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州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发展趋势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1](2021)在《有限土体宽度对支护结构变形特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如火如荼。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常遇有限土体情况,有限土体情况下围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研究不深入、不系统,设计计算方法不完善。本文运用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开展了四组不同宽度模型试验和八组不同宽度情况下的数值模拟,对不同宽度有限土体下围护结构变形及内力、地表竖向位移变形规律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宽度有限土体桩体深层水平位移变化规律:相同开挖深度情况下,随着有限土体宽度增加,半无限土体侧受宽度影响小,有限土体侧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近似线性增加,并逐渐逼近半无限土体侧最大水平位移;相同有限土体宽度情况下,随着开挖深度增加,基坑两侧桩体水平位移最大值近线性增加,但有限土体侧增长幅度小于半无限土体侧。按照模型试验有限土体侧桩体水平位移最大值线性拟合原则,拟合获取有限土体临界宽度均小于理论计算有限土体临界宽度,据此推断按照现有理论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围护桩土压力大小偏大。(2)不同宽度有限土体基坑两侧地表竖向位移变化规律:相同开挖深度情况下,随着有限土体宽度的不断增大,有限土体侧地表竖向位移最大值近线性增加,并逐渐逼近半无限土体侧地表竖向位移最大值;有限土体宽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基坑两侧地表竖向位移最大值皆逐渐增大,但半无限土体侧地表竖向位移最大值增长速度大于有限土体侧。按照模型试验地表竖向位移最大值线性拟合结果知,有限土体临界宽度均小于现有理论计算的有限土体临界宽度。(3)不同宽度有限土体基坑两侧桩身弯矩变化规律:同一开挖深度下,随着有限土体宽度的不断增大,有限土体侧最大负弯矩大小变化不大,最大正弯矩值近线性增长,并逐渐逼近半无限土体侧最大正弯矩值;有限土体宽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桩身最大负弯矩逐渐增加但增幅不大;基坑两侧桩身最大正弯矩值逐渐增大,半无限土体侧桩身最大正弯矩增长幅度大于有限土体侧。按照模型试验桩身最大正弯矩线性拟合结果可知有限土体临界宽度均小于现有理论计算的有限土体临界宽度。研究结论丰富了有限土体基坑工程设计计算相关理论,对类似工程设计计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李松[2](2021)在《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土压力与变形控制计算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代,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可谓空前,基坑工程朝着深大方向发展,基坑周边环境也日趋复杂,支护难度显着加大,在软土地区尤为明显。软土作为一种不良地质,其分布范围甚广,据统计,该地区基坑工程软土加固费用占比达到支护总造价的26.6%~58.5%,建设规模稍微大一点的项目软土加固费用可达千万级别,而且软土地区也是工程安全事故常发点,无论是安全性层面,还是经济性层面,软土均对工程建设影响巨大。虽然目前基坑被动区裙边加固工程大多数取得了成功,但其设计计算理论还停留在经验层面,缺乏理论支撑。在基坑变形控制计算理论方面,加固体宽度、加固体高度、加固体侧方及下方土层性质等因素综合对裙边加固体m值的影响无法得到反映;在被动土压力计算理论方面,现行经典土压力计算理论均是针对半无限均质体提出的,对于基坑被动区采用裙边加固形成半无限非均质体的情况,尚无相关土压力计算理论,有限范围加固非均质体土压力理论将是土压力理论的一个全新课题,本课题对弥补这一领域计算理论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建立理论依据充分、适用性强、可靠性高的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变形控制计算理论,提供基坑被动区裙边加固课题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在裙边加固水泥土参数测试方面,主要运用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手段获取水泥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并建立原位测试指标与室内试验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式;在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土压力计算理论方面,在充分认识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区破坏机理的基础上,推导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土压力计算解析式;在裙边加固基坑变形控制计算理论方面,推导裙边加固体等效m值计算解析式,并对裙边加固基坑变形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提出了基于β角理论的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区滑动破坏模式,有限元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基于β角理论的滑动破坏模式合理、正确。研究发现水泥土抗剪强度参数对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区潜在破裂面有重要的影响,潜在破裂面形式由从加固体中穿过向从加固体底部绕过转变时的水泥土黏聚力比和内摩擦角正切值比存在临界值,而水泥土刚度参数(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裙边基坑被动区潜在破裂面形式影响不大,并提出了有限范围加固体临界宽度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2)提出了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基于块体极限平衡法,推导了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土压力计算解析式,并采用莫尔应力圆法进行了理论验证,该方法回避了有限范围加固体水泥土c1、φ1取值难以确定的问题,用于极限平衡分析是可靠的。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土压力受控于β角,当裙边加固体宽度未超过通过桩底的朗肯被动破裂面时,则裙边加固对提高被动土压力基本上没有贡献;当裙边加固体宽度超过通过桩底的朗肯被动破裂面时,裙边加固体以下土层的被动区极限土压力较朗肯被动土压力会有所提高,β角愈大,影响愈大愈有利。在加固体量相同的情况下,竖向矩形布置的加固体β角更大,所能提供的被动土压力越大,仅从被动土压力层面看,竖向矩形优于横向矩形;相比横向矩形加固体和顶部变阶加固体,底部变阶模式不利于提高β角,仅从被动土压力层面看,不宜提倡。(3)提出了基于刚性桩转动理论的裙边加固基坑变形计算理论,推导了裙边加固体等效m值计算解析式,该方法能够考虑加固体宽度、加固体高度、加固体侧方及下方土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无需获取水泥土的抗剪强度参数,改变工程经验的占主导地位的现状,对基坑被动区裙边加固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还提出了考虑加固体置换率、弹性模量和抗剪强度参数影响的加固体等效m值修正计算解析式,并对与加固体水泥土弹性模量和抗剪强度参数有关的调整系数给出了建议值,还提出了变阶模式加固体和加固体前方为多层土情况下的加固体等效m值计算方法以及加固体抵达另一侧支护桩情况下的水平反力系数计算方法,进一步加强了裙边加固基坑变形计算理论的适用性。(4)在加固体量一致的前提下,横向矩形加固体对基坑变形控制效果优于竖向矩形加固体;从控制基坑变形的角度看,采用底部变阶和顶部变阶相差不大;对比横向矩形和变阶型加固体,横向矩形加固体对基坑变形控制效果最优,但当加固体宽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变阶型加固体对基坑变形控制效果与横向矩形加固体基本相当,而横向矩形加固体量大于变阶型加固体,当考虑经济性因素时,可优先采用变阶型加固体;对比竖向矩形和变阶型加固体,当加固体宽度达到一定数值时,竖向矩形加固体对基坑位移控制的效果甚至弱于变阶型加固体,而且经济性差,因此,从控制基坑变形的层面看,不建议采用竖向矩形加固体。(5)加固体弹性模量存在临界值,当超过这一临界值后,基本不再影响支护桩最大水平位移,加固体弹性模量临界值与加固高度有关,加固高度越大,临界值越小,而加固体弹性模量临界值与加固宽度关系不大;加固体泊松比对支护桩最大水平位移影响程度有限,在有限的影响范围内,加固体高度越大,泊松比对支护桩最大水平位移影响越小。加固体抗剪强度参数存在临界值,当超过这一临界值后,基本不再影响支护桩最大水平位移。加固体抗剪强度参数临界值与加固高度有关,加固高度越大,临界值越小;而加固体抗剪强度参数临界值与加固宽度关系不大。(6)加固体总位移由刚体位移和加固体绝对变形组成,其中加固体绝对变形又包括压缩变形和剪切位移;加固体刚体位移占总位移的比例范围大约为24%~55%,压缩变形占总位移的比例范围大约为5%~19%,剪切位移占总位移的比例范围大约为34%~63%。由加固体总位移各组成部分占比范围可知,加固体压缩变形占比最小,剪切位移占比与刚体位移占比大致相当。(7)基于原位测试、现场取样和室内试验等技术手段,建立了裙边加固水泥土室内试验指标(无侧限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剪强度指标)与原位测试指标(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式,相关性程度总体上显着,表明通过原位测试指标预测水泥土室内试验指标是可行的。(8)武汉梦想特区A地块项目基坑被动区裙边加固体在宽度、高度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合理的优化措施还需结合规范控制标准和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张子仪[3](2020)在《砂土地层地铁深基坑稳定性与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砂土地层广泛分布在我国江河、湖滨和沿海流域,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属于敏感性地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动荷载的作用,因而产生振动液化现象,这对地表建筑及地下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基坑工程中,砂土地层的存在会影响基坑的受力情况,宏观上表现为基坑开挖变形量增加,从而威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通过研读文献、正交试验和回归分析等手段对基坑稳定性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探讨,依托实际工程,从深基坑稳定性和深基坑安全风险评估两个方面对砂土地层深基坑安全稳定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手段进行基坑稳定性的相关研究,将基坑开挖到底时的稳定性情况量化为支挡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的最大值,并将其作为试验的考核指标。根据文献资料,筛选出关注度较高的基坑深度、地下水位、插入比、土体加固系数、钢支撑数量和支挡强度作为基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设计六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来分析各因素对各考核指标以及综合稳定性的影响,最终得出了各项的影响大小排序。(2)结合(1)中的正交试验结果,得到六个影响因素分别对应各考核指标的效应图。根据效应图,建立单因素条件下考核指标的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各因素耦合作用下支挡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本文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优度分别为0.981、0.959和0.988,说明能够解释98.1%、95.9%和98.8%的样本,拟合程度较高。通过回归模型能够计算基坑开挖到底时支挡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的最大值,从而得到此时基坑的稳定性情况。(3)结合(1)、(2)的研究内容,从地层参数、设计参数和监测参数三个方面辨识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可拓学理论构建风险评估模型,以实际工程为例,对砂土层地铁深基坑施工开挖各工况的安全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了该评估模型的可信度较高。
李凯[4](2020)在《考虑渗流固结耦合作用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位于软土地区的基坑工程,通常会受到地下水渗流的影响,所以需要考虑渗流场和土体应力场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渗流固结耦合理论的理论基础,总结了基坑支护结构在软土地区的变形特征以及介绍了杭州富阳万达广场深基坑工程的地质条件,其次利用Abaqus软件以及渗流固结耦合理论,结合实际工程建立数值模型对考虑渗流固结耦合作用影响下深基坑的变形情况进行计算,利用理正岩土对不考虑渗流固结耦合作用影响下深基坑的变形情况进行计算,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使两者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可得:(1)在基坑开挖的前期,渗流固结耦合作用对支护结构顶端的位移量影响有限,在支护结构的中下部,考虑渗流耦合作用的位移量较不考虑渗流固结耦合的情况增大了约20%;基坑开挖后期,考虑渗流耦合作用的最大位移量较不考虑渗流耦合作用的情况下增大了约12.5%;(2)在本文对应的地质条件进行的基坑工程中,考虑渗流固结耦合作用的情况下,地表最大沉降量对应的点距离基坑边缘的距离为0.5H且考虑渗流耦合作用下造成土体扰动的范围大约为不考虑渗流固结耦合的情况的2倍;(3)在基坑进行降水的过程中,渗流速度的峰值部位位于支护结构位移最大的部位之下4-5m。
王友琛[5](2020)在《杭州淤泥质软土地区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并出现了环境污染与土地破坏等一系列连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工程界所重视。采用地下开挖管线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交通问题,而且可以保护地面环境,对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下开挖管线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深基坑工程的出现,因此控制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及周边地表的沉降是对施工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深基坑已作了诸多分析,但实际工程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故应对不同地区深基坑作出具体分析。本文通过杭州地区深基坑工程案例统计分析、对杭州某盾构井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及项目实测数据分析,对杭州地区淤泥质软土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性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深基坑围护结构优化分析,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以下所述:(1)对杭州地区以地下连续墙为支撑的10个深基坑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在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具有连续墙的深基坑支护下挡土结构的变形特性。总结了深基坑周围地面最大沉降量的变化范围,平均值和最大值位置及地下连续墙最大侧向位移的变化范围,平均值和最大值位置,同时包括围护结构的详细信息,例如插入比,支护系统刚度,基坑的长宽比等,并将其对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出基坑最大变形的分布规律,以及连续墙最大侧向位移与基坑外部最大地表沉降之间的关系。(2)通过深基坑监测数据分析,总结出深基坑变形规律:基坑地连墙墙顶水平位移和墙顶竖向位移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不断增大;地连墙总体呈“中凸形”的变形规律,且最大侧移位置逐渐向下移动到墙体中部位置。深基坑开挖完成后地连墙侧移最大值为35 mm,且最大值位于地下0.7倍基坑开挖深度处,深基坑周围地表最大沉降值出现在距离基坑边424 m之间,最大沉降值为-87.3 mm,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呈“凹槽形”分布。(3)用MIDAS/GTS软件对深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对不同工况下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及地连墙的变形进行研究,并将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地表沉降模拟值较实测值偏小,地连墙侧移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初步验证了本模型模拟开挖的可行性,并在模型中提取大量数据进一步分析软土地区深基坑变形规律。(4)运用MIDAS/GTS软件模拟了采用钢支撑伺服系统对软土地区深基坑地连墙水平位移及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影响及墙厚、支撑道数、地连墙嵌固深度等因素对地连墙侧移、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影响,得出钢支撑伺服系统在软土深基坑的效能及增加支撑道数、墙体厚度、嵌固深度等措施减小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及周围土体沉降,对杭州软土地区深基坑围护结构提出优化建议,为类似深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甘保柱[6](2020)在《福州地铁换乘站深大基坑稳定性及现场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规模的壮大,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地铁车站深基坑的施工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因设计或施工不当引发的深基坑失稳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以福州地铁4、5号线“L”形换乘车站洪塘路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洪塘路站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变形规律,分析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采用MIDAS GTS软件对深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连墙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和支撑结构内力的变化规律;根据基坑施工方案,对地下连续墙位移、混凝土及钢结构支撑结构轴力、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进行了现场监测;数值分析结果得到现场监测数据的验证。(2)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坑分区开挖施工同时在换乘节点封堵墙外侧预留土体提供侧压力,对换乘节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和地表沉降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在设计工况下,基坑在整个开挖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和周围地表沉降量均未超出设计允许值,整体稳定性良好。(3)基坑地连墙顶部受冠梁和第一道支撑限制,底部由于墙体的纵向嵌固位移量均较小,最大变形都发生于地连墙中部,水平变形曲线呈弓形。随着基坑内土体开挖卸载,围护结构受基坑内外土压力差作用,水平位移逐渐增大,最大位移位置随土体开挖面向下移动。基坑周边土体沉降曲线总体呈现出“凹槽形”。在距离基坑边缘5-15m范围内,地表沉降量较大。(4)基坑内各道支撑轴力随基坑的逐步开挖,呈现不同程度增大的趋势。换乘节点处最大支撑轴力位于第三道和第四道支撑位置,5号线基坑最大支撑轴力位于第三道支撑位置,基坑内支撑受力主要集中于基坑中下部。同时下部支撑的架设和拆除对上层支护结构受力情况具有一定影响,应加强邻近支撑的监测。图72表9参59
彭逸勇[7](2020)在《软土地层超宽深基坑施工优化与时空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由于软土土层的高含水性、蠕变性和极易被扰动的特点,在深基坑工程的研究中,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依托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明楼站超宽深基坑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价值工程理论,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软土超宽深基坑的施工优化和软土超宽深基坑施工的时空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利用基于HS土体本构模型的Plaxis有限元软件对明楼站超宽深基坑整体开挖的工况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此工况下基坑变形较大,基坑施工安全难以保证。因此提出超宽深基坑工程分区开挖的方法:在深基坑中间加上中隔墙,将此超宽深基坑工程变为等宽相连的两个深基坑工程。(2)对分区开挖的各工况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分区开挖的基坑变形明显小于整体开挖,验证了分区开挖方案的可行性。结合FAHP法与价值工程理论,本文提出了FAHP-价值工程法,对分区开挖的4种工况进行优选。优选出的最佳工况为:先施工全部地连墙,然后分别单独对两基坑进行施工,并通过数值分析得到最优的地连墙厚度为800mm,钢支撑道数为4道。(3)优化得到的最佳方案用于指导现场施工。基于现场的监测数据,分析基坑变形的时空效应。分析表明:监测数据值略大于基于HS模型下的数值分析结果;西侧土体沉降曲线为“单凹”形,而与基坑B相连的一侧土体沉降则为“双凹”形;一个基坑开挖时,已完成内部结构的另一基坑对这一侧的基坑变形有较好的约束作用;支撑轴力的变化主要受开挖土体的位置影响。(4)现场施工过程中有3个暂停开挖时间段,对这3个时间段的基坑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基坑开挖的深度越深,基坑结构受土体蠕变影响越小。为了深入探究暂停时间段的基坑变形规律,利用SCC本构模型对暂停开挖的工况进行数值分析,分析表明:开挖深度越深基坑结构刚度越大,故蠕变变形越小;基坑的变形受土体压力和土体蠕变变形共同影响。
余昆[8](2020)在《地铁车站圆形深大基坑分区开挖变形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正由点—线—面向区块化及网络化发展,建设空间大型化、形状多样化的城市地下空间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当基坑的建设规模及开挖深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整个空间很难一次成型,常规的基坑设计施工方法已无法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分区分块施工则变得愈发常见,而多次开挖会对地层造成多次重复扰动,开挖步序的增多将使基坑的施工风险显着提高。基坑圆形围护结构具有空间中心对称性,可有效利用结构自身的抗压特性抵御外部荷载,工程实践中正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但圆形围护结构在超深超大基坑中的设计施工理论和方法还没研究透彻,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本研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重大风险耦合演变机理及安全评价体系”(2018YFC0808701)开展,结合武汉光谷广场综合体工程,以分区开挖的圆形深大基坑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历史事故案例分析、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基坑周边地层变形及围护结构变形规律,揭示了圆形深大基坑的变形特性。基于有限元数值模型,分别探讨了基坑分步、同步两种分区开挖条件下的基坑分区开挖的影响性规律,以控制基坑变形为目的,得到一些适用于圆形深大基坑施工的指导原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坑事故案例分析及变形理论研究。搜集到国内近年来发生的288起基坑事故案例,统计分析了事故的发生规律;运用因果图分析法识别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基坑变形影响因素,归纳总结了常见的基坑变形表现形式,运用弹性地基梁理论揭示了基坑分区开挖的相互影响机理。(2)圆形基坑变形特性研究。结合光谷广场综合体的监测数据及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圆形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坑外土体沉降规律、各区域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规律及各层支撑轴力分布规律,揭示了圆形深大基坑的变形特性。并将各测点的变形情况与基坑变形控制标准比对,论证了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在圆形深大基坑工程中的适用性。(3)深大基坑分区开挖影响性研究。以优化后的有限元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基坑开挖步序的变形影响性理论。分别分析了基坑分步、同步开挖两种开挖条件下,周边土体变形及围护结构变形规律,根据基坑各区域的变形特性规律,提出了深大基坑经济合理施工的指导原则。
屈伸[9](2020)在《长短桩组合支护基坑的拟三维弹性地基梁分析法》文中研究说明“支护桩+锚索”或者“支护桩+内支撑”是最为常见的深基坑支护形式,并且对支护桩通常都采用等长度方式布置。然而,当基坑深度和尺寸较小、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效应时,至少在靠近坑角附近的支护桩长度可以小于中间桩的长度,即可以采用长、短桩组合的支护形式。显然,相比于等长布桩形式,采用长短组合桩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有效降低工程造价。但应注意的是,对于长短桩组合支护体系工作性状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并且目前除了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外,还没有其它较为简便可靠、适用于工程设计的方法。鉴于当基坑尺寸较大、支护桩桩长不等、预应力锚索(或内支撑)布置方式较复杂时,三维有限元的建模及分析非常复杂,因此,本文拟在传统平面弹性地基梁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能够同时考虑基坑开挖过程以及圈(腰)梁、长短支护桩及锚索(或内支撑)等共同作用的长短桩支护基坑的拟三维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基坑的某个围护面看作一个整体,首先以该面上的任一根桩为研究对象,建立该桩在不同工况(开挖、设置内支撑或预应力锚索)下的受力平衡及变形协调方程,然后再考虑圈(腰)梁与支护桩的协同作用,将研究对象从单桩扩展为整个支护面,进而推导出同时考虑开挖过程、设置内支撑(或锚索)及各个支护构件协同作用的内力及位移方程组,最后通过求解该方程组,即可分析整个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圈(腰)梁、内支撑(或锚索)的内力及变形。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在拟三维条件下,建立了能够考虑基坑开挖过程、设置内支撑(或锚索)及支护桩与圈(腰)梁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梁分析法。该方法既适用于桩锚式支护基坑,也适合于桩撑式支护基坑。2.利用上述方法,以某桩锚式支护基坑工程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不同短桩桩长、长短桩桩径配比、长短桩桩数配比、支护结构面长深比等因素对基坑受力及变形的影响。3.将本文方法应用于两个实际基坑工程(其中一个采用长短桩桩锚支护,另一个采用长短桩桩撑支护)。通过比较支护桩的计算位移值与实际监测值,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同时也对比了分别采用桩锚和桩撑支护形式下,长短支护桩、圈(腰)梁、预应力锚索、内支撑的内力及变形规律。4.本文方法已经编制了相应的FORTRAN计算程序。
韩猛[10](2020)在《东乐路站软土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及支护时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土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受力及支护时机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降低局部应力集中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这与基坑支护时机的问题密切相关。本文针对该问题,基于佛山软土地区地铁三号线东乐路站基坑围护结构实测数据,探讨了基坑整个开挖过程中地连墙的变形规律以及温度对支撑轴力的影响;借助改进的三次样条差值法反算分析了围护结构受力状态,提出了修正的土压力分布模式;优化了基坑的支护时机方案来控制围护结构的变形及受力。首先,基于东乐路基坑地连墙实测数据,分析了基坑整个开挖过程中地连墙的整体变形、局部变形以及特征变形,探讨了最大侧移与开挖深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支撑轴力与其附近温度实测数据分析,讨论了温度对不同材质、不同深度下、不同支撑类型的支撑轴力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撑附近温度变化的预计方法,剔除了温度这一因素对支撑轴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支撑轴力与其附近温度呈正相关,东乐路基坑温度对支撑轴力影响?取值最大为8.3%,小于规范值10%。其次,借助改进的三次样条插值反分析方法,探讨了基坑竖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受力状态,评价了地连墙、支撑系统的发挥程度和安全余量。结合广东及上海地区土压力实测数据,提出了适用于东乐路站基坑的土压力分布模式,并与两种经验土压力分布图示比较分析,发现修正的土压力分布模式更为准确,建议在佛山软土地区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中采用修正的土压力分布模式。最后,基于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及受力状态、结合修正的土压力分布模式,借助有限元软件优化了基坑围护结构支护时机的方案。支护时机优化主要针对支撑时间优化和支护位置的优化。研究发现,开挖面暴露时间不应大于7天;在地连墙变形及受力最不利状态施加支撑或者在土压力合力点位置施加支撑可以有效抑制墙体变形,较好的调整围护结构的受力状态。修正的土压力分布模式和支护时机方案的优化可以为佛山地区新基坑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围护结构力系转换机理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福州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发展趋势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州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发展趋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有限土体宽度对支护结构变形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3 基坑周围地表竖向位移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4 基坑坑底隆起研究现状 |
1.5 基坑支护体系受力特性研究现状 |
1.6 墙后土体位移传递机理 |
1.7 有限土体情况下基坑工程研究现状 |
1.8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宽度有限土体基坑模型试验 |
2.1 工程概况 |
2.2 模型相似比 |
2.3 模型试验目的 |
2.4 试验土样选取与物理力学特性测试 |
2.5 模型试验设备简介 |
2.5.1 模型箱 |
2.5.2 支护桩 |
2.5.3 数据采集系统 |
2.6 试验测试项目及测点布设 |
2.6.1 地表竖向位移测点布置 |
2.6.2 桩体水平位移测点布置 |
2.6.3 支撑轴力测点布置 |
2.7 试验步骤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宽度有限土体基坑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1 不同宽度有限土体基坑桩体水平位移特性 |
3.1.1 桩体水平位移试验结果分析 |
3.1.2 四种工序桩体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3.1.3 最大侧移随基坑开挖的发展过程 |
3.1.4 围护结构桩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 |
3.2 不同宽度有限土体基坑地表竖向位移特性 |
3.2.1 地表竖向位移试验结果分析 |
3.2.2 四种工序地表竖向位移对比分析 |
3.2.3 地表竖向位移随基坑开挖变化规律 |
3.2.4 地表竖向位移变化规律 |
3.3 不同宽度有限土体基坑桩身弯矩特性分析 |
3.3.1 弯矩试验结果分析 |
3.3.2 四种工序弯矩对比分析 |
3.3.3 弯矩随基坑开挖变化规律 |
3.4 不同宽度有限土体下基坑支撑轴力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宽度有限土体基坑数值分析 |
4.1 有限土体基坑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
4.1.1 有限元模型 |
4.1.2 基本假定与网格划分 |
4.1.3 土层参数 |
4.1.4 施工工况模拟 |
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1 桩体水平位移 |
4.2.2 地表竖向位移结果分析 |
4.2.3 桩身弯矩结果分析 |
4.2.4 坑底隆起 |
4.2.5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土压力与变形控制计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压力计算理论 |
1.2.2 基坑被动区加固设计实例 |
1.2.3 基坑被动区加固稳定性计算 |
1.2.4 基坑被动区加固变形计算理论 |
1.2.5 基坑被动区加固变形控制理论 |
1.2.6 水泥土试验研究 |
1.3 基坑被动区裙边加固基本原理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基坑被动区裙边加固设计 |
1.3.2 基坑被动区裙边加固计算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裙边加固水泥土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研究 |
2.1 工程背景 |
2.1.1 项目简介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1.3 基坑支护概况 |
2.1.4 水泥土试验方案布置 |
2.2 水泥土原位测试 |
2.2.1 水泥土静力触探试验 |
2.2.2 水泥土标准贯入试验 |
2.2.3 水泥土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2.3 水泥土取样与室内试验 |
2.3.1 水泥土取样 |
2.3.2 水泥土物理性质试验 |
2.3.3 水泥土单轴压缩试验 |
2.3.4 水泥土直接剪切试验 |
2.4 水泥土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 |
2.4.1 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原位测试指标的相关性 |
2.4.2 水泥土抗剪强度指标与原位测试指标的相关性 |
2.4.3 水泥土弹性模量与原位测试指标的相关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区破坏机理研究 |
3.1 滑动破坏模式 |
3.1.1 朗肯土压力理论 |
3.1.2 β角理论 |
3.2 数值试验模型的建立 |
3.2.1 有限元模型 |
3.2.2 本构模型与计算参数 |
3.2.3 界面属性 |
3.2.4 位移荷载模式 |
3.3 破坏机理研究 |
3.3.1 塑性区开展过程 |
3.3.2 最大剪应变 |
3.4 水泥土力学参数对破裂面的影响分析 |
3.4.1 水泥土抗剪强度参数 |
3.4.2 水泥土弹性模量 |
3.4.3 水泥土泊松比 |
3.5 有限范围加固体临界宽度的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桩底平齐加固体底时被动土压力计算 |
4.2 桩底深于加固体底时被动土压力计算 |
4.2.1 解析式推导 |
4.2.2 公式验证 |
4.2.3 β角的影响 |
4.3 加固体形式对被动土压力的影响分析 |
4.3.1 有限宽度加固体 |
4.3.2 相同体量不同形式布置的加固体 |
4.3.3 不同形状加固体 |
4.4 案例研究 |
4.4.1 案例概况 |
4.4.2 不同桩长被动土压力和力矩分析 |
4.4.3 不同加固体形式被动土压力和力矩分析 |
4.5 基坑被动区裙边加固设计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裙边加固基坑变形计算理论研究 |
5.1 概述 |
5.1.1 基本思路 |
5.1.2 等效原理 |
5.2 加固体等效m值计算 |
5.2.1 不考虑桩底反力 |
5.2.2 考虑桩底反力 |
5.2.3 加固体等效m值 |
5.2.4 修正计算式 |
5.3 其他情况加固体变形控制参数的计算 |
5.3.1 变阶模式加固体 |
5.3.2 加固体前方为多层土 |
5.3.3 加固体抵达另一侧支护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裙边加固基坑变形控制理论研究 |
6.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6.1.1 有限元模型 |
6.1.2 本构模型及参数 |
6.2 加固体几何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分析 |
6.2.1 加固体宽度 |
6.2.2 加固体高度 |
6.2.3 加固体形式 |
6.3 加固体刚度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分析 |
6.3.1 加固体弹性模量 |
6.3.2 加固体泊松比 |
6.4 加固体强度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分析 |
6.4.1 加固体参数设计 |
6.4.2 计算结果 |
6.5 加固体绝对变形分析 |
6.5.1 加固体压缩变形 |
6.5.2 加固体剪切位移 |
6.5.3 综合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裙边加固理论的工程应用分析 |
7.1 基坑被动区破坏形式与被动土压力 |
7.1.1 基坑被动区破坏形式分析 |
7.1.2 被动土压力 |
7.2 支护桩变形分析 |
7.2.1 加固体m值计算 |
7.2.2 支护桩变形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
7.3 支护桩嵌固稳定性分析 |
7.3.1 被动抗力 |
7.3.2 被动抗力安全系数 |
7.4 加固体优化分析 |
7.4.1 加固体宽度 |
7.4.2 加固体高度 |
7.4.3 加固体形式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砂土地层地铁深基坑稳定性与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坑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深基坑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1 工程简介 |
2.1.1 工程概述 |
2.1.2 工程地质 |
2.1.3 水文地质 |
2.1.4 周边环境 |
2.1.5 结构设计形式及施工工法 |
2.2 深基坑监控量测 |
2.2.1 监测目的 |
2.2.2 监测等级和监测范围 |
2.2.3 监测项目及精度 |
2.2.4 监测预警值 |
2.3 小结 |
第三章 地铁深基坑稳定性研究 |
3.1 深基坑稳定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3.1.1 正交试验原理 |
3.1.2 试验因素选取 |
3.1.3 确定试验水平 |
3.1.4 试验结果 |
3.1.5 极差分析 |
3.1.6 方差分析 |
3.1.7 敏感性分析 |
3.2 深基坑变形机理 |
3.2.1 支挡水平位移 |
3.2.2 地表沉降 |
3.2.3 坑底隆起 |
3.3 非线性回归模型 |
3.3.1 支挡水平位移 |
3.3.2 地表沉降 |
3.3.3 坑底隆起 |
3.3.4 模型验证 |
3.4 基坑稳定性分析 |
3.4.1 支挡结构位移分析 |
3.4.2 地表沉降分析 |
3.4.3 坑底隆起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
4.1 深基坑开挖主要风险事故 |
4.2 常见的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4.3 层次-可拓理论 |
4.3.1 经典域和节域 |
4.3.2 待评价物元 |
4.3.3 各风险等级关联度 |
4.3.4 权重系数 |
4.3.5 风险等级 |
4.4 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
4.4.1 选取评估指标 |
4.4.2 确定风险等级域 |
4.4.3 各风险等级的经典域、节域 |
4.4.4 确定权重系数 |
4.5 工程应用 |
4.5.1 施工概况 |
4.5.2 监测数据 |
4.5.3 风险评价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考虑渗流固结耦合作用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水渗流理论发展概况 |
1.3.2 深基坑工程渗流固结耦合理论发展概况 |
1.3.3 耦合作用对深基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渗流固结耦合理论基础 |
2.1 渗流理论 |
2.1.1 概述 |
2.1.2 渗流基本方程 |
2.2 渗流固结耦合理论 |
2.2.1 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
2.2.2 太沙基固结理论 |
2.2.3 比奥固结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土地层深基坑变形机理 |
3.1 软土地层特征 |
3.1.1 地质构造 |
3.1.2 工程特性 |
3.2 基坑开挖主要变形及机理分析 |
3.2.1 支护桩变形机理 |
3.2.2 基坑底部隆起变形机理 |
3.2.3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机理分析 |
3.3 基坑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工程地质条件 |
3.3.2 设计因素 |
3.3.3 施工因素 |
3.4 深基坑变形控制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
4.1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介 |
4.1.1 概述 |
4.1.2 模块简介 |
4.2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4.3 修正剑桥模型 |
4.4 土体初始应力场 |
4.5 附加荷载 |
4.6 接触面设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基坑开挖过程的分析 |
5.1 概述 |
5.2 初始状态 |
5.3 施工全过程的模拟分析 |
5.3.1 基坑降水过程 |
5.3.2 基坑开挖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基坑工程耦合作用的数值分析 |
6.1 工程概况 |
6.1.1 工程地质概况 |
6.1.2 水文地质条件 |
6.1.3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 |
6.1.4 基坑降水方案 |
6.1.5 基坑监测方案 |
6.1.5.1 监测目的 |
6.1.5.2 监测方案 |
6.2 有限元计算分析 |
6.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6.2.2 计算区域及其边界条件 |
6.2.3 网格划分 |
6.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3.1 地下水渗流变化 |
6.3.1.1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6.3.1.2 渗流速度的变化 |
6.3.2 基坑变形特征 |
6.3.2.1 支护桩水平位移 |
6.3.2.2 周边地表沉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杭州淤泥质软土地区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基坑支护体系变形研究现状 |
1.2.2 深基坑数值模拟及监测数据分析研究现状 |
1.2.3 深基坑支护体系优化分析研究现状 |
1.2.4 主要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淤泥质软土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性分析 |
2.1 杭州淤泥质软土物理力学性质 |
2.2 杭州地区深基坑工程案例 |
2.3 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分析 |
2.3.1 变形范围 |
2.3.2 地连墙插入比与对基坑最大变形的关系 |
2.3.3 支护系统刚度与基坑最大变形的关系 |
2.3.4 基坑长宽比与基坑最大变形的关系 |
2.4 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征分析 |
2.4.1 基坑最大变形分布规律 |
2.4.2 地连墙最大侧向变形与地表最大沉降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深基坑开挖过程监测数据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深基坑工程概况 |
3.1.2 周围环境条件 |
3.1.3 地质工程条件 |
3.1.4 水文地质条件 |
3.2 深基坑开挖方案 |
3.2.1 开挖概况 |
3.2.2 深基坑开挖流程 |
3.3 监测方案 |
3.3.1 监测点布置要求 |
3.3.2 监测点布置及监测项目 |
3.3.3 监测频率 |
3.4 监测数据分析 |
3.4.1 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分析 |
3.4.2 深基坑地连墙墙顶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 |
3.4.3 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测斜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深基坑数值计算的时空变形规律分析 |
4.1 深基坑开挖过程数值模拟 |
4.1.1 基本假定 |
4.1.2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1.3 参数选取 |
4.1.4 深基坑模型的建立 |
4.1.5 工况设置 |
4.2 深基坑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1 周围地表沉降分析 |
4.2.2 地连墙水平位移分析 |
4.3 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对比 |
4.3.1 地连墙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4.3.2 沉降对比分析 |
4.4 基坑变形规律统计分析 |
4.4.1 最大变形量分布统计分析 |
4.4.2 基坑变形的发展规律 |
4.4.3 基坑变形最大值及其位置 |
4.4.4 地连墙最大侧向变形与地表最大沉降的关系 |
4.4.5 软土地区异形深基坑典型变形曲线监测与分析 |
4.4.6 地表倾斜量的初步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深基坑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
5.1 深基坑内支撑支护方案优化设计理论 |
5.1.1 深基坑围护结构优化设计步骤 |
5.1.2 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
5.1.3 深基坑内支护结构选型的优化 |
5.2 钢支撑伺服系统应用效能数值分析 |
5.2.1 地表沉降分析 |
5.2.2 地连墙位移分析 |
5.3 深基坑支撑参数优化设计模拟研究 |
5.3.1 地连墙厚度影响的模拟分析 |
5.3.2 地连墙嵌固深度影响的模拟分析 |
5.3.3 支撑道数影响的模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福州地铁换乘站深大基坑稳定性及现场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基坑变形研究现状 |
1.2.2 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研究现状 |
1.2.3 深基坑工程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深基坑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及地貌 |
2.2.2 工程地质特征 |
2.2.3 水文地质特征 |
2.3 周边环境条件 |
2.4 基坑支护方案 |
2.5 基坑开挖方案及其比选 |
2.6 本章小结 |
3 基坑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3.1 Midas GTS简介 |
3.2 洪塘路站深基坑开挖模型建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土体本构模型及相关参数选取 |
3.2.3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3.3 施工阶段模拟 |
3.4 结果分析 |
3.4.1 地连墙水平位移分析 |
3.4.2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分析 |
3.4.3 基坑支撑轴力分析 |
3.5 预留土体对深基坑变形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洪塘路站深基坑监测及数据分析 |
4.1 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
4.1.1 监测目的 |
4.1.2 监测项目及频率 |
4.2 监测方法及监测点布置 |
4.2.1 监测方法 |
4.2.2 监测点布置 |
4.3 施工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4.3.1 地连墙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4.3.2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分析 |
4.3.3 支撑轴力变化分析 |
4.4 数值模拟与监测结果对比 |
4.4.1 地连墙水平位移模拟值与监测值对比 |
4.4.2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模拟值与监测值对比 |
4.4.3 支撑轴力模拟值与监测值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软土地层超宽深基坑施工优化与时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地层特性及其分布 |
1.2.2 非常规深基坑工程研究现状 |
1.2.3 深基坑工程优化研究现状 |
1.2.4 深基坑工程时空效应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软土超宽深基坑施工整体开挖研究 |
2.1 基坑变形相关理论 |
2.1.1 围护结构变形 |
2.1.2 坑外地表沉降 |
2.1.3 坑底隆起 |
2.2 软土超宽深基坑工程概述 |
2.2.1 工程概况 |
2.2.2 水文地质条件 |
2.3 软土超宽深基坑整体开挖数值分析 |
2.3.1 本构及参数选取 |
2.3.2 数值分析参数验证 |
2.3.3 软土超宽深基坑整体开挖数值模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土超宽深基坑分区开挖施工优化 |
3.1 明楼站分区开挖方案 |
3.2 明楼站分区开挖施工数值分析 |
3.3 优化理论 |
3.3.1 模糊层次分析法 |
3.3.2 价值工程理论 |
3.4 基于FAHP-价值工程法的明楼站分区开挖方案优选 |
3.4.1 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价值工程法原理 |
3.4.2 功能重要性系数计算 |
3.4.3 功能值计算 |
3.4.4 成本值计算 |
3.4.5 价值计算 |
3.5 地连墙厚度与钢支撑道数对基坑变形影响 |
3.5.1 不同地连墙厚度对基坑变形影响 |
3.5.2 钢支撑道数对基坑变形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宽深基坑分区开挖时空效应实测分析 |
4.1 现场施工工序与进度 |
4.1.1 现场施工工序 |
4.1.2 基坑A开挖 |
4.1.3 基坑B开挖 |
4.2 现场监测点布置 |
4.3 开挖过程时空效应分析 |
4.3.1 时空效应理论 |
4.3.2 地表沉降的时空效应分析 |
4.3.3 地连墙水平位移的时空效应分析 |
4.3.4 支撑轴力的时空效应分析 |
4.4 暂停开挖情况下基坑变形分析 |
4.4.1 暂停开挖时间内现场监测数据变化规律 |
4.4.2 基于SCC模型的基坑暂停施工数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8)地铁车站圆形深大基坑分区开挖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坑变形研究现状 |
1.2.2 圆形基坑开挖研究现状 |
1.2.3 基坑分区开挖影响性研究现状 |
1.3 既有研究的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坑事故及变形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坑事故统计分析 |
2.2.1 基坑事故发生区域 |
2.2.2 基坑事故类型 |
2.2.3 基坑事故死亡人数 |
2.2.4 基坑事故风险源指向 |
2.3 基坑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因果图分析法 |
2.3.2 基坑变形影响因素 |
2.4 基坑变形机理 |
2.4.1 基坑变形类型 |
2.4.2 基坑分区开挖变形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圆形深大基坑变形监测及规律分析 |
3.1 引言 |
3.2 工程概况 |
3.2.1 工程背景 |
3.2.2 工程地质条件 |
3.2.3 周边环境情况 |
3.2.4 基坑施工工况 |
3.3 圆形深大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
3.3.1 监测内容 |
3.3.2 监测点布设位置 |
3.4 光谷综合体深大基坑变形规律分析 |
3.4.1 坑外地表沉降分析 |
3.4.2 围护结构测斜分析 |
3.4.3 支撑轴力监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坑数值计算变形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深大基坑数值模型 |
4.2.1 数值模型基本假定 |
4.2.2 几何模型建立 |
4.2.3 确定本构模型 |
4.2.4 地层参数确定 |
4.2.5 支护结构模型建立 |
4.2.6 荷载及边界条件 |
4.2.7 工况分析 |
4.3 计算结果分析及验证 |
4.3.1 计算结果与变形理论对比分析 |
4.3.2 计算值与监测值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深大基坑分区开挖影响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坑分区分步开挖变形规律 |
5.2.1 模型工况选择 |
5.2.2 周边土体变形规律 |
5.2.3 围护结构变形规律 |
5.3 基坑分区同步开挖变形规律 |
5.3.1 模型工况选择 |
5.3.2 周边土体变形规律 |
5.3.3 围护结构变形规律 |
5.4 基坑分区开挖影响性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长短桩组合支护基坑的拟三维弹性地基梁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软土地区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点的研究现状 |
1.2.2 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 |
1.2.3 考虑支护桩、圈梁(腰梁)协同作用的设计方法 |
1.2.4 长短桩组合支护体系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长短组合支护桩基坑的拟三维分析方法 |
2.1 计算模型 |
2.2 圈(腰)梁的计算模型 |
2.2.1 圈(腰)梁的变形 |
2.2.2 圈(腰)梁内力的确定 |
2.3 支护桩的微分方程及其求解 |
2.3.1 基本假定 |
2.3.2 基本方程及其求解 |
2.4 考虑开挖过程的分析方法 |
2.4.1 桩顶边界条件 |
2.4.2 对位于第一道与第二道锚索的施工阶段 |
2.4.3 对位于第二道与第三道锚索的施工阶段 |
2.4.4 对位于第三道锚索至坑底段的施工阶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桩锚式长短桩支护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计算模型的选择与假定 |
3.2.1 短桩嵌固深度的影响 |
3.2.2 桩径配比的影响 |
3.2.3 桩数配比的影响 |
3.2.4 支护结构面长深比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应用及验证 |
4.1 工程案例分析(1)-长短桩桩锚支护 |
4.1.1 工程概况 |
4.1.2 计算模型及假定 |
4.1.3 支护桩和圈梁的变形分析 |
4.1.4 支护桩和圈梁的内力分析 |
4.2 工程案例分析(2)-长短桩内支撑支护 |
4.2.1 工程概况 |
4.2.2 计算模型及假定 |
4.2.3 圈梁(腰梁)和支护桩的变形分析 |
4.2.4 圈梁(腰梁)和支护桩的内力分析 |
4.2.5 内支撑的内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东乐路站软土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及支护时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
1.2.1 基坑地连墙变形研究现状 |
1.2.2 温度对支撑轴力的修正研究现状 |
1.2.3 基坑围护结构受力研究现状 |
1.2.4 主要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东乐路站基坑工程概况及监测方案 |
2.1 工程背景 |
2.1.1 工程概况 |
2.1.2 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状况 |
2.1.3 地质条件 |
2.1.4 基坑施工方案及工况划分 |
2.2 现场监测方案 |
2.2.1 监测方案 |
2.2.2 监测方法 |
第三章 东乐路站基坑工程监测数据分析 |
3.1 基坑地下连续墙变形过程及规律 |
3.1.1 地下连续墙整体变形情况 |
3.1.2 地下连续墙局部变形规律 |
3.1.3 最大侧移对比分析 |
3.2 基坑支撑轴力温度修正 |
3.2.1 支撑轴力监测方案及计算 |
3.2.2 支撑轴力监测值影响因素分析 |
3.2.3 基于支撑附近温度变化的支撑轴力预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坑竖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受力研究 |
4.1 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反演方法 |
4.1.1 围护结构反演受力公式 |
4.2 东乐路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受力反演研究 |
4.2.1 选取断面及工况划分 |
4.2.2 基坑竖向开挖过程中地连墙变形过程 |
4.2.3 基于反分析方法基坑竖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受力研究 |
4.3 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压力大小及分布模式研究 |
4.3.1 基坑地连墙土压力常用理论 |
4.3.2 土压力大小及分布模式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坑围护结构支护时机优化研究 |
5.1 基坑模型的建立 |
5.1.1 基本假定 |
5.1.2 模型尺寸的确定及网格的划分 |
5.1.3 土体参数的选取 |
5.1.4 支护体系参数 |
5.1.5 分析步的设置 |
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2.1 重力场平衡 |
5.2.2 土体及地连墙水平位移云图 |
5.3 支护时机优化研究 |
5.3.1 支撑时间问题 |
5.3.2 支撑平衡位置选择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建议 |
本文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福州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发展趋势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有限土体宽度对支护结构变形特性影响研究[D]. 张婷.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2)
- [2]裙边加固基坑被动土压力与变形控制计算理论研究[D]. 李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砂土地层地铁深基坑稳定性与安全风险评估研究[D]. 张子仪. 广西大学, 2020(07)
- [4]考虑渗流固结耦合作用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分析[D]. 李凯.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5]杭州淤泥质软土地区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与优化设计研究[D]. 王友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6]福州地铁换乘站深大基坑稳定性及现场监测研究[D]. 甘保柱.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7]软土地层超宽深基坑施工优化与时空效应研究[D]. 彭逸勇. 广西大学, 2020(02)
- [8]地铁车站圆形深大基坑分区开挖变形特性研究[D]. 余昆.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9]长短桩组合支护基坑的拟三维弹性地基梁分析法[D]. 屈伸.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10]东乐路站软土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及支护时机研究[D]. 韩猛.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