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牧区区域发展条件与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特力格尔[1](2021)在《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草畜平衡现状分析 ——以家庭牧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保持合理载畜率对维持内蒙古草原草地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草畜平衡精确评价到户可为草地放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牧户是草地利用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和草畜平衡的执行者。草畜平衡政策通过实施以草定畜、保持理想合理的家畜载畜量的方法来达到草原牧区草地产草量供给与家畜饲草需求间供需平衡的目的。目前研究缺少微观尺度分析与精确评价,在牧户尺度上没能完全解释具体到户的草地载畜现状。最终结果就是牧户牲畜饲养规模根据市场和经验载畜量进行调整,其较强的主观性导致实施的草畜平衡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内蒙古东西跨度大,草原类型包括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社会经济条件及近年来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及环境退化问题,使得内蒙古牧区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的承受与抵御能力变的十分脆弱,家庭牧场草畜达到平衡与否对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中分别选取陈巴尔虎旗、锡林浩特市、达茂旗等典型旗县(市)为研究区,利用地面植被采样数据、NDVI数据、气象数据与牧户调查问卷数据,结合植被采样法、问卷调查法、遥感反演法、相关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区草畜平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现阶段部分家庭牧场牧户难以实现草畜平衡的问题提供对策建议。主要结论有:(1)锡林浩特市的户均草场面积为472.15hm2,陈巴尔虎旗户均草场面积为438.86hm2,达茂旗的户均草场面积为357.35hm2;户均实际载畜量与户均单位草场产草量情况均是陈巴尔虎旗最高、分别是491.63羊单位与2014.65kg/hm2,其次是锡林浩特市,分别为479.05羊单位与1494.33kg/hm2,最少的是达茂旗,分别为328.74羊单位与1442.41kg/hm2。陈巴尔虎旗产草量高于2500kg/hm2的面积明显大于其他两个研究区,表现出了产草量的空间上的差异性。不同草原类型研究区家畜种类均是小牲畜占比高于大牲畜占比且绵羊数占比最多,其中锡林浩特市的绵羊占比最大(86.31%),达茂旗的绵羊占比最小(73.18%),陈巴尔虎旗绵羊占比居中(83.96%)。(2)陈巴尔虎旗处于超载状态的牧户占当地调研牧户的18.5%,锡林浩特市处于超载状态牧户占当地调研牧户的35.1%,达茂旗处于超载状态牧户占当地调研牧户的32%。各草原类型区家庭牧场尺度上超载率由大到小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达到草畜平衡水平牧户占比由大到小为陈巴尔虎旗(14.8%),锡林浩特市(13.5%),达茂旗(9.7%)。载畜不足牧户占比由大到小分别是陈巴尔虎旗(66.7%)、达茂旗(58.3%)、锡林浩特市(51.4%),内蒙古三大草原类型区家庭牧场尺度草畜平衡状态为总体不超载,局部超载。(3)不同草原类型研究区载畜量与草场面积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陈巴尔虎旗与达茂旗的载畜量与补饲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草地流转因素与陈巴尔虎旗载畜量呈显着正相关。自然因素与载畜量的相关性方面虽然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但从相关系数都为正数可以看出三种草原类型区的载畜量与草场NDVI,降水量、气温与干旱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牧户认为有诸多的外界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决策和载畜量,具体可分为人口、牲畜结构、基础设施、生产方式、草场面积、政策等人为和自然因素。
哈布日[2](2021)在《内蒙古荒漠草原人地关系与生态恢复研究 ——以乌拉特后旗牧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草原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陆地面积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约40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1%。其中,内蒙古草原区域分布最为广泛,草地面积78.6万km2,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9.65%。内蒙古草原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生态防护功能区,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内蒙古牧区草原出现退化、沙化、盐碱化等“三化”的情况占90%以上,草场生产力普遍下降50%以上,草场经济和生态功能有所降低。因此研究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保护、恢复成为一个重要的现代话题。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针,运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使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方法手段,探讨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乌拉特后旗牧区近70年来人地关系演变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分析生态恶化的人文影响机制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乌拉特后旗70年来的人地关系演变经历了游牧的人地和谐阶段(50-58年)、农耕与定牧下的人地“摩擦”阶段(58年-83年)、工矿业发展为主的人地矛盾阶段(83年至今)等。(2)乌拉特后旗游牧文化的消失,放牧距离的缩短和放牧范围的缩小是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3)开垦不宜耕种的草原,一般而言,都会造成头一年打粮,第二年减产,第三年变沙梁的结局。在荒漠草原更是如此,垦荒不仅造成土地沙漠化,更消耗地下水资源。(4)水源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荒漠草原不合理的水利工程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恶性影响。
萨仁陶利[3](2021)在《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绩效评价及其优化对策 ——以东乌珠穆沁旗为例》文中指出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当前牧区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加快畜牧业发展、促进草原生态恢复、推进牧区社会改善,破解牧区“三牧”问题的重要举措。2014年,我国提出完善草原承包制度以及草牧场“三权分置”改革,随着改革的推进,牧区草场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已成为趋势,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牧民草场流转的意愿不断加强,流转模式多样化。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绩效研究可以作为草场流转是否合理,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进程是否能顺利进行的依据。本文立足于草原生态环境脆弱,牧区社会经济落后,畜牧业经营的特殊性,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典型草原区东乌珠穆沁旗为研究区,根据259份有效问卷调查,分析草场流转模式特征和形成因素的基础上,评价草场流转模式绩效,研究模式优化路径,提出优化对策。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分散牧户流转模式结构简单,而家庭牧场流转和合作社流转模式形成相对复杂,对外部条件依赖性较强。三个模式之间有2个共性因子,分别是牧户经营特征因子和政策认知度特征因子;非共性因子有7个,分别是草场流转市场特征因子、劳动能力特征因子、畜牧业生产资源特征因子、外出务工能力特征因子、户主特征因子、草场自然条件特征因子和草场区位条件特征因子,说明这些因子是导致模式分化的原因。(2)从经济、生态、社会层面进行绩效评价结果得出:家庭牧场流转模式为368.7897>合作社流转模式为334.6475>分散牧户流转模式为225.5149>企业流转模式为152.0383。从单一绩效看,家庭牧场流转模式的经济和生态绩效最高,合作社流转模式的社会绩效最高,表明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畜牧业的最优途径,也是改善草原细碎化经营的最有效方法,能够缓解草原生态失衡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3)研究模式优化路径,得出分散牧户流转模式的优化方向是对牧户加以扶持经营和鼓励加大投入,提高牧业经营效率,同时引导向规模经营主体流转,使进化成其他绩效更高的模式;家庭牧场流转模式通过合理配置牧区劳动力和草原资源,实现适度经营规模,在全旗范围内提升模式绩效;合作社流转模式是选择合理的流转方式,提高经营者素质,并实现区域特色化、多元化发展,缩小区域差异;企业流转模式的优化方向是通过草场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引进高水平经营管理团队,并与牧户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刘阳[4](2021)在《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但在此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增收速度慢、生产流通脱节、资源集聚不均衡、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不协调现象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赋能农业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如此背景下,研究和掌握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动态,同时深入挖掘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丰富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内涵-过程-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二者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2008-2018年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宏观层面,依据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得出主要结论:(1)电子商务指标体系的四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业务因素权重49.41%、环境因素19.21%、服务因素15.78%、渠道因素15.60%,渠道方面所占比重较低,通过耦合农业产业链予以优化;(2)农业产业链指标体系的三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技术因素权重53.04%、组织因素26.44%、环境因素20.52%,环境因素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投入难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3)从时间变化过程看,存在协同发展,相互映照。具体表现为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708到2018年的0.4164稳步上升,呈现出由严重不协调演变为勉强协调;2015年起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农业产业链。对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内在耦合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持续增长,趋于协调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处于低水平、高耦合、勉强调和协调状态,说明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两个子系统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是有序程度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要优化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2)短期波动,长期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得出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有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从长远看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均衡关系,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短期偏离调整修复,以增加0.13的调整力度使之回到均衡状态,发展为一个长期的、均衡的稳定系统。在微观层面,小农户占内蒙古现有91.22%,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先后两年发放问卷进行调研,提供微观数据支持。依次分析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参与变量、服务质量、交通状况和认知程度对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有显着正向影响;(2)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随着农户收入增加,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对收入的影响从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3)基于3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种植类型、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地区的差异、性别与婚姻状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有显着影响。综合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结论,探索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提出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培育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借鉴系统论思想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视作一个完整的耦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有助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的时序演化过程和内在耦合机理展开研究。
浩日娃[5](2021)在《我国牧区县域产业结构变迁及效应研究 ——以内蒙古扎鲁特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一般来看,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体现着本国或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我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寻求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县域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影响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新时期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和重要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变迁及发展水平,能够对该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和生态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草原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高度重合的区域,对其产业结构变迁及其效应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扎鲁特旗作为内蒙古33个典型牧业旗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环境优美镇,也是科尔沁草原和通辽市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更是集13个民族于一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属于我国北方典型的县域牧区。本文以扎鲁特旗为研究对象,从县域经济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视角,对其产业结构变迁及其经济与生态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法及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产业结构变迁整体呈持续稳定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发展呈倒U型曲线;产业结构变迁的生态负面影响呈上升趋势的结论。对此提出了应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需针对不同乡(苏木)镇,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规划的发展建议。本文在选题和研究视角等方面有一些新颖之处,得到的结论及提出的建议也对国内其它牧区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张思齐[6](2021)在《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广布,由于地域以及历史原因,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与速度不尽相同,各个民族都拥有自身独特的生存习惯。作为最早解放的民族区域,内蒙古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持了在近些年的高速发展。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造成了草原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原有的的畜牧养老保障能力逐渐退化。保证草原经济的发展持续与牧民老年生活安稳,维护祖国北疆区域安全稳定,就要思考解决牧区养老保障的相关问题,就必须要对现有的牧区养老保障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便解决牧区日益弱化的养老能力。怎样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根据对策培育适合牧区养老保障的相关政策,是当下牧区需要面临了重要问题。牧区对老年人保障的水平不充分与不平衡,将会影响到牧区和谐建设。从而对于牧区养老保障问题的审视,应该进行全面分析与深入思考。本文基于对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问题的全面分析结果,引入了“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并梳理了发展型社会政策发展演变与核心思想。运用文献资料、理论研究分析,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积极投资思维、预先干预视角、资产建设理念、福利的多元化理念入手,尽早的对牧区养老保障问题进行积极地干预。但当下对牧民个人能力运用不足与事后政策式的补救,仅仅依靠政府行政的强制性,以及忽视发展性政策的结合难以在根源上解决牧区养老保障问题的传统视角进行了解析,通过构建牧区养老保障制度服务体系的框架,丰富牧区养老保障的投入体系,突出牧民个人能力的培育,搭建起牧区养老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架构,从而为解决内蒙古牧区的养老保障问题提供借鉴。
乌兰图雅[7](2021)在《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各种灾害事件频发,且呈现连续重叠演化态势,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远比单一灾害事件大而深远。在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是最常见且分布最广泛的典型气象灾害,这两种气象灾害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耦合作用,其后果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以往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研究中将两种灾害结合研究的很少,大多以单一灾种的研究为主。因而结合灾情数据、干旱积雪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内蒙古牧区作为研究区,以灾害系统理论为基础理论,进行旱灾、雪灾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耦合特征研究,并对牧区减灾防灾提出针对性建议。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1978~2015年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损失年际变化呈现相同的周期性,旱灾发生1~2年内雪灾发生的连发耦合特征,旱灾损失与雪灾损失时间规律上呈现年内灾情累积放大特征。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重叠,灾情放大区主要集中在锡林郭勒盟北部;旱灾灾情严重地区为西部牧区;而雪灾灾情严重地区互补于旱灾灾情严重地区,分布在东部牧区。(2)2000~2015年内蒙古牧区整体处于轻旱状态;积雪覆盖率在10%-36%之间波动变化。内蒙古牧区除东南部牧业旗干旱较严重外,干旱强度的分布有较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由东向西干旱强度逐渐增大。内蒙古牧区中东部积雪覆盖率最高,有两个主要积雪中心,为锡林郭勒盟北部与呼伦贝尔市西部;中部积雪覆盖率稍低于中东部,但高于南部与西部;南部与西部积雪覆盖率最低。内蒙古牧区干旱强度与旱灾灾情之间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积雪覆盖率与雪灾灾情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同期干旱与积雪强度是引起旱灾、雪灾年内连发的主导因素。(3)1986~2015年内蒙古牧区承灾体脆弱度随时间变化波动且呈上升趋势。承灾体脆弱度值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牧区中东部地区,其余地区承灾体脆弱度较低。内蒙古牧区承灾体脆弱度较高的牧业旗旱灾发生后雪灾发生情况更加频繁。在长时间序列变化中2000年前旱灾、雪灾损失随承灾体脆弱度的增加而增加,2000年后旱灾、雪灾损失随承灾体脆弱度的增加而下降。(4)1986~2015年内蒙古牧区防灾减灾能力呈现显着上升趋势。防灾减灾能力值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牧区西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其余地区防灾减灾能力较低。防灾减灾能力高的地区旱灾、雪灾损失少,在长时间序列变化中随防灾减灾能力的增加旱灾、雪灾损失呈现下降趋势。(5)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重叠类型区为中部地区,旱灾为主类型区为西部地区,雪灾为主类型区为东部地区。旱灾、雪灾重叠类型区应完善气象站台、利用现代技术大力提高旱灾、雪灾监测能力。旱灾、雪灾连发,灾情被累积放大而造成巨大损失,加强饲草料基地为主的草原建设,为防灾减灾储备好饲草料。旱灾为主类型区必须在灾前完善水利设施设备,各部门与气象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合作。雪灾为主区冬春雪灾高发季节来临之前应储备好饲草料,将老弱牲畜出栏避免灾情加重,提高牧业商品率,经济有效的达到防灾减灾目的。
阿斯汉夫[8](2021)在《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自治区牧区是中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急剧增加。自然灾害有空间上的群聚性和时间上的群发性特点,由此产生的灾害损失远远超过发生单一灾害的损失。关于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以单灾种为研究对象,对于多灾种灾害群的长时间序列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分析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其受灾情况,研究不同孕灾环境、不同承灾体、不同灾情、不同防灾能力的情况下,不同灾害类型程度的耦合方式,可为内蒙古牧区各旗市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提供参考。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基础数据、2000-2019年内蒙古牧区统计年鉴社会经济数据、1900-2010年内蒙古历史自然灾害灾情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从自然灾害灾情、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能力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作为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子系统,对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子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自然灾害群类型,并建立耦合协调性模型对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地区针对性的提出防灾减灾对策。得出结论有:1.根据内蒙古33个牧业旗旱灾、雪灾、风灾、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以及灾度进行聚类分析,并将内蒙古33个牧业旗灾情分成5个类型,第一类型为旱灾雪灾为主轻灾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第二类型为旱灾洪灾为主中灾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第三类型为雪灾旱灾风灾为主中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第四类型为旱灾风灾雪灾为主重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第五类型为旱灾风灾为主重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部地区。2.选取内蒙古牧业旗地貌、土壤、植被等要素计算内蒙古牧业旗自然灾害孕灾环境敏感度。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孕灾环境敏感度中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较高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中南部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高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3.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内蒙古牧业旗防灾能力,并分为4个等级,总体上,防灾能力弱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防灾能力中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东南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防灾能力较强、强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4.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选取人口数量、大小牲畜等指标计算承灾体脆弱性;总体上,内蒙古牧业旗自然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东部地区属于农牧交错带地区,人口、牲畜数量大于西部纯牧业地区。5.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分成5个主要灾害类型的基础上,以灾情、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能力等四个指标作为自然灾害系统的子系统根据灾害类型和4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分析自然灾害子系统的特征,对各牧业旗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防灾对策。
朱晓昱[9](2020)在《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对于维护草原健康、优化土地管理、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呼伦贝尔草原区作为研究对象,解析了1990-201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规律,结合传统统计学和结构方程模型阐释了1990-201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并以陈巴尔虎旗为案例分析草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将土地利用变化与草原管理结合起来,提出草原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90-2015年,研究区耕地、林地、人工表面面积增加,草原、湿地、其他类型面积减少,其中耕地、林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其余类型相对较少。草地在1990-2000年减少面积较大,为1 309.79 km2,耕地1990-2000年增加面积较大,为1 212.08 km2,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水域面积2000-2010年下降最为明显,减少363.76 km2,人工表面面积2000-2010年增加最大,为162.52km2,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净减少213.15 km2,减幅21.52%。(2)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经济+农畜因素+气候变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农畜因素驱动占主导地位(路径系数最大为-0.84)。显着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为城镇化率(因子载荷最大为0.95)、第三产业增加值(因子载荷最大为0.83)、牲畜数量(因子载荷最大分别为0.95和0.90)。耕地和林地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分布和结构影响,草地受畜牧业因素影响明显,建筑用地受城镇化和经济因素影响较明显。(3)案例研究表明,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施以来,陈巴尔虎旗草原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其中草地放牧利用和割草利用面积分别为83.00×104 hm2和80.29×104 hm2。割草场和放牧场草原平均生物量由2010年的8.72×103 kg/hm2、7.68×103 kg/hm2,分别提高到2019年的12.93×103 kg/hm2、11.12×103 kg/hm2,草原植被长势向好。2019年,陈巴尔虎旗除宝日希勒镇外其他苏木均达到草畜平衡,宝日希勒草畜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割草地面积有限,冬春季饲草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季节性失衡。(4)研究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草地及割草地退化、人类活动增强和湿地萎缩等。本文针对草地保护与建设,提出按照“五区一带”的空间布局建议,将土地利用变化与草原畜牧业管理结合起来,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管理建议与对策,为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草原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创新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克服了传统统计方法的缺陷,同时处理潜变量及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了不同时空尺度下区域经济、农畜因素和气候变化三大土地利用驱动机制的大小和方向,定量研究了不同驱动要素间的因果关系,为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切入点。
毛义拉[10](2020)在《改善牧区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研究 ——以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各个地区都开始呈现出加速城市化的趋势。其中内蒙古地区在推进牧区新型城镇化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牧民的生活将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特别是生活环境的改变会显着影响到其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因此必须考虑牧民如何顺利进入到城镇中就业的问题。采用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可以使牧区转移劳动力掌握更多的技能,有助于在城镇中顺利就业,从而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目前虽然在牧民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展开了相关工作,但是存在职业技能培训从质量上和效率上无法与牧民的需求相契合,牧区转移劳动力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本文以纯牧业旗县——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为例,探讨改善牧区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劳动力流动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描述了苏尼特左旗牧区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发现牧区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政出多门、存在各部门相互无序竞争,就业准入制度落实不到位,培训补贴惠及面小,培训内容对牧民就择业观念和整体素质的指导少等政策方面的问题;牧民方面存在科学文化素质及非牧就业能力低,转移就业和参加技能培训的意愿不高的问题;被委托培训机构方面存在道德风险和良性的竞争环境;也有机器取代劳动力趋势越来越明显,地方规模企业少,吸纳劳动力能力薄弱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地域特点提出了完善政府、培训机构和牧区劳动力三方互动的机制,创新对培训机构的考核方式,改善补贴标准和方式,鼓励企业提供培训,加大对牧区新成长劳动力的教育投入等对策。
二、内蒙古牧区区域发展条件与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牧区区域发展条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草畜平衡现状分析 ——以家庭牧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草地放牧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草地产草量估算研究现状 |
1.2.3 草畜平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资源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2.2.1 植被数据采样 |
2.2.2 NDVI数据获取 |
2.2.3 牧户数据获取 |
2.2.4 气象数据的获取 |
2.2.5 草畜平衡模型 |
第3章 不同草原类型家庭牧场草畜现状 |
3.1 家庭牧场家畜基本情况 |
3.2 家庭牧场草地产草量现状 |
3.3 家庭牧场饲草料补充情况 |
3.4 家庭牧场草地流转现状 |
第4章 不同草原类型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分析 |
4.1 草甸草原区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分析 |
4.2 典型草原区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分析 |
4.3 荒漠草原区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分析 |
第5章 草畜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
5.1 草场载畜量影响因素分析 |
5.1.1 载畜量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5.1.2 载畜量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5.1.3 草场载畜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5.2 畜牧业生产中牧民所面临的问题 |
5.3 平衡草畜供需矛盾的对策及建议 |
5.3.1 通过补饲满足家畜生产需求 |
5.3.2 统筹草地资源并调整生态补奖标准 |
5.3.3 家畜数量和结构调整及品种改良 |
5.3.4 完善基础设施和管控价格系统 |
5.3.5 正确引导不同区域畜牧业发展方向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内蒙古荒漠草原人地关系与生态恢复研究 ——以乌拉特后旗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草原人地关系研究 |
1.2.2 草原生态恢复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理论 |
1.5.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1.5.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 |
2.3 社会经济 |
第3章 荒漠草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化分析 |
3.1 乌拉特后旗牧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分析 |
3.2 乌拉特后旗牧区人地关系演变 |
3.2.1 牧区人口变化 |
3.2.2 牧区五畜变化 |
3.2.3 土地利用变化 |
3.3 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演化 |
3.3.1 草场退化 |
3.3.2 河流断流 |
3.3.3 草原沙漠化 |
3.4 小结 |
第4章 荒漠草原生态恶化的人文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
4.1 荒漠草原生态恶化的人文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游牧文化消失的影响 |
4.1.2 山后牧区开垦的影响 |
4.1.3 水资源的掠夺式利用的影响 |
4.2 荒漠草原人地关系与生态恢复建议 |
4.2.1 因地制宜地充分发挥牧民传统生态智慧与技能 |
4.2.2 严格杜绝开垦草原,包括大面积种植饲草料等活动 |
4.2.3 依法保障荒漠草原生态用水,节约水资源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绩效评价及其优化对策 ——以东乌珠穆沁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基础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土地利用现状 |
2.2 数据来源 |
2.3 数据处理 |
2.3.1 统计数据 |
2.3.2 问卷调查数据 |
第3章 草场流转模式特征与形成因素分析 |
3.1 草场流转模式特征 |
3.1.1 分散牧户流转模式 |
3.1.2 家庭牧场流转模式 |
3.1.3 合作社流转模式 |
3.1.4 企业流转模式 |
3.2 草场流转模式形成因素分析 |
3.2.1 变量选取及赋值 |
3.2.2 形成因素分析 |
3.3 不同模式形成因素对比 |
第4章 草场流转模式绩效评价 |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 |
4.1.2 构建指标体系与指标赋权 |
4.2 草场流转模式绩效评价结果 |
4.2.1 分散牧户流转模式结果分析 |
4.2.2 家庭牧场流转模式结果分析 |
4.2.3 合作社流转模式绩效结果分析 |
4.2.4 企业流转模式绩效结果分析 |
4.3 草场流转模式绩效对比分析 |
4.3.1 不同模式绩效对比分析 |
4.3.2 不同区域绩效对比分析 |
第5章 草场流转模式优化对策 |
5.1 构建模式优化路径 |
5.1.1 影响因子的确定 |
5.1.2 通径系数计算 |
5.1.3 模式优化路径分析 |
5.2 草场流转模式优化对策 |
5.2.1 分散牧户流转模式优化对策 |
5.2.2 家庭牧场流转模式优化对策 |
5.2.3 合作社流转模式优化对策 |
5.2.4 企业流转模式优化对策 |
5.3 草场利用和保护职责落实 |
5.3.1 建立健全草场流转服务体系 |
5.3.2 规范草场流转价格 |
5.3.3 加强流转草场监管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东乌旗草场流转机制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东乌珠穆沁旗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审核和备案登记表内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 |
1.2.2 电子商务产业研究 |
1.2.3 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 |
2.1.2 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 |
2.1.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系统论 |
2.2.2 系统耦合理论 |
2.2.3 协同论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2.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理论 |
2.3.1 农业产业链理论 |
2.3.2 网络外部性和平台理论 |
2.3.3 创新扩散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和特征 |
3.1.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现状 |
3.1.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 |
3.1.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特征 |
3.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协调机制 |
3.2.1 政府机制 |
3.2.2 人力机制 |
3.2.3 产业机制 |
3.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宏观数据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 |
4.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指标的处理及权重计算 |
4.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2 耦合发展关系的描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机理分析 |
5.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5.1.1 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 |
5.1.2 耦合度的时序特征 |
5.1.3 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 |
5.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整关系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微观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及其影响 |
6.1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研究假说 |
6.1.2 研究设计 |
6.1.3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1.4 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2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 |
6.2.1 数据来源 |
6.2.2 问卷样本特征 |
6.2.3 研究方法 |
6.2.4 问卷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优化 |
7.1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延长化-纵向一体化 |
7.2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规模化-横向一体化 |
8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提高区域协同作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 |
8.2.2 提高技术因素含量,强化农民技能培训 |
8.2.3 提高组织因素含量,加入新型经营主体 |
8.2.4 提高环境因素含量,增强农业信息水平 |
8.2.5 提高农业的软实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我国牧区县域产业结构变迁及效应研究 ——以内蒙古扎鲁特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结构演进研究 |
1.2.2 产业结构变化的经济效应影响研究 |
1.2.3 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效应影响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牧区县域 |
2.1.2 牧区县域产业结构 |
2.1.3 牧区县域产业结构变迁 |
2.1.4 牧区县域产业结构变迁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县域经济理论 |
2.2.2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2.2.3 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扎鲁特旗产业结构变迁及原因 |
3.1 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3.2 产业结构变迁 |
3.2.1 1949—1986 年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
3.2.2 1987—2019 年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
3.3 产业结构变迁原因 |
3.3.1 1949—1986 年第一产业飞速发展原因分析 |
3.3.2 1987—2019 年三大产业稳定发展原因分析 |
四、扎鲁特旗产业结构变迁经济效应分析 |
4.1 产业结构变迁经济指标设定 |
4.1.1 衡量指标体系选取 |
4.1.2 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 |
4.2 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2.1 1949—1988 年灰色关联度测算 |
4.2.2 1949—1988 年灰色关联度测算结果分析 |
4.2.3 1989—2018 年灰色关联度测算 |
4.2.4 1989—2018 年灰色关联度测算结果分析 |
五、扎鲁特旗产业结构变迁生态效应分析 |
5.1 产业结构变迁生态指标设定 |
5.1.1 生态分析模型选取 |
5.1.2 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 |
5.2 产业变迁生态影响因素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分析 |
5.2.1 1949—1988 年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分析 |
5.2.2 1949—1988 年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结果分析 |
5.2.3 1989—2018 年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分析 |
5.2.4 1989—2018 年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结果分析 |
六、扎鲁特旗产业结构变迁效应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产业结构变迁整体呈持续稳定发展态势 |
6.1.2 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发展呈倒U型曲线 |
6.1.3 产业结构变迁的生态负面影响呈上升趋势 |
6.2 对策建议 |
6.2.1 应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6.2.2 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 |
6.2.3 需针对不同乡(苏木)镇,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规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发展型社会政策与牧区养老保障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概述 |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产生背景 |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产生及内涵 |
第二节 牧区养老保障的相关概述 |
一、养老保障的基本概念 |
二、牧民及牧区养老保障 |
第三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下牧区养老保障的特点 |
一、注重牧民的养老能力 |
二、提供积极的政策措施 |
三、多主体的福利责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的演变与发展性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演变 |
一、建国之初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概述 |
二、改革开放前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概况 |
三、改革开放后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概况 |
第二节 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现状分析 |
一、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特点介绍 |
二、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法规动态 |
三、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最新模式探索 |
第三节 发展性视角下牧区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一、牧区养老保障供给来源不足 |
二、牧区相关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
三、养老方式的发展性不足 |
四、牧民个体能力运用不足 |
五、畜牧产出难以满足牧民养老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农牧区养老保障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内外农牧区养老保障的发展经验 |
一、蒙古国牧民特色的互助养老模式 |
二、美国自我保障的养老保障 |
三、西藏家庭互助的养老保障 |
四、青海牧区代养服务的养老保障 |
第二节 国内外农牧区养老保障经验启示 |
一、完善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援助制度 |
二、考虑民族地区特色 |
三、扶持社区养老能力 |
四、推动多元化养老保障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问题完善对策 |
第一节 构建发展型牧区的养老保障制度 |
一、制度原则与构建目标 |
二、构建发展型政策与法律框架 |
三、构建牧区养老保障服务体系 |
第二节 构建发展型牧区养老的多元投入 |
一、建立牧区财政支持体系 |
二、发挥内蒙古北疆经济优势增加牧民收入 |
三、投资于牧民个人资产建设 |
第三节 发挥发展型牧区养老保障的牧民价值 |
一、引导牧民树立正确的养老保障意识 |
二、发挥牧区少数民族习俗的积极作用 |
三、发掘牧区潜在的人力资源 |
第四节 注重发展型牧区养老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
一、以草原生态推进牧民养老工作 |
二、完善牧区养老保障的支持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旱灾研究进展 |
1.2.2 雪灾研究进展 |
1.2.3 旱灾、雪灾关联现象研究进展 |
1.3 灾害系统理论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第3章 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灾情时空特征 |
3.1 旱灾灾情时空特征 |
3.1.1 旱灾灾情频次时空特征 |
3.1.2 旱灾损失时空特征 |
3.2 雪灾灾情时空特征 |
3.2.1 雪灾灾情频次时空特征 |
3.2.2 雪灾损失时空特征 |
3.3 旱灾、雪灾灾情耦合特征 |
3.3.1 旱灾、雪灾灾情频次耦合特征 |
3.3.2 旱灾、雪灾损失量耦合特征 |
第4章 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灾情影响因素分析 |
4.1 致灾因子与旱、雪灾灾情的关系 |
4.1.1 致灾因子时空特征 |
4.1.2 干旱与旱灾灾情的关系 |
4.1.3 积雪与雪灾灾情的关系 |
4.1.4 干旱与积雪的时空关系 |
4.2 承灾体与旱、雪灾灾情的相关关系 |
4.2.1 承灾体时空特征 |
4.2.2 承灾体与旱灾灾情关系 |
4.2.3 承灾体与雪灾灾情关系 |
4.3 防灾减灾能力与旱、雪灾灾情的相关关系 |
4.3.1 防灾减灾能力时空特征 |
4.3.2 防灾减灾能力与旱灾关系 |
4.3.3 防灾减灾能力与雪灾的关系 |
第5章 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系统区域差异分析 |
5.1 旱灾、雪灾重叠类型区特征及防灾措施 |
5.2 旱灾为主类型区特征及防灾措施 |
5.3 雪灾为主类型区特征及防灾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数据方法与研究区概况 |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区概况 |
第3章 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系统组成要素区域差异分析 |
3.1 自然灾害灾情区域差异 |
3.1.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
3.1.2 旱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1.3 雪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1.4 风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1.5 洪涝灾害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1.6 自然灾害群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2 孕灾环境敏感度区域差异分析 |
3.2.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
3.2.2 孕灾环境要素水平上的敏感度区域差异 |
3.2.3 灾害类型水平上的敏感度区域差异 |
3.3 承灾体脆弱性区域差异分析 |
3.3.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
3.3.2 人口区域差异分析 |
3.3.3 牲畜区域差异分析 |
3.3.4 承灾体脆弱性区域差异分析 |
3.4 防灾能力区域差异分析 |
3.4.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
3.4.2 防灾能力区域差异 |
第4章 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系统区域特征研究 |
4.1 自然灾害系统灾害群耦合协调性模型建立 |
4.2 自然灾害群空间分布特征 |
4.3 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 |
1.2.4 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 |
2.1.2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
2.2 研究数据 |
2.2.1 土地利用数据 |
2.2.2 野外调查数据 |
2.2.3 社会经济数据 |
2.2.4 气象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2.3.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
2.3.3 主成分分析 |
2.3.4 多元回归分析 |
2.3.5 结构方程模型 |
2.3.6 生物量估算模型与精度检验 |
2.3.7 载畜量计算 |
第三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3.1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
3.1.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
3.1.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
3.2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动态分析 |
3.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 |
3.2.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
3.3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
3.3.1 1990-2000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3.3.2 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3.3.3 2010-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3.3.4 1990-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4.1 社会经济状况动态分析 |
4.1.1 人口因素动态 |
4.1.2 经济因素动态 |
4.1.3 畜牧因素动态 |
4.2 气候因素动态分析 |
4.3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4.3.2 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
4.3.3 草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
4.3.4 林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
4.3.5 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
4.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的统计分析 |
4.4.1 多元线性回归 |
4.4.2 主要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5.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5.1.1 研究假设与样本选择 |
5.1.2 测量指标的选取 |
5.1.3 模型的建立 |
5.2 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
5.2.1 模型的识别 |
5.2.2 模型的拟合检验 |
5.2.3 模型的修正 |
5.3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5.3.1 研究假设的检验 |
5.3.2 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
5.3.3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
5.4 呼伦贝尔草原区和纯牧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
5.4.1 研究假设的检验 |
5.4.2 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
5.4.3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
5.5 不同时期呼伦贝尔草原区和纯牧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
5.5.1 2000-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
5.5.2 2010-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土地利用的草原管理案例分析 |
6.1 案例研究区选取 |
6.1.1 案例研究区概况 |
6.1.2 案例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
6.2 土地利用和草地利用分析 |
6.2.1 土地利用变化 |
6.2.2 草地利用现状及生产能力 |
6.3 草畜平衡状况分析 |
6.3.1 牲畜数量变化 |
6.3.2 载畜平衡情况 |
6.4 .草原管理建议 |
6.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2 管理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
7.1 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原因 |
7.1.1 草地退化现象仍然存在 |
7.1.2 天然割草地退化严重 |
7.1.3 湿地面积萎缩明显 |
7.1.4 人类活动强度增加 |
7.2 土地合理规划建议及对策 |
7.2.1 土地规划基本原则 |
7.2.2 土地规划建议 |
7.2.3 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政策建议 |
7.2.4 可持续发展工程措施的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呼伦贝尔草原区数据源与预处理 |
1.1 遥感数据源 |
1.2 预处理 |
1.2.1 大气校正 |
1.2.3 正射校正 |
1.3 基础地理数据 |
附录B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
2.1 土地利用分类流程 |
2.1.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定义 |
2.1.2 建立解译标志 |
2.1.3 面向对象分类技术 |
2.1.4 分类后处理方法 |
2.1.5 变化监测 |
2.1.6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精度验证 |
2.2 野外调查数据 |
2.2.1 土地利用类型地面核查点布设 |
2.2.2 土地利用地面核查流程 |
2.2.3 野外调查样点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改善牧区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研究 ——以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研究现状 |
1.3.2 现有研究述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1.4.2 劳动力流动理论 |
1.4.3 公共治理理论 |
1.5 特色与创新点 |
2 苏尼特左旗牧区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
2.1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概况 |
2.1.1 旗域概况 |
2.1.2 全旗牧区劳动力情况 |
2.1.3 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
2.2 苏尼特左旗政府部门管理现状 |
2.2.1 当前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
2.2.2 培训主体及流程 |
2.2.3 培训费用方面 |
2.2.4 培训人数及专业设置 |
2.3 培训机构现状 |
2.4 牧区转移劳动力现状 |
2.4.1 问卷设计 |
2.4.2 样本概况与特征 |
2.4.3 对培训的认知、评价及需求情况 |
2.5 政府培训各主体间实然关系 |
2.5.1 政府与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 |
2.5.2 政府与牧区转移劳动力之间的关系 |
2.5.3 培训机构与牧区转移劳动力之间的关系 |
2.5.4 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 |
3 牧区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制约因素及成因 |
3.1 政府部门组织实施方面 |
3.1.1 地域环境对培训工作的制约 |
3.1.2 政策环境对培训工作的制约 |
3.2 培训机构方面 |
3.2.1 缺乏良性竞争关系 |
3.2.2 生源短缺 |
3.3 牧区转移劳动力方面 |
3.3.1 非牧就业的市场表现和脆弱特征 |
3.3.2 培训投资决策的首要制约因素 |
3.4 牧区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3.4.1 培训机制不健全 |
3.4.2 培训三方职权责设定不清晰 |
3.4.3 转移劳动力自身素质影响培训效果 |
3.4.4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能力薄弱 |
3.4.5 培训机构办学质量不过硬 |
4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1.1 各培训主体组织开展参与培训的实际情况 |
4.1.2 政府培训各主体间关系困境 |
4.1.3 导致政府培训困境的原因 |
4.2 政策建议 |
4.2.1 完善培训三方互动机制 |
4.2.2 创新培训补贴和考核方式 |
4.2.3 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提供培训 |
4.2.4 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探索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
4.2.5 完善信息服务,加强培训管理,规范劳动力市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苏尼特左旗牧区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访谈提纲 |
附录B 苏尼特左旗牧区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访谈人员名单 |
附录C 牧区转移人口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D 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工种)分类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内蒙古牧区区域发展条件与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草畜平衡现状分析 ——以家庭牧场为例[D]. 特力格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
- [2]内蒙古荒漠草原人地关系与生态恢复研究 ——以乌拉特后旗牧区为例[D]. 哈布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绩效评价及其优化对策 ——以东乌珠穆沁旗为例[D]. 萨仁陶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D]. 刘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5]我国牧区县域产业结构变迁及效应研究 ——以内蒙古扎鲁特旗为例[D]. 浩日娃.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内蒙古牧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 张思齐.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研究[D]. 乌兰图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8]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D]. 阿斯汉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9]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朱晓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改善牧区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研究 ——以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为例[D]. 毛义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