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接班人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美娴[1](2019)在《转型期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形态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难把握的概念之一,更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直接接触研究的对象并且专业对口到实践工作中去。意识形态也从来就是一个关系政党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团结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数次提到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构建能够对人民群众造成深远的影响力与威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深地把社会主义的价值、道德理念以及理想信念凝聚起来。新中国成立距今已走过70年风雨历程,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的主导者、内容、对象、载体、环境等等都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群众自身素质的发展、技术发展等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着引导和控制公共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重大作用。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打压渗透、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地位、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先进性、实现舆论调控和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整合并凝聚民心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将我国正处于转型期以及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为宏大的历史背景,将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作为考察对象,借鉴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经典理论,对建国以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各历史阶段和主要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重点分析了当下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国内困境、国际挑战和自身缺陷,最后尝试地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构成要素(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环境)入手提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相应路径。要对转型期背景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这一问题做彻底的研究,首先要厘清相关的概念以及理论。探讨意识形态话语权要紧紧围绕“话语权”、“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话语权”这三个概念展开,对三者基本内涵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厘清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意识形态领导权中的独特性,认识到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在话语环境中通过话语的交互传递信息,从中体现主导者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力,以及接受者的话语表达权利。这就需要系统地从意识形态话语权所特有的话语要素(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环境)着手,构建理解和解决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的框架。其次,梳理和分析建国以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各阶段主要特点,为当下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宝贵经验。再次,从话语权损耗和弱化的表现、话语宣传滞后僵化、科技驱动下话语载体不断更新、话语环境遭受不善入侵来分析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阻滞因素,从话语权建设缺乏有效性、多样性、针对性来归因分析,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问题意识。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以话语权构成要素为框架构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解决路径。在对前文总结的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主要特点概括的基础上,从严肃话语主体、冷静话语客体、活泼话语内容、更新话语载体和净化话语环境等层面拟出较为详细的应对策略。
周存[2](2019)在《礼赞与动员:建国后《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研究(1949-2018)》文中提出劳动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伟大节日。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70年来国家一直重视对劳动节的宣传,在媒体对其不断建构的过程中形成了有关劳动节的记忆。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的《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进行研究,梳理剖析《人民日报》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讲述“劳动”这一核心话题的方式。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了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看待《人民日报》的劳动节报道,弥补了新闻学对劳动节研究的空白。本文首先从报道时期、报道版位、消息来源、报道体裁、报道主体、报道主题6个维度对劳动节报道进行类目建构,对全部报道样本进行编码处理,根据编码结果进一步开展描述性内容分析。然后,将建国以来的劳动节报道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时期,再对四个不同时期的劳动节报道进行历时性的深度的文本解读,探究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讲述劳动节的方式与其社会背景的关系。研究发现,70年来《人民日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受社会国家形势的影响,向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讲述了各种不同的“劳动”,“增产节约”、“维护世界和平”、“斗、批、改”、“抓革命、促生产”等。但是隐藏在这些“劳动”媒介印象背后的东西,才是国家真正想传达的东西,即对劳动的礼赞和动员,这也是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一直所坚持的。
刘舸[3](2014)在《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论文把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研究苏联兴亡的核心线索,以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事件为依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证了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的内在联系。首先,论文总结了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并从严格的概念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和基本表现形式。其次,论文详细阐述了五代苏共高层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实际状况与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对应关系:以列宁为核心的苏共第一代领导人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奠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第二代领导人具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并取得伟大成就;以赫鲁晓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三代领导人平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导致苏共理论与决策失误并为苏联亡党亡国埋下了潜在的政治危机;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苏共第四代领导人缺乏理论素养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总危机;以戈尔巴乔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五代领导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则将苏联彻底推进了亡党亡国的深渊。最后,论文得出三点基本结论: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在社会主义初创时期还不完善,在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监督不够的情况下,党的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和精神追求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带有决定性意义。正因如此,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与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直接相关。第二,丧失阶级立场、放弃阶级分析方法是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思想与政治崩溃的起点。第三,自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关键。论文最后强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生命共同体,一损俱损、共生共荣,其中马克思主义是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灵魂。不断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党的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对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发展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共产党高层领导人都必须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具有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手中。
赵静[4](2014)在《毛泽东邓小平接班人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和选拔好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毛泽东和邓小平都特别关注接班人的培养和选拔,他们的这一思想对现在以及今后党的接班人的培养和选拔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们的接班人思想既有共同之处,又因时代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国外国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从某一个侧面进行的,对两者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的论着很少。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系统论等研究方法,试图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毛泽东和邓小平接班人思想的异同点及其原因和历史启示。本文共四章,第一章是导言,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毛泽东和邓小平接班人思想的相同点。分别从培养选拔接班人的意义、标准、途径和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三章主要分析毛泽东和邓小平接班人思想内容的不同点。分别从标准、途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主要分析毛泽东和邓小平接班人思想异同点的成因和历史启示。
陈亮,孔德生[5](2014)在《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历史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指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开始形成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其历程漫长,核心突出,功勋卓着,价值丰厚,承前启后,大力推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推向了21世纪,从而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黄圣[6](2013)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思想是反腐廉政实践反映在政党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意识运动形式。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反腐廉政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观能动性,将反腐廉政实践中得来的感性认识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和由内而外的辩证思维过程,上升为理性认识来指导反腐廉政实践,并随着反腐廉政实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其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什么是反腐廉政,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反腐廉政以及如何反腐廉政。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思想为整体研究对象,按照中共党史的历史分期,具体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领导集体和党的核心领导人的反腐廉政思想。本文全面系统地考察和研究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给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共产党对反腐廉政重要性的认知和对反腐廉政形势的判断,共产党进行反腐廉政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梳理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的方针原则、工作思路、任务部署和组织领导等方面重要思想,阐述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在指导反腐廉政实践,确保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中的历史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丰富、完善和发展作出预判。本文的正文部分包括六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反腐廉政思想为理论基石,批判地继承中西方古代和近代的反腐廉政思想,积极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反腐廉政实践,并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思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思想提供了实践基础。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为出发点来思考反腐廉政建设,主要依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对反腐廉政的形势判断,提出反对资产阶级的腐蚀等一系列反腐廉政思想。其中,毛泽东认为政治思想上的蜕化变质是导致党员干部经济贪污和生活腐化的思想原因,因而侧重运用思想教育的柔性引导来培育党员干部的反腐廉政自觉。同时,中国共产党沿袭了革命战争时期的群众运动方式来开展反腐廉政建设,取得了显着的反腐廉政成效。但是,反腐廉政思想中的有益因子未能得以理论化和系统化。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出发点来思考反腐廉政建设,主要依据党的八大对反腐廉政形势作出的正确判断,提出了防止党内产生脱离人民的“特权阶层”等一系列反腐廉政思想。其中,毛泽东注重从阶级斗争的视野来看待腐败问题,经常性地发动群众运动反对腐败,有效地防止了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对共产党的腐蚀和侵袭。反对特权和干部特殊化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反腐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产生了偏差,导致他将党内正常的意见分歧以及贪污腐化和官僚主义现象视为阶级斗争。加之共产党缺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反腐廉政建设的经验,对反腐廉政建设客观规律的探索研究不足,导致“文化大革命”时期反腐廉政建设脱离了党的领导,给党内团结和政治稳定带来了深刻的教训。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展开推进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反腐廉政建设,着力消除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给党员干部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围绕着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解决党内存在的特殊化现象,打击经济犯罪和防止权力商品化等问题开展反腐廉政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论断和新观点,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反腐廉政思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执政党的反腐廉政建设确立了方针原则和提供了具体思路。第五章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在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出发点思考反腐廉政建设,围绕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对中国特色反腐廉政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究,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反腐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思路、领导体制、基本原则和工作格局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反映了时代变革对党的建设和反腐廉政建设的新要求,为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反腐廉政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把反腐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反腐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等一系列重大的观点和论断,使得反腐廉政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同时,廉政文化建设的提出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建设由政治自觉转变为文化自觉。
孙萍[7](2012)在《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和中坚,科学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推动各项工作的主要杠杆之一。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党的领导人多次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①邓小平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②如何遵循党的干部工作原则,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严密的程序、严格的纪律,选拔任用德才兼备、身体力行科学发展观的党政领导干部,这不仅是党的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与实践为研究主题,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从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理论、思想基础、理论架构、伟大成就、历史发展、存在问题和建议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理论概念、核心要素、社会影响因素和基本特征,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基础理论,也是本文的起笔之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干部选拔任用的思想理论,是我们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本文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干部选拔任用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他们在无产阶级政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上的具体贡献。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做出的卓越贡献。以毛泽东为核心领导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的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领导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的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的理论,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形成了我们党系统的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的理论体系包括:选拔任用的价值目标、选拔任用的标准、选拔任用的原则、选拔任用的方式和选拔任用的监督。这些方面和内容,从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三个方面,充分展示了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大背景下党的建设理论的新水平和新高度。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一直都在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在选拔任用干部的观念、模式、程序、过程上不断创新,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使人们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产生了一些疑虑,严重影响了选拔任用干部的公信度。本文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不回避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选拔任用干部理论和实践的思考和建议。
朱庆跃[8](2012)在《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文中指出运用政治生态学研究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实践的演进源由、经验教训、内在规律,这既在理论上有助于拓宽有关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实践研究的深广度;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现实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这篇论文,就是试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着重以政治生态学研究法为主,融合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等,力求从生命系统工程建设(即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环境系统(其分为外环境系统和内环境系统两种,前者为引发和促使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变迁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后者为党的权力运行的政治体系内各子系统,如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等方面之间协调运行的核心环境)变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探寻如何实现与保持两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生态化发展(即揭示有效有序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内在规律)。根据党的权力运行所处政治生态环境在具体化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新时期三个长时间段。相应地,论文在布局上主要分为上(革命时期,有4章)、中(建设时期,有3章)和下(改革新时期,有3章)三篇,共10章内容和一个结束语。上篇:主要具体考察在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21-1927年构建的开启、1927-1937年初步探索、1937-1945年的成熟以及1945-1949年的继续完善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正向性”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轻视到重视、行为规范到人格塑造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以及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等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是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正向性”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一章重点考察1921-1927年党的成立和创建期,党如何开启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以预防和遏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劣变生态因子侵袭所诱发的种种腐败现象和行为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影响党的权力运行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而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开启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二章重点考察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新旧转变中的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处于新旧转变为分析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以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及其错误化实践为分析对象。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初步化发展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三章重点考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成熟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抗日根据地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处于新旧社会特点并存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因党的合法性被承认和民族战争所赋予的特殊性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杂质”。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相应的历史评价。第四章重点考察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解放区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解放区处于新旧社会急促替换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党的地位、任务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端。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28年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历史实践中的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正向性”发展的轨迹特征。中篇:主要具体考察在建设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49-1956年为初步构建、1956-1966年为曲折化以及到1966-1978年处于失误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逆态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判断以及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等多种消极性因素共同作用,是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逆态化”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五章重点考察1949-195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准备阶段,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初步构建,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变革中残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因素、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半旧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伴随党的地位、党建所处的环境和党面临的任务等方面全面转变时,党的权力运行系统在某些环节和领域的不能科学判断和正确操作所滋生的诸多劣变生态因子情状。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六章重点考察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继续式调构,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以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为标志所逐渐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而指引下的错误化趋向,如在宏观的社会变革实践中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左”倾错误在党建中逐渐成为指导思想对党的权力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式的风险。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之所以用“曲折化”来定义这一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特征,在于党的权力运行中本身还隐藏着一套在错误思想指导下所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并与正确的进行不断交锋和冲突,乃至最终取代正确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第七章重点考察1966-1978年十年“文革”时期和两年“徘徊”期,在支配全局或占主导性地位的“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失误化调构,并从现实中所存在的诸多腐败现象和行为说明这套反腐败政治体系只是将腐败现象和行为压制到较低限度,体系本身的缺陷和弊端决定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另外,本章还对党内健康力量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从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等方面,对失误化反腐败政治体系尝试性“纠错”状况进行了具体论述。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49-1978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逆态化”发展的轨迹特征。下篇:主要具体考察在改革新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1978-1992年属于初步构建,1992-2002年属于继续调适性构建,而2002年以来新时期则属于深度化调构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呈现的特征;同时就这三个具体阶段中腐败滋生状总体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以及腐败的遏制与反遏制还处于一种均势状态这一奇怪现象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深度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变迁和政治体系本身存在着诸如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中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在种类和体制上的复杂性、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等原因,而致使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出“深度化”特征同时,还表现出与环境互动“非完全耦合性”的一面。第八章重点考察1978-1992年改革新局面的开创期,党如何初步构建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主要表现为新旧体制在初步转化中因不完善化新体制和残存旧体制所诱发的劣变生态因子;而内环境系统劣变生态因子主要体现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所形成的“病变化”党的权力运行体系“遗毒”、复归的传统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弊端以及复归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与生态生态环境调适中所形成的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和环节等。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初步构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九章重点考察1992-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确立期,党如何继续调构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不成熟、不完善化的新体制所带来的大量劣变生态因子为重点考察对象;而内环境系统方面主要揭示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不同步地适应变迁化新生态环境中所滋生的新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继续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十章重点考察200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巩固完善期,党如何深度化调构新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呈现出新体制因素已处于“大立化”状态却尚未达到“大固化”和“至善至美”的境地,旧体制因素总体上虽处于退出状态但一些环节和部分依然存在着残余因素的状况;而内环境系统着力揭示不成熟、不完善的新体制因素以及旧体制的残余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异化的诱发情境。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深度化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78年以来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与环境互动的非完全耦合性的“深度化”发展轨迹特征。结束语:通过上述的上、中和下三篇90多年来党基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而构建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历史实践的考察,重点从政治体系构建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之间,以及政治体系构建的本身等方面抽象或概括出来一些具有共性或者称之为“规律”的东西,以为正确认识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乃至更加科学地指导现实实践中的反腐败,提供一些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这些“规律”集中表现为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以及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岳奎[9](2012)在《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是新中国成立后产生的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也是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走向“执政党”后选举产生的第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届由大量革命家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在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革命性”特征,这既与当时的党情有关,也与党的中央领导成员结构特点有关。这届在“革命”与“执政”之间徘徊的中央委员会,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具体实践中,既有实践上的创举,也有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并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党进行自身建设和领导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最为蔚为壮观的社会现代化图景。但是,八届中央委员会最终没能挣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樊篱,并在探索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步走上了“文化大革命”的道路。这其中既有八届中央委员会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个人原因,也有八届中央委员会集体的责任,更有党的中央委员会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历史证明,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绝大多数成员都站在斗争的正确方面,是一届经受了考验的中央委员会。本研究第一章梳理了无产阶级经典作家探索中央委员会建设和八大前党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探索,第二章考察了八届中央委员会的产生过程、成员结构、组成特点,其显着的“革命家”领导集体特质以及所具有的特殊的军人群体意识和群体品格,分析了八届中央委员会的结构特点及其履职目标。第三章到第六章则分别论述了八届中央委员会在履职期间,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指出其中取得的重要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勾勒出八届中央委员会的执政思维、执政逻辑和执政方略以及八届中央委员会的组织特点、组织结构对其执政逻辑、执政绩效的影响。第七章则重点论述了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得出了八届中央委员会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其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活动以及党自身建设特别是党的中央领导体制建设方面的失误,最后发展到用“政治运动”和“革命手段”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进行党的建设的地步,并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逻辑,又加之八届中央高层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文化大革命”方面的分歧,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无论是对党中央领导集体还是对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等等,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和破坏。第八章在理性评估八届中央委员会执政绩效的基础上,对八届中央委员会自身建设的经验和执政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得出了中央委员会应当依法执政,根据世情、国情、党情与时俱进,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强化对中央领导集体的监督机制建设,建立起中央委员会的防错纠错机制以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等重要结论。党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最高权力机关,认真总结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会自身建设和执政经验,对当下中央委员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张剑英[10](2011)在《浅论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党建思想的独创性贡献》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自身的建设,党的三代领导人也一直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探讨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党建思想,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经验教训,在加强党自身建设得到更多深刻的启迪。
二、论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接班人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接班人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转型期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内涵的研究 |
1.2.2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困境研究 |
1.2.3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路径研究 |
1.2.4 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情况的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3.4 研究的创新尝试 |
2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依据 |
2.1 转型期 |
2.1.1 转型期的内涵 |
2.1.2 作为背景研究的转型期 |
2.1.3 转型期社会特征 |
2.2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与话语权 |
2.2.1 “意识形态”基本内涵 |
2.2.2 话语及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 |
2.2.3 话语权的内在结构 |
2.2.4 意识形态与话语权问题 |
2.3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思想 |
2.3.1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立足于社会存在 |
2.3.2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首先做好话语主体建设 |
2.3.3 话语主体建设必须处理好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关系 |
2.3.4 话语内容建设必须坚持理论的彻底性和科学性 |
2.3.5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坚持批判和反批判 |
2.4 列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 |
2.4.1 意识形态建设同“科学”辩证统一 |
2.4.2 话语内容建设通俗化 |
2.4.3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丰富话语传播载体 |
2.4.4 话语载体建设——“灌输”平台建设 |
2.4.5 重视青年教育 |
2.5 毛泽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 |
2.5.1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前提是理论的创新 |
2.5.2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
2.5.3 话语内容建设重心在于文化建设 |
2.5.4 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
3 转型期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轨迹和经验教训 |
3.1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进程 |
3.1.1 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
3.1.2 1978——十八大改革开放期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
3.1.3 十八大——至今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
3.2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3.2.1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经验 |
3.2.2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教训 |
4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阻滞因素和归因分析 |
4.1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阻滞因素 |
4.1.1 话语权损耗和弱化的表现 |
4.1.2 话语宣传滞后僵化 |
4.1.3 话语载体新旧更替 |
4.1.4 话语环境多方渗透 |
4.2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阻滞因素的归因分析 |
4.2.1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方法缺乏有效性 |
4.2.2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渠道缺乏多样性 |
4.2.3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手段缺乏针对性 |
5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路径选择 |
5.1 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建设 |
5.1.1 加大党对媒体的监管力度 |
5.1.2 培养高素质的意识形态传播队伍 |
5.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话语客体理性认同 |
5.2 话语内容和话语载体建设 |
5.2.1 创设符合人们日常认知特点的大众话语体系 |
5.2.2 弘扬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
5.2.3 将互联网打造成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 |
5.3 话语环境和对外话语建设 |
5.3.1 构建科学严密的法律规范体系 |
5.3.2 创新文化治理模式 |
5.3.3 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对外在意识形态渗透的警惕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礼赞与动员:建国后《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研究(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劳动”研究现状 |
1.2.2 劳动节研究现状 |
1.2.3 记忆理论与节日纪念研究 |
1.3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劳动的纪念:《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的媒介呈现 |
2.1 报道数量 |
2.2 报道版面 |
2.3 消息来源 |
2.4 报道体裁 |
2.5 报道主体 |
2.6 报道主题 |
2.7 小结 |
第3章 纪念的劳动:《人民日报》“劳动”内涵的建构与变迁 |
3.1 1949-1965:生产建设,增产节约 |
3.1.1 唤醒劳动意识 |
3.1.2 广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
3.1.3 支援维护世界和平事业 |
3.2 1966-1976:革命斗争,生产斗争 |
3.2.1 政治第一,鼓吹个人崇拜 |
3.2.2 开展“斗、批、改” |
3.2.3 抓革命,促生产 |
3.3 1977-1991:改革为先,发展第一 |
3.3.1 徘徊中前进 |
3.3.2 突出主人翁地位 |
3.3.3 鼓励奉献牺牲 |
3.4 1992-2018:体恤关怀,赞美劳动 |
3.4.1 关怀底层弱势工人 |
3.4.2 讴歌工人劳动者 |
3.5 小结 |
第4章 余论 |
附录一 类目操作化定义及来源 |
附录二 信度检测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1.2.2 关于理论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1.2.3 关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分析 |
1.2.4 关于苏共高层领导人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难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前提条件 |
2.1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
2.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建者和传承者 |
2.1.2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的主心骨 |
2.1.3 无产阶级政党威信和形象的最主要体现者 |
2.1.4 共产主义事业首要倡导者 |
2.1.5 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关头的决策者 |
2.2 无产阶级领袖发挥历史作用的前提条件 |
2.2.1 理论素养 |
2.2.2 实践历练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 |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表现形式 |
3.2.1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而不是教条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2 养成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 |
3.2.3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 |
3.2.4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2.5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6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第4章 列宁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
4.1 列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4.2 列宁创立了俄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 |
4.3 在扞卫真理中展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4.3.1 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 |
4.3.2 对“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批判 |
4.3.3 对考茨基帝国主义和平论的揭露和批判 |
4.4 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4.5 新经济政策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5章 斯大林的理论素养与斯大林模式的伟大成就 |
5.1 在革命的办报生涯中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
5.1.1 创办《斗争报》 |
5.1.2 创办《无产阶级斗争报》 |
5.1.3 创办《巴库无产者报》和《汽笛报》 |
5.1.4 创办《真理报》 |
5.2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历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5.2.1 在革命运动中确立起劳动人民的阶级情感 |
5.2.2 在流亡生涯中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
5.2.3 在列宁的启发下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家 |
5.3 在党内思想斗争中扞卫和继承列宁主义 |
5.4 领导苏联探索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 |
5.5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
5.6 对斯大林晚年在工作中所犯错误的分析 |
5.6.1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形成与发展 |
5.6.2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消极后果 |
第6章 赫鲁晓夫理论素养的缺陷与苏共理论导向和决策失误 |
6.1 片面评价斯大林引发国内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 |
6.2 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
6.2.1 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三和”路线 |
6.2.2 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 |
6.2.3 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理论 |
6.3 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严肃性变为随意性发挥 |
6.3.1 宣称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彻底巩固论 |
6.3.2 从简单的物质生活层面对共产主义做出庸俗化解释 |
6.3.3 不切实际地倡导并推行社会团体治国论 |
6.3.4 人为地将苏共分为工业和农业两个党组织 |
6.4 改革在总体上演变为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拙劣行动 |
第7章 勃列日涅夫缺乏理论素养与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危机 |
7.1 不读马列导致庸俗的世界观 |
7.1.1 不学习更不懂马克思主义 |
7.1.2 掩盖不学无术出尽洋相 |
7.1.3 庸俗的世界观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7.2 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辩证分析 |
7.2.1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日益僵化的体制机制 |
7.2.2 缓和对斯大林的评价与固守赫鲁晓夫的基调 |
7.2.3 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击与流于形式的无效宣传 |
7.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社会信仰危机和苏共执政挑战 |
7.3.1 社会信仰危机 |
7.3.2 苏共执政危机及其掩盖的理论危机 |
第8章 戈尔巴乔夫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 |
8.1 一个自称“二十大产儿”的领导人 |
8.1.1 好学但学会的主要不是马克思主义 |
8.1.2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俘虏 |
8.2 借“公开性”丑化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
8.3 在“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旗号下剥夺了苏共的领导权 |
8.3.1 否定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 |
8.3.2 大批撤换党的高层领导干部,提拔“民主派”人物 |
8.3.3 把苏联共产党“革新”成社会民主党 |
8.3.4 推行西方式的议会总统制和多党制 |
8.4 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成为埋葬苏联的坟墓 |
8.4.1 苏共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
8.4.2 社会动乱和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
8.4.3 各种反共势力发展壮大并乘机夺取政权 |
8.4.4 民族矛盾激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毛泽东邓小平接班人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毛泽东邓小平接班人思想的相同点 |
2.1 培养选拔接班人意义 |
2.1.1 培养选拔接班人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 |
2.1.2 培养选拔接班人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
2.2 培养选拔接班人的标准 |
2.2.1 任人唯贤 |
2.2.2 革命化,年轻化 |
2.2.3 德才兼备,又红又专 |
2.3 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途径、方法 |
2.3.1 政治理论培训 |
2.3.2 实践锻炼 |
第3章 毛泽东邓小平接班人思想内容的不同点 |
3.1 培养选拔接班人具体标准有别 |
3.1.1 历史背景不同 |
3.1.2 标准内容侧重不同 |
3.2 培养选拔接班人具体途径、方法有别 |
3.2.1 实践形式不同 |
3.2.2 选拔方式不同 |
第4章 毛泽东邓小平接班人思想异同点的成因和启示 |
4.1 毛泽东和邓小平接班人思想异同的成因 |
4.1.1 不同的历史背景 |
4.1.2 不同的经历和性格 |
4.2 毛泽东邓小平培养选拔接班人思想的历史启示 |
4.2.1 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工作 |
4.2.2 必须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4.2.3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把忠于马克思主义放在首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5)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历史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生命定位: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历史轨迹漫长 |
2领袖定位: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核心是江泽民 |
3成因定位: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是非常时期中国改革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 |
4价值定位: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政绩卓着 |
4. 1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一个创新理论 |
4. 2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拓宽了一条特色道路 |
4. 3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推进了一次历史性巨变 |
4. 4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培育了一代新中央 |
5发展定位: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传承价值丰厚显重 |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国外研究综述 |
0.2.2 国内研究综述 |
0.3 本论题的核心概念 |
0.3.1 腐败和反腐败 |
0.3.2 廉政和反腐廉政 |
0.3.3 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
0.3.4 反腐廉政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 |
0.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方法 |
0.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0.5.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0.5.2 研究的创新点 |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理论源流和历史基础 |
1.1 以中西方古代和近代的反腐廉政思想为历史借鉴 |
1.1.1 传统反腐廉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民族源泉 |
1.1.2 西方反腐廉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外来流源 |
1.2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反腐廉政思想为理论基石 |
1.2.1 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是腐败产生的根源 |
1.2.2 廉价政府是无产阶级政权的本质特征 |
1.2.3 社会公仆是共产党员的本质属性 |
1.2.4 无产阶级政党要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
1.2.5 无产阶级政党要及时清除贪污腐化分子 |
1.2.6 官僚主义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因素 |
1.2.7 无产阶级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
1.3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反腐廉政实践为历史基础 |
1.3.1 党建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反腐廉政实践 |
1.3.2 局部执政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实践 |
2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思想 |
2.1 全面执政给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建设带来考验与危险 |
2.1.1 全面执政使得共产党面临着权力的考验 |
2.1.2 全面执政使得共产党面临着新环境的考验 |
2.1.3 全面执政使得共产党面临着脱离群众的危险 |
2.1.4 全面执政使得共产党面临着资产阶级腐蚀的危险 |
2.1.5 全面执政后共产党还面临着封建主义意识形态残余的侵蚀 |
2.2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2.2.1 贪污腐化是党员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的结果 |
2.2.2 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为人民服务 |
2.2.3 党和政府的权力运行要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
2.2.4 思想政治教育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 |
2.2.5 群众运动是反腐廉政建设的有效形式 |
2.2.6 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反对腐败 |
2.3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评析 |
2.3.1 以恢复国民经济与巩固新生政权为出发点思考反腐廉政建设 |
2.3.2 沿袭革命战争时期的群众运动方式来开展反腐廉政建设 |
2.3.3 侧重运用思想教育的柔性引导来培育党员干部的反腐廉政自觉 |
2.3.4 反腐廉政思想的有益因子未能理论化和系统化 |
3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思想 |
3.1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反腐廉政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
3.1.1 和平建设环境使得党员干部更易脱离群众 |
3.1.2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给反腐廉政建设带来双重影响 |
3.1.3 “和平演变”使得共产党面临着国际资产阶级势力的思想渗透 |
3.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3.2.1 思想教育和制度并重是反腐廉政建设的新思路 |
3.2.2 共产党要防止党内形成脱离人民的“特权阶层” |
3.2.3 共产党要反对官僚主义以维护人民权利 |
3.2.4 共产党要警惕和防止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
3.2.5 勤俭建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原则 |
3.3 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思想 |
3.4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评析 |
3.4.1 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为出发点思考反腐廉政建设 |
3.4.2 从阶级斗争视野来看待贪污腐化和官僚主义现象 |
3.4.3 反对特权和干部特殊化是反腐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
3.4.4 制度制约在反腐廉政建设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重视 |
3.4.5 群众运动反腐不是依靠群众反对腐败的唯一方式 |
4 改革开放展开推进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思想 |
4.1 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给反腐廉政建设带来机遇与挑战 |
4.1.1 拨乱反正给反腐廉政建设带来发展契机 |
4.1.2 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给反腐廉政建设带来活力与挑战 |
4.2 改革开放展开推进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4.2.1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4.2.2 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
4.2.3 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
4.2.4 反腐败不搞群众运动但必须依靠群众 |
4.2.5 教育和法制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 |
4.2.6 党的各级领导同志要以身作则 |
4.2.7 腐败会随着发展和改革逐步减少并最终消除 |
4.3 改革开放展开推进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评析 |
4.3.1 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开展为出发点思考反腐廉政建设 |
4.3.2 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反腐廉政思想 |
4.3.3 探索了执政党反腐廉政建设新思路 |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思想 |
5.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建设的时代背景 |
5.1.1 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给反腐廉政建设带来新挑战 |
5.1.2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给反腐廉政建设提出新课题 |
5.1.3 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变给反腐廉政建设带来新考验 |
5.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5.2.1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
5.2.2 反腐廉政建设要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5.2.3 反腐败斗争具有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
5.2.4 恢复和加强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 |
5.2.5 反腐廉政建设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抓起 |
5.2.6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
5.2.7 治国必先治党和治党务必从严 |
5.2.8 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
5.2.9 反腐廉政建设要坚持德法并举 |
5.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评析 |
5.3.1 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出发点思考反腐廉政建设 |
5.3.2 深化了对转型时期反腐廉政建设的认识 |
5.3.3 推进了转型时期反腐廉政建设的理论创新 |
6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思想 |
6.1 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给反腐廉政建设带来的复杂影响 |
6.1.1 世情的深刻变化对反腐廉政建设的严峻考验 |
6.1.2 国情的深刻变化对反腐廉政建设的双重影响 |
6.1.3 反腐败国际合作与交流对反腐廉政建设的有益借鉴 |
6.2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6.2.1 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6.2.2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6.2.3 以求真务实精神来加强反腐廉政建设 |
6.2.4 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是全党的重大任务 |
6.2.5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 |
6.2.6 坚持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 |
6.2.7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6.2.8 反腐廉政建设要提高科学化水平 |
6.2.9 反腐败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6.3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评析 |
6.3.1 反腐廉政建设成为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 |
6.3.2 反腐廉政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 |
6.3.3 反腐廉政建设从政治自觉向文化自觉转变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7)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社会归因研究法 |
1.3.4 系统分析法 |
1.4 研究的特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特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5.1 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的框架 |
2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基础理论概述 |
2.1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 |
2.1.1 干部 |
2.1.2 领导干部 |
2.1.3 党政领导干部 |
2.1.4 选拔任用 |
2.1.5 构成要素 |
2.2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影响因素 |
2.2.1 经济因素 |
2.2.2 政治因素 |
2.2.3 文化因素 |
2.2.4 社会因素 |
2.3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特征 |
2.3.1 政治性 |
2.3.2 科学性 |
2.3.3 实践性 |
2.3.4 发展性 |
3 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思想基础 |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干部选拔任用的思想 |
3.1.1 干部选拔实行选举制 |
3.1.2 在干部管理中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 |
3.1.3 以分工办法制约干部权力 |
3.1.4 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 |
3.2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干部选拔任用的思想 |
3.2.1 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 |
3.2.2 坚持党管干部的重要原则 |
3.2.3 干部的民主选举和民主管理 |
3.2.4 大胆起用青年干部 |
3.3 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干部选拔任用的思想 |
3.3.1 高度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问题 |
3.3.2 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和途径 |
3.3.3 重视知识分子培养和使用 |
3.3.4 大胆使用年轻干部 |
4 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创立和发展阶段 |
4.1 以毛泽东为核心领导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创立 |
4.1.1 确立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又红又专的干部标准 |
4.1.2 形成了在实际工作中识别干部的原则与方法 |
4.1.3 提出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思想 |
4.1.4 强调了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选拔和培养干部 |
4.2 以邓小平为核心领导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发展 |
4.2.1 强调干部是执政党最重要的问题 |
4.2.2 提出“四化”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 |
4.2.3 指出选人用人是完善干部制度的关键 |
4.2.4 主张领导班子要形成新老干部合作与交替 |
4.3 以江泽民为核心领导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推进 |
4.3.1 主张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
4.3.2 强调德的标准和注重实绩导向 |
4.3.3 提出干部制度改革的目标设想 |
4.3.4 鼓励培养选拔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 |
4.4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拓展 |
4.4.1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用人导向 |
4.4.2 进一步扩大了干部选任工作民主 |
4.4.3 进一步加大了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 |
4.4.4 整体推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 |
5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主要内容 |
5.1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政治出发点 |
5.1.1 党的政治路线是制定党的组织路线的根本方针和准则 |
5.1.2 党的组织路线必须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 |
5.2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价值目标 |
5.2.1 确定价值目标的意义 |
5.2.2 确定价值目标的依据 |
5.2.3 价值目标的基本内容 |
5.3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 |
5.3.1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 |
5.3.2 “德”与“才”的内在联系 |
5.3.3 “德”与“才”的评价机制 |
5.3.4 “德”“才”标准的科学性 |
5.4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 |
5.4.1 党管干部原则 |
5.4.2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
5.4.3 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
5.4.4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
5.4.5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
5.4.6 依法办事的原则 |
5.5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 |
5.5.1 委任制 |
5.5.2 选任制 |
5.5.3 考任制 |
5.5.4 聘任制 |
5.6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 |
5.6.1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发展 |
5.6.2 健全完善选拔任用监督机制 |
6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主要成就 |
6.1 健全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
6.2 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化程度显着提高 |
6.3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不断加强 |
6.4 选拔任用干部的公信度显着提高 |
7 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7.1 干部选拔任用价值目标认识的偏差与原因 |
7.2 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执行的偏差与原因 |
7.3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偏差与原因 |
7.4 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实施的偏差与原因 |
8 完善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
8.1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8.1.1 坚持服务服从党的政治路线 |
8.1.2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
8.1.3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 |
8.1.4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 |
8.1.5 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方向 |
8.2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
8.2.1 坚持民主,提高干部群众的参与度 |
8.2.2 健全竞争,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
8.2.3 完善管理,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
8.2.4 加强监督,有效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
8.2.5 深化改革,健全干部人事制度 |
8.3 改革和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机制 |
8.3.1 改革和健全选人用人的机制 |
8.3.2 改革和健全考核评价的机制 |
8.3.3 改革和健全管理监督的机制 |
8.3.4 改革和健全激励保障的机制 |
8.4 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主体的素质 |
8.4.1 强化宗旨意识,坚决执行党的干部路线 |
8.4.2 强化责任意识,坚持用好的作风选好的人 |
8.4.3 强化组织意识,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 |
一、 论文相关的几个概念和关键词的释义 |
二、 论文研究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
三、 论文研究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一、 关于“腐败”内涵的研究 |
二、 关于“腐败”本质和表现形式的研究 |
三、 关于“腐败”根源和功能的研究 |
四、 关于腐败的遏制与根除的研究 |
五、 关于特权与腐败尤其是权力腐败的关系研究 |
六、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败思想研究 |
七、 关于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历史与理论的研究 |
八、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腐败现象及反腐败的研究 |
九、 关于政治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研究的实施方案 |
二、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三、 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上篇 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
第一章 1921-1927 年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 |
第一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的外部环境 |
二、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及其评价 |
一、 开启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二章 1927-1937 年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新旧转变中的密切层外部环境系统状况 |
二、 党内“左”、右倾错误削弱了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反腐败的“免疫力”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正确化调构及其评价 |
一、 初步正确化调构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三章 1937-1945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成熟 |
第一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新旧社会特点并存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的“杂质”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化调构及其评价 |
一、 成熟化调构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四章 1945-1949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的构建与调适 |
第一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新旧社会急促替换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出现的弊端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调构及其评价 |
一、 继续完善化调构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小结: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正向性”发展的趋势 |
(一)、政党文化: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 |
(二)、政治社会化:从轻视到重视、规范到人格的转化 |
(三)、政治制度:从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 |
(四)、政治关系: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 |
(五)、政治行为: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 |
二、 原因探析: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 |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 |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 |
(四)、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 中篇 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
第五章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一节 1949-195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全面执政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
一、 初步构建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六章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的调构 |
第一节 1956-196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探索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所隐藏的风险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调构及其评价 |
一、 曲折化调构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七章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调构 |
第一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构建及其评价 |
一、 失误化构建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二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正确倾向对失误化反腐路径的尝试性纠错 |
一、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上,力求实行由“庸俗化”向“科学化”的转变 |
二、 在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上,力求实行由“外部保障” 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
三、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上,力求实行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
四、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上,力求实行由“斗争清除”到“教育整顿”的转变 |
五、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监督方式上,力求实行由“群众运动”到“群众路线”的转变 |
小结: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逆态化”的趋势 |
(一)、政党文化: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 |
(二)、政治社会化: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 |
(三)、政治制度: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 |
(四)、政治关系: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 |
(五)、政治行为:从有序到无序 |
二 原因探析:多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 |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 |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化判断 |
(四)、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378 下篇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
第八章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一节 1978-199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改革开放新局面开创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转轨期下党的权力运行政治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
一、 初步构建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九章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 |
第一节 1992-200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滋生的错误化倾向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及其评价 |
一、 继续调适性构建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十章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深度化调构 |
第一节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条件下权力运行体系内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2002 年以来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深度化调构及其评价 |
一、 深度化调构状况 |
二、 评价 |
小结: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深度化”趋势 |
(一)、政党文化: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
(二)、政治社会化: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 |
(三)、政治制度: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 |
(四)、政治关系: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 |
(五)、政治行为: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 |
二 非完全耦合的原因探析: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一)、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的种类和体制原因的复杂性 |
(二)、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 结束语: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规律和现实启示 |
一、 历史规律 |
(一)、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 |
(二)、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 |
(三)、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 |
(四)、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
二、 现实启示 |
(一)、要把进一步深化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革,视为有效而彻底地反腐败的基本途径 |
(二)、要科学把握和分析当下变迁化政治生态环境的特质和性质,从而理性地选择反腐败的路径 |
(三)、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诱发腐败的劣变生态因子的复杂多样性,务必将反腐败斗争视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
(9)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与研究品格 |
四、主要概念与框架结构 |
五、可能创新与努力方向 |
第—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八大前党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探索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探索 |
(一) 马、恩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积极探索 |
(二) 列宁对俄共中央委员会建设的积极探索 |
(三) 斯大林与苏共中央执政模式 |
二、八大前党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探索 |
(一) 一届至四届:中央委员会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 |
(二) 五届至七届:中央委员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
第二章 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概述 |
一、八届中央委员会的产生与人事调整 |
(一) 产生的背景 |
(二) 指导思想 |
(三) 产生的原则 |
(四) 正式选举及结果 |
(五) 重要人事调整 |
(六) 主要会议 |
二、八届中央委员会的人员结构及特点 |
(一) 结构分析 |
(二) 显着特点 |
三、八届中央委员会的履职目标与愿景 |
(一)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
(二) 扩大民主,健全法制 |
(三) 加大投入,繁荣文教 |
(四) 和平共处,大国外交 |
(五) 加强党建,提高能力 |
第三章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经济发展 |
一、冒进与保守之间 |
(一) 八大对经济建设的主张 |
(二) 反冒进的努力 |
(三) 对“反冒进”的批评 |
二、跃进和跃退之间 |
(一) 主线:政治与业务的分歧 |
(二) “积极平衡论”与“大跃进” |
(三) 政治的臆想:人民公社 |
(四) 国民经济“大跃退” |
三、调整和提高之间 |
(一) 调查研究年的成效 |
(二) 政治与业务的博弈 |
(三) 卓有成效的调整 |
四、繁荣与危机之间 |
(一) 1966年的繁荣 |
(二) 经济发展政治化 |
第四章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政治发展 |
一、从革命党到执政党 |
(一) 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
(二) 民主制度的完善与破坏 |
(三) 党代表常任制的实施与夭折 |
(四) 党内监督体系的加强与瘫痪 |
(五) 干部制度的发展与变异 |
二、政党制度的完善与破坏 |
(一) 现代化的社会动员: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二) 从团结到斗争:对民主党派的性质认定 |
(三) 统一战线的分合:八届中央委员会的纠“左”与反弹 |
(四) “文革”对多党合作制度的破坏 |
三、政治体制的发展与变异 |
(一) 人大职能的履行与丧失 |
(二) 政协功能的发展与弱化 |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强化 |
第五章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思想文化发展 |
一、探索的时代背景 |
(一) 思想文化探索的背景 |
(二) 人员结构特征的影响 |
(三) 八大的基本主张 |
二、从“双百”到反右 |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
(二) 整风运动的开展 |
(三) 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 |
三、知识分子难题 |
(一) 知识分子定位的转换 |
(二) 内部分歧的出现 |
(三) 反复与歧义 |
四、“社教运动”不归路 |
(一) 思想文化“现代化” |
(二) “社教运动”的开展 |
(三) 文艺和学术领域的过火批判 |
(四) 从思想文化“现代化”到“革命” |
第六章 八届中央委员会与中国外交 |
一、外交政策的理论与脉络 |
(一)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坚守与放弃 |
(二) “两条线”外交战略的提出与贯彻 |
三、外交实践的理路与实效 |
(一) 和平外交方针的再次确认 |
(二) 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偏离 |
(三) 革命化外交政策的确立 |
(四) 八届中央内部处理对外关系的不同风格及影响 |
第七章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文化大革命” |
一、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探索的失误 |
(一) 经济建设的“三面红旗” |
(二) 政治发展的“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三) 思想文化领域的“灵魂革命” |
(四) 外交领域的“反帝”、“反修” |
(五) 从党内民主到个人专断 |
二、“文化大革命”的帷幕升起 |
(一) 学术“罢官”与政治“罢官” |
(二) 《二月提纲》与文化战线“革命” |
三、“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
(一) 号角吹响:《五·一六通知》 |
(二) 以集体的名义:八届十一中全会 |
(三) 推向纵深:八届十二中全会 |
第八章 八届中央委员会执政绩效评估与经验启示 |
一、绩效评估 |
(一) 经济发展考察 |
(二) 政治发展评估 |
(三) 思想文化分析 |
(四) 外交实践考量 |
二、经验启示 |
(一) 中央委员会要依法执政 |
(二) 中央委员会要与时俱进 |
(三) 中央委员会要民主执政 |
(四) 中央委员会要强化监督 |
(五) 中央委员会要防错纠错 |
(六) 中央委员会要加强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主持的课题 |
后记 |
(10)浅论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党建思想的独创性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泽东党建思想的独特贡献 |
(一) 成功的解决了为什么在农村中建党及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重大问题 |
(二) 建立了党内矛盾学说的科学理论 |
(三) 提出了培养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的设想 |
二、邓小平党建思想的独特贡献 |
(一) 要坚持党的领导, 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
(二)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一项根本方针 |
三、江泽民党建思想的独特贡献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 |
(二) 党建形式的创新 |
四、论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接班人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型期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 李美娴.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2]礼赞与动员:建国后《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研究(1949-2018)[D]. 周存. 厦门大学, 2019(08)
- [3]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D]. 刘舸. 清华大学, 2014(05)
- [4]毛泽东邓小平接班人思想比较研究[D]. 赵静. 信阳师范学院, 2014(09)
- [5]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历史定位[J]. 陈亮,孔德生. 长春大学学报, 2014(03)
-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研究[D]. 黄圣. 武汉大学, 2013(12)
- [7]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与实践研究[D]. 孙萍. 武汉大学, 2012(06)
- [8]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D]. 朱庆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3)
- [9]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D]. 岳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10]浅论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党建思想的独创性贡献[J]. 张剑英. 传承,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