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美术设计走进中国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苟毅琴[1](2021)在《《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选取《云南民国日报》广告为研究对象,从交通设施的基础、政策的保障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方面出发,陈述20世纪初昆明报纸产生的背景。以广告概念的界定、广告版面设计、广告类别对《云南民国日报》广告作整体分析,以探析《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的大致面貌。其中,在广告类别中根据广告的表现手法将《云南民国日报》广告分为绘画类广告、摄影类广告、文字设计类广告,本论文主要以这三类广告为线索展开具体分析。在《云南民国日报》广告艺术风格来源上,从传统艺术的韵味、西方元素的运用、中西艺术的融合三方面进行论述,阐明形成早期报纸广告艺术风格的原因。在《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的艺术风格方面,主要从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法、广告审美方面进行分析,剖析早期报纸广告呈现的视觉艺术特征。最后,从社会时尚、社会审美、社会变迁方面深入挖掘早期报纸广告承载的现代倾向。
刘芳[2](2020)在《哈尔滨商业招幌艺术风格研究(1898-1949)》文中提出1898—1949年间的哈尔滨商业招幌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商业美术形式。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这座城市在国家政权较量中诞生,这期间各个国家的利益在此角逐,大量外国移民涌入,开设工厂,贸易往来,多国文化在哈尔滨交融碰撞,使哈尔滨这座城市形成了特有的多元文化,在这种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商业招幌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独特的地域性和典型性。哈尔滨商业招幌形式多样,极富视觉特色,不但具有传统的中式商业招幌,还接纳了外侨所带来的外来商业招幌形制,外来形式与本土形式杂糅在这座铁路之城。在不断的综合与沉淀中形成了本土与外来相结合的招幌形式,呈现出了多种商业招幌并存的现象,表现出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1898—1949年间是哈尔滨商业招幌形式极为多样且具有艺术特色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商业招幌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美术文化构建,甚至对当今哈尔滨的城市特色化仍具有促进作用。在20世纪中外文化交融的社会背景下,本文以1898—1949年间哈尔滨商业招幌为研究对象,从美术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解析,本文采用了文献学、图像学等理论为指导,并结合文化地理学对招幌类型的成因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做相关论述。第二章为历史脉络——文化交融背景下哈尔滨商业招幌的发展,主要介绍了哈尔滨地区多元文化的背景,并遵循各类型商业招幌兴起,发展,融合与碰撞的过程进行梳理。第三章为融汇中西——哈尔滨商业招幌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将哈尔滨商业招幌的形式进行归纳,并总结其特点。第四章为博采众长——哈尔滨商业招幌的艺术风格,通过对招幌的结构、题材、材质、图案等方面的分析,将存在于哈尔滨的商业招幌风格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为承嬗离合——当代哈尔滨商业招幌艺术风格的延续及影响,对招幌风格的延续情况进行介绍,并对当代哈尔滨视觉艺术的影响进行论述。经过大量历史资料、案例的总结,哈尔滨商业招幌主要分为京旗文化影响下的中式风格商业招幌、欧陆文化影响下的欧式商业招幌、伪满政权统治下的日式商业招幌、中西文化融合下的哈尔滨商业招幌四个类型。通过不同的文化和招幌形式梳理出了招幌的不同风格,分别为沉淀传承的中式风格、俄式元素明显的新艺术运动风格、日式风格、部分现代主义风格以及艺术风格的交融五种。哈尔滨商业招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取得了可以肯定的成就,并对哈尔滨商业美术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些哈尔滨商业招幌对当代哈尔滨商业、文化艺术氛围都具有积极影响。哈尔滨地区的商业招幌实现了本土与外来的结合,不但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符号象征性,也是多种文化融合艺术的典范,对哈尔滨的城市特色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也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梅冰清[3](2020)在《近现代中国平面广告中的女性符号视觉形式美学探源》文中提出平面广告需吸引消费者目光从而产生购买欲望来达到目的,力求消费者能在一个轻松且具有形式美感的消费环境下快速了解到产品价值与功能。研究表明,人类遗传基因DNA双螺旋结构中存在黄金比例关系,黄金比例是形式美的最高法则,这一研究证明了美来源于生命之源,人体自身就是最优审美对象。利用美女效应来吸引消费者目光是平面广告常用的一种手段,女性符号在平面广告中不仅仅是单一的视觉符号,更是一种语言媒介且富有文化属性。每个时代都有着每个时代的审美观念,从而塑造出不同的女性符号。在男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异性相吸,女性符号处于被观赏的状态来吸引男性目光。而在生理上,女性与男性相比,外表特征上更有曲线型美感与装饰性美感,这也使得女性比男性在视觉上更易表现出魅力和美感。因此女性符号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易让人产生审美快感,这也是平面广告中女性符号如此受大众欢迎也更具有美感的原因之一。平面广告的成功与否与形式美感的设计密切相关,只有将形式美的众多元素与女性符号结合恰当运用到平面广告中,由内而外的散发美感才能将优秀的设计更好地传达给受众。平面广告中的女性符号不仅要满足浅层的心理需求,还须与女性深层情感心理相同步,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相统一,而平面广告中频繁使用的女性符号则完美的体现了视觉形式美学。本文平面广告中女性符号的研究是基于符号学理论为基础,从视觉形式美学角度分析近现代平面广告中的女性符号,对中国不同时期的女性历史文化以及视觉符号特征进行梳理与归纳总结,探寻女性符号与视觉形式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研究运用形式美学中关于数理美学方法分析近现代女性符号在平面广告中的运用共性规律,试图探究平面广告设计形式美学理论与运用方法。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资源共享的时代,随着女性意识的增强和时尚潮流的发展,平面广告创意应突出当代女性本身所具有的精神面貌,注重女性受众的情感需求以及审美上的多元性,选用合适的表现形式去诠释女性符号,避免模式化和世俗化,打破同质化、刻板化的现有广告中女性符号的创意格局。
柳景龙[4](2019)在《民国时期的图案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的“设计”发展史上,“Design”一词自民国引入直至现在,分别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三个主要阶段的不同翻译。从现代意义上讲,图案是中国设计的开端名称,是设计艺术在民国时期的发展阶段。所以“图案学”作为一项学问门类,从现代意义上可以说是当代“设计学”的前身。从其研究范畴来讲,理应包含更加宽广的范围,而非局限于现代所说的“纹样”。图案学在经过一段研究空白期后,在近几年重新回归到研究者的视野。但由于各类原因,部分研究的地域、门类局限和分类不科学造成了研究的片面性、难理解性和混淆性。深入一项学问研究的前提是厘清其产生、发展、结束的历程,所以图案学的发展史梳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旨在通过史料综述和专题分析来对民国时期图案学发展史进行重新概念厘清、研究填补以及科学的阶段划分,以揭示图案学的发展规律并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和中国近现代设计史研究和梳理工作添砖加瓦。论文的主体框架将以政治地域线索为分割依据,内容则按时间线索(历史分期法)进行脉络整理,同时在具体的章节结合专题形式(个案分析法)进行补充完善。论文第一章节主要从史实出发,全面厘清正确语境下“图案”和“图案学”的概念和范畴,为民国时期图案学史的研究定下研究基调和基本范围。第二章从国内外各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背景中全方位分析图案学产生与发展的原因。第三章到第五章,以“中华民国政府统治下的图案学、解放区的图案学、抗战时期沦陷区和殖民统治下港澳台的图案学”为分类依据,进行史料综述和分析。其中特别填补图案学在教材、社会活动、独立设计事务所及民间手工艺中的相关发展研究,从本质上突破了以往对图案学研究局限于教育和“设计”理念的条框。论文最后将通过总结民国时期图案学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出针对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建议。本论文将严格秉持“客观整合、求真求实”的态度梳理民国时期图案学史的发展轨迹,在遵从史实理据下得出观点。以期许为图案学研究贡献一份笔墨的同时,达到考辩学术源流的目标。
吴莹[5](2019)在《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现代的上海在全国商业发展中的领先性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商标及商业美术的主要发祥地。至今,人们对那些老商标仍具有深厚的情感。它们都是上海历史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商业图像,是上海城市的宝贵记忆和珍贵遗产,也是那个时代商业繁荣发达的见证。老商标背后的上海企业、上海工商业曾对上海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老商标对于研究上海设计、尤其是近现代上海商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商业文化的集中反映,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是以上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为背景的。本文立足于从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年间上海地区商标设计的发展与变迁为脉络,着重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相互关联来考察商标设计发展的内因与外力。本课题研究以上海商标设计的历史文脉和发展机缘为“切入口”,反映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社会形态与产业结构在商标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重点阐述了作为设计载体的“市场”和作为设计主体的“企业人”等因素对上海商标设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性作用,由此勾画出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独特性。近现代上海商标“得风气之先”的发展缘起于地理经济及人文传统的优势,以及租界文化的影响。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商标职能得以不断拓展。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民族工商业资本的发展,保护工商业的法令规章鼓励人们兴办实业。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民族资本获得了生机。在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下,国货运动的兴起无疑为上海民族资本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商标意识凸显,新兴行业趁势而起,进而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不断崛起。在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初期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局中,不断涌现出的日用品行业、产品、商标等体现出“在转变中发展”、“在冲突中融合”的特质。一方面,生产、加工、设备、原料大多是借助或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技术与文明;但另一方面,在“抵制”与“提倡”共存的市场背景下,作为商标设计主体的“企业家”或“设计师”都试图借助商标这一醒目的视觉元素唤醒普通民众对国货的认同感,以抵制“洋货”,这种内外夹持中的矛盾心理逐渐在商标设计的视觉形式上有所显现。既体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及融合,又体现出本土意识展现并不断强化的趋势。同时,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市场环境的接触与了解,激起对中国本土传统艺术语言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通过直接借鉴或变通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更具上海特色的商标作品。当时国内的设计师们一边树立与增强市场观念,一边学习现代设计手法,并努力寻找本土视觉元素,加以视觉改造与利用。两股力量形成交集,在设计手法及视觉语言方面杂糅成上海商标设计的特有气质。方寸之间的图形反映着动荡的文化激变与复杂的意识形态现实,催生了更多优秀的商标作品,为小小的画面注入更多商业的信息、生活的寄望与涌动的热情。商标作为近代上海商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视觉语言的流变集中体现出了近代上海地区商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特征。虽然西方文化的移植与渗透对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显着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商业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深一些,与西方商业文化的融合性也更为突出,但上海近现代的商业文化仍保留着非常明显的本土及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也衬托出近代上海商标设计中,中西元素“混搭”的特性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轻工业产品一度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的代表,既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人们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也勾勒出一幅人们当年所熟悉的生活景象。这些图形图像之所以成为特定年代的视觉符号,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商标的形成、发展、繁荣或衰退均与产品的制造、转型及社会消费需求息息相关。无论是借西方殖民势力引入,或是民族资本家自行研发而诞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事一物,由此诞生的商标,作为产品的代言及附属,也就极为自然地通过视觉的形式印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伴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传统品牌和商号的发展,蕴含了历代民族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创业、兴业的艰辛,成为上海地域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上海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入新时代,上海商标所蕴含的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无论是具有历史的老品牌的复兴,抑或新生产品与行业的迭代,更多已从单一的商标拓展延伸为整体的企业理念、统一的视觉形象以及更为深远的对于大众美学和社会责任的抒发与表达。上海地区商标的发展历经百年,生生灭灭,方寸之间出神入化的商标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变革中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看似普通的场景、图像与文字,既是人们心目中的记忆留存,也是未来发展中值得依托和回望的历史足迹。本文以上海开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间百余年间在上海地区出现的各种工商企业、工商产品所登记、注册、使用的商标图案、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发展、兴衰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规律。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政府管理部门所公布的《商标公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观点体现为:1、厘清了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历史语境;2、梳理了现代商标附属的产业领域与近现代上海的产业现实;3、强调了现代商标图形的直观性与现代上海心理间的对应关系;4、梳理了商标语言形式与近现代上海地域文化的深度关联。由于本课题研究涉及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多年间注册于上海地区的商标,其种类与数量都十分繁杂,后续的研究将有待于对其中的典型案例作进一步有规律的深度归纳和逻辑提炼。
李璐璐[6](2019)在《民国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文化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品牌视觉形象是品牌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对消费者进行文化输出的桥梁。当代品牌视觉形象不仅仅局限于作为物质性符号,而是被赋予更高的审美价值及文化价值,成为代表品牌的精神性符号。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视觉形象设计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代表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飞速发展,不断扩大规模,进出口量持续上涨,但由于企业对品牌形象的不重视,大多选择套用现成的模式,导致从整体上看纺织服装的视觉形象设计千篇一律,一线品牌的占有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民国与当代同属中西文化大融合时期,因此回溯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变迁,研究民国商业美术发展状况,分析民国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时代特色,对于当代服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来说是很有意义的。本文结合民国历史背景论述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与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分析民国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手法、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文化自信”为指导思想,深入研究民国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的文化价值,探讨其对当代设计的启示,最对当代服装品牌形象存在的问题以及诸多方面原因进行剖析,针对如何更好地建立的服装品牌形象、如何在视觉形象设计中更好的深挖传统文化艺术精髓,进而形成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精神和风貌,提出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策略及设计原则与方法。当代中国设计最优的表达是回归民族性,寻找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视觉形象设计之路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民国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文化价值进行梳理和探讨,希望能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一个可能的视角。
方晓风,蔡仕伟,沈榆[7](2018)在《走向大众的美——中国设计期刊文献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00年在上海创刊的《书画工会报》至今,中国的美术、设计期刊,与中国近现代美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同步,是具有时效性地记录和传播学术思想、行业现象及业界趋势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整个社会接受美育、认识设计的重要力量。"走向大众的美——中国设计期刊文献展"于2018年9月28日至10月23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二层四
刘立萍[8](2017)在《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与商业美术展览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早期,在外来消费文化和民族内在需求的影响下,中国工商业迅速发展,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开始大量兴起。上海作为东西方各种文化汇聚之处,其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刺激了商业美术的形成,商业美术设计因此成为中国设计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相关相关研究多以《申报》、《良友》等报刊为载体研究商业广告或上海美术设计形成背景,对1930年代中国商业美术概念的兴起、讨论、发展缺少更深入的个案研究。本文以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及其举办的两次商业美术展览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商业美术发展历史的梳理研究协会的创立背景,将协会作为一个研究整体探析它的创建机制、主要活动、影响作用。协会作为当时中国最早成立的专门的商业美术设计组织,其成员多以设计界、图案界、教育界的精英为主,组织了各种商业美术的活动。其中两次全国商业美术展览会最具影响力,本文通过对这两次商美展的策办过程及成果分析,从理论及作品两个层面整体了解当时商业美术发展情况,尝试指出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的创立及商美展的现实意义。
孟剑飞[9](2016)在《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视觉文化研究》文中指出谈到民国,对今天的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民国距今并不遥远,有太多的史料、图片可供我们去了解、去熟悉、去认识那段历史。陌生,是因为当我们再想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却发现留存在我们脑海中的很多记忆都是片段式的、模糊的。庆幸的是,保留至今的大量民国时期的烟标以可视化的方式为我们再现了那段历史、那段峥嵘的岁月,让我们再一次以全新的视角领略了民国时期的那段文化。民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短暂的38年中,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均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租界、中华帝国、伪满洲国、军阀混乱、国民政府和苏维埃政府同时出现在这个狂风暴雨洗刷的时代里。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抵触、消解,相互影响。民国时期的烟标作为一种视觉文本,主要通过不可或缺的牌号、图案、烟厂信息、包装形象和广告语五个部分来传递产品的相关信息。对民国时期烟标的视觉文化研究离不开对烟标视觉符号的考察与分析,烟标视觉符号的建构与表现直接反映了民国时期的视觉文化。我们知道,视觉文化涉及哲学、美学、文艺学、艺术史论、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历史学、互联网技术、媒体传播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跨文化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是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视觉文化研究是开放性的,不但体现了文化研究领域的拓展,也是文化研究方法论的探索。本文立足于广义视觉文化的研究,从设计学的角度入手,针对民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烟标所呈现的视觉样式,探讨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视觉文化特征。因而,从设计维度去解析民国烟标设计的视觉文化成因,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视觉文化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烟草及吸烟方式的历史进程以及民国时期机制卷烟工业的发展。阐述了民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烟草行业的激烈竞争以及商业美术教育和设计的不断完善与成熟,是促成民国时期烟标生产与设计的重要因素。第二部分,对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视觉形式以及结构功能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揭示了民国时期烟标的基本设计特征,阐述了烟标作为卷烟的外包装物,对于纸烟品牌识别、商品属性认知、产品形象塑造和市场推广营销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和探讨了受西方文化和近代设计运动影响下民国烟标设计的西洋化特征,并对民国烟标的设计风格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和分类。第四部分,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国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两个方面出发,揭示了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本土化趋向反映在“中为西用”、“中体中用”和“中西合璧”三个方面。第五部分,从民国烟标视觉文化表征的层面,探寻了民国烟标作为一种视觉文本和文化符号,以小见大,客观上折射和表征了民族精神、女性形象、消闲时尚和祈福吉祥等文化现象。
泮丽娜[10](2016)在《女性参与: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国近代平面设计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近代女性生活文化为背景,以近代平面设计中的女性参与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与设计研究视角出发,将稀少的女性设计师、活跃的女性消费者、频繁出现的客体(女性形象)置于近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脉络中,以女性思想解放、女性消费者需求为主线,通过理论研究、作品分析,论述近代“女性参与”对于平面设计的导向和对设计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期挖掘出一些新的独特的或者被遮掩的东西,对近代平面设计的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推进。第一章分析近代中国女性参与平面设计的背景与契机。1843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海等地相继开埠,原本的闭关锁国铁幕逐渐落下,现代化之门正式开启。促进了近代中国平面设计的兴起、女性群体的思想解放,从而为近代女性参与平面设计提供条件。第二章在“妇女中心”批评理论的启示下,对近代女性参与平面设计活动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发现作为主体参与平面设计的女性寥寥无几的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性别问题。同时引出女性主义为设计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更开阔的视角,事实上除了以主体设计师的角色参与,女性参与平面设计的形式是多面性的。第三章以近代女性思想解放为主线索,纵向梳理平面设计中女性形象的历史发展脉络,解析各时期平面设计中多维度、包容并蓄的女性形象背后的男女平等观以及这些形象如何走进近代中国平面设计。第四章主要通过女性消费需求这一线索梳理女性作为消费者参与平面设计的过程,并探究女性消费心理特征、消费观与近代平面设计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第五章分析女性形象作为设计元素在不同的平面设计类型中的多种表现手法,及其对设计整体的版式编排、字体或装饰元素上的搭配的影响。最后对女性参与的影响进行概括,对女性参与的成就加以肯定,对背后隐藏的两性不平等的现象进行批判。同时进一步明确近代中国女性地位和角色的变迁对近代平面设计的推动作用。
二、商业美术设计走进中国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业美术设计走进中国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该选题的研究方向与背景介绍 |
(二)该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该选题的价值和研究意义 |
(四)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一、20世纪初昆明报纸产生的背景 |
(一)交通设施的基础 |
1、铁路 |
2、公路 |
3、航空 |
(二)政策的保障 |
1、建设“东大陆” |
2、建设“新云南” |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
1、新闻传媒 |
2、文化教育 |
3、公共文化设施 |
二、《云南民国日报》广告 |
(一)广告概念的界定 |
(二)广告版面设计 |
1、版面类型 |
2、版面构成 |
3、版面形式 |
(三)广告类别 |
1、绘画类广告 |
2、摄影类广告 |
3、文字设计类广告 |
三、《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的艺术风格来源 |
(一)传统艺术的韵味 |
(二)西方元素的运用 |
1、时尚元素 |
2、绘画技法 |
3、设计风格 |
(三)中西互融 |
四、《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的艺术风格 |
(一)广告设计表现手法 |
1、叙事 |
2、写实 |
3、夸张 |
(二)广告审美分析 |
1、字体设计之美 |
2、图像展现之美 |
3、编排构思之美 |
五、《云南民国日报》广告承载的现代倾向 |
(一)社会时尚 |
1、服饰时尚 |
2、娱乐时尚 |
3、交通时尚 |
(二)社会审美 |
1、人物形象之美 |
2、家居装饰之美 |
3、产品包装之美 |
(三)社会变迁 |
1、由封闭到开放 |
2、由传统到西化 |
3、由节俭到奢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云南民国日报》广告 |
(2)哈尔滨商业招幌艺术风格研究(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一)招牌 |
(二)幌子 |
(三)招幌的类同形式 |
(四)艺术风格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五、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历史脉络—文化交融背景下哈尔滨商业招幌的发展 |
一、哈尔滨的多元文化背景 |
(一)追本溯源—哈尔滨本土文化 |
(二)政治阴谋—俄国文化的传入 |
(三)历史训诫—日本文化的侵入 |
二、哈尔滨商业招幌的兴起 |
(一)京旗移民与京都特色中式商业招幌的进入 |
(二)中东铁路与欧式商业招幌的进入 |
(三)东北沦陷与日式商业招幌的进入 |
三、哈尔滨商业招幌的发展 |
(一)商业习俗与闯关东风潮下中式招幌的延续和发展 |
(二)俄侨涌入强化了欧式招幌中俄式元素 |
(三)伪满洲国引发日式商业招幌的大量增长 |
四、哈尔滨商业招幌的融合与碰撞 |
(一)多元文化交融推动中西融合式的商业招幌形成 |
(二)新观念促进中西融合式商业招幌的接受度 |
(三)美术流行趋势对中外融合式招幌形式产生较大影响 |
(四)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促进中西融合商业招幌高度繁荣 |
第三章 融汇中西—哈尔滨商业招幌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
一、风雅传承的幌子 |
(一)易于理解的写实具象型幌子 |
(二)隐喻的图案象征型幌子 |
(三)约定俗成的抽象标识型幌子 |
(四)了然于目的字画表达型幌子 |
(五)赏心悦目的华美装饰型幌子 |
二、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招牌 |
(一)传统形式招牌 |
(二)霓虹灯招牌 |
(三)动态招牌 |
三、招幌的类同形式 |
(一)绚烂多彩的招牌广告 |
(二)文化汇聚下的招贴、海报 |
(三)洋派情调的橱窗 |
四、哈尔滨商业招幌的形式特点 |
(一)表现形式多元化 |
(二)表现手段技术化 |
(三)艺术形式创意化 |
第四章 博采众长一哈尔滨商业招幌的艺术风格 |
一、沉淀传承的中国传统风格商业招幌 |
(一)祈吉求祥—招幌的符号象征 |
(二)和谐统一—幌子的结构形式 |
(三)天然质朴—幌子的制作材质 |
(四)包罗万象—招幌的表现题材 |
(五)追文求雅—招牌的书法艺术表现 |
(六)招幌的地域化表现 |
(七)形义交融的美学意蕴 |
二、俄式元素明显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商业招幌 |
(一)自然装饰的表现元素 |
(二)灵动活跃度的画面构图 |
(三)俄式元素的运用 |
三、日式风格的商业招幌 |
(一)日本传统风格 |
(二)新艺术运动及装饰艺术运动影响下的多元化日式风格 |
四、现代主义风格端倪初现 |
(一)简约图形表现的现代设计风格 |
(二)俄国构成主义的隐现 |
五、艺术风格的交融 |
(一)招牌图文的中西融合 |
(二)传统文字的艺术效果展现 |
(三)本土企业招牌的材质变化 |
(四)外商招贴的本土化探索与融合 |
第五章 承嬗离合——当代哈尔滨商业招幌艺术风格的延续变迁 |
一、哈尔滨商业招幌风格的延续 |
(一)中国传统风格商业招幌的延续及分布 |
(二)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商业招幌的延续及分布 |
(三)日式风格商业招幌的中断 |
二、传统招幌的视觉变迁 |
(一)招幌形式的视觉嬗变 |
(二)现代技术的参与 |
(三)招幌空间环境的转换 |
三、对当代哈尔滨视觉艺术的影响 |
(一)为当代哈尔滨商业氛围营造特有气息 |
(二)营造哈尔滨特有的文化、艺术氛围 |
(三)有助于推动“文化创城”特色化城市的打造 |
四、哈尔滨商业招幌的艺术成就 |
(一)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独特范例 |
(二)地域性视觉艺术特色的丰富和发展 |
(三)商业招幌视觉文化内涵的补充和扩展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哈尔滨商业招幌图片材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近现代中国平面广告中的女性符号视觉形式美学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女性视觉符号历史演变肌理 |
2.1 女性文化、形象与符号 |
2.1.1 女性文化的演变梳理 |
2.1.2 女性形象的演变规律 |
2.1.3 女性符号的演变特征 |
2.2 女性审美标准演变规律 |
2.2.1 社会制度 |
2.2.2 经济发展 |
2.2.3 社会文化 |
2.3 女性视觉符号化特征 |
2.3.1 女性生理符号 |
2.3.2 女性形象符号 |
2.3.3 女性用品符号 |
第3章 视觉形式美学的内涵与外延 |
3.1 视觉形式美学的内涵 |
3.1.1 形式美的认识与起源 |
3.1.2 黄金律与形式美法则 |
3.1.3 形式美在审美感受中的地位和价值 |
3.2 外延 |
3.2.1 边界范围 |
3.2.2 外化表现 |
第4章 近现代中国平面广告中女性符号的视觉形式美运用 |
4.1 传承与摸索时期 |
4.1.1 外部环境逐渐成熟 |
4.1.2 形式美学对平面广告影响扩大 |
4.1.3 平面广告形式美学风格初步形成 |
4.2 繁盛时期 |
4.2.1 商业美术发展——海派文化流行 |
4.2.2 商业美术改造中女性符号创作与运用流行 |
4.2.3 实用主义形式美学风格构成 |
4.2.4 平面广告中女性符号的运用焦点 |
4.2.5 女性符号的视觉形式美学法则初步建立 |
4.2.6 民国时期中西方女性题材平面广告作品比较分析 |
4.3 无差异化时期 |
4.3.1 妇女解放与新女性美学符号探索 |
4.3.2 新女性符号的视觉形式美特征 |
4.4 复兴时期 |
4.4.1 女权主义发展与美学复兴运动 |
4.4.2 女性符号的视觉形式美学风格与形式 |
4.5 多元成长时期 |
4.5.1 女性符号内涵多元化 |
4.5.2 女性审美风格多元化 |
第5章 视觉形式美学视域下女性符号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思考 |
5.1 形式美学对平面广告中女性符号的发展趋向影响 |
5.2 形式美学对平面广告中女性符号的应用方法创新探索 |
5.2.1 黄金密码 |
5.2.2 设计数律法 |
5.2.3 优选法 |
5.3 “屏”时代下平面广告中女性符号的视觉形式美学经验反思 |
5.3.1 女性符号的视觉形式美学发展历程思考 |
5.3.2 平面广告中女性符号的视觉形式美学经验反思 |
5.4 发展趋势 |
5.4.1 内容题材多样化 |
5.4.2 设计风格多元化 |
5.4.3 设计方法综合性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4)民国时期的图案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对象 |
研究价值 |
研究方法与宗旨 |
第一章 图案与图案学词考 |
第一节 图案的由来和概念解析 |
第二节 图案的归属门类和包含类别 |
第三节 图案学的产生条件和概念解析 |
第四节 当下语境中图案和图案学的“压缩式”理解和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图案学发展的背景总述 |
第一节 晚清封建体制下的前沿变革和思想过渡 |
第二节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教会教育的开展 |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 |
第四节 解放区和外族统治区域的基本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华民国政府统治下的图案学发展——图案学教育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政府统治下的图案学院校教育发展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政府统治下的图案学教材发展 |
第三节 中华民国政府统治下的图案学社会活动教育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华民国政府统治下的图案学发展——商业美术中的图案学 |
第一节 商业美术的产生与背景概述 |
第二节 商业美术的发展历程概述 |
第三节 商业美术中的图案学研究范畴及主要代表门类 |
第四节 商业美术中的图案学发展对图案学教育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解放区和外族统治区域的图案学发展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解放区的图案学发展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外族统治区域的图案学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民国时期图案学史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5)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历史语境的形成 |
1.1 古代商标形式的萌发与变迁 |
1.2 近代上海商标的缘起 |
1.3 “得风气之先”的发展 |
1.3.1 地理经济的优势 |
1.3.2 在殖民文化影响之下 |
1.3.3 商标职能的拓展 |
第二章 商业形态的反映 |
2.1 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 |
2.1.1 商标意识的“凸显” |
2.1.2 新兴行业的“诞生” |
2.1.3 民族资本的“崛起” |
2.2 国货商标在民族意识的矛盾中前行 |
2.2.1 转型与发展中的国货商品 |
2.2.2 商标名称中的文化归属 |
2.2.3 视觉趋同中的多元杂糅 |
附录 |
第三章 图形观念的照应 |
3.1 商标内涵的充实与完善 |
3.1.1 基于市场的产品观念 |
3.1.2 基于西方商业模式的营销观念 |
3.2 商标外延的丰富与延展 |
3.2.1 体制完善中的商标观念 |
3.2.2 传播需求下的设计风格 |
3.3 商标形态背后的文化条件 |
3.3.1 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 |
3.3.2 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
附录 |
第四章 语言形式的流变 |
4.1 字体语言的商业传达 |
4.2 大众风尚的民俗写照 |
4.3 同音替代的本土联想 |
4.4 图文并存的设计表现 |
4.4.1 以传统图形作为再生主体的图案学 |
4.4.2 以商标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的符号学 |
4.4.3 以商业模式带动广告发展的传播学 |
附录 |
第五章 视觉符号的化境 |
5.1 海上文化的传承 |
5.2 时代节奏的转变 |
5.3 适应需求的出新 |
5.3.1 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对生活的促进 |
5.3.2 市场与生活的需求对技术的推动 |
5.4 观念创新的境界 |
5.4.1 品牌观念的视觉创新 |
5.4.2 生动多样的视觉体系 |
附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6)民国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文化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概念 |
2.1 品牌概念 |
2.1.1 品牌的定义 |
2.1.2 品牌的发展 |
2.2 视觉形象设计概念 |
2.2.1 视觉形象设计的定义 |
2.2.2 视觉形象设计的核心 |
2.3 本章小结 |
3 民国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 |
3.1 民国纺织服装品牌发展背景 |
3.1.1 商业城市崛起与传播媒介涌现 |
3.1.2 广告公司发展与商标法建立 |
3.1.3 纺织业勃兴与品牌意识建立 |
3.1.4 审美的转变与服装设计水平的提高 |
3.2 民国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分析 |
3.2.1 商标设计 |
3.2.2 广告设计 |
3.2.3 设计题材 |
3.3 本章小结 |
4 民国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的文化价值 |
4.1 文化价值内涵 |
4.1.1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4.1.2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
4.1.3 树立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 |
4.2 传承至今的服装品牌分析 |
4.2.1 瑞蚨祥 |
4.2.2 老美华 |
4.2.3 恒源祥 |
4.3 对当代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5 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发展与对策 |
5.1 问题与策略 |
5.1.1 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存在的问题 |
5.1.2 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发展策略 |
5.2 原则与方法 |
5.2.1 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原则 |
5.2.2 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方法 |
5.3 设计实践——民国文化元素的应用 |
5.3.1 花禅品牌分析 |
5.3.2 设计方案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附录 |
图表附录 |
附录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8)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与商业美术展览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成立背景 |
第一节 20世纪初东洋早期设计观念的影响 |
第二节 20世纪 20—30 年代美国商业设计的影响 |
1、美国制造体系下的商业设计萌芽 |
2、消费模式下的商业设计发展 |
第三节 二十世纪早期中国商业美术的兴起 |
1、民族工商业的崛起带动商业美术的发展 |
2、为商业美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三大博览会 |
第四节 1930年代中国商业美术概念的形成与表现 |
1、1930 年代中国商业美术概念的辨析 |
2、1930 年代商业美术设计师对商业美术的探索 |
3、1930 年代举办的展览会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成立及运作机制 |
第一节 协会的创办及其特点 |
1、协会创办过程 |
2、组织特点 |
第二节 制度文本 |
1、《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会章》(简称《会章》) |
2、《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分会组织规则》(简称《分会组织规则》) |
3、其他组织规则 |
第三节 组织结构 |
1、协会成员与协会职员 |
2、内部运作与协会管理 |
3、协会基金运作方案 |
第四节 主要职能 |
1、举办的展览 |
2、出版的刊物 |
3、创立的学校 |
小结 |
第三章 1936年首届商业美术展览会与《现代中国商业美术选集:第一集》 |
第一节 展览筹办 |
1、时间与地点 |
2、作品征集与展况 |
3、作品集《现代中国商业美术选集:第一集》的编纂与宣传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商业美术选集:第一集》内容总览 |
1、协会组织资料 |
2、首届商美展收录的参展作品及理论文章 |
3、选集中的商业广告 |
第三节 具体门类设计作品 |
1、封面设计与会徽设计 |
2、招贴设计类 |
3、图案设计类 |
4、书籍封面设计类 |
5、其他 |
第四节 作品集设计论着分析 |
1、叶鉴修《卷首语》 |
2、金年《首届商美作展》 |
3、雷圭元《图案家之眼、手、脑》 |
4、宫下孝雄着,金佑之译《西洋装饰图案发展史概说》 |
5、雷圭元《近代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1937年第二届商业美术展览会与《现代中国工商业美术选集:第二集》 |
第一节 展览筹办 |
1、时间与地点 |
2、作品征集与宣传 |
3、作品集《现代中国工商业美术选集:第二集》的编纂与出版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工商业美术选集:第二集》内容总览 |
1、协会组织信息 |
2、目录 |
3、第二届商美展收录的参展作品及理论文章 |
第三节 具体门类设计作品 |
1、封面 |
2、招贴设计类 |
3、图案设计类 |
4、工业设计类 |
5、其他 |
第四节 设计相关论述 |
1、雷圭元《对于今后中国工商业美术之我见》 |
2、何嘉《中国工商业美术之前瞻与期望》 |
3、雷圭元《中国装饰艺术之没落及其当前之出路》 |
4、孙傅德《制版常识简说》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及两届商业美术展览会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
第一节 协会的组织成立及商美展的举办的现实意义 |
1、宣传扩大了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的影响力 |
2、推动商业美术的发展传播 |
第二节 协会的组织成立及商美展的举办的实践价值 |
1、促进了设计概念的形成 |
2、对设计组织的创立具有借鉴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936年《现代中国商业美术选集:第一集》收录作品目录 |
附录二 1937年《现代中国工商业美术选集:第二集》收录作品目录 |
作者简介 |
(9)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视觉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历史反思 |
1.1.2 时代特征 |
1.1.3 独特视角 |
1.2 研究价值 |
1.2.1 烟标文化研究的发生 |
1.2.2 烟标当代研究的理论拓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4.1 民国烟标的视觉设计研究 |
1.4.2 民国烟标的收藏研究 |
1.4.3 民国烟标的研究书籍与刊物 |
1.4.4 民国烟标研究的史料图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烟标的产生与发展 |
2.1 烟草及吸烟方式的历史进程 |
2.1.1 烟草的起源 |
2.1.2 中国古代吸烟方式 |
2.1.3 中国机制卷烟的传入 |
2.2 民国时期机制卷烟工业的发展 |
2.2.1 外资烟草公司在华建厂 |
2.2.2 民族卷烟工业的初步形成 |
2.2.3 民国时期卷烟工业的发展 |
2.3 民国时期烟标印刷业的发展 |
2.3.1 民国时期的印刷工业 |
2.3.2 民国时期烟标的印刷技术 |
2.4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社会活动 |
2.4.1 企业广告部对烟标设计的影响 |
2.4.2 广告行业发展对烟标设计的推动 |
2.5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与商业美术 |
2.5.1 商业美术教育为烟标设计积蓄了人才 |
2.5.2 商业美术设计对烟标设计的提升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视觉特征 |
3.1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视觉形式 |
3.1.1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材料特征 |
3.1.2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版式特征 |
3.1.3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尺寸特征 |
3.1.4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品牌类型 |
3.2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结构功能 |
3.2.1 保护功能 |
3.2.2 便利功能 |
3.2.3 促销功能 |
3.2.4 防伪功能 |
3.2.5 记事功能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西方文化影响 |
4.1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视觉奇观 |
4.2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视觉文化成因 |
4.3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视觉艺术史影响 |
4.3.1 西方近代设计思想的传入 |
4.3.2 新艺术运动影响下的民国烟标设计 |
4.3.3 装饰艺术运动影响下的民国烟标设计 |
4.3.4 构成主义影响下的民国烟标设计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本土化趋向 |
5.1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中为西用”趋向 |
5.1.1 民国时期洋商烟标设计的本土化趋向 |
5.1.2 民国时期洋商烟标设计的本土化表现 |
5.2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中体中用”趋向 |
5.2.1 传统文化题材在华商烟标设计中的运用 |
5.2.2 传统书法在华商烟标设计中的运用 |
5.2.3 传统色彩在华商烟标设计中的运用 |
5.2.4 传统年画在华商烟标设计中的运用 |
5.3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中西合璧”趋向 |
5.3.1 语言信息的中英文表达方式 |
5.3.2 版面编排的中英文阅读方式 |
5.3.3 形象表现的中西造型风格 |
第六章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文化表征 |
6.1 民族精神的文化表征 |
6.1.1 爱国情怀、爱国立场、民族大义 |
6.1.2 振兴实业、提倡国货、争取权利 |
6.2 女性形象的文化表征 |
6.2.1“看的方式”与“女性美”的文化表征 |
6.2.2 女性形象的经典图式 |
6.3 消闲时尚的文化表征 |
6.3.1 近代消闲文化的形成及其意义 |
6.3.2 消闲时尚的符号表征 |
6.4 吉祥寓意的文化表征 |
6.4.1 人物吉祥的文化表征 |
6.4.2 物体吉祥的文化表征 |
6.4.3 图符吉祥的文化表征 |
6.4.4 数字吉祥的文化表征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论文中图片来源 |
附录2:论文中表格来源 |
附录3: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女性参与: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国近代平面设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1、关于女性主义与设计研究 |
2、关于近代平面设计 |
三、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四、文章的脉络及框架 |
第一章 近代女性参与平面设计活动的背景与契机 |
一、近代中国平面设计的兴起 |
二、女性群体的思想解放 |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设计主体参与 |
一、女性接受设计教育的状况 |
二、女性设计师 |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思想解放的形象参与 |
一、早期仕女、名媛形象 |
二、发展期的多元形象 |
三、盛行期的摩登女性形象 |
小结 |
第四章 作为消费者参与 |
一、女性消费需求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
1、日常生活的消费需求 |
2、娱乐闲暇的消费需求 |
3、思想精神消费的需求 |
二、女性消费心理特征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
1、情境手法表现方面 |
2、元素的选取方面 |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设计元素参与 |
一、月份牌设计 |
二、商标、包装设计 |
三、报刊广告设计 |
四、书籍期刊封面设计 |
五、电影海报设计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致谢 |
四、商业美术设计走进中国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研究[D]. 苟毅琴.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2]哈尔滨商业招幌艺术风格研究(1898-1949)[D]. 刘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近现代中国平面广告中的女性符号视觉形式美学探源[D]. 梅冰清.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民国时期的图案学史研究[D]. 柳景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9(08)
- [5]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D]. 吴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6]民国纺织服装品牌视觉形象文化价值研究[D]. 李璐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走向大众的美——中国设计期刊文献展[J]. 方晓风,蔡仕伟,沈榆. 装饰, 2018(10)
- [8]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与商业美术展览会研究[D]. 刘立萍.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9]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视觉文化研究[D]. 孟剑飞. 江南大学, 2016(02)
- [10]女性参与: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国近代平面设计探析[D]. 泮丽娜.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