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党员村委会干部的教育亟待加强(论文文献综述)
杨成龙[1](2021)在《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文中认为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石,是有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既是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初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概念,提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应包括正确的目标价值、组织建设质量、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质量、考核评价质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层党建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系统考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论文阐明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论述高校基层党建五个方面的目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学校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提出高校基层党建三大价值取向,即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阐述基层党建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进行历史考察,分析上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的经验和历史启示。同时对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校基层党建取得的五个方面的成绩,分析院(系)党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及基层党建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提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曹真[2](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并将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对我国“三农”发展进程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乡村振兴如火如荼,政策鼓励下的激情为乡村带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但反观目前乡村社会治理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不仅仅显示出乡村资源的不足,更透露出乡村社会治理主体间不协调的蹩脚地合作。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是乡村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各自职责范围基础上的行为模式,是各个治理主体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组织方式和组织结构。对于乡村振兴而言,只有协调好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形成高效完善的组织方式,才能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实现长久的乡村振兴,助力农村现代化建设。本文以社会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研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选取湖南省湘潭县排头乡作为案例进行实地调查。湘潭县排头乡作为湖南典型的贫困村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正在大力进行乡村建设,逐步摘掉贫困的帽子,已经贡献出一些优秀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实践经验。但是,在排头乡的问卷调查与访谈中也发现其社会治理体制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也是我国许多乡村面临的共同难题——即乡村治理主体力量薄弱和协作不佳。二是基于对湘潭县排头乡的调查结果,透过对湘潭县排头乡社会治理体制实践经验与问题的分析,以此把握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优化完善的方向,探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优化路径。湘潭县排头乡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当前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乡政府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应积极主动作为;“强势”政府只能是服务型政府,应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各个治理主体都应各尽所长、相互补充、通力合作。这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优化方向,即主体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与互补式发展,构建多元主体协商共治型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具体而言,应加强和完善村级党组织的领导、突出服务型基层政府的主导地位、强化村民主体地位,改善村民自治、明确社会组织的支撑地位、让法治为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保驾护航。
梁俊山[3](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惠晓利[4](2020)在《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非党员村干部监管研究 ——以陕南Y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权力的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实现党内监督、国家机关的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已经成为了提升社会管理的重心。在《决定》中明确的提出了对于村干部的监督,让村干部不能有权又任性。村干部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重要执行者,对于农村干部的选择一般都是以党员为主,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村干部不是党员,这一部分非党员村干部不受到党纪党规的约束,而新出台的监察法虽然将村干部纳入监管对象,但对于既无行政编制又无党员身份的非党员村干部来说,除非有重大违法犯罪行为可以依法处理,在日常监管中没有针对非党员村干部的处理条例,因此,这样就会导致对于非党员村干部的监督缺位,不利于维护农村的管理工作。一旦非党员干部出现了违规行为,在查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规定,也会遇到由于缺少法律支持处罚不力的情况。所以,为了要进一步提升对于非党员村干部的监督,在监察体制改革后,完善非党员村干部的监督就成为了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国家在监察体制改革中,从制度上填补了对于农村非党员监督的盲区,填补了农村基层管理问责制度的空白,这样将有效地提升对于非党员村干部的监督水平,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国家在基层农村的管理中发挥出指导的作用。本文结合当下非党员村干部管理的实际情况,从监察体制改革的角度入手,在监察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对于非党员村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支持。本文采取了案例法和调查法的方式,从基层农村地区非党员干部的相关理论研究入手,通过村监委会、群众、村负责人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探析,结合非党员村干部监管难的原因,对应提出了解决措施,为进一步提升对于非党员村干部的监督水平与质量提供支持。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当下对于非党员村干部监察质量的理论探讨,进一步优化了农村的管理工作,也为指导农村的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优化农村地区的管理工作,指导农村地区的管理工作和经济发展工作健康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
孙冠敏[5](2020)在《新时代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山东省淄博市Z镇为例》文中提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性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三农”工作的主线,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沿阵地。重视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坚持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三农”各个领域,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突破口,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目前,中国处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口,但是“三农”领域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难题,脱贫攻坚需要决战决胜、重要农产品需要保障有效供给、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需要改善、农民增收渠道需要拓宽、农村各项制度需要深化改革、乡村治理机制需要健全完善,实现这些战略目标,无不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面加强、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在总结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对当下的现实国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战略需要进行了基础性分析,选取了山东省淄博市Z镇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考察对象,从党员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从个案研究中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方案。
邓维[6](2020)在《我国乡村治理转型发展研究 ——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又是乡村治理现代化。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则成为我国乡村治理发展的主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实现乡村振兴,其中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目标都需要治理有效。目前,我国乡村治理主要依靠的是以管理民主为导向,以村民自治为载体的治理模式。在关注民主的时候,却忽视了治理的效能;在强调村民自治为载体的背景下,却忽略了其他治理主体的协同参与。乡村治理的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乡村治理却难以有效应对乡村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乡村治理只有从强调管理民主转向治理有效,坚持民主与有效并重,才能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基于此,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乡村治理进行了成效和局限性进行了回顾,发现村民自治背景下的乡村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旧有治理体制的局限性,而导致乡村社会秩序、乡村生产生活、治理成本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就成了时代的现实要求。在转型过程中乡村治理面临对转型存在思想认识偏差、对治理转型政策执行不力、基层组织治理能力不足、治理转型中法治德治缺位等现实困境。究其原因,是由于缺乏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思维、既得利益者和经济人思想的阻碍、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缺陷、法治德治建设存在缺陷而导致。针对乡村治理转型的困境和原因,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提高治理效能。一是端正思想认识;二是完善保障治理政策严格执行的机制;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治理能力;四是建立健全法治德治机制,提高协同治理能力。
杜俊奇[7](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王胜坤[8](2019)在《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立法前评估不同于立法中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制度,它与立法中评估、立法后评估一样对立法质量的改进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价值。学界对立法中和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但立法前评估研究却相当薄弱。本研究以党的十九大会议为契机,探析党的十八大期间和十八大以前立法前评估制度实践运行概况。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法治建设的重心已由“数量型”立法转变为“质量型”立法,立法质量问题已变为法治建设的核心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尚需完善,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但现实的立法情况则表明:为数众多的法规草案经过表决通过,实施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呈现出立法成本较大、实施成本过高或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形。而立法评估作为了解法规实施效果、提高立法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其制度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几年,国内立法后评估理论研究相对成熟,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但与相对成熟的立法后评估制度相比,立法前评估制度理论研究还相当滞后。因此,立法前评估制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试图从七个方面对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阐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研究立法前评估的理论基础。从立法前评估的概念界定、理论内涵、基本原则等内容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核心要素。对立法前评估的主体、对象、内容等进行评析。第三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基本标准。核心是对立法前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设计。第四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运作程序。具体论述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构成要件、价值、启动、运行、回应等问题。第五章对域外的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考察。主要是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欧盟的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考察,并对其进行评价,阐述其优点和缺点。第六章研究立法前评估的实践应用。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贵州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为研究对象,并对立法前评估与基层治理的互动进行分析与探索。本研究落脚点在于尝试构建内容全面、体系完整的立法前评估制度,弥补立法前评估制度在理论研究领域的不足。在制度价值层面,可为《立法法》第三十九条评估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国家层面制定全国性的立法前评估法规体系,以及地方的立法前评估细则的出台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
王敏[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文中指出苏东剧变后,海外很多中国观察家认为,中国很快也会步苏东后尘,“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但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制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政局大体稳定的双重奇迹。越走越宽广的中国道路引起了海外学界的高度关注。一些海外学者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核心,是解读中国奇迹的钥匙。因此,在沉寂了近20年后,海外当代中国研究学界发出了“把中国共产党带回来”的呼声,对党的研究逐渐升温。毛泽东同志将党的建设视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四个伟大”互相嵌套,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亦成为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得以涌现。本文关注的对象是海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研究,旨在系统总结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学界的研究议题、基本观点、研究范式和方法,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提升国内党建研究质量提供借鉴。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本文的框架、内容主要建立在阅读海外学者的论文和专着的基础之上。海外学者在中共党建领域的研究成果是本文的一手文献资料。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某一研究议题,尽量搜罗各家观点,特别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看法。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是现实经验与理论视角双向交流的产物。海外学者擅长使用理论框架,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比较娴熟,这就使得他们的研究具备较强的学理色彩。他们在研究议题的设置上有着突出的现实关怀。他们对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些举措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了一些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但是,用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来研究中共党建,有可能掉入理论陷阱,得出有悖于经验事实的结论。地域、语言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增加了他们获取资料的难度,因此在资料的使用上存在欠缺。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学者群体还比较狭小,研究成果也呈现不均衡性。本文对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所使用的范式进行了初步提炼,提出了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所使用的五大范式,即市民社会范式、法团主义范式、权威主义范式、合法性范式以及政党适应性范式。在这五大范式中,既有解释力比较强大的范式,也有解释力较弱甚至起误导作用的范式。政党适应性范式、法团主义范式的解释力较强,权威主义和合法性范式居中,市民社会范式的解释力最弱。一个范式的解释力取决于其与中国经验的距离,距离越近,则解释力越强,距离愈远,则解释力愈弱。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对加强党的建设有如下启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改善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改善干部任命、选拔和培训机制;在对反腐败斗争的胜利保持充分信心的同时,不断完善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探索有别于西方自由民主体制的民主政治中国模式,从而为丰富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中国贡献。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对国内党建研究的启示有: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提高党建研究的科学性;构建党建研究的中国范式,确立国内党建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自主性与话语权。
谢睿[10](2019)在《Z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违纪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基层民主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义深远的内涵之一,换届选举是基层民主实践的重点内容,深受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学术界和社会民众高度关注关心的热点。本文以2017年Z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为研究依托,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反腐败战略理论为基础切入我国基层民主选举的违纪问题及对策研究。通过研究Z市的市级汇总情况和每个县市区上报的问题案例情况,以及本人直接参与的YT镇的信访核查情况,对2017年Z市受理和查处违反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纪律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从地域分布上看换届选举的信访投诉量,县(县级市)的远高于城区、乡镇和村数量多的城区高于街道和社区数量多的城区,经济发展好的县(区)高于经济发展较弱的县(区)的特点;从问题类别上看,拉票、贿选现象依然严峻,违反换届程序屡有发生,财务违法违纪依旧突出,候选人资格把关不够严谨,干扰换届秩序仍然存在。并且拉票贿选的手段花样不断翻新,更加隐蔽的特点。以YT镇为参照,笔者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对选民的民主意识、候选人的竞选动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政府的监管定位进行了探讨,从而分析了选民、候选人和政府监管者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的原因。在反腐败战略理论框架下就治理违反换届选举纪律的对策做了总结和思考。笔者认为,应该科学设定目标,完善工作机构和优化对策组合,以有效地方式惩治、完善的制度预防和长期的宣传教育三者相结合,从而达到维护基层换届选举风清气正环境、拓展民主监督研究视野、从源头上遏制基层腐败现象发生的目的。
二、非党员村委会干部的教育亟待加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党员村委会干部的教育亟待加强(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
一、基层党建的内涵 |
二、高校基层党建的内涵 |
三、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内容 |
一、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与价值 |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
三、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
四、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 |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 |
六、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在逻辑 |
七、影响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层党建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二、列宁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一、毛泽东基层党建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一、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
二、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
三、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
四、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
五、严肃党内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
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 |
七、加强党员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基层党建的特征、目标、价值与导向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 |
一、紧迫性——基于对农村、企业基层党建的比较分析 |
二、艰巨性——基于高校承担的特殊使命 |
三、复杂性——基于在职教师、学生、退休教师三类人员比较分析 |
四、创新性——基于对基层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 |
一、宣传党的主张的战斗堡垒 |
二、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 |
三、领导学校治理的战斗堡垒 |
四、团结动员师生的战斗堡垒 |
五、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
第三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价值取向 |
一、坚持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
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
第四节 基层党建的导向 |
一、坚持目标导向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结果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1949-2012) |
第一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建设(1949-1956) |
一、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积极建党 |
二、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与党员发展 |
第二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快速发展(1956-1966年) |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快速发展 |
二、注重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与“左倾错误”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与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瘫痪(1966-1976) |
一、基层党组织受到极大冲击,基本瘫痪 |
二、知识份子沦为“臭老九”,党员发展缓慢 |
第四节: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976-1989) |
一、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
二、拨乱反正与积极发展党员 |
第五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1989—2012) |
一、“八九”动乱与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 |
二、“八九”动乱反思与党员快速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
一、实施高校党建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
二、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
三、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
四、从严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
五、加大支持,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日趋增强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问题分析 |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五、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六、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 |
第一节 提升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加强院(系)党组织班子建设 |
二、增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 |
三、提升院(系)党组织组织力 |
四、健全院(系)党组织党建责任考核评价机制 |
五、强化院(系)党组织的支撑保障 |
第二节 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优化党支部设置 |
二、选优建强党支部班子 |
三、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
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
五、健全党支部考核、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完善配套政策,做好顶层设计 |
二、明确职业标准,加强队伍选聘 |
三、着力选优配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
四、强化培养管理,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
五、完善考核激励,激发队伍活力 |
第四节 提升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
二、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
第五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
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制度 |
四、健全党建投入和队伍保障制度 |
第六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健全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制度 |
二、充实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 |
三、完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指标 |
四、优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与程序 |
五、强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的内涵 |
一、评价目标 |
二、评价内容 |
三、评价指标 |
四、评价方法 |
五、评价主体 |
六、评价结果运用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二、党支部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第三节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第四节 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二、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三、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制度质量评价 |
第五节 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质量及指标 |
二、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内容质量及指标 |
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及指标 |
四、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的质量及指标 |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质量及指标 |
附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乡村振兴与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优化的相关理论阐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 |
2.1.2 乡村社会治理 |
2.1.3 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优化的必要性 |
第3章 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建设的现状—基于湘潭县排头乡的调查分析 |
3.1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潭县排头乡的基本概况 |
3.1.1 以招商引资为核心的工业强乡 |
3.1.2 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的农业兴乡 |
3.1.3 以环境整治为核心的生态亮乡 |
3.1.4 以社保和社区为核心的安全稳乡 |
3.1.5 以队伍建设为核心的组织促乡 |
3.2 湘潭县排头乡社会治理体制优化的实践经验 |
3.2.1 网格化管理模式 |
3.2.2 政府牵头兴办企业的经济模式 |
3.2.3 村民导向的再就业模式 |
3.3 湘潭县排头乡社会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3.1 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欠缺 |
3.3.2 乡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有限 |
3.3.3 村民自治水平亟待提高 |
3.3.4 乡村社会自治组织少且弱 |
3.4 湘潭县排头乡社会治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基层组织干部素质落后 |
3.4.2 基层政府事务多与财政少的失衡 |
3.4.3 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
3.4.4 村民政治素养低与利益表达不足 |
3.4.5 村民关系淡漠化与集体意识缺失 |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优化的推进策略 |
4.1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优化趋势 |
4.1.1 排头乡社会治理实践过程引发的启示 |
4.1.2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优化方向 |
4.2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优化路径 |
4.2.1 加强和完善村级党组织的领导 |
4.2.2 突出服务型基层政府的主导地位 |
4.2.3 强化村民主体地位,改善村民自治 |
4.2.4 明确社会组织的支撑地位 |
4.2.5 法治为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保驾护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文献综述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理论视角 |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
(一)样本选取原则 |
(二)样本基本概况 |
(三)样本典型特征 |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非党员村干部监管研究 ——以陕南Y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方法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际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国家监察体制 |
2.非党员村干部 |
3.干部监管 |
(二)理论基础 |
1.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 |
2.列宁的监察思想 |
3.习近平的相关重要论述 |
二、陕南Y镇非党员村干部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Y镇非党员村干部现状概况 |
1.Y镇概况 |
2.Y镇非党员村干部现状 |
(二)Y镇非党员村干部的监管现状 |
1.村监委会的监管现状 |
2.群众监督的现状 |
3.村支部监管现状 |
4.上级纪检部门监管现状 |
(三)Y镇非党员村干部监管存在的问题 |
1.制度建设不健全 |
2.监管体系不完善 |
3.人员结构不合理 |
4.监管主体界限模糊 |
三、Y镇非党员村干部监管问题成因分析 |
(一)同级监管难以有效开展 |
1.监管质量不高 |
2.监管执行不力 |
3.监管意识不足 |
4.监管专业性低下 |
(二)上级监管执行效果不佳 |
1.监管职能不完善 |
2.监管方式不合理 |
3.监管认识不足 |
(三)非党员干部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 |
1.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无对应措施 |
2.自由裁量权不好限定和操作 |
3.处置条例不完善 |
4.监察法不适用 |
(四)思想意识教育与培训不足 |
1.个人思想意识淡薄 |
2.培训教育欠缺 |
四、完善非党员监管的对策分析 |
(一)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
1.注重管理制度建设 |
2.注重体制创新探索 |
3.注重奖惩制度完善 |
(二)强化监督约束体系 |
1.强化同级监督 |
2.深化上级监督 |
3.多元监督方式并用 |
(三)注重源头的把控与培养 |
1.强化选人用人的工作原则 |
2.优化非党员干部的监督条件 |
3.确定非党员干部监督的目的 |
4.深化监督非党员干部的认识 |
(四)明确主体监管责任 |
1.确立村支书的主体监管责任 |
2.非党员监管与村支书考核挂钩制度 |
(五)注重思想教育和培训 |
1.加强非党员村干部的综合素能培训。 |
2.强化政治理论培训 |
3.开展任职素能达标考核 |
五、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5)新时代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山东省淄博市Z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 研究缘起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本文创新 |
一、新时代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必要性 |
(一) 新时代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
2. 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理论 |
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创新 |
(二) 新时代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
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思考 |
2.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 |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
二、新时代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绩、问题及成因 |
(一) 山东省淄博市Z镇的基本情况 |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绩 |
1. 强化积分管理,激活党员“红色基因” |
2. 抓好“领头雁”,打造“钢铁班子” |
3. “议政理事暨党员活动日”常态化,增强组织凝聚效力 |
4. 引领农村土地流转,强健党支部经济建设能力 |
(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1.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2. 农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3. 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的成因 |
1. 城镇化过程中人才外流致使农村党组织的后备力量不足 |
2. 农村党员权利重视程度不够 |
3. 农村党员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 |
4. 村“两委”权力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
5. 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 |
三、新时代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析 |
(一) 以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为核心 |
1. 将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农村基层 |
2. 强化对村级各类组织的政治领导 |
(二) 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 |
1. 全方位扩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 |
2. 落实落地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
(三) 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 |
1. 严把农村党员发展入口关 |
2. 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 |
3. 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 |
4. 稳妥有序处置不合格党员 |
(四) 以打造过硬农村干部队伍为关键 |
1. 选优配强农村领导班子和带头人 |
2.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
3. 合理激励约束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
(五) 以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为保障 |
1. 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 |
2. 构建和谐有效的村“两委”关系 |
3. 加强对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物质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我国乡村治理转型发展研究 ——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二章 乡村有效治理概述 |
一、基本概念 |
(一)乡村治理 |
(二)村民自治 |
(三)管理民主 |
(四)治理有效 |
二、乡村有效治理的理论依据 |
(一)人民民主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三)成本效益理论 |
(四)治理效能理论 |
三、乡村治理有效的基本结构 |
(一)体制机制完善 |
(二)社会和谐有序 |
(三)充满发展活力 |
第三章 乡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考察 |
一、建国以来乡村治理的历史回顾 |
(一)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治理 |
(二)村民自治时期的乡村治理 |
二、“管理民主”的局限性 |
(一)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之间存在差距 |
(二)实际绩效与理想绩效之间存在差距 |
三、“管理民主”与“治理有效”的联系与区别 |
(一)“管理民主”和“治理有效”的联系 |
(二)“管理民主”和“治理有效”的区别 |
四、从“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转型的必然性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
(二)乡村和谐秩序受到挑战 |
(三)促进生产生活发展不够 |
(四)乡村治理投入大效能低 |
五、转型中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
第四章 转型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其原因分析 |
一、转型面临的主要困难 |
(一)对治理转型存在认识偏差 |
(二)对治理转型政策执行不力 |
(三)基层组织治理能力不足 |
(四)治理转型中法治德治缺位 |
二、转型困难的原因分析 |
(一)缺乏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思维 |
(二)既得利益者和经济人思想的阻碍 |
(三)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缺陷 |
(四)法治德治建设存在缺陷 |
第五章 实现顺利转型的路径 |
一、端正思想认识,明确治理转型方向 |
(一)正确解读治理有效 |
(二)提高干部和群众对治理转型的认知水平 |
二、完善相关机制,推动治理政策严格执行 |
(一)完善对村干部的监督机制 |
(二)完善对村干部的奖惩机制 |
(三)建构乡村社会共同体机制 |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治理能力 |
(一)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的领导能力 |
(二)深化乡镇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
(三)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增强村民参与能力 |
(四)提升社会组织参与水平,提高社会组织参与能力 |
四、建立健全法治德治机制,提高协同治理能力 |
(一)提高乡村法治水平,加强法治保障能力 |
(二)加强乡村德治建设,提升德治教化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7)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8)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立法前评估制度概述 |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一般理论 |
一、立法前评估的内涵 |
二、立法前评估的特点 |
三、立法前评估的价值 |
四、立法前评估的原则 |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相关概念辨析 |
一、立法前评估与立法中评估 |
二、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后评估 |
三、立法前评估与立法论证 |
四、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听证 |
五、立法前评估与立法调研 |
六、立法前评估与执法检查 |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基础与限度 |
一、立法前评估的科学基础 |
二、立法前评估的理性基础 |
三、立法前评估的哲学基础 |
四、立法前评估的合理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立法前评估的要素 |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的主体 |
一、立法前评估主体概况 |
二、立法前评估主体类型 |
三、立法前评估主体的特性 |
四、立法前评估主体的实践 |
五、复合型评估主体的构建 |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的对象 |
一、立法前评估的对象概况 |
二、立法前评估的一般对象 |
三、立法前评估的特殊对象 |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内容 |
一、合宪性---法规草案基本遵循 |
二、民主性---法规草案过程评价 |
三、科学性---法规草案技术评价 |
四、操作性---法规草案实施预测 |
第四节 立法前评估的方法 |
一、评估方法的内涵 |
二、评估方法的构成 |
三、评估方法的类型 |
四、评估方法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立法前评估的基本标准 |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基本标准概述 |
一、立法前评估标准的概念 |
二、立法前评估标准的分类 |
三、立法前评估标准的作用 |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标准的构建 |
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法的内涵 |
二、立法前评估标准体系的建构 |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指标体系 |
一、立法前评估指标的设立因素 |
二、立法前评估指标的分类 |
三、评估指标的应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立法前评估的程序 |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程序概述 |
一、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概念 |
二、立法前评估程序的价值 |
三、立法前评估程序的要件 |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构建 |
一、立法前评估程序的启动 |
二、立法前评估程序的运行 |
三、立法前评估结果的回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立法前评估的域外考察 |
第一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的概况 |
一、美国立法前评估 |
二、英国立法前评估 |
三、德国立法前评估 |
四、日本立法前评估 |
五、欧盟立法前评估 |
第二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的特点 |
一、评估体系完整 |
二、评估主体权威 |
三、评估依据明确 |
四、评估方法科学 |
五、评估对象精准 |
六、公众参与广泛 |
第三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制度评价 |
一、国外立法前评估的优点 |
二、国外立法前评估的缺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实践概况 |
一、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发展概况 |
二、我国《监察法》制定中的评估实践 |
三、我国《监察法》修改中的评估反思 |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的贵州实践 |
一、贵州立法前评估的现状分析 |
二、贵州立法前评估的问题成因 |
三、完善贵州立法前评估制度的对策 |
四、贵州立法前评估的制度完善 |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广东模式 |
一、评估立法目的性与合法性 |
二、评估立法适用范围 |
三、评估立法技术 |
四、评估法律责任设定 |
第四节 乡村治理中的立法前评估制度 |
一、评估村规民约的作用与价值 |
二、评估村规民约与基层政权的互动 |
三、村规民约的科学设计---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一 |
四、村规民约的制定原则---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二 |
五、村规民约的瑕疵分析---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三 |
六、村规民约的预期目标---立法前评估的理论功效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为什么海外要重新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一)中国模式的兴起 |
(二)华盛顿模式的困局 |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我调适 |
二、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概况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
五、研究意义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一)海外 |
(二)中国学 |
(三)海外中共学 |
(四)海外中共党建研究 |
七、写作框架 |
第一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意识形态建设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调适 |
一、毛泽东思想 |
二、邓小平理论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四、科学发展观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一、“中国梦” |
二、“四个全面” |
第三节 意识形态内化机制 |
一、党内学习制度 |
二、党内集中教育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组织建设 |
第一节 组织构成 |
一、技术官僚 |
二、党员 |
三、新社会阶层入党问题 |
第二节 组织制度 |
一、干部任命制 |
二、干部考核制 |
三、干部选拔标准 |
四、干部培训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一、领导小组 |
二、纪委 |
三、基层党组织 |
四、党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反腐败斗争 |
第一节 腐败成因及对策 |
一、腐败成因 |
二、反腐对策 |
第二节 对十八大之前反腐的评价 |
一、选择型反腐 |
二、打个“平手” |
第三节 对十八大以来反腐的评价 |
一、真反腐vs选择型反腐 |
二、反腐动因 |
三、反腐之道 |
四、反腐成效、影响及前景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执政前景 |
第一节 悲观主义 |
一、社会力量的增强 |
二、体制衰朽 |
三、悲观主义观点简评 |
第二节 乐观主义 |
一、出色的政党适应性 |
二、强大的治理能力 |
三、丰富的执政资源 |
四、乐观主义观点简评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化 |
一、走向西式民主 |
二、走向中国特色民主 |
三、几种可能的民主模式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范式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范式 |
一、市民社会 |
二、法团主义 |
三、权威主义 |
四、合法性 |
五、政党适应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定量研究 |
二、田野调查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一、贡献 |
二、不足 |
第二节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启示 |
一、对加强党的建设的启示 |
二、对提升党建研究质量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Z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违纪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 |
2.1.2 违纪问题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反腐败战略理论 |
第3章 换届选举中的违纪问题现状分析 |
3.1 分布现状 |
3.1.1 县(县级市)的违纪举报数量高于城区 |
3.1.2 乡镇和村数量越多的城区的违纪举报越高 |
3.1.3 经济发展越好的县(区)违纪举报越高 |
3.2 突出问题 |
3.2.1 拉票、贿选现象依然严峻 |
3.2.2 违反换届程序屡有发生 |
3.2.3 财务违法违纪依旧突出 |
3.2.4 候选人资格把关不够严谨 |
3.2.5 干扰换届秩序仍然存在 |
第4章 导致换届选举违纪问题产生的原因 |
4.1 选民的民主意识不高 |
4.1.1 选民的主动参与监督意识不强 |
4.1.2 花钱选举对民主意识的侵害 |
4.2 竞选者的竞选动机不纯 |
4.2.1 官本位的意识强烈 |
4.2.2 权利分配的诱惑 |
4.2.3 待遇提升的吸引 |
4.3 政府的监管定位不准 |
4.3.1 政府监管的缺位 |
4.3.2 政府监管的越位 |
第5章 以反腐败战略治理换届选举中违纪问题的对策 |
5.1 科学设定目标 |
5.2 完善机构设置 |
5.3 优化对策组合 |
5.3.1 以有效方式惩治违纪行为 |
5.3.2 以完善的制度预防违纪行为 |
5.3.3 以长效的宣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非党员村委会干部的教育亟待加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D]. 杨成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优化研究[D]. 曹真. 湘潭大学, 2020(02)
- [3]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4]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非党员村干部监管研究 ——以陕南Y镇为例[D]. 惠晓利. 长安大学, 2020(06)
- [5]新时代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山东省淄博市Z镇为例[D]. 孙冠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我国乡村治理转型发展研究 ——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D]. 邓维.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7]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8]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D]. 王胜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D]. 王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10]Z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违纪问题及对策研究[D]. 谢睿. 湖南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