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义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格格[1](2020)在《俄语副名组合中副词语义指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俄语中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逐渐增多,但是这一现象却没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鉴于此,本论文以俄语副名组合为研究对象,以语义指向理论为基础,探讨俄语副名组合中副词的语义指向问题。首先,本论文考察俄语副名组合问题的研究现状,发现存在的不足;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基础——语言指向理论,用汉语的理论来研究俄语现象,是本论文的一个创新之处。其次,探讨了俄语副名组合产生的原因,主要从语言自身因素和说话人因素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再次,在词汇层面上讨论俄语副名组合中副词的语义指向,介绍副词的定义与分类;分析副名组合成立的基础并分别对副名组合中副词和名词的语义类别进行归纳和分类。最后,从义素层面考察副名组合中副词的语义指向。介绍义素分析法,并将义素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分析副词所指向的义素的类别以及其交际地位。
姜美香[2](2020)在《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汉语的“副名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语言现象,它体现了汉语组合方式的灵活性、特殊性以及经济性。在汉语学界,自从出现“副名结构”之后,对“副名结构”的研究很多,成果也颇丰。而在韩国语中,虽然也存在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语言现象,但它不是新兴的语言现象,因此对韩国语“副名结构”的研究相对来说不是很多,更没有对汉韩“副名结构”的对比研究。因此,分别对汉韩两种语言中的“副名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在两种语言中进行对比分析是颇有价值的,这也是本文的新颖和创新之处。本文选取汉韩语中的“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对实际语料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其构成成分的类型和语义特征以及该结构的句法特征进行考察,并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相结合以及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对比语言学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揭示汉语和韩国语中“副名结构”的异同点。本文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简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内容,查阅相关着作和论文,了解国内外对“副名结构”的研究现状,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最后是语料来源和相关说明。第二部分是汉韩“副名结构”中的程度副词对比。首先通过分析语料,找出现阶段能够进入“副名结构”的汉韩程度副词,并进行下位分类。其次,进一步分析语料,考察能够进入“副名结构”的程度副词的特点和在“副名结构”中程度副词对名词的作用。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其在汉韩两种语言中的异同点。第三部分是汉韩“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对比。首先主要以语料库为依据,统计现阶段能够进入“副名结构”的名词,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能够进入汉韩“副名结构”的名词的类型。其次,对能够进入汉韩“副名结构”的名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描写,并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异同点。第四部分是汉韩语中“副名结构”的句法特征对比。主要研究汉韩“副名结构”的句法功能和句法搭配,并在两种语言中进行对比,揭示其异同点。第五部分是结论。
储珊[3](2020)在《表量结构“一+N(身体器官)”的多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身体器官名词种类丰富,汉语系统以双音节词占据一定优势,本文尽量选取共性特征较为明显的单音节身体器官名词进入“一+N(身体器官)”结构,从系统性角度进行封闭性的批量考察,对这一双音节成分的语法功能、词汇化过程及演变趋向问题作进一步探究。第一章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对象,指出研究目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理论及方法,交代语料来源。第二章从结构的构成成分及语义两个层面进行探究:首先,对固定项“一”的常见义项展开分析,并以一定的标准规定可变项“N(身体器官)”的选择范围,再确定最终的研究对象;其次,对“一”表义多样性产生的机制、“一”与“N(身体器官)”共现的语义多样性、“一+N(身体器官)”的语义分布和语义选择、“一+N(身体器官)+X”的语义格类型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探寻其间的共性和差异。第三章从句法及语用层面展开研究:首先,采用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法对“一”与“N(身体器官)”的组配关系、“一+N(身体器官)”结构的句法功能及其隶属度等级进行探究;其次,讨论该结构的语用功能。第四章选取“一+N(身体器官)”结构中较为典型的“一心、一口、一头、一面、一手”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中“一心、一口”主要向描摹性副词演变,“一头、一面、一手”最终可以虚化为关联副词或具有虚化为关联副词的趋势,探寻最初表量结构“一+N(身体器官)”的固化发展路径及不同的演变趋向,并对具有词汇化趋势的“一脚、一眼、一脸”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探讨。第五章对这几个词由最初表量结构分别演变为不同词语的动因和机制展开探究,主要动因有语言因素的内部动因和语用动因,在演变机制上主要受到认知域转化形式、具身化的认知方式及范畴的动态性特征的影响,演变过程中主要包含演变路径的不一致性、虚化程度的差异性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等特征。第六章阐述本文的主要结论,交代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刘存伟[4](2019)在《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现代汉语的高频句式,倚变句“越X越Y”颇受语法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学界从共时和历时视角对此句型作了大量研究,这为我们的后续探讨提供启示并奠定基础。然而,以往的研究存在不足,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尚未揭示倚变句具有较强的句法能产性和限制性的认知基础;二是没有充分解释变化义、倚变义、比较义和关联义共存于倚变句的认知理据;三是未能有效挖掘标记语“越”、构件“来”和倚变句“越来越Y”的历时演化动因。有鉴于此,本文以认知语法视阈下的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为理论基础,建构移动参照认知模型,并以其为主要分析框架,以物量、动作量、时间量、空间量和程度量等量范畴为研究视角,以定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逻辑推理和思辨,探讨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进而揭示倚变句呈现相关句法语义特征的认知基础,并结合认知语法的主观性、主观化、边界移动等理论,挖掘“越”“来”及“越来越Y”的语法化理据。本研究有以下发现:第一,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通过移动参照认知实现。移动参照认知模型是概念化主体在多个维度上建构锁链式“参照点–目标”关系。这个认知模型与参照链认知模型都是对动态参照关系的刻画,但是参照链认知模型描写的是参照点和目标在单个维度上的转换关系,而移动参照认知模型描写的是参照点和目标在多个维度之上、在多个维度之间的转换关系。第二,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过程包括:1)概念化主体调用比较认知,在不同量值之间持续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实现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概念化;2)调用参照认知,在量值变化之间、在总量变化之间持续建构“参照点–目标”关系,实现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3)调用空间认知,将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概念化为空间位移关系。第三,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调用对倚变句的句法语义产生深刻影响。其中,空间认知和参照认知的调用提升倚变句的句法能产性。通过调用空间认知,概念化主体可以将物量、时间量或程度量变化概念化为空间量变化。通过调用参照认知,概念化主体可以运用典型、连锁型、辐射型、汇聚型和嵌套型等多种参照联结策略,将不同的量值变化组构起来,并语码化为单环倚变句“越X越Y”、连环倚变句“越X越Y越Z”或反环倚变句“越X越Y,越Y越X”。比较认知调用对充当倚变构件的结构形成句法制约,因为概念化主体在量值之间持续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造成量值变化呈现无界逐量特征,导致标指有界量的结构无法入句。第四,倚变句含有变化、倚变、比较和关联等多种语义,与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调用了比较认知和参照认知紧密相关。其中,比较义和变化义源自概念化主体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来实现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概念化,倚变义和关联义源自建构“参照点–目标”关系来实现量y随量x变化而变化这种倚变关系的概念化。第五,“越”“来”及“越来越Y”的语法化动因皆可归结于语言的主观性,即概念化主体掌控的心理扫描关系取代移动体掌控的空间位移关系,成为这些结构侧显的主要语义关系。首先,位移动词“越”语法化为倚变标记语“越”,源自概念化主体沿不同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展开心理扫描,形成当前扫描的总量超过先前扫描的总量,而这种总量变化被概念化为移动体沿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移动并跨越物理空间区域边界。倚变句采用“越+动词/形容词/名词/介词/主谓结构”形式,将“越”从谓语动词再范畴化为饰谓副词,是心理扫描关系压倒空间位移关系并成为凸显概念成分带来的去时间化操作。其次,构件“来”的语义虚化亦是主观性因素促动的。动词“来”侧显移动体沿物理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移动并趋近概念化主体所在空间方位,其中,空间位移是前景成分,心理扫描是后景成分;构件“来”侧显概念化主体沿时间量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扫描并趋近言语时刻所在时间位置,空间位移退隐后景,心理扫描走向前景。最后,“越来越Y”的语法化是概念边界移动诱发形式边界移动的结果。概念边界移动包括空间位移关系调整为心理扫描关系,物理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调整为时间量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形式边界移动体现为“越”“来”作谓语的功能弱化,两者因句法位置紧邻发生再组构,引发形式边界从“越来︱越Y”演化为“越来越︱Y”。概括起来,本文以移动参照认知模型为分析框架,从量范畴视角展开倚变句研究,为以往研究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方案。此外,本研究可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编撰提供参考,可为汉语语法体系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陈伟[5](2019)在《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动词用法的“有”及其否定形式“没”与其它成分进行组构的不对称;二是“有”与“没(有)”共现时的功能及其间蕴含的不对称性。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几类外在形式及内部语义功能上的不对称,从而揭示造成该不对称现象的深层机制和动因。文章主要以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互动语言学、篇章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功能语法、构式语法、标记模式的研究方法,对与之相关的各类不对称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并针对不同的现象做出有针对性地解释。全文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研究现状及不足、不对称现象与标记理论;第二章是全文的概述,主要阐述了文章所谓的组构及共现不对称现象的表现,并对组构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总括性地列举分析“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及共现时的对称与不对称分布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说明;第四章至第八章先是界定出名词性成分中不对称的抽象名词范围,然后解释其不对称的共性,接着分别对其中较为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探讨;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关于“有”与“没(有)”共现现象的研究;第十三章是结语。第四章以“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发生不对称现象的具体范围,即与抽象名词的组构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察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在语义上的不对称性,其不对称性在于“领属肯定”与“存现否定”的非对应性,可进一步论证为“主观肯定”与“客观否定”的非对应性,这种不对称性体现在能够发生语义增值的抽象事物的肯定与否定形式上。此外,“有+抽象名词”与“没+抽象名词”之间表现为一种扭曲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与抽象属性义名词的依存性,以及主观和客观的本质规定性有关。第五章主要是分析“有/没”与抽象名词性成分搭配的语义偏移情况。“有”与名词性成分搭配的语义偏移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情况,其前提条件是抽象名词性成分必须是中性的,其自身不含任何褒贬义。而当“没”与有些名词性成分搭配时,情况则并非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对立,表现为许多搭配形式在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及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本章仅就语义偏移的表层现象进行列举说明,尚需以较有代表性的个案深入挖掘才能更为明晰。第六章以“有”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负向偏移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有意见”和“有问题”,对学界少有涉及的“有+名词”语义负向偏移的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语义学视角对深层动因进行探究。认为发生语义负向偏移“有+N”结构同属隐性的评价性行为,而且偏向“不好”“不良”等贬义色彩,基本都是在结构中隐涵了关涉对象属性义的[-正常]义素。从语言外部来考虑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出于人际交往中为避免直陈性的负面表达而选用委婉表达方式的需求。第七章是“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话语互动性,选取汉语否定表达较为典型的个案“没问题”为研究对象,从交际互动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明确其交际动因是对疑问、祈使、陈述三类引发句式的积极回应。对应不同序列位置上“没问题”所呈现的各项功能特征,具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的特质。话语引发人和应答人在互动过程中,言语目的产生的过程有所不同,引发语是在主体需求驱动下产生目的,而应答语则是在主体立场驱动下产生目的且要同时考虑对方的需求。该互动机制促成不同位置及功能的应答语“没问题”话语模式的形成。第八章的研究对象是表比较的“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有”不能与负向量度形容词进行搭配,“没”可以同正向、中性、负向量度形容词搭配。主要原因是“有”“没”两种比较句式的语法意义各自不同,对应平比和差比的逻辑语义结构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不对称的原因与“有”“没”比较句中“有”字功能特征和“没”字功能特征有关。这种不对称性从逻辑语义结构来梳理,体现为平比和差比之间比较方式的不同。第九章以共现形式“有没有”为研究对象,根据发话人已知信息的多少或疑惑程度的不同,将“有没有”疑问句分为三种句式:询问句、测度句、反诘句。“有没有”测度句是位于询问句与反诘句的中间阶段,并占据多数的比重。不同的句式对应不同的语义倾向,测度句侧重于肯定的“有”,反诘句侧重否定的“没有”。“有没有”测度句之所以能够表达测度语气,主要是与言者对事实的预估或对已知信息的主观倾向性有关,其功能主要靠“疑问话语标记”“语力”和“信疑互动的认知转化”三方面来实现。第十章、十一章、第十二章是以共现形式“有X没X”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形式的结构类型、类别功能、演变过程及动因、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进行阐释。主要结论如下:当变量“X”为名词时,“有X没X”在其句法环境中属隐性的从句组合结构。根据“从句组合斜坡理论”将“有X没X”分为并列、主从和从属三类结构,不同的结构类型呈现的语义及语用表现有所不同。“有X没X”语用功能的多样性是该结构广泛使用的关键所在,而语用的心理因素、多重表义因素和意向性因素是触发该结构准确运用的前提。根据变量“X”的不同,将“有X没X”分为四类形式,各形式的功能有所不同。“有X没X”从最初充当句子主干的述谓成分转向充当句子附加成分的习语,经历了由句法功能向词法功能的转变。由于“X”词性及内部结构关系不同,四类“有X没X”习语化的先后顺序也不尽相同。从历时角度来看,一些用例在句法功能和语义凝固性上已相当于习语,此外还惨杂一些社会因素,如规约化导致的词义融合和去理据性等。用构式语法理论来考察“有X没X”,发现在该构式框架中“有”“没”语义互动对“X”施加影响,导致该构式表义的多样性。构式“有X没X”从表层形式来看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构式,在共时平面上该构式存在多种同构异义的现象,既有语法构式也有修辞构式。如今具有习语特性的“有X没X”结构是典型的修辞构式。通过探究该构式的修辞动因,发现“有X没X”在共时平面的同构异义的现象,可以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找到线索。修辞构式“有X没X”的发展始终贯穿着语法化和修辞化两条路径,修辞化的绝对促动性和语法化的相对稳固性,使二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形式及语义功能不断发生变化,直至生成现有修辞构式“有X没X”。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发现及基本观点进行总结,指出该成果对相关理论及语言现象的启示,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上的启示,预测相关不对称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说明了本文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张书涵[6](2019)在《现代汉语“副+名”结构类型分析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副+名”结构作为特殊的语法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探讨的热门,但研究多是停留在副词修饰名词的可否问题上,对“副+名”结构的类型研究相对较少,将其进行分类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以“副+名”结构的所属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副+名”的结构类型从结构特点及句法功用上进行全面细致的描写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各类结构中名词的关涉性语义与描述性语义为主要判断依据,试图将所罗列的“副+名”结构类型分为语法类型的“副+名”与修辞类型的“副+名”,并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比较两大类型的异同。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从历史角度回顾了已有的关于“副+名”结构的研究成果,同时整理了对“副+名”结构多角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同时说明研究的理论背景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交代语料来源。第二章根据副词的不同语义类型,将“副+名”结构主要分为四类,分别为:“范围副词+名词”、“时间副词+名词”、“程度副词+名词”及“否定副词+名词”,同时还列出其他的结构类型,并指出不是“副+名”结构的几类语言现象。分析每一种结构类型的特点及句法功能,同时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范围副词+名词”与“程度副词+名词”的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副+名”的结构类型实则可归为语法类型与修辞类型两大类。第三章先从各个结构类型入手,将它们归属为语法类或修辞类,指出进行比较的前提是副词均直接修饰名词。随后具体分析比较语法类的“副+名”与修辞类的“副+名”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异同。第四章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第五章为结语,总结全文内容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在将“副+名”的结构类型分为修辞类型与语法类型后我们发现,修辞类的结构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及补语,但不能充当主语与宾语,语法类的结构则不然,其可在句中充当主语和宾语,但要有条件的充当其他成分;能进入两类结构的名词也有不同,语法类中的名词只表示本质上的指称义、类别义,而修辞类的名词则更多的表现出性质义、特征义,其性质甚至发生了临时的转化;语法类的结构主要在人们思维方式的驱使下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表意明确单一。而修辞类结构更多需要社会背景的支撑,表意灵活生动,同时能产性高。两种类型的“副+名”结构的语用效果更是不尽相同。这一研究使我们进一步理清语法类“副+名”结构与修辞类“副+名”结构的具体特点及不同功用,试图拓宽“副+名”结构的研究角度。同时,这一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副+名”结构教学有启发作用,使得汉语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副+名”结构时,所要遵循的方向和运用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余露[7](2019)在《来华高级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特殊的汉语语法结构结构,并研究如何将“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科学合理地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当中。与此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了解到来华高级留学生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习得现状。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当前留学生在习得此结构中存在语义和语用两方面的偏误,具体偏误问题为:无法将名词的理性意义延伸为联想意义;没能掌握名形兼类词的词义切换;无法理解副名结构的语义增指;抽象名词的语义理解不准确;习惯使用积极面;书面语、口语用法不当;欠缺修辞概念。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来探寻“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策略及方法。笔者根据自身体会与经验总结出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两方面的建议,具体建议包括:教材编写与时俱进;拓宽选词范围;有机筛选副名结构;强化课后习题;教师根据课型设计教学;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合理拓展教材中的副名结构;巧用教学法与趣味教学;教师辅助留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本文采取了文献研究法、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这五种研究方法来考察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程度副词+名词”这个语言现象。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江西师范大学以及赣南师范大学两所学校的高级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了问卷测试、录音访谈,从而得知高级留学生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掌握情况。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概况以及副名结构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本体分析,包括结构槽中名词的分类及简析、副词的分类及简析,以及“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产生的原因分析。第三部分则包括“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教材排查和针对84名高级留学生关于掌握“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问卷调查分析及访谈实录归纳。第四部分是根据问卷和访谈的统计结果而分析出的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各种偏误,以及偏误原因分析。最后一部分是针对前面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偏误分析而总结出来的关于“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建议,其中包括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两方面的建议。本文是对汉语国际视野下“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教学初探,以期对外汉语教学界给予“程度副词+名词”这一新式语法结构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余梦柯[8](2019)在《特殊“范围副词+名词”谓语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前人对“副+名”结构的研究基础上,针对特殊“副+名”结构谓语句中的一小类特殊“范围副词+名词”谓语句进行分析,将分别从句法构成、语义类型、语用特点等角度出发进行详细地描写和分析。此外,本文还着眼于这一句式内部构成和整体,分别从副词、名词、句子的完整性等角度出发,对这一句式的形成动因进行分析和探究,力求能找到这一特殊句式存在的规律。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选取特殊“副+名”结构谓语句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特殊“范围副词+名词”谓语句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这类句子的谓语部分主要由一个范围副词加上名词性成分共同构成,而且句子中谓语部分的范围副词是不能删除的,一旦删除句子就不能单独成立。第二章主要从句法构成的角度来对特殊“范围副词+名词”谓语句进行描写,结合语料,分别对能够进入到特殊“范围副词+名词”谓语句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具体构成进行了描写和分析。第三章主要从语义类型的角度出发,对特殊“范围副词+名词”谓语句所表达的语义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从而也体现出特殊“范围副词+名词”谓语句与其他谓语句特殊之处。第四章从语用的角度入手对特殊“范围副词+名词”谓语句进行分析,分别从特殊“范围副词+名词”谓语句的使用情景和语用功能这两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详细地分析。第五章主要对特殊“范围副词+名词”谓语句的形成原因进行探究,分别从副词、名词、句子整体性等角度出发,利用副词的句法功能、名词的“有界”与“无界”、完句成分等理论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第六章是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详细地阐述了本文的主要论点、主要结论以及本文尚存的一些不足之处。
王文峰[9](2019)在《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形式与功能》文中研究说明性状语义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学界在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方面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性状语义的次范畴化研究尚不充分。语法学界常专注于对动词、名词及小句语法的研究,对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形式研究多集中于形容词研究,没有充分重视对其他形式的考察。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系统、功能和及物性等理论思想对汉语中的性状语义范畴及其词汇语法体现形式进行考察,旨在充分挖掘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初步构建包含现代汉语性状语义及其词汇语法形式的系统网络。采用系统功能语法的语法分析理念和描写方法,对现代汉语中体现性状语义的性质词组的潜势结构成分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两种模式的功能句法和功能语义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的结构和功能作出了描写和阐释。首先,本研究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自上而下”的视角,从语言的“语义层”审视“词汇语法层”,考察现代汉语中能够体现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形式,为性状语义范畴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提供了全息的认识。研究发现,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范畴在词汇语法层有多种体现形式。其中,性质词组是体现性状语义的主要形式。此外,部分名词通过非范畴化过程,其指称意义部分丧失而凸显出描写性意义,用以表征事物的性状语义。部分动词亦可借助一些词汇语法形式来表征性状语义,成为现代汉语中表征性状语义的重要形式之一。本研究还在系统语法理论指导下对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的次范畴作出描写,并尝试建构出现代汉语性状语义及其词汇语法表征形式的系统网络。其次,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句法描写方法对作为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主要体现形式的性质词组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功能视角区分出性质词组内部存在的潜势结构成分,主要包括前置程度调节词、后置程度调节词、数量调节词、主观量化调节词、中心词触发语、范围语等。此外,还对性质词组的各种潜势成分在具体使用中的规律进行了阐释。研究表明性质词组内部存在的多种潜势成分内部又有自成体系的使用规律。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法对语言各层次之间关系的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性质词组复合体的结构概念,探讨了汉语中性质词组复合体的组织方式,这些探讨有助于深入认识性质词组看似驳杂的结构成分。最后,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功能句法和功能语义分析视角,对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在词组和小句两个层次的句法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性质词组可以填充名词词组中的前置修饰词、名词词组中的区别词、性质词组谓体的延长成分、动词谓体的延长成分以及动词词组中的动词修饰语等。性质词组在小句层面可以比较自由地说明小句的主语和补语成分,我们认为这是性质词组的本质功能之一,并非所谓的名物化现象。研究还发现,现代汉语中的部分性质词组可用于说明小句的谓体,但其自由度与动词谓体句存在不少差异。为此,本文详细探讨了性质词组说明小句谓体的规律,还着重从及物性理论视角对性质词组单独说明小句谓体的八种句法环境进行了考察,据此构建了现代汉语性质词组谓体小句的及物性系统,提出了复合型及物性过程类型概念,对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进行了扩展。从及物性理论的视角对现代汉语中性质词组的“错位修饰”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了其及物性过程的语义类型以及相关参与者角色。最后,依据现代汉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性质词组类独语句概念,考察了其与主要小句的逻辑语义关系。综上,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法视角对现代汉语中的性状语义及其词汇语法体现形式进行了全面的观照。对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的挖掘丰富了对性状语义在词汇语法层面的表征形式及其规律的认识。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系统网络的形式化描写可以为汉语表征性状语义的语法形式的计算语言学信息处理以及言语生成提供一定的操作依据和理论基础,从而为基于语义的性状语义辞书编纂与修订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基于功能句法视角对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内部结构和句法功能的描写,在实践方面可以对国际汉语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更好地促进相关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张明辉,杨笑笑[10](2018)在《本世纪以来汉语名词研究综述》文中认为现代汉语各个词类中,名词的数量最多,句法地位也最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在动词的研究上成果要更为显着。在本世纪,学者们对名词的研究涉及了对名词的分类研究,对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对名词的语义特点研究,对名词的语用特点研究等。当然,对名词的研究也存在着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二、“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义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俄语副名组合中副词语义指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俄语副名组合研究概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本文的理论基础 |
一、语义指向的定义 |
二、语义指向的类型 |
三、语义指向分析法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副名组合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语言自身因素 |
一、语言表达手段本身的限制 |
二、句法省略 |
第二节 说话人因素 |
一、副名组合的语用色彩 |
二、“形+名”与“副+名”组合的语义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词汇层面俄语副名组合中副词语义指向 |
第一节 副词概述 |
一、副词的定义与分类 |
二、副名组合成立的基础 |
第二节 副名组合中副词和名词语义类别 |
一、副名组合的语义指向类型 |
二、副名组合中副词的语义类别 |
三、副名组合中名词的语义类别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义素层面俄语副名组合中副词语义指向 |
第一节 义素分析 |
一、义素分析法 |
二、义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副名组合中副词所指向义素的类别和交际地位 |
一、副词所指向义素的类别 |
二、副词所指向义素的交际地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研究现状 |
1.3.2 韩国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研究现状 |
1.3.3 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对比研究现状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
第二章 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程度副词对比 |
2.1 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程度副词的类型 |
2.1.1 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程度副词的类型 |
2.1.2 韩国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程度副词的类型 |
2.2 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程度副词的特点 |
2.2.1 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程度副词的特点 |
2.2.2 韩国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程度副词的特点 |
2.3 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程度副词的作用 |
2.3.1 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程度副词的作用 |
2.3.2 韩国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程度副词的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对比 |
3.1 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分类及类型 |
3.1.1 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分类及类型 |
3.1.2 韩国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分类及类型 |
3.2 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语义特征 |
3.2.1 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语义特征 |
3.2.2 韩国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语义特征 |
3.3 小结 |
第四章 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句法特征对比 |
4.1 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句法功能 |
4.1.1 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句法功能 |
4.1.2 韩国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句法功能 |
4.2 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句法搭配 |
4.2.1 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句法搭配 |
4.2.2 韩国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句法搭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表量结构“一+N(身体器官)”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范围 |
1.1.1 对“N_((身体器官))”的选定 |
1.1.2 对“一+N_((身体器官))”的选定 |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量的相关研究 |
1.2.2 数名结构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构成成分及语义分析 |
2.1 “一+N_((身体器官))”结构中构成成分的考察 |
2.1.1 固定项“一”的义项考察 |
2.1.2 可变项“N_((身体器官))”的范围选择 |
2.2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语义分析 |
2.2.1 “一”表义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
2.2.2 “一”与“N_((身体器官))”共现的语义多样性 |
2.2.3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语义分布和语义选择 |
2.2.4 “一+N_((身体器官))+X”结构的语义格类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句法及语用功能分析 |
3.1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句法分析 |
3.1.1 “一”与“N_((身体器官))”的组配关系 |
3.1.2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句法功能 |
3.1.3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隶属等级分析 |
3.2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语用功能分析 |
3.2.1 表量功能 |
3.2.2 描摹功能 |
3.2.3 关联功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演变路径研究 |
4.1 表量结构“一+N_((身体器官))”到描摹性副词的演变 |
4.1.1 “一心” |
4.1.2 “一口” |
4.2 表量结构“一+N_((身体器官))”到关联副词的演变 |
4.2.1 “一头” |
4.2.2 “一面” |
4.2.3 “一手” |
4.3 表量结构“一+N_((身体器官))”具词汇化趋势的相关问题探讨 |
4.3.1 “一脚” |
4.3.2 “一眼” |
4.3.3 “一脸”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N_((身体器官))”结构演变的动因机制和整体特征 |
5.1 “一+N_((身体器官))”结构演变的动因 |
5.1.1 语言因素的内部动因 |
5.1.2 语用动因 |
5.2 “一+N_((身体器官))”结构演变的机制 |
5.2.1 认知域的转化形式 |
5.2.2 具身化的认知方式 |
5.2.3 范畴的动态性特征 |
5.3 “一+N_((身体器官))”结构演变的整体特征 |
5.3.1 演变路径的不一致性 |
5.3.2 虚化程度的差异性 |
5.3.3 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基本观点 |
6.2 创新及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动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语料来源 |
1.4.4 研究问题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内容 |
1.7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倚变句的共时研究 |
2.2.1 “越”的词性研究 |
2.2.2 倚变句的句法特征研究 |
2.2.2.1 能产性 |
2.2.2.2 限制性 |
2.2.3 倚变句的语义特征研究 |
2.2.3.1 倚变义 |
2.2.3.2 变化义 |
2.2.3.3 比较义 |
2.2.3.4 关联义 |
2.3 倚变句的历时研究 |
2.3.1 倚变句的历时流变研究 |
2.3.2 标记语“越”的历时演变研究 |
2.3.3 构件“来”的历时演变研究 |
2.3.4 “越来越Y”的历时演变研究 |
2.4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空间认知理论 |
3.2.2 参照认知理论 |
3.2.3 比较认知理论 |
3.3 理论假设 |
3.4 理论假设的理据 |
3.4.1 量范畴的分类及界定 |
3.4.1.1 量范畴的分类 |
3.4.1.2 物量的界定 |
3.4.1.3 动作量的界定 |
3.4.1.4 时间量的界定 |
3.4.1.5 空间量的界定 |
3.4.1.6 程度量的界定 |
3.4.2 量范畴的概念化 |
3.4.2.1 量范畴的空间认知概念化 |
3.4.2.2 量范畴的参照认知概念化 |
3.4.2.3 量范畴的比较认知概念化 |
3.5 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建构及其理据 |
3.5.1 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的整合理据 |
3.5.2 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建构 |
3.5.3 基于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实例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移动参照认知与倚变句的概念化 |
4.1 引言 |
4.2 单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2.1 “越V1越V2”的概念化 |
4.2.2 “越V越A”的概念化 |
4.2.3 “越A越V”的概念化 |
4.2.4 “越A1越A2”的概念化 |
4.2.5 “越是N越V”的概念化 |
4.2.6 “越是N越A”的概念化 |
4.2.7 “越P越V/A”的概念化 |
4.2.8 “越是S越V/A”的概念化 |
4.2.9 “越来越V/A/N”的概念化 |
4.3 多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3.1 连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3.2 反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4 小结 |
第5章 倚变句句法语义结构的概念化解释 |
5.1 引言 |
5.2 句法能产性 |
5.2.1 空间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
5.2.2 参照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
5.2.2.1 典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2 连锁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3 辐射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4 汇聚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5 嵌套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3 句法限制性 |
5.3.1 量范畴的有界性及无界性 |
5.3.2 量范畴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1 物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2 动作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3 时间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4 空间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5 程度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3 比较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
5.4 语义结构 |
5.4.1 比较义的概念化 |
5.4.2 变化义的概念化 |
5.4.3 倚变义的概念化 |
5.4.4 关联义的概念化 |
5.5 小结 |
第6章 倚变句历时演变的概念化解释 |
6.1 引言 |
6.2 标记语“越”的历时演变动因 |
6.2.1 主观性和主观化 |
6.2.2 客观位移和主观位移 |
6.2.3 标记语“越”的语法化动因 |
6.2.3.1 动词“越”的概念化 |
6.2.3.2 标记语“越”的概念化 |
6.2.3.3 标记语“越”的演变理据 |
6.3 固定构件“来”的历时演变动因 |
6.3.1 趋向动词“来”的概念化 |
6.3.2 固定构件“来”的概念化 |
6.3.3 固定构件“来”的语法化动因 |
6.4 “越来越Y”的历时演变动因 |
6.4.1 边界移动 |
6.4.2 “越来越Y”的语法化动因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7.2.1 理论意义 |
7.2.2 实践意义 |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7.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3.2 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2.1 学术理论意义 |
1.2.2 实践应用价值 |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1 “有”字组构研究 |
1.3.2 “没(有)”的组构研究 |
1.3.3 “有”和“没(有)”的共现研究 |
1.3.4 以往研究的不足 |
1.3.5 需要解决的问题 |
1.4 现象及理论 |
1.4.1 不对称现象 |
1.4.2 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 |
1.4.3 标记理论 |
1.5 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有/没”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现象概述 |
2.1 “有/没”组构的不对称现象 |
2.1.1 不对称的含义 |
2.1.2 组构的不对称现象范围界定 |
2.2 “有”“没”的共现现象 |
2.2.1 “有没有”疑问句式 |
2.2.2 “有X没 X”结构 |
2.3 小结 |
第三章 “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 |
3.1 “有NP”“没NP”的对称分布 |
3.1.1 非共现条件下“有NP”“没NP”的对称 |
3.1.2 共现条件下“有NP”“没NP”的对称 |
3.2 “有NP”“没NP”的不对称分布 |
3.2.1 有“有NP”无“没NP” |
3.2.2 有“没NP”无“有NP” |
3.2.3 “有NP”“没NP”外部句法环境的不对称 |
3.3 “有NP”“没NP”的不对称原因 |
3.3.1 “有”“没”出现时间先后有别 |
3.3.2 “有NP”“没NP”的语义泛化轨迹不同 |
3.3.3 “有”“没”与名词组配的偏向性 |
3.3.4 认知心理的倾向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有/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不对称 |
4.1 抽象名词的特征 |
4.2 抽象名词的肯定与否定形式 |
4.2.1 抽象名词的分类 |
4.2.2 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的区别 |
4.3 名词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性及扭曲关系 |
4.3.1 名词的肯定与否定的表义功能 |
4.3.2 名词肯定与否定的扭曲关系 |
4.4 名词肯定与否定不对称性的动因 |
4.5 对名词肯定与否定不对称性的认识 |
4.6 小结 |
第五章 “有/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偏移 |
5.1 “有+N”与“没+N”的语义偏移类别 |
5.2 “有+N”的语义正向偏移 |
5.2.1 “有+N”语义正向偏移的相关研究 |
5.2.2 “有+N”正向偏移的类别 |
5.2.3 “N”的性状义 |
5.2.4 “有+N”的语义正向偏移 |
5.3 “没+N”的语义及语用倾向 |
5.4 小结 |
第六章 “有”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负向偏移 |
6.1 “有意见”的语义负向偏移 |
6.1.1 “有意见”的语义分析 |
6.1.2 “有意见”的语义偏移条件 |
6.1.3 “有意见”的语义负向偏移原因 |
6.2 “有问题”的语义负向偏移 |
6.2.1 “有问题”的语义分析 |
6.2.2 “有问题”的语义偏移条件 |
6.2.3 “有问题”语义负向偏移的原因 |
6.3 “有+N”的语义负向偏移 |
6.4 小结 |
第七章 “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用功能 |
7.1 “没问题”的话轮分布和话语功能 |
7.1.1 基于语料库的“没问题”统计 |
7.1.2 “没问题”的话语功能 |
7.2 应答语“没问题”及其引发语 |
7.2.1 引发语的三类句式 |
7.2.2 应答语与引发语的关系 |
7.3 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 |
7.4 “没问题”的互动机制及话轮功能的形成 |
7.5 小结 |
第八章 表比较的“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 |
8.1 “有/没”句的成分分析 |
8.1.1 比较主体与比较客体 |
8.1.2 量度词 |
8.1.3 程度指代成分 |
8.1.4 表比较的“有”和“没” |
8.2 “有/没”比较句的不对称 |
8.2.1 “有/没”字句语法意义的不对称 |
8.2.2 C项形容词的不对称 |
8.2.3 平比、差比的逻辑语义结构 |
8.3 关于“有/没”比较句不对称的解释 |
8.3.1 基于标记论的解释 |
8.3.2 基于“有”“没”功能与特征的解释 |
8.4 小结 |
第九章 共现形式“有没有”的界定与功能特征分析 |
9.1 “有没有”疑问句的内部系统 |
9.1.1 “有没有”询问句到反诘句之间的过渡带 |
9.1.2 “有没有”疑问句的系统性特征 |
9.2 测度句与询问句、反诘句的比较 |
9.2.1 形式特征的比较 |
9.2.2 询问句与测度句的具体分析 |
9.2.3 测度句与反诘句的具体分析 |
9.3 “有没有”测度句的功能 |
9.3.1 “有没有”测度句的主要功能 |
9.3.2 “有没有”测度句的功能层次划分 |
9.4 “有没有”测度句的产生动因 |
9.5 “有没有”句式的不对称 |
9.6 小结 |
第十章 共现形式“有X没X”的结构类型探析 |
10.1 “有X没 X”的特性分析 |
10.2 “有X没 X”的结构类型 |
10.3 “有X没 X”的语义及语用差异 |
10.3.1 “有X没 X”句式中“X”的语义差异 |
10.3.2 “有X没 X”的语用义分化 |
10.4 “有X没 X”的语用功能及动因 |
10.4.1 “有X没 X”的语用功能和表现 |
10.4.2 “有X没 X”的语用动因 |
10.4.3 “有X没 X”的意向模式 |
10.5 小结 |
第十一章 共现形式“有X没X”的形式与功能及其词汇化 |
11.1 “有X没 X”的形式与功能 |
11.1.1 “有X没 X”的句法分布 |
11.1.2 “有X没 X”的结构类别 |
11.1.3 “有X没 X”的句法功能 |
11.1.4 “有X没 X”的语义功能 |
11.2 “有X没 X”的词汇化条件 |
11.2.1 “有X没 X”的遍指义 |
11.2.2 “有X没 X”的词汇特征 |
11.3 “有X没 X”的词汇化 |
11.3.1 词汇化产生的过程 |
11.3.2 词汇化的整合过程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构式视角下“有X没X”的特征及演变 |
12.1 构式“有X没 X”的考察 |
12.1.1 “有X没 X”的原型及构式义 |
12.1.2 主观评价结构中“X”的语义特征 |
12.1.3 “X”语义特征的鉴别 |
12.2 构式“有X没 X”的语义属性 |
12.2.1 “有”和“没”对焦点“X”的凸显性 |
12.2.2 肯定标记“有”和否定标记“没”的不对称 |
12.2.3 构式“有X没 X”的属性特点 |
12.3 修辞构式“有X没 X”的显现 |
12.3.1 构式“有X没 X”的语法化 |
12.3.2 “有X没 X”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的互动 |
12.3.3 现构式“有X没 X”的成因 |
12.4 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3.1 主要发现及基本观点 |
13.2 本研究的启示 |
13.2.1 对语言不对称现象研究的启示 |
13.2.2 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
13.3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6)现代汉语“副+名”结构类型分析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理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说明 |
第2章 从副词的语义类型看“副+名”的结构 |
2.1 “范围副词+名词” |
2.1.1 结构特点 |
2.1.2 形成原因 |
2.1.3 句法功能 |
2.2 “时间副词+名词” |
2.2.1 作定语的时间副词修饰名词 |
2.2.2 做状语的时间副词修饰名词 |
2.3 “程度副词+名词” |
2.3.1 结构特点 |
2.3.2 形成原因 |
2.3.3 句法功能 |
2.4 “否定副词+名词” |
2.4.1 结构特点 |
2.4.2 句法功能 |
2.5 其他“副十名”结构 |
2.5.1 “比N还/更N”;“越来越N” |
2.5.2 “N就N” |
2.6 非“副+名”结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修辞类与语法类的“副+名”结构类型对比 |
3.1 语法类型与修辞类型 |
3.2 句法功能比较 |
3.2.1 作谓语、定语、状语及补语的情况分析 |
3.2.2 作主语、宾语情况分析 |
3.2.3 小结 |
3.3 语义比较 |
3.3.1 名词与副词的语义比较 |
3.3.2 整体语义的比较 |
3.3.3 小结 |
3.4 语用比较 |
3.4.1 语言习惯与文化背景 |
3.4.2 语用效果比较 |
3.4.3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4.1 根据教学对象安排教学重点 |
4.2 语法-语义-语用-文化综合教学 |
4.3 对比分析法的重要性 |
第5章 结语 |
5.1 主要研究内容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来华高级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研究综述 |
0.3 本文研究概况 |
0.3.1 研究对象 |
0.3.2 研究目的 |
0.3.3 研究方法 |
0.3.4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本体分析 |
1.1 名词 |
1.1.1 具体名词 |
1.1.2 抽象名词 |
1.1.3 专有名词 |
1.1.4 小结 |
1.2 副词 |
1.2.1 绝对程度副词 |
1.2.2 相对程度副词 |
1.2.3 小结 |
1.3 副名结构形成的原因 |
1.3.1 非范畴化的理论基础 |
1.3.2 语言系统的自身因素 |
1.3.3 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因素 |
第二章 在华高级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名词”的考察 |
2.1 教材情况调查 |
2.1.1 教材选取标准 |
2.1.2 《发展汉语》(第二版)“程度副词+名词”的分布情况 |
2.1.3 小结 |
2.2 调查问卷说明 |
2.2.1 调查目的 |
2.2.2 问卷设计 |
2.2.3 语料来源 |
2.2.4 调查对象 |
2.3 调查问卷分析 |
2.3.1 整体情况分析 |
2.3.2 各小题情况分析 |
2.3.3 小结 |
2.4 留学生访谈 |
第三章 留学生习得副名结构的偏误及原因分析 |
3.1 偏误类型归纳 |
3.1.1 语义偏误 |
3.1.2 语用偏误 |
3.1.3 小结 |
3.2 偏误原因分析 |
3.2.1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本身的复杂性 |
3.2.2 母语的负迁移 |
3.2.3 汉语知识过度泛化 |
3.2.4 教师因素 |
3.2.5 教材因素 |
3.2.6 小结 |
第四章 留学生学习“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教学建议 |
4.1 教材编写的建议 |
4.1.1 与时俱进 |
4.1.2 拓宽选取范围 |
4.1.3 有机筛选 |
4.1.4 强化课后习题 |
4.2 教师教学的建议 |
4.2.1 根据课型设计教学 |
4.2.2 充分利用教材,合理拓展教材中可进入副名结构的词汇 |
4.2.3 巧用教学法,与趣味教学相结合 |
4.2.4 教师辅助留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特殊“范围副词+名词”谓语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副+名“结构的研究 |
1.3.2 关于范围副词的研究 |
1.3.3 关于完句成分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句法构成分析 |
2.1 主语的类型 |
2.1.1 名词 |
2.1.2 代词 |
2.1.3 名词性短语 |
2.2 谓语的类型 |
2.2.1 范围副词的类型 |
2.2.2 名词的类型 |
第三章 语义分析 |
3.1 表总括 |
3.2 表类别 |
3.3 表性状 |
3.4 表存在 |
第四章 语用分析 |
4.1 使用情景 |
4.1.1 介绍人物 |
4.1.2 交代场景 |
4.1.3 陈述现象 |
4.1.4 广告、报刊、宣传标语 |
4.2 语用功能分析 |
4.2.1 描写 |
4.2.2 说明 |
4.2.3 表达主观态度 |
第五章 形成动因分析 |
5.1 副词视角剖析 |
5.1.1 副词的语义虚化 |
5.1.2 副词的谓词化功能 |
5.2 名词视角剖析 |
5.2.1 名词复数形态的缺失 |
5.2.2 名词的有界与无界 |
5.3 句子的完整性 |
5.3.1 小句成活律 |
5.3.2 句子的完句成分 |
5.4 其他动因 |
5.4.1 语言认知机制 |
5.4.2 语言经济性原则 |
5.4.3 个人求异心理的需求 |
第六章 结论 |
6.1 基本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形式与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术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视角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性状语义的概念界定 |
2.3 性状语义研究的主要视角 |
2.3.1 传统语法视角 |
2.3.2 生成语法视角 |
2.3.3 配价语法视角 |
2.3.4 认知语法视角 |
2.3.5 语言类型学视角 |
2.3.6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 |
2.4 性状语义的相关句法研究 |
2.4.1 性状语义的次范畴研究 |
2.4.2 性状语义的句法功能研究 |
2.5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研究述评 |
2.6 结语 |
3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法的词汇语法系统模型 |
3.2.1 语言的语义层和形式层 |
3.2.2 系统功能语法的系统构建模式 |
3.3 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的句法分析框架 |
3.3.1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小句概念 |
3.3.2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补语概念 |
3.3.3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动词词组概念 |
3.3.4 现代汉语小句中的谓体成分 |
3.4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小句的及物性分析框架的构建 |
3.5 结语 |
4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范畴的系统构建 |
4.1 引言 |
4.2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 |
4.2.1 表征性状语义的名词及名词词组 |
4.2.2 表征性状语义的动词词组 |
4.2.3 表征性状语义的性质词组 |
4.3 性状语义的比较量级 |
4.4 性状语义的极性程度义 |
4.5 性状语义的“体”系统的构建 |
4.6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次范畴系统网络构建 |
4.6.1 关系类性状语义 |
4.6.2 事物导向类性状语义 |
4.6.3 评价类性状语义 |
4.6.4 效应类性状语义 |
4.6.6 事物的空间维度 |
4.6.7 年代特征性状语义 |
4.6.8 物理特征性状语义 |
4.6.9 颜色类性状语义 |
4.7 结语 |
5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的功能结构 |
5.1 引言 |
5.2 性质词组的调节词 |
5.2.1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程度调节词 |
5.2.2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数量调节词 |
5.2.3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主观量化调节词 |
5.3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触发语 |
5.4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范围语 |
5.5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后置程度调节词 |
5.6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复合体 |
5.7 结语 |
6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的句法功能 |
6.1 引言 |
6.2 性质词组在词组中的句法功能 |
6.2.1 性质词组填充名词前置修饰语 |
6.2.2 性质词组填充名词词组中的区别词 |
6.2.3 性质词组填充小句谓体的延长成分 |
6.2.4 性质词组填充动词词组中的动词修饰语 |
6.3 性质词组在小句中的功能 |
6.3.1 性质词组填充小句的主语和补语 |
6.3.2 性质词组说明小句谓体 |
6.3.3 性质词组的错位修饰现象 |
6.3.4 性质词组说明的性质词组独语句 |
6.4 结语 |
7 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义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俄语副名组合中副词语义指向研究[D]. 林格格.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2]汉韩“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对比研究[D]. 姜美香. 延边大学, 2020(05)
- [3]表量结构“一+N(身体器官)”的多维研究[D]. 储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D]. 刘存伟. 河南大学, 2019(05)
- [5]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D]. 陈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现代汉语“副+名”结构类型分析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 张书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来华高级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教学研究[D]. 余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特殊“范围副词+名词”谓语句研究[D]. 余梦柯.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9]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形式与功能[D]. 王文峰.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10]本世纪以来汉语名词研究综述[J]. 张明辉,杨笑笑.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