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冷机组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两机一塔大容量自然通风空冷系统运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然通风空冷系统利用环境空气,借助空冷塔产生的抽力冷却空冷散热器中的循环水。因具有明显的节水优势,自然通风空冷系统在我国“三北”地区电站间接空冷机组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力需求的快速增大,我国北方地区建设投运了多座大型间接空冷机组,其中两机一塔方案即两台机组共用一个空冷塔可以大幅降低占地面积,减少投资;此外,间接空冷系统如果采用空冷散热器双层布置方案,单层散热器管束高度可控制在15米之内,相较于传统的散热器单层布置方法可以减少循环水泵耗功,改善流动换热性能。本文以某2×660MW间接空冷机组两机一塔大容量自然通风空冷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塔内的脱硫除尘等辅助设备,建立完整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借助商业软件FLUENT模拟不同工况下间接空冷系统的流动换热特性,通过分析环境风对各扇区冷却三角流动换热的影响规律,揭示空冷散热器双层布置时各扇区冷却三角冷却性能差异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处于不同位置的上下层扇区的换热能力随环境风速变化有所不同,但整体而言下层空冷散热器始终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此外,本文还比较了两种不同空冷散热器布置方式下空冷系统整体的流动换热效果,发现双层布置方式的间接空冷系统换热能力更强,但随着风速的增大二者冷却性能的差异将减小。针对冬季低温条件下间接空冷系统空冷散热器翅片管束存在的冻结风险,以空冷散热器冷却柱最低出口水温不低于0℃为约束条件,以机组阻塞背压经济运行为优化目标,分析了环境温度和风速、机组负荷、扇区投运数量以及循环水流量对空冷散热器冻结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不同工况下间接空冷系统安全运行的临界条件,建立了冬季防冻运行的控制逻辑,为机组冬季运行提供可靠支撑。
孔新博[2](2021)在《环境风影响下直接空冷机组背压优化控制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直接空冷技术利用空气作为冷却工质,通过轴流风机群强化空气流动以达到冷却乏汽和降低机组背压的目的,且直接空冷机组的耗水量仅为传统湿冷机组的20%,由于其显着的节水效果,在我国富煤缺水的北方地区得到大规模应用。然而,直接空冷机组的背压常常偏高,这样会使机组的出力减小。此外,由于凝汽器布置于室外,室外的环境来风会显着影响空冷风机流量,横向环境风会使风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且环境风是导致风机体积流量和凝汽器出口温度不均的主要原因。目前,实验研究主要针对空冷阵列的风机群运行的流量特性和翅片管换热效果等,而对于环境风影响下风机入口空气流量特性的分析仍以数值模拟为依据,缺少实验数据支撑。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依托搭建的直接空冷阵列实验平台,找到了环境风向和环境风速及风机入口空气体积流量的测量方法;应用卡尔曼滤波对环境风速数据进行处理,应用单位矢量平均法对环境风向数据进行处理,均得到了趋势不变而更为平滑的风速风向变化曲线。进行了环境风影响下的风机群流量特性实验,结果显示:空冷阵列在环境风的持续影响下,迎风侧第1行(列)风机体积流量显着减小,而背风侧风机体积流量较大;风机流量低谷区随风向快速变化,无迟延;不同风向下风机群总体积流量差别不大,风向仅影响流量低谷区位置;迎风侧第1列的风机体积流量受风速影响较大,二者呈负比例系数关系,风速越大迎风侧第一列风机流量越小,且风速变化是引起迎风侧第1列风机体积流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风机体积流量,进而计算机组背压。结果表明所建背压模型的精确度比传统模型提高了 2%~5%;与无风情况相比,机组实际运行时背压受环境风的影响程度更大,且环境温度和运行负荷较高时环境风的影响更为显着;对背压传统模型进行修正,对空冷阵列转速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建议。在计算空冷凝汽器静态变工况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空冷凝汽器的数学模型。随后通过小偏差线性化的方法得到了背压的线性化控制模型,设计了背压前馈预测控制(MPC-ff)器,最后以600MW直接空冷机组进行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背压预测控制模型可以减小超调,有效克服扰动。
刘昆[3](2021)在《三塔合一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北方地区富煤缺水,空冷机组节水效果显着。间接空冷机组三塔合一布置是将传统的脱硫塔和烟囱置于间接空冷塔内,利用间接空冷塔内热空气与塔外冷空气密度差产生的浮升力将烟气排到大气中,不需要再单独设立烟囱,这样不仅简化了结构,还可减少电厂用地面积。近几年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和火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的迫切需求,供热期热电联产机组发电量占比大,使得火电机组面临着调峰压力,甚至要求具备深度调峰的能力,导致机组可能较长时间处于低负荷运行以适应电网调峰需求,当汽轮机处于较低负荷运行时,低压缸排汽量减少,循环水与环境空气温差降低,湿蒸汽产生的浮升力不足以将烟气排出塔外,导致烟囱排出的烟气无法正常排到大气中,导致烟气回落。本文采用CFD数值模拟手段,采用商业软件Fluent对间冷塔数值模拟,获得三塔合一间冷塔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流动换热特性,并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烟气流动特性。研究表明,在无风环境条件下,当机组处于THA工况下时,间冷塔压力场、温度场和速度场不存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当机组负荷分别降到75%THA、40%THA以及最大供热抽汽工况下,间冷塔内空气流动换热特性恶化,速度出现不规则分布,影响烟气的排出;环境风速为4 m/s时迎风面散热器受影响较小,背风面和侧风面受环境风影响较大;当环境风速增大到10 m/s时,环境风直接穿透间冷塔,对间冷塔散热器换热影响很大;并且间冷塔内烟气发生倾斜,随着环境风速增大,烟气在间冷塔内倾斜角度变大,对间冷塔安全运行产生影响。为改善低负荷工况下间冷塔流动换热特性,本文提出通过加高烟囱和加装风机进行流场调控。首先探究加高烟囱后间冷塔以及烟气在不同负荷下的流场变化规律,并探究了在4 m/s和10 m/s环境风条件下,加高烟囱能减小烟气在间冷塔内的倾斜程度,并且间冷塔出口处环境风对流场的抑制作用有所降低。其次探究了在间冷塔底部加装风机的方法推动烟气顺利排入大气,并对风机摆放在不同位置以及风机容量大小对间冷塔和烟气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风机放在靠近烟囱位置最有利于烟气流动,放在间冷塔底部中间位置最有利于间冷塔流动换热特性的改善。加装小容量风机有利于烟气流动,但不能彻底改变低负荷工况对烟气排放的影响,当风机压力增加到2000 Pa时可以很好地改善间冷塔内流动换热特性,并且能使烟气更好地排出间冷塔。在有环境风的条件下,加装风机对促进烟气流动仍有很好地效果,但对间冷塔内空气流动换热特性有一定影响。
王丰力[4](2021)在《空冷散热器管束防冻特性实验及模拟》文中指出具有显着节水效益的电站空冷技术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北方高寒地区的恶劣气象条件对间接空冷机组空冷散热器的安全运行提出了严峻考验,尤其在冬季运行期间,空冷散热器翅片管束频发冻裂等安全事故。现有间接空冷机组的防冻措施主要依赖经验调控以及比较保守的提高背压策略,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冷散热器管束冻结风险,但牺牲了空冷机组冬季运行的经济性,难以全面推广。本文对空冷散热器翅片管束小样开展了防冻性能测试,并在电厂现场实地进行分段实验以模拟电厂空冷散热器实际运行时的流动换热情况,得出空冷散热器管束临界冻结的工况参数,为电厂间接空冷系统实际防冻运行提供实验数据支撑。同时本文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提出一种空冷散热器管束防冻理论计算模型。通过将空冷散热器管束划分为不同的传热单元,在传热单元内部使用集总参数法,对空冷散热器循环水和冷却空气温度分布进行迭代求解,获得了空冷散热器水侧温度变化规律,以表征循环水冻结状况。通过与防冻性能实验结果相互验证,该模型可用于模拟电厂空冷散热器冬季实际运行的多种环境条件,进而得出空冷散热器在不同环境气温、不同管束迎面风速、不同循环水进口温度和流量下的临界冻结参数,突破了实验研究的局限性。针对空冷散热器交叉顺流及逆流两种运行模式,计算得到了管束临界冻结参数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联箱不同进水方式对电厂空冷散热器防冻运行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为电厂空冷散热器冬季防冻运行提供了理论指导。
朱星荣[5](2021)在《600MW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直接空冷机组具有十分明显的节水优势,但由于直接空冷凝汽器直接与空气接触,换热管束易污染,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使得直接空冷机组存在运行背压高且变化范围大等问题。机组运行背压是影响机组经济性的重要参数,且最佳运行背压在冷端系统运行中会受到环境温度、汽轮机排汽流量、风机转速和环境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特别是在空冷凝汽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环境风变化而产生的热风回流、倒灌等现象使得空冷凝汽器换热性能发生改变,导致传统的空冷凝汽器模型计算的机组背压偏离实际值较大,从而影响最佳背压计算的准确性。本文首先对直接空冷凝汽器的变工况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ε-NTU法,考虑凝汽器冷凝温度变化引起的实际凝结热的变化及变工况下排汽压损的变化,建立了某600MW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变工况特性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厂家提供的特性曲线对比,其最大误差为1.68%,满足工程精度要求,与传统模型相比,计算精度更高。在空冷凝汽器变工况计算模型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环境温度、汽轮机排汽流量和迎面风速等主要参数对凝汽器压力的影响规律。其次建立了该机组空冷岛环境风影响数值分析模型,模拟分析了正向来风、侧向来风和炉后来风三种不同风向工况,以及3m/s、6m/s、9m/s和12m/s四种不同风速工况对空冷岛换热性能的影响,在空冷岛有环境风影响时,分析了各空冷单元之间的通风量和入口空气温度变化规律及其导致各空冷单元换热能力的差异性。在上述数值模型得到的各空冷单元流量及入口温度数据基础上,以空冷单元作为计算尺度,建立了环境风影响下直接空冷机组背压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其最大误差不超过1.8%,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基于上述模型,得到了不同环境风向、风速下的机组背压,与未考虑环境风影响时的背压进行比较,考虑环境风影响时的最大背压影响值达到2k Pa,表明考虑环境风影响得到的机组背压更符合机组实际值。最后对直接空冷机组背压和风机运行进行了运行优化研究,建立了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整体优化运行模型。提出一种计算简单、所需参数少的通用直接空冷机组微增功率计算模型,得到了不同排汽流量工况下的机组背压对汽轮机出力的修正曲线,模型计算结果与厂家提供的修正曲线非常吻合,最大误差为0.3%。根据风机相似原理,建立了在环境风影响下的风机群耗功量计算模型,将机组微增功率模型、风机功耗模型及背压计算模型耦合后,结合CFD数值模拟,可以得到不同环境温度、风机转速和排汽流量下对应的机组背压和净出力,基于耦合模型计算结果得到建模样本,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全工况背压和净出力预测模型,且对该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验证了该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基于耦合的冷端系统整体优化模型,以机组最大净出力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得到了变工况下的最佳运行背压和对应的风机最优运行转速,并得到不同季节下风机群的最佳运行方式,为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运行提供参考。
黄文慧[6](2021)在《基于风机群流场组织的电站直接空冷系统性能优化》文中指出传统电厂冷端系统对水资源的大量需求制约了缺水地区的电力发展,为此电站空冷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直接空冷技术以节水能力突出、系统简单、调节灵活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大量的应用。直接空冷系统利用大型轴流风机采取强制通风的方式与汽轮机排汽进行换热,环境气象条件极易影响轴流风机群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而影响空冷系统的冷却性能。通过设计优化和运行调整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直接空冷系统的流动传热性能。对直接空冷电站而言,安装空气导流装置和优化风机群的运行具有投入小、见效快的优点,工程应用价值显着。本文以机械通风直接空冷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环境风作用下空气流场的分布特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风场引导方案以及风机群调控方法,以改善冷却空气的流动状况,提高电站冷端系统的运行性能。环境风会造成风机入口空气温度的升高以及流量的减小,因此直接空冷系统通常采用安装在空冷平台下部的导流板引导风机入口处冷却空气的流动,以抑制环境风的不利影响。本文首先研究了单层布置方式的平面及弧形导流装置,随后提出了三种横向双层布置的环境空气引导装置,分析了不同环境风条件下直接空冷系统流动传热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导流板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迎风侧空冷单元入口处的空气温度、提高了风机入口压力,从而增加了冷却空气流量,提高了空冷单元的冷却能力,且随着环境风速的提高,冷却空气流量的增加和机组背压的下降更加明显。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弧形导流板以及外层倾斜、内层垂直布置的双层导流板均能有效改善外部空气的流场,为直接空冷系统空气导流装置的开发提供了参考。针对环境风导致的风机群低效运行难题,本文针对不同的环境风条件提出了轴流风机群分区调节方案,以更大程度地发挥风机群的潜能。在保持风机群总功耗不变的前提下,提高迎风区域风机的转速可以有效降低风机入口冷却空气温度,而下游风机的转速变化对入口风温影响不大。一般而言,增加迎风侧风机转速有利于提高冷却空气流量,有效降低机组背压,且不同环境风条件下应采取不同的风机群分区运行方式。环境气象条件的变化和风机群转速的调整对直接空冷系统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有风情况下风机群转速的降低会导致风机入口风温的显着上升,且出口处气流的偏转更加严重。机组背压随风机群转速的降低、环境温度与风速的升高而升高。且温度和风速越高、风机群转速越低,背压上升得越快。风机转速的上升可以使机组背压下降,但同时增加了风机功耗,因此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在最优的风机群运行转速。通过将直接空冷系统和机组热力循环系统耦合,发现环境温度较低时,风机群转速的变化对机组标准煤耗率的影响不大,而当环境温度或风速较高时,风机群在最高转速下运行可有效降低耗煤率。在较低风速和环境温度下,适当降低风机群转速有利于机组的经济运行。在以往的研究中,直接空冷系统翅片管束多采用散热器模型(Radiatormodel)来计算环境空气与蒸汽之间的换热,无法考虑蒸汽温度的变化。为了使蒸汽侧的流动换热更接近真实状况,本文采用了换热器模型(Heatexchangermodel),利用UDF方法考虑蒸汽的状态变化,提出了两种使空气流量分布更加均匀的风机群调节方案,得到了不同环境风条件下的空气温度场、流场以及风机群功耗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无风情况下,调节风机转速可以降低冷却空气的需求量,从而减少风机群的功耗;当存在环境风时,采用风机群调节方案还能降低风机的入口空气温度,且在大风速下的效果更加明显。可见,通过调节风机的运行模式使空气流场更均匀,可以提高空冷凝汽器的冷却性能,改善直接空冷机组的运行能效。
曾宇川[7](2021)在《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燃煤电站直接空冷系统状态评估和运行优化》文中指出近年来,直接空冷机组技术被不断应用到不同功率级别的发电机组中,有效地解决了富煤少水地区无法使用水冷凝汽器的问题,节水减排效果显着,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直接空冷机组如何节能降耗的技术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技术问题为空冷机组最佳背压的选取问题。根据最佳背压理论,在一定范围内适当降低背压,可以提高汽轮机的出功量,提高整个机组的循环热效率及运行经济性。但是背压的降低是通过提高空冷岛风机的转速来实现的,因此,降低背压也增加了空冷风机群的耗功量,所以存在某背压值,使得汽轮机出功与风机群耗功的差值取得最大值,即使得机组运行效率最佳的最佳背压。对于本文选取的2×600MW案例机组,首先详细介绍了其中2号机组中汽轮机及空冷机组的主要参数,接着画图分析了根据热力实验数据所得的TMCR工况下各设备的性能曲线,通过对比从现场控制系统中取出的最佳背压运行指导曲线发现了使用实验数据的局限性,必须充分利用运行数据。于是提出了利用稳态处理后的历史运行数据,分别采用机器学习法和优选运行工况法建模以优化最佳背压运行指导曲线的思路。其中机器学习法分别建立了背压预测汽轮机出功及背压预测机组净出功的模型。最后分析了各方法优化背压曲线后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机器学习法预测两个模型可使机组在2018年8月份整月运行时增加约56.97万度的净出功增量,同时发现2018年8月份第三、四周的节能潜力要比第一、二周的大。本文充分利用发电机组SIS系统中运行大数据的优势,发掘运行大数据中的潜在价值,提出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及优选运行工况方法解决空冷机组最佳背压选取问题的新思路。对比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中的最佳背压运行指导曲线,本文提出的新方法所得的最佳背压曲线更加符合现场实际运行需求,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同时增加了机组的净出功量,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空冷机组如何实时优化背压以提高其运行经济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同时为电力发展新时代如何利用运行大数据实现智慧电厂提供了新思路。
李秀琴,卢福平[8](2021)在《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分布式建模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在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无法正常建造常规的湿冷机组,直接空冷机组便由此产生。空冷机组的冷端系统是其进行热力循环的重要环节,但在运行过程中,机组背压会升高且在大范围内变化和冷端系统的换热面积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加之冷端系统是由多种设备组成的复杂热力系统,建立其模型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节能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直接空冷机组的空冷岛空冷单元的空间分布及换热原理基础上,考虑了空冷单元间换热特性的差异,建立了更加贴近机组实际运行情况的空冷岛分布式模型,利用Simulink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采用电厂实际运行数据校验了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体现空冷岛分布式变工况特性。
韩华锋,陈庆杰,赵元宾,王立东,秦春营,李文东[9](2021)在《基于冷却幅高的间接空冷塔冷却特性分析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性能直接关系到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为了更加直观、全面地描述空冷塔运行状态和冷却性能,针对某1 000 MW机组间接空冷系统,提出空冷塔冷却幅高的概念,建立理论计算模型,结合现场实测和机组运行数据,研究了环境条件及机组运行参数对冷却幅高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实测冷却幅高与实测工况参数无风条件下冷却幅高计算值,分析了环境风对间接空冷塔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幅高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环境风条件下,主导风向迎风面扇区的冷却幅高低于侧风面扇区。研究结果可为间接空冷系统防冻运行调控、空冷散热器管束清洗和间接空冷塔冷却性能的评价和改善提供依据。
石红晖,马庆中,曹蓉秀,康朝斌[10](2020)在《直接空冷机组超低背压运行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直接空冷供热机组设备和系统运行特性,从运行经济性、安全性和灵活性分析了实施超低背压运行技术的必要性,提出了提高空冷系统抽真空设备极限抽真空能力和优化抽真空系统管道等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机组实施超低背压技术改造后,直接空冷机组运行背压降至2~3 kPa,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机组参与深度调峰,提升机组运行灵活性和提高供热能力提供技术支撑;为机组系统运行节能优化、冷端系统设计优化等提供有益技术途径。
二、空冷机组运行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冷机组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两机一塔大容量自然通风空冷系统运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间接空冷系统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1.3.1 环境风对间接空冷系统的影响 |
1.3.2 冬季防冻运行研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间接空冷系统性能研究方法 |
2.1 物理模型 |
2.2 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
2.3 换热器模型 |
2.4 计算域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2.5 实验和模型验证 |
2.5.1 间接空冷系统风洞实验 |
2.5.2 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散热器双层布置间接空冷系统流动传热特性 |
3.1 数值计算模型 |
3.2 结果分析 |
3.2.1 无风工况 |
3.2.2 有风工况 |
3.3 散热器单层与双层布置方式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容量自然通风空冷系统防冻特性研究 |
4.1 计算逻辑 |
4.1.1 无风环境迭代计算逻辑 |
4.1.2 环境风迭代计算逻辑 |
4.2 结果分析 |
4.2.1 无风环境双台机组临界冻结特性 |
4.2.2 无风环境单台机组临界冻结特性 |
4.2.3 风速4m/s双台机组临界冻结特性 |
4.2.4 风速4m/s单台机组临界冻结特性 |
4.3 本章总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环境风影响下直接空冷机组背压优化控制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直接空冷技术概况 |
1.3 直接空冷凝汽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1.4 空冷阵列风机流量特性及优化控制研究综述 |
1.4.1 空冷阵列风机流量特性 |
1.4.2 空冷阵列优化控制研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直接空冷实验研究系统及数据处理 |
2.0 实验平台概述 |
2.1 控制系统与变频系统 |
2.2 环境风和入口空气流量测量装置 |
2.2.1 环境风测量装置 |
2.2.2 入口空气流量测量装置 |
2.4 空冷实验系统操作及流量测量 |
2.4.1 空冷实验系统操作 |
2.4.2 风机流量基准值测量 |
2.5 环境风速和环境风向处理 |
2.5.1 环境风速处理方法 |
2.5.0 环境风向处理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风影响下入口空气流量分布实验研究及其对背压影响 |
3.1 空冷背压模型 |
3.1.1 空冷凝汽器数学模型 |
3.1.2 凝结蒸汽流量与背压之间数学模型 |
3.1.3 拟合函数 |
3.1.4 冷却空气迎面风速和温度与背压的数学模型 |
3.1.5 动态传递函数 |
3.2 风向变化下入口空气流量分布特性 |
3.3 风速变化下入口空气流量分布特性 |
3.4 环境风对空冷凝汽器背压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预测控制的直接空冷背压优化控制 |
4.1 背压控制模型 |
4.2 预测滑模控制器设计 |
4.2.1 预测模型 |
4.2.2 滚动优化 |
4.2.3 反馈校正 |
4.2.4 带前馈的预测控制系统 |
4.3 实例仿真结果 |
4.3.1 主要参数 |
4.3.2 背压静态仿真 |
4.3.3 背压动态特性仿真 |
4.3.4 线性化模型阶跃响应 |
4.3.5 预测控制 |
4.3.6 带前馈的预测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三塔合一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三塔合一间接空冷系统模型建立与理论方法 |
2.1 软件及物理模型 |
2.1.1 计算流体力学 |
2.1.2 物理模型 |
2.2 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 |
2.2.1 数学模型 |
2.2.2 控制方程 |
2.2.3 Radiator模型 |
2.2.4 数值模拟计算流程 |
2.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2.3.1 网格划分 |
2.3.2 边界条件的设定 |
2.3.3 收敛定义 |
2.4 网格无关性验证和计算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塔合一间接空冷系统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
3.1 案例机组主要技术参数及运行工况 |
3.2 无风条件不同负荷下间冷塔内流动换热特性 |
3.2.1 机组处于THA工况时间冷塔内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
3.2.2 机组处于其他负荷工况时间冷塔内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
3.3 不同负荷工况下间冷塔内烟气流动特性对比 |
3.4 不同环境风速对间冷塔流动换热特性影响 |
3.4.1 环境风速4m/s时间冷塔内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
3.4.2 环境风速10 m/s时间冷塔内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塔合一间接空冷系统流场调控 |
4.1 加高间冷塔内烟囱对间冷塔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 |
4.1.1 加高烟囱后无风条件下间冷塔内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
4.1.2 加高烟囱后4m/s环境风速条件下间冷塔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
4.1.3 加高烟囱后10m/s环境风速条件下间冷塔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
4.2 加装风机对间冷塔流动换热特性影响 |
4.2.1 集总参数Fan模型模拟风机 |
4.2.2 风机放置不同位置对间冷塔流动换热特性影响 |
4.2.3 不同功率风机对间冷塔流动换热特性影响 |
4.3 加装风机后环境风条件下间冷塔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空冷散热器管束防冻特性实验及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冷散热器管束防冻性能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条件 |
2.1.1 选址 |
2.1.2 常规气象条件 |
2.2 实验设备 |
2.2.1 实验件 |
2.2.2 实验测试系统 |
2.3 实验流程 |
2.3.1 实验步骤 |
2.3.2 防冻性能理论计算 |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气水流程下的空冷散热器管束防冻特性 |
3.1 研究方法概述 |
3.2 物理模型 |
3.3 数学模型 |
3.3.1 水侧流动换热模型 |
3.3.2 空气侧流动换热模型 |
3.4 迭代计算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运行参数的影响 |
3.5.2 临界冻结位置 |
3.5.3 临界冻结热特性 |
3.5.4 临界冻结曲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进水方式的空冷散热器管束防冻特性 |
4.1 物理模型 |
4.2 水流分布特性 |
4.3 空冷散热器管束热特性 |
4.4 临界冻结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600MW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的研究 |
1.2.2 直接空冷机组最佳背压的研究 |
1.2.3 空冷岛轴流风机研究 |
1.2.4 环境风对直接空冷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直接空冷凝汽器变工况运行特性研究 |
1.4.2 环境风影响下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性能研究 |
1.4.3 直接空冷机组最佳背压及风机运行优化 |
第2章 直接空冷凝汽器变工况模型及运行特性研究 |
2.1 直接空冷系统的介绍 |
2.2 直接空冷凝汽器变工况特性计算模型 |
2.2.1 直接空冷凝汽器变工况数学模型 |
2.2.2 变工况下传热系数的计算 |
2.2.3 机组排汽压力的计算 |
2.2.4 变工况下排汽焓与凝结水焓的计算 |
2.2.5 变工况特性计算程序实现 |
2.3 直接空冷凝汽器变工况特性分析 |
2.3.1 空冷凝汽器变工况计算模型验证及对比 |
2.3.2 环境温度对凝汽器压力的影响 |
2.3.3 迎面风速对凝汽器压力的影响 |
2.3.4 排汽流量对凝汽器压力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风影响下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性能研究 |
3.1 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数值分析模型 |
3.1.1 冷端系统的物理模型 |
3.1.2 网格划分 |
3.1.3 计算方法 |
3.1.4 边界条件 |
3.2 直接空冷机组背压计算模型 |
3.3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3.3.1 环境风对空冷岛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
3.3.2 环境风对空冷单元流量的影响 |
3.3.3 环境风对空冷单元入口温度的影响 |
3.3.4 环境风对直接空冷机组背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接空冷机组最佳背压及风机运行优化 |
4.1 直接空冷机组最佳背压的计算 |
4.2 直接空冷机组微增功率计算模型 |
4.2.1 变背压下机组微增功率通用计算方法 |
4.2.2 直接空冷机组出力的计算 |
4.3 风机群耗功量计算模型 |
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全工况背压预测模型 |
4.4.1 BP神经网络模型 |
4.4.2 全工况背压预测模型 |
4.4.3 全工况背压预测模型误差分析 |
4.5 直接空冷机组运行优化模型 |
4.5.1 遗传算法概述 |
4.5.2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4.5.3 参数设置 |
4.6 直接空冷机组运行计算结果与分析 |
4.6.1 变工况下的机组净出力 |
4.6.2 最佳运行背压曲线 |
4.6.3 最佳风机转速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风机群流场组织的电站直接空冷系统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环境条件影响下的直接空冷系统特性 |
1.2.2 翅片管束流动传热特性 |
1.2.3 直接空冷单元及系统布局 |
1.2.4 直接空冷系统风场调控装置 |
1.2.5 直接空冷系统轴流风机群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械通风直接空冷系统数值模型 |
2.1 引言 |
2.2 系统简介 |
2.3 流动传热模型 |
2.3.1 控制方程 |
2.3.2 翅片管束和风机模型 |
2.3.3 热力计算模型 |
2.3.4 环境风条件设置 |
2.3.5 模型的建立与迭代过程 |
2.4 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接空冷系统风机群风场导流方案 |
3.1 单层外部风场导流装置 |
3.1.1 研究对象和模型 |
3.1.2 不同风场导流方案下的流场和温度场 |
3.1.3 不同风场导流方案下的流动传热性能 |
3.2 横向双层导流装置 |
3.2.1 研究对象和模型 |
3.2.2 不同风场导流方案下的流场和温度场 |
3.2.3 不同风场导流方案下的流动传热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接空冷系统风机群运行调控方案 |
4.1 风机群分区调节方案 |
4.1.1 研究对象和模型描述 |
4.1.2 不同风机群运行方案下的流场和温度场 |
4.1.3 不同风机群运行方案下的流动传热性能 |
4.2 不同环境气象条件下的风机群运行策略 |
4.2.1 研究对象和模型描述 |
4.2.2 直接空冷系统流场和温度场分析 |
4.2.3 直接空冷系统流动传热性能分析 |
4.2.4 直接空冷机组热力系统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换热器模型的风机群调节方案研究 |
5.1 研究对象和模型描述 |
5.2 不同风机群运行方案下的流场和温度场 |
5.3 不同风机群运行方案下的风机转速 |
5.4 不同风机群运行方案下的风机群功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燃煤电站直接空冷系统状态评估和运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运行数据的最佳背压曲线计算 |
2.1 数据预处理方法 |
2.1.1 清除nan值 |
2.1.2 清除停机工况数据 |
2.1.3 稳态数据筛选 |
2.2 空冷系统的最佳背压定义 |
2.3 基于机器学习的最佳背压预测方法 |
2.3.1 机器学习算法介绍 |
2.3.2 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法的输入变量选取方法 |
2.3.3 交叉验证数据分集方法 |
2.3.4 超参数优化方法 |
2.3.5 机器学习法计算最佳背压流程 |
2.4 基于优选运行工况的最佳背压预测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案例机组介绍及性能分析 |
3.1 案例机组介绍 |
3.1.1 汽轮机参数 |
3.1.2 空冷系统参数 |
3.1.3 SIS系统介绍 |
3.1.4 最佳背压运行指导曲线 |
3.2 空冷背压对机组运行性能影响分析 |
3.2.1 功率微增曲线分析 |
3.2.2 阻塞背压分析 |
3.2.3 风机群耗功分析 |
3.3 基于热力特性实验的最佳背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机组空冷系统运行优化结果及评估 |
4.1 基于机器学习的优化结果及评估 |
4.1.1 发电功率及风机群耗功分开预测优化模型 |
4.1.2 净出功直接预测优化模型 |
4.2 基于优选运行工况的优化结果及评估 |
4.3 不同优化方法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硕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背景 |
致谢 |
(8)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分布式建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机组概况 |
2 空冷岛分布式模型建立 |
2.1 空冷单元翅片管束换热模块建立 |
2.2 空冷凝汽器整体压力计算模块建立 |
(1)流量计算通用公式: |
(2)正常漏气量 |
(3)真空破坏阀漏气量 |
(4)轴封漏气量可表示为 |
2.3 空冷单元轴流风机模块 |
2.4 风机变工况计算 |
2.5 空冷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搭建 |
3 空冷岛分布式模型校验 |
3.1 某电厂历史运行数据介绍 |
3.2 排汽量拟合计算 |
3.3 模型仿真校验 |
3.4 空冷岛分布式仿真模型 |
4 结论 |
(10)直接空冷机组超低背压运行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直接空冷机组超低背压运行必要性 |
1.1 超低背压运行技术经济性 |
1.2 超低背压运行技术安全性 |
1.3 超低背压运行技术灵活性 |
2 直接空冷机组超低背压运行技术途径 |
3 直接空冷机组超低背压技术工程应用 |
4 结 论 |
四、空冷机组运行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机一塔大容量自然通风空冷系统运行性能研究[D]. 李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环境风影响下直接空冷机组背压优化控制实验研究[D]. 孔新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三塔合一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研究[D]. 刘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空冷散热器管束防冻特性实验及模拟[D]. 王丰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600MW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分析[D]. 朱星荣. 南昌大学, 2021
- [6]基于风机群流场组织的电站直接空冷系统性能优化[D]. 黄文慧.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7]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燃煤电站直接空冷系统状态评估和运行优化[D]. 曾宇川.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8]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分布式建模方法[J]. 李秀琴,卢福平. 节能技术, 2021(02)
- [9]基于冷却幅高的间接空冷塔冷却特性分析与评价[J]. 韩华锋,陈庆杰,赵元宾,王立东,秦春营,李文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06)
- [10]直接空冷机组超低背压运行技术[J]. 石红晖,马庆中,曹蓉秀,康朝斌. 热能动力工程,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