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宽带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吴鹏飞[1](2020)在《极课大数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正在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现阶段高中教育教学中物理地位特殊,且高中物理涉及知识面广、难度大,学生普遍反映耗费精力多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实现高中物理高效精准教学成为时代新的命题。课程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使用大数据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趋势,极课大数据系统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极课大数据系统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完美结合的产物,其突出智能化、精准化以及高效化,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并且所需门槛低,受到了众多学校的关注与推崇。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极课大数据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极课大数据系统的功能介绍、某一教学环节中的应用以及辅助教学的优势等层面,而极课大数据在高中物理学科中的全面应用研究案例很少。因此,本文提出把极课大数据与高中物理教学全面结合,应用于导学案、课堂作业、专题复习、评估测试等常规教学中,开展高效精准化教学研究,评估其实际效果,为极课大数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可行性建议;制作了大量的极课试卷,丰富学校专属题库,为学校物理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本文首先对现阶段高中物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阐释,同时介绍了极课大数据系统应用的背景,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概况,按照本文的研究方向,设计了论文基本框架。其次研究了关于极课大数据相关的教育学理论,为之后极课大数据系统在高中物理中的辅助教学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通过对洛阳市第八中学教师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极课大数据系统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第四,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阐述极课大数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流程,并以《动态电路分析》专题实例介绍极课大数据的应用,以求细化其应用的流程。第五,全面开展极课大数据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研究,介绍了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新授课导学案环节应用、习题课中的课后作业应用、阶段性的试卷测试分析与讲评中的应用,以实例分析研究了极课大数据辅助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过程,以及其在实践中的优点和弊端,同时也为其他教师的使用提供可行性方案。总而言之,在极课大数据系统辅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可以很好的帮助教师对学生和自己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让教学过程与效果更加的透明,有助于实现高效精准教学;同时让学生更便捷的找到自己存在的薄弱知识点,并开展针对性的练习,实现学习的高效精准化。
于亚杰[2](2018)在《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基于农村地区互联网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加快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部署。农村地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其与乡村振兴工程的耦合则成为实施该战略的重要路径。本文在阐释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着重构建新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基本思路,这理应是当前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在以互联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确保农村地区网络安全和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则是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张少凡[3](2018)在《ZigBee技术在远程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和物联网方面,更是发展飞快,不断有新技术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对家居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从一开始遮风挡雨的住所就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逐渐转变成追求更加智能更加舒适的家居环境。人们的需求随着新技术的演进而增长,当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出现,在智能家居系统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让更多的人可以体验到智能家居系统带给人们更舒适安全的家居生活环境。本文首先对比智能家居系统中所使用的网络技术,ZigBee在众多网络技术中脱颖而出,以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等特点成为家居系统的新宠。根据ZigBee技术的安全体系,设计了一种基于对称密钥的身份认证机制,提高ZigBee网络的安全性。接着在新安全机制的上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和嵌入式ARM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家居系统,以嵌入式ARM作为家居系统的核心-智能网关,通过与外部网络相连控制整个系统,ZigBee作为系统中终端节点,负责采集室内物理信息,控制系统内各个节点。最后本文对ZigBee各节点、嵌入式智能网关进行硬件元器件选型和硬件电路设计,并对ZigBee网络、智能家居网关、WEB浏览器进行软件设计,在主控芯片中植入4G-ZigBee两种网络融合的代码,从而实现网络数据帧的转换功能,完成远程控制智能家居系统。同时使用串口助手验证整个系统中数据的传输安全性,通过实验证明新机制在家居系统中是可以实现并且有很高的可靠性,使得整个系统更加安全。
胡杨[4](2016)在《大学校园宽带网的规划与设计》文中提出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对高校的学术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行总体评价的重要指标,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就是校园网的建设。本文主要对高校对于校园网各方面的需求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已经建设好的校园网系统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提出的问题重新设计出更加理想的设计方案,并且本文综合探索校园网应实现、提供的功能,对于其中缺乏的功能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完善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本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的校园网建设为例,结合该校的实际校园网建设现状分析其设计目标以及实现的功能需求,重点探索如何在校园各建筑之间更合理地接入校园网,怎样将拓扑结构应用到实际建设中,以及怎样选择更合适的网络设备和配置。并且引入了无线网等新技术,使得校园网的覆盖率更强,应用更加方便。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校园网系统建设的实例探求如何更加合理地利用校园网技术为同学服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验以及其他值得进行参考的地方希望可以为其他高校的校园网建设提供一些经验、参考,希望可以帮助未来高校校园网系统建设更好地发展。
吴勇[5](2016)在《浅谈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互联网家居智能解决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家居智能系统为对象,分析了其以电力载波为信号传输方式实现家用电器及设施自动化、智能化的产品概况和制约其发展的优缺点。据此提出了新的基于电力载波通讯技术的家居智能化系统及其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方案,示例说明了其系统各单元模块的运行方式和系统组成结构。
王素香[6](2006)在《山东省气象局视频会议系统优化整合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针对地域上分散、系统软硬件方式不统一、框架协议不同的视频会议系统组网衔接中遇到的问题,将网络服务质量(QoS)保障、网络访问障碍、视频会议系统级联方式进行了优化改进后应用到实际系统中,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系统得到优化整合,更加完善。 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不仅是视频会议技术的应用,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多个学科,包括网络环境、网络设备的承载量分析、MCU的选型、视频会议终端的选型、视频技术、声音扩声技术等。但是如何根据自身业务的要求,量身定制,对视频会议设备进行合理搭配,选择一套合理的视频会议系统,使设备的配置科学化、梯次化,做到既不浪费设备功能、性能,各设备之间又不出现瓶颈,做到既能满足业务需求,又能节省资金,成为视频会议系统设计应用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视频会议系统应用环境的瓶颈丰要有以下几点:1.网络服务质量(QoS)保障欠缺。传统的IP网络仅是为简单数据通信设计的,不提供QoS保障。要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上提供大量的实时多媒体通信服务,必须要有一些附加的措施。2.接入网的带宽问题。用户终端处的接入网带宽比较紧张。3.网络访问障碍。主要是需要使用大量网络资源,如需建立连接、获取真实IP地址、使用多个端口,而实际网络中的防火墙、代理服务器、路由器等设施对网络资源的操作进行了重重限制。4.交互对象数量的增加、视频画质的提高、安全保密性的增强等问题。 文章正是在以上考虑基础上阐述了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山东省气象局通信网络现状和视频会议现状,分析了通信网络系统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影响,以及视频会议系统集成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优化系统Qos设置,调整视频会议各子系统配置、连接,增强核心MCU功能,达到优化整合完善的目的。 本文的优化整合方案分为通信网络和视频会议两部分。通信网络部分,先分析了通信网络现状、网络安全现状和Qos现状,并针对视频会议不同子系统互联对通信网络的需求,在通信网络、网络安全和Qos方面进行重新调整、规划、设计和配置。视频会议部分,针对视频会议系统软硬件方式不统一(纯硬件的、纯
王秀丽[7](2005)在《一个基于矢量空间秘密共享的会议密钥分配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会议是现代社会高效交流通信的一种常用手段。对会议信息加密是为了确保网络会议安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在迅速发展的Internet 世界,电子会议系统已成为一个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核心问题就是会议密钥的分配——即通过执行一系列使用密码技术的协议步骤使会议成员获得进行会议所需的共享的加/解密密钥。本论文就密钥分配协议设计涉及的密码技术作了介绍,重点讨论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及单向散列函数的应用及在模拟系统实现中对这些技术的选择。在阐述本论文协议之前,首先说明了三种不同密码体制下的会议密钥分配,着重对对称密码体制和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下的密钥分配进行了探讨。在对现存的各种集中式密钥分配协议进行总结基础上,重点研究了KDC 模式下的密钥分配协议设计,总结了协议设计中的一些技巧。在分析一个基于可信赖服务器会议密钥分配协议的设计后,对其协议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并在继续其服务器集中认证思想上,借鉴一个矢量空间秘密共享方案构建了一个KDC 模式下的会议密钥分配协议,最终探索实现了本论文协议的模拟密钥分配系统。系统引入的矢量空间线性运算计算简单,同时对经典密码技术的合理应用保证了系统安全性,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使用价值。
袁爱平,杨万全[8](2004)在《新型专用通信平台COMMIP及其应用综述》文中认为综述了一种面向通信的新型系统芯片 COMMIP 的特征与应用优势,介绍了以 COMMIP 为核心的两种新型固网智能终端——"画中话"与"娱乐宝",并对二者的功能特点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周新志[9](2003)在《分布式网络化工程监测系统平台构筑及其在水情测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围绕分布式网络化工程监测系统及平台构建这一重要领域,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在工程监测系统平台方面,提出“智能传感器+现场以太网+Internet网”的分布式网络化工程监测系统模型。以系统集成的方法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工程监测系统平台,能实现以太网在工程现场组网,通过Internet远程联网,从而完成各种工程现场数据的跨地域传输与交换。它与传统的监测系统相比,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系统核心,将局域网与广域网有机结合作为集成平台,结构灵活,通用性强,可方便实现从数据现场采集到远程发布的大范围分布式监测。 (二)在构建工程监测系统平台的基础信息单元—网络化智能前端监测系统的设计中,论文从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研究入手,分析了现有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的各种方法,并在深入研究数据封装和发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串口服务器的Internet接入模型。通过对嵌入式系统通信中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及应用层协议的选择,实现了嵌入式Internet作为TCP/IP协议的一种嵌入式应用,解决了该模型中最核心的网络通信协议问题。 (三)在网络化智能前端监测系统的工程实现方面,借鉴传统智能传感器的概念,加以IP网络通信的功能,论文提出了网络化智能前端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研制了一套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实现8通道数据采集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该电路可与任何常规的传感器集成,可自动产生带时标的并按TCP/IP协议规范封装的数据帧。作为现场监测系统具有通用性。 (四)论文深入研究windows DNA体系结构及远程分布组件技术,建立了基于COM+的分布式监测系统软件结构,并根据该结构的需要,实现了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数据显示与查询模块及数据库文件系统的创建。 中文摘要 此外,论文的工作还体现在实际应用方面。通过将本文提出的分布式网络化工程监测系统平台用于灌区水情测报的试验应用,并与常规的水情测报系统相比,证明本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软硬件技术路线对工程监测应用系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深入进行应用研究方面,就该平台在水情测报系统中实现时所面临的流量资料整编的核心问题,即水位流量关系的正确确定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通过对传统曼宁公式方法研究,认为这种算法在处理水位流量关系时只是一个近似的算法,存在不少问题,以之描述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必然会带来误差。 (二)提出将现代控制论中的系统辨识方法应用于水位流量关系的拟合。介绍了系统辨识的原理,并利用模型阶的F检验法和模型参数辨识的递推最小二乘法确立稳定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 (三)基于四川省都江堰灌区部分渠(堰)的实测水文数据,对传统曼宁公式及目前已有的改进方法,如直接拟合方法、消除零点误差方法、遗传算法、多项式拟合等方法以及本文提出的系统辨识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分析比较。比较结果验证了系统辨识算法的成功性。 本文还在组件编程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及使用可视化软件包visualStodi。开发windows 2000平台上的应用软件系统做了一些有特色的工作。
袁洪[10](2003)在《基于GPS的发电机功角广域测量与数据通信》文中研究表明基于GPS的电网动态安全稳定监视与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是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前沿课题,它对于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基于GPS的电网动态安全稳定监控系统中一些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工作。主要内容有: 1.在总结了现有发电机功角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发电机自有的转速信号实时测量功角的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精度不高,工程实施难等缺点,并能通用于汽轮发电机和水轮发电机,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2.采用IP技术进行电力信息的实时传输是电力通信发展的趋势,针对当前电力通信面临多业务综合传输的需求,依据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模型,在不同网络层次上,探讨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网络通信技术,并给出了具体应用的实现模型和协议。 3.为满足电网动态监控系统中对数据传输的要求,采用了ATM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全光纤通道,构建了一套实时、可靠的全网相角信息实时传输系统。 4.结合具体工程项目,探讨了发电机功角信息在厂站端的应用,实现了相应的软硬件。 现场运行表明,所提出的发电机功角实时测量方法和实时数据传输的模式,达到了工程要求,为最终实现电网动态安全稳定监视和控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二、宽带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带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极课大数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飞速发展与快速普及 |
1.1.2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要求 |
1.1.3 极课大数据的优势 |
1.1.4 极课大数据在洛阳市第八中学的应用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物理教学相关概念解析 |
2.1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物理教学的含义 |
2.2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
2.3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 |
2.3.1 试卷批改便捷化 |
2.3.2 助力教师办公移动化 |
2.3.3 多维度辅助教学,实现教学精准化 |
2.3.4 自动生成电子错题本,高效完成查漏补缺 |
2.3.5 助推家校合作,实现数据共享 |
2.4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4.3 行为修正主义理论 |
2.4.4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第三章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物理教学应用分析 |
3.1 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极课大数据的调查和分析 |
3.1.1 调查研究设计 |
3.1.2 高中生对极课大数据的认识及使用的调查和分析 |
3.1.3 高中教师对极课大数据的认识及应用的调查和分析 |
3.2 极课大数据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物理教学应用实现 |
4.1 确定讲授课程类型 |
4.2 智能备课 |
4.3 学生测试与测评分析 |
4.4 精准教学 |
4.5 课后巩固 |
4.6 极课大数据教学效果的评价 |
4.7 极课大数据应用实例——以《动态电路分析》为例 |
4.7.1. 课程题目的确定与智能备课 |
4.7.2 学生测试与测评分析 |
4.7.3 二次备课与精准教学 |
4.7.4 课后巩固和教学效果评价 |
第五章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物理教学应用探究 |
5.1 极课大数据在导学案中的应用探究 |
5.1.1 极课大数据在导学案中的应用策略 |
5.1.2 极课大数据在导学案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5.2 极课大数据在课后作业中的应用探究 |
5.2.1 极课大数据在课后作业中应用策略 |
5.2.2 极课大数据在课后作业中应用案例分析 |
5.3 极课大数据在试卷评讲中的应用探究 |
5.3.1 极课大数据在试卷评讲中的应用策略 |
5.3.2 极课大数据在试卷评讲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高中物理极课大数据学习现状调查(学生版) |
附录2 高中物理极课大数据应用现状调查(教师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基于农村地区互联网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发展的政策环境及其应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条件 |
二、互联网与“三农”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 |
(一) 互联网与新时代的“农业” |
(二) 互联网与新时代的“农村” |
(三) 互联网与新时代的“农民” |
三、农村网络安全与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
(3)ZigBee技术在远程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智能家居发展 |
1.2.2 国内智能家居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ZigBee技术概述 |
2.1 家居系统组网 |
2.1.1 智能家居有线组网 |
2.1.2 智能家居无线组网 |
2.1.3 无线组网技术对比 |
2.2 ZigBee无线通信网络 |
2.3 ZigBee协议栈体系结构 |
2.4 ZigBee功能设备 |
2.5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
2.6 ZigBee安全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ZigBee无线网络的安全研究 |
3.1 ZigBee网络的安全机制分析 |
3.2 对称加密算法的用户认证机制 |
3.3 一种身份认证新机制 |
3.3.1 高级加密标准AES |
3.3.2 Hash函数 |
3.3.3 新机制的应用平台 |
3.3.4 认证流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智能家居方案设计 |
4.1.1 家居系统需求分析 |
4.1.2 家居系统整体设计 |
4.2 智能家居网关硬件设计 |
4.3 智能家居无线网络模块 |
4.3.1 ZigBee无线通信模块 |
4.3.2 以太网硬件设计 |
4.3.3 外围扩展电路 |
4.3.4 几个主要传感器的节点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家居系统的远程控制实现 |
5.1 远程控制的软件设计 |
5.1.1 软件平台的实现 |
5.1.2 智能家居网关结构和搭建 |
5.1.3 WEB服务器的设计 |
5.2 ZigBee网络的建立 |
5.2.1 新建ZigBee网络 |
5.2.2 协调器软件设计 |
5.3 4G网络的建立 |
5.4 远程控制系统的实现 |
5.4.1 远程控制温湿度传感器 |
5.4.2 远程控制MQ-2气体传感器 |
5.5 系统安全算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大学校园宽带网的规划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校园网基本概述 |
1.1.1 校园网 |
1.1.2 校园宽带网的功能 |
1.1.3 校园宽带网建设的意义 |
第二章 大学校园网络建设概述 |
2.1 大学校园宽带网建设现状 |
2.1.1 国内大学建设现状 |
2.1.2 国外大学建设现状 |
2.2 校园宽带网发展动态 |
2.2.1 计算机网络发展概况 |
2.2.2 校园网系统功能的完善 |
2.3 校园网设计背景 |
2.4 校园宽带网设计目标与注意事项 |
2.4.1 设计目标 |
2.4.2 注意事项 |
2.5 项目需求分析 |
2.5.1 校园应用需求分析 |
2.5.2 对组网及设备的需求 |
2.5.3 对网络安全的需求 |
2.5.4 对网络管理的需求 |
2.5.5 对用户管理的需求 |
2.6 系统设计原则 |
2.6.1 实用性和经济性 |
2.6.2 技术的标准化以及先进性 |
2.6.3 安全、可靠性 |
2.6.4 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
2.6.5 灵活性与可发展性 |
2.6.6 性能高,具有兼容性、继承性和开放性 |
第三章 校园网络建设技术研究与分析 |
3.1 校园网运用——路由技术 |
3.1.1 路由协议的选择 |
3.1.2 OSPF路由协议的应用 |
3.1.3 OSPF路由协议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分析 |
3.1.4 OSPF的链路状态通告应用 |
3.1.5 校园网中OSPF交互的应用 |
3.2 交换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
3.2.1 生成树协议STP在校园网中的运用 |
3.2.2 VLAN技术在校园网中的运用 |
3.2.3 VLAN的标签在校园中的分析 |
3.3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
3.4 ACL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
3.5 无线技术在校园网中的运用 |
3.6 IPV6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
第四章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校园宽带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 |
4.1 校园网网络结构具体设计 |
4.1.1 学院实际情况分析 |
4.1.2 网络层次设计 |
4.2 网络设备选型 |
4.2.1 核心层 |
4.2.2 分中心汇聚层 |
4.2.3 大楼汇聚层 |
4.2.4 接入层 |
4.3 子网设计 |
4.3.1 图书馆区域的子网设计 |
4.3.2 教学区域子网设计 |
4.3.3 生活区域子网设计 |
4.4 边界网络设计 |
4.4.1 路由设备的选型 |
4.4.2 连接设计 |
4.5 网络安全设计 |
4.6 QOS设计 |
4.7 无线接入设计 |
4.8 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 |
4.9 IP地址和VLAN的划分与设计 |
4.9.1 IP地址的设计 |
4.9.2 VLAN的划分 |
4.10 校园网其他服务设计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山东省气象局视频会议系统优化整合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课题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安排 |
第二章 视频会议系统综述 |
2.1 视频会议定义 |
2.2 视频会议工作原理 |
2.3 视频会议标准综述 |
2.3.1 视、音频编码标准概述 |
2.3.2 视频会议标准 |
2.3.3 视频会议系统的分类 |
2.4 通信网络系统影响视频会议系统质量综述 |
2.4.1 通信网络 QoS对视频会议质量的影响 |
2.4.2 通信网络其它方面对视频会议质量的影响 |
2.5 视频会议系统音视频评测标准 |
第三章 山东省气象局视频会议系统现状 |
3.1 通信网络现状 |
3.2 全省气象局视频会议系统现状 |
3.2.1 省-市视频会议系统现状 |
3.2.2 省-市气象局视频会议信息在省气象局局域网中延伸 |
3.2.3 省局与国家气象局视频会商现状 |
3.2.4 市-县气象局视频会议系统现状 |
第四章 传输带宽及优化整合需求分析 |
4.1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
4.3 项目规模及目标 |
第五章 山东省气象局视频会议系统优化整合设计 |
5.1 通信网络系统优化设计 |
5.2 视频会议系统优化整合设计 |
5.2.1 省中心站及省市会议、会商室完善设计 |
5.2.2 全省气象视频会议系统级联整合设计 |
5.2.3 转播国家级视频会议信息 |
5.2.4 市、县级视频会议信息在局域网内转播 |
5.3 系统优化整合及级联方案一的测试验证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一个基于矢量空间秘密共享的会议密钥分配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 |
1.3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经典密码技术的说明和运用 |
2.1 密码算法介绍与选择 |
2.1.1 对称加密算法 |
2.1.2 公开密钥算法 |
2.2 数字签名算法 |
2.2.1 基于RSA 算法的签名 |
2.2.2 基于离散对数的ElGamal 签名 |
2.2.3 Schnorr 签名方案 |
2.2.4 数字签名算法DSA |
2.3 单向散列函数 |
2.3.1 单向散列函数使用的一般模式 |
2.3.2 基于分组密码的散列函数 |
2.3.3 MD5 算法 |
2.3.4 SHA 系列算法 |
第三章 会议密钥分配协议概述 |
3.1 三种密码体制的会议密钥分配 |
3.2 现有密钥分配协议分析 |
3.2.1 基于复杂计算设计的集中密钥分配协议 |
3.2.2 基于KDC 模式的密钥分配协议 |
第四章 基于矢量空间秘密共享的密钥分配方案设计 |
4.1 会议密钥分配的安全性要求 |
4.2 基于可信赖服务器的TS 协议的分析 |
4.2.1 TS 会议密钥分配协议说明 |
4.2.2 TS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及提出的改进 |
4.3 矢量空间秘密共享的KDC 会议密钥分配 |
4.3.1 矢量空间秘密共享方案说明 |
4.3.2 本论文会议密钥分配协议设计 |
第五章 模拟系统的构建实现 |
5.1 系统功能实现与模块介绍 |
5.2 会议密钥分配协议的具体实现过程 |
5.2.1 矢量空间访问结构的构建 |
5.2.2 系统会议密钥分配的流程 |
5.2.3 会议密钥的更新 |
5.3 系统特点及安全性分析 |
5.4 协议设计的进一步展望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阶段学术研究和获奖情况 |
(9)分布式网络化工程监测系统平台构筑及其在水情测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分布式网络化工程监测系统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1 自动测试系统 |
1.2.1.1 CAMAC系统 |
1.2.1.2 GPIB系统 |
1.2.1.3 VXI系统 |
1.2.1.4 PXI系统 |
1.2.1.5 小结 |
1.2.2 现场总线技术 |
1.2.2.1 现场总线的特点 |
1.2.2.2 现场总线的标准 |
1.2.2.3 几种典型现场总线的比较 |
1.2.2.4 小结 |
1.2.3 传感器技术 |
1.2.3.1 传感器的发展 |
1.2.3.2 智能传感器研究现状 |
1.2.4 分布式计算模型 |
1.2.4.1 Client/Server两层计算模型 |
1.2.4.2 Client/Server三层计算模型 |
1.2.4.3 Browser/Server计算模型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 |
2.1 局域网系统 |
2.1.1 局域网 |
2.1.2 以太网技术 |
2.1.2.1 10Mbps以太网 |
2.1.2.2 快速以太网 |
2.1.3 虚拟局域网 |
2.1.4 无线局域网 |
2.2 广域网系统 |
2.2.1 窄带接入 |
2.2.1.1 PSTN拨号接入 |
2.2.1.2 X.25分组交换网 |
2.2.1.3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 |
2.2.1.4 帧中继FR |
2.2.1.5 数字数据网DDN |
2.2.2 宽带接入 |
2.2.2.1 数字用户线XDSL |
2.2.2.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
2.2.2.3 光纤接入FTTx |
2.2.2.4 无线接入网 |
2.3 本章小结 |
3 分布式网络化工程监测平台体系结构 |
3.1 建立分布式网络化工程监测平台的现实技术条件 |
3.1.1 以太网作为现场总线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
3.1.2 嵌入式Internet技术与智能传感器的发展 |
3.1.3 Windows DNA体系的应用 |
3.2 分布式网络化工程监测平台体系结构 |
3.2.1 分布式网络化工程监测系统模型 |
3.2.2 体系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4 网络化智能前端监测系统的原理和实现 |
4.1 嵌入式Internet技术 |
4.1.1 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概念 |
4.1.2 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的方法 |
4.2 网络协议的选择 |
4.3 嵌入式Internet中TCP/IP协议的子集细分 |
4.3.1 嵌入式Internet需要的TCP/IP协议分析 |
4.3.2 TCP/IP协议在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应用 |
4.4 网络化智能前端监测系统的工程实现 |
4.4.1 体系结构 |
4.4.2 硬件实现 |
4.4.3 运行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COM+的分布式监测系统实现 |
5.1 系统结构 |
5.2 软件系统实现 |
5.2.1 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的创建 |
5.2.1.1 COM+应用程序的创建 |
5.2.1.2 COM组件的创建 |
5.2.2 数据显示与查询模块的创建 |
5.2.3 数据库文件系统的创建 |
5.3 本章小结 |
6 网络化工程监测平台在水情测报系统中的应用 |
6.1 水情测报处理平台 |
6.2 应用系统辨识技术拟合水位流量关系 |
6.2.1 稳定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 |
6.2.1.1 水位流量关系的确立 |
6.2.1.2 水位流量关系模型 |
6.2.1.3 水位流量关系的传统计算方法 |
6.2.1.4 传统算法存在的问题 |
6.2.2 应用系统辨识拟合水位流量关系 |
6.2.2.1 系统辨识原理 |
6.2.2.2 水位流量关系的辨识方法 |
6.2.3 实例计算及对比研究 |
6.2.3.1 羊头堰数据的计算结果 |
6.2.3.2 清水河数据的计算结果 |
6.2.3.3 眉彭干渠数据的计算结果 |
6.2.4 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GPS的发电机功角广域测量与数据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电网动态安全监控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基于GPS的相角实时测量 |
1.2.2 发电机功角实时测量方法 |
1.2.3 电力系统广域实时数据通信的应用现状 |
1.3 电力通信网的现状及发展 |
1.3.1 电力通信的基本概念 |
1.3.2 电力通信网的现状 |
1.3.3 电力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 |
1.4 基于GPS的相量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概述 |
第二章 基于GPS的发电机相量测量方法与实现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GPS技术及其在相量测量中的作用 |
2.3 基于GPS的电压相角测量原理 |
2.3.1 离散傅立叶算法 |
2.3.2 过零检测法 |
2.4 发电机功角测量方法 |
2.4.1 间接测量法 |
2.4.2 利用转子位置测量功角 |
2.4.3 利用发电机转速信号测量功角 |
2.5 厂站端相量测量系统的实现 |
2.5.1 相量测量装置(PMU)的结构 |
2.5.2 分布式相量测量系统(DPMS) |
2.6 PMU实测数据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监控系统中实时数据传输的网络模型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TCP/IP网络协议 |
3.2.1 OSI参考模型 |
3.2.2 TCP/IP参考模型 |
3.2.3 TCP/IP应用程序编程原理 |
3.3 实时通信网通信介质的选择 |
3.4 广域数据通信技术 |
3.4.1 DDN,X.25,帧中继技术 |
3.4.2 SDH技术 |
3.4.3 ATM技术 |
3.4.4 IP交换技术 |
3.5 组网技术的分析与比较 |
3.5.1 IP over ATM组网技术 |
3.5.2 IP over SDH组网技术 |
3.5.3 IP over光纤 |
3.6 实时监控系统中数据传输平台的选择 |
3.6.1 数据网络应用 |
3.6.2 基于ATM技术的传输平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TM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PMU数据实时通信模型及实现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电网实时监控系统的构架 |
4.2.1 主站结构 |
4.2.2 子站结构 |
4.2.3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 |
4.3 ATM网络通信性能分析 |
4.3.1 ATM网络通信实时性 |
4.3.2 ATM实时通信可靠性分析 |
4.4 基于WINSOCK的网络通信 |
4.4.1 Winsock简介 |
4.4.2 Winsock在实时通信中的实现 |
4.5 广域PMU实时数据通信的实现 |
4.5.1 硬件平台与操作系统的选择 |
4.5.2 网络通信协议选择 |
4.5.3 同步/异步传输机制 |
4.5.4 多线程编程 |
4.5.5 容错性的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MU数据的厂站应用与工程实现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PMU数据的厂站应用 |
5.2.1 动态监视发电机运行状态 |
5.2.2 PMU信息的厂站级共享 |
5.3 河南电网动态监控系统的工程实现 |
5.3.1 监控系统通信整体结构 |
5.3.2 子站PMU数据的实时通信 |
5.4 工程软件介绍 |
5.4.1 软件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 |
5.4.2 软件界面介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宽带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极课大数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吴鹏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基于农村地区互联网建设的思考[J]. 于亚杰. 社科纵横, 2018(09)
- [3]ZigBee技术在远程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D]. 张少凡. 沈阳理工大学, 2018(12)
- [4]大学校园宽带网的规划与设计[D]. 胡杨.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5]浅谈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互联网家居智能解决方案[J]. 吴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3)
- [6]山东省气象局视频会议系统优化整合方案设计[D]. 王素香. 山东大学, 2006(12)
- [7]一个基于矢量空间秘密共享的会议密钥分配方案研究[D]. 王秀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05(08)
- [8]新型专用通信平台COMMIP及其应用综述[A]. 袁爱平,杨万全. 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 2004
- [9]分布式网络化工程监测系统平台构筑及其在水情测报中的应用[D]. 周新志. 四川大学, 2003(04)
- [10]基于GPS的发电机功角广域测量与数据通信[D]. 袁洪. 河海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