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意忘言舆义疏之学——魏晋至唐代的古典解释(论文文献综述)
刘雅萌[1](2021)在《充实与转化:论《周易正义》对王弼《周易注》的制度化改造》文中提出王弼《周易注》以精简的玄言扫落汉儒易学繁琐的象数,在易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正如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言:"有魏王辅嗣出而注《易》。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日时岁月,五气相推,悉皆摈落,多所不关,庶几潦水尽而寒潭清矣。"(1)然而本尚至简之道的王弼注在後代义疏的阐释中,却再次趋於繁琐。童岭曾借汤用彤言王弼注爲"奥卡姆剃刀"的概念,提出六朝义疏家祖述王弼又形成了新的"繁富碎义",出现了"後剃刀时代"(2)。
刘雅萌[2](2015)在《王弼《周易注》与汉魏学术变革》文中提出汉魏之际是中国学术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而王弼《周易注》作为汉魏易学、玄学保存下的最完整的文本之一,历来被视为表现汉魏学术由经学向玄学转变的代表,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从王弼《周易注》的注释体式、思想内容与境界以及所运用的解释方法与思维方式三方面展开,结合《周易正义》所引诸家注疏,对王弼《周易注》的具体文本进行梳理与解读,在对经学与玄学的关系以及玄学的性质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究王弼《周易注》在汉魏学术变革中的意义。第一章的着眼于《周易注》的注解形式。“注”作为一种解经体式在东汉兴起,摆脱了博士经学严格师法、家法的束缚,具有较强的古学色彩。王弼又在此基础拓展了“注”的解释空间,使“注”不仅局限于训诂名物、考据典章的琐碎饾饤,而充分发挥了其同传记、章句一样具有的阐发大义的功用。第二章侧重于探讨王弼《周易注》在宇宙观与人性论上对汉儒思想的突破。王弼以老子“观复”之“复”解释《复》卦,又重新解释了《易》中的“道”与“太极”,从而将汉儒阴阳五行的宇宙论转化为“以无为本”的天道观,并借助对“圣人有情”与“性其情”的阐发,构建了此天道观下的人性论。第三章论述的重点在王弼《周易注》展现出的解释方法与思维方式。王弼承汉末形名学复兴之余风,发掘了语言的名实分别,纠正了汉易象数之学“意出于象”的颠倒思维,注重卦时与爻变,并通过对《彖传》大义的阐发,形成了自身的“体用”思维模式。汉魏学术变革的关键正在于看待宇宙、人性等问题的思维方式由简单的比附推衍,上升到了形而上的思辨层面,而王弼则是完成此时代学术思想质变的核心一环。
温瑜[3](2015)在《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学界对哀悼诗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悼亡诗词和挽歌,侧重于某家、某篇、某时段的研究,重复论述较多,理论建树较少,诗歌体式、风格、音韵和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尤为薄弱。哀悼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大类,揭示了世间最本质、最对立的矛盾——生死,含有人世间最真挚、最浓郁的情感和最深邃、最复杂的思想以及丰富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意蕴,具有文学、文体、文化、心灵史、方法论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绪论、类型、内涵与文化、文体、艺术、作家、结论七个部分,力图从纵向与横向、内部与外部、共性与个性展现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整体风貌。绪论:对“哀悼”溯源,确定哀悼诗的定义,总结课题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编:类型编,首先用追根溯源的方法从纵向梳理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中每个小类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历程、内涵特点和艺术特色,明确在差序格局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哀悼对象的社会地位以及作家与哀悼对象之间的关系及感情深浅决定了其语言策略和表达效果。关系越近、感情越深的作品往往以表达哀情为主,反之,则以表达赞美之情为主、哀情为辅。悼夫诗多表达思念和忠贞之情,悼妻诗大多表达哀情,也有的是赞而哀,悼妾诗多赞貌、性、艺和思人兼而有之,除悼亡诗以外的其他亲属哀悼诗和应酬类哀悼诗大多表达赞哀之情。从表达效果看,诗人与死者感情深厚的作品往往写得文采飞扬、动人心扉,而悼君诗、悼皇后诗、悼王诗、悼太子、悼公主诗、悼夫人诗因其哀悼对象身份特殊,既要表达对他们的尊敬、赞扬、哀悼但又不能有过于亲密的表示,故大多出现类型化、模式化的倾向。第二编:内涵与文化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讨由死亡引发的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涵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首先引入美国耶鲁大学谢利·卡根(Shelly Kagan)教授的剥夺解释理论(The Deprivation Account),解释了死亡的本质特征是以剥夺性(Deprivation)为主兼有终结性(finality)、必然性(inevitability)、普遍性(universality)、差异性(variability)、不可预测性(unpredictability)、无所不在(ubiquitous)六个方面的特征。存者对死者往往含有悲伤痛苦、孤独思念、内疚悔恨、报恩补偿、怜悯顾惜等多种复杂的感情。有的哀悼诗作者在哀悼死者的同时含有自己乡关之思和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有的哀悼诗则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讽刺、对天命的抱怨、对世态人情的怨刺。其次探讨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诗中无论是生命价值观还是死亡观及丧葬观都带有很强的儒家伦理色彩,但其对维护封建君主专政却有着积极作用。道教以其修道成仙、长生不死淡化存者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以其清静无为、放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让人心境平和,佛教的五蕴聚合、十二因缘、业报轮回的思想缓解了死亡给存者带来的悲哀、痛苦以及超越死亡的希望,道教、佛教均给哀悼诗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和丰富的审美想象。第三编:文体编,引入现代语言风格学理论,用比较的方法从文体内部探寻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不同体式的表达规范、使用功能及审美效果。四言体较强的民歌口语向书面语演变的色彩,楚歌体哀怨的风格,五、七古体朴实平易的风格,律体庄重、严肃、典雅的风格,绝句含蓄蕴藉的风格,都在哀悼诗的语音、语汇、语法、章法、修辞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本文分析了其语言风格构成原理和主要原因。哀悼情感强烈的程度和哀悼对象的身份是决定诗人选择何种诗体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哀悼对象身份越尊贵,诗人的感情越内敛,越选用齐言、格律严谨的哀悼诗体。而五律体哀悼诗句式较短,节奏较少,又比四言体句式多了一个字,更富有表现力,而且因其较多使用二一二句式对称结构而越发显得整齐匀称、严谨端庄,因而多用于哀悼地位较为尊贵的死者,是先秦至唐五代所有哀悼诗中数量最多、最适合表达哀情的文体。第四编:艺术编,引入音韵学尤其是汉语发音原理、发音方法的有关理论,从本体探讨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含蓄、优美、庄重、文雅的语言风格构成原理,尤其以押阳声韵为主、押i、u、u收尾的阴声韵为辅的发音原理与唔唔哼哼、咿咿呜呜、吁吁嘘嘘的哭声和哀叹声的发声原理大致相同,能较好地抒发对死者的哀痛和感叹之情。其抒情模式是以间接抒情方式为主的颂哀式,包含先颂后哀、先哀后颂、哀颂交集、只颂不哀、只哀不颂、哀颂讽交集六种套式和借景抒情式、借物抒情式、借梦抒情式、比兴式、直接抒情式、综合式六种抒情方式。引入英国语言学家G.Leech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和我国人类学家胡先晋(Hu,Hsien-Chin)的“面子/礼貌系统”的语言学理论,解释了含颂式抒情套式最多、纯哀式抒情套式最少而其中又以先颂后哀套式占主流的原因。结合美学、哲学、宗教、地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探讨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意象演变过程:以自然界动植物意象为主到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类意象为主,由单一意象到以1-3个主要意象为主到以密集意象为主,其连接方式也由以比兴为主演变到以对偶、对仗为主,其审美意境——“空”——具有萧条、偏僻、寂静、寒冷、孤独、虚无、荒谬、悲剧、妙悟等多重内涵,且能以空框效应、充满张力的语言和含蓄的韵味吸引审美主体。第五编:作家编,从个案研究的角度,选择先秦至唐五代10位代表诗人做个案研究,并提出影响一位作家在哀悼诗史地位的五大因素:作家的政治地位或文学地位较高,哀悼对象的地位较高,思想内涵崇高或具有真理性、普遍性,文体运用娴熟或有重大突破,艺术技巧高超和艺术成就巨大。其中杜甫和元稹则是其中的“双子星座”。结论:总结研究结论和明确哀悼诗在文学、文体、文化、心灵史、方法论上的研究价值。
郑莉[4](2008)在《李善《文选注》训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善《文选注》是现存最早的《文选》完整注本,也是征引式训诂体式的开山之作。征引式训诂主要以钩稽故实、征引出处来达到解词说义的目的。李善以这种征引的方法,从典故、字词、章句、名物、修辞、解题、校勘等诸多方面对选文进行了阐释,学术成就极高,是研究《文选》的必读之书,也是训诂学史上一部不容忽视的重要着作。然而学术界向来重视传统“选学”的研究,对于《文选注》训诂方面系统而深入的宏观研究非常少。本文以李善《文选注》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训诂内容、训诂术语、训诂特征及其成就和不足,以期对《文选注》作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描述,并对征引这种训诂体式进行探讨,希望为有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运用统计、归纳、对比、描写等方法,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着手,一方面以统计的方法总结出李善训释的主要内容,在平面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解释说明,力求对其进行客观、翔实、科学的反映;另一方面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与五臣注进行对比,与李善注所征引的旧注进行对比,从中分析李善注的特点,并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分析征引式训诂体式出现的背景原因,最后总结出李善在训诂学史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和第二章对李善注的训诂内容进行了描写,将李善在注释《文选》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训释内容分为释典故、释字音、释文字关系、释词义、释章句、释名物典章制度、释修辞、释文体、作解题、作校勘、叙述训释体例、划分章节、存旧式、补阙漏、说明选文引文出处、分析异说等共计十六个方面,并举例作出分析说明。第三章分析了李善所使用的训诂术语,将六十五个术语分为二十三类,又将二十三类归并为注音、说明文字关系、训释词义、训释句义、修辞、存异说、校勘、存疑、说明行文体例、兼用等十种功能不同的大类,并举例说明在使用该训诂术语时的训式。第四章从李善的训诂思想、注释点的选择和征引式训诂体式的渊源三个方面分析了《文选注》的训诂特点。李善的训诂思想直接体现在他所作的凡例之中,具体表现为“述而不作”的训释原则、严明的行文体例、客观谨慎的训释态度、择善而从的注释精神等。李善所选择的注释点也与一般为疑难词、句、段作注不同,他更倾向于选择需要通过追溯源流而深入开掘作品意旨之处。征引式训诂体式之所以形成,首先是由《文选》的选文特点决定的,其次,前代训诂学的发展和唐代大量的存世文献为其提供了客观条件,而李善自身的学术背景、渊博的学识和勤奋的治学精神则是《文选注》成书的主观因素。第五章总结了李善注的巨大成就和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李善注的贡献首先在于解读了《文选》,并且千百年来其学术成就仍居巅峰;其次是对训诂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再次,李善注对文献学的辑佚和校勘工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李善注的不足之处,除了征引这种训诂体式本身所带有的局限性以及李善有时征引过于烦琐外,还有那个时代的训诂学家的通病,即望文生义、不识连绵词、错误理解古今音变现象等。
张伯伟[5](2004)在《佛经科判与初唐文学理论》文中研究说明科判即分析章段,在文学理论中最早提出此说乃在初唐,而此说之形成实与佛经科判的启示有关。本文阐述了佛经科判的基本涵义及其对隋唐以来儒家经典义疏的渗透,意在说明科判之学的影响广大深远,从而在文学理论上引起的回响。文章又从论文术语、文势义脉以及文论作者与佛教的因缘等三方面,具体指出了佛经科判对初唐文论影响的痕迹。
张伯伟[6](2002)在《得意忘言舆义疏之学——魏晋至唐代的古典解释》文中认为 魏晋以来,中国的古典解释出现了一些新面貌,虽然在经书解释史上,有的学者还是将这一时期总归为汉唐阶段①。这种划分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自然有其成立的理由,但对于长时段中各个短时段的变化,学者理应予以必要的注意。概括地说,这些新面貌可以归结为两点,即“得意忘言”与“义疏之学”。前者是精神上的,後者是体式上的。经典解释的这些新特徵,对于文学解释来说,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先导和影响作用。
二、得意忘言舆义疏之学——魏晋至唐代的古典解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得意忘言舆义疏之学——魏晋至唐代的古典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2)王弼《周易注》与汉魏学术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及目的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有意味的形式:从“注”体兴起看汉魏学术变革 |
第一节 “注”体的兴起 |
第二节 继承与突破:从传、训诂、章句到注 |
第三节 王弼《周易注》与新的阐释空间 |
小结 |
第二章 从天地之心到圣人之情:汉魏之际宇宙观与人性论的变革 |
第一节 反复与动静间的“天地之心” |
第二节 圣人有情与性其情 |
第三节 性与天道可否贯通 |
小结 |
第三章 言意之辨与体用之别:从王弼的解经方法看汉魏思维方式的玄学突破 |
第一节 名实、言意之辨中的玄思 |
第二节 以“象数”扫落象数 |
第三节 体用模式的建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哀悼诗”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编 类型编 |
第一章 悼亡诗 |
一、悼妻诗 |
二、悼妾诗(包括家妓、侍儿) |
三、悼夫诗 |
第二章 悼亲诗 |
一、悼宗亲诗 |
二、悼外亲、妻亲诗 |
第三章 悼友诗 |
一、悼官员朋友诗 |
二、悼平民朋友诗 |
三、悼佛友诗、悼道友诗 |
第四章 其他哀悼诗 |
一、悼国君诗、悼臣诗、悼王诗 |
二、悼后妃诗、悼夫人诗、悼他人父母、夫、妻、妾(包括家妓、侍儿)诗 |
三、悼太子诗和悼公主诗 |
四、悼妓诗 |
五、悼节妇诗 |
第二编 内涵与文化编 |
第五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情感内涵 |
一、对死亡本相的思索和情绪 |
二、对死者情感的不舍和思念 |
三、对作者身世的自伤和自怜 |
四、对现实世相的抨击和怨刺 |
第六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与儒家思想 |
一、生命价值观 |
二、死亡观 |
三、丧葬观 |
第七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与道教 |
一、道教对哀悼诗人的影响 |
二、道教生死观对哀悼诗的影响 |
三、道教语言对哀悼诗的影响 |
第八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与佛教 |
一、佛教对哀悼诗人的影响 |
二、佛教思想内涵对哀悼诗的影响 |
三、佛教给哀悼诗带来了新的生活内容 |
四、佛教比道教影响较小的原因 |
第三编 文体编 |
第九章 先秦至唐五代四言体哀悼诗 |
一、从词汇、语气看,多用叠音词,经历了从较多运用到少用甚至不用语气词、语调等手段来表情达意的转变 |
二、从句法看,四言体哀悼诗的句式由先秦较为松散的句式转变为汉至唐代整齐严谨的句式,由先秦的重复句式转变为汉至唐代的非重复句式,而且魏晋至唐代的四言体哀悼诗多化用《诗经》的语言句式 |
三、在章法上,先秦至唐五代四言体哀悼诗由先秦的较多的重章叠唱转变为汉代以后的单篇抒怀 |
四、在修辞上,从先秦时期四言体哀悼诗的多用比兴手法转向汉代以后的多用赋法或者不用赋比兴手法 |
第十章 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 |
一、哀怨的心理内涵 |
二、哀怨的语言表现 |
第十一章 先秦至唐五代五、七言古体哀悼诗 |
一、用平实的词汇表现哀情 |
二、多用常式句和陈述句表现哀情 |
三、章法自然,随哀情而定 |
四、少用积极修辞中的形象描述类修辞手法 |
第十二章 先秦至唐五代律体哀悼诗 |
一、用高度凝炼精切的语汇、句式、修辞以表达哀情 |
二、用生死对照式和死后渲哀式的章法表达哀情 |
第十三章 先秦至唐五代绝句体哀悼诗 |
一、选取哀悼典型 |
二、含蓄的句法和修辞 |
三、强调哀情的词汇和章法 |
第四编 艺术编 |
第十四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语言风格 |
一、以押阳声韵为主、押i、u、ü收尾的阴声韵为辅 |
二、委婉的死亡表达 |
三、运用雅典 |
四、赞美性比喻 |
第十五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抒情模式和抒情方式 |
一、抒情模式 |
二、抒情方式 |
第十六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意象 |
一、先秦哀悼诗意象的特征 |
二、汉代哀悼诗的意象特征 |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哀悼诗的意象特征 |
四、唐代哀悼诗的意象特征 |
第十七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意境 |
一、“空”的情感内涵 |
二、“空”境的营造 |
三、“空”的审美效果 |
第五编 作家编 |
第十八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优秀作家论 |
一、刘彻 |
二、潘岳 |
三、杜甫 |
四、韦应物 |
五、孟郊 |
六、刘禹锡 |
七、元稹 |
八、白居易 |
九、李商隐 |
十、李煜 |
结论 |
一、结论 |
二、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李善《文选注》训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选》与“文选学” |
二、李善与《文选注》 |
三、李善注的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所使用的版本 |
第一章 李善《文选注》训诂内容(上) |
第一节 训释典故 |
第二节 训释字音 |
第三节 训释文字关系 |
第四节 训释词义 |
第五节 训释章句 |
第二章 李善《文选注》训诂内容(下) |
第一节 训释名物典章制度 |
第二节 训释修辞 |
第三节 训释文体 |
第四节 作解题 |
第五节 作校勘 |
第六节 其他训诂内容 |
第三章 李善自注训诂术语 |
第一节 注音术语 |
第二节 说明文字关系的术语 |
第三节 训释词义的术语 |
第四节 训释句义的术语 |
第五节 修辞术语 |
第六节 存异说的术语 |
第七节 校勘术语 |
第八节 存疑的术语 |
第九节 说明行文体例的术语 |
第十节 兼用的术语 |
第四章 李善《文选注》的训诂特点 |
第一节 李善的训诂思想 |
第二节 李善注释点的选择 |
第三节 李善《文选注》成书原因及其征引式训诂体式的来源 |
第五章 李善《文选注》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第一节 李善的训诂成就 |
第二节 李善训诂的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四、得意忘言舆义疏之学——魏晋至唐代的古典解释(论文参考文献)
- [1]充实与转化:论《周易正义》对王弼《周易注》的制度化改造[J]. 刘雅萌. 古典文献研究, 2021(01)
- [2]王弼《周易注》与汉魏学术变革[D]. 刘雅萌. 南京大学, 2015(06)
- [3]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研究[D]. 温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 [4]李善《文选注》训诂研究[D]. 郑莉. 河北师范大学, 2008(01)
- [5]佛经科判与初唐文学理论[J]. 张伯伟. 文学遗产, 2004(01)
- [6]得意忘言舆义疏之学——魏晋至唐代的古典解释[J]. 张伯伟. 中国文化, 200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