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智能数字校园(论文文献综述)
杨重阳,武法提[1](2022)在《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场景中教学支持服务框架研究》文中认为在服务导向的智慧校园建设中,教学支持服务框架的颗粒度过粗、智能功能在教学环节中的定位不明,难以支撑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协同开展。为了缓解当前的困境,本研究以上述教学模式为基石,通过凝练教学主体对教学支持服务的新诉求,从基础服务、功能服务和应用服务三个维度勾勒出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场景的教学支持服务框架,明确教师在备课、授课、研修等阶段的服务内容、精准定位各教学环节的智能功能,并探讨框架的可持续发展及可实践路径,最终助力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智慧校园的绿色发展。
吕健荣,陆旻,乐阳[2](2022)在《智慧校园活动热力模拟交互式数字沙盘》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视分析系统已不满足于传统的"屏幕-鼠标-键盘"的呈现及交互方式。近年来,数字沙盘投影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背景下,通过构建深度学习驱动的交互计算模型,实现支持多人协作、多道具交互的沙盘决策系统,设计并开发了交互式校园数字沙盘,并以校园活动热力模拟为应用场景,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付卫东,刘慧敏,陈安妮,胡依然[3](2022)在《教育新基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需求、优势与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保障"双减"政策的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家校社深度合作和教育评价方式创新的需求,教育新基建从智慧校园、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各方面助力,且在共享优质资源、重塑教育体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此同时,教育新基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高投融资市场成效,构建教育专网,深化智慧校园建设;如何规划软硬件建设,重视平台资源使用,促进个性化学习;如何补足人才供给缺口,指导技术的创新应用,规范可信安全的监管体系。面对这些挑战,政府、社会、学校等多元主体要协作发力,创新政企校合作模式、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校园、并完善监管体系,全力保障"双减"政策的落地,共同打造高质量教育新生态。
任毅[4](2021)在《基于学校特色与品牌的数字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探析——以佛山市顺德区六所学校为例》文中提出数字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学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数字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并以佛山市顺德区六所学校为例,阐述了数字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特色定位以及现实打造,提出了以"定位—实现—增值"为线索的基于学校特色发展与品牌塑造的数字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旨在为数字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校教育高品质发展提供参考。
王淼[5](2021)在《数字化时代的智慧老年大学建设分析》文中指出现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显着,"未富先老"这一特征更为鲜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极为不利,加之老年群体在精神文化、学习方面的需求只增不减,对老年教育予以关注并落到实处极为必要且迫切。特别是处在以数字化为主的新时期,老年教育迎来较好发展契机,对智慧老年大学加以构建势在必行。本文先阐明了数字化时代智慧老年大学建社的必要性与特征,而后分析了实践中的问题并基于实际给予了相应建设策略。
湖北省人民政府[6](2021)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鄂政发[2021]1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4日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发展形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总体架构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打造高速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
邵婧,王旭州,孙可佳[7](2021)在《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智慧档案馆建设路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智慧档案馆建设路径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调研高校智慧档案馆的理论探索情况;基于国内十七所高校智慧档案馆的建设现状,分析高校智慧档案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档案工作实现资源信息化、馆藏智能化、业务感知化、服务智慧化的途径,从而应用诺兰模型讨论高校智慧档案馆的建设路径,以期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及师生与社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精准的档案服务,推动档案工作的深入发展
祝智庭,许秋璇,吴永和[8](2021)在《教育信息化新基建标准需求与行动建议》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1] 2号),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实际上以信息化为主线,凸显信息化对于教育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由此,本文聚焦"教育信息化新基建"相关的标准需求与行动建议。首先,文章阐释了教育信息化新基建的国策背景、核心要义、体系框架和功能特征(智能、融合、绿色、治理、韧性、泛联和生态);其次,基于教育信息化新基建标准需求分析,从数字底座、体系规范、应用场景、目标引领四个层面建构了面向教育信息化新基建的标准需求框架,以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化思维统筹的问题;最后,从教育信息化新基建目标、网络平台、安全应用等方面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新基建标准化建设的十项行动建议,以期为新技术驱动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启示。
王学男,赫晓丹[9](2021)在《论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与实践的治理理路》文中研究说明以多元主体和协同共治为核心特征的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和体现。教育信息化作为其实现路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初步构建了国家与地方联动,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等跨部门、多主体的政策体系,并实现了资源建设的全覆盖与多样化、环境不断优化升级的阶段性成效。为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回应社会关切,建议创建支持多元主体共治的参与机制和政策环境,国家层面发挥宏观引导作用,各级各类政府互通联动,企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发挥灵活的制度优势和平台作用,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等主体充分参与和对话,形成多元共治的教育治理新生态。
章君[10](2021)在《论“双高计划”背景下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提升信息化水平是"双高计划"建设方案中的十项改革发展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目标,对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意义重大。要提升高水平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水平,需要从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推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升、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推进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智慧课堂和虚拟工厂推进混合式教学五个方面进行精准施策,并从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建设成效,引领双高院校信息化水平高质量发展。
二、构建智能数字校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智能数字校园(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场景中教学支持服务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支持服务的内涵、现状及问题 |
二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实施对教学支持服务的新诉求 |
1新型教学模式:混合式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 |
2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学主体对教学支持服务的新诉求 |
三面向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场景的教学支持服务框架 |
1基础服务:支持共性需求的公共服务 |
2功能服务:满足共性与个性需求的融合服务 |
3应用服务:面向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场景的定制服务 |
四教学支持服务框架的应用建议 |
(2)智慧校园活动热力模拟交互式数字沙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系统总览 |
3 校园活动热力模拟模型 |
3.1 模型概述 |
3.2 热力计算 |
4 深度学习驱动的手势及道具交互方法 |
4.1 训练集生成 |
4.2 模型训练及结果分析 |
4.3 坐标转换 |
4.4 手势/道具语义定义 |
5 实例应用 |
5.1 案例一:校园活动人流疏导 |
5.2 案例二:路障人流预测 |
6 用户调查 |
7 总结与展望 |
(3)教育新基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需求、优势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减”政策落地对教育新基建的需求 |
1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需要智慧校园新基建和信息网络新基建 |
2进行家校社深度合作,需要平台体系新基建和数字资源新基建 |
3创新教学评价方式,需要创新应用新基建和可信安全新基建 |
二教育新基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的优势 |
1创新智慧教育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
2建设新型数字化教育资源,促进家校社高质量合作 |
3创建全面感知化网络环境,优化教育全过程评价制度 |
三教育新基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面临的挑战 |
1智慧校园建设亟待深化,投融资市场成效较低,信息网络服务急需加强 |
2平台资源使用需引起重视,软硬件建设有待合理规划,个性化学习任重道远 |
3人才供给短缺,对技术的创新应用缺乏指导,可信安全的监管体系尚不规范 |
四结语 |
(4)基于学校特色与品牌的数字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探析——以佛山市顺德区六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界定 |
(一)数字校园文化 |
(二)学校特色发展与学校品牌塑造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研究现状 |
(二)存在问题 |
1.认识不到位 |
2.缺乏有效模式 |
3.投入不足 |
三、基于学校特色与品牌的数字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构建 |
四、基于学校特色与品牌的数字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实践 |
(一)定位:认识与追求 |
(二)实现:运营与强化 |
1.内容、创意 |
2.加工、传播 |
3.打磨、提升 |
(三)增值:价值与归属 |
五、结语 |
(5)数字化时代的智慧老年大学建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化时代智慧老年大学建设的必要性 |
1.契合数字化改革所提要求。 |
2.契合线上教学发展需要。 |
3.契合老年人自身发展所需。 |
4.契合老年大学发展所需。 |
二、数字化时代的智慧老年大学建设特征 |
1.人本性。 |
2.全域性。 |
3.生成性。 |
4.制度性。 |
5.杠杆性。 |
三、数字化时代智慧老年大学建设问题 |
1.缺乏明确的目标。 |
2.认知错误。 |
3.融合度低。 |
4.体验感较差。 |
5.同质化现象显着。 |
四、数字化时代的智慧老年大学建设策略 |
1.革新思想,确立面向未来的先进办学观。 |
2.契合时代发展,瞄准学员进行智慧教育建设。 |
3.建设互联互通之智慧学园。 |
4.互联思维,促进教育资源高度融合。 |
五、结束语 |
(7)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智慧档案馆建设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高校智慧档案馆研究现状 |
1. 理论研究现状 |
2. 实际调研情况 |
(1)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
(2)档案实体数字化程度 |
(3)数字化档案的OCR识别率 |
(4)档案库房管理情况 |
三、高校智慧档案馆建设路径 |
1. 档案实体资源建设有序 |
2.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有序 |
3. 档案智能管理工作有序 |
4. 档案智慧利用服务有序 |
四、结语 |
(8)教育信息化新基建标准需求与行动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信息化新基建的国策背景 |
二、教育信息化新基建及其主要功能特征 |
三、面向教育信息化新基建的标准需求 |
(一)教育信息化新基建需要新标准 |
(二)面向教育信息化新基建的标准需求框架 |
(1)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 |
(2)教育信息化新基建技术架构体系规范建设 |
(3)教育资源/平台/学具体系规范 |
四、推进教育信息化新基建的行动建议 |
(一)研制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规范 |
(二)探索教育新基建轻装化建设路径 |
(三)研究自主可控的教育信息化底座架构 |
(四)建立教育数据治理系统标准 |
(五)建设融合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平台 |
(六)建立下代数字学习环境架构规范 |
(七)建立数字学具库与互操作规范 |
(八)建立智能化教育知识图谱互操作规范 |
(九)研制教育专用搜索引擎/浏览器安全测试认证规范 |
(十)研制教育信息化产品安全测试认证规范 |
五、结语 |
(9)论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与实践的治理理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治理中的多元共治与主体担当 |
(一)治理理论的演变发展及本土化需求的释义 |
(二)教育治理的多元共治与教育信息化的担当 |
二、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系的多主体参与 |
(一)国家层面技术与教育双环推进的战略规划 |
(二)跨部门多主体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内容分析 |
三、教育信息化资源与环境的主要成效 |
(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全覆盖与多样化 |
1.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备基本实现全覆盖。 |
2.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
3.在线学习教育平台的研发和使用优势凸显。 |
(二)教育信息化环境创设重共享与智能化 |
四、信息化助力多元共治的教育治理新生态 |
(10)论“双高计划”背景下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水平的时代要求 |
二、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建设路径 |
(一)加快智慧校园建设 |
(二)推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升 |
(三)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 |
(四)推进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
(五)建设智慧课堂和虚拟工厂推进混合式教学 |
三、提升信息化水平的保障机制 |
(一)组织领导 |
(二)经费投入 |
(三)绩效考核 |
(四)激励机制 |
四、构建智能数字校园(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场景中教学支持服务框架研究[J]. 杨重阳,武法提. 现代教育技术, 2022(01)
- [2]智慧校园活动热力模拟交互式数字沙盘[J]. 吕健荣,陆旻,乐阳. 集成技术, 2022
- [3]教育新基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需求、优势与挑战[J]. 付卫东,刘慧敏,陈安妮,胡依然. 现代教育技术, 2022(01)
- [4]基于学校特色与品牌的数字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探析——以佛山市顺德区六所学校为例[J]. 任毅. 教育信息技术, 2021(11)
- [5]数字化时代的智慧老年大学建设分析[J]. 王淼. 中国新通信, 2021(21)
- [6]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21)
- [7]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智慧档案馆建设路径分析[J]. 邵婧,王旭州,孙可佳. 陕西档案, 2021(05)
- [8]教育信息化新基建标准需求与行动建议[J]. 祝智庭,许秋璇,吴永和. 中国远程教育, 2021(10)
- [9]论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与实践的治理理路[J]. 王学男,赫晓丹.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05)
- [10]论“双高计划”背景下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策略[J]. 章君.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