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大棚蔬菜经济效益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文[1](2021)在《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反季节蔬菜栽培面积日益增加,以至于设施番茄栽培也得到空前发展,成为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但由于设施结构单一、管理不当及秋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弱光、不良气候灾害等逆境胁迫影响,植株易感染病害,对植株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严重阻碍设施番茄增产增收。有大量研究表明,油菜素内酯(BR)、外源钙可通过提高番茄植株抗病及抗逆性,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但前人对二者功能研究多集中在盆栽试验,在设施应用研究较少,且二者配施方面的研究报道更少。因此为了检验BR及配施外源钙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设施番茄试验,探究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坐果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生理、病害及产量的影响:BR处理可提高番茄株高、茎粗及叶片数,以0.5 mg/L BR处理效果显着。高浓度BR处理抑制番茄坐果率并降低产量,而适宜浓度BR处理可通过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适宜浓度BR处理可显着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高浓度BR处理可能抑制光合进程。适宜浓度BR处理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增加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喷施BR处理可降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病毒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BR配施外源钙处理可增加叶量,提高光合作用,增加Pro、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植株抗病性,从而提高产量。由此表明,0.5 mg/L BR处理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可应用于促进大棚秋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及防治TY病毒病。2.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变化、坐果及产量的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BR处理对番茄前期株高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BR处理使株高增加。高浓度BR处理使番茄叶片MDA含量显着增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减缓叶片MDA含量增加并降低相对电导率,同时增加番茄叶片的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番茄的叶绿素含量。高浓度或低浓度的BR处理会抑制番茄坐果,降低番茄第1花序的产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促进果实膨大,提高番茄产量。BR配施外源钙处理后番茄叶片数显着增加,可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面积、加快光合进程,进而促进果实膨大、显着提高果实产量。3.BR及配施外源钙对温室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喷施BR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增加生物量积累及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且各指标随BR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以0.1 mg/L BR处理效果最明显。喷施BR处理可降低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但低浓度BR与CK1相比达到显着差异水平。此外,BR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增长虽无明显作用,但其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及根系发育水平高于BR或0.2%氯化钙(0.2%CaCl2)单一处理。
禹虎[2](2021)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温棚种植者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掌握温棚种植者职业健康状况,探索温棚种植相关影响因素对不同系统疾病的影响程度大小,寻找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和提高温棚种植者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择银川市郊大棚种植集中区的村庄作为采样点,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368名调查对象,选择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资料收集。采用单因素分析不同变量下温棚种植者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不同维度下温棚种植者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一般人口学特征:本次共有1368名温棚种植者参与并完成问卷,其中以中年初中及以下的人群为主。种植者中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检出率分别为14.00%、6.00%、16.90%和5.20%。(2)不同种植特征下疾病分布情况:温棚种植者中,骨骼肌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在温棚种植个数、种植人数、种植面积、种植年限等变量中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在是否混配农药、农药喷洒时间占比、喷洒种类、喷洒时长、是否换鞋、穿防护服等变量中分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血管系统疾病在农药喷洒时长、是否换鞋、穿防护服等变量中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消化系统疾病则在是否混配农药、是否喝水、洗手、设备检测等变量中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呼吸系统疾病则在种植人数、种植年限、防护措施等变量中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结构方程模型结果:首先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其次在构建的多维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中发现,温棚种植情况对种植者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直接影响效果(路径系数分别为0.011、0.011、0.029、0.021)。而农药使用情况和防护知识行为对种植者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直接影响效果(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26、0.705)。结论:(1)首先本次调查的温棚种植者以中年人为主,文化水平整体较低,生活习惯、防护措施及各系统疾病的检出率均有不同的分布。(2)其次包括温棚种植个数、种植人数等变量在内的温棚种植情况是种植者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防护习惯及农药使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效果。故在科学普及种植者防护及用药习惯的同时,更应该不断改善温棚种植环境,改善温棚种植结构,提升种植者的健康意识。
王勃颖[3](2021)在《张家口市蔬菜产业扶贫效果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不仅制约个人生存,同时对国家及地区的发展存在诸多阻碍,贫困问题的有效缓解不仅是对中国扶贫工作的挑战,也是全人类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河北省近年来经济增长有目共睹,但全省仍存在较大贫富差距及经济水平不均的现象,张家口市因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贫困情况复杂、贫困发生率较高,其贫困问题的解决影响着全省脱贫工作进程。以此为研究背景,对地区产业扶贫开展情况进行效果分析,进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地区甚至国家脱贫效果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通过文献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将张家口市阳原县、赤城县以及沽源县三县为调研地点,对三县蔬菜产业规模、生产布局、主产区建设情况、产供销情况以及发展制约因素五个方面对蔬菜生产现状进行初步概述;其次,以三县蔬菜产业相关村落为调研单元,从产业运行机制、产业项目效益、产业保障措施以及模式运行效果四个方面对政府及基层组织主导式、企业带动型、合作社带动型以及能人承包经营式四种扶贫模式进行综合概述;再次,选取了资金使用效率、利益联结机制、项目瞄准性三个视角对四种蔬菜产业扶贫模式实际带贫增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针对张家口市蔬菜产业带贫情况,为促进张家口市蔬菜产业扶贫可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分析结果发现,蔬菜产业扶贫通过发展蔬菜种植业、加工业以及旅游产业等项目,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蔬菜生产,在促进张家口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的目的。张家口市四种扶贫模式对贫困户增收能力均呈正向积极效应,其中企业带动型以及合作社带动型两种模式市场联结相对紧密,对贫困户带动能力较为突出,扶贫、带贫效果最佳;而能人带动型以及政府及基层组织主导式虽带贫效果相对较差,但从项目盈利水平以及分配的扶贫性方面,这两种扶贫模式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更为直接,降低了扶贫资金流动的成本损失。综合比较四种蔬菜产业扶贫效果得出,产业项目的选择应结合地区发展实际,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落实村民自我脱贫、自我服务以及自我管理意识,才能真正实现扶贫效果的有效、稳定。本文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对蔬菜产业扶贫发展相对成熟的乡镇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农户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蔬菜产业扶贫实施情况,总结了蔬菜产业扶贫成功带贫的多样化模式。二是通过对张家口市农业相关部门、新型经营主体、建档立卡户、一般户等多个参与主体在蔬菜产业扶贫中所承担的角色进行多角度分析,较为全面的总结了张家口市蔬菜产业扶贫运行机制及效果。
高志伟[4](2020)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追求绿色健康生活,再加上人口的增加,使得蔬菜需求量也急速增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追求最大经济效益,通过大棚种植技术培养了各个季节的蔬菜。相比于传统种植蔬菜,大棚种植蔬菜无疑具有更多效益,并且当代居民追求高质量绿色蔬菜,如此通过大棚种植技术便可满足人们对蔬菜的高质量需求。但此技术也依然面临病虫的侵害,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对于发展大棚种植具有巨大作用。
苏越[5](2020)在《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文中认为耕地保护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国家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普遍。一方面,耕地非粮化是市场经济下农户的自发选择,也符合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度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增收,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另一方面,某些非粮化类型会对耕地的生产能力造成破坏,盲目扩张可能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亟需对耕地非粮化进行全面分析,为合理引导和管控提供依据。本文以“现状-机制-管控”的总体技术路线,首先基于统计数据,宏观尺度上分析我国耕地非粮化的现状。然后以浙江省三个典型县市为例,基于2000-2018年地块尺度的遥感解译信息和国土调查成果,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研究区耕地非粮化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变化及其扩张机制;借助能值分析和经济分析,评估比较了非粮化生产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综合效益的差异;最后,结合耕地多功能评价和现行耕地保护布局划定了不同功能分区,对耕地非粮化提出差异化的分区管控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统计数据,对2000-2017年全国以及浙江省非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变化不大,增加506千公顷;山东、河南、安徽等产粮大省的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分别下降9%、5%和6%,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分别增长了19%、13%和9%。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水果、花卉、苗木等的巨大市场需求和高额经济收益促使当地农民逐渐转向非粮生产。根据海关的粮食进出口数据,我国粮食生产目前处于紧平衡状态,主粮(大米、小麦、玉米)自给率为99%,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考虑到耕地非粮化局部扩张的态势,有必要对其空间扩张特征及驱动机制加强研究。(2)浙江省是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增长最为显着的地区,由2000年的35%增长至2017年的54%。主要非粮食作物类型中花卉苗木种植增幅最大,占比由2000年的2.59%增长至2017年的13.82%。从空间分布看,非粮食作物种植从经济最发达的杭州市和宁波市开始,2010年后逐渐向浙中、浙西南地区发展。(2)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桐乡市、象山县、平阳县三个典型县市2000年、2010年、2018年地块尺度的耕地非粮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非粮化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1)2000-2018年间,桐乡市、象山县、平阳县的耕地非粮化面积分别净增4773.78公顷、6367.86公顷和8581.97公顷,2018年其非粮化面积占各自耕地面积的12.40%,30.90%和27.54%。遥感影像解译的非粮化程度比统计分析结果更为严重。遥感数据更为客观、全面地识别了更多的非粮化生产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在揭示区域耕地非粮化现状上具有更大优势。(2)不同研究区的非粮化类型有所差异,这与当地的种养习俗、发展基础、耕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城市绿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苗木种植成为浙江省最具优势的非粮化类型。(3)多种非粮化类型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显着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差异,某种非粮化类型的集聚能进一步提高该非粮化类型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3)利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2000-2010、2010-2018三个研究区不同非粮化类型扩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耕作条件对非粮化扩张有显着影响。总体而言,耕地非粮化倾向于发生在交通便利、取水便捷、耕作成本较低的地方。在山区为主的研究区,非粮化初期易发生在海拔较高、土壤相对贫瘠的地块,且其空间分布对农村居民点等定居网络有较大依赖。而随着非粮化的发展,逐渐向土壤肥沃的平原耕地扩张。坡度等因素对非粮化扩张的影响因类型而异,例如坑塘水产养殖易发生在平原地区,而茶叶、竹林等倾向于种植在海拔高的陡坡耕地。(2)优势非粮化类型扩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邻近效应,一方面是非粮化先行者取得高收益后租种周围耕地从而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是先行者的高收益激发了周围农民的“非粮化”跟随。(3)对现行耕地保护政策分析发现,基本农田制度未能起到控制非粮化扩张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耕地上的非农建设行为。(4)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和农业园区等政策对某些非粮化扩张具有控制作用,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作用最为显着。2018年各研究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内非粮化比例为7.30%-15.61%,低于基本农田范围内17.65%-28.44%。(4)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将农业环境污染纳入能值分析,更客观全面的评估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环境表现和综合效益。(1)水稻单作是经济效益最低的生产类型,复合生产系统经济效益是水稻单作的2.32-2.35倍,非粮化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是水稻单作的9.4-25.2倍,鸭养殖是利润最高的非粮化生产类型。经济收益的巨大差异是驱动非粮化扩张的内在原因。(2)能值分析结果表明,桐乡市目前的非粮化生产系统环境负载率高于其他生产系统,主要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和效益,投入的化肥、农药和饲料等数量过多所致。此外,苗木出土以及挖掘坑塘等非粮化生产会破坏土壤耕作层,给未来的粮食生产能力恢复带来很大困难。(3)从综合效益来看,而复合农业生产可以调和环境效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是实现粮食生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多重目标的较好选择。但农户决策时更倾向于考虑短期的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非长远的整体的综合效益,因此需要合理的政策进行引导。(5)在耕地多功能评价基础上,结合现行耕地保护政策,提出了非粮化三级五区的分区管控思路。第一级为粮食生产核心区,该分区是保障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包括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耕地生产功能评价最优的耕地。该区是粮食生产补贴重点投放区域,区内禁止一切非粮化生产,已经开展非粮化生产的地块必须限期恢复,通过遥感监测对非粮化易发地区加强监控。第二级包括生态农业区、复合农业区和休闲农业区,是基本农田范围内除粮食生产核心区外的耕地,重点保护耕地生产能力,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生态农业区主要位于生态较重要或敏感的区域,区内允许适度发展花卉苗木种植等环境污染小的非粮化生产。复合农业区重点引导发展稻鱼共生等复合生产模式,推广绿色生产。休闲农业区内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允许适度发展蔬果采摘、花海观光、乡村生活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第三级为一般农田区,为基本农田外的耕地,该分区可以开展非粮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闫梦露[6](2020)在《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失衡”发展背景下引发的农业人口非农化、土地利用非农化将农业发展过程中人多地少的“土地稀缺”问题进一步激化为人少地少的“人地稀缺”问题,人地要素失衡问题日益尖锐。“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解决以上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除了在土地上大做文章外,不妨考虑从人的方面进行创新和关注。2012年以来,在国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制度创新作用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农民新型化、职业化和农业商品化正经历着快速的转型与发展。在此期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促进,城乡发展要素之间的频繁交互和农业技术发展带动等方面因素的叠加作用,我国大棚面积迅速扩张,成为国内外大棚面积扩张的主要区域,催生了剧烈的土地利用转型。以大棚种植为导向的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成为研究乡村农地利用转型、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窗口,对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郊区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郊区农地利用的“大棚化”转型。此外,塑料大棚的大量使用及特有的生产模式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威胁着菜农的身体健康。然而,国内缺乏对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提法和直接研究,与此相关的多为大棚种植的影响因素研究,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研究提供了不少启发,但遗憾的是农户微观视角的研究较少,更少涉及从人力资本角度或职业素质层面引起的农民类型分化对农地利用变化和转型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新型职业农民主体这一微观视角出发,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政策因素及种植结构要素等,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对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差异化的影响程度和内在规律,诠释城郊人地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区域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认定标准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有效解决地谁来种、怎么种好的现实难题,以期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本研究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在于通过概念分析与文献梳理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对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难点在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的定量测度及调研数据的统计,即如何以实证方法把握住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真实情况和认定标准的可操作性。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二者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此阐明二者的相互关系和内在逻辑。基于此,以江苏省南京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问卷调研获取的一手数据,选取4个维度综合评价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户籍属性和政策文件对农民类型进行划分,统计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民的发展水平差异和区域差异;此外,分析了农地大棚种植差异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模型探索了新型职业农民对南京市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评价与农民类型划分:依据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从农民基本素质、农业技能素质、全职务农程度、经营管理素质等4个维度建立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最终实际得分情况。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得分在空间上呈现梯度差异,基本呈现以江宁区和溧水区为高值区,由此在南向和北向纵深方向上梯度递减的规律,且乡镇边缘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也较低。依据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得分、政策标准满足与否、农民户籍进一步划分研究区农民类型。(2)南京市大棚用地近年来的变化格局、研究区大棚化转型指标的量化及空间分异特征:大棚用地的高值区和全市大棚种植重心在1995年—2005年—2017年间的转移路径为栖霞区—江宁区—雨花台区,整体呈现先南下后北上的迁移规律,并且大棚种植重心和全市建成区重心在1995—2010年沿y轴对称,存在较为微弱的“城进农退”现象。选取大棚种植决策、大棚经营规模和大棚化指数表征大棚化转型指标,研究区农地利用大棚种植情况空间分布不均:高值区以江宁为中心、雨花台区位副中心,呈现四周低,中间高的规律。不同类型农民大棚种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新型职业农民的大棚化转型比其他传统农民更加剧烈,需要重点关注。总体来看,各类型农民在大棚经营规模和经营比例上表现为“新型职业农民高于传统农民”,“外来职业农民高于本地职业农民”,“外来传统农民高于本地传统农民”的特征。(3)新型职业农民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是大棚种植选择的核心群体,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的提高,其在增加大棚经营规模和大棚经营比例上的重要促进作用将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种植结构、家庭人口和经济特征、农业政策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户在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方向和程度。(4)不同类型农民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现实职业型农民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和大棚化转型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对大棚化转型影响的剧烈程度等同甚至超过了政策认可型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持续关注并培养鼓励。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围绕以下五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一是重视现实职业型农民在农民转型和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切勿忽视“被遗忘的群体”;二是完善农业补贴等相关激励政策;三是多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本土化的同时重视外来导入;四是平衡各类型农户协调发展;五是差别化政策措施,“菜篮子”、“米袋子”两手抓。
郝明贤[7](2020)在《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山区,耕地面积总量少、地块小、不集中,不平整,坡地面积占86%。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林州市建立37个农业园区,11个设施蔬菜种植园区。为全面了解林州市设施蔬菜现状,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等对林州市11个蔬菜种植园区及4个蔬菜种植大户进行设施蔬菜生产现状调研,发现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林州市坡地面积大,不利于集约化生产;设施规模不均衡,基础设施结构滞后;蔬菜品种单一,以种植番茄、黄瓜、茄子、西葫芦常见蔬菜为主,缺少林州市特色蔬菜品种;蔬菜产品营销方式陈旧,品牌意识缺乏;以人工徒手操作为主,机械化程度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推广技术服务落后;病虫害防治形式单一,肥水管理不科学。2改进措施和发展对策。根据山坡地区的特点进行集约化蔬菜种植;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基础设施;结合设施保温、采光、市场需求,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形成林州特色菜;运用“互联网+”营销体系,拓宽营销渠道,提高品牌意识;减少用工,积极支持农户购买农机,提高机械化水平;通过招聘蔬菜专业相关的大学生,扩充农技人员,对农民及园区管理者进行“充电”,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宣传病虫害防治知识,以预防为主,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相结合;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灌水方式采用滴灌,减少地表水蒸发,降低棚内相对湿度;引进设有电子器及电磁阀的滴灌和施肥系统,根据蔬菜需肥量和利用率进行配方施肥。本研究结合林州实际情况,分析了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的相应对策,对进一步增强全市设施蔬菜生产活力,保障林州市设施蔬菜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邱继丰[8](2019)在《长春市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菜篮子”工程是保障蔬菜供给重大的民生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发展现代蔬菜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两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蔬菜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重要作用,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蔬菜产业的绿色发展;深入推进蔬菜种植的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菜篮子”工程,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培育蔬菜生产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大力加快蔬菜产业的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加快促进蔬菜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朝阳区位于长春市中南部,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基础条件雄厚,发展优质高效蔬菜产业对促进朝阳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扩大就业和保障城市新鲜蔬菜产品供给有重要意义;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供给侧改革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为研究课题,通过查阅朝阳区农业农村局、地方志以及各镇农业站、办、所相关资料,运用农业产业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梳理了目前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新时期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结果如下:1.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农村实用人才、农业技术推广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2)蔬菜种植结构单一,设施菜田需进一步发展(3)合作社发展尚不成熟(4)农资、蔬菜质量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5)缺少龙头企业带动,蔬菜加工附加值不高(6)蔬菜标准园内设施蔬菜发展进程缓慢。2.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对策为了使朝阳区蔬菜生产真正做到巩固优势、补齐短板,发挥朝阳区在长春市及周边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特色蔬菜产业,做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针对这些问题科学进行了合理分析和综合研判,提出促进朝阳区发展高标准蔬菜产业建议:(1)因地制宜,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2)充分利用水源保护地优势,顺势发展观光农业;(3)保证蔬菜标准园高质量建设,确立服务城市的新定位;(4)鼓励发展形成蔬菜生产的专业合作社;(5)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提升菜农素质;(6)推进设施蔬菜生产、加快产业发展进程;(7)加强生产监管,确保无公害蔬菜发展;(8)培育龙头企业,延伸蔬菜产业链;(9)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实现多元品种供应城市。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蔬菜产业是保障蔬菜供给的重大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智慧园艺、设施园艺的发展,朝阳区将更加凸显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加快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蔬菜产业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
邢冰[9](2019)在《精准扶贫视角下理合务镇产业扶贫蔬菜大棚项目的优化对策分析》文中认为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任务。我国将精准扶贫作为国家基本方略。而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头戏”,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是精准扶贫的“发动机”。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通过产业扶贫实践,结合产业发展战略,不断摸索引进适合的产业项目,为本地区脱贫摘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文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以笔者工作所在地——山东省临邑县理合务镇产业扶贫蔬菜大棚项目为研究对象,并运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资料分析等具体研究手段,结合经济学、管理学说理论以及产业扶贫项目实践,通过对该地所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困境进行分析,探究理合务镇以蔬菜大棚为例的产业扶贫项目所面临困境的具体原因,得出了对政府改进产业扶贫项目管理的对策性建议。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产业扶贫项目的相关研究,并归纳总结出已有成果及其存在的不足;其次是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的解释;然后以实地调研为依据,并设计调查问卷,具体分析了理合务镇贫困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出理合务镇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困境、原因;最后针对产业扶贫项目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优化政策建议。指出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应严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的目标要求,大力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中的作用,对项目的实施要加强质量建设精准监督,同时加大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充分保障贫困农户的知情权、参与权,最后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加大乡村旅游带动等等来促进产业扶贫项目的发展。
田岩[10](2019)在《榆林市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作为传统农业大区,传统种植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形势迫切。设施蔬菜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是榆阳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数据查阅、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调查分析了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地位、作用、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对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1.通过发放问卷40份,走访菜农40户,调查发现:2009年2018年,榆阳区设施蔬菜生产面积从1.06万亩增长到2.35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40.5%;总产量达到8.61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59.4%;实现产值2.09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66.6%。这些结果表明,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优化了榆阳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是榆阳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2.榆阳区设施蔬菜生产主推设施结构合理,设施蔬菜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设施蔬菜标准园数量不断增加,集约化育苗点和专业化服务逐步推进,典型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正成为趋势。但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也面临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思想观念老化、服务体系滞后、土壤生态恶化、周边产区冲击等问题。3.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提出:合理规划布局,扩大基地规模;一是突出区域特色,合理规划布局,到2020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0.55万亩,保证榆阳区冬春季节蔬菜稳定供应;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扶持政策,建立1亿元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基金,形成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支持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三是拓展融资渠道,优化社会保障,重点开展设施农业金融产品创新,推进设施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四是构建支持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广无土栽培、绿色防控等先进栽培和管理技术,降低设施生产劳动强度;五是延伸产业链条,通过突出榆阳设施蔬菜质量安全优势,打造区域蔬菜品牌,拓宽市场营销渠道。
二、提高大棚蔬菜经济效益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大棚蔬菜经济效益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棚秋番茄生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1 大棚秋番茄生产概况 |
1.1.2 大棚秋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大棚秋番茄研究现状 |
1.1.4 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研究现状 |
1.1.5 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研究现状 |
1.1.6 大棚秋番茄根结线虫病研究现状 |
1.2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概况 |
1.2.2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3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研究现状 |
1.2.4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抗低温研究现状 |
1.3 油菜素内酯(BR)研究进展 |
1.3.1 BR的应用概况 |
1.3.2 BR的作用及机理 |
1.3.3 BR在蔬菜上的应用 |
1.4 外源钙研究进展 |
1.4.1 外源钙的应用概况 |
1.4.2 外源钙的作用及机理 |
1.4.3 外源钙在蔬菜上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病害与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的影响 |
2.2.2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3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病害的影响 |
2.2.4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坐果与产量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BR及配施外源钙能促进大棚秋番茄生长及产量 |
2.3.2 BR及配施外源钙能提高大棚秋番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 |
2.3.3 BR及配施外源钙能增强大棚秋番茄的抗性 |
2.3.4 BR及配施外源钙能缓解大棚秋番茄的病害 |
第三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与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指标测定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
4.2.2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4.2.3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根系的影响 |
4.2.4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5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温棚种植者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蔬菜温棚种植者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3)张家口市蔬菜产业扶贫效果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贫困定义的研究 |
1.2.2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 |
1.2.3 关于产业扶贫的研究 |
1.2.4 关于产业扶贫模式的研究 |
1.2.5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相关理论依据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1.5.1 本文创新点 |
1.5.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2 张家口市蔬菜产业扶贫发展情况分析 |
2.1 张家口市贫困情况概述 |
2.2 张家口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2.2.1 张家口市蔬菜种植结构 |
2.2.2 张家口市调研县蔬菜种植情况 |
2.2.3 张家口市蔬菜供销现状 |
2.3 张家口市蔬菜产业扶贫发展历程 |
2.4 本章小结 |
3 张家口市蔬菜产业扶贫效果分析——基于贫困户视角 |
3.1 调查说明 |
3.1.1 问卷设计及调研方法 |
3.1.2 样本村基本情况 |
3.2 调研对象样本特征 |
3.2.1 个人特征 |
3.2.2 家庭特征 |
3.3 蔬菜产业扶贫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典型蔬菜产业扶贫模式及效果分析——基于经营主体视角 |
4.1 政府及基层组织主导式扶贫模式 |
4.1.1 黄盖淖蔬菜园区——“一户一棚”模式 |
4.1.2 政府及基层组织主导式运作方式 |
4.2 企业带动型扶贫模式 |
4.2.1 盛丰公司——“政府+企业+基地+农户” |
4.2.2 企业带动型运作方式 |
4.3 合作社带动型扶贫模式 |
4.3.1 强农合作社——“合作社+基地+农户” |
4.3.2 合作社带动型运作方式 |
4.4 能人承包经营式扶贫模式 |
4.4.1 小关村蔬菜园区——“能人+贫困户” |
4.4.2 能人承包式运作方式 |
4.5 张家口市四种典型蔬菜产业扶贫模式效果比较分析 |
4.5.1 扶贫资金精准带贫效果比较分析 |
4.5.2 项目带贫增收稳定性比较分析 |
4.5.3 项目可持续性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蔬菜产业参与度较高,利益联结机制多样化 |
5.1.2 贫困人口劳动力短缺,制约产业扶贫效果 |
5.1.3 生产风险承受能力弱,区位资源优势溢价低 |
5.1.4 蔬菜产业科技含量低,农机推广服务需完善 |
5.2 对策建议 |
5.2.1 发展节水型蔬菜产业,增强扶贫增收可持续性 |
5.2.2 促进农业科技转化率,提高产业扶贫生产效益 |
5.2.3 创新高端化营销模式,加强产品优势溢价能力 |
5.2.4 提高科技保险支撑度,保障经营主体产业效益 |
5.2.5 加力度扶持经营主体,积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户情况调查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棚蔬菜种植中病虫害发生原因 |
1.1 大棚蔬菜种植密闭性与温、湿度的关系 |
1.2 天气因素对大棚蔬菜种植的影响 |
2 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 |
2.1 科学选择蔬菜的品种 |
2.2 选择、整理土地 |
2.3 肥水管理 |
3 大棚蔬菜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
3.1 物理防治 |
3.2 生物防治技术 |
3.3 完善管理制度 |
3.4 药物防治 |
4 结语 |
(5)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软件环境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耕地非粮化研究 |
1.3.2 耕地保护机制及政策研究 |
1.3.3 耕地多功能研究 |
1.3.4 能值分析在农业生态系统应用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介绍 |
3 非粮食作物播种演变分析 |
3.1 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 |
3.1.1 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
3.1.2 全国粮食进出口现状 |
3.1.3 各省播种比例 |
3.2 浙江省非粮食作物播种 |
3.2.1 全省播种比例 |
3.2.2 不同非粮食作物类型 |
3.2.3 各市播种比例 |
3.3 讨论与小结 |
4 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
4.1 耕地非粮化信息遥感提取 |
4.2 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
4.2.1 桐乡市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
4.2.2 象山县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
4.2.3 平阳县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
4.3 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布特征变化 |
4.3.1 桐乡市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2 象山县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3 平阳县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 耕地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和政策控制力分析 |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 |
4.4.2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4.4.3 不同研究区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和政策控制力分析 |
4.4.4 不同政策对耕地非粮化的控制作用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耕地非粮化发展类型特征 |
4.5.2 耕地非粮化空间集聚效应显着 |
4.5.3 不同时间段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变化 |
4.5.4 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效果 |
4.5.5 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
5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综合效益分析 |
5.1 研究系统和研究数据介绍 |
5.2 经济效益分析 |
5.3 基于能值分析的环境效益评估 |
5.3.1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 |
5.3.2 环境污染计算 |
5.3.3 能量系统图 |
5.3.4 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5.3.5 能值指标分析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综合效益分析 |
5.4.2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5.4.3 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
6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 |
6.1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的意义 |
6.2 耕地多功能评价与分区划定 |
6.2.1 生产功能评价 |
6.2.2 生态功能评价 |
6.2.3 休闲美学功能评价 |
6.2.4 不同功能分区划定 |
6.3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措施 |
6.3.1 粮食生产核心区 |
6.3.2 生态农业区 |
6.3.3 复合农业区 |
6.3.4 休闲农业区 |
6.3.5 一般农田区 |
6.4 讨论与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非粮食作物播种演变 |
7.1.2 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规律 |
7.1.3 耕地非粮化扩张机制 |
7.1.4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估 |
7.1.5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6)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 新型职业农民 |
2.1.1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
2.1.2 新型职业农民的热点研究 |
2.2 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 |
2.2.1 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概念界定 |
2.2.2 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因素 |
2.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对城市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影响机理分析 |
3.1 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状 |
3.2 农民转型与城郊农业商品化转型 |
3.3 新型职业农民与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 |
第四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获取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南京市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4.1.2 南京市农业发展情况 |
4.1.3 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 |
4.2 数据获取 |
4.2.1 农户数据 |
4.2.2 大棚数据 |
4.2.3 社会经济数据 |
4.2.4 区位数据 |
第五章 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 |
5.1 研究区样本农户概况 |
5.2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 |
5.2.1 新型职业农民评价研究路径 |
5.2.2 新型职业农民评价研究方法 |
5.2.3 新型职业农民评价结果 |
5.3 研究区样本农民类型划分 |
5.3.1 新型职业农民划分和修正 |
5.3.2 研究区农民类型划分 |
第六章 南京市农地利用大棚化及空间分异 |
6.1 南京市大棚用地近年来变化格局 |
6.2 研究区大棚种植空间分布规律 |
6.3 研究区不同类型农民的大棚种植差异 |
第七章 新型职业农民对城市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 |
7.1.1 变量选择及分析 |
7.1.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7.2 变量筛选、检验及描述 |
7.2.1 变量筛选及检验 |
7.2.2 变量描述 |
7.3 结果分析 |
7.3.1 新型职业农民对大棚化种植选择的影响 |
7.3.2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对大棚经营规模的影响 |
7.3.3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对大棚经营比例的影响 |
7.3.4 新型职业农民类型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 |
7.4 与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乡村二元化转型的探讨 |
8.2.1 农民的二元 |
8.2.2 农业及农业土地利用的二元化 |
8.2.3 乡村国土空间利用的二元化 |
8.2.4 二元乡村的潜在问题 |
8.3 政策启示 |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7)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外设施蔬菜发展状况 |
1.1.2 我国设施蔬菜发展状况 |
1.1.3 河南省设施蔬菜发展状况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查阅 |
2.2.2 实地调查 |
2.2.3 问卷调查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条件 |
第三章 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发展概况 |
3.1 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自然气候条件 |
3.1.2 地理位置 |
3.1.3 水资源 |
3.1.4 劳动力资源 |
3.1.5 市场需求 |
3.2 林州市设施蔬菜园区及种植大户生产现状 |
3.2.1 西赵无公害果蔬种植精品园 |
3.2.2 梅平现代农业精品园 |
3.2.3 林州丰乐农业生态园 |
3.2.4 林州市土楼果蔬农业示范园 |
3.2.5 五龙镇城峪村种植合作社 |
3.2.6 原康镇李家村 |
3.2.7 田壮壮蔬菜种植产业扶贫基地 |
3.2.8 安阳市京亿鑫源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3.2.9 刘家街方家庄 |
3.2.10 原康镇岸下村 |
第四章 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问题分析 |
4.1 坡地制约设施蔬菜发展 |
4.2 设施规模不均衡、基础设施有待优化 |
4.3 设施蔬菜种类单一、品种结构有待调整 |
4.4 营销策略不完善、品牌意识薄弱 |
4.5 徒手操作为主、机械化程度低下 |
4.6 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推广服务滞后 |
4.7 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不规范 |
第五章 加快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的对策 |
5.1 根据坡地蔬菜种植特点进行集约化种植 |
5.2 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基础设施 |
5.3 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形成区域特色蔬菜 |
5.4 建设信息网络、提高品牌意识 |
5.5 减少用工、提高蔬菜设施机械化水平 |
5.6 引进人才、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
5.7 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规范化 |
5.7.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5.7.2 科学浇水、平衡施肥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长春市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对朝阳区的启示 |
1.2.1 国外蔬菜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
1.2.2 国内蔬菜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
1.2.3 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对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启示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蔬菜产业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长春市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3.1 朝阳区发展蔬菜产业的基础条件 |
3.1.1 区位优越 |
3.1.2 生态优势 |
3.1.3 基础优势 |
3.1.4 政策优势 |
3.2 蔬菜标准园的建设 |
3.2.1 园区建设情况 |
3.2.2 建设资金使用情况 |
3.2.3 园区生产基本情况 |
3.2.4 创建工作的保障措施 |
3.3 千顷蔬菜基地建设 |
3.3.1 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
3.3.2 基本原则 |
3.3.3 建设规模 |
3.3.4 重点项目及工程建设标准 |
3.3.5 蔬菜基地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渠道 |
3.3.6 蔬菜基地项目效益 |
3.3.7 保障措施 |
3.4 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情况 |
3.4.1 示范区基本情况 |
3.4.2 示范区建设进展 |
3.4.3 主要实施办法 |
3.5 朝阳区无公害蔬菜的发展 |
3.5.1 农药使用 |
3.5.2 肥料使用 |
3.5.3 全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
3.5.4 无公害蔬菜重点建设项目 |
3.6 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采摘园的发展 |
3.6.1 蔬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基本情况 |
3.6.2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产业中的分布情况 |
3.6.3 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财政扶持情况 |
3.7 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
3.7.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变化情况 |
3.7.2 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 |
3.7.3 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果 |
第四章 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4.1.1 农村实用人才水平偏低 |
4.1.2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困难较多 |
4.1.3 蔬菜种植结构单一,设施菜田需进一步发展 |
4.1.4 蔬菜加工附加值不高 |
4.1.5 蔬菜标准园内设施蔬菜发展进程缓慢 |
4.1.6 质量监管不到位 |
4.1.7 合作社发展尚不成熟 |
4.2 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不科学 |
4.2.2 农户的菜田生产方法过于粗放 |
4.2.3 企业发展不足 |
4.2.4 蔬菜的深加工程度不够 |
4.2.5 蔬菜标准园内设施蔬菜发展进程缓慢的原因 |
4.2.6 质量监管机构不完善、人员缺乏 |
4.2.7 合作社缺乏强劲的运营机制 |
第五章 长春市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
5.1 进一步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 |
5.1.1 因地制宜,加快模块化蔬菜基地建设 |
5.1.2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初步形成蔬菜市场 |
5.1.3 大力提升抗灾减灾的能力 |
5.2 充分利用水源保护地优势,顺势发展观光农业 |
5.2.1 鼓励发展家庭农场 |
5.2.2 结合农业观光发展采摘园 |
5.2.3 开发旅游项目,注重参与蔬菜生产项目的设置 |
5.3 保证蔬菜标准园高质量建设,确立服务城市的新定位 |
5.3.1 保证蔬菜园区的建设用地 |
5.3.2 避开城市近郊,菜田向中远郊发展 |
5.3.3 加大机械化水平,进行标准园建设 |
5.4 鼓励发展形成蔬菜生产的专业合作社 |
5.5 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提升菜农素质 |
5.5.1 注重选拔科技示范户 |
5.5.2 选拔培育科技指导员 |
5.5.3 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 |
5.5.4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年轻职业菜农 |
5.6 推进设施蔬菜生产、加快产业发展进程 |
5.6.1 关注温室大棚质量的提升 |
5.6.2 改善提高大棚的基础功能 |
5.6.3 引导菜农走出高投入、高产出的误区 |
5.7 加强生产监管,确保无公害蔬菜发展 |
5.7.1 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监管,提高生产安全水平 |
5.7.2 推行市场准入机制 |
5.7.3 加强法律宣传,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
5.8 培育龙头企业,延伸蔬菜产业链 |
5.8.1 落实优惠政策,培育自己的龙头企业品牌 |
5.8.2 依托龙头企业,延伸蔬菜产业链 |
5.9 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实现多元品种供应城市 |
5.9.1 调整蔬菜种植的品种结构,倡导菜田精细化管理 |
5.9.2 倡导农户对菜田精细化管理 |
5.9.3 建立农民蔬菜直销市场,减少中间环节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精准扶贫视角下理合务镇产业扶贫蔬菜大棚项目的优化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精准扶贫 |
2.1.3 产业扶贫项目 |
2.2 理论基础 |
2.2.1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2.2.2 谢若登的资产建设理论 |
第三章 理合务镇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
3.1 理合务镇贫困现状 |
3.1.1 理合务镇总体贫困现状及致贫因素 |
3.1.2 理合务镇贫困人口现状及致贫因素 |
3.2 理合务镇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基础及概况 |
3.2.1 自然及区位条件和产业开发政策 |
3.2.2 种植规模及组织化程度 |
3.2.3 资金投入与项目收益 |
3.2.4 贫困户资产建设及其“精准”帮扶措施 |
第四章 理合务镇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困境 |
4.1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前:扶贫对象的选择及项目选择不精准 |
4.1.1 项目申请的“精英捕获”背离了精准扶贫的目标 |
4.1.2 产业扶贫项目的选择趋于单一化 |
4.2 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建设过程:项目施工方盲目投资建设,建设质量差 |
4.3 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运营:人力资本及项目资金投入有限 |
4.3.1 项目忽视人力资本开发 |
4.3.2 项目投入资金有限,产业结构难以调整 |
4.4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效果:缺乏“精准管理”、产品滞销 |
4.4.1 项目监管“形式主义”泛滥 |
4.4.2 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造成产品滞销 |
第五章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困境的原因阐释 |
5.1 市场逻辑与社会逻辑之间的矛盾 |
5.2 资金与管理的缺乏造成产业项目难以持续 |
第六章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的优化路径分析 |
6.1 扶贫对象的选择要精准 |
6.1.1 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发挥其在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中的作用 |
6.1.2 “项目精准”——破除产业扶贫项目中精英俘获的藩篱 |
6.2 项目的实施建设要精准:做到“精准管理”、“精准考核 |
6.3 扶贫政策、资金的保障要精准 |
6.3.1 强化扶贫对象主体意识,充分保障贫困农户的知情权与参与权 |
6.3.2 加大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开展技术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6.4 项目扶贫模式要精准 |
6.4.1 创新经营模式 |
6.4.2 加大乡村旅游带动,打造品牌产业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榆林市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设施蔬菜含义 |
1.2.2 设施蔬菜生产类型 |
1.2.3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设施蔬菜产业现状 |
1.3.1 国外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
1.3.2 国内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 |
2.1 榆阳区农业概况 |
2.2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2.2.1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历程 |
2.2.2 设施蔬菜产业的地位及作用 |
2.3 榆阳区主要设施结构类型 |
2.3.1 日光温室 |
2.3.2 塑料大棚 |
2.3.3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投资收益情况对比 |
2.4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
2.4.1 设施蔬菜专业合作社情况 |
2.4.2 设施蔬菜标准园、育苗点及创建情况 |
2.4.3 设施蔬菜质量认证及品牌营销 |
2.4.4 设施蔬菜典型种植模式情况 |
2.4.5 设施蔬菜产业典型经营模式 |
第三章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1 发展优势 |
3.1.1 自然条件优越 |
3.1.2 交通条件便利 |
3.1.3 财政和土地优势 |
3.1.4 质量安全优势 |
3.2 发展劣势 |
3.2.1 基础建设薄弱,融资渠道不畅 |
3.2.2 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思想观念落后 |
3.2.3 农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化服务短缺 |
3.2.4 产后服务体系滞后,产销衔接不畅 |
3.3 发展机遇 |
3.3.1 市场需求量增大 |
3.3.2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
3.3.3 典型示范带动转型升级 |
3.4 面临威胁 |
3.4.1 设施农业“重建轻管” |
3.4.2 栽培技术落后 |
3.4.3 周边地区及煤炭经济冲击 |
第四章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
4.1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SWOT分析矩阵与发展战略 |
4.1.1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SWOT分析矩阵 |
4.2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建议 |
4.2.1 合理规划布局,扩大基地规模 |
4.2.2 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扶持政策 |
4.2.3 拓展融资渠道,优化社会保障 |
4.2.4 构建支持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
4.2.5 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市场渠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提高大棚蔬菜经济效益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D]. 王岩文.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温棚种植者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D]. 禹虎.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3]张家口市蔬菜产业扶贫效果调查分析[D]. 王勃颖.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4]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高志伟. 农业灾害研究, 2020(06)
- [5]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D]. 苏越. 浙江大学, 2020(01)
- [6]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闫梦露. 南京大学, 2020(02)
- [7]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D]. 郝明贤.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1)
- [8]长春市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邱继丰. 吉林大学, 2019(03)
- [9]精准扶贫视角下理合务镇产业扶贫蔬菜大棚项目的优化对策分析[D]. 邢冰. 广西大学, 2019(06)
- [10]榆林市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 田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蔬菜论文;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 农业类型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互联网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