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云南省民委副主任马泽在“兴边富民”暨边境免费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苏杰[1](2020)在《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口援藏、对口援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类型。如果以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改革开放时期全国性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为开端,迄今为止该政策已经走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以1994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藏、1996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疆工作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纵观整个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它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与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批评,需要从学理层面对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基本内涵、实施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必要的辨析与澄清。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实际民族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理论工具,在对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下,首先从区域协调发展、政府间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的源头去认识和考察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进而结合对口援藏、对口援疆等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论述,并提出如何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总体上力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二是从政策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基本内涵、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及其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是从实践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发展过程、经验与挑战以及如何推进政策的完善和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由七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等进行分析。第二章为理论阐释,主要包括对口支援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基本属性、理论支撑等。第三章为政策内涵分析,主要包括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使用、价值取向、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等。第四章主要围绕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第五、六章为实践检视,从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沿革、实践经验与挑战,提出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提出本文的初步研究结论,阐述关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中国特色”的认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出发,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是基于国家责任和情感道义的兄弟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守望相助、命运相依是大家庭的“家规”,在经济生活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在文化生活方面给予特别尊重,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是大家庭的“家教”。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集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传统观念下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在我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国情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宏观民族政策。同时该政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广泛运用于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其它经济战略或政策措施中,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共同构成一个政策主体相同、政策目标相近、政策效果相辅相成的特色政策群,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制度特色、道路特色与实践特色。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必须讲两分法、两点论,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物质与精神、供给与需求、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交钥匙”与“交支票”、“见物”与“见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等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问题。
贺勇[2](2018)在《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公共决策的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并实现最大多数人最根本的利益。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首先触及到的是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的问题,由体制机制变革引发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与重构,从而激发社会矛盾冲突,导致社会动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社会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在利益不断出现分化、多元利益结构的社会背景下,公共决策面临有限理性与公共理性之间的矛盾冲突。整合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控制此消彼涨的零和博弈,寻求实现公共决策价值理性的正和博弈成为公共决策中的突出问题。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探索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机制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民主制度,通过有序政治参与的方式;探索科学的资源分配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实效性就成为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对落后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党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红利,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1)只有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但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乡是全国德昂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三台山作为“直过民族”地区深得党和政府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其扶贫的力度比其它地区相对更大,投入也更多,三台山乡贫困面貌发生着历史性的改变。但传统扶贫工作存在的没有精准识别到户到人,导致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确,扶贫对象选取不合理,扶贫工作针对性不强,扶贫措施不够有力,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开发工作,尤其是将扶贫工程简单理解为生活救济,使一些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扶持,或者无法满足贫困对象多样化的需要,导致扶贫工作成效不够明显。由于三台山乡德昂族、景颇族等“直过民族”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扶贫开发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涉及到中央、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企业、群众、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等各个利益群体,如何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价值取向,根据贫困地区发展实际,创新工作方法,落实主体责任;围绕贫困标准的制定、贫困人口的确定与统计,脱贫标准的评定,各个主体的责任及彼此之间工作的协调;以及脱贫工作成效的评定等各个方面,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各个主体之间,扶贫各方面与贫困地区、贫困户贫困人口,在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方法和内容、规则与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和价值追求理解上的冲突,存在事实上的利益博弈。选择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程作为研究案例,认真分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运用博弈理论的基本方法,从信息、策略(行动)、规则、结果等方面,探索研究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权力与义务,目标与方法,行动与成效,从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变化,促进各个主体行动中的功能性变化,尽可能避免纳什均衡,避免彼此之间负和博弈,追求帕累托改善,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价值目标。运用博弈理论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纳什均衡,实现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迈入小康的宏伟目标,并以此推动解决我们在制定和实施各项公共政策中应该注意,并应该努力采取科学的方法,实现最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是论文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理论界在运用博弈理论对基层协商民主,选择典型调查研究政府公共决策,尤其是涉及边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共决策各个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得不够,缺乏对典型个案的深入剖析,特别对协商民主的本质和博弈的本质属性认识不到位,尚存较大的研究和拓展空间,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上述领域的研究。通过对田野点三台山德昂族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过程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分析,一是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过程都是不同群体博弈的过程,都会产生利益冲突和博弈,而解决的办法就是承认各种利益群体的真实存在,针对他们的不同利益诉求,在坚持公共决策中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基层协商民主的形式来达成共识、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公共政策高效、有序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二是在认真总结分析公共决策中的纳什均衡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决策是治国理政中一个重大严峻的课题,利益博弈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方法手段,制度性变迁是破解纳什均衡的根本选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变计划体制下资源约束和GDP为唯一政绩标准的激励机制,引入新的约束激励机制,才能避免纳什均衡现象,建构更加有利于充分调动利益博弈参与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体制机制,实现合作共赢,真正体现公共决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价值目标。三是通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过程中,如何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统一规划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
PHUNG THI SINH[3](2017)在《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和越南河江省1955年至2000年间民族政策及其实施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来探讨两国两地的民族政策及其对当地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希望这样的研究可以总结相关的历史的经验,为进一步改善两省少数民族的生活,推动两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一点绵薄的贡献。云南与河江两省都位于离本国政治经济中心较为偏远的地区,又都地处国家的边境,在国防和安全上地位重要。云南和河江两省是中越两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居住地,这两个地区曾经见证并迎接了很多少数民族大规模的迁徒和定居,并形成了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两省的民族文化特色。由于两省彼此交界,很多少数民族早就有了血统、婚姻、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的联系,这种血缘和历史的联系,长久以来是两国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然而,由于两省的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远离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此地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水平还低于国内大多数省份,如何教育和动员当地少数民族利用本地、本民族的各种资源和优势,克服本地的各种困难和劣势,缩小与国内其它地区、其它民族的差距长期以来一直是两国和两省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越南和中国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理论基础,其中包含了民族理论。在制定和推行各自民族政策时,中国和越南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的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因此虽然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越南和中国两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还是有各自的特点,这是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的内容。第二章是对云南和河江两省的少数民族概况的一个介绍,包括两省少数民族的数量,民族名称,近现代经济社会文化的特点等等。第三章探讨这一时期云南和河江两省的民族经济政策,分析云南“兴边富民”和河江“135项目”的重大经济政策,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探讨这一时期两省的民族文化政策,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艺术的保存和发展,历史古籍的搜集和保存,文化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实践。第五章讨论的是两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这一时期两省对少数民族教育都非常重视,制定了和不断调整民族教育的政策,在发展民族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绩。但两省的具体做法上还是有自己的特点,值得相互比较和借鉴。第六章探讨两省少数民族政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依靠各方面条件的配合,但最主要的是依靠少数民族自己的力量,这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所以这一时期,两国两省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自身干部的培养和建设,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出规划安排,为少数民族培养了许多干部。结论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做了提炼和概括。
徐畅江[4](2013)在《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 ——以云南为例》文中提出民族,是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客观实在,它既是一个实存的共同体,又是一个变动的共同体。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只要民族之间的联系一开始,就必然产生它们之间以什么方式交往的问题,这种交往的方式就构成了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建构,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总的来看,呈现出一种区隔、聚合、融和的状态,或者正向运动,或者反向运动,或者同时并存,或者相互包含。区隔并非孤立,聚合也非一成不变,融和中亦有区隔,民族关系的建构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在民族国家结构中,表面上,民族关系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主导这种关系的力量是国家,有什么样的国家导向和民族政策就会有什么样的民族关系,有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命运。因此,国家需要并可以建构民族关系。当民族还是一种区隔的社会存在时,必然主动与被动、自觉与不自觉地成为资源配置的因素。民族问题实际就是民族关系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关系问题。民族团结的实质,就是各民族为实现共同理想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相互认同并聚合起来的过程和状态,相对平衡的利益关系是基础。云南民族关系建构的大势,是从区隔到聚合并向融和趋进,经历了从中央与边陲的二元互动结构关系,到近代同命运共患难而不断增强对祖国与中华民族的认同,到共和国政治经济社会同一化而产生的新的关系认同与聚合,再到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重塑与新的聚合的过程,是中国民族关系历史建构和现代建构的缩影。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民族政策的选择事关重大。以云南民族关系建构研究为例,印证了现代中国民族关系建构的历程,验证了人类社会民族共同体关系发展的规律,对应了区隔、聚合、融和的理论预设,从而,更加有利于思考和选择人类和谐发展的方式,更加有利于思考和选择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民族政策。
李若青[5](2011)在《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实践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总人口63万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统称人口较少民族。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民族政治上得到翻身,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这些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贫困问题仍较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按照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制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采取特殊政策措施,集中力量帮助这些民族加快发展步伐,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深入贯彻中央、云南省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结合云南实际,制定了《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6-2010)》,具体采取各种特殊措施,加大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力度,取得了很大成效,并在扶持发展政策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很好的经验。因此,就云南省扶持7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政策体系、实践经验及成效、存在问题与困难等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总结政策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启示,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促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及《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实施提供现实启示和借鉴。论文正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意义;二、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与实践分析;三、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四、完善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践的对策建议。《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实践对策研究》主要从政策执行的基础来研究政策执行问题的对策,目的就是通过对政策执行体制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明确政府应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管理的学要,将政府的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相互配合,针对政策执行的时滞问题,将一定的政策决策权和执行变动权交与地方或直接执行政策的机构,以便让基层执行机构有一定的自主权从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政策进行适当的修正;在执行过程中还要不断健全相应的政策执行的监督与评估机构,针对政策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的监督与控制,确保政策执行效果及目标的实现。
史睿[6](2010)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兴边富民行动”是一项以政府扶持为主,全社会参与的少数民族扶持政策。在依靠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政府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和帮扶力度,使得沿边一线的各族群众靠边脱贫、靠边致富,尽快地使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发展起来,逐步跟上全国发展的步伐。并在发展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感情,促进各民族大团结,最终达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兴边富民行动”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12年,从初始时期确定的9个试点县(旗),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100万元专项资金,到2009年,扩大到全部136个边境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中央财政每年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中安排“兴边富民行动”补助资金达4.84亿元。在此期间,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6号),在2002、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做出了部署。2005年,国务院颁布施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将边境地区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快边境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境地区与内地协调发展”。该行动实施12年来,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边疆地区各级政府和群众的积极响应和行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和带动了大量其他各类资金投入边疆地区,实施了一批项目,建设了一批示范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2009年底,有42%的边境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本省区平均水平。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国家政策,“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以来使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建设和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因为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因素,造成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严重落后于发达地区。发展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逐步缩短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直接的差距,需要较长的一段时期,“兴边富民行动”作为加快其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还需继续拓展其实施范围,国家还需加大扶持力度,其他部委还需进一步加强配合,使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地发展起来,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查找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来进行实例分析和比较,在对“兴边富民行动”有基本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兴边富民行动”在实施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分析,对今后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提出建议。
刘平[7](2008)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努力开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在2008年全省民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2月26日,全省民委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映萱、省政府副省长刘平、省政协副主席马开贤出席会议,刘平副省长作重要讲话,省民委主任王承才作工作报告,省民委副主任马泽作了总结讲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总结了五年来的民族工作,对今后五
李正洪[8](2006)在《唱响阿佤新歌——记西盟佤族自治县“兴边富民”行动》文中指出
刘亚丽[9](2006)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民族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处理得当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祥和、边防巩固和外交政策。自古以来,内蒙古就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世居民族的迁徙和变化证明了在这块土地上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对内蒙古的民族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十分注意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培养民族干部,发展经济文化,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喇嘛教改革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三代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在内蒙古各级党委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各项民族工作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调查研究、历史分析、实证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顺序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论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阐述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在这一时期里,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得以实践,这一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并率先在内蒙古实践的,是我党三大政治制度之一。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不仅完成了多年来东、西蒙分治的局面,使人民群众真正当上了国家主人,还为其他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成功的榜样。 第二章回顾了自治区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内蒙古的民族工作。民
青觉[10](2004)在《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认识和根本看法,是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反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是指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与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就非常重视中国的民族问题,把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认识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革命实践中,在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了党的民族观。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逐步探索解决中国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过程,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过程,是不断地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使各少数民族获得解放和发展的过程。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着眼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内容的充实与完善,以历时的眼光考察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着重研究了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拨乱反正时期、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民族纲领政策的形成发展与民族工作实践,深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中的历史作用。 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国内关于民族观念的演变。本章着重从中国历史上关于“民族”概念的使用与内涵、20世纪初近代民族思想的兴起以及孙中山的中华民族观形成与影响等方面,对中国传统及近代民族观念加以梳理,以阐明其内涵和对后者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形成的诸影响因素。该章主要论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中国“五四”运动的冲击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传播对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形成的影响和促进;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逐步形成。本章主要研究和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时期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决议和纲领政策的提出和变化,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不断完善。主要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发展完善过程,总结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民族工作实践与经验教训;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深入发展。本章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重大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业已形成的民族观。突出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二、三代领导集体在国内外新形势下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以及解决这一时期民族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第六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理论与实践。该章对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不同民族纲领与民族政策的社会原因,充实、完善了我国民族理论研究和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研究内容,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借鉴,制定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的民族纲领与民族政策,解袂好民族问题,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
二、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云南省民委副主任马泽在“兴边富民”暨边境免费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云南省民委副主任马泽在“兴边富民”暨边境免费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对口支援的理论阐释 |
2.1 对口支援的概念 |
2.1.1 对口支援概念的界定 |
2.1.2 对口支援的类型划分 |
2.2 对口支援的属性 |
2.2.1 公共政策属性 |
2.2.2 制度与体制机制属性 |
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 |
2.3.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2 政府间关系理论 |
2.3.3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原则相关理论 |
2.3.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 |
第3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内涵分析 |
3.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分析 |
3.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的概况 |
3.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政策工具 |
3.1.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价值取向 |
3.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 |
3.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 |
3.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原因 |
3.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典型特征 |
3.3.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统一 |
3.3.2 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统一 |
3.3.3 民族政策与政策工具相统一 |
第4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及民族关系的互动 |
4.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的互动 |
4.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的成效 |
4.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存在的问题 |
4.1.3 在依法治国中推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 |
4.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互动 |
4.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中的民族关系意蕴 |
4.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 |
4.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中的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
第5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与基本经验 |
5.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 |
5.1.1 初步萌芽时期(1949—1978年) |
5.1.2 初步探索时期(1979—1982年) |
5.1.3 快速发展时期(1983—1991年) |
5.1.4 优化提升时期(1992—2009年) |
5.1.5 纵深推进时期(2010年至今) |
5.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
5.2.1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
5.2.2 资金和项目是重要基础 |
5.2.3 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是关键 |
5.2.4 科学规划是重要前提 |
5.2.5 改善民生和产业带动是着力点 |
5.2.6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根本 |
第6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
6.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面临的挑战 |
6.1.1 兼顾发挥发达地区优势与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 |
6.1.2 兼顾满足民族地区共性需求与特殊需求 |
6.1.3 兼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提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 |
6.1.4 兼顾加强政策执行与强化政策绩效评估 |
6.2 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
6.2.1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
6.2.2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
6.2.3 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
6.2.4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
6.2.5 正确处理好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 |
6.2.6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
6.2.7 正确处理好“交钥匙”与“交支票”的关系 |
6.2.8 正确处理好“见物”与“见人”的关系 |
6.2.9 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
6.2.10 正确处理好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的关系 |
第7章 结语 |
7.1 初步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深化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对博弈及博弈论的研究 |
(二)对贫困定义及划分标准的研究 |
(三)对德昂族历史、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的研究 |
(四)对基层协商民主及基层协商民主中的利益博弈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公共决策中的纳什均衡与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利益博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 |
一、公共决策:治国理政中一个重大严峻的课题 |
二、利益博弈:公共政策研究的客观基础 |
三、公共决策中的博弈理论与纳什均衡 |
四、制度体系:公共决策中利益博弈的规则 |
第二节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 |
二、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 |
三、村委会与驻村工作组之间的博弈 |
四、贫困人口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博弈 |
五、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制度性变迁:破解纳什均衡的根本选择 |
一、公共政策是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协调、平衡 |
二、约束激励机制的创建是破解纳什均衡的关键 |
三、坚持博弈的动态时空概念,推进演化博弈 |
四、坚持科学系统发展的序贯博弈思路 |
五、加强监管,维护博弈规则 |
第二章 三台山德昂族乡扶贫工作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田野调查点三台山德昂族乡概况 |
一、三台山德昂族乡情概况 |
二、三台山乡的经济发展情况 |
第二节 三台山德昂族乡“直过民族区”的脱贫攻坚 |
一、开发式扶贫带来的发展机遇 |
二、“十二五”以来扶贫政策的叠加期 |
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 |
四、开发式扶贫的绩效 |
五、协商民主是脱贫攻坚的政治保障 |
第三节 三台山德昂族乡的跨境婚姻与深度贫困 |
一、三台山德昂族乡跨境婚姻现状及特点 |
二、三台山德昂族乡跨境婚姻的促成因素 |
三、三台山乡跨境婚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
第一节 各级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中央政府 |
二、地方政府 |
第二节 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地方政府部门之间 |
二、地方政府与村委会之间 |
三、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之间 |
第三节 政府与贫困人口、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政府与贫困人口之间 |
二、政府与企业之间 |
第四节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
二、中国扶贫基金会 |
第四章 精准识别:各级组织之间、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一节 扶贫标准的确定 |
一、贫困的概念及内涵 |
二、贫困的类型 |
三、我国的贫困标准 |
第二节 精准识别的方法和程序 |
一、建档立卡阶段 |
二、“回头看”阶段 |
三、动态管理阶段 |
第三节 精准识别的博弈 |
一、各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
二、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
三、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
第五章 权利与责任:各级组织之间的博弈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
一、关于政策方面的博弈 |
二、关于脱贫时间的博弈 |
三、关于统计报表的博弈 |
四、关于产业扶贫方面的博弈 |
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方面的博弈 |
第二节 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
一、参与三台山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织 |
二、各参与市直单位的职责 |
三、各参与市直单位之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 |
一、乡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博弈 |
二、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之间的博弈 |
第四节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
一、参与企业的责任 |
二、三台山乡企业帮扶工作情况 |
三、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
第六章 权利和义务:贫困户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一节 政府与贫困人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权利和政府的义务 |
二、政府的权利与贫困人口的义务 |
第二节 政府与贫困户之间的博弈 |
一、易地扶贫搬迁方面 |
二、产业发展方面 |
三、成效评估方面 |
第七章 破解纳什均衡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 |
第一节 健全政府决策协商机制确保决策科学合理 |
一、健全决策前的调研、咨询、协商制度 |
二、决策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
第二节 完善执行协商制度推进政策高效落实 |
一、执行协商的主体 |
二、执行协商的范围 |
三、执行协商的方式 |
第三节 推进政策评估协商强化结果运用 |
一、公共政策评估与政策评估协商 |
二、政策评估协商的主体、内容及方式 |
三、评估的价值追求是正和博弈,实现帕累托改善的制度规范 |
第四节 健全决策、执行、评估协商的保障机制确保协商目的有效实现 |
一、改善党的基层领导方式 |
二、构建公民协商意见整合机制 |
三、健全群众协商意识培育机制 |
四、加强协商民主文化建设 |
五、积极构建利益捆绑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
第八章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实现 |
第一节 强化对协商民主的监督问责 |
一、加强对协商过程的监督 |
二、加强对协商成果落实情况的监督 |
三、健全责任追究制 |
第二节 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
一、突出监督重点 |
二、强化执纪审查 |
三、加大问责力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起 |
2. 研究成果述评 |
3. 本论文的主要资料 |
4. 研究对象与思路 |
5. 研究方法 |
6. 特色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与越南民族政策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和越南运用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越南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两国实践的差别 |
一、民族成分确定 |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小结 |
第二章 云南与河江省的民族状况 |
第一节 两地地理概况 |
一、云南省地理概况 |
二、河江省地理概况 |
三、两地地理概况比较 |
第二节 两地民族状况 |
一、云南省民族状况 |
二、河江省民族状况 |
第三节 两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
一、云南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
二、河江省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
三、两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比较 |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经济政策 |
第一节 云南省民族经济政策 |
一、1955年-1977年 |
二、1978年-1991年 |
三、1992年-2000年 |
四、民族经济政策的成就和存在问题 |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经济政策 |
一、1955年-1975年 |
二、1976年-1986年 |
三、1986年-2000年 |
第三节 两地经济政策比较 |
一、政策的相同点 |
二、政策的差异点 |
三、云南省的民族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
四、对两地民族经济政策的思考 |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文化政策 |
第一节 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
一、1955年-1977年 |
二、1978年-1991年 |
三、1990年-2000年 |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文化政策 |
一、1955年-1985年 |
二、1986年-2000年 |
第三节 两地民族文化政策比较 |
一、政策的相同点 |
二、政策的差异点 |
三、云南省民族文化政策经验对河江省的启示 |
小结 |
第五章 两地的民族教育政策 |
第一节 云南省民族教育政策 |
一、1955年-1977年 |
二、1978年-1991年 |
三、1992年-2000年 |
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教育政策 |
一、1955年-1985年 |
二、1986年-2000年 |
第三节 两地民族教育政策比较 |
一、政策的相同点 |
二、政策的差异点 |
三、云南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
小结 |
第六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
第一节 云南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
一、1955年-1977年 |
二、1978年-2000年 |
第二节 河江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
一、1955年-1985年 |
二、1986年- 2000年 |
第三节 两地民族干部政策比较 |
一、政策的相同点 |
二、政策的差异点 |
三、云南省民族干部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云南少数民族支系,称谓及居住地表 |
附表二: 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系属 |
附表三: 云南省四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数表 |
附表四: 河江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整理项目 |
附表五: 河江省田野调查说明 |
后记 |
(4)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民族关系建构的理论预设 |
一、民族与民族关系的研究综述 |
二、民族——实存的共同体与变动的概念 |
三、区隔、聚合与融和——民族关系研究的路径 |
第二章 中国民族关系建构的脉络 |
一、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民族关系建构 |
二、共和国民族关系建构的国家作为 |
三、共和国民族关系建构的理论导向 |
第三章 中央与边陲 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建构(1949年以前) |
一、云南民族关系研究略述 |
二、羁縻制度——在政治笼络中实现拱卫与交往 |
三、土司制度——在包容中强化一统 |
四、改土归流——实现直接统治的一博 |
五、近代云南少数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
六、云南各民族关系的横向建构 |
第四章 改朝与新构 云南民族关系的新型建构(1950-1956年) |
一、谋篇布局——1950年云南民族关系的状况 |
二、承认区隔——维持现状和慎重稳进 |
三、疏通关系——实现民族关系的新认同 |
四、立稳脚跟——以阶级关系替代民族关系 |
五、统一政权——实现政治制度的一致性 |
六、土地改革——实现经济和社会制度的一致性 |
第五章 动荡与曲折 云南民族关系的扭曲聚合(1957-1976年) |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民族政策的调整与民族关系的修复 |
三、民族关系与经济制度的互动建构 |
四、“文化大革命”中民族关系的扭曲 |
第六章 转型与重塑 云南民族关系的充分聚合(1977年后) |
一、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1977-1981年) |
二、民族关系的调适(1982年—1994年) |
三、经济转型中的积极引导(1994年—2010年) |
四、开展示范区建设(2011年后) |
五、云南民族工作的经验 |
结语 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民族政策选择 |
一、历史怎么看 60年前我们怎样搭建民族关系 |
二、是非怎么判 60年后民族关系构建中需要厘清的认识 |
三、问题怎么断 当前民族领域问题的主要矛盾 |
四、现在怎么办 民族政策与时俱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实践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 相关的理论模型及概念 |
(五) 国家及各省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践的有效经验与启示 |
(六) 论文研究特点及难点 |
一、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相关阐述 |
(一) 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的基本概况 |
1、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概况及特点 |
2、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 制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依据 |
1、民族平等团结理论 |
2、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理论 |
3、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理论 |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需要 |
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三)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 |
1、指导思想 |
2、发展目标 |
3、主要任务 |
(四)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价值取向 |
1、政治发展价值 |
2、经济发展价值 |
3、社会发展、特别是保护和传承文化作用 |
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实践和完善 |
二、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实践分析 |
(一) 云南扶持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实践历程 |
1、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尝试阶段 |
2、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全面实践阶段 |
(二) 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实践措施与经验 |
1、实践的主要措施 |
2、实践的主要经验 |
(三) 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践的SWOT分析与比较 |
1、SWOT分析重点 |
2、政策实践前后比较分析 |
三、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 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扶持政策解决突出问题的力度不够强 |
2、扶持政策的针对性指导性不够准 |
3、扶持政策的实践程度存在较大差距 |
4、扶持政策及其实践评价不全面 |
(二) 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扶持发展政策的系统性不足,难以形成政策合力 |
2、扶持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现不平衡,未能科学体现民族发展的实际 |
3、扶持发展政策的实践有差别,政策效果差异明 |
4、扶持发展政策的实践主体意识有差别 |
5、扶持发展政策制定机制中缺乏政策对象的参与 |
6、扶持发展政策对民族关系因素考虑不全面 |
7、扶持发展政策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不足 |
四、完善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践的对策建议 |
(一) 完善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践的机遇 |
1、"十一五"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
2、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对民族问题的高度关注 |
3、国家深化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 |
4、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机遇 |
5、云南省"十二五"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 |
(二) 完善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践的对策措施 |
1、完善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主要原则 |
2、完善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重点和要求 |
3、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 |
(三) 促进云南"十二五"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践的建议 |
1、与时俱进,适时施调整完善政策措施 |
2、因地制宜、因族制策,加强政策的指导力 |
3、完善监督机制,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 |
结语: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前景 |
参考资料 |
致谢 |
(6)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一章 边疆理论与中外边疆治理 |
第一节 西方的边疆理论 |
第二节 西方各国对边疆地区开发治理 |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的边疆问题及治理 |
一、两汉王朝的边疆政策 |
二、隋唐王朝的边疆政策 |
三、元朝的边疆政策 |
四、清朝的边疆政策 |
第四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边疆政策 |
第二章 "兴边富民行动"概述 |
第一节 边疆的重要性 |
一、中国边疆的特点 |
二、新中国建立后边疆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 |
第二节 "兴边富民行动"历史背景 |
第三节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内涵和范围 |
一、实施内涵 |
二、实施范围 |
第四节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过程及成效 |
一、实施过程 |
二、取得的成绩 |
第五节 "兴边富民行动"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比较 |
第三章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
一、民族地区与东部的差距 |
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薄弱 |
三、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
第二节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仍存在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
一、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影响 |
二、周边国家局势的影响 |
三、边境地区治安状况的影响 |
第三节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急需加强 |
一、政策重视度不足 |
二、继续支持沿边开放 |
第四章 加强"兴边富民行动"的几点建议 |
第一节 加快边境地区基础建设 |
一、大力发展边境地区特色优势产业 |
二、全面普及9年义务教育 |
三、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 |
第二节 加快开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
一、大力建设边境自由贸易区 |
二、深入发展区域合作 |
第三节 从全面和战略的角度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
一、加强政策重视度 |
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民族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
第一节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革命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
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
四、关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 |
二、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
三、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宗教改革思想 |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是内蒙古民族民主革命胜利的核心力量 |
二、实事求是分析内蒙古民族问题是革命成功的重要前提 |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内蒙古人民意愿的正确选择 |
四、革命统一战线是内蒙古民族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 |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十年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
第一节 深刻的社会变革 |
一、民主改革 |
二、社会主义改造 |
三、结束“旗(县)并存,蒙汉分治” |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统一区划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 |
第三节 关于成吉思汗陵的西迁与回迁 |
一、成吉思汗陵西迁 |
二、成吉思汗陵回迁 |
第四节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十年的辉煌成就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推行 |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贯彻实施 |
三、教育、科学、文化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四、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行民族识别 |
五、培养民族干部 |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 |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内蒙古民族工作的曲折发展 |
一、整风运动与社会主义教育 |
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动 |
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 |
四、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的建立和鄂伦春人的定居 |
五、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喇嘛教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全面建设杜会主义时期内蒙古民族工作的成就与教训 |
一、民族工作成就 |
二、民族工作教训 |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 |
第一节 民族工作惨遭浩劫 |
一、符合内蒙古区情的“三不两利”特殊政策被否定 |
二、内蒙古东3盟西3旗的错误划出 |
第二节 民族干部遭受迫害 |
一、“乌兰夫反党叛国集团”冤案及“挖肃”运动 |
二、“内蒙古二月逆流”冤案 |
三、“新内人党”冤案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十年民族工作的教训 |
一、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 |
二、坚持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在各项工作中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
三、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实质和长期性,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的各种矛盾 |
四、加强社会主义民族法制建设,在民族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 |
一、改革开放初期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 |
二、改革开放时期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
一、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完善 |
二、民族经济蓬勃发展 |
三、蒙古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迅速 |
四、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着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普及 |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展区域堪界工作 |
一、省级界线的堪定工作 |
二、盟(市)间界线的堪定工作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内蒙古的民族经济工作突飞猛进 |
一、实施“两带一区”发展战略 |
二、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
三、内蒙古扶贫工作迈向新台阶 |
第四节 培养跨世纪的民族干部 |
第五节 民族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
第七章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 |
第一节 “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 |
一、荒漠化土地减少 |
二、草库仑建设成就巨大 |
三、六大优势产业形成 |
四、经济发展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第二节 内蒙古的生态移民工作 |
一、生态移民的内涵及外延 |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内蒙古生态移民 |
三、当代内蒙古生态移民的典型成功范例 |
第三节 “兴边富民”行动正式启动 |
第四节 全面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 |
第八章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工作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不动摇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民族理论教育 |
二、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 |
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不动摇 |
第二节 加强民族立法工作是落实民族工作的法律前提和保障 |
一、为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制保障 |
二、为民族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
三、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 |
第三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
一、立足于民族特点和自治区区情 |
二、划分不同经济区,分类指导 |
第四节 坚持培养大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事业的少数民族干部 |
一、各级党委提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自觉性 |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 |
三、从实际出发,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
四、重视对汉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
第五节 发展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史研究,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传播工作 |
一、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 |
二、加强民族史研究,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传播工作 |
第六节 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
一、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
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
第七节 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二、以人为本 |
三、以社会和生产发展为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图 |
附录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与人口分布图表(2001年)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10)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国内关于民族观念的演变 |
1.1 中国历史上关于民族概念的使用及其内涵 |
1.1.1 中国古代民族概念的使用 |
1.1.2 中国古代民族概念的内涵 |
1.2 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思想的兴起 |
1.2.1 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没落 |
1.2.2 中国近代民族思想的兴起 |
1.2.3 辛亥革命前中华民族观的演变 |
1.3 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形成及其影响 |
1.3.1 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形成 |
1.3.2 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形成的诸影响因素 |
2.1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
2.1.1 十月革命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
2.1.2 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2.2 中国“五四”运动对民族觉醒的影响 |
2.2.1 “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影响 |
2.2.2 “五四”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觉醒 |
2.3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中国的传播 |
2.3.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2.3.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逐步形成(1921-1949) |
3.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3.1.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观点 |
3.1.2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纲领 |
3.1.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3.1.4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 |
3.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3.2.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观点 |
3.2.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 |
3.2.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3.2.4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 |
3.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3.3.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观点与民族纲领 |
3.3.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3.3.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 |
3.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3.4.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与民族纲领 |
3.4.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3.4.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 |
3.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
3.5.1 明确表明民族平等的原则(中共一大) |
3.5.2 提出民族自决的主张(中共二大) |
3.5.3 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平等、自主的权利(中共三大) |
3.5.4 制定民族革命运动决议案(中共四大) |
3.5.5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萌芽(中共六大) |
3.5.6 提出民族问题的具体纲领(中共七大)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不断完善(1949-1976) |
4.1 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4.1.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原则与民族工作方针 |
4.1.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4.1.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 |
4.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发展 |
4.2.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及其民族纲领政策 |
4.2.2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实施及其经验教训 |
4.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曲折发展 |
4.3.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遭到破坏 |
4.3.2 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党的民族纲领政策的维护与贯彻 |
4.3.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深入发展(1976-2003) |
5.1 拨乱反正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5.1.1 解放思想,在理论上正本清源,平反冤假错案,纠正“左”的错误,恢复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
5.1.2 总结历史经验,认清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重申和恢复党的民族政策 |
5.1.3 确立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5.1.4 恢复和新建民族自治地方,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5.1.5 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5.1.6 恢复民族识别工作,进行民族成分认定和更改工作 |
5.1.7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
5.2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5.2.1 认清民族关系本质,采取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新办法 |
5.2.2 民族区域自治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
5.2.3 采取新的措施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 |
5.2.4 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
5.2.5 制定新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扶持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
5.2.6 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中的特殊问题,致力于党的大政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化 |
5.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5.3.1 少数民族的平等、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 |
5.3.2 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兴边富民”行动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 |
5.3.3 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
5.3.4 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5.3.5 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事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
5.3.6 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推动了我国民族工作的健康发展 |
5.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5.4.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民族工作发展方向 |
5.4.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
5.4.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的理论与实践 |
6.1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民族纲领政策观 |
6.1.1 毛泽东的民族理论与民族纲领政策观 |
6.1.2 周恩来的民族理论与民族纲领政策观 |
6.1.3 邓小平的民族理论与民族纲领政策观 |
6.1.4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纲领政策观 |
6.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理论 |
6.2.1 认识和把握民族及其发展规律 |
6.2.2 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民族问题 |
6.2.3 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6.2.4 坚持和保障民族平等 |
6.2.5 坚持和维护民族团结 |
6.2.6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
6.2.7 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
6.2.8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6.2.9 培养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 |
6.2.10 实行和推动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 |
6.2.11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6.2.12 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 |
6.2.13 尊重和保障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 |
6.2.14 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6.2.15 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
6.3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实践成就 |
6.3.1 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蔚然成风 |
6.3.2 民族平等团结事业蒸蒸日上 |
6.3.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
6.3.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
6.3.5 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
6.3.6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取得重大成就 |
6.4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 |
6.4.1 关于民族、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6.4.2 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6.4.3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6.4.4 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6.4.5 关于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6.4.6 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着作、论文及承担课题目录 |
后记 |
作者声明 |
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云南省民委副主任马泽在“兴边富民”暨边境免费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D]. 苏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2]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D]. 贺勇. 云南大学, 2018(01)
- [3]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D]. PHUNG THI SINH.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4]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 ——以云南为例[D]. 徐畅江. 云南大学, 2013(05)
- [5]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实践对策研究[D]. 李若青. 云南大学, 2011(07)
- [6]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研究[D]. 史睿.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5)
- [7]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努力开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在2008年全省民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 刘平. 今日民族, 2008(03)
- [8]唱响阿佤新歌——记西盟佤族自治县“兴边富民”行动[J]. 李正洪. 今日民族, 2006(07)
- [9]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民族工作研究[D]. 刘亚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10]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D]. 青觉.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