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崛起的“西域”绿洲

中国种业崛起的“西域”绿洲

一、“西域” 中国种业崛起的绿洲(论文文献综述)

杨东[1](2019)在《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全国棉花种植都在向新疆地区转移,在2016-2020年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对新疆的要求是稳定棉花种植面积,要保证国内用棉需求。棉种是决定棉花产量与质量的核心,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棉种市场忽略了对棉农选择棉种的引领,再加上棉花收购环节优质不优价现象存在,致使棉农自由选择棉种且在购买品种时只考虑产量和衣分,最终导致市场上品种多乱杂、棉花企业加工分类难等系列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棉花的一致性,使新疆棉花品质下降、国际竞争力不足。石河子垦区棉花种植占比大,2017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05.60万亩,占垦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74.4%,其产量在所有兵团城市中位列第一。而且石河子棉种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高,因此研究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找到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石河子垦区乃至全国植棉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本文首先通过走访石河子种子管理站和农业局,收集到垦区植棉情况、市场需求、品种管理和棉种企业等一手资料,对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存在的问题。之后采用访谈法,访谈棉种市场从业人员,了解到更深层次的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利用五力模型,对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依据上述分析,在阅读文献和访谈从业者的基础上,找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针对垦区棉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目前石河子垦区的棉种市场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是品种方面,审定品种多,但是实际应用于生产中的较少;销售品种多、主推品种种植面积小;品种布局有待优化;产品品质趋同,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种退出机制没有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第二是企业方面,种子企业数量多,却规模较小;经营生产关系不稳定;看重品种的审批,但是育种能力偏弱。第三是市场管理方面,棉种经营市场管理不严格,套牌现象突出;棉种引进制度不规范。第四是行业环境方面,棉种经销商缺乏共识,导致无序竞争;棉种行业从业门槛高,但从业人员学历大多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是:第一,政府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研发出普适性较强的优质品种,同时种子管理部门应该适当限制无明显突破性品种的审批并构建成熟有效的品种退出机制,达到市场需求动态平衡。第二,企业应该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研发能力、加强三圃田建设并和种子生产基地农户实现长久合作。第三,政府可整合市场,选取市场份额较大的2-3家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实现垄断竞争而不是完全竞争。另注意加强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第四,在行业环境中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基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提高棉种从业者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垦区棉种市场走向成熟。

程立新[2](2009)在《我国西北地区玉米制种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玉米是世界五大作物之一,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生产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玉米生产来说,高产的首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优良的种子,因而制种在生产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种子生产类似于大田作物生产,但良种的价值远远高于大田作物的价值,因而对种子生产来说还存在一些独特的要求。首先,制种田比一般大田需要更多的投入;第二,制种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遗传基础纯合的原种:第三,对制种地要进行仔细的选择和准备以获得均匀一致的种植环境,以便选出杂株;第四,应该将种子销售环节、劳动力使用等因素尽量考虑进去。本文采用文献收集、分类归纳、与典型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以内蒙赤峰、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北部有代表性的生产基地位背景,通过对各生产基地的环境现状、投入和产出现状、以及质量保证现状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这些玉米制种主产区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到位;技术体系不健全,有待于加强和完善:宣传不够,基地准入,质量检测等制度不健全:基地生产政策环境有待改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还有待于提高。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实现该地区玉米制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是:加强玉米制种基地规范化管理;优化区域布局,稳定制种面积;改变耕作制度,调整种植结构;加强制种技术优化研究,建立种子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玉米种子生产抗灾预警系统,提高预测控制能力,降低生产风险:制定种业人才发展战略,加快种业的创新发展;探索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种子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继续实行优惠政策,改善种业发展环境;组建种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共同培育市场;抓好引种试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广玉米制种新技术,降低农膜和农药的污染。

阎仲,杨贵彪,张俊德,郭长锋[3](2008)在《超越自我 重整希望的田野——改革开放30年张掖建设农业大市纪实》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张掖着力建设农业大市,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五大蔬菜产区、啤酒原料集中产区之一,是全省主要的奶肉牛、蛋肉鸡、瘦肉猪、细毛羊等商品生产基地之一。上世纪80年代曾以农作物精耕细作的带状种植技术,创造了"吨粮田""、千斤田"的辉煌,以全省5%的耕地提供了35%的商品粮。进入新世纪,张掖市委、市政府在农业产业化战略实施中,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反弹琵琶抓农业,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得到优化,跃入了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快车道,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开辟了新途径。与1978年相比,2007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长到288万亩,增加近60万亩;粮食总产增长到9.3亿公斤,增长4.9亿公斤,翻了一番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4137元,增长30倍;种植业内部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演变成粮、经、草三元结构,比例由9010变为67258,打破了粮食作物独大的局面,结构渐趋合理。改革开放3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于今回望张掖农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可见亮点频闪、好戏连台、硕果满枝。:::

黄钢[4](2006)在《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提出的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源于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度思考。中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不断涌现的新品种、新技术与缓慢的粮食产量增长,先进的科技成果与落后的技术转化,强大的技术创新源与弱小的企业技术创新,开放的农业市场与没有硝烟的基因战争,这些都是制约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从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布局的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遵循农业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发挥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实施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府民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本文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证分析→完善理论”的研究范式,针对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矛盾提出了上述问题,构建了“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提升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为核心主题的研究假设树,以684家农业企业和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围绕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开展了实证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本文立论的基础。技术创新对社会和企业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面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组合,政府和企业的选择有所不同。被企业选中并最终获得商业化成功的技术创新仅仅是对人类社会有益的技术创新组合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技术创新仍需要大学、科研机构或政府出资的科技项目来完成。科技价值链(STVC)是指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创新主体链接起来的、使科技开发价值不断增值的创新链条集合体。这一创新链条集合体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包括创新来源(S)、原创构想(O)、技术设计(D)、实验原型(E)、技术孵化(I)、技术商品(C)、标准产品(P)和市场开发(M)等8类功能节点,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投资机构、政府、中介机构、推广机构等多元化创新主体是科技价值链系统中的组织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创新功能。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视为多元化创新主体以企业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链接而成的链条集合体,通过企业科技价值链上中下游所有组织成员的紧密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沿着企业科技价值链网络系统迅速而高效地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所有组织成员运作效率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内部驱动因素主要源于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加强协同创新效应和降低创新风险成本等需要。而外部驱动因素则主要源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市场全球化的拉动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和三环模式构成了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的阶段发育理论认为:技术是生命有机体;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有序地经过技术孕育期、婴儿期和成长期,最后进入成熟期和衰老期;技术生命有机体有其阶段发育规律,遵循人工遗传进化规则;影响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多要素构成了技术生命有机体发育成长的技术生态环境。在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三环模式。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生命有机体在其发育成长的三个阶段形成了由相关功能节点链接而成的三个关键创新环,即研发创新环、孵化创新环和市场创新环。三环模式中三个关键创新环的上半圆链接起来,构成了从O→D→E→I→C→P→M的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的三个关键创新环的下半圆链接起来,构成了从M→C→E→S→O的技术创新信息链。三环模式中关键创新环不断进行着非线性多重循环创新。多重循环创新由创新微循环、创新小循环和创新大循环构成。非线性多重循环创新观点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非线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的客观描述。企业STVC有单链式、双链式、多链式等三种运行方式及多种变化类型。在企业STVC双链式三环模式中,有并列、整合、分岔等链接模型。多链式三环模型有核心技术基因分化、远缘杂交基因聚合和多链式多基因融合等链接模型。与企业STVC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企业STVC的生态系统。从企业STVC生态系统的视角看,任何企业STVC在其生态系统中总是具有相应的生态位,企业STVC对多种环境因子的适应性构成了其多维超几何空间,企业STVC存在着生态位竞争、生态位分异及生态位重叠等现象。影响企业STVC发育成长的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决定了企业STVC的生态位。在企业STVC技术创新的三环模式中,各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进行,链接组合和方式不同,链接效果也不同。企业STVC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表现出定向有序性、无限多样性、互利共生性和价值递增性等特性。在企业STVC三环模式中,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按链接功能可分为顺序链接单元、平行链接单元、信息链接单元、错误链接单元及活性链接结点等不同类型。在不同链接单元中,按其链接强度,又可分为一体型、协同型和松散型三种链接类型。本文将三环模式中可能产生的64种链接单元汇总构建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企业STVC链接矩阵中的“两线四区”布局,即顺序链接增值线、平行链接增值线、错误链接三角区、危险链接三角区、信息反馈链接三角区和信息流动区,为企业STVC创新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企业STVC的主要链接模式有4种,即单环式链接模式(SCL)、双环式链接模式(DCL)、三环式链接模式(THCL)和网环式链接模式(NCL),这4种模式各有3种子模式。这12种链接子模式,在链接结构、关键创新环构成、创新功能、创新成果及网络组织类型等多方面均有区别。有多种决策要素影响企业STVC技术创新链接子模式的选择。企业科技价值链的演变趋势是沿着从单环式链接→双环式链接→三环式链接→网环式链接的路径进化。在对684家农业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关键点链接管理在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核心作用,并归纳出农业企业STVC的四大关键点链接管理:即保护知识产权、确定企业STVC生态位、强化企业内部STVC网络和外部STVC关键链接。实证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种子跨国公司具有完整、强大的ESTVC网络系统,已成为全球经营类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中国种子企业尚未形成较完整的ESTVC,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中国农业科技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研发和孵化创新能力,但在市场创新方面严重不足。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场创新能力较强,但在研发和孵化方面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技术创新供需错位、多元化创新主体协同度差等问题突出,根源在于体制性障碍。因而,实施ESTVC创新管理创新战略是提升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以农业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围绕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开展了系统研究,在企业创新管理方面做出了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创新。主要创新点如下:(1)研究提出了科技价值链的原创性概念:在阐释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价值链(STVC)这一原创性概念。以农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论证了技术创新主体多元化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剖析了由多元化创新主体链接而成的科技价值链创新链条集合体的结构、分类、功能节点和数学模型等,并指出了促使企业科技价值链生成和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因素,阐明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重要意义。(2)构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提出了技术创新的阶段发育理论和三环模式,将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描述为有序链接、循环互动的三个关键创新环链接而成的STVC创新链条集合体。三环模式吸纳了前人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和决策模式的合理内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发育成长模式。将三环模式中可能产生的64种链接单元汇总构建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论述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中的“两线四区”结构,为企业STVC创新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3)归纳出ESTVC创新管理主要链接模式:以国内外农业企业为主要实证研究对象,凝练出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4种主要链接模式及12种链接子模式。指出了各主要链接模式的特点,揭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路径进化演变的趋势。(4)提练出ESTVC管理的关键点链接理论:在对684家农业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关键点链接管理在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核心作用,并归纳出农业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四大关键点链接管理。

张凤华[5](2004)在《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替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为典型区域,通过区域调查分析、田间定位试验、数学模拟等方法,从生态环境、结构、功能及生产力方面系统研究绿洲农业生态系统50年来的演替过程,结合绿洲与外围山地、荒漠的耦合关系,提出该区域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 绿洲生态环境演替过程分析表明:水资源经历了地表水大规模开发→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阶段,农田土壤的开发表现为大规模开垦→大面积弃耕→恢复重建→再开垦四个阶段。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主要表现为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及荒漠替代绿洲的过程。绿洲耕地近年在不断扩大,但荒漠化面积也在增加,绿洲化与荒漠化始终是该区域演替的两个方面。绿洲小气候条件总体表现为增暖趋湿,蒸发量减少、年较差降低,风力减少,朝着适合农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方向演变。 绿洲农业结构不合理,单一化现象明显,但由于适合当地品种、种植模式、农田培肥、灌溉方式等特殊技术体系的协同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业结构不合理引起的隐患,使生产力及经济趋于不断上升。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数介于0.4527-0.5819之间,属中等偏低水平。稳定性强弱依次为:冲积平原绿洲→冲积洪积扇绿洲→干三角洲绿洲。 水土资源的开发始终是绿洲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及荒漠化弃耕地产生、恢复重建过程分析,提出新时期水土资源应打破传统的沿河道溯源发展而转向流域下游及尾闾部位开发。即在冲积扇及冲积平原区域,通过合理井灌井排、人工种植草场及机械化除盐等技术进行恢复盐渍化弃耕地为主来扩大耕地,避免重新开荒又撂荒局面的发展;在流域下游干三角洲及沙漠边缘区域,通过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发展特色作物,以节水垦荒来扩大耕地面积;河流尾闾湖滨平原通过跨区域引水工程发展林纸一体化。 从能量流、物质流及经济流角度研究了山地、绿洲、荒漠三者之间耦合效应。提出沙漠增温效应的观点,表明增温效应是导致绿洲热量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并对绿洲农业产生多方面影响,农业发展应发挥这种特殊资源并体现经济价值。山地与绿洲间通过4种模式的农牧结合能使系统整体经济增值,引发功能耦合放大。水土资源是联系山地、绿洲、荒漠的物质流纽带,在山盆系统中存在典型分异特征,农业开发应该遵循这种规律。 研究提出了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系统的功能定位,分析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构建了水土开发模式,提出高效节水灌溉、保持水盐平衡、弃耕地植被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

李玉峰,方芸,王燕,武斌[6](2001)在《“西域” 中国种业崛起的绿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新疆西域农业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疆西域集团)是在新疆昌吉园艺集团的基础上改制成立,是一个农、工、商、贸并举,有着44年发展历史的综合性股份制农业企业,是昌吉州具有一定影响和效益突出的高科技农业企业、龙头企业和利税大户。多年来,新疆西域集团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外向型创汇农业,形成了西甜瓜制种、蔬菜、啤酒花生产及加工、鲜食果品、经济林苗木、花卉等新品种开发的优势产业。西域集团是国家农业部指定的瓜菜良种繁育基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农业科技先导型企业和"八五"期间优秀农牧业企业。同时也是首家获得外

二、“西域” 中国种业崛起的绿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域” 中国种业崛起的绿洲(论文提纲范文)

(1)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的研究动态
        1.3.2 国内的研究动态
        1.3.3 文献综述简要评价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现状
    2.1 石河子垦区植棉自然条件简介
    2.2 石河子垦区棉花播种面积
    2.3 品种种植现状分析
    2.4 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现状分析
        2.4.0 棉种需求量现状分析
        2.4.1 棉种市场企业规模分析
        2.4.2 市场份额分析
        2.4.3 企业科研能力分析
        2.4.4 棉种经销商销售环节分析
        2.4.5 销售棉种品质统计
        2.4.6 棉种加工企业现状
    2.5 垦区种植过的品种退出情况
    2.6 棉农选择棉种考虑因素及选种过程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行业环境分析
    3.1 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分析
    3.2 替代品威胁分析
    3.3 市场内现有竞争者分析
    3.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3.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第四章 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存在的问题
    4.1 品种方面
        4.1.1 审定品种多、但无明显突破性
        4.1.2 销售品种众多、棉农选择困难
        4.1.3 品种种植布局有待优化
        4.1.4 产品品质趋同,缺乏核心竞争力
        4.1.5 品种退出机制没有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
    4.2 企业方面
        4.2.1 种子企业数量多,水平低
        4.2.2 经营生产关系不稳定
        4.2.3 重审批,轻育种
    4.3 市场管理
        4.3.1 套牌现象严重,缺乏检测手段
        4.3.2 棉种跨区域销售无法得到有效监管
        4.3.3 存在虚假宣传现象
    4.4 行业环境
        4.4.1 棉种经销商无序竞争
        4.4.2 企业进入壁垒高、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
第五章 政策建议
    5.1 棉种品种方面
        5.1.1 大力研发优质棉种
        5.1.2 提高棉种审定标准,同时减少市场交易棉花品种数量
        5.1.3 构建成熟有效的品种退出机制
        5.1.4 农技推广站加强引导棉农科学种植
    5.2 企业方面
        5.2.1 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产品研发投入
        5.2.2 与代繁农户实现长久合作
        5.2.3 加强三圃田建设
    5.3 市场管理
        5.3.1 整合市场,打造龙头企业
        5.3.2 加强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
        5.3.3 加强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
    5.4 行业环境
        5.4.1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5.4.2 提高从业者专业知识水平
        5.4.3 从收购环节提高棉花的品质
第六章 研究不足和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棉种企业及经销商访谈问卷
附录2:和棉农的访谈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2)我国西北地区玉米制种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有关概念的界定
    1.2 国内外玉米制种发展的现状
        1.2.1 国外玉米制种发展现状
        1.2.2 我国玉米制种发展现状
2 引言
3 材料与研究方法
    3.1 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调查
    3.2 技术路线
    3.3 资料收集
4 我国西北地区玉米制种区优势条件及制种现状分析
    4.1 西北玉米制种生态区划
    4.2 甘肃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的优势条件
    4.3 新疆玉米制种的优势条件
    4.4 甘肃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发展现状
    4.5 新疆玉米制种的现状
5 西北区域玉米制种成功案例分析
    5.1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成功案例分析
    5.2 新疆地区玉米制种成功案例分析
6 我国西北区域玉米制种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6.1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新疆地区玉米制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6.3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6.4 新疆玉米制种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4)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农业企业的重要性
        1.1.1.1 推进农业现代化
        1.1.1.2 提升农业竞争力
        1.1.1.3 延伸农业产业链
        1.1.1.4 促进可持续发展
        1.1.2 研究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紧迫性
        1.1.2.1 缓慢的粮食产量增长
        1.1.2.2 落后的技术转化效率
        1.1.2.3 弱小的企业技术创新
        1.1.2.4 没有硝烟的基因战争
    1.2 研究问题
        1.2.1 路径选择
        1.2.1.1 部分农业科研院所转制成企业
        1.2.1.2 将企业培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1.2.1.3 实施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从价值链到科技价值链
        1.3.2 从技术创新到系统创新
        1.3.3 从机械组织到网络组织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4.3.1 企业科技价值链的概念与内涵
        1.4.3.2 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
        1.4.3.3 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实证研究
        1.4.4 研究对象
        1.4.5 研究假设
        1.4.6 研究方法
2 基于创新主体多元论的科技价值链
    2.1 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
        2.1.1 技术与技术创新
        2.1.2 技术创新的特性
        2.1.2.1 营利性
        2.1.2.2 系统性
        2.1.2.3 非线性
        2.1.2.4 动态性
        2.1.2.5 外部性
        2.1.2.6 风险性
        2.1.3 技术创新的选择
        2.1.3.1 技术创新不同组合
        2.1.3.2 企业与政府的选择
        2.1.3.3 创新选择的成功率
        2.1.3.4 创新主体的多元化
        2.1.4 企业技术创新趋势
        2.1.4.1 研发全球化
        2.1.4.2 管理全球化
        2.1.4.3 创新网络化
    2.2 科技价值链
        2.2.1 科技价值链的概念
        2.2.2 种子企业STVC结构
        2.2.3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2.3 ESTVC的内部驱动因素
        2.3.1 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2.3.2 实现资源互补共享
        2.3.3 创造协同创新效应
        2.3.4 降低创新风险成本
    2.4 ESTVC的外部驱动因素
        2.4.1 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2.4.2 市场全球化的拉动
        2.4.3 技术与市场的互动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ESTVC的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
    3.1 技术创新模式
        3.1.1 动力模式
        3.1.1.1 技术推动模式
        3.1.1.2 需求拉动模式
        3.1.1.3 推拉双动模式
        3.1.1.4 链环回路模式
        3.1.1.5 系统创新模式
        3.1.2 决策模式
        3.1.2.1 门径管理模式
        3.1.2.2 流程决策模式
        3.1.2.3 并行工程模式
        3.1.2.4 活动阶段模式
        3.1.2.5 循环整合模式
    3.2 技术创新阶段发育
        3.2.1 技术生命周期
        3.2.2 阶段发育理论
        3.2.3 阶段划分比较
    3.3 研发创新阶段
        3.3.1 创新来源
        3.3.2 原创构想
        3.3.3 技术设计
        3.3.4 实验原型
        3.3.5 创新组织
    3.4 孵化创新阶段
        3.4.1 技术孵化
        3.4.2 技术商品
        3.4.3 创新组织
    3.5 市场创新阶段
        3.5.1 标准产品
        3.5.2 市场开发
        3.5.3 创新组织
    3.6 技术扩散阶段
    3.7 技术衰退阶段
    3.8 本章小结
4 技术创新三环模式
    4.1 单链式三环模式
        4.1.1 研发创新环
        4.1.2 孵化创新环
        4.1.3 市场创新环
        4.1.4 技术创新价值链
        4.1.5 非线性多重循环
        4.1.6 技术创新信息链
    4.2 双链式三环模式
        4.2.1 并列模型
        4.2.2 整合模型
        4.2.3 分岔模型
        4.2.4 链接案例
        4.2.4.1 研发整合型科企链接
        4.2.4.2 链接对玉米所的影响
        4.2.4.3 链接对吉农公司影响
    4.3 多链式三环模式
        4.3.1 核心技术基因分化模型
        4.3.2 远缘杂交基因聚合模型
        4.3.3 多链式多基因融合模型
        4.3.4 多链式三环模式的案例
        4.3.4.1 基因分化衍生系列产品
        4.3.4.2 基因聚合培育核心能力
        4.3.4.3 基因融合加强系统创新
    4.4 ESTVC的生态分析
        4.4.1 ESTVC生态系统
        4.4.2 ESTVC的生态位
        4.4.2.1 超几何空间
        4.4.2.2 生态位竞争
        4.4.2.3 生态位分异
        4.4.2.4 生态位重叠
        4.4.3 ESTVC的环境要素
    4.5 中国种业上市公司ESTVC实证分析
        4.5.1 品种研发起步晚
        4.5.2 技术孵化能力弱
        4.5.3 市场创新服务差
    4.6 本章小结
5 ESTVC链接机制
    5.1 链接单元结构
        5.1.1 顺序链接单元
        5.1.2 平行链接单元
        5.1.3 信息链接单元
        5.1.4 错误链接单元
        5.1.5 链接强度类型
        5.1.5.1 一体型链接类型
        5.1.5.2 协同型链接类型
        5.1.5.3 松散型链接类型
        5.1.5.4 三种类型的比较
        5.1.6 活性链接结点
        5.1.7 ESTVC链接矩阵
    5.2 ESTVC数学模型
        5.2.1 价值概念
        5.2.2 价值信号
        5.2.2.1 节点模型
        5.2.2.2 链接模型
        5.2.3 ESTVC价值模型
        5.2.3.1 企业价值模型
        5.2.3.2 链接价值模型
    5.3 ESTVC链接特性
        5.3.1 定向有序性
        5.3.2 无限多样性
        5.3.3 互利共生性
        5.3.4 价值递增性
    5.4 本章小结
6 ESTVC链接模式
    6.1 单环式链接模式
        6.1.1 研发单环型
        6.1.2 孵化单环型
        6.1.3 市场单环型
    6.2 双环式链接模式
        6.2.1 研发孵化型
        6.2.2 研发市场型
        6.2.3 孵化市场型
        6.2.4 双环式链接案例
        6.2.4.1 “高校+政府+企业”模式
        6.2.4.2 “高校+项目+企业”模式
        6.2.4.3 “高校+基地+企业”模式
        6.2.4.4 “高校+科技+企业”模式
    6.3 三环式链接模式
        6.3.1 自主研发型
        6.3.2 研发整合型
        6.3.3 二次创新型
    6.4 网环式链接模式
        6.4.1 技术创新集中型
        6.4.2 研发创新集中型
        6.4.3 核心研发集中型
        6.4.4 网环式链接案例
        6.4.4.1 生物技术领跑者——孟山都
        6.4.4.2 全球种业领跑者——杜邦先锋
        6.4.4.3 高科技种业典范——先正达
    6.5 链接模式演化路径
    6.6 种子企业ESTVC链接比较
        6.6.1 国外跨国种子公司
        6.6.2 国内大型种子公司
        6.6.3 国内中小种子公司
        6.6.4 企业链接模式比较
        6.6.5 企业STVC能力比较
        6.6.6 中国种业发展对策
        6.6.6.1 实施企业STVC创新管理
        6.6.6.2 构建现代种子管理体系
        6.6.6.3 培育种子科技企业集群
    6.7 本章小结
7 墓于ESTVC的知识产权管理
    7.1 知识产权保护
        7.1.1 保护的本质
        7.1.2 保护的功能
        7.1.2.1 排他性激励
        7.1.2.2 创新内部化
        7.1.2.3 减少外部性
    7.2 对种子ESTVC的积极作用
        7.2.1 构建新型投资体系
        7.2.2 增强品种创新激励
        7.2.3 推进企业科技转型
    7.3 转型期主要问题
        7.3.1 企业竞争能力不适应
        7.3.2 院校创新能力不适应
        7.3.3 企业创新能力不适应
    7.4 UPOV公约对种子ESTVC的影响
        7.4.1 强化种子源头创新保护
        7.4.2 强化所有植物STVC竞争
        7.4.3 强化种子企业STVC竞争
    7.5 有序推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
        7.5.1 加强ESTVC的源头创新
        7.5.2 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7.5.3 完善品种保护法制体系
    7.6 本章小结
8 中国农业科技企业STVC实证研究
    8.1 发展现状
        8.1.1 发展历程
        8.1.2 企业概况
        8.1.3 经营现状
        8.1.4 技术创新
    8.2 统计分析
        8.2.1 相关分析
        8.2.2 回归分析
    8.3 ESTVC链接模式
        8.3.1 自主研发型
        8.3.2 孵化市场型
        8.3.3 研发孵化型
        8.3.4 研发单环型
        8.3.5 创新联合体
    8.4 ESTVC主要作用
        8.4.1 成果转化功能
        8.4.2 技术孵化功能
        8.4.3 市场反馈功能
        8.4.4 科研返哺功能
    8.5 ESTVC面临挑战
        8.5.1 经济全球化
        8.5.2 农业市场化
        8.5.3 技术商品化
    8.6 ESTVC存在的问题
        8.6.1 体制改革滞后
        8.6.2 投入严重不足
        8.6.3 成果偏离市场
        8.6.4 企业地位边缘
        8.6.5 总体实力不强
    8.7 基于ESTVC的企业创新管理
        8.7.1 确定企业STVC生态位
        8.7.2 技术创新与企业相结合
        8.7.3 发挥政府制度创新作用
        8.7.4 ESTVC创新管理的重点
    8.8 本章小结
9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STVC实证研究
    9.1 发展概况
    9.2 调研概况
        9.2.1 龙头企业
        9.2.2 上市公司
        9.2.3 企业比较
    9.3 统计分析
        9.3.1 相关分析
        9.3.2 回归分析
        9.3.2.1 龙头企业
        9.3.2.2 上市公司
        9.3.3 因子分析
    9.4 ESTVC分析
        9.4.1 STVC创新能力普遍提高
        9.4.2 STVC创新出现层次分化
        9.4.3 创新成为第一增长要素
        9.4.4 企业正向自主创新转型
    9.5 ESTVC主要矛盾
        9.5.1 技术创新供需错位
        9.5.2 创新主体协同度差
        9.5.3 交流平台有待建设
    9.6 ESTVC创新管理发展思路
        9.6.1 融入国家农业创新体系
        9.6.2 纳入行业科技发展计划
        9.6.3 创造良好外部政策环境
    9.7 本章小结
10 结束语
    10.1 主要结论
        10.1.1 基于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STVC
        10.1.2 基于ESTVC的企业创新管理理论
        10.1.3 基于ESTVC创新管理的关键点链接
    10.2 主要创新
        10.2.1 研究提出了科技价值链的原创性概念
        10.2.2 构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
        10.2.3 归纳出ESTVC创新管理主要链接模式
        10.2.4 提练出ESTVC管理的关键点链接理论
    10.3 未来研究
        10.3.1 完善理论体系
        10.3.2 创新分析方法
        10.3.3 拓展应用空间
附录 实证研究的农业企业名单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5)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替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1.1.2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1.3 问题的提出
        1.1.4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替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演替的研究
        1.2.2 生态演替的理论与水平
        1.2.3 生态系统演替的机制
        1.2.4 生态演替的研究方法
        1.2.5 农业生态系统演替的研究
    1.3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演替关系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玛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特征
    2.1 玛河流域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及面积
        2.1.2 流域地貌特征
    2.2 绿洲农业的组成及特点
    2.3 绿洲生态环境
        2.3.1 气候条件
        2.3.2 植被分布特征
        2.3.3 土壤分布特征
        2.3.4 水文特征
    2.4 玛河流域绿洲农业经济
    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2.5.1 农业发展与生态危机并存
        2.5.2 农业结构单一化、增产效益不稳定
        2.5.3 区域资源优势发挥不足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玛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3.1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涵义及其评价原理
        3.1.1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内涵
        3.1.2 稳定性评价原理及原则
    3.2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与方法
        3.2.1 稳定性评价方法
        3.2.2 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3.2.3 数据库建立及隶属函数的确定
        3.2.4 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指标权重
    3.3 玛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3.3.1 区域稳定性评价
        3.3.2 不同区域稳定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玛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动态演替
    4.1 绿洲气候条件的演变过程
        4.1.1 气温的变化
        4.1.2 降水的变化
        4.1.3 玛纳斯河径流量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4.1.4 绿洲小气候的变化
    4.2 绿洲水资源结构及开发利用演变
        4.2.1 水资源结构及类型
        4.2.2 水资源利用现状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演变
    4.3 绿洲土壤资源特征与开垦演变
        4.3.1 绿洲土壤基本特性
        4.3.2 农田开垦后土壤环境的演变规律
        4.3.3 农田弃耕后土壤环境的演变规律
    4.4 玛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4.4.1 历史时期绿洲生态环境
        4.4.2 军垦初期绿洲生态环境
        4.4.3 50年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玛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演替
    5.1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替
        5.1.1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5.1.2 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5.1.3 农业经济结构演变
    5.2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5.2.1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5.2.2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5.2.3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
    5.3 横向区域功能对比分析
        5.3.1 三维功能指标的选取
        5.3.2 总体功能对比分析
    5.4 绿洲农业技术体系的演变
        5.4.1 作物品种的演替过程
        5.4.2 种植模式的演替过程
        5.4.3 养地技术的演变过程
        5.4.4 耕作制度的演变过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绿洲与山地、荒漠耦合生态效应
    6.1 山盆系统物质流-水土资源空间分异格局
        6.1.1 水资源的分异特征
        6.1.2 土壤的分异规律
    6.2 山盆系统能量流-沙漠增温效应
        6.2.1 沙漠增温效应的提出
        6.2.2 沙漠增温效应的分析
        6.2.3 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热量资源的影响
        6.2.4 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农业的影响
    6.3 山盆系统经济耦合效应-农牧结合模式
        6.3.1 山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6.3.2 山地-绿洲系统农牧结合原理
        6.3.3 山地-绿洲系统农牧结合模式
        6.3.4 山地-绿洲农牧结合机理及特点
    6.4 山地-绿洲-荒漠生态关联效应
        6.4.1 生态耦合及其功能放大
        6.4.2 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系统的功能定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与关键技术
    7.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7.1.1 深入挖掘优势资源,发展区域特色农业
        7.1.2 优化农业区域结构,推进产业化发展
        7.1.3 绿洲农业技术升级与体系构建
        7.1.4 发挥绿洲、山地、荒漠协调耦合效应
    7.2 绿洲农业水土开发新模式
        7.2.1 传统时期玛河流域农业水土溯源开发
        7.2.2 新时期玛河流域农业水土开发方向
        7.2.3 绿洲不同地貌部位水土资源开发模式
    7.3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7.3.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7.3.2 保持水盐平衡技术
        7.3.3 弃耕地植被恢复重建技术
第八章 结果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西域” 中国种业崛起的绿洲(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分析与对策研究[D]. 杨东.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2]我国西北地区玉米制种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程立新.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3)
  • [3]超越自我 重整希望的田野——改革开放30年张掖建设农业大市纪实[J]. 阎仲,杨贵彪,张俊德,郭长锋. 党的建设, 2008(05)
  • [4]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D]. 黄钢. 四川大学, 2006(07)
  • [5]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替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凤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6]“西域” 中国种业崛起的绿洲[J]. 李玉峰,方芸,王燕,武斌. 华夏星火, 2001(01)

标签:;  ;  ;  ;  ;  

中国种业崛起的“西域”绿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