泵测试平台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魏荣升. 东华大学, 2017(02)
- [4]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5]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D]. 张秀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6]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周学红. 重庆大学, 2012(02)
- [7]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研究[D]. 陈显利. 东北大学, 2011(07)
- [8]绿色呼唤——中国环保NGO启示录[J]. 陈金陵. 中国作家, 2010(14)
- [9]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研究[D]. 尹北直.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10]中国建筑产品的价格问题及建筑企业高附加值化的EPC研究[D]. 陆秋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