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海洋大学麦岛校区教学实验综合楼的方案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陈钢[1](2021)在《地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代建合同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实施,地方高校老校区因用地有限,已无法满足容纳更多的学生,对此地方高校纷纷进行新校区建设。目前,新校区建设项目多采用代建制管理,项目建设是否成功、成效如何,取决于代建合同管理是否有效执行。本论文以地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代建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为研究重点,从地方高校新校区、代建制和合同管理的定义和相关理论出发,对新校区项目建设中代建合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要解决代建合同管理问题,应首先解决合同结构策划问题。在对三种代建模式的合同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新校区建设的工作内容WBS和工作流,以及OBS组织结构和信息流进行过程梳理,从而探讨代建合同结构形式。通过分析构成合同文本的一般合同功能模块和特殊模块的内容和组合思路,针对不同的地方高校新校区代建项目,提出通过一般合同功能模块和特殊功能模块(包含新校区建设特色的模块)设计组合,以便快速建立符合高校新校区建设需求的合同文本,为合同管理开展提供前提条件,降低管理风险。通过对地方高校新校区代建合同结构的研究,既可以为高校新校区项目合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新校区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的思路。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黄山[3](2020)在《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进程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程度。大学校园在大规模、高速度的建设浪潮之后,数量逐渐饱和,转向追求高品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学校园逐渐改变低密度的粗放开发建设模式,呈现出集约化发展趋势。大学校园往高密度、集约化发展而增加建筑空间容量时,尽管尝试腾出更多室外用地,但仍会因为上升的使用人数相对地降低人均外部交往空间面积及其环境品质。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场所性和开放性是不能被替代的。因此处理好集约型大学校园中外部交往空间与整体校园空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侧重关注集约型大学校园和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这两个主干方向的交集。研究通过设计原则、设计目标、设计策略等几个方面对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进行探析,以期为相关项目提出设计参考依据。本文界定了集约型大学外部交往空间的概念,即指在大学校园的用地红线范围之内,围护建筑室内的结构以外的经有意规划营造的承担交往行为发生的室外及半室外空间。概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对集约化相关理论、集约型大学校园的特点及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分析了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主要使用人群的户外行为及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厘清了其构成要素和类型,并总结了与交往行为相关的空间因素和空间层次。通过资料收集和案例研究,总结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设计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场地选址和校园规模。依据上述研究基础,进一步总结设计该空间时应遵循整体性、集约性、开放性和人性化原则。分析出目前我国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存有空间布局不合理、人均资源不足、使用率低下和环境质量受限的现状问题。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现状问题提出从整体集约到提升空间活力的一系列设计目标。以设计目标为导向对集约型大学校园典型案例的外部交往空间设计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从空间布局、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以及空间环境优化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策略。通过整体规划的集约、空间资源的拓展、空间效率的提升以及空间交往活力的激发而营造出利于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活动的校园空间环境,并实现高密度环境下校园空间高效率、高质量的追求。结合实践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古镇口园区,验证设计策略在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实践中的运用。结果表明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策略基本符合集约型大学实践的设计需求。灵活组合策略在设计中可较为高效、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
黄安东[4](2020)在《基于密度指标体系的大学校园形态研究》文中认为密度指标一直都是城市规划和设计对城市形态控制的关键方法之一,其对建成环境、建筑的形态影响尤其显着。在形态研究中,密度指标也常被作为了解城市空间产生与变化的工具。尽管城市设计的密度量化方法已经层出不穷,但国内对于大学校园密度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大学校园是按照办学规模和类型套用普通高校面积指标,得出各项建设指标,结合校方需求规划设计而成,并服从国家或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总体利用布局。至今,大学校园建设正处于扩建、新建、搬迁并存的高强度新陈代谢中,许多早期的规划弊端正引起老校区扩建困难、形态混乱、空间品质不佳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某种程度上可归结于指标的不严谨制定。在国家土地集约政策与地方指标规范的相继出台下,新时期的大学校园规划正吸取以往经验,不仅对校园的空间品质、人均面积、容积率提出更高的指标要求,而且其发展战略也日趋与城市形态紧密相连。然而,当前的校园规划虽然有相当成熟的理论支撑并获得不断创新,但其规划策略和方法大多是宏观、定性判断层面,很少着眼于定量分析或密度指标分析,大学校园形态的研究更是如此。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形态,新时期的新、老校区都必须采取相应的密度策略以获得可持续增长和可预防收缩的形态效果,并为规划发展的各个阶段提供弹性空间和空间需求预测,因此《普通高等院校面积指标》难以成为高校规划的绝对教条和约束。尽管密度指标可以提供精确的统计数据,但现有描述建筑体量与土地的密度指标多样且标准不一,况且单一的数据也无法完整传达实质的形态和规划的意图。因此,为使得大学校园形态和发展意向有更精确的描述、校园形态设计有更可持续的方法,本研究试图探讨现有密度指标体系对于描述校园形态的影响,借助Spacemate矩阵对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一个基于指标体系的校园形态设计策略。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国内外校园形态和指标研究现状的综述,界定了指标体系与校园形态的概念并建立起两者相互关联的研究脉络;第二章对大学校我国大学校园建设指标进行宏观分析和各项指标分析,提出高校正由“形”向“量”转变;第三章提出了大学校园的分级指标体系,基于其二元相关性的理解提出Spacemate矩阵分析大学校园形态的方法;第四章通过Spaccemate矩阵分析四个实际案例并提出优化方案,在指标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出其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新特征;第五章作是形态策略的阐述,对上述章节的量化研究提供定性层面的补充,以增强研究说服力。
丁新[5](2020)在《A小学校园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教育事业是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重要之路,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来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青岛市教育局等七部门也于2018年联合下发《青岛市普通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因此,近年来中小学校园建设项目数量急剧增多,但是目前我国在项目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发展还有待于提高,尤其是小体量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研究还相对欠缺。同时由于校园建设项目最终的服务对象多为未成年中小学生,使用人群较为特殊,因此项目在建设质量、建设标准等方面相比一般工程项目而言标准更高、要求更严、风险承受度更低,因此中小学校园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A小学校园建设项目为具体实例,对项目施工阶段存在的风险及其管理进行研究,以保障该项目顺利完成既定的建设目标。在查阅国内外关于项目风险管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A小学校园建设项目中,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初步识别A小学校园建设风险点,然后通过专家讨论对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形成最终项目风险识别清单,该项目风险点共包含四大类、14小类,其中四大类风险点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进度风险、质量风险、成本风险、安全风险。在风险点识别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估模型,计算项目整体风险等级与各风险点的影响权重。再结合项目实际,提出风险应对措施:针对进度风险中的工程量变更,在建立完善施工组织方案、提高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风险管控;针对质量风险中的技术实施不到位,在建立三级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质量检查等方面进行风险管控;针对成本风险中的材料及人力成本上涨,在认真研判施工组织方案、提出项目物料及人力使用计划、提前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等方面进行风险管控;针对安全风险中的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在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积极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安全生产检查等方面进行风险管控。
张姗[6](2020)在《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PPP融资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近些年来,面对稳定增加的生源,高等院校不断加强自身改革,坚持内涵发展,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由过去粗放式的发展转变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内涵发展,由过去扩大办学规模式的发展转变为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内涵发展,高等院校目前更注重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发展。河南省是高考报考人口大省,政府财政投入是各类高校日常经费主要来源,由于高校的事业单位性质,没有合适的融资的渠道,虽然政府教育投入较高,但多数高校生均拨款经费不高,严重制约了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高校深化改革和推进内涵发展是大势所趋,各类学生群体求学需求迫切,高校竞相追逐个性化新校区建设,注重打造优美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过程中,持续的资金投入成为了制约新校区建设的障碍。国内高校资金多来源于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按照现行国家物价政策,学费收入增量有限,财政拨款以保证学校日常运转为主,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不允许高等院校进行基础建设。为了保障新校区建设资金,对外融资成为了一条重要途径,但也会造成学校负债压力过大。因此,高等学校发展的两大阻碍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和资金的需求,如何寻找新的融资渠道,解决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不足问题,成了十分重要任务。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融资模式主要是为服务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行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一种融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民营企业和私人资本可以与政府通过合理的交易方式进行合作,能够参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实现参与者各方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现阶段,PPP模式不仅仅是实现融资的一种创新手段,也有助于探索国家财政体制创新,更是深化改革供给侧的重要举措,全国多数地区和行业间已经快速发展并应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引入PPP融资模式可以有效缓解财政资金压力,保障各参与方利益,降低风险,使社会资金得到充分利用,项目建设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本文通过分析PPP融资模式的相关理论,结合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运用该理论发展现状,重点研究现阶段PPP融资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PPP融资模式优缺点明显:可以缓解政府债务压力,拓宽企业投资范围,提高项目质量,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但是,其风险具有隐秘性和潜伏性,且受政治因素影响过大,组织形式比较复杂。目前,政府禁止高校新增贷款,上级财政拨款资金用途明确,高校专项债券投入不能满足学校扩建需求,社会资金难以投入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文章以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项目作为实例进行分析,探索造成高校融资困难的原因,提出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项目引入PPP融资模式的必要性,采用SWOT法分析该项目实行PPP融资模式的可行性,研究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项目PPP融资模式的具体运作方式,建立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之间的合作方式,明确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分配各方的项目风险,为河南省内其他省属高校建设PPP融资模式提供借鉴意义。
王雁[7](2019)在《现代幼教理念影响下的鞍山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中心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基于现代幼教理念,不仅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增加了,而且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模式的更新往往会导致新的功能组织模式。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建筑空间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模式更新的需要。因此,在学前教育的专业教育模式更新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变化,新时期的学前教育的专业教育建筑从内部空间的形态、在功能组织和外部形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如何利用空间设计为高校师生创造一个开放、自主、多元的教学与交流空间,是目前设计师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现有项目的大量研究与调研,总结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笔者参与设计的鞍山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教学实践中心为前提,通过实际项目进行实践,通过具体的项目研究,来探寻相似性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对我国相关专业教学建筑空间设计手法进行提炼和补充。首先论文针对现代幼教核心的教学理念进行分析,提出在现代幼教理念影响下对幼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培养幼师的能力,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进行了更新,新型教育模式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建筑的影响做了相关的分析,并以鞍山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现有的教学建筑相关的情况进行调研,发现教育模式的更新与旧有空间的矛盾,分析总结出了在新型教育模式影响下的现状的需要解决的问题1.空间规模固化多适性差2.空间细节缺乏人性化。3.空间功能多样性不足4.空间尺度层次僵硬单一.5空间环境环境氛围单一冷漠。6.对空间感知能力的忽视。综上所述,总结出适应新型教育模式的需求的鞍山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教学实践中心空间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论述具体设计手法的运用。一是,本章通过整合多元功能、预留适应发展的弹性空间、分隔结构的轻质化调节等设计策略来合理地解决教学模式多样性带来的问题,使教学实践中心空间适应不断更新的教学模式需求,使空间设计具有前瞻性进而满足教育的功能需求的层面。二是,通过提升空间的活力、空间的灵活性、空间的交融性促进学生学习与交流互动行为的发生满足学生行为需求的层面。三是,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创设激发学生同理共情心的空间氛围,塑造个性化的建筑形态等设计手法来营造整体空间氛围,达到“教育空间”向“空间教育”的转换,满足学前教育学生精神需求的层面。最后,希望通过本文提出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设计手法给具有相似性设计问题的建筑设计以一定的借鉴。
王本蓬[8](2019)在《青岛气候特征下中小学校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以教学楼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建筑行业能耗问题严重,中小学校建筑的能耗问题也亟待解决。中小学校教学楼在使用对象和使用时间都有特殊性,因此,在舒适度的要求上以及节能技术的选择上要特别考虑。另外,以前对中小学校教学楼的节能研究都是基于寒冷气候特点下的,对于结合青岛地区气候特征下的研究非常少。青岛虽属于寒冷气候,地形地貌具有山地特征。滨海的地理位置,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温度比较温和,但是潮湿问题严重,在建筑的节能设计中不仅要考虑保温隔热,还要减少防潮带来的能耗。本文主要探究基于青岛地区气候特征下,中小学校教学楼被动式技术的应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青岛地区的中小学校教学楼,首先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探究青岛地区的地理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青岛地区气候的特异性,总结青岛地区的节能潜力;然后结合中小学校教学楼因使用人员和使用时间上与其他建筑的不同,对节能设计处理的特殊性,总结出青岛地区中小学校教学楼的节能设计的要点,合理选择节能技术。其次,通过走访调研和调查问卷以及测试实验,了解青岛地区中小学校教学楼的基本概况例如学校的采暖方式,通风方式,采光情况,能源的消耗情况,新型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教学楼的围护结构保温条件,规划布局,平面功能等等,并且总结发现的不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通过节能软件Ecotect和Phoenics的模拟分析,探究影响青岛地区中小学校教学楼能耗的因素以及合理的节能措施。然后通过上述的分析,提出了适合青岛地区中小学校教学楼的被动式节能技术。从教学楼设计的规划布局到单体设计,再到空间优化三个方面总结出具体的节能技术,并且列举实例说明可行性。最后将总结出的被动式节能技术部分应用于项目设计中,证明得出的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可行性。希望在青岛地区中小学校教学楼被动式节能设计起到些许参考作用。
冯胜村[9](2019)在《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产学研合作深入进行及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大学高速扩招扩建,积极开设大学新校区和异地分校,兴建大学科技园,带来了大学教研建筑建设量的高潮。在这种建设的高潮中,大量的大学教研建筑实践工程落地建成,成为我国大学教育和科研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设计积攒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这种短期内出现的建设高潮,难免出现对于教研建筑内在和外在需求变化的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发现时代发展对于大学的影响,大学教研理念和模式的更新,以及空间使用方式和功能需求的演变等,如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及当下信息化及全球化的发展,国家提出了“双一流”的大学建设目标。而对于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的建设首先离不开大学创新的发展,这对于大学中教研理念和模式的改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教研建筑如何适应,甚至是引领这种变化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大学教研建筑在设计中如何协调时代、地域及文化三者的关系,以及在对外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大学教研建筑自身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发展,从学校形象、学科的标志和特色性等考虑,努力吸引资金和人才资源,激励学科和科研的创新发展。以上,针对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设计理念及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概况,对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进行总结;随后对影响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变化发展、空间的开放与共享化、及时代、地域和文化对于建筑共性和个性的塑造三个主要层面对大学教研建筑的影响进行分析;紧接以国内外优秀的大学教研建筑案例为参考,结合第三章现阶段影响我国大学教研建筑发展的因素,为我国大学教研建筑提出可行性的设计策略;最后对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进行反思和展望,同时结合设计实践,提出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的一些想法。
王荷池[10](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二、青岛海洋大学麦岛校区教学实验综合楼的方案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海洋大学麦岛校区教学实验综合楼的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代建合同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新颖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分析方法 |
2.1 地方高校和新校区的定义及建设特点 |
2.2 代建模式概述 |
2.2.1 代建制的含义 |
2.2.2 代建制管理模式 |
2.2.3 代建合同 |
2.3 合同管理概述 |
2.3.1 合同管理作用及内容 |
2.3.2 合同策划 |
2.3.3 合同结构 |
2.4 分析方法 |
2.4.1 WBS分析法 |
2.4.2 OBS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代建制在地方高校新校区项目建设运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地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代建合同管理现状 |
3.2 代建合同管理存在问题 |
3.2.1 合同管理难度大,索赔工作难 |
3.2.2 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
3.3 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合同管理难度大的原因分析 |
3.3.2 合同信息化程度低的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代建合同结构设计及模块设计 |
4.1 合同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
4.1.1 符合法律的要求 |
4.1.2 满足项目管理的要求 |
4.2 地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三种代建模式合同结构分析 |
4.2.1 深圳市委托代建合同结构分析 |
4.2.2 浙江省委托代建合同结构分析 |
4.2.3 上海市委托代建合同结构分析 |
4.2.4 三种典型委托代建合同结构对比分析 |
4.3 地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代建合同结构设计 |
4.3.1 基于WBS和工作流的代建合同结构分析 |
4.3.2 基于OBS和信息流的代建合同结构分析 |
4.3.3 代建合同结构设计 |
4.4 代建合同模块设计 |
4.4.1 代建合同模块概述 |
4.4.2 合同模块设计思路 |
4.5 地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合同功能模块构建及组合 |
4.5.1 合同功能模块构建 |
4.5.2 合同功能模块组合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qz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简介和实施主要流程 |
5.1.1 项目简介 |
5.1.2 实施主要流程 |
5.2 qz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代建合同存在问题 |
5.3 qz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二期工程代建合同结构改进分析 |
5.3.1 二期工程代建合同结构分析 |
5.3.2 二期工程代建合同模块组成 |
5.3.3 代建合同结构改进分析 |
5.4 qz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二期工程代建合同结构改进后执行效果评价 |
5.4.1 投资效果评价 |
5.4.2 质量效果评价 |
5.4.3 进度效果评价 |
5.4.4 安全效果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3)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集约利用土地的国情 |
1.1.2 我国大学校园集约化趋势 |
1.1.3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重要性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集约型大学校园 |
1.2.2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相关概述 |
2.1 集约型大学校园的基础研究 |
2.1.1 集约化相关理论 |
2.1.2 集约型大学校园的特点分析 |
2.1.3 集约型大学校园的空间布局 |
2.2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及心理研究 |
2.2.1 大学学生心理需求分析 |
2.2.2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类型 |
2.2.3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特征 |
2.2.4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惯性 |
2.3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基础研究 |
2.3.1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构成 |
2.3.2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类型 |
2.3.3 影响交往行为的空间因素分析 |
2.3.4 基于交往活动的空间层次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解析 |
3.1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
3.1.1 自然环境 |
3.1.2 历史文脉 |
3.1.3 场地选址 |
3.1.4 校园规模 |
3.2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现状问题 |
3.2.1 外部交往空间布局不合理 |
3.2.2 外部交往空间人均资源不足 |
3.2.3 外部交往空间使用率低下 |
3.2.4 外部交往空间环境质量受限 |
3.3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原则 |
3.3.1 整体性原则 |
3.3.2 集约性原则 |
3.3.3 开放性原则 |
3.3.4 人性化原则 |
3.4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设计目标 |
3.4.1 满足校园整体规划集约 |
3.4.2 拓展外部交往空间资源 |
3.4.3 提升外部交往空间效率 |
3.4.4 激发外部交往空间活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
4.1 空间布局模式 |
4.1.1 鼓励公共聚集的单核式布局 |
4.1.2 丰富交往层次的多核式布局 |
4.1.3 营造领域感的分散式布局 |
4.1.4 注重开放共享的垂直式布局 |
4.1.5 多元复合的混合式布局 |
4.2 空间立体化策略 |
4.2.1 室外下沉交往空间 |
4.2.2 底层架空交往空间 |
4.2.3 空中平台交往空间 |
4.3 功能复合化策略 |
4.3.1 延长交往时段的全时复合 |
4.3.2 满足多元需求的多义复合 |
4.3.3 基于空间共享的外延复合 |
4.4 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
4.4.1 消极外部空间的活化 |
4.4.2 感知交流的渗透交融 |
4.4.3 亲切宜人的尺度划分 |
4.4.4 柔和多变的边界修饰 |
4.4.5 生态自然的景观绿化 |
4.4.6 便捷完善的场地设施 |
4.4.7 活跃氛围的色彩搭配 |
4.4.8 层次丰富的材料组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古镇口园区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定位及建设规模 |
5.1.2 区位及基地现状分析 |
5.1.3 设计理念 |
5.1.4 密度集约的校园规划 |
5.2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策略实践 |
5.2.1 多核式外部交往空间布局 |
5.2.2 立体化的外部交往空间设计 |
5.2.3 外部交往空间功能复合设计 |
5.2.4 外部交往空间环境优化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我国关于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政策 |
附录2 :国内外集约型大学校园案例整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密度指标体系的大学校园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 |
1.1.2 “18指标”的反思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政策、依据文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大学校园建设指标现状分析 |
2.1 国内大学建设情况宏观分析 |
2.1.1 土地利用层面 |
2.1.2 建设指标层面 |
2.1.3 功能配置层面 |
2.2 大学校园各项指标分析 |
2.2.1 用地面积 |
2.2.2 建筑面积 |
2.2.3 容积率 |
2.2.4 学生规模 |
2.2.5 生均用地/建筑面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校园形态与密度指标体系发展概述 |
3.1 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概述 |
3.1.1 校园形态的演变 |
3.1.2 形态要素的转变 |
3.2 密度与城市 |
3.2.1 城市形态学 |
3.2.2 密度与城市设计 |
3.2.3 城市密度指标 |
3.3 密度指标与建筑形态——点式、板式、围合式 |
3.4 密度指标与城市形态——Spaccemate矩阵 |
3.4.1 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 |
3.4.2 城市形态聚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校园形态 |
4.1 大学校园指标的基本指标及筛选 |
4.1.1 《全国高等院校建筑面积规划指标》的基本指标 |
4.1.2 与校园形态相关的密度指标筛选 |
4.2 Spacemate矩阵的指标体系逻辑 |
4.2.1 指标的二元相关性 |
4.2.2 形态的聚类 |
4.3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校园形态 |
4.3.1 密度指标体系下的形态分析 |
4.3.2 密度指标体系下的用地需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密度指标体系下的大学校园形态实例分析 |
5.1 吉林大学前卫南区基础园区 |
5.1.1 扩建背景 |
5.1.2 形态设计 |
5.1.3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及优化 |
5.2 燕京理工大学 |
5.2.1 扩建背景 |
5.2.2 扩建策略 |
5.2.3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及优化 |
5.3 暨南大学新校区(一期)规划 |
5.3.1 规划背景 |
5.3.2 规划策略 |
5.3.3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及优化 |
5.4 四个案例对比分析 |
5.4.1 对比分析 |
5.4.2 空间形态特点 |
5.4.3 经验样本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密度指标体系的大学校园形态设计策略 |
6.1 空间精明增长与预防收缩策略 |
6.1.1 精明增长——密度的预测 |
6.1.2 预防收缩——密度的分配 |
6.2 形态规划与设计策略——密度的转换 |
6.2.1 轴线的理性规划 |
6.2.2 圈层与模数叠合 |
6.2.3 边界空间潜力激发 |
6.2.4 核心区的簇群整合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A小学校园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项目风险概念及类别 |
2.1.1 项目风险概念 |
2.1.2 项目风险类别 |
2.2 施工阶段风险特征和分类 |
2.2.1 施工阶段风险特征 |
2.2.2 施工阶段风险分类 |
2.3 施工阶段风险管理 |
2.3.1 施工阶段风险识别 |
2.3.2 施工阶段风险评价 |
2.3.3 施工阶段风险应对 |
第3章 A小学校园建设项目风险识别 |
3.1 A小学校园建设项目概况 |
3.1.1 工程基本概况 |
3.1.2 工程建设方案 |
3.2 项目风险识别 |
3.2.1 风险识别原则 |
3.2.2 风险识别过程 |
3.3 项目风险描述 |
3.3.1 进度风险描述 |
3.3.2 质量风险描述 |
3.3.3 安全风险描述 |
3.3.4 成本风险描述 |
第4章 A小学校园建设项目风险评价 |
4.1 层次分析法分析步骤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对比矩阵的构建 |
4.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 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 |
4.4.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2 模糊矩阵的计算 |
第5章 A小学校园建设项目风险应对 |
5.1 项目风险应对方法 |
5.2 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5.2.1 进度风险应对措施 |
5.2.2 质量风险应对措施 |
5.2.3 成本风险应对措施 |
5.2.4 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PPP融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研究路线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介绍 |
一、PPP融资模式的相关概念 |
(一)PPP融资模式的定义 |
(二)PPP融资模式的运作方式 |
(三)PPP融资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的比较 |
二、相关理论概述 |
(一)公共物品理论 |
(二)利益共享理论 |
第三章 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融资所面临困难及原因 |
一、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融资背景介绍 |
(一)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项目背景介绍 |
(二)H职业技术学院原有融资渠道的比较 |
二、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融资所面临困难 |
(一)国家政策限制新增债务 |
(二)H职业技术学院原有债务需要化解 |
(三)H职业技术学院原有融资渠道财务成本高 |
(四)财政拨款限制高校基础设施建设 |
三、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融资困难的原因 |
(一)政府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禁止高校新增贷款 |
(二)高校专项债券发行数额有限,不能满足学校扩建资金需求 |
(三)校企合作规模小,企业不会投入建设资金 |
(四)社会资金投入小 |
第四章 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运用PPP融资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采用PPP融资模式的必要性 |
(一)缓解学校资金压力,提高现有办学条件 |
(二)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效率 |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四)优化风险分配机制 |
(五)规范举债行为 |
(六)拓宽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
二、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采用PPP融资模式的可行性 |
(一)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PPP融资模式的优势分析 |
(二)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PPP融资模式的劣势分析 |
(三)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PPP融资模式的机会分析 |
(四)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PPP融资模式的威胁分析 |
第五章 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PPP融资模式构建 |
一、PPP融资模式运作流程研究 |
(一)项目识别 |
(二)项目准备 |
(三)项目采购 |
(四)项目执行 |
(五)项目移交 |
二、PPP融资模式运作方式分析 |
(一)运作特点 |
(二)运作模式判定 |
(三)资产权属安排 |
(四)参与各方 |
(五)合同体系 |
三、PPP融资模式风险基本框架 |
(一)风险识别 |
(二)风险分配 |
四、PPP融资模式投资回报机制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现代幼教理念影响下的鞍山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中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常态下的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
1.1.2 学前教育改革对幼师提出新要求 |
1.1.3 对幼儿教师教育模式的更新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2 现代幼教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建筑空间的影响 |
2.1 现代幼教教育理念与儿童心理学 |
2.1.1 学前教育发展概述 |
2.1.2 现代学前教育的核心理论 |
2.1.2.1 福禄倍尔教育理论 |
2.1.2.2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
2.1.2.3 现代开放式学前教育 |
2.1.3 儿童心理学对学前教育的推动 |
2.2 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对教学实践中心空间影响 |
2.2.1 现代幼教理念对幼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
2.2.1.1 培养幼师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
2.2.1.2 培养幼师环境创设能力的重要性 |
2.2.1.3 培养幼师共情素养能力的重要性 |
2.2.2 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模式的更新 |
2.2.2.1 课程类型趋向多样性实践性 |
2.2.2.2 教学行为趋向互动性主动性 |
2.2.2.3 学习行为趋向体验性情境性 |
2.3 鞍山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中心项目概述 |
2.3.1 项目背景介绍 |
2.3.1.1 区域位置概况 |
2.3.1.2 总体规划设计构思 |
2.3.1.3 新建教学实践中心功能需求 |
2.3.2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建筑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
2.3.2.1 空间规模固化多适性差 |
2.3.2.2 空间细节缺乏人性化 |
2.3.2.3 空间功能多样性不足 |
2.3.2.4 空间尺度层次僵硬单一 |
2.3.2.5 空间环境氛围单调冷漠 |
2.3.2.6 对空间感知能力的忽视 |
2.4 教育模式更新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中心设计趋势 |
2.4.1 强调多元复合空间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影响 |
2.4.2 强调开放互动空间对学生个性和道德培养 |
2.4.3 强调空间环境氛围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
3. 针对教育模式多样化的空间适应性设计 |
3.1 多元功能的集群化设计 |
3.1.1 教学实训功能复合的现实趋势 |
3.1.2 异质功能的相互激发 |
3.1.3 辅助功能的拓展延伸 |
3.2 适应发展的弹性化设计 |
3.2.1 教学单元的可变原则 |
3.2.2 教学单元的模块组织 |
3.2.3 教学模块的灵活组合 |
3.3 分隔结构的轻质化设计 |
3.3.1 空间分隔结构的适应性 |
3.3.2 灵活空间的适度契入 |
3.3.3 教学空间的自由转换 |
3.4 本章小结 |
4 针对互动式教育模式下的空间开放性设计 |
4.1 提升互动活力的空间趣味性设计 |
4.1.1 多重化的路径选择 |
4.1.2 多样化的空间尺度 |
4.2 激发教学互动的空间灵活化设计 |
4.2.1 自由化的教室布局 |
4.2.2 一体化的实训空间 |
4.3 鼓励交流互动的空间交融化设计 |
4.3.1 材质的使用加强内外互动 |
4.3.2 动线的穿越激活空间界面 |
4.3.3 视线的对话建立空间联系 |
4.4 本章小结 |
5 针对体验式教育模式下的空间情境化设计 |
5.1 模拟真实工作的情境—营造职业氛围 |
5.1.1 置入户外观演的空间—培育艺术素养 |
5.1.2 设置仿真模拟实训室—提高创设能力 |
5.1.3 预留灵活可操控空间—激发创新思维 |
5.2 激发同理共情的情境—提高学生素养 |
5.2.1 感受幼儿心理的缩尺空间 |
5.2.2 激发视觉感知的界面色彩 |
5.2.3 引发情感共鸣的细部处理 |
5.3 彰显专业特色的情境—培育学生性格 |
5.3.1 活跃个性的建筑形态 |
5.3.2 交错动感的立面开窗 |
5.3.3 独具特色的材质搭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主要成果 |
6.2 研究内容的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课题来源 |
(8)青岛气候特征下中小学校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以教学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能耗问题严峻 |
1.1.2 中小学学校建筑现状 |
1.1.3 提出研究课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青岛地区自然特征和中小学校的能耗情况 |
2.1 气候条件对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影响 |
2.2 青岛地区地理特征和气候特征 |
2.2.1 地理区位和地理特征 |
2.2.2 气候特征 |
2.3 青岛地区被动式节能的优势 |
2.3.1 青岛与其他沿海城市的差异 |
2.3.2 青岛地区的节能潜力 |
2.3.3 青岛地区被动式节能要点 |
2.4 中小学建筑的特点 |
2.4.1 研究对象确定 |
2.4.2 中小学建筑与其他公共建筑的差异性 |
2.5 教学楼的能耗特点和节能设计要点 |
2.5.1 教学楼的能耗特点 |
2.5.2 教学楼的节能设计要点 |
2.6 本章小结 |
3 青岛地区中小学校教学楼调研模拟与结果分析 |
3.1 青岛地区中小学建筑现状调研 |
3.1.1 调研内容和方法 |
3.1.2 调研对象 |
3.1.3 现存问题总结 |
3.2 教学楼室内热环境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
3.2.1 问卷调查内容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1 测试对象 |
3.3.2 测试内容及仪器介绍 |
3.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 教学楼能耗模拟分析 |
3.4.1 模拟软件介绍 |
3.4.2 教学楼整体层次的节能模拟分析 |
3.4.3 教学楼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模拟分析 |
3.5 教学楼节能构成要素 |
3.5.1 建筑规划布局和单体设计的节能处理 |
3.5.2 光环境的改善 |
3.5.3 利用遮阳增加室内舒适度 |
3.5.4 风环境和空气质量的改善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青岛气候特征中小学教学楼被动式节能技术 |
4.1 规划布局的节能处理 |
4.1.1 契合地形的建筑防潮做法 |
4.1.2 基于模拟分析的朝向选择 |
4.1.3 基于模拟分析的形体选择 |
4.1.4 紧凑的体量组合 |
4.2 建筑单体设计的节能处理 |
4.2.1 无中庭式热缓冲区设计 |
4.2.2 置入中庭空间创造适宜的微气候 |
4.2.3 基于模拟分析的外围护结构的节能处理 |
4.3 光环境和风环境的优化 |
4.3.1 基于模拟分析的光环境优化 |
4.3.2 基于模拟分析的风环境优化 |
4.3.3 辅助空间和室外空间的优化 |
4.4 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
4.4.1 直接受益式 |
4.4.2 太阳能集热墙 |
4.4.3 蓄热式的屋顶 |
4.4.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践分析研究——青岛市黄岛区两河中学方案设计 |
5.1 项目基本概况 |
5.1.1 项目基地介绍 |
5.1.2 项目气候特征 |
5.1.3 设计原则 |
5.2 建筑适宜性设计 |
5.2.1 规划布局 |
5.2.2 平面功能分区 |
5.2.3 空间设计 |
5.2.4 室内防潮设计 |
5.3 被动式节能设计要点 |
5.4 对青岛地区中小学校教学楼被动式节能设计的思考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 |
2.1 国外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概况 |
2.1.1 大学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及教研建筑的初期发展 |
2.1.2 近代大学教研建筑的社会化发展及公共性演化 |
2.1.3 现代大学教研建筑的城市化格局及开放共享性演化 |
2.2 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当下我国大学面临的时代背景 |
2.2.1 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概况 |
2.2.2 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现状 |
2.2.3 当下我国大学面临的时代背景 |
2.3 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面临的新情况 |
2.3.1 创新发展下的大学教育和科研变化发展 |
2.3.2 大学对于时代、地域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2.3.3 大学的开放与共享化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我国大学教研建筑发展的因素分析 |
3.1 大学教育和科研的综合性变化 |
3.1.1 创新发展下的功能多元化需求 |
3.1.2 协同创新发展下的集约共享化需求 |
3.1.3 跨学科发展下的空间开放化需求 |
3.1.4 学科发展下的布局及空间的灵活弹性需求 |
3.2 大学教研空间的开放共享及人性化发展需求 |
3.2.1 促进非正式交流的空间需求 |
3.2.2 科研和学习的团队化发展需求 |
3.2.3 提高空间品质与舒适度的需求 |
3.3 大学教研建筑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发展需求 |
3.3.1 信息化及技术升级发展的需要 |
3.3.2 地域性发展的需要 |
3.3.3 校园文化发展的需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策略 |
4.1 建筑整体与综合性设计策略 |
4.1.1 建筑整体性规划布局 |
4.1.1.1 学科群组团式整体性布局 |
4.1.1.2 建筑综合体式整体性布局 |
4.1.2 建筑综合性设计策略 |
4.1.2.1 集约开放的通用性平面布局 |
4.1.2.2 利于科教协同的功能组织 |
4.1.2.3 教研单元的标准化设计 |
4.2 开放共享的空间设计策略 |
4.2.1 开放具有活力的场地空间设计策略 |
4.2.1.1 营造场地空间层次的丰富性 |
4.2.1.2 强化场地空间的场域感 |
4.2.1.3 柔化建筑与场地空间的边界 |
4.2.2 加强交往活动的内部空间设计策略 |
4.2.2.1 教研协同的功能空间设计 |
4.2.2.2 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设计 |
4.2.2.3 多元活泼的交通辅助空间设计 |
4.2.2.4 旧空间的改造再利用 |
4.3 建筑造型和立面的时代、地域及文化性设计策略 |
4.3.1 建筑造型设计 |
4.3.2 建筑立面设计 |
4.3.3 建筑造型和立面的地域性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大学教研建筑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展望 |
5.1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研建筑发展的限制因素 |
5.1.1 相对传统保守的“经验主义”建筑设计理念和建设模式 |
5.1.2 经济条件的限制 |
5.1.3 教育和科研体制 |
5.1.4 建筑规范的制约 |
5.2 发展展望 |
5.3 设计实践——中科大新校区北区教研建筑组团设计 |
5.3.1 项目背景及设计理念 |
5.3.2 组团布局及场地空间设计 |
5.3.3 功能布局与空间营造 |
5.3.4 建筑造型和立面设计 |
5.3.5 设计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时空范畴界定 |
三、相关概念解释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
一、学堂数量比较 |
二、学堂建设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一、学校数量比较 |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青岛海洋大学麦岛校区教学实验综合楼的方案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代建合同结构研究[D]. 陈钢. 广西大学, 2021(12)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黄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密度指标体系的大学校园形态研究[D]. 黄安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A小学校园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研究[D]. 丁新. 青岛大学, 2020(01)
- [6]H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校区PPP融资模式研究[D]. 张姗. 河南大学, 2020(02)
- [7]现代幼教理念影响下的鞍山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中心设计研究[D]. 王雁.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青岛气候特征下中小学校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以教学楼为例[D]. 王本蓬.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研究[D]. 冯胜村.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