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患者的膈神经电生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温琪[1](2021)在《超声束颤评分及膈肌超声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膈肌超声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呼吸功能评估的应用价值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因吸气肌麻痹而引起呼吸衰竭和呼吸症状,其中主要包括膈肌。膈肌超声(Diaphragmatic ultrasonography,DUS)检查对于膈肌功能评估有一定价值。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选择出可用于评估、诊断ALS肺功能损害的最佳DUS参数。方法:共纳入29例ALS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对病例组进行DUS、肺功能、膈神经传导检查及动脉血气分析化验。对照组仅行DUS检查。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或Mean-whitney U检验分析ALS患者和对照组之间的年龄、BMI和膈肌厚度差异,以及脊髓起病和延髓起病患者之间膈肌厚度、肺功能、膈肌-CMAP波幅和ALSFRS-R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DUS测量值与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ALSFRS-R和PNC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算类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来评估DUS测量膈肌厚度时,操作者间和评价者内部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DUS参数对肺功能障碍[26]的总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以评估这些参数的总体准确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LS患者的Tdi-ins(P=0.036)和Tdi-exp(P=0.007)均有所下降。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ΔTmax水平显着低于(P=0.039)无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用力肺活量和Tdi-ins(r=0.665,P<0.0001)、ΔTmax(r=-0.748,P<0.0001)和Δins-exp(r=0.627,P<0.0001)和ΔTdi(r=0.485,P<0.0001)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与Tdi-ins(AUC=0.27,P=0.067)、Δins-exp(AUC=0.312,P=0.139)和ΔTdi(AUC=0.38,P=0.359)相比,ΔTmax(AUC=0.76,P=0.044)在检测呼吸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更好的总体准确性。结论:ΔTmax是诊断膈肌功能障碍最有价值的DUS指标。第二部分超声束颤评分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价值目的:肌肉束颤是ALS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对疾病的诊断、进展速度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束颤评分分析ALS患者的束颤特征,并进一步明确超声束颤参数在ALS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5例ALS患者,16例疾病对照和10例健康对照。对研究对象的10块肌肉(颏舌肌、单侧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肱二头肌、前臂屈肌、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腹直肌、股直肌、胫骨前肌)进行超声检查,每块肌肉观察30秒并记录束颤频数及类型,通过束颤评分对其进行半定量评估。单个肌肉束颤评分分级如下:0=未观察到束颤;1=单发束颤;2=局灶连续性束颤;3=多灶连续性束颤。多灶性束颤定义为一块肌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出现束颤;连续性束颤定义为一块肌肉出现2个或2个以上束颤。超声检查前后2周内对ALS患者行针极肌电图检查,共检测204块肌肉。最后收集整理数据,探究ALS患者的束颤特点,分析束颤评分与自发电位、临床评估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以评估超声参数对于ALS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ALS患者的束颤检出率、束颤评分总值、束颤阳性肌肉总数、束颤总频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S患者的四肢近远端肌肉表现为以多灶连续性束颤为主(分别为51.4%、41.4%、31.4%、42.9%)的束颤模式,其中上肢起病的ALS患者四肢肌肉也以多灶连续性束颤为主(分别为63.6%、38.6%、40.9%、54.5%);而对于下肢起病患者,多灶连续性束颤仅见于上肢近端(40%)和胸髓节段肌肉(40%),其他肌肉以局灶性束颤为主;在球部起病患者中,束颤主要见于上下肢远端肌肉(分别为75.1%、75.0%)。对照组中仅个别肌肉出现偶发、局灶性束颤(3.5%)。ROC曲线分析表明,束颤评分总值诊断AL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和75.0%(AUC=0.899,P<0.001),其最佳截断值为4。超声束颤检出率(70.6%)与肌电图自发电位检出率(72.1%)相近,束颤评分与自发电位等级之间具有正向弱相关性(P<0.001,r=0.359)。结论:ALS患者具有分布广泛、多灶连续的特征性束颤模式。束颤评分对于ALS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声与针极肌电图联合检查可提高延髓段及深部肌肉下运动神经元急性损伤的检出率。
曹中静[2](2021)在《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二次手术特点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及急性期手术特点;第二部分: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的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二次手术特点。第一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及急性期手术特点目的冷冻球囊消融(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被证明有可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单纯应用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试图回顾性分析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持续性房颤术中的标测及消融相关特点。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一代球囊或二代球囊冷冻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手术终点为成功肺静脉隔离,术中不增加额外的线性或碎裂电位消融。冷冻消融失败的靶肺静脉将接受射频消融补点以达到急性期肺静脉隔离。合并典型心房扑动的患者,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峡部将被线性消融至双向传导阻滞。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冷冻消融的急性期指标。结果总共354例接受一代和二代冷冻消融治疗的症状性持续房颤患者被纳入研究分析,平均年龄为56.0±10.0岁,279例(78.8%)为男性。平均持续性房颤的持续时间为8.8±11.4月。入院前,40例(11.3%)患者于院外有脑梗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IA)的卒中事件病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糖尿病、左房前后径≥44mm和CHA2DS2-VASc评分≥3分是发生卒中事件独立危险因素(OR=3.7,95%CI:1.1-12.4、OR=7.8,95%CI:1.9-32.6、OR=2.9,95%CI:1.0-8.0和 OR=116.7,95%CI:32.6-417.3,P 值分别为 0.035、0.005、0.043 和<0.001)。冷冻消融术中右下肺静脉(right inferior pulmonary vein,RIPVs)具有最低的肺静脉电位(pulmonary vein potential,PVP)记录率(仅70.6%)。二代冷冻球囊的冷冻消融应用次数、手术时间、射线曝光时间和射线剂量表现均优于一代冷冻球囊。值得注意的是,RIPVs在肺静脉中的急性期冷冻消融和PVP记录的失败率最高。冷冻消融术中左肺静脉迷走反射发生率为9.3%,特别是左上肺静脉(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s,LSPVs)。此外,右上肺静脉(righ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s,RSPVs)发生一过性膈神经麻痹的比例为2.3%。冷冻消融术中未发生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急性期肺静脉隔离成功率。应用二代冷冻球囊行肺静脉隔离效率优于一代冷冻球囊。RIPVs在肺静脉中的急性期冷冻消融和PVP记录的失败率最高。左侧肺静脉冷冻消融过程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比例相对较高,RSPVs容易发生一过性膈神经麻痹。第二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的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背景:肺静脉隔离作为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基石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并且冷冻球囊消融(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证明不劣于射频导管消融。由于持续性房颤的复杂发病机制,不同导管消融策略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结果差异较大。此外,单纯应用冷冻球囊进行肺静脉隔离治疗持续性房颤尚存一定争议。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二代冷冻球囊消融隔离肺静脉的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基于分析随访数据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对冷冻消融术后的远期疗效影响。Cox回归模型分析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恢复窦性心律后,分析下壁Ⅱ导联P波持续时间和胸前V1导联的负向P波的持续时间。比较三个月空白期复发对长期手术结果的影响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共计32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完成术后随访并纳入研究分析,平均年龄为55.5±9.5岁,男性为257例(78.1%)。平均持续性房颤病程为8.4±10.1个月。术前36例(10.9%)患者有缺血性卒中或TIA病史。中位随访30.0个月(四分位区间为10.0到43.0个月)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累积无房颤复发的12个月、24个月和30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1.0%、58.5%和54.9%。分析持续性房颤的不同病程显示,早期持续性房颤患者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房颤持续3个月以上持续性房颤患者。早期持续性房颤和长期持续性房颤12个月、24个月和30个月的累计无房颤复发的生存率分别为:74.1%vs 64.9%、60.2%vs 65.9%和42.6%vs 40.4%(P<0.023)。冷冻消融术后重获窦性心律后:房颤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术后下壁Ⅱ导联P波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早期持续性房颤患者组,分别为:140.8±22.9 vs 135.3 ± 22.6(P=0.03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左房大于42mm、性别、年龄大于60岁、下壁导联2个及以上正负双向P波、体重指数BMI≥26Kg/m2、房颤持续时间时间超过3个月显示:持续性房颤的持续病程和左房前后径路≥42mm是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HR=1.89,95%CI:1.01-1.4,P=0.042 和 HR=3.6,95%CI:2.4-5.35,P<0.001。术后三个月空白期房颤复发提示较差的远期无房颤复发生存率。Kaplan-Meier 生存分析也显示:空白期房颤复发组和空白期无房颤复发组的 12 个月和 30个月的无房颤复发生存分别为45.6%vs 79.8%和21.9%vs 66.0%(HR=7.2,95%CI:4.7-10.9,P<0.0001)。结论: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安全有效。长持续性房颤的长持续时间和扩大的左房是预测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持续性房颤冷冻消融术后空白期复发比例较高,且空白期复发同远期复发明显相关。第三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二次手术特点目的:冷冻球囊消融(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术后复发是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难题和挑战。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再次消融治疗的时机尚存争议,复发的机制特点仍缺乏证据。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复发术后的二次手术的消融特点,以期为临床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治疗策略提供更多证据。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01至2019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后复发并完成二次手术患者。分析包括:复发心律失常的类型、二次消融手术术中标测到的肺静脉左房传导恢复位置分布、二次手术后复发以及房颤负荷变化。结果:总共纳入24例持续性房颤冷冻消融术后接受二次手术的复发房颤患者,平均年龄为50.8±9.4岁,男性为20例(83.3%),持续性房颤平均术前持续时间为7.0±7.9月,中位随访9.0月(四分位区间:5.0-18.0月)。复发心律失常类型分别为13例(54.2%)阵发性房颤,7例(29.2%)继发于阵发性房颤的持续性房颤,3例(12.5%)阵发性房颤合并典型心房扑动(AFL),1例(4.1%)不典型心房扑动合并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二次手术标测的左侧肺静脉的共计20处左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点中,分别为左上肺静脉10处,左下肺静脉7处,左侧上下肺静脉交界3处.二次手术标测的右侧肺静脉的共计21处左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点中,包括:右上肺静脉6处,右下肺静脉13处,右侧肺静脉carina位置1处,右上下肺静脉交界1处。除1例左房后壁局灶外,所有病例未标测到肺静脉外触发灶。3例患者行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峡部线性消融并阻断峡部。二次手术后11例(45.8%)患者再次复发房颤,分别表现为:阵发性房颤8例,1例持续性房颤,1例短阵房速,1例不典型AFL。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显示二次术后12个月的无房颤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4.2%,24个月为59.3%,30个月为53.4%。11例二次手术后复发辅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随访动态心电图发现房颤负荷较冷冻消融术后明显降低。结论:肺静脉电位-左房传导恢复仍是持续性房颤冷冻消融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而非肺静脉触发灶相对少见。二次手术后,房颤负荷的进一步减轻和窦性心律的维持均有改善。
陈彦乔[3](2021)在《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临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术后复发患者的二次手术特点;第二部分为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有效性和围手术期安全性研究;第三部分为第二代冷冻球囊分段冷冻消融策略消融下肺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研究目的: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肺静脉-左心房电传导的恢复是肺静脉隔离术后导致房颤复发的重要原因。目前,关于第二代冷冻球囊隔离肺静脉术后房颤复发患者二次手术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房颤术后二次手术的特点,以发现肺静脉-左心房电传导恢复的预测因素,改进冷冻球囊手术策略。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住院并接受第二代球囊导管消融手术的AF复发患者43例,所有患者采用射频消融导管进行肺静脉的再隔离。归纳总结肺静脉恢复电传导的规律,分析首次球囊冷冻消融术中各项冷冻参数与肺静脉电传导恢复的相关性。结果:43例患者的所有肺静脉在首次房颤冷冻消融术中均成功实现电隔离。二次手术中共37例患者(86.0%)和61支肺静脉(35.3%)恢复左心房-肺静脉电传导,其中左上肺静脉22支(52.4%),左中肺静脉1支(100%),左下肺静脉11支(26.2%),左侧共干肺静脉1支(100%),右上肺静脉12支(27.9%),右下肺静脉14支(32.6%)。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好发于左上肺静脉顶部(21.9%),其次是右侧肺静脉底部(10.9%),然后是右侧肺静脉后下部(9.4%)、左侧肺静脉前上部(9.4%)、左侧肺静脉底部(7.8%)和左侧肺静脉后下部(7.8%)。将61支恢复电传导的肺静脉归为肺静脉复发组,将112支未恢复电传导的肺静脉归为肺静脉未复发组。与肺静脉未复发组相比,肺静脉复发组的平均冷冻次数更多(2.2±1.2vs.1.6±0.7,P<0.001),肺静脉隔离时间更长(59.2±27.7svs.40.4±22.2s,P<0.001),球囊最低温度更高(-46.5±6.0℃vs.-49.8±5.8℃,P=0.001)。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只有肺静脉隔离时间是肺静脉传导恢复的独立预测因素,肺静脉隔离时间短于50秒预测持续肺静脉隔离的敏感性为75.5%,特异性为75%。对不同肺静脉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左上肺静脉隔离时间<74秒可预测持续左上肺静脉隔离(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57%)。左下肺静脉球囊最低温度≤-45℃可提示持续左下肺静脉隔离(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57%)。右下肺静脉隔离时间和最低温度是右下肺静脉传导恢复的独立预测因素,右下肺静脉隔离时间≤37秒(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2%)和右下肺静脉球囊最低温度≤-45℃(敏感性为50%,特异性为96%)是持续肺静脉隔离的临界点。有19例患者(44.2%)因并发房颤以外的其他房性心律失常进行了相关消融。结论: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电传导恢复部位主要集中于左上肺静脉顶部和前壁、两侧肺静脉后下部和底部。首次冷冻术中肺静脉隔离时间<50s可有效预测持续肺静脉隔离。二次手术应重视对非肺静脉触发灶,规则房性心动过速的标测和消融。研究目的:第二代冷冻球囊比一代冷冻球囊有着更高的冷冻强度,高龄患者能否耐受二代冷冻球囊冷冻消融术及其有效性有待探讨。本研究旨在评估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高龄房颤患者手术的有效性和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症状性房颤患者按接受冷冻球囊手术时的年龄分成年龄≧ 75岁的高龄患者和年龄低于75岁的非高龄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高龄组和非高龄组的基线资料的组间差异后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冷冻球囊消融术中各项参数、随访资料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4例患者,其中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各107例,高龄组平均年龄为76.8±2.2岁,非高龄组为57.6±9.2岁。术中所有肺静脉均成功实现电隔离。与非高龄组相比,高龄组在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冷冻次数更少(右上肺静脉:1.5±0.6vs.2.0±1.0,P<0.0001;右下肺静脉:1.9±1.1vs.2.3±1.1,P<0.05),手术时间更短(52.0±16.6vs.57.7±16.5,P<0.05)均显着低于非高龄组,而两组间在各肺静脉的隔离时间、最低温度、射频导管补点率、X线曝光时间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平均随访19.3±9.2个月后,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在随访期内手术成功率(无房颤复发率)无显着性差异(71.0%VS.72.9%,Log.Rank检验,95%可信区间,P=0.729)。亚组分析中持续性房颤的冷冻消融成功率显着低于阵发性房颤(61.2%vs.76.9%,P=0.028)。两组间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26.2%vs.24.3%,P=0.753)。结论: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应用于75岁以上的高龄房颤患者的肺静脉电隔离是安全有效的,其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临床预后与年轻患者相当。研究目的:下肺静脉的完全封堵一直是冷冻消融房颤手术中的难点,不到二分之一的下肺静脉可单次实现完全封堵,有相当比例的下肺静脉需要射频导管补点消融。肺静脉-左心房电传导的恢复是导致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而下肺静脉电隔离的持久性同样低于上肺静脉。第二代冷冻球囊较一代球囊并未明显改善下肺静脉消融成功率。分段冷冻是通过分别冷冻肺静脉的上分支和下分支来实现对肺静脉的电隔离,有望提高下肺静脉的消融成功率。目前,分段冷冻策略隔离下肺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研究第二代冷冻球囊采用分段冷冻策略消融隔离下肺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住院并接受二代球囊导管消融手术的症状性AF患者124例,根据对下肺静脉的冷冻策略分为完全封堵下肺静脉的常规策略组(N=84)和分段冷冻下肺静脉的分段冷冻组(N=40)。对两组术中冷冻参数及临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中所有肺静脉均实现电隔离。常规封堵组在下肺静脉冷冻次数(4.0±1.4vs.4.6±0.7,P=0.027)、球囊最低温度(-49.4±6.2℃vs.-47.5±6.1℃,P<0.005)显着低于分段冷冻组,两组间在术中总冷冻次数、肺静脉隔离时间、隔离温度、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等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对下肺静脉的冷冻情况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分段冷冻组均使用冷冻球囊完成下肺静脉隔离,而常规封堵组中有4例(2.4%)需使用射频导管补点消融,但未实现统计学差异(P=0.161)。与常规封堵组相比,分段冷冻组在左下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的球囊最低温度更高(-42.6±5.7vs.-45.3±5.1,P<0.01;-46.2±5.9vs.-48.7±5.5,P=0.029),左下肺静脉的冷冻次数更多(2.1±0.4vs.1.8±0.7,P<0.05),下肺静脉射频前两次冷冻消融实现肺静脉电隔离的比例较高,但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两组间肺静脉隔离时间、隔离温度、右下肺静脉的冷冻次数无差异。分段冷冻组无膈神经麻痹发生。两组间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分段冷冻策略可轻度增加下肺静脉冷冻次数,但能有效安全地实现对肺静脉的电隔离。
陈英伟,王喆,孙莉萍,陈晓杰,王徐乐,李然,董建增[4](2021)在《心房颤动患者行节段性射频消融隔离上腔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三维电生理方法确定功能性窦房结、右侧膈神经及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的分布,探讨房颤节段性射频消融隔离上腔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并且接受上腔静脉隔离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窦性心律下行上腔静脉隔离,激动标测定位功能性窦房结,三维标测(Carto)系统指导下起搏、标测并定位右侧膈神经,根据上腔静脉隔离术中电位的变化确定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节段性消融上腔静脉完成隔离,分析功能性窦房结、右侧膈神经及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的三维分布情况。术后即刻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窦房结功能障碍、膈神经麻痹或上腔静脉狭窄),并在术后3、6、9、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每3个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每6个月行胸部透视和上腔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6例房颤患者年龄(51.6±14.2)岁,男性86例(63.2%),阵发性房颤98例(72.1%),持续性房颤患者38例(27.9%)。17例(12.5%)患者功能性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内,78例(57.4%)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连接处,41例(30.1%)位于连接处以下水平;水平切面从头向足观,83例(61.0%)患者的功能性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三维重建模型的前侧壁,34例(25.0%)位于后侧壁,15例(11.0%)位于前壁,其余4例(2.9%)位于后壁或前间隔;136例患者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总共为294条,其中94条(32.0%)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三维重建模型的前间隔,76条(25.9%)位于后间隔,21条(7.1%)位于后游离壁,11条(3.7%)位于后侧壁,27条(9.2%)位于前侧壁,65条(22.1%)位于前壁;右侧膈神经位置比较固定,133例(97.8%)患者的膈神经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三维重建模型的外侧壁,3例(2.2%)位于前壁。所有房颤患者术后均即刻成功恢复窦性心律和实现上腔静脉隔离,术后即刻无明显上腔静脉狭窄、膈神经麻痹及窦房结损伤。随访(11.2±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三维电生理方法能够确定功能性窦房结、右侧膈神经及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节段性射频消融是完成上腔静脉隔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魏会强,马坚,孙奇,郭晓刚,杨建都,李超,谢海扬,曹中静,陈彦乔,张澍[5](2020)在《二代冷冻球囊隔离上腔静脉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上腔静脉(S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二代冷冻球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共806例。所有患者先行肺静脉隔离,最终23例患者电生理检查证实SVC起源触发灶,其中,男12例,年龄(58.1±6.2)岁。将28 mm冷冻球囊放置于SVC-右心房交界处进行冷冻隔离。回顾性分析术中隔离时间、隔离温度、冷冻次数等冷冻参数、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23例患者术中均可实时记录SVC电位,18例(78.3%,18/23)成功冷冻消融隔离SVC,冷冻1~4(2.1±1.1)次,SVC隔离时间为7~40(22.3±14.0) s,冷冻时间为30~150(96.0±23.6) s。术中5例(21.7%,5/23)患者出现一过性膈神经损伤,2例患者首次冷冻时出现一过性窦房结损伤。随访6~24(13.2±5.8)个月,4例患者出现房颤复发。结论二代冷冻球囊可有效隔离SVC,一过性膈神经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术中需密切关注膈神经情况。
贺佳伟[6](2020)在《细小周围神经的超声影像学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周围神经病变仍然是人们就诊神经科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如何对周围神经进行最佳静态和动态显像以获取神经结构变化的信息成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显微外科快速发展所推动的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等精细手术的技术进步,也对高分辨率影像提出了迫切需求。目前,对于外周细小神经,CT、MRI等影像技术受限于分辨率或实时性,难以做到实时动态地对观测与追踪,迫切需要新的影像技术支撑。随着高频超声技术的快速进步,超声分辨率不断提高,使用高频超声对一些细小神经进行观察成为可能。本研究拟探讨超声在多种CT或MRI难以显示的细小周围神经显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超声在细小周围神经病变的显像特点并统计相关神经的正常与异常值,为细小神经超声在临床的应用提供更多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至2019年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并做过股外侧皮神经、腓肠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超声影像学检查的患者纳入研究,各类患者总数分别为162名、52名、32名。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神经电生理检查、MRI检查以及神经超声的影像学等相关数据,包括正常与异常的神经截面积、前后径、解剖位置、电生理信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股外侧皮神经的研究中,对于所有162例患者,超声均能清晰显示股外侧皮神经,表现为位于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之间的高回声卵圆形结构,其中99例(61.11%)股外侧皮神经的超声图像中有异常声像图表现。99例中有81例(81.82%)患者表现为股外侧皮神经主干部分的明显肿胀增粗,6例(6.06%)表现为轻度肿胀,6例(6.06%)表现为股外侧皮神经的某一束支肿胀增粗,3例(3.03%)表现为股外侧皮神经内局限性低回声占位,2例(2.02%)主要表现为股外侧皮神经未见增粗但有回声改变,1例(1.01%)表现为股外侧皮神经内束支的连续性中断。81例增粗的股外侧皮神经主干平均横截面积为9.53±3.87mm2,前后径为2.28±0.63mm;其中33例记录的股外侧皮神经正常处平均横截面积为4.00±1.82mm2,前后径为1.33±0.47mm,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162例中,进行了肌电图检查的22例,其中阳性率18.18%;进行了MRI检查的23例,阳性率39.13%。在腓肠神经的研究中,对于所有52例患者,超声均能清晰显示腓肠神经,表现为小腿后方中下1/3处小隐静脉无回声区周边的圆形或椭圆形筛网状稍高回声区,其中35例(67.30%)腓肠神经的超声图像中有异常声像图表现。35例中有23例(65.71%)患者表现为腓肠神经肿胀增粗,7例(20.00%)表现为腓肠神经处低回声占位,2例(5.71%)表现为腓肠神经连续性中断,1例(2.86%)表现为单纯的腓肠神经回声改变(神经外模增厚),1例(2.86%)主要表现为腓肠神经周围的局限性液性暗区,1例(2.86%)表现为腓肠神经与周围的低回声区分界不清。其中记录具体数据的17例增粗股外侧皮神经主干平均横截面积为6.65±1.91mm2,前后径为2.49±0.44mm;其中4例记录的腓肠神经正常处平均横截面积为2.25±0.83mm2,前后径为1.40±0.25mm,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52例中,进行了肌电图检查的11例,阳性率90.90%;在指掌侧固有神经的研究中,对于所有32例患者,超声均能清晰显示指掌侧固有神经,表现为指掌侧固有动脉旁,神经横切面为中强回声外膜环绕的点状低回声,内部隐约可见或无法显示筛网状结构,其中30例(93.75%)腓肠神经的超声图像中有异常声像图表现。30例中有20例(66.67%)患者表现为神经横截面积增粗,4例(13.33%)表现为神经旁低回声区,3例(10.00%)表现为神经源性肿瘤,2例(6.67%)表现为神经回声结构异常。其中记录具体数据的18例增粗指掌侧固有神经的平均横截面积为4.50±3.19mm2,前后径为1.97±0.65mm;其中14例记录的股外侧皮神经正常处平均横截面积为1.38±0.62 mm,前后径为1.14±0.30 mm,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股外侧皮神经、腓肠神经病变、副神经及指掌侧固有神经,可以有效地发现病变部位,并能提供病变部位生理信息如血流信号、病变原因等,对临床周围神经相关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疗效评估有较大帮助,是一种可靠的周围细小神经诊断工具,值得进一步向临床推广应用。
齐钰[7](2020)在《阵发性房颤冷冻球囊消融的个体化新策略》文中提出目的:传统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策略单一,但不同的患者由于肺静脉解剖的差异需要的冷冻剂量不同。过多的冷冻剂量所带来的风险可导致并发症的增加。本研究欲探索个体化冷冻消融策略,以期减少冷冻时间、手术时间及消融器械在左房内停留时间,且不降低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手术体验。内容:通过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制定个体化冷冻消融策略,与传统冷冻消融策略对比,探讨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32名首次应用第二代冷冻球囊(CB2)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研究组患者(n=117)采取肺静脉隔离时间(TTI)或球囊温度达-40℃所需时间(Time-40℃)指导消融,当肺静脉电位可测时,持续监测TTI,若TTI<60s或60s<TTI<90s,则以TTI+60s或TTI+90s冷冻时间进行首次冷冻,后以120s巩固消融治疗;若肺静脉电位不可测时,则根据球囊温度达-40℃所需时间来指导消融治疗,Time-40℃<60s或60s<Time-40℃<90s时分别给予120s或180s首次冷冻操作,后同样以120s巩固消融治疗。对照组(n=115)患者按照传统首次180s和至少附加180s的冷冻消融策略。结果:研究通过2101次冷冻消融治疗了928支肺静脉。每位患者的平均冷冻次数为9.1±0.8,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研究组为9.0±0.8,对照组为9.1±0.7;P=0.343)。研究组患者冷冻时间(1072.8±136.7s vs.1638.8±129.2s;P<0.001)、手术时间(84.0±11.9min vs.96.5±16.0min;P<0.001)、消融器械在左房内停留时间(68.0±9.4min vs.81.4±15.5min;P<0.001)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此外,在43支肺静脉中可观察到自发的肺静脉电位恢复,两组间肺静脉-左心房重新连接几率差异明显[分别为研究组:8(1.7%)vs.对照组35(7.6%);P<0.001]。随访12个月,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房扑、房速或房颤)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组:25(21.4%)vs.对照组:29(25.2%);P=0.488]。右下肺静脉(RIPV)消融具有一定复杂性。高血压是房颤基于球囊温度或肺静脉隔离时间指导的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由球囊温度或肺静脉隔离时间两项冷冻参数指导肺静脉隔离消融的个体化策略,与传统的冷冻消融方法相比,可显着减少冷冻消融时间、手术时间和消融器械在左房内停留时间,两者具有相似的手术成功率,1年随访证实安全、有效。
刘莹[8](2019)在《带状疱疹致肢体运动麻痹的临床研究和芬戈莫德对EAMG的免疫调节》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带状疮疹(herpes zoster,HZ)是由于潜伏在背根神经节或膝状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瘤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被再激活而引起的急性皮肤感染,主要表现为按皮节分布的斑丘疹或水疱疹,伴有严重的烧灼痛。HZ的发病率大概是4-4.5/1000人年。HZ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遗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约占20-40%。HZ亦可累及运动神经纤维导致肌肉无力。临床上,HZ累及颅神经较多见,约占HZ致肌肉无力的一半,最常见的是Bell’s麻痹。然而,带状疱疹致肢体运动麻痹(segmental zoster paresis oflimbs,SZP)却非常少见,主要表现为上肢或下肢局灶性无力,受累肌群按神经根、神经丛或单神经分布,约占HZ的0.5-5%。受累肌节与皮节相对应,也有个别文献报道受累肌节与皮节不一致。颈段脊神经受累,可出现上肢无力;腰骶段脊神经受累,可出现下肢无力。SZ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推测主要是由于潜伏在背根神经节的病毒沿着神经蔓延至邻近的前角、前根、周围神经运动纤维而导致的节段性肢体无力。目前,文献中关于SZP较多是个案报道,而基于临床表现、电生理、影像学特点及预后转归的系统性研究分析却相对少见,且关于SZP的神经影像学资料较少。由于SZP发病率低,亦没有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部分患者易被误诊为颈椎病或腰椎病,延误治疗。因此,本课题拟系统性研究分析SZP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影像学特点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以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研究目的SZP是罕见并发症。此研究的目的在于:1.分析SZP患者的临床特点;2.分析SZP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3.分析SZP患者的影像学特点;4.分析可能影响SZP预后的因素。研究方法1.病例收集及临床评估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患者信息库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符合HZ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将符合SZP诊断标准的患者筛选出来,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根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肌力评定方法,评估受累肌肉的无力程度和恢复程度。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预后评估。该项回顾性研究得到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神经电生理检测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评估神经损害的部位和程度。神经传导研究,包括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末端运动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s,CMAPs)波幅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SNAPs)波幅。针极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评估异常自发电位的数量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s,MUAPs)的发放模式。与正常值或者对侧(非症状侧)比较,判定神经损害的程度。根据NCV和DML判定是否存在脱髓鞘;根据CMAPs、SNAPs及针EMG判定是否存在轴索损害。根据SNAPs和脊旁肌自发电位的有无,可以将受累肢体分为节前损害、节后损害、节前合并节后损害,然后再进一步定位为神经根病、神经丛病、神经根丛病及周围神经病。3.影像学检测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MRI结果回顾性评估。所有接受MRI检查的患者均进行T1、T2冠状位加权成像扫描,均未进行T1钆增强扫描。臂丛神经MRI成像采用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与成像区域内对侧神经结构相比,如果神经根、神经丛或周围神经出现T2信号延长或神经增粗,则认定为异常。研究结果1.临床特点1393名HZ患者经过临床评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有8例符合SZP的诊断标准,约占0.57%。所有患者的肌节受累与皮节受累分布均一致。SZP患者中累及右上肢占5/8,累及右下肢占2/8,累及左上肢占1/8;出现PHN的患者占5/8。SZP患者均口服或者静脉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4/8患者接受短期的口服激素治疗。SZP患者的预后差别很大。在0.5-2年不等的随访时间内,1/8患者3个月内快速完全恢复,2/8患者部分恢复,5/8患者没有恢复。2.电生理特点受累神经CMAPs和SNAPs波幅明显减低或者缺失。受累神经NCV正常或轻度减低,DML低于正常上限130%。受累肌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发电位,平均程度是2+。力弱肌肉的MUAPs募集减弱。上述这些均提示神经轴索损害,而非脱髓鞘病变。根据脊旁肌自发电位的有无和SNAPs波幅的改变,2/8患者诊断为颈神经根病变;2/8患者诊断为臂丛病变;4/8患者诊断为神经根丛、周围神经病变,其中2/8为腰骶神经根丛病变,1/8为颈神经根丛病变,1/8为颈神经根合并单神经病变。3.影像学特点SZP患者中,4/8的患者在神经电生理检查的一周内进行了 MRI检查。受累神经及相应脊髓节段扫描显示受累神经增粗或者T2高信号。2/8患者可见神经根异常增粗,T2高信号;1/8患者可见周围神经高信号;1/8患者可见脊髓背角高信号。结论1.SZP为HZ的罕见并发症,发病率较低。2.SZP累及运动神经纤维,引起明显的肢体无力,肢体无力的肌节分布与受累皮节分布一致;肢体无力按神经根、神经丛或单神经分布。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SZP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以轴索损害为主。3.SZP的MRI显示受累神经根或神经增粗或T2高信号。4.SZP预后差别较大,本研究中有部分患者短时间内(3/8)完全或部分恢复,有部分患者(5/8)在随访时间内没有恢复。意义SZP是HZ的罕见并发症,急性起病,累及运动神经纤维导致肢体麻痹,应该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视其为肢体无力急性起病的鉴别点。尤其是当肢体无力出现在疱疹之前或者无疱疹出现时,更容易误诊。神经科医师及骨科医师应该认识到该病,避免误诊为颈腰椎病而手术,造成患者的痛苦。神经电生理和MRI检查可以帮助诊断。研究背景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T细胞依赖的,B细胞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以及罕见的抗肌肉特异性激酶(Muscle-specific kinase,MUSK)抗体,抗脂蛋白相关蛋白4(lipoprotein related protein 4,LPR4)抗体等,而引起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导致骨骼肌波动性无力。主要表现为运动后无力症状加重,不能耐受疲劳性。目前主要是通过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方式治疗。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病情控制欠佳,亟需研究探讨新的治疗策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一般是米用电鳗AChR或者人工合成的大鼠AChR的α亚基R97-116肽段免疫Lewis大鼠,其临床表现及免疫学改变都与重症肌无力非常相似,是MG的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T helper cells,Tfh)是一类专职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T细胞亚群,参与了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其特征性表达Bcl-6(B cell lymphoma 6,B细胞淋巴瘤因子6)与CXCR5(CXC chemokine receptor5,CXC趋化因子受体5);激活的Tfh细胞还表达ICOS(inducible T-cell costimulatory molecule,诱导的协同刺激分子)与PD-1(protein programmed death1,程序死亡受体1),并分泌IL-21。在MG患者外周血中,增高的Tfh比例与浆细胞的水平、抗体滴度高度一致,参与了MG的发病;另外,胸腺内Tfh也与伴胸腺瘤MG的发生有关。Tfh对于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GB)的形成和维持至关重要,可以辅助GC 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的始动环节起重要作用,可以启动Tfh的发育。在EAMG大鼠,可见异常增多的Tfh,GCB细胞和DCs。芬戈莫德(fingolimod,FTY720)是一种独特的免疫调节剂,可以与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 phosphate,S1P)受体SIP1结合,下调SIP1的表达,促进淋巴细胞向次级淋巴器官转移;FTY720还能促进胸腺细胞的成熟,抑制胸腺细胞的输出。因此,FTY720可以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抑制其向炎症部位迁移,减少其在炎症部位的浸润。目前FTY720己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肾移植,中风等,而且临床己用于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研究发现,预防性给予FTY720可以有效阻止EAMG的病情进展,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而且FTY720对于EAMG的体液免疫调节,包括DCs,Tfh及其亚型,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secreting cells,ASCs)等的作用尚未见相关报道。研究目的研究FTY720对于EAMG的作用机制,探究其对Tfh及亚型、DCs、GC B细胞、记忆性B细胞、脾脏和骨髓抗体ASCs的作用。研究方法1、EAMG造模和临床评分 采用根据大鼠AChR的α亚基R97-116区人工合成的R97-116肽段(DGDFAIVKFTKVLLDYTGHI),于大鼠尾根部免疫Lewis大鼠,第30天后加强免疫一次,构建EAMG模型。根据Lennon评分原则,隔日对EAMG大鼠进行临床评分。2、EAMG分组与FTY720给药将EAMG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FTY720组。自第一次免疫当天,按1mg/kg体重隔日灌胃给药,直至发病高峰期;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3、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中T、B细胞绝对数量 于发病高峰期取EAMG大鼠心脏血,检测每微升血中B220+B、CD3+T、CD3+CD4+T、CD3+CD4-T细胞的绝对数量。4、FACS检测胸腺细胞于发病高峰期取EAMG大鼠胸腺,检测单阳性胸腺细胞CD4+CD8-、CD4-CD8+及CD62L+CD4+CD8-、CD62L+CD4-CD8+的百分比。5、FACS检测脾脏MNCs中CD3+T、CD4+T、Th1、Th2、Th17、Tfh、Tfh1、Tfh2、Tfh17、DCs、B220+B、GC B、记忆性B细胞和ASCs 于发病高峰期取EAMG大鼠脾脏制备MNCs悬液,检测脾CD3+T、CD4+T、Th1(CD4+IFN-γ+)、Th2(CD4+IL-4+)、Th17(CD4+IL-17+)、Tfh(CD4+CXCR5+与CD4+CXCR5+ICOS+)、Tfh1(CD4+CXCR5+IFN-γ+与CD4+CXCR5+ICOS+IFN-γ+),Tfh2(CD4+CXCR5+IL-4+与CD4+CXCR5+ICOS+IL-4+)、Tfh17(CD4+CXCR5+IL-17+与CD4+CXCR5+ICOS+IL-17+)的百分比及绝对数量;检测DCs的百分比及绝对数量;检测B220+B、GC B、记忆性B细胞的百分比及绝对数量;检测B220-IgG+ASCs、B220+IgG+ASCs、B220-Igkappa+ASCs及B220+Igkappa+ASCs的百分比及绝对数量。6、FACS检测骨髓MNCs中ASCs 于发病高峰期制备骨髓MNCs悬液,检测B220-IgG+ASCs、B220-Igkappa+ASCs。7、ELISA检测血清抗R97-116抗体及亚型 分别于第15、30、46天取EAMG大鼠血清,检测抗R97-116抗体IgG及亚型IgG1、IgG2a与IgG2b。8、体外实验FACS检测FTY720对Tfh分化的影响 取EAMG大鼠的脾脏MNCs,加入不同浓度的FTY720,检测Tfh的百分比变化。9、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和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两组之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Marm-Whitney检验;多组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事后多重比较米用最小显着性差异分析检验(the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外周血、脾、骨髓MNCs总数乘以各种T细胞亚群、B细胞亚群、DCs和ASCs的百分比,可计算出各细胞的绝对数量。研究结果1、FTY720阻止EAMG大鼠病情进展 与EAMG对照组相比,FTY720组在第32、34、40、42和46天临床症状减轻,临床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FTY720减少血清中抗R97-116抗体IgG及IgG2b的水平 FTY720在第30、46天降低血清中抗R97-116抗体水平。第30天,FTY720组抗R97-116保护性抗体IgG1、破坏性抗体IgG2b均减少,但是IgG1/IgG2b比值增高;第46天,FTY720组抗R97-116的IgG2b减少,IgG1/IgG2b比值增高。3、FTY720减少EAMG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绝对数量 与EAMG对照组相比,FTY720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FTY720组每微升血中B220+B、CD3+T、CD3+CD4+T、CD3+CD4-T细胞的绝对数量均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FTY720抑制EAMG大鼠胸腺细胞输出 FTY720组胸腺内单阳性胸腺细胞CD4+CD8-、CD4-CD8+及CD62L+CD4+CD8-、CD62L+CD4-CD8+的百分比明显增加。5、FTY720减少EAMG大鼠脾MNCs总数、CD3+T、CD4+T、Th1、Th2、Th17、Tfh及亚型Tfh1、Tfh2、Tfh17的绝对数量 与EAMG对照组相比较,FTY720减少脾脏MNCs总数,CD3+T,CD4+T,Th1(CD4+IFN-γ+),Th2(CD4+IL-4+),Th17(CD4+IL-17+),Tfh(CD4+CXCR5+与CD4+CXCR5+ICOS+)、Tfh1(CD4+CXCR5+IFN-γ+与CD4+CXCR5+ICOS+IFN-γ+),Tfh2(CD4+CXCR5+IL-4+与CD4+CXCR5+ICOS+IL-4+)和Tfh17(CD4+CXCR5+IL-17+与CD4+CXCR5+ICOS+IL-17+)的绝对数量。6、FTY720减少脾脏中DCs的绝对数量 与EAMG对照组相比,FTY720减少脾脏中OX62+MHCII+DCS的绝对数量。7、FTY720对脾脏中B细胞数量的影响 FTY720减少脾脏中B220+B细胞总数,但是并不影响影响GC B和记忆性B细胞的绝对数量。8、FTY720减少脾脏和骨髓ASCs的数量 FTY720减少脾脏内B220-IgG+ASCs,B220+IgG+ASCs,B220-Igkappa+ASCs,B220+Igkappa+ASCs的绝对数量;减少骨髓B220-IgG+ASCs与B220-Igkappa+ASCs的绝对数量。9、体外实验证实不同浓度的FTY720对Tfh的分化并无影响 EAMG大欧脾脏MNCs与FTY720共培养,FTY720对于Tfh的分化并无影响。结论FTY720抑制胸腺细胞输出,减少脾脏CD3+T、CD4+T、Th1、Th2、Th17、Tfh及亚型(Tfh1,Tfh2与Tfh17),减少脾脏DCs的数量,减少脾脏和骨髓ASCs的数量,从而使血清中抗R97-116抗体水平减低,缓解EAMG病情。
王萌[9](2019)在《压力感应导管射频消融与二代冷冻球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以往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进一步比较压力感应导管射频消融(contact force-sensing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CF-RFA)与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second-generation cryoballoon,CB2)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根据研究目的,结合研究对象、研究种类、阵发性房颤消融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指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围术期并发症、随访成功率、早期复发率),制定本研究所需文献的纳入标准。本研究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c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开始至2018年12月31日。检索文献的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收集有关CF-RFA与CB2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及非RCT研究。依据纳入标准初步筛选出本研究需要的文献。对RCT及非RCT研究文献,分别应用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Newcastle-Ottawa Scale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应用电子文档对纳入汇总分析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合并分析的统计量:连续变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二分类变量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95%可信区间表示。依据I2检验异质性分析的结果:同质性(P>0.1,I2<50%)或异质性(P≤0.1,I2≥50%),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应用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1.共有9篇临床对照研究文献被纳入到本meta分析,其中3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6篇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总共1153例患者,其中CF-RFA组患者583例、CB2组患者570例。术后随访时间1230个月。所纳入的9篇研究文献,根据研究国家划分,2篇研究来自法国,1篇研究来自加拿大,1篇研究来自美国,1篇研究来自德国,2篇研究来自匈牙利,1篇研究来自日本,另有1篇来自意大利;根据文献刊出年份划分,2014年1篇、2015年2篇、2016年2篇、2018年4篇;根据研究指标划分,有9篇文献评价了手术时间,有8篇文献评价了X线曝光时间,有9篇文献评价了围术期并发症,有9篇文献评价了随访成功率,有3篇文献评价了早期复发率。2.对以手术时间为研究指标的文献进行数据合并,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具有异质性(P<0.001,I2=94%),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合并统计量结果为WMD=24.33(95%CI:8.9139.74,P=0.00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CF-RFA较CB2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所需手术时间较长。3.对以X线曝光时间为研究指标的文献进行数据合并,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具有异质性(P<0.001,I2=9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合并统计量结果为WMD=-1.56(95%CI:-4.701.57,P=0.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CF-RFA与CB2相比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在X线曝光时间方面相似。4.围术期并发症,本研究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发症总量、膈神经麻痹、严重并发症(心包填塞、栓塞、食道损伤)、死亡。所纳入的文献中,9篇文献评价了并发症总量、8篇文献评价了膈神经麻痹、4篇文献评价了严重并发症。(1)对以并发症总量为研究指标的文献进行数据合并,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38,I2=7%),合并统计量结果为RR=0.60(95%CI:0.380.95,P=0.03),但敏感性分析提示meta分析结果不可靠。(2)对以膈神经麻痹为研究指标的文献进行数据合并,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80,I2=0%),合并统计量结果为RR=0.11(95%CI:0.040.30,P<0.01),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CF-RFA与CB2相比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围术期膈神经麻痹这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膈神经麻痹共33例均出现在CB2组,除1例外其余都自行恢复正常。(3)对以严重并发症为研究指标的文献进行数据合并,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90,I2=0%),合并统计量结果为RR=4.87(95%CI:1.1021.64,P=0.04),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CF-RFA与CB2相比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4)死亡事件,在本研究CF-RFA组及CB2组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5.对记录随访成功率信息的9篇文献,按照随访时间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划分进行亚组分析。(1)随访时间12个月的文献有8篇,该亚组内各研究异质性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86,I2=0%),合并效应量RR=0.99(95%CI:0.93-1.05,P=0.80)。(2)随访时间18个月的文献有2篇,该亚组内各研究异质性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44,I2=0%),合并效应量RR=1.02(95%CI:0.93-1.13,P=0.63)。(3)随访时间24个月的文献有2篇,该亚组内各研究异质性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77,I2=0%),合并效应量RR=1.00(95%CI:0.85-1.18,P=0.98)。(4)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术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术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随访成功率均相似。6.对以早期复发率为研究指标的文献进行数据合并,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43,I2=0%),合并统计量结果为RR=1.05(95%CI:0.52-2.10,P=0.89),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术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术后的早期复发率相似。结论:CF-RFA与CB2相比,两种术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在有效性方面临床结果相似,但CB2可能更为安全、更为节约时间。
马亚哲[10](2019)在《高密度标测上腔静脉电解剖结构及上腔静脉起源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特点》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高密度标测上腔静脉电解剖结构背景和目的肺静脉大环隔离(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是目前针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研究报道部分阵发性房颤患者并非肺静脉起源,单纯肺静脉隔离对于这类房颤患者疗效不佳。上腔静脉作为常见的非肺静脉起源点,根据不同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5.3-12.8%。上腔静脉因其解剖位置毗邻右侧膈神经、窦房结,上腔静脉电隔离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膈神经损伤(2%)、窦房结损伤(2-4.5%)。究其原因,是对上腔静脉的电传导顺序,以及窦房结、膈神经分布位置的认识不足。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高密度标测观察上腔静脉电解剖结构,从而降低上腔静脉隔离时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4例行肺静脉隔离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在窦性心律下使用环状电极高密度标测上腔静脉及右心房的电激动顺序,标注窦房结位置;通过高输出起搏夺获标注出右侧膈神经所在位置,对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电激动连接处进行消融隔离,并记录统计窦房结、膈神经分布位置,以及右心房至上腔静脉传导的最早突破点及成功消融点。结果窦房结位置分布差异较大(侧壁:75%,前壁:12.5%,后壁:12.5%),膈神经主要分布在侧壁位置(87.5%),仅少数分布在后壁(12.5%)。成功完成上腔静脉电隔离的位置主要分布在前壁和后壁偏间隔位置,消融上腔静脉后心率普遍上升(由74.5±14.6次/分升至81.0±13.0次/分,P=0.007)。23例病人均完成上腔静脉隔离,成功率为95.8%,仅一例因最早激动点与膈神经夺获点在同一位置,未能隔离。成功隔离患者术后无窦房结、膈神经损伤以及上腔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窦房结分布位置多变,但上腔静脉成功隔离点多位于前壁和后壁偏间隔侧,在高密度标测下后进行上腔静脉电隔离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降低上腔静脉隔离的相应并发症。第二部分:上腔静脉起源的心房颤动临床特点分析背景和目的上腔静脉触发的心房颤动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文献报道发生率为5.3-12.8%。经验性消融上腔静脉理论上能够提高阵发性房颤消融的成功率。但考虑到对上腔静脉标测花费时间以及消融可能造成的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能够提前识别是否为来自于上腔静脉触发后再进行上腔静脉电隔离能够更加有针对性。所以本研究主要通过将上腔静脉触发的心房颤动患者和非上腔静脉触发的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对比,试图找出相应指标,在术前能够更好的识别出是否来自上腔静脉触发。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4月我科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26例,其中10例患者明确为上腔静脉触发。对这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电生理检查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通过将上腔静脉触发的患者和非上腔静脉触发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上腔静脉触发的患者有更小的左心房前后径,并且有既往消融史的比例更高。并且上腔静脉-右心房的优势传导束为2.7±0.6,主要分布于后壁偏间隔侧。在三维标测基础下,上腔静脉隔离后无上腔静脉狭窄、窦房结、膈神经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结论:当阵发性房颤患者既往有消融病史,更小的左心房前后径,以及术前的心电图对于是否来自上腔静脉起源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三维标测下对上腔静脉隔离是安全有效的。
二、糖尿病患者的膈神经电生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患者的膈神经电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束颤评分及膈肌超声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膈肌超声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呼吸功能评估的应用价值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评估 |
1.3 肺功能检查 |
1.4 膈肌超声检查 |
1.5 膈神经传导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差异性比较 |
2.3 相关性分析 |
2.4 诊断试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录 |
第二部分 超声束颤评分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价值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评估 |
1.3 肌肉超声 |
1.4 针极肌电图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基线特征 |
2.2 束颤相关参数的差异性比较 |
2.3 束颤模式 |
2.4 相关性分析 |
2.5 ROC分析 |
2.6 MUS与EMG的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件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肌萎缩侧索硬化束颤的超声及电生理研究 |
1 束颤的产生机制 |
2 束颤随着疾病进展而减少 |
3 束颤分布特征 |
4 束颤对预后的提示意义 |
5 EMG、US在检测束颤方面的应用及对比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LS信息登记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二次手术特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和急性期手术特点 |
引言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的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二次手术特点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持续性房颤的非肺静脉触发灶和心房纤维化相关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缩略词表 |
附录三 个人简介 |
附录四 致谢 |
(3)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临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1 |
Abstract1 |
摘要2 |
Abstract2 |
摘要3 |
Abstract3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术后复发患者的二次手术特点 |
引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有效性和围手术期安全性研究 |
引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第二代冷冻球囊分段冷冻消融策略消融下肺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
引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冷冻球囊消融心房颤动并发症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英文缩略语索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细小周围神经的超声影像学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导言 |
2 头面部细小神经 |
3 颈部细小神经 |
4 躯干部细小神经 |
5 上肢细小神经 |
6 下肢细小神经 |
7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向 |
第二部分:股外侧皮神经的超声影像学回顾性分析研究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超声检查 |
2.3 神经传导检查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对象症状 |
3.3 超声检查结果 |
3.4 神经传导检查结果 |
3.5 MRI腰椎影像检查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腓肠神经的超声影像学回顾性分析研究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超声检查 |
2.3 神经传导检查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3.2 研究对象来源 |
3.3 超声检查结果 |
3.4 神经传导检查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指掌侧固有神经的超声影像学回顾性分析研究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超声检查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3.2 研究对象来源 |
3.3 超声检查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论文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位成果 |
附表 |
八年制学位论文要求 |
(7)阵发性房颤冷冻球囊消融的个体化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冷冻消融系统 |
1.2.2 术前检查 |
1.2.3 电生理检查和CBA治疗 |
1.3 随访 |
1.4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基线资料比较 |
2.2 手术参数比较 |
2.3 有效性 |
2.4 安全性 |
2.5 房颤复发影响因素 |
3.讨论 |
3.1 冷冻球囊即刻肺静脉隔离成功率 |
3.2 不同消融策略有效率比较 |
3.3 不同消融策略安全性比较 |
4.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带状疱疹致肢体运动麻痹的临床研究和芬戈莫德对EAMG的免疫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带状疱疹致肢体运动麻痹的临床、电生理及影像学特点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芬戈莫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免疫调节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带状疱疹病毒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Ⅰ |
英文文章Ⅱ |
(9)压力感应导管射频消融与二代冷冻球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房颤流行病学及危害 |
1.2 房颤的基本机制 |
1.3 心肌细胞凋亡与房颤 |
1.4 肺静脉电隔离 |
1.5 压力感应导管与阵发性房颤消融治疗 |
1.6 二代冷冻球囊与阵发性房颤消融治疗 |
1.7 目前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的对比及存在问题 |
1.8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9 立题依据 |
2、资料与方法 |
2.1 检索策略 |
2.2 纳入标准 |
2.3 文献质量评估与数据提取 |
2.4 异质性检验与合并效应量 |
2.5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符合标准的文献 |
3.2 文献的基本特征 |
3.3 手术时间 |
3.4 X线曝光时间 |
3.5 围术期并发症 |
3.6 随访成功率 |
3.7 早期复发率 |
3.8 发表偏倚检测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高密度标测上腔静脉电解剖结构及上腔静脉起源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文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高密度标测上腔静脉电解剖结构 |
研究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研究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上腔静脉起源心房颤动临床特点分析 |
研究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研究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仪器设备、药品与耗材 |
附录二 中英文索引 |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糖尿病患者的膈神经电生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束颤评分及膈肌超声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D]. 温琪.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二次手术特点的临床研究[D]. 曹中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3]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临床策略研究[D]. 陈彦乔.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4]心房颤动患者行节段性射频消融隔离上腔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J]. 陈英伟,王喆,孙莉萍,陈晓杰,王徐乐,李然,董建增.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03)
- [5]二代冷冻球囊隔离上腔静脉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 魏会强,马坚,孙奇,郭晓刚,杨建都,李超,谢海扬,曹中静,陈彦乔,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5)
- [6]细小周围神经的超声影像学回顾性分析[D]. 贺佳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阵发性房颤冷冻球囊消融的个体化新策略[D]. 齐钰.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带状疱疹致肢体运动麻痹的临床研究和芬戈莫德对EAMG的免疫调节[D]. 刘莹. 山东大学, 2019(02)
- [9]压力感应导管射频消融与二代冷冻球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D]. 王萌.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7)
- [10]高密度标测上腔静脉电解剖结构及上腔静脉起源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特点[D]. 马亚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