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排风机系统的技术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汪洪波,姜生辉,孙学祥,张勇[1](2021)在《大型轴流风机在水泥生产线改造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我公司一条5 000 t/d水泥生产线于2010年投入运行,熟料综合电耗一直偏高。采用现场测试分析、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和实际运用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原风机安装基础,预先增加部分基础、优化更换部分风机进、出口管道,在水泥行业率先将传统的双吸离心通风机更换为襟翼可调轴流风机,提高了风机运行效率。
汤跃,王卫德[2](2021)在《浅析烧成系统技术改造理论依据与具体措施》文中研究表明对熟料烧成系统热平衡各支出项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认为降低热耗是烧成系统技术改造与后期生产操作管理两方面协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后期生产操作降低热耗的主要着力点在于调整熟料率值,改善熟料易烧性,降低熟料形成热,避免不完全燃烧的前提下控制C1出口氧含量,控制煤粉及生料水分等。烧成系统技术改造降低热耗的主要着力点在于提高预热器系统的换热效率、篦冷机的热回收效率,以及采用低热导率的纳米隔热材料。烧成系统降低电耗关键在于降低篦冷机冷却风机、窑头排风机尤其是高温风机的电耗。从提产的角度分析,预热器系统技改的关键在于提高换热效率与气固分离效率;分解炉、回转窑、篦冷机应从以下方面实施:合理布局喂料点、喂煤点、进风点,确保适宜的炉内温度场分布;扩大炉容,以提高烟气、煤粉、生料停留时间,保证煤粉完全燃烧,生料快速吸热分解;改造窑主传,增加转速,确保窑内正常的填充率,为"薄料快烧"创造条件;采用大推力高性能窑头燃烧器,加强煤粉燃烧,同时降低一次风量;加大篦床冷却面积,以保证与产量相匹配的篦床负荷。对分解炉实施分级燃烧改造,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是烧成系统技改的重要目的之一。为达到先进的热耗、电耗、产量、氮氧化物排放指标,除制定合理的技改方案以外,还离不开均衡稳定的生产操作与良好的管理水平。
皮煜鑫[3](2019)在《放射性有机废液处理系统工艺运行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放射性有机废液处理的技术有很多,本文重点研究了热解焚烧技术在放射性有机废液处理领域的应用。文章介绍了比利时工程规模的放射性有机废液处理生产线,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国内扩大规模和能力的放射性有机废液处理的生产工艺,从原理、设备构造、物料守恒等方面对处理系统进行了工艺分析和理论计算,同时,研究了系统的各项安全性能,并提出了应急情况下的应急对策。在充分分析了各工艺系统安全的基础上,开展了工艺系统的生产试运行试验研究,研究试验分别对97个单系统进行了单体调试,调试成功后,继续对7套联动系统进行了水试验,再之后又开展了17套系统的模拟料液试验,通过模拟料液,可以模拟真实料液在系统中的处理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反应后续真实料液的处理情况,记录了相关的试验数据。在试验结束后,结合生产运行试验情况和试验数据分析,初步掌握了有机废液/水分离系统、热解焚烧系统、燃烧尾气净化系统、尾气排放系统、冷却水系统、热解灰卸灰及转运系统等重要系统的安全性能阈值及稳定运行参数。同时,查找出了影响及制约工艺安全稳定运行的骤冷器喷淋不佳、柴油水箱虚假信号、高温气体过滤器损坏及热解炉搅拌桨卡滞等各类因素。通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原理研究、理论计算,试验验证,成功的解决了影响放射性有机废液热解焚烧处理工艺系统安全稳定的各类因素。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为国内工程规模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液处理工艺系统运行提供基础数据参考,可以为核行业同类核设施的设计提供实践依据。
邹奇烽[4](2019)在《变电站高压配电室环境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用电客户对电力供应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变电站作为电力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其高压配电室内安装有众多电气设备。这些设备对电能传输及变换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对配电室内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目前,高压配电室的环境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高压配电室所处环境恶劣,如位于野外或工地附近,室内温湿度、粉尘浓度常年处于超标状态;二是多数变电站处于无人值守状态,且由于分布广泛,导致运维人员巡视间隔周期较长,传统机械通风方式无法保证室内环境符合要求。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开展了对于变电站高压配电室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首先通过对高压配电室现场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调研,明确了高压配电室内需要控制的环境参数主要为温度与湿度。进一步分析了常见的温湿度控制设备的控制原理、控制效果及存在缺陷。为了能更精准地对室内环境实施控制,需要对室内各环境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ANSYS软件建立了双排布置的配电柜与单排布置的配电柜两种高压配电室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了柜内温度在不同室温及排风机流量条件下的变化,确定了合适的排风机流量,然后观察不同条件下室内温湿度分布,总结温湿度分布规律。以上述理论研究为基础,研发一种基于网络的室内环境调节装置远程控制平台,并在三个变电站进行了试点应用,通过投入系统与未投入系统的高压配电室温湿度对比,采用不同控制逻辑系统的配电室温湿度对比,验证了该系统对于室内环境智能调节的工程运用价值。
秦文慧[5](2019)在《110kV户内变电站通风散热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电站是电能传输网络的重要节点,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将电气设备布置于室内,其建筑外观可做到与环境完美协调,而且具有占地面积小、噪声污染小等优点,因此,户内变电站成为电网公司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变电站的主要途径。由于室内空间有限且设备发热量较为集中,通风散热是保证户内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一个关键课题。传统的通风方案普遍存在冷却气流利用效率低、通风量与设备发热量不匹配、通风能耗大等问题,因此,对户内变电站的通风方式进行系统研究和合理优化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某110kV户内变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测试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对其通风系统的散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实地测试表明,主变压器室内温度受环境温度和运行负荷的影响较大。#1主变压器室和#2主变压器室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散热问题,分别有28.97kW和53.15kW的热量不能被通风系统及时排出室外。计算表明,主控制室内屏柜设备的总发热量为3.27kW,GIS电气设备的总发热量为8.653kW,来自屋顶的辐射传热是主控制室和GIS室最主要的热量来源。以具有ONAN冷却系统的#1主变压器室为研究对象,对四种通风方案下的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模拟结果表明,局部机械通风可有效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降低进排风温差、提高换气效率。研究了不同的机械送风速率和机械送风口位置对室内温度梯度和散热器散热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极端高温天气下,机械进风速率取4.0m/s至5.0m/s可较好地兼顾散热效果和能耗。对新型通风方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复测,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有的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系统,新型通风方式可使室内温度降低1.4℃?3.7℃,散热降温效果明显。使用Fan模型对采用ONAF冷却系统的#2主变压器的散热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室内有大片45℃以上的高温区,远不能达到变电站设计规范中的要求。分别提出了在东墙及西墙底部和在散热器底部进行局部机械送风的两种通风优化方案。两种方案均可满足排风温度不超过45℃的设计要求,散热器底部送风可使Z=4.5m截面上的空气最高温度由53℃降低到47℃、而侧墙底部送风可更好地改善人员活动区域的舒适性。研究确定了最不利条件下散热器底部送风的最佳通风速率为1.5m/s2.0m/s。对GIS设备室原有的通风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室内出现大面积40℃以上的高温区。增大通风量可显着改善室内的温度分布情况,但无论是利用西门百叶还是南墙百叶窗作为进风口,都存在着气流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分别在东墙和西墙底部增设自然进风口,开启南墙百叶窗作为排风口,采用“侧送上排”的气流组织方案,在进风温度为35℃的条件下可将工作区温度控制在40℃以下,而且具有积极的节能意义。确定出极端高温天气下的降温通风系统最小机械送风量为0.75 m3/s,将机械送风口设置在与设备排布方向垂直的南墙一侧时,室内整体的散热效果比较理想。
肖隆明[6](2019)在《高效低污染全预混中餐炒菜灶研制及热工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中餐炒菜灶是我国餐饮行业主要烹饪设备之一,其年产量有数万台之多,但由于设计与生产相对粗放,导致中餐炒菜灶热效率低,烟气中污染物含量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拟开发一款高效率、低污染的中餐炒菜灶,采用定空燃比全预混燃烧、强化炉膛辐射换热及烟气余热回收等方案。理论上分析了中餐炒菜灶的节能潜力,探究了过剩空气系数、预混空气温度对中餐炒菜灶效率的影响,分析了优化炉膛结构及使用表面发射率大的炉膛内壁面材料对强化炉膛辐射换热的促进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定空燃比全预混燃烧、强化炉膛辐射换热、回收烟气余热、“防空烧”及电控板控制等设计思路,在该思路的指导下,本文选用了恒定过剩空气系数的空燃比例阀、带预混腔的无级调速鼓风机及无级调速的直流排风机,设计了多孔板式全预混燃烧器、中部装设多孔陶瓷板的炉膛等,提出了“防空烧”及电路板的控制流程。考虑到全预混燃烧器为灶具设计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数值模拟为其结构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上的建议,并分析其稳焰机理及安全性。全预混灶头由整流器、全预混燃烧器及壳体组成,整流器的目的是使进入燃烧器火孔的气体流速均匀,防止出现局部脱回火,本文模拟了整流器喷嘴孔径5mm、8mm、10mm时的冷态气流组织,认为整流器喷嘴孔径为10mm时整流器性能最优。本文设计的全预混燃烧器采用了多孔金属板的形式,火孔孔径为2mm,模拟了火孔数量110,150,190个时的燃烧工况,认为火孔数量110个时燃烧器整体性能最优。本文加工了零部件并组装了灶具整机,通过实验研究确定灶具合理的过剩空气系数、余热回收系统的余热回收水流量和排风机转速电压、以及灶具的负荷调节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本文设计的额定热负荷为30kW的中餐炒菜灶,过剩空气系数为1.038时,其效率及烟气排放均符合国标规定一级灶标准;余热回收进水温度为16.4℃时,确定余热回收水流量为5kg/min、排风机转速电压为1V,此时主锅热效率、余热回收效率、总效率分别为48.28%、20.79%、69.07%,余热回收进出水温差为18.8℃,排烟温度为173.3℃;在热负荷为10.32kW33.04kW的范围内,灶具正常工作且均达到了国标规定的一级灶标准,故可确定该灶具的负荷调节比能达到3:1。
周广[7](2019)在《双温冷源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在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的同时,又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双温冷源独立新风空调系统(dedicated outdoor air systems,简称DOAS)受到广泛关注。但无论是系统设计形式、新风处理技术还是热回收方式,其研究均有待深入和完善。建模仿真可以根据需要十分方便地改变双温冷源DOAS的结构、设备参数和控制,以较低的成本预测系统性能,为优化系统设计与控制提供决策支持。然而,现有DOAS的建模仿真研究较少系统地介绍其热流物理系统的建模方法,且热流物理系统模型不完善;大多数DOAS仿真研究的重点也不在控制,控制系统模型理想化。另外,传统的建模仿真平台采用命令式编程语言和因果建模方式,模型方程与数值求解方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存在建模效率低、技术门槛高、缺乏标准化组件接口及模型拓扑结构与实际不一致等问题。为解决现有研究的局限,本课题针对本文设计的新风处理系统及双温冷源DOAS,探索采用基于方程、面向对象的多领域统一建模语言Modelica建立具有标准化接口的DOAS模型库的方法,并按照实际物理系统的拓扑结构建立双温冷源DOAS模型进行实例研究。具体如下:(1)提出了一种变工况适应性强的双表冷器双旁通新风机组FHU-A。设计了喷雾蒸发冷却排风,然后通过板翅式换热器对新风进行预处理的热回收系统。基于不同新风处理方式,设计了三种双温冷源DOAS。根据双温冷源DOAS实际物理系统的拓扑结构,制定了仿真模型的基本架构。(2)介绍了Modelica语言建模的技术路线。系统地研究了各组件的数学模型,并采用Moedelica语言建立了DOAS热流系统对象模型库。其中,一方面建立了比现有模型更快速高效、精度更高的水-空气翅片管换热器(FTHE)湿工况新模型。另一方面,新建了空气-空气板翅式换热器(PFHE)干工况模型。新PFHE模型也可用来模拟其它空气-1空气换热器的传热,只要换热器两侧的结构和几何尺寸一致,传热因子j=c1c2Rem(或者努塞尔数Nu= CRen),且不考虑冷凝。新FTHE和PFHE模型均不需要提供换热器几何数据、传热系数和性能数据文件,只需名义工况数据,就能预测换热器性能。(3)阐述了双温冷源DOAS控制系统对象建模方法。系统地提出接近工程实际的基于气象分区的工况划分方法,各工况对应的新风控制量算法与系统运行模式,以及各子系统设备的本地控制策略及算法。采用Modelica语言建立了双温冷源DOAS的控制系统对象模型库。(4)基于上述DOAS模型库,建立了三个双温冷源DOAS仿真模型。其特点是计算管网压力分布,可测试局部和监督控制算法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系统更接近工程实际;模型拓扑结构与实际物理系统一致。选取典型高湿地区广州市的某办公楼进行实例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本文设计的新风处理系统与双温冷源DOAS及其模型库,按仿真模型架构建立的三个DOAS仿真模型完全可以按预定控制策略和目标运行;系统设计和控制的改进措施改善了控制品质,有效降低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FHU-A设备造价及各系统能耗。可推广应用的普适性规律:选择高效冷水机组对降低系统能耗十分关键;采用高压泵加雾化喷头的蒸发冷却或加湿方式是十分节能的方案;热回收系统成本回收周期过长,在广州地区不宜采用;高温冷水机组不仅承担了系统的全年大部分冷负荷,还可以承担全年湿负荷,对节能有利;在广州地区,新风处理系统有必要设置双旁通风道,以降低新风处理能耗。研究表明,基于Modelica语言建立的DOAS模型库,可帮助用户在设计阶段快速进行DOAS模型搭建和仿真,创建一个可以灵活地改变系统设计和控制策略的DOAS虚拟实验平台,为预测系统性能,优化系统设计和控制提供决策支持,并为后续更多的研究创新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郭志成[8](2019)在《新疆某数据中心自然冷却空调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所研究的新疆某数据中心自然冷却空调系统利用新疆地区富足的干空气能和低温空气作为自然冷源,基于直接蒸发冷却技术、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及乙二醇自然冷却技术实现蒸发冷却空气-水空调系统在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领域中的首次应用,并实现全年100%自然冷却。本论文分别从技术原理、实验研究、工程应用、性能实测、经济效益及运行优化等方面进行了该系统的应用研究。(1)技术原理分析。定义了该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所采用的立管间接蒸发冷却器、蒸发冷却冷水机组、蒸发冷却新风机组及机房新型显热末端单元各自的技术原理和运行模式,然后重点解释了冷水机组采用的内外冷强化复合换热技术,还论述了该系统全年三种运行模式(水侧蒸发冷却、水侧风侧复合蒸发冷却及乙二醇自然冷却运行模式)的技术原理和运行流程,从而为该系统的工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2)实验研究与工程应用分析。现场搭建实验台进行单/双面进风蒸发冷却冷水机组的性能对比实验和单面进风蒸发冷却冷水机组的性能改进实验,由于单面机型的供水温度高于环境空气湿球温度2℃以上,而双面机型各性能参数的实测值满足设计要求,所以将双面机型应用于工程项目,还通过实验测试系统验证了该系统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该系统工程应用的配置方案。(3)夏季性能实测与经济效益分析。制定非标工程实测方案对该非标系统性能和机房环境进行了实测分析,并与机房空调系统常用的两种制冷方式(自然冷却风冷螺杆冷水机组和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进行了经济性的对比分析,还依据实测性能参数对该系统的全年耗电量和该数据中心的理论电能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计算。实测表明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的耗水量分别为0.34m3/h、0.06m3/h,该系统SCOP为16.64、COP为6.65,该数据中心全年理论PUE为1.285,相比机房空调系统常用的两种制冷方式全年最大节能率为73%、节省运行费用266.3万元、全年机架收益为515万元,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节能节水,并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4)运行优化。基于该系统在夏季实测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该系统的优化,重点包括以下三方面: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在不同干空气能品质下的性能分析与运行策略调控、蒸发冷却新风机组送风相对湿度过大问题的解决以及增加风侧蒸发冷却运行模式作为该系统全年运行模式的补充,从而保证了该系统全生命期的可靠性。论文中图60幅,表21个,参考文献75篇(外文文献占比50%)。
吕鹏,李保明,于新军[9](2019)在《优化煤立磨取热风工艺管道改造》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水泥生产中,煤作为主要燃料使用,它不仅在熟料和水泥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还影响着熟料的煅烧,因此许多企业把煤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来控制。结合实际生产状况,不仅要把好进厂质量关,同时还要注重生产过程中煤粉的水分及细度的控制。其中,煤粉水分过高对熟料煅烧影响因素较大,产生许多工艺故障。由于受进厂原煤水分及入磨风温的影响,煤粉水分指标很难保证合格要求。结合生产实际状况通过采取一系列优化改造,成功的解决了对煤粉水分的控制,为优化煅烧提供有力的保障。
陈峰[10](2019)在《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生活垃圾具有“高含水、高有机质、高混合度、低热值”的复杂特性,其中含水率是制约其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关键因素。降低生活垃圾含水率的常用技术有机械干化、热干化、生物干化等,但在投资、能耗、运行成本、运行稳定性和干化效率,及对周围环境友好性方面都有提升空间。其中,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是利用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群在降解垃圾中有机质时所释放的热量,在干化仓内形成持续稳定的高温环境,将垃圾中的液态水蒸发为气态水,进入干化仓的低温低湿空气变成了高温高湿的气体后经由通风系统排出,进而快速去除垃圾中绝大部分水分的工艺。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多是好氧堆肥发酵等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存在干化温度低(35~45℃)、速度慢、周期长、干化效果不佳、产品热值仍然较低而难以资源化应用等诸多问题。提高生物干化温度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突破点,为此开展高温生物干化技术的工程化研究,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对推动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走向“以废物变资源、废物变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开展了多类型的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工艺性能试验,通过对包括干化过程和效果影响因素、干化产品应用适宜性、以及干化烟气污染控制等的系统研究,确定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工艺的工程运行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环境生物学、生化反应动力学、热力学等原理,通过建立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数学模型和过程控制方法,开展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机理和优化控制策略研究。在构建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高温烟气、太阳能等余热辅助、小型一体化、烟气除尘脱硫脱硝等系列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方案,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对该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通过上述试验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是一种适合中国生活垃圾特点的干化方法,温度范围为50℃~70℃。(2)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垃圾的含水率由约58.9%逐步降低到约18.6%,减量化50%以上,垃圾低位热值由约9000kJ/kg提高至18000kJ/kg。(3)影响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含量>微生物菌种>通风风量>仓体构造>氧气浓度>颗粒粒径>仓体保温性能,其中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种、通风风量、仓体构造是决定性的外部影响因素。(4)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排放气体中NO、SO等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排放标准限值;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不产生渗滤液,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不需要配套专门的废气和废水处理设施。(5)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干化后可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RDF在掺烧过程中锅炉燃烧稳定、燃烧排放污染物浓度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物可以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RDF/原煤的掺烧质量比宜控制在5%~10%。(6)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垃圾堆体的温度变化规律与微生物的生长规律相吻合,证实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产热机理是遵循微生物分解合成规律的,干化过程中的热量来自于微生物分解垃圾中有机质所释放的热能。(7)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可将生物干化周期缩短至7d;干化过程可划分为温升期、高温期及温降期,各期历时为0.6d、5.6d、0.8d;水分去除主要在高温期;(8)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各阶段的控制策略:在干化初期以满足供氧量、快速升温为主要控制依据,干化中期以氧气供给保证微生物释放最大的热量与通风除湿吸收热量之间所建立的动态平衡为控制依据,干化末期以满足通风除湿为主并使仓内垃圾堆体温度快速降低。(9)该技术可用于现有垃圾焚烧和综合处理厂的改造项目,改造部分的工程投资约3万元/t、处理成本约23元/t、新增经济效益约66元/t。(10)采用本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我国生活垃圾可以采用“收集~好氧生物干化~压缩~转运”的收运模式和“粗破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RDF燃料制造+燃料焚烧(或综合利用)”的处理处置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效率。我国政府对环保产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提供了巨大的垃圾处理供给市场,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顺应了这种市场需求变化,是一种解决中国生活垃圾“三高一低”难题的高效、经济、实用的垃圾生物预处理方法,未来会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二、高温排风机系统的技术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温排风机系统的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轴流风机在水泥生产线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存在的问题 |
1.1 风机现场性能测试 |
1.2 问题分析 |
2 风机改造方案 |
2.1 风机改造技术要求 |
2.2 风机选型 |
2.3 风机优化设计 |
2.4 风机系统优化及效果 |
3 结语 |
(2)浅析烧成系统技术改造理论依据与具体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烧成系统技术改造理论依据分析与措施 |
1.1 关于热耗 |
1.1.1 降低熟料形成热 |
1.1.2 降低C1出口废气显热 |
1.1.3 降低篦冷机废气显热 |
1.1.4 降低表面散热 |
1.1.5 降低其它热损失 |
1.2 关于电耗 |
1.3 关于提产 |
1.4 关于氮氧化物排放 |
1.5 技改综合分析 |
2 工程实践 |
2.1 预热器 |
2.2 分解炉 |
2.3 回转窑 |
2.4 篦冷机 |
2.5 技改效果 |
3 结束语 |
(3)放射性有机废液处理系统工艺运行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放射性有机废液处理工艺系统 |
2.1 放射性有机废液来源 |
2.2 放射性有机废液热解焚烧处理工艺系统 |
2.2.1 放射性有机废液热解焚烧处理主工艺系统 |
2.2.2 放射性有机废液热解焚烧处理辅助系统 |
2.3 工艺系统处理量计算 |
2.3.1 悬浮液计算 |
2.3.2 热解反应计算 |
2.3.3 燃烧反应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安全分析及应急处置措施研究 |
3.1 放射性有机废液/水分离系统 |
3.1.1 防火防爆安全分析 |
3.1.2 防废液贮存泄漏安全分析 |
3.1.3 防废液输送泄露安全分析 |
3.1.4 废液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
3.2 TBP/OK接收及悬浮液配制系统 |
3.2.1 防废液贮存泄露 |
3.2.2 防废液输送堵塞 |
3.2.3 废液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
3.3 热解系统 |
3.3.1 防火防爆 |
3.3.2 防热解灰泄漏 |
3.3.3 热解炉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
3.4 燃烧系统 |
3.5 辅助系统安全分析 |
3.5.1 柴油供应系统 |
3.5.2 通风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运行试验及安全措施研究 |
4.1 单体设备/单系统运行试验 |
4.1.1 电气系统 |
4.1.2 消防系统 |
4.1.3 给排水系统 |
4.1.4 通排风系统 |
4.1.5 通信系统 |
4.1.6 仪控系统 |
4.1.7 柴油贮存及供应系统 |
4.1.8 去离子水系统 |
4.1.9 化学制剂配制及分配系统 |
4.1.10 冷却水系统 |
4.1.11 压空制氮系统 |
4.1.12 设备呼排系统 |
4.1.13 悬浮液配制系统 |
4.1.14 工艺尾气排放系统 |
4.1.15 烟道气处理系统 |
4.1.16 供料、热解及过滤系统 |
4.1.17 油水分离系统 |
4.1.18 其他系统 |
4.2 系统水运行试验 |
4.2.1 TBP/OK接收系统水联动试验 |
4.2.2 悬浮液配制系统水联动试验 |
4.2.3 工艺尾气排放系统水联动试验 |
4.2.4 烟道气处理系统水联动试验 |
4.2.5 供料、热解及过滤系统水联动试验 |
4.2.6 热解气体燃烧系统水联动试验 |
4.2.7 油水分离系统水联动试验 |
4.3 系统模拟料液调试 |
4.3.1 辐射监测系统 |
4.3.2 油水分离系统 |
4.3.3 取样、悬浮液配制、热解燃烧及尾气处理系统 |
4.4 放射性有机废液热解焚烧处理系统运行试验结论 |
4.4.1 放射性有机废液/水分离系统试验结论 |
4.4.2 放射性有机废液悬浮液配置系统 |
4.4.3 热解焚烧及尾气处理系统 |
4.5 系统运行试验存在的安全问题 |
4.5.1 单系统及水试验存在的安全问题 |
4.5.2 模拟料液试验存在的安全问题 |
4.6 单系统及水试验安全措施研究 |
4.7 模拟料液试验安全措施研究 |
4.7.1 供料喷嘴安全措施研究 |
4.7.2 压空管线安全措施研究 |
4.7.3 高温气体过滤器安全措施研究 |
4.7.4 热解炉搅拌桨安全措施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变电站高压配电室环境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变电站高压配电室环境控制技术适应性分析 |
2.1 河源电网变电站运行环境概况 |
2.2 湿度控制手段 |
2.2.1 小型除湿器 |
2.2.2 智能除湿器 |
2.3 温度控制手段 |
2.3.1 排风机 |
2.3.2 空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配电室各环境因素关联性分析 |
3.1 风速与温湿度的数学关系 |
3.2 风速、换气量与温湿度之间的仿真数学模型 |
3.2.1 建立典型高压配电室的CFD仿真模型 |
3.2.2 双排配电柜模型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3.2.3 单排配电柜模型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3.2.4 高压配电室的相对湿度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电站高压配电室环境调节控制系统及试点应用 |
4.1 系统平台整体架构 |
4.1.1 系统整体逻辑构架 |
4.1.2 系统开发硬件需求 |
4.2 系统试点应用对比分析 |
4.2.1 试点应用基本情况 |
4.2.2 试点应用效果分析 |
4.3 高压配电室环境调节自动控制技术的优势对比分析 |
4.3.1 与国内现有变电站对比 |
4.3.2 与国内现有工程方案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110kV户内变电站通风散热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主变压器内部温度分布研究方法 |
1.2.2 主变压器室气流分布研究方法 |
1.2.3 变电站常规通风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 |
1.2.4 变电站通风散热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 |
1.2.5 其他工业建筑通风技术综述 |
1.3 可控弱气流新型通风技术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变电站室内外环境的测试研究及散热量计算 |
2.1 测试对象概况 |
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案 |
2.2.1 现场测试所用仪器 |
2.2.2 测试方案 |
2.3 测试结果分析 |
2.3.1 环境温度对主变压器室内温度的影响 |
2.3.2 主变压器运行负荷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
2.3.3 主变压器室的通风散热量计算 |
2.3.4 墙体表面温度变化情况及传热过程分析 |
2.3.5 红外热像仪测试结果 |
2.4 主控制室和GIS室的设备散热量计算 |
2.4.1 散热量计算的数学模型 |
2.4.2 主控制室的散热量计算结果 |
2.4.3 GIS室的散热量计算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主变压器室通风系统数值模拟及优化改造 |
3.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1.1 物理模型简化和建立 |
3.1.2 网格划分方法 |
3.1.3 数学模型 |
3.1.4 边界条件确定 |
3.1.5 模拟结果准确性验证 |
3.2 不同通风方案的对比分析 |
3.2.1 温度场和速度场 |
3.2.2 室内温度梯度 |
3.2.3 通风换气效率 |
3.3 机械送风速率对散热效果的影响 |
3.4 机械送风口组合方案对散热效果的影响 |
3.5 新型通风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工作性能 |
3.5.1 新型通风系统工程改造方案 |
3.5.2 测试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主变压器室通风系统数值模拟及优化分析 |
4.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4.1.1 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 |
4.1.2 模拟结果准确性验证 |
4.2 模拟结果分析 |
4.3 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
4.3.1 侧墙底部送风 |
4.3.2 散热器底部送风 |
4.3.3 两种通风优化方案的对比分析 |
4.4 最不利条件下散热器底部送风的最佳速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IS设备室的通风散热模拟研究 |
5.1 原有通风方式的模拟研究 |
5.1.1 GIS室的通风系统概述 |
5.1.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5.1.3 模拟结果准确性验证 |
5.1.4 模拟结果分析 |
5.2 GIS设备室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 |
5.2.1 增加换气次数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5.2.2 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 |
5.3 极端天气下降温通风的模拟研究 |
5.3.1 最小机械送风量 |
5.3.2 最佳机械送风口位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效低污染全预混中餐炒菜灶研制及热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燃气燃烧数值模拟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2 中餐炒菜灶节能潜力分析 |
2.1 建立中餐炒菜灶物理模型 |
2.2 理论计算 |
2.2.1 理论空气量 |
2.2.2 理论烟气量 |
2.2.3 实际空气量 |
2.2.4 实际烟气量 |
2.2.5 空气、燃气及烟气定压容积比热 |
2.2.6 理论燃烧温度及炉膛内平均烟气温度求解 |
2.3 过剩空气系数对热效率的影响 |
2.3.1 理论燃烧温度求解 |
2.3.2 炉膛内烟气平均温度及效率求解 |
2.4 预混空气温度对热效率的影响 |
2.5 炉膛结构对强化辐射换热的影响 |
2.5.1 角系数求解 |
2.5.2 换热量求解 |
2.6 炉膛内壁面发射率对辐射换热量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中餐炒菜灶设计 |
3.1 灶具系统结构设计 |
3.2 全预混灶头设计计算 |
3.2.1 全预混灶头结构设计 |
3.2.2 全预混灶头参数计算 |
3.3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
3.3.1 炉膛构设计 |
3.3.2 炉膛参数计算 |
3.4 余热回收系统设计计算 |
3.4.1 余热回收系统结构设计 |
3.4.2 余热回收系统进烟气速度及阻力计算 |
3.5 主要零部件的选型 |
3.5.1 空燃比例阀 |
3.5.2 风机 |
3.6 电控系统设计 |
3.6.1 灶具启、停控制 |
3.6.2 负荷调节控制方案 |
3.6.3 “防空烧”系统 |
3.6.4 安全控制系统 |
3.7 本章小结 |
4 全预混灶头数值模拟 |
4.1 整流器冷态流场模拟 |
4.1.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4.1.2 模拟参数设置 |
4.1.3 模拟结果分析 |
4.1.4 小结 |
4.2 全预混灶头模拟 |
4.2.1 灶头冷态流场模拟 |
4.2.2 全预混灶头燃烧模拟 |
4.2.3 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5 中餐炒菜灶实验研究 |
5.1 实验内容与目的 |
5.2 实验方案设计 |
5.2.1 实验系统图 |
5.2.2 实验对象 |
5.2.3 实验测试参数 |
5.2.4 实验仪器明细表 |
5.2.5 试验气质 |
5.3 实验影响因素、实验前的准备及实验数据处理 |
5.3.1 实验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实验前的准备 |
5.3.3 实验数据处理 |
5.4 试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
5.4.1 最佳过剩空气系数 |
5.4.2 余热回收水流量及最佳排风机转速 |
5.4.3 热负荷对效率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B 计算程序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双温冷源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双温冷源DOAS的设计形式 |
1.2.2 DOAS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
1.2.3 建模仿真平台综述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温冷源DOAS设计及仿真模型基本架构 |
2.1 概述 |
2.2 新风处理系统的设计 |
2.2.1 双表冷器新风处理机组 |
2.2.2 喷雾蒸发冷却排风式热回收系统 |
2.3 独立双温冷源DOAS原理图 |
2.3.1 FHU-A-DOAS |
2.3.2 FHU-B-DOAS |
2.3.3 HR-DOAS |
2.4 DOAS仿真模型的基本架构 |
2.5 模型分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流物理系统对象建模 |
3.1 概述 |
3.2 机房系统模型 |
3.2.1 冷水机组模型 |
3.2.2 水泵模型 |
3.2.3 冷却塔模型 |
3.3 新风机组模型 |
3.3.1 水-空气翅片管换热器湿工况模型 |
3.3.2 新风机组模型 |
3.4 热回收系统模型 |
3.4.1 空气-空气板翅式换热器干工况模型 |
3.4.2 热回收器模型 |
3.4.3 喷雾蒸发冷却器(喷雾加湿器)建模 |
3.5 房间与末端供冷系统模型 |
3.5.1 干风柜(干风机盘管)模型 |
3.5.2 末端空气处理与送风系统模型 |
3.5.3 房间模型 |
3.5.4 房间与末端供冷系统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
4.1 概述 |
4.2 工况与运行模式划分模块的建立 |
4.2.1 工况划分与新风控制量 |
4.2.2 系统运行模式 |
4.2.3 工况与运行模式划分模块 |
4.3 本地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
4.3.1 机房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
4.3.2 新风机控制器建模 |
4.3.3 热回收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
4.3.4 末端供冷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
4.3.5 其它控制器模型介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验证与分析 |
5.1 概述 |
5.2 建筑概况 |
5.2.1 外形尺寸 |
5.2.2 围护结构 |
5.3 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 |
5.3.1 负荷计算 |
5.3.2 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 |
5.4 DOAS仿真模型 |
5.5 仿真 |
5.5.1 参数设置 |
5.5.2 仿真结果 |
5.6 设计改进 |
5.6.1 改进措施 |
5.6.2 新仿真模型 |
5.6.3 仿真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表 |
附录B 新 FTHE模型的详细数学推导及其验证 |
B.1 接触因子ζ的推导 |
B.2 (UA)_0的计算 |
B.3 和的计算 |
B.4 模型验证 |
B.4.1 实验 |
B.4.2 模型验证 |
附录C 新 PFHE模型的详细数学推导及其验证 |
C.1 h_i与h_(i,o)关系式的推导 |
C.2 x_i的计算 |
C.3 Υ的求解 |
C.4 (UA)_0的计算 |
C.5 模型验证 |
C.5.1 验证实验简介 |
C.5.2 验证结果 |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新疆某数据中心自然冷却空调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据中心发展规模 |
1.1.2 数据中心能耗现状 |
1.1.3 数据中心环境要求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用自然冷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蒸发冷却冷水机组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3 综述结论 |
1.3 课题提出及来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新疆某数据中心自然冷却空调系统的技术原理分析 |
2.1 该自然冷却空调系统的定义 |
2.2 该自然冷却空调系统的技术原理 |
2.2.1 蒸发冷却冷水机组的技术原理与运行模式 |
2.2.2 蒸发冷却新风机组的技术原理与运行模式 |
2.2.3 新型机房显热末端单元的技术原理与运行模式 |
2.3 该自然冷却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模式 |
2.3.1 水侧蒸发冷却运行模式 |
2.3.2 水侧、风侧复合蒸发冷却运行模式 |
2.3.3 乙二醇自然冷却运行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新疆某数据中心自然冷却空调系统的实验研究与工程应用分析 |
3.1 实验研究 |
3.1.1 实验研究概况 |
3.1.2 实验台的搭建 |
3.1.3 单/双面进风蒸发冷却冷水机组性能对比实验 |
3.1.4 单面进风蒸发冷却冷水机组性能改进实验 |
3.1.5 实验研究结论 |
3.2 工程应用分析 |
3.2.1 项目概况 |
3.2.2 空调系统配置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4 新疆某数据中心自然冷却空调系统的夏季性能实测与经济效益计算 |
4.1 夏季性能实测分析 |
4.1.1 蒸发冷却冷水机组性能实测分析 |
4.1.2 蒸发冷却新风机组性能实测分析 |
4.1.3 自然冷却空调系统性能实测分析 |
4.1.4 机房环境实测分析 |
4.2 经济效益分析计算 |
4.2.1 该数据中心采用不同制冷方式的经济性对比分析计算 |
4.2.2 该数据中心采用不同制冷方式的全年机架效益分析 |
4.2.3 该自然冷却空调系统全年耗电量分析计算 |
4.2.4 该数据中心全年理论PUE分析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新疆某数据中心自然冷却空调系统的运行优化 |
5.1 蒸发冷却冷水机组的运行优化 |
5.1.1 存在问题的分析 |
5.1.2 优化措施的分析 |
5.1.3 不同干空气品质下机组性能及运行策略分析 |
5.2 蒸发冷却新风机组的运行优化 |
5.2.1 存在问题的分析 |
5.2.2 优化措施的分析 |
5.3 该自然冷却空调系统运行模式的运行优化 |
5.3.1 存在问题的分析 |
5.3.2 优化措施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清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清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着作编写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实测调研情况 |
致谢 |
(9)优化煤立磨取热风工艺管道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立磨取热风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 煤立磨取风管道优化改造 |
2.1 相关主机设备配置主要参数 (表1、表2) |
2.2 优化改造方案一 |
2.3 优化改造方案二 |
2.4 改造后的使用 |
3 结语 |
(10)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生活垃圾的成分、特点、处理技术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1.1.1 中国生活垃圾的成分及特点 |
1.1.2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
1.1.3 中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 外国生活垃圾的特点与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
1.2.1 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成分与特点 |
1.2.2 外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
1.3 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生活垃圾干化处理的重要性 |
1.3.2 常用的垃圾干化处理技术 |
1.3.3 垃圾生物干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4 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及其研现状 |
1.3.5 生活垃圾生物干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6 垃圾生物干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2.1.3 试剂与好氧微生物菌种 |
2.1.4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
2.2 试验装置与启动运行 |
2.2.1 原生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干化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2 原生生活垃圾与污泥混合的高温好氧干化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3 预破碎生活垃圾的高温好氧干化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烟气净化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5 垃圾衍生燃料(RDF)掺烧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95]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主要的测试指标及方法 |
2.3.2 数据处理的方法 |
第三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试验的效果 |
3.1.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温湿度变化规律的分析 |
3.1.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后垃圾的含水率 |
3.1.3 垃圾低位热值的变化规律 |
3.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
3.2.1 垃圾中有机物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2 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种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3 垃圾颗粒度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4 氧气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5 通风系统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6 其他影响因素 |
3.2.7 主要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主要控制因素 |
3.2.8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主要参数的控制范围 |
3.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外部的影响及配套环保措施 |
3.3.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排放的气体及配套环保设施 |
3.3.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的水分排放及配套环保设施 |
3.3.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物的安全性 |
3.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品的应用及结果研究 |
3.4.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品对后续RDF制造的影响 |
3.4.2 垃圾衍生燃料(RDF)掺烧试验结果的研究[95] |
3.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其它应用结果研究 |
3.5.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烟气粉尘的去除效果分析 |
3.5.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烟气脱硝的效果分析 |
3.5.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烟气脱硫的效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机理及优化控制策略 |
4.1 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工艺机理 |
4.1.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微生物生长代谢规律 |
4.1.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生化产热机理 |
4.1.3 生活垃圾有机质含量与产热能力分析 |
4.1.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能量平衡 |
4.1.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物料平衡 |
4.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温湿度的变化规律 |
4.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的控制步骤与运行调控策略 |
4.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脱硝脱硫与除臭机理 |
4.4.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处理技术对烟气的脱硝机理 |
4.4.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对烟气的脱硫机理 |
4.4.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除臭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通风系统设计计算方法 |
5.1 通风系统在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的作用 |
5.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水分去除量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
5.3 通风系统理论通风风量的计算方法 |
5.3.1 需氧量法机械通风量的理论计算方法 |
5.3.2 能量平衡法机械通风风量的理论计算方法 |
5.3.3 机械通风风量的确定方法 |
5.4 通风系统风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
5.4.1 垃圾堆体的阻力 |
5.4.2 通风系统风阻的修正 |
5.4.3 通风系统风阻的调控方法 |
5.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通风系统设计计算-以工程试验为例 |
5.5.1 工程试验概况 |
5.5.2 计算结果及验证 |
5.5.3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的构建 |
6.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核心体系 |
6.1.1 物料预处理系统 |
6.1.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仓系统 |
6.1.3 通风系统 |
6.1.4 微生物菌种接种系统 |
6.1.5 余热回收系统 |
6.1.6 垃圾输送系统 |
6.1.7 废气及臭气处理系统 |
6.1.8 废水处理系统 |
6.1.9 自动控制系统 |
6.2 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的拓展 |
6.2.1 高温烟气辅助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 |
6.2.2 太阳能热辅助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结合的新技术 |
6.2.3 生活垃圾和污水厂脱水污泥共同干化的技术 |
6.2.4 餐厨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综合处理新技术 |
6.2.5 一体化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处理技术 |
6.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适用范围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
7.1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改造项目上的应用方案 |
7.1.1 工程概况 |
7.1.2 改造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
7.1.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
7.2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改造项目上的应用方案 |
7.2.1 工程概况 |
7.2.2 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
7.2.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
7.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在垃圾衍生燃料(RDF)项目上的应用方案 |
7.3.1 项目概况 |
7.3.2 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
7.3.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
7.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海岛垃圾处理工程上的应用方案 |
7.4.1 工程概况 |
7.4.2 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
7.4.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
7.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
7.5.1 对中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的思考 |
7.5.2 环保产业的政策所带来的本技术潜在应用领域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评定意见 |
四、高温排风机系统的技术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轴流风机在水泥生产线改造中的应用[J]. 汪洪波,姜生辉,孙学祥,张勇. 水泥工程, 2021(03)
- [2]浅析烧成系统技术改造理论依据与具体措施[J]. 汤跃,王卫德. 新世纪水泥导报, 2021(01)
- [3]放射性有机废液处理系统工艺运行安全研究[D]. 皮煜鑫. 南华大学, 2019(01)
- [4]变电站高压配电室环境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D]. 邹奇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110kV户内变电站通风散热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D]. 秦文慧. 东南大学, 2019(05)
- [6]高效低污染全预混中餐炒菜灶研制及热工性能研究[D]. 肖隆明. 重庆大学, 2019(09)
- [7]双温冷源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D]. 周广. 广州大学, 2019(01)
- [8]新疆某数据中心自然冷却空调系统的应用研究[D]. 郭志成.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9]优化煤立磨取热风工艺管道改造[J]. 吕鹏,李保明,于新军. 中国水泥, 2019(03)
- [10]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D]. 陈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