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中脱铬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天琪,梁泽,张泽天,王俊超,李正军[1](2021)在《基于蓝湿革脱铬坯革的硅鞣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采用草酸和硫酸的混合物作为脱铬材料对蓝湿革进行脱铬处理,比较和分析了脱铬过程中酸用量、处理时间对皮革收缩温度和铬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蓝湿革脱铬坯革的硅鞣工艺技术,测试比较了蓝湿革脱铬后再硅鞣制备的含铬硅鞣革的耐湿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柔软度和耐黄变等性能。结果表明,脱铬过程中,脱铬材料酸用量相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皮革收缩温度和铬含量均逐步下降,然后趋于稳定;酸用量较大时这种变化更明显。两种用量脱铬后制备的含铬硅鞣革的性能差异不大,收缩温度都较高,力学性能和柔软度较好,耐黄变性能好。硅鞣剂渗透性好,在革中分布较为均匀。
蒋术林[2](2021)在《秸秆预处理对铬革屑胶原蛋白厌氧发酵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种类丰富。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大约为8.4×108t,但由于长期以来简单粗暴的处置方式,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还是雾霾、森林火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诱因。如今,普遍的研究表明,厌氧发酵技术是一种可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处置的高效手段,通过此方法可将农作物中难以被直接利用的生物质转化为乙醇、氢气、甲烷等清洁能源。通过此方法,不仅能够缓解化石能源资源缺乏的压力,还能减轻不当处理秸秆带来的环境风险。但秸秆表面蜡质层的存在和秸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紧密交联的特性,会降低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所以在厌氧发酵前对秸秆进行预处理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通过碱-酶结合法水解秸秆的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水解秸秆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酶比例、酶量、固液比和水解时长。通过凝胶色谱法对稻秸、麦秸水解液冻干物进行了分子量分布分析。将碱预处理后的稻秸、麦秸和稻秸水解液、麦秸水解液与脱铬革屑胶原蛋白液进行混合厌氧发酵,探究不同碳氮比、不同预处理程度对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分析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体系pH、VFAs浓度、SCOD浓度、氨氮浓度的变化。通过16rRNA高通量测序对发酵后发酵体系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纤维素-木聚糖酶单因素试验最佳水解条件为:酶比例3:2,酶量300 u:200 u,固液比1:20,水解时长72 h。优化后的稻秸水解液还原性糖浓度最高为17.19 mg/L,还原性糖产率最高为84.04%;优化后的麦秸水解液还原性糖浓度最高为12.55 mg/L,还原性糖产率最高为69.00%。(2)通过凝胶色谱对稻秸、麦秸水解液冻干物进行分子量分布分析,得到稻秸水解液冻干物数均分子量为1214,重均分子量为1372;麦秸水解液冻干物数均分子量为1223,重均分子量为1356。(3)C/N为25:1时,以4.5 g(以TC记)稻秸、麦秸为碳源发酵的日产气量、总产气量和累计甲烷产量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59.0 mL和190.0 mL、2002.1 mL 和 1944.0 mL、1221.3 mL 和 1277.2 mL,甲烷含量分别为61.0%和65.7%;以4.5 g(以TC记)稻秸、麦秸水解液为碳源发酵的日产气量、总产气量和累计甲烷产量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00.0 mL和187.8 mL、2841.9 mL 和 2814.1 mL、1960.9 mL 和 1933.3 mL,甲烷含量分别为 69.0%和 68.7%。(4)C/N为25:1时,以稻秸、麦秸为碳源发酵的SCOD去除率分别为75.1%和58.6%,氨氮积累浓度分别为3108.0 mg/L和2532.9 mg/L;以稻秸、麦秸水解液为碳源发酵SCOD去除率分别为59.2%和74.7%,氨氮积累浓度分别为 2034.0 mg/L 和 1828.6 mg/L。(5)对C/N为25:1条件下的四个不同碳源发酵体系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发现四个不同发酵体系微生物组成差异较小,物种丰度差异不显着,Anaerolinea同为四个不同碳源发酵体系的优势菌种。
丁凡[3](2020)在《利用含铬革屑制备胶原蛋白粉及其在阻垢剂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制革过程就是对生皮中的胶原蛋白进行交联变性的过程,使生皮蛋白质发生交联变性的物质称为鞣革剂。在当前制革工业中,鞣革剂的主要种类有:铬盐、栲胶、酸类、铝盐及高分子树脂类,其中以重金属铬的三价化合物占鞣革剂总量的85%。在经过削匀、修边等制革工序后,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其主要成分为铬和胶原蛋白,将这些固体废弃物中的铬盐脱除并提取其中的胶原蛋白,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思路。本课题首先使用酸、碱法共同处理含铬革屑,制备胶原蛋白粉产品。再使用酶法进一步水解以提升其水解度,降低水解产物(多肽、氨基酸)的分子量,释放更多的游离氨基,增加其反应活性。最后将得到的产物进行改性处理,用作抑制循环水中碳酸钙垢形成的阻垢剂,为铬革屑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使用碱法进行处理前,在铬革屑与水的体系中,加入革屑质量15%的浓硫酸于常温下预浸泡24 h,洗净沥干。向经过预处理的铬革屑中加入占其质量5%的CaO和3%的NaOH,于90℃以液固比为7的条件下水解8 h,经喷雾干燥制备出粗蛋白含量为90.19%、灰分含量为4.59%、含铬量为16 mg/kg、游离氨基含量为1.02%的胶原蛋白粉产品。为了更多地打断胶原多肽链中的肽键,获得小分子量产物,使用蛋白酶对酸碱法制备出的胶原蛋白粉进行再次水解。经实验得出以水解度(DH)为指标的最佳酶解工艺为:首先在液固比为25、水解温度为50℃、pH值为10、水解时间6 h、加酶量为5.5%的条件下进行碱性蛋白酶水解,升温使酶失活后,调节体系pH值为6,在水解温度为50℃、加酶量为4%的条件下使用中性蛋白酶继续水解6 h,最终得到胶原多肽粉产物的水解度为32.93%,游离氨基含量比酶解前提升了3.59%,使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检测其分子量为514 Da,属于小分子量肽。使用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对酶解胶原蛋白的肽链进行交联,再以丙烯酸作为接枝单体与交联胶原蛋白接枝共聚,得到富含羧基的改性产物。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对改性前后的分子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交联-接枝反应成功发生,且改性后分子的热稳定性显着提高。将改性产物用作循环水阻垢剂,通过静态阻垢实验,探究其对碳酸钙垢的抑制效果,得出结论为:当在体系中加入15 g丙烯酸单体、8%引发剂过硫酸铵(以单体质量计)、阻垢剂的用量为20 mg/L时,其阻垢率可达89.20%,相较于未改性原料的阻垢率提升了51.89%。使用扫描电镜(SEM)对碳酸钙晶体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阻垢剂的加入能够使碳酸钙晶体形态完全遭到破坏,进一步证实了改性产物具有较强的碳酸钙垢抑制效果。
郭瑞军[4](2020)在《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清洁化制革工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含铬皮碎料因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和铬盐,成为重要的可利用资源。如何回收含铬皮碎料中的有效成分,并将其循环应用于清洁化制革工艺,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和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碱水解法提取含铬皮碎料中的胶原蛋白,以回收的胶原蛋白水解物(CH)为原料,用三种不同结构类型的聚合物对其进行交联共聚改性后,制备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并将材料应用于少盐浸酸、少铬鞣制/复鞣、“紧凑型”工艺等清洁化制革中。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采用氨基树脂、丙烯酸树脂、芳香基树脂预聚体对CH进行交联共聚改性,制备得到三种不同结构类型的胶原蛋白复合材料,分别为胶原蛋白基氨基树脂(MCL)、胶原蛋白基丙烯酸树脂(NCL)和胶原蛋白基芳香型树脂(ACL)。利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DTG)、X射线衍射分析(XRD)、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对CH的改性发生在胶原多肽的无定形区;MCL分子结构中引入了一定量体型的三嗪环交联结构单元,NCL以线性分子结构为主,且羧基数量明显增加,ACL分子结构中引入了一定数量的极性芳基;同时,因聚合分子结构中三嗪和芳环极性单元的引入,MCL和ACL的分子排列更加有序规整;由于三种胶原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交联密度的不同,三种复合材料表现出不同的热分解稳定性,其中ACL的结构稳定性优于MCL和NCL。2)在少盐浸酸、少铬鞣制/复鞣工艺中的应用:将三种复合材料应用于浸酸、铬鞣、铬复鞣工序中,以实现少盐浸酸和少铬鞣制/复鞣清洁化制革技术。考察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用量、盐用量、铬粉用量对坯革力学性能、铬吸收率和铬分布的影响。应用于浸酸工序中,采用6%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对脱灰软化后的皮进行预鞣,盐用量为5%时,所得坯革的力学性能与常规浸酸所得坯革的性能相当,有效抑制浸酸皮过度酸膨胀现象的发生,可降低中性盐使用量25%~30%,其中MCL对酸肿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应用于铬鞣和铬复鞣工序中表明,加入三种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可有效增加铬的配位结合点,从而提升铬粉的吸收和结合率。应用于铬鞣工序中,采用6%的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对脱灰软化后的皮进行预鞣,浸酸盐用量为5%,铬粉用量为5%时,所得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提升7%~17%和6%~9%,坯革的收缩温度可达96℃以上,铬吸收率可以达到73%以上,与常规铬鞣相比,可减少铬粉使用量15%~19%;应用于蓝湿革铬复鞣工序中,蓝湿革经6%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预处理后,铬粉用量为3%时,所得坯革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增加8%~14%和2%~4%,铬吸收率可以达到71%以上,与常规铬复鞣相比,可减少铬粉使用量23%~27%。3)在填充工序中的应用:将三种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应用于填充工序中,采用填充、染色、加脂同浴进行的“紧凑型”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的加入可提高阴离子填料、染料及油脂的吸收率,降低综合废水中的总有机碳(TOC)含量11.2%~29.5%,同时改善坯革的力学性能,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提升14.2%~33.1%和33.2%~40.6%。其中经MCL和ACL填充后坯革相对紧实,NCL填充后坯革相对柔软,这与三种不同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的聚合分子结构特征有关。
李晓洁[5](2020)在《制革污泥超临界水氧化与超声协同脱铬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革污泥中不仅含有大量有机物,其中高含量的有毒金属Cr(Ⅲ)是限制其彻底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因素,寻求污泥无害化和重金属Cr(Ⅲ)高效回收处理技术一直是危险固体废弃物研究者的热点。本文针对制革污泥中Cr(Ⅲ)难以高效脱除的问题,选取代表性制革企业含铬污泥,在对污泥中Cr赋存形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超临界水氧化超声协同降解有机物及脱Cr效应、超声辅助无机酸协同浸提脱Cr效应,以期为制革污泥中Cr完全分离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本研究重点围绕超临界水氧化不同反应条件下超声协同氧化过程中Cr的固液两相分离实验,确定出超声协同超临界水氧化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氧化后固态Cr的形态变化及液态成分组成进行表征及对此过程中超声协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分述如下:(1)Ca、Fe、Cr和Al是制革污泥含量较高的金属,Cr的环境风险最为显着。制革污泥中Cr以酸溶态和有机结合态主为,占到总铬的66.17%,酸浸提后仍有15.87%的残渣态Cr存在,无法彻底实现无害化。(2)超声单独处理制革污泥时,实验研究探索了不同污泥含水率、不同超声条件下超声对有机质破解及Cr迁移的作用效果。含水率对超声效果有较大影响,在含水率85%及90%时,超声前后上清液TOC值可增加40%左右,含水率低于75%时,超声无效果。超声时间及超声功率对有机物的破解效果呈正相关,50%功率超声40 min,上清液TOC值由937.7 mg几上升至1467.1 mg/L,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Cr(Ⅲ)仍沉积在固相,Cr从污泥中分离无明显效果。(3)超临界水氧化单独处理制革污泥时,实验研究探索了不同含水率、不同超临界水氧化条件下对污泥中Cr形态转化及迁移的作用效果。氧化剂含量不足时,上清液TOC增高,而Cr无变化。在450℃下氧化比升高至1:1时,TOC的降解率可达97%,及Cr的迁移率可达47.7%。在500℃,30 MPa下TOC的降解率达99.8%,上清液TOC由1671.1 mg/L降低至9.1 mg/L,总Cr由11.9 mg/L升高至842.9 mg/L,从固相中分离率为49.58%,仍有大部分Cr以无机盐形式残留在固相。反应温度越高氧化作用越强,但反应压力却对TOC的降解与铬的氧化结果并无大的影响。(4)超声协同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制革污泥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750 W,超声30 min,污泥含水率85%,超临界温度470℃,压力为30 MPa。经过超声处理后的污泥在较为温和的超临界水氧化条件下,TOC降解率为99.8%的同时,Cr从固相中的分离率可升高至99.6%,且都以Cr2072-形式存在。固态残渣铬可以达到无害化要求,上清液Cr(Cr2072-)可以达到资源化回收要求。上述研究证明,超声预处理对破解污泥中铬与有机物及无机物的结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空化效应及自由基效应会破解大分子有机物之间的结构,会使无机组分粒径变小,污泥被破碎的同时,Cr被暴露至污泥颗粒表面,使后续实验Cr(Ⅲ)更容易转化为Cr(Ⅵ),也为浸提和超临界水氧化脱铬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王晴[6](2020)在《制革复鞣废水中聚合物-Cr的络合及去除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物-铬配鞣法在制革工业中得到广泛,使制革复鞣废水铬与聚合物鞣剂主要以络合态形式存在。“有机聚合物-Cr”稳定配合物的存在也成为制革废水中铬减排的难题。截止目前,水相中有机聚合物与Cr的相互作用、形态转化及去除行为的研究报道几乎空白。本研究考察了制革复鞣工段典型化学品与铬的络合物稳定性及去除规律。并以典型聚合物鞣剂单宁酸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单宁酸与Cr(Ⅲ)的络合结构,并借助“微滤+超滤”膜逐级分离表征的方法对络合物在溶液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单宁-Cr(Ⅲ)络合物的碱沉淀及氧化破络脱铬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取了复鞣工段中常用的聚合物鞣剂DHN、RST、NHK进行了络合模拟,分别考察了络合物在碱沉淀、混凝沉淀、Fenton氧化后TOC、Cr的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RST、NHK等聚合物与Cr之间存在强络合作用,导致Cr难以通过碱沉淀去除,且有机物浓度越高,Cr的去除率越低。混凝沉淀可有效去除溶液中的Cr,但由于产生了富含有机质的含铬污泥,作为危废的处理成本高。Fenton氧化对TOC的去除率高于混凝沉淀,Fenton氧化后溶液中残留的Cr浓度仍在10 mg·L-1左右。2)以植物鞣剂中的主要成分单宁酸作为研究对象与Cr(Ⅲ)络合发现,单宁酸水溶液中TOC主要集中分布在<1 KDa的粒径范围内,这是由于单宁酸水解所致。单宁酸与Cr(Ⅲ)络合后,其TOC和Cr主要分布在粒径尺寸更大的范围内(0.1 μm~100 KDa和100 KDa~50 KDa)。碱沉淀去除规律表明单宁-Cr(Ⅲ)铬络合物在pH为7~8时Cr的去除率最高,且溶液中残留TOC和Cr均集中分布在0.1 μm~100 KDa和100 KDa~50 KDa粒径范围内。3)通过对单宁-Cr(Ⅲ)络合物的Fenton氧化研究发现,在Fenton氧化的最佳条件下,溶液中TOC和Cr的残留浓度仍分别高达46.82 mg·L-1和23.04 mg·L-1,氧化后溶液中Cr(Ⅵ)的形成与积累可以忽略不计。氧化产物中TOC和Cr主要分布在0.45 μm~0.22 μm和<1 KDa范围内。结合组合光谱分析表明单宁-Cr(Ⅲ)氧化过程中生成了高度共轭的结构复杂的产物,产物中含氧官能团与Cr之间存在化学键的作用。最后通过验证提出了单宁-Cr(Ⅲ)络合物在Fenton氧化过程中的去除路径。·OH首先将络合态的Cr(Ⅲ)氧化为Cr(Ⅵ)。同时单宁酸的中间产物可将氧化生成的Cr(Ⅵ)还原为Cr(Ⅲ),并与Cr(Ⅲ)再次络合,阻碍了 Cr的去除。
陈博[7](2020)在《羧基化改性单宁酸/蛋白粉的制备及其助铬鞣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传统铬鞣方法会在制革废液中残留大量Cr2O3,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危害,而且对于铬资源也是一种浪费,会增加制革企业的废水处理成本,不利于制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单宁酸和蛋白粉为原料,对其进行羧基化改性,合成了一系列铬鞣助剂,并将其应用于铬鞣工艺中,以期对制革产业的清洁化生产有辅助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四个部分:(1)以单宁酸和一氯乙酸为原料,在水性体系中,分别控制单宁酸与一氯乙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制得TAMO-1,物质的量之比为1:10制得TAM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2制得TAMO-3,以蓝湿革的收缩温度和废液中的Cr2O3含量为指标,确定最佳铬鞣助剂为TAMO-2。蓝湿革中Cr2O3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加入铬鞣助剂TAMO-2的蓝湿革中Cr2O3含量最高,其扫描电镜结果也表明加入铬鞣助剂TAMO-2的坯革粒面最为平整。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铬鞣助剂TAMO-2的最佳用量为4.0%,对应最佳铬粉用量为4.5%,通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发现当铬鞣助剂TAMO-2的用量为4.0%时,加入4.5%的铬粉与6.0%的铬粉所得蓝湿革的胶原纤维分散性相差不大。再对其蓝湿革中Cr2O3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当铬粉用量从4.5%增加至6.0%时,蓝湿革中间层的Cr2O3含量增加较少,再结合蓝湿革的收缩温度,可知所增加的铬粉大多数结合在皮胶原纤维的表面,因此从环保角度考虑,选择铬粉用量为4.5%。(2)利用柠檬酸对水解蛋白粉进行水解,控制不同的水解时间,得到三种不同分子量的水解蛋白,分别为SJDB-1、SJDB-2、SJDB-3,通过GPC结果分析蛋白粉的水解程度。利用乙醛酸对其分别进行改性,得到三种铬鞣助剂PGA-1、PGA-2、PGA-3,以废液中Cr2O3的含量和蓝湿革的收缩温度为指标确定最佳铬鞣助剂为PGA-2,蓝湿革中Cr2O3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加入铬鞣助剂PGA-2的蓝湿革中Cr2O3含量最高,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加入铬鞣助剂PGA-2时胶原纤维分散性最好。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铬鞣助剂PGA-2的最佳用量为5.0%,对应最佳铬粉用量为5.0%,通过电镜观测发现当铬鞣助剂PGA-2的用量为5.0%时,加入5.0%的铬粉与6.0%的铬粉所得蓝湿革的胶原纤维分散程度相似。再对其蓝湿革中Cr2O3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当铬粉用量从5.0%增加至6.0%时,蓝湿革中间层的Cr2O3含量增加较少,再结合蓝湿革的收缩温度,可知所增加的铬粉大多数结合在皮胶原纤维的表面,因此从环保角度考虑,选择铬粉用量为5.0%。(3)再利用一氯乙酸分别对SJDB-1、SJDB-2、SJDB-3进行改性,得到三种铬鞣助剂PGMO-1、PGMO-2、PGMO-3,以蓝湿革的收缩温度和废液中的Cr2O3含量为指标,确定最佳铬鞣助剂为PGMO-2,对蓝湿革中Cr2O3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加入铬鞣助剂PGMO-2的蓝湿革中Cr2O3含量最高,而SEM扫描结果表明加入铬鞣助剂PGMO-2的坯革粒面最为平整。利用单因素法确定铬鞣助剂PGMO-2的最佳用量为6.0%,对应最佳铬粉用量为5.0%,通过电镜观测发现当铬鞣助剂PGMO-2的用量为6.0%时,加入5.0%的铬粉与6.0%的铬粉所得蓝湿革的胶原纤维分散性相似。再对其蓝湿革中Cr2O3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当铬粉用量从5.0%增加至6.0%时,蓝湿革中间层的Cr2O3含量增加较少,再结合蓝湿革的收缩温度,可知所增加的铬粉大多数结合在皮胶原纤维的表面,因此从环保角度考虑,选择铬粉用量为5.0%。(4)通过环保影响以及BOD5/COD考察分析了 TAMO-2、PGA-2、PGMO-2铬鞣助剂的环境生态性,结果表明TAMO-2、PGA-2、PGMO-2的BOD5/COD 值均高于 0.45,并且其废液的 EIA(COD、BOD5、SS、TS、DS)数值均低于未加铬鞣助剂的传统废液,这表明铬鞣助剂TAMO-2、PGA-2、PGMO-2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利于制革工业的清洁化生产,对于制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陈丰羽[8](2020)在《制革污泥中铬的超声酸浸氧化回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革含铬废水经过物化沉淀处理产生的制革污泥中Cr含量通常在40-80 g/kg,有机组分含量约50%-70%。制革污泥年产量大,环境风险高,因此其处理处置是关系到制革行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目前化学浸提法处理制革污泥存在脱Cr不彻底和后续回收利用难的问题。本论文针对传统方法脱Cr不彻底的和Cr回收利用难的技术难题,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化学浸提法提取制革污泥中的Cr,评价了 3种不同无机酸对Cr的浸出效果,选择最佳化学浸提剂,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实验条件;通过难提取形态Cr的浸出率评价了不同超声方式、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化学浸提法的辅助有效性;进一步利用重铬酸钾(K2Cr2O7)+双氧水(H2O2)作为氧化剂去除含Cr浸提液中溶解性有机质(DOM),以TOC去除率表征DOM的去除效果,同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氧化剂的最佳投加量,后续探究了 Cr和H2O2在液相体系中类芬顿(Fenton-like)反应的发生条件,期望为制革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工程化依据,实现其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无机酸HCl、H2SO4、HNO3作为化学浸提剂处理制革污泥,H2SO4对Cr的浸出效果最佳。在固液比1:30、H2SO4浓度0.5 mol/L和反应时间3 h的实验条件下,Cr浸出率可达85.42%。通过添加0.1 mol/L柠檬酸可发挥其酸浸及螯合双重作用,使Cr浸出率提升至88.82%。(2)探头式超声辅助化学浸提法浸出难提取形态Cr的效果明显优于水槽式超声,且提升超声功率能够有效提升Cr的浸出率。低超声功率下,增加超声时间,Cr浸出率的提升更为明显,高超声功率下超声时间对Cr浸出率的影响会弱化。在超声功率750 W,超声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Cr浸出率可达至95.62%,同时污泥减量47.09%。(3)在50℃,反应时间2h,K2Cr2O7固体粉末投加量为0.4%(质量分数)和30%H2O2投加量为15%(体积分数)的实验条件下,氧化反应对浸提液中TOC去除率达到78.02%,氧化后Cr全部以Cr(Ⅲ)形式存在,符合皮革鞣制工艺的需求。Cr(Ⅵ)及Cr(Ⅲ)在液相体系中与H2O2发生类芬顿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条件为pH>5的中性或弱碱性条件。后续进行制革污泥酸浸氧化中试实验,污泥脱Cr率达到79.1%,浸提液TOC去除率达到73%,最终所得Cr液符合皮革鞣制工艺的Cr液回用要求。
胡浩岩[9](2020)在《降解胶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和应用》文中认为氧化石墨烯(GO)作为石墨烯的衍生物,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以及高强度,由于其片层上含有大量的羧基、羟基与环氧基等活性基团,使其亲水性增强,可以分散在水相中形成均匀的分散体系,用于制备复合材料等。本文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了 GO,使用碱降解与胶原蛋白酶降解相结合的方法降解含铬废皮屑制备降解胶原蛋白,再使用降解胶原蛋白对GO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GO用于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GO复合材料超滤膜。同时用降解胶原与改性GO复配制备发泡剂,改性GO能够提高发泡剂的性能。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使用碱性降解的方法对含铬废皮屑进行降解,通过正交实验对降解温度、降解时间、CaO及NaOH的用量进行了探索和优化,以降解胶原的降解率、分子量与氨基态氮含量等为考察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以降解率为主要指标,当降解温度为80℃、降解时间为8h、CaO用量为8 wt.%,NaOH用量为6 wt.%时所获得降解胶原的降解率最大为99.6%;以氨基态氮含量为主要指标,当降解条件为温度60℃、时间10 h、CaO用量为12 wt.%及NaOH用量为6 wt.%时,降解胶原中氨基态氮含量最高为1.58%;当降解条件为温度80℃、时间6 h、CaO用量为12 wt.%及NaOH用量为5 wt.%时,降解胶原分子量最小为15.85kDa。(2)以小分子量与大氨基态氮含量为期望指标,结合环保的要求,先对含铬废皮屑在80℃时,采用8 wt.%的CaO和6 wt.%的NaOH进行碱降解。再对其进行酶降解并对酶降解的时间、温度、酶用量及pH值四个指标进行探索及正交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酶用量为0.7 w.t%、pH为7.5时降解4 h所得降解胶原蛋白质中氨基态氮含量最大为4.02%;在温度为50℃、酶用量为0.5 wt.%、pH为8.5时降解3 h所得降解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小为5.95kDa。最终确定酶降解条件为温度50℃、时间4h、酶用量0.7 wt.%及pH7.5。在此条件下制备了甘氨酸、谷氨酸与降解胶原羧基化改性的GO。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仪器对改性的GO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O片层表面羧基含量增加,片层间距变大,并且在水中分散更加稳定,而降解胶原对GO的羧基化能力与谷氨酸相近。(3)将降解胶原蛋白改性的GO(fGO)用于制备PVDF/fGO/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超滤膜,对超滤膜的纯水通量、亲水性及抗污性等重要参数做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掺杂了甘氨酸,谷氨酸与降解胶原蛋白改性GO的超滤膜的综合性能提高,膜的纯水通量与通量恢复率都有较大的提升,膜表面亲水性增强,但平均孔径变大,导致在过滤时截留率在4%以内,比起纯PVDF/PVP超滤膜有轻减小;GO的最佳添加量为0.75 wt.%,fGO的最佳添加量为1.0 wt.%。(4)使用降解胶原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制备水泥发泡剂,使用fGO对发泡剂进行改性,制备了降解胶原/fGO复合水泥发泡剂,实验结果表明fGO能够降低泡沫的泌水量与沉降距离,发泡倍数达到22倍,fGO的加入使泡沫混凝土绝干密度减小到643.01kg/m3、抗压强度提高了 11.2%。同时,研究了降解胶原/fGO复合水泥发泡剂制备发泡混凝土对于染料和三价铬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对于染料的吸附率为87.65%,对于三价铬的吸附率为85.36%,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
王小卓,温会涛,梁永贤,姚庆达,杨义清,但卫华[10](2019)在《含铬革屑脱铬提取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制革含铬革屑的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和铬,具有较大的资源化利用价值。国内外对含铬革屑资源化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氧化法、水解法及结合法等脱铬提取胶原蛋白的技术。为实现含铬革屑资源化,促进制革工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含铬革屑脱铬率与胶原蛋白提取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简要介绍了各种含铬革屑的资源化技术,分析各种资源化技术的特点与优缺点。提出结合法应为含铬革屑脱铬提取胶原蛋白的最佳方法,并对含铬革屑的资源化利用前景作了展望。
二、水中脱铬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中脱铬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蓝湿革脱铬坯革的硅鞣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材料 |
2.3 蓝湿革的脱铬工艺 |
2.4 基于蓝湿革脱铬坯革的硅鞣工艺 |
2.4.1 硅鞣剂溶液的配制 |
2.4.2 硅鞣工艺 |
2.5 测试与表征 |
2.5.1 收缩温度的测定 |
2.5.2 铬含量的测定 |
2.5.3 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2.5.4 皮革粒面显微形貌观察 |
2.5.5 力学性能的测定 |
2.5.6 柔软度 |
2.5.7 耐黄变性 |
2.5.8 硅鞣剂的分布 |
2.5.8. 1 热重分析(TGA) |
2.5.8. 2 X射线能谱分析(EDS)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脱铬材料用量和脱铬时间对蓝湿革Ts的影响 |
3.2 脱铬材料用量和脱铬时间对蓝湿革铬含量影响 |
3.3 脱铬革粒面的显微形貌和脱铬浴液中Hyp的含量变化 |
3.4 含铬硅鞣革的Ts |
3.5 含铬硅鞣革硅鞣剂的分布 |
3.6 含铬硅鞣革的力学性能和感官粒面形貌 |
3.7 含铬硅鞣革的耐黄变性 |
4 结论 |
(2)秸秆预处理对铬革屑胶原蛋白厌氧发酵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稻秸、麦秸和铬革屑的组成和特性 |
1.3 厌氧发酵技术研究 |
1.3.1 厌氧发酵原理 |
1.3.2 厌氧发酵技术的主要影响因子 |
1.3.3 厌氧发酵装置 |
1.3.4 厌氧发酵的微生物组成 |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2.2 试验装置 |
2.3 秸秆碱-酶水解试验 |
2.3.1 秸秆碱预处理 |
2.3.2 纤维素-木聚糖酶水解 |
2.4 秸秆水解液与胶原蛋白液厌氧发酵优化试验 |
2.4.1 预处理程度秸秆对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
2.4.2 碳氮比对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
2.5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6 试验测试项目及方法 |
2.6.1 试验原料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2.6.2 秸秆水解液还原性糖测定 |
2.6.3 秸秆水解液冻干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6.4 秸秆水解液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2.6.5 发酵液SCOD和NH_3-N的测定 |
2.6.6 发酵液pH和VFAs的测定 |
2.6.7 厌氧发酵产气量和气体组分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纤维素-木聚糖酶水解麦秸、稻秸单因素优化试验 |
3.1.1 酶比例对秸秆水解的影响 |
3.1.2 酶量对秸秆水解的影响 |
3.1.3 固液比对秸秆水解的影响 |
3.1.4 反应时间对秸秆水解的影响 |
3.2 秸秆水解液冻干物分析 |
3.2.1 水解液红外光谱分析 |
3.2.2 秸秆水解液分子量分布分析 |
3.3 秸秆水解液和胶原蛋白液厌氧发酵的产气特性 |
3.3.1 碳氮比对稻秸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
3.3.2 碳氮比对麦秸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
3.4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4.1 Alpha多样性分析 |
3.4.2 Beta多样性分析 |
3.4.3 不同处理样品门和属水平上的物种组成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利用含铬革屑制备胶原蛋白粉及其在阻垢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制革行业的发展现状 |
1.2 脱铬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铬鞣基本原理 |
1.2.2 酸法脱铬 |
1.2.3 碱法脱铬 |
1.2.4 酸碱交替法脱铬 |
1.2.5 酶法脱铬 |
1.2.6 氧化法脱铬 |
1.3 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
1.3.1 胶原蛋白的结构 |
1.3.2 胶原蛋白的提取 |
1.3.3 胶原蛋白的理化特性 |
1.3.4 胶原蛋白的应用 |
1.4 胶原蛋白粉的制备工艺 |
1.5 循环水阻垢剂的研究现状 |
1.5.1 循环水阻垢剂的阻垢机理 |
1.5.2 天然聚合物阻垢剂 |
1.6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提出 |
1.6.2 研究内容 |
2 酸碱联合法制备胶原蛋白粉的工艺探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铬革屑理化性质检测 |
2.3.1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2 灰分含量的测定 |
2.3.3 含铬量的测定 |
2.3.4 氮含量的测定 |
2.4 制备胶原蛋白粉 |
2.4.1 喷雾干燥机的工作参数 |
2.4.2 胶原蛋白粉的质量标准 |
2.4.3 碱用量的探究 |
2.4.3.1 NaOH水解制备胶原蛋白粉 |
2.4.3.2 CaO水解制备胶原蛋白粉 |
2.4.3.3 CaO与NaOH复合水解制备胶原蛋白粉 |
2.4.4 碱水解条件的工艺优化 |
2.4.4.1 水解时间的单因素实验 |
2.4.4.2 水解温度的单因素实验 |
2.4.4.3 液固比的单因素实验 |
2.4.4.4 正交实验优化 |
2.4.5 预处理条件优化 |
2.4.5.1 硫酸加入量的探究 |
2.4.5.2 预处理时间的探究 |
2.4.6 胶原蛋白粉各项理化指标检测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铬革屑的理化性质 |
2.5.2 碱用量的探究 |
2.5.2.1 NaOH水解 |
2.5.2.2 CaO水解 |
2.5.2.3 复合碱水解 |
2.5.3 水解条件的优化 |
2.5.3.1 水解时间 |
2.5.3.2 水解温度 |
2.5.3.3 液固比 |
2.5.3.4 正交试验优化 |
2.5.4 硫酸预处理对蛋白粉品质的影响 |
2.5.4.1 酸加量 |
2.5.4.2 预处理时间 |
2.5.5 胶原蛋白粉各项理化指标 |
2.5.6 蛋白粉产品展示 |
2.6 本章小结 |
3 酶法制备小分子量胶原多肽粉的最佳工艺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中性蛋白酶水解 |
3.3.1.1 液固比对水解度的影响 |
3.3.1.2 水解时间对水解度的影响 |
3.3.1.3 温度对水解度的影响 |
3.3.1.4 体系pH值对水解度的影响 |
3.3.1.5 加酶量对水解度的影响 |
3.3.2 碱性蛋白酶水解 |
3.3.2.1 液固比对水解度的影响 |
3.3.2.2 水解时间对水解度的影响 |
3.3.2.3 温度对水解度的影响 |
3.3.2.4 体系pH值对水解度的影响 |
3.3.2.5 加酶量对水解度的影响 |
3.3.3 正交实验 |
3.3.4 复合酶水解 |
3.3.5 胶原多肽粉的理化性质检测 |
3.3.5.1 水解度的计算方法 |
3.3.5.2 分子量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液固比 |
3.4.2 时间 |
3.4.3 温度 |
3.4.4 pH值 |
3.4.5 加酶量 |
3.4.6 正交实验优化 |
3.4.6.1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
3.4.6.2 正交实验结果 |
3.4.7 复合酶水解顺序对水解度的影响 |
3.4.8 复合酶水解制备胶原多肽粉的理化指标 |
3.4.9 分子量检测结果 |
3.4.10 复合酶解蛋白粉产品展示 |
3.5 本章小结 |
4 水解胶原蛋白粉制备循环水阻垢剂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阻垢剂的制备 |
4.3.2 阻垢性能测试 |
4.3.3 单体加入量对阻垢率的影响 |
4.3.4 引发剂加入量对阻垢率的影响 |
4.3.5 阻垢剂加入量对阻垢率的影响 |
4.3.6 反应机理 |
4.3.7 表征 |
4.3.7.1 红外光谱检测 |
4.3.7.2 DSC检测 |
4.3.7.3 SEM检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体加入量对阻垢率的影响 |
4.4.2 引发剂加入量对阻垢率的影响 |
4.4.3 阻垢剂加入量对阻垢率的影响 |
4.4.4 水解胶原蛋白加入量对阻垢率的影响 |
4.4.5 实验现象对比 |
4.4.6 红外光谱分析 |
4.4.7 热稳定性分析 |
4.4.8 SEM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清洁化制革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含铬皮碎料中胶原蛋白的提取 |
1.1.1 酸水解法 |
1.1.2 碱水解法 |
1.1.3 酶水解法 |
1.1.4 氧化法 |
1.2 回收胶原蛋白的应用 |
1.2.1 制革行业的应用 |
1.2.2 其它行业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1.3 胶原蛋白水解物(CH)的制备 |
2.1.4 胶原蛋白基氨基树脂(MCL)的制备 |
2.1.5 胶原蛋白基丙烯酸树脂(NCL)与胶原蛋白基芳香型树脂(ACL)的制备 |
2.1.6 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的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FT-IR分析 |
2.2.2 DSC分析 |
2.2.3 TG/DTG分析 |
2.2.4 XRD分析 |
2.2.5 粒径分析 |
2.2.6 SEM形貌观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少盐浸酸、少铬鞣制/复鞣工艺中的应用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材料 |
3.1.3 三种胶原基复合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
3.1.4 实验工艺及条件优化 |
3.1.5 坯革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3.1.6 坯革断面铬分布测试 |
3.1.7 铬吸收率测试 |
3.2 在少盐浸酸和少铬鞣制工艺中的应用 |
3.2.1 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用量的优化 |
3.2.2 在少盐浸酸工艺中的应用 |
3.2.3 在少铬鞣制工艺中的应用 |
3.3 在少铬复鞣工艺中的应用 |
3.3.1 坯革收缩温度、铬分布、铬吸收率 |
3.3.2 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在填充工序中的应用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应用工艺 |
4.1.4 坯革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4.1.5 坯革纵切面扫描电镜观察 |
4.1.6 综合废水水质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坯革物理机械性能 |
4.2.2 坯革色度色差对比 |
4.2.3 综合废水中TOC和氨氮含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制革污泥超临界水氧化与超声协同脱铬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制革污泥特性 |
1.3 制革污泥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制革污泥的传统处理方法 |
1.3.2 超声波协同效应研究现状 |
1.3.3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污泥研究现状 |
1.4 超声波协同作用及原理 |
1.4.1 超声波定义及性质 |
1.4.2 超声波产生的效应 |
1.5 超临界水氧化作用及原理 |
1.5.1 超临界水定义与性质 |
1.5.2 超临界水氧化原理 |
1.6 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制革污泥Cr的形态分析与实验设备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制革污泥基本特征 |
2.3.2 制革污泥中Cr的形态分析 |
2.3.3 制革污泥中Cr的化学浸出 |
2.4 本章小结 |
3 超声对制革污泥的破解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声对不同含水率污泥的破解研究 |
3.3.2 超声对不同含水率污泥Cr的释放研究 |
3.3.3 不同功率及时间对制革污泥的破解 |
3.3.4 不同功率及时间对制革污泥中Cr的释放影响 |
3.3.5 超声温度对制革污泥破解及Cr的释放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SCWO对制革污泥中Cr的处理与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方法 |
4.2.1 实验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CWO及其他氧化法对污泥处理对比 |
4.3.2 氧化剂含量对污泥TOC的去除及Cr释放影响 |
4.3.3 氧化温度对污泥TOC的去除及Cr释放影响 |
4.3.4 氧化压力对污泥TOC的去除及Cr释放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超声协同SCWO对污泥的处理与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装置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超声协同SCWO不同时间及功率对污泥破解影响 |
5.3.2 超声协同SCWO不同时间及功率对污泥Cr释放的影响 |
5.3.3 超声协同SCWO不同含水率对污泥TOC降解及Cr释放的影响 |
5.3.4 超声协同SCWO反应后污泥形态表征 |
5.3.5 超声协同无机酸对污泥破解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 |
(6)制革复鞣废水中聚合物-Cr的络合及去除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然环境中有机物与铬的络合行为研究进展 |
1.1.1 小分子羧酸与铬的络合行为 |
1.1.2 多酚与铬的络合行为 |
1.1.3 胞外聚合物与铬的络合行为 |
1.1.4 腐殖酸与铬的络合行为 |
1.2 制革复鞣工段中化学品与铬的络合行为 |
1.2.1 制革复鞣机理及典型化学品 |
1.2.2 典型化学品与铬的络合行为 |
1.2.3 复鞣废水中有机铬络合物的存在形态及去除现状 |
1.3 有机铬络合物的氧化破络研究进展 |
1.3.1 光催化氧化 |
1.3.2 臭氧氧化 |
1.3.3 电化学氧化 |
1.3.4 芬顿及类芬顿氧化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制革复鞣工段典型化学品与Cr(Ⅲ)的络合物稳定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2.1.2 化学品-Cr(Ⅲ)络合物的制备 |
2.1.3 化学品-Cr(Ⅲ)络合物稳定性及去除研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制革复鞣废水中有机物和Cr的特征 |
2.2.2 复鞣化学品与Cr(Ⅲ)的络合物稳定性及去除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单宁酸与Cr(Ⅲ)的络合及碱沉淀去除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3.1.2 单宁-Cr(Ⅲ)络合物制备及碱沉淀 |
3.1.3 “微滤+超滤”膜分级分离实验 |
3.1.4 表征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单宁酸与Cr(Ⅲ)的络合结构研究 |
3.2.2 单宁-Cr(Ⅲ)络合物粒径分布特征及光谱分析 |
3.2.3 单宁-Cr(Ⅲ)络合物碱沉淀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单宁-Cr(Ⅲ)氧化破络脱铬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4.1.2 单宁-Cr(Ⅲ)络合物Fenton氧化条件优化 |
4.1.3 单宁酸及单宁-Cr(Ⅲ)氧化产物粒径分布特征 |
4.1.4 Cr氧化还原路径验证 |
4.1.5 单宁酸及单宁-Cr(Ⅲ)氧化产物解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单宁-Cr(Ⅲ)络合物Fenton氧化效果研究 |
4.2.2 单宁酸、单宁-Cr(Ⅲ)氧化产物分布特征及光谱分析 |
4.2.3 单宁-Cr(Ⅲ)氧化破络机制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参与项目 |
(7)羧基化改性单宁酸/蛋白粉的制备及其助铬鞣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吸收铬鞣工艺 |
1.2.1 无盐浸酸铬鞣 |
1.2.2 改进鞣制反应条件 |
1.3 高吸收铬鞣机理及其基本原理 |
1.3.1 铬鞣机理 |
1.3.2 高吸收铬鞣机理 |
1.3.3 胶原纤维的结构 |
1.3.4 胶原修饰 |
1.3.5 无机铬鞣助剂 |
1.3.6 小分子铬鞣助剂 |
1.3.7 高分子铬鞣助剂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TAMO铬鞣助剂的制备及应用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内容 |
2.2.1 铬鞣助剂的合成与表征 |
2.2.2 铬鞣助剂的应用研究 |
2.2.3 应用性能分析与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铬鞣助剂的应用研究分析 |
2.3.2 最佳铬鞣助剂用量优化研究 |
2.3.3 不同铬粉用量的应用研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PGA铬鞣助剂的制备及应用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内容 |
3.2.1 铬鞣助剂的合成与表征 |
3.2.2 铬鞣助剂的应用研究 |
3.2.3 应用性能分析与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铬鞣助剂的应用研究分析 |
3.3.2 最佳铬鞣助剂用量优化研究 |
3.3.3 不同铬粉用量的应用研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PGMO铬鞣助剂的制备及应用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内容 |
4.2.1 铬鞣助剂的合成与表征 |
4.2.2 铬鞣助剂的应用研究 |
4.2.3 应用性能分析与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铬鞣助剂的应用研究分析 |
4.3.2 不同用量PGMO-2的应用研究分析 |
4.3.3 不同铬粉用量的应用研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TAMO、PGA、PGMO铬鞣助剂及其生态性 |
5.1 实验方法 |
5.1.1 铬鞣助剂TAMO-2、PGA-2、PGMO-2的生物降解性测定 |
5.1.2 TAMO-2、PGA-2、PGMO-2铬鞣助剂废液的环境影响评估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TAMO-2、PGA-2、PGMO-2的可生物降解性研究 |
5.2.2 TAMO-2、PGA-2、PGMO-2废液的环境影响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8)制革污泥中铬的超声酸浸氧化回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制革污泥特征 |
1.1.2 重金属Cr的危害及制革污泥中Cr形态分类 |
1.1.3 制革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1.2 污泥内重金属的提取 |
1.2.1 污泥内重金属提取技术 |
1.2.2 化学浸提法及其应用现状 |
1.3 超声波技术概述 |
1.3.1 重金属提取物理辅助技术 |
1.3.2 超声波技术在环境领域内的应用现状 |
1.4 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化学浸提法最佳浸提剂及最佳实验条件的确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污泥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制革污泥主要成分及Cr形态分布 |
2.3.2 不同无机酸浸出制革污泥中Cr的效果探究 |
2.3.3 硫酸浸提最佳实验条件的确定 |
2.3.4 硫酸浸提最佳实验条件的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超声辅助化学浸提法提取制革污泥中难提取形态Cr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污泥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声方式及时间对难提取形态Cr浸出率的影响 |
3.3.2 超声功率及超声时间对难提取形态Cr浸出率的影响 |
3.3.3 超声辅助硫酸浸出制革污泥中Cr |
3.4 本章小结 |
4 氧化去除含Cr浸提液中有机质实现Cr回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对象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K_2Cr_2O_7+H_2O_2氧化实验最佳实验条件的确定 |
4.3.2 Cr (Ⅲ)及Cr (Ⅵ)类芬顿反应发生条件探究 |
4.3.3 制革污泥酸浸氧化处理回收Cr中试设备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9)降解胶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氧化石墨烯(GO)概述 |
1.1.1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 |
1.1.2 GO的结构与性质 |
1.1.3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 |
1.1.4 GO制备方法 |
1.1.5 GO的应用 |
1.1.6 GO的功能化改性 |
1.2 GO分散性研究 |
1.2.1 物理法分散GO |
1.2.2 化学法分散GO |
1.3 含铬废皮屑降解胶原概述 |
1.3.1 含铬废皮屑降解胶原简介 |
1.3.2 含铬废皮屑降解方法 |
1.3.3 含铬废皮屑降解胶原的应用 |
1.4 PVDF/GO超滤膜概述 |
1.4.1 PVDF超滤膜简介 |
1.4.2 PVDF超滤膜改性 |
1.4.3 PVDF/GO超滤膜研究现状 |
1.5 发泡剂与泡沫混凝土概述 |
1.5.1 发泡剂的概念 |
1.5.2 发泡剂的应用范围 |
1.5.3 泡沫混凝土概述 |
1.6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7 课题研究内容 |
2 降解胶原/GO (fGO)复合材料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用主要材料、试剂及仪器 |
2.2.2 含铬废皮屑的降解实验 |
2.2.3 GO的制备及改性实验 |
2.2.4 检测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碱降解含铬废皮屑所得胶原蛋白的性质分析 |
2.3.2 酶降解胶原纤维所得胶原蛋白的性质分析 |
2.3.3 改性GO的性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改性PVDF/PVP超滤膜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用主要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2 改性PVDF/PVP超滤膜的制备 |
3.2.3 检测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PVDF/PVP超滤膜孔隙率的表征结果及讨论 |
3.3.2 改性PVDF/PVP超滤膜平均孔径的表征结果及讨论 |
3.3.3 改性PVDF/PVP超滤膜静态水接触角的表征结果及讨论 |
3.3.4 改性PVDF/PVP超滤膜通量与抗污性的表征结果及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降解胶原/fGO复合水泥发泡剂的制备与改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用主要材料、试剂及仪器 |
4.2.2 降解胶原/fGO复合水泥发泡剂的制备 |
4.2.3 泡沫混凝土的制备 |
4.2.4 检测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碱性降解含铬废皮屑降解液性能分析 |
4.3.2 蛋白质型发泡剂发泡性能分析 |
4.3.3 降解胶原/fGO复合水泥发泡剂性能分析 |
4.3.4 泡沫混凝土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10)含铬革屑脱铬提取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氧化法 |
2 水解法 |
2.1 酸法水解 |
2.2 碱法水解 |
2.3 酶法水解 |
3 结合法 |
4 结论与展望 |
四、水中脱铬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蓝湿革脱铬坯革的硅鞣工艺研究[J]. 陈天琪,梁泽,张泽天,王俊超,李正军.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21(06)
- [2]秸秆预处理对铬革屑胶原蛋白厌氧发酵影响的研究[D]. 蒋术林.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3]利用含铬革屑制备胶原蛋白粉及其在阻垢剂中的应用[D]. 丁凡. 烟台大学, 2020(02)
- [4]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清洁化制革工艺中的应用研究[D]. 郭瑞军.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5]制革污泥超临界水氧化与超声协同脱铬效应研究[D]. 李晓洁.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6]制革复鞣废水中聚合物-Cr的络合及去除行为研究[D]. 王晴.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7]羧基化改性单宁酸/蛋白粉的制备及其助铬鞣性能研究[D]. 陈博.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8]制革污泥中铬的超声酸浸氧化回收方法研究[D]. 陈丰羽. 陕西科技大学, 2020
- [9]降解胶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和应用[D]. 胡浩岩.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10]含铬革屑脱铬提取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J]. 王小卓,温会涛,梁永贤,姚庆达,杨义清,但卫华. 西部皮革,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