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介词短语(pp)的蒙古语转换规则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指出《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王闻慧[2](2019)在《融入语言学特征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自动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名词短语是文本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承载着语句的核心意义。作为高于词而低于句子的中间级结构,名词短语具有比单个词更完整明确的语义信息,可一定程度上解决语言歧义问题。此外,正确识别名词短语有助于把握句子的主要框架结构,降低句法分析的难度与复杂度。本文以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为具体任务,在越南语名词短语标注语料库的基础上统计分析其内部结构与边界特征,并将所得语言学特征融入到识别模型之中对越南语名词短语进行识别。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对越南语名词短语的语言学特征进行了基于语料库的统计调查,揭示了越南语名词短语与词性之间的强关联关系、越南语名词短语的内部词性组合模式特征与边界特征,并对这些语言学特征与词性等语言学特征的不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研究的语言学基础,也是对现有越南语名词短语语言学研究的丰富和补充。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越南语名词短语规则识别算法对越南语名词短语进行识别,并分析总结了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的难点与关键点。(2)在语言学调查中形成的越南语名词短语内部词性组合模式规则库与边界词词典的支持下,本文将越南语名词短语的边界特征与内部词性组合模式特征转化为二元特征,并将其融入CRF(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条件随机场)模型对越南语名词短语进行了识别。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CRF模型对越南语名词短语的识别效果。(3)针对词向量无法表示短语级信息的缺陷,本文首先训练获取了越南语名词短语的整体向量化表示,通过对每一个词向量与名词短语类型向量之间的相似度进行建模,进一步获得名词短语边界信息的向量化表示,并成功应用在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当中。(4)针对越南语名词短语的内部词性组合模式特征,将多头注意力机制引入到Bi-LSTM(Bidirectional Long-Short-Term Memory,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CRF模型当中,以提升模型对输入词序列间组合关系的关注。针对越南语名词短语与词性之间的强关联关系,将注意力机制引入到Bi-LSTM+CRF模型的输入层,使得模型具备了根据不同输入灵活调整词向量与词性特征向量在输入层权重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对Bi-LSM+CRF模型的两点改进均有效提升了模型对越南语名词短语的识别能力。(5)在使用CRF模型与深度学习模型对越南语名词短语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本文对两种模型的识别效果进行了对比,并对两种模型各自在利用越南语名词短语语言学特征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识别效果最好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方法,即以词向量、词性特征向量与边界向量为输入的Attention-over-Input-Layer+Bi-LSTM+CRF模型,该方法识别准确率达到91.65%,召回率达到92.48%。(6)在以实验的方式验证越南语名词短语语言学特征在名词短语识别任务中有效性的基础上,针对本文采用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边界特征融入深度学习模型的方式,本文用可视化的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阐述,增强了该方法的可解释性。本文对越南语名词短语的语言学特点与自动识别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针对越南语名词短语的语言学特点对识别模型进行了多处改进。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升了越南语名词短语的识别效果,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魏阳阳[3](2019)在《汉语平比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比较是人类共有的思维认知能力,投射在人类语言中的比较语义范畴也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不同语言表达比较语义的词汇句法形式更是丰富多样,以上现象使得比较范畴始终是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不过目前学界对差比句的关注度要远高于平比句,为了实现对平比范畴的充分观察、描写和解释,本文力求从宏观层面建立平比范畴的概念体系,从结构形式层面探讨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的句式类型、编码类型和语序类型,从语义认知层面解释汉语和周边民族语言平比概念的来源、衍生以及平比标记的多功能语义兼用模式。全文除结语之外,共有七章:第一章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梳理汉语比较句研究的发展脉络。前人对汉语比较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比较范畴的定义,确定比较范畴的研究对象;运用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对比较句的形式进行描写;追溯汉语比较标记和比较句式的出现时间和形成过程;将比较句的语序作为基本语序考察的重要参项,研究汉语比较句的语言类型学特征;测量汉语中不同比较句的二语习得难度,为比较句式的语法项目选取和排序提供标准。总体上对差比句的关注度要远高于平比句,而关于平比句还存在着众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二章遵循以语法意义为起点的思路,对比较范畴的语义概念进行界定,将比较事件抽取出比较目标、比较基准、比较点、比较结果和比较事件过程五个语义要素。涉及到比较范畴的句法问题,主要包括比较目标和比较基准的对称性问题、基准标记的句法性质和特征问题、比较结果的句法性质和对称性问题以及比较句的语法功能问题。第三章对现代汉语平比结构的句式类型进行了调查,平比句的比较结果成分是整个句式最显着的标志,因此本章以形容词类平比结果标记、代词类平比结果标记和助词类平比结果标记为标准,将现代汉语平比句式分为相应的三种。继而,本章对各类平比句式在实际语料中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总体来说,形容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在实际语料中是平比表达的主体,其中“一样”与“和”类并列介引型基准标记的共现频率最高;指称代词充当平比句结果标记的能力呈现“这样>那样≈那么>这么”的序列;助词类结果标记“似的”与象似型基准标记共现频率最高,助词性结果标记“似的”体现出最强的固定搭配特征,并且理性语义的磨损程度最高。第四章对汉语平比结构形式类型之一的编码类型进行了讨论,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Nichols(1986)的附从标志和附核标志概念,以及Haspelmath(2017)提出的六种平比句编码类型。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主要使用“基准标记+结果标记型”“等同/达到义次谓语型”两种编码类型的平比结构,都使用的是核心和从属语双重标志的编码方式;古汉语也曾经大量地使用过“仅有基准标记型”和“仅有结果标记型”编码类型平比结构,但总体上来说古汉语倾向于使用附从标志的编码手段来构建平比结构。另外本章还抽取了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普遍存在的三条编码特征:第一,平比标记和差比标记在历时和共时层面上存在混同和分化;第二,平比结构具有单标记和双标记两种类型共同存在的特征;第三,比较标记可以兼及平比、相似和比拟三种语义功能。上述类型学特征在世界上其他语言的平比结构中也广泛存在。第五章对汉语平比结构形式类型之二的语序类型进行了讨论,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Greenberg(1963)、Dry(1992)提出的差比句语序蕴含共性,以及Haspelmath(2017)在对世界上119种语言平比结构进行调查与分类的基础上,总结的两条与基本语序有关的蕴含共性。本章收集了汉语周边民族语言三种平比结构的语料,发现Haspelmath(2017)提出的两条语序蕴含共性对不同类型平比结构的可预测能力有非常大的区别,具体表现为:对少数民族语言“和”类并列介引型平比结构和达到型平比结构语序情况的可预测性非常低,对象似型平比结构语序情况的可预测性很强。我们的解释是:与普遍语序规则匹配程度很高的民族语言平比结构,更有可能来源于语法系统的自身演化;而与普遍语序规则匹配程度很低的平比结构,更有可能是受到强势的汉语平比结构特殊语序的影响。而汉语平比和差比结构语序情况的特殊性,是汉语介词结构语序特殊性的一种表现。魏晋时期开始的汉语介词结构前移给平比结构带来的影响有两条:第一,基准成分的前移加速了基准标记由相似义动词向介词发展的进程;第二,基准成分的前移突破了原始句式对语法成分的性质限制。第六章从宏观的语义认知角度对汉语平比范畴的历时演化类型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汉语平比和相似范畴的来源和衍生方向具有类型学上的普遍意义。本章发现世界语言的平比范畴与空间概念、领有概念和方式概念之间存在着历时演化关系,上面三种来源都遵循从具体概念到抽象概念的语法化规则。具体总结为:来源于空间概念的比较范畴,被世界上最多语言所使用,包括使用某些静态方位词或动态趋向动词作为比较标记;来源于领有概念的比较范畴,是汉语历时语义演化的一种特殊类型;来源于方式概念的比较范畴,主要出现在与罗曼语和拉丁语有亲缘关系的印欧语系语言之中。平比和相似概念的衍生也同样能够反映世界语言的普遍演化规律,平比标记的演化目标主要包括:比拟和差比标记、推断义副词、话题标记、例举标记和从句引导标记,汉语的“像”可以说是虚化程度比较高的平比标记,另外在很多非洲语言中也能够发现与汉语“像”具有相似衍生方向的平比标记。第七章从微观的语义认知角度考察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常用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认知模式。本章将语义地图的基本研究方法应用在汉语平比范畴的研究领域,分别绘制了并列介引型基准标记、象似型基准标记和“有”字达到型基准标记的概念地图和语义地图,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汉语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兼用模式在世界语言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具有语言类型学研究上的参考价值。过去普遍认为“和”类平比标记与伴随功能具有语义相邻关系,与并列功能并不存在直接蕴含关系,但是本章发现有些少数民族语言“和”类平比标记只兼及并列连词功能,因此本章重新调整了平比、并列与伴随三种功能之间的概念地图,认为平比标记功能同时是并列和伴随功能的下位概念。另外,有些具有汉语特色的平比基准标记的语义兼用模式也能够在民族语言中发现,本章提出导致这种高度相似性的原因可能不是语言内部因素的驱动,更可能是东亚地区各语言之间经过接触而引发的区域扩散。
乌兰[4](2019)在《现代蒙古语书面语名词性短语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名词性短语同动词短语一样,是句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研究和蒙古文信息处理研究从各自角度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名词性短语。本文运用生成语法管约论时期的X-标杆理论分析蒙古语的名词性短语句法形式结构,在阐述句法功能时兼顾语义。本文所研究的名词性短语包含名词短语、数量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限定词短语等四种短语。绪论部分交待了本文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和研究的创新点等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所用X-标杆理论和语法操作系统。包含基础定义、分类和概述。第二章主要论述功能语类——格和数。传统研究中的格和数属于名词词干变化,生成语法框架内的格和数作为功能语类,都有短语投射,构成格短语和复数短语。论文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短语层面的分析。第六章是句子层面的分析。第三章讨论名词短语的内部结构。偏正结构中的修饰语所处的句法位置比中心词的句法位置高。名词短语中属格是必不可少的,因而专论属格结构的名词短语。其实它也是一种偏正结构。结构歧义在树形图下其语法关系显得更加清晰。同位结构的短语包括并列关系和复指关系,分别对应形式和语义。传统研究中所说的并列关系,在生成语法中投射为连词短语。而复指关系却不同,它投射的短语结构标签为两个成分的语类标签。第四章分析了限定词短语的内部结构。代词、专有名词、原型领属格短语和领属范畴附加成分具有限定的功能,使名词短语获得指称。只有定指特征的短语才是限定词短语,反之,是名词短语。第五章分析形容词短语的内部结构,认为大部分形容词短语是程度短语。但是,关系形容词中,除了加构词语缀(?)(tai)构成的形容词之外,其他关系形容词都不是程度短语,它们要么与其他词合并之后在词库中共占一个词位。第六章讨论名词性谓语句。名词性谓语句包括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限定词谓语句和数词谓语句(包括数量结构)。它们之间有共性,也有区别。名词谓语句(侧重书面语)可带系动词(联系动词也会出现在系动词的句法位置上),口语和特殊修辞文体中经常省略系动词,但依然能成句。然而,形容词谓语句不管是书面语还是口语,主语后面必须出现限定成分或系动词。形容词谓语可带论元,这点与动词句有相似之处。而名词句谓语则不带论元,它成句主要依靠语义的相互制约。限定词谓语句与形容词谓语句主语特征相同。当限定词作谓语时,会有回指的现象。数词谓语句中的谓语可以有数词或者数量结构充当,但是复数短语不可以出现在谓语位置。最后总结全文内容。基于生成语法学理论扩充了以往研究中的“词库”范围。基于X-标杆理论,蒙古语名词性短语的修饰语所属句法层次高于中心语。从K(格)到D(限定词)、T(时态)、C(标句词)、F(语气、停顿),都是一种功能语类,对句子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蒙古语里也有以上这些功能语类,且有其短语投射KP(格短语)、DP(限定词短语)、TP(时态短语)、CP(标句词短语)和FP(语气词短语)。
赵彧[5](2019)在《介词结构的否定位序类型与功能研究 ——以否定副词“不”的否定方式为例》文中指出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屈折变化,介词在汉语语法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汉语介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介词在语法体系中也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在绝大多数语言中,介词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语法范畴。在句法上,介词虽然不能单独使用,但是由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功能多样,可以充当状语、定语和补语等;在语义上,介词的主要作用就是引介核心谓词直接论元以外的间接论元,大致有表示空间、时间、凭借、依据、工具、材料、方式、原因、目的、方向等多种语义成分。对于介词及其介词短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肯定方面的研究,对其否定方面的研究虽然也有,但较为全面系统的讨论目前还很少看到。本学位论文立足于汉语事实的基础上,拟选取否定副词“不”对现代汉语介词结构的否定式作出全面的研究,描写各自的句法语义属性,探索语用篇章功能和认知表征等。全文除去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是研究否定词“不”在由介词短语“和NP2”构成的状中结构“和NP2 VP”中的位序模式与功能表现。“不”的位序浮动依据核心谓词“VP”的语义特征可以分为自由选择式和限制进入式,并从语义的角度研究了否定词句法位置的变化带来的否定辖域的宽狭和否定焦点的选择。最后讨论了两种不同否定位序的语用功能与篇章功能。第二章研究了否定词“不”在“和”类介词短语中浮动受到的制约性条件,指出“不”在“和”类介词短语中的浮动根据使用的强制性与否,可以分为强制性语序与选择性语序。“不”在“和”类介词短语中的浮动的限制性条件既有语言内部因素的制约,又有语言外部因素的影响。第三章研究了否定词“不”在由介词短语“对NP2”构成的状中短语“对NP2 VP”中的两种组配模式。探讨了“不”在“对NP2 VP”中位序分布情况,并从语义功能角度阐释“不”的位序不同带来的信息功能差异与焦点选择情况。最后就语用与篇章方面,也作出了相关研究。第四章阐述了“不”在“把NP2 VP”中位序分布类型,并指出介宾的语义属性、谓语的形态特征、副词的阻断效应、“不”的内嵌深度等句法语义要素都会影响“不”的浮动,并从历时统计分析的角度交代了两种位序的发展趋势。第五章考察了否定词“不”与“按”类介词的组合情况,对“NP1”、“NP2”以及“VP”的句法语义性质进行了考察,也分析了“NP1不按NP2 VP”的句法功能,并从结构的紧密程度、“按”的词性差异和副词状语的性质等方面确定“按”类介词的否定位序仅有“NP1不按NP2 VP”一种。文章随后从对比视角考察了“NP1不按NP2 VP”与其肯定形式在认知功能、意象图式以及及物性功能、语篇功能等多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第六章考察了否定词“不”与“向”类介词的组合情况,分析了各构成成分的语义性质,考察了否定辖域与否定焦点等否定功能与认知功能,并对“朝∕向∕往”之间的替换与使用取决于哪些共性与内部差异作了探讨。第七章立足于否定词“不”在介词“和、对、把”浮动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出允许否定词“不”在介词短语前后浮动受到的制约条件,研究发现“不”浮动的限制因素既有句法的,也有语义和语用的,不同的制约因素对“不”浮动的制约效果不一样。第八章主要从现实与非现实的情态语义差异考察核心谓词的语法差异和“不”的位序影响。第九章主要运用及物性理论考察介词结构否定式“NP+不+PP+VP”与“NP+PP+不+VP”的及物性强弱,并建立了及物性强弱梯度,并对它们的语篇功能作了详细的分析。第十章主要从介词的历时的演化角度和共时的功能扩展角度考察否定词的位序浮动的影响,介词的虚化程度与结构的构式化程度越高,“不”的位序也就越固定,前置在介词短语之前。否定词能否浮动,还与介词短语和核心谓语的语义紧密度也有关系,介词短语越处于内层,语义结合力越强,否定词只能居前否定。全文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和余论,对本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获进行总结,对相关不足与局限提出思考。
王晓斌[6](2017)在《欧洲比较语言学史探索:17-18世纪》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自选项目“重建西方近代语言学史”的子课题之一。历史比较语言学是欧洲学界素来引以为的自豪,然而对其学术史缺乏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对18世纪末以前的沿革,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筚路蓝缕,做过一些开拓性研究。至于中国学界转述的,仍是此前西方学者的“局限式研究”,对一些新成果迟迟未能吸收。学术史研究需要大量文献,在纸质文本时代难免存在若干盲点和误区,甚至扭曲学术史。就印欧语系的发现和比较方法论的创立而言,囿于当时知识,先后受“德国民族主义”“英美民族主义”的驱动,误解尤为严重。坎农(1958,1990)、霍凯特(1964)、罗宾斯(1967,1987)等尚未认识到,只有查阅了威廉·琼斯(1786)之前语言比较的主要论着,在对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给琼斯演讲中的“相似-同源讲辞”以合适的定位。本专题首先对以往史家的比较语言学史论述加以梳理和剖析。其次,基于文献钩稽和参考已有成果,钩稽琼斯之前(18世纪末)语言历史比较的总体面貌,重点阐述以伯克斯洪为代表的荷兰学派所创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及其价值。然后,基于琼斯演讲(1784-1794)中的相关内容,揭示称其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不符合史实。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最早创立印欧语系假说(斯基泰假说,包括梵语)和比较方法论的是荷兰伯克斯洪(1647,1654);最早提出日耳曼音变定律的是荷兰凯特(1723);最早实地调研阿尔泰语、芬兰-乌戈尔语的是荷兰威特森(1692)、瑞典斯塔伦贝尔(1730)以及匈牙利沙伊诺维奇(1770);最早提出闪米特语族雏形的是德国莱布尼茨(1710),最早提出其谱系树模式的是荷兰斯库尔腾(1706-1738)。最早推测马达加斯加、东印度群岛和科科斯群岛诸语同源的是荷兰雷兰德(1708)。开启非洲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的是法国普罗亚特(1776);开启南美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是意大利杰里伊(1782);开启北美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是美国爱德华兹(1787)。2.《三周年演讲》(1786)是一位东方学家关于亚洲人种和民族的演讲,语言只是其研究工具之一。其中第10节(5句话)提及“相似-同源”(其他演讲中也有语言关系的论述),琼斯既未标榜此为首创,也未做过历史比较的任何实践,其讲辞依托的是此前的语言比较和梵文研究成果。通过文献核查可见:凡琼斯周年演讲(11次)中大体说对了的(如印欧语、芬兰-乌戈尔语等),都是前人已经提出的;凡琼斯周年演讲中大体说错了的(如藏语和汉语关系等),都是他臆想的,即前人尚未进一步研究的。由此考定:(1)不管对错与否,琼斯的这些说法一定参考了前人论着,尽管未列参考文献;(2)琼斯对语言比较并无具体实践,只是基于所见资料加上一些主观化理解,包括误解、曲解;(3)琼斯在语言比较理论方法上无任何原创性建树。3.采取鸟瞰式俯视,语言历史比较萌芽于威尔士(坎布伦西斯1194)、西班牙(罗德里库斯1243)、意大利(但丁 1305)和荷兰(阿格里科拉1479),经过早期探索,进入第二阶段词语和谐说(杰勒纽斯1537)。再进入第三阶段成熟期(本体论、方法论和音变定律),形成了语言历史比较的荷兰学派,尤其是伯克斯洪(1647,1654)创立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凯特(1723)发现了日耳曼历史音变定律。第四阶段即19世纪的德国学派,只是在研究规模上的拓展化和过程上的精细化,在理论方法上没有重大的原创性建树。4.语言历史比较的崛起,主要在于日耳曼(凯尔特)等民族意识的觉醒及寻根意识。在发现塔西陀(55-120)和帕特尔库鲁斯(约前19-后31)的论着后,当他们第一次读到其伟大领袖阿尔米纽斯(前18-后21)的事迹时,对自己的祖先越发敬重,更加热爱其本族语。他们要知道其祖先来自哪里,于是根据语言证据,参照历史和考古,推定其祖先来自黑海的斯基泰故乡。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方法的成熟,并非像通常臆想的那样,基于大航海时代的语言大发现,更非18世纪后期多种词汇集的编撰或梵语的发现,而是源于欧洲学术发展的内在趋势,即文艺复兴前后的人文主义兴起,对古老欧洲民族文化(日耳曼/凯尔特)的重现发现。5.由于琼斯将语言关系置于《圣经》框架内,而符合当时一些学者的信念(先入为主),19世纪中期的三位英国学者(缪勒1851;匿名1866;法勒1869)为反对德国学者垄断历史比较而鼓吹琼斯的成就(三人成虎),再加上德国语言学史家(本费1869)的自吹自擂与对荷兰学者的诋毁(光环效应),以至于20世纪的一些学者将“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琼斯”奉为定论,并且反复夸大(从众效应),从而掩盖了荷兰学派的巨大成就,扭曲了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进程(定势效应)。然而,学术史就是学术史!凡模糊不清的务必彻底澄清,凡是非颠倒的务必正本清源。关键在于,研究学术史要克服主观信念(盲从陈说,排斥新论),坚持基于客观史实(依据新发现资料修正陈说)。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首次全面系统梳理了 18世纪末之前的欧洲比较语言学学术史,揭示了其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重点阐述了荷兰学派(伯克斯洪),为重建西方近代语言学史打下了基础。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可以推进语言学史、语言学理论方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乌云嘎[7](2017)在《蒙古国留学生现代汉语依据介词习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少形态上的变化,语序和虚词是其主要的语法手段。现代汉语中的依据介词,语义复杂、数量众多,蒙古国留学生习得依据介词有一定难度。本文基于“按、按照、依照、据、根据、依据、凭”等依据介词的语义分析,探讨造成蒙古国留学生习得依据介词的情况。本文借助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蒙古国留学生习得依据介词的情况进行考察。蒙古国留学生在习得依据介词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主要有误代偏误、冗余偏误和遗漏偏误。蒙古国留学生使用依据介词时出现偏误的原因主要有教材对依据介词的重视度不够、母语对学习者的干扰及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等。为提高蒙古国留学生习得依据介词的效率,考虑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的多种因素。首先,有效运用对外汉语教材的释义与练习,其次,恰当使用教学法,如利用对比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和语境教学法等。最后,蒙古国留学生应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蒙古国留学生在学习策略上要充分利用目的语语言环境,克服畏难情绪,努力学好依据介词。对蒙古国留学生习得依据介词的情况进行考察,将现代汉语介词的本体研究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实际运用相结合,对比分析现代汉语介词和蒙古语语义格的异同,预测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结合偏误分析的结论,针对蒙古国留学生习得依据介词的情况,设计对外汉语依据介词教学的案例,既符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需求,也能帮助蒙古国留学生更好地掌握依据介词。
乌丹牧其尔[8](2017)在《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蒙汉机器翻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器翻译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从实现方法上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基于规则的、基于统计的、基于实例的三种,每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准确的描述语言特征规律,并且不依赖大量的双语语料库,但是很难覆盖所有的语言现象。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从基于短语到基于句法、再到目前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己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方法有些机械化,缺少对语言特点的深入探索。基于统计和基于实例的方法都是基于语料库的方法,需要大规模的双语平行语料库作为基础。而现阶段蒙汉双语对齐语料的规模还不够充实。所以采用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机器翻译,是一项值得探索的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搭建蒙古文句法分析器。首先从实验室人工标注的5000句树库中训练出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之后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开源工具包NLTK搭建了句法分析器。在此基础上,用规则的方法对部分基本短语进行识别,作为句法分析的预处理,再利用蒙古文名词格和领属附加成分对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进行细化,经过实验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改善句法分析结果的准确率。第二,构建蒙汉翻译知识库。从蒙古文的附加成分入手,找出蒙古文和汉语语法特点的共性与差异,构建了一个包含25类规则的蒙汉句子转换生成规则库。利用GIZA++对大约13万句对的蒙汉语料进行双向词语对齐,随后用半自动的方式进行删减与修正,最终得到一个包含约150万短语的蒙汉短语词典。第三,设计实现了一个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蒙汉机器翻译系统。用统计的方法对蒙古文进行句法分析,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进行句子转换生成,加上用基于规则的方法对蒙古文数词进行预翻译,形成一个完整的蒙汉机器翻译系统。最后,在该机器翻译系统上进行了翻译实验。与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进行对比后发现,总体上来说该系统的翻译结果虽然没有超越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结果,但对于一些特定结构的句子,其翻译结果明显比统计的方法更好一些。如果能进一步提高句法分析的准确率,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蒙汉机器翻译系统的性能也可以进一步提高。
杨振新[9](2017)在《面向受限领域的汉蒙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机器翻译研究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重视,翻译性能不断提高。蒙古语作为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语言之一,汉蒙统计机器翻译的研究也同样受到了广泛重视。然而,汉蒙统计机器翻译在数据稀疏、语序差异、形态差异上面临很大的挑战。由于人工构建语料库费时费力,且短期内难以扩充到很大规模。因此,从研究方法上针对汉蒙机器翻译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改进,对于提升汉蒙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推动机器翻译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有限平行语料背景下,针对受限领域汉蒙机器翻译面临的形态差异、语序差异、数据稀疏,开展了五项关键技术研究:融合未标注文本信息的蒙古语形态切分、词素化加权模型、基于同义词的调序模型、基于词素媒介的翻译方法、系统融合。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归纳如下:1、针对汉蒙形态非对称,提出了一种融合未标注文本信息的蒙古语形态切分方法。蒙古语是形态丰富的黏着语,而汉语是孤立语,汉蒙之间的形态差异给机器翻译建模带来了极大地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未标注文本信息的形态切分方法。首先使用条件随机场结合标注数据对蒙古语切分,然后针对切分错误,提出了一种基于词汇的切分模型,该模型将标注数据作为启发式信息,从大量未标注文本中学习到对切分有帮助的知识。最后,本文提出了错误修正方法。2、针对短语翻译概率估计不准确,提出了一种词素化加权模型。汉蒙数据稀疏导致翻译模型中的短语翻译概率的估计不够准确,相应概率信息不足以体现短语对之间互译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词素化加权的方法,通过对蒙古语词序列分解为词素序列,进而对短语翻译概率进行更好地估计。另外,本文提出了三种融合策略将词素化加权融入汉蒙机器翻译基线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合理地对短语对之间互译可靠性进行估计。3、针对汉蒙语序差异大,提出了一种融入汉语同义词信息的调序模型。汉蒙语序差异大且面临严重的数据稀疏,调序问题一直是汉蒙机器翻译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本文将汉语同义词信息融入调序模型的建模过程中。本文假设同义词或者同义短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共享调序实例,这样就可以消解数据稀疏对调序模型的影响。此外,本文将基于同义词的调序模型以特征函数的方式融入基线翻译系统中,改善了译文的流利度。4、针对汉蒙短语对规模较小,提出了一种基于词素媒介的翻译方法。由于汉蒙双语平行语料库的规模较小,从平行语料中抽取出来的短语对的规模也较小,这严重地制约了汉蒙机器翻译的性能。本文从蒙古语的形态特征出发,将蒙古语词素作为媒介,构建汉语—蒙古语词素、蒙古语词素—蒙古语机器翻译系统。在不增加双语语料的基础上,在短语层面上通过这两个机器翻译系统的短语翻译表和调序模型构建出新的翻译知识。构建出来的短语翻译表和调序模型分别以多路径解码和特征函数的形式融入基线系统中。5、采用系统融合策略作为统一框架,将词素化加权模型、基于同义词的调序模型、基于词素媒介的翻译方法有机融合。本文提出了词素化加权模型、基于同义词的调序模型、基于词素媒介的翻译方法,分别消解了汉蒙统计机器翻译中的短语翻译概率的估计不够准确、汉蒙语序差异大、短语对规模较小等问题。本文对这三个方法分别与基线系统融合而产生的不同n-best列表进行词汇级别系统融合,并采用基于TER的方法进行翻译假设的对齐。实验结果显示,系统融合可以进一步显着提高译文的质量。本文实验采用的训练集规模为67288句对日常用语、22万词条双语词典和500句对农业双语语料。另外,在日常用语中使用的测试语料为500句对,农业领域中所使用的测试语料为200句对。在日常用语测试集上,本文方法的机器翻译BLEU值最高提升2.16个百分点;在农业领域测试集上,本文方法的机器翻译BLEU值最高提升3.36个百分点。
萨可(SOLONGOTSETSEG)[10](2017)在《蒙古学生汉语介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广为传播,随着汉文化的普及,汉语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国际语言之一。汉语介词作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汉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学习中,一些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介词出现了很多偏误,这些都阻碍着其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及汉文化的理解。随着中蒙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汉语也成为蒙古国留学生必修的语言课程。来中国学习的蒙古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在学习汉语时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汉语介词的偏误问题。在蒙古学生的汉语学习中,经常会出现有关汉语介词的偏误,如“介词遗漏”、“介词混用”、“介词误加”等,这些汉语介词的偏误导致蒙古留学生在日常交际中不能正确使用汉语介词,造成汉语学习的障碍。现在,中国教师也开始注重对蒙古留学生的汉语介词教学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蒙古语“格”与汉语介词进行比对,找出蒙古学生在学习汉语介词时出现偏误的原因。由于中蒙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加之汉语介词又较为复杂,蒙古学生时常混淆汉语介词与蒙古语“格”,加上蒙古母语负迁移影响,出现的介词习得偏误制约了蒙古学生准确地掌握汉语知识。本文通过对蒙古学生汉语介词习得偏误的分析,力求找出偏误原因及教学对策,为汉语教师提供一些改进教学的思路,以便更加有效地帮助蒙古学生更为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汉语介词。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针对目前学术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梳理与评述,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对比法和文献研究法。第二部分针对蒙古语“格”与汉语介词的分类及对比分析,阐述两者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蒙古语“格”与汉语介词的相同性方面主要是含义和句子成分相同,差异性方面主要是排序位置和使用功能不同。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蒙古学生汉语介词习得偏误的分析,从介词遗漏、混用、错序、冗余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且阐述其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针对蒙古学生汉语介词的教学对策进行研究,包括提高对汉语介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对汉语介词与蒙古语语法的对比研究,补充教材中缺失的蒙古语释义。
二、汉语介词短语(pp)的蒙古语转换规则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介词短语(pp)的蒙古语转换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
1.1.1 办学背景 |
1.1.2 学院设置 |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
2.3.3 汉字的“六书” |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
3.2.1 声调的本质 |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
3.2.6 “入声”之争 |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
5.4 本章小结 |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
致谢 |
(2)融入语言学特征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自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研究 |
1.4.1 越南语名词短语与组块识别研究 |
1.4.2 汉语名词短语识别研究 |
1.4.3 其他语种名词短语识别研究 |
1.4.4 不足与改进方向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越南语名词短语研究 |
2.1 越南语语言特点 |
2.2 越南语名词短语 |
2.2.1 越南语名词短语定义 |
2.2.2 越南语最长名词短语构成分析 |
2.2.3 研究对象的限定与说明 |
2.2.4 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难点 |
2.3 越南语名词短语标注语料库 |
2.3.1 语料来源 |
2.3.2 语料标注与处理 |
2.3.3 标注语料库简介 |
2.4 越南语名词短语语言学特征调查 |
2.4.1 越南语名词短语内部词性统计 |
2.4.2 越南语名词短语内部词性组合模式统计 |
2.4.3 越南语名词短语左边界统计 |
2.4.4 越南语名词短语右边界统计 |
2.5 越南语名词短语语言学特征分析与应用 |
2.5.1 越南语名词短语语言学特征分析 |
2.5.2 越南语名词短语语言学特征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规则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 |
3.1 越南语名词短语规则识别算法 |
3.2 实验设计 |
3.2.1 规则库制定 |
3.2.2 评价标准 |
3.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4 规则识别方法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 |
4.1 CRF简述 |
4.2 实验设计 |
4.3 融合越南语名词短语边界特征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 |
4.3.1 实验设置 |
4.3.2 特征模板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融合规则识别结果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 |
4.4.1 实验设置 |
4.4.2 特征模板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融合边界特征与规则识别结果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 |
4.5.1 实验设置 |
4.5.2 特征模板 |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 |
5.1 Bi-LSTM+CRF模型 |
5.1.1 Bi-LSTM层 |
5.1.2 CRF层 |
5.1.3 模型整体架构 |
5.2 越南语词向量与词性特征向量获取 |
5.2.1 word2vec模型介绍 |
5.2.2 越南语词向量获取 |
5.2.3 越南语词性特征向量获取 |
5.3 实验设计 |
5.4 融入边界信息的越南语名词短语深度学习识别方法 |
5.4.1 词向量模型存在的不足 |
5.4.2 越南语名词短语边界信息向量化与相似度建模 |
5.4.3 融入越南语名词短语边界信息的Bi-LSTM+CRF模型 |
5.4.4 实验设置 |
5.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融入注意力机制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方法 |
5.5.1 注意力机制 |
5.5.2 Bi-LSTM+ Multi-Head Attention+ CRF |
5.5.3 融入注意力机制的联合向量表示 |
5.5.4 实验设置 |
5.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融入边界信息与注意力机制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方法 |
5.6.1 模型选取与实验设置 |
5.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识别模型中语言学特征对比及有效性分析 |
6.1 语言学特征在CRF模型与深度学习模型中效果对比分析 |
6.2 越南语名词短语识别任务中边界特征有效性可视化分析 |
6.2.1 分析方法 |
6.2.2 分析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汉语平比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主要创新 |
1.4 语料来源 |
1.4.1 论着类语料 |
1.4.2 线上语料库资源 |
1.5 比较范畴和平比句研究综述 |
1.5.1 比较范畴的建立 |
1.5.2 现代汉语平比句的句法语义研究 |
1.5.3 汉语平比句的历时研究 |
1.5.4 平比句的类型学视角研究 |
1.5.5 比较句的语篇功能研究 |
1.5.6 平比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1.5.7 小结 |
1.6 有关术语、符号及句式说明 |
2 比较范畴的界定 |
2.1 比较范畴的语义界定 |
2.1.1 比较范畴的语义要素 |
2.1.2 比较范畴的成员 |
2.2 比较范畴的句法问题 |
2.2.1 比较目标和比较基准的句法特征 |
2.2.2 基准标记的句法特征 |
2.2.3 比较结果的句法特征 |
2.2.4 平比结构的句法功能 |
2.3 小结 |
3 汉语平比范畴的句式类型 |
3.1 形容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 |
3.1.1 平比基准标记与“一样”的互选 |
3.1.2 “一样”的句法性质和语法化程度 |
3.1.3 其他形容词类结果标记 |
3.2 指称代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 |
3.2.1 平比基准标记与代词类结果标记的互选 |
3.2.2 代词类平比结果标记成员的句法性质和语法化程度 |
3.2.3 其他代词类结果标记 |
3.3 助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 |
3.3.1 平比基准标记与“似的”的互选 |
3.3.2 “似的”的句法性质和语法化程度 |
3.4 小结 |
4 汉语平比范畴的编码类型 |
4.1 语言结构编码的类型学研究介绍 |
4.2 世界语言平比结构的编码类型 |
4.2.1 仅有基准标记型 |
4.2.2 仅有结果标记型 |
4.2.3 基准标记+结果标记型 |
4.2.4 结果标记双指向型 |
4.2.5 等同/达到义谓语型 |
4.2.6 等同/达到义谓语双指向型 |
4.2.7 等同/达到义次谓语型 |
4.3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的编码特征 |
4.3.1 平比结构和差比结构编码类型的混同与分化 |
4.3.2 平比结构单标记和双标记的编码类型共存 |
4.3.3 平比结构与相似、比拟结构标记编码的同形性 |
4.4 小结 |
5 汉语平比范畴的语序类型 |
5.1 语序类型学理论介绍 |
5.2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
5.2.1 世界语言平比结构语序特征的蕴含共性 |
5.2.2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并列介引型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
5.2.3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象似型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
5.2.4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有”字达到型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
5.3 平比结构与差比结构之间的语序关系 |
5.3.1 世界语言差比结构语序特征的蕴含共性 |
5.3.2 平比结构和差比结构语序类型的不对称现象 |
5.4 汉语平比结构语序类型的特殊性 |
5.4.1 现代汉语共时层面平比结构语序的特殊性 |
5.4.2 汉语历时层面平比结构语序演变的特殊性 |
5.5 小结 |
6 汉语平比范畴的概念演化类型 |
6.1 类型学视角下比较和平比概念的来源 |
6.1.1 来源于空间概念的比较范畴 |
6.1.2 来源于领有概念的比较范畴 |
6.1.3 来源于方式概念的比较范畴 |
6.2 类型学视角下平比与相似概念的衍生 |
6.2.1 衍生为比拟和差比标记 |
6.2.2 衍生为推断义副词 |
6.2.3 衍生为话题和例举标记 |
6.2.4 衍生为从句引导标记 |
6.3 小结 |
7 汉语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
7.1 语义地图研究方法介绍 |
7.2 并列介引型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
7.2.1 并列、伴随与平比三种概念的关系 |
7.2.2 并列介引型平比基准标记的成员 |
7.2.3 平比标记功能与并列、伴随概念的语义域关系 |
7.2.4 民族语言中并列介引型平比结构的区域化复制机制 |
7.3 象似型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
7.3.1 象似型平比基准标记的成员 |
7.3.2 象似词的兼用功能调查及语义地图 |
7.4 达到型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
7.4.1 达到型平比基准标记的成员 |
7.4.2 领有动词的兼用功能调查及语义地图 |
7.5 小结 |
8 结语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8.3 本文主要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现代蒙古语书面语名词性短语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一、传统蒙古语研究 |
二、蒙古文信息处理 |
三、阿尔泰生成语法研究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语料来源和拉丁转写 |
一、语料来源 |
二、拉丁标注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一章 理论原则和操作系统 |
第一节 理论原则 |
一、X-标杆理论 |
第二节 语法的操作系统 |
一、语法的组成部分 |
二、语法操作系统的运算过程 |
第三节 语类的划分 |
一、词类与语类 |
二、语类的划分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蒙古语名词性功能语类成分 |
第一节 从短语到句子——语言的生成 |
第二节 形态格的处理 |
一、传统研究对蒙古语格词尾的处理 |
二、生成语法框架内的蒙古语格 |
三、格短语的句法结构 |
第三节 复数成分的处理 |
一、传统研究中的蒙古语复数附加成分 |
二、生成语法视角下的复数成分 |
三、复数短语的句法结构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名词短语 |
第一节 名词短语的句法特征 |
第二节 偏正型名词短语 |
一、句法结构 |
二、句法层次 |
第三节 领属结构的名词短语 |
一、领属结构 |
二、领属关系之语义 |
第四节 同位型名词短语 |
一、并列 |
二、复指 |
第五节 名词呼语 |
一、呼语的界定 |
二、名词呼语的类型 |
三、呼语的位置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限定词短语 |
第一节 限定词与指称 |
一、限定词 |
二、指称 |
第二节 词汇类型的限定词短语 |
一、N提升至D |
二、专有名词 |
三、代词 |
第三节 语缀类限定词短语 |
一、人称领属 |
二、反身领属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形容词短语 |
第一节 形容词 |
一、形容词的定义和分类 |
二、形容词的句法特征 |
第二节 形容词短语的分类 |
一、按词性搭配分类 |
二、按句法关系分类 |
三、按结构关系分类 |
第三节 DegP内部结构 |
一、程度范畴 |
二、短语投射DegP |
第四节 GrdP内部结构 |
一、形容词的级 |
二、COMP |
三、带格标记的DegP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名词性谓语句 |
第一节 名词性谓语句的句法结构 |
一、名词性谓语句的界定 |
二、名词性谓语句的主语 |
三、名词性谓语句的谓语 |
第二节 名词谓语句的特征 |
一、主语标志 |
二、述谓性 |
三、“(?)”对名词谓语句的功能 |
四、名词谓语句以形态格结尾问题 |
五、名词谓语句的语义分析 |
第三节 形容词谓语句的特征 |
一、形容词作谓语的条件 |
二、形容词谓语带论元 |
三、比较句 |
第四节 限定词谓语句特征 |
一、限定词作谓语条件 |
二、主语特征 |
第五节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题词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介词结构的否定位序类型与功能研究 ——以否定副词“不”的否定方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回溯 |
0.4 理论依据 |
0.5 内容安排 |
0.6 语料与体例 |
第一章 “不”在“和NP2 VP”中的位序类型与功能差异 |
1.1 语义特征与位序类型 |
1.1.1 自由选择式 |
1.1.2 限制进入式 |
1.2 焦点指派与情态滤除 |
1.2.1 否定谓语中心 |
1.2.2 否定状中短语 |
1.2.3 情态滤除功能 |
1.3 否定表达与篇章功能 |
1.3.1 语义否定与语用修正 |
1.3.2 信息属性与否定位置 |
1.3.3 客观直陈与主观表达 |
1.3.4 零形反指与成分标界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不”在“和NP2 VP”中的位序选择与限制因素 |
1.1 界性特征与情状类型 |
1.1.1 界性特征 |
1.1.2 情状类型 |
1.2 句位模式与位序选择 |
1.2.1 强制性位序 |
1.2.2 选择性位序 |
1.3 浮动条件与限制因素 |
1.3.1 句法语义因素 |
1.3.2 语用语境因素 |
1.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在“对NP2 VP”中的否定位序与表达功用 |
1.1 位序类型与配位方式 |
1.1.1 自由使用式 |
1.1.2 限制选用式 |
1.2 功能表征与辖域管控 |
1.2.1 话题成分与论元成分 |
1.2.2 现实表达与虚拟表达 |
1.2.3 情态选择与否定滤除 |
1.2.4 辖域大小与否定焦点 |
1.3 语用功能与篇章模式 |
1.3.1 主观强度与有意无意 |
1.3.2 篇章布局与推进方式 |
1.3.3 句法提升与焦点占位 |
1.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在“把NP2 VP”中的制约因素与功能差异 |
1.1 制约因素与否定位序 |
1.1.1 可选式 |
1.1.2 限制式 |
1.2 否定辖域与否定焦点 |
1.2.1 窄域否定 |
1.2.2 宽域否定 |
1.2.3 发展趋势 |
1.3 功能差异与语用效果 |
1.3.1 语义否定与语用修正 |
1.3.2 信息差异与话题功能 |
1.4 认知方式与认知侧显 |
1.4.1 综观整体与凸显局部 |
1.4.2 主体突显与场景转换 |
1.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在“按NP2 VP”中的功能类型与对比分析 |
1.1 功能类型与分布模式 |
1.1.1 语义属性 |
1.1.2 句法分布 |
1.1.3 分布模式 |
1.2 语义功能与认知模式 |
1.2.1 否定焦点 |
1.2.2 象似特征 |
1.2.3 图式结构 |
1.3 否定肯定与微殊差异 |
1.3.1 及物性功能相异 |
1.3.2 语篇功能不同 |
1.3.3 语体使用差异 |
1.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在“向NP2 VP”中的认知方式与使用特色 |
1.1 语义性质与句法功能 |
1.1.1 成分性质与语义选择 |
1.1.2 基础形式与变换形式 |
1.1.3 陈述功能与指称功能 |
1.1.4 定语从句与关系从句 |
1.2 语义功能与认知表征 |
1.2.1 无标记焦点与有标记焦点 |
1.2.2 无界属性与及物功能 |
1.2.3 图式特征与象似属性 |
1.3 语用属性与使用特色 |
1.3.1 信息地位:前景与背景 |
1.3.2 个性特征:替换与差异 |
1.3.3 使用方式:隐省与配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在“PP+VP”中镜像分布的限制条件 |
1.1 句法的强制性因素 |
1.1.1 “不”向PP后浮动的制约 |
1.1.2 “不”向PP前浮动的制约 |
1.2 语义的选择性因素 |
1.2.1 情状类型与语义类型 |
1.2.2 介词义项与介引功能 |
1.2.3 生命度与指称性 |
1.2.4 现实与非现实 |
1.3 语用的倾向性因素 |
1.3.1 客观无意与主体自觉 |
1.3.2 言有所述与言有所为 |
1.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现实与非现实对“不”的位序影响与语法差异 |
1.1 现实与否与形态差异 |
1.1.1 动词重叠式 |
1.1.2 时体标记 |
1.2 现实与否与句法差异 |
1.2.1 述补结构 |
1.2.2 数量成分 |
1.3 现实与否与位序差异 |
1.3.1 情状类型 |
1.3.2 位序类型 |
1.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介词结构否定式的及物性表现与语篇功能 |
1.1 介词结构否定式的及物性表现 |
1.1.1 施事性 |
1.1.2 完成性 |
1.1.3 受影响性 |
1.2 “不”的位序变化与及物性表现 |
1.2.1 否定位序与及物性差异 |
1.2.2 信息属性与语篇功能 |
1.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介词的虚化程度、认知功能与否定位序 |
1.1 介词类型与否定位序 |
1.1.1 句首状位 |
1.1.2 谓后补位 |
1.1.3 谓前状位 |
1.2 虚化程度对否定位序的影响 |
1.2.1 狭义的介词 |
1.2.2 语义功能的扩展 |
1.3 认知因素对否定位序的影响 |
1.3.1 语义靠近 |
1.3.2 顺序象似 |
1.4 本章小结 |
结语与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VP准入“NP1不和NP2VP”与“NP1和NP2不VP”举隅 |
附录B VP准入“NP1不对NP2VP”与“NP1对NP2不VP”举隅 |
附录C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VP准入情况 |
附录D 《形容词用法词典》中VP准入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欧洲比较语言学史探索:17-18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主要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框架及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国外“局限式”学术史研究的述评 |
第一节 汤姆逊(1902)《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 |
一、19世纪以前 |
二、19世纪 |
三、正本清源 |
第二节 裴特生(1924)《十九世纪的欧洲语言科学》 |
一、引论 |
二、印度和伊朗古代文学语言的发现 |
三、比较语言学方法论 |
四、正本清源 |
第三节 邵尔(1938)《语言学说史梗概》 |
一、从起源到古典语文学 |
二、新语文学理论及其哲学基础 |
三、正本清源 |
第四节 康德拉绍夫(1979)《语言学说史》 |
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间的语言学 |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
三、正本清源 |
第五节 罗宾斯(1967)《语言学简史》 |
一、与历史比较有关的早期研究 |
二、现代时期的前夕 |
三、19世纪 |
四、正本清源 |
第六节 艾希霍恩(1807)《现代语言学史》 |
一、引论 |
二、亚洲语言学史 |
三、总评 |
第七节 本费(1869)《德国语言学史》 |
一、内容梗概 |
二、诋毁荷兰学派 |
三、把鲁道夫捧为“第一位比较语言学家” |
四、鼓吹德意志精神天空中的最灿烂明星 |
第二章 18世纪末之前的学术史一片盲区 |
第一节 历史比较语言学史关键点对照汇总 |
第二节 历史比较语言学史主要盲区列举 |
第三章 国外“完整式”学术史探索的述评 |
第一节 彭梵得(1953)首论12-18世纪欧洲语言亲属关系的观念 |
一、述评 |
二、剖析 |
第二节 费尔曼(1974)定位的“第一位历史语言学家” |
一、述评 |
二、剖析 |
第三节 梅特卡夫(1953-2013)的专题研究及文集 |
一、荷德早期历史语言学家专题研究 |
二、从比布连德尔到阿德隆 |
三、伯克斯洪以及所谓“前比较” |
第四节 迪瓦科斯(1978-2007)论语言学和历史的诉诸 |
第五节 穆勒(1984)论基本词汇概念的历史 |
第六节 哈尔(2010)论艾利奇曼酝酿的和谐考古学 |
一、萨马修斯的推介 |
二、友人信件的提及 |
三、和谐考古学和波斯语假说 |
第七节 坎贝尔(2002-2008)的比较语言学史研究 |
一、语言学的历史(2002) |
二、为何威廉·琼斯爵士全错(2006) |
三、比较语言学的开端(2008) |
第八节 新探索的回溯与拓展 |
一、三种路径 |
二、存在问题 |
三、深入开拓 |
第四章 以伯克斯洪为代表的荷兰学派 |
第一节 荷兰学派的群星璀璨 |
一、早期学者的探索(希一拉一日关系说) |
二、斯基泰理论的创立(语系起源说) |
三、斯基泰传统的延续(音变定律说) |
四、18世纪的荷兰学派(斯库尔腾+赫姆斯特赫斯) |
第二节 伯克斯洪的生平与学术 |
一、争取独立的成功时代 |
二、尼泽隆(1751)的词条 |
三、维杰尔(1876)的词条 |
四、霍夫曼(1998)的研究 |
五、丘布拉(2000)的介绍 |
六、瓦因堡(2004)的评价 |
七、纽乌斯特拉滕(2004)的专着 |
八、关于伯克斯洪的几个问题 |
第三节 伯克斯洪的呕心沥血 |
一、尼哈兰尼亚之谜 |
二、语言关系探索的氛围 |
三、伯克斯洪的灵感 |
四、伯克斯洪的论着 |
五、伯克斯洪的双簧 |
六、《高卢的起源》梗概 |
七、伯克斯洪的独特之处 |
第四节 比较语言学史上的里程碑 |
一、伯克斯洪首创语系起源理论 |
二、伯克斯洪首创历史比较方法论 |
第五节 斯基泰理论方法的传播 |
一、同期学者毁誉参半 |
二、17世纪在德国的传播 |
三、莱布尼茨的模棱两可 |
四、18世纪传教士的发现 |
五、18世纪在英国的传播 |
第六节 19世纪的比较语法植根于荷兰学派 |
一、史勒格耳的方法:仿效伯克斯洪 |
二、所谓格里姆定律:当称凯特定律 |
三、拉斯克理论方法的直接来源 |
四、赫姆斯特赫斯学派的影响 |
第五章 结束比较语言学创始人的“琼斯神话” |
第一节 着名东方学家威廉·琼斯 |
第二节 琼斯十一次演讲述评 |
一、第一讲 学会成立演讲 |
二、第二讲 具体研究任务 |
三、第三讲 关于印度人 |
四、第四讲 关于阿拉伯人 |
五、第五讲 关于鞑靼人 |
六、第六讲 关于波斯人 |
七、第七讲 关于中国人 |
八、第八讲 关于亚洲的边民、山民和岛民 |
九、第九讲 关于民族的起源和家族 |
十、第十讲 关于亚洲民事和自然的史志 |
十一、第十一讲 关于亚洲人的哲学 |
第三节 琼斯相似-同源说讲辞剖析 |
一、感想式演讲中的“相似-同源”:5句话141个单词 |
二、遗稿中无任何同源对应词例 |
三、琼斯讲辞与之类似的两段论述 |
第四节 琼斯对斯基泰理论的看法 |
一、琼斯给波兰亲王的回信 |
二、《三周年演讲》提及的斯基泰 |
三、琼斯与“莱顿的朋友” |
四、蒙博多对晚辈琼斯的影响 |
第五节 “琼斯神话”的形成及其终结 |
一、三人成虎:比较语言学的伽利略 |
二、先驱:基于琼斯后学术史的评价 |
三、拔高:错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 |
四、清醒:基于琼斯前学术史的评价 |
五、定位:琼斯演讲在学术史上的影响 |
结论 |
附表一 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沿革(1122-1822) 一览表 |
附表二 比较语言学史关键点五家(外国学者)对照表 |
附表三 比较语言学史关键点六家(中国学者)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中译文献 |
三、未刊中译 |
四、外文文献 |
(7)蒙古国留学生现代汉语依据介词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现代汉语依据介词与蒙古语语义格 |
(一)现代汉语依据介词语义句法特征 |
(二)现代汉语依据介词与蒙古语语义格对应形式 |
(三)现代汉语依据介词与蒙古语语义格的异同 |
二、蒙古国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依据介词情况的考察 |
(一)“按、按照、依照”偏误分析 |
(二)“据、根据、依据”偏误分析 |
(三)“凭”偏误分析 |
三、蒙古国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依据介词偏误成因分析 |
(一)教材不够重视现代汉语依据介词 |
(二)母语对学习者的干扰 |
(三)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
四、蒙古国留学生现代汉语依据介词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理念 |
(二)教学设计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蒙汉机器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蒙汉机器翻译概述 |
1.4.1 蒙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现状 |
1.4.2 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研究现状 |
1.4.3 结合规则与统计的机器翻译研究现状 |
1.5 论文组织 |
第2章 蒙古文句法分析研究 |
2.1 蒙古文句法分析研究现状 |
2.2 句法分析基础 |
2.2.1 短语结构句法树标注集 |
2.2.2 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 |
2.2.3 维特比算法 |
2.2.4 句法分析结果的评测 |
2.3 蒙古文句法分析研究与实验 |
2.3.1 蒙古文句法分析器的搭建 |
2.3.2 由高频规则形成的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句法分析 |
2.3.3 引入蒙古文分写附加成分特征的句法分析 |
2.3.4 基于规则的句法分析预处理 |
第3章 蒙汉句子转换生成规则研究 |
3.1 蒙古语与汉语语法特点对比 |
3.1.1 蒙古语名词附加成分的对应汉语翻译 |
3.1.2 蒙古语动词构形附加成分的对应汉语翻译 |
3.1.3 蒙古语到汉语的语序转换 |
3.2 蒙汉转换生成规则库的建立 |
3.2.1 转换生成方法 |
3.2.2 规则描述语言的设计 |
3.2.3 规则库的构成 |
第4章 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蒙汉机器翻译系统 |
4.1 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蒙汉机器翻译系统框架 |
4.2 蒙汉短语词典的构建 |
4.3 基于规则的蒙古文数词自动翻译 |
4.4 蒙汉翻译和转换生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 蒙汉机器翻译实验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转换生成规则库 |
附录 2:蒙汉基数词词典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面向受限领域的汉蒙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选题背景 |
1.2.1 形态差异大 |
1.2.2 语序差异大 |
1.2.3 数据稀疏严重 |
1.3 研究现状 |
1.3.1 蒙古语形态切分 |
1.3.2 融入形态信息的翻译方法 |
1.3.3 调序模型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基本结构 |
第二章 机器翻译综述 |
2.1 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 |
2.2 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 |
2.3 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 |
2.3.1 基于词的翻译模型 |
2.3.2 基于短语的翻译模型 |
2.3.3 基于句法的翻译模型 |
2.4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翻译 |
2.4.1 利用深度学习改进统计机器翻译 |
2.4.2 端到端的神经机器翻译 |
2.5 不同翻译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
2.6 受限领域机器翻译 |
2.6.1 基于领域知识的方法 |
2.6.2 基于领域自适应的方法 |
2.7 译文评测 |
2.7.1 人工评测 |
2.7.2 自动评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融合未标注文本信息的蒙古语形态切分 |
3.1 引言 |
3.2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切分 |
3.3 基于词汇模型的切分 |
3.4 错误修正 |
3.5 实验 |
3.5.1 实验设置 |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词素化加权模型 |
4.1 引言 |
4.2 短语翻译表 |
4.3 词素化加权模型 |
4.4 融合策略 |
4.5 实验 |
4.5.1 实验设置 |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同义词的调序模型 |
5.1 引言 |
5.2 基于距离的调序模型 |
5.3 词汇化的调序模型 |
5.4 融入同义词信息的调序模型 |
5.5 集成策略 |
5.6 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词素媒介的翻译方法 |
6.1 引言 |
6.2 构建策略 |
6.3 融合策略 |
6.4 实验 |
6.4.1 词素短语表分析 |
6.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方法集成与系统融合 |
7.1 引言 |
7.2 词汇级系统融合整体方案 |
7.3 关键技术 |
7.3.1 对齐基准选择 |
7.3.2 基于编辑距离的对齐 |
7.3.3 解码与调参 |
7.4 实验 |
7.5 系统应用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农业双语平行语料示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蒙古学生汉语介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蒙古语“格”及汉语介词的研究 |
(二)关于蒙古语“格”与汉语介词对比的研究 |
(三)关于蒙古学生汉语介词习得情况的研究 |
(四)关于蒙古学生汉语介词习得偏误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对比分析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第二章 蒙古语“格”与汉语介词的分类及对比分析 |
一、蒙古语“格”的含义及分类 |
(一)蒙古语“格”的含义 |
(二)蒙古语“格”的分类 |
二、汉语介词的分类及特征 |
(一)汉语介词的分类 |
(二)汉语介词的特征 |
三、蒙古语“格”与汉语介词的相同性分析 |
(一)句子含义对应性相同 |
(二)句子成分相同 |
四、蒙古语“格”与汉语介词的差异性分析 |
(一)语序不同 |
(二)蒙古语“格”有词形变化 |
第三章 蒙古学生汉语介词习得偏误分析 |
一、蒙古学生汉语介词习得偏误类型 |
(一)介词遗漏 |
(二)介词混用 |
(三)介词错序 |
(四)介词冗余 |
二、蒙古学生汉语介词习得偏误原因 |
(一)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二)教学方式的不恰当 |
(三)汉语介词本身学习难度较大 |
(四)缺乏针对蒙古学生汉语学习的教材 |
第四章 针对蒙古学生汉语介词的教学对策 |
一、提高对汉语介词教与学的重视度 |
(一)提高蒙古语基础与汉语介词的启蒙认知 |
(二)加强蒙古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的重视程度 |
二、丰富汉语介词讲授的教学方法 |
(一)教学实践中融入蒙古语语序与汉语语序的对比教学 |
(二)巧用偏误分析法 |
三、加强蒙古语“格”与汉语介词语法的对比研究 |
(一)提高对语法知识的多样化认识能力 |
(二)加强对汉语介词语法教学与蒙古语语法的区分 |
四、弥补教材缺失蒙古语释义的一些不足 |
(一)选用正确应用教材是当下学习汉语介词的重点 |
(二)提升教材编排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汉语介词短语(pp)的蒙古语转换规则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融入语言学特征的越南语名词短语自动识别研究[D]. 王闻慧.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3]汉语平比范畴研究[D]. 魏阳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现代蒙古语书面语名词性短语结构研究[D]. 乌兰.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5]介词结构的否定位序类型与功能研究 ——以否定副词“不”的否定方式为例[D]. 赵彧.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6]欧洲比较语言学史探索:17-18世纪[D]. 王晓斌.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7]蒙古国留学生现代汉语依据介词习得研究[D]. 乌云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8]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蒙汉机器翻译研究[D]. 乌丹牧其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9]面向受限领域的汉蒙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研究[D]. 杨振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10]蒙古学生汉语介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 萨可(SOLONGOTSETSEG).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介词论文; 语言学论文; 越南语论文; 介词短语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