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构件/构架的开发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笑颜[1](2021)在《基于居民需求的美岱桥村传统农宅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村民对生活环境和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加,但农宅的居住空间却无法切实满足居民现代化的生活需求。当下的改造方式以贯彻落实相应政策,且由政府自上而下主导进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但因设计建设过程中忽略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和心理感受,导致改造后用房与村民日常生活无法契合。虽然有少数自下而上的个体改造行为,但由于村民欠缺相关专业知识,改造后空间变得无组织缺乏系统化且没有延续传统农宅建筑特征。因此,优化改造应以建筑师为主导,以村民积极参与为基本原则,以满足居民实际生活需求为目的进行。本文以美岱桥村传统农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测绘、需求调查和后评价等主要研究方法,对居住空间现状和居民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满足居民需求的空间优化策略,形成优化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村民评价。首先,对美岱桥村传统农宅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村落的实地调研,总结传统农宅的空间布局模式和组织流线,分析传统农宅现存问题。再对将功能空间相应的功能需求对应马斯洛需求层级,从而得到四个层级需求,即基础生理活动需求、习惯性活动需求、多样化休闲活动需求以及适老幼活动需求,将需求对应到相应的功能空间,得到问卷的需求定量,通过需求问卷数据结果,分析需求结果与农宅现存问题之间的矛盾。然后,提出农宅优化策略,并选择典型院落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分析需求影响因子及需求与空间的矛盾,提出满足居民需求相应功能空间的优化策略。在典型院落中选取3处平均需求度最高、使用现状较好的院落,采用优化策略进行具象的优化设计随后将优化方案反馈到村民当中,得到村民对方案的评价数据,分析现阶段优化设计的不足,并对方案进行二次优化。最后,提出满足居民实际生产生活需求的传统农宅优化方案。本研究拟得到受需求影响因素的需求变化规律、传统农宅的优化指导策略以及具体优化方法。希望本研究可以让传统农宅优化改造与居民实际生活需求严重不相符的问题得到改善,为相似现状的农宅建设提供新思路,为传统农宅今后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屈锦华[2](2021)在《建构语境下陕南凤凰古镇传统建筑的当代转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日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建筑作为传统文化和地域特征的特质正逐步丧失,建筑的符号化和图像化现象也使得建筑学陷入争奇斗艳的形式误区。随着对文化自信的倡导和文化认同感的寻找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思考对建筑本体的回归以及对场所性地域性的当代回应,经过几代建筑师对乡土建筑等的探索,传统建筑的本土性已逐步脱离表面化形式化的转译,而建构作为对建筑逻辑整体的思考可以作为抵抗“图像化”特征的有效手段被加以重视,对建筑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的推敲并将原真性的本体性内容从复杂的背景中提取出并重现于当代社会,使本土建筑取得当代与历史的双重认可是建筑学最大的优势。一些建筑师在关注传统营建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将现代化手段和技术带入到传统营建中,建构理论关注的建筑本质的逻辑建构和传统建筑的营造具有相似的理论和逻辑,因此,在当代“建构”可以作为了解传统“营建”的新视野,传统建造体系的转译也是本土营造观的重要手段。陕南凤凰古镇作为汇集南北传统建筑之长的重要文化节点,其营造技艺和传统特色却面临失传走向消亡,如何传承这些优秀的营造优点并为现代使用,继续深入研究探索。论文以建构理论为视野,以陕南柞水凤凰古镇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构逻辑的分析,寻找到传统营建和当代建构的契合之处,结合中西方优秀转译实例展开研究分析。首先,通过对建构理论的梳理,认清建构视野的建构逻辑和方法,基于这一视野对凤凰古镇的传统建筑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研究形成其建筑特点背后的逻辑和因素。其次,对陕南凤凰古镇传统建筑的建构思想、营造技艺进行调研分析,得出其传统建筑中普遍具有的建造逻辑,并分析其传统营建在当今社会传承的优缺点,对凤凰古镇传统营建方式、材料、营建方式、结构作用等优缺点进行总结,结合对中国和西方当代转译实践的研究经验,总结当代建构中对其场所性、建构材料、结构及构造细部的转译策略,针对凤凰古镇传统建筑讨论在当代和未来怎样更好地营建以适应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策略。最后,通过对以上策略的学习,对具体地块分析调研,做出合理、科学、高效的对符合其场所性的传统建筑建构的转译设计方案。
邓志钱[3](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自从Alpha Go大放异彩之后,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在202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更是将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进行推进。各行各业跃跃欲试,建筑设计行业也积极响应。2020年6月,住建部便批准了深圳率先开展人工智能审图的方案。理论上,人工智能是一类算法的集合,“深度学习”属于其中的一种。尽管深度学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有很大的研究提升空间。国内高层住宅发展成熟,标准化程度高,有充足且高质量的数据,为其衔接深度学习技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此外,很多地产公司也与高校、研究机构开展智能化设计方法的合作研发,反映了行业的生成设计需求。高层住宅立面设计具有一定程式化和重复性特征,也为建筑领域深度学习的起步应用提供了更便捷、可靠的试验场。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策略,为高层住宅立面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智能设计方法,提高设计和方案比较的效率,为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实际应用做出一点贡献是本研究的初衷。为实现本研究的目标,论文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对建筑生成设计、深度学习和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相关技术及理论进行探究,为本研究建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二阶段,借助问卷与访谈对当前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现状与生成设计需求展开了调研,为实验设计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三阶段,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并从生成设计准备、数据库的建立、生成模型构建和生成结果评价四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第四阶段,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研究拟定了三种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实验,以实验的方式对本研究提出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和生成设计策略展开了探究;第五阶段,研究以一个实践案例对本文提出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和策略进行演示和验证,并提出相关应用建议。最后,论文对本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论文对本研究提出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进行了利弊权衡的分析,并就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的最终成果是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并就该方法总结出了三条生成设计策略:人机协同的设计流程、生成设计的创新技巧和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本研究也实现了一定的创新,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本研究将“深度学习”与“高层住宅立面设计”进行跨学科整合,拓宽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范围;第二,本文对Pix2Pix技术与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结合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具有一定的技术参考价值;第三,立足于国内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现状,本文提出的生成设计方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王佳林[4](2021)在《渤海南域民居基因图谱构建及其转换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渤海南域位于山东沿海北部,西起山东与河北省行政边界,东至黄渤海分界线以东100公里,纵深方向以受海风影响100公里为界定。作为明海防体系山东关键节点、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起点、闯关东陆上线路局部地带,多样文化和匠作技艺在此传播与交融。渤海南域地貌形态复杂、文化多元聚合,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民居建筑,南域民居是山东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民居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南域民居研究一直处于山东民居研究的边缘化状态,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基于导师团队“环渤海乡村住居文化及其传承策略研究”,锁定环渤海局部文化地带,针对渤海南域展开细化研究。对刘沛林“景观基因理论”适当转化,拓展民居建筑基因部分,用于系统研究地域民居建筑;对渤海南域20个聚落60多处民居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获取渤海南域民居建筑基础资料,以民居建筑基因为研究方法,对地域民居基因进行识别、归纳、图谱构建和转换应用,以期对南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撑和设计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其中以第三、四、五章为核心章节。第一章:研究范围、对象、现状和技术路线。对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明确研究范围、对象以及研究方向和重点。第二章:研究方法论述。作者对景观基因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对其中民居建筑基因部分进行适当转化和拓展,构建地域民居研究系统化方法。第三章:梳理渤海南域聚落与民居建筑基因相关影响因素,对南域民居建筑所处的聚落环境进行基因识别和特征解析。第四章:基于民居建筑基因,从合院类型、平面布局、屋脸形式、宅门类型、细部装饰、屋顶与山墙造型、正房木构架、建筑构造、建筑材料与色彩等方面进行基因识别,构建渤海南域民居区域分布图谱、平面图谱、立面图谱、细部装饰图谱和木构架图谱。第五章:分别选取鲁北沿海平原、胶莱沿海平原、胶东低山丘陵三种特征地貌下的典型民居进行民居建筑基因图谱转换应用,结合现代元素和技术手段,强化传统类型的实用价值、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为地域民居建造实践提供一定的设计参考。
龚俊[5](2021)在《特高压变电构架的架塔线耦合及地震入射方向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特高压变电构架(以下简称“构架”)作为特高压变电站内典型且重要的下部支承结构,承担着支承电气设备及大跨度输电导线的作用,其抗震性能直接决定了特高压网络主干线是否能承受强震作用、保障正常运营。构架的抗震设计存在两项关键理论问题。一是(构)架(输电)塔(导)线耦合体系的动力相互作用突出。通过震害调查已经发现,与构架相连的输电导线和远端的输电塔均可能加剧结构的倒塌震害,揭示架塔线动力耦合作用机理并量化其对构架的影响已经成为设计人员和业主的迫切需求。二是地震入射方向影响显着。架塔线耦合体系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其构架呈非对称的受力和变形状态。对于这类不规则耦合体系的抗震性能,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地震入射方向也可能是不利因素。因此研究架塔线耦合体系的地震入射方向效应,可以保证其在任意入射方向下的地震安全,也将对构架的抗震设计方法完善起到推动作用。本文正是基于以上两项理论问题开展研究工作,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倾斜输电导线的等效简化模型采用解析方法推导了倾斜悬索(含阻尼且均匀)水平张力的频响函数,并根据频响函数提出了悬索的水平静力刚度和索动力系数,建立了其水平动力刚度,该动力刚度充分考虑了索的几何、材料、动力及阻尼特性。然后将倾斜输电导线等效简化为基于水平动力刚度的弹簧模型,以单塔单线体系为对象采用振动台试验和数值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验证,发现其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显着提高了计算效率。最后通过开展参数分析发现,在倾斜角不超过50°的情况下,等效弹簧模型在不同地震激励下均可以有效模拟具有不同倾斜角、垂跨比和跨度的输电导线与结构的动力耦合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弹簧模型是依据索平面内的推导结果建立起来的,忽略了索平面外的振型贡献。(2)架线动力耦合效应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加工了缩尺比为1/15的单跨架线耦合体系试验模型,以三种输电导线垂跨比为分析工况,采用20条远场地震动以设防强度对试验模型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一维激励。试验结果发现,架线动力耦合作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构架的响应,减弱程度随垂跨比的减小而增大;相比纵向激励,在横向激励下表现更为强烈。其次,通过对数值原型进行参数分析,发现耦合作用是体系的自身属性,与外荷载无关;相比三跨,在单跨架线耦合体系中更为突出。最后,对耦合体系开展横向强震倒塌试验,结果表明,在强震作用下,耦合作用加速了构架的损伤发展,降低了其承载力,影响了结构的倒塌倾覆方向。(3)架塔线动力耦合效应建立了基于ABAQUS的三种有限元模型,即:非耦合构架、架线和架塔线耦合体系,其中前两种作为对比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讨论了构架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塑性发展规律,并利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三种分析模型开展全荷载域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架线和架塔线两种耦合作用均改变了构架的强震失效模式,大大降低了其承载力,使构架的倒塌风险显着增大。总结发现,架塔线动力耦合作用包含了输电塔横担的激励放大作用、输电导线的初始水平张力作用、弹性约束作用以及悬挂系统的耗能减震作用,对于构架的抗震性能而言,前两者是不利作用,后两者是有利作用。(4)地震入射方向效应基于4264组多维地震动无偏样本空间,研究了地震动特性随入射方向的变异性,发现这种变异性与震源、传播距离和场地条件等因素无关,表现出复杂的随机特性。根据上述变异性大小提出了基于方向性的多维地震动分类方法及其选择标准。根据以上标准更新了远场记录库,采用40组地震动对架塔线耦合体系进行多方向激励。研究表明,入射方向对构架地震响应的影响大,不能被忽视;入射方向的改变会使构架各阶振型的参与程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在强震作用下的塑性分布和抗倒塌性能。此外,从理论上对地震动和入射方向不确定性进行解耦,提出了构架地震响应及极限承载力的95%保证模型。最后,结合架塔线动力耦合和地震入射方向效应,提出了构架在小震作用下的弹性结构响应和强震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模型。(5)多入射角地震易损性研究基于地震需求和抗震能力分别与入射方向相关和无关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考虑结构方位布置和断裂带走向的多入射角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充分体现了地震动、结构和入射方向不确定性。据此,首先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组建结构-地震动-入射角样本对和结构-地震动样本对,对架塔线耦合体系分别开展了概率抗震能力分析和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然后,采用本文提出的多入射角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建立构架在不同极限状态下的易损性平面,据此为特高压变电站外的输电线路布置方案提供了建议;其次,将采用本文方法与基于传统激励方法的易损性分析方法(TEM-SFAM)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TEM-SFAM方法不能识别出构架可能存在的最大地震风险,在构架地震易损性分析中的可靠性低。最后,提出了一种以震中位置为变量的地震风险评估方法,并对实际工程进行了定量评估。
苗健[6](2021)在《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檐廊空间研究》文中指出藏族传统建筑有别于其他民族建筑且风格十分独特,尤其是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受到不同地理环境和文化风俗的影响,不同的地域条件下都孕育出迥异的建筑类型。所谓的河湟地区是指在甘肃的西南部和青海东南部,黄河与其支流湟水之间的这片土地。从地理形态上看这片区域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地理单元。由于这里自古就是中原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盘踞之地。扎根在该地区的藏族受到中原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影响,其民族风俗以及住居文化上已经与汉文化有所交融。檐廊空间作为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空间类型,其产生与发展与藏族文化以及汉族文化的交融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这一空间的研究对于藏族民族迁徙以及民族文化交融的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以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中的檐廊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人类学、历史学、类型学、现象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在对该地区民居以及居民生活方式深入调研后,对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进行了由外而内的梳理。首先是对檐廊空间的外部界面研究,其次是内部空间形态的研究,再次是与民居其他空间关系和檐廊空间内部的空间关系的研究总结。最终得到线性、中介性、边缘效应、公共性这四种空间特性。除此之外,在纯粹的空间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文化,揭示檐廊空间在不同活动背景下承载的内容。从而使本文的研究更加具备现实意义。最后,在由表及里的研究逻辑之外,再次扩大研究视角,通过与河湟地区藏族民居相似的其他民居中檐廊空间特点的横向对比,进一步验证前文中对于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一些特性的论证,夯实研究成果。通过归纳总结,将檐廊空间的空间特性与现有活动内容的梳理归纳得到以下两种结论:一方面空间特性的多样化使得檐廊空间成为民居中生活生产活动最为丰富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多样的空间特性、丰富的空间活动、宜人的空间比例共同造就了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的檐廊空间。同时这三种因素环环相扣,也从多方面体现了该地区藏族独特的住居文化。这对于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的研究和保护也有着较大的意义。最后,结合现有研究内容,对梳理出的调研期间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檐廊空间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尝试性解决。首先,一方面通过调研了解现阶段存在问题的种类,一方面通过问答和资料查阅梳理问题本后可能的原因。其次从檐廊空间平面适应性、阳光间改造合理性、民族文化正确认识观这三个方面入手,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得到三个结论:1.檐廊空间平面应顺应自然有的放矢。2.阳光间改造不能较好的改善室内热环境,且这一改造与村民本身的改造动机也不符。笔者也尝试性的在本文中设计了一种满足空间特性的封闭式檐廊空间。3.民族住居文化应该正确引导,逐步消除消费文化对传统民居带来的冲击。
孟家[7](2021)在《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傣族竹构建筑凝结着傣族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他们顺应自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的成果。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傣族村寨竹构建筑因防霉、防腐、防蛀以及节点连接方式上的一些问题,其建筑耐久性和审美需求不能够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当前,傣族竹构建筑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随着近年来大家对生态、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关注度提高,大家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竹子这一传统材料上,竹构建筑逐渐成为建筑界研究的热点,同时有许多优秀的实践作品问世。经过笔者对傣族村寨田野调查发现,傣族村寨不仅有着丰富的建筑用竹资源,而且有着自己的一套关于竹材种植、加工处理和营造的传统知识。基于此,本论文以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建筑类型调研,总结传统建造技艺特点与现状问题。同时,梳理国内外优秀的现代竹构建筑技艺,从中提取出可以借鉴的营造技艺和竹材处理工艺,用以改良传统竹构建筑的问题,使之经过重构之后适应今天的发展。在这方面笔者做了一些研究性探索,提出竹材处理加工工艺的更新和节点连接方式的重构策略,并在傣族村寨积极的发展景观建筑,傣族竹构建筑在当下的回归不仅能够使得传统建筑技艺得到传承,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颢霖[8](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朱鹤天[9](2020)在《基于BIM软件二次开发的泵站工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领域“智慧化”逐渐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智慧化”有效手段,BIM技术在水利行业成为主流。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设计阶段是建设周期中较为基础且重要的部分,传统的二维制图技术虽然依旧是各设计院主流的设计手段,但在实际工程中逐渐无法满足建设、施工、运维等参建单位的需求,绘图效率更是亟待提高,于是三维建模技术的优势在BIM设计中得到显现。另外,对于大多数BIM软件都是国外企业研发,且多数针对建筑行业,缺少本土化、专业化特点,对于大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存在适配性较低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当下流行的BIM三维设计软件,其不仅有系统丰富的建模功能,可以进行参数化族构件的建立,便于系统管理,另外BIM相关软件还包含API接口的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有效解决了行业软件的兼容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BIM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研究API开发工具,通过建立参数化族库,研发出快速生成水利水电工程模型的快速建模方法——建立水利水电工程参数化族库,生成参数化族构件,嵌套整合生成模型;(2)研究BIM软件二次开发技术,通过开发环境设计、方法设计等手段,并引入BIM族构件的概念,将水利水电工程的模型进行族构件的划分,创建水利水电工程参数化族构件二次开发思路及流程,实现参数化建立;(3)运用可视化编程工具,通过编写源代码对以进水池模型为例的模型创建,包括创建平面、镜像元素、延伸构件等方法、创建窗体及控制按钮,并实现参数化更新模型,并引入了C#中方法函数的概念,简化建模过程;(4)结合某泵站工程案例,研究分析了参数化族构件在项目中搭建模型的基本方法,然后以进水池模型为例将建立好的模型设计插件应用到项目中,最后得到完整的泵站模型,并实现快速生成二维及三维施工图、计算工程量,最后利用BIM相关软件和Navisworks软件的协同性实现施工进度模拟。利用该建模方法构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参数化族库,在建模阶段可以做到集成共享,根据实际水利水电工程布置及任务,通过调取所需族构件并输入参数数据,一键生成三维模型,提高设计效率。
李从浪[10](2020)在《基于BIM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信息化变革进程的快速推进,BIM技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里得到迅猛发展,但在道路、桥梁、隧道领域的应用相对落后。为提高道路桥梁等行业普遍存在预算超支、工期拖延、效率低等问题,利用BIM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迫在眉睫。本文讨论了 BIM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提出道路、桥梁等领域的BIM需求和研究问题;然后介绍BIM技术的实际应用状况和BIM协同管理平台成果;进而阐述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原理、优势和三维建模等;最后结合荔玉高速项目,研究了 BIM技术在建模、无人机实景模型结合BIM协同管理平台的应用。利用BIM协同管理平台WBS编码,实现了 BIM协同管理平台模型轻量化技术;基于建设期BIM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各业务数据和系统的高效协同与共享;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实现了以三维模型为载体进行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解决超大型公路工程BIM协同管理平台的关键技术路线问题。图[73]表[11]参[58]
二、基于构件/构架的开发方法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构件/构架的开发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居民需求的美岱桥村传统农宅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农宅的现实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阐述 |
1.4.1 传统农宅 |
1.4.2 居住空间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居民需求研究 |
2.1.1 需求相关理论 |
2.1.2 实现村民需求的方法 |
2.1.3 居民需求的价值 |
2.2 公众参与在建筑中的表现 |
2.2.1 国外相关案例 |
2.2.2 国内相关案例 |
2.3 传统农宅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内相关研究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岱桥村传统农宅现状与居民需求调查 |
3.1 调研概述 |
3.1.1 调研方案与实施 |
3.1.2 调查问卷设计 |
3.1.3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 传统农宅居住空间调研分析 |
3.2.1 院落空间分析 |
3.2.2 外部形态分析 |
3.2.3 居室空间分析 |
3.3 村民需求调查分析 |
3.4.1 美岱桥村传统农宅居民需求层级研究 |
3.4.2 居民需求的影响因素 |
3.4.3 村民需求调查与分析 |
3.4 居民需求与居住空间的矛盾 |
3.4.1 院落空间存在矛盾 |
3.4.2 外部形态存在矛盾 |
3.4.3 居室空间存在矛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居民需求的传统农宅优化策略 |
4.1 优化策略原则 |
4.2 院落空间优化策略 |
4.2.1 空间布局优化 |
4.2.2 院落流线优化 |
4.3 外部形态优化策略 |
4.3.1 建筑体量优化 |
4.3.2 建筑立面优化 |
4.3.3 建筑结构优化 |
4.4 居室空间优化策略 |
4.4.1 功能组成优化 |
4.4.2 空间组成优化 |
4.5 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4.5.1 优化案例分析 |
4.5.2 优化设计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村民满意度评价与设计优化 |
5.1 优化对象选定 |
5.2 方案优化 |
5.2.1 I型方案优化 |
5.2.2 II型方案优化 |
5.2.3 III型方案优化 |
5.3 优化方案评价及再优化 |
5.3.1 方案满意度调查 |
5.3.2 方案评价 |
5.3.3 评价结果 |
5.3.4 方案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图录 |
附录 B 表录 |
附录 C 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 D 院落测绘和设施详情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附件 |
(2)建构语境下陕南凤凰古镇传统建筑的当代转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建构理论相关综述 |
1.3.2 建构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
1.3.3 陕南传统建筑的建构研究 |
1.3.4 建构的当代转译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论文框架 |
2 建构理论与建构逻辑 |
2.1 建构的理论体系 |
2.1.1 建构的概念 |
2.1.2 建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3 材料的建构 |
2.1.4 结构的建构 |
2.1.5 构造细部的建构 |
2.1.6 建构与场所性 |
2.2 “建构语境”与“营造体系” |
2.2.1 传统建筑的建构 |
2.2.2 本土“建构”观念 |
2.2.3 “建构”与“营造”类比 |
2.3 本章小结 |
3 陕南凤凰古镇传统建筑概况调研 |
3.1 陕南凤凰古镇的地域化特征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气候特征 |
3.1.3 山水格局 |
3.1.4 人文历史特征 |
3.2 陕南凤凰古镇的外部空间特征 |
3.2.1 凤凰古镇用地现状及空间结构 |
3.2.2 凤凰古镇景观空间布局 |
3.2.3 凤凰古镇水系布局 |
3.2.4 凤凰古镇交通布局 |
3.3 陕南凤凰古镇聚落总体布局 |
3.3.1 凤凰古镇聚落形成与发展 |
3.3.2 凤凰古镇功能布局 |
3.3.3 凤凰古镇建筑总体风貌 |
3.3.4 凤凰古镇建筑保护概况 |
3.4 陕南凤凰古镇建筑群肌理形态及空间结构 |
3.4.1 凤凰古镇建筑群形态肌理的组织 |
3.4.2 凤凰古镇街巷空间的组织 |
3.4.3 凤凰古镇空间形态的延续与发展 |
3.5 陕南凤凰古镇的传统建筑特征 |
3.5.1 凤凰古镇传统建筑特色特征 |
3.5.2 凤凰古镇传统建筑院落平面 |
3.5.3 凤凰古镇传统建筑立面特征 |
3.5.4 凤凰古镇传统建筑剖面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陕南凤凰古镇传统建筑的建构 |
4.1 陕南凤凰古镇传统建筑的建构思想 |
4.1.1 营建体系 |
4.1.2 匠作传承 |
4.1.3 做法工序 |
4.2 陕南凤凰古镇传统材料的建构 |
4.2.1 土的建构 |
4.2.2 木的建构 |
4.2.3 砖的建构 |
4.2.4 石的建构 |
4.2.5 其他材料的建构 |
4.3 陕南凤凰古镇传统结构的建构 |
4.3.1 基础的建构 |
4.3.2 承重结构 |
4.3.3 围护结构 |
4.3.4 屋顶结构 |
4.4 陕南凤凰古镇细部构造的建构 |
4.4.1 地面铺装 |
4.4.2 门窗隔扇 |
4.4.3 柱础装饰 |
4.4.4 屋顶装饰 |
4.4.5 色彩装饰 |
4.5 陕南凤凰古镇建筑建构调研 |
4.5.1 传统建筑 |
4.5.2 新旧混合建筑 |
4.5.3 新建建筑 |
4.5.4 调研总结 |
4.6 陕南凤凰古镇建构特点总结 |
4.7 陕南凤凰古镇建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7.1 传统建筑营建技艺的失传 |
4.7.2 新材料的使用不当 |
4.7.3 结构混乱和构造缺陷 |
4.7.4 建筑细部缺失 |
4.8 本章小结 |
5 陕南凤凰古镇传统建筑的转译策略研究 |
5.1 传统营造的当代转译研究 |
5.1.1 传统建筑的营造哲学 |
5.1.2 传统营建的局限性 |
5.1.3 传统建筑的当代转译探索 |
5.1.4 建构理论下的转换探索 |
5.1.5 本土营造观念的理论重构 |
5.2 建构语境下的当代转译研究 |
5.2.1 建构思维模式的重构 |
5.2.2 形式生成的转译 |
5.2.3 建构逻辑的继承与转译 |
5.3 传统营造的当代转译实例 |
5.3.1 传统建构的继承转译——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 |
5.3.2 传统建构的精简转译——玉湖完小 |
5.3.3 当代转译实践的经验总结 |
5.4 陕南传统建筑建构转译策略 |
5.4.1 建构语境下凤凰古镇传统建筑的转译原则 |
5.4.2 传统材料的转译策略 |
5.4.3 传统结构的转译策略 |
5.4.4 构造细部的转译策略 |
5.4.5 凤凰古镇传统技艺的转译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陕南凤凰古镇传统建筑的当代转译设计初探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区位 |
6.1.2 场地分析 |
6.1.3 场地建筑分析 |
6.2 设计策略 |
6.2.1 整体规划——对外部空间的回应 |
6.2.2 地块梳理——对聚落布局的回应 |
6.2.3 现地块布局——对村落建筑肌理的回应 |
6.3 建构转译 |
6.3.1 建构逻辑转译 |
6.3.2 材料建构的转译 |
6.3.3 结构营建的转译 |
6.3.4 细部装饰的转译 |
6.4 设计成果 |
6.4.1 轴测图 |
6.4.2 总平面图 |
6.4.3 平面图 |
6.4.4 立面图 |
6.4.5 剖面图 |
6.5 设计转译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图录 |
表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工智能与新基建 |
1.1.2 深度学习与建筑生成设计 |
1.1.3 高层住宅的开发趋势与智能化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简述 |
1.3.1 深度学习 |
1.3.2 建筑生成设计 |
1.3.3 高层住宅立面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的目标 |
1.5.2 研究的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深度学习 |
2.1.1 理论基础 |
2.1.2 工作原理 |
2.1.3 常见生成模型 |
2.2 建筑生成设计 |
2.2.1 历史沿革 |
2.2.2 主流方向 |
2.2.3 与深度学习 |
2.3 高层住宅立面设计 |
2.3.1 发展沿革 |
2.3.2 典型风格 |
2.3.3 主要构件 |
2.3.4 设计原则 |
2.3.5 设计现状调研 |
2.4 关键技术与思路 |
2.4.1 Pix2Pix |
2.4.2 SSIM评价指标 |
2.4.3 生成设计思路 |
第3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 |
3.1 生成设计准备 |
3.1.1 生成目标 |
3.1.2 生成方案 |
3.1.3 设备技术 |
3.2 数据库的建立 |
3.2.1 数据搜集 |
3.2.2 数据处理 |
3.2.3 数据分配 |
3.3 生成模型构建 |
3.3.1 模型搭建 |
3.3.2 模型训练 |
3.3.3 模型形成 |
3.4 生成结果评价 |
3.4.1 主观评价法 |
3.4.2 客观评价法 |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实验与策略探究 |
4.1 实验前期准备 |
4.1.1 实验背景 |
4.1.2 实验目标 |
4.1.3 技术准备 |
4.2 生成设计实验 |
4.2.1 立面风格对比应用实验 |
4.2.2 立面尺度对比应用实验 |
4.2.3 立面细节对比应用实验 |
4.3 生成设计策略 |
4.3.1 人机协同的设计流程 |
4.3.2 生成设计的创新技巧 |
4.3.3 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
第5章 实际案例应用 |
5.1 设计背景 |
5.1.1 项目简介 |
5.1.2 设计需求 |
5.1.3 技术图纸 |
5.2 立面生成 |
5.2.1 方案设计 |
5.2.2 生成结果 |
5.3 应用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高层住宅立面设计调研问卷 |
附录 B:高层住宅立面设计调研访谈表及访谈记录 |
致谢 |
(4)渤海南域民居基因图谱构建及其转换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民居研究现状 |
1.3.2 山东民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景观基因理论研究现状 |
1.3.4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本文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2 景观基因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
2.1 基因、景观基因概念 |
2.2 景观基因理论 |
2.2.1 景观基因类别 |
2.2.2 景观基因识别原则与指标 |
2.2.3 景观基因提取与图谱构建 |
2.3 民居建筑基因 |
2.3.1 民居建筑基因类别 |
2.3.2 民居建筑基因识别与图式表达 |
2.3.3 渤海南域已调研建筑风貌分析: |
3 渤海南域景观基因识别 |
3.1 渤海南域景观基因影响因素解析 |
3.1.1 自然环境 |
3.1.2 海洋文化 |
3.1.3 齐鲁文化 |
3.1.4 移民、军事与民俗等因素 |
3.2 渤海南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 |
3.2.1 聚落选址识别 |
3.2.2 聚落形态识别 |
3.2.3 道路结构识别 |
3.2.4 主体性公共建筑识别 |
3.2.5 参照性环境因子识别 |
3.3 本章小结 |
4 渤海南域民居建筑基因识别与图谱构建 |
4.1 本章技术路线 |
4.2 渤海南域民居建筑基因识别 |
4.2.1 合院类型识别 |
4.2.2 平面布局识别 |
4.2.3 屋脸形式识别 |
4.2.4 宅门类型识别 |
4.2.5 细部装饰识别 |
4.2.6 屋顶与山墙识别 |
4.2.7 正房木构架识别 |
4.2.8 建筑构造识别 |
4.2.9 建筑材料与色彩识别 |
4.3 渤海南域民居建筑基因图谱构建 |
4.3.1 区域民居分布图谱 |
4.3.2 平面图谱构建 |
4.3.3 立面图谱构建 |
4.3.4 细部装饰图谱构建 |
4.3.5 木构架图谱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渤海南域民居基因图谱转换应用 |
5.1 渤海南域民居建筑现状与问题分析 |
5.2 渤海南域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 |
5.2.1 原真与完整 |
5.2.2 有形与无形 |
5.2.3 延续与替补 |
5.3 渤海南域民居建筑基因图谱设计应用 |
5.3.1 鲁北沿海平原民居设计 |
5.3.2 胶莱沿海平原民居设计 |
5.3.3 胶东低山丘陵民居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特高压变电构架的架塔线耦合及地震入射方向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变电构架的研究现状 |
1.3 塔线动力耦合效应的研究现状 |
1.3.1 输电导线的分析模型 |
1.3.2 分析方法 |
1.3.3 塔线体系的抗震关键问题 |
1.4 地震入射方向效应的研究现状 |
1.4.1 地震动特性 |
1.4.2 最不利入射方向 |
1.4.3 结构的入射方向效应 |
1.4.4 多入射角地震易损性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倾斜输电导线的等效简化模型 |
2.1 引言 |
2.2 倾斜悬索的抛物线近似解 |
2.3 频响函数 |
2.3.1 运动方程 |
2.3.2 水平张力增量ΔH |
2.3.3 竖向张力增量ΔV |
2.3.4 频响函数的封闭表达式 |
2.4 倾斜悬索的静动力刚度 |
2.4.1 静力刚度和Ernst公式的修正 |
2.4.2 索动力系数 |
2.4.3 水平动力刚度 |
2.5 基于水平动力刚度的弹簧模型 |
2.5.1 振动台试验 |
2.5.2 弹簧模型的验证 |
2.6 弹簧模型的适用范围 |
2.6.1 地震动激励 |
2.6.2 倾斜角 |
2.6.3 垂跨比 |
2.6.4 跨度 |
2.6.5 最小振型参与数量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架线动力耦合效应 |
3.1 引言 |
3.2 工程原型 |
3.2.1 原型概况 |
3.2.2 输电导线的等效简化 |
3.3 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加工 |
3.3.1 试验模型的设计 |
3.3.2 试验模型的加工 |
3.4 试验方案 |
3.4.1 地震动的选择 |
3.4.2 加载方案 |
3.4.3 试验设备及传感器布置 |
3.5 初始水平张力响应与结构自振特性 |
3.6 横向激励试验结果与数值参数分析 |
3.6.1 耦合作用对构架地震响应的影响(试验组别1) |
3.6.2 垂跨比的影响(试验组别2) |
3.6.3 耦合机理 |
3.6.4 数值重现 |
3.6.5 基于数值方法的参数分析 |
3.7 纵向激励试验结果 |
3.8 倒塌试验结果(试验组别5) |
3.8.1 弹塑性阶段 |
3.8.2 倒塌阶段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架塔线动力耦合效应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及远场记录库 |
4.2.1 有限元模型 |
4.2.2 远场记录库 |
4.3 不同强度的地震作用 |
4.3.1 多遇和设防地震 |
4.3.2 罕遇和极罕遇地震 |
4.4 强震失效模式及全过程分析 |
4.4.1 三种分析模型的结果对比 |
4.4.2 架线耦合体系的参数分析 |
4.5 承载力及倒塌易损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震入射方向效应 |
5.1 引言 |
5.2 多维地震动的分类方法及选择标准 |
5.2.1 地震动数据库 |
5.2.2 地震动特性随入射方向的变异性 |
5.2.3 分类方法及选择标准 |
5.3 地震响应的变异性 |
5.3.1 远场数据库的更新和激励方法 |
5.3.2 地震响应 |
5.4 强震失效模式 |
5.5 地震响应和极限承载力的95%保证模型 |
5.5.1 基于传统激励方法的地震安全 |
5.5.2 95%保证模型的理论方法 |
5.5.3 弹性地震响应 |
5.5.4 弹塑性地震响应和极限承载力 |
5.6 结构响应和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模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入射角地震易损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分析方法 |
6.3 地震动、结构和入射方向的不确定性 |
6.4 概率抗震能力分析 |
6.4.1 破坏等级的划分及量化 |
6.4.2 概率抗震能力模型 |
6.5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
6.6 考虑多入射角的地震易损性 |
6.6.1 地震易损性平面 |
6.6.2 TEM-SFAM方法讨论 |
6.7 实际工程的地震风险评估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水平动力刚度的推导 |
A.1 平衡方程及运动方程 |
A.2 微分方程的求解 |
A.3 ΔH |
A.4 ΔV |
附录 B 地震记录库 |
附录 C 架线耦合体系参数分析结果 |
附录 D 构架的倒塌荷载 |
附录 E 地震动、结构和入射方向的不确定性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檐廊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课题研究的地域范围 |
1.2.2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庄廓民居研究的相关概述 |
1.3.2 檐廊空间研究的相关概述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1.6 课题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6.1 课题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2.檐廊空间的源与流 |
2.1 “廊”“檐廊”与“檐廊空间”的关系 |
2.1.1 廊的概念 |
2.1.2 檐廊的概念 |
2.1.3 檐廊和檐廊空间的关系 |
2.2 檐廊发展的历史脉络 |
2.2.1 檐廊的初生期 |
2.2.2 檐廊的发展期 |
2.2.3 檐廊的成熟期 |
2.3 传统檐廊的演变 |
2.3.1 传统檐廊功能特点的演变 |
2.3.2 传统檐廊结构特点的演变 |
2.3.3 传统檐廊空间特点的演变 |
2.3.4 传统檐廊装饰特点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3.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的形成与特点 |
3.1 檐廊空间在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中的界定 |
3.2 檐廊空间形成的脉络 |
3.2.1 藏族传统庄廓民居的形成 |
3.2.2 檐廊空间在藏族传统庄廓民居中的形成 |
3.2.3 檐廊空间在藏族传统庄廓民居中的发展 |
3.3 檐廊空间界面的构成与特点 |
3.3.1 檐廊空间界面的构成 |
3.3.2 不同空间界面的构成特点 |
3.3.3 不同空间界面的装饰特点 |
3.4 檐廊空间的形态 |
3.4.1 平面视角下的檐廊空间形态分类 |
3.4.2 竖向空间视角下的檐廊空间形态分类 |
3.4.3 空间比例视角下的檐廊空间形态分类 |
3.5 檐廊空间与民居中其他空间的关系 |
3.6 檐廊空间内部的空间关系 |
3.7 檐廊空间的特性 |
3.7.1 线性 |
3.7.2 中介性 |
3.7.3 边缘效应 |
3.7.4 公共性 |
本章小结 |
4.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承载的活动及作用 |
4.1 檐廊空间承载的活动 |
4.1.1 檐廊空间的功能性 |
4.1.2 檐廊空间在自然环境影响下承载的活动 |
4.1.3 生活习惯影响下承载的活动 |
4.2 檐廊空间具备的作用 |
4.2.1 线性特性下对私密性的保护 |
4.2.2 中介性特性下对不同空间的过渡 |
4.2.3 边缘效应特性下对活动区域的重新解读 |
4.3 宗教文化下檐廊空间存在的意义 |
4.3.1 藏族“自然观与天神观”下檐廊空间存在的意义 |
4.3.2 藏族“神圣中心、三界观、曼荼罗意向”下檐廊空间存在的意义 |
4.3.3 藏族“洁净观”下檐廊空间存在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5.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与其他民居檐廊空间的比较解析 |
5.1 “该地区其他民族”与“其他民居”概念的定义 |
5.2 “其他民居”概念下不同民居檐廊空间特点的阐述 |
5.2.1 关中民居檐廊空间 |
5.2.2 丽江纳西族民居与白族民居檐廊空间 |
5.2.3 北京四合院民居檐廊空间 |
5.2.4 晋派民居檐廊空间 |
5.2.5 宁夏临夏回族民居檐廊空间 |
5.3 不同民居檐廊空间与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的对比 |
5.3.1 檐廊空间界面构造的差异 |
5.3.2 檐廊空间界面装饰的差异 |
5.3.3 三视角下的檐廊空间形态的差异 |
5.4 不同民居檐廊空间异同总结 |
5.5 不同民居檐廊空间差异性的原因 |
5.5.1 空间界面差异性的原因 |
5.5.2 空间形态差异性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6.当前藏族传统民居中檐廊空间的困境及更新策略 |
6.1 当前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现状 |
6.2 当前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的困境及原因 |
6.2.1 基于自然环境的困境与原因 |
6.2.2 基于技术材料更新的困境与原因 |
6.2.3 基于传统文化引导的困境与原因 |
6.3 当前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的更新策略 |
6.3.1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檐廊空间进深调整与阳光间改造提升 |
6.3.2 基于技术材质的新材料新技术优化及综合运用 |
6.3.3 基于文化传承的檐廊立面风貌复原与针灸式保护 |
本章小结 |
7.结语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一 研究生其间发表论文 |
发表论文 |
致谢 |
(7)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前景 |
1.1.2 竹构建筑当下的价值体现 |
1.1.3 傣族竹建构研究的迫切需求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1 竹构建筑的国内研究动态 |
1.2.2 竹构建筑的国外研究动态 |
1.2.3 傣族竹构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意义、难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的意义 |
1.3.2 研究的难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界定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4.3 概念辨析 |
1.5 研究的方法、步骤及章节安排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研究的步骤 |
1.5.3 章节安排及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傣族村寨竹资源及其应用 |
2.1 竹资源概况 |
2.1.1 西双版纳竹类资源概况 |
2.1.2 傣族村寨建筑用竹资源调研 |
2.2 傣族村寨对竹材的应用 |
2.2.1 竹材在傣族村寨中的应用广泛 |
2.2.2 竹材用于傣族村寨环境营造 |
2.2.3 傣族对竹材的处理方式 |
2.3 傣族传统竹楼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
2.3.1 竹楼对傣族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
2.3.2 竹楼对傣族生存需求的适应性 |
2.3.3 竹楼对傣族竹类资源的适应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傣族传统竹构建筑技艺及发展困境 |
3.1 竹构建筑技艺选择的根源 |
3.1.1 自然的恩赐 |
3.1.2 气候的回应 |
3.1.3 技艺的制约 |
3.2 竹棚建构技艺 |
3.2.1 竹棚建筑“承重”体系 |
3.2.2 竹棚建筑“围护”体系 |
3.2.3 竹棚建筑节点构造研究 |
3.3 竹楼建构技艺 |
3.3.1 竹构作为傣族营建的技术选择 |
3.3.2 竹楼建筑“承重”体系 |
3.3.3 竹楼建筑“围护”体系 |
3.4 建构表现认识 |
3.4.1 材料的忠实塑造 |
3.4.2 建构方式守旧 |
3.4.3 形式空间简陋 |
3.4.4 在适应中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
3.5 傣族竹构建筑发展困境 |
3.5.1 环境的变迁 |
3.5.2 社会文化的变迁 |
3.5.3 传统竹构建筑的主要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竹构建筑技艺发展及建构表现 |
4.1 垂直与水平——竹构框架体的建构美学 |
4.1.1 垂直和水平的逻辑——竹构框架体的美学诠释 |
4.1.2 垒叠搭接的“积木”堆积——竹框架的建构模式 |
4.1.3 竹构框架体建筑实例研究 |
4.2 曲直形态——竹构单元的装配组合 |
4.2.1 杆件的拼接组合——预制单元式结构体系的基础 |
4.2.2 完善的结构体系——纯粹几何体的控制 |
4.2.3 竹构单元的装配组合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
4.3 编织建构——现代工程与传统竹编技术的结合 |
4.3.1 工程技术与竹艺编织技术的结合 |
4.3.2 探索其潜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 |
4.3.3 编织建构作品实例研究 |
4.4 现代竹构建筑加工及节点连接技术 |
4.4.1 竹材防护处理和加工工艺的进步 |
4.4.2 竹材节点连接技术的进步 |
4.4.3 数字化辅助建造技术的广泛应用 |
4.5 竹构的原生态表达 |
4.5.1 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竹构建筑的原生形态 |
4.5.2 竹构的真实性营造——结构材料色彩的真实性 |
4.5.3 原生态竹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
4.6 竹构的地域性契合 |
4.6.1 传统材料的诗意建构 |
4.6.2 地域文脉的传承与竹构表达 |
4.6.3 地域性竹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傣族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 |
5.1 傣族竹构建筑的发展优势及面临问题 |
5.1.1 发展优势 |
5.1.2 面临问题 |
5.2 傣族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 |
5.2.1 策略一:竹材处理加工工艺的更新 |
5.2.2 策略二:节点连接方式的重构 |
5.2.3 策略三:大力推广傣族村寨中的公共建筑 |
5.3 重构策略研究的应用案例 |
5.3.1 竹材的选用 |
5.3.2 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的具体操作 |
5.3.3 成果表达 |
5.4 探寻传统与现代技艺的结合之道 |
5.4.1 传统竹构建筑的工艺替换 |
5.4.2 传统竹构建筑的技艺提升 |
5.4.3 传统竹材料的“新生” |
5.5 傣族竹构建筑发展的趋势探讨 |
5.5.1 竹构建筑发展的创新思维 |
5.5.2 应用场景的扩大 |
5.5.3 精致化建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6.2 后续研究及展望 |
6.2.1 后续研究 |
6.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附录C: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建筑用竹一览表 |
附录D:国内外现代竹构建筑节点图录(节选) |
(8)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
本章小结 |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BIM软件二次开发的泵站工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智慧水利与BIM概念 |
1.1.2 BIM软件二次开发技术 |
1.1.3 BIM参数化设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BIM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BIM技术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性 |
1.4.3 主要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BIM技术理论概述 |
2.1 BIM技术概念及特点 |
2.2 BIM技术应用于工程各阶段的意义 |
2.2.1 规划阶段 |
2.2.2 设计阶段 |
2.2.3 施工阶段 |
2.2.4 运行维护阶段 |
2.3 BIM相关软件 |
2.4 BIM软件二次开发及API理论基础 |
2.4.1 BIM软件二次开发技术简介 |
2.4.2 外部命令和外部应用 |
2.4.3 应用程序和文档 |
2.5 本章小结 |
3 BIM软件二次开发方案设计 |
3.1 开发环境设计 |
3.2 API开发过程设计 |
3.2.1 API开发方法比选 |
3.2.2 结构参数的遴选 |
3.2.3 软件交互 |
3.2.4 水利水电工程参数化族库二次开发流程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参数化族构件的开发研究 |
4.1 BIM族及其参数化 |
4.1.1 BIM族构件 |
4.1.2 族构件的参数化 |
4.2 水利水电工程模型族库划分 |
4.3 参数化族库的创建 |
4.3.1 标准族构件参数化建立 |
4.3.2 标准族构件参数化更新 |
4.3.3 方法函数 |
4.3.4 生成面板按钮 |
4.3.5 生成参数窗体 |
4.4 本章小结 |
5 泵站工程参数化族库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泵站及挡土墙稳定应力计算 |
5.1.2 泵站主要建筑物设计 |
5.2 泵站工程模型参数化族的划分 |
5.2.1 划分原则 |
5.2.2 划分结果 |
5.3 泵站工程模型创建 |
5.3.1 整体构架创建 |
5.3.2 以进水池为例的插件应用 |
5.3.3 泵站工程参数化族库的建立 |
5.4 参数化设计模式与传统设计模式对比 |
5.4.1 项目建模 |
5.4.2 项目生成施工图 |
5.4.3 项目计算工程量明细表 |
5.5 泵站工程施工进度模拟及进度对比模拟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代码部分)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10)基于BIM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BIM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1.2 路桥领域BIM需求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主要技术路线研究 |
2 BIM技术的应用及管理平台研究 |
2.1 BIM技术的应用 |
2.1.1 可视化 |
2.1.2 工程量提取 |
2.1.3 技术交底 |
2.1.4 深化设计 |
2.1.5 助力投资,方案汇报 |
2.2 BIM协同管理平台研究 |
2.2.1 BIM协同管理平台架构 |
2.2.2 BIM协同管理平台相关功能研究 |
2.2.3 模型进入平台关键性技术 |
2.2.4 WBS编码体系建立 |
2.2.5 协同管理平台移动端构架 |
2.3 本章小结 |
3 无人机倾斜摄影研究 |
3.1 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现状 |
3.1.1 倾斜摄影建模现状 |
3.1.2 倾斜摄影技术 |
3.2 倾斜摄影技术原理 |
3.3 主流照片建模软件 |
3.3.1 建模软件 |
3.3.2 Smart3D软件研究 |
3.4 倾斜摄影技术优势 |
3.5 数据采集及处理 |
3.5.1 数据采集 |
3.5.2 数据处理 |
3.5.3 三维建模 |
3.6 倾斜摄影技术的具体应用 |
3.6.1 城市建筑检测 |
3.6.2 城市管理 |
3.7 本章小结 |
4 荔玉高速BIM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1.1 总体工程简介 |
4.1.2 分部的工程简介 |
4.2 BIM模型的建立 |
4.2.1 9标模型的建立 |
4.2.2 12标模型的建立 |
4.2.3 16标模型的建立 |
4.3 BIM模型应用 |
4.3.1 碰撞检查 |
4.3.2 工程算量 |
4.3.3 施工进度管理 |
4.3.4 三维可视化交底 |
4.3.5 4D施工模拟 |
4.4 无人机倾斜摄影 |
4.4.1 测区概况 |
4.4.2 资料状况 |
4.4.3 基本要求 |
4.4.4 飞行平台 |
4.4.5 实施过程 |
4.4.6 无人机实景建模 |
4.5 荔玉BIM协同管理平台 |
4.5.1 协同管理平台简介 |
4.5.2 工作目标 |
4.5.3 协同管理平台功能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基于构件/构架的开发方法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居民需求的美岱桥村传统农宅优化设计研究[D]. 王笑颜.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建构语境下陕南凤凰古镇传统建筑的当代转译设计研究[D]. 屈锦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研究[D]. 邓志钱.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渤海南域民居基因图谱构建及其转换应用研究[D]. 王佳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特高压变电构架的架塔线耦合及地震入射方向效应研究[D]. 龚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6]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檐廊空间研究[D]. 苗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D]. 孟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8]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9]基于BIM软件二次开发的泵站工程模型研究[D]. 朱鹤天.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10]基于BIM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李从浪.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