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进中的广西联道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伟[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策实践活动中创造和运用的方法系统。探究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从形成过程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具有深厚的生成根基,在文化滋养、理论积淀、实践基础和个人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逐渐生成,是一种复合式创新的产物。从构成要素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以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为子方法而构成的方法系统。从构成机理来看,子方法与子方法相互联系、子方法与方法系统相互依存、方法系统与系统环境相互作用,使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成为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从实践运用来看,子方法的基本要求、方法系统的一般程序、综合运用的总体原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要求体系,价值前提、价值内容、价值实现、价值评价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价值体系。
张天佐[2](2021)在《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社会处在一个“物”的时代,“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态性和奇观性,工业化与技术化下的物具有了无限延伸的意蕴,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中的一切哲学、艺术、文化与生活的发生。物已不再是人的“他者”,物转而成为了人的镜像、人的延伸,甚至成为了人的一部分。“物”的这种转向改变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维度,也引发了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以“物”为语言主体的艺术表述成为了20世纪至今艺术不断演变的最为鲜明的特征。混合媒介艺术(Mixed Media/Mixed Mediums)作为“20世纪混合使用不同物质材料的艺术”,以“物”为艺术语言呈现了这种动态性和奇观性,反映了这种关系维度的变化。伴随着现当代艺术中一系列“物”的出场,“物”的内涵不断外延,物的语义体系被重新建立,并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出现。物作为混合媒介艺术的具体语言形态,它以使用材料与媒介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以不同的“物观”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范式,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把艺术语言转向了“物性”的表达,以新的“物”美学呈现了对当代工业、科技、智能文化背景下“物”与人本体之关系的新思考。在当代语境下“物”的这种转向构成了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核心动力,在物的转向中,物呈现出两个维度的转向:一是“物”从物料转向了物性,从语言的媒介转向了语言的主体;二是物呈现出了“物的迹态转向”、“物的聚合转向”、“非物质的物质化转向”三个主要语言形态面貌,形成了一个从自然材料媒介转向现成物、从现成物转向非物质虚化物的语言嬗变脉络,形成了一个走向物性、言语、场性、文本、行为与过程、互动与关系的语言美学特征。本文以“物转向”话语为研究逻辑背景,以“物”为切入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证,主要包括如下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追溯混合媒介艺术中“物”的出场,分析梳理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源起;第二部分通过梳理现当代语境下混合媒介艺术的发展脉络和个体实践,对混合媒介艺术“物”的转向路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呈现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整体面貌;第三部分通过对混合媒介艺术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艺术案例的呈现对“物”的语言范式进行阐释;第四部分旨在通过呈现中国艺术家在这场“物”转向中所进行的艺术实践,为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研究提供佐证;第五部分为总结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在擢升嬗变中所呈现出的“物”的美学特征;第六部分以艺术本体论的视角对混合媒介艺术中“物”的语言转向做出应答,进而探讨如何以“物”,以何种“物观”进行我们的艺术实践,传达我们的艺术观和生活观。
刘培[3](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互联网与计算机等技术建构的网络空间成为与现实社会空间并存的第二空间。但网络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技术发展中不断演进的。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领域应用的广泛推进,借助于大数据可以量化一切的强大计算能力,网络空间确已进入到一个高度依赖数据和算法的阶段,形成了新型的“大数据-网络空间”。“大数据-网络空间”是在大数据技术深度介入下形成、以数据生态为核心、以算法为主导的、虚实深度交融的网络空间。它不仅是世界的数据化再现,而且是大数据算法与人的意向性协同敞开的网络空间。作为大数据技术形塑的空间,“大数据-网络空间”不是固态的、稳定的、不可更改的,而是可以被技术发展与各类媒体、政党、国家等主体意愿建造、编制和构筑,即“大数据-网络空间”具有可塑造性。“大数据-网络空间”作为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传播载体和场域,同样也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大数据-网络空间”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了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可量化与可计算,实现了精准化和个性化传播。另一方面,“大数据-网络空间”亦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挑战,主要包括:大数据技术理性张扬下传播者经验的下降与自身的隐匿、数据化传播受众画像的失真、假新闻深度转向与传播生态的后真相化、资本逻辑与算法逻辑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逻辑的干扰。面对这些挑战,已有相关研究往往集中在大数据技术薄弱、西方的数据霸权和意识形态渗透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忽视了“大数据-网络空间”自身的可塑造性。“大数据-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关系不仅仅是大数据以工具性载体助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大数据-网络空间”是被技术和各种意识形态共同塑造与建构的。由此,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必然要求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如何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能力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要规避算法主导的传播方式,建构基于传播者与受众能动性的个性化传播,从而积极地影响、修正甚至改变算法推荐主导的传播内容,以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在“大数据-网络空间”的核心地位。其次,以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从而建构“主流价值算法”。主流价值算法通过纠正流量至上的价值导向以消解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空间的挤压,从根本上塑造一个正能量的“大数据-网络空间”。再次,展开数据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双维教育。通过数据素养教育提升传播者和传播受众的数据素养,同时强化大数据技术人员的意识形态教育。最后,推动大数据检测技术与平台监管齐头并进。积极研发大数据检测技术,以检测、识别和过滤虚假信息。且按照精细化、区别化的原则进行分类分级地监管各类传播媒体与平台,健全法律与行业规范的双重规制,从而有力推进“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姜杜衡[4](2020)在《人工智能科学家社会责任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进的重要推动力。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自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人工智能科学家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产生、发展的主体,肩负着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重任。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也带来种种负面影响。为了能够有效规避负面影响,使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造福于人类,需要全世界人民积极努力,使之得到控制性发展,得到合理利用。这其中,尤其需要人工智能科学家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本文就人工智能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加以研究。在绪论部分论述了选题缘由和选题目的及意义,从有关科学家社会责任的研究、有关科学家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研究、相关文件规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为五章,首先对人工智能科学家以及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深刻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等积极影响,也有存在技术失控的风险、冲击现有的社会结构、引发伦理混乱道德失范和相关犯罪案件增多等负面影响。本文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给社会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和作用,结合文献研究情况,提出人工智能科学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即伦理责任、普及教育责任、家国责任和技术发展责任,并对每种责任的依据和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阐释。并根据人工智能科学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分析了当下影响人工智能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打下基础。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现状,立足实际,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人工智能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包括加强人工智能科学家自律意识、完善伦理约束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三个部分,即树立正确名利观,加强团队协同合作;培育责任意识,增强道德责任感,树立规避风险意识;完善法律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管理与监督机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
陆赏铭[5](2020)在《归侨生计方式变迁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耿马华侨农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计方式作为一种生存手段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们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生计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方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否符合自己的生存需求。在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时,出于自身生存及发展的考虑,人们通常会改变原有的生计方式。为深入研究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与产生原因,以及探讨生计变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耿马华侨农场为调查点开展研究。耿马华侨农场前身为原国营耿马农场、咖啡农场、云丰农场三个农场组成的新国营耿马农场,1978年接收并安置从越南回来的归侨之后更名为耿马华侨农场。归侨进入农场之后,由于身份的转变,其个体化的生计方式统一为农场集体化的生计方式,因此在后来的发展中,归侨的生计就是农场的生计。在不同时期,其所选择的生计方式也不一样,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地归侨的生计方式受到一些内部或者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迁。通过研究当地归侨的生计方式及其变迁过程,展现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之下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所选择的生计方式,以及在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之后发生变迁的过程,说明变迁过程所具有的历史性和特殊性。同时分析影响当地归侨生计变迁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外部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而内部因素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的需要。农场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不同时期来自政策、市场方面的影响,还有当地职工追求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具体因素共同形成了推动其生计变迁的力量。通过探讨当地归侨生计变迁与农场经济发展的关系,找到目前存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利用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去一一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农场获得良好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认为耿马华侨农场的生计方式是历史发展选择的结果,尤其在接纳安置归侨之后,其变迁过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时期的生存环境。归侨生计方式的变迁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推动了生计方式的转型升级。耿马华侨农场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包括政策实施与管理方面、基建配套与土地方面以及人口流失与老龄化方面等现实问题,成为制约耿马华侨农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对资产进行统筹整合、建立符合市场标准的经营体系以及完善基建配套和服务等途径,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摆脱当前困境,进一步打开经济建设的发展新局面。
尹秀娟[6](2020)在《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与现实社会并存的虚拟社会,一方面承载了现实社会的部分矛盾,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发展困境和窘迫;另一方面也相对地独立于现实社会,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了形成了虚拟性、隐匿性、开放性等特点。作为人类发展空间的新拓展,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虚拟社会内部矛盾等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甚至是全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关于异化的主要思想,选取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在虚拟社会中的异化问题,作为切入点开展研究,显然是对这一背景下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自然回应。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正是在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思想的指导下,本文以虚拟社会生产资料的改变对生产方式的影响、虚拟社会实践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虚拟劳动对虚拟主体的影响作为研究的主要框架,以虚拟社会从萌芽、现阶段发展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情况作为暗线,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引领,研究了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主体对异化的扬弃、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未来虚拟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等核心问题,同时分章节地集中探讨了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虚拟社会的本质及主要特征问题、虚拟生存的价值及人类虚拟生存困境问题、虚拟社会中个人主体的异化问题、虚拟社会中虚拟主体异化的扬弃问题、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心智发展、数字劳动及人的进一步解放等问题。基于案例分析和互联网产业前景判断,在对“虚拟”条分缕析过程中,明确了虚拟社会形成的基础与条件,指出了虚拟社会的存在有其自身的规则外,它在本质上是人类用数字化的方式对现实社会的虚拟表述,是人类自身需要的技术表达。由于人类在自身发展中,还没有寻求到调节虚拟需要和现实需要矛盾的平衡机制,导致了主体发展必须面临的哲学困境、主体发展所陷入的时空困境、主体发展带来的精神困境、主体发展中的虚拟生存困境,进而产生了个体主体在虚拟社会的异化。个体在虚拟社会中异化的同时,也凸显出个体对虚拟生存的需要,彰显了虚拟生存的意义。扬弃虚拟生存中的出现的主体异化不仅需要个体在虚拟生存中强化对虚拟社会基本规则的尊重,也需要通过对虚拟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理环境、的治理来实现人的更大发展自由。而以人工智能为基本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推进人的心智发展,以及互联网共产主义的萌芽,都为人类超越虚拟提供了极大条件,为人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极大可能。
林文[7](2020)在《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主导,以后现代文化意蕴为基调,以微艺术创造为依托,彰显了当代社会独特的时代定位和审美特征,重构了人类的艺术形态、文化思维和生存方式。在微时代,人类广泛置身于赛博空间的技术与文化背景之下,运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介强化信息的发布、传播与接受,主动参与微艺术与微生活的创造,体验具体而微、微小叙事、小而美好的审美文化。在微时代审美的总体观照中,审美形式、审美感知、审美理念的变迁颠覆了传统美学观念,西方传统美学理论的阐释力在微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Web2.0及移动终端促动了人机新感性的形成,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过程碎化为互联网世界的信息碎片,生活意义的获取演变为移动网络构造的多媒体视听传播与消费,对文化的历史反思置换为感官情绪的自我满足。人类从单纯地借助媒介技术手段走向媒介化生存,因而,新媒介的应用与使用日益成为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的重要背景,深度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审美、审美体验和审美风格。微时代审美以充满鲜活生命力和感性感官满足为主要特点,既有微观、微化、个体的表征,也有经验、感知、创造共同体的生成。审美主体置身于迭变的移动互联网审美场域之中,借助微众生产、即时传播、多元互动的审美实践,推动了微时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文紧扣审美媒介化特征,将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和文化分析有机结合,通过宏观审视和微观文本相结合,考察鲜活生动的审美状况和人类审美经验,多维地透射和剖析微时代审美变迁的原因、形式、内容与影响,呈现微时代审美的新特点与新范式。论文内容将微时代的审美问题域置于四个层面进行阐释:在本体层面,审美主体的具身性与后人类转向,突显出主体性的在场以及与移动媒介的深度融合;在形式层面,微审美呈现出审美形式竖屏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视听审美碎微化、审美接受沉浸化、风格审美小众化、生活美学深层化的特质;在逻辑层面,赛博空间的技术层面、消费主义的经济层面、审美政治的政治层面,拓展了微时代审美的多元范畴与影响疆域;在价值层面,对审美秩序的失落、失序、失衡引发的审美困境进行反思。总之,微时代审美突破了高雅与通俗、公共与私人、主流与边缘的边界,强调感性经验回归并在日常生活深层渗透,在审美经验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审美主体彰显主体性和在场性,通过自主自觉地参与、分享、共情式的审美传播,建构了复杂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形态,这不仅是作为审美的人的本真意义所在,更突显出微时代审美变革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李其成[8](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韩雨江[9](2019)在《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文中认为艺术是超验的精神实验,但植根于生活本原。物质生活的每一次重大变迁,都会引发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论及20世纪中期以来对全球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生产革命,大概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数字革命”了,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影响人类历史新走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数字化”渐次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回首1952年,美国科学家、数学家、艺术家本·弗朗西斯·拉波斯基(Ben F.Laposky)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电子抽象(Electronic Abstraction)》被认为是计算机图像艺术的开始,也可以被认为是先锋计算机艺术的开端。艺术家开始尝试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艺术的新表达,并逐渐引发了当代视觉艺术的新潮流,在当代艺术的驳杂丛林中,绽放了“数字艺术”的奇葩,其中,以激发视觉审美感知为目的的“数字视觉艺术”成果最为引人注目。“数字视觉艺术”的萌芽、探索与新实验,逐渐走出了传统艺术的藩篱,对“前数字时代”的艺术实践史提出了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在创新、挑战、焦虑与再实验的摸索前行中,“数字视觉艺术”新现象为思考艺术本质提供了绝佳的案例素材,形成了卓具学理价值的艺术学前沿话题。本文以“数字视觉艺术”为第一关键词,旨在集中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究竟是不是一种颠覆了“存在决定意识”的“新物像”?具体而言,这个问题可以描述为:当代数字视觉艺术,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实践,又在何种意义上深植于生活与实践的传统?作为视觉艺术实践方式的“数字”,到底是本体和归宿,还是方式与手段?视觉艺术的“数字化”到底是在谋杀,抑或是在拯救看似无路可退,亦无路可进的当代艺术?面对数字视觉艺术的迷思与彷徨,我们应当如何扞卫人性自由创造的尊严,避免“人役于物”的“异化”结局。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按如下逻辑展开论证。首先,在第一章中追溯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在历史流变、思想演变和科学转变的语境中梳理视觉艺术这一重要转向的来龙去脉。其次,以第二章概述当代视觉艺术家以“数字化”媒介寻求传统艺术突破的努力过程,分析其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视觉艺术“数字化”的呈现成果。再次,在前述背景交代的基础上,由具体而抽象,力图概括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的两大特征——“非物质”与“无边界”,分别用第三章和第四章两章的篇幅来讨论,为本文的重点。最后,进一步提高学理站位,站在艺术哲学或美学的视角来分析数字视觉艺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以实践唯物论和人本主义的立场予以解释和应答,此为文章的难点,但也最能表达作者的观点与心声。
贺治方[10](2019)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研究》文中指出社会动员是动员主体对社会群体思想观念施加影响并采取集体行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和政治现象,在集体行动过程中,社会动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动员的构成要素包括动员主体、动员对象、动员目标、动员手段、动员载体,这些要素的互相作用决定了社会动员的效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注重动员群众,善于运用群众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政策主张。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社会动员史,社会动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依然是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效弥补了官僚体制的不足,不仅是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共识、增进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参与的有力办法,也是克服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风险和社会困境的有效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社会动员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当,也可能给社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表现为过度动员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容易成为颠覆国家政权的工具、破坏正常的官僚治理体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了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形成了以“强国家——弱社会”为特征的总体性社会,国家权力无限扩张,渗入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国家对社会的高度控制使得社会动员得以广泛开展,国家进入空前动员的状态,这种动员以政治权力和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以大规模群众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树立榜样为主要激励措施,以报纸广播为主要动员媒介。建国以后高强度的社会动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产生了积极作用,扭转了长期以来中国“一盘散沙”的现实状况,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维护了国家安全和执政地位,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热情,有效弥补了现代化初期资源不足的缺陷。但由于社会动员过程中过度重视精神的力量和集体利益,使得社会动员忽视了客观规律,破坏了社会民主法治,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逐渐从“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转变,社会动员要素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治理也从传统管制模式向现代治理模式转变,社会动员面临着转型的迫切需要。从动员主体来看,国家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力减弱、国家直接控制的社会资源减少、社会组织成为社会动员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不再是唯一的动员主体,动员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变;从动员对象来看,社会结构持续分化、社会流动加剧、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公民权利意识也迅速觉醒,使得动员对象从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从动员目标来看,思想政治领域的动员明显减少、社会动员服务于经济发展并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动员目标从国家利益向大众利益转变;从动员手段来看,减少使用群众运动的动员手段,主要通过利益引导、社会传媒、情感激发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社会动员,动员手段从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变。社会动员实现了从传统管制模式向现代治理模式的转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尽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传统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动员与现代治理也格格不入,但不可认为我国不再需要社会动员,也不可认为我国社会动员能力不足。事实上,我国依然拥有着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中国共产党依然在我国社会动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领导作用,以其强大的组织系统和严明的纪律要求拥有着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使得国家掌握了主要的动员媒介,我国社会的整体化程度依然较高使得社会动员更容易实施。但同时也要看到,社会动员在一些领域也存在着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党的权威有所下降、基层组织号召能力不强、网络社会动员乱象丛生、社会逆动员现象问题凸显等,这些是当前我国社会动员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社会动员的现代化,因此,本文最后一章对如何构建现代化社会动员机制进行了思考。第一,要构建以党和政府为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动员主体机制。要加强党和政府的能力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动员。第二,要规范社会动员的手段。坚持适度动员的基本原则,将利益诱导作为主要的动员手段,在法治规则下进行,保障公民独立自由的合法权益。第三,要高度重视网络社会动员能力的提升。具体包括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掌握网络主动权;强化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积极培育网络意见领袖,有效引导网民意见。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得出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拓展空间。
二、前进中的广西联道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进中的广西联道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有待拓展之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1.3.2 现代决策理论 |
1.3.3 现代思维科学和现代系统论 |
1.3.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概念缘起和生成根基 |
2.1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概念缘起 |
2.1.1 方法、思维和决策 |
2.1.2 决策思维方法 |
2.1.3 新时代 |
2.1.4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 |
2.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生成根基 |
2.2.1 文化滋养 |
2.2.2 理论积淀 |
2.2.3 实践基础 |
2.2.4 个人条件 |
3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构成要素 |
3.1 战略思维方法 |
3.1.1 战略思维方法是战略决策的必然要求 |
3.1.2 何谓战略思维方法 |
3.1.3 战略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2 创新思维方法 |
3.2.1 创新思维方法是非常规决策的必然要求 |
3.2.2 何谓创新思维方法 |
3.2.3 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3 辩证思维方法 |
3.3.1 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 |
3.3.2 何谓辩证思维方法 |
3.3.3 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4 法治思维方法 |
3.4.1 法治思维是依法决策的必然要求 |
3.4.2 何谓法治思维方法 |
3.4.3 法治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5 底线思维方法 |
3.5.1 底线思维方法是风险决策的必然要求 |
3.5.2 何谓底线思维方法 |
3.5.3 底线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4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构成机理 |
4.1 子方法与子方法的相互联系 |
4.1.1 哲学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
4.1.2 现实依据: 决策活动类型的统一性 |
4.1.3 具体内容: 通过不同中介实现联系 |
4.1.4 模型呈现: 直观把握联系方式和内容 |
4.2 子方法与方法系统的相互依存 |
4.2.1 子方法制约着方法系统 |
4.2.2 方法系统主导着子方法 |
4.3 方法系统与系统环境的相互作用 |
4.3.1 方法系统的环境 |
4.3.2 相互作用的条件与中介 |
4.3.3 系统环境影响着方法系统 |
4.3.4 方法系统改变着系统环境 |
4.3.5 方法系统的演化 |
5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实践运用 |
5.1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5.1.1 分析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依据 |
5.1.2 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体系 |
5.1.3 谋划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措施 |
5.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要求 |
5.2.1 运用子方法的基本要求 |
5.2.2 运用方法系统的一般程序 |
5.2.3 坚持综合运用的总体原则 |
5.3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价值 |
5.3.1 价值前提:具有价值的必要条件 |
5.3.2 价值内容:对不同主体的具体价值 |
5.3.3 价值实现: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有力武器 |
5.3.4 价值评价:方法系统不是万能的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
三、研究价值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
五、研究的方法 |
六、本文的逻辑、结构与相关问题说明 |
一、“物”的艺术出场 |
(一)混合媒介艺术中的“物” |
1.混合媒介艺术的概念辨析 |
2.混合媒介艺术的媒介之“物” |
(二)“物”的艺术出场 |
1.平面中的拼贴艺术 |
2.生活中的现成品 |
(三)“物”出场与转向的动因 |
1.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
2.现代语言论美学的转向和演变 |
3.材料的“出位”之思 |
(四)小结 |
二、“物”的艺术转向 |
(一)物的物性转向 |
1.“物”转向的哲学演变 |
2.艺术的“物性化”转向 |
(二)“物”的转向途径 |
1.媒介的功能转向:从“媒介透明论”到“物的还原论” |
2.方法与思维的转向:从“摹仿”到“格物” |
(三)“物”的迹态转向 |
1.单一材料的物性凸显 |
2.混合材料实验的迹态物化 |
(四)“物”的聚合转向 |
1.物的奇观积聚 |
2.物的诗学呈现 |
(五)非物质的物质化转向 |
1.观念的物化 |
2.人与物的共生 |
(六)小结 |
三、“物”的艺术呈现 |
(一)物的诗意——综合材料绘画 |
1.胡伟的“物墟”与“万象” |
2.非形式艺术的物质主义先锋——阿尔贝托·布里 |
(二)观念的话语——混合媒介装置 |
1.徐冰的文字艺术与《背后的故事》 |
2.盐田千春与一根线的世界 |
(三)非物质性的虚化物——新媒体艺术 |
1.实验影像艺术的先导——白南准 |
2.罗伊·阿斯科特的科智艺术与“湿媒体”艺术理论 |
(四)小结 |
四、“物”的中国表达 |
(一)物的尝试与泛化——中国混合媒介艺术的发展 |
1.物的尝试——“85美术新潮”时期的新启蒙 |
2.物的泛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艺术实验 |
(二)文化自觉与语言重塑——中国的综合材料绘画和实验水墨艺术 |
1.文化自觉——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的体系建立 |
2.语言重塑——实验水墨艺术的材料实验 |
(三)小结 |
五、“物”的语言美学特征 |
(一)走向“物性” |
(二)走向“言语” |
(三)走向“场性” |
(四)走向“文本” |
(五)走向“行为与过程” |
(六)走向“互动与关系” |
(七)相关案例分析 |
1.铅、炼金术与基弗 |
2.“物派”与“枯山水” |
(八)小结 |
六、“物”的反思与自白 |
(一)物之“思” |
1.对生命与过程的体悟之思 |
2.对“物化”生活的追问之思 |
(二)物之“言” |
1.用“自然”表现人心 |
2.用“生活”直面生活 |
(三)小结 |
结语 物与心同—:艺术唯“物”主义新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缘由与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网络空间的内在关联 |
2.1 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
2.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变迁 |
2.3 网络空间及其可塑性 |
2.4 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在关联维度 |
3 大数据技术对网络空间的形塑 |
3.1 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变革的技术基础 |
3.2 大数据技术的生产力属性与功能 |
3.3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界定 |
3.4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本质 |
3.5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主要特征 |
4 “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
4.1 “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机遇 |
4.2 技术理性的张扬与传播者的遮蔽 |
4.3 数据化受众画像的失真 |
4.4 假新闻扰乱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环境 |
4.5 政治逻辑、算法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博弈 |
5 掌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动权:提升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的能力 |
5.1 建构基于传播者与受众能动性的个性化传播 |
5.2 设计主流价值算法 |
5.3 展开数据素养与政治素养双维度教育 |
5.4 大数据检测技术与监管齐头并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人工智能科学家社会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设想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基本概念分析 |
(一)科学家 |
(二)人工智能科学家 |
(三)社会责任 |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影响 |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 |
1.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 |
2.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 |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积极影响 |
1.提高生产效率 |
2.提高生活质量 |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消极影响 |
1.存在技术失控的风险 |
2.冲击现有的社会结构 |
3.引发伦理混乱和道德失范 |
4.相关犯罪案件增多 |
三、人工智能科学家应承担社会责任 |
(一)伦理责任 |
1.责任依据 |
2.责任内容 |
(二)普及教育责任 |
1.责任依据 |
2.责任内容 |
(三)家国责任 |
1.责任依据 |
2.责任内容 |
(四)技术发展责任 |
1.责任依据 |
2.责任内容 |
四、人工智能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 |
(一)伦理责任的影响因素 |
1.功利的诱惑 |
2.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
3.价值判断的影响 |
(二)普及教育责任的影响因素 |
1.科学家自身意愿驱动 |
2.社会角色的影响 |
(三)家国责任的影响因素 |
1.政治思想影响 |
2.政府政策影响 |
(四)技术发展责任的影响因素 |
1.技术创新影响 |
2.科学文化素质影响 |
3.道德素质影响 |
五、培育人工智能科学家社会责任对策建议 |
(一)加强人工智能科学家自律意识 |
1.树立正确名利观 |
2.加强团队协同合作 |
(二)完善伦理约束机制 |
1.培育责任意识 |
2.增强道德责任感 |
3.树立风险意识 |
(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1.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
2.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归侨生计方式变迁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耿马华侨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 |
(二)西南地区边民流动史概况 |
二、学术回顾 |
(一)华侨农场归侨研究现状 |
(二)生计变迁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区域概况 |
第二节 自然环境 |
第三节 历史沿革 |
第二章 耿马华侨农场人口源流 |
第一节 人口来源 |
第二节 归侨结构 |
第三节 归侨安置 |
第三章 农场归侨生计方式及其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纯农业生产 |
一、粮食作物种植 |
二、经济作物种植 |
三、养殖业 |
四、农业生产设备 |
第二节 华侨农场时期从纯农业到工农业相结合 |
一、产业重心的转移 |
二、制糖工业的发展 |
三、工业技术的转型升级 |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下的多元混合生计方式 |
一、新作物种植 |
二、农业合作社 |
三、其他生计方式 |
第四章 影响归侨生计方式选择及其变迁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因素 |
一、地理环境影响 |
二、自然灾害影响 |
三、气候变化影响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因素 |
一、政策因素 |
二、市场因素 |
第三节 自身因素 |
第五章 归侨生计变迁与农场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生计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耿马华侨农场经济发展困境 |
一、政策实施与管理问题 |
二、基建配套与土地问题 |
三、人口流失与老龄化问题 |
第三节 经济建设与发展对策 |
一、对农场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 |
二、对资产进行统筹整合 |
三、建立符合市场标准的经营体系 |
四、完善相关基建配套和服务 |
五、小结 |
结论 |
一、生计变迁是历史发展及选择的结果 |
二、生计变迁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合力影响所导致 |
三、生计变迁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坚守与突破相融合 |
(二) 国外研究现状:思考与展望相结合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一章 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虚拟概念的发展性 |
一、哲学史上的“虚拟” |
二、虚拟社会的“虚拟” |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形成 |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发展 |
第二章 虚拟社会的本质及特征 |
第一节 虚拟社会中的人 |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关系 |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实践 |
第四节 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 |
第五节 虚拟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 |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多元性与多元性主体 |
一、虚拟社会的多元性主体 |
二、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特点 |
三、虚拟主体:主体发展的新阶段 |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困境 |
一、主体发展的哲学困境:从现实性哲学到虚拟性哲学 |
二、主体发展的时空困境:从现实社会分层到虚拟社会分层 |
三、主体发展的生存困境:现实生存还是虚拟生存 |
四、主体发展的精神困境:从主客体对立到主客体统一 |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的新机遇 |
一、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因素 |
二、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趋势 |
第四章 虚拟社会的虚拟生存 |
第一节 虚拟生存的特点 |
一、什么是虚拟生存 |
二、虚拟生存的技术化 |
三、虚拟生存的人化 |
四、虚拟生存的伦理秩序 |
第二节 虚拟生存的困境 |
一、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 |
二、虚拟生存与现实要求之间的矛盾 |
三、虚拟生存的技术性和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四、虚拟生存的不确定性及潜在危机 |
第三节 虚拟生存的价值 |
一、虚拟生存:生存的哲理新意 |
二、虚拟生存:生存的诗意栖息 |
三、虚拟生存:生存的空间正义 |
四、虚拟生存:生存的经济理性 |
第四节 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关系 |
一、现实生存决定虚拟生存 |
二、虚拟生存是对现实生存的拓展 |
三、虚拟生存不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 |
第五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 |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表征 |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特点 |
二、虚拟社会的主体与精神自我的冲突 |
三、虚拟社会的主体与虚拟劳动的对立 |
四、虚拟社会的主体与内在自我的矛盾 |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类型 |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自身异化 |
二、主体的客体化 |
三、客体的主体化 |
四、主体异化的异化 |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原因 |
一、虚拟社会的技术对主体的异化 |
二、虚拟社会政治环境对主体的异化 |
三、虚拟社会的文化对主体的异化 |
四、虚拟社会的经济对主体的异化 |
五、虚拟社会的法律规则对主体的异化 |
六、虚拟空间异化带来的主体异化 |
七、虚拟主体异化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的扬弃 |
第一节 马克思对异化的扬弃 |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规则——主体异化中对规则的尊重 |
一、交互与共享 |
二、离散与认同 |
三、适应与超越 |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治理——主体异化扬弃路径选择 |
一、虚拟社会的政治环境治理 |
二、虚拟社会的文化环境治理 |
三、虚拟社会的经济环境治理 |
四、虚拟社会的法理环境治理 |
第七章 “后”虚拟时代 |
第一节 “后”虚拟社会的哲学阐释 |
一、“后”虚拟社会与“第四世界” |
二、“后”虚拟社会对虚拟的超越 |
第二节 “后”虚拟社会人的心智发展 |
一、人工智能的本质 |
二、人工智能与人的心智发展 |
第三节 “后”虚拟社会与人的进一步解放 |
一、“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劳动 |
二、“后”虚拟社会中共产主义的萌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二)国内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三、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基本观点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微时代的存在语境 |
第一节 微时代的历史性考察和时代演进 |
一、微时代中“微”的哲学基础 |
二、微时代的媒介基础 |
三、微时代的宏观特征 |
第二节 微时代的文化基础与审美状况 |
一、微时代的文化基础 |
二、微时代的审美文化状况 |
三、微时代的媒介化审美状况 |
(一)重构:反美学的观念 |
(二)统觉:“感”美文化出场 |
(三)嵌入:屏幕美学隐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微时代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实践 |
第一节 时空重塑中的审美主体 |
一、审美主体身份 |
(一)叠加与延伸:作为用户的主体身份 |
(二)媒介与具身:作为赛博格的身体隐喻 |
二、审美主体感知 |
(一)多重自我:普遍性与认同性 |
(二)参与式审美:互动与共情 |
(三)审美心理:微小、即时、快捷 |
三、审美主体自由 |
(一)机器交互与感官自由 |
(二)审美权力与身体事件 |
第二节 审美实践的具象图绘 |
一、文字圈 |
二、图文圈 |
三、音视频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时代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媒介审美经验的三次变奏 |
一、静观:纸质媒体时代 |
二、震惊:电子时代的发生 |
三、介入:走进“第五媒体” |
第二节 微审美的文化征象 |
一、场景:碎片与生产 |
二、图像:爆震与增殖 |
三、微众:感知共同体 |
第三节 微审美的呈现方式 |
一、审美形式竖屏化 |
二、审美趣味多元化 |
三、视听审美的碎微化 |
四、审美接受的沉浸化 |
五、风格审美的小众化 |
六、生活美学深层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时代审美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赛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审美经验 |
一、虚拟环境与审美感知 |
(一)基于拟态环境的审美符号生产 |
(二)基于移动社交的审美感知空间 |
二、自媒体崛起与审美公众的话语革命 |
(一)自媒体革命及文化意义 |
(二)审美公众的经验微化 |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与审美转向 |
一、消费意识形态与审美泛化 |
(一)消费主义与文化特质 |
(二)深层审美与符号快销 |
二、微生产与资本逻辑 |
(一)微众共同体 |
(二)审美经济 |
第三节 微时代的政治样貌与审美平等 |
一、权利分解与感觉平等 |
二、审美共识与柔性政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时代审美的困境反思 |
第一节 技术审美的伦理 |
一、媒介技术对审美的超越 |
(一)工具理性与审美遮蔽 |
(二)感官改造与审美“茧房” |
二、审美空间的异化与断裂 |
(一)机器视觉 |
(二)审美迷狂 |
第二节 图像的审美危机 |
一、内涵消解与表征过剩 |
二、拒绝阐释与感觉狂欢 |
(一)乌托邦式的观看行为 |
(二)荒诞的身体美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从经典概念到现实问题 |
二、美学面向现实及未来的提问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关于论文研究概念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 |
第一节 何谓“数字”:从“原子”到“比特” |
第二节 哲学思想流变引发的艺术观念变革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发展对于艺术的启示 |
一、科技进步引发的视觉艺术革新 |
二、当代视觉艺术对于“数字”的回应 |
第二章 视觉艺术中的“数字化”呈现 |
第一节 计算机图像艺术:从“蒙娜丽莎”的数字化再造说起 |
第二节 数字摄影艺术:即时获取与无限延展 |
第三节 数字影像艺术:视觉文化转向的新奇观 |
一、影像艺术先行者白南准 |
二、史丹·范德比克的电子科技创新 |
三、用影像探索感知经验:比尔·维奥拉的超验世界 |
四、俄罗斯AES+F艺术小组:一场荒诞的生活嘉年华 |
第四节 虚拟现实艺术:超真实的沉浸式感官体验 |
一、《渗透》:夏洛特·戴维斯穿越真实与虚拟的艺术媒介 |
二、《洞穴》:丹·塞迪对柏拉图哲学观念的致敬 |
三、超越时空对话:米开朗基罗与缪晓春的《最后的审判》 |
第五节 数字互动装置:公众介入与作品重构 |
第六节 人工智能艺术:超越“人”的技术造物 |
第三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非物质”特征 |
第一节 不断被提及的“新”问题:数字化的“非物质” |
一、由工具自由引发的思想自由 |
二、凌驾于物质之上的视觉艺术 |
三、数字科技与视觉艺术的实验 |
第二节 “信息物”与“物质物”的艺术表达 |
一、虚拟的真实:无限性、非物质化的存在与虚无 |
二、交互式体验:行动与知觉的融合 |
三、无本体复制:抹杀“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鸿沟 |
第四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无边界”特征 |
第一节 对话平台的打开:创作的自由 |
一、打破观念的壁垒 |
二、拓展时空的维度 |
三、数字媒介的延伸 |
第二节 艺术跨界融合的视觉重构 |
一、跨越学科门类的艺术再造 |
二、开放艺术自身限定的场域 |
三、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无界互动 |
四、数字视觉艺术的受众审美体验 |
第五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与应答 |
第一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 |
一、当代视觉艺术的“终结” |
二、视觉艺术的数字恐惧症 |
第二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应答 |
一、扞卫艺术:数字应忠诚于艺术的本体 |
二、扞卫生活:数字记忆与艺术记忆 |
三、扞卫人性:数字艺术的人本回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 |
(二)社会动员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集体行动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动员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动员的构成要素 |
一、动员主体 |
二、动员对象 |
三、动员目标 |
四、动员手段 |
五、动员载体 |
第二节 社会动员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功能 |
一、经济功能:整合资源配置 |
二、政治功能:提升国家能力 |
三、社会功能:促进社会整合 |
四、文化功能:凝聚社会共识 |
第三节 社会动员在国家治理中的运作风险 |
一、过度动员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 |
二、容易成为攻击国家政权的工具 |
三、破坏正常的官僚治理体系 |
第二章 传统管制模式下的社会动员 |
第一节 传统管制模式下社会动员的形成逻辑 |
一、现实需要:现代化建设需要凝聚国家力量 |
二、政治优势:革命战争年代动员思维的一脉相承 |
三、组织基础:国家对社会的高度控制 |
第二节 传统管制模式下社会动员的主要手段 |
一、通过政治权力和行政命令进行社会动员 |
二、通过政党权威和政治领袖进行社会动员 |
三、通过大规模群众运动来进行社会动员 |
四、通过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进行社会动员 |
五、通过典型示范来进行社会动员 |
第三节 传统管制模式下社会动员的积极作用 |
一、巩固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执政地位 |
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三、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政治热情 |
第四节 传统管制模式下社会动员的偏差 |
一、过度强调精神的力量,忽略了客观规律 |
二、过度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 |
三、过度强调群众运动,破坏了社会民主法治 |
第三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的转型 |
第一节 动员主体:从一元性向多元性转变 |
一、国家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力减弱 |
二、国家直接控制的社会资源减少 |
三、社会组织成为社会动员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动员对象:从同质性社会向异质性社会转变 |
一、社会结构持续分化 |
二、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 |
三、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
第三节 动员目标:从国家利益向大众利益转变 |
一、思想政治领域的动员明显减少 |
二、社会动员服务于经济发展 |
三、动员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治理日趋明显 |
四、社会动员在应对公共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四节 动员方式:从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型 |
一、通过利益引导来进行社会动员 |
二、减少使用群众运动的动员手段 |
三、在法治规则下进行动员 |
四、依靠现代传媒进行动员 |
五、通过情感激发进行动员 |
第四章 当前我国社会动员能力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动员能力的影响因素 |
一、动员对象的利益获得 |
二、动员对象的参与成本 |
三、动员对象情感的激发 |
四、动员对象的整体化程度 |
五、动员主体的权威和信誉 |
六、动员主体自身的能力素质 |
第二节 当前中国依然拥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
一、动员主体:国家力量依然强大 |
二、利益导向: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
三、动员媒介:坚持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 |
四、动员对象:强调整体化的社会 |
第三节 当前中国社会动员能力不足的表现 |
一、动员主体的权威下降 |
二、基层社会动员能力不足 |
三、网络社会动员乱象丛生 |
四、社会逆动员问题凸显 |
第五章 构建现代化社会动员机制的路径思考 |
第一节 加强社会动员主体能力建设 |
一、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权威 |
二、提高基层政权的社会动员能力 |
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动员作用 |
第二节 规范社会动员手段 |
一、坚持适度动员的基本原则 |
二、社会动员必须在法治规则下运行 |
三、将利益诱导作为社会动员的主要手段 |
四、保障公民独立自由的合法权益 |
第三节 高度重视网络社会动员能力的提升 |
一、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及时掌握主导权 |
二、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 |
三、积极培育网络意见领袖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社会动员依然在国家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
(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动员进行了嬗变和转型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规范社会动员手段 |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
(一)社会动员过程中的群体心理和行为分析 |
(二)基层政权社会动员研究 |
(三)网络社会动员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前进中的广西联道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D]. 张伟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11)
- [2]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D]. 张天佐.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D]. 刘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人工智能科学家社会责任研究[D]. 姜杜衡.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归侨生计方式变迁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耿马华侨农场为例[D]. 陆赏铭. 广西民族大学, 2020
- [6]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D]. 尹秀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D]. 林文.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8]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9]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D]. 韩雨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研究[D]. 贺治方.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