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环境污染的分散治理与集中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社坤[1](2020)在《第三方治理背景下污染治理义务分配模式的变革》文中认为我国污染控制立法所设定的污染治理义务,内容上由主义务和附随义务、过程义务和结果义务、实体义务和程序义务构成,履行方式上由行为义务和成本负担义务构成。现行污染控制立法将所有的污染治理义务课予产生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合理性。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兴起的背景下,由排污单位承担全部污染治理义务的分配模式已经显现出僵硬、机械之态。在不同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中,排污单位与第三方机构对污染危险的控制权存在差异,需要凭借多样化的污染治理义务分配模式加以解决。通过对污染治理义务的再分配,可以合理地界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促进和规范第三方治理市场的良性发展。
汤睿[2](2019)在《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发挥着承载现代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数据表明,到2040年城市带来的经济利益将占全球GDP的75%,四分之三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些人口所需的能源与物质资源等也将达到全球资源消费量的75%。由此可见,城市化在带来正能量的同时,也产生着大量的负面效应,而与之相伴随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城市资源稀缺、优质环境供给紧张、城市化进程提速、人口激增和消费升级的矛盾日益突出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阻碍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城市环境治理工作亟待强化,环境治理效率急需提升。目前,中国城市原有的环境保护制度逐渐露出疲态,城市环境治理进程稍显缓慢。对城市本身而言,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物质条件,环境的退化制约了城市绿色发展潜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对城市居民而言,生态环境的退化对其自身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因此,城市环境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城市环境治理是现阶段中国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从战略高度将城市环境治理工作放在更为关键和突出的位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城市环境治理对于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优先的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城市环境治理水平的稳步提升,强化城市环境治理创新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研究能够紧跟政府的工作思路,力争通过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创新手段实现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促使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和城市整体发展迈向新的阶段。由此可见,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因此,全面厘清城市环境治理现状、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及其发展趋势,采取系统有效的应对措施,切实提高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基本问题展开分析,在充分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环境治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构建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高度归纳概括出了城市环境治理的主体、原则、动力和模式等一般性理论体系,有助于拓展城市治理理论的应用范畴。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系统性地探讨了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现实问题,利用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细致完整地描绘了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现状;结合其空间格局特征和作用机理,分析了现有的城市环境治理动力,解释了城市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依据。在综合测度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变化的作用机理,有助于规范城市发展方向,为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此同时,通过对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的实证分析,能够为政府部门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参考依据和正确的方向指引,也能够引起政府部门对于城市整体发展质量的重视,为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提供新的渠道,以实现城市整体规划的协同推进。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和国外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经验,从政府管理的视角提出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政策建议,试图为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提供新的路径。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文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城市政府应当以前瞻性的视角预见治理工作的不同发展阶段,因势利导调动不同主体对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做出规划,以强有力的政策和灵活的应对机制明确对企业、政府、社会公众和第三部门等应承担的环境治理职责进行划分,最大程度地提高城市环境治理效率;(2)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整体呈波浪式上升状态。但是,中国四大经济板块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依据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可以将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3)从全国层面看,城市空间集聚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环境承载力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具有负向阻碍作用。从四大经济板块看,影响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因素又有所不同;(4)依据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可以划分出严重失调、轻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比较协调和高级协调阶段。通过对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分析可知,中国目前主要处于勉强协调与初级协调阶段;(5)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其政策着力点应当在于持续推进和加强城市环境的协同治理、实施适度倾斜的财政政策、合理运用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健全环境政策协同审计体系和构建差异化的环境经济政策组合治理模式。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城市环境治理的主体结构、治理原则、治理动力和治理模式等内容,系统性地搭建出城市环境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进行动态和静态测度,明确了其内在的空间差异和形成机制;城市环境治理并非是单一主体的治理行为,而是政府、企业、社会和民众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行为;基于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整体呈波浪式上升状态,但是中国四大经济板块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等重要结论;(2)在明确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在全国层面甄别出城市空间集聚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环境承载力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具有负向阻碍作用;中国四大经济板块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则有所不同。这一研究发现对于未来开展环境治理效率导向下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3)全方位测算出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状态,但是绝对数值偏小,区域和城市之间具有明显的差距,形成了“东部和中部地区领先”的空间格局。这一实证分析结果有助于充分认识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空间差异,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城市环境治理政策提供新的依据和新的思路。当前城市环境作为城市经济运行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全面厘清当前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成效,深度挖掘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并采取系统有效的应对措施,切实提高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门倩[3](2018)在《从分散到整合:京津冀生态治理中的府际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分权和地方政府自主性增强,京津冀区域内各地方政府注重经济发展,区域公共事务增加、区域公共环境治理失败等问题都时刻拷问着地方政府的宏观管理能力。生态环境是具有较强跨域性发展的公共事务,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不能再局限于某单一地方政府固定的工作范围之内,需要京津冀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实现京津冀整体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即“京津冀区域生态治理一体化”。“京津冀区域生态治理一体化”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建立的一种超越环境工具理性和体现高级环境价值理性的合作方式。通过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纵向协调关系而更好地塑造地方政府之间的深度合作关系,是在京津冀发展受环境资源束缚趋势渐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在京津冀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引导规范作用,合理配置环境资源,实现高效生态共治的必经之路。同时,需要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方式制度化,以促进和带动地方政府之间的深度合作,从而走出环境公共物品供给失灵的困境。因此着眼于政府间关系,展开生态治理的研究,对于改善政府间关系和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都具有直接现实的意义。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区域生态治理一体化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是治理理论在区域生态层次上的具体应用,是研究政府间关系的一种新型思维框架。由于各地方政府对GDP政绩考核制度的路径依赖,竞争式发展的惯性使得三地政府在合作治理生态环境时紧密性不够。在竞争负外部性逐渐凸显和国际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情况下,政府合作治理生态环境污染虽然已初现成效,但旧制度尚存、新制度框架尚未完善,政府合作是粗浅的,合作中仍然存在各地方主体整体性治理意识淡薄、缺少长效可行的环境治理合作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详细的法律规范和缜密的制度框架对地方政府行为加以约束和调节。生态整体性治理需要的政府合作,是通过权力调适和资源共享等方式突破行政区划的边界限制,以解决区域环境污染这一公共问题为目标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政府间关系。在此基础上,政府间合作的含义不但包括了地方政府间良性互动达到的权力对等约束状态,也包括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良性互动达到的权力介入平衡状态,因此政府间的深度合作超越了有限整合的价值理念,是合作中有竞争的政府持续有为状态。在此情况下论文梳理了自“京津冀一体化”提出以来,三地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关系的演化,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地方政府关系演变之于区域环境治理起到的关键作用,以期对学界有所贡献。
何月云[4](2015)在《中小企业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污染自我规制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剖析,并建立企业在环境污染问题上自我规制行为的驱动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识别关键驱动因素,探索我国中小企业污染防治机制存在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研究结论包括:(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选择环境政策工具方面具有偏执性,这是由于单纯追求GDP的发展造成的;(2)政府的规制力度是影响企业环境污染自我规制行为的最重要驱动因素,企业更偏好经济激励性政策工具,财政补贴和奖励对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3)建议加强环保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强对中小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建立中小工业企业环境补贴制度和建立中小工业企业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
赵丽[5](2013)在《我国陆源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以“城市化”为视角》文中提出陆源污染是导致海洋污染最主要的因素,占到整个海洋污染的80%。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市人口的比重可能超过60%。陆源污染是指从陆地向海域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场所、设施等。通过对我国沿海城市陆源污染情况进行调研,可以看到:污染是人群产生的,当人群越来越多的聚集到城市,随之而来的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尤其是沿海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工业企业密集,产生大量的废水、垃圾、废弃物等。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染物会越来越多,污染物若得不到有效的防治,不仅损害城市环境,影响城市美观,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也是可怕的,所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陆源污染加剧的催化剂。同时,陆源污染倘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城市化质量也不会大幅度提升,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市化之路也会困难重重。针对陆源污染的防治,我国先后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和《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对防治陆源污染的工作起到了法律的保障作用。但是根据国家海洋局颁布的《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来看,每年入海的陆源污染物总量还是很大的,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压力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开展陆源污染防治工作,还海洋一片纯净。本文将分四部分对在“城市化”视角下,我国陆源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城市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引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接下来主要通过对我国沿海城市防治陆源污染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寻找出城市化与陆源污染的关系,总结出城市化快速发展加剧的主要陆源污染问题:陆源污染规模、数量依旧庞大,污染类型向无机氮、无机磷的转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薄弱,集中控制陆源污染的效果不明显;海水养殖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重大的陆源污染事故频发。第二部分,论述我国法律在应对前面论述的陆源污染问题上存在的不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氮、磷污染物法律未作明确的规定;对陆源污染进行集中控制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执行起来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重点海域总量控制制度缺少可执行性;陆源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亟待加强。第三部分,国外关于陆源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及对我国的启示。主要从及时修订关于陆源污染防治的法律,加强陆源污染政策的执行力,制定环境规划以及广泛的公众参与来论述。第四部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完善我国防治陆源污染的措施。重点强调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在解决陆源污染上的作用,以规划为先导,为具体的污染物进行集中控制提供指导;协调与之相关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在进行集中控制时的作用,弥补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在执行时的乏力,从而使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在实践中执行起来铿锵有力,不再是停留在宣传阶段,达到治理陆源污染的目的。坚持陆海统筹,对陆源污染进行综合防控,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进一步削减陆源污染物的排放。针对氮、磷污染物,法律未作明确的规定,及时修订法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针对重大陆源污染事故的频发,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陆源风险源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完善监测制度,提升陆源污染防治的监测水平和管理能力。陆源污染的防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持之以恒的来治理。
姜爱林[6](2009)在《论技术经济视角的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制度及其体系》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国创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制度、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城市环境治理制度,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经济类城市环境治理制度体系。
刘凌波[7](2008)在《乡镇工业发展与环境经济的利益博弈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获得快速发展,但在乡镇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不断加剧。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污染损失值超过50%,乡镇工业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本文认为研究我国乡镇工业环境恶化的制度根源,探讨加强乡镇工业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贯彻实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战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乡镇工业这一特定的领域,本研究侧重于对乡镇工业污染行为的经济分析,而对其污染行为的经济分析又集中在制度结构、行为主体间的博弈关系、特别是代表地方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的经济博弈行为,探索基于市场控制理念的污染物治理及环境经济运行系统的融合和优化等方面。制度经济学、激励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博弈论等理论和方法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将发挥很大的作用。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分别从约束和博弈的角度,分析了乡镇工业环境污染问题的形成原因,探讨国家宏观政策和企业微观经济运行机理对乡镇工业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如何加强政府规制和经济激励两种环境政策的作用,力图把环保投资的市场经济机理引入到环境经济的政策分析之中,从而为乡镇工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建议。一是从约束的角度来看,我国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解决面临着许多障碍。这些障碍可基本划分为环境容量约束、收入约束、技术约束、产业结构约束和制度约束。尤其是在制度方面,我国乡镇工业企业产权形式的多样化、城乡控制体系的二元化、政府委托代理关系的不顺、规模经济缺乏、经济社会体制转轨、环境经济政策落后等因素对乡镇工业环境问题均有着不利的影响。二是从博弈的角度来看,进一步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学原因。辖区内乡镇企业之间、地方政府与乡镇企业之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在乡镇工业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各种非合作的博弈关系,由此造成了政府失灵、资源和环境过度利用等现象,即是我国转型时期非合作博弈的例子。其结果必然是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增加和环境的恶化。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背景下的利益分配格局和所导致的环境成本的分担问题,用产权理论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揭示出制约乡镇工业环境经济良性运行的制度特点,以及制约乡镇企业环境经济制度变迁的基本因素。三是从发挥制度的激励功能。不同的制度结构体现着不同的产权结构,使得决策者面临不同的获利机会,从而影响决策者的有效选择。为解决我国乡镇工业的环境问题,必须同时加强政府规制和经济激励两种环境政策的作用。为加强乡镇工业的污染治理,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乡镇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集中治理制度,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推进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建立健全县乡环保机构,不断提高执法水平。鉴于我国环境经济激励制度较为落后的状况,必须拓宽并理顺激励资源、发挥政府规制的庇古原则、创建市场的科斯机制,从而全面地、有效地使用环境经济激励手段,扭转乡镇工业污染治理的不利局面。不可否认,我国的环保投资长期以来执行重工轻农的政策,乡镇、农村的历史欠账巨大。以当前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现状,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遏制环境整体恶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势头,仅仅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解决环境投资不足、效率不高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必须创新环保投资机制,构建一个适应乡镇工业环保投资优化的投融资体系。其内容包括:建立公司制的产权制度,为市场融资打下制度基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环保投资体制改革;多方吸引社会资本,提高社会化投资的规模和效率;用BOT方式优化乡镇工业环保投资。
胥树凡[8](2007)在《我国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文中指出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些新的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在急于发展经济的思想驱动下,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发展思路,仍然在走着粗放型发展的路子,入园企业无论好坏优劣一概来者不拒,为今后园区的良性发展留下了隐患。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也缺少统一规划,仍然是企业分散治理的模式,既不利于管理,又使治理成本增高,运行效率也很低。
安爱红[9](2002)在《污染集中控制对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但伴随而来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如产业结构不合理 ,能源结构调整滞后 ,小的、散的点源数量增加 ,原有环保设施落后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亟需解决 ,而污染集中控制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 .
陈建兴[10](2001)在《试论环境污染的分散治理与集中控制》文中认为
二、试论环境污染的分散治理与集中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环境污染的分散治理与集中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第三方治理背景下污染治理义务分配模式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污染治理义务的体系结构 |
三、现行污染治理义务分配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
四、污染治理义务分配模式的变革 |
五、结语 |
(2)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效率 |
2.1.2 治理 |
2.1.3 环境治理 |
2.1.4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城市治理理论 |
2.2.4 环境管理理论 |
2.2.5 效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环境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城市环境治理主体结构 |
3.1.1 政府部门 |
3.1.2 企业组织 |
3.1.3 第三部门 |
3.1.4 社会公众 |
3.1.5 城市环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
3.2 城市环境治理的原则 |
3.2.1 天人合一原则 |
3.2.2 总量标准原则 |
3.2.3 市场化原则 |
3.2.4 前瞻性原则 |
3.3 城市环境治理动力分析 |
3.3.1 国家年度环境规划执行情况检查 |
3.3.2 企业生产环境评价 |
3.3.3 重点污染事故监测和评估 |
3.3.4 社会公众监督和举报 |
3.3.5 城市环境信息公布 |
3.4 城市环境治理模式分析 |
3.4.1 政府行政主导型城市环境治理模式 |
3.4.2 城市规划型城市环境治理模式 |
3.4.3 企业自发型城市环境治理模式 |
3.4.4 契约型城市环境治理模式 |
3.4.5 合作型城市环境治理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环境治理成效与现实问题分析 |
4.1 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制度 |
4.1.1 排污管理制度 |
4.1.2 “三同时”制度 |
4.1.3 限期治理污染源制度 |
4.1.4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
4.1.5 环境监测制度 |
4.1.6 环境质量标准制度 |
4.1.7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
4.2 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阶段性演变 |
4.2.1 城市工业点源治理阶段 |
4.2.2 城市污染综合防治阶段 |
4.2.3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阶段 |
4.2.4 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质量全面改善阶段 |
4.3 城市环境治理的成效 |
4.3.1 基于能源结构多元化转变的利用效率提升 |
4.3.2 环保治污水平持续稳步推进 |
4.3.3 城市生态建设和居住环境不断优化 |
4.3.4 城市环境治理政策推陈出新且日渐完善 |
4.4 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
4.4.1 城市环境承载力饱和及治理难度增强 |
4.4.2 城市环境治理的结构性缺陷依旧 |
4.4.3 城市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4.4.4 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指标体系构建 |
5.1.3 数据来源 |
5.2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动态测度 |
5.2.1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整体性分析 |
5.2.2 四大经济板块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比较分析 |
5.2.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模式分析 |
5.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静态测度 |
5.3.1 城市环境治理的纯技术效率 |
5.3.2 城市环境治理的规模效率 |
5.3.3 城市环境治理的规模报酬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理论模型构建 |
6.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3.1 全国层面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3.2 四大经济板块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分析 |
7.1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的理论分析 |
7.2 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
7.2.1 指标体系构建 |
7.2.2 研究方法 |
7.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测度 |
7.3.1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分析 |
7.3.2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的时序变化 |
7.3.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的空间变化 |
7.4 本章小结 |
8 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政策建议 |
8.1 城市环境治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
8.1.1 强化法律手段在城市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
8.1.2 搭建行政手段为主的城市环境治理体系 |
8.1.3 构建公众参与的城市环境治理体系 |
8.1.4 充分发挥经济手段在城市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
8.1.5 不断优化城市环境治理技术 |
8.2 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政策措施 |
8.2.1 持续推进和加强城市环境的协同治理 |
8.2.2 实施适度倾斜的财政政策 |
8.2.3 合理运用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 |
8.2.4 健全环境政策协同审计体系 |
8.2.5 构建差异化的环境经济政策组合治理模式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未来研究展望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从分散到整合:京津冀生态治理中的府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地方政府间合作 |
二、区域生态环境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区域生态治理中的府际关系 |
第一节 区域生态治理 |
一、分散治理:我国传统行政区生态治理的路径 |
二、有限整合:区域生态治理对行政区生态治理的超越 |
三、整体性治理:区域生态治理的创新 |
第二节 京津冀区域府际关系 |
一、竞争型府际关系:分散治理的基础 |
二、有限合作型府际关系:有限治理的基础 |
三、整体性政府:整体性治理的基础 |
第二章 分散治理:京津冀生态治理问题与竞争型府际关系 |
第一节 京津冀生态治理中竞争型府际关系存在的条件 |
一、利益差异与利益竞争 |
二、信息闭锁与条块分割 |
第二节 分散治理:京津冀竞争型府际关系的动态演绎 |
一、地方政府间生态治理政策制定上的“讨价还价” |
二、地方与中央政府间生态治理政策执行上的“代理违背” |
第三节 京津冀生态分散治理的影响因素 |
一、观念错位:区域生态治理标准不一致 |
二、规划缺位:区域生态治理进程不平衡 |
第三章 有限整合:京津冀生态合作治理与竞-合府际关系转向 |
第一节 京津冀生态治理中竞-合府际关系转向的影响因素 |
一、内生动力因素 |
二、外部压力因素 |
第二节 京津冀生态治理中合作型府际关系存在的条件 |
一、行政区行政模式的依赖 |
二、集体行动逻辑的困境 |
第三节 有限整合:京津冀合作型府际关系的动态演绎 |
一、地方政府间生态治理的运动式合作 |
二、地方政府间生态治理的应对型合作 |
第四节 京津冀生态有限整合治理的影响因素 |
一、机制不足:区域生态共同保护机制急需建立 |
二、制度缺乏:区域生态监督约束制度急需制定 |
第四章 整体性治理:京津冀生态合作治理与整体性政府 |
第一节 整体性政府:京津冀生态深度合作治理的新型府际关系 |
一、区域生态治理何需整体性政府 |
二、京津冀区域生态治理何需中央政府参与的整体性政府 |
第二节 整体性治理:分散治理与有限整合治理模式的超越 |
一、地方环境监察监测执法垂直管理体制改革 |
二、权威科研力量破除环境治理的行政区壁垒 |
三、跨京津冀省级行政区的环保机构设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小企业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小企业环境污染现状 |
2 中小企业环境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面临经济和技术双重困难 |
2.2 量大面广,政府部门监管难 |
2.3 中小企业环境污染特点复杂 |
3 自我规制行为驱动因素的模型构建 |
4 中小企业污染防治对策 |
4.1 加强环保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
4.2 加强对中小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 |
4.3 建立中小工业企业环境补贴制度 |
4.4 建立中小工业企业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 |
(5)我国陆源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以“城市化”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城市化及快速发展对陆源污染的影响 |
第一节 城市化 |
一、城市化 |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 |
第二节 城市化快速发展对陆源污染的影响 |
一、陆源污染 |
二、调研分析:城市化快速发展对陆源污染的影响 |
第二章 我国防治陆源污染的主要法律制度和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一节 防治陆源污染的主要法律制度 |
一、防治陆源污染的主要法律 |
二、防治陆源污染的主要制度 |
第二节 我国防治陆源污染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
一、法律未对氮、磷污染物作出明确规定 |
二、重点海域总量控制制度缺乏可执行性 |
三、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执行困难 |
四、陆源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不强 |
第三章 国外关于陆源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关于陆源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 |
一、美国 |
二、日本 |
三、地中海沿岸国家 |
第二节 国外陆源污染防治对我国的启示 |
一、及时修订陆源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 |
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强陆源污染政策的执行力 |
三、制定完备的环境规划,指导陆源污染防治 |
四、提高公众参与陆源污染防治的积极性 |
第四章 从城市化发展看我国陆源污染防治对策的完善 |
第一节 及时修订陆源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 |
第二节 发挥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的作用,减少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 |
一、规划为先导,集中控制陆源污染 |
二、完善与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相关的制度,集中控制陆源污染 |
第三节 陆海统筹,加强陆海污染综合防控 |
一、“陆海统筹”思想的指导 |
二、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
第四节 提升陆源污染监测能力,完善监督和管理体系 |
一、提升陆源污染的监测能力 |
二、完善陆源污染的监督和管理体系 |
第五节 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陆源风险源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 |
一、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陆源风险管理水平 |
二、提高陆源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论技术经济视角的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制度及其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1.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涵义与背景 |
1.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1.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2. 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制度 |
2.1 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制度的涵义与背景 |
2.2 城市空气质量周报基本内容 |
3.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
3.1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的涵义与背景 |
3.2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的作法 |
3.3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的形式 |
3.4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
4.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
4.1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涵义与背景 |
4.2 污染限期治理的范围与重点 |
4.3 污染限期治理的原则与工作程序 |
5. 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 |
5.1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涵义与背景 |
5.2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内容与程序 |
6. 排污收费制度 |
6.1 排污收费制度的涵义与背景 |
6.2 排污收费制度的内容与种类 |
(7)乡镇工业发展与环境经济的利益博弈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1.4.1 论文的逻辑框架 |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乡镇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 |
2.1 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现状 |
2.1.1 乡镇工业的迅猛发展 |
2.1.2 乡镇工业的环境污染 |
2.1.3 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特点 |
2.2 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危害 |
2.3 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 |
2.3.1 政策法规相对滞后 |
2.3.2 环境政策执行不力 |
2.3.3 环保投入严重不足 |
2.3.4 环保队伍残缺不全 |
2.4 小结 |
第三章 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从约束的角度 |
3.1 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环境容量约束 |
3.2 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收入约束 |
3.3 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产业结构约束 |
3.3.1 乡镇工业产业结构的低层次性 |
3.3.2 乡镇工业产业结构的低关联度 |
3.3.3 乡镇工业产业结构的高趋同性 |
3.4 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技术约束 |
3.5 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制度约束 |
3.5.1 产权形式多样化对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影响 |
3.5.2 城乡控制体系二元化对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影响 |
3.5.3 政府委托代理关系对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影响 |
3.5.4 规模经济对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影响 |
3.5.5 经济社会体制转轨对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影响 |
3.5.6 环境经济政策落后对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从博弈的角度 |
4.1 辖区内乡镇工业企业之间的博弈 |
4.1.1 乡镇工业企业之间的囚徒困境 |
4.1.2 乡镇工业企业之间的智猪博弈 |
4.1.3 乡镇工业企业之间的斗鸡博弈 |
4.1.4 乡镇工业企业博弈的结果:公地悲剧 |
4.2 地方政府与乡镇企业之间的博弈 |
4.2.1 作为监管者的地方政府 |
4.2.2 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 |
4.3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博弈 |
4.4 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 |
4.5 小结 |
第五章 乡镇工业环境问题的政府规制 |
5.1 环境规制手段的一般理论分析 |
5.2 我国有关乡镇工业的环境规制手段 |
5.3 我国乡镇工业环境规制的成就与不足 |
5.3.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足 |
5.3.2 “三同时”制度的不足 |
5.3.3 集中治理制度的不足 |
5.4 对策与建议 |
5.4.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乡镇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 |
5.4.2 进一步完善“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5.4.3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推进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
5.4.4 建立健全县乡环保机构,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
5.5 小结 |
第六章 乡镇工业环境保护的经济激励 |
6.1 经济激励手段的一般理论分析 |
6.1.1 庇古税与排污收费 |
6.1.2 科斯定理与排污许可 |
6.1.3 责任制以及责任的分担 |
6.2 经济激励下的中国乡镇工业 |
6.2.1 乡镇工业排污收费及其困局 |
6.2.2 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的实施障碍 |
6.2.3 乡镇工业污染治理成本分担的困境 |
6.3 乡镇工业环境经济手段的运用 |
6.3.1 拓宽并理顺激励资源 |
6.3.2 发挥政府规制的庇古原则 |
6.3.3 创建市场的科斯机制 |
6.4 小结 |
第七章 乡镇工业环保投资的优化和实证 |
7.1 乡镇工业环保投资的经济分析 |
7.1.1 困境:乡镇工业企业环保投资的博弈分析 |
7.1.2 社会成本内化的理论模型 |
7.1.3 政策建议 |
7.1.4 乡镇工业环保投资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7.2 乡镇工业环保投资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环保投资的历史和现状 |
7.2.2 我国乡镇工业环保投资的特有问题 |
7.3 乡镇工业环保投资优化的保障条件 |
7.3.1 建立公司制的产权制度,为市场融资打下制度基础 |
7.3.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环保投资体制改革 |
7.3.3 多方吸引社会资本,提高社会化投资的规模和效率 |
7.4 用BOT方式优化乡镇工业环保投资的探讨 |
7.4.1 用BOT方式优化乡镇工业环保投资的意义 |
7.4.2 BOT的投资模式 |
7.4.3 BOT的建设模式 |
7.4.4 BOT的运营管理模式 |
7.5 乡镇工业污染社会成本内部化的实证 |
7.5.1 问题的提出 |
7.5.2 投资建设方案 |
7.5.3 治污效应——工程总体评价 |
7.5.4 政策建议 |
7.6 基于模型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试论环境污染的分散治理与集中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散治理与集中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
二、污染控制方案的确定方法与程序 |
1.污染控制区域的确定 |
2.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的确定 |
3.区域环境容量的确定 |
(1) 大气环境容量的估算Av=V (Sa-Ba) +Ca |
(2) 水环境容量的估算 |
(3) 土壤环境容量的估算 |
(4) 区域污染和污染状况调查及环境质量评价 |
4.制定污染控制方案 |
三、制订污染控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
1. 污染集中控制应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
2. 污染治理资金应疏通多种渠道 |
3. 实施污染控制后应加强监督与管理 |
4. 加速环保产业的开发 |
四、试论环境污染的分散治理与集中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三方治理背景下污染治理义务分配模式的变革[J]. 王社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2)
- [2]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研究[D]. 汤睿.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3]从分散到整合:京津冀生态治理中的府际关系研究[D]. 门倩.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4]中小企业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 何月云.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5(01)
- [5]我国陆源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以“城市化”为视角[D]. 赵丽.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6]论技术经济视角的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制度及其体系[J]. 姜爱林.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 [7]乡镇工业发展与环境经济的利益博弈探析[D]. 刘凌波.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 [8]我国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J]. 胥树凡. 环境经济, 2007(04)
- [9]污染集中控制对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J]. 安爱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 [10]试论环境污染的分散治理与集中控制[J]. 陈建兴. 引进与咨询,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