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藏北班戈、申扎地区白垩系的新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王代春[1](2021)在《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其主体由喜马拉雅地块、拉萨地块、羌塘地块、松潘-甘孜地块以及各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金沙江缝合带以及雅鲁藏布缝合带构成。这些块体间相互挤压、剪切以及块体内部的一系列构造作用导致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断裂带和走滑断裂带并使地壳缩短加厚,伴随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发生,使得青藏高原成为了研究地球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共同组成了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在两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大洋闭合的标志,也是板块之间碰撞造山的标志。伦坡拉盆地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部,是研究拉萨-羌塘块体拼接过程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关键位置。本文通过对伦坡拉盆地新近系丁青湖组碎屑沉积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研究,揭示碎屑源区发生的冷却剥露事件,结合前人对此盆地的地层年代、沉积特征、火山活动及构造事件的研究,综合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得到的11个样品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中心年龄的范围在50-151 Ma,其中主要集中在50-94 Ma左右。样品单颗粒年龄分解后的拟合组分年龄集中在50-110 Ma,占样品颗粒数70%以上。拟合组分年龄P3(120-75 Ma)、P2(60-50 Ma)可视为“静态峰”。(2)“静态峰”年龄P3(120-75 Ma)指示沉积物源区南羌塘地体在晚白垩世发生了显着的岩石剥露,代表晚白垩世班怒洋闭合、拉萨-羌塘地块碰撞导致的变形剥露信号。(3)“静态峰”年龄P2(60-50 Ma)指示沉积物源区南羌塘地体在早新生代发生了快速岩石剥露,代表新生代早期青藏高原中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变形响应。
豆孝芳[2](2020)在《西藏班戈寒武纪辉长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西藏班戈地区的大地构造、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南的北拉萨地体中。此前北拉萨地体尚未见寒武纪岩浆活动的报道,从而限制了对青藏高原形成及演化的深入研究。为更好地认识该微陆块上泛非-早古生代构造热事件并约束其构造演化,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通过对班戈地区首次发现的辉长闪长岩体精确的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原岩时代、性质及成因等,这些新获得的数据对于探讨北拉萨地体的时空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辉长闪长岩体具中等SiO2(51.03%~53.97%)和较高的K2O(1.26%~1.46%)、Mg#(65~69)值,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和轻稀土元素(La、Ce),亏损Nb、Ta、Zr、Hf和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呈现出安第斯型岛弧岩浆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指示其侵入年龄为512±3 Ma,确认该岩体形成于寒武纪,为北拉萨地体存在早古生代岩浆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证据。综合分析表明,该岩体是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向南俯冲引起的安第斯型造山作用的产物,是俯冲沉积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交代上覆地幔楔形成的,侵位于冈瓦纳大陆边缘地带,证实北拉萨地体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一部分。该成果为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约束,为班-怒缝合带以南的班戈地区存在泛非期岩浆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证据,证实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以南的北拉萨地体是泛非期形成的岩石基底。
高梦琪[3](2020)在《西藏班戈下白垩统康曲组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地理位置为西藏自治区日阿地区班戈县附近。研究区出露的下白垩统碳酸盐岩沉积是班怒洋闭合晚期残余海演化的一部分,对于特斯提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早白垩世沉积的这一巨厚的碳酸盐岩一直作为郎山组进行研究,其为典型的浅海沉积环境,此次在该套碳酸盐岩中部发现夹有较多的陆源碎屑岩,属于混积陆棚沉积,因而将原郎山组自下而上解体为郎山组、康曲组和余穷组。本文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室内岩石薄片分析及化石鉴定,系统研究了西藏班戈日阿地区康曲组生物地层和沉积相,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在康曲组的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现了大量的有孔虫、腹足等化石,其中有孔虫化石不仅数量多且种类丰富,共鉴定出有孔虫化石10属14种,包括Mesorbitolina texana Roemer,Mesorbitolina subconcava Leymerie,Mesorbitolina birmanica Sahni,Mesorbitolina aperta Erman,Palorbitolinoides hedini Cherchi&Schroeder,Praeorbitolina wienandsi Schroeder,Pseudochoffatella cuvillieri Deloffre,Pseudocyclammina lituus Yokoyama,Dictyoconus cuvillieri Foury,Palorbitolina lenticularis Blumenbach,Pleodicytoconus sp.,Palorbitolinoides orbiculata Zhang,Daxia sp.,Cuneolina pavonia d’Orbigny,根据化石的产出的自然顺序和组成特点,可以划分出2个有孔虫组合,Praeorbitolina wienandsi-Mesorbitolina texana和Cuneolina pavonia-Mesorbitolina birmanica组合,将其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对比,将康曲组时代定为早白垩世Aptian晚期-Albian中-晚期。2.康曲组发现丰富的腹足化石,但分异度极低,只鉴定出一种,即Ampullina xainzaensis Yu。对比发现,该种在西藏地区为早白垩世优势种,进一步支持了有孔虫化石的时代意见。3.根据康曲组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及组合特点、沉积构造和化石的种类以及组合情况进行分析,共识别出7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划分出混积滩、生屑滩、滩间洼地和开阔海陆棚相,为混积陆棚环境。
滕磊[4](2019)在《藏北班戈地区晚白垩世侵入岩成因及其成矿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班戈地区晚白垩世雪如岩体主体为一套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局部发育闪长质包体。岩体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班戈-八宿岩浆弧,北邻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带,南侧与狮泉河-纳木错蛇绿混杂岩带相邻。本文通过对雪如岩体寄主花岗岩及闪长质包体进行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Hf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确定了雪如岩体的侵位时代,查明了岩石成因类型和物质来源,讨论了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成矿潜力,为班公湖-怒江洋及北拉萨地体的构造演化提供新的证据,使成矿动力学背景得以约束,为后续区域找矿勘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支持。锆石U-Pb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雪如岩体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年龄为75.91±0.95Ma;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年龄为74.0±0.76Ma;闪长质包体年龄为75.2±1.3Ma。表明其侵位时代为晚白垩世晚期;全岩地球化学结果表明:雪如岩体寄主岩总体显示出富硅、高铝、富碱、低镁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准铝质-弱过铝质特征,属中等分异的I型花岗岩;包体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具准铝质特征。寄主岩与包体在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具有相似性。均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以及中度-弱的Eu负异常。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但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锆石Hf同位素特征表明寄主岩与包体源于同源岩浆。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如下过程:母岩浆中先抽离的批次演化为闪长质包体的二级岩浆房,其在半塑性状态下被略后抽离的岩浆裹挟并一起上升侵位。同位素特征显示雪如岩体发生Nd-Hf同位素解耦。结合全岩地球化学结果及Sr-Nd同位素特征,推断雪如岩体岩浆源于地壳与地幔物质混合,并且以中-下地壳物质为主,源区残留石榴石。综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本文提出雪如岩体可能形成于同碰撞阶段。雪如岩体中酸性岩浆和灰岩接触带普遍发育矽卡岩型矿化点,主要矿物有石榴石、透辉石、阳起石。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雪如岩体有较好的含矿性,具有形成Cu、W、Sn、Mo矿床的潜力。进一步根据研究区内矿化点样品的主要成矿元素品位分析,反映其具有Cu、W成矿的潜力。
白培荣,熊兴国,李月森,马德胜,曾禹人,廖铸敏,蒋开源,张厚松,吴滔,黄建国,符宏斌,龙胜清[5](2018)在《西藏塔惹增地区下白垩统捷嘎组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指出笔者于西藏仲巴县塔惹增地区一带前人划分的一套早白垩世早期则弄群中发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早白垩世晚期的Ampullina xainzaensis Yu,Ampullina cf. larteli Landerer,Tylostoma cf. brasilianus Maury,Pseudamaura cf. subfournaeti (Pcelincev),Gyrodes gaultiana Orbigny,Leviathania cf. gerassimovi(Pcelincev),Gymnentome cf. pizcuetana(Vilanova)等腹足类化石,以及较为丰富的中圆笠虫Mesorbitolina sp.和达克斯虫Daxia sp。表明在该区则弄群中至少有一部分以前没有被识别出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通过岩石组合特征、基本层序、生物化石时代对比,将该套地层归属于捷嘎组。这一地层的确定为冈底斯带白垩系地层划分对比、地层格架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丰富了该地层的古生物资料,且为中生代盆地的演化历史、古地理轮廓的确定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罗贻鹏[6](2018)在《西藏班戈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与变形特征》文中认为班戈盆地属于西藏中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分布的一系列陆相盆地中的典型盆地,记录了大量有关高原隆升、地貌演化的信息。但对于此类盆地的演化过程在现今的研究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对于班戈地区来说在新生代的沉积演化历程中是盆地形成的一个重要地质历史时期,故本文针对班戈盆地新生代的沉积演化特征通过进行沉积学数据的统计分析开展了研究,对盆地沉积演化及构造变形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对班戈盆地砂岩碎屑的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其分布可以推测班戈盆地新生代地层沉积物可能来源于拉萨地体及班戈与伦坡拉间隆起抬升出露剥蚀提供。班戈盆地总体的南西-南方向的古水流说明了来自盆地北部即南羌塘的物源。盆地南部向北的古水流较少,但仍有可证明来自盆地南部的物源,根据盆地南北边缘地区现今地貌推测,盆地北部古水流数据较多可能是因为与伦坡拉盆地之间的分水岭在始新世前已经形成,所以牛堡组地层的沉积时期河道已经被北部隆起隔开并形成班戈盆地独立的河道体系。而新生代丁青湖组地层的缺失有可能表现出新生代时期在班戈盆地的水流作用较强并且与现在水系的不同。碎屑锆石的数据分析可以体现出物源区的多样性,其中表现出并非大部分物源来自于南羌塘地体,还有很大一部分物质来自于拉萨地体,也有可能来自于其他地区。现代班戈地区水系与牛堡组沉积地质历史时期水系样式有一定区别,现代水系主要为东西向,固有可能存在其他物源区,但本文中得到的数据并未发现得以支持其他物源区的证据,自新生代盆地初步形成规模以来,并不能追溯何时发生了盆地的水系变化,故无法排除其他物源区是否对班戈盆地的沉积物构成有什么影响。结合对班戈盆地沉积学的数据研究分析,可以认为班戈盆地在新生代已经成一定的规模,并且与北部伦坡拉地区形成的水体隔离,说明班戈盆地北侧的隆起在新生代前已经形成。班戈盆地在多处显示的小型局部构造现象体现了拉萨地体与羌塘地体的碰撞在空间上是具有持续性的,而这种持续的构造作用导致了地壳的沉降从而为班戈盆地的沉积物提供了容纳空间。
刘海永[7](2017)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尼组”火山岩研究》文中指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认识和反演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以及青藏高原早期的形成和发展等提供重要依据,也可寻找更多矿产资源储备,服务国民经济。火山岩能够反映出岩浆活动的特点,使我们了解板块构造演化历程。区内早白垩世火山岩的成因和动力学背景研究是解析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地质演化的关键所在。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南的冈底斯北缘。通过野外地质调研、剖面测量,区内“多尼组”火山岩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质年代测定研究,本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研究区内革吉-拉果错一带多尼组为一套滨-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岩建造,经历两个以上的沉积构造旋回,形成由三元结构层序为代表的基本层序,底部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体,中部主要为中砾岩、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石英粗砂岩、长石石英细砂岩、粉砂岩等呈不等厚韵律互层产出,顶部主要为安山质-流纹岩组合。在多尼组火山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为112±2 Ma和112.3±1.4Ma,并且在下部生物碎屑灰岩中采集到多种生物化石,主要包括固着蛤、圆笠虫、介形虫、有孔虫、层孔虫、海百合、双壳类、腕足类、藻类、海绵骨针、介壳、螺类等,其中球形假暗螺Pseudamaura bulbiformis(Sowerby)的生物时代与火山岩形成时代一致,为早白垩世,经过区域对比,确定多尼组形成时代为巴雷姆阶(Barremian)阿尔布阶(Albian)。革吉-格仁错分区“多尼组”在建造组合上与北侧班戈-八宿分区多尼组、南侧措勤-申扎分区则弄群均有明显不同,而且该区早白垩世在时间上具有三分的特点,以上述特征为依据认为冈底斯北缘在空间上具有三分的构造格架。
杨桂芝,王军,王铁成[8](2016)在《西藏班戈西南地区中二叠统下拉组岩性特征及时代讨论》文中提出通过剖面测制,将下拉组地层由下到上分为三段:其岩性特征为,一段为生物碎屑粉晶灰岩段,二段为礁灰岩段,三段为含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段。一段和二段采珊瑚、腕足、等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专家鉴定时代为中二叠世。
赵香玲[9](2016)在《西藏色林错地区下白垩统多尼组沉积特征分析与储层评价》文中指出措勤盆地色林错地区多尼组按岩性分可以分为三段,分别为多尼组一段、多尼组二段、多尼组三段,其中多尼组一段以泥页岩为主,多尼组二、三段以砂砾岩为主,其中多尼组二、三段是主要的储集层,为本文重点研究区段。本论文通过野外实测剖面观测及具体的室内研究分析,室内分析主要包括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阴极发光分析。该区多尼组时期发育三角洲相,可划分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个沉积亚相体系。色林错地区下白垩统多尼组时期垂向上由早到晚岩石颗粒粒度由细逐渐变粗,岩石色调整体从灰绿色、黑色到灰白色到紫红色,综合分析可知色林错地区巴布日剖面在下白垩统多尼组时期,水体由早到晚逐渐变浅,由还原环境向氧化环境过渡。该区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局部可见少量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颗粒粒径主要分布在0.15mm-0.68mm,颗粒分选中等,次棱角状—次圆状,总体上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局部成分成熟度较高。该研究区主要胶结物主要以碳酸盐胶结物和硅质胶结物较常见,含有少量的粘土杂基,其中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胶结物,且在多尼组二段中胶结物含量明显较高。多尼组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次生溶孔和微裂缝,其中次生溶孔分布较广,主要表现为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而微裂缝主要以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较为常见,多尼组二段较发育。研究区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平均孔隙度为4.47%,平均渗透率为0.3575×10-3um2。通过对该研究区多尼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的研究认为,该区多尼组成岩阶段可能处于中成岩B期。其中压实作用和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是储层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部分胶结作用(如石英的次生加大等)一方面占据了部分储集空间,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岩石的抗压实能力,阻止了孔隙的减少,对深埋藏条件下孔隙的保存具有重要作用,而溶蚀孔和微裂缝的发育,则极大的增加和改善了储层的储集空间和性能。沉积相与储层岩石特征对储层物性的分析指出该区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的控制,以分流河道微相的储层物性最好,河口砂坝次之;储层砂体发育于同一沉积微相的储层中,粗砂岩的储层物性要高于中砂岩,岩石类型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且通过分析可知在巴布日地区多尼组时期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和影响要稍强于岩性,多尼组中多尼组二段储集砂岩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
韩维峰[10](2013)在《措勤盆地晚白垩世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被认为是羌塘和拉萨地体碰撞的接合带,在拉萨地体早白垩世海相沉积之上发育竟柱山组陆相沉积,其与下伏海相沉积之间不整合被认为是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造山作用的证据,然而对该不整合的时代及其构造事件的性质一直存在争议。论文以竟柱山组为研究对象,以实测地层剖面为手段,通过沉积相分析、物源分析及其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结合西藏中部晚白垩世构造背景,探讨了晚白垩世竟柱山组沉积环境及其构造意义。论文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竟柱山组在空间分布上可划分为南北两个带,主体为一套紫红色砾岩、砂岩为主的陆源碎屑岩建造,代表了碰撞后山前磨拉石沉积;北部竟柱山组以河流-三角洲沉积相为主,南部主体为湖泊相沉积相。竟柱山组中凝灰岩中锆石U-Pb年龄研究表明其时代为晚白垩世(99-89Ma),结合前人对竟柱山组中孢粉年代学研究,确定竟柱山组沉积时限为Cenomaian-Turonian期.2.竟柱山组砂岩主要物源来自北部再旋回造山带,古水流方向主要向南,显示物源主要来自北部,同时沉积晚期存在少量向北古水流方向,推测竟柱山组沉积晚期来自南部的物源增加;通过碎屑锆石年龄分析推测物源主要来自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晚期的物源来自措勤盆地南部冈底斯剥蚀区。3.通过确定竟柱山组的沉积时代,结合下伏海相郎山组的沉积时代,确定竟柱山组与郎山组沉积之间的角度不整合事件发生在K1/K2之交,同时结合区域上同时发育的碰撞型过铝花岗岩,表明区域上青藏高原中部K2/K1存在一次强烈的造山事件,代表了羌塘和拉萨地体之间的碰撞造山作用,使措勤盆地结束海相沉积,发育以竟柱山组为代表的红色山间磨拉石建造。4.在郎山组与竟柱山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形成时,郎山组烃源岩并未达到生烃门限,但川巴组和多巴组在105Ma时进入生油窗,发生在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之间的中生代构造事件,导致盆地主要烃源岩第一次生油停滞,并对早期油藏产生破坏作用。但措勤盆地主要烃源岩生烃期为中新世-上新世,白垩纪构造事件产生的古构造和不整合面为二次油气生成提供了有利存储空间。
二、关于藏北班戈、申扎地区白垩系的新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藏北班戈、申扎地区白垩系的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南羌塘地块 |
2.3 拉萨地块 |
2.4 伦坡拉盆地地质概况 |
2.4.1 盆地地层特征 |
2.4.2 新生代地层年代 |
2.4.3 丁青湖组研究剖面 |
第三章 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 |
3.1 裂变径迹原理 |
3.1.1 裂变径迹形成 |
3.1.2 径迹的观测 |
3.1.3 裂变径迹年龄计算 |
3.1.4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模型及数据解释 |
3.2 裂变径迹退火 |
3.2.1 退火行为及封闭温度 |
3.2.2 退火的影响因素 |
3.3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实验方法 |
3.4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地质应用 |
第四章 伦坡拉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 |
4.1 样品采集 |
4.2 实验方法及具体流程 |
4.3 碎屑磷灰石热年代学测年结果 |
第五章 伦坡拉盆地及周缘山体的变形演化 |
5.1 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退火分析及沉积物源 |
5.1.1 退火分析 |
5.1.2 丁青湖组沉积物源 |
5.2 AFT年龄意义及青藏高原中部构造演化 |
5.2.1 AFT年龄意义 |
5.2.2 青藏高原中部构造演化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西藏班戈寒武纪辉长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泛非事件研究现状 |
1.2.2 拉萨地体的起源及演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3.1 交通位置 |
1.3.2 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5 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
第三章 辉长闪长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1 辉长闪长岩岩石学特征 |
3.1.1 样品的采集 |
3.1.2 样品岩石学特征 |
3.2 试验方法 |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1 主量元素 |
3.3.2 稀土元素 |
3.3.3 微量元素 |
3.4 锆石U-Pb定年及稀土元素特征 |
第四章 辉长闪长岩的成因 |
第五章 辉长闪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意义 |
5.1 形成环境 |
5.2 构造意义 |
5.2.1 北拉萨地体与冈瓦纳大陆的关系 |
5.2.2 北拉萨地体与泛非事件的联系 |
5.3 岩体与成矿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西藏班戈下白垩统康曲组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研究区位置及其概况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大地构造概况 |
1.2 区域地层 |
第二章 实测剖面描述 |
第三章 生物地层 |
3.1 有孔虫组合划分与时代 |
3.2 腹足类生物地层 |
第四章 剖面沉积相和微相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沉积构造特征 |
4.3 生物碎屑 |
4.4 基质和胶结物 |
4.5 碳酸盐岩微相及其特征 |
4.6 沉积相及相序结构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藏北班戈地区晚白垩世侵入岩成因及其成矿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2.1 西藏中部构造格架 |
1.2.2 班公湖-怒江洋盆演化 |
1.2.3 中生代岩浆活动 |
1.2.4 班戈地区以往区域地质工作概况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测试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测试方法 |
1.4.2.1 样品采集 |
1.4.2.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1.4.2.3 锆石U-Pb测年 |
1.4.2.4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1.4.2.5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1.5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1.1 班戈-八宿分区 |
2.1.2 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分区 |
2.1.3 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分区 |
2.1.4 第四系 |
2.2 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晚白垩世侵入岩岩浆作用 |
3.1 岩相学特征 |
3.2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1 主量元素 |
3.3.2 稀土、微量元素 |
3.4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3.5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第4章 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
4.1 成岩时代厘定 |
4.2 岩石成因类型 |
4.2.1 寄主二长花岗岩岩石成因类型 |
4.2.2 闪长质包体岩石成因 |
4.3 岩浆作用的源区特征 |
4.4 构造背景及成矿潜力 |
4.4.1 成岩构造背景 |
4.4.2 成矿潜力探讨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个人简历 |
2.获奖经历 |
3.参加的学术会议 |
4.科研经历 |
5.论文发表情况 |
(5)西藏塔惹增地区下白垩统捷嘎组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捷嘎组地层剖面特征 |
1.1捷嘎组一段剖面列述 |
1.2捷嘎组二段剖面列述 |
2岩性组合特征与区域横向对比 |
3生物组合特征和年代地层归属 |
4地质意义 |
(6)西藏班戈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与变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班公错-怒江缝合带 |
2.3 羌塘地体 |
2.4 拉萨地体 |
2.5 班戈盆地 |
2.6 地层系统与地层划分 |
2.7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7.1 野外研究方法 |
2.7.1.1 古水流测量 |
2.7.1.2 古水流测量 |
2.7.1.3 砾石呈分统计 |
2.7.2 室内研究方法 |
2.7.2.1 锆石U-Pb定年 |
2.7.2.2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
第3章 班戈盆地地层与沉积特征 |
3.1 竞柱山组 |
3.1.1 竞柱山组地层年代学 |
3.1.2 竞柱山组岩石地层特征 |
3.2 牛堡组 |
3.2.1 牛堡组地层年代学 |
3.2.2 牛堡组岩石地层特征 |
3.3 盆地时代与沉积特征 |
第4章 班戈盆地沉积体系 |
4.1 岩相分析 |
4.1.1 砾岩 |
4.1.2 砂岩 |
4.1.3 泥岩和泥灰岩 |
4.1.4 其他岩类 |
4.2 沉积体系 |
4.2.1 河流体系 |
4.2.2 冲积扇体系 |
4.2.3 三角洲体系 |
4.3 班戈盆地古新世-始新世阶段演化历程 |
第5章 牛堡组物源区分析 |
5.1 砾石成分统计 |
5.2 砂岩碎屑组分 |
5.3 古水流分析 |
5.4 碎屑锆石U-Pb年龄 |
5.5 讨论 |
第6章 班戈盆地构造特征 |
6.1 班戈盆地构造特征 |
6.2 班戈盆地主要断裂特征 |
6.2.1 盆地北中边界断裂带 |
6.2.2 盆地北西及东部边界断裂带 |
6.3 班戈盆地主要褶皱特征 |
第7章 班戈盆地沉积记录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
7.1 班戈盆地沉积演化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
7.2 班戈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记录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7)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尼组”火山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地质矿产调查概况 |
1.2.2 科学研究概况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4.1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班戈-八宿地层分区 |
2.2.2 狮泉河-拉果错-纳木错构造-地层分区 |
2.2.3 革吉-格仁错地层分区 |
2.2.4 措勤-申扎地层分区 |
2.3 构造单元划分及依据 |
第3章 多尼组火山岩地层学约束 |
3.1 多尼组火山岩地质特征 |
3.1.1 班戈-八宿分区多尼组 |
3.1.2 措勤-申扎分区则弄群 |
3.1.3 革吉-格仁错分区“多尼组” |
3.2 多尼组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多尼组火山岩年代学特征 |
4.1 锆石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 |
4.1.1 锆石U-Pb定年方法概述 |
4.1.2 样品处理与测试分析 |
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章 多尼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元素测试分析方法 |
5.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班戈-八宿分区多尼组火山岩主量元素 |
5.2.2 革吉-格仁错分区多尼组火山岩主量元素 |
5.2.3 措勤-申扎则弄群火山岩主量元素 |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3.1 班戈-八宿分区多尼组火山岩稀土元素 |
5.3.2 革吉-格仁错分区多尼组火山岩稀土元素 |
5.3.3 措勤-申扎分区则弄群火山岩稀土元素 |
5.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第6章 讨论 |
6.1“多尼组”形成时代 |
6.2“多尼组”层位空间分布及区域对比 |
6.3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6.3.1 玄武安山岩 |
6.3.2 酸性岩 |
6.4 班公湖-怒江洋盆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西藏班戈西南地区中二叠统下拉组岩性特征及时代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岩石地层特征 |
1.1剖面特征 |
2 基本特征及沉积环境 |
3 生物特征及时代讨论 |
(9)西藏色林错地区下白垩统多尼组沉积特征分析与储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储层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工作进程和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区域地层简述 |
2.4 盆地沉积演化 |
第3章 沉积相分析 |
3.1 实测剖面沉描述 |
3.2 剖面沉积相分析 |
3.2.1 剖面沉积相标志 |
3.2.2 剖面沉积相分析 |
3.3 沉积环境演化 |
第4章 岩石学特征 |
4.1 岩石类型和结构特征 |
4.1.1 岩石类型 |
4.1.2 岩石结构 |
4.2 骨架颗粒特征 |
4.2.1 石英 |
4.2.2 长石 |
4.2.3 岩屑 |
4.2.4 云母和绿泥石碎屑 |
4.3 填隙物特征 |
4.3.1 胶结物特征 |
4.3.2 杂基特征 |
4.4 成岩作用类型 |
4.4.1 压实及压溶作用 |
4.4.2 胶结作用 |
4.4.3 交代作用 |
4.4.4 溶蚀作用 |
第5章 储层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 |
5.1 孔隙类型 |
5.2 物性特征 |
第6章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
6.1 沉积相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6.2 岩性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6.2.1 岩石类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6.2.2 岩石颗粒粒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6.2.3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10)措勤盆地晚白垩世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交通与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 |
1.3.1 班公湖 -怒江缝合带 |
1.3.2 竟柱山组研究现状 |
1.3.3 石油地质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羌塘地体 |
2.1.2 拉萨地体 |
2.1.3 班公错 -怒江构造带 |
2.2 措勤盆地基本特征 |
2.3 措勤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点 |
2.3.1 措勤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3.2 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
2.3.3 盆地变形特征与变形规律 |
第3章 竟柱山组地层与沉积特征 |
3.1 北部地区地层特征与沉积相类型 |
3.1.1 实测剖面 |
3.1.2 沉积相分析 |
3.1.3 地层时代归属 |
3.2 南部地区地层特征与沉积相类型 |
3.2.1 实测剖面 |
3.2.2 沉积相分析 |
3.2.3 地层时代归属 |
3.3 竟柱山组总体沉积特征 |
第4章 竟柱山组物源分析 |
4.1 D i c ks o n 图解 |
4.1.1 北部班戈地区 |
4.1.2 北部物玛地区 |
4.2 古水流方向 |
4.2.1 北部地区达瓦错剖面古水流研究 |
4.2.2 北部地区尼玛 |
4.3 碎屑锆石分析 |
4.3.1 碎屑锆石测试数据 |
4.3.2 锆石成因分析 |
4.3.3 碎屑锆石年龄对比 |
4.4 物源区综合分析 |
第5章 大地构造与油气地质意义 |
5.1 竟柱山组时代及其对中生代构造事件的约束 |
5.1.1 构造事件的时限 |
5.1.2 措勤盆地裂变径迹年龄与隆升历史 |
5.2 油气地质意义 |
5.3 构造事件与盆地构造圈闭形成的关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关于藏北班戈、申扎地区白垩系的新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D]. 王代春. 兰州大学, 2021
- [2]西藏班戈寒武纪辉长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D]. 豆孝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西藏班戈下白垩统康曲组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研究[D]. 高梦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4]藏北班戈地区晚白垩世侵入岩成因及其成矿潜力研究[D]. 滕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西藏塔惹增地区下白垩统捷嘎组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 白培荣,熊兴国,李月森,马德胜,曾禹人,廖铸敏,蒋开源,张厚松,吴滔,黄建国,符宏斌,龙胜清. 贵州地质, 2018(03)
- [6]西藏班戈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与变形特征[D]. 罗贻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7]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尼组”火山岩研究[D]. 刘海永.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8]西藏班戈西南地区中二叠统下拉组岩性特征及时代讨论[J]. 杨桂芝,王军,王铁成. 吉林地质, 2016(04)
- [9]西藏色林错地区下白垩统多尼组沉积特征分析与储层评价[D]. 赵香玲.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10]措勤盆地晚白垩世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韩维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