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锚注工程质量控制及可靠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衍[1](2021)在《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结合目前我国资源开发趋势以及金属矿山井壁设计理论及方法现状,依托十三五“深部金属矿建井与提升关键技术”重点研发计划,进行了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研究。研究目的为通过研究得出胶东地区千米井筒深部高地应力、高水压条件下的井壁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该研究填补了国内金矿(金属矿)千米立井井壁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空白。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点:1、开展了金矿千米立井围岩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标准研究。以及基于统一尺度和试验条件的对比试验数据分析,建立统一的金矿千米立井围岩和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评价方法和准则。现有的两种材料(岩石、混凝土)的力学试验规范中标准实验尺寸并不统一,考虑到试件的“尺寸”效应,两种试验规范下试验得出的参数值不能同时使用。由于上述原因,进行了金矿千米深井筒支护系统材料力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两种尺寸不同支护系统材料的动、静力学参数关系,提出金矿千米井筒支护材料的力学参数实验的统一标准试件尺寸。2、基于现代流固耦合原理,研究金矿高水压千米深井筒不同注浆加固参数(注浆后的渗透系数、弹性模量、泊松比)下井筒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和渗流场;基于达西和非达西渗流原理,建立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渗流条件下的微分方程,求解不同注浆范围、不同注浆参数下的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围岩应力场和渗流场分析理论。为合理确定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的注浆参数,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井筒原岩应力场,基于我国统一的[BQ]围岩分类标准,结合深立井围岩条件特点,提出金矿深立井井壁设计的围岩分类完善方法。3、研究金矿千米深立井井筒破碎围岩锚固机理。研究立井井筒锚固、注浆井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将包神衬砌设计公式进一步应用到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设计理论中。结合解析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研究,开展井筒破碎围岩的锚固力学理论分析研究。研究和掌握立井围岩的锚固作用机理,并进行相应的模型试验,研究提出等效简明的理论分析方法,便于工程设计和施工。4、研究井筒原岩应力场,将注浆加固和锚固结构纳入金矿立井井壁设计范畴,提出完整的金属矿山立井井壁设计方法。本研究以室内力学试验、声波试验、理论推导、数值计算、模型试验作为研究手段。通过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及成果:1、本文依托新城金矿千米新主井,开展了金矿立井围岩和混凝土力学性能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对比研究及室内声波力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适用于金矿立井的衬砌和围岩的室内声波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形成了一套实验室试件无损检测的力学参数的转换方法。将两种材料超声波测试出的参数在相同尺寸试件条件下进行了统一。新城金矿新主井千米井筒原设计使用的设计中使用的C25混凝土横、纵波速度比岩石小,C25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比围岩差。在金属矿山井筒中围岩完整段的混凝土井壁衬砌对围岩的支护能力有限。2、推导了基于“流固”耦合作用下的井筒围岩有效应力场公式和注浆加固半径计算公式;通过公式推导得出了考虑非达西渗流系数的井筒注浆加固的渗流场及应力场、位移场公式,以及注浆加固范围设计计算公式。同时得到了金矿(金属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应力场及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将工程岩体[BQ]分级引入金属矿井筒设计中。3、依据锚固参数等效原理,提出了金矿立井井筒锚杆支护参数的相似模型试验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并制造了井筒锚杆支护力学试验研究的模型试验设备;相似模拟试验结论为对围岩等效剪切模量影响因素排序:单根锚杆加固角度为重要因素,锚杆直径次之,施加的锚杆的预紧力影响最小;确定剪切模量G后为金矿立井井壁设计时使用包神公式创造了条件;得出了包含预紧力因素的锚固结构等效弹性模量的修正公式4、依据围岩情况,提出了金矿千米深立井的围岩破碎无水段(Ⅳ级围岩)和围岩破碎高水压段(V级围岩)的两种井壁设计方法;并对依托工程新城金矿新主井千米以深破碎含水围岩进行了井壁设计;绘制出新城金矿新主井的千米以深井壁结构设计图纸。并对新城金矿新主井千米以深的井壁设计进行了验算。最终确定了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结构的设计方法。
高红科[2](2021)在《矿山巷道围岩数字钻进原位测试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是我国的支柱能源,具有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作用。煤炭生产矿井的动脉是巷道,巷道的稳定性制约着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围岩的有效支护是巷道安全稳定控制的重要保障,其前提是现场围岩力学参数与结构特征的实时测试和定量评价。传统室内岩体测试方法过程繁琐、周期长,难以测试现场真实环境下的围岩性质,尤其对于需要加强支护的破碎围岩,难以有效取芯进行测试。同时巷道围岩力学参数与结构特征原位测试困难,且对控制破碎围岩常用锚注支护的效果评价多以定性评价为主,使得深部破碎围岩支护设计缺乏定量指标支撑,带有较大的经验性,支护设计优化滞后,是巷道破碎围岩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之一。如何实现巷道围岩力学参数与结构特征的原位实时测试与定量评价是矿山巷道安全控制面临的理论与技术难题。数字钻进测试技术是利用数字钻进装备对岩体钻进参数进行控制、监测和分析的技术。研究表明利用该技术进行岩体钻进得到的随钻参数与岩体强度参数及岩体结构特征具有相关性。该技术为巷道围岩的原位实时测试与定量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岩体随钻反演模型与方法的建立以及配套测试装备的研发是实现巷道围岩参数随钻实时获取与支护效果定量评价的核心,也是关键的科学与工程问题。以往基于数字钻进测试技术的研究处于初期阶段,多以统计和经验分析方法研究单类复杂形式钻头随钻参数与岩石参数的关系为主,未见基于数字钻进的矿山巷道围岩原位测试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设备研发、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矿山巷道围岩数字钻进原位测试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证明了基于数字钻进实现巷道围岩力学参数原位测定、岩层界面识别、破碎范围探测及锚注效果定量评价的有效性,为巷道围岩安全控制与支护设计基础参数的随钻实时获取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工作与研究结果如下:(1)岩石力学参数随钻反演模型研究设计研发了数字钻进解析钻头,利用解析钻头切削破碎岩体能量分析与上限法分析,得到了基于解析钻头的岩石切削能量与岩石切削强度理论解,建立了综合四类随钻参数的岩石UCS随钻反演模型(CDP-UCS模型)和岩石C-φ随钻反演模型(CDP-cφ模型),与基于实心解析钻头推导得到的DP-UCS模型、DP-cφ模型进行了对比,明确了随钻参数间及其对岩石力学参数的理论响应机制,表明了利用数字钻进解析钻头随钻参数有效反演岩石力学参数的理论可行性。(2)岩体数字钻进室内试验研究利用多功能岩体数字钻进试验系统(室内TRD系统)开展了完整岩石、分层岩体和注浆岩体的数字钻进试验,分析了数字钻进解析钻头随钻参数对岩石力学参数及岩层界面、破碎范围等岩体结构特征的响应规律,得到了不同水灰比与岩体破碎程度条件下随钻参数、切削能量和切削强度变化规律。岩石钻进扭矩、切削能量、切削强度均呈现随着岩石强度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与随钻参数对岩石力学参数的理论响应规律一致,验证了岩石力学参数随钻反演模型的正确性,证明了利用解析钻头随钻参数进行岩层界面识别、围岩破碎范围探测和岩体注浆效果定量评价的可行性。(3)围岩数字钻进原位测试系统研发研发了矿山巷道围岩数字钻进原位测试系统(现场SDT系统),由导向钻进子系统、液压伺服子系统、监测控制子系统、测试辅助子系统等结构组成,可实现矿山巷道等地下工程围岩的原位数字钻进测试。该系统采用的数字钻进解析钻头和随钻参数控制范围与室内TRD系统相同,且与岩石力学参数随钻反演模型相匹配,室内TRD系统的研究结论可为现场SDT系统进行工程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与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巷道围岩力学参数随钻测试与分区方法、巷道围岩结构特征随钻测试方法、巷道围岩锚注效果随钻评价方法。(4)现场SDT系统室内验证试验研究利用现场SDT系统开展了完整岩石层、破碎岩体层和注浆岩体层等不同组合分层岩体的室内数字钻进试验,现场SDT系统控制与监测性能良好;随钻参数在岩层界面处响应明显,基于现场SDT系统测试的等效岩石力学参数与室内压缩测试结果的平均差值率均小于15%,现场SDT系统具有识别岩层界面与测试岩体等效力学参数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基于现场SDT系统测试的注浆后破碎岩体等效抗压强度为注浆前的3.5倍,比完整岩体低30.3%,现场SDT系统具有定量评价破碎岩体注浆加固效果的可行性与有效性。(5)深部巷道围岩数字钻进原位测试评价利用研发的现场SDT系统与建立的巷道围岩数字钻进原位测试与评价方法,以厚冲积层高应力深部矿井—万福煤矿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围岩数字钻进测试、钻孔窥视与取芯测试,得到了岩体裂隙、岩层界面与破碎范围等岩体结构特征,硐室围岩依据等效强度可划分为强度劣化区、强度恢复区和原岩强度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硐室围岩锚注加固方案设计与锚注围岩数字钻进原位评价,硐室围岩破碎区域锚注加固后的平均等效强度提高率为61.6%。巷道围岩数字钻进原位测试与评价方法具有随钻参数快速测试、等效强度连续获取等优势,为围岩强度分区与支护设计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李迎富[3](2012)在《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应用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力学分析、突变分岔理论、混沌理论等,系统地研究了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巷内支护及巷旁支护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了围岩的破坏、失稳判据,揭示了围岩的变形破坏机理。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分析了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应力、位移及变形破坏特征;研究了锚杆支护参数变化对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稳定性影响。工作面端头关键块的稳定直接影响到其下位支护围岩小结构的稳定,保持其稳定有利于减小二次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和增加充填体的稳定性。基于上覆岩层活动规律,构建了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工作面端头关键块的“S—R”结构力学模型,确定了工作面端头关键块的稳定性判据。在关键块稳定的前提下,对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的充填体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巷旁支护阻力的计算式,合理确定了保持工作面端头关键块稳定所需的充填体宽度。由于二次沿空留巷为上、下区段的两个工作面服务,巷道服务时间较长,且充填体长期承受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充填体可能会进入流变状态,充填体的流变将会直接影响到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的稳定性。应用突变分岔理论,研究了充填体的非线性蠕变力学特征,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拟合,确定了充填体非线性蠕变的混沌判据,揭示了充填体非线性蠕变破坏机理。充填体在变形破坏过程中既具有流变特性,也具有损伤特性,前者反映了时间效应,后者反映充填材料内部的各种缺陷的发展。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性假说,推导出充填体的损伤本构关系,确定了充填体的损伤失稳判据。影响充填体稳定性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都具有很大的变异性,且巷道服务时间长,因此要求充填体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应用支护结构可靠性理论,计算出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充填体的可靠性指标。二次沿空留巷技术成败的关键是充填体能否适应沿空留巷顶板岩层活动规律和有效地控制直接顶。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直接顶的力学模型,推导出沿空留巷直接顶的稳定性判据。应用位移变分法,分析了沿空留巷直接顶下沉与充填体宽度、煤帮塑性区、煤帮侧向支护阻力、巷道宽度、巷内支护阻力及巷旁支护阻力等因素的关系。在二次沿空留巷整个过程中,一次沿空留巷煤帮经受巷道掘进及两次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保持其稳定有利于减小直接顶的下沉量和增加关键块的稳定性。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确定了一次沿空留巷煤帮的稳定性判据,并推导出煤帮侧向支护阻力和锚杆间排距的计算式,为煤帮锚杆间排距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性假说、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和极限平衡理论,预测了一次沿空留巷煤帮的片帮深度,为煤帮锚杆长度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次沿空留巷围岩属于大变形围岩,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具有很强的敏感性,难以通过传统的直接观测方法来进行判断。采用功率谱分析法研究了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应力的混沌动力学特征,研究认为:充填体宽度较小时围岩应力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呈现混沌运动状态。随着充填体宽度增加,功率谱的尖峰增加,不规则运动比例逐渐减少。利用Lyapunov指数法分析了充填体宽度、锚杆预紧力、锚杆支护强度对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混沌性影响,合理确定了二次沿空留巷充填体宽度、锚杆预紧力、锚杆支护强度、锚杆直径等参数。基于二次沿空留巷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和不同阶段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将二次沿空留巷围岩控制视为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了“充分利用基本顶关键块稳定结构、动态控制、始终保持巷旁充填体稳定、匹配协调、主动加固、弱化扰动、整体围岩强化、全过程控制”的二次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原则,形成了“沿空留巷支护优化、巷内锚杆强化、充填体强化、自移式主动强力控顶支架辅助加强、巷道围岩结构强化”的支护控制技术。上述部分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淮南谢一矿512(5)工作面机巷,为高瓦斯难抽采煤层工作面建立“Y”型通风系统而采用二次沿空留巷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梁苗[4](2010)在《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锚注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煤炭资源经过长期大规模地开发之后,开采条件较为优越的煤炭资源己接近枯竭,开采那些埋藏很深、赋存条件差的煤炭资源已经成为煤炭开采的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今后的采掘工作将在埋藏深、高地应力、围岩条件差的环境中进行。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深度以每年812m的速度增加,东部矿井正以每10年100250m的速度发展,预计在未来20年很多煤矿将进入到1000m到1500m的深度。因此,对埋藏深、岩层条件差、地应力高的地下工程的支护问题成为深部开采的关键。本文以云驾岭矿为背景,阐述了云驾岭矿进入深部开采,采用锚注支护技术对二水平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变电所、水泵房等大断面硐室进行支护控制,以实现安全生产、顺利过渡。首先,分析研究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的变形特征、破坏机理以及硐室围岩拱部、侧壁、底部的力学特性。其次,结合云驾岭二水平变电所的地质情况和硐室围岩特点,分析总结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断面硐室支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支护设计所要遵循的关键原则,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支护对策,如释压支护、定位注浆和反悬拱底臌治理对策。依据上述原则及对策设计了针对云驾岭二水平变电所锚注支护方案,并且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云驾岭二水平变电所的数值模拟模型对锚注支护结构体系的受力情况、硐室变形和位移等进行分析研究,验证支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最终将设计方案应用到云驾岭二水平变电所支护工程实践中,通过工程实践检验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本文阐述了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锚注支护技术在云驾岭矿从设计实施到成果总结的全过程。从实践中可以看出,锚注支护解决了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支护难题,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可靠的数据,为云驾岭矿针对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的支护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范为华[5](2009)在《共和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及衬砌可靠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共和隧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围岩破坏属于软质岩大变形。针对这一病害特点,为了弄清其病害机理,设计合理的初期支护方式,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方法、监控量测及可靠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给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②对共和隧道围岩的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完成了围岩的单、三轴试验,获得了共和隧道页岩的基本力学参数;通过饱水软化试验建立了岩石力学参数与饱水时间的软化相关模型;最后通过蠕变试验,建立了蠕变本构关系的相关模型,并得出其不同恒压下本构方程的相关参数;③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隧道开裂段施工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隧道围岩应力演化过程、隧道围岩可能的破坏模式、隧道埋深对隧道变形的影响以及隧道锚杆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等问题;④简要介绍隧道新奥法施工,通过现场量测和试验研究,得到共和隧道试验段在隧道开挖期间围岩周边收敛情况、锚杆轴力、接触应力及工字钢应力变化规律;结合数值模拟,给出合理的共和隧道大变形段支护方案;⑤应用结构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隧道初期支护可靠度分析的极限状态方程,选用蒙特卡罗计算方法,运用ANSYS程序提供的PDS技术(Probabilistic Design System)进行抽样计算,对隧道整体初期支护的可靠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滕宏伟[6](2008)在《隧道特殊大变形段初支开裂机理及二次衬砌结构可靠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和隧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围岩破坏界于软质岩大变形和硬质岩岩爆之间的特殊地质病害。针对这一病害特点,为了弄清其病害机理,设计合理的初期支护方式,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①对共和隧道工程地质难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共和隧道病害形式;②对共和隧道围岩的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完成了围岩的单、三轴试验,饱水软化试验及蠕变试验;③应用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对隧道开裂段施工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隧道围岩应力演化过程、隧道围岩可能的破坏模式、节理参数对隧道变形的影响以及隧道锚杆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等问题;④通过现场量测和试验研究,分析了隧道初期支护失稳开裂的机理;⑤研究了隧道衬砌结构的长期动力可靠性问题,并计算了隧道开挖爆破地震扰动下共和隧道大变形开裂段衬砌结构的可靠度。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获得了以下一些主要成果:①获得了共和隧道页岩的基本力学参数,其刚度和强度均较低,刚度为27380 MPa,单轴抗压强度为47.35MPa;②得到了页岩动弹模量和抗压强度随饱水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给出了相应的软化方程;③得到了页岩在15MPa、20 MPa、25 MPa和30 MPa恒压下的蠕变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蠕变本构方程和参数取值;④隧道所处区域整体应力较高,最大应力为17MPa,隧道开挖后最大应力为12MPa,形成了较大范围的应力卸荷区,隧道右上部的应力明显大于左上部,偏压明显;⑤隧道破坏时层面最小厚度为0.350.45mm,隧道破坏位置为右拱肩,位移量为在10.8cm14.4cm之间;⑥节理参数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较小;⑦锚杆长度为6.5m较合适,锚杆衬砌结构的受力在拱腰段处最大,右上部的锚杆结构受力大于左上部受力;⑧离散元能很好的模拟非连续介质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观测情况吻合良好。⑨大变形开裂段开挖初期支护后,围岩变形较为缓慢,但持续时间很长,虽然收敛速率有减小的趋势,但到最后量测时为止(50多天),试验段所有断面均处于不收敛状态,并出现纵向开裂现象,最大水平收敛达79.64mm,最大拱顶下沉值达67.45mm,试验段初期支付设计难以满足需要,且隧道偏压严重;⑩隧道试验段围岩松动范围比正常隧道要大很多(正常隧道一般小于3m),试验段锚杆设计长度为3.5m,小于隧道围岩松动范围,锚杆难以起到悬吊作用;11共和隧道的病害是由于上覆地层自重应力、顺层地层偏压、岩体微裂隙发育、岩体蠕变、饱水软化等多种因素组合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隧道地质病害,其合理初期支护方式为Ⅲ(H1);12基于单侧界限的首次超越破坏准则建立了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可靠度分析模型,掌子面爆破地震对共和隧道大变形开裂段衬砌结构的动态可靠度影响甚微;13在进行结构动力可靠性设计时,采用极值概率分布函数服从瑞雷分布的计算方法更为保险。
冯志强[7](2007)在《破碎煤岩体化学注浆加固材料研制及渗透扩散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注浆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岩体加固技术,在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和巷道的加固、巷道顶板涌水的封堵、坝体坝基防渗堵漏、基坑加固、海底隧道、建筑物抬升或纠偏、边坡和地基加固等工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各种注浆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注浆技术的发展。与此不对称的是注浆理论却进展缓慢,研究水平相对落后。主要因为注浆是隐蔽性工程,而且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制约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浆液性质、注浆设计、注浆工艺及被注煤岩体地质力学性质等,甚至还得考虑环境保护等要求。本文论述了注浆的发展过程,注浆材料以及注浆的分类,以及详细总结和分析了渗透注浆的基础理论,主要从浆液的流变性,被注介质与浆液的作用关系,注浆压力的选取,浆液的扩散规律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1)开发了兼有堵水和加固作用的聚氨酯注浆材料。该注浆材料以水为固化剂,消除了因密封件磨损等设备原因和管路堵塞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双组份比例不匹配,造成的浆液固化质量下降。可以对矿井大范围淋水条件下破碎煤岩体进行有效封堵水与加固。(2)开发了低粘度强渗透性低毒的脲醛树脂注浆材料。该材料在环境温度15℃~25℃时的粘度为60Cp~30Cp,固化速度可以根据固化剂的用量随施工条件调节,抗压强度达到5MPa以上。适用于煤矿采掘过程中,结构软弱、松散,强度极低的煤岩体加固,以保证矿井正常的生产,消除矿井的安全隐患。(3)自行设计了恒压三维渗透注浆模拟试验及装置,通过试验得出了渗透系数与围压及浆液的粘度近似成反比。(4)从岩体中裂隙分布、渗流水力学特征与化学注浆堵水机理出发,详细分析了影响渗透水裂隙的形成及分类,破碎煤岩体注浆堵水作用机理。(5)在基于浆液粘度的时变性规律,并考虑了裂隙倾角和方位角、地下静水压力等诸多影响因素,建立了牛顿流体注浆扩散模型,发展了注浆扩散理论。随着注浆时间的延长,注浆扩散半径不断增大。注浆半径在后期的增长明显小于注浆前期扩散半径的增长。注浆前锋面上的压力梯度逐渐降低,裂隙通道上各点的压力急剧减小(但不呈线性关系),浆液流速和注浆流量逐渐减小,注浆扩散半径存在极限值。(6)浆液流变性、裂隙产状和注浆工艺参数对扩散半径的影响很大。浆液初始粘度越大,或者粘度时变性越大,扩散半径越小;扩散半径随力学开度的增大而急剧增长,随注浆压力的增大也呈增大趋势,随地下水静压力的增大而减小。(7)通过工程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本文建立的注浆扩散理论反映了注浆扩散规律,试验结果接近工程实际。本文注浆扩散模型考虑了较多的影响因素,对有关假设和前提作了深入的试验研究和对比分析后得到了定性规律和定量结论,计算中所需的地质参数和浆液性能也可准确测试出来,因而本文建立的扩散模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张荫[8](2007)在《密肋壁板结构全寿命质量控制与建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密肋壁板结构是一种节能抗震型建筑结构体系,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全寿命质量控制与建造技术研究方面尚属空白。本文以密肋壁板结构为对象,以全寿命周期质量控制与建造技术研究为主线,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可行性论证与科学决策系统、结构全寿命总费用评估与设计质量控制体系、复合墙体及结构体系的施工工艺研究与开发、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与施工管理、新型结构全寿命周期中的使用及安全评定诸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工程质量与使用寿命关系模型研究结构的工程质量与使用寿命关系模型在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对所采用的建设方案进行比较估算,预知工程结构的可靠度及其寿命,并进行相应的可靠性评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密肋壁板结构特点,通过结构主要构件(密肋复合墙体)的质量分析模型及使用分析模型研究,建立了结构的工程质量与使用寿命关系模型,为投资者在项目建设前期提供相关信息,减少因工程质量事故带来的投资风险,增加预期投资决策的可靠性。2.DEA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工程结构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工程全寿命周期中可行性论证方案的评价与选择决定着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优劣。为克服目前可行性论证单指标评价和评价指标设置不完善的弊端,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建立DEA评价模型,对密肋壁板结构工程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就唐山荣泰园小区工程进行了可行性论证。3.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结构全寿命总费用评估与设计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全寿命总费用评估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基本问题,目标是使全寿命周期总费用最小。文中结合密肋壁板结构特点,建立了结构的初始费用评估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模糊综合评判进行结构失效损失费用评估方法的可行性,提出分灾设计理念,给出了基于投资一效益准则的密肋壁板结构抗震优化设计方法,为基于性能的密肋壁板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工程设计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行了探讨。4.密肋壁板结构建造技术及墙板生产工艺方法研究密肋壁板结构施工工艺方法研究是密肋壁板结构得以推广应用的前提。本文在总结传统施工方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墙板内热式自循环蒸养系统及移动式生产工艺方法,结合密肋壁板结构特点,提出了结构连接构造及装配整体式施工工艺新方法,并就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5.密肋壁板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法研究通过对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评析,提出工程质量的控制模式、实现途径和实践效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适宜于密肋壁板结构的质量控制方法。分析表明:密肋壁板结构进行质量控制不仅应围绕其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宏观质量控制展开,而且要更加注重各个阶段的技术控制,在工程建设中要实现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管理控制和技术控制的双效合一。同时结合密肋壁板结构示范工程就“全过程、全项目和全员”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了探讨。6.密肋壁板结构全寿命周期中使用管理及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在对中外建筑工程维护管理的对比分析基础上,提出密肋壁板结构体系使用管理方法。结合结构的可靠性及耐久性,以已建的密肋壁板房屋为对象,通过现场测试、结构动力特性反演及静力弹塑性分析对密肋壁板结构的安全性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全寿命质量控制的概念应用于密肋壁板结构体系之中。通过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结构的优化设计、施工建造技术研究、项目的运营及安全性评估等,将质量控制与施工管理贯穿于始终。主要创新点有:1.密肋壁板结构工程质量与使用关系模型的建立及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提出通过密肋复合墙体可靠指标β的分析研究,建立了结构的工程质量与使用寿命关系模型,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了工程的多目标综合评价,为项目的可行性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2.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密肋壁板结构全寿命总费用评估方法的建立结合密肋壁板结构构造特点提出分灾设计理念,给出了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密肋壁板结构抗震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结构的初始费用评估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糊综合评判进行结构失效损失费用评估方法的可行性。3.密肋壁板结构建造技术及墙板生产工艺的研发针对密肋壁板结构特点提出了结构连接构造及装配整体式施工工艺新方法,首次开发了墙板内热式自循环蒸养系统及移动式生产工艺方法,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4.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密肋壁板结构质量控制方法的给出就工程质量的控制模式、实现途径和实践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适宜于密肋壁板结构的质量控制方法。结合密肋壁板结构示范工程就三全(全过程、全项目和全员)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了探讨。
李东升[9](2006)在《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边坡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是目前地质环境灾害研究的热点之一,滑坡灾害风险分析不但涉及自然科学,而且涉及社会经济学,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因此需要将相关理论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滑坡灾害风险分析体系。论文在全面分析影响滑坡灾害因素的基础上,以风险评价及可靠度理论为基础,对滑坡灾害风险分析及风险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可靠度的滑坡灾害风险决策及评价方法。文中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论文对影响边坡稳定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列出了边坡危险性评价的分类指标,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边坡危险性评价进行了详细阐述。将模糊矩阵相关理论引入到边坡灾害AHP分析中,采用模糊矩阵可有效解决由于人类思维的模糊性及客观现实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在滑坡灾害层次分析(AHP)时,不能准确地确定两因素的确切比值的问题,更好地体现了专家判别过程中存在的不定性,减少了判别时所造成的误差。根据滑坡具有群发性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边坡的破坏概率、边坡的重要程度及边坡滑动体体积进行边坡危害性评判,确定灾害的治理排序。根据滑坡灾害破坏效应,充分考虑不同受灾体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同类型承灾体的性能、功能、破坏方式以及价值属性和核算方法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原则,对承灾体类型进行分类,给出了不同承灾体的相应灾害易损性计算方法。在风险灾害评价研究过程中,地质灾害预测及治理大多是采用自然科学方法和手段,而社会易损性由于不能在地质灾害中得到直接的表现,研究较少。论文充分认识到社会易损性分析在自然灾害研究和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对滑坡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强社会承灾能力的相关措施。认为可接受风险不但与边坡的类型相关,也与边坡的状态相关(已建、新建),考虑到承灾体是主动或被动面对风险,采用ALARP原则,给出了建议可接受及可容忍风险水平。在边坡工程设计中,由于岩土体系统的不确定性而存在多种设计方案,方案的选取与专家的知识水平、个人喜好等有较大关系,方案的选取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论文采用可靠度理论与风险评价相结合,以决策树作为分析工具,考虑到边坡工程投资及相应风险,进行边坡工程风险决策,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决策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决策更具科学性。为解决边坡工程设计中如何确定适宜可靠度指标的问题,论文基于可靠度理论对边坡风险设计进行了探讨,不以可靠度指标的大小判断边坡的稳定程度,而是从边坡工程的灾害风险分析出发,考虑工程费用及后续的经济风险损失,确定工程的可靠度指标,使边坡工程的安全性和
张连福[10](2005)在《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锚注支护技术是一种软岩支护新技术。其实质是通过注浆改善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锚杆的支护效果。具体体现在:(1)采用注浆锚杆注浆,可以利用浆液封堵围岩裂隙,隔绝空气,防止围岩风化,且能防止淋水和渗水,避免围岩被水浸湿而降低围岩的本身强度及造成的巷道变形。(2)注浆后浆液将松散破碎的围岩胶结成整体,提高了岩体强度,实现利用围岩本身作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且与原岩形成一个整体,使巷道保持稳定而不易产生破坏;(3)注浆后使得喷层壁后充填密实,保证荷载能均匀地作用在喷层和支护上,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点而首先破坏;(4)注浆后使作用在顶板上的压力能有效地传递到两帮,通过对帮的加固,又能把荷载传递到底板;同时由于组合拱厚度的加大,这样又能减小作用在底板上的荷载集中度,从而减小底板岩石中的应力,减轻底臌;(5)注浆加固后能使普通端锚锚杆实现全长锚固,它们共同将多层组合拱连成一体,共同承载,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整体性。 本文就锚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阐述锚注支护理论,并以淮北矿区桃园煤矿软岩巷道为依托,对整个矿区软岩巷道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试验巷道注浆材料的组成及配比等锚注支护设计;其次,对试验锚注巷道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锚杆、注浆及围岩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应力变形分布规律;最后,通过现场监测分析,检验锚注支护应用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本论文研究成果对改进软岩巷道锚注支护结构,丰富锚注支护理论与设计,促进锚注支护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锚注工程质量控制及可靠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锚注工程质量控制及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表 |
1 引言 |
2 选题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1.1 国内外金矿资源的开发与井筒建设 |
2.1.2 选题的必要性与意义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立井井壁设计的发展历程 |
2.2.2 围岩分级理论在地下支护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
2.2.3 流固耦合和现代新奥法理论研究发展 |
2.3 研究内容、目的与技术路线 |
2.3.1 金属矿硬岩井壁设计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2 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 |
3 基于围岩衬砌统一尺度的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
3.1 岩石混凝土强度对比试验 |
3.1.1 井筒地质与围岩评价 |
3.1.2 井筒支护体系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的研究方案 |
3.1.3 力学性能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3.1.4 试验参数的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
3.2 岩石混凝土超声波对比试验 |
3.2.1 实验目的与实验设计 |
3.2.2 混凝土与岩石超声波性能对比研究 |
3.3 本章结论 |
4 基于流固耦合原理的深立井永久支护力学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 |
4.1 深立井原岩自重应力场 |
4.2 基于达西渗流的流固耦合力学模型解答 |
4.2.1 注浆加固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
4.2.2 注浆加固井筒的流固耦合问题解答 |
4.2.3 注浆加固井筒的流固耦合解答验证 |
4.2.4 注浆效果对渗流场与应力的影响 |
4.3 基于线性与非线性渗流的井筒流固耦合对比研究 |
4.3.1 基本假定 |
4.3.2 渗流场解推导 |
4.3.3 应力场解推导 |
4.3.4 应力及流量分析 |
4.4 井筒围岩稳定性分析与围岩分级方法 |
4.4.1 [BQ]围岩分级 |
4.4.2 [BQ]围岩分级的改进和金矿井筒井壁结构分类 |
4.5 本章结论 |
5 基于围岩锚固的结构力学性能参数等效的模型试验研究 |
5.1 基于锚固原理的井筒力学模型理论及参数等效原理 |
5.2 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
5.2.1 试验的相似比及相似材料的选择: |
5.2.2 实验设备的设计及制作 |
5.2.3 监测系统及锚杆 |
5.2.4 正交试验设计 |
5.3 相似模拟试验过程 |
5.4 相似模拟试验数据分析 |
5.4.1 围岩的位移分析 |
5.4.2 井筒锚固结构参数影响分析与经验修正 |
5.5 模型试验的数值分析研究 |
5.5.1 预应力全长粘结锚杆数值模型建立的实现方法 |
5.5.2 相似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
5.6 本章结论 |
6 基于广义包神井壁设计理论及应用 |
6.1 基于围岩分级与广义包神力学模型的井壁设计理论 |
6.1.1 深部无水破碎围岩(IV级)的井壁设计理论 |
6.1.2 深部高水压破碎围岩(V级)的井壁设计理论 |
6.2 基于涌水量计算的注浆(锚杆)加固范围确定(新城金矿应用) |
6.2.1 新城新主井井筒工程概况 |
6.2.2 新城金矿新主井锚杆设计参数的确定 |
6.3 新型井壁结构设计方案 |
6.4 验证井壁设计可靠性及深部井筒力学分析 |
6.4.1 深部不同水平的井筒力学建模及分析 |
6.4.2 深部井筒设计可靠性验证 |
6.5 本章结论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矿山巷道围岩数字钻进原位测试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体力学参数测试方法研究 |
1.2.2 巷道围岩结构特征测试方法研究 |
1.2.3 巷道围岩锚注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1.2.4 岩体数字钻进测试技术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岩石力学参数随钻反演模型研究 |
2.1 模型建立思路 |
2.2 岩石UCS随钻反演模型建立 |
2.2.1 基于取芯钻的CDP-UCS模型建立 |
2.2.2 基于实心钻的DP-UCS模型建立 |
2.3 岩石c-φ随钻反演模型建立 |
2.3.1 基于上限法的岩石切削力学分析 |
2.3.2 基于取芯钻的CDP-cφ模型建立 |
2.3.3 基于实心钻的DP-cφ模型建立 |
2.4 随钻参数与岩石参数的理论响应分析 |
2.4.1 岩石切削能量对随钻参数的响应分析 |
2.4.2 岩石切削强度对随钻参数的响应分析 |
2.4.3 随钻参数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响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体数字钻进室内试验研究 |
3.1 试验设备简介 |
3.2 完整岩石钻进试验 |
3.2.1 试验方案设计 |
3.2.2 试验结果统计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分层岩体钻进试验 |
3.3.1 试验方案设计 |
3.3.2 试验结果统计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注浆岩体钻进试验 |
3.4.1 试验方案设计 |
3.4.2 试验结果统计 |
3.4.3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围岩数字钻进原位测试系统研发 |
4.1 研发背景与基础 |
4.2 现场SDT系统基本结构 |
4.2.1 导向钻进子系统 |
4.2.2 液压伺服子系统 |
4.2.3 监测控制子系统 |
4.2.4 测试辅助子系统 |
4.3 现场SDT系统工作原理 |
4.4 巷道围岩随钻原位测试与评价方法 |
4.4.1 围岩力学参数随钻测试与分区方法 |
4.4.2 围岩结构特征随钻测试方法 |
4.4.3 围岩锚注效果随钻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SDT系统室内验证试验研究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5.2 试件制作与试验过程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现场SDT系统控制监测性能分析 |
5.3.2 现场SDT系统测试岩体参数可行性分析 |
5.3.3 现场SDT系统评价锚注效果可行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部巷道围岩数字钻进原位测试评价 |
6.1 工程背景 |
6.2 试验总体思路 |
6.3 试验设计与实施 |
6.4 试验结果分析 |
6.4.1 现场SDT系统原位测试性能分析 |
6.4.2 岩石力学参数随钻反演模型验证 |
6.4.3 数字钻进原位分区与优势分析 |
6.4.4 围岩锚注方案设计与随钻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科研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授权发明专利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荣誉及科研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报 |
(3)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沿空留巷工程实践及理论研究 |
1.2.2 国内沿空留巷工程实践及理论研究 |
1.2.3 突变分岔及混沌理论在煤矿中的应用 |
1.3 二次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模拟研究 |
2.1 相似材料模拟研究 |
2.1.1 试验巷道工程地质条件 |
2.1.2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的模型设计 |
2.1.3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2.2 数值模拟研究 |
2.2.1 UDEC简介 |
2.2.2 数值模拟研究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应力及位移演化 |
2.2.3 正交数值模拟研究锚杆支护参数对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稳定性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二次沿空留巷关键块的稳定性力学分析 |
3.1 沿空留巷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
3.1.1 沿空留巷上覆岩层的垮落形式 |
3.1.2 一次沿空留巷时关键块结构 |
3.1.3 二次沿空留巷时关键块结构 |
3.2 沿空留巷的关键块力学分析 |
3.2.1 一次沿空留巷时关键块的力学分析 |
3.2.2 下区段工作面采动影响时关键块的力学分析 |
3.2.3 二次沿空留巷时关键块的力学分析 |
3.3 沿空留巷关键块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一次沿空留巷时关键块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2 下区段工作面采动影响时关键块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3 二次沿空留巷时关键块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4 关键块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二次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的稳定性分析 |
4.1 巷旁支护阻力及充填体宽度计算 |
4.1.1 巷旁支护阻力计算 |
4.1.2 巷旁充填体宽度计算 |
4.2 巷旁充填体的非线性蠕变力学分析 |
4.2.1 非线性西元体模型 |
4.2.2 巷旁充填体蠕变的混沌动力学特征 |
4.2.3 非线性西元体模型的参数拟合 |
4.3 巷旁充填体的损伤力学分析 |
4.3.1 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
4.3.2 巷旁充填体的损伤本构关系 |
4.3.3 巷旁充填体的损伤变量 |
4.3.4 巷旁充填体的损伤失稳判据 |
4.4 巷旁充填体的可靠性分析 |
4.4.1 巷道支护结构的目标可靠性指标 |
4.4.2 巷道支护结构可靠性分析模型 |
4.4.3 巷旁充填体的可靠性分析 |
4.5 巷旁充填体的稳定性控制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5 二次沿空留巷直接顶的稳定性分析 |
5.1 沿空留巷直接顶稳定性判据 |
5.2 一次沿空留巷时直接顶的稳定性分析 |
5.2.1 一次沿空留巷时直接顶稳定性力学分析 |
5.2.2 一次沿空留巷时直接顶的下沉变形分析 |
5.3 下区段工作面采动影响时直接顶的稳定性分析 |
5.3.1 下区段工作面采动影响时直接顶的稳定性力学分析 |
5.3.2 下区段工作面采动影响时直接顶的下沉变形分析 |
5.4 二次沿空留巷时直接顶的稳定性分析 |
5.4.1 二次沿空留巷时直接顶稳定性力学分析 |
5.4.2 二次沿空留巷时直接顶的下沉变形分析 |
5.5 沿空留巷顶板破碎的预防控制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6 一次沿空留巷煤帮的稳定性分析 |
6.1 一次沿空留巷煤帮的稳定性分析 |
6.1.1 煤帮的稳定性判别 |
6.1.2 煤帮的稳定性力学分析 |
6.2 一次沿空留巷煤帮的变形分析 |
6.2.1 煤帮的变形 |
6.2.2 煤帮的片帮深度 |
6.3 一次沿空留巷煤帮的稳定性控制对策 |
6.4 本章小结 |
7 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混沌动力学特征研究 |
7.1 混沌运动的判据 |
7.1.1 相空间重构法 |
7.1.2 功率谱分析法 |
7.1.3 Lyapunov指数法 |
7.2 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应力的混沌动力学特征 |
7.2.1 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应力的功率谱分析 |
7.2.2 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应力时间序列的嵌入维数及时间延迟 |
7.2.3 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应力时间序列的最大的Lyapunov指数 |
7.3 二次沿空留巷阶段围岩变形的混沌预测 |
7.3.1 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
7.3.2 二次沿空留巷阶段围岩变形的混沌预测 |
7.4 本章小结 |
8 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及工程实践 |
8.1 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 |
8.1.1 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原则 |
8.1.2 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
8.2 工程实践 |
8.2.1 巷道的支护难点及其对策 |
8.2.2 巷内基本支护设计 |
8.2.3 巷内加强支护设计 |
8.2.4 巷旁支护设计 |
8.2.5 沿空留巷矿压观测及结果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锚注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云驾岭矿工程概况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性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深部松软破碎岩层硐室变形特征、破坏机理及力学特性 |
2.1 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变形破坏特征 |
2.2 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变形破坏机理 |
2.2.1 深部松软破碎围岩破坏的一般机理 |
2.2.2 深部松软破碎围岩破坏的力学机理 |
2.3 深部松软破碎岩层硐室底臌机理 |
2.4 深部松软破碎岩层硐室围岩力学特性 |
2.4.1 拱部围岩力学特性 |
2.4.2 侧壁围岩力学特性 |
2.4.3 底部围岩力学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支护设计原则及对策 |
3.1 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支护存在的问题 |
3.2 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锚注支护设计原则 |
3.3 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释压支护对策 |
3.4 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定位注浆加固对策 |
3.4.1 中空注浆锚索简介 |
3.4.2 定位注浆 |
3.5 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反悬拱底臌治理对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锚注支护设计方案 |
4.1 支护设计方案概述 |
4.2 第一阶段支护 |
4.3 第二阶段支护 |
4.4 第三阶段支护 |
4.5 第四阶段支护 |
4.6 矿压监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锚注支护数值模拟分析 |
5.1 数值模拟方法的分析及选择 |
5.2 拉格朗日分析法简述 |
5.3 数值模拟软件FLAC3D |
5.4 云驾岭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锚注支护数值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锚注支护技术工程实践 |
6.1 现场工程实施 |
6.1.1 概述 |
6.1.2 施工工艺 |
6.1.3 施工措施 |
6.1.4 防火、防尘 |
6.1.5 放炮管理 |
6.1.6 探水防水 |
6.1.7 顶板管理 |
6.2 工程实施效果分析 |
6.2.1 矿压监测效果分析 |
6.2.2 技术效益分析 |
6.2.3 经济效益分析 |
6.2.4 社会效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5)共和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及衬砌可靠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隧道围岩稳定性 |
1.3.2 围岩大变形机制 |
1.3.3 围岩本构关系分析的理论研究 |
1.3.4 围岩支护理论 |
1.3.5 围岩变形的监控量测 |
1.3.6 可靠度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2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2 共和隧道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
2.1 共和隧道工程概述 |
2.2 共和隧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共和隧道自然地理 |
2.2.2 共和隧道隧质区地质构造 |
2.2.3 共和隧道水文地质条件 |
2.3 场地围岩等级及洞身段地质评价 |
2.3.1 隧道围岩分级 |
2.3.2 隧道洞身段工程地质评价 |
2.4 共和隧道存在的地质隐患及隐患分析 |
2.4.1 隧道瓦斯 |
2.4.2 隧道围岩开挖变形 |
2.4.3 共和隧道地质隐患分析 |
2.5 施工中遇到的工程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隧道围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
3.1 岩石力学特性试验方法介绍 |
3.1.1 实验室常规试验法 |
3.1.2 室内声波探测法 |
3.1.3 室内蠕变实验 |
3.2 共和隧道页岩实验结果 |
3.2.1 室内常规试验结果 |
3.2.2 饱和水试样声波探测实验数据 |
3.2.3 页岩流变特性研究实验数据 |
3.3 共和隧道页岩试验数据分析 |
3.3.1 基本岩石力学参数与围压的相关模型 |
3.3.2 浸水时间与岩石力学参数的相关模型 |
3.3.3 共和隧道页岩流变特性的相关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共和隧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措施研究 |
4.1 隧道支护理论研究 |
4.1.1 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应力分析 |
4.1.2 围岩大变形支护原理 |
4.1.3 围岩支护抗力计算 |
4.1.4 围岩与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分析 |
4.1.5 新奥法隧道支护理论 |
4.2 基于ANSYS 的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4.2.1 ANSYS 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2 有限元计算简化过程 |
4.2.3 有限元模拟过程 |
4.2.4 隧道模拟结果分析 |
4.2.5 埋深对隧道变形的影响分析 |
4.2.6 隧道锚杆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
4.3 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支护措施 |
4.3.1 隧道围岩支护原则 |
4.3.2 隧道衬砌及支护措施预设计 |
4.3.3 隧道围岩松动圈探测 |
4.3.4 隧道施工阶段围岩支护措施 |
4.4 共和隧道现场监控量测 |
4.4.1 监控量测方案 |
4.4.2 监控量测成果分析 |
4.5 小结 |
5 隧道围岩衬砌结构长期可靠性研究 |
5.1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5.1.1 结构极限状态与功能函数 |
5.1.2 失效概率与结构可靠度 |
5.1.3 结构可靠指标 |
5.2 结构可靠度分析的方法 |
5.2.1 中心点法 |
5.2.2 演算点法(JC 法) |
5.2.3 随机有限元法 |
5.3 Mento Carlo 法 |
5.3.1 Mento Carlo 法基本原理 |
5.3.2 随机参数的产生 |
5.3.3 随机变量的抽取 |
5.4 衬砌结构可靠度分析中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
5.4.1 混凝土和砌体偏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 |
5.4.2 整体式衬砌极限状态设计式的建立 |
5.6 蒙特卡洛法结果分析 |
5.6.1 随机输入参数的分布函数图 |
5.6.2 统计分析 |
5.7 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学习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6)隧道特殊大变形段初支开裂机理及二次衬砌结构可靠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围岩大变形 |
1.3.2 围岩大变形机制 |
1.3.3 围岩稳定性分析的理论研究 |
1.3.4 围岩支护理论 |
1.3.5 围岩变形的预测与监控 |
1.3.6 隧道衬砌结构长期可靠性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2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2 共和隧道概况及主要工程地质难题 |
2.1 工程概述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及地震 |
2.4 隧道水文地质 |
2.5 不良地质现象 |
2.5.1 瓦斯 |
2.5.2 顺层偏压 |
2.5.3 围岩二次变形 |
2.6 隧道围岩分级 |
2.7 工程地质难题及病害特点 |
2.7.1 工程地质难题 |
2.7.2 工程病害特点 |
2.8 本章小结 |
3 共和隧道页岩饱水软化及蠕变本构试验研究 |
3.1 共和隧道页岩基本力学性质试验 |
3.1.1 力学性能测试系统 |
3.1.2 单轴试验及分析 |
3.1.3 三轴试验及分析 |
3.1.4 力学参数 |
3.2 共和隧道页岩饱水软化试验研究 |
3.2.1 实验目的 |
3.2.2 试验方案 |
3.2.3 声波测试系统及误差分析 |
3.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共和隧道页岩蠕变本构试验研究 |
3.4 试验结果对隧道初期支护设计的影响分析 |
3.4.1 初期支护作用机理 |
3.4.2 初期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
3.4.3 共和隧道大变形软弱段初支设计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4 共和隧道大变形开裂段施工全过程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
4.1 离散元概况及基本原理 |
4.1.1 离散元研究概况及特点 |
4.1.2 离散元法基本原理 |
4.2 开裂段施工全过程离散元数值模拟及分析 |
4.2.1 离散元粘性本构模型 |
4.2.2 阻尼系数选取 |
4.2.3 时步选取 |
4.2.4 共和隧道离散元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
4.2.5 隧道围岩应力演化分析 |
4.2.6 隧道破坏模式分析 |
4.2.7 节理参数对隧道变形的影响分析 |
4.2.8 隧道锚杆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共和隧道大变形开裂段现场量测及试验研究 |
5.1 隧道动态设计原理 |
5.2 隧道量测理论及分析方法 |
5.2.1 隧道量测理论 |
5.2.2 隧道量测信息的反馈方法 |
5.3 ZK41+130~ZK41+160 试验段常规量测数据分析 |
5.3.1 量测原理及方法 |
5.3.2 量测数据分析及处理 |
5.4 ZK41+130~ZK41+160 试验段钢支撑内力测试 |
5.4.1 测试方法及原理 |
5.4.2 数据分析及处理 |
5.5 锚杆轴力测试 |
5.5.1 测试原理及方法 |
5.5.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6 隧道松动圈探测 |
5.6.1 探测原理及方法 |
5.6.2 探测结果及分析 |
5.7 共和隧道大变形开裂成因分析及合理方案确定 |
5.7.1 大变形开裂成因 |
5.7.2 大变形开裂段合理初支方案确定 |
5.8 本章小结 |
6 隧道衬砌结构长期可靠性评估模型及方法研究 |
6.1 衬砌结构的破坏准则与破坏机制 |
6.1.1 衬砌结构的破坏准则 |
6.1.2 结构的破坏机制 |
6.2 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可靠度分析 |
6.2.1 随机过程的交差问题 |
6.2.2 基于泊松过程法的随机结构的首次超越可靠性分析 |
6.2.3 基于瑞雷分布法和正态分布法的动力可靠性计算 |
6.3 基于首次超越破坏准则结构动力可靠性分析 |
6.3.1 外力扰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
6.3.2 可靠度计算示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简介 |
B. 作者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C. 作者学习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破碎煤岩体化学注浆加固材料研制及渗透扩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注浆概述 |
1.1.1 注浆技术的发展过程 |
1.1.2 注浆方法 |
1.2 注浆材料 |
1.2.1 常见化学注浆材料 |
1.2.2 国内外注浆材料应用和研究上存在的问题 |
1.3 渗透注浆理论综述 |
1.3.1 浆液为牛顿流体型作匀速运动的渗透理论 |
1.3.2 浆液为牛顿流体时作减速运动的渗透理论 |
1.3.3 界面为球面的非稳定双相流渗透理论公式 |
1.3.4 浆液为宾汉姆流体型的渗透理论 |
1.3.5 变流体的渗透理论 |
1.3.6 基于驱替机制的浆液渗透理论 |
1.3.7 注浆理论存在的问题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煤岩体渗透注浆的理论基础 |
2.1 浆液的流变性 |
2.1.1 牛顿(Newton)流体 |
2.1.2 宾汉姆(Bingham)流体 |
2.1.3 圆管中牛顿体与宾汉体的区别及其速度分布 |
2.2 化学浆液与被注介质的作用关系 |
2.2.1 浆液与岩土间的润湿性 |
2.2.2 化学注浆中吸湿性及其存在的条件 |
2.2.3 被注介质强度增长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化学注浆材料研制及渗透模拟试验研究 |
3.1 聚氨酯堵水兼加固材料研究 |
3.1.1 聚氨酯材料的基本反应原理 |
3.1.2 聚氨酯材料特性 |
3.1.3 研制的堵水加固聚氨酯材料性能 |
3.2 低粘度脲醛加固材料研究 |
3.2.1 脲醛树脂反应机理 |
3.2.2 脲醛材料的性能 |
3.3 注浆渗透性模拟试验 |
3.3.1 试验装置 |
3.3.2 试验操作步骤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渗透注浆试验的数值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破碎煤岩体化学注浆加固堵水作用机理研究 |
4.1 破碎煤岩体注浆堵水机理研究 |
4.1.1 岩体中裂隙分布、渗流水力学特征与化学注浆堵水机理 |
4.1.2 注浆堵水参数研究 |
4.2 破碎煤岩体化学注浆加固机理研究 |
4.2.1 化学注浆加固机理 |
4.2.2 煤岩体内裂隙、孔隙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浆扩散模型研究 |
5.1 水平单裂隙径向扩散模型 |
5.2 倾斜裂隙注浆扩散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例分析 |
6.1 注浆加固实例分析 |
6.1.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6.1.2 工作面地质与生产条件 |
6.1.3 注浆加固方案 |
6.1.4 化学注浆加固材料及工艺和机具 |
6.1.5 加固效果与巷道围岩变形分析 |
6.2 注浆堵水实例分析 |
6.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6.2.2 注浆堵水方案 |
6.2.3 注浆堵水效果分析 |
6.3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
(8)密肋壁板结构全寿命质量控制与建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密肋壁板结构的研究背景 |
1.1.2 密肋壁板结构的设计思想及相关研究 |
1.1.3 密肋壁板结构特点 |
1.1.4 密肋壁板结构的发展前景 |
1.1.5 本文研究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全寿命周期质量控制与建造管理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全寿命周期质量控制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建造管理相关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研究发展概况 |
1.3.1 质量管理的发展 |
1.3.2 国外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经验 |
1.3.3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现状 |
1.4 我国建筑工程建造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1.4.1 我国建筑工程建造技术研究现状 |
1.4.2 我国建筑工程建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全寿命周期中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与科学决策系统研究 |
2.1 密肋壁板结构工程质量与寿命关系模型研究 |
2.1.1 引言 |
2.1.2 密肋壁板结构质量及使用寿命分析模型 |
2.1.3 结构质量与使用寿命关系模型的建立 |
2.2 工程项目多目标综合评价中的DEA方法 |
2.2.1 引言 |
2.2.2 DEA评价模型的建立 |
2.3 工程项目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2.3.1 引言 |
2.3.2 社会效果评价的多层次指标体系 |
2.3.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2.4 建设部科技节能示范小区——唐山荣泰园小区工程可行性论证 |
2.4.1 项目概况 |
2.4.2 技术方案 |
2.4.3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2.4.4 工程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分析 |
2.5 小结 |
3 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结构全寿命总费用评估与设计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3.1 投资—效益准则 |
3.2 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全寿命总费用评估 |
3.2.1 初始费用评估 |
3.2.2 维修费用和人员伤亡评估 |
3.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构失效损失费用评估 |
3.4 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结构分灾抗震优化设计方法 |
3.4.1 分灾抗震设计 |
3.4.2 密肋壁板结构分灾抗震设计 |
3.5 工程设计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3.5.1 工程设计人员职业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2 提高工程设计人员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的对策 |
3.6 小结 |
4 密肋壁板结构建造技术研究 |
4.1 复合墙板生产工艺方法研究 |
4.1.1 复合墙板生产工艺 |
4.1.2 外墙板保温构造处理方法 |
4.2 密肋壁板结构装配整体式施工工艺方法 |
4.2.1 墙板安装 |
4.2.2 连接构造 |
4.3 密肋壁板结构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
4.3.1 地基处理方法与基础方案选用 |
4.3.2 密肋壁板结构示范小区工程地基处理 |
4.3.3 密肋壁板结构地基—基础—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
4.4 小结 |
5 密肋壁板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
5.1 工程质量控制理论与方法 |
5.1.1 工程质量控制理论 |
5.1.2 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
5.1.3 密肋壁板结构质量控制过程 |
5.2 西安更新街小区工程“全项目、全过程和全员”质量控制 |
5.2.1 工程概况 |
5.2.2 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依据 |
5.2.3 “三全”(全项目、全过程和全员)质量控制 |
5.2.4 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技术措施 |
5.3 小结 |
6 密肋壁板结构全寿命周期中的使用管理及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 |
6.1 中外建筑工程使用维护管理对比分析 |
6.1.1 建筑工程维护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
6.1.2 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维护管理现状 |
6.1.3 国外建筑工程维护管理现状 |
6.1.4 国外建筑工程维护管理与我国的对比 |
6.2 密肋壁板结构使用维护管理方法探讨 |
6.3 密肋壁板结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 |
6.3.1 结构安全可靠性检测方法和评估内容 |
6.3.2 密肋壁板服役结构安全可靠性评价 |
6.3.3 概率Pushover分析方法在密肋壁板结构体系抗震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 |
6.3.4 神经元网络技术在密肋壁板结构体系耐久性评定中的应用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边坡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工程的不确定性 |
1.2.2 可靠度理论 |
1.2.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边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
2.1 边坡危害的影响因素及其指标分类 |
2.1.1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 |
2.1.2 边坡危险性的主要内容 |
2.1.3 影响边坡危险因素分析 |
2.1.4 边坡危险性指标分类 |
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边坡危险性评价 |
2.3 基于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层次分析法 |
2.3.1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基础理论 |
2.3.2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向量的计算 |
2.3.3 计算过程分析 |
2.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边坡危害性分析 |
2.4.1 边坡重要程度分析 |
2.4.2 边坡危害量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滑坡灾害易损性分析 |
3.1 易损性评价的内容和构成 |
3.2 受灾体类型分类 |
3.2.1 滑坡灾害破坏效应分析 |
3.2.2 受灾体类型分类 |
3.2.3 受灾体评价方法 |
3.3 社会易损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可靠度的边坡风险决策 |
4.1 风险管理过程 |
4.2 可接受风险水平分析 |
4.2.1 可接受风险的评价方法 |
4.2.2 可接受风险分析 |
4.3 风险分析决策的基本理论 |
4.3.1 风险决策模型 |
4.3.2 决策分析 |
4.3.3 效益理论基本原理 |
4.3.4 决策准则 |
4.4 基于可靠度的边坡工程风险决策 |
4.5 本章小结 |
5 边坡可靠度风险设计 |
5.1 边坡设计方法 |
5.1.1 确定性设计方法 |
5.1.2 边坡可靠度分析方法 |
5.1.3 功能函数分析 |
5.1.4 设计方法对比分析 |
5.2 边坡可靠度风险分析 |
5.2.1 边坡稳定的经济分析 |
5.2.2 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
5.2.3 边坡风险设计方法 |
5.3 设计应用举例 |
5.4 本章小结 |
6 边坡防灾工程经济风险分析 |
6.1 滑坡常用治理方法及分析 |
6.2 边坡防灾工程经济评价 |
6.2.1 防灾工程减灾效益 |
6.2.2 防灾工程增值效益 |
6.2.3 防灾工程评价准则 |
6.2.4 防灾投资动态分析 |
6.2.5 防灾效益计算 |
6.3 防灾工程可靠度分析 |
6.3.1 均值与方差的确定 |
6.3.2 防治措施可靠性分析 |
6.4 边坡工程风险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可靠度的边坡风险设计应用 |
7.1 基于风险评价的工程方案决策 |
7.1.1 工程概况 |
7.1.2 边坡稳定性分析 |
7.1.3 工程治理方案 |
7.2 方案风险决策 |
7.2.1 风险决策 |
7.2.2 补充试验费用分析 |
7.2.3 基于风险的可靠度设计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建议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10)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软岩性质及其工程分类 |
1.2.1 软岩性质 |
1.2.2 软岩工程分类 |
1.3 软岩巷道常用支护理论 |
1.3.1 软岩巷道支护特性 |
1.3.2 常用支护理论 |
1.4 围岩—支护作用机理 |
1.4.1 巷道金属支架 |
1.4.2 锚喷支护与锚网喷支护 |
1.4.3 锚索支护与锚网索支护 |
1.4.4 锚注支护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锚注支护机理研究 |
2.1 锚注支护机理分析 |
2.2 注浆加固作用分析 |
2.3 锚注支护和围岩共同作用分析 |
2.3.1 弹性区(Ⅲ)的应力及位移 |
2.3.2 塑性软化区(Ⅱ区)的应力和位移 |
2.3.3 残余强度区的应力和位移 |
2.3.4 求解~Rp和~R1 |
2.3.5 在残余应力区注浆后的应力应变及位移的变化 |
2.3.6 求注浆区的应力和位移 |
2.3.7 应力、位移和锚注参数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软岩巷道锚注支护设计 |
3.1 浆液选择 |
3.1.1 化学注浆 |
3.1.2 水泥浆液 |
3.2 注浆参数 |
3.2.1 浆液扩散半径 |
3.2.2 注浆压力 |
3.2.3 浆液浓度 |
3.2.4 注浆量 |
3.2.5 注浆时间 |
3.3 施工工艺及设备 |
3.3.1 内注浆锚杆施工工艺 |
3.3.2 注浆施工工艺 |
3.3.3 注浆作业所需材料与设备 |
3.3.4 锚注施工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 |
3.3.5 锚注支护劳动组织 |
第四章 软岩巷道变形与支护特点及桃园矿地压显现规律 |
4.1 软岩巷道变形形态 |
4.2 软岩巷道破坏机理 |
4.3 软岩巷道支护原则 |
4.4 桃园煤矿软岩巷道支护现状与地压显现规律 |
4.4.1 桃园煤矿软岩支护现状 |
4.4.2 桃园煤矿地压显现规律 |
4.5 锚注巷道数值模拟与锚注适用性分析 |
4.5.1 深部高应力煤层巷道锚注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
4.5.2 数值模拟计算软件的选取 |
4.5.3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建立的原则 |
4.5.4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5 模型Ⅱ、Ⅰ的计算结果比较 |
4.5.6 结论 |
第五章 桃园矿软岩巷道锚注支护工程实践 |
5.1 工程概况 |
5.2 试验巷道锚注设计与施工 |
5.2.1 锚注方案 |
5.2.2 主要支护技术参数 |
5.2.3 锚注施工工艺 |
5.2.4 锚注施工技术要求与措施 |
5.3 锚注支护监测与结果分析 |
5.3.1 监测原理与方法 |
5.3.2 现场量测的目的和意义 |
5.3.3 锚注施工监测内容 |
5.3.4 监测结果分析 |
5.4 技术经济比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锚注工程质量控制及可靠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应用[D]. 徐衍.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矿山巷道围岩数字钻进原位测试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 高红科. 山东大学, 2021(10)
- [3]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机理研究[D]. 李迎富. 安徽理工大学, 2012(10)
- [4]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锚注支护技术研究[D]. 梁苗. 河北工程大学, 2010(02)
- [5]共和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及衬砌可靠度研究[D]. 范为华. 重庆大学, 2009(12)
- [6]隧道特殊大变形段初支开裂机理及二次衬砌结构可靠度研究[D]. 滕宏伟. 重庆大学, 2008(06)
- [7]破碎煤岩体化学注浆加固材料研制及渗透扩散特性研究[D]. 冯志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7(06)
- [8]密肋壁板结构全寿命质量控制与建造技术研究[D]. 张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
- [9]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边坡风险评价研究[D]. 李东升. 重庆大学, 2006(01)
- [10]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D]. 张连福. 安徽理工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