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长跑训练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梅[1](2021)在《高中体育中长跑中节奏训练方法分析》文中认为体育是高中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有增强学生身体机能、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作用,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中长跑是高中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中长跑训练可以锻炼学生耐力、挖掘学生运动潜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现阶段在高中体育中长跑节奏训练过程中,常存在训练方法不当且单一同时缺少评价等问题。对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丰富中长跑节奏方法,通过变速、断续、综合节奏训练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深入了解学生真实情况、落实教学评价等举措来提高中长跑训练效果,帮助学生掌握中长跑知识与技巧。
王仁佳[2](2021)在《技校体育田径中长跑技术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课程是我国当前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增强人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而在技校内中长跑运动是其中相对比较常见的。但是要真正达到比较好的训练效果,任何运动都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本文中我们就将针对技校体育田径中长跑技术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为我国当前技校内部的体育田径运动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苗清[3](2021)在《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训练方法探究》文中指出基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中长跑项目作为体育教学重要部分,通过对中长跑训练法的有效运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中长跑训练效果。鉴于此,该文主要对中长跑训练现状进行了总结,重点对初中体育教学中长跑教学训练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同时对提高中长跑训练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张豪[4](2021)在《漯河市体校田径中长跑体能训练方法现状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漯河市体校田径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深入了解、探索,总结和归纳了漯河市体校田径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的现状。结果显示漯河市体校田径中长跑队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主要是"法特莱克"训练法、不间断的长跑训练法、利迪亚德的"马拉松"训练法等。研究中发现大多数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重视度不够,家长对孩子体能训练的参与度不足。建议漯河体校教练员在加强改变"三从一大"的训练理念上,加强速度耐力的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
尚书丞[5](2021)在《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田径作为基础大项,在各大综合性比赛中都占有较大的奖牌比重,所以田径实力是衡量一个地区体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随着近年来中长跑项目的不断发展,云南省和我国先进省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发展过程之中还是主要依靠于老队员,并出现一些断层的现象,后备力量不足、教育水平滞后,直接影响到云南省中长跑运动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能够提出一些有助于解决影响人才培养的方法,力求为今后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省中长跑教练员在选材人才时的选材依据较为单一、方法较为简单,早熟成绩就能够得到重视,对于哪些晚熟型的运动员缺乏选材依据,不利于中长跑运的可持续发展。选材途径较为单一,依然沿用传统的选材途径,培养的单位较为单一,多为传统的体制内培养模式。运动员参训态度较为积极,身体素质条件较为良好,为训练奠定了基础。2、云南省的中长跑后备人才的储备较为匮乏,只有很少的运动员能够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显然和地理环境的优势存在矛盾。从人才分布情况调查中不难看出,人才分布不均衡是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这也是云南省中长跑整体实力成长较慢的核心问题。3、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选材的类型侧重于技能选拔,按照其比重从大到小排列为专项技能、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和心理素质。4、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来源较为单一,渠道较为狭窄,基本都是依靠学校拨款和政府拨款,其他渠道的经费来源非常有限,导致训练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5、在一年的训练过程中,冬季的训练时间和次数有明显的增长,教练员都较为重视冬训。重复训练法是中长跑训练中最基础的训练方法,重复训练法适用于大部分的训练内容中,是中长跑教练员最频繁使用的训练方法。6、云南省中长跑专业队和部分体校在运营管理中,针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发展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重视运动员的学习,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来鼓励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而在教练员的管理上,定期对教练员实施考核与培训,以此来提升教练员的专业发展。并且在课程管理上,专业队周一到周五安排文化课学习,体校针对于体育生的文化课学习,还制定出文化课监督管理制度。7、当前云南省田径运动中长跑项目的教练员在综合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而这使得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受到了影响,无法真正的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8、当下中长跑项目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运动员的日常管理不到位,极大的影响了运动员综合素质提高。9、云南省在中长跑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已经开始在大力推行“学训结合”的培养模式,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学”与“训”之间的矛盾依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徐加霖[6](2021)在《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2019年度双周期训练对比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迅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马拉松竞技水平持续低迷。在2019年度训练中,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围绕春季和秋季两个阶段的重点赛事进行双周期训练,以重点运动员达标东京奥运会和多哈世锦赛参赛标准、普通运动员在国内各大马拉松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春季赛事按照传统先提高负荷量后降低或维持负荷量同时提高负荷强度的模式进行训练,最终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在春季赛事中表现平平。通过训练中不断改变,最终在秋季赛事中集体爆发,两人达标东京奥运会和多哈世锦赛,多人在国内各大马拉松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创下个人最好成绩。将2019年度训练的两个周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出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在秋季赛事取得突破的原因,为我国马拉松竞技水平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跟踪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别从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负荷特点、平均静息心率等方面对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2019年度双周期训练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在2019年度训练中采用了双周期训练模式,又将每个大周期细分为准备期、赛前训练阶段、竞赛期和恢复期,每个时期所用时间基本一致。2.在春季赛事训练周期中准备前期选择在海拔1600m的云南玉溪进行训练,其他时期除参赛几天外均在海拔1900m的云南呈贡训练基地进行训练;秋季赛事训练周期中准备前期和赛前训练阶段在海拔2400m的肯尼亚埃尔多雷特训练,其他时期除参赛几天外均在云南呈贡训练基地进行训练。3.在训练目标上,春季赛事准备前期以发展一般耐力水平为主要目标,准备后期逐渐提高训练负荷与下一阶段做好衔接。秋季赛事准备前期的目标为利用高原环境的同时增加训练负荷,发展有氧能力和糖酵解能力,准备后期则以恢复调整为主要目标。赛前训练阶段均以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为主要目标。竞赛期均以调整竞技状态,取得好成绩为主要目标。恢复期均以缓解疲劳为主要目标。4.在训练方法上,春季赛事和秋季赛事在各时期均采用了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和循环训练法。此外,两个周期在赛前训练阶段和竞赛期均增加了间歇训练法,秋季赛事准备前期和赛前训练阶段还增加了法特莱克训练法。5.在训练负荷上,准备期和赛前训练阶段春季赛事呈现由低到高循序升高的趋势,而秋季赛事在准备前期先提高训练负荷,准备后期再降低,到了赛前训练阶段又提高训练负荷,呈现波浪式变化的特点。两个周期在竞赛期和恢复期的训练负荷则无明显区别。6.结合训练情况对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运动员平均静息心率进行分析,整个训练过程中没有出现平均静息心率持续升高的现象,只是随着训练负荷的变化而波动,表明运动员能够适应当前训练负荷。但秋季赛事准备前期和赛前训练阶段平均静息心率高于春季同期,原因是秋季准备前期和赛前训练阶段训练负荷和海拔高于春季同期,其他时期无明显区别。在2019年度训练中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在秋季赛事中集体爆发,对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在2019年度双周期的训练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世居高原的运动员当成绩遇到瓶颈时选择高原训练来突破应当选择海拔更高的地方,但由于原先基础海拔的存在,为了保证训练负荷,海拔的提高幅度不宜太大。2.在高海拔地区训练,由于缺氧、日照等高原因素的影响,很难长期保持较大的训练负荷。可以采取高海拔和低海拔交叉训练的方式,在高海拔地方进行短期大负荷的训练后转移到低海拔地区进行调整训练,恢复后再上高原进行短期大负荷的训练,如此循环。做好高海拔和低海拔、高海拔和高海拔训练之间的衔接,再根据不同时期的训练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发展不同的能力。3.高水平的马拉松运动员具备了很强的基础能力,而且对原来先提高负荷量后提高负荷强度的训练模式产生了适应。此时为了打破成绩瓶颈,在适当训练周期中尝试大负荷大恢复这样节奏更明显的模式来提高运动成绩。4.为了达到更高的训练水平,可以选择与更高水平的团队一起合练,但要根据自身情况,采用合练与分练相结合形式来提高训练质量。
陈豪[7](2021)在《基于竞技水平提升视角下中国男子中长跑项目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国70多年来,中国男子中长跑项目在国际赛场上的竞技水平较低,在研究中属于非热点、非重点项目,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为丰富中长跑项目相关的研究内容,发挥体育强国建设的田径使命,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对比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男子中长跑项目的竞技水平、人才储备、运动员输送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中长跑项目的发展提供策略。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13届全运会周期中,中国男子中长跑呈现不稳定的动态发展,整体水平略有提高,各项成绩均有较明显提升。但与世界水平对比,男子800 m、10000m、马拉松的差距越来越大,1500 m、5000 m、3000 m障碍的差距有极其细微的缩小,中长跑的整体竞技水平呈现动态波动并有下滑趋势,暴露出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2)中国男子中长跑项目注册运动员与教练员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各单位运动员分布不均衡,各省市相差甚大;教练员的来源和运动员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在社会转型阶段,现有的人才输送体系呈现高投入、高消耗、高代价、低产出的特点,不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各中长跑强省与经济强省(市)在中长跑项目发展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没有有效的促进我国中长跑项目的发展。(3)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选择导致男子中长跑项目获得的资源较少,从竞技体育思维上弱化了男子中长跑项目;竞技体育“工具化”现象普遍,在歧视性“人种论”的思想桎梏与竞技体育向群众体育的意识转移下,社会大众“体育思维”缺失,加上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之间的错误关系,使得社会大众从思想层面降低了对我国男子中长跑项目的关注,加之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下,家长让孩子练习中长跑的意识更加淡薄,致使男子中长跑的后备人才愈加匮乏,人才输送体系金字塔塔基受到影响,导致发展动力愈加不足,竞技水平难以提升。(4)我国对男子中长跑的项目规律认识与实践存在偏差,在近两届全运会比赛中,男子800 m、5000 m、3000 m障碍跑先后被取消,砍项的措施使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力度减小、降低市场经济对项目的投入,制约项目市场化的发展,并极大的打击了参与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的积极性,很大程度毁坏本不富余的后备人才保障,阻碍了项目的发展,制约了水平的提高。
郝丛军[8](2021)在《高中体育中长跑中节奏训练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体育课程,是高中教学中一门基础的课程,其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意志,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中长跑运动,属于高中体育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运动项目,学生通过参与中长跑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持久力,增强学生的体力和速度。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控好中长跑训练的节奏,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扭伤、拉伤等现象,避免影响中长跑的训练。本文对高中体育中长跑节奏训练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肖丽芳[9](2020)在《中长跑训练方法演变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中长跑训练方法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是从单一的训练到经验训练,到科学训练,再到全面地科学训练的一个过程,有其演进过程和主要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国对田径项目的重视,中长跑训练呈现出比赛次数相对增多、训练时严格控制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重视专项训练和运动恢复等趋势。
黄佩玉[10](2019)在《我国优秀女子800米跑运动员胡志英备战2017年全运会赛前训练安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800米跑在田径径赛中是最为艰苦的项目,对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与女子800米跑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女子800米跑项目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通过对2017年天津全运会女子800米跑季军获得者胡志英的赛前训练情况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总结出她的赛前训练安排、负荷特点以及训练方法手段等,分析胡志英800米跑的赛前训练特点,探索胡志英的赛前训练规律,希望可以为其以后的赛前训练安排提供借鉴,同时也希望为中国其他女子800米跑运动员提供可参考的范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800米跑优秀女子运动员胡志英备战天津全运会比赛的赛前训练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胡志英备战2017年全运会的赛前训练共计8周,且这8周均为赛前准备周。其中第6周是胡志英的赛前调整周。赛前训练的内容主要有:有氧能力训练、专项速度耐力训练、速度能力训练以及身体素质训练。2.在负荷安排上,有氧能力的训练负荷量较大,强度相对较小;专项速度耐力的训练负荷以第6周调整周为界,调整周之前负荷量增加,负荷强度不变,调整周之后是负荷量减少,负荷强度增加;速度耐力的负荷强度呈现出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身体训练负荷变化不大。3.有氧能力是胡志英训练的基础,主要采用持续训练法;其次是胡志英的专项速度耐力训练,该训练内容每周保持在4次左右,训练距离在200-1000米,专项速度耐力训练主要以间歇训练法为主,并结合组合训练的方式,全面发展胡志英的多种能力;速度能力的训练每周在3次左右,速度能力的训练手段主要以80-100米冲刺跑为主的间歇训练法。4.胡志英在赛前训练中有效的避免了伤病的出现,是比赛成绩的取得的重要条件。但胡志英在赛前并没有进行全面的身体机能监控,因此在比赛计划的排上缺少客观的指标支撑。5.胡志英赛前的目标是能进入前8名,所以比赛压力较小,情绪较稳定,也是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在。胡志英的专业训练年限为5年,此次比赛的良好发挥充分证明胡志英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另外,此次比赛的成功,也与赛前潘少奎教练合理的战术安排关系密切。
二、中长跑训练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长跑训练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体育中长跑中节奏训练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高中体育中长跑中节奏训练的作用 |
2 高中体育中长跑中节奏训练应当遵循的原则 |
3 高中体育中长跑节奏训练问题 |
3.1 训练方法不当 |
3.2 训练方法单一 |
3.3 训练评价缺位 |
4 高中体育中长跑中节奏训练方法及建议 |
4.1 高中体育中长跑节奏训练方法 |
4.2 高中体育中长跑中节奏训练建议 |
5 结论 |
(2)技校体育田径中长跑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中长跑训练方法演变过程 |
1.1、持续跑训练法 |
1.2、自然跑训练法 |
1.3、“法特莱克”训练法 |
1.4、间歇跑训练法 |
1.5、反复跑训练法 |
1.6、马拉松跑训练法 |
1.7、高原训练法 |
1.8、综合训练法 |
2、实行中长跑训练的意义 |
3、中长跑的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
4、速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影响着运动的成绩 |
5、提高中长跑训练效果的技术 |
5.1、中长跑技术动作 |
5.2、克服“极点”现象和争取“第二次呼吸”的技术 |
5.3、展开以“速度为中心”的原则训练 |
6、结语 |
(3)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训练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初中体育教学中中长跑训练基本现状 |
3 初中学生中长跑的训练特点分析 |
4 初中体育教学中长跑教学训练方法分析 |
4.1 分层训练法 |
4.2 力量训练法 |
4.3 呼吸训练法 |
4.4 节奏训练法 |
5 提高中长跑训练效果的措施 |
5.1 改进教学理念 |
5.2 创新教学方法 |
5.3 改革教学内容 |
6 结束语 |
(4)漯河市体校田径中长跑体能训练方法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结果与分析 |
(一)漯河市体校田径中长跑队的体能训练内容现状 |
(二)漯河市体校田径中长跑队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
1.漯河市体校田径中长跑队的耐力素质训练方法 |
2.漯河市体校田径中长跑队的速度素质训练方法 |
3.运动员对速度素质训练方法的满意度 |
4.运动员对体能训练方法的满意度 |
三、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5)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 |
1.4.2 关于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状况相关的研究 |
1.4.3 关于影响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状况及因素研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 |
3.1.1 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选材基本特征 |
3.1.2 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
3.2 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
3.2.1 运动员自身因素 |
3.2.2 运动员家庭因素 |
3.2.3 教练员因素 |
3.2.4 社会认知程度因素 |
3.2.5 运动员文化课成绩因素 |
3.3 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过程制约因素分析 |
3.3.1 教练员综合能力无法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 |
3.3.2 训练以及培养经费的欠缺 |
3.3.3 对于运动员日常管理不到位 |
3.3.4 运动员训练安排的不合理 |
3.3.5 学与训之间的矛盾 |
3.3.6 场地及器材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部分教练员与运动员训练要求 |
3.4 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发掘与培养对策研究 |
3.4.1 优化选材系统,走体教结合培养道路 |
3.4.2 拓宽选材渠道,重视人才流动 |
3.4.3 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3.4.4 提高教练员综合能力,完善奖励制度 |
3.4.5 丰富后备人才培养手段,提高运动员成材率 |
3.4.6 运用好政策杠杆,加强经费投入 |
3.4.7 改革运动员管理制度 |
3.4.8 科学创新,赛练结合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教练员问卷调查问卷 |
附件2 《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运动员、家长问卷调查问卷 |
附件3 访谈提纲 |
致谢 |
(6)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2019年度双周期训练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我国马拉松竞技水平与世界的差距性 |
1.1.2 我国马拉松竞技水平发展的必要性 |
1.1.3 相关学科的支撑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年度双周期训练 |
2.1.2 赛前训练 |
2.1.3 马拉松训练负荷强度的界定 |
2.2 国内有关马拉松的研究 |
2.2.1 马拉松研究趋势 |
2.2.2 马拉松项目特征 |
2.2.3 马拉松训练周期安排特征 |
2.2.4 马拉松训练方法及手段 |
2.2.5 马拉松训练负荷特征 |
2.3 国外有关马拉松的研究 |
2.3.1 马拉松研究趋势 |
2.3.2 马拉松研究热点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跟踪观察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基本情况分析 |
4.1.1 .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运动员年龄及训练年限特征 |
4.1.2 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运动员生长地海拔及血红蛋白含量特征 |
4.1.3 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运动员克托莱指数特征 |
4.2 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2019 年度双周期训练阶段划分对比分析 |
4.3 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2019 年度准备期训练对比分析 |
4.3.1 准备前期训练对比分析 |
4.3.2 准备后期训练对比分析 |
4.3.3 准备期训练小结 |
4.4 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2019 年度赛前训练阶段训练对比分析 |
4.4.1 赛前训练阶段训练目标对比分析 |
4.4.2 赛前训练阶段训练方法对比分析 |
4.4.3 赛前训练阶段负荷特点对比分析 |
4.4.4 赛前训练阶段训练平均静息心率对比分析 |
4.4.5 赛前训练阶段训练小结 |
4.5 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2019 年度竞赛期训练对比分析 |
4.5.1 竞赛期训练目标对比分析 |
4.5.2 竞赛期训练方法对比分析 |
4.5.3 竞赛期训练负荷对比分析 |
4.5.4 竞赛期平均静息心率对比分析 |
4.5.5 竞赛期训练小结 |
4.6 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2019 年度恢复期训练对比分析 |
4.6.1 恢复期训练目标对比分析 |
4.6.2 恢复期训练方法对比分析 |
4.6.3 恢复期训练负荷对比分析 |
4.6.4 恢复期平均静息心率对比分析 |
4.6.5 恢复期训练小结 |
4.7 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2019 年度参赛成绩分析 |
4.8 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2019 年度秋季赛事训练模式总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马拉松项目专家访谈题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竞技水平提升视角下中国男子中长跑项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 |
1.1.2 中国竞技体育高速发展 |
1.1.3 中国田径竞技能力稳步提升,但整体水平相对落后 |
1.1.4 中国男子中长跑项目身陷困境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长跑的概念界定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中长跑训练方法的研究 |
2.2.2 生理生化及负荷强度的相关研究 |
2.2.3 人种差异性研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中国中长跑项目的发展现状研究 |
2.3.2 中长跑项目训练方法的相关研究 |
2.3.3 中长跑项目的运动损伤与疲劳恢复研究 |
2.4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3.2.5 定量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中国男子中长跑项目的现状 |
4.1.1 竞技水平现状 |
4.1.2 人才储备现状 |
4.1.3 人才培养及输送途径现状 |
4.2 中国男子中长跑项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2.1 竞技水平较低、发展动力不足 |
4.2.2 人才储备不足、各省市分布不均衡 |
4.2.3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输送体系形势严峻 |
4.3 中国男子中长跑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3.1 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
4.3.2 男子中长跑发展的思想制约与意识转移 |
4.3.3 男子中长跑的规律认识与实践偏差 |
4.3.4 全运会砍项的影响 |
4.3.5 社会发展、过度转型需求的影响 |
4.4 中国男子中长跑项目发展的优化路径 |
4.4.1 培育体育思维打破思想桎梏 |
4.4.2 加快体制改革创新完善新时期男子中长跑发展体系 |
4.4.3 探寻项目规律加强人才培养 |
4.4.4 平衡各单位人才队伍寻求全运会出路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8)高中体育中长跑中节奏训练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中体育中中长跑训练的原则 |
(一)综合性训练原则 |
(二)发展性训练原则 |
(三)多元化训练原则 |
二、高中体育中长跑训练的意义 |
(一)增强身体机能 |
(二)培养优良品质 |
(三)塑造健康身心 |
三、高中体育中长跑教学训练的现状 |
(一)训练方法不正确 |
(二)训练方法单一化 |
(三)缺少有效性评价 |
四、高中体育中长跑中节奏训练的策略 |
(一)变速节奏训练法 |
(二)断续节奏训练法 |
(三)综合节奏训练法 |
五、结语 |
(9)中长跑训练方法演变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历史和主要特征 |
二、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发展历程与世界纪录成绩的对比 |
三、我国中长跑项目当前成绩与世界纪录的差距 |
四、中长跑训练的发展趋势 |
(1)比赛次数相对增多,“以赛代训”的思想流行。 |
(2)训练时要严格控制运动员的训练负荷。 |
(3)训练时要重视专项训练和运动恢复。 |
(4)训练中要注重科学训练。 |
(5)训练中要重视无氧训练。 |
(6)女子训练趋于男子化。 |
(10)我国优秀女子800米跑运动员胡志英备战2017年全运会赛前训练安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有关800 米跑训练方法的研究 |
2.1.2 有关中长跑项目赛前训练的研究 |
2.1.3 有关800 米跑赛前训练的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胡志英个人情况简介 |
4.1.1 胡志英参加训练及比赛情况 |
4.1.2 胡志英从事800 米跑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条件分析 |
4.1.3 胡志英专项能力特点分析 |
4.1.4 胡志英与其他优秀女子800 米跑选手的对比分析 |
4.2 胡志英参加2017 年天津全运会比赛的目标及赛前训练安排 |
4.2.1 参赛目标 |
4.2.2 全运会赛前训练安排 |
4.3 胡志英备战2017 年天津全运会800 米比赛赛前训练情况分析 |
4.3.1 赛前训练阶段划分 |
4.3.2 胡志英天津全运会赛前训练负荷变化分析 |
4.3.3 胡志英天津全运会赛前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
4.4 胡志英2017 年天津全运会800 米跑成绩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录 A 胡志英教练访谈提纲 |
附录 B 运动员胡志英访谈提纲 |
附录 C 中长跑项目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D 中长跑项目访谈专家信息 |
附录 E 胡志英2017 年天津全运会赛前8 周训练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长跑训练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体育中长跑中节奏训练方法分析[J]. 刘红梅.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1(23)
- [2]技校体育田径中长跑技术探究[J]. 王仁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20)
- [3]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训练方法探究[J]. 苗清.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1(14)
- [4]漯河市体校田径中长跑体能训练方法现状调查[J]. 张豪. 体育风尚, 2021(07)
- [5]云南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尚书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云南省男子马拉松队2019年度双周期训练对比分析研究[D]. 徐加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基于竞技水平提升视角下中国男子中长跑项目发展研究[D]. 陈豪.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8]高中体育中长跑中节奏训练方法探讨[J]. 郝丛军. 体育风尚, 2021(01)
- [9]中长跑训练方法演变及发展趋势[J]. 肖丽芳.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0]我国优秀女子800米跑运动员胡志英备战2017年全运会赛前训练安排研究[D]. 黄佩玉.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