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大对外开放 促进农机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重庆市人民政府[1](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渝府发[2021]2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8月24日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柴青宇[2](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刘天宇[3](2020)在《农机购置补贴对我国农业TFP的影响研究 ——以粮食主产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致使其一方面在数量上下降,另一方面在结构上也趋向于老龄化和女性化。面对农业劳动力供给变化新趋势,必须大力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为了扶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2004年国家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并随之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该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我国机械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2004-2016年,中央财政对农机购置补贴投入的资金由不到1亿元增加到237亿元;我国农机总动力从6.41亿千瓦增长到9.72亿千瓦;主要农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上升至65.2%,几乎翻了一番。截止2016年,我国主要农机年末拥有量达到1.2亿台,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50%。那么农机购置补贴对我国农业发展是否有显着作用?具体而言,农机购置补贴是否促进了我国农业TFP的增长?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来源,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它无疑是农机购置补贴投入的最为集中的区域,其在粮食主产区实施的情况,在中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研究农机购置补贴对粮食主产区农业TFP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粮食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的梳理,构建了以农业弱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农业投资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框架,整理了2004-2016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利用DEA-GM指数测算了其农业TFP,并研究了农机购置补贴对其农业TFP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粮食主产区各省份的技术效率值、技术进步值与TFP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从时间演变来看,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TFP表现出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2)农机购置补贴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技术技术进步与农业TFP均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着,并且,农机购置补贴对粮食主产区农业TFP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来传导。(3)主产区农业TFP还受到自然灾害、城市化水平、开放程度、农业经济水平以及公路基础设施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产区各省份的农业TFP有一定差异。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了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并促进粮食主产区农业TFP的增长,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2)建立配套金融支持机制。(3)优化政策运行机制,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杨均华[4](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张传慧[5](2020)在《基于水污染排放的农业绿色偏向型技术进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绿色发展日益成为当前和今后时期农业发展的主导理念,研究绿色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对农业污染减排的作用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1998~2018年省际的农业发展和污染面板数据,使用非参数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从偏向技术进步角度测算并分解了省区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增长,重点考察了产出偏向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对农业水污染的作用,并探究了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持续增长状态,绿色技术进步是支撑其增长的主要力量,而技术效率的作用则相反。(2)农业绿色产出技术进步具有明显偏向性,对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大部分区域的产出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呈阶段性上升的特征,但区域间具有较大差异;(3)产出偏向技术进步总体上有利于农业污染减排,受发展理念转变和环境规制加强的影响,在研究期内其减排效应逐步上升。同样,区域间亦有差异。(4)显着影响绿色产出技术进步率的因素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率、财政支农政策、价格政策、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农业发展程度、种植业结构和农用化肥投入,它们对各区域的影响有所差异,这与各区域农业发展具体现实有关。并且,政府部门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是有效的和值得肯定的,但在科学施肥和农业结构优化方面,未来仍有较大作为空间。
贾艺轩[6](2020)在《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宁晋县大陆村农机配件市场始建于1993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机产业集群,目前已拥有以高端农业机械设备为主的生产企业达325家,年营业收入达112亿元,形成了以农机制造为主的农机产业集群。近年来,宁晋县坚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发挥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在招商引资、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企业家培养、环境建设上精准发力,有效推动了全县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高端农业机械产业集群。本文基于对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分析,从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发展历程等角度着手进行研究,运用产业聚集理论、经济协同效应理论、产业链理论及SWOT分析法,分析了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发展及提升策略:第一部分是概念解释、导论与理论基础。导论对宁晋县的农机产业集群发展背景、价值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进一步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新颖之处;理论基础部分首先是整理了有关概念,接着进一步分析了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以及区域创新理论,增强后续研究的科学性。第二部分研究了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农机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剧、农机产业集群赢利速度放缓、进出口市场稳定以及集群化低于优势凸显这四个现状;其次分析了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发展出现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阐述了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的历程以及现状,其次提出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部分对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结合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自身的发展特点,对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的内外部环境展开SWOT分析,建立SWOT矩阵,从机遇(O)、优势(S)、劣势(W)、威胁(T)四方面,分析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第五部分是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提出的提升对策,推动农机集群的优化升级,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包括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人才、探索“互联网+农机”模型等。
刘建颖[7](2020)在《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功案例研究 ——以沙湾县安集海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贫困全部解决。精准扶贫的这六年来,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要想富民强区,实现精准脱贫,必须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区域特色经济,这是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有效举措。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是边疆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各种优惠,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加快了新疆依靠特色产业实现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沙湾县安集海镇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欧亚大陆桥横穿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是着名的“中国辣椒之乡”。近年来,沙湾县安集海镇依靠辣椒产业实现了区强民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随着辣椒产业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经济合作的不断扩大,逐步实现了辣椒产业的跨区域合作,并以此使镇区农户脱贫致富。但是放眼新疆其他地区,尤其是新疆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还较低、产业的规模还很小、将区域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的能力还很弱,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等,这些都是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遇到的现实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沙湾县安集海镇发展辣椒产业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新疆其他地区进行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经验。基于这一目的,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以民族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区际分工理论、“国家的视角”发展理论与现代化理论为依托,对特色产业的内涵、特征、新疆特色产业的发展等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将个案分析与总体分析相结合,将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利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沙湾县安集海镇辣椒产业在沙湾县如何依靠政府主导、政策依托、龙头企业带领、合作社聚合等各方面进行剖析,构建出沙湾县安集海镇特色产业成功发展的基本框架,总结出具有特色发展经验的“安集海模式”,这对新疆其他地区培育、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从而实现精准脱贫具有指导意义,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在此之下,笔者将“安集海模式”对新疆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从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四个维度作出经验推广。
杨伟[8](2020)在《“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战略对接,产能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随着我国近年农业发展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单位农产品产出效益下降,依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农业产能合作,成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的重要手段。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与我国农业资源要素互补性强,双边政治外交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农业合作发展早、群众基础好,中俄之间的农业产能合作具备了良好的政治互信基础和经济要素互补性。据此,本文在“一带一路”视域下,以“国际合作的市场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利益驱动背后的‘成本—效益’相互作用”为研究范式,通过对我国与俄罗斯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运用相关实证和规范分析方法,对中俄农业产能合作进行了研究。其中,基于比较优势互补和竞争优势相互作用,为中俄农业产能合作背后的贸易和产业转移提供了动力,而基于生产要素流动不及时带来的调整成本和客观的贸易环境所引致的贸易成本,共同对中俄农业产能合作形成成本约束。研究发现,中俄农业贸易和产业转移潜力巨大,但受到明显的调整成本和贸易成本阻滞,并存在显着的农产品贸易转移效应。但整体看,通过对动力和成本两个方面的研究,结合中俄双边农业合作的客观需求,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应尽量降低双边农业合作的成本阻滞,充分释放双边农业合作潜力,达成双边农业合作的双赢局面。最后提出通过加紧对俄农业合作规划定位、促进对俄农业合作服务升级,在打造“中俄双边农业跨境产业链”的基础上,提高整合水平,获得成本节约和协同效应,达成中俄农业产能合作价值链升级、效益提升。
郑川[9](2019)在《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市场机制中的价格改革,尤其是农产品价格政策改革。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2019年初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问题”,依然将农产品价格政策放在了重要位置。如何让市场在农产品价格上发挥正确的作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是当前中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关键所在。然而,当今国际大宗产品价格大幅震荡,国内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且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对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值得探讨。因此,基于我国国情,正确理解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实施背景、历史演进、政策效果,可以使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更好的扬长避短,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价格政策对我国带来的正面效应,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包括:一是研究中国从古至今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探索、当代政策的效果,以及国外政策的对比。二是梳理我国农产品政策的问题,探索政策改进的可能性。三是优化农产品市场价格政策,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必要参考。本研究针对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受之影响的农民收入波动、国家粮食安全和市民消费成本上升等问题,在探索国内农产品价格政策演进的基础上,研究国家和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具体结构:首先,提出当前世界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下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总结学者在农产品价格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随后,研究中国古今在农产品价格政策上进行持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方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价格支持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同时,选取发达、中等发达国家为对象,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农产品价格政策实行的背景、产生和发展。最后,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和具体优化建议。为达到研究目标,本研究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定量分析法,通过双重差分法建立模型,分析我国农产品中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效果;选取数据交络模型方法计算农业补贴的政策效果。二是通过历史分析法,深入分析中外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背景、产生原因、目的、产生过程、框架体系、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三是政策分析法,探索价格调控政策产生的原因,评价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效果,对国内外政策进行筛选,以探索新的政策方案。四是以比较法,从中国古代与当代之间、国外国家之间、中外之间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从而为系统、全面理解政策、改进政策提供有益启示。五是采取机制设计法,通过设定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总体目标,把价格调控政策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最终寻求适合我国现阶段农产品价格调控目标的最佳政策组合。主要结论包括:一是充分肯定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原创性的古代理论和实践,以及当代政策的斐然成果。通过梳理中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历史演进,我们发现,中国在农产品价格管理上形成了一系列原创的理论,也形成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稳定农产品价格和保障主粮供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政策。前者是理论的一般,后者是理论应用。这些中国原创的理论、方案、政策在农业价格管理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需要我们继承、发展,推陈出新,也给后人这样的一些启示。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只有根植于中国实践的原创性理论发展,才能为经济学发展做出中国人的应有贡献;只有通过政策体系的连续调整与边际改进,才能实现中国粮价的持续稳定;从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外市场变化中找准定位,完善政府定价,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走向新的辉煌。二是通过定量方法评价发现,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实施的8年间,确实显着提高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玉米价格。由于主产区农民收入中的一半以上来源于玉米,玉米价格的提升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该政策对玉米价格提升幅度为每50千克8.084元,以2015年为例,可使农民增收161亿元。增收会极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粮食产量来看,我国2015年粮食总产量比2007年增加了1.19亿吨,主粮玉米增产0.72亿吨,占粮食增产的六成。玉米产量的增加对于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连增”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临时收储政策的持续实施,我国玉米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包括玉米市场价格被扭曲等问题。三是我国实行的农业补贴是非常有效的,但存在效益递减的趋势。综合效率均能达到0.9以上,说明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的相继推出和额度的增加,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补贴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开始减弱,政策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下滑程度并不明显。各年度农业补贴在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益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未来的政策调整中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整和细化,提高财政补贴效率,包括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功能,以及分区域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四是国外价格政策方向调整较大。通过分析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经验,以及巴西等典型中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发现国外农业补贴程度不降反增。政策方式从价格补贴转向收入补贴,政策目标从生产支持转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政策对象从高保护普惠政策调整为支持创新、专用性、高附加值和多元化的农产品。五是加强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要理顺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制定政策时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分层次安排制度。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做到四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平衡,核心和关键是保障粮食供给与价格稳定。要统筹各项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按照WTO农业规则,逐步削减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程度,转向收入补贴政策。价格支持以价补分离形式开展,支持价格损失保障补贴,以市场为主、国家政策为辅开展定价。补贴政策以支持地力保护、藏粮于地的政策目标为主。要逐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挥市场主体活力,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优势,推动我国农业稳步向前发展。主要的创新点和见解:一是补充农产品价格政策在历史研究上的不足。指出中国在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上的重要地位,通过梳理我国价格管理的历史演进,验证中国在农产品价格管理上形成的一系列原创理论,以及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稳定农产品价格和保障主粮供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政策。具体政策包括轻重理论、平籴论、常平仓、青苗法等原创性政策。二是从农产品价格的角度丰富国家理论和市场理论。由于农产品价格政策过度干预市场容易产生市场紊乱和调控时滞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制定政策时就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对农产品价格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对象进行研究,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与市场的理论关系。将市场与国家放在同一层次研究两者关系,在经济运转中本质上研究政府与企业、家庭、个人的关系。三是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提出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建议。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做到四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平衡,核心和关键是保障粮食供给与价格稳定。要统筹各项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逐步削减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程度,转向收入补贴政策。需要逐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提高价格竞争力。
张敏[10](2019)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在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农业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紧紧围绕供给侧改革,积极提升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是当前的主要任务。黑龙江垦区作为我国国有农业经济的中坚力量,应切实发挥带头作用,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当前农业发展面临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虽然垦区具有较充足的农业生产资源,但是长期以往依赖要素的投入促进产出增长,不仅会丧失资源优势,同时也会由于农药、化肥的过量投入对垦区的黑土地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另一方面,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兴起,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这为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垦区应率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作为垦区深化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打造农业领域的航母。为此,本文以黑龙江垦区农业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垦区整体、各管理局以及各农场静态层面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技术效率。结果显示,整体层面,垦区农业生产存在技术无效率,投入冗余是造成无效率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坏产出带来的影响,好产出已经达到完全技术有效。从各管理局来看,技术无效率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齐齐哈尔局、北安局、九三局、绥化局、哈尔滨局、宝泉岭局、红兴隆局、牡丹江局、建三江局。造成各管理局农业技术无效率的三种关键因素分别为农业用电量无效率,坏产出(总氮和总磷流失)无效率以及劳动力投入无效率。100个农场中仅有闫家岗农场实现完全技术有效,其余99个农场均表现出技术无效率。基于农业技术无效率测量值,利用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进一步测算了动态层面的农业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1994-2017年垦区整体层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增长。从其分解项来看,技术效率发生了下降,但是垦区整体的生产前沿向前推移,实现了技术进步,而且技术进步程度要大于技术效率的下降程度,从而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垦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四个核心变量中,只有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效率表现为正向影响,但影响并不显着。而垦区当前的人力资本水平、农业生产性服务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垦区农业生产效率均表现为显着的负向影响。六个控制变量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化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受灾率则表现为显着的负向影响。基于此,为垦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扩大对外开放 促进农机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扩大对外开放 促进农机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农机购置补贴对我国农业TFP的影响研究 ——以粮食主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TFP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2 关于财政支农对农业增长影响的研究 |
1.2.3 关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
2.1.2 农业TFP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弱质性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农业投资理论 |
2.2.4 小结 |
3 粮食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
3.1 粮食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状况 |
3.1.1 补贴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
3.1.2 补贴机具种类不断增加 |
3.1.3 补贴对象范围不断拓宽 |
3.1.4 补贴方式不断调整优化 |
3.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粮食主产区的积极作用 |
3.2.1 减轻农业生产成本,保障粮食生产稳定性 |
3.2.2 刺激农户消费,带动农业资本投入 |
3.2.3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农机生产性服务 |
3.3 小结 |
4 粮食主产区农业TFP测算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4.1.2 GM指数 |
4.2 粮食主产区农业TFP测算与分解 |
4.2.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农业TFP测算与分解 |
4.3 小结 |
5 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TFP的影响分析 |
5.1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1 模型构建 |
5.1.2 核心解释变量与数据来源 |
5.1.3 控制变量与数据来源 |
5.2 实证分析与检验 |
5.2.1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5.2.2 模型稳健性检验 |
5.2.3 影响机制分析 |
5.3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退耕还林工程 |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
2.1.5 非农就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
2.3.3 作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 模型构建 |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3.1 变量选择 |
4.3.2 描述性统计 |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方法说明 |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
5.3.1 变量定义 |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
5.3.3 描述性统计 |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5 中介效应检验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
6.2 计量模型构建 |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
6.3.1 变量设置 |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
6.3.3 贫困判定标准 |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
6.3.5 描述性统计 |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7.2.1 变量设置 |
7.2.2 统计性描述 |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7.3.2 方法说明 |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5)基于水污染排放的农业绿色偏向型技术进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重要概念 |
1.2.1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1.2.2 绿色偏向型技术进步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有偏技术进步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
2.2.2 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 |
2.2.3 偏向型技术进步 |
2.2.4 总结与评述 |
第三章 农业发展和农业水污染现状分析 |
3.1 农业发展现状 |
3.1.1 农业要素投入和产出的时间变化 |
3.1.2 农业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区域差异 |
3.2 农业水污染现状 |
3.2.1 农业水污染的基本情况 |
3.2.2 农业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与不足 |
3.3 农业经济发展和水污染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偏向性和具体偏向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方法选择 |
4.1.2 模型构建 |
4.1.3 产出偏向的判断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 测算结果和比较分析 |
4.3.1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成分的变化 |
4.3.2 农业绿色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的动态演进和区域分布 |
4.3.4 技术进步具体产出偏向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绿色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分析 |
5.1 指标选取和模型设定 |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 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思维导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2.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机产业 |
2.1.2 产业集群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聚集理论 |
2.2.2 经济协同效应理论 |
2.2.3 产业链理论 |
2.2.4 SWOT分析法 |
3.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农机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剧 |
3.1.2 赢利速度放缓 |
3.1.3 进出口市场稳定 |
3.1.4 农机产业集群化地域优势逐步凸显 |
3.2 国内农机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分析 |
3.2.1 农机产业集群低质量发展 |
3.2.2 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衰退 |
3.2.3 行业发展规模化程度有待提升 |
3.2.4 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
3.2.5 农机工业制度未能贯彻落实 |
3.2.6 市场国际化与全球竞争激烈 |
4.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
4.1 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4.2 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4.3 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 |
4.3.1 缺乏互联网营销意识 |
4.3.2 农机开发技术水平低 |
4.3.3 社会化合作水平有待提升 |
4.3.4 企业对资金的供需不平衡 |
4.4 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出现的原因 |
4.4.1 限制农民增产增收 |
4.4.2 技术进步缓慢 |
4.4.3 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
4.4.4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
4.4.5 农机工业产业发展规划滞后 |
5.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SWOT分析 |
5.1 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S) |
5.1.1 政策支持力度大 |
5.1.2 地理位置优越 |
5.1.3 人才优势 |
5.1.4 市场前景 |
5.2 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W) |
5.2.1 缺乏创新动力,信息来源较为闭塞 |
5.2.2 资金匮乏,制约企业发展 |
5.2.3 缺乏龙头企业,产品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
5.2.4 产品科技含量低,技术装备水平不高 |
5.2.5 产业链短,关联产业发展缓慢 |
5.2.6 售后服务意识薄弱 |
5.2.7 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 |
5.3 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的机会(O) |
5.3.1 农业补贴力度逐年加大 |
5.3.2 现实因素要求农业机械化的大力发展 |
5.3.3 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机发展带来新机遇 |
5.4 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的威胁(T) |
5.4.1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外贸出口乏力 |
5.4.2 “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农户增收困难 |
5.4.3 燃油价格高增加了农户的负担 |
5.4.4 国外农机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加剧了竞争压力 |
5.5 构建SWOT矩阵及选择 |
5.5.1 构建SWOT矩阵 |
5.5.2 战略选择 |
6.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及提升对策 |
6.1 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优化指导思想 |
6.2 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优化原则 |
6.2.1 总体规划、合理布局 |
6.2.2 促进产业融资 |
6.2.3 推进招商,集约用地 |
6.2.4 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相协调 |
6.2.5 政府给足扶持政策 |
6.3 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及提升对策建议 |
6.3.1 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稳步推进产业集群化 |
6.3.2 促进农机产业集群及区域品牌的发展 |
6.3.3 管理转型,应用现代企业集团生产管理模式 |
6.3.4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企业研发体系建设 |
6.3.5 积极培育和吸引人才,强化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6.3.6 政策支持,推动企业长足发展 |
6.3.7 探索构建“互联网+”农机经营管理新模式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功案例研究 ——以沙湾县安集海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特色产业相关研究 |
2.2.2 精准扶贫相关研究 |
3.相关概念界定 |
4.内容概括和研究方法 |
4.1 内容概括 |
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1.1 新疆沙湾县县情 |
1.2 安集海镇简介 |
1.2.1 安集海镇人口情况 |
1.2.2 安集海镇自然气候 |
1.2.3 安集海镇主要农作物情况 |
1.2.4 安集海镇经济情况 |
第二章 沙湾县安集海镇贫困原因与扶贫历程 |
2.1 沙湾县安集海镇前期贫困的原因 |
2.1.1 自然灾害原因 |
2.1.2 文化原因 |
2.1.3 多民族贫困户自身原因 |
2.2 沙湾县安集海镇扶贫的发展历程 |
2.2.1 第一阶段:粗放式扶贫——政府兜底,纳入低保 |
2.2.2 第二阶段:政府相关活动扶贫——扶贫又“扶智” |
2.2.3 第三阶段: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章 沙湾县安集海镇辣椒产业扶贫发展优势 |
3.1 政府政策 |
3.1.1 国家层面 |
3.1.2 自治区层面 |
3.1.3 沙湾县层面 |
3.2 精准的区域特色产业选择 |
3.2.1 相对比较优势 |
3.2.2 专业化程度 |
3.2.3 竞争能力 |
3.3 龙头企业——以新疆安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 |
3.3.1 市场引导作用 |
3.3.2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3.3.3 推进农业产业化 |
3.4 “合作社+”的农户参与模式 |
3.4.1 强化镇区多民族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
3.4.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3.4.3 降低小农户的交易成本 |
3.4.4 跨区域发展 |
3.5 多民族贫困户社会方面的转变 |
第四章 沙湾县安集海镇特色产业扶贫成功经验 |
4.1 政府发挥着特色产业扶贫的主体地位 |
4.1.1 精准定位辣椒产业 |
4.1.2 加大跨区域合作,增加项目引进 |
4.1.3 建设产业基地,完善辣椒基础设施 |
4.2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
4.2.1 龙头企业的引进与培育 |
4.2.2 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
4.2.3 辣椒专业合作社的帮扶作用 |
4.3 各民族贫困者内生发展动力 |
第五章 “安集海模式”对新疆扶贫的特色经验推广 |
5.1 政府要发挥组织和领导作用 |
5.1.1 立足资源禀赋,选准特色产业 |
5.1.2 加大投入,引入优势项目 |
5.1.3 加大力度,打造县域品牌 |
5.1.4 加大对外开放,提高特色产业外向度 |
5.2 龙头企业要发挥特色产业扶贫帮扶作用 |
5.2.1 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 |
5.2.2 实现订单农业,提高农户抵御风险能力 |
5.2.3 扩大销售市场,提高企业实力 |
5.3 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对各民族贫困户的集聚作用 |
5.3.1 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5.3.2 构建以农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5.3.3 形成完善的监管体制 |
5.3.4 扩大合作社与市场的联系 |
5.4 不断提高各民族贫困户的信心和决心 |
5.4.1 转变思想,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战 |
5.4.2 掌握技术,提升能力 |
5.4.3 确定贫困人口主体地位,提高素质技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1.1 国际贸易理论和内生动力溯源 |
1.4.1.2 国际合作与贸易受到成本约束:调整成本和贸易成本 |
1.4.1.3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和动因 |
1.4.1.4 关于中俄农业合作互补性的研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2.1 中俄农业合作互补性研究 |
1.4.2.2 中俄农业贸易和产业内水平研究 |
1.4.2.3 调整成本和贸易成本的相关研究 |
1.4.2.4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 |
1.4.2.5 对俄农业投资与合作的风险防范研究 |
1.4.2.6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对外发展战略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中俄农业贸易现状及增长潜力 |
2.1 俄罗斯农业发展概况 |
2.1.1 俄罗斯的农业资源条件 |
2.1.2 俄罗斯的农业生产情况 |
2.1.3 俄罗斯的农业政策转变 |
2.2 农业在中俄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
2.3 中俄农业贸易特征分析 |
2.3.1 中俄农业贸易竞争力分析 |
2.3.2 中俄农业贸易互补性分析 |
2.4 中俄农业贸易增长潜力评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中俄农业产业转移测度分析 |
3.1 引言和文献回顾 |
3.2 模型介绍和数据来源 |
3.2.1 模型方法介绍 |
3.2.2 数据来源和说明 |
3.3 实证结果和分析 |
3.3.1 中俄农业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及对比分析 |
3.3.2 中俄两国主要的农业转入来源国和转出承接国 |
3.4 中俄农业产业转移状况和评析 |
3.4.1 中国对俄农业投资状况分析 |
3.4.2 中俄农业产业转移评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中俄农业生产要素调整成本测度分析 |
4.1 引言和文献回顾 |
4.2 方法介绍和数据来源 |
4.2.1 方法介绍 |
4.2.1.1 A、B、S指数 |
4.2.1.2 贸易调整空间模型 |
4.2.2 数据来源和说明 |
4.3 实证测算结果和分析 |
4.3.1 A、B、S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4.3.2 俄罗斯入世前后调整成本结果对比分析 |
4.4 中俄农业调整成本变化解释和评析 |
4.4.1 来自双边农业贸易自由化的解释 |
4.4.2 中俄农业调整成本影响评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俄农业贸易成本测度分析 |
5.1 引言和文献回顾 |
5.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贸易状况分析 |
5.2.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贸易具有较高集中度 |
5.2.2 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贸易主要集中在经济距离较近国家 |
5.3 方法模型介绍及数据说明 |
5.3.1 方法模型介绍 |
5.3.1.1 贸易成本测度模型 |
5.3.1.2 贸易增长分解模型 |
5.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中国与俄罗斯及其他13国的农业贸易成本对比分析 |
5.4.2 中国与俄罗斯及其他13国农业贸易增长因素分解对比分析 |
5.5 中俄农业贸易成本总结评析 |
5.5.1 结果分析 |
5.5.2 贸易成本视角的评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俄农业产能合作外部环境状态分析 |
6.1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俄农业产能合作优势分析 |
6.1.1 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 |
6.1.2 “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有效对接 |
6.1.3 国际大环境对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的促进作用 |
6.1.4 中俄农业合作开发早、互补性强、已取得一定成果 |
6.1.5 中俄双边相关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助力农业合作 |
6.1.6 中俄双边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取得良好进展 |
6.2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俄农业产能合作困境分析 |
6.2.1 俄罗斯从地缘经济战略上对中国还有防备 |
6.2.2 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使得中俄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 |
6.2.3 俄罗斯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且农业产业政策保护性强 |
6.2.4 中国企业对俄农业投资缺少集体行动和合理规划部署 |
6.2.5 中国对俄农业投资面临从进入、运营到退出的多重风险 |
6.2.6 中国对俄农业投资融资渠道单一、缺乏资金支持 |
6.3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俄农业产能合作潜力行业分析 |
6.3.1 农业种养殖业 |
6.3.2 农业机械等农业生产资料 |
6.3.3 农业技术合作 |
6.3.4 农产品加工 |
6.3.5 农业跨境合作服务业:跨境电商、金融、物流 |
6.4 本章小结 |
7 “一带一路”视域下深化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的建议 |
7.1 加紧对俄农业合作的定位谋划和双边政策对接 |
7.1.1 明确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的定位 |
7.1.2 树立正确的对俄农业合作理念 |
7.1.3 加强对俄农业合作整体规划和双边政策对接 |
7.2 黑龙江省要抓住机遇助推对俄农业产能合作 |
7.2.1 培育和支持龙头企业集团,推进对俄全产业链农业合作 |
7.2.2 加强哈尔滨新区和黑龙江自贸区建设 |
7.3 推进中俄农业产能合作跨境产业链建设 |
7.3.1 加强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建设 |
7.3.2 完善双边农业生产要素过境和粮食回运通道建设 |
7.3.3 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 |
7.3.4 推动农产品销售与合作项目的品牌化建设 |
7.4 加强对俄农业投资服务体系建设 |
7.4.1 加强对俄农业投资智库咨询服务建设 |
7.4.2 促进企业熟悉对俄农业投资实务和加强人才培养 |
7.4.3 多渠道融资深化对俄农业合作资金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农产品 |
1.2.2 价格 |
1.2.3 农产品价格政策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影响因素 |
1.3.2 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发展 |
1.3.3 农产品价格政策评价 |
1.3.4 研究评论 |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1.5 创新点及不足 |
1.5.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中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理论和政策演进 |
2.1 农产品价格管理的中国古代理论及政策演进 |
2.1.1 古代理论演进 |
2.1.2 古代政策与方案 |
2.2 农产品价格管理当代理论和政策的形成 |
2.2.1 当代理论发展 |
2.2.2 当代政策实践措施及成果 |
2.3 我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理论与政策的启示和改进建议 |
2.3.1 基于中国实践的原创性理论,为经济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2.3.2 只有通过政策体系的边际改进,才能实现粮价的持续稳定 |
2.3.3 完善政府定价,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走向新的辉煌 |
第3章 当代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效果评价 |
3.1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效果评价 |
3.1.1 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
3.1.2 建立模型 |
3.1.3 实证分析 |
3.2 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研究 |
3.2.1 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 |
3.2.2 模型构建 |
3.2.3 实证分析 |
3.3 结论与政策优化措施 |
3.3.1 妥善处理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
3.3.2 市场化方向改进支持政策 |
3.3.3 补贴政策应发挥社会综合功能 |
3.3.4 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发挥市场活力 |
第4章 国外农产品价格政策分析 |
4.1 各国政策体系发展和构成 |
4.1.1 美国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2 欧盟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3 日本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4 韩国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5 巴西农产品价格政策 |
4.2 政策分析 |
4.2.1 国外农产品价格政策的特点 |
4.2.2 政策趋势 |
4.3 对我国的启示 |
4.3.1 调整政策的方向 |
4.3.2 分类改革价格支持政策 |
4.3.3 加强政策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持 |
4.3.4 加大对产业链各政策对象的支持 |
第5章 农产品价格政策建议 |
5.1 农产品价格政策主要问题 |
5.1.1 政策理论的缺陷 |
5.1.2 政策目标的局限性 |
5.1.3 政策制定的不足 |
5.1.4 制度执行的漏洞 |
5.1.5 政策实施效果的问题 |
5.2 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 |
5.2.1 理顺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
5.2.2 创新价格政策体制机制设计 |
5.2.3 提高农产品价格内生竞争力的制度设计 |
5.3 政策实施具体建议 |
5.3.1 价格支持政策 |
5.3.2 农业补贴政策 |
5.3.3 加强金融支农制度的作用 |
5.3.4 统筹使用贸易政策 |
5.3.5 提高农业内生竞争力 |
5.3.6 配套制度保障措施 |
参考文献 |
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 |
1.3.2 关于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 |
1.3.3 关于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
2.1 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界定 |
2.2 基础理论分析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现状 |
3.1 黑龙江垦区基本概况 |
3.2 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情况 |
3.2.1 垦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情况 |
3.2.2 垦区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投入情况 |
3.2.3 垦区农业产出情况 |
3.3 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
3.4 黑龙江垦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效率测算及分析 |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效率测算模型构建 |
4.1.1 技术效率测算模型 |
4.1.2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 |
4.2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4.3.1 垦区整体层面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4.3.2 各管理局和农场层面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4.4 黑龙江垦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4.4.1 垦区整体层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4.4.2 各管理局和农场层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各项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 |
5.1.1 农业人力资本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5.1.2 农业科技创新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5.1.3 农业对外开舰生产效率的影响 |
5.1.4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5.2 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
5.2.1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5.2.2 回归模型构建 |
5.2.3 单位根检验 |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提升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建议 |
6.1 加快垦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6.2 积极创建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6.3 推动垦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6.4 加强垦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5 扩大垦区农业对外开放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扩大对外开放 促进农机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8)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农机购置补贴对我国农业TFP的影响研究 ——以粮食主产区为例[D]. 刘天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基于水污染排放的农业绿色偏向型技术进步研究[D]. 张传慧.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宁晋县农机产业集群发展及优化研究[D]. 贾艺轩.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7]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功案例研究 ——以沙湾县安集海镇为例[D]. 刘建颖.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研究[D]. 杨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9]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D]. 郑川.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10]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敏.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