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肩负的任务 携手迈进新世纪——千禧之年 寄语全国护士(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珍[1](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宋景东[2](2017)在《教学相长: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离不开高素质的导师。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在由新手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研究生导师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学科及个人特点的不同,研究生导师的具体专业发展路径会不尽相同,但也有共性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是一个“教学相长”(1)的关系。此阶段导师和学生的接触交流胜过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在师生间的交往互动中,导师汲取学生身上的禀赋特质,在积极的反思和持续的建构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直白地讲,学生自身的专业发展也促进、推动甚至鞭策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研究生能否推动导师专业发展?如何去推动导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导师的哪些素质发展?哪些研究生能够推动导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导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追问,是一个饶有趣味更具有价值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采用教育叙事的研究范式,选择一位研究生导师及其师门弟子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立体采撷、客观全面、突出要旨、注重伦理”的研究立场,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和文献等多重研究方法,再现一部“教学相长”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生活史,揭示“以生为师”、“倒逼反推”维度中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建构“学生反哺”、“师生共生”视阈下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应然模式。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导论和第一章,主要交代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等,在综述文献、厘清概念的同时,着重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设计。同时,本部分还详细地聚焦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叙事者的生活背景进行立体透视,使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认知更为全面、丰富和深刻。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二、三、四、五章,这是论文的主体。主要结合研究对象专业发展的时间顺序向前推移,竭尽全面地采撷研究对象在不同阶段与学生进行的不同形式的交往。并对这些交往的“琐事”进行还原和深描,重点挖掘故事背后的“因果”,以及研究对象所进行的反思和成长。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是对前文“琐碎叙事”的理论升华,也是论文的重点。基于第二部分对研究对象个体专业发展历史的梳理,深入挖掘内隐于表象的事物本质,进一步回答前文提出的系列追问,并对“教学相长”视阈下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予以理论观照。本研究认为:首先,作为“群”这一范畴的学生,研究生不仅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超越性,更具备其他“群”范畴学生所不具备的宽广视野、学术水准、洞悉能力等特殊品质,这些品质在“后喻时代”得以放大,进而促使导师向研究生学习成为可能。其次,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在反哺导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效用。对以“师门”为单位的师生学术共同体的建构,则不能强求千篇一律,而要坚持随机生态、多元并包。第三,研究生能够促进导师在价值观念、知识结构、能力体系等方面的提升,推动着导师朝向“社会化”、“教育化”、“个性化”的方向迈进。第四,研究生反哺导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师生交往,这种交往不仅局限于学术性活动,“泛学术性”活动往往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且两种交往都需要建立在“利益均衡”的基础之上。第五,研究生推动导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在于导师的内在矛盾,导师的个体觉醒、持续反思、主观幸福是发现“实然我”与“应然我”之间差距的根本动力;生活场域与个体的交互也是导师激发学习进取、重构自我的重要驱动力。
何明章(Ho Ming-CheungEllis)[3](2017)在《「宣道运动在香港—香港宣道会的发展历史(1949年-1999年)」》文中研究表明1887年,宣信(Albert Benjamin Simpson)在美国成立宣道会,倡议联合各方信徒,以追求生命成长及推行普世宣教运动为宗旨。同年,该会便派出宣教士来华。这些宣教士进人中国工作,整整有六十年之久,在内陆省分建立了四个教区。至1949年,宣道会西教士撤离中国大陆,辗转南下香港等候美国总会进一步的指令。他们大部分被派往其他国家的宣教区工作,但是有几位却坚持留下,希望在这块接壤大陆的英国殖民地上延续中国的福音使命。由此,宣道会得以在香港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本论文即是探讨宣道会在香港的事蹟,是次研究主要有三个目标。第一,整理和还原香港宣道会在上世纪五十年的发展历史。第二,发掘昔日香港宣道会西教士将教会管理权交到华人手中的过程;这涉及海外差会与本地教会的合作及教会本土化之事宜。第三,分析香港宣道会何以在短短五十年内,由零演变为香港基督新教第二大宗派之原因。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关乎宣道会及其运动的内涵与精神,而衍生出要以最快及最直接的方式到未有教会的地方作宣教的策略。接着是宣道会在中国大陆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及该会在内陆建立的四个宣教区域与工作情况。第二章则有关该会在1949年撤退至香港的历史,与西教士离去或留下的抉择。从第三章开始,文章则转到宣道会在香港发展的历史。首先是宣道会在调景岭难民营的工作,该会在颠沛流离的难民当中建立了第一批信徒会友;继而阐述宣道会在资源极其短缺的情况下,走到香港偏僻的市郊及乡村传道、建立了第一批堂会的过程。接着是在六十年代,宣道会凭藉在徙置区开设堂会的便利,在徙置大厦天台及附建式校舍兴办小学,接触与服侍大量基层市民。至七十年代起,香港人口持续膨胀,政府在偏远地方发展了多个新市镇,而宣道会则配合政府的房屋及福利政策,前往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开办不同的社区中心及建立堂会。其後,宣道会亦走到临时房屋区以服侍基靥移民。八十年代以後,本土教会渐趋成熟,开始策动十年植堂和增长计划;区联会除致力在本地植堂外,亦组织本地差会以派遣本土宣教士前往海外地方宣教,致力将福音向外拓展。直至世纪末,香港宣道会已一跃成为当地第二大的新教宗派,在基督教界甚具影响力。论文的最後两章,是有关香港宣道会的本土化进程。就在宣道会香港教区成立了两年之际,西教士已按照总会所指示的路线,有计划及有秩序地,以渐进的方式促成本地教会达致「自养、自治和自传」自立的三重目标。早期,该会的本土化进程主要是由西差会领导,本地信徒予以配合。至六十年代,本地堂会成立了自治联会,西教士亦开始将教会的权责慢慢下放。在踏人七十年代,西差会与本地教会在地位上已是平等,而双方则开展二十年的移伴合作时期,共同在当地推动福音的发展。至八、九十年代,本地教会已非常成熟,联会除可策划整体方向的同时,亦能组织差会以推动海外的差传事工;这时,西差会亦喜见本地教会的自立,慢慢淡出本地工作,功成身退。香港宣道会由西差会交棒至本地教会的进程是非常和谐与畅顺,其事蹟可称得上是中、西合作的典范。最後,在结论部分,是阐述上世纪香港宣道会何以由零,演变成为第二大新教宗派之原因。方法是依据文章主体的历史论述,从宣道会之中国经验、立会精神、人事、社会、政教关系及中西合作等各个方面,分析该会快速增长及其发展最为突出的地方。
黄洁[4](2013)在《小天地与大世界 ——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的兴起,是在女权主义第二次浪潮影响下出现、与女权主义文学文化批评活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个显着的文学现象。该小说类别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八十年代达到高潮。二十世纪女权主义小说方面的突出成就,不仅代表了当代澳大利亚妇女文学的精华,还使整个澳大利亚文坛的面貌为之一新。尽管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成就斐然,但纵观其国内的研究成果却可以发现,批评界至今缺乏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女权主义小说发展脉络的清晰梳理,也没有明确指出女权主义小说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本论文结合四位具体的小说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的阐述,致力于刻画出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的整体发展脉络和突出阶段特征。在结合时代背景对当代澳大利亚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活动进行考察,并对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该流派的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女权主义政治与激进的“反文化亚群体”意识形态相结合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女权主义者对男性民族主义历史(既包括正式的书面记载历史,又包括非正式的传说、神话)进行颠覆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女权主义者反思激进,并积极展开形式实验的阶段。在所有这些阶段,女权主义小说家对在私人“小天地”中的切身经历和在公共“大世界”中的政治事务的重视是并驾齐驱的,虽然在不同发展阶段女权主义的关注焦点并不相同。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打破了私人“小天地”和公共“大世界”之间的界限,始终坚持以私人化的话语来透视公共空间和公共话语。这一做法暗含了女权主义的创作理念,那就是“以小见大”。这一理念既是对简·奥斯汀等前辈妇女作家以毕生写作经历身体力行的理想的继承和发展,又与女权主义第二次浪潮的纲领性口号“个人的即是政治的”(“The Personal isPolitical”),乃至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对个体差异性的关注具有颇多共通之处。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对澳大利亚女权主义文学的历史渊源和批评影响进行综述,然后对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及其研究进行梳理。本章强调:对澳大利亚女权主义文学的研究,应在充分重视国际女权主义和文学批评运动的影响的同时,密切关注澳大利亚本土的文学文化语境,尤其注重将具体作家作品置于澳大利亚文学文化的具体语境中来加以考察。“绪论”最后一部分是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内容的一个简要说明。第二章通过聚焦海伦·加纳的《毒瘾难戒》(1977),探讨七十年代的女权主义者如何吸收和利用澳大利亚“反文化”运动的积极成果,来实现对自身命运的主宰和对所在社区和社会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模式的修正。在《毒瘾难戒》中,加纳生动地描绘了一系列惊世骇俗的场景,这些场景涉及性解放、女权主义、摇滚乐、毒品文化以及集体式家庭伦理等一系列敏感问题。《毒瘾难戒》是一部对澳大利亚七十年代的“反文化”生活进行全面披露的作品,它证明了女性在这场少数派的“先锋”运动中占据了一个毋庸置疑的“在场”地位。《毒瘾难戒》还揭示了女权主义第二次浪潮对占女性人口绝大多数的异性恋妇女的现实生活的影响,以及七十年代的先锋女性所持的身体观念对她们的两性生活的深切影响。第三章集中分析了吉恩·贝德福德的《凯特妹妹》(1982),并以此来剖析八十年代的女权主义作家对澳大利亚民族主义“神话”的改写。丛林强盗是澳大利亚民族神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内德·凯利作为其中最富盛名的代表,不仅超越了丛林行劫的普遍含义,还象征着澳大利亚身份中浪漫和反叛的一面。虽然其丛林强盗的身份容易引起尴尬,但内德·凯利却与澳大利亚性和澳大利亚民族身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他代表着一种反帝国主义的、劳动阶层的、庶民的、爱尔兰裔的民族身份,同时也代表并强化了澳大利亚民族身份中白色人种的、异性恋男性的、厌女症的甚至是暴力的部分。《凯特妹妹》关注妇女在男性民族主义话语体系中的再现方式;通过重述凯利女人们的故事,贝德福德创造性地再现了被民族主义的“神话制造工程”所遮蔽的女性的“真实”生活。小说还揭示了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男性行为模式——“伙伴情谊”与典型的澳大利亚特性——“男性阳刚气质”之间的共谋关系。通过披露“伙伴情谊”中隐含的排斥“他者”的倾向,以及“男性阳刚气质”建构和维系的过程,贝德福德揭开了民族主义“神话”的神秘面纱。《凯特妹妹》还描绘了女主人公在“后凯利帮时代”追寻自我的“奥德赛”。小说中女性对自我的追寻是与空间的移位分不开的。通过追溯凯特·凯利悲剧性的一生,贝德福德揭示:将“公共领域”与“男性空间”、“私人领域”与“女性空间”机械地对应起来的做法是极其有害;但开创真正的“女性空间”不能将希望寄托在男性身上,而必须依靠女性团体内部的互帮互助,依靠女性共同体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第四章以凯特·格伦维尔的《琼创造历史》(1988)为例,揭示了八十年代的女权主义作家撰写的“新历史小说”中包含的针对民族历史的“修正主义”宗旨。首先,这部作品试图重新定位“双百周年纪念”。庆祝英国殖民者在澳洲大陆定居满两百周年的1988年的“澳大利亚双百周年纪念”,是一个各种政治势力激烈角逐、来自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争夺话语权的特殊历史时期。在《琼创造历史》中,女性不仅占据了历史上的重大时刻的“在场”地位,还是当今和将来世界的主人翁。实际上,女权主义作家对于“双百周年纪念”民族主义话语体系的积极参与本身,即是一个女性“在场”地位的强大隐喻。此外,《琼创造历史》中的结构安排、人物命名和在土着问题上的处理态度,都充分体现了女权主义作家对于再现“真实的”女性主体的深入思考。《琼创造历史》还试图通过纠正关于历史的传统观念,来修正男性民族主义的“历史编撰学”中的偏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女性版本的撰写历史的新方式。第五章通过探讨德鲁希拉·莫杰斯卡的《波比》(1990),来展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女权主义作家对激进女权主义阶段的种种过激倾向的反思。《波比》是莫杰斯卡基于自己母亲的生平经历创作的一部人生书写。该作品是澳大利亚女性写作在八十年代后期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波比》这部作品中,作者重点阐释了三组关系,即“母亲”与“女儿”之间、“父亲语言”与“母亲语言”之间以及形式创新与女权主义政治任务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母女关系”的考察,作者指出激进女权主义者在对待“母亲”的态度上存在问题。对“母亲”身份的排斥和恐惧,正体现了激进女权主义者对物质性的女性身体的疏离。基于“母女关系”的隐喻,努力摆脱和“母亲”的一切联系的激进女权主义者的形象,就如同一个自以为成熟稳重、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自己已长大的青少年。“母女关系”还成为英国与澳大利亚之间关系的一个隐喻。对“父亲语言”与“母亲语言”之间关系的考察,体现了作者对适合女性传记作家的工作语言的探索。作者在作品中的代言人、叙述者拉拉吉作为历史学家和女儿的双重身份,也决定了她必然走上探索自己的语言的艰辛道路。《波比》在形式方面的特点还体现了形式创新和女权主义政治任务之间的完美统一。《波比》不是一部能够被轻易贴上明确的、单一的归属标签的作品。它既不是完全的虚构作品,也不是全然的历史写作,并具有元小说的性质和自我指涉的特点。然而却可以说,这是一部在女权主义热潮消退后的历史氛围下、借着为母亲作传来反思激进女权主义的功过得失的严肃的理论性作品。第六章“结论”首先指出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女权主义政治与激进的“反文化亚群体”意识形态相结合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女权主义者对男性民族主义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并努力谋求颠覆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女权主义者反思激进,并积极展开形式实验的阶段。进而指出这一流派小说体现了对“私人领域”的女性经历的密切关注和对“公共领域”的政治事务的积极参与的完美融合。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家创作的优秀作品,不仅是作家以个人的智识活动对公共生活进行干预的衍生品,它们本身还构成了作家公共干预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必将对人们想象自我、历史、民族国家的现在和将来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秦援晋[5](2010)在《文化金融学初探》文中指出本文以文化眼光检讨人的金融行为和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力图探索一种当前全球金融界急需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并就金融法律与制度的重构提出思路。以往研究金融的视角,主要有三个,即从金融运行规律的视角、从金融技术的视角和从金融监管的视角。过去以上视角上的研究,甚有成绩;但对金融的观察,如果限于以上视角,却显得不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由全球金融自由化管道所传播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昭示了另一个视角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伦理的视角。本文即从这个视角切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文化金融学体系。要真正弄清个人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局限于金融学之内的知识是难成其功的。本文认为,对金融进行人性的、历史的、当前情势的三维焦点的考察,首先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识,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学术领域:文化金融学。所以,文章从对“人”的探讨开始,构成全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通过质疑“经济人”概念的简约性和虚构性,揭示了人作为伦理本位的本质特征。这与当前经济学的前沿性理念:活动于市场上的人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具有内在的相通。由此出发,作者采用现实与历史的照应、欧美与中国的对比这个比较文化学研究方法,对金融的事实秩序和金融的价值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揭示文化对金融的价值秩序的塑型作用。那么,支撑金融价值秩序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呢?文章提出了正义、诚信、节制、责任这四个基本的文化元素,它们如水中之盐一样支持着金融的伦理、法律和制度。文章从金融历史与现实关联性视角,选取了富有意义的案例,指出:但凡文化元素缺失,则金融必定陷入病态,或按美欧学术界的习惯概念,称为“恶金融”,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当代的格林斯潘时期与十八世纪法国“约翰.罗”体系时期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都曾专门研究过这个着名的约翰.罗体系,当今一些美国学者特意又把约翰.罗体系重述出来,以便于与格林斯潘时期作对比。本文也在相关之处专门研究了约翰.罗的案例,以及其它历史案例,指出:金融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即正义性的缺失,是“恶金融”之源;也是当今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危机之源。是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以上的哲学的与历史的视野相结合的分析,按照分析的结论,文章转入对二十世纪金融的文化批评。二十世纪金融中的着名事件和制度巨变,都没有即身而终,在全球化时代,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伦理文化上的阐释。是为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以上的人性、历史、当代情势的三维聚焦的分析,作者对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批评,就金融文化重构初步提出了设想,而其核心是,重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本文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流行的实证分析,也不同于由现成的概念出发的规范分析;它更接近于马克思的方法:为了免受现实中繁茂芜杂的事实存在的干扰,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把复杂的现实形态还原为最初的简单形态进行分析,这个简单形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从这种简单形态出发又一步步回到现实形态,并对现实做出结论。文章在相关之处特意批评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把事实与价值割裂为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多年来的金融研究是有不利影响的,表现在把金融研究局限于所谓的事实判断,而把价值判断开除了;可是离开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也就走到形下学的纯技巧之路上去了。也正因如此,那些直接服务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与那些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技术,便不分价值序列地排列在一起。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巨量的现金流从产业链上漏出,进入虚拟金融,狂热地参加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博利,对此却没有一个系统性价值理论可以进行有力的价值追问。本文初步探索得到的金融文化学原理,对于认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有其价值,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重建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的思考,也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走向。
叶一舵[6](2010)在《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虽然台湾学校辅导在华人社会的学校教育中具有“样本意义”与“样板价值”,但台湾学校辅导的发展迄今还是一个尚未进行系统化研究的领域。本研究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采用“纵横贯通”与“史论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文献法、历史比较、个案研究、口述历史(访谈)以及现场考察等方法,对学校辅导的发展作较为系统的研究。台湾学校辅导的兴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50多年来,学校辅导历经以下发展进程并体现不同的发展任务与发展特征:(1)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学校辅导开始萌芽。其中,侨生教育成为直接的推动力量,侨生辅导成为学校辅导的开端。(2)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学校辅导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为其建制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3)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以“九年国教”在国中全面推行辅导工作为标志,学校辅导正式建制并成为一种教育制度。(4)20世纪80年代,学校辅导进入一个全面推展与不断完善的阶段,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辅导工作体系。(5)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随着“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学校辅导的专业效能得到全面提升。(6)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伴随着教育改革运动的“统整”理念及政策变革,学校辅导在充满争议中进行着艰难的转型。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台湾学校辅导的发展具有自身突出的特点,有自己的成功经验,也有一些不足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学校辅导的发展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而这些,也都给正处于探索推进阶段的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高淑贞[7](2000)在《应用多元文化实施整体护理》文中认为 1995年6月3日~10日。世界卫生组织护理专家委员会会议强调指出:护理学必须迎接不断变化着的世界卫生状况的挑战,护理人员是卫生保健体系最大的组成部分,他们的职责是必须满足不断变化的卫生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跨国交流日益频繁,21世纪将是多元文化的世纪。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护理也必须改革,其趋向就是多元文化的护理,研究多元文化护理,从多角度透视事物、认识世界,是当代护理又一特点。21世纪的护理模式将是以病人为中心整体化的护理模式。护士需提高文化水平,掌握多方面知识才能适应国际及多民族护理服务的需要。
王春生[8](2000)在《明确肩负的任务 携手迈进新世纪——千禧之年 寄语全国护士》文中指出
二、明确肩负的任务 携手迈进新世纪——千禧之年 寄语全国护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确肩负的任务 携手迈进新世纪——千禧之年 寄语全国护士(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教学相长: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 |
(二)导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再确证 |
(三)对“技术理性”的再思考 |
(四)研究者的个人旨趣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二)有关研究生导师的研究 |
(三)有关“教学相长”的研究 |
(四)有关教育叙事方法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述 |
三、研究主题与核心概念 |
(一)研究主题 |
(二)核心概念的厘清与辨析 |
四、“理论”借鉴 |
(一)可行性参考: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反哺理论” |
(二)研究方法借鉴:迈克亚当斯的“生活史研究要素论” |
五、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总体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呈现 |
(一)对象的选择:缘何是“柏门” |
(二)柏导其人:“一枝独秀” |
(三)柏门弟子:“百花争妍” |
三、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方法 |
四、技术、策略与研究伦理 |
(一)策略:研究者的处世哲学 |
(二)技术:研究者的学术风格 |
(三)伦理:研究者的道德良知 |
五、对叙事研究范式的前提反思 |
(一)内容:“故事”与“理论”的矛盾 |
(二)方式:“叙述”与“评论”的矛盾 |
(三)效度:“本我”与“外我”的矛盾 |
(四)推论:“共性”与“个性”的矛盾 |
第二章 初为导师:“教学相长”的萌芽 |
一、师道尊严:最初从教理念的生成 |
(一)神圣:对上一代学者的印象 |
(二)意气风发:携名校晕轮凯旋 |
二、“收效甚微”:前三届学生的教育实践 |
(一)“老实听话”的开山弟子 |
(二)关系尴尬的第二届学生 |
(三)“不学无术”的第三届学生 |
三、“后生可畏”:对师门未来“副导师”的观察 |
(一)“无心插柳”的栾峰 |
(二)“有意栽花”的逸卓 |
四、小结 |
第三章 遭遇瓶颈:“教学相长”的关节点 |
一、导师专业发展的“场外”滋扰 |
(一)家庭的遭遇 |
(二)单位的紧张 |
二、导师专业发展的“场内”困顿 |
(一)学术自卑:“科研到底有啥用” |
(二)师生冲突:“就当没带过这个学生” |
(三)教学遇挫:“还想让我怎么教” |
三、瓶颈消解 |
(一)学生助力:“无债一身轻” |
(二)个体反思:“认清我自己” |
四、小结 |
第四章 晋升博导:“教学相长”的新阶段 |
一、学术为本:科研型学生的反推 |
(一)“学术铁三角”的搭建 |
(二)“师门研讨”中的争执 |
(三)“师本”研究领域的确立 |
二、生态多元:不同背景学生的反哺 |
(一)“职业妈妈”孙靖如 |
(二)“高校行政”宋金均 |
(三)“政府官员”周立国 |
(四)“非学术型”学生的价值 |
三、德勤兼备:师门“红人”的榜样熏染 |
(一)一次长谈 |
(二)三篇论文 |
(三)若干琐事 |
四、情感升华:师生交往的校外延伸 |
(一)“送老”:泛舟水花湖 |
(二)“迎新”:徒步丁香山 |
五、小结 |
第五章 坦然前行:“教学相长”的高境界 |
一、自有后来人:师门文化的自觉延续 |
(一)“双骄”入门 |
(二)“红人”交班 |
二、再遇“问题生”:导师教育能力的验证 |
(一)“上天恩赐的”杜河 |
(二)一言难尽的孙菲 |
三、迎接新挑战:导师素养的再伸展 |
(一)“多民族化”:新疆学生的到来 |
(二)“国际化”:留学生的加入 |
(三)“个性化”:“90 后”博士的出现 |
四、人分情不散:导师幸福的核心要素 |
(一)答辩中的“捧场” |
(二)迎新中的“汇报” |
五、小结 |
第六章 反思与回应 |
一、学生何以能助力导师的专业发展 |
(一)“类”维度学生的超越性 |
(二)“群”维度学生的超越性 |
(三)“后喻时代”学生的超越性 |
二、助力导师专业发展的学生群体解析 |
(一)“两极”学生对导师的助力 |
(二)“反哺型”学术共同体的建构 |
三、学生助力导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
(一)学术性的交往活动 |
(二)“泛学术性”的交往活动 |
(三)学生助力导师发展视阈中师生交往的应然样态 |
四、学生助力导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 |
(一)见之于客观的意识 |
(二)外显与内隐的知识 |
(三)多重角色的能力 |
五、学生助力导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
(一)个体意识:导师专业发展的内因 |
(二)场域激发:导师专业发展的外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宣道运动在香港—香港宣道会的发展历史(1949年-199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撮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项目介绍 |
二、论文标题、研究范围与价值 |
三、论文综述 |
四、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内容 |
五、研究的限制 |
第一章: 背景 |
1.1 宣信生平与宣道会的成立 |
1.2 宣道会的信仰与组织 |
1.2.1 宣道会的信仰 |
1.2.2 宣道会的组织 |
1.3 宣道会在中国 |
1.4 1949年以前宣道会在香港的活动 |
1.4.1 1949年以前的香港 |
1.4.2 香港於宣道会在中国传教的角色 |
1.4.3 宣道会儿童宿舍(Aliance Children Hostel) |
1.4.4 香港九龙塘基督教中华宣道会的成立过程 |
第二章: 宣道会由中国大陆转往香港的过程 |
2.1 历史的转折点 |
2.2 西教士撤出中国 |
2.2.1 新中国对基督教的立场与政策 |
2.2.2 宣道会撤离中国大陆的过程 |
2.3 宣道会西教士在香港去或留的抉择 |
2.4 全中国委员会(All China Committee) |
2.5 宣道书局的历史及迁往香港的过程 |
2.6 建道圣经学院的历史及迁往香港的过程 |
第三章: 在香港奠基-宣道会在调景岭的服侍 |
3.1 中国政权交替下的难民潮 |
3.1.1 香港-国内难民的避难所 |
3.1.2 四、五十年代难民潮的景况 |
3.1.3 香港政府对难民的政策与态度 |
3.1.4 调景岭难民营的设立 |
3.2 宣道会在调景岭难民营的服侍 |
3.2.1 早期的难民工作 |
3.2.2 营内基址的建立 |
3.2.3 初期营内的布道工作 |
3.2.4 宣道会调景岭堂的建立 |
3.3 宣道会在调景岭的培训与教育工作 |
3.3.1 布道与培训系统 |
3.3.2 宣道圣经学院 |
3.3.3 宣道会敢明瞽目学校 |
3.3.4 调景岭宣道小学 |
3.4 台湾宣道会的成立过程 |
3.5 後期的宣道会调景岭堂 |
第四章: 早期香港宣道会的传道工作 |
4.1 西差会的「香港扩展计划」 |
4.1.1 黄大仙福音堂的成立(後称:竹园堂/宣信堂) |
4.1.2 跑马地蓝塘道福音堂的成立 |
4.1.3 渣甸山采石工人聚会所 |
4.2 宣道圣经学院开展的工作 |
4.2.1 北角堂的成立 |
4.2.2 筲箕湾堂的成立 |
4.2.3 荃湾堂的成立 |
4.2.4 葵涌堂的成立 |
4.3 建道神学院开展的工作 |
4.3.1 长洲山顶堂的成立(後改称:长洲堂) |
4.3.2 坪洲堂的成立 |
4.3.3 大澳堂的成立 |
4.3.4 杯澳福音堂的成立 |
4.4 早期香港宣道会的发展模式 |
第五章: 香港宣道会在徙置区的事工 |
5.1 香港政府的徙置政策 |
5.2 天台学校及附建式学校的兴起 |
5.3 香港宣道会在徙置区办学及建堂经过 |
5.4 香港宣道会在徙置区工作的果效 |
5.4.1 事工之目的 |
5.4.2 在徙置区传道的方式与策略 |
5.4.3 在徙置区工作的果效 |
5.5 香港宣道会徙置区事工的终结 |
5.5.1 天台学校的终结 |
5.5.2 「宣基学校」的终结 |
第六章: 北角堂的扩展与独立教会的加盟 |
6.1 六十年代北角堂的植堂事工 |
6.2 独立教会加盟香港宣道会 |
6.3 本地教会渐趋多元与成熟 |
第七章: 香港宣道会的本土化过程 |
7.1 宣道会海外宣教的政策 |
7.2 宣道会在中国建立本土化教会的过程 |
7.3 香港宣道会由西差会移交华会的经过 |
7.3.1 推动各堂会之间的联系工作 |
7.3.2 筹组由各堂及机构代表组成的华人联会 |
7.3.3 「五年自养计划」(Self-Support Program) |
7.3.4 购堂资助与贷款计划(The Gift-Loan Plan) |
7.3.5 本地教会达至「自传」的过程 |
7.4 中西合作促成本地教会自立 |
第八章: 中西合作及世纪交替的香港宣道会 |
8.1 本地教会与西差会的夥伴合作时期 |
8.1.1 西差会订定未来的工作方向 |
8.1.2 宣道会华基堂的建立 |
8.1.3 区联会与西差会建立更深的合作关系 |
8.1.4 宣道会美孚堂的建立 |
8.1.5 中西两会联合推动的「教会增长计划」 |
8.1.6 「教会增长计划」下开设的堂会 |
8.1.7 「香港宣道会社会服务处」的成立 |
8.2 香港宣道会在临时房屋区的服侍 |
8.2.1 「宣道会屯门堂」在临屋区的服侍 |
8.2.2 「宣道会沙田堂」在「圆洲角临屋区」的服侍 |
8.2.3 「宣道会爱民堂」在「佛光街临屋区」的服侍 |
8.2.4 在其他临屋区的服侍 |
8.3 十年植堂与增长计划的开展 |
8.4 世纪交替的香港宣道会 |
结论 |
一、「宣道运动」的精神 |
二、承继中国内地宣教的工作与经验 |
三、在良好的土壤上把握机遇 |
四、中西合作推动教会自立与本土化 |
附录一: 二十世纪香港宣道会植堂扩展的情况 |
附录二: 二十世纪香港宣道会大事一览 |
附录三: 二十世纪宣道会香港西教士名单 |
附录四: 二十世纪宣道会全中国委员会/香港西差会历任主席名单 |
附录五: 英文名字中译对照 |
参考文献 |
後记 |
(4)小天地与大世界 ——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澳大利亚女权主义文学的历史渊源和批评影响 |
第二节 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及其研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内容 |
第二章 透视先锋女性的生活:《毒瘾难戒》 |
第一节 妇女和“反文化”生活 |
第二节 异性恋和女权主义身份 |
第三节 身体政治和先锋女性的身体观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写民族主义的丛林神话:《凯特妹妹》 |
第一节 重述凯利女人们的故事 |
第二节 揭秘“伙伴情谊”和“男性阳刚气质” |
第三节 探寻女性的空间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撰写女权主义的“新历史”:《琼创造历史》 |
第一节 重新定位“双百周年纪念” |
第二节 策略性再现“真实的”女性主体 |
第三节 修正男性民族主义的“历史编撰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拼贴后激进女权主义的人生书写:《波比》 |
第一节 “母亲”与“女儿”:爱与恨的漩涡 |
第二节 “父亲语言”与“母亲语言”:知识女性的突围 |
第三节 形式创新与女权主义政治任务:冲突与调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译文及主持的项目 |
后记 |
(5)文化金融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确定选题的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对金融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
1.1.3 笔者的文化定见与思想来源 |
1.2 以往三种研究视角的述评 |
1.2.1 从金融的内在运动规律的视角 |
1.2.2 从金融技术的视角 |
1.2.3 从金融监管的视角 |
1.3 文化金融学的若干规定性 |
1.3.1 文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径 |
第2章 作为伦理主体的人 |
2.1 "我思,故我在" |
2.1.1 人对人本身的好奇心 |
2.1.2 人对环境世界的好奇心 |
2.2 渗原理 |
2.2.1 什么是互渗原理 |
2.2.2 恩格斯之前对互渗原理的认知 |
2.2.3 恩格斯与恩格斯之后的认知 |
2.3 人性的内核 |
2.3.1 对人性内核认识的简史 |
2.3.2 善意志 |
2.4 天演与伦理 |
2.4.1 被搁置的善 |
2.4.2 达尔文主义困境 |
2.5 权利意识模型分析 |
2.5.1 鲁滨逊·克罗索模型 |
2.5.2 "孤立国"模型 |
2.5.3 金融的心理学本质是"增值期待" |
第3章 金融的事实秩序与价值秩序 |
3.1 社会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
3.2 金融秩序原理引论 |
3.3 对金融的事实观照 |
3.3.1 实质金融的秩序 |
3.3.2 虚拟金融的秩序 |
3.4 对金融的价值观照 |
3.4.1 由"适中"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
3.4.2 由"德性"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
第4章 金融四大文化元素的哲学阐释 |
4.1 必要的说明 |
4.2 义理论的两种形态 |
4.2.1 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
4.2.2 非理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
4.3 金融行为中的正义 |
4.3.1 个体金融行为的正义 |
4.3.2 国家金融行为的正义 |
4.4 金融制度中的正义 |
4.4.1 信用制度的正义 |
4.4.2 货币制度的正义 |
4.4.3 银行制度的正义 |
4.5 正义所涵盖的诚信、节制、责任 |
4.5.1 正义与其他美德 |
4.5.2 金融与诚信 |
4.5.3 金融与节制 |
4.5.4 金融与责任 |
第5章 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文化批评 |
5.1 美国式资本主义与金融市场 |
5.1.1 资本市场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
5.1.2 美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
5.1.3 汉密尔顿与麦迪逊-杰斐逊之争 |
5.1.4 汉-杰之争对美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历史的分析 |
5.2 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之文化批评 |
5.2.1 热情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催生金融创新,带来经济繁荣 |
5.2.2 诚信缺失、投机肆虐导致繁荣的瑕疵 |
5.2.3 泛滥的流动性和投资欣快症放大股市泡沫 |
5.2.4 所有的经济繁荣都会到顶并以逐渐衰退结束 |
5.2.5 "黑色星期四":信任不复存在 |
5.2.6 美国的大萧条通过债务链条传递到欧洲,形成世界性危机 |
5.2.7 政府要承担起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责任 |
5.3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化批评 |
5.3.1 日本泡沫经济概述 |
5.3.2 本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
5.3.3 官定利率的提高刺破经济泡沫 |
5.3.4 追求资产升值的短期暴利带来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萧条 |
5.3.5 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政策原因 |
5.3.6 日本泡沫经济中的黑金政治:非正义的政府行为 |
5.3.7 日本版的金融危机及其启示 |
5.3.8 泡沫经济后遗症:日本国民如何重找自信 |
5.3.9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
5.3.10 汲取日本教训,中国莫重蹈日本覆辙 |
5.4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
5.4.1 亚洲金融危机概述 |
5.4.2 东亚经济的成就与潜在的问题 |
5.4.3 失败的泰铢与无节制的国外借贷 |
5.4.4 以投机正义论为理据的金融大鳄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
5.4.5 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
5.4.6 缺乏世界责任意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5.4.7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
5.5 关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
5.5.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概述 |
5.5.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应对本轮危机负责 |
5.5.3 监管机构要为金融危机负责 |
5.5.4 投机正义论毁了华尔街,也威胁到美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
5.5.5 金融中间商的非诚信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无节制 |
5.5.6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分析 |
5.5.7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与警示 |
5.5.8 对美国版救市方案的文化金融学批评 |
5.5.9 美国金融霸权——辉煌渐行渐远 |
结束语 |
附录:方法论专题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导论 |
第一节 "学校辅导"及其发展研究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
第三节 学校辅导发展的历史分期 |
第一章 台湾学校辅导缘起的历史背景(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 |
第一节 心理辅导运动与台湾的学校辅导 |
第二节 台湾的社会变迁与学校辅导 |
第三节 台湾的教育革新与学校辅导 |
第四节 台湾的侨生教育与学校辅导 |
第五节 讨论与结论 |
第二章 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的实验探索(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 |
第一节 儿童心理卫生实验——以"东门方案"为例 |
第二节 学校辅导的其他实验探索 |
第三节 "中国辅导学会"的早期开拓 |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台湾学校辅导的建制与推行(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 |
第一节 "指导活动"课程标准及相关法规 |
第二节 教育行政中辅导的组织与管理 |
第三节 学校辅导人员的培育与任用 |
第四节 校外社会辅导机构的创设——以"张老师"机构为例 |
第五节 各级学校辅导工作的开展 |
第六节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台湾学校辅导的全面推展(20世纪80年代) |
第一节 学校辅导实施体系的进一步健全 |
第二节 辅导人员培育、任用制度的不断完善 |
第三节 学校辅导法规建设的繁荣 |
第四节 校外社会辅导机构的拓展——再以"张老师"机构等为例 |
第五节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台湾学校辅导专业效能的提升“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 |
第一节 “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缘起 |
第二节 “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内涵及构成 |
第三节 “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执行情况 |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台湾学校辅导的"统合"与转型(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
第一节 教育改革运动与学校辅导工作 |
第二节 "青少年辅导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第三节 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训辅"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 |
第四节 "九年一贯课程"中的辅导活动 |
第五节 讨论与结论 |
结语 |
第一节 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的总结与反思 |
第二节 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三节 对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
附录1 台湾学校辅导发展大事纪要(1950-2008) |
附录2 台湾学校辅导学者访谈录(节选)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明确肩负的任务 携手迈进新世纪——千禧之年 寄语全国护士(论文提纲范文)
1 强化人本服务意识 |
2 深入开展整体护理 |
3 培养跨世纪护理人才 |
4 发展专科护理 |
5 积极开展护理科研 |
6 开展社区护理服务 |
7 优化多元文化护理 |
8 深化科学管理 |
四、明确肩负的任务 携手迈进新世纪——千禧之年 寄语全国护士(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教学相长: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 宋景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4)
- [3]「宣道运动在香港—香港宣道会的发展历史(1949年-1999年)」[D]. 何明章(Ho Ming-CheungEllis).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4]小天地与大世界 ——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研究[D]. 黄洁. 苏州大学, 2013(09)
- [5]文化金融学初探[D]. 秦援晋. 辽宁大学, 2010(10)
- [6]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D]. 叶一舵.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1)
- [7]应用多元文化实施整体护理[J]. 高淑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0(10)
- [8]明确肩负的任务 携手迈进新世纪——千禧之年 寄语全国护士[J]. 王春生. 中华护理杂志,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