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吡咯环农药的研发概况

含吡咯环农药的研发概况

一、含吡咯环农药的研究开发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徐洪亮,苏静,王子时,侯晨忻,吴鹏冲,邢月,李香帅,朱晓磊,路运才,徐利剑[1](2021)在《苯基吡咯类杀菌剂的设计合成及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寻找新型吡咯类农药,基于杀菌剂氟咯菌腈设计合成了21个苯基吡咯类化合物,在吡咯环上引入甲基基团,其目的是探究N位取代基对该类化合物活性的影响.通过1H NMR、FTIR、单晶X射线衍射、高分辨质谱、元素分析和熔点测定等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与确认,并通过挥发法培养得到16个目标化合物的单晶结构.5种病原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在10mg/L浓度条件下,4-(2-氯苯基)-1H-吡咯-3-腈(4b),4-(2-溴苯基)-1H-吡咯-3-腈(4c),4-(2-(三氟甲基)苯基)-1H-吡咯-3-腈(4d), 4-(2-氯-3-氟苯基)-1H-吡咯-3-腈(4g), 4-(2,3-二氯苯基)-1H-吡咯-3-腈(4h)对4种病菌表现出较好甚至高于阳性对照的抑菌效果,其中化合物4g在1 mg/L浓度条件下对3种病菌的抑制效果仍达到80%以上,而氮位甲基取代的目标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表现出专一的抑菌活性.为了开发出更有效的抗水稻纹枯病菌化合物,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 MFA)方法对20个化合物的水稻纹枯病菌活性进行初步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建立了一个有效的Co MFA模型(q2=0.503, r2=0.974),展现了良好的预测能力,为后续该系列化合物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黄棵棵[2](2021)在《炔键参与的吡咯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文中提出众多的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农药以及功能材料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吡咯环骨架结构。高效、廉价、环保地实现具有吡咯结构的杂环化合物的制备具备着极高的价值。含杂原子的底物分子中的炔键参与的环化反应一直以来都是构建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异腈分子作为良好的C1及N1供体可用于合成吡咯杂环;苯环的ipso-环化反应也是合成螺环产物的有力工具。本文主要研究了钯催化下异腈与炔键参与的[2+2+1]的环化反应和N-(2-丙炔-1-基)苯胺的ipso-环化反应。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钯催化亚胺引发的[2+2+1]分子内炔键与异腈的环化反应发展了钯催化分子内的炔键与两分子异腈的[2+2+1]类型的环化反应。N-丙炔基-2-卤素苯胺在5 mol%的四(三苯基膦)钯、2当量的碳酸铯、甲苯作为溶剂中,在110℃,氮气保护下反应8-12 h即可完成反应的转化。该反应操作简单,以29%-74%的产率首次实现了吡咯并[3,2-c]喹啉-2-胺类化合物(21个例子)的制备。另外,以1-炔基-8-卤素萘为反应底物,在5 mol%的三氟乙酸钯、3当量的碳酸铯、10 mol%N-(对甲氧基苯基)-2-乙酰基乙酰胺为配体,1,1-二氯乙烷作为溶剂中,在90℃,氮气保护下反应10-12 h即可完成反应的转化,以44%-84%的产率实现苊并[1,2-b]吡咯-8-胺类化合物(21个例子)的合成。该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广泛。在该反应中主要涉及到两分子异腈的连续插入,以及炔烃的6-exo-dig环化及亚胺基团的加成反应。2.ZnBr2/Oxone介导的N-(2-丙炔-1-基)苯胺的ipso-环化反应开发了从N-对甲基苯磺酰基-N-(丙基-2-炔-1-基)苯胺选择性合成1-氮杂螺[4,5]癸烷-3,6,9-三烯-8-酮的策略(17个例子),实现了N-丙炔基苯胺的选择性ipso-环化反应。反应体系中存在1当量的ZnBr2和2当量的Oxone时,在乙腈和去离子水溶剂里,该转化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以50%-77%的产率制备的相应的螺环化合物。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通过自由基ipso-环化实现反应的高区域选择性。

袁康宁[3](2021)在《硫代吡咯及其类似物的多样性合成与其在荧光分子构建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在自然界中,吡咯单元是十分重要的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之一,并且都可通过不饱和烃类衍生物制备。其骨架不但在天然产物中广泛存在,同时也是很多药物分子、有机荧光分子的结构单元,具有良好的化学、生物活性和材料特性,因此,在化学、材料和生命科学领域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当杂环结合硫醚结构时,通常会表现出优良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因此,发展新型的合成方法建立硫代吡咯及其类似物并研究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以亲电硫试剂N-硫代丁二酰亚胺为硫源,利用高炔丙基叠氮在Al Cl3催化下通过亲电硫醚化/环化过程合成了3,4-双硫代吡咯。经反应条件的优化,收率可达85%以上。并在最优条件下对反应底物进行了广谱性研究,大都取得中等到优秀的收率。最后,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断,通过控制实验,对机理进行佐证。本文第二部分继续以亲电硫试剂N-硫代丁二酰亚胺为硫源,利用高炔丙基磺酰胺在Al Cl3催化下通过亲电/环化过程选择性合成了3-硫代吡咯与吡咯啉。产物的选择性取决于不同溶剂的使用:使用硝基甲烷为溶剂时,主要生产3-硫代吡咯的产物;以乙腈为溶剂,3-硫代吡咯啉作为唯一产物。此外,对底物广谱性、反应机理和产物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3-硫代吡咯合成了有机荧光分子苯并噻吩并吡咯和硫代氟硼二吡咯(S-BODIPY)。本论文合成的产物,其结构均经HRMS和1H NMR、13C NMR进行表征,部分产物的分子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进一步确证,并对有机荧光分子的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所建立的3,4-双硫代吡咯、3-硫代吡咯/吡咯啉及硫代氟硼二吡咯合成方法简单高效,为含硫的杂环骨架的合成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这三类化合物的构建可直接由简单的原料(环氧丙烷,氮杂环丙烷)合成得到,既具有步骤经济性,同时又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张悦[4](2021)在《4-甲基-1H-吡咯-2-羧酸类衍生物的抗蚜虫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虫害是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主要的原因之一,对农业生产效益和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杀虫剂仍是目前防治害虫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杀虫剂使用年限的增加,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需要不断开发出低毒、高效和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天然产物在杀虫剂研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占据了 7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阿维菌素类等主流杀虫剂均来源于天然产物。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提高其杀虫活性,是目前杀虫剂研发的重要途径。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直立百部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吡咯-2-羧酸酯类化合物,对蚜虫具有高抑制作用,其母核结构4-甲基-1H-吡咯-2-羧酸表现出更优异的杀蚜虫活性,本论文以4-甲基-1H-吡咯-2-羧酸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研究以期发现杀虫活性更优的化合物。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衍生物设计合成.:我们以4-甲基-1H-吡咯-2-羧酸为先导化合物,分别考察了吡咯环上取代基的变化、2-位羧酸的酯化、胺化等改变对杀虫活性的影响,设计合成一系列吡咯-2-羧酸衍生物,并运用1H NMR、13C NMR、质谱等结构鉴定技术进行结构鉴定。(2)杀虫活性测定:首先我们以先导化合物4-甲基-1H-吡咯-2-羧酸(A0)为对照,对A1-A44这44个衍生物在100 mg/L的药剂浓度下进行杀蚜虫生物活性试验,共得到17个化合物对蚜虫的抑制作用好于A0,其中A30(93.52%)活性最为突出其对蚜虫的抑制作用是对照组(27.69%)的 3 倍以上,其次为 A40(84.93%)、A43(73.68%)、A4(59.08%)。之后,又以先导化合物A0为对照,吡虫啉为阳性对照药,对这四个活性最好的化合物进行了杀蚜虫毒力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这四个化合物对蚜虫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72小时化合物A4、A30、A40对蚜虫的LC50分别0.14、0.28、0.30 mg/L优于先导化合物A0(LC50=0.8 mg/L),但与阳性对照药吡虫啉(LC50=0.05 mg/L)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根据杀蚜虫实验结果,结合化合物结构,我们初步得到如下构效关系:①当五元芳香杂环为吡咯环活性时最优,换成呋喃环或噻吩环活性均显着下降;②羧基在2-位是活性必须,位于3-位则无活性;③吡咯环上其它三个位置无取代时活性最强;④吡咯-2-羧酸的羧基被酯化后活性有所提高。

杨娇雪[5](2020)在《水体中吡咯杀菌剂及药物的降解机理及生态毒性评估》文中认为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的废水、海水、地表水和饮用水中都检测到了许多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其中包括药物、激素、农药和工业污染物等。尽管该类污染物的的浓度不高(ngL-1-μgL-1),但由于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潜在不利影响,如内分泌紊乱、抗生素耐药性传播和生物积累,因此水环境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及人类和畜牧业常用的药物(PPCPs)都属于该类污染物。杀菌剂和PPCPs在环境中种类多,分布广。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对特定的目标生物产生有利的影响,但是其排放到水体之后对非目标生物的生态毒性并不明确。杀菌剂常用作避免植物的真菌损害,其广泛应用于农业上种子、植物叶面等处理过程。杀菌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吸附在土壤颗粒或溶解在水中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更大的水体系统中。间接光降解是自然水体中杀菌剂降解转化的方式之一。而许多PPCPs会通过制药厂渗漏、人和动物的排泄等方式进入污水处理厂。常规的生物和化学处理过程对PPCPs的降解效率非常低,高级氧化工艺(AOPs)对水体中难降解或不可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去除发挥重要作用。AOPs过程中可以产生强氧化剂,如·OH、SO4·-、Cl和·ClO等衍生自由基。这些高活性的自由基通过复杂的反应将PPCPs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转化为各种副产物。杀菌剂和PPCPs降解过程中其转化产物可能保留母体化合物的毒性或变得更具生物活性。因此,痕量有机污染物在各种环境基质中的毒理效应预测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其生物影响评估。本论文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典型吡咯类杀菌剂药物(咯菌腈及拌种咯)和抗生素及抗炎药物(磺胺甲恶唑SMX、甲氧苄氨嘧啶TMP和双氯芬酸DCF)由不同氧化剂引发的降解机理,并用过渡态理论(TST)计算了动力学数据得到反应速率常数。有机污染物长期稳定存在于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因此,本论文在机理研究的同时,利用计算毒理学方法对各种原始反应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进行了生态毒性预测评估。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咯菌腈在·OH和1O2引发下的间接光化学转化机理及毒性评估咯菌腈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广谱杀菌剂,用于保护果蔬作物。其溶解在水中或者吸附在土壤颗粒物上随着地表径流可以输送到大型水环境中,这引起人们对咯菌腈在水生环境中对非目标生物的潜在环境毒性的担忧。因此,本章节采用量子化学和计算毒理学方法,系统研究了咯菌腈与·OH和1O2的引发反应机理、间接光降解转化产物及其生态毒性。结果表明,·OH和1O2最有利的引发反应路径均发生在咯菌腈的吡咯环上的位点。根据动力学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在1 atm和298 K时,·OH和1O2降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1.23×1010和3.69×107 M-1 s-1,该结果与实验数据处于同一数量级上。根据ECOSAR毒性评估,发现咯菌腈降解产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水平下降,但大多数产物并不是完全无害的,其仍然具有一定的水生毒性。本研究在微观层面进一步揭示了咯菌腈在水环境中的间接光化学转化机理。2.1O2,·OH和SO4·-与拌种咯在水环境中的间接光化学转化过程拌种咯是一种农用苯吡咯杀菌剂,其生态毒理学效应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章节研究了拌种咯在水生环境中不同活性氧化剂(1O2、·OH和SO4·-)引发的间接光化学转化机制、环境持久性和生态毒性。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1O2能与吡咯环通过环加成反应形成内过氧化物。此外,本研究还通过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OH和SO4·-的引发反应机理,结果表明,·OH引发反应速率常数(2.26×109 M-1 s-1,298K)更高,其在拌种咯间接光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高温更有利于拌种咯的降解。为了更好地了解拌种咯的后续转化产物的环境影响,我们以反应速率最快形成的·OH加合物IM10为例计算了拌种咯的后续降解转化,并用计算毒理学ECOSAR和TEST软件预测了其生态毒性。结果表明,降解产物的水生毒性随降解过程而降低,特别是裂解产物(TP3和TP4)尤其明显。然而,TP1和TP2仍然具有毒性和发育毒性。本研究从理论计算的角度为杀菌剂降解的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指导。3.·OH引发的SMX和TMP在水环境中的降解机理及毒性评估磺胺甲恶唑(SMX)和甲氧苄氨嘧啶(TMP)等抑菌抗生素经常出现在废水和地表水中,这引起了人们对其生态毒理学效应的关注。本研究通过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OH引发的SMX和TMP的降解反应机理。利用过渡态理论计算了相应的速率常数,并用理论模型预测了 SMX和TMP及其降解产物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SMX和TMP最有利的转化途径均为吉布斯自由能垒最低的苯环部位的·OH 加成反应(6.86 kcal mol-1 和 6.21 kcal mol-1)。研究发现,在 298 K处,SMX和TMP与·OH初始反应的总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28×108 M-1 s-1和6.21×108M-1 s-1。通过比较转化产物与污染物SMX和TMP的生态毒性,发现降解产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均有所降低,但仍有部分产物对目标生物,特别是对水蚤的危害仍处于有毒的水平。本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对水生环境中·OH与SMX和TMP的降解机理提供了更深入的微观层面的认识。4.·OH、SO4·-和·CIO引发的DCF在水环境中的降解机理及毒性评估双氯芬酸(DCF)是一种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抗炎药物。其在淡水环境中的频繁出现及其对鱼类和贻贝等多种生物的潜在毒性使DCF成为一种新兴的环境污染物。本章节利用量子化学和计算毒理学方法计算了由·OH、·ClO和SO4·-引发的DCF降解过程,并计算了其反应速率常数,评估了其环境化学行为及降解产物对鱼类、水蚤、绿藻的生态毒性。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OH的加成反应、SO4·-的单电子转移反应在DCF的降解过程中占主要地位。·ClO引发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垒较高,而且反应均为吸热过程。在298 K,·OH、·ClO和SO4·-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12×109、2.30×106和1.30×108 M-1 s-1。这也证明在DCF的降解过程中,·OH的引发反应更占据优势。对DCF的后续转化反应的研究发现,其降解过程中可以形成羟基化产物(Pl、P2、P5)、·ClO加成产物(P3、P4)及裂解苯环(P6、P7)产物。在急性和慢性毒性方面,DCF均被归类为有害化合物。其羟基化和·ClO加成转化产物的水生毒性随着降解过程而降低,但是裂解产生的苯环产物毒性比DCF反应物更高。并且DCF及其转化产物仍然具有发育毒性。因此,DCF在水环境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及降解方式需要引起更多重视。

吴士泸[6](2020)在《不对称银催化的甘氨酸衍生物类1,3-偶极子加成反应及其原位负载化研究》文中提出手性吡咯烷及其多取代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与药物分子结构中,是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研究中的重要骨架片段,可用于一系列复杂分子的合成。在构建手性吡咯烷结构以及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中,利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或类似反应是最为便捷的途径之一,其中来源于甘氨酸的甲亚胺叶立德就是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偶极子,可在1,3-偶极子反应与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等活化烯烃中合成各类多取代手性吡咯烷。为进一步拓展甘氨酸衍生的1,3-偶极子的应用价值,本文从设计新反应体系和固定化催化体系两个角度开展了银催化甘氨酸类1,3-偶极子的加成反应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烯烃两端为不同羰基取代的活性烯烃可用于合成多羰基取代的手性吡咯烷,但因其化学选择性难以控制而一直未有突破,本工作中经过大量的反应条件优化,成功利用Ag/DTBM-Segphos催化剂体系首次完成了该类双羰基烯烃与甲亚胺叶立德的独特的1,3-偶极[3+2]环加成反应。并且发现在该反应中,以高活性底物查尔酮为添加剂时更有利于提升银催化体系的化学选择性,以优异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8%ee)得到一系列具有四个手性中心的全取代吡咯烷类化合物,并且具有良好的收率和出色的对映选择性。(2)在固定化手性催化体系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创新性地发现可利用硅橡胶的溶胀性能和少量硅氢活性官能团可实现对银催化剂的原位反应-包覆固定化,成功地将手性银催化体系吸附在硅橡胶中而实现手性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反应结果表明固定在可溶胀性硅橡胶上的手性银催化体系可以重复用于MBH醋酸酯和双羰基活化烯烃这两类化合物参与的不对称1,3-偶极加成反应,如应用于双羰基烯烃与甲亚胺叶立德的独特的1,3-偶极[3+2]环加成反应,催化剂至少可以循环使用三次,而将其应用于银催化的甲亚胺叶立德与MBH醋酸酯的不对称串联偶联加成-消除反应,催化剂可以反复使用五次,相应的ee值和产率均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固定化手性催化剂的新策略。

赵晓晴[7](2019)在《尼古丁系列化合物合成、结构表征及其在电子烟中的缓释效果研究》文中指出尼古丁(Nicotine),俗称烟碱,是一个具有吡啶和吡咯的双环化合物,是烟草中的重要成分。电子烟,又名电子尼古丁输送系统(ENDS),它是通过加热不燃烧的方式使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液雾化成气溶胶,通过吸烟者吸电子烟进入口腔。当前,市场上大多都是通过将尼古丁添加到电子烟里面进行销售的。因此本研究,通过设计合成尼古丁缓释剂以改善尼古丁的易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期望提高吸烟的口感和感受。本文通过研究设计合成了四个方向的尼古丁缓释剂,如下:1.尼古丁和羟基苯甲酸类的共晶化合物,得到了三个未报道的尼古丁羟基苯甲酸类共晶,并表征其晶体结构。2.尼古丁和氨基酸的盐类化合物,利用氨基酸使液态尼古丁固体化,获得了三个尼古丁氨基酸盐,经过表征测定两者为一种无序混合。3.改性多孔淀粉包裹尼古丁,合成多孔淀粉和四种亲油改性多孔淀粉包裹尼古丁,通过正交实验测定其最佳包裹率。4.尼古丁与溴代长链烷合成季铵盐结构新型化合物,尼古丁的吡啶环和吡咯环都可以合成季铵盐结构,设计合成了四个(其中三个未报道过)长链烷基尼古丁季铵盐,并表征其化学结构。最终对合成的尼古丁缓释剂样品进行专业的烟碱缓释测评,证明只有尼古丁羟基苯甲酸类共晶和改性多孔淀粉包裹尼古丁两者有缓释效果。为电子烟尼古丁缓释提供了新思路、新可能性。

郑晓青[8](2017)在《茴香霉素生物合成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茴香霉素是1954年由辉瑞公司在Streptomyces roseochromogenes和Streptomyces griseolus发酵液中分离到的抗生素,能特异结合在60S核糖体亚基上阻断肽键的形成,从而显示多种优良的生物和药理活性(包括抗病原虫、抗真菌、抗癌、免疫抑制和消弱创伤记忆等活性)。作为农用抗生素-农抗120的主要活性成分,已经大量用于农作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是目前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农用抗生素。由于茴香霉素结构独特且活性多样,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对它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已有近30种化学合成方法被报道,但其生物合成基因簇及生物合成机理一直不清楚。本研究以生物活性为导向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克隆到茴香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构建22个单基因缺失突变株,确定了8个茴香霉素生物合成的必需基因,分别是调控基因aniF、甲基转移酶基因aniK、乙酰转移酶基因aniI、转运蛋白基因aniL、氨基转移酶基因aniQ、转酮酶基因aniP、糖基转移酶基因aniO和短链脱氢酶基因aniN。通过体外生化实验,发现α-糖苷水解酶基因aniG也是茴香霉素生物合成必需的,因此,确定茴香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包含aniF、aniG、aniI、aniK、aniL、aniN、aniO、aniP和aniQ 9个基因。结合HPLC、Q-TOF和NMR技术,鉴定了6个茴香霉素生物合成中间产物的结构。利用体外生化实验鉴定了脱氢酶AniN具备氧化和还原双功能,可介导茴香霉素中吡咯烷的生成,提出了AniN的催化机制模型,丰富了对天然产物中吡咯环生物合成的理解和认识;鉴定了氨基转移酶AniQ可催化去氨基与再次氨基化两步不同的转氨反应,并且两次转氨反应识别的底物在结构和极性方面差异很大,不同于其它的氨基转移酶;揭示了糖基转移酶AniO可催化隐藏的糖基化反应,这是首次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过程中发现隐藏糖基化的现象,这步隐藏反应对下游酶AniN和AniQ的催化效率有重要影响;证实了α-糖苷水解酶AniG和甲基转移酶AniK分别负责糖基水解和甲基化反应。另外,通过同位素喂养实验鉴定了转酮酶AniP负责催化4-羟基苯丙酮酸与磷酸甘油醛的缩合反应。总之,本研究克隆了茴香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提出了完整的茴香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发现的氨基转移酶AniQ、转酮酶AniP、糖基转移酶AniO和短链脱氢酶AniN 4个酶负责催化茴香霉素中吡咯烷的形成,完全不同于其它已报道的吡咯烷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方式。鉴定的隐藏糖基化反应是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首次发现,拓展了对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糖基化反应的理解和认识。本研究为阐明茴香霉素生物合成机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生物合成指导的结构和活性改造研究,也将有力推动茴香霉素作为活性组分的农抗120的实际应用。

刘欢[9](2017)在《含丁酰肼和酯基团的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Tetramic acid类化合物是含有吡咯烷-2,4-二酮或吡咯淋-2-酮结构的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而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酰肼和酯基是农药结构中常见的活性基团,含有这些基团的化合物在农药创制领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筛选更高活性的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本文对吡咯啉酮的3位和4位进行结构修饰,引入丁酰肼和酯基团,设计合成了 3个系列共计31个新型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并进行了杀菌活性的测定。首先以甘氨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酰胺化、环合、脱羧等步骤合成吡咯烷-2,4-二酮6,再经过与丁二酸单乙酯酰气反应、水解反应合成了4-(2,4-二氧吡咯烷-3-基亚基)-4-羟基丁酸8,化合物8与苯胺反应得到4-(2,4-二氧吡咯烷-3-基亚基)-4-(苯基胺基)丁酸9,化合物9通过自身环合得到1-苯基-1’,3,4,5’-四氢-[2,3’-二吡咯基亚基]-2’,4’,5(1H)-三酮10,其与取代苯肼反应得到了7个含吡咯烷二酮和苯胺基团的丁酰肼类衍生物11,该类化合物与氯甲酸酯反应得到31个含丁酰肼和酯基团的吡咯啉酮类衍生物,其结构均得到FT-IR、iH NMR和MS的确证。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的抑菌活性。在1μg/mL的浓度下,部分化合物表现出显着的抑菌活性。对活性较高的化合物进行了EC50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A2、A4、A6、B2和B5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值低于1μg/mL,其中化合物A4的EC50值最低,达到0.3217μg/mL,低于对照药剂多菌灵的0.4743μg/mL;化合物A2-A4、A6、A13、A14、A16、A17、B4、B5和C8对草莓灰霉病菌的EC50值小于1 μg/mL,其中化合物A4和A16的表现最突出,EC50值分别为0.2839 μg/mL和0.3652μg/mL,低于对照药剂嘧菌酯的1.3328 μg/mL;化合物A1-A6、A13-A15、A17、B2、B3和C8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小于1μg/mL,其中化合物A1、A2和A5表现突出,EC50值分别达到0.1284 μg/mL、0.1497 μg/mL和0.1666 μg/mL,明显低于对照药剂多菌灵的0.4219μg/mL;化合物A2-A4、A6、B2、B3和C7对辣椒炭疽的EC50值低于1 μg/mL,其中化合物A3和A4的活性较显着,EC50值分别为0.6247μg/mL和0.5352μg/mL。初步分析构效关系发现,在目标化合物结构的苯肼苯环上的4位引入卤素能显着提高杀菌活性。

朱守记[10](2017)在《基于松节油的对孟胺衍生物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节油是一类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我国是松节油生产大国,但其深加工产品种类还不够丰富,特别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还有待深度开发。本研究致力于以松节油为原料合成系列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对孟胺衍生物,为开发绿色农药和医药产品奠定基础。由松节油与乙腈合成了 N,N’-二乙酰基-1,8-对孟烷二胺,进一步水解合成了顺/反-1,8-对孟烷二胺,发现了新化合物3-对孟烯-1-胺和N-乙酰基-1,2-环氮对孟烷。以3-对孟烯-1-胺和顺-1,8-对孟烷二胺为原料,通过系列反应合成了相应的酰胺类衍生物、席夫碱类衍生物及硫脲类衍生物等共计53个新化合物。通过FT-IR、ESI+-MS、HRMS、1H NMR及13C NMR等现代分析手段对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测定了这些新化合物的抑菌、除草、细胞毒性等生物活性。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首次应用Ritter反应由松节油和乙腈通过一锅法直接合成了 N,N’-二乙酰基-1,8-对孟烷二胺。在高沸点溶剂乙二醇中将N,N’-二乙酰基-1,8-对孟烷二胺进行高温、氢氧化钠催化水解得到了 1,8-对孟烷二胺。反应混合物通过精馏很容易得到纯度达98%以上的1,8-对孟烷二胺。解决了现有NaCN及NaN3法合成1,8-对孟烷二胺工艺中存在副产物多、分离难、毒性大的弊端。解决了现有NaCN及NaN3法合成1,8-对孟烷二胺工艺中存在的弊端。通过铵盐分步结晶法成功实现了 1,8-对孟烷二胺顺反两种异构体的有效分离。2、发现了 N,N’-二乙酰基-1,8-对孟烷二胺在酸催化作用下消去C-8位乙酰胺基合成N-乙酰基-3-对孟烯-1-胺,及其进一步异构、闭环合成N-乙酰基-1,2-环氮对孟烷的重要反应。同时,将N-乙酰基-3-对孟烯-1-胺进行高温碱水解得到新化合物3-对孟烯-1-胺。3、通过酰胺化和亚胺化反应成功合成了顺-1,8-对孟烷二胺和3-对孟烯-1-胺的酰胺类和席夫碱类衍生物,酰胺类产率53%~100%,席夫碱类65%~99%。通过3-对孟烯-1-胺与硫代氯甲酸苯酯的亲核加成-消除和高温裂解反应合成了 3-对孟烯-1-异硫氰酸酯,产率为97%。将3-对孟烯-1-异硫氰酸酯与胺反应,或者将3-对孟烯-1-胺与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了相应的硫脲,产率为53%~98%。4、对孟胺及其部分衍生物对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证明:N-(5-硝基-2-噻吩羧基)-3-对孟烯-1-胺(7g)对肺炎克雷伯氏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最小抑菌浓度)值仅为0.44 μg/mL;3-对孟烯-1-胺(5)和N,N’-二(6-氯-2吡啶-羧基)-1,8-对孟烷二胺(12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值为56.25 μg/mL;化合物5和N-(5-氯-2-噻吩羧基)-3-对孟烯-1-胺(7h)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值为112.5 μg/mL。5、对孟胺及其席夫碱衍生物对一年生黑麦草均具有很强的除草活性。其中N,N’-二(4-溴苯亚甲基)-1,8-对孟烷二胺(13j)活性最强,对一年生黑麦草根长和茎长的抑制活性分别比现有最好的除草剂草甘膦高310.0%和583.3%。构效关系研究表明:3-对孟烯-1-胺的环内双键有助于提高除草活性;向含呋喃环和苯环的对孟胺席夫碱衍生物中引入氯元素或溴元素可显着提高其除草活性。6、细胞毒性研究表明:对孟胺及其衍生物对MDA-MB-231、ES-2和HepG-2等3种癌细胞没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对正常细胞3T3和HUVEC-C也没有毒害作用,属于安全型新化合物。

二、含吡咯环农药的研究开发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含吡咯环农药的研究开发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苯基吡咯类杀菌剂的设计合成及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结果与讨论
    1.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2 目标化合物的表征
        1.2.1 红外谱图分析
        1.2.2 核磁谱图分析
        1.2.3 目标化合物晶体结构分析
    1.3 抑菌活性测试
    1.4 CoFMA模型分析
2结论
3实验部分
    3.1 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中间体2的合成
        3.2.2 目标化合物4a~4k的合成
        3.2.3 目标化合物5a~5j的合成
        3.2.4 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测试
        3.2.5 Co MFA模型的建立

(2)炔键参与的吡咯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两分子异腈插入的反应
        1.2.1 钯催化的双分子异腈插入反应
        1.2.2 其它金属催化双分子异腈插入反应
        1.2.3 无金属参与的双分子异腈插入反应
        1.2.4 结论
    1.3 氮杂螺[4,5]癸烷酮的合成研究
        1.3.1 以N-芳基丙炔酰胺为原料的合成方法
        1.3.2 其它原料的合成氮杂螺[4,5]癸烷酮方法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1.4.3 课题创新点
第2章 钯催化亚胺引发的[2+2+1]分子内炔键与异腈的环化反应
    2.1 钯催化N-(2-丙炔-1-基)芳胺的[2+2+1]环化反应
        2.1.1 课题构思
        2.1.2 反应条件优化
        2.1.3 底物拓展
        2.1.4 产物的进一步转化
        2.1.5 实验部分
        2.1.6 小结
    2.2 钯催化1-卤素-8-炔基萘的[2+2+1]环化反应
        2.2.1 反应条件优化
        2.2.2 底物拓展
        2.2.3 反应机理
        2.2.4 实验部分
        2.2.5 小结
    2.3 化合物结构表征
第3章 ZnBr_2/Oxone介导的 N-(3-苯基丙-2-炔-1-基)苯胺的 ipso-环化反应
    3.1 研究背景
    3.2 课题构思
    3.3 反应条件优化
    3.4 底物拓展
    3.5 反应机理
    3.6 实验部分
    3.7 小结
    3.8 化合物结构表征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专业术语缩写对照表)
附录 B (H源的研究)
附录 C (代表性~1HNMR和 ~(13)CNMR图谱)
附录 D (代表性单晶结构)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硫代吡咯及其类似物的多样性合成与其在荧光分子构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吡咯及其类似物的基本概述
    1.2 含吡咯及其类似物的天然产物
    1.3 含吡咯及其类似物的药物
        1.3.1 抗肿瘤药物
        1.3.2 抗菌药物
        1.3.3 其他种类药物
    1.4 含吡咯及其类似物的材料分子
    1.5 不同方式下吡咯及其类似物的构建
        1.5.1 分子内异构化构建吡咯及其类似物
        1.5.2 分子内环化构建吡咯及其类似物
        1.5.3 分子间环化构建吡咯及其类似物
    1.6 立题依据
第二章 N-硫代丁二酰亚胺诱导高炔丙基叠氮亲电环化/硫醚化合成3,4-双硫代吡咯
    2.1 引言
    2.2 3,4-双硫代吡咯的合成研究
        2.2.1 实验条件优化
        2.2.2 底物的扩展
    2.3 反应机理的推测
        2.3.1 控制实验
        2.3.2 反应机理的推测
    2.4 结论
第三章 3-硫代吡咯/吡咯啉的选择性合成及其在硫代荧光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3-硫代吡咯的合成研究
        3.2.1 实验条件优化
        3.2.2 底物的广谱性研究
    3.3 3-硫代吡咯啉的合成研究
        3.3.1 实验条件优化
        3.3.2 底物的广谱性研究
        3.3.2.1 亲电硫试剂的底物扩展
        3.3.2.2 高炔丙基磺酰胺的底物扩展
    3.4 反应机理的推测
        3.4.1 控制实验
        3.4.2 反应机理的推测
    3.5 产物的衍生研究
    3.6 硫代荧光分子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
        3.6.1 硫代荧光分子的合成
        3.6.2 硫代荧光分子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3.6.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
        3.6.2.2 斯托克位移
        3.6.2.3 荧光量子产率
    3.7 结论
第四章 实验部分
    4.1 实验仪器与药品
        4.1.1 实验所用仪器
        4.1.2 实验所用药品
    4.2 原料的制备
        4.2.1 N-硫代丁二酰亚胺试剂的制备
        4.2.2 高炔丙基叠氮的制备
        4.2.3 高炔丙基叠磺酰胺的制备
    4.3 产物的合成方法
        4.3.1 3,4-双对甲苯硫代吡咯的合成
        4.3.2 N-对甲苯磺酰基-3-苯硫代吡咯的合成
        4.3.3 N-对甲苯磺酰基-3-苯硫代吡咯啉的合成
        4.3.4 3-苯硫代吡咯的合成
        4.3.5 3-苯硫基-4-对甲苯磺酰基吡咯的合成
        4.3.6 N-对甲苯磺酰基-4-溴-3-苯硫基吡咯的合成
        4.3.7 苯并噻吩并吡咯的合成
        4.3.8 二硫代氟硼二吡咯的合成
    4.4 产物的数据表征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单晶数据
产物核磁谱图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4-甲基-1H-吡咯-2-羧酸类衍生物的抗蚜虫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第一章 害虫对农业的危害及防治
    1 害虫对农业的危害
    2 害虫的防治
第二章 源自天然产物的杀虫剂研究进展
    1 天然产物来源的杀虫剂
        1.1 天然产物类杀虫剂
        1.2 天然产物衍生的杀虫剂
        1.3 受天然产物启发的杀虫剂
    2 吡咯类杀虫剂研究概述
        2.1 发现过程
        2.2 作用机制
        2.3 构效关系
        2.4 合成方法
        2.5 抗药性及毒性
    3 吡咯-2-羧酸酯类化合物杀虫活性研究
第三章 目标分子设计思想及研究内容
    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目标化合物的研究依据及设计策略
        2.1 研究依据
        2.2 设计策略
    3 研究内容
    4 本论文技术路线
第四章 实验部分
    1 化学实验
        1.1 仪器及试剂
        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 杀虫活性实验
        2.1 杀虫活性初筛
        2.2 杀虫毒力测定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以KSeCN为氰基来源的芳环氰基化
    1 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环氰基化试剂研究进展
        1.1 不同来源的氰基试剂
        1.2 硒氰酸钾的用途
    2 研究目的与设计思路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及试剂
        3.2 底物合成
        3.3 反应条件优化
        3.4 底物的扩展
        3.5 反应机理推测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Ⅱ 代表性化合物~1H和~(13)C谱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水体中吡咯杀菌剂及药物的降解机理及生态毒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吡咯杀菌剂的应用
        1.1.1 环境中杀菌剂的种类
        1.1.2 咯菌腈杀菌剂的光化学转化及环境毒性
        1.1.3 拌种咯杀菌剂的应用
        1.1.4 农药杀菌剂的间接光化学转化
    1.2 药物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的环境污染
        1.2.1 PPCPs的来源、环境毒性及持久性
        1.2.2 抗生素药物SMX和TMP的研究现状
        1.2.3 抗炎药物DCF的环境影响和毒性
        1.2.4 高级氧化技术(AOPs)在药物降解中的应用
    1.3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
    2.1 量子化学计算的发展
    2.2 密度泛函理论
    2.3 过渡态理论
    2.4 Marcus电子转移理论
    2.5 定量构效关系
第三章 咯菌腈与~1O_2和~·OH在水环境中的间接光化学转化机理及生态毒性评估
    3.1 前言
    3.2 计算方法
        3.2.1 量子化学计算
        3.2.2 动力学计算
        3.2.3 生态毒性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咯菌腈与~·OH和~1O_2的引发反应机理
        3.3.2 咯菌腈的动力学性质和环境持久性
        3.3.3 后续产物转化过程
        3.3.4 生态毒性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拌种咯与~·OH、~1O_2和SO_4~(·-)在水环境中的间接光化学转化机理及生态毒性评估
    4.1 前言
    4.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OH、~1O_2、SO_4~(·-)引发过程中拌种咯的降解机理
        4.3.2 反应速率常数及半衰期
        4.3.3 ~·OH引发咯菌腈降解的后续产物转化
        4.3.4 生态毒性预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MX和TMP与~·OH的降解反应机理及生态毒性评估
    5.1 前言
    5.2 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MX与~·OH引发反应
        5.3.2 SMX与SO_4~(·-)引发反应
        5.3.3 TMP与_·OH引发反应
        5.3.4 反应速率常数
        5.3.5 SMX与TMP的后续转化反应
        5.3.6 生态毒性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DCF与~·OH、~·ClO和SO_4~(·-)水环境中的降解机理及毒性评估
    6.1 前言
    6.2 计算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DCF与~·OH引发反应
        6.3.2 DCF与~·ClO引发反应
        6.3.3 DCF与SO_4~(·-)引发反应
        6.3.4 反应速率
        6.3.5 主要转化产物
        6.3.6 毒性预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创新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之处
    7.3 工作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不对称银催化的甘氨酸衍生物类1,3-偶极子加成反应及其原位负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选题缘由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吡咯烷衍生物
    1.3 1,3-偶极子环加成反应
        1.3.1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作为亲偶极体
        1.3.2 硝基烯类化合物作为亲偶极体
        1.3.3 乙烯基砜类化合物作为亲偶极体
        1.3.4 烯酮类化合物作为亲偶极体
        1.3.5 其他亲偶极体
        1.3.6 分子内环加成
        1.3.7 自身环加成
    1.4 总结与展望
第二章 Ag催化双羰基烯烃与甲亚胺叶立德1,3-偶极[3+2]环加成合成吡咯烷化合物
    2.1 引言
    2.2 结论与讨论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2 反应底物拓展
        2.2.3 产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2.3 实验部分
        2.3.1 主要试剂、溶剂及仪器
        2.3.2 实验步骤
        2.3.3 实验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原位溶胀-吸附型有机硅支载银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反应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硅橡胶溶胀性能考察
        3.2.2 原位溶胀-吸附型有机硅支载银催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2.3 原位溶胀-吸附型有机硅支载银催化材料的应用及性能评价
    3.3 实验部分
        3.3.1 主要试剂、溶剂及仪器
        3.3.2 实验步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化合物表征谱图
作者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尼古丁系列化合物合成、结构表征及其在电子烟中的缓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尼古丁的简介
    1.2 尼古丁的应用
        1.2.1 尼古丁在烟草方面的应用
        1.2.2 尼古丁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1.2.3 尼古丁在医用方面的应用
    1.3 电子烟的产生和发展
    1.4 尼古丁缓释的目的及发展现状
        1.4.1 尼古丁缓释的目的
        1.4.2 尼古丁缓释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方向
        1.5.1 尼古丁和羟基苯甲酸类的共晶化合物
        1.5.2 尼古丁和氨基酸的盐类化合物
        1.5.3 改性多孔淀粉包裹烟碱
        1.5.4 烟碱与溴代长链烷合成季铵盐结构新型化合物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尼古丁共晶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2.1 引言
    2.2 尼古丁共晶化合物的制备
        2.2.1 尼古丁-间羟基苯甲酸共晶制备方法
        2.2.2 尼古丁-2,4-二羟基苯甲酸共晶制备方法
        2.2.3 尼古丁-2,6-二羟基苯甲酸共晶制备方法
    2.3 结果与表征
        2.3.1 尼古丁与有机酸的共晶红外光谱解析
        2.3.2 尼古丁与有机酸的共晶热重解析
    2.4 尼古丁与有机酸的共晶结构解析
        2.4.1 尼古丁-间羟基苯甲酸共晶(共晶1)
        2.4.2 尼古丁-2,4-二羟基苯甲酸共晶(共晶2)
        2.4.3 尼古丁-2,6-二羟基苯甲酸共晶(共晶3)
    2.5 尼古丁共晶化合物的Hirshfeld surface分析
        2.5.1 尼古丁-间羟基苯甲酸共晶的Hirshfeld surface分析
        2.5.2 尼古丁-2,4-二羟基苯甲酸共晶的Hirshfeld surface分析
        2.5.3 尼古丁-2,6-二羟基苯甲酸共晶的Hirshfeld surface分析
        2.5.4 Hirshfeld Surface总结
    2.6 小结
第三章 尼古丁氨基酸盐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果表征
    3.1 引言
    3.2 尼古丁氨基酸盐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2.1 L-赖氨酸尼古丁盐制备方法
        3.2.2 L-组氨酸尼古丁盐制备方法
        3.2.3 L-亮氨酸尼古丁盐制备方法
        3.2.4 L-脯氨酸尼古丁盐制备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表征
        3.3.1 尼古丁的红外光谱解析
        3.3.2 尼古丁L-赖氨酸盐的红外光谱解析
        3.3.3 尼古丁L-组氨酸盐的红外光谱解析
        3.3.4 尼古丁L-亮氨酸盐的红外光谱解析
        3.3.5 尼古丁L-脯氨酸盐的红外光谱解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改性多孔淀粉包裹尼古丁及结果表征
    4.1 引言
    4.2 多孔淀粉及改性多孔淀粉的制备
        4.2.1 多孔淀粉的制备
        4.2.2 改性多孔淀粉的制备
    4.3 结果与表征
        4.3.1 多孔淀粉及改性多孔淀粉红外光谱分析
        4.3.2 尼古丁浓度标准曲线
        4.3.3 不同因素对多孔淀粉吸附尼古丁性能的影响
        4.3.4 多孔淀粉和改性多孔淀粉包裹尼古丁的负载率
    4.4 小结
第五章 长链烷尼古丁季铵盐新型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5.1 引言
    5.2 长链烷尼古丁季铵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5.2.1 溴丁烷尼古丁季铵盐的合成方法
        5.2.2 溴己烷尼古丁季铵盐的合成方法
        5.2.3 溴庚烷尼古丁季铵盐的合成方法
        5.2.4 溴壬烷尼古丁季铵盐的合成方法
    5.3 结果与表征
        5.3.1 尼古丁丁烷季铵盐氢谱解析
        5.3.2 尼古丁己烷季铵盐氢谱解析
        5.3.3 尼古丁庚烷季铵盐氢谱解析
        5.3.4 尼古丁壬烷季铵盐氢谱解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尼古丁系列化合物的缓释结果测定
    6.1 引言
    6.2 实验步骤
        6.2.1 尼古丁缓释样品加入电子烟感官测评实验
        6.2.2 尼古丁缓释样品加入电子烟缓释效果测评实验
    6.3 结果与表征
        6.3.1 尼古丁缓释样品加入电子烟感官测评实验结果
        6.3.2 尼古丁缓释样品加入电子烟缓释效果测评实验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茴香霉素生物合成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抗120 背景介绍
        1.1.1 农抗120 用途
        1.1.2 农抗120 的活性组分
    1.2 茴香霉素的研究进展
        1.2.1 茴香霉素的发现
        1.2.2 茴香霉素的生物活性
        1.2.3 茴香霉素的生物合成及化学合成研究
    1.3 含吡咯环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3.1 吡咯环从头合成的研究
        1.3.2 由脯氨酸和色氨酸衍生的吡咯类化合物的研究
        1.3.3 灵菌红素中吡咯环的生物合成研究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本研究所用的菌株
        2.1.2 本研究所用的质粒
        2.1.3 本研究所用的引物
        2.1.4 本研究所用的培养基
        2.1.5 本研究所用的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室通用方法
        2.2.2 本研究所用实验方法
第三章 茴香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及相关中间产物的鉴定
    3.1 前言
    3.2 实验结果
        3.2.1 S.hygrospinosus var.beijingensis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3.2.2 高通量结合转移、发酵及生物活性的测定
        3.2.3 S.hygrospinosus var.beijingensis基因组扫描及序列分析
        3.2.4 茴香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定位
        3.2.5 茴香霉素生物合成必需基因的确定
        3.2.6 构建表达宿主ZXQ
        3.2.7 单基因缺失突变株发酵液检测及中间产物的结构鉴定
    3.3 讨论
第四章 茴香霉素结构中吡咯环合成机制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结果
        4.2.1 aniN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2.2 aniN体内功能的研究
        4.2.3 AniN蛋白的体外功能研究
    4.3 讨论
第五章 茴香霉素基因簇中aniQ的功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结果
        5.2.1 茴香霉素中N原子来源的探索
        5.2.2 aniQ体内功能的研究
        5.2.3 AniQ蛋白的体外功能研究
    5.3 讨论
第六章 茴香霉素基因簇中aniO的功能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结果
        6.2.1 aniO体内功能的研究
        6.2.2 AniO蛋白体外功能的研究
        6.2.3 隐藏糖基化反应原因的探索
        6.2.4 糖基化对茴香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茴香霉素基因簇中修饰基因的功能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结果
        7.2.1 糖基水解反应的研究
        7.2.2 AniK催化甲基转移反应的研究
    7.3 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研究工作总结
    8.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8.3.1 AniQ和 AniN的蛋白结构解析
        8.3.2 转酮酶AniP的体外生化研究
        8.3.3 其他微生物中吡咯烷生物碱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挖掘
        8.3.4 中间产物立体结构的确定
        8.3.5 其他基因的功能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含丁酰肼和酯基团的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
    2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内容
        3.1 分子设计与合成
        3.2 结构表征
        3.3 生物活性筛选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具有生物活性的tetramic acid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1 具有杀菌活性的tetramic acid类化合物
        1.2 具有杀虫活性的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
        1.3 具有除草活性的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
    2 具有生物活性的肼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2.1 具有杀菌活性的肼类化合物
        2.2 具有杀虫活性的肼类化合物
        2.3 具有除草活性的肼类衍生物
    3 具有生物活性的羧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3.1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3.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3.3 其他羧酸酯类化合物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含丁酰肼和酯基团的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合成方法
        1.4 杀菌活性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目标合物的物理参数及波谱数据
        2.2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2.3 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3 讨论
        3.1 化合物的合成
        3.2 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分析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10)基于松节油的对孟胺衍生物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松节油有机伯胺类衍生物的研究概况
        1.2.2 松节油其它含氮类衍生物的研究概况
        1.2.3 松节油及其含氮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总体技术路线
        1.4.2 合成路线
        1.4.3 生物活性测试
2 3-对孟烯-1-胺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N,N'-二乙酰基-1,8-对孟烷二胺的合成(3a~3b)
        2.3.2 3-对孟烯-1-胺(5)的合成
        2.3.3 折光率的测定
        2.3.4 密度的测定
        2.3.5 沸点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N,N'-二乙酰基-1,8-对孟烷二胺(3a~3b)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4.2 3-对孟烯-1-胺(5)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2.5 本章小结
3 3-对孟烯-1-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N-乙酰基-1,2-环氮对孟烷的合成(6)
        3.3.2 3-对孟烯-1-胺酰胺类衍生物(7a~7m)的合成
        3.3.3 3-对孟烯-1-胺席夫碱类衍生物(8a~8l)的合成
        3.3.4 3-对孟烯-1-胺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
        3.3.5 折光率的测定
        3.3.6 密度的测定
        3.3.7 沸点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N-乙酰基-1,2-环氮对孟烷(6)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3.4.2 3-对孟烯-1-胺酰胺类衍生物(7a~7m)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3.4.3 3-对孟烯-1-胺席夫碱类衍生物(8a~8l)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3.4.4 3-对孟烯-1-异硫氰酸酯(9)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3.4.5 3-对孟烯-1-胺硫脲类衍生物(10a~10i)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3.5 本章小结
4 1,8-对孟烷二胺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1,8-对孟烷二胺(11a~11b)的合成
        4.3.2 折光率的测定
        4.3.3 密度的测定
        4.3.4 沸点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1,8-对孟烷二胺(11a~11b)的合成
        4.4.2 1,8-对孟烷二胺(11a~11b)的结构表征
    4.5 本章小结
5 顺-1,8-对孟烷二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顺-1,8-对孟烷二胺酰胺类衍生物(12a~12h)的合成
        5.3.2 顺-1,8-对孟烷二胺席夫碱类衍生物(13a~13j)的合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顺-1,8-对孟烷二胺酰胺类衍生物(12a~12h)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5.4.2 顺-1,8-对孟烷二胺席夫碱类衍生物(13a~13j)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5.5 本章小结
6 对孟胺类衍生物抑菌活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6.2.1 实验材料
        6.2.2 仪器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供试菌种
        6.3.2 培养基配制
        6.3.3 样品溶液的配制
        6.3.4 菌悬液的配制
        6.3.5 抑菌活性测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N-乙酰基-1,2-环氮对孟烷(6)及其前体的抑菌活性
        6.4.2 3-对孟烯-1-胺及其酰胺类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6.4.3 3-对孟烯-1-胺及其席夫碱类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6.4.4 3-对孟烯-1-胺及硫脲类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6.4.5 顺-1,8-对孟烷二胺及其酰胺类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6.4.6 顺-1,8-对孟烷二胺及其席夫碱类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6.5 本章小结
7 对孟胺类衍生物除草活性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7.2.1 实验材料
        7.2.2 仪器设备
    7.3 实验方法
        7.3.1 样品溶液的配制
        7.3.2 除草活性测试
    7.4 结果与讨论
        7.4.1 N-乙酰基-1,2-环氮对孟烷及其前体的除草活性
        7.4.2 3-对孟烯-1-胺及其席夫碱类衍生物的除草活性
        7.4.3 顺-1,8-对孟烷二胺及其席夫碱类衍生物的除草活性
    7.5 本章小结
8 对孟胺类衍生物细胞毒性研究
    8.1 引言
    8.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8.2.1 实验材料
        8.2.2 仪器设备
    8.3 实验方法
        8.3.1 样品准备及细胞复苏
        8.3.2 细胞毒性测定
    8.4 结果与讨论
        8.4.1 对孟胺类衍生物对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8.4.2 对孟胺类衍生物对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四、含吡咯环农药的研究开发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苯基吡咯类杀菌剂的设计合成及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J]. 徐洪亮,苏静,王子时,侯晨忻,吴鹏冲,邢月,李香帅,朱晓磊,路运才,徐利剑. 有机化学, 2021(09)
  • [2]炔键参与的吡咯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 黄棵棵.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硫代吡咯及其类似物的多样性合成与其在荧光分子构建中的应用[D]. 袁康宁.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4-甲基-1H-吡咯-2-羧酸类衍生物的抗蚜虫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D]. 张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水体中吡咯杀菌剂及药物的降解机理及生态毒性评估[D]. 杨娇雪. 山东大学, 2020(04)
  • [6]不对称银催化的甘氨酸衍生物类1,3-偶极子加成反应及其原位负载化研究[D]. 吴士泸. 杭州师范大学, 2020
  • [7]尼古丁系列化合物合成、结构表征及其在电子烟中的缓释效果研究[D]. 赵晓晴. 云南大学, 2019(03)
  • [8]茴香霉素生物合成机理的研究[D]. 郑晓青.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9]含丁酰肼和酯基团的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刘欢.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10]基于松节油的对孟胺衍生物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朱守记.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标签:;  ;  ;  ;  

含吡咯环农药的研发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