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策群力共话医药体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刘霞[1](2020)在《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申圭植(1880-1922)是韩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独立运动家。他于1911年流亡到中国上海,1922年在上海辞世。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开展了丰富的救亡运动和复国运动,展现出杰出政治外交家和独立运动家的面貌。但在奔走革命的同时,他也留下了诸多文学文本,特别是在长达十一年的中国流亡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跨国体验,包含中国革命体验、韩国独立运动体验、人际交流体验和离散生活体验等,这些体验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申圭植的文学体现出优秀的汉文水平和高超的文学造诣,书写着多样的跨国体验,更包含着丰富的情绪、思想和意识世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学界历来的研究,大都仅将申圭植视作一个独立志士,并未对其文本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文学迄今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从文学和思想层面入手,综合使用“跨界”、“离散”、“身份认同”等后殖民批判理论、新历史主义、比较文学形象学及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具体阐述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其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申圭植有着丰富的思想,并富于实践精神。他的思想指导着实践,并在实践的反作用下不断升华。在中国体验的影响下,国内时期便萌芽的民族意识发展成明确的抗日路线;对自由、民权朦胧的憧憬发展成为明确的近代国家意识;尚武意识和对国际局势的关注升华为外交武力融合的执政理念;对中国的关注、对辛亥革命的肯定及民族大同思想逐步发展成为中韩联合意识并进而发展成为国际联合意识。在这些思想意识的指导下,申圭植在流亡中国期间,以中韩联合和世界联合为策略,以民主共和制为复国政治理念,以大同思想为基础,充分利用国际局势、民族自决思潮和舆论宣传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韩国独立运动,构建了中韩革命联合的平台,培养了大批韩国爱国青年,并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创建及获取孙中山护法政府的承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上海地区韩国独立运动的开拓者和中韩革命联合的奠基人。可以说,中国体验使其由一个普通的民族独立斗士成长为反殖民的时代先驱。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其思想表现出过分依赖中国革命派及国际援助、未能重视和发动群众、因没有明确的革命指导思想而未能制止韩人内部各派间的斗争等局限性。申圭植丰富的中国体验促成了其文学中的书写和想象,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首先,申圭植广泛结交中国革命党人、加入革命文学组织南社,并创办了中文周报《震坛》,为中韩交流创造了阵地,这些跨界交流体验促成了其与中国革命先驱和进步文人间的文学交流。这种文学交流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以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革命为主要话题,促进了中韩两国抗日话语和民族话语的构建,从而有力推动了共同话语和相互认知的发展;第二,申圭植对辛亥革命的认同和反日意识是双方交流的发展机制,从而实现了生成性对话模式;第三,双方都通过对对方的书写来进行自我观照,从而对本国的国家命运和革命前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第四,双向跨界叙事推动了各自文学的发展。其次,申圭植在跨界空间里经历的政治体验和革命体验对其中国认识和文学书写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将资产阶级革命视作中国乃至亚洲的唯一前途,认为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卖国,由此产生了近代国家意识,并产生了中韩联合乃至国际联合意识以及世界和平认识。在其中国书写和文学想象中,他鼓吹辛亥革命,塑造了一系列中国革命志士的形象,批判封建专制以及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腐败无能及卖国行为。此外,他积极论述中韩关系的重要性、中韩合作的必要性、韩国独立之于中国、日本、东亚乃至世界和平的意义,使其文学也呈现出强烈的政论性,体现出政治外交家的独特面貌。但这种中国想象带有一定的乌托邦特点。再次,申圭植的跨界是伴随着流亡开始的,离散生活体验是其跨界体验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散生活体验使他感受到深深的乡愁和亡国之恨,这些苦闷促使他对日本的侵略本质及韩国的亡国原因等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并形成了明确的民族主体意识。此外,离散体验使得他有了更深刻的民族文化认知,对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身份也有了新的思索。他在文学中表达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诉说着亡国苦痛,尖锐地揭露并批判日本侵略的掠夺性和欺骗性,呼吁民族主体一一“大韩之魂”即民族精神,刻画了一系列民族英雄和独立斗士的伟大形象。同时,他积极宣传民族历史和文化,强调民族历史的再书写,并通过对大淙教等民族精神象征的书写和宣扬来坚定地守护自己的民族身份。可以说,申圭植的跨国体验对其文学创作存在着明确的影响关系。交流体验促成了其对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志士的书写,并进而促成了中韩近代文人的生成性互动和相互认知;政治外交和革命体验,促使他形成了对中国、东亚及近代文明的认识和文学中的中国想象;离散体验和民族体验使其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作品中不仅表现出离散带来的愁和恨,更显示出对民族精神的赞扬和自身的民族认同感。统观申圭植的文学,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跨界性,即抗日的跨界性、民族想象的跨界性和语言的跨界性;第二,主体性,即民族主体意识和历史主体意识,这些主体意识均是殖民语境和流亡空间中的集体无意识之表现;第三,文化身份认同的混融性。申圭植在离散体验中遭遇身份认同的危机和焦虑,面对焦虑,他一方面通过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宣扬来坚守民族身份,另一方面,又以中韩联合的策略参与到中国革命中去,对中国文化和革命产生了认同,从而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进行了一定的重构,体现出混融性特征;第四,政论性。申圭植的文学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水准,但其文学的基调是坚定的抗日意识和民族使命感,因此其文学中充满着革命、抗日、救亡、中韩联合等富于时代感的政治话语和革命话语,体现出政治美学功能,展现出革命文人的独特面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定位申圭植及其文学。第一,申圭植文学是韩国抗日文学、韩国近代汉文学、韩国域外离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韩国文学之瑰宝,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地位和价值。第二,在中韩交流历史转型和价值重建的新时期,申圭植与中国革命先驱广泛交流,构建中韩革命联合的开端,开创了中韩人文交流的新局面,在这一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二十世纪中韩关系的奠基者。第三,申圭植凭借敏锐的时代意识和国际意识,在近代东亚复杂的时局中,把握住了时代要求,表现出坚决的抗日意识,看到中韩合作是二十世纪中韩两国共同的历史选择,他的抗日意识、中国认识、东亚认识乃至世界和平认识体现出时代自觉和东亚文化自觉,在东亚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申圭植的中国体验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不仅对于全面客观地还原申圭植这一历史人物的综合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韩国汉文学研究、韩国抗日文学研究乃至中韩近代人文交流研究也都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促进当下中韩交流与对话以及东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李春[2](2020)在《温州市医院“双下沉、两提升”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温医附二院为例》文中指出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医学人才下沉、城市医院下沉,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决策部署。“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有助于医改工作突破瓶颈,促进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缓解医疗资源供给不均衡现象,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分析温州市及温医附二院的“双下沉、两提升”工作资料,研究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群众就诊满意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现状。对温医附二院“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分析。梳理温医附二院“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问题,专家单独下沉方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下沉专家对绩效考核方案满意度较低、双向转诊工作开展不顺畅、远程会诊工作未常规开展。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服务主动性不够,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均不足,对公众服务需求处理不及时,公共利益意识较弱。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提出解决温州市医院“双下沉、两提升”工作问题的建议。城市医院采用专科团队方式下沉;城市医院完善下沉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城市医院和被托管县级医院共同更新转诊流程,创建转诊信息手段,建立双下沉云平台系统。本文有研究视角创新,以新医改背景下医疗托管合作模式为视角对温州市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分析。从温州市“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出发,从城市医院的人员下沉方式、专家绩效考核方案、信息化建设等角度来分析和改进工作。以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为研究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刘枭[3](2019)在《河北梆子小生田春鸟的声腔研究》文中指出河北梆子作为戏曲百花园中一簇艳丽夺目的艺术之花,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五大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其发展历程中,因女伶的大量出现,并占据主导地位,致使男演员被迫以假声(背工嗓)应付,失去男性特点,进而限制了生行当的发展,成为阻碍河北梆子声腔艺术生存、发展的弊端和劣势。反观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田春鸟先生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形成独树一帜的真假混声演唱特色,引领了河北梆子小生声腔新的音色审美观念,被誉为“河北梆子权威小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彻底扭转了这一劣势,为推动河北梆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以河北梆子小生田春鸟的声腔研究为研究对象,从音乐专业的视角入手分四个部分,寻味田春鸟小生声腔的形成原因、背景、过程,探析声腔演绎中的风格特色,审美特征以及其现代化转型和贡献。经过深入分析和总结,从而引发河北梆子小生声腔发展与民族声乐之启示。第一部分,是河北梆子小生田春鸟的声腔研究溯源。主要从河北梆子历史沿革中的小生行当与小生声腔概述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梳理、论述。第二部分,对田春鸟的声腔形成背景、过程,风格特色,审美特征三个方面展开对田春鸟小生声腔的探析。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田春鸟的声腔对河北梆子发展的突出贡献,以及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转型。第四部分,是河北梆子小生声腔发展与民族声乐教学实践、研究的互相启示的论述。总之,河北梆子面临着小生行当人才稀缺,传承者后劲不足和高校教育与戏曲声腔研究脱轨等诸多现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主动担负起传承重任。通过对田春鸟的声腔音乐性分析和详细阐释,为河北梆子小生演员的培养与训练提供规范、科学的指导工具和参考资料。自此,引起音乐、声乐、学术界对河北梆子的关注,展开河北梆子声腔发展与高校音乐、声乐专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长期对话,促成双向共同发展,从而为河北梆子的传承发展尽绵薄之力。作为笔者本人,则希望在研究过程中提升对戏曲声腔的研究与实践,为自身实现集戏曲声腔、民族、美声、通俗的综合型“声乐文化人”这一理想作以铺垫。
王文慧[4](2017)在《山、陕、豫大禹神话传说的文化意蕴与当代展演》文中提出大禹是我国上古神话系统里与自然力对抗的治水英雄,也是民族记忆中的夏人先祖,是一位集英雄神、帝王、圣贤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神话传说人物。山、陕、豫地区历史悠久、人文深厚,分布着诸多具有“古中国”标识的文物古迹,也是大禹神话传说的盛传之地。通过对典籍文本的爬疏和山、陕、豫三地神话传说文本的搜集整理,我们发现,大禹神话传说当代的传承形态并非一蹴而就,其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不仅包括原始的神话元素、历史文化印记,也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形态,形成了一部神话传说的生活史和生命史。本文将依次从原始层、历史层和现实层三个方面对大禹神话传说进行解析。在神话的原始层中,可窥探原始人类的社会文化形态;在历史层里分析以文字记载为主导的政治和主流文化对大禹形象建构的影响;从现实层内,可看到具有地方化特色的神话传说类型的形成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大禹神话传承的新形态。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从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三个方面逐一介绍。第一章,解析大禹神话传说的原始层。通过对大禹神话传说中原始意象、情节表述等方面进行解读,反观原始社会的文化形态、人类认知的发展水平以及原始人的思维特征,进一步解读大禹神话传说的深层文化结构。本章试图通过对大禹神话的原始层进行还原式的研究,从而展现人类童年期的部分原始图景。第二章,解析大禹神话传说中的历史层。大禹神话历史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大禹人物角色由天神到人间帝王的角色转变与定型,这一过程逐渐被写进典籍。本章通过对先秦典籍的梳理,从而爬疏大禹人物形象由单一到多维的渐进式发展,展现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对其神格、人格、圣格的影响与建构。第三章,解析大禹神话传说现实层中地方化的类型表述。神话在地方化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对它的影响。本章将首先对山、陕、豫三地大禹神话传说调查点的历史沿革、社会制度、民间习俗以及文人群体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对流传于民间的大禹神话传说文本进行整理归纳,形成“神话核”大禹治水传说、“历史核”大禹建都传说、“想象叙事”大禹家事传说三种类型。第四章,解析描绘大禹神话传说现实层中当代建构的方式。大禹神话传说的当代建构表现为民间文化资源的再创造。本章采用民俗学的深描法对田野调查点的文物遗存、景观再造以及节庆仪式深入而详尽的描写,进一步剖析不同建构模式的经济与社会文化意义。本文主要以典籍文献和山、陕、豫三地的地方传说、仪式表演以及固态景观为神话传说的研究对象,对这些已有资源进行整体的爬疏整合,理清大禹神话传说中所包含的原始层、历史层以及现实层各个层面的文化信息,进一步运用文化还原法、历史演进发、类型分析法与文化深描法对各层级神话传说进行剖析,从而解读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倪嘉成[5](2016)在《制度环境对科技人员创业认知与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创业是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然而在现实中,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很低。科技创业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但在制度环境不同维度下科技人员创业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有必要立足于创业者个体,研究制度环境、科技人员创业认知与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我国各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采用制度环境传统的规制、规范、认知三维度以及新的助力性维度,探讨制度环境对科技人员创业认知和创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参与了中国科协对全国27个省和直辖市2万名科技人员进行的调研课题,并通过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等方法,运用调研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选取“江浙沪”三省市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科技人员的创业认知正向影响创业行为,较高水平的创业认知有助于提高科技人员创业行为的比例。助力性制度环境和以专利数量为表征的认知环境对科技人员创业认知和创业行为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高水平的助力性环境能够显着强化科技人员创业认知与创业行为的关系,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促进科技人员创业比例的提升;以专利数量为表征的认知环境越好,科技人员由创业认知向创业行为传导的现实条件就越充分。而规制环境和规范环境的调节作用则不显着,难以促进科技人员创业认知向创业行为的转化。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三个层面提出了优化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应进一步推动政策的落实,同时应重视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科技人员对政策的知晓率;在地区和组织层面上,助力性环境的优化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从长远上则应推动地区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建立,从根本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科技人员自身层面上,应以R&D经费投入强度、专利成果、当地孵化器等作为评估依据,并积极了解各项科技政策。
刘京京[6](2015)在《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中学生作为一个新“群体”登上了教育历史的舞台,他们生动活跃地演绎出一幅充满无限活力的景图。这一时期,他们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民众教育的启蒙者、进步思想的践行者。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时代变迁的进程。学生生活史是教育生活史的重要构成,通过全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呈现中学生的生活样态,力图实现以小见大,管窥整体教育状况的效果。中学生生活史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可以还原原生态的教育景貌,另一方面则为当今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些许的历史镜鉴。导论部分重点探讨了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勾勒出“学生生活史”及“中学教育”等主题的学术史脉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试图对全文做出宏观性概述。第一章“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从教育制度变革及文化变迁的视角,探源与呈现中学教育的萌芽、定制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中学生生活的迹象转变,进而发现政治、文化与教育的互联、互约、互进的复杂关系。第二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堂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力图从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及灵动多彩的教学方法,展示课堂学习的原动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集中在图书馆、自习室内,有的则自寻“光源”之地。中学生面临着临时考试、日常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多重考验。不同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为争夺荣誉而发奋,有的则抱有六十分主义。为了应对多种考试,便出现了开夜车、罢考、作弊等现象。此外,从“升学与就业”的问题介入,深入揭示并分析了中学生受到的社会抵拒和约束。第三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首先从宏观上呈现中学生的经济生活,既有富贵子弟的华奢,也有贫寒子弟的窘迫。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而言,除了紧衣缩食之外,则通过争获各种奖励资助、勤工俭学完成学业。中学生除了在校着整齐划一的校服之外,有的则勇于尝试新式装扮,甚至引领着时尚界潮流。学生在校既可自办伙食,成立膳食委员会,亦可自购菜蔬亲自烹食,还可以通过自带、叫外卖等途径改善伙食。因办学水平不一,导致学生居住环境良莠不齐,但他们都要受到管理制度的各种规约。第四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主要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亦师亦友之情,以及因教员水平、学校管理等因素而爆发的分庭抗争型的师生情感,同时亦有相互冷漠的平淡授受关系。学生之间既有互帮互爱型,亦有因利益冲突而生的矛盾竞争型。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婚恋观开始转变,自由恋爱的观念开始萌发。自由爱恋不仅表现在异性间的爱慕,也有同性以及师生间的爱恋。此外,学生经常产生异乡人的家乡思及胸怀国家的爱国情。第五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重点考察了争相设立的各种文体社团、学术社团、学生自治会等多样社团;各种增广见闻的游历参观、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以及回报社会的各种社会奔走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除此之外,为了调剂多彩生活,学生们经常聆听各种学术报告、演讲,以及寻逐各种消遣烦闷的娱乐活动。第六章,“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群体,他们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军、震荡社会结构的新鲜力量以及革命运动的主体。同时,他们成为开社会风气之先的前驱者,其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生活潮流,加速了女性解放的步伐,演绎出生机盎然的学校风貌以及净化了社会风气。余论部分,主要对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进行历史审视,分析中学生上演历史幕剧的动因。同时,对学生生活史的研究做了几点尝试性的理论思考,以期为今后学生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些许的借鉴。
杨佩[7](2015)在《在新常态下踏上新征程——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建言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隆重开幕,河南正式进入2015年全省聚焦的"两会时间"。1月25日,参加本届"两会"的省政协委员抵达驻地委员们一边报到,一边接受媒体采访。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全省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897名委员出席,141人列席。回顾不平凡的2014,展望新常态下的2015,委员们一致认为,新常态下河南的新作为,值得期待。共谋发展大计,共话美好未来在委员驻地之一的大河锦江饭店,来自周口的委员张利带来了一份提案,她希望省里能出台有力措施,对目前市场上亟待规范的小额贷款投资公司加强管理。在黄河迎
黄菊[8](2014)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波澜频起,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中国进入社会急剧转型的现代化进程之中,在特定的时代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观念变化、价值观念变化、社会思潮激荡的局面,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不容回避的现实情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理论范畴。它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讲,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有利于体现教育者的主导性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的互动和关照;从实践上讲,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分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情境入手,运用系统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宏观审视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方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的研究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理,通过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场域效应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策略,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由以下各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境遇和挑战的分析,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为读者了解整篇论文提供了索引。第一章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概述,本章在梳理相关学科关于情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构成要素、特征和类型进行研究。第二章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研究,本章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效作用机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效性发挥的影响因素。第三章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场域效应,本章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涵义、特点、层次结构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基本思路,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原则、构建方式、基本维度的探讨。第五章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的分类探讨,本章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境遇与挑战的高度,从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增强创造性的角度选取了三种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对每一类情境场的特点、构建策略、构建重点进行了探讨。结语对全文基本结论作了简要归纳。
张洁[9](2014)在《全球新桂商领航者——访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会长郑志》文中提出2010年9月,郑志被推选为第二届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会长,到现在已届满四年。这段时间里,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从一个薄有基础的小规模异地商会发展至如今后劲十足的崛起之星,在中国的商会组织里面,其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令人瞩目。对会长郑志而言,这四年很短,也很长。作为一个商会会长,只要他兢
霍慧新[10](2013)在《上海电话事业研究(1882-1949)》文中研究指明近代电话事业始于上海,源于租界。上海电话事业的管理和发展在近代中国公用事业发展史上占据独特地位。近代上海电话事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清末、北洋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具有华租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模式。此种格局的形成,直接源于近代上海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与国家电信政策、社会通讯需求等密切相关。随着工商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的交流、人际交往的互动,人们迫切需要便捷高效的通讯工具,以此来传递商情、交换信息和交流感情。电话通讯技术的诞生和推广,客观上为其创造了可能。开埠以后,上海首开风气之先,率先引进电话,在租界外商的推动下,电话事业步入正轨。在近代各项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中,电话等电信业被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国权”被固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国有”意味着中央直接经营管理、严格杜绝外人染指。但现实情况是,近代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形成了部管、商办、省办、市营等多样化的经营格局;租界的存在,也使包括电话在内的公用事业不得不任由外商经营。在此背景下,中央与地方、交通部与商人、民国政府与公共租界工部局等围绕上海电话局、淞阳电话公司、越界电话等管理权属分配问题,产生诸多交涉。在此过程中,博弈双方均以法律条文和保障民用为护符,极力维护自身管理地位和相关权力。经过长期整理,上海电话局仍归诸交通部管理经营,原商办淞阳电话公司收归部办,越界电话则在专营权形式下适度保证了“主权”和“民用”的平衡。电话业的具体经营和管理,受到权力划分、角色定位、管理理念、社会局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中,华租两界电话事业具有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华界上海电话局先后由清末邮传部和民国交通部直接管理和经营,较多地受到清末官僚习气、北洋时期权力分散等人事因素的影响,局务发展颇受局促,江浙地区频繁战事的发生更增添了此种难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商业化”运营理念之下,交通部和上海电话局进行了管理事权的梳理,局务整顿的开展和稽核制度的完善,上海市政府管理角色亦随之调试,客观上使中央和地方形成一股促进业务大力发展的合力。然而此种发展后被抗日战争的爆发打断。租界电话事业发展环境较为安稳,较少受到战火和人事等不定因素的影响。现代公司企业经营模式的引进,较好地解决了电话事业作为一种公用事业前期投资大、后期改良费用高的问题。公司现代化管理团队的形成,有利于保证决策科学化;与国外公司的紧密关系则使机件设备供应有一定保障。在公司大量广告和推销活动之下,电话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租界市政当局特许经营权的规制,使外商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受到保证服务质量和限制租费收取的制约。战后电话业的发展,主要围绕着整顿和规划进行,中美合资公司构想的提出,是上海市政府对统一市内电话制度的一种新探索。作为一种公用事业,电话事业的发展和规划,必然以用户的需求为转移。电话用户在履行一定的租费义务和机件保护责任外,对话费额度的高低、话务质量的优劣以及经营主体的选择等问题,均具有一定的发言权。近代上海电话用户群体,为维护自身权益,积极奔走于市政当局和电话经营者之间,对电话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华租电话公用事业长时期的各自为政,不同的发展轨迹、迥异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异的工商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政治环境,导致了两界电话事业发展的水平悬殊。总体上,上海电话局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取得了局所筹建、线路发展、话机安装、服务质量的较大进步;租界电话公司则一直保持了平稳且快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孤岛时期,受租界畸形繁荣的影响,上海电话公司的安装户数得到飞速增长。另一方面,两界财务状况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战后用户需求的激增,更加剧了经营者的财务困难和服务难度。无论如何,客观上,近代上海电话事业的发展,适应了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需求,对工商贸易、市民生活、城市消防等产生深远影响。近代上海商民对电话的使用,改变了城市时空布局,在有形的空间之外,构建了一个更为便捷舒适的无形时空。更直接地,它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经济市场沟通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和警报传达方式;便捷了商务信息的沟通,缩短了货物周转和销售周期,加快了生产要素流通,促进了商业发展;在民众生活方面,满足了日常人际交往需要,有助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塑造了新式女性形象,城市社会生活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在某种程度上,近代上海电话事业的管理和发展,代表了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路径探索。华租两种不同的电话事业运营模式及其调试,均是公用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兼顾成本控制和保证民用,试图缓解效率和公平、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两对矛盾,以达到收益最大化的过程。
二、群策群力共话医药体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群策群力共话医药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申圭植资料整理及研究现状 |
一、申圭植资料整理出版现状 |
二、国内外申圭植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申圭植的生平与思想 |
第一节 启蒙救国——国内启蒙运动时期(1880-1910) |
一、家庭背景与求学经历 |
二、思想启蒙活动 |
三、经济救国活动 |
第二节 中韩联合——来华流亡初期(1911-1918) |
一、中国革命体验 |
二、中韩联合下的独立运动实践 |
第三节 民族自决——流亡政府时期(1919-1922) |
一、在流亡政府创建中的活动 |
二、在流亡政府中的政治外交活动 |
第三章 申圭植的在华文坛活动与文学交流 |
第一节 申圭植与中国革命党人的文学交流 |
一、申圭植的中国革命党人书写 |
二、中国革命党人的申圭植认识 |
第二节 申圭植与南社 |
一、申圭植在南社中的活动 |
二、申圭植与南社社员的交流及相互认知 |
第三节 《震坛》——中韩交流之阵地 |
一、《震坛》的创刊与申圭植 |
二、《震坛》的办刊宗旨、流布与影响 |
三、中国人士撰稿的内容 |
四、韩国人士撰稿的内容 |
第四章 申圭植的中国认识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中国革命认识与近代国家意识 |
一、对辛亥革命的肯定 |
二、近代国家意识 |
第二节 军阀社会认识与批判意识 |
一、对袁世凯政府的认识及批判 |
二、对军阀割据的认识及批判 |
第三节 中韩合作意识与世界和平认识 |
一、中韩关系认识与中韩合作意识 |
二、韩国独立与世界和平之关系 |
第五章 申桂植的离散体验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离散生活认识与苦闷的书写 |
一、离散者的乡愁 |
二、亡国奴的愤恨 |
第二节 日本侵略认识与主体性 |
一、日本认识与抗日路线 |
二、民族主体意识 |
第三节 民族历史认识与民族身份的坚守 |
一、民族历史意识 |
二、民族身份的坚守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温州市医院“双下沉、两提升”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温医附二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 |
1.2.2 国外文献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1.4.3 研究不足 |
1.5 研究路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双下沉”工作概念界定 |
2.1.2 “两提升”工作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双因素理论 |
3 温州市医院和温医附二院的“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现状 |
3.1 温州市医院的“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现状 |
3.1.1 温州市医院的“双下沉”工作现状 |
3.1.2 温州市医院的“两提升”工作现状 |
3.2 温医附二院的“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现状 |
3.2.1 温医附二院概况 |
3.2.2 温医附二院“双下沉”工作现状 |
3.2.3 温医附二院“两提升”工作现状 |
3.3 温医附二院与温州市其他医院的问卷调查分析 |
3.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3.3.2 问卷数据分析 |
4 温医附二院“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温医附二院“双下沉、两提升”工作中的问题 |
4.1.1 专家单独下沉方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 |
4.1.2 下沉专家绩效考核方案不完善 |
4.1.3 双向转诊不顺畅 |
4.1.4 远程会诊工作未常规开展 |
4.2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2.1 服务主动性不够 |
4.2.2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均不足 |
4.2.3 对公众服务需求处理不及时 |
4.2.4 公共利益意识较弱 |
5 完善温州市医院“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建议 |
5.1 采用专科团队方式 |
5.2 完善绩效考核方案 |
5.3 创建转诊信息化手段,更新转诊流程 |
5.4 建立双下沉云平台系统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河北梆子小生田春鸟的声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内容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方法 |
第一章 河北梆子小生田春鸟的声腔研究溯源 |
第一节 河北梆子历史沿革中的小生行当 |
一、河北梆子的形成与兴起 |
三、河北梆子的衰落与复兴 |
四、河北梆子行当简介 |
第二节 河北梆子小生声腔概述 |
一、河北梆子小生声腔特点 |
二、河北梆子小生声腔代表人物梳理 |
三、河北梆子男声声腔改革 |
第二章 河北梆子小生田春鸟的声腔探析 |
第一节 田春鸟的声腔形成 |
一、田春鸟的声腔形成人文背景 |
二、田春鸟的声腔形成三个时期 |
三、田春鸟的声腔代表剧目 |
第二节 田春鸟的声腔风格特色 |
一、叹为观止的宽广音域 |
二、细致入微的吐字发声 |
三、精妙绝伦的真假混声唱法 |
四、丰富多彩的演唱方法及润腔风格 |
第三节 田春鸟的声腔审美特征 |
一、新颖 |
二、明亮 |
三、潇洒 |
四、细腻 |
五、真挚 |
第三章 河北梆子小生田春鸟的声腔贡献及现代化转型 |
第一节 田春鸟的声腔艺术对河北梆子的贡献 |
一、田春鸟的声腔真假混声唱法贡献 |
二、田春鸟的声腔发展创新贡献 |
三、田派小生声腔艺术基本形成 |
第二节 田春鸟的声腔现代化转型 |
一、节奏转型演变 |
二、吐字发音转型演变 |
三、调性转型演变 |
第四章 河北梆子小生田春鸟的声腔与民族声乐启示 |
第一节 对民族声乐启示 |
第二节 对河北梆子小生声腔发展启示 |
一、河北梆子小生声腔发展现状 |
二、发挥地方高校的传承保护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山、陕、豫大禹神话传说的文化意蕴与当代展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目的与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3.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禹神话传说的原始图景 |
1.1 创世:大禹神话的文化还原 |
1.1.1 生殖创世:史前社会的婚育伦理观念 |
1.1.2 洪水创世:史前社会的神话自然力意象 |
1.2 化生:生死循环的生命意识 |
1.2.1 “死亡—复活”的生命逻辑拟构 |
1.2.2 “死后化生”的物化生死观念 |
1.3 自然崇拜:图腾意象的文化解读 |
1.3.1 族群生命的延续 |
1.3.2 神异力量的相助 |
1.3.3 生殖能力的象征 |
1.4 小结 |
第二章 大禹神话传说的历史建构 |
2.1 神格:治水英雄大禹 |
2.2 人格:立国始祖大禹 |
2.3 圣格:民族精神符号大禹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禹神话传说的地方传承 |
3.1 大禹治水传说 |
3.1.1 禹凿龙门神话传说 |
3.1.2 嵩山治水神话传说 |
3.2 大禹治国传说 |
3.2.1 禹都阳城——登封王城岗遗址 |
3.2.2 禹王故都——夏县禹王城遗址 |
3.2.3 大禹封地与夏启都城 |
3.3 大禹家事传说 |
3.3.1 习俗传说 |
3.3.2 自然遗迹传说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禹神话传说的当代展演 |
4.1 大禹神话传说节庆文化 |
4.1.1 官方祭祀与根祖文化:登封市大禹文化艺术节 |
4.1.2 龙门精神与村落经济:河津市大禹文化艺术节 |
4.1.3 民间祭典与地方旅游:韩城市大禹文化艺术节 |
4.2 大禹神话传说文化景观再造 |
4.2.1 大禹庙保护与复建 |
4.2.2 文化景观打造 |
4.3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5)制度环境对科技人员创业认知与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科技创业的研究现状 |
2.1.1 科技创业的内涵 |
2.1.2 科技创业的理论脉络 |
2.2 制度环境的研究现状 |
2.2.1 制度环境的内涵 |
2.2.2 制度环境的维度 |
2.3 创业认知的研究回顾 |
2.3.1 创业认知的理论脉络 |
2.3.2 创业认知的界定 |
2.4 创业行为的研究回顾 |
2.4.1 创业行为的理论脉络 |
2.4.2 创业行为的界定 |
2.5 研究评析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
3.1.1 科技人员创业认知对创业行为影响的研究假设 |
3.1.2 制度环境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3.2 样本选择与变量测度 |
3.2.1 样本的选取 |
3.2.2 变量的测度 |
4 实证分析 |
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2 相关分析 |
4.3 层次回归分析 |
4.4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5 基于省市的案例分析 |
5.1 “江浙沪”三省市制度环境概况 |
5.1.1 规制环境 |
5.1.2 规范环境 |
5.1.3 认知环境 |
5.1.4 助力性环境 |
5.2 “江浙沪”三省市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分析 |
5.2.1 江苏省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
5.2.2 浙江省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
5.2.3 上海市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
5.3 “江浙沪”三省市制度环境优化的措施建议 |
5.3.1 江苏省制度环境优化的措施建议 |
5.3.2 浙江省制度环境优化的措施建议 |
5.3.3 上海市制度环境优化的措施建议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讨论与结论 |
6.1.1 研究结果讨论 |
6.1.2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创新之处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情况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及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 |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中学教育的历史嬗变 |
一、中学教育的萌芽 |
二、中学教育的定制 |
第二节 文化的变迁:中学生生活转变的时代土壤 |
一、清末文化的变局以及中学堂的生活印象 |
二、民国初期文化的变迁及中学生生活概貌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化运动及学生生活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
第一节 课堂学习: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
一、双语并重的课堂教学 |
二、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 |
三、教与学的灵动多彩 |
四、课堂学习的不同状态 |
第二节 自主学习:纷繁多样的变奏曲 |
一、图书馆生活的丰富体验 |
二、自习室内的学习景观 |
三、其他地点的多形式学习 |
第三节 考试生活:不同考态样样观 |
一、各种考试的多重考验 |
二、学生应试的心态分析 |
第四节 升学与就业:社会抵拒与约制 |
一、升学与就业的两难境地 |
二、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影响 |
三、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原因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 |
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学生生存的物质基础 |
一、富贵子弟的华奢 |
二、贫寒子弟的窘迫 |
三、另辟蹊径的奋力求学 |
四、求学成功的各方动因 |
第二节 衣饰装扮:时尚追求的外显表征 |
一、整齐划一的校服着装 |
二、崇尚个性的装扮风格 |
第三节 膳食生活:维系日常生活的营养源 |
一、食堂里的多样态幕剧 |
二、多种途径的伙食改善 |
第四节 住宿生活: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变奏 |
一、不尽欢颜的住宿环境 |
二、管理规范的宿舍制度 |
三、住宿生活的多方影响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 |
第一节 和谐与对抗的师生情 |
一、亦师亦友型 |
二、分庭抗争型 |
三、平淡授受型 |
第二节 互助与竞争的同学情 |
一、互帮互爱型 |
二、矛盾竞争型 |
第三节 或明或暗的爱恋情 |
一、中学生婚恋观及表现 |
二、不同类型的婚恋表态 |
第四节 孤寂浓厚的家国情 |
一、异乡人的家乡思 |
二、胸怀国家的爱国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 |
第一节 多样社团:校园文化的有机构成 |
一、娱乐身心的文体社团 |
二、培育才能的学术社团 |
三、彰显权力的学生自治会 |
四、其他形式的学生社团 |
五、学生社团的价值审视 |
第二节 实践活动:培养能力的历练场域 |
一、增广见闻的各种游历参观 |
二、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 |
三、实践活动产生原因及影响 |
第三节 社会服务:回报社会的先遣操练 |
一、国难时期的社会奔走 |
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 |
第四节 其他活动:多彩生活的调节剂 |
一、聆听学术报告与演讲 |
二、排遣烦闷的多种娱乐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中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化变革的重要力量 |
一、中学生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队 |
二、中学生成为震荡社会的新血液 |
三、中学生成为革命运动的生力军 |
第二节 中学生的多样生活改良了社会风貌 |
一、中学生生活方式影响了生活潮流 |
二、中学生生活观念加速了女性解放 |
三、中学生校园生活活跃了学校风貌 |
四、中学生服务生活改良了社会风气 |
余论 |
一、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的历史审视 |
二、学生生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7)在新常态下踏上新征程——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建言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共谋发展大计,共话美好未来 |
报告被“挑刺”,政协工作也应创新 |
“协商民主”成讨论热词,要广泛有序推进 |
议民生谈发展,共绘跨越发展“施工图” |
是闭幕也是启航,委员履职永不谢幕 |
(8)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全球化境遇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挑战 |
(二) 社会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
(三) 网络化与新媒体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的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研究现状综述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研究溯源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与存在问题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情境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 |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构成要素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主体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客体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时空状态 |
(四)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主体的行为活动 |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特征 |
(一) 情感性 |
(二) 真实性 |
(三) 动态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可控性 |
(六) 不可复制性 |
四、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类型 |
(一) 先在情境、创设情境与生成情境 |
(二) 物质情境与精神情境 |
(三) 现实情境与虚拟情境 |
(四) 主体原有情境、客体信息情境、媒介传递情境与主客交互情境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 |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及其判断标准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效性的内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作用机理 |
(一) 情境对主体的心理、行为的影响 |
(二) 主体接受的发生 |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效性发挥的影响因素 |
(一) 主体 |
(二) 环境因素 |
(三) 时间因素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场域效应 |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层次结构 |
(一) 微观情境场 |
(二) 中观情境场 |
(三) 宏观情境场 |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特点 |
(一) 动力性 |
(二) 整体性 |
(三) 复杂性 |
(四) 生成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动力机制 |
(一) 共振与场放大效应 |
(二) 联动与耦合效应 |
(三) 裂变与蝴蝶效应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的基本思路 |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原则 |
(一) 目标导向原则 |
(二) 整体建构原则 |
(三) 动态适应原则 |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方式 |
(一) 接纳:先在情境 |
(二) 开发:创设情境 |
(三) 调控:生成情境 |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的基本维度 |
(一) 宏观的维度 |
(二) 中观的维度 |
(三) 微观的维度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的分类探讨 |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虚实二重性特点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策略 |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重点 |
二、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 |
(一) 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特点 |
(二) 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策略 |
(三) 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重点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场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场的特点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场构建的策略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场的构建重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上海电话事业研究(188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德律风的舶来:近代上海电话事业的产生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电话事业兴起的背景 |
一、近代城市发展和都市信息需求 |
二、电话通讯技术的起源和推广 |
三、最早接触电话的中国外交官 |
第二节 近代上海电话事业的总体概况 |
一、电话传入和近代上海民众的反应 |
二、电话经营单位的嬗变 |
三、电话制式的发展和改良 |
第二章 电话管理权属的演进:国权与民利的双重博弈 |
第一节 近代电话国有政策的确定 |
一、电话国有政策的制定 |
二、地方电话经营之变通 |
三、近代以来电话经营格局 |
第二节 部办上海电话局归属权之争 |
一、上海电话市营问题的产生 |
二、市府与交通部电话管理权之争 |
第三节 商办淞阳电话公司收归国有交涉 |
一、电话国有与商办利弊的讨论 |
二、淞阳电话公司的成立与经营 |
三、淞阳电话公司收归部办风波 |
第四节 越界电话管理权的维护 |
一、越界电话的产生和发展 |
二、1930年前暂时放任越界电话政策 |
三、1930年代电话临时合约的交涉 |
第三章 电话运营模式的变迁:经营与管理的艰难进程 |
第一节 华界电话局之经营管理变迁 |
一、清末业务发展的最初状况 |
二、北洋时期之权力分散格局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协力发展 |
第二节 租界电话事业之经营管理 |
一、公司企业发展模式 |
二、工部局之特许规制 |
第三节 战后上海电话事业的整顿和规划 |
一、日伪时期电话业的畸形发展 |
二、战后市政府的电话整理努力 |
第四章 电话使用权益的保障:质量与价格的不同考量 |
第一节 电话用户之义务与责任 |
一、电话租费担负 |
二、设施维护责任 |
第二节 用户团体的产生和发展 |
一、电话用户团体的萌生 |
二、电话用户团体的发展 |
三、组织形式及经费状况 |
第三节 力争租界电话主权运动 |
一、收回电话主权的动议 |
二、力争电话主权的努力 |
第四节 反对加价与按次收费运动的展开 |
一、1925年反对加价和改制收费 |
二、1935至1936年反对加价和改制收费 |
第五章 电话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电话与近代上海社会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电话事业的发展成就 |
一、上海电话局之建设成绩 |
二、租界电话公司经营成果 |
第二节 城市商民的电话使用及其影响 |
一、电话通讯与近代上海工商贸易 |
二、电话通讯与近代上海市民生活 |
三、电话通讯与近代上海城市消防 |
结论:近代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与发展 |
一、三大影响因素 |
二、两条实现路径 |
三、一种模式探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群策群力共话医药体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D]. 刘霞. 山东大学, 2020(10)
- [2]温州市医院“双下沉、两提升”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温医附二院为例[D]. 李春.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河北梆子小生田春鸟的声腔研究[D]. 刘枭.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4]山、陕、豫大禹神话传说的文化意蕴与当代展演[D]. 王文慧. 山西大学, 2017(03)
- [5]制度环境对科技人员创业认知与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D]. 倪嘉成.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2)
- [6]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D]. 刘京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7]在新常态下踏上新征程——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建言综述[J]. 杨佩. 协商论坛, 2015(02)
- [8]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研究[D]. 黄菊.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9]全球新桂商领航者——访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会长郑志[J]. 张洁. 全球商业经典, 2014(09)
- [10]上海电话事业研究(1882-1949)[D]. 霍慧新.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