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小区中压配电网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陈应盛[1](2021)在《A市10kV配电网用户最优接入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性质的10k V电力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用户接入配电网的需求旺盛,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用户接入方案的制定及规划管理已成为供电企业规划部门的主要业务。在配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现有配电网10k V线路装接配变容量控制标准不精准、用户接入方案不合理,未能结合当地城市化程度差异、用户性质差异、负荷密度及负荷成熟程度差异等实际情况进行属地化制定,无法与配电网规划目标网架有效衔接,存在用户负荷发展规律不清、线路装接配变容量远未达到上限却线路负载率高、线路装接配变容量较大但线路负载率较低、10k V专用线路负荷小且利用率低的问题,造成了用户接入无序,线路利用率不高、网架重复优化建设频繁、投资浪费等不良后果。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A市10k V配电网接线模式和用户接入模式,计算出了不同负荷发展阶段、不同负荷性质、不同10k V线路目标接线模式和负载能力下的10k V线路装接配变容量控制标准。制定了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实施策略,提出了过渡接线和非目标接线向目标接线转变时10k V配电网线路建设思路。提出了通过可靠性影响度、经济性影响、线损影响度、末端电压水平影响度进行指标分析,进行用户接入方案最优评价,运用综合赋权法+最优权系数模型求得最优方案。实例应用表明了计算方法有效。本研究成果能有效的指导基层电力工作者精准、科学、合理的制定客户接入方案和配电网改造方案,确保科学、有序、合理的开展10k V配电网架建设,减少了因线路过载引起的配电网运行风险、提升了用户供电服务质量,节省了企业成本,每年可为地市供电企业节省投资上千万元,成果在用户接入方案和配电网规划建设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
张继勇[2](2020)在《A区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配电系统的负荷在不断地增长,电网建设也随之进行多点投资、点多面广的改造。然而,这一改造会导致电网改造得不彻底、改造技术条件偏低的问题。同时,电网的承载能力难以跟上配电系统负荷的发展速度,无法满足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因此,为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配电网进行合理地规划是势在必行的手段。本文结合A区地域特点、发展规划,从配电网网络结构水平分析、负荷供应能力、装备技术水平、重要用户供电情况等各方面对中低压配电网情况进行分析。接着,本文利用改进的差分进化(IDE)框架下的随机搜索技术和莱文伯格·马夸(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组合的混合训练机制,及基于预测引擎的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对A区进行负荷预测。随后,本文结合负荷预测的结果,为A区的中低压配电网制定出规划方案。再分别从投资估算、技术指标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规划方案评估,从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效益分析。最后,本文对A区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进行总结,并提出工作建议。
刘涛[3](2020)在《基于网格化分析的城区配电网网架优化与台区运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相应的规划标准、投资力度也逐步上升。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配网规划、投资和运维管理仍依靠人工管理,规划决策过程、成果校验全都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能满足国网公司能源互联网战略背景下配电网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以供电可靠性提升为目标,对配电网网架优化规划和台区运维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k-means聚类和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供电网格化划分模型,提出了基于多目标的规划决策方法,并基于数据可视化理念设计了面向台区经理的台区运维管理工具。首先使用模糊理论量化分析了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服务快速发展对负荷密度参数选取的影响,综合考虑规划用途、地理区位、负荷密度、可靠性要求等因素,以负荷均匀分布为目标,提出了基于聚类思想的供电单元划分方法,用以解决人工规划时无法决策供电单元数量、规模的问题。随后以跨越自然标志最少、距离上级变电站综合距离最近为对目标,以供电负荷规模、供电单元互相可达等为约束,对供电单元、网格划分的目标、约束以及方法进行了建模,实现了网格划分优化,从而优化供电网格。进而构建了以新建线路投资最小为目标且综合考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供电半径约束的配电网目标网架规划模型。为了确定年度投资策略,开展配电网结构分析并明确急需解决的问题集,基于分析结果和目标网架,构建了以投资能力为约束,以供电能力、实现目标网架能力最优为目标的投资策略优化模型。最后,以山省某县级市的城区配电网为例进行实际分析,完成该区域的网格化划分、负荷预测,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并完成投资策略建模分析等工作,形成了该地区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中短期投资策略。在实现中低压核心网架结构优化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处于配电网最末端的台区,基于监测数据,围绕评估台区状态、确定台区运维方案等内容,对台区运维管理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定位于服务一线员工的台区运维管理方法,设计了系统基本功能并开发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
罗建军[4](2019)在《粤北县城配电网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系统与用户的联系最为紧密,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影响也最直接。科学合理的配电网规划不仅能够为供电部门节省大量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而且能够提高用户的供电满意度。随着龙川县县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供电部门急需打造符合龙川县县城经济发展需求和电网供电可靠性要求的结构合理、智能安全的城市电网。龙川县县城地处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境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十三五”期间,龙川县县城将重点打造成为国家级空气能产业基地,广东省现代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随着宝安产业转移工业园、粤北赣南交通枢纽、华南综合性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县城内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中压配电网规划作为城市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龙川县县城电网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龙川县县城配电网及其自动化规划研究以“网格化”为技术手段,从龙川县县城配电网现状出发,对现有电网线路及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县城发展规划对县城负荷增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并进行电量和电力平衡。接着分析和研究龙川县县城中压配电网规划改造技术原则,提出详细的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最后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和要求,估算规划期需要的投资,并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评价规划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进行的工作可为龙川县县城未来几年中压配电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有效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对类似的电网规划工作也有参考价值。
黄庭[5](2019)在《产业新城供电规划及供电近远期实施策略的研究》文中认为产业新城作为国家新形势下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新业态,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及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工业化建设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深入融合,对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升级有极大的推到作用。舒城产业新城依托引入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和城市密切结合,属于一种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在这种新发展模式下,产业新城电网的规划建设关系到产业新城的建设能否正常推进。电网规划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也是城市总体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舒城产业新城供电规划包括对区域内的供电现状调查、近远期供配电网规划、近远期实施策略。合理的供电规划不仅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而且也能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及建设资金,能更好的为产业新城的城市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充分调研和研究舒城产业新城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电源分布位置、负荷等级、负荷变化特征、人口发展状况、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等问题的基础之上,在对比各种供电负荷预测方法后,采用空间负荷预测法对区域的负荷进行预测,同时根据预测结果对舒城产业新城供电网络进行了近、远期规划,并制定了后期电网建设实施策略;提出一套切合舒城产业新城实际发展的供电规划方案。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对舒城产业新城的电网现状进行分析。从供电半径、主干截面、主干电缆化率、绝缘化率和线路负载等对产业新城的110k V、35k V的变电站和10KV配电网10k V配电网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产业新城电网存在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及供电负荷不足等问题。针对舒城产业新城电网存在的问题,从如何构建大的规划体系,进行统一的电网规划;从服务舒城产业新城经济发展入手,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真正地解决舒城产业新城供电目前存在变电站安全性不足、线路单辐射可靠性不足、供电负荷容量等问题。(2)研究了负荷预测的基本原理。依据舒城产业新城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及任务,总结了规划区的电力负荷特点,提出了利用负荷密度法对区域供电负荷进行预测。在对新城建设前的历史用电负荷增长趋势以及负荷特性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后,利用负荷密度预测法分别进行了舒城产业新城远景负荷和近中期负荷预测。负荷密度预测指标结合舒城产业新城的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并参照其他类似城市的负荷密度;依据有关的规划导则,综合确定每一类土地使用性质的用电负荷密度指标。预测结果表明:舒城产业新城的远景负荷总量大约在235MW~360MW之间。结合舒城产业新城的总体规划、人口发展情况及产业定位情况,确定舒城产业新城的远景电力负荷预测值为299.21MW。利用指标对比法校验负荷预测结果,负荷预测值299.21MW较为可信。(3)提出了舒城产业新城的近、远期供电规划的实施策略。平衡了舒城产业新城220k V和110k V变电站布置位置,根据供电负荷分布情况,分别进行了舒城产业高压和中压的配电网规划。
张宁恺[6](2019)在《东平新城10kV配网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中国经济蓬勃,国际影响力的加深,随之而来的飞速城市化进程,快速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变得拥挤,旧城区发展相对饱和,电力结构难以改变,重建难度大,其功能及规模也无法满足长远的发展需求的问题。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开始以辐射状向外围发展,成立新的发展区域,将旧的中心城区的各类职能逐步转移至新的发展区域,建设一个更符合现代发展需求、规划更为合理,且具有长远发展空间的区域,从而伴随着人口的迁移,再对旧城区实施改造,达到全面建设的需求。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中心城区”的概念,以强化广州佛合城的作用。佛山市平新镇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政治、文化城市,与旧城区功能互补。它对实现广州佛合城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为满足东平新城以后的一个发展需求,需要规划建设一个供电可靠性高、容量充裕、结构稳定的输配电网络,在现有网架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深化改造,保障新区域的发展。本文对东平市中压配电网上电源、中压设备及网络结构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佛山市老城区为例,主要分析禅城区的负荷现状,参考佛山市相关行业标准和相关城市规划要求,对各供电区域的长期饱和负荷进行预测。分析东平新城配电网规划的原则、目标及重点,结合现阶段东平新城上级电源的现状、中压设备的运行情况及网络结构,并分析现阶段的负荷分布情况,提出近期及远期的中压配电网架结构的规划方案,同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胡然[7](2019)在《某度假村增量配电网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有序推动增量配电网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电网投资建设。首批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项目的批复标志着增量配电网放开从顶层设计进入实施阶段。河南省某度假村是增量配电网建设试点项目,“十四五”期间,将是某度假村起步开发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其谋求大发展、实现大跨越的黄金机遇期,现有的35kV变电站已经不能满足即将建设好的某度假村的用电需求,因此需要对某度假村电网重新规划。本文以河南省某度假村为研究对象,对某度假村进行增量配电网规划,为社会资本投资提供参考性建议,主要内容如下:(1)完成了某度假村电力需求分析。首先了解某度假村经济发展及地方电网情况。其次根据某度假村规划图,对某度假村使用网格化负荷密度法进行负荷预测,再次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优化负荷密度指标的选取,完成饱和的负荷预测。最后采用负荷发展趋势S型曲线,完成短期的负荷预测。(2)设计了某度假村增量配电网规划方案。在某度假村电力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配电网规划的技术原则和实际情况,设计了某度假村配电网规划方案,同时考虑后期扩容,预留了某度假村开闭所站点和地下电缆通道。(3)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在电力改革的背景下,通过电力工程经济评价软件对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增量配电网工程项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投资回收期、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总投资收益率等几个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为投资建设者提供参考性意见。本次增量配电网规划不仅可满足某度假村供电需求,也为某度假村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蔡期塬[8](2018)在《考虑负荷特性互补和供电单元划分的中压配电网网架规划》文中认为作为配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架规划对配电网建设与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配电网网架规划需要结合地理信息同时解决线路的空间布局、联络对象选择、负荷划分等多个问题,规划对象众多,求解难度很大,现有的配电网网架规划中没有实用化的一体化求解框架,且因未能考虑负荷特性互补而导致网络规模偏大与设备利用效率偏低。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负荷特性互补及供电单元划分的中压配电网实用化自动布线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结合现有负荷聚类分块与网格化规划成果,在构建中压配电网馈线区块和供电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供电单元划分的中压配电网网架规划技术框架,将复杂的网架规划问题分解为供电单元划分和供电单元内的自动布线两个相关性强的子问题。相比于传统网架规划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提升网架规划的求解效率。其次,分析网架规划考虑负荷特性互补的优势,凝练了考虑负荷特性互补的馈线区块和供电单元划分效果评估指标,结合线路供电范围划分特点提出了用于变电站馈线区块划分的旋转中心线距离加权交替定位算法,实现了“类扇形”区块的划分。再次,考虑线路的规划年综合费用和基于可靠性指标的停电损失费用,建立了基于供电单元划分的中压配电网网架规划模型,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分支线组合求解算法等方法的模型求解方法,构建每个供电单元划分方案下包含主干线、分支线、联络线的最优布线方案,进而实现候选集中各个划分方案之间的对比和优选。最后,通过实例仿真完成了研究区域的馈线区块划分、供电单元划分及自动布线,得到了基于供电单元划分的配电网网架规划结果,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贾国栋[9](2018)在《赤峰市铁南棚户区配电网规划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赤峰城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步伐的加快,加强配电网的规划已成为赤峰城区配电网发展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对于赤峰市区的一些新建城区。城市配电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合理有效的城市配电网规划对整个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城市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必须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然而,由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的步伐也相应加快。但城市配电网发展相对缓慢,电网结构脆弱,配电网设备普遍陈旧,供电可靠性较高。电能质量差,城市配电网建设不能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城市配电网的优化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首先对赤峰市铁南棚户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及配电网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本地区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其次,对该区运用了自然增长率法、线性回归法和空间负荷密度法三种预测方法进行了负荷及用电量的预测;再次,根据赤峰市铁南棚户区城区规划发展及配电网现状以及电力负荷预测结果,并在城区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的基础上对该区配电网进行了规划设计,从而制定出该地区2018年到2025年配电网规划方案,并解决了目前配电网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赤峰市铁南棚户区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对该区规划设计的配电网进行了投资估算,并对该地区规划后的配电网的线路可靠性、线路负载率和配变负载率等进行了分析,经分析总结,规划后的配电网不仅解决了目前配电网所存在的问题,还逐步实现了该区配电网网架结构合理,运行可靠,经济高效的坚强城市配电网,充分保障了配电网的发展与政府规划建设改造相协调,为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的基础。
李彬[10](2016)在《县城区中压配电网规划》文中指出充足和优质的电力供应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由于电力负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所以必须对未来电网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便电网的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区配电网规划作为城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符合并同步于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其目标就是通过规划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解决现有配电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使供电区域划分更加清晰,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服务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县城区及周边工业园区电力负荷增长的需求。本文围绕GY县县城区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开展了系统的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研究。以大量的实际数据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GY县县城区中压配电网的现状,总结归纳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规划的目标和重点;系统地分析阐述了电网规划中负荷预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详细地分析GY县县城区负荷构成特点及其用电特性的基础上,以历史数据为依据,完成了 GY县县城区的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1-2025年)和远期(2035年)的电力需求预测,预测结果较好地反映了 GY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用电负荷的客观需求;系统地论述了县城区中压配电网规划的一般技术原则,分析阐述了中压配电网的典型接线方式、特点与应用范围以及接线方式的选择原则,阐述了配电变压器的布点规划方法;以电力需求预测为依据并以典型接线方式和配变布点方法为理论指导,分园区(片区)完成了 GY县县城区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的中压配电网规划,提出了完整的规划方案。近期规划主要解决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现状负载率偏高的线路,依据新增高压变电站布点,重新划分供电区域范围,提高线路互联率与"N-1"校验通过率,着眼于向目标网架过渡并满足近期负荷增长的需求来新建、改造线路,并在条件成熟区域实现目标网架;中期规划主要是根据变电站建设时序进一步合理化变电站供电范围,进一步解决现状中压配网网架问题,实现或向目标架构过渡;远景规划构建了理想的目标网架,为GY县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
二、开发小区中压配电网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小区中压配电网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A市10kV配电网用户最优接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分析 |
1.4 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工作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配电网用户接入点研究 |
2.1 国内外先进城市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调查 |
2.1.1 国外先进城市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调查 |
2.1.2 国内先进城市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调查 |
2.1.3 国内外先进城市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总结 |
2.2 10kV配电网用户接入推荐模式 |
2.2.1 供电区划分标准 |
2.2.2 10kV配电网线路接线推荐模式 |
2.2.3 配电网用户接入推荐方式 |
2.3 10kV线路负载能力研究 |
2.3.1 影响10kV线路负载能力因素分析 |
2.3.2 10kV线路负载能力计算方法 |
2.3.3 用户接入10kV线路配变容量限值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实施策略 |
3.1 用户接入方案制定策略 |
3.2 10kV配电网线路改造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最优评价 |
4.1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评价指标 |
4.1.1 可靠性影响度分析 |
4.1.2 经济性影响分析 |
4.1.3 线损影响度分析 |
4.1.4 末端电压水平影响度分析 |
4.2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最优评价 |
4.2.1 综合赋权法 |
4.2.2 最优评价流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实例应用 |
5.1 报装用户概况 |
5.2 用户周边10kV配电网现状 |
5.3 确定用户接入点 |
5.4 制定多种用户接入方案 |
5.5 接入方案指标分析 |
5.6 接入方案最优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改进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2)A区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中低压配电网发展现状 |
1.3.2 电力负荷预测理论研究现状 |
1.3.3 配电网规划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网现状分析 |
2.1 现代配电网的理念和要求 |
2.2 规划区总体情况 |
2.2.1 地理概况 |
2.2.2 国民经济概况 |
2.2.3 A区发展规划 |
2.1.3.1 区域定位与发展目标 |
2.1.3.2 近期建设计划及建设重点 |
2.3 用电负荷情况 |
2.4 中压配电网现状 |
2.4.1 中压配电网概况 |
2.4.2 中压配电网综合评价 |
2.5 低压配电网现状 |
2.6 存在主要问题 |
2.6.1 现状配电网主要指标分析 |
2.6.2 现状配电网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2.6.2.1 网络结构水平问题 |
2.7.2.2 负荷供应能力 |
2.7.2.3 装备技术水平 |
第三章 电力负荷预测理论 |
3.1 概述 |
3.2 负荷预测方法 |
3.2.1 数据分析 |
3.2.2 混合预测引擎 |
3.2.2.1 提出的IDE算法 |
3.2.2.2 IDE和LM相结合的框架 |
3.3 规划区远期负荷预测 |
第四章 A区配电网规划 |
4.1 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
4.1.1 A区供电分类情况 |
4.1.2 配电网规划的技术原则 |
4.2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案 |
4.2.1 中压配电网规划 |
4.2.2 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划方案评估 |
5.1 投资估算 |
5.2 规划评估 |
5.2.1 技术指标定义 |
5.2.2 技术指标分析 |
5.2.3 综合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基于网格化分析的城区配电网网架优化与台区运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研究现状 |
1.2.2 配电网运维可靠性提升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城区配电网网格化划分研究 |
2.1 基于模糊负荷密度法的城区负荷预测研究 |
2.1.1 城区负荷类型统计分析 |
2.1.2 基于模糊评价的城区负荷密度分析法 |
2.1.3 负荷特性分析 |
2.1.4 城区空间负荷预测 |
2.1.5 饱和年负荷预测校验 |
2.2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中低压配网供电单元划分研究 |
2.2.1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供电单元划分模型 |
2.2.2 城区供电单元划分结果 |
2.3 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城区配网网格化划分研究 |
2.3.1 中低压配电网网格划分的主要目标 |
2.3.2 中低压配电网网格划分的主要约束及其计算模型 |
2.3.3 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中低压配电网网格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城区配网规划 |
3.1 基于网格化的城区配电网中长期目标网架优化规划 |
3.1.1 配电网优化规划数学模型 |
3.1.2 城区目标网架规划结果 |
3.2 配电网网架结构现状诊断 |
3.2.1 评价指标 |
3.2.2 现状诊断分析 |
3.3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城区配网投资策略研究 |
3.3.1 近、中期负荷预测 |
3.3.2 基于TOPSIS理念的城区配网投资多目标决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可视化的台区运维优化研究 |
4.1 台区运维及客户满意诊断分析 |
4.1.1 台区运行状况分析模型 |
4.1.2 客户服务满意分析 |
4.1.3 台区线损管理分析 |
4.1.4 台区运行状态综合诊断 |
4.2 台区运维数据可视化工具设计 |
4.2.1 整体功能和架构设计 |
4.2.2 台区运维可视化的功能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粤北县城配电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龙川县及县城概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内研究概述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4 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章节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电网现状分析 |
2.1 上级变电站现状分析 |
2.2 中压配电网现状分析 |
2.2.1 电网结构 |
2.2.2 .装备技术水平 |
2.2.3 负荷供应能力 |
2.2.4 线路装接配变容量 |
2.2.5 配变情况 |
2.2.6 中压配电网综合评估 |
第三章 电力需求预测 |
3.1 空间负荷预测 |
3.1.1 负荷密度选取 |
3.1.2 空间负荷预测结果 |
3.2 近期电量负荷预测 |
3.2.1 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
3.2.2 弹性系数法结果校验 |
3.2.3 最大用电负荷预测 |
第四章 配电网规划原则 |
4.1 110kV电网规划原则 |
4.2 中压配电网规划原则 |
4.2.1 中压线路目标接线模式 |
4.2.2 中压线路网架结构 |
4.2.3 中压线路防雷设置 |
4.3 低压配电网规划原则 |
4.3.1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 |
4.3.2 低电压台区改造原则 |
4.4 配网自动化配置原则 |
4.5 配电网通信配置原则 |
4.5.1 总体原则 |
4.5.2 网络规划原则 |
4.5.3 配电通信网业务接入原则 |
第五章 配电网规划 |
5.1 高压配电网规划 |
5.1.1 电力平衡 |
5.1.2 规划实施方案 |
5.2 中压配电网规划 |
5.2.1 解决线路重过载 |
5.2.2 目标网架规划 |
5.2.3 配网自动化规划方案 |
5.2.4 通信规划方案 |
5.3 投资估算及规划效果分析 |
5.3.1 建设规模 |
5.3.2 投资估算依据 |
5.3.3 投资估算 |
5.3.4 规划指标分析评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产业新城供电规划及供电近远期实施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负荷预测的研究现状 |
1.2.2 配电网规划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舒城产业新城电网现状 |
2.1 舒城产业新城的电网现状 |
2.1.1 舒城县电网现状 |
2.1.2 产业新城电网现状 |
2.2 舒城产业新城电网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舒城产业新城的供电负荷预测 |
3.1 负荷预测法的基本理论 |
3.1.1 常用负荷预测方法评述 |
3.1.2 负荷密度预测法的特点 |
3.2 舒城产业新城历史用电负荷增长趋势及负荷特性分析 |
3.2.1 舒城产业新城现状供电负荷分析 |
3.2.2 负荷特性分析 |
3.3 用地、人口及产业结构分析 |
3.3.1 用地分析 |
3.3.2 人口、产业结构分析 |
3.4 负荷预测思路 |
3.5 舒城产业新城的负荷预测 |
3.5.1 负荷密度的选取 |
3.5.2 舒城产业新城近期负荷预测 |
3.5.3 舒城产业新城远期负荷预测 |
3.5.4 负荷预测结果校验 |
第4章 舒城产业新城的近远期实施策略 |
4.1 舒城产业新城的高压配电平衡分析 |
4.2 舒城产业新城高压配电网规划目标 |
4.3 舒城产业新城高压配电网规划 |
4.4 舒城产业新城中压配电网规划 |
4.4.1 近期中压配电网规划指导思想 |
4.4.2 远景年舒城产业新城中压配电网规划 |
4.4.3 近期舒城产业新城中压配电网规划 |
4.5 规划建议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6)东平新城10kV配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规划的总体目标 |
1.3 国内现状及研究方向 |
1.4 本文研究方向及内容 |
第二章 东平新城中压配电网的现状 |
2.1 总体概况 |
2.1.1 东平新城的发展过程 |
2.1.2 土地利用及人口现状 |
2.2 东平新城发展规划 |
2.2.1 发展目标 |
2.2.2 发展方向 |
2.2.3 发展规模 |
2.3 主网使用情况 |
2.4 10kV配电网使用情况 |
2.5 负荷情况说明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负荷预测 |
3.1 思路与方法 |
3.2 地市现状负荷情况分析 |
3.2.1 住宅分析 |
3.2.2 商业分析 |
3.2.3 绿化公园分析 |
3.2.4 文化场馆分析 |
3.2.5 体育场馆分析 |
3.2.6 行政办公分析 |
3.3 负荷预测 |
3.3.1 近期负荷预测 |
3.3.2 参数取值 |
3.3.3 预测结果 |
3.3.4 负荷预测校核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电站的选址及定容 |
4.1 主要原则 |
4.1.1 电压等级 |
4.1.2 容载比 |
4.1.3 变压器台数及容量 |
4.1.4 变电站选址及供电范围 |
4.2 电力平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平新城配电网规划研究 |
5.1 区域划分 |
5.2 网架结构规划 |
5.2.1 网架结构选择依据 |
5.2.2 网架结构的选择 |
5.3 中压设备选择原则 |
5.3.1 配电站设计技术原则 |
5.3.2 10k V电缆应用原则 |
5.3.3 断路器柜和负荷开关柜的选型 |
5.3.4 其他技术原则 |
一、中压配网设备的选择 |
二、重要客户供电 |
三、配网自动化 |
5.4 网架规划应用 |
5.5 网架规划结果评估 |
5.5.1 间隔使用情况 |
5.5.2 环网建设情况 |
5.5.3 各阶段指标对比 |
5.5.4 中压配网规划技术原则落实情况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7)某度假村增量配电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增量配电网 |
1.1.2 选题背景 |
1.2 电网规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
2 某度假村现状及负荷预测 |
2.1 某度假村现状 |
2.1.1 某度假村区域概况 |
2.1.2 某度假村现状电网 |
2.2 网格化负荷预测方法 |
2.2.1 负荷预测计算方法 |
2.2.2 网格化分区建立 |
2.3 基于模糊评判法的负荷密度指标选取 |
2.3.1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2.3.2 实例分析 |
2.3.3 每类用电负荷密度指标 |
2.4 某度假村负荷预测结果 |
2.4.1 饱和负荷预测 |
2.4.2 近期负荷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3 某度假村增量配电网规划方案 |
3.1 配电网规划目标和原则 |
3.2 高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和规划 |
3.2.1 高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
3.2.2 高压配电网规划 |
3.3 中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和规划 |
3.3.1 中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
3.3.2 中压配电网规划 |
3.3.3 工程量统计 |
3.4 通道和开闭所规划 |
4 某度假村增量配电网规划投资估算 |
4.1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增量配电网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理论 |
4.1.1 增量配电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 |
4.1.2 资金时间价值 |
4.1.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4.2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增量配电网工程规划实例分析 |
4.3 某度假村规划投资收益实例分析 |
4.3.1 资金时间价值 |
4.3.2 经济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负荷预测结果表 |
附表2 项目清册 |
(8)考虑负荷特性互补和供电单元划分的中压配电网网架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电网网架规划研究现状 |
1.2.2 网格化规划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结构 |
1.3.1 本文主要内容 |
1.3.2 章节结构 |
第2章 基于供电单元划分的配电网网架规划框架 |
2.1 基于供电单元划分的网架规划的概念 |
2.1.1 网架规划的相关概念 |
2.1.2 供电单元划分相关的基本定义 |
2.1.3 馈线区块和供电单元的示意图 |
2.2 基于供电单元划分的网架规划原则 |
2.3 基于供电单元划分的配电网规划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负荷特性互补的馈线区块和供电单元划分方法 |
3.1 考虑负荷特性互补的优势 |
3.1.1 典型行业的分类及负荷特性 |
3.1.2 用户负荷特性指标 |
3.1.3 考虑负荷特性互补的优势 |
3.2 考虑负荷特性互补的馈线区块划分和供电单元划分评估指标 |
3.2.1 考虑负荷特性互补的馈线区块划分评估指标 |
3.2.2 考虑负荷特性互补的供电单元划分评估指标 |
3.3 馈线区块划分的旋转中心线距离加权交替定位算法 |
3.3.1 馈线区块划分算法的原理 |
3.3.2 馈线区块划分算法的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负荷特性互补和供电单元划分的中压配电网自动布线 |
4.1 网架规划数学模型 |
4.1.1 目标函数 |
4.1.2 约束条件 |
4.2 模型求解策略 |
4.3 基于蚁群算法的主干线路求解 |
4.3.1 蚁群算法 |
4.3.2 主干线求解方法 |
4.4 基于分支线组合求解算法的分支线路求解 |
4.5 停电损失费用计算 |
4.5.1 故障模式分析法 |
4.5.2 停电损失费用函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供电单元划分的配电网网架规划实用化研究 |
5.1 研究区域简介 |
5.2 馈线区块划分结果及分析 |
5.2.1 考虑负荷特性互补的效果分析 |
5.2.2 研究区域馈线区块划分结果及分析 |
5.3 供电单元划分结果及分析 |
5.4 网架规划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赤峰市铁南棚户区配电网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电网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规划的基本思路 |
1.4 规划的范围和规划年限 |
1.4.1 规划范围 |
1.4.2 规划年限 |
1.5 主要依据和参考文件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及配电网现状分析 |
2.1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总体概况 |
2.2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供电企业概况 |
2.2.1 高压配电网现状 |
2.2.2 中压配电网现状 |
2.2.3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中压配电网运行指标 |
2.2.4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中压配电网存在问题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电力需求负荷预测 |
3.1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负荷预测依据及方法 |
3.2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历史负荷分析 |
3.3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负荷预测及用电量预测 |
3.3.1 自然增长率法 |
3.3.2 线性回归法 |
3.3.3 空间负荷密度法 |
3.4 预测结果汇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配电网规划设计 |
4.1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配电网规划目标 |
4.2 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
4.2.1 变电站容载比 |
4.2.2 中压配电网结构 |
4.2.3 中压配电网线路 |
4.2.4 高压环网柜 |
4.2.5 高压电缆分支箱 |
4.2.6 变压器 |
4.2.7 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 |
4.2.8 短路容量 |
4.2.9 高中压配电网无功补偿 |
4.3 配电网电源规划 |
4.3.1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66kV变电站主变容量需求分析 |
4.3.2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66kV变电站建设分析 |
4.3.3 容量比校核 |
4.4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配电网规划 |
4.4.1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配电网架结构规划 |
4.4.2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配电网规划线路描述 |
4.4.3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配电网规划工程量 |
4.4.4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现状问题解决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配电网规划设计分析及评估 |
5.1 配电网投资估算 |
5.1.1 配电网设备投资单价 |
5.1.2 配电网投资分析 |
5.2 高中压配电网存在问题解决程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县城区中压配电网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规划范围和规划依据 |
1.3 中压配电网规划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GY县城区中压配电网建设现状分析 |
2.1 GY县城区概况 |
2.1.1 GY县城区地理位置及发展战略 |
2.1.2 GY县城区建设发展概况 |
2.2 GY县城区中压配电网建设现状 |
2.2.1 GY县城区中压配电网概况 |
2.2.2 电网结构 |
2.2.3 电网设备 |
2.2.4 GY县城区10kV配电网技术经济指标 |
2.3 GY县城区中压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力负荷预测 |
3.1 负荷预测思路与方法 |
3.1.1 预测思路 |
3.1.2 预测方法 |
3.2 历史数据与负荷特性分析 |
3.2.1 电力电量供需现况概述 |
3.2.2 用电结构现况及分析 |
3.2.3 负荷特性分析 |
3.2.4 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分析 |
3.3 负荷预测模型及其结果分析 |
3.3.1 近期用电量预测 |
3.3.2 中期用电量预测 |
3.3.3 分区用电量预测 |
3.3.4 最大用电负荷预测 |
3.3.5 县城饱和负荷预测(远期) |
3.4 配变容量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法 |
4.1 中压配电网结构和配变规划方法 |
4.1.1 配电网拓扑接线方式 |
4.1.2 配电变压器布点规划方法 |
4.2 规划思路 |
4.2.1 总体规划思路 |
4.2.2 网架建设改造思路 |
4.3 规划目标 |
4.4 规划重点 |
4.4.1 2015年规划重点 |
4.4.2 2016~2020年规划重点 |
4.5 规划技术原则 |
4.5.1 电网典型结构 |
4.5.2 供电半径 |
4.5.3 线路 |
4.5.4 配电变压器 |
4.6 中压配网通道规划原则 |
4.6.1 中压架空通道规划基本原则 |
4.6.2 中压电缆通道规划基本原则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县城区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 |
5.1 近期中压配电网规划 |
5.1.1 近期中压配电网络规划目标及思路 |
5.1.2 近期中压配电网络规划方案 |
5.1.3 近期中压规划方案成效分析 |
5.2 中期中压配电网规划 |
5.2.1 中期中压配电网规划目标 |
5.2.2 中期中压电网规划方案描述 |
5.3 远景中压配电网规划 |
5.3.1 远景电网规划方法 |
5.3.2 远景网络规划方案描述 |
5.4 规划成效的整体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技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
四、开发小区中压配电网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A市10kV配电网用户最优接入方案研究[D]. 陈应盛. 广西大学, 2021(12)
- [2]A区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D]. 张继勇. 广西大学, 2020(07)
- [3]基于网格化分析的城区配电网网架优化与台区运维研究[D]. 刘涛. 山东大学, 2020(04)
- [4]粤北县城配电网规划研究[D]. 罗建军.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6)
- [5]产业新城供电规划及供电近远期实施策略的研究[D]. 黄庭.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6]东平新城10kV配网规划研究[D]. 张宁恺.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7]某度假村增量配电网规划研究[D]. 胡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8]考虑负荷特性互补和供电单元划分的中压配电网网架规划[D]. 蔡期塬. 天津大学, 2018(06)
- [9]赤峰市铁南棚户区配电网规划设计[D]. 贾国栋.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10]县城区中压配电网规划[D]. 李彬. 湖南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