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苦黄颗粒治疗黄疸性肝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孙薇薇,谭善忠,肖倩,蒋淑莲,梁重峰,许青云[1](2022)在《苦黄颗粒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苦黄颗粒联合多烯磷酰脂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110例湿热蕴结型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肝纤维化、氧化应激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黄颗粒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NAFLD的临床疗效显着,可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减轻肝内氧化应激性损伤,抑制患者肝脏纤维化进程,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金凤,薛静波,陶艳艳,黄恺,吕靖,刘成海[2](2022)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苦黄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研究苦黄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查找苦黄颗粒中5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活性化合物筛选。利用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SEA和STITCH数据获取苦黄颗粒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查找NAFLD的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得到苦黄颗粒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并在Metascape平台进行PPI网络靶点模块分析。利用DAVID平台进行靶点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化合物—靶点网络拓扑分析,并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采用高脂饲料复合CCl4制造脂肪肝小鼠模型进行网络药理学部分结果的体内实验验证。结果:经筛选后得到苦黄颗粒治疗NAFLD的核心化合物10个(甘草酚、菜豆蛋白、青蒿素A、儿茶素等),核心靶点14个(CCND1、EGFR、IL1B、MMP2/9、PPARG等)。通路富集分析获得相关通路96条,TNF、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可能为关键通路。苦黄颗粒可显着抑制脂肪肝小鼠肝组织炎症及TNF-α、TLR4、Myd88的表达。结论:初步挖掘苦黄颗粒治疗NAFLD的核心化合物和作用靶点,苦黄可能通过抑制脂肪肝小鼠TNF-α、TLR4、Myd88表达起到抗炎作用,为深入研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李进鹏[3](2021)在《法尼醇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指在排除过量饮酒、使用药物和慢性肝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堆积后,肝细胞中甘油三酯(TG)的蓄积超过5%的一种疾病[1]。NAFLD的病理演变过程复杂,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由NASH发展而来的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NASH被认为是可以威胁NAFLD患者生命的转折点[2]。目前,亚洲NAFLD患病率约为27.37%,
张景媛[4](2021)在《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病毒性肝炎的慢性感染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在临床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慢性乙(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是常见的疾病发展转化规律。这种疾病发展转化规律可视为典型的“炎癌转化”过程。茵陈蒿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是中医治疗湿热黄疸的主方。茵栀黄颗粒是以茵陈蒿汤为基础方,经组方加减制成的现代药物剂型。该组方由茵陈、栀子、黄芩和金银花4味中药提取物所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茵陈蒿汤对肝胆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还具有抑制肝纤维化和抗肿瘤的作用。由于中药组方成分复杂,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具体的作用机制难以阐释清楚。从网络的角度分析茵陈蒿汤作用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有助于为进一步开展茵陈蒿汤的基础实验研究以及对茵栀黄颗粒应用范围拓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和借鉴。由此可见,应用整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关键基因和作用机制,以及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机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及临床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旨在分析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关键基因和作用机制。从网络的角度全面地分析茵陈蒿汤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希冀为进一步开展茵陈蒿汤的基础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此外,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希冀为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作用机制进行预测,为进一步拓展药物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方法1.生物信息学分析在GEO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筛选要求的基因芯片数据集,使用limma包对筛选的基因芯片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相关数据。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得到相关联的蛋白信息,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蛋白互作网络。Cytoscape软件中的MCODE插件可以在庞大的基因网络中进行聚类构建功能模块。对关键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获取差异基因在多个层面中的功能注释。此外,使用KM plotter、GEPIA等数据网站对分析得到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存分析、表达水平分析、关联性分析等。2.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通过检索数据库收集有关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相关化学成分的研究文献,将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的化学成分导入PubChem数据库,获得中药化学成分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信息(SMILES),将其导入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中获取化合物的已知或预测靶点。将以上数据在Cytoscape中进行Merge合并,获得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潜在靶点。将潜在靶点在STRING数据库中进一步分析,获取潜在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MCODE、CytoHubba等插件可以用于对潜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模块分析。此外,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的潜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的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从PubChem数据库下载小分子药物的化学结构,转变为mo12格式文件,添加电荷后,保存为pdbqt文件。在PDB数据库中进行蛋白构象筛选并下载pdb格式的文件,删除水分子,分离原配体小分子等,并进行加氢、加电荷等操作。之后确定活性口袋的位置。PDB数据库里包括实验确定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DNA,RNA)的原子级三维结构。Autodock Vina被应用于对配体和受体进行对接运算。根据在Autodock软件操作中确定的Grid Box坐标与盒子大小进行分析运算,根据结合自由能对成分进行筛选排序。最后,在Pymol软件中对对接得到的受体——配体复合物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乙型肝炎炎癌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中,通过基因表达谱GEO数据集和TCGA数据的综合分析,筛选得到了乙型肝炎炎癌转化的22个重叠差异表达基因。对22个重叠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GO条目显示重叠差异基因富集在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和细胞核条目上。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重叠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通路和细胞周期通路。该研究鉴定了 5个关键基因(CDK1,MAD2L1,CCNA2,PTTG1,NEK2)。此外,构建了由 PTTG1、MAD2L1、RRM2、TPX2、CDK1、NEK2、DEPDC1和ZWINT组成的预后基因标记,它们在预测总生存期方面表现良好。在丙型肝炎炎癌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中,通过基因表达谱GEO数据集筛选出1个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和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整合分析发现6个与肝细胞癌发病机制及预后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CCNA2、CCNB1、CCNB2、CDC20、CDK1、TOP2A。6个关键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核心基因之间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键模块中差异基因的GO条目显示,在生物过程中主要富集在染色体分离等条目上,在分子功能中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活性等条目上,在细胞成分上主要富集在纺锤体等条目上。KEGG通路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细胞衰老等通路上。2.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在茵陈蒿汤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中,通过TCMSP检索得到茵陈蒿汤中44个有效成分。将有效成分对应的SMILES值导入Superpred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预测得到510个靶点。使用Cytoscape进行网络构建,结果发现茵陈蒿汤在抑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过程中,存在共同靶点MMP2。茵陈蒿汤在干预乙型肝炎及其炎癌转化过程中,CDK1和TOP2A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茵陈蒿汤抑制乙型肝炎炎癌转化和丙型肝炎肝硬化转化至肝细胞癌的过程中,AURKA、CCNB2、CCNB1、CDK1、TOP2A可能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KEGG通路富集显示,模块1、2和4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了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通路、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通路、p53信号通路等上。而模块3的关键基因富集在JAK-STAT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性通路、丙型肝炎通路等上。这可能与模块3的数据来源为疾病数据库有关,说明我们的研究在数据来源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茵栀黄颗粒治疗乙型肝炎机制研究中,茵栀黄颗粒的化合物从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获得,通过搜索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化合物对应的靶点。乙型肝炎病毒的靶点数据来自TTD、PharmGKB和DisGeNET数据库。对上述数据使用Cytoscape 3.7.1进行可视化分析。生物网络确定了 13个潜在靶点。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CDK6、CDK2、TP53和BRCA1可能与乙肝治疗密切相关。此外,GO和KEGG分析表明,茵栀黄颗粒治疗乙型肝炎可能与转录的正调节、基因表达的正调节、乙型肝炎通路和病毒致癌通路有关。在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中,首先在中国知网和PubMed中搜索茵栀黄颗粒的成分,然后通过搜索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化合物及其对应的靶点。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的差异基因从TTD、PharmGKB及GEO数据库中获得。使用Cytoscape构建化合物——预测靶点网路和关键模块网络。研究结果发现茵栀黄颗粒在治疗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中存在共同的靶点MMP2;茵栀黄颗粒抑制乙型肝炎及其炎癌转化以及丙型肝炎肝硬化转化至肝细胞癌过程中,CDK1和TOP2A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KEGG通路富集显示,模块1、2和4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了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通路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通路上。研究结论本研究综合运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系统层面揭示了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初步阐释了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协同调控多个关键靶点和通路有关。本研究可为中药治疗肝脏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线索和思路,为进一步开展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基础实验研究以及促进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晨冰[5](2021)在《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用药规律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淤胆型肝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并分析纳入文献中复方汤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探讨中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理法方药之秘,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分别在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检索涉及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年限为2001年1月至2021年1月。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性风险评估,提取结局指标,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通过异质性检验选择合适的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并制作森林图及漏斗图进行描述分析。提取中药复方的处方信息,使用Excel表格汇总记录,对组成的药物及其性、味、归经、功效进行频次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探索药物的常用组合及组方规律。结果:1.检索到文献1214篇,根据纳排标准进行严格筛选,本次荟萃分析最终纳入23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总有效率:OR=4.49,95%CI:[3.42,5.89];TBIL:MD=-46.49,95%CI[-60.51,-32.47];DBIL:MD=-45.49,95%CI[-59.12,-31.16];ALP:MD=-54.79,95%CI[-78.51,-31.07];GGT:MD=-28.07,95%CI[-35.55,-20.59];ALT:MD=-33.75,95%CI[-43.01,-24.5];AST:MD=-42.27,95%CI[-58.20,-26.35];中医证候积分:MD=-3.26,95%CI[-4.30,-2.21];以上8项结局指标的合并效应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评价:5篇文献描述用药不良反应,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6%与1.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2.临床用药规律:筛选23首处方,涉及中药66味,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茵陈、赤芍、大黄、丹参、茯苓、甘草、郁金、白术、虎杖。其中以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解表药、泻下药;四气五味中苦味、寒性的比例最大;药物主要归肝经,但也有分别入脾经、胃经、心经、肺经、肾经的药物。关联规则得出常用的药物组合有赤芍配伍茵陈、赤芍配伍大黄、茵陈配伍大黄、赤芍配伍丹参、茵陈配伍丹参、赤芍配伍郁金、茵陈配伍郁金、赤芍配伍甘草,聚类分析获取5类中药组方。结论:1.相比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在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改善血清TBIL、DBIL、ALP、GGT、TBA、ALT、AST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上有更好疗效,安全性更好。2.淤胆型肝炎病因以湿、热、瘀为主,清热利湿活血为其治疗大法,同时解表发汗开腠理、泻下通腑利二便以予邪出路,立足于肝脾论治,兼顾调和脏腑,根据湿热瘀的偏重、部位和兼证随证施治。常用药物组合配伍可增强疗效,结合系统聚类衍生的新组方可供因证选方。
匡子禹[6](2021)在《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治疗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中医干预措施进行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为临床治疗DILI提供真实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挖掘中医药治疗DILI的中药处方,分析中医治疗DILI的用药规律,探讨DILI的发病病机,为DILI的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等中英文大型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DILI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提取纳入研究的一般资料、干预措施、对照措施、结局指标数据、安全性评价等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及质量评估。运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分析纳入研究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对纳入研究的干预措施进行安全性评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DILI的包括RCT、名医经验、医案等,提取资料并建立方剂数据库,对其进行药物使用频次频率、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结果研究一共纳入21项相关研究,其中高质量研究5项。纳入研究共包括1971名患者,其中试验组1023名、对照组948名。总体看来,中医药在ALT、AST及TBiL方面优于西医常规,在降低ALP方面相较于西医常规无明显优势。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多数中药汤剂在保肝降酶方面及降低胆红素方面较西医常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部分汤剂在结局指标疗效方面不及西医,未能显现出明显优势。中成药在保肝降酶及降低胆红素方面疗效显着,在结局指标方面均能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或与西医常规等效。在安全性方面,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研究二共纳入58项相关研究,共53首方剂,包含121味中药,结果显示,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为柴胡(32次),其次是甘草(28次)、茵陈(27次),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苦、甘为主,药物归经以肝经、肺经、胃经和脾经为主,功效方面多以补虚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柴胡-白芍、柴胡-茵陈-甘草、茵陈-白术-甘草-柴胡等为治疗DILI的常用药物组合。聚类分析显示,7组药物的功效多以疏肝健脾、清热燥湿及活血化瘀为主。结论中医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中中成药在治疗DILI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在保肝降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临床应用广泛;多数中药汤剂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西医常规或与西医常规等效,但部分中药汤剂在保肝降酶及降低胆红素方面相较于西医常规未能显现出优势。由于用于治疗DILI的中医干预措施众多,分布较为分散,因此结果未能全面的反应其使用情况及实际临床疗效,缺乏推广性。因此今后仍需围绕每种干预措施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学严谨,并且体现中医辨证特色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以期获得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研究二的结果,在治疗方面多以疏肝健脾、清热利湿为主,用药方面多以肝经为主,由此可见,DILI主要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基本病机,病位在肝脾,病理产物为湿热、气滞、血瘀,病性为本虚标实。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DILI提供新的思路及选方用药参考,但还未能全面反映中医治疗DILI的用药规律,临证时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用药。
赵庆华,朱永钦,李艳[7](2020)在《清热利湿化瘀方治疗淤胆型黄疸性肝炎湿瘀交阻证60例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化瘀方治疗淤胆型黄疸性肝炎湿瘀交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淤胆型黄疸性肝炎湿瘀交阻证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保肝护肝、降酶及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清热利湿化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与肝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 7%(58/60),对照组为76. 7%(2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及肝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清热利湿化瘀方治疗淤胆型黄疸性肝炎湿瘀交阻证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
李幸[8](2020)在《清肝祛脂方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清肝祛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湿内阻型)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本病治疗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方法:按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取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脱落1例,最终完成59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29例)。在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加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一次2粒,一日3次)口服;治疗组予清肝祛脂方,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2周的中医症侯积分、肝功能指标(ALT、AST)、血脂指标(TG、TC)、肝脏彩超结果、BMI指数、受控衰减参数CAP值及临床症状等相关性变化情况,并且进行统计分析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在体型肥胖、右胁胀闷、周身困重、大便粘腻不爽、脘腹胀满、食欲不振(P<0.05),而倦怠乏力、头晕恶心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间中医证候比较(P<0.05)。2、治疗后两组ALT、AST值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TG、TC值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BMI指数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组间对比,两组在改善BMI指数上疗效相当(P>0.05)。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脏彩超分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9.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6、治疗后两组受控衰减参数CAP值均下降,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2.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7、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均良好。结论:1、清肝祛脂方能够显着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清肝祛脂方能降低血脂(TG、TC)、CAP值,改善肝功能(ALT、AST)和肝脏彩超病理表现,说明清肝祛脂方具有抑制肝脏内过氧化脂质,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的功效,且效果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3、清肝祛脂方是有效和安全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和运用。
黄宏华(SAKUNKAMJORNKIT LAKSIKA)[9](2020)在《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理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学和泰医学对黄疸病的认识,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异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对黄疸病本质的认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加强泰国与中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通过对中医、泰医古今文献的整理研究,分析了黄疸病的病名、分类、病因病机、诊治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泰医对黄疸病认识的异同,认为中医和泰医在医学体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两者的区别主要来自于中、泰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但在对黄疸病诊治的认识和方法方面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泰医在诊断学上有唯物性的一面,在整体观和恒动观的运用上相似于中医,只是在细节上有差异。中医学与泰医学在发展中对自身和佛教的关系处理不同,泰医与宗教或者巫术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且它们存在的这种紧密联系并不缺少合理性,可将之视作泰医学的一大特色。两者来自不同的地域,在文化上有着本质区别,虽然中医、泰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过交流沟通甚至融合,但是在知识的攫取和追溯方面,泰医主要是将佛教的诸多理论融于医学,最终构建成当前的泰医理论,而中医主要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断积累、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为特色的体系。由此可见,两者虽然在宏观上有着相似之处,但在医学认知以及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别,在表达和内容的呈现上也有着本质区别。在文献数据挖掘处理方面,通过对文献进行检索与收集,主要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典》第5版已出版的泰医药着作中的相关信息,选择泰医各种古籍、医论、泰医经书、泰医本科规范教育教材等书籍。以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主库,对1999年至2019年来中医、泰医治疗黄疸的文献进行分析,在检索的时候主要采用关键词检索的方式,筛选文献,并对需要的文章进行全文下载;搜索顺序分为两步,第一步搜索“黄疸”一词,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整理以Excel表格呈现数据,采用Excel表格集中管理最终的搜索结果,倘若数据正确无误,便刘其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在统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三个标准进行分类,一是按照证型分类,二是按照治疗原则分类,三是按照方药与剂量的配伍方式分类。结果在1999年至2019年范围内,搜索出42篇与中医黄疸治疗有关的文章,通过数据统计,得出其在临床中的辨证分型有3122例,通过统计其证型,得到证型19种,使用频数居最多的黄疸证型为肝胆湿热证(20/22.67%),常用的治法分别为清热利湿(31/35.23%)、利胆退黄(10/1.36%)、活血化瘀(8/9.09%)。常用的方剂为茵陈蒿汤加减(18/33.33%),茵陈五苓散(3/3.54%)、龙胆泻肝汤加减(1/1.85%)、消毒利黄汤(1/1.85%)、栀子大黄汤加减(1/1.85%)。涉及710味中药,有44味中药使用的频次在四次以上,有10味中药使用的频率达2.5%,使用频次最多是茵陈。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具有清热功效的中药,其次是具有补虚功效的中药,使用频率排在第三位的中药是活血化瘀类型的药物,使用频率排在第四位的中药是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药物归经频率分别是心(36/14.88%)、肝(65/26.86%)、脾(54/22.31%)、胃(52/21.49%)、肾(33/13.64%)。在泰医文献的数据挖掘方面,以“目黄”,“身黄”,“小便黄”,“黄疸”为检索字,检索有关黄疸病的文献27篇(使用频次84次)。收集治疗黄疸病的泰药57味,使用频数最多是假荜拔和肉豆蔻(8/6.35%),泰药的性味以热、辣、涩、苦为主。泰医药物关联数据挖掘算法设计频繁项集及支持度是肉豆蔻,疏果胡椒,假荜拔,疏果胡椒、假荜拔,肉豆载、假荜拔,肉豆蔻、假荜拔,肉豆蔻、疏果胡椒、假荜拔。目前并没有太多的学者将研究方向放在传统医学的对比上,研究方式相对比较落后。本文针对黄疸病的诊治,对比泰医与中医的治疗方法,总结中、泰医学治疗特色和异同。不仅能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资料,还有助于提升传统医学的研究水平,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积累一点经验。
韩姗姗[10](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二、苦黄颗粒治疗黄疸性肝炎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苦黄颗粒治疗黄疸性肝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苦黄颗粒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1.1 一般资料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1.2.3 疗效判定标准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2 2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
2.3 2组血脂四项指标比较 |
2.4 2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
2.5 2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
2.6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苦黄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苦黄颗粒的活性化合物筛选 |
1.2 苦黄颗粒治疗NAFLD的靶点预测 |
1.2.1 苦黄颗粒活性化合物的靶点筛选 |
1.2.2 NAFLD的相关靶点筛选 |
1.2.3 苦黄颗粒治疗NAFLD的靶点筛选 |
1.3 潜在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互相作用(PPI)网络的构建 |
1.4 潜在靶点的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1.5 化合物-靶点拓扑分析与药物-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
1.5.1 化合物-靶点拓扑分析 |
1.5.2 药物-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
1.6 苦黄颗粒对高脂饲料复合CCl4脂肪肝模型小鼠肝组织中TNF-α、TLR4、Myd88表达的体内实验 |
1.6.1 材料 |
1.6.2 方法 |
2 结果 |
2.1 苦黄颗粒活性化合物筛选结果 |
2.2 苦黄颗粒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 |
2.3 潜在靶点PPI网络分析 |
2.4 潜在靶点的GO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5 苦黄颗粒治疗NAFLD的药物—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及拓扑分析 |
2.5.1 化合物-靶点网络拓扑分析 |
2.5.2 药物-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 |
2.6 苦黄对高脂饲料复合CCl4脂肪肝小鼠的体外实验 |
2.6.1 3组小鼠肝脏病理检测情况 |
2.6.2 3组小鼠肝功能检测结果 |
2.6.3 3组小鼠肝组织内TNFα、TLR4、Myd88表达情况 |
3 讨论 |
(3)法尼醇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FXR和胆汁酸代谢 |
2 FXR和脂质代谢 |
3 靶向肠道和肝脏肝FXR通路药物 |
(4)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茵陈蒿汤溯源与研究进展 |
综述二 茵栀黄颗粒溯源与研究进展 |
综述三 肝脏炎癌转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肝脏炎癌转化的关键基因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乙型肝炎炎癌转化关键基因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丙型肝炎炎癌转化关键基因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茵陈蒿汤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陈蒿汤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栀黄颗粒治疗乙型肝炎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用药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查与资料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估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特征 |
2.3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 |
2.4 结局指标结果 |
2.5 处方用药统计结果 |
3 讨论 |
3.1 病中求证 |
3.2 因证施治 |
3.3 遣方用药规律 |
3.4 研究的客观性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淤胆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及近况 |
1 DILI流行病学 |
2 DILI的发病机制 |
3 DILI临床表现 |
4 DILI的诊断及新型生物标志物 |
5 DILI的治疗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DILI的认识 |
2 DILI的病因病机 |
3 中医药治疗DILI的临床应用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 |
研究一 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系统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中医药治疗DILI用药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 |
3 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清热利湿化瘀方治疗淤胆型黄疸性肝炎湿瘀交阻证6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治疗组 |
2.2 对照组 |
3 疗效观察 |
3.1 观察指标 |
3.2疗效标准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治疗结果 |
3.4.1 2组综合疗效比较 |
3.4.2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3.4.3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
4 讨论 |
(8)清肝祛脂方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名探析 |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 |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辨证论治 |
1.4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治疗 |
2 西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
2.1 脂质代谢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
2.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
2.3 非酒精性脂肪肝西医治疗 |
2.4 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危险因素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项目指标 |
1.4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本临床观察设计思路 |
2 清肝祛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理论探讨 |
3 药味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词缩略表 |
附表 |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黄疸病的中医研究 |
1. 中医对黄疸病的认识 |
1.1 病名之源 |
1.2 分类 |
1.3 黄疸病的病因病机 |
2. 中医对黄疸病的治疗 |
2.1 内科治疗的论述 |
2.2 外治法 |
2.3 针灸 |
第二章 黄疸病的泰医研究 |
1 泰医理论的主要内容 |
1.1 泰医的病因病机 |
1.2 泰医诊断方法 |
1.3 治疗原则 |
1.4 用药理论 |
2 泰医对黄疸的认识 |
2.1 泰医对黄疸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辨证分析 |
2.3 泰医对黄痕病的治疗 |
3 病案举例 |
第三章 中医、泰医对黄疸病认识的异同 |
1. 黄疸的病位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析 |
4. 治则治法 |
5. 中、泰医学有关黄疸文献的数据挖掘 |
5.1 中医的用药 |
5.2 泰医的用药 |
5.3 关联数据挖掘算法设计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1 研究中的不足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语 |
2.0 引言 |
2.1 研究现状 |
2.1.1 流行病学 |
2.1.2 机制 |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
2.1.6 诊断 |
2.1.7 治疗 |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
2.2 指南制定过程 |
2.2.1 构建临床问题 |
2.2.2 循证研究 |
2.2.3 专家共识 |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
2.2.5 形成推荐意见 |
2.2.6 形成初稿 |
2.3 讨论 |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
2.4 结论 |
2.4.1 茵栀黄口服液 |
2.4.2 茵栀黄颗粒 |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
2.4.4 茵陈五苓糖浆 |
2.5 创新点及意义 |
2.6 不足与展望 |
2.6.1 存在不足 |
2.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苦黄颗粒治疗黄疸性肝炎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苦黄颗粒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J]. 孙薇薇,谭善忠,肖倩,蒋淑莲,梁重峰,许青云. 现代医药卫生, 2022(02)
- [2]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苦黄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J]. 杨金凤,薛静波,陶艳艳,黄恺,吕靖,刘成海.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2(01)
- [3]法尼醇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J]. 李进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12)
- [4]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D]. 张景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5]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用药规律探讨[D]. 李晨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D]. 匡子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清热利湿化瘀方治疗淤胆型黄疸性肝炎湿瘀交阻证60例临床观察[J]. 赵庆华,朱永钦,李艳. 湖南中医杂志, 2020(07)
- [8]清肝祛脂方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D]. 李幸.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D]. 黄宏华(SAKUNKAMJORNKIT LAKSIKA).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