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忆晨,王才智[1](2021)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2018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 68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资料,根据已实施腹腔镜手术方式,分为4组:Ⅰ类(腹腔镜检查或附件手术),Ⅱ类(卵巢囊肿剥除术或卵巢及附件切除术),Ⅲ类(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次全或全切除术),Ⅳ类(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分析中转开腹病人的手术方式及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2 683例腹腔镜手术病人,中转开腹22例,中转开腹率0.81%。其中Ⅰ~Ⅳ类手术中转开腹率分别为0.36%(6/1 680)、0.97%(3/310)、1.52%(10/660)9.09%(3/33)。4组不同手术方式中转开腹率不同,Ⅰ类、Ⅱ类和Ⅲ类均低于Ⅳ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转开腹原因依次为重度粘连36.36%(8/22),特殊部位病变22.73%(5/22),出血18.18%(4/22),术中诊断的恶性肿瘤13.64%(3/22),误伤9.09%(2/22)。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发生主要与手术操作的难易程度及需要手术的范围密切相关。严格术前评估和手术适应证的遴选、采用适宜的手术方式、提高术者操作技能是预防妇科腹腔镜中转开腹发生的有效方法。
岳莉[2](2020)在《10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10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5月在该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2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中转开腹组),腹腔镜组546例。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48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102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为15. 74%,29例(28. 43%)为未预计的特殊部位子宫肌瘤,33例(32. 35%)为严重盆腹腔粘连,11例(10. 78%)为止血困难,24例(23. 53%)为卵巢恶性肿瘤(包括盆腔巨大肿块),5例(4. 90%)为手术损伤;两组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330,P=0. 566);中转开腹组腹部手术史、疾病类型(恶性)、盆腔粘连程度(重度粘连)、术中出血状况(极难控制)等占比均高于腹腔镜组(χ2=96. 379、70. 637、11. 778、12. 529,均P=0. 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腹部手术史、疾病类型(恶性)、盆腔粘连程度(重度)、术中出血情况(极难控制)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影响因素(OR=8. 084、6. 833、3. 107、6. 330,均P=0. 000)。结论腹部手术史、疾病类型(恶性)、盆腔粘连程度(重度)、术中出血情况(极难控制)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影响因素,术前应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完善相关检查,提高医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从而降低中转开腹率。
刘晓萌[3](2020)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自上世纪70年代末腹腔镜技术进入我国,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步发展,目前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我国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如异位妊娠、卵巢囊肿或良性肿瘤扭转、子宫肌瘤切除等均可首先考虑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已在处理各种妇科疾病中变得日臻成熟。多项研究发现,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具有应激反应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疼痛较轻、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等优点。甚至对于部分恶性肿瘤,有学者认为也可以首选腹腔镜手术。但是腹腔镜手术因为受到技术及器械的限制,手术医生可能无法对盆腹腔病灶进行触诊、分离、压迫止血等,同时腹腔镜手术有时无法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全部范围,其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基于临床研究的大数据仍在不断的调整和修改,故腹腔镜手术目前仍需要以开腹手术做为备选手术方案,适时中转开腹,可以避免手术并发症及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中转开腹并非手术失败,只有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才能将未预计的风险减少到最低,并最大限度保证病人的术中安全及远期预后。故加强术前评估、明确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并由此降低中转开腹率,避免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手术时间的延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每一位妇科医师应树立正确的微创手术观念,对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应有正确的认识。研究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探讨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有关的风险因素,以加强术前风险分层及充分评估,避免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因中转开腹引起的医疗纠纷;探讨避免中转开腹的措施,为选择适当术式、制定全面的手术策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1770例患者的病历,回顾性分析完成腹腔镜手术组与中转开腹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包括年龄、体重、身高、术前诊断、内科合并症、既往手术史、手术指征、术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腹原因等,探讨影响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177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23例转为开腹手术,完成腹腔镜手术组共计1747例,中转开腹率为1.3%。中转开腹组共23例,术前诊断依次为:盆腔包块6例、附件区良性肿瘤及囊肿6例、子宫肌瘤6例、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子宫内膜癌1例。中转开腹组有9例为Ⅳ级腹腔镜手术(39.1%)。完成腹腔镜手术组的中位手术时间为85分钟,明显小于中转开腹组(p<0.001)。完成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8天,与中转开腹组患者相比明显减少(p<0.001)。中转开腹组中主要术式为子宫切除术占78.3%(18/23)。对于术前诊断为良性疾病的患者来说,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风险因素最常见的是各种疾病引起的盆腔严重粘连(60.9%),其次是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需扩大手术范围(34.8%)、解剖原因导致术野暴露困难(17.4%)、需同时行肠道手术(13.0%)、术中止血困难(4.3%)和患者生育要求(4.3%)。所有中转开腹的患者均无Ⅳ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结论:严重的盆腹腔粘连、盆腔恶性肿瘤是本组病例中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主要风险因素。术前评估应结合病史、仔细全面的盆腔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手术者经验,由此做出适当的术式选择。
姜蕾[4](2019)在《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癌短期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妇科并实施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或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癌192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短期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192名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达芬奇机器人组(机器人组)112例,传统腹腔镜组(腹腔镜组)80例。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和术后结局指标。通过对混杂因素的控制,对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引流管放置天数、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总费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术后转ICU(重症监护病房)率、中转开腹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95%[CI]=-57.26,-5.57,P=0.017)、术中估计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95%[CI]=-5.26,77.04,P=0.087)、住院天数具有统计学差异(95%[CI]=1.76,4.22,P<0.001)、住院总费用无统计学差异(95%[CI]=-3155.90,2959.80,P=0.950)、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95%[CI]=-0.97,-0.63,P<0.001),淋巴结清扫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0.52,5.35,P=0.017)、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95%[CI]=-0.08,0.47,P=0.005),引流管放置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0.65,0.45,P=0.721),术后转ICU率(95%[CI]=0.31,13.30,P=0.461)与中转开腹率(95%[CI]=0.00,2.57,P=0.1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子宫内膜癌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淋巴结清扫总数多,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优势。短期疗效优于传统腹腔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虞浩[5](2019)在《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的分析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的分析研究目的:腹腔镜肝切除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但是在展现其微创、安全的同时,中转开腹作为其伴随的手术方式,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关注。有部分研究报道中转开腹可能导致患者预后不良,但是对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或其与腹腔镜患者的不同点的研究报道不多且意见存在一定分歧。本研究通过收集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及其术中中转开腹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旨在针对术前的一些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试探索中转开腹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回顾了从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计1285例行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检验结果及病理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接受了腹腔镜肝切除,并有一部分患者接受了术中的中转开腹。对所有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进行资料收集并进行描述。并着重针对中转开腹患者,运用Logistic回归对患者的术前各项指标进行其中转开腹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所有患者资料均经过了 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了 1285例符合条件的肝切除患者,共计中转开腹率为13.1%。中转开腹的描述性分析及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提示,胆管细胞癌(P<0.001)、胆囊癌(P<0.001)、右半肝切除(P<0.001)、右后叶切除(P=0.014)、肿瘤直径较大(>10cm)(P=0.004)、谷氨酰转肽酶(P<0.001)、碱性磷酸酶(P<0.001)、总胆红素(P=0.027)以及直接胆红素(P=0.021)升高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良性病灶(P<0.001)、左外叶切除(P<0.001)、左肝非解剖性切除(P=0.004)、ASA情况较好(Ⅰ级)(P=0.027)、肝功能较好(Child A级)(P=0.033)是中转开腹的保护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右半肝切除、右后叶切除、胆囊癌、碱性磷酸酶的升高是腹腔镜患者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左外叶切除是腹腔镜患者中转开腹的保护因素。本研究中腹腔镜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包括:暴露困难(42.9%)、腹腔粘连(28.6%)、难以控制的术中出血(12.5%)、保证切缘阴性(14.9%)以及气腹影响血流动力学(1.2%)。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胸腔积液(12.5%)、腹腔积液(1 1.3%)、切口感染(6.5%)、膈下脓肿(4.8%)、胆漏(2.4%)、腹腔内出血(2.4%)、肝功能衰竭(1.2%)、肝梗死(1.8%)以及门静脉血栓(1.2%)。结论:对于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患者,其与未中转开腹组相比,各方面的构成包括疾病的种类、手术切除范围、肿瘤最大直径、ASA分级、肝功能Child分级均有显着性差异。对于因手术需要腹腔镜切除高难度肝段的患者,或是胆囊癌等的患者,术者需根据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及血清学指标综合评估,结合术者自身的经验,酌情提前考虑开腹手术的可能性,尽量降低中转开腹的发生。第二部分 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的病例对照分析研究目的: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在腹腔镜手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术中可能因为出血、腹腔粘连、病灶暴露不清等原因而导致中转开腹的发生,中转开腹率大约占10%。相较于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手术,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可能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尚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对于不同患者情况、不同手术切除范围的中转开腹带来的影响亦暂不明确,本研究将针对中转开腹,进行手术预后方面的相关研究,为临床带来借鉴意义。方法:本研究收集了从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本中心所有符合条件的1990例腹腔镜肝切除组(未中转开腹)、腹腔镜中转开腹以及开腹肝切除患者,并根据患者的六项基本指标,将中转开腹组分别与腹腔镜组及开腹肝切除组患者进行1:1配对,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索肝切除患者中转开腹的整体预后以及各种不同亚分类患者的中转开腹预后情况。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计配对成功的腹腔镜中转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患者140例,其中腹腔镜中转开腹组患者相较于腹腔镜组患者有显着更长的手术时间(P=0.001),更多的术中出血量(P<0.001),更高的术中输血率(P=0.001),更多的术中输血量(P=0.001),以及显着更长的术后住院时间(P=0.049),而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上,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103)。两组间远期生存上无显着差异(P=0.396)。配对成功的中转开腹组与开腹手术组患者110例,其中腹腔镜中转开腹组患者有更长的手术时间(P=0.003),术中出血、输血、并发症情况等无显着统计学差异,远期生存亦无显着性差异(P=0.586)。在良性疾病中,中转开腹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显着高于腹腔镜组(P<0.05)。对于胆道恶性肿瘤患者,中转开腹组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率显着高于腔镜组;且相较于开腹组,中转开腹组亦有更长的手术时间(P=0.032)。远期预后上,中转开腹组与另外两组在各种疾病上远期生存均无显着差异。对于非解剖性肝切除的患者,中转开腹会延长手术时间(P=0.010),并且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P=0.034);对于左外叶切除的患者,中转开腹会增加术中出血(P<0.05);对于左半肝切除的患者,中转开腹会增加手术时间(P=0.047)。相较于开腹组,中转开腹组在右半肝切除中有更长的手术时间(P=0.039)及更多的术中出血(P=0.041)。各不同手术范围三种手术方式的远期预后无显着差异。对于非肝硬化患者,中转开腹相较于腹腔镜组,有显着更长的手术时间(P=0.001),更多的术中出血(P=0.001)及更高的术中输血率(P=0.001)。且对于非肝硬化的患者,相较于开腹组,中转开腹组亦有更长的手术时间(P=0.039)。对于肿瘤直径<5cm的患者,中转开腹相较于腹腔镜组会延长手术时间(P=0.005),增加术中出血(P=0.038),增多术中输血量(P=0.024)并延长住院时间(P=0.041)。且相较于开腹组,中转开腹组会有更长的手术时间(P=0.015)。对于肿瘤直径较大或多发肿瘤的患者,中转开腹会增加术中出血或输血率(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相较于腹腔镜手术会导致更差的围手术期短期预后,包括更长的手术时间,更多的术中出血量,更高的术中输血率,更多的术中输血量以及显着更长的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与开腹肝切除手术相比,有更长的手术时间,其余各项指标及远期预后无显着性差异。手术医师无论是对于高难度手术或是对于较为简单的手术,对于术中中转开腹时机的把握都显得较为重要。
王清,陈继明,高红艳[6](2017)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以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施行的5 033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 033例患者中60例中转开腹,中转率1.19%;其中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开展腹腔镜手术2 216例,45例中转开腹,中转率2.03%;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行腹腔镜手术2 817例,15例中转开腹,中转率0.53%。前三位的原因为:重度盆腔粘连30例(50%)、子宫肌瘤生长部位特殊10例(16.7%)、术中发现为子宫腺肌瘤7例(11.7%)。60例患者经过治疗,均取得预期疗效,术后患者顺利出院,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中转开腹不属于手术并发症,是保证患者安全、预防严重并发症的正确选择。术前正确评估盆腔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提高术者的技术水平,可进一步降低中转开腹率。
付秀芹[7](2017)在《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转开腹手术的临床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至2014年收治的1643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的其中36例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6例中转开腹的原因依次为6例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13例严重的盆腔粘连,5例恶性肿瘤,2例术中并发症,10例镜下操作困难的转开腹手术,腹腔镜中转开腹率2.2%。结论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盆腔粘连,特殊部位子宫肌瘤,术前根据患者病史加强评估,掌握手术适应症,提高术者诊断,降低中转开腹率。术者应具有开腹手术经验及腹腔镜操作技术,适时中转开腹,减少不良后果发生。
刘彩霞,郭宝枝,刘爱珍[8](2015)在《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术中中转开腹手术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术中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治疗的196例CSP患者中4例中转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治疗CSP术中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结果 4例均顺利完成开腹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是术野出血多。术后恢复顺利,均治愈出院。结论手术野出血为CSP术中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医生的操作水平可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焦海宁,沈健,唐中园,喇端端,刘华[9](2014)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53例多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28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53例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中转开腹53例,中转开腹率1.83%,中转开腹的原因:未预计的特殊部位子宫肌瘤13例(24.53%),严重盆腹腔粘连19例(35.85%),止血困难4例(7.55%)。卵巢恶性肿瘤(包括盆腔巨大肿块)14例(26.42%),手术损伤(血管或输尿管)3例(5.66%)。腹腔镜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为腹部手术史(OR 3.076,95%CI 2.4573.276)、盆腔粘连程度(OR3.909,95%CI 2.8584.226)、术中出血(OR 3.491,95%CI 2.7783.576)、疾病类型(OR 1.869,95%CI 1.2432.263)和手术方式(OR 1.906,95%CI 1.3212.211),患者年龄与中转开腹无关。结论手术医师腹腔镜手术操作能力,手术前加强病情的评估能够减少术中转开腹率,而及时中转开腹恰恰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牛高丽,齐素云,张冰洁[10](2014)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的1281例腹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3%(21/1281),其中Ⅰ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12%,Ⅱ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46%,Ⅲ类手术发生率为0.46%,Ⅳ类手术发生率为0.63%。共有13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概率为1.01%,主要原因为:盆腔粘连、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数目过多、卵巢恶性肿瘤、临近脏器损伤等。结论加强术前评估,提高腹腔镜手术技巧,熟悉盆腔解剖,有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都可以降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的发生。
二、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率的影响因素 |
3.2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和结果分析 |
3.3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防范 |
(2)10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入选标准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情况 |
2.1.1 良性疾病中转开腹 |
2.1.2 恶性肿瘤中转开腹 |
2.2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单因素分析 |
2.3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腹腔镜手术设备与器械 |
2.2.2 患者术前准备 |
2.2.3 麻醉方法 |
2.2.4 手术方法 |
2.2.5 腹腔镜手术分级 |
2.2.6 术后并发症分级 |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结果 |
3.1 腹腔镜手术指征及中转开腹 |
3.2 术前诊断及中转开腹术式 |
3.3 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
3.4 腹腔镜分级手术与中转开腹 |
3.5 中转开腹患者的术后转归及结局 |
讨论 |
4.1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
4.2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及术前评估 |
4.2.1 妇科急腹症 |
4.2.2 妇科良性肿瘤 |
4.2.3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 |
4.2.4 妇科恶性肿瘤 |
4.3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 |
4.4 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
4.4.1 妇科手术中转开腹率及其影响因素 |
4.4.2 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与预防 |
4.5 中转开腹的时机 |
4.6 妇科腹腔镜手术医师培训的重要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癌短期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手术技术 |
1.5 术前准备 |
2.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数据录入 |
2.3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人口统计学和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单因素手术结局指标分析 |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的分析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的分析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方法 |
1.2.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质量控制 |
1.2.4 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组及未中转开腹组情况描述及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
1.3.2 腹腔镜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
1.3.3 腹腔镜中转开腹原因及并发症的主要组成描述 |
1.4 讨论 |
1.5 结论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的病例对照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2 研究方法 |
2.2.3 质量控制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病例特点 |
2.3.2 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与腹腔镜肝切除病例对照分析 |
2.3.3 开腹肝切除与中转开腹肝切除病例对照分析研究 |
2.4 讨论 |
2.5 结论 |
2.6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不同时期中转开腹率 |
2.2不同病变部位中转开腹原因 |
2.2.1附件疾病中转开腹的原因 |
2.2.2子宫疾病中转开腹原因 |
3 讨论 |
(7)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1643例中转36例开腹手术中转率2.2%原因。 |
3 讨论 |
3.1 中转开腹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发生率。 |
3.2 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
3.2.1 盆腔粘连13例占腹腔镜中转开腹第一位 |
3.2.2 子宫肌瘤切除术中 |
3.2.3 特殊部位子宫肌瘤[5] |
3.2.4 妇科恶性肿瘤 |
3.2.5 术中并发症中转开腹主要手术患者做气腹时损伤肠管而中转开腹 |
(8)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术中中转开腹手术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 1一般资料 |
1. 2方法 |
1. 3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 1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中转开腹相关因素分析 |
2. 2 4例中转开腹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 |
3讨论 |
3. 1中转开腹手术的常见原因 |
3. 2预防措施 |
(9)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53例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麻醉选择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手术分类 |
2.2 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情况 |
2.2.1 良性疾病中转开腹 (34例) |
2.2.2 恶性肿瘤中转开腹 (19例) |
2.3 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的分析 |
2.4 术后随访 |
3 讨论 |
3.1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 |
3.1.1 妇科恶性肿瘤 |
3.1.2 严重盆腹腔粘连及止血困难 |
3.1.3 子宫肌瘤部位特殊中转开腹 |
3.2 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临床意义 |
(10)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2.2 中转开腹概率及手术方式分析 |
3 讨论 |
四、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J]. 朱忆晨,王才智.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04)
- [2]10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分析[J]. 岳莉. 中国妇幼保健, 2020(14)
- [3]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分析[D]. 刘晓萌. 山东大学, 2020(09)
- [4]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癌短期疗效对比[D]. 姜蕾.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的分析对照研究[D]. 虞浩. 浙江大学, 2019(03)
- [6]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J]. 王清,陈继明,高红艳.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7(10)
- [7]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临床分析[J]. 付秀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5)
- [8]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术中中转开腹手术原因分析[J]. 刘彩霞,郭宝枝,刘爱珍.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5(11)
- [9]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53例多因素分析[J]. 焦海宁,沈健,唐中园,喇端端,刘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4(11)
- [10]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危险因素分析[J]. 牛高丽,齐素云,张冰洁. 中国医药科学, 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