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郭娇娇[1](202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及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对其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不同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表达的影响,同时比较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及二级预防提供新的抗血小板治疗方向。方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113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的原则分组阿司匹林组(53例)、吲哚布芬组(60例),评价两组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60例),采用ELISA法测定,比较不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对CD62p表达的影响,同时比较ACI患者经过吲哚布芬、阿司匹林治疗前后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1.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吲哚布芬组与阿司匹林组之间(治疗前、后)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862、0262)。2.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90d m RS评分比较,吲哚布芬组为98.3%,阿司匹林组的预后良好率为96.2%,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3)。3.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90d复发率对比,吲哚布芬组为6.7%,阿司匹林组为15.1%,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47)。4.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安全性指标比较发现,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例(13.2%),其中4例出现消化道症状,1例出现头痛,2例出现皮疹现象;吲哚布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仅有1例出现头痛,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吲哚布芬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阿司匹林组;90d病死率二者均未发生。5.对比正常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比不伴高血压病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对比不伴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对比不伴高脂血症患者,同时合并高脂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治疗后CD62p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0.05)。结论:1.阿司匹林与吲哚布芬两者作为脑梗死的二级预防药物,二者之间有效性无明显差别,但在安全性方面,吲哚布芬安全性较阿司匹林高,是未来对阿司匹林有不良反应的患者的推荐药物。2.作为血小板活化特异指标的CD62p,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证实了血小板活化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一系列危险因素能够促进CD62p的表达。3.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及吲哚布芬均能抑制CD62p的表达即均有抗血小板活化聚集的作用,但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刘蓥琪[2](2020)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探讨主要体质类型的特点,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从中医体质学角度指导高血压合并OSA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共收集258例在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根据有无合并OSA,分为高血压合并OSA组131例,高血压不伴OSA组127例,完善患者信息采集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调查患者的体质分布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探讨高血压合并OSA的危险因素及主要体质类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1.两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老年患者居多,OSA组平均年龄范围为58.23±11.40,非OSA组的平均年龄范围为57.83±11.84。两组体重、BMI、颈围、吸烟史、饮酒史、脑血管病病史、血糖异常、血脂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颈围是高血压合并OSA的独立危险因素。2.131例OSA患者中,按OSA病情程度分级,轻度27例(占20.6%)、中度38例(占29.0%)、重度66例(占50.4%);不同程度的OSA与BMI、颈围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病情越重,BMI、颈围越大。OSA病情越重,3级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越高,3级高血压在轻度、中度、重度OSA中所占比例依次为51.9%、60.5%、77.3%。85.5%的患者存在低氧血症,OSA病情程度越高,重度低氧血症比例越高。3.高血压合并OSA组的偏颇体质占96.18%,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23.66%)、血瘀质(20.61%)、气虚质(14.5%);高血压非OSA组偏颇体质占92.91%,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19.69%)、阴虚质(18.11%)、气虚质(14.96%)。4.高血压合并OSA患者的主要体质分布与性别、年龄、肥胖、颈围有关。轻、中、重的OSA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均为痰湿质、血瘀质。结论:1.BMI、颈围是高血压合并OSA的独立危险因素。2.OSA病情程度人数分布重度>中度>轻度;不同程度的OSA患者BMI、颈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SA病情越重,3级高血压患者的比例越高。3.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是高血压合并OSA组的主要体质类型,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是高血压非OSA组的主要体质类型。4.高血压合并OSA患者的主要体质分布与性别、年龄、肥胖、颈围有关。
余振球,王锦纹,马琳琳[3](2018)在《肾球旁细胞瘤110例诊断资料汇总分析和典型病例介绍》文中指出肾球旁细胞瘤(juxtaglomerular cell tumer,JGCT)又称肾素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内分泌肿瘤。多见于年龄2030岁的年青人,也有少数发生于儿童及老年的报道,患病率女性是男性的2倍。典型临床表现为"三高一低",即严重的高血压、高肾素、高醛固酮和低血钾症侯群。1967年由Robertson等报道了第1例,首次将该病描述为一种肾小球旁器的特殊血管平
郝亚南,王国防,李刚,孔岩[4](2016)在《警惕嗜铬细胞瘤所致神经系统损害(附20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致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005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并误诊的嗜铬细胞瘤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均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常规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行走不稳、乏力、抽搐、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及麻木,反复到神经内科就诊,误诊为脑血管供血不足9例,癫痫5例,脑炎、急性脑梗死各2例,良性颅高压、脑出血各1例。后分别经B超、CT、MRI检查,血儿茶酚胺、24 h尿香草基苦杏仁酸检测及手术病理确诊为良性嗜铬细胞瘤,病灶位于肾上腺19例,膀胱1例。17例术后血压恢复正常,3例血压仍偏高,予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血压控制良好。结论临床对常规降压药治疗无效的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且伴神经系统损害表现者,应高度警惕嗜铬细胞瘤可能,及时行血儿茶酚胺、24 h尿香草基苦杏仁酸检测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潘忞,谢良地,张玲玉,罗莉,练桂丽,吴可贵[5](2015)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7例血脂代谢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及血脂代谢特点。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A患者87例,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7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生化指标、血浆醛固酮(Ald)、肾上腺影像学及疗效情况,并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及血压正常的人群进行对比。结果 (1)PA患者立位和卧位血浆Ald分别为(0.230±0.061)和(0.217±0.065)ng/mL,腺瘤组与增生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EH组(P<0.05)。(2)93.1%的PA患者伴有高血压,其中3级高血压占54.0%。(3)62.1%的PA患者表现为高血压伴低血钾,腺瘤组的血钾水平明显低于增生组及EH组[分别为3.19(2.563.83),3.80(3.584.27),4.04(3.754.37)mmol/L];腺瘤组的血钠水平明显高于增生组及EH组[分别为(143.34±3.09),(140.87±2.08),(142.12±2.22)mmol/L,均为P<0.05]。(4)腺瘤组的甘油三酯明显低于增生组及EH组[分别为1.10(0.811.53),1.41(1.052.44),1.66(0.982.71)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明显低于余2组[分别为0.50(0.360.69),0.64(0.481.11),0.70(0.441.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余2组[分别为1.35(1.151.58),1.08(0.951.32),1.24(0.971.43)mmol/L,均为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VLDL-C血症(OR=164.688)及高甘油三酯水平(OR=15.740)为肾上腺皮质增生的预测因素;低钾血症(OR=0.103)及高血钠水平(OR=0.653)为肾上腺皮质腺瘤的预测因素(均为P<0.05)。(6)经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后血压明显下降[术前后血压分别为(178.29±30.53)/(102.53±16.88),(133.99±16.36)/(82.60±10.70)mmHg,P<0.01]。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更易出现低钾血症,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更易出现脂代谢紊乱;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物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吴迪[6](2013)在《老年肾上腺疾病特点的临床分析(附352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通过352例肾上腺疾病患者的对比观察,研究常见肾上腺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肾上腺疾病老年患者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011年在我院住院经病理确诊为肾上腺疾病的352例病人(其中321例接受手术治疗,31例保守治疗)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年龄21-81岁,平均40.45±13.62岁;按年龄分为3组:20岁-44岁为青年组,患者154例、45-59岁为中年组,患者131例、60岁以上为老年组,患者67例。男性161例,女性191例;单侧肾上腺占位336例(左侧171例,右侧165例),双侧占位16例(但只接受一次手术或保守治疗)。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包括入院及出院血压情况)、生化检查和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等、影像学资料、术前诊断、术后病理诊断、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手术效果等相关资料,病理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内分泌激素及生化检查作为确定病种的标准。比较不同年龄组的患者各病种临床症状出现的频率及病种的分布,同类疾病各年龄组之间临床症状,生化检查结果,肿瘤大小、治疗的方式及愈后差异。结果本次研究显示,全部352例肾上腺疾病患者中有功能腺瘤271例;无功能腺瘤81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321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249例、开放手术72例;保守治疗31例。1.(1)无功能腺瘤在老年组患者中(52.24%,35/67)明显多于中年组(16.03%,21/131)和青年组(16.23%,25/129),有统计学意义(χ2=32.92,P<0.05)。(2)肾上腺偶发瘤患者在老年组中(38.81%,26/67)明显多于中年组(15.27%,20/131)和青年组中(7.79%,12/129),有统计学意义(χ2=32.85,P<0.05)。2.(1)库欣综合征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3年龄组实验室检查结果表现接近。(2)嗜铬细胞瘤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尿VMA的水平有下降趋势。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中嗜铬细胞瘤患者24h尿香草扁桃酸(VMA)升高的比例分别为45.45%、81.58%、83.67%,有统计学意义(χ2=8.1,P<0.05)。(3)老年组患者根据实验室检查做出的初步诊断对比最终病理诊断,其准确率与其他2年龄组接近,可认为现行的常用实验室检查标准也适用于老年患者。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准确率分别为86.79%、82.26%、87.5%,无统计学差异(χ2=0.96,P>0.05)。3.(1)影像学检查发现弥漫性增生病变在老年组中(31.34%,21/67)比例高于中年组(19.85%,26/131)和青年组(9.1%,14/154),有统计学意义(χ2=19.61,P<0.05)。(2)肿瘤大小及部位3组患者表现相似,无统计学差异(χ2=2.02,P>0.05)。4.(1)治疗方式上以手术为主,占91.2%(321/352);31例选择保守治疗占8.8%(31/352);术式选择以腹腔镜微创治疗为首选,占77.57%(249/321)、开放手术占22.43%(72/321)。(2)老年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20.9%,14/67)的比例高于中年组(5.34%,7/131)和青年组(6.49%,10/154),有统计学意义(χ2=15.18,P<0.05)。(3)手术患者中老年组行肾上腺全切除术(50.94%,27/53)的比例高于中年组(30.65%,38/124)和青年组(29.17%,42/144,),有统计学意义(χ2=8.91,P<0.05)。5.老年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与其他2组接近。老年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分别为109.7min、31.4ml、10.6天;中年组患者分别为113.6min、43.5ml、9.6天;青年组患者分别为126.5min、36.2ml、9.8天。6.术前有高血压症状的手术患者中,老年组患者术后血压恢复正常(60%,15/25)比例低于中年组(86.14%,87/101)和青年组(91.31%,105/115),有统计学意义(χ2=16.6,P<0.05),术后仍需服用较多降压药物。结论1.肾上腺疾病老年组患者中无功能腺瘤发病比例高;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偶发瘤较多;初步诊断上相对更依靠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2.嗜铬细胞瘤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尿VMA的水平有下降趋势,怀疑为嗜铬细胞瘤的老年患者应重点考虑结合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库欣综合征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老年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水平可能与其他2组接近;老年患者可使用其他各类常见肾上腺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标准。3.肾上腺肿瘤大小及部位3组患者表现接近;老年组患者病变呈弥漫性增生的比例高。4.老年患者选择保守治疗的比例高;手术患者中老年患者行肾上腺全切除比例高,原因可能为老年患者组呈弥漫性增生改变的比例高。5.老年患者术后血压恢复正常的比例较低,老年患者术后应坚持监测血压并服用降压药物治疗。6.肾上腺疾病老年患者治疗原则上应结合具体病情,个体化治疗。
唐琴琴[7](2013)在《儿童甲状旁腺功能减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提高年轻医师对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分析1例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疑似为癫痫合并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与总结。设计:病例报告。资料:1例9岁女性患儿,病程中主要表现为间断抽搞、全身肌肉疼痛、心悸,综合患儿相关检查,符合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诊断。干预措施:初给予积极抗感染、营养肌细胞、能量支持治疗7天,患儿肌酶下降不明显,加用泼尼松继续治疗后肌酶仍高。继续给予改善肌细胞代谢治疗,其心肌酶水平仍未能降至正常。后因反复抽搐第三次入院,给予补钙、活性维生素D3等治疗,病情好转。结果:患儿再无抽搐,心肌酶逐渐降下降,好转出院。结论: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内分泌疾病,易被误诊为癫痫,但若能及时发现血清离子的异常,及早行尿离子、PTH测定,并于低血钙纠正后复查脑电图,常可避免延误诊治。
龙亮[8](2012)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第34卷总目次》文中指出
韩莎莎[9](2012)在《青年人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01年1月2011年6月间青年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探讨东北地区近期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预后,为青年脑出血高危人群针对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搜集并选取2001年1月2011年6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外科住院治疗青年(1845岁)脑出血患者955例的病例详细资料,回顾性分析它们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病年龄、流行趋势等单因素分析用X2检验。病因、出血部位与预后关系进行秩和检验。观察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特点。结果:1.流行病学:住院患者中青年脑出血占同期总脑出血的11.28%,其中男性占68.27%,女性占31.73%;发病平均年龄37.22±7.01岁;按照发病季节划分青年脑出血春季发病316例(33.1%),夏季病189例(19.8%),秋季发病148例(15.5%),冬季发病302(31.6%),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2.青年脑出血病因:有明确病因者756例(79.16%),包括高血压病587例(61.47%),血管畸形65例(6.81%),血液系统疾病21例,瘤卒中22例,海绵状血管瘤12例,妊娠产褥期14例,烟雾病18例,不明原因199例(20.84%),其它原因出血17例(包括动脉瘤12例,绒癌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吸毒1例)。3.青年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神经内科574例青年脑出血中,高血压313例(54.53%),吸烟136例(23.70%),饮酒182例(31.71%),糖尿病27例(4.70%),既往出血及缺血性脑卒中病史32例(5.57%),心脑血管病家族史166例(28.92%),高胆固醇血症103例(17.92%),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162例(28.22%)。4.青年脑出血出血部位:壳核出血432例,脑叶出血258例(脑叶出血其中颞叶出血95例,顶叶30例,额叶38例,枕叶21例,跨脑叶出血74例,跨脑叶出血74例中包括额顶叶7例,额颞叶8例,颞顶叶23例,颞枕叶7例,顶枕叶9例,颞顶枕叶11例,脑叶基底节9例),丘脑出血136例,小脑出血49例,脑干出血26例,脑室出血22例,尾状核头出血10例,胼胝体出血2例,鞍旁出血2例。5.青年脑出血预后:痊愈61例(6.39%),好转652例(68.27%),未愈142例(14.87%),死亡101例,病死率10.58%,死亡患者出血部位以多灶出血病死率最高47.06%,依次分别为脑干(30.77%)、小脑(12.24%)、丘脑(11.76%)、壳核(8.56%)、脑叶(6.97%)。死因如下:脑疝和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72例,突发心跳骤停14例,并发DIC5例,合并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3例,严重电解质紊乱MODS5例,中枢性尿崩症2例。结论:1、近年来青年脑出血在在脑出血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多,在青年脑出血内部分组中随年龄增长,所占比例增加。青年脑出血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时间多在冬春季节。2、青年脑出血病因多样化,青年脑出血最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其次是脑血管畸形,目前仍有一部分找不到病因。要重视对继发高血压原发病的治疗。3、发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卒中家族史、高脂血症可能与青年脑出血的发病有关。4、青年脑出血院内病死率为10.58%,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脑出血及多灶性脑出血死亡率较高,脑疝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是致死的主要原因。5、大部分青年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较好,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更总要,不仅要预防脑出血患者的复发,更要加强对脑出血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于减少发病有重大意义。
二、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及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对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概述 |
2.2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
2.2.1 CD62P |
2.2.2 CD63 |
2.2.3 PMPS |
2.2.4 STLT-1 |
2.3 抗血小板药物 |
2.3.1 环氧酶抑制剂 |
2.3.1.1 阿司匹林 |
2.3.1.2 吲哚布芬 |
2.3.2 ADP受体拮抗剂 |
2.3.2.1 氯吡格雷 |
2.3.2.2 替格瑞洛 |
2.3.2.3 普拉格雷 |
2.3.3 血小板糖蛋白受体拮抗剂 |
2.3.3.1 替罗非班 |
2.3.3.2 阿昔单抗 |
2.3.4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
2.4 总结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病例资料收集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入组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研究流程 |
3.1.5 实验观察指标 |
3.1.6 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治疗方法及药物管理 |
3.2.2 标本采集与处理 |
3.2.3 CD62P水平测定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描述 |
4.1.1 ACI组与健康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
4.1.2 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临床资料比较 |
4.2 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治疗有效性比较 |
4.3 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治疗安全性比较 |
4.4 对比正常对照组 |
4.5 对比不伴高血压组对照组 |
4.6 对比不伴糖尿病组 |
4.7 对比不伴高脂血症组 |
4.8 阿司匹林组对比吲哚布芬组治疗后 CD62p 的表达水平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资料采集 |
2.2 研究内容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OSA组病情程度研究 |
3.3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3.4 主要体质类型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OSA组病情程度的相关分析 |
3.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4. OSA组各体质类型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
5. 中医体质干预思路 |
6. 展望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3)肾球旁细胞瘤110例诊断资料汇总分析和典型病例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 110例诊断资料汇总分析 |
1.1 所有患者的资料 |
1.1.1 临床资料特征 |
1.1.2 实验室检查 |
1.1.3 手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
1.2术前诊断为肾球旁细胞瘤患者的资料 |
2 典型病例介绍 |
2.1 临床资料 |
2.2 辅助检查 |
2.2.1 化验检查 |
2.2.2 心电图检查 |
2.2.3 超声心动图 |
2.2.4 B超检查 |
2.2.5 24h动态血压监测 |
2.2.6 影像学检查 |
2.3 诊断与处理 |
2.3.1 诊断 |
2.3.2 处理 |
2.3.3 术后结果 |
3 讨论 |
(4)警惕嗜铬细胞瘤所致神经系统损害(附2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一般资料 |
1.2临床特点 |
1. 3 医技检查 |
1.4误诊情况 |
2 结果 |
3 讨论 |
3.1发病机制 |
3. 2 误漏诊原因分析 |
3. 3 预防误诊措施 |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7例血脂代谢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6)老年肾上腺疾病特点的临床分析(附35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选取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病种分布 |
2.2 临床症状 |
2.3 实验室检查 |
2.4 影像学表现 |
2.5 治疗方式与术式选择 |
2.6 术中术后情况及愈后 |
3. 讨论 |
3.1 对患者入院时基本情况和临床症状的比较分析 |
3.2 对患者实验室检查的比较分析 |
3.3 对患者影像学检查的比较分析 |
3.4 对患者治疗方式及手术术式选择的比较分析 |
3.5 对手术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愈后的比较分析 |
3.6 展望未来与总结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7)儿童甲状旁腺功能减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病例报告 |
1. 一般资料 |
2. 主诉 |
3. 现病史 |
4. 既往史 |
5. 个人史 |
6. 家族史 |
7. 体格检查 |
8. 初步诊断 |
9. 治疗经过、实验室及其他相关检查 |
10. 电话随访结果 |
11. 最终诊断 |
病例分析 |
总结经验 |
临床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附录 |
(9)青年人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综述 |
1.2.1 危险因素 |
1.2.2 病因 |
1.2.3 预后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病例选取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2.4 研究指标诊断标准 |
2.5 研究内容 |
第3章 结果 |
3.1 流行病学 |
3.2 青年脑出血病因分析 |
3.3 青年人脑出血危险因素 |
3.4 临床特点分析 |
3.5 青年脑出血预后 |
第4章 讨论 |
4.1 流行病学 |
4.2 青年脑出血病因 |
4.3 危险因素 |
4.4 临床特点 |
4.5 预后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及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对其影响的研究[D]. 郭娇娇. 吉林大学, 2021(01)
- [2]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D]. 刘蓥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肾球旁细胞瘤110例诊断资料汇总分析和典型病例介绍[J]. 余振球,王锦纹,马琳琳.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8(07)
- [4]警惕嗜铬细胞瘤所致神经系统损害(附20例报告)[J]. 郝亚南,王国防,李刚,孔岩. 临床误诊误治, 2016(03)
-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7例血脂代谢情况分析[J]. 潘忞,谢良地,张玲玉,罗莉,练桂丽,吴可贵.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5(01)
- [6]老年肾上腺疾病特点的临床分析(附352例报告)[D]. 吴迪.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7]儿童甲状旁腺功能减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D]. 唐琴琴. 兰州大学, 2013(11)
- [8]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第34卷总目次[J]. 龙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24)
- [9]青年人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D]. 韩莎莎. 吉林大学, 2012(10)
标签:高血压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脑出血论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论文; 糖尿病和高血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