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喷气再燃降低NO_X排放时单喷嘴射流的冷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平,张忠孝,滕叶,陈永权[1](2013)在《部分气化煤制气多点喷射再燃脱硝的冷态流场研究》文中指出以某130 t/h锅炉为原型搭建冷态实验台,研究部分气化煤制气再燃技术中多点喷射再燃气流对炉内上升气流的覆盖率,并采用标准湍流模型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实验中八点喷射再燃气流对上升气流的覆盖率高,且4种工况中四角侧气流以41.17°射入,四墙中心处再燃气流以84.57°射入时,再燃气流对上二次风的覆盖效果最好。
徐展[2](2011)在《重渣油复合雾化喷嘴设计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针对目前重渣油等高粘度劣质燃油在燃烧中存在的问题,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运用气泡雾化技术和气动旋流雾化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重渣油燃烧并且结构可变的复合雾化喷嘴;利用LDV速度测量系统和LS-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复合雾化喷嘴的流量特性和雾化特性进行了结构参数、操作参数等多因素冷态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复合雾化喷嘴的雾化粒径SMD与速度之间无耦合关系;在实验范围内,气液注入孔面积比接近2.0,混合腔长径比为2.0,气液质量比GLR范围在0.02~0.04,气液压力比pa/pl约介于0.81.2之间时,喷嘴雾化质量较好。随着GLR的增加,雾滴粒径SMD先呈迅速减小趋势,但当GLR>0.04后,雾滴粒径SMD减小趋势趋于平缓;最佳气液质量比GLR应控制在0.020.04范围以内。采用乘幂格式关联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液体流量????与GLR、出口流量系数??与GLR的关系式;基于因次分析和相似准则原理,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SMD与诸多因数的经验公式。实验数据对喷嘴设计和现场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运用理论雾化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Sojka雾化模型和Lund雾化模型预测SMD计算值和实验值随着GLR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模型得到的最佳气液比GLR介于0.020.04之间,与实验误差在29%35%以内,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运用VB6.0软件编译开发了复合雾化喷嘴设计计算程序,实现复合雾化喷嘴设计计算过程可视化,简洁化,极大的节约了计算成本。
朱明,张忠孝,周托[3](2008)在《气体再燃低NOx燃烧器的喷口射流特性》文中研究说明以宝钢350 MW锅炉为原型建立了冷态模拟实验台,用热球风速仪对气体再燃低NOx燃烧器喷口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利用射流混合理论解释了再燃气体和炉内旋转气流的混合程度对NOx还原的影响.分析了再燃速度的改变对燃烧器出口区域和实验炉内的空气动力场的流场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混合度的概念.实验结果表明,保持一次风速度为21 m/s不变,再燃气体速度为32 m/s时,再燃气体偏离射流轴线较早,不能射入炉膛旋转气流的中心部位;当再燃气体速度为48 m/s时,导致再燃气体射穿炉内旋转气流;再燃风速度为40 m/s时,射流中心夹角小,有效混合度大,混合强烈,对NOx的还原充分,可认为是最佳工况.
周托,张忠孝,乌晓江,陶晓华,陈龙,朱明[4](2007)在《气体再燃燃烧器喷口流动特性冷态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以某350 MW锅炉为原型建立冷态模拟试验台,研究气体再燃技术中再燃气体和炉内旋转气流的混合程度及气体再燃条件下实验炉内的空气动力场,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再燃风速度对炉内的空气动力场有影响.再燃风速度过小时,再燃风偏离射流轴线较早,不能射入炉膛旋转气流的中心部位;而当再燃风速度过大时,导致再燃风射穿炉内旋转气流.以上两种情况均不能对炉内气流起到很好的覆盖效果,进而影响着再燃气体和炉内气体的混合程度.
吴双应[5](2004)在《对流换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管内对流换热过程广泛应用于工程上的换热设备中,它是由有限温差下的对流传热和流体的粘性流动等过程组成,从而是一个典型的不可逆过程。本课题首先以工程上常见的管内对流换热的两种典型工况——恒壁温和恒热流为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管内层流换热的进口段的不可逆性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的不可逆性规律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对于管内的层流换热,不管哪种工况,存在入口段时的不可逆性完全不同于全部由充分发展段组成的不可逆性,雷诺数对存在入口段的管内层流换热的不可逆性影响很大,同时由粘性流动引起的不可逆性相对于温差传热引起的不可逆性可忽略不计。因此工程上在追求管内对流换热的入口段效应时,应更加注意其不可逆性的变化。另一方面,考虑到目前对管内对流换热及其换热器在能量传递过程中的不可逆性的研究均忽略了在工程上被认为是影响换热设备传热和流动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污垢,而污垢的存在会给换热设备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损失,从而成为换热设备设计、运行维护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定量地分析污垢对传热和流阻性能的影响就显得尤其重要。本课题还利用熵产分析原理,在恒壁温和恒热流两种工况下探讨污垢对管内对流换热过程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还研究污垢对换热器传热过程不可逆性的影响;提出新的污垢对能量传递过程不可逆性影响的评价指标;探讨有关参数对其不可逆性的影响;并给出换热器冗余面积新的计算式,从而为定量分析污垢对传热和流阻性能的影响提供有效途径。最后作为管内单相对流换热性能热力学分析工程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化传热性能的火用经济评价和管道及其保温层厚度的热经济学优化设计。本课题首先对一种新型的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强化传热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然后对其强化传热性能进行火用经济评价,提出了一项新的强化传热性能评价指标——强化前后单位传热量的总费用比,该指标不仅能反映采用强化传热措施后传热能力的改善和流动阻力的增大,而且能反映出强化传热措施加工制造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在对保温节能进行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的基础上,从热经济学原理出发,提出了从收益的角度对热力管道及其保温层进行同步设计的思想,并在考虑管内对流换热的条件下,得到热力管道及其保温层的年净收益方程及其最佳管径和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式;通过数值求解,讨论经济环境对最佳管径和保温层厚度的影响,并把结果与传统设计法进行了比较,其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相变对流换热现象是工程上常常遇到的极为重要的物理现象,长期以来它吸引着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根据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实际的相变过程是经历一系 I<WP=6>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列非平衡态的不可逆过程,它是在两相间化学势差 ?μ 驱动下实现的,在相变中,物质只可能从化学势高的一相向化学势低的一相转化。虽然,目前已有大量文献从传热和流体动力学等方面研究了相变问题,围绕着相变换热的物理机制和汽泡动力学等方面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论文。然而从非平衡热力学的角度对相变过程进行的分析却少见诸报道。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缺乏对相变现象的热力学分析,在某些文献中甚至出现了与热力学原理相悖的情况。本课题以水和水蒸气为工质并结合 IFC 公式首先从非平衡热力学的角度对工程上常见的液体定压汽化、蒸汽定压凝结、液体定温降压自蒸发和蒸汽定温加压凝结等相变过程采用化学势-压力(μ-p)图进行描述和分析;然后采用可用能这个重要的功势函数,对汽液相变换热过程的可用能进行分析,并应用可用能分析来研究汽液相变换热过程的机理和相变换热过程中的有关参数等,从而为汽液相变换热过程的热力学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方法;并在对汽液相变换热进行可用能分析的基础上,又对相变过程中的唯象系数 L 进行计算,从而为汽液相变换热过程的定量分析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途径;然后采用可用能判据来分析汽液相变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汽液相变系统的相平衡条件、力学稳定性条件和热稳定性条件;并把结果与简单可压缩单相系统的稳定性条件进行了比较;最后以一个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描写汽泡长大过程的微层蒸发模型为例,从非平衡热力学的角度对水的非均质沸腾换热时汽泡内的蒸汽温度的分布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要完成微层蒸发模型中的蒸发和凝结两个相变过程,汽泡内部的蒸汽温度并非均匀的,在汽泡垂直方向上存在有极大的温度梯度,而这在实际过程中是很难实现的。上述结论为汽泡动力学行为和沸腾换热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吴双应,李友荣,卢啸风,刘泽筠,郑军[6](2001)在《采用喷气再燃降低NOX排放时单喷嘴射流的冷态分析》文中提出以喷气再燃技术降低燃煤锅炉 NOX排放的研究为背景 ,利用射流的自模性理论 ,在冷态下以圆断面射流为例 ,分析了单喷管喷气射流的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场 ,讨论了影响喷气射流与烟气主流混合的有关因素。
二、采用喷气再燃降低NO_X排放时单喷嘴射流的冷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喷气再燃降低NO_X排放时单喷嘴射流的冷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部分气化煤制气多点喷射再燃脱硝的冷态流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装置及原理 |
1.1 实验装置 |
1.2 实验原理 |
2 流场数值模拟 |
3 实验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 |
3.1 再燃喷口数目对覆盖效果的影响 |
3.2 四墙中心处再燃气流入射角度对覆盖效果的影响 |
4 结 论 |
(2)重渣油复合雾化喷嘴设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雾化理论 |
2.1 气动雾化机理 |
2.2 气泡雾化机理 |
第3章 实验设计 |
3.1 实验复合雾化喷嘴设计 |
3.2 实验装置 |
3.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4 测试技术 |
3.4.1 LS-2000 激光粒度分析系统 |
3.4.2 504KC 高速摄像仪 |
第4章 复合雾化喷嘴特性实验研究 |
4.1 复合雾化喷嘴流量特性研究 |
4.1.1 喷嘴结构对流量的影响分析 |
4.1.2 操作参数对流量的影响分析 |
4.1.3 出口流量系数??的确定 |
4.1.4 雾化喷嘴速度分布及影响因素 |
4.2 复合雾化喷嘴雾化特性研究 |
4.2.1 雾化锥角 |
4.2.2 雾化颗粒平均粒径SMD 及分布规律研究 |
4.2.3 各结构喷嘴耗能分析 |
4.3 基于因次分析雾化颗粒平均粒径SMD 经验公式拟合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雾化模型的最佳GLR 研究 |
5.1 雾化模型 |
5.2 计算最佳气液质量比GLR |
5.2.1 Buckner 和Sojka 模型计算方法 |
5.2.2 Lund 模型计算方法 |
5.3 小结 |
第6章 复合雾化喷嘴设计计算 |
6.1 喷嘴设计流程 |
6.2 详细设计步骤 |
6.2.1 气液比的确定 |
6.2.2 进油管路直径d_1 |
6.2.3 进气管路直径d_2,d_3 |
6.2.4 气泡发生器进油孔直径d_4 |
6.2.5 气泡发生器进气孔直径d_5 |
6.2.6 气泡发生器腔体直径d_6 |
6.2.7 混合腔出口直径d_7 |
6.2.8 喷嘴出口当量直径d_9 |
6.2.9 计算检验 |
6.3 基于VB 程序的喷嘴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VB 程序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气体再燃低NOx燃烧器的喷口射流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 实验理论基础 |
2.1 射流混合速度 |
2.2 射流混合基础 |
2.3 射流混合特性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分析 |
3.2.1 变再燃风速度对射流混合速度场的影响 |
3.2.2 再燃气体对炉内烟气的射流混合特性研究 |
4 结 论 |
(4)气体再燃燃烧器喷口流动特性冷态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系统 |
2 流场数值模拟 |
3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的比较分析 |
3.1 实验的理论基础 |
3.2 实验结果分析 |
4 结 论 |
(5)对流换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单相对流换热热力学分析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
1.2.1 熵产分析和火用分析 |
1.2.2 基本流动传热过程熵产分析及其应用 |
1.2.3 换热器熵产分析及其应用 |
1.2.4 热经济学及其工程应用 |
1.3 相变对流换热热力学分析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
1.3.1 汽液相变的研究及其发展史 |
1.3.2 相变对流换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1 单相对流换热不可逆性的研究及其应用 |
1.4.2 相变对流换热不可逆性的研究及其应用 |
2 管内进口段对流换热不可逆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数学模型和控制方程 |
2.2.1 基本假定和控制方程 |
2.2.2 边界条件 |
2.2.3 控制方程的无因次化 |
2.3 数值模拟方法 |
2.4 基本控制方程的离散 |
2.4.1 连续方程 |
2.4.2 动量方程 |
2.4.3 能量方程 |
2.4.4 熵产方程 |
2.5 压力和速度修正的 HSMAC 方法 |
2.6 数值模拟结果 |
2.6.1 程序正确性的验证 |
2.6.2 数值模拟结果 |
2.7 本章结论 |
3 污垢对能量传递过程不可逆性影响的研究 |
3.1 恒壁温时污垢对管内对流换热过程热力学性影响的研究 |
3.1.1 引言 |
3.1.2 未考虑污垢时恒壁温管内对流换热过程的熵产分析 |
3.1.3 考虑污垢时恒壁温管内对流换热过程的熵产分析 |
3.1.4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5 本节结论 |
3.2 恒热流时污垢对管内对流换热过程热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
3.2.1 引言 |
3.2.2 未考虑污垢时恒热流管内对流换热过程的熵产分析 |
3.2.3 考虑污垢时恒热流管内对流换热过程的熵产分析 |
3.2.4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5 本节结论 |
3.3 污垢对换热器传热过程热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
3.3.1 引言 |
3.3.2 未考虑污垢时换热器传热过程的熵产分析 |
3.3.3 考虑污垢时换热器传热过程的熵产分析 |
3.3.4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5 本节结论 |
3.4 换热器冗余面积的计算 |
3.4.1 引言 |
3.4.2 现有换热器冗余面积计算式及其分析 |
3.4.3 修正的换热器冗余面积计算式 |
3.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5 本节结论 |
4 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强化传热实验及其性能的火用经济评价 |
4.1 前言 |
4.2 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强化传热机理分析 |
4.3 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强化传热实验 |
4.3.1 实验系统及过程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3 本节结论 |
4.4 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强化传热性能的火用经济评价 |
4.4.1 前言 |
4.4.2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过程火用经济分析 |
4.4.3 评价结果和分析 |
4.4.4 本节结论 |
5 保温节能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及工程应用 |
5.1 引言 |
5.2 保温节能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 |
5.2.1 保温节能的火用分析 |
5.2.2 从火用的角度看允许最大散热损失 |
5.3 热力管道及其保温层的火用经济分析 |
5.4 最佳管径和最佳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式 |
5.5 计算实例和结果分析 |
5.5.1 管道管径和保温层外径对年净收益的影响 |
5.5.2 不同设计方法之间的比较 |
5.5.3 最佳管径和最佳保温层外径(同步设计)的数值计算结果 |
5.5.4 经济环境对最佳管径和最佳保温层外径的影响 |
5.6 本章结论 |
6 汽液相变对流换热过程机理的热力学分析 |
6.1 相变对流换热过程的化学势-压力(μ-p)图及其分析 |
6.1.1 引言 |
6.1.2 相变对流换热过程的化学势-压力(μ-p)图 |
6.2 相变对流换热过程临界半径和最大化学势差的计算 |
6.2.1 引言 |
6.2.2 汽液相变过程汽泡临界半径的导出 |
6.2.3 临界半径和最大化学势差的数值计算结果 |
6.3 本章结论 |
7 汽液相变对流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性分析及应用 |
7.1 引言 |
7.2 汽液相变对流换热过程的可用能分析及应用 |
7.2.1 汽液相变对流换热过程的平衡条件 |
7.2.2 相平衡状态下的一些特性 |
7.2.3 相转变条件 |
7.2.4 可用能变化随汽泡半径的变化 |
7.2.5 数值计算结果 |
7.3 汽液相变换热过程唯象系数的计算 |
7.3.1 汽泡核化速率 |
7.3.2 相变换热过程的唯象系数 |
7.3.3 数值计算结果和分析 |
7.4 汽液相变系统的平衡稳定性分析 |
7.5 本章结论 |
8 微层蒸发模型的非平衡热力学分析 |
8.1 引言 |
8.2 经典热力学相变理论 |
8.3 微层蒸发模型的非平衡热力学分析 |
8.3.1 微层蒸发模型 |
8.3.2 微层蒸发模型的非平衡热力学分析和数值计算过程 |
8.3.3 试算法 |
8.3.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8.4 本章结论 |
9 结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 IFC 公式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采用喷气再燃降低NO_X排放时单喷嘴射流的冷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部分气化煤制气多点喷射再燃脱硝的冷态流场研究[J]. 王伟平,张忠孝,滕叶,陈永权. 洁净煤技术, 2013(01)
- [2]重渣油复合雾化喷嘴设计及实验研究[D]. 徐展.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3]气体再燃低NOx燃烧器的喷口射流特性[J]. 朱明,张忠孝,周托.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8(03)
- [4]气体再燃燃烧器喷口流动特性冷态实验研究[J]. 周托,张忠孝,乌晓江,陶晓华,陈龙,朱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07(02)
- [5]对流换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及其应用[D]. 吴双应. 重庆大学, 2004(01)
- [6]采用喷气再燃降低NOX排放时单喷嘴射流的冷态分析[J]. 吴双应,李友荣,卢啸风,刘泽筠,郑军. 工业加热,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