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作物性别能增产(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1](2021)在《新疆棉田生物肥料技术补偿的农户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
张培鸽[2](2021)在《保护性耕作对农户的增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岳佳[3](2020)在《家庭农场参与契约农业对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农户长期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行为,导致我国耕地质量破坏严重,改善农户农业生产行为,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家庭农场作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最适宜的主体,积极引导家庭农场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保护我国耕地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科学的手段。鉴于此,本研究在梳理总结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以1706个种植业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构建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家庭农场参与契约农业对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大小和方向,结论如下:第一,家庭农场参与契约农业是促进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因素,与未参与契约农业的家庭农场相比,参与契约农业的家庭农场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率要提升19.5%;第二,分地区来看,发现中部地区家庭农场参与契约农业对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影响次之,东部地区相比之下影响最小;分作物来看,种植粮食类家庭农场参与契约农业对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要明显大于种植经济作物类家庭农场;第三,农场主参加土肥培育技术培训、从事农业规模经营年限、主要从业经历、农场具有完整的日常收支记录、土地未来扩张意愿和购买过农业保险都会显着的影响家庭农场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于上述结论,针对如何促进和规范家庭农场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第一,政府或相关农业部门单位应该加快建立健全契约农业参与机制,更加规范契约双方农业生产协议,充分发挥好契约农业的福利提供和约束作用,促使家庭农场积极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第二,政府要继续加大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契约农业参与的扶持和鼓励,同时也要加强种植玉米和经济作物的家庭农场契约农业参与的扶持力度,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种植玉米和经济作物家庭农场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率;第三,更大程度的提升家庭农场资源禀赋水平,家庭农场资源禀赋水平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了农业生态化经营的发展水平。此外,还可以采取类似互联网传播等措施来加强家庭农场生态经营的认知水平,促进家庭农场积极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王莉莉[4](2020)在《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文中认为座落于吕梁山地区的兴县曾在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时期被誉为晋西北的“小延安”,其连续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和国共内战时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15年的发展历程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改革政策及实践努力。本文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兴县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历史进程,并注重从细节出发再现历史真相,探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如何组合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本文共分六部分4章内容,具体分述如次:绪论部分叙述了本文研究缘起,梳理了学界先前相关研究状况,阐明了研究内容与方法,介绍了运用的基本资料情形。第一章和第二章梳理了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行途进路,认为新中国初期兴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是与晋绥边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一脉相承的,其间经历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发展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最终组织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第三章阐述了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过程,认为随着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日益复杂化和高级化,其生产方式亦发生了改变,即互助组阶段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初级社从临时包工到常年包工、高级社从“三定”包工到劳动定额管理且农田劳动生产随之更有计划性。第四章讨论了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情形,认为收获物分配关切农民一年收入及一家人生活水平,且是农民参与互助合作组织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在工分制中,一个合理的评工记分方式至关重要,它是公平等价交换的关键。结语部分是全文总括,认为兴县地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始终在党或国家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推进,但有其自身发展的特色和逻辑。首先,兴县的互助合作运动具有先行性,初级农业合作社作为个体经济迈向集体经济的重要步骤,其典型模式在兴县得到较早的探索与实践。其次,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具有可实践性,不断完善的制度安排和有效发力的政策执行决定了互助合作运动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说,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初衷在于解决农户生产中的困难,此乃生存需要,而最终实现的个体所有制经济向集体所有制经济过渡则是生活需要,无论农民出于何种动机加入合作组织;农户之间互补不足是双赢,集体利益与个人需求达成统一更是双赢,两者共同建构了兴县农业互助合作中的互利双赢关系。
傅安国[5](2020)在《脱贫内生动力的结构、机制与治理 ——基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扶贫工作是一项涉及内外资源配备的系统性工程,除了关注外部资源外,还要在心理资源上下功夫。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脱贫攻坚这一大背景下,脱贫内生动力这一关键心理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扶贫相关议题亦备受关注。心理精准扶贫的本质是,针对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有的放矢地激发其积极主动的内生动力,构建从下到上的长效脱贫动力机制,以打牢乡村振兴的基础。本文以脱贫内生动力这一中国化的心理学概念为切入点,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提出并廓清了脱贫内生动力“三因素洋葱模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心理测量学的原则,编制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脱贫内生动力量表》。同时,基于内生和外生融合的视角,建立一个整体分析框架,建构出“世代贫困家庭的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并按照“探究脱贫内生动力机制——探明个人动力核心要素——厘清主要社会心理动力因素——廓清关键家庭心理动力因素——提出基于心理扶贫的治理建议”的逻辑开展研究,当整体内生动力资源(个人心理动力、社会心理动力、家庭心理动力)与外在扶持资源形成合力,才能使家庭跳出世代贫困的陷阱。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方法,考察了脱贫内生动力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肇因,为后续开展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量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框架。研究发现,以消极的价值观、消极的自我观和被动脱贫的行为倾向为主体的个体心理动力“三因素洋葱模型”是世代贫困个体的消极内在驱动力,这一结构机制在编制量表的过程中亦得到验证;作为社会心理动力的控制感缺失是引致世代贫困个体内生动力匮乏的重要诱因,缺少市场理性及扶贫的运动式治理是造成贫困个体控制感缺失的外部肇因;家长亲职能力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培植子代内生动力的过程中起着中间作用。(2)核心内因影响脱贫内生动力的研究。在实验中,采用自编短文激活被试的补偿性刻板印象,发现系统公正动机引发的补偿性刻板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个体的社会公平感。大众传媒可能在下意识的营造一种补偿性刻板印象,即“穷人是好的,富人是坏的”,这抑制了个体的脱贫内生动力。(3)重要社会心理动力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研究。以农村扶贫团队(国企+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层次阶层线性模型对领导-部属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扶贫干部的时间紧迫感、LMX均对脱贫内生动力产生正向影响,扶贫干部的时间紧迫感亦会增强LMX对内生动力的正向影响。(4)关键家庭心理动力对脱贫内生动力的作用机制研究。以贫困县的大样本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探明,家长亲职能力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和子女脱贫内生动力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家长亲职能力的两个维度,即家长实质陪伴的中介作用大于家长给予关注的中介作用。(5)脱贫内生动力的多维治理启示。心理精准扶贫是构建长效脱贫动力机制的关键路径。本文提出心理扶贫的政策设计和队伍建设等治理策略,这是政府层面的着力点;建议从现代性的视角出发,培育贫困人口的现代性心理及市场理性,这是社会层面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针对贫困个体的内生动力匮乏,进行教育干预、完善家庭功能是培育脱贫内生动力并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对策。
徐婷[6](2019)在《肥料革命 ——集体化时期山西农业生产中的肥料问题研究(1949-1962年)》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而肥料又是粮食的基础,因此肥料无疑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社会生产水平制约,国家为农业生产供应的商品肥料基本上处于“寅吃卯粮”的状况,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贯彻以农家肥料为主的方针,引导农民进行积造肥料。集体化时期的农业生产的肥料问题是在“革命与生产”政治话语的背景下围绕农家肥的积造投问题展开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大跃进”时期,山西省通过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将农民组织起来,分区对农业进行指导,因地制宜的提高粮食产量;第二阶段是“大跃进”时期,为了紧跟中央形势,实现粮食的持续跃进,山西各人民公社将积肥、造肥问题摆在了农事活动的首要地位;第三阶段,1960年冬到1962年,为了解决社员向农业社投肥中的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山西各地实行了基本投肥制度,标志着积肥制度走向制度化,随之政府将积肥的重点转移到农业投资和肥料技术的现代化革命上,兴办了许多化肥工业。本文致力于探讨集体化时期国家在号召农民进行积肥、造肥和投肥的历史进程中,对农业、农村、农民产生的实际影响以及国家、技术干部、农民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生成图景。
王宝宜[7](2019)在《时空视角下的农村环境污染研究 ——基于关中D村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农村地区的环境抗争事件屡屡发生,不断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农村生态自然景观、威胁农民生命健康的农田污染和水环境污染、恶劣的农业生产环境、城市污染转移和带来的超负荷的农村生态代谢系统等现象,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今,农村环境污染是“美丽中国”建设规划中亟需克服和解决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美丽乡村”建设和治理的重要口径,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缘起于笔者在2017年暑假对D村的环境群体性抗争事件的关注和实地调研,开始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带着一个问题意识:农村环境污染是怎么产生的?试图去追溯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力图找到合理化的解释。时间和空间成为透视现代社会的窗口,本研究透过时空视角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把握农村社会发展的时空变化和时空结构,试图描述污染的存在,揭示导致污染产生的背后原因,分析污染生产的逻辑,呈现污染的后果。在研究内容方面,笔者选定陕西关中D村为个案研究对象,运用时空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对该问题进行解构。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描述D村环境污染现状,呈现其时空变迁轨迹。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无结构式访谈法、问卷法和文献法为农村环境污染的时空描述做详细的实证资料。本研究的第二部分,运用时空特性对污染在时间历史中存在状态的变化特点和其在生态代谢中的关系转变方式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发现,D村环境污染经历了“时空统一”到“时空分离”再到“时空重组”(即污染爆发后出现的群体性抗争)三个阶段,“垃圾处理厂”的出现是农村生态循环系统打破的标志,此时城乡环境空间正义失衡,加剧农村环境污染。最终导致污染矛盾的爆发。在污染的群体性抗争事件的起源和发展中,可以看到话语建构对污染再生产的影响,以及村民的环境参与。本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对农衬环境污染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时空影响因素进行社会学解释。研究发现,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时空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观念因素,这四大因素在时空的交织中不断相互作用最终从不同的层面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生产和再生产。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做进一步反思并提出建议。最后,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治理,笔者提出了三种可能的实现路径:一转变政府环境责任:从环境管理到环境治理转型。二转变农业生产发展观:从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转变。三转变农民环境意识:由环境感知到环境参与的意识转变。
曾宪海[8](2017)在《广东不同地区油棕产量相关性状比较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粮油争地”矛盾导致我国食用油生产长期不足,因而不得不大量进口植物油脂,其中年进口棕榈油约600万吨。油棕(Elaeisguineensis Jacq.)是世界上单产、总产最高的油料作物,被誉为“世界油王”,也是我国拟重点发展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棕是典型的热带植物,而我国热区地处热带北缘,环境复杂多样,风、寒、旱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发展适合我国热带北缘环境特点的油棕栽培技术,本小组开展了系列研究。本研究是在广东新引种油棕种植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深圳、东莞、茂名、化州、湛江和雷州6个有代表性区域的油棕居群中38株油棕大树优株开展了连续5年的野外定点观测,通过开发出油棕EST-SSR分子标记对种质来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验证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比较了油棕生长、产量组分性状,抗寒力,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所在地气象要素、土壤特性等因素,以及影响油棕产量和抗寒力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初选抗寒高产油棕优株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分析了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和油棕EST-SSR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个地区新引种的油棕同源性很高,无明显地区性聚类情况,与引种调查结果吻合。2.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评价了油棕抗寒力并筛选出抗寒居群和优株。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抗寒力鉴定指标,比较了油棕优株及居群之间的抗寒力差异及其与生长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优株及居群之间的抗寒力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并初选出深圳居群的SZ7为抗寒植株(-6.19℃),东莞居群为抗寒居群(-5.44℃);(2)优株及居群的抗寒力与果穗重量呈显着正相关。3.正常果实重量和果穗重量等是评价油棕单产的重要指标。对6个油棕居群38株优株的18个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5年定点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性状株间差异明显,部分性状居群和年度差异显着;(2)植株的正常果实重量(ANFW)和果穗重量(ABW)分别与鲜果实产量(NFF)和鲜果穗产量(FFB)极显着正相关且有最大的正的直接影响,是单株产量的决定因子,并依此筛选出植株MM3和MM5分别作为高产NFF(44.33kg/株/年)和高产FFB(115.44kg/株/年)单株,选择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3)群体的正常果实数量(ANNF)和果穗败育率(ABR)分别与NFF和FFB显着正、负相关性且有最大的正、负直接影响,是群体产量的决定因子,并依此均筛选出化州居群作为高产NFF(20.50kg/株/年)和高产FFB(61.38kg/株/年)居群,其中NFF选择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4.有效积温等气象要素是影响油棕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子。比较分析了 6个地区16年的6个气象参数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年≥10℃有效积温是果穗数量、果实总数量、正常果实数量、果穗比和鲜果实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效积温高时,果穗、果实数量以及果穗比高,鲜果实产量高;年均温对叶片生长量(FP)和稔实率(FCR)均有决定性影响,年均温高果穗稔实率高,而叶片营养生长受抑制;年最低温是花性别比(SR)的主要影响因子,且与SR密切正相关,年最低温较高有利于提高雌花序比例;最冷月均温对雌花败育率影响最大且有正的直接影响;年日照时数对果穗败育率、花果数量、果穗重量和鲜果穗产量有决定作用和极显着正相关性,日照时数高时,果穗败育率高、花果数量少、果穗小,从而导致了鲜果穗产量下降;年降雨量是正常果实重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且有正的直接影响。5.土壤质地和速效钾含量等土壤特性对油棕生长和产量有较大影响。比较分析了 6个地区4年的7个土壤特性参数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砂量对雌花败育率、稔实率、果粒重、正常果实重量和鲜果实产量有决定性影响和显着正相关,适宜的土壤质地对降低雌花败育率、提高鲜果实产量等有重要作用;速效钾对提高果穗重量的影响最大,而速效磷则相反;硝态氮对叶片生长量有决定影响和显着负相关,硝态氮含量高不利于叶片生长;铵态氮对果实总数量和正常果实数量有决定影响和显着正相关,铵态氮含量高能提高成果数量;pH值是花性别比(SR)的决定因子,其次是铵态氮,较高的pH值和铵态氮含量均有利于雌花序比例的提高,且两者在调控SR方面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有机质对果穗数量和果穗败育率有决定作用和显着负相关,但对叶片生长量有最大的正的直接影响,表明有机质主要满足营养生长而不是生殖生长。6.有效积温、速效钾和上角质层厚度等是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因子。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抗寒力鉴定指标,比较分析了气象要素、土壤特性和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对油棕抗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10℃有效积温与LT50呈显着正相关且有决定作用,有效积温低有利于选出抗寒力强的油棕种质;(2)土壤速效钾含量高对降低LT50、提高油棕抗寒力具有决定作用,而速效磷则相反;(3)叶片上角质层厚度较大对油棕抗寒力提高具有决定影响。7.广东现存新引种的油棕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为我国油棕种植提供了有益参考。综合分析表明,现存油棕优株能在年最低温4.63~6.03℃,年最冷月均温14.15~15.15℃,年≥10℃有效积温8219.38℃~8532.03℃等气候条件下以及在弱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条件下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并在粗放抚管条件下年产果穗和果实产量达71.89kg/株和20.50kg/株。
王桂荣[9](2017)在《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及推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省位于我国缺水最严重的海河流域,是华北地区地下水严重漏斗区,可用水量只有世界平均用水量的1/28。农业是河北省用水量和耗水量最大的产业,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但农业灌溉存在灌溉水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低和用水浪费严重问题,呈现“短缺-超采-低效-浪费”的现状。为解决农业节水问题,农业科技人员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经过10多年的研发,构建了一系列的种植业高效用水模式。本文选择典型的粮食、蔬菜、果树高效用水技术模式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对其技术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以及农户采纳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对河北省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进行效益评价。其中,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8412.18元/公顷、5699.3元/公顷、1352.56元/公顷,综合效益为15464.04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1876.59%、34.46%、8.65%、49.92%;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1073.07元/公顷、1495.71元/公顷、126.14元/公顷,综合效益为2694.92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24.19%、9.38%、0.78%、8.35%;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876.76元/公顷、743.06元/公顷、1691.61元/公顷,综合效益为3311.43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99.74%、7.55%、12.82%、26.88%;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5239.92元/公顷、4630.59元/公顷、216.96元/公顷、综合效益为10087.47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2.33%、6.46%、2.45%、3.3%;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10591.42元/公顷、8729.63元/公顷、313.71元/公顷,综合效益为19634.76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52.81%、29.96%、11.22%、37.77%;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2172.92元/公顷、3451.23元/公顷、75.17元/公顷,综合效益为5699.32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3.69%、13.27%、1.23%、5.83%。其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得出,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分别为0.863、0.907、0.912、0.834、0.692、0.825,都存在一定的技术效率非有效性,存在技术模式生产要素投入配置不合理,规模与投入产出不相匹配的现象。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优势未完全发挥,存在着较大的技术效率改进空间,潜力有待挖掘。从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技术效率主要受技术培训的影响;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主要受经营面积、增加投资、技术培训、参加保险和土地细碎化程度的影响;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技术效率主要受户主年龄、技术培训和经营面积的影响。其中,技术培训是影响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第三,以小麦玉米三大高效用水技术模式为例,基于结构方程对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得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技术模式综合效益均有正向作用,其中社会效益对其作用最大,影响系数达到0.369;生态效益影响系数为0.190;经济效益影响系数为0.169。说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技术模式的综合效益作用较大。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看,三者呈相互促进关系。三种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优势在于省工、省水、省肥、省药。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更加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和肥料的利用;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更加注重对中低平原浅层咸水的利用开发,避免大量开采地下水;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更加注重作物潜力的开发,利用两年三熟代替一年两熟制度,土地修养生息的同时,发挥对雨水利用。三种技术模式各有优点,同时三种高效用水技术模型结合两晚技术,提高了作物产量,对地区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第四,分析了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校用水技术模式推广现状、途径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小麦玉米为例,运用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采用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技术模式属性特征不同,同一因素对农户采用不同类型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影响差异明显。受教育程度、对技术模式了解程度、是否省肥和减少成本的认知、是否参加技术培训、是否需要政府补贴对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采用呈正向影响,而土地细碎化程度、是否省工的认知对其采用呈负向影响。户主年龄、经营规模、耕地细碎化程度、对技术模式了解程度、是否省工和减少成本的认知、是否需要政府补贴对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的采用起到正向影响,而家庭总收入、是否增加产量的认知对其采用呈负向影响。户主年龄、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土地细碎化程度、了解技术模式、是否增加产量的认知对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的采用起到正向影响。是否省水的认知对三种技术模式采用的影响不显着,说明农民对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节水功能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只考虑了其他因素。技术培训对三种技术模式的采用都起到正向影响。最后,从简化技术模式,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加强针对性技术培训,创造技术传播氛围;用好技术补贴和保险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牵住水价改革牛鼻子,提高技术传播效率;加强管理组织建设,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以上途径,为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推广,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经济价值奠定基础。
赵莉[10](2016)在《转基因农产品供给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监管研究 ——基于标签、定价与信用决策的分析》文中指出自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迅速增加。2014年全球转基因的种植面积已从商业化伊始的170万公顷增长至1.8亿公顷,扩大了100倍以上。当前,中国已种植了39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全球排名第六。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得以迅猛发展的同时,转基因农产品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上体现的不对称性引发了公众的争议,强烈要求政府能承担起监管转基因农产品的责任。论文基于转基因农产品的发展态势、社会认知及监管需求,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获取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产品和非转基因农产品的拍卖竞价数据,以标签为导向,从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角度满足消费者的监管需求,以消费者福利最大化为立足点,分析转基因农产品的标签政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从动态博弈视角探究转基因农产品企业与非转基因农产品企业的定价策略及完美贝叶斯分离均衡,以寻求依靠市场力量实现监管目标;然后从激励相容视角剖析转基因农产品生产者的信用决策机理,试图从经济学角度营造激励相容条件,促使转基因农产品企业的理性选择转为诚信生产,进而有效控制生产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落实消费者的监管需求;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首先,在介绍了转基因农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情况以及美国、欧盟和中国的监管政策后,依据《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2010-2014年期间重要报纸有关转基因农产品的报道,揭示转基因农产品有关争论背后的事实,探索消费者对政府监管的需求。其次,运用经济学实验数据,通过结合Matlab数值拟合与极大似然法估计出消费者对转基因苹果的态度的概率密度函数,模拟结果表明修正的K分布优于以往文献中常设定的均匀分布。继而计算消费者在自愿标签政策和强制标签政策下的福利差异。研究发现:当市场分离成本较高时自愿标签政策显着优于强制标签政策;当市场分离成本较低时,强制标签政策未能如预期般的优于自愿标签政策。再次,基于信息不对称和科学不确定,构建一个典型消费者和双寡头厂商的动态博弈,采取逆向归纳法先以效用最大化为原则求解消费者问题,再依据利润最大化为原则求解生产者问题,进而求解该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分离均衡,并分析双寡头农产品企业的定价策略。结果显示:存在两个完美贝叶斯分离均衡,且转基因农产品价格显着低于传统农产品的均衡价格,而转基因农产品厂商与传统农产品厂商定价策略呈策略互补。当传统农产品均衡价格低于基本效用时,较高的转基因农产品价格与传统农产品价格组合为最优的完美贝叶斯分离均衡;相反,则较低的转基因农产品价格与传统农产品价格组合为最优的完美贝叶斯分离均衡。实际上,当传统农产品与转基因农产品之间的差异度足够大时,转基因农产品价格将高于基本效用,此时最优的完美贝叶斯分离均衡为较低的价格组合。最后,构建一个应用性更为广泛的委托代理模型,将政府监管密度、消费者维权意识、供应链诚信状况和追溯体系精确度等考虑在内,然后聚焦转基因农产品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探讨如何缓解因生产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引致的农产品安全问题。研究显示:促进激励相容机制的实现,可以采取加大政府监管密度与力度、提升供应链诚信水平和消费者维权意识以及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等手段。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在研究中国转基因农产品标签政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时,运用修正Kumaraswamy分布替代以往文献中普遍使用的均匀分布函数,而且强制标签政策与自愿标签政策下的修正Kumaraswamy分布函数形式是根据实际的拍卖数据模拟得出,而不是像以往大多数文献假设两种政策下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产品的态度遵循同一个均匀分布;在研究双寡头农产品厂商的定价策略时所构建的典型消费者模型中考虑了转基因农产品具有的科学不确定性,并将科学不确定性简化为一种具有既定期望和方差的风险;在研究政府监管、消费者维权对农产品企业的信用决策的影响时所构建的委托代理模型中将政府监管密度、消费者维权意识、供应链诚信状况和追溯体系精确度等考虑在内。
二、控制作物性别能增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控制作物性别能增产(论文提纲范文)
(3)家庭农场参与契约农业对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难点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难点 |
2 文献回顾 |
2.1 关于契约农业参与的研究 |
2.1.1 关于契约农业参与与契约双方利益的相关研究 |
2.1.2 关于契约农业违约行为的相关研究 |
2.1.3 关于契约农业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4 关于契约农业参与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 |
2.2.1 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实施效果研究 |
2.2.2 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3 关于家庭农场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相关研究 |
2.3 综合述评 |
3 相关理论基础与影响机理分析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契约农业参与 |
3.1.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3.2 研究理论基础 |
3.2.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2.2 农户行为理论 |
3.2.3 契约农业参与对家庭农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机理分析 |
4 家庭农场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现状分析 |
4.1 样本农场基本特征状况 |
4.2 不同特征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差异分析 |
4.2.1 契约农业参与状况与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 |
4.2.2 农场主特征与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 |
4.2.3 农场特征与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 |
4.2.4 经营特征与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 |
5 家庭农场参与契约农业对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选取 |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1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5.2.2 共同支撑假设与平衡性检验 |
5.2.3 平均处理效应 |
5.2.4 异质性分析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运用的资料 |
第一章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上) |
第一节 农村旧有的各种劳动互助形式 |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 |
第三节 解放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 |
小结 |
第二章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下) |
第一节 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合作组织 |
第二节 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 |
第三节 高级社: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 |
小结 |
第三章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 |
第一节 互助组: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 |
第二节 初级社:从临时包工到常年包工 |
第三节 高级社:从“三定”包工制到劳动定额管理 |
小结 |
第四章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 |
第一节 互助组的收益分配方式 |
第二节 初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 |
第三节 高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脱贫内生动力的结构、机制与治理 ——基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及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需要视角的动机理论 |
2.1.2 认知视角的动机理论 |
2.1.3 进取人格视角的动机理论 |
2.2 文献综述与探讨 |
2.2.1 文化致贫的研究 |
2.2.2 结构致贫的研究 |
2.2.3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 |
2.2.4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
2.2.5 研究评述及整合视角 |
第3章 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 |
3.1 质性探究的目的 |
3.2 质性研究的方法 |
3.2.1 研究取样 |
3.2.2 资料搜集 |
3.2.3 资料分析 |
3.2.4 理论模型构建 |
3.2.5 信度和效度检验 |
3.3 研究结果 |
3.3.1 内生动力及其关键外因的构成 |
3.3.2 世代贫困个体内生动力匮乏的心理机制:“三因素洋葱模型” |
3.3.3 世代贫困家庭的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 |
3.4 脱贫内生动力的心理机制及其关键外因 |
3.4.1 个体内生动力的心理机制:“三因素洋葱模型” |
3.4.2 影响个体内生动力的外部肇因及其心理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脱贫内生动力的量表开发与测度 |
4.1 脱贫内生动力初始量表的题项确定 |
4.2 脱贫内生动力结构的探索 |
4.2.1 样本与方法 |
4.2.2 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过程 |
4.2.3 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 |
4.3 脱贫内生动力结构模型的验证 |
4.3.1 验证性因素分析实施方法 |
4.3.2 构想模型的检验 |
4.3.3 竞争模型的比较 |
4.4 脱贫内生动力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1 样本与方法 |
4.4.2 分析与结果 |
4.5 脱贫内生动力量表开发的意义探讨 |
4.5.1 三因素洋葱模型的确证 |
4.5.2 脱贫内生动力的理论内涵 |
4.5.3 脱贫内生动力与相关理论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补偿性刻板印象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5.1 价值观是脱贫内生动力的核心要素 |
5.2 补偿性刻板印象与公平价值观及社会公平感 |
5.3 补偿性刻板印象对公平感的影响 |
5.4 研究方法 |
5.4.1 研究被试 |
5.4.2 研究材料 |
5.4.3 研究程序 |
5.5 研究结果 |
5.5.1 变量的操纵效果检验 |
5.5.2 激活补偿性刻板印象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 |
5.6 激活补偿性刻板印象影响个体的社会公平感 |
5.7 补偿性刻板印象对脱贫的影响及其干预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心理动力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6.1 扶贫干部时间紧迫感与LMX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动力因素 |
6.2 时间紧迫感、LMX与脱贫内生动力 |
6.2.1 作为领导特质的时间紧迫感 |
6.2.2 时间紧迫感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6.2.3 LMX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6.2.4 扶贫干部时间紧迫感的调节效果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被试 |
6.3.2 变量测量 |
6.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4 研究结果 |
6.4.1 共同方法偏差评估 |
6.4.2 变量相关分析 |
6.4.3 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
6.5 扶贫干部时间紧迫感、LMX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6.5.1 扶贫干部时间紧迫感正向影响脱贫内生动力 |
6.5.2 LMX正向影响脱贫内生动力 |
6.5.3 高时间紧迫感增强LMX对脱贫内生动力的正向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家庭心理动力对子女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7.1 家庭建设能力与家长亲职能力是关键的家庭心理动力因素 |
7.2 家庭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与子女脱贫内生动力 |
7.3 研究方法 |
7.3.1 研究被试 |
7.3.2 研究工具 |
7.3.3 共同方法偏差评估 |
7.3.4 研究程序与统计方法 |
7.4 家庭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对子女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7.4.1 学生脱贫内生动力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
7.4.2 家庭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与子女脱贫内生动力的关系 |
7.4.3 家长给予关注与家长实质陪伴的中介效应检验及比较 |
7.5 家长实质陪伴是子女脱贫的关键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心理扶贫的脱贫内生动力治理建议 |
8.1 基于心理扶贫的贫困治理 |
8.2 心理精准扶贫的政策设计 |
8.3 心理精准扶贫的队伍建设 |
8.4 企业帮扶培育现代性心理 |
8.5 使家庭完善催生内生动力 |
8.6 用教育扶贫培植内生动力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开放式访谈提纲 |
附录2:脱贫内生动力、幸福倾向及悦纳进取量表(用于计算效标关联效度) |
附录3:激发补偿性刻板印象的文字脚本 |
附录4:时间紧迫感、扶贫干部-贫困户主交换(LMX)及脱贫行为倾向问卷 |
附录5: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及贫困家庭子女脱贫内生动力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肥料革命 ——集体化时期山西农业生产中的肥料问题研究(1949-196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说明 |
四、研究方法、资料 |
第一章 组织起来:肥料与增产的历史建构过程 |
一、肥料种类 |
二、民众口中的肥料与生产 |
三、文献中的肥料与生产 |
第二章 惜粪如金:集体化时期山西积肥研究 |
一、养猪积肥 |
二、拾粪 |
三、城粪下乡 |
第三章 土洋并存:集体化时期山西造肥研究 |
一、晋南农业区旱地麦田绿肥压青技术 |
二、集体化时期山西的土化肥研究 |
第四章 多面实践:集体化时期山西投肥实践 |
一、基本投肥制度 |
二、陵川县张庄生产大队 |
三、壶关县川地生产大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时空视角下的农村环境污染研究 ——基于关中D村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依据 |
1.3.1 理论依据 |
1.3.2 现实依据 |
1.3.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文献回顾 |
1.4.1 相关文献回顾 |
1.4.2 已有研究评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样本村的环境 |
2.1 D村概况 |
2.1.1 自然地理与历史溯源 |
2.1.2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 |
2.2 D村的环境变迁 |
2.2.1 人居生活环境变迁 |
2.2.2 农业生产环境变迁 |
2.3 D村的环境污染类型 |
2.3.1 生活性污染 |
2.3.2 生产性污染 |
第三章 农村环境污染的时空描述 |
3.1 农村环境污染的历时描述 |
3.1.1 生产方式:生物动力→石油动力 |
3.1.2 生态循环:有机种植→无机种植 |
3.1.3 农业技术:经验积累→技术崇拜 |
3.1.4 生活垃圾:生产者→消费者 |
3.2 环境污染的空间描述 |
3.2.1 工业污染的空间转移:工业→农业 |
3.2.2 农业污染的空间传送:农村→城市 |
3.2.3 城市垃圾的空间传递:城市→农村 |
3.2.4 农村垃圾的空间呈现:私人场域→公共场域 |
第四章 农村环境污染的时空特性 |
4.1“污染”的时空统一 |
4.1.1 污染积累与“常态化”代谢 |
4.1.2 生态循环系统:污染消解的时空“在场” |
4.2“污染”的时空分离 |
4.2.1 综合性污染与“非常态化”代谢 |
4.2.2 垃圾处理厂:污染消解的时空“缺场” |
4.3“污染”的时空重组 |
4.3.1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进入 |
4.3.2 污染爆发与群体性抗争 |
第五章 农村环境污染的时空影响因素分析 |
5.1 环境污染的社会因素 |
5.1.1 宏观的社会变迁 |
5.1.2 D村城镇化 |
5.2 环境污染的经济因素 |
5.2.1 宏观的经济变迁 |
5.2.2 D村工业化 |
5.3 环境污染的技术因素 |
5.3.1 宏观的技术变革 |
5.3.2 D村农业现代化 |
5.4 环境污染的观念因素 |
5.4.1 宏观的观念变迁 |
5.4.2 村民观念理性化 |
第六章 时空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的反思 |
6.1 政府环境责任转变:环境管理→环境治理 |
6.2 农业生产观念转变:生产主义→后生产主义 |
6.3 农民环境意识转变:环境感知→环境参与 |
附录A 问卷设计 |
附录B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广东不同地区油棕产量相关性状比较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1.1 油棕生长习性 |
1.1.1 油棕地理分布 |
1.1.2 油棕生态学特性 |
1.1.3 油棕植物学特征 |
1.2 油棕产业发展概况 |
1.2.1 油棕主要用途及食用品质 |
1.2.2 世界油棕产业发展概况 |
1.2.3 我国油棕产业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油棕研究现状 |
1.3.1 油棕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保存 |
1.3.2 油棕种质资源评价 |
1.3.3 油棕种质资源创新利用 |
1.3.4 油棕引种栽培 |
1.3.5 抗寒生理 |
1.3.6 抗旱生理 |
1.3.7 光合生理 |
1.3.8 叶片解剖学 |
1.3.9 EST-SSR标记 |
2 研究目的意义 |
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棕引种调查及居群优株的初选 |
1 油棕引种调查 |
1.1 调查时间和方法 |
1.2 调查结果 |
1.2.1 种植分布及生长概况 |
1.2.2 种植品种及其表现 |
2 油棕居群优株的初选 |
2.1 油棕居群初选结果 |
2.1.1 深圳油棕居群 |
2.1.2 东莞油棕居群 |
2.1.3 茂名油棕居群 |
2.1.4 化州油棕居群 |
2.1.5 湛江油棕居群 |
2.1.6 雷州油棕居群 |
2.2 油棕优株初选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油棕产量相关性状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比较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株间差异 |
1.2.2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居群差异 |
1.2.3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年度差异 |
1.3 讨论 |
第二节 油棕抗寒力比较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油棕个体植株的抗寒力评价 |
2.2.2 油棕居群的抗寒力评价 |
2.3 讨论 |
第三节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比较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的基本特征 |
3.2.2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植间差异 |
3.2.3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居群差异 |
3.2.4 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节 油棕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EST-SSR引物的筛选 |
4.2.2 EST-SSR产物的多态性 |
4.2.3 聚类分析 |
4.2.4 主坐标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节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比较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情况 |
5.2.2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的地区差异 |
5.2.3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的年度差异 |
5.3 讨论 |
第六节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比较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情况 |
6.2.2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的地区差异 |
6.2.3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的年度差异 |
6.3 讨论 |
第四章 影响油棕产量的主要因子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之间的相互影响 |
2.1.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1.2 影响油棕产量的主要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 |
2.2 油棕抗寒力对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 |
2.2.1 油棕个体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抗寒力的相关性分析 |
2.2.2 油棕居群的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抗寒力的相关性分析 |
2.3 气象要素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 |
2.3.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2.3.2 影响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主要气象因子 |
2.4 土壤特性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 |
2.4.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2.4.2 影响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主要土壤因子 |
3 讨论 |
第五章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因子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气候条件 |
2.1.1 油棕抗寒力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2.1.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气象因子 |
2.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土壤条件 |
2.2.1 油棕抗寒力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2.2.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土壤因子 |
2.3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
2.3.1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抗寒力相关性分析 |
2.3.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叶片解剖结构因子 |
3 讨论 |
综合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致谢 |
(9)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及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和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图 |
1.4.2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高效用水的概念与内涵 |
2.1.2 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及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
2.1.3 成本效益概念 |
2.1.4 技术效率概念 |
2.1.5 效益评价概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成本-效益理论 |
2.2.2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博弈论理论 |
2.2.5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3 小结 |
3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主导模式概述 |
3.1 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
3.1.1 实施背景 |
3.1.2 技术模式简介 |
3.1.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1.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2 小麦玉米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 |
3.2.1 实施背景 |
3.2.2 技术模式简介 |
3.2.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2.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3 小麦玉米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 |
3.3.1 实施背景 |
3.3.2 技术模式简介 |
3.3.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3.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4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
3.4.1 实施背景 |
3.4.2 技术模式简介 |
3.4.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4.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5 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
3.5.1 实施背景 |
3.5.2 技术模式简介 |
3.5.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5.4 技术模式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6 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 |
3.6.1 实施背景 |
3.6.2 技术模式简介 |
3.6.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6.4 技术模式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7 小结 |
4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1 河北省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1.1 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1.2 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1.3 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2 河北省果蔬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2.1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2.2 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2.3 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3 小结 |
5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5.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5.3 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3.1 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3.2 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3.3 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4 果蔬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4.1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4.2 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4.3 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5 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小麦玉米为例 |
5.5.1 研究模型 |
5.5.2 指标选取和研究假设 |
5.5.3 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4 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5 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6 小结 |
6 基于结构方程的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综合效益分析——以小麦玉米为例 |
6.1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 |
6.2 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解释 |
6.2.1 指标体系构建 |
6.2.2 评价指标解释 |
6.3 研究假设 |
6.3.1 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
6.3.2 社会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
6.3.3 生态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
6.3.4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关系 |
6.4 数据来源说明 |
6.5 分析结果 |
6.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5.2 结构方程分析 |
6.6 小结 |
7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推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7.1 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推广现状 |
7.2 推广主要途径和方法 |
7.2.1 依托项目进行示范推广 |
7.2.2 以行政手段进行推广 |
7.2.3 以观摩宣传培训进行推广 |
7.3 推广存在的问题 |
7.3.1 政府推广与科研单位技术服务衔接不够 |
7.3.2 政府补贴政策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
7.3.3 节水激励机制不健全 |
7.3.4 农户的主体意识不强 |
7.3.5 农户劳动力素质偏低,技术操作不规范 |
7.4 农户采用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7.5 变量选择与理论假设 |
7.6 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
7.7 计量分析 |
7.8 小结 |
8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模式推广对策与建议 |
8.1 简化技术模式,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
8.2 加强针对性技术培训,创造技术传播氛围 |
8.3 用好技术补贴和保险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 |
8.4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 |
8.5 牵住水价改革牛鼻子,提高技术传播效率 |
8.6 加强管理组织建设,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 |
9 主要结论和不足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转基因农产品供给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监管研究 ——基于标签、定价与信用决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图 |
1.2.4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贡献和不足 |
1.3.1 研究贡献 |
1.3.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基于消费者维度的转基因食品问题研究 |
2.3 基于生产者维度的转基因农作物问题研究 |
2.4 文献评述暨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
第3章 转基因农产品的发展态势、社会认知及监管需求分析 |
3.1 引言 |
3.2 转基因农产品的发展态势 |
3.2.1 农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情况 |
3.2.2 转基因食品监管政策的疏理 |
3.3 转基因农产品社会认知:基于中国媒体报道视角 |
3.3.1 调查样本与分析方法 |
3.3.2 转基因农产品报道的媒体数量与态度趋势分析 |
3.3.3 转基因农产品报道的诱因分析 |
3.3.4 转基因农产品报道观点的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费者福利、标签政策与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来源与经济学实验设计 |
4.3 基本模型的设定 |
4.4 模型的拓展:市场均衡和消费者福利 |
4.4.1 强制标签政策 |
4.4.2 自愿标签政策 |
4.5 分析结果 |
4.5.1 消费者态度的分布函数估计 |
4.5.2 产品价格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
4.5.3 市场分离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概率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态博弈、定价策略与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消费者模型 |
5.2.2 厂商模型 |
5.3 分离均衡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5.4 分析结果 |
5.4.1 分离均衡数值解 |
5.4.2 重要参数对定价策略的影响 |
5.4.3 重要参数对需求量和利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激励相容、信用决策与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
6.1 引言 |
6.2 模型的建立 |
6.3 转基因农产品厂商信用决策的机理分析 |
6.3.1 政府监管对转基因农产品厂商信用决策的影响 |
6.3.2 追溯体系精确度对转基因农产品厂商信用决策的影响 |
6.3.3 消费者维权意识对转基因农产品厂商信用决策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可逐渐由强制标签政策过渡到自愿标签政策 |
7.2.2 提供非利益相关的可信赖第三方的转基因农产品信息 |
7.2.3 创造转基因农产品厂商激励相容条件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一、论文发表或录用情况 |
二、项目参与情况 |
致谢 |
四、控制作物性别能增产(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棉田生物肥料技术补偿的农户响应机制研究[D]. 张颖. 石河子大学, 2021
- [2]保护性耕作对农户的增收效应研究[D]. 张培鸽.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家庭农场参与契约农业对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研究[D]. 岳佳.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4]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D]. 王莉莉. 山西大学, 2020(03)
- [5]脱贫内生动力的结构、机制与治理 ——基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D]. 傅安国. 天津大学, 2020
- [6]肥料革命 ——集体化时期山西农业生产中的肥料问题研究(1949-1962年)[D]. 徐婷. 山西大学, 2019(01)
- [7]时空视角下的农村环境污染研究 ——基于关中D村的实地调查[D]. 王宝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9)
- [8]广东不同地区油棕产量相关性状比较及影响因子分析[D]. 曾宪海. 海南大学, 2017(02)
- [9]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及推广研究[D]. 王桂荣. 东北农业大学, 2017(12)
- [10]转基因农产品供给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监管研究 ——基于标签、定价与信用决策的分析[D]. 赵莉. 上海交通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