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街子电站坝基地质结构的地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聪,江权,郝宪杰,丰光亮,李邵军,汪志林,樊启祥[1](2021)在《高应力下柱状节理玄武岩应力-结构型塌方机制分析》文中认为柱状节理玄武岩作为一种含特殊节理网络结构的密集节理岩体,其高强度"玄武岩岩块"和特定"优势节理"的二元结构体在高应力下开挖卸荷后极易发生节理面的松弛、张开与滑移,以及柱体破坏解体而导致灾害性塌方,严重制约了高应力大型地下工程安全建设。针对我国在建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厂房洞群尾水连接管柱状节理玄武岩多处塌方工程难题,结合现场调查、声波测试、钻孔摄像观测和三维数值反分析,多角度揭示了高地应力下柱状节理岩体应力-结构型塌方特征和灾变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开挖与支护控制措施。分析表明:高应力下柱状节理岩体塌方的本质是洞室开挖后围岩应力重分布、柱状节理玄武岩强烈卸荷松弛引起其柱间节理面的张开和结构劣化,进而导致玄武岩柱体折断解体,从而诱发岩体持续的卸荷松弛→渐进塌方链式灾变过程。这一现场测试与分析认识可为深部/高应力下同类密集节理岩体的变形破坏预测与控制研究提供借鉴。
刘希[2](2020)在《深厚覆盖层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及渗流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南地区大江大河较多,水力资源丰富,加之江河流域地形变化大,利于水力资源的开发。因此,在西南地区的主要江河流域上,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然而该区河流普遍发育深厚覆盖层,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建设和坝基开挖时不可避免的会遭遇河床深厚覆盖层问题。由于覆盖层是一类渗透性较好、工程性质较差的岩土体,流经其中的地下水会导致上部基坑或坝体出现一系列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为了有效地防治深厚覆盖层引发的各种工程问题,厘清深厚覆盖层作为一个含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查清其水文地质结构,并确定地下水在覆盖层中的运动规律就极为必要。本文对既有的深厚覆盖层勘察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西南地区的深厚覆盖层分布及发育规律和层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水文地质结构研究,划分出三大类水文地质结构,并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对不同水文地质结构的深厚覆盖层的天然条件及基坑开挖后的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最后,以长河坝水电工程为实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坝基覆盖层的渗流场演变特征。研究得到以下的成果:(1)通过对野外实际调查和收集得到的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和雅砻江等西南地区主要江河流域大量的水电站勘察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对已有的西南地区覆盖层整体分布特征及各流域内深厚覆盖层的分布及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根据上述各流域内典型覆盖层的生成规律,按其颗粒组成、结构、成因类型等,得到了深厚覆盖层的一般层组特征:自下而上分为古河相沉积层(Ⅰ),多成因加积互层(Ⅱ)以及现代河流堆积层(Ⅲ)等三大层。(2)按照覆盖层的三层层组结构的完整程度和其组合关系,将深厚覆盖层的构造划分为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深厚覆盖层各层组的含水性及渗透性,根据其渗透系数的差异,提出了西南地区深厚覆盖层的三种主要的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包括:均匀水文地质结构,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和复合水文地质结构。其中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又可分为夹层型和互层型,复合水文地质结构又可分为近均一复合型和非均一混合型。(3)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对不同水文地质结构控制下的坝基天然渗流场和基坑开挖后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模拟不同上游河水位条件下的均匀水文地质结构和夹层型水文地质结构的坝基覆盖层渗流场。结果表明:五种水文地质结构的覆盖层中,存在弱透水层的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和近均一复合型水文地质结构的覆盖层其坝基渗流量或基坑涌水量更小。且弱透水层层数越多,越靠近顶部,其控渗效果越好。在上游高水位条件下,覆盖层中的弱透水层控渗效果明显。(4)以长河坝水电站坝基覆盖层作为工程实例。根据本文提出的划分标准,将天然条件下长河坝坝基深厚覆盖层划分为夹层型水文地质结构,开挖后的坝基覆盖层可认为是不完整的层状水文地质结构。选取坝址周围约0.87km2面积的区域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根据模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模型渗透系数可分为6个区域,(1)-(4)区为深厚覆盖层,(5)、(6)区为基岩。对上述概念模型进行剖分并模拟其天然条件下的渗流场,并以已有的观测孔数据及渗流量数据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修正模型的水文地质参数后,根据长河坝水电站大坝基坑实际开挖情况,分别模拟围堰刚修建完成、挖除覆盖层第(3)层、基坑开挖完成等3种工况及考虑基坑排水和主副墙防渗后两种工况的覆盖层渗流场。结果表明:长河坝水电站坝基深厚覆盖层的渗流场总体形态和特征与前述层状水文地质结构覆盖层概念模型的渗流场基本吻合。且由于坝基覆盖层整体渗透性较强,基坑开挖后仅有的一层弱透水砂层被挖除,覆盖层的控渗能力较弱,因此开挖后坝基基坑中的涌水量一直较大。采取了排水措施后,基坑涌水量有一定的下降,效果较明显。在主副墙防渗后,基坑的总涌水量有所下降,说明防渗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钟正恒[3](2020)在《如美水电站坝基岩体渗流及防渗范围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拟建如美水电站位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境内的澜沧江以下河段流域上,是昌都以下河段流域规划的第五个梯级电站,挡水建筑物拟采用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315m,水库正常蓄水位2895m,水电站控制流域面积7.94万km2,多年平均流量为648m3/s,相应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37.43亿m3,装机容量2100MW。前期现场调查表明:如美水电站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枢纽区内地质构造发育,两岸斜坡风化卸荷特征差异明显,发育有多条断层和挤压带,各级结构面组数较多且发育密集。尤其斜坡浅表部卸荷带岩体、长大裂隙以及侵入岩脉发育,与周围围岩裂隙形成的裂隙网络结构复杂,构成了地下水运移的直接通道,对坝基防渗治理和工程安全运行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从坝址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出发,系统研究了两岸坝基岩体裂隙的发育程度及规模,对岩体结构及岩体渗透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通过坝基岩体渗透特性的研究获得了不同结构类型岩体的渗透系数;最后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中坝址区蓄水前后的渗流场进行分析和对比,讨论了防渗帷幕深度对渗漏量的影响,并对防渗帷幕处理的范围进行了工程地质类比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总结分析了左、右岸坝基岩体结构面的发育特征,对不同类型结构面产状、发育规模及充填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左岸共揭露有Ⅲ级断层20条,产状为N5~25°E/NW(SE)∠75~88°的断层发育具有绝对优势,延伸长达100~400m,其中重点概括了断层L72的空间发育特征;右岸Ⅲ级断层多呈陡倾发育,破碎带宽度在10~40cm。Ⅳ级断层在左右岸多以陡倾角为主,且成组发育;Ⅴ级结构面主要为基岩裂隙,裂隙面多闭合,且裂隙发育程度与岩体卸荷有关,不同规模裂隙在空间中的展布和组合,构成了坝基岩体渗流的基本地质模型。同时两岸坝基岩体结构类型随卸荷分带变化,斜坡由表及里随卸荷程度降低岩体完整性有所提高。(2)归纳了多数工程岩体当中常见的5类基本渗透结构及其复合类型,对如美坝址区不同卸荷带岩体的渗透结构进行划分,得出坝址区岩体渗透结构主要以带状、裂隙网络状渗透结构为主。带状渗透结构主要由强卸荷带岩体、规模较大的断层、岩脉及其周围裂隙密集带组成,为渗流的主要通道。裂隙网络状渗透结构主要由弱卸荷和未卸荷基岩中的裂隙切割构成,为渗流的次级通道。(3)通过压水成果试验分析和裂隙岩体渗透张量计算,得出坝基岩体渗透性总体随垂向埋深和水平硐深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岩体渗透性主要随风化、卸荷分带变化,不同开度岩体的渗透系数往往不同。为验证计算参数的合理性,收集了多个水电工程卸荷分带岩体的渗透系数及试验数据,讨论了岩体卸荷程度与渗透性大小的关系,结合参数类比综合选取了坝址区各卸荷分带岩体的渗透系数。(4)利用Visual Modflow三维地下水有限差分软件,对中坝址区不同工况下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中坝址区浅部地下水由两岸向澜沧江排泄,深部岩体地下水自右岸向左岸径流。当水库正常蓄水以后,由于坝前后水头差的存在,水头等值线向坝后发生折变,库区上游水流绕过两岸岩体向下游渗漏,在两岸坝肩位置形成了绕坝渗流。其中,坝基强卸荷及弱卸荷岩体均形成了一定范围的绕坝渗流,且随卸荷程度的降低,绕渗范围有所扩大。蓄水后两岸观测孔地下水位均有明显抬升,右岸水位逐渐上升,左岸水位先上升而后逐渐递减。(5)蓄水产生的坝基及坝肩渗漏问题突出,通过模拟软件中的水均衡模块对坝基及坝肩渗漏量进行预测,显示蓄水后坝基及坝肩的渗漏量为10307.968m3/d;设置120m防渗帷幕后渗漏总量为7495.363m3/d;设置150m防渗帷幕渗漏总量为6384.9199m3/d;设置200m防渗帷幕渗漏总量为5690.7113m3/d。防渗帷幕对坝基渗漏量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帷幕深度为150~200m时防渗效果较好。(6)综合上述坝址区裂隙发育特征、岩体结构及渗透结构特征、坝基渗透特性以及渗流场分析,参考国内外大型土石坝工程防渗设计规范及处理经验,对如美坝址区防渗标准进行区段划分,拟定了帷幕在河床坝基及两岸坝肩的延伸范围。其中河床坝基段以q≤1Lu作为相对不透水层,建议该段坝基帷幕深度(与建基面最小距离)取200m。左、右岸中上高程坝基以q≤3Lu作为相对不透水层,并按照50m左右高差设置一层灌浆平硐,左、右岸坝基分别设置5层灌浆平硐用于防渗帷幕灌浆及相关水文试验。(7)对于坝址区浅表强卸荷带岩体及煌斑岩脉等带状渗透结构,建议全部挖除,结合置换和加固措施进行防渗处理;而深部起主导作用的断层和长大裂隙,应保证帷幕灌浆方向与主导裂隙方向正交,从最大程度上封堵渗漏通道,从而降低坝基岩体渗漏量,保证坝基渗透稳定。
赖芳[4](2020)在《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气候变化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全球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等资源环境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可以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角度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生态环境,从而科学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大渡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过渡地带,它是长江、黄河的上游及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该流域跨越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上游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下游位于扬子陆块。大渡河流域属于我国五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山地区,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是气候和生物响应的敏感地带,是进行脆弱性分布以及控制其分布因素研究的天然实验区。科学认知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川西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专家学者对大渡河流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河流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地质学角度解释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以大渡河中下游沿岸作为研究区,首先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概念及其内涵进一步阐述,基于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数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建立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地质环境中的主要地质因素,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因素的关联规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探索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地质因素。本研究为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参考已有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选取高程、坡度、植被盖度、土壤可侵蚀K值、经济等9个因子建立了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投影寻踪模型和GIS技术对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得到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和潜在脆弱五个等级的分区。按照重要性、对应性、可行性的原则,从地质建造和地质构造两方面着手,选取岩性和断层两类因素,确立了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五个维度,采用相关标准和自然断点法等方法筛选出26个地质因子。引入粗糙集模型做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进行脆弱性等级分区与地质因子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与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m/km2),距断层距离(m),断层走向具有关联性。并且发现这些地质因子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
刘筱怡[5](2020)在《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青藏高原东缘人类工程活动(铁路、公路、水电工程等)和极端天气不断加剧,古滑坡复活问题呈急剧上升趋势,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日益严重。然而,由于古滑坡规模巨大、孕灾背景复杂,且常因遭受后期改造或沉积物覆盖,原有的滑坡外貌特征已模糊不清,绝大多数古滑坡还处于未知状态。因此,古滑坡及其复活问题一直是困扰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城镇安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多元遥感信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滑坡灾害研究。其中,面向对象分析(OBIA)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都是滑坡判识和监测的高效技术,但是,如何利用OBIA及InSAR技术进行复杂艰险山区古滑坡判识及其复活早期识别,有效地提高滑坡监测预警和危险性评价的精度和时效性,仍是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聚焦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流域古滑坡及其复活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源遥感数据和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开展了古滑坡综合判识和发育规律研究;结合InSAR地表变形监测,开展了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研究,提出了基于InSAR技术的古滑坡复活判据,揭示了典型古滑坡复活变形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时序InSAR监测结果,完成了研究区滑坡动态危险性评价。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大渡河流域的滑坡信息提取与滑坡影像分类属性特征判别分析,发现古滑坡与新生滑坡在遥感影像的色调、光谱和纹理等方面有显着差异,并由此根据植被指数(NDVI)、亮度、地形粗糙度(TRI)和灰度共生矩阵熵(GLCM)等指标,提出了古滑坡综合遥感判识模型(GTVI)。利用时序InSAR技术(PS-InSAR与SBAS-InSAR)和D-InSAR技术对研究区地表变形监测,结合野外验证,共识别出100年以前形成的滑坡694处,其中体积大于100×104m3的滑坡146处。(2)古滑坡在空间上主要沿大渡河干流和小金河两岸密集分布,在断裂两侧5km范围以内数量较多,随着距河流和断裂距离渐远,滑坡数量减少。在时间上,古滑坡的形成演化与河流阶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区域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显着,时间跨度从10ka~40ka,集中分布于15~30ka,占到了总量的57.6%,新构造活动和地震造成不同区段的差异性,在强烈活动的断裂附近,古滑坡密集发育。(3)以InSAR监测结果为基础,定量分析了典型古滑坡复活的位移、速率等变化特征,基于斋藤原理,提出了古滑坡复活的三段式演化过程;结合PS-InSAR监测的累积位移-时间曲线,提出了将弹性变形与匀速变形之间的拐点作为古滑坡复活的起点标志、把匀速变形向加速变形转变的拐点作为复活失稳的标志,并基于此提出了大渡河流域典型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失稳)的速度阈值,为高山峡谷区隐蔽型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提供了新途径。(4)基于多种InSAR处理技术,开展了典型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示范研究。利用Sentinel1数据和ALOS2数据,对格宗古滑坡、甲居古滑坡等典型古滑坡进行了地表位移监测,获取了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毫米级的地表变形结果,通过位移量分析、地表蠕滑特征分析和滑坡边界识别,划分了古滑坡复活的演化阶段。结合日降雨数据,提出了典型古滑坡复活地表变形分区、堆积特征与时空变形模式。(5)在系统分析滑坡与坡度、坡向、粗糙度、断裂带等影响因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法(IV)和逻辑回归模型(LR)开展了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结合时序InSAR技术,建立了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的矩阵模型,完成了大渡河流域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集成InSAR位移速率结果进行危险性评价后,能对区域斜坡变形状态进行实时的评估,能够有效的降低滑坡危险性评价的误差,且通过野外调查验证,准确性和有效性较好。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对于青藏高原东缘复杂艰险山区古滑坡判识、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及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张津铭[6](2020)在《沙坪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拟建大渡河沙坪一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及金口河区境内,属大渡河中游河段的中部,总装机容量为360MW,坝型为混凝土闸坝,最大坝高63m。沙坪梯级水电站是大渡河中游22个规划梯级中的第20个梯级。坝址区内发育区域断层F10,贯穿坝址上、下游,走向与河流流向大致相同,倾向左岸山体内侧,倾角60o~80o。受F10断层影响,左岸边坡岩体风化卸荷作用强烈,卸荷拉裂变形较为严重,岩体较破碎,存在坝肩渗漏及边坡稳定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期及完工运行后蓄水等安全,因此对左岸坝肩边坡的岩体结构及稳定性分析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大渡河沙坪一级水电站推荐坝址金口河坝址左岸边坡为研究对象,在查阅了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对坝址区进行了现场野外地质调查,并进行相关室内试验后,对左岸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区域断裂结构面的工程特征、岩体与结构面强度参数、岩体质量分类、边坡的变形及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对坝址区内左岸边坡影响较大的F10断层(Ⅰ级结构面)发育特征、工程性状及其产生的构造影响,结合左岸坝肩边坡的边坡岩体结构质量分类和相应现场、室内试验参数,采用地质分析法、刚性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分析法等方法,对左岸自然边坡及其开挖后的变形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了稳定性评价。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沙坪一级水电站工程所在区域的构造条件复杂,区域构造稳定性分级为稳定性较差。工程所在区域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左岸近河床部位存在岩脉侵入,侵入脉岩主要为蚀变辉绿岩及花岗斑岩。根据调查,区域断层F10位于坝址区,且地层经多次地质构造作用,岩石已呈不同程度的变质,地层倾角较陡,坝址左岸白云岩岩层产状为:N20o~40oE NW∠50o~70o。边坡岩体卸荷及表部风化作用较为强烈,表部岩体较破碎。受陡倾结构面影响,左岸坝肩边坡地下水埋藏较深,雨季降水很快流失,对边坡影响不大。(2)根据野外调查以及室内统计分析可知,左岸坝肩边坡存在Ⅰ级~Ⅴ级结构面,其中对左岸结构及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为区域大断裂F10(Ⅰ级结构面),产状为N0o~40oE NW∠60o~80o,压性,地表未见露头。边坡断层走向主要为NNE向,次为NE、NNW向,并以陡倾角最为发育,缓倾角相对不发育,断层性质以压性为主,主要属岩块岩屑型。坝肩边坡节理裂隙从产出方向看,左岸优势方位主要以NNW、NNE向为主,平行发育,断续延伸,且陡倾角结构面占有绝对优势,缓倾角结构面次之。(3)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边坡的岩体质量评价分析。得出左岸坝肩边坡岩体质量向山内依次为Ⅴ、Ⅳ与Ⅲ类岩体,其中以Ⅴ类岩体为主,岩体整体较为破碎,大部分分布在边坡表面强风化卸荷处与边坡深处受F10断层(Ⅰ级结构面)构造影响发育的断层破碎带及受影响的周围岩体区域;Ⅳ类岩体主要是由断层挤压破碎带,岩脉发育,水位等为主导因素的部分弱风化岩体;Ⅲ类岩体比重最少,主要为边坡深处微风化完整性较好岩体。同时根据边坡岩体质量分级,参照规范中相应类别岩体参数建议值,结合工程地质类比法、室内岩体力学实验和现场试验资料综合确定岩体力学参数。同时,对断层带结构力学性质进行现场及室内试验,得到关于F10断层的相关物理试验性质成果,可为边坡稳定系分析、实际边坡设计提供参考。(4)采用地质分析法、刚性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分析法等方法,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分层次,较系统的分析评价了左岸坝肩边坡稳定性。分析表明左岸坝肩边坡随施工开挖以及后期蓄水运营过程中,边坡体内的浸润线也逐渐抬升,且蓄水对边坡体内影响深度增加;铁路路基的沉降量表现为内侧小,外侧大的趋势;在一级开挖完成后,左岸上部覆盖层及边坡整体相对稳定,铁路路基边坡的局部稳定性相对较低,部分计算工况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对铁路路基边坡需要及时支护。
马荣和[7](2020)在《HSSPC方法及其在水工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促使水能资源的开发迫在眉睫。水电事业的空前发展在造就一大批世界级巨型工程的同时也隐藏着潜在的边坡失稳风险。众所周知,水电工程边坡具备边坡高度大、地质结构及环境条件复杂等特点,往往导致现场调查和数据获取难度较大,危险度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不易。然而,水电工程不同于其它行业,其工程等别高、重要性大,对临时边坡及永久边坡的稳定性要求高,往往需要工程建设者们进行快速、准确的预判。本文基于现场地质调查,以工程地质分析、Geo Studio极限平衡、ABAQUS数值模拟、HSSPC方法为研究手段,逐步开展卜寺沟电站枢纽区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本文主要取得如下结论:(1)据现场地质调查,枢纽区地层岩性为三叠系上统杂谷脑组(T3z)、三叠系上统侏倭组(T3zh)变质砂岩、板岩;地质构造表现为层间挤压破碎带、小断层、节理裂隙;边坡物理地质现象主要为风化、卸荷、崩塌、堆积;河床谷底基岩、两岸岸坡透水性为弱透水,透水率q=(1~10)Lu。(2)据边坡工程地质分类、岩体结构特征、风化卸荷带划分、岩体质量分级、力学参数取值研究,边坡岩体结构为层状结构,主要发育Ⅲ、Ⅳ、Ⅴ级结构面;风化卸荷带划分为弱风化强、弱、无卸荷带,微风化~新鲜岩带;边坡岩体质量为Ⅲ级,浅表层岩体质量为Ⅳ级,边坡内部岩体质量为Ⅱ级;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综合取值与电站预可报告建议值基本吻合,且略大于建议值。(3)据边坡变形破坏现象、破坏模式分析,归纳形成枢纽区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现象、破坏模式为:碎块石~孤石滚落流动破坏、倾倒~滑移破坏、复合式破坏。(4)基于工程地质分析,对电站边坡稳定性作出初步评判,结果表明:进水口边坡(洞脸、侧坡)、地面厂房河谷左岸边坡,边坡整体基本稳定,浅表层易发生失稳;右岸坝肩边坡(坝肩、趾板)、地面厂房后边坡,边坡整体基本稳定。(5)基于Geo Studio极限平衡计算,以不同风化卸荷带为划分,选取3种工况、3种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并预判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边坡整体基本稳定,浅表层易发生失稳。(6)基于ABAQUS数值模拟,考虑自重应力场,开展位移、应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边坡整体基本稳定,浅表层易发生失稳。(7)基于荷兰学者R.Hack的SSPC研究成果,从参评结构面选取、评价指标的优化、取值角度出发,将统计优势结构面、地质优势结构面纳入参评结构面选取,同时基于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5m硐段裂隙条数进行完整岩石抗压强度IRS、风化程度WE的优化取值,以Hoek-Brown准则、最大坡高公式开展边坡岩体抗剪强度c,φ、最大坡高Hmax的SSPC修正,提出了基于地质勘探平硐资料的水电工程SSPC方法(HSSPC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卜寺沟电站边坡稳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HSSPC能较好的适用于水电工程枢纽区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8)针对枢纽区岩质边坡,以工程地质分析、Geo Studio极限平衡、ABAQUS数值模拟、HSSPC方法为研究手段,依次开展电站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HSSPC评价结果与工程地质分析、Geo Studio极限平衡、ABAQUS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表明HSSPC能较好的应用于水电工程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
李正兵[8](2018)在《高拱坝坝基软弱破碎带处置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f5断层处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部地区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高坝大库不断涌现。混凝土高拱坝已经成为我国西南、西北山区大型水库和电站枢纽的主要坝型之一。混凝土高拱坝对地形和地质条件的要求较高,坝基及坝肩抗力岩体的稳定性是拱坝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然而受地质构造影响,拱坝坝基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地质缺陷,可能引起坝体破坏,进而危及水电站的运营,高坝坝基及坝肩岩体破坏引起的灾难性事故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因此,根据坝基地质特征及地质缺陷的实际状况,采取科学可靠、经济合理的处置措施,是水电站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特高拱坝坝基处理与加固,尚无可靠的规范作为依据和成功的工程范例作为参考,本文以锦屏一级水电站300m级特高拱坝左岸坝基软弱岩体加固工程为依托,以坝基软弱破碎带(f5断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工程地质特征深入调查分析基础上,剖析其所处不同部位对坝基安全稳定的影响,分别对主要的处置技术(灌浆、冲洗置换、锚固)进行了室内外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揭示其内在机理,并论述了处置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借以现场监测数据对破碎带处置工程效果进行了反馈分析与评价。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建立了针对300m级高拱坝坝基典型地质缺陷—f5断层的综合处置技术方案体系。从区域构造及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等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断层破碎带、层间挤压错动带、煌斑岩脉、深部裂缝以及Ⅳ2级岩体和Ⅲ2级岩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物质组成特征,并评价了建基面的岩体质量。详细调查分析了f5断层破碎带的工程地质特征特性(围岩物质特征、破碎带构造特征、力学性质及参数取值等)及其对高拱坝带来的危害影响,并据此初步提出了f5断层的综合处置技术方案体系,即:“置换(高压冲洗置换)处置+个性化灌浆处理(控制灌浆+高压帷幕防渗及固结灌浆+水泥-化学复合灌浆)+预应力锚固+渗压排水控制”技术体系——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紧密联系的综合处置成套技术。该处置措施对于f5断层破碎带在坝基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加固处理,可有效提高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抗滑与抗变形能力,提高其渗透稳定性。(2)开发了适应地层性状和可灌性要求的系列灌浆材料,解决了断层破碎带低渗透岩带可灌难题和宽大裂隙带控制性灌浆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水泥灌浆材料的流变特性、可灌性、析水率和稳定性,研究表明浆液分属于三种不同流型,并发现了水灰比对纯水泥浆流型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水泥浆水灰比在牛顿液体、宾汉流体或幂律流体间的分界点。通过最小可灌裂隙宽度与水灰比对比试验,揭示了水灰比0.5的浆液仅能灌入0.4mm的裂缝;水灰比0.8的浆液可灌入0.1mm的裂缝,但灌浆速率较慢;当水灰比大于1.0时浆液可完全灌入0.1mm的微裂缝,且具有一定的灌浆速率。采用牛顿流体本构,以微元受力平衡为基础建立流体扩散微分方程,并结合杨氏浸润理论,增加灌浆时间的方法来提高灌浆扩散半径更加经济合理,其工程技术意义为低渗透浸润化灌理论中“长时间、低速率、浸润渗灌”灌浆的理论依据。通过不同配比化学灌浆材料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浆液粘度随时间历时变化的规律,进而解决了断层破碎带低渗透岩带的可灌问题。考虑断层破碎带的物理力学特征,确定了四类断层破碎带条件下(软弱低渗透断层破碎带、断层带影响区域微细裂隙、补强灌浆区域和断层影响带宽大裂隙等区域)的灌浆材料及相应的配比。根据f5断层各部位岩体特征及拱坝受力状况,提出了相应部位的灌浆处置设计方案,即:混凝土网格置换+加密固结灌浆(1730m高程以下):在1730m和1670m高程布置2条高度为10m的置换平洞对f5断层进行加密固结灌浆,置换平洞和斜井的宽度均根据f5断层实际宽度确定。防渗帷幕水泥灌浆:轴线布置3排防渗帷幕灌浆孔,排距1.3m,孔距1.0m;防渗帷幕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处理:普通水泥材料灌注完成后,再采用两排化学-水泥复合灌浆。并对各类灌浆提出了灌后检查的指标要求。(3)开发了宽大破碎带高压对穿冲洗置换处理技术(高压往复式冲穿冲洗+群孔扩孔冲洗+混凝土置换回填技术),为软弱破碎带加固治理提供了新颖的处理思路和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块LS-DYNA系统地研究了气液射流高压对穿冲洗碎岩效果,提出了高压对穿冲洗扩散计算模型。研究表明高压对穿冲洗回填砼方案处理软弱破碎岩体的技术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高压对穿冲洗开始时,在孔壁与射流的接触部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得接触部位的岩体发生向临空方向的变形破坏,破坏脱离后的块体在气液射流的高压作用下产生向下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液射流的应力波由接触部位开始向外部的岩体扩展延伸,并且对外部的岩体逐渐产生损伤破坏。经过气液射流的高压对穿冲洗作用后320mm的孔径扩大到1100mm,从而提出了高压对穿冲洗有效作用范围:孔径为320mm,3540MPa高压水和1.01.5MPa高压风作用下,在距孔壁小于0.4m岩体的冲洗、碎岩作用明显,高压对穿冲洗作用后320mm的孔径扩大到1100mm,出渣量为43.4m3。优选的高压对穿冲洗回填砼方案处理软弱破碎岩体的技术措施是科学、经济、安全和有效的,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高压对穿冲洗置换技术改善了断层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加固效果显着,解决了宽大断层破碎带在特定环境中难以处理的技术难题,为断层破碎带加固处理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具体处理方法。(4)利用相似理论研制了受f5断层带影响的卸荷岩体的相似材料,设计了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卸荷岩体的物理模型试验。试验分析表明压力分散型锚索较长锚索松弛而较短锚索过载的现象;岩体非线性变形特征明显,结合Mindlin应力解与卸荷岩体非线性本构推导了岩体的位移计算公式;锚索周围较远的岩体锚固内应力较小,岩体的非线性变形特征不明显;邻近锚索对岩体的附加应力较小,可采根据变形叠加原理计算邻近锚索引起的附加位移,并推导了附加位移引起的锚索应力损失计算式。采用FLAC3D对压力分散型锚索进行了单锚、双锚的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物理模拟试验较吻合,其揭示的群锚效应规律为:锚索间距为5.0m时,主应力方向锚索的应力影响范围比较小,而且相邻锚索间应力明显无叠加。对压力分散型锚索锚结合被覆式面板(或框格梁混凝土)的群锚支护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法科学合理,对复杂岩体结构适应性强,有利于充分发挥预锚的锚固效应。(5)通过对f5断层灌后检查分析,浆液充分填充至裂隙及断层中,灌浆效果明显,固结灌浆透水率较灌前大幅降低,大于3Lu的孔段全部消除,水泥浆液对f5断层带填充效果明显。物探检查结果表明:各类岩级的声波值均不同程度得到了提升,各单元的变模值与灌前相比均有大幅度提升随灌浆进行单位平均注入量随灌浆孔序递增显着降低,地层渗透性改善明显;化学灌浆对普通水泥浆液不能到达的细微裂隙和特殊地质区域起补强加固作用;高压对穿冲洗置换回填后,透水率降低明显,声波及变模显着提高,满足设计指标要求。通过监测资料系统分析,高拱坝左岸坝基f5断层及其影响带,经采用综合处置措施后能够满足高拱坝安全运行要求。锦屏高拱坝左岸坝基f5断层及其影响带经过加固处理后,历经四个阶段的蓄水检验,左岸坝肩边坡位移增量无明显变化,目前总体变化量值不大(不超过5mm);左岸边坡浅部多点位移计(累计值不超过30mm)、锚索锚固力损失率(约为±15%)、各平洞内石墨杆收敛计位移变化量围岩无明显变形现象,岩体总体稳定;坝基帷幕后渗压计折减系数小于设计控制值,水位变化与上游水位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符合坝基扬压力分布一般规律;蓄水前后渗流变化符合一般变化规律;水位控制在1880.0m高程附近后,各部位的渗流渗压变化趋于平稳。从目前监测情况看,渗控工程总体在设计范围内工作。各类监测成果汇总分析表明,f5断层及其影响带加固处理后,高拱坝相应部位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高拱坝左岸坝基f5断层及其影响带,通过采用加密固结灌浆处理、帷幕防渗处理、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处理、高压水冲穿冲洗回填混凝土及预应力锚固等技术措施,高拱坝蓄水经过四年多的监测与分析及评价,各项监测指标稳定受控,能够满足高拱坝安全运行要求。这充分表明上述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巨广宏[9](2011)在《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拱坝承受巨大荷载,经拱坝结构传递最终由建基岩体承担。拱坝荷载首先和直接面对的,是建基岩体表层的卸荷松弛岩体。深入研究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可为松弛岩体工程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减少工程投资,并可丰富、提升开挖卸荷岩体力学的研究内容,对高拱坝坝基工程勘测、设计、施工与运行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依据作者多年参与的黄河拉西瓦水电站高拱坝坝基工程生产、科研与实践,并结合小湾水电站、锦屏一级水电站等国内高拱坝坝基工程实践,广泛收集数据,采用多种方法,对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目的一方面系统总结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一方面结合小湾、锦屏一级等坝基开挖已有成果,力图得出高陡峡谷高拱坝建基岩体在开挖卸荷松弛过程中一些具有共性的表象、机制与规律,以期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有用的借鉴参考。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论文从区域与河谷应力场出发,以坝基开挖岩体卸荷松弛机理、卸荷引起的变形破坏特征、卸荷松弛时间效应、卸荷松弛力学成因类型、坝基开挖后建基岩体松弛测试方法、松弛带划分及岩体质量级别确定与参数选取、固结灌浆对松弛岩体的恢复程度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在高拱坝或特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方面首次全面、细致、深入地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2)关于河谷下切应力场模拟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即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新构造运动及坝址岸坡地形地貌特征与河谷阶地发育特征,对河谷下切分期分段,按与地质历史时期相对应的谷坡形态进行了河谷下切模拟,模拟方法更接近河谷真实演化过程。(3)阐释了开挖卸荷岩体松弛机理并对其进行探讨,将其与岩体内部的微观、细观、宏观等不同级序结构面联系起来,分析建基岩体表层产生变形破坏、并形成一定厚度应力松弛带的结构构造背景。分析了坝基开挖应力释放全过程,认为高拱坝建基面附近岩体原本处于天然岸坡一定初始应力场{σ0,ε0}中,建基岩体在遭遇开挖爆破高强度爆炸应力冲击波之后,经历了爆后卸载(脆性)→卸荷回弹(弹性、塑性)→卸荷松弛(流变)等应力释放的全过程,这一点与模拟实验中应力从零开始加载完全不同。(4)分析了多个水电站工程高拱坝坝基开挖后建基岩体表层发生的变形破坏现象,对其具有普遍性的表象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深度建基岩体变形、破坏的张性、剪性及张剪复合型力学模式;总结了坝基开挖岩体卸荷松弛时间效应的阶段性特征及各阶段相应变形模式,并认为变形持续时间随坝基人工边坡开挖高度的增加而出现一定程度延长。(5)基于卸荷松弛主导因素,比较分析了多个高拱坝坝基开挖岩体松弛特征,从力学成因上首次将岩体开挖松弛分为卸荷回弹型、结构松弛型、开挖爆破型、浅表时效型四种类型及不同类型所处部位、形成机制等特点。并详细研究了钻孔爆炸对拉西瓦建基花岗岩影响,建立了钻孔爆破动荷载与建基岩体埋深之间关系式,并按距离建基面不同深度将建基岩体分为破坏区、强卸荷区、弱卸荷区及无影响区。(6)根据宏观判断、数值模拟、爆炸分析、物探测试、工程类比等方法得出的高拱坝建基岩体松弛带厚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7)阐述了坝基开挖建基岩体松弛带概念,系统归纳了坝基开挖松弛带判定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及检测分析两种方法,划分了拉西瓦坝基岩体松弛带。其中坝基开挖有限元模拟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如随开挖进程,建基岩体某处一点的应力变化不断发生调整的复杂过程等。根据岩体波速分层划分得出的不同松弛分带岩体质量分级及各级岩体力学参数,其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可作为今后类似高拱坝工程坝基开挖建基岩体评价的参考和借鉴。(8)坝基岩体灌浆成果表明,浅层固结灌浆可大幅度改善松弛岩体完整性、提高或恢复其原有力学参数,而深部原岩灌浆前后完整性变化很小,类似工程可视岩体地应力条件与完整性,考虑对其是否采取固结灌浆或帷幕灌浆等的工程处理。
郑达[10](2010)在《金沙江其宗水电站高堆石坝建设适宜性的工程地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开发西部山区的水能资源,已成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关键措施之一。但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山区水利枢纽的建设场地多处于地质条件复杂、岩土体工程特性不良的地质环境,水利建设存在着如何适应复杂场地的适宜性问题。拟建的金沙江其宗水电站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开挖边坡高度大,地下洞室密集,河床覆盖层厚度大,采用高心墙堆石坝方案及其配套建筑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坝址区千枚岩边坡、洞室的稳定性问题与坝址区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工程特性问题。本文针对其宗水电站坝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千枚岩与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工程特性研究为核心,从工程地质角度,评价该水电站建设高堆石坝的适宜性,同时在千枚岩与深厚覆盖层的理论研究与工程运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认识。论文主要工作与成果包括:(1)论文将千枚岩岩石微结构特征、微观破裂机理分析与岩体结构特征研究相结合,采用以各向异性特征分析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千枚岩工程特性的规律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对千枚岩工程边坡与洞室的失稳模式与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在千枚岩中进行大面积人工高边坡与大型地下洞室建设的适宜性。同时,论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我国西部水电工程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工程特征,丰富和发展了河床深厚覆盖层的成因类型,形成了河床深厚覆盖层建坝适宜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2)通过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掌握坝址区千枚岩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初步建立了千枚岩的微观结构形态、微观破裂机理与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千枚岩岩石矿物成分与微观断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一般绢云母与绿泥石含量高的岩石具鳞片变晶结构,片理面发育,千枚状构造或定向构造特征明显,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剪破裂。而石英含量较高的千枚岩,其微观结构呈现细粒状,多形成微观脆性破裂形态,在外力作用下往往产生拉破裂。(3)通过一系列岩体物理力学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性状差别较大的绢云母千枚岩与硅质板状千枚岩的各向异性特征,指出千枚岩的各向异性特征的评价应基于岩石强度相对于定位角的变化,采用各向异性率定量评价各向异性的程度,提出千枚岩应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软岩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试验数据,与相关的千枚岩环境条件下的工程进行类比研究,总结其宗水电站千枚岩的工程特性,提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建议值,为准确分析工程边坡与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提供依据。(4)根据其宗水电站水工建筑布置方案,采用室内数值模拟的方法,选择了坝址典型的工程边坡与地下洞室群进行变形稳定性分析,模拟工程建设后边坡与洞室岩体的应力与变形的特征。提出其宗水电站坝址千枚岩强度相对较高,在其范围内开挖工程边坡产生坡体整体失稳的可能性很小,千枚岩具备大面积开挖的地质条件。但洞室的开挖受岩体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较大,目前水工设计的洞室轴向对洞室围岩的稳定是不利的,须合理布置,加强支护。(5)通过对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论文建立了坝址区覆盖层的空间形态与结构关系,进一步发展了河床深厚覆盖层成因的理论研究。论文提出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形成,适宜的地质环境是先决条件,复杂的区域构造演变、区域第四系气候和河谷形成演化历史是根本原因。深厚覆盖层是在地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气候因素占主导地位。覆盖层下部的冲积和冰水堆积并非形成于现代,河床深厚覆盖层的成因复杂,并非由单一的河流冲积物组成,其主体应是末次冰期间冰段河谷的产物,覆盖层之所以深厚,是因为存在非河流成因堆积物的加积作用的结果。从目前深厚覆盖层建坝的工程经验分析,其宗水电站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物理力学参数与西部其它水电工程的取值相差不大,其粗粒土具有干密度较大,承载力较高的优势,坝基覆盖层的工程特性符合建高堆石坝的力学条件。(6)通过对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稳定性计算与分析认为,坝址覆盖层深厚,以粗颗粒的卵砾石层为主,组织结构较密实,具有较高的强度,坝基产生浅层或深层滑动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坝址覆盖层中③-1层和①层由粗粒土组成,渗透系数较大,具备发生管涌的条件;③-2层、②-2层以砂土及粉砂土为主,而②-1层夹细砂,这些部位具备发生流土的条件,坝基整体渗透变形问题比较突出;另外,坝址覆盖层中③-2层、②-2层数目众多的砂层透镜体,其厚度变化较大,埋深不一,强度相对较低,不但坝基不均匀沉降问题较严重,而且坝基承载力与液化问题也比较突出。(7)其宗水电站坝址地形条件对布置当地材料坝较为有利,经合理布置并加强支护,右岸横向山梁具备修建大型开敞式溢洪道、引水、泄洪、导流隧洞和地面厂房的条件;覆盖层坝基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存在渗透变形、不均匀沉降和浅部砂层液化问题。建议挖除浅部砂层透镜体,对坝基土体进行加密、固结灌浆与夯实等措施。经妥善处理后河床覆盖层具备修建高心墙堆石坝的工程地质条件,坝址修建高心墙堆石坝是适宜的。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高坝建设适宜性工程地质研究的目标,在千枚岩各向异性的力学特征、河床深厚覆盖层的成因、工程地质特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与规律性认识,对在千枚岩地区开挖大型工程边坡与地下洞室及高山峡谷区深厚覆盖层上建高坝、大库的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均有着指导意义。
二、铜街子电站坝基地质结构的地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街子电站坝基地质结构的地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深厚覆盖层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及渗流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厚覆盖层现状研究 |
1.2.2 地下水渗流场研究 |
1.2.3 深厚覆盖层坝基开挖的工程水文地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西南河谷深厚覆盖层基本特征 |
2.1 区域地质条件 |
2.2 西南主要河谷覆盖层分布及发育规律 |
2.3 深厚覆盖层成因机理 |
第3章 河谷深厚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 |
3.1 水文地质结构的提出 |
3.2 深厚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划分依据 |
3.2.1 典型河谷覆盖层组成及层组结构特征 |
3.2.2 水文地质结构划分标准 |
3.3 河谷深厚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3.3.1 均匀水文地质结构 |
3.3.2 层状水文地质结构 |
3.3.3 复合水文地质结构 |
第4章 不同类型水文地质结构覆盖层坝基渗流场数值模拟 |
4.1 概念模型 |
4.1.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4.1.2 参数及其它条件设置 |
4.1.3 计算模型及模型剖分 |
4.2 天然条件下渗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
4.2.1 不同类型水文地质结构控制下的覆盖层渗流场分析 |
4.2.2 上游河水位对覆盖层渗流场的影响分析 |
4.3 基坑开挖后覆盖层坝基渗流场特征模拟 |
4.4 不同围堰河水位条件下的覆盖层基坑渗流场模拟 |
第5章 长河坝水电站覆盖层坝基基坑开挖渗流场数值模拟 |
5.1 坝址区基本条件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
5.1.3 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 |
5.2 三维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5.2.2 模型离散 |
5.2.3 模型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5.3 模型的验证 |
5.4 覆盖层坝基基坑开挖渗流场模拟 |
5.4.1 基坑开挖过程覆盖层渗流场演变模拟 |
5.4.2 基坑排水条件下覆盖层渗流场模拟分析 |
5.5 基坑防渗条件下覆盖层渗流场模拟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如美水电站坝基岩体渗流及防渗范围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工程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裂隙岩体渗透性研究现状 |
1.3.2 岩体渗透结构研究现状 |
1.3.3 坝基渗漏与防渗的研究现状 |
1.3.4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坝址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地貌 |
2.2.2 区域构造及地震 |
2.3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坝区地质构造 |
2.3.4 水文地质条件 |
2.3.5 物理地质现象 |
2.4 小结 |
第3章 坝基岩体结构及渗透结构特征 |
3.1 坝址区结构面规模分级 |
3.2 坝址区Ⅲ级和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
3.2.1 Ⅲ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
3.2.2 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
3.3 坝址区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
3.3.1 左岸陡倾裂隙发育特征 |
3.3.2 右岸陡倾裂隙发育特征 |
3.4 坝基岩体结构特征 |
3.4.1 左岸坝基岩体结构特征 |
3.4.2 右岸坝基岩体结构特征 |
3.5 岩体渗透结构类型及其特征 |
3.5.1 岩体渗透结构类型定义 |
3.5.2 如美不同卸荷带的渗透结构类型及其渗流性 |
3.6 小结 |
第4章 坝基岩体渗透特性研究 |
4.1 坝基岩体压水试验成果分析 |
4.1.1 常规压水试验 |
4.1.2 高压压水试验 |
4.2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张量研究 |
4.2.1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张量计算原理 |
4.2.2 坝基岩体渗透张量计算 |
4.3 渗透系数的综合选取 |
4.4 小结 |
第5章 坝址区渗流场三维数值模拟 |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1.1 模型范围的确定 |
5.1.2 模型介质类型及参数 |
5.1.3 模型计算单元与边界条件概化 |
5.1.4 模型的空间离散 |
5.2 模拟方案及模型验证 |
5.2.1 模拟方案 |
5.2.2 模型验证 |
5.3 不同工况下的模拟对比分析 |
5.3.1 天然渗流场分析 |
5.3.2 水库蓄水条件下渗流场分析 |
5.3.3 水库蓄水+防渗帷幕工况下渗流场分析 |
5.4 坝基岩体渗漏量预测与评价 |
5.5 小结 |
第6章 坝基防渗范围分析与评价 |
6.1 防渗标准的确定 |
6.2 帷幕的设计要求 |
6.3 如美坝基防渗帷幕范围分析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1.3.2 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4 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5 区域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地理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1.1 气候条件 |
2.1.2 水文特征 |
2.1.3 植被状况 |
2.1.4 地貌特征 |
2.1.5 经济与人口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构造特征 |
2.2.3 地层岩性 |
第3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 |
3.1.2 地质环境概念及本研究理念 |
3.2 投影寻踪模型 |
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
3.3.1 评价指标体系 |
3.3.2 综合量化模型 |
3.3.3 脆弱性程度分级 |
3.3.4 脆弱性变化趋势 |
3.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4.1 200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4.2 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5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 |
3.5.2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区 |
3.5.3 有关分析 |
3.5.4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生态建设建议 |
第4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1.1 岩性影响土壤、植被的形成 |
4.1.2 构造运动塑造地形地貌、影响气候 |
4.1.3 人地互动影响生态环境 |
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
4.2.1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
4.2.2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
4.3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维度确定 |
4.3.1 地层岩性因素维度 |
4.3.2 断层因素维度 |
4.3.3 有关分析 |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信息获取 |
4.4.1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来源 |
4.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处理与分级 |
第5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5.1 粗糙集模型 |
5.1.1 粗糙集理论相关知识 |
5.1.2 知识约简与依赖 |
5.1.3 粗糙集信息系统 |
5.1.4 粗糙集决策表 |
5.1.5 粗糙集模型 |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环境指标耦合模型构建 |
5.3 构建耦合信息决策表 |
5.4 耦合决策分析 |
5.5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影响因素耦合关联结果分析 |
5.5.1 耦合关联结果 |
5.5.2 耦合关联规则及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及分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1 综合信息决策表 |
附录2 区别对象属性集合p(x,y) |
(5)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第二节 气象水文 |
第三节 地层岩性与工程地质岩组 |
第四节 地质构造 |
第五节 人类活动 |
第三章 古滑坡的判识及发育分布规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常用的滑坡判识方法 |
第三节 面向对象遥感解译分析方法 |
第四节 典型古滑坡遥感影像判别分析 |
第五节 古滑坡综合遥感判识模型研究 |
第六节 古滑坡发育分布规律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nSAR技术的大渡河流域古滑坡复活识别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
第三节 大渡河丹巴段地表变形监测分析 |
第四节 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 |
第五节 典型古滑坡复活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时序InSAR的区域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方法原理 |
第三节 滑坡易发性建模及评价结果 |
第四节 基于时序InSAR数据的滑坡危险性评价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6)沙坪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岩体结构的研究 |
1.2.2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的研究 |
1.2.3 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
1.2.4 沙坪一级水电站坝址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地质构造 |
2.1.4 地震活动及区域构造稳定性 |
2.1.5 水文地质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物理地质现象 |
2.3.1 岩体风化特征 |
2.3.2 岩体卸荷特征 |
2.3.3 变形体 |
第3章 左岸边坡基本地质条件及结构特征 |
3.1 边坡基本地质条件 |
3.2 岩体结构面分级 |
3.3 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3.1 Ⅰ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3.2 Ⅱ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3.3 Ⅲ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3.4 Ⅳ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3.5 Ⅴ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4 岩体结构特征 |
3.4.1 坝址区岩体结构特征 |
3.4.2 坝址区岩体结构分类 |
第4章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及参数研究 |
4.1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4.1.1 定性指标分类 |
4.1.2 综合量化指标分级 |
4.1.3 边坡岩体分级结果 |
4.1.4 小结 |
4.2 边坡岩体参数选取 |
4.2.1 边坡岩体力学参数选取原则 |
4.2.2 边坡岩体参数取值方法 |
4.2.3 边坡岩体参数结果 |
4.3 结构面参数研究 |
4.3.1 颗粒分析试验 |
4.3.2 三轴剪切试验 |
4.3.3 现场变形试验 |
4.3.4 结构面参数成果 |
第5章 坝址左岸边坡稳定性研究 |
5.1 稳定性定性地质宏观分析 |
5.2 稳定性定量分析 |
5.2.1 边坡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2 计算工况和参数的选取 |
5.2.3 边坡渗流场计算 |
5.2.4 边坡变形计算 |
5.2.5 边坡稳定性计算 |
5.3 稳定性综合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HSSPC方法及其在水工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1.2.2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1.2.3 边坡岩体力学参数获取 |
1.2.4 SSPC方法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依托工程枢纽区岩质边坡地质环境条件 |
2.1 依托工程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4.1 层间挤压破碎带 |
2.4.2 小断层 |
2.4.3 节理裂隙 |
2.5 物理地质现象 |
2.5.1 风化特征 |
2.5.2 卸荷特征 |
2.5.3 崩塌、堆积现象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质量分级、力学参数取值研究 |
3.1 边坡工程地质分类 |
3.2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 |
3.2.1 岩体结构面调查 |
3.2.2 典型岩体结构面特征描述 |
3.2.3 岩体结构面分级 |
3.3 边坡风化卸荷带划分 |
3.3.1 划分依据 |
3.3.2 划分结果 |
3.4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3.4.1 水电工程边坡岩体质量分级方法简述 |
3.4.2 RMR法岩体质量分级 |
3.4.3 BQ法岩体质量分级 |
3.4.4 CSMR法岩体质量分级 |
3.4.5 岩体质量分级相关性分析 |
3.4.6 岩体质量综合分级 |
3.4.7 基于岩体质量分级的边坡稳定性预判 |
3.5 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取值 |
3.5.1 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3.5.2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力学参数取值 |
3.5.3 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成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常规方法的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 |
4.1 边坡变形破坏现象及破坏模式 |
4.1.1 碎块石~孤石滚落流动破坏 |
4.1.2 倾倒~滑移破坏 |
4.1.3 复合式破坏 |
4.2 基于工程地质分析的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 |
4.2.1 分析思路 |
4.2.2 分析成果 |
4.3 基于Geo Studio极限平衡计算的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 |
4.3.1 级别划分及其安全控制标准 |
4.3.2 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的选取 |
4.3.3 地质模型的建立 |
4.3.4 岩体力学参数取值 |
4.3.5 潜在最危险滑面 |
4.3.6 Geo Studio极限平衡计算成果分析 |
4.4 基于ABAQUS数值模拟计算的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 |
4.4.1 初始条件及模型边界 |
4.4.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4.4.3 岩体力学参数取值 |
4.4.4 ABAQUS数值模拟计算成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HSSPC方法的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 |
5.1 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方法(SSPC方法) |
5.1.1 SSPC方法简述 |
5.1.2 SSPC方法基本原理 |
5.2 水电工程SSPC方法(HSSPC方法)边坡岩体结构面选取 |
5.2.1 SSPC参评结构面选取 |
5.2.2 HSSPC参评结构面选取 |
5.3 水电工程SSPC方法(HSSPC方法)指标优化、取值 |
5.3.1 完整岩石抗压强度(IRS)指标优化、取值 |
5.3.2 风化程度(WE)指标优化、取值 |
5.3.3 边坡岩体抗剪强度(c、φ)指标优化、取值 |
5.3.4 边坡最大坡高(Hmax)指标优化、取值 |
5.4 水电工程枢纽区岩质边坡HSSPC稳定性评价 |
5.4.1 非构造性控制破坏主导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 |
5.4.2 构造性控制破坏主导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 |
5.5 依托工程枢纽区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专利 |
附录 B HSSPC(SSPC)“3 类岩体”特征描述计算表格 |
(8)高拱坝坝基软弱破碎带处置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f5断层处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高拱坝建设及拱坝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断层等软弱破碎带的灌浆处置 |
1.2.3 断层等软弱破碎带的高压冲洗置换处理 |
1.2.4 断层等软弱破碎带的锚固处置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f5断层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
2.1 坝址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
2.1.1 地质构造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 |
2.2 左岸坝基典型断层—f5断层的工程地质特征 |
2.2.1 f5断层空间展布 |
2.2.2 f5断层及其影响工程地质特征 |
2.2.3 f5断层及其周围岩体分区 |
2.3 坝基f5断层处置方案初步分析 |
2.3.1 左岸坝基f5断层的灌浆处置方案 |
2.3.2 左岸坝基f5断层的高压对穿冲洗置换方案 |
2.3.3 左岸坝基f5断层的预应力锚固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断层带灌浆材料性能及浆液扩散理论研究 |
3.1 灌浆材料性能及试验 |
3.1.1 浆液的流变性试验 |
3.1.2 浆液的可灌性研究 |
3.1.3 浆液的塑性强度和可注期 |
3.2 低渗透带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技术 |
3.2.1 单裂隙浆液扩散理论 |
3.2.2 液体的浸润理论 |
3.2.3 化灌材料试验 |
3.3 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的灌浆模拟试验研究 |
3.3.1 粘度时变性浆液性能特点 |
3.3.2 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模拟试验 |
3.4 灌浆材料工程适宜性研究 |
3.4.1 宽大裂缝灌浆材料及配比 |
3.4.2 断层破碎带补充加密灌浆材料及配比 |
3.4.3 软弱低渗透破碎带灌浆材料及配比 |
3.4.4 断层影响区微细裂隙灌浆材料及配比 |
3.5 断层破碎带灌浆技术 |
3.5.1 断层破碎带灌浆处理特点 |
3.5.2 断层破碎带灌浆处理设计 |
3.6 坝基f5断层破碎带灌浆效果评价 |
3.6.1 防渗帷幕 |
3.6.2 软弱岩带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压对穿冲洗碎岩机理及置换效果分析 |
4.1 高压对穿冲洗置换方案 |
4.2 高压对穿冲洗数值模拟试验 |
4.2.1 数值模拟设计 |
4.2.2 材料参数取值 |
4.2.3 数值计算流程 |
4.3 高压对冲数值结果及分析 |
4.3.1 运动趋势分析 |
4.3.2 应力特征分析 |
4.3.3 位移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断层影响带卸荷岩体的锚固变形机制研究 |
5.1 卸荷岩体力相似材料制作 |
5.1.1 卸荷岩体力学参数及相似比 |
5.1.2 岩石相似材料配比试验 |
5.1.3 岩体相似材料力学试验 |
5.2 卸荷岩体锚固物理模型试验 |
5.2.1 工程背景及试验目的 |
5.2.2 单锚试验设计 |
5.2.3 群锚试验设计 |
5.2.4 数据采集及测量设备 |
5.2.5 压力分散型锚索模型制作 |
5.3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单锚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2 群锚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3 试验分析小结 |
5.4 单锚及群锚数值模拟试验 |
5.4.1 单锚数值模拟分析 |
5.4.2 双锚数值模拟分析 |
5.4.3 群锚数值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处置效果监测反馈与分析评价 |
6.1 坝基f5断层固结灌浆处置效果评价 |
6.1.1 固结灌浆成果统计分析 |
6.1.2 固结灌浆透水率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 |
6.1.3 固结灌浆物探检查成果分析及评价 |
6.2 坝基f5断层帷幕灌浆处置效果及评价 |
6.2.1 帷幕灌浆成果资料统计及分析 |
6.2.2 帷幕灌浆透水率检查成果分析评价 |
6.2.3 帷幕灌浆物探检查成果分析评价 |
6.3 高压对穿冲洗置换回填成果检测及分析 |
6.3.1 高压对穿冲洗区域回填混凝土后测试孔和检查孔透水率分析 |
6.3.2 高压对穿冲洗区域检查孔岩芯分析 |
6.3.3 高压对穿冲洗物探检测 |
6.4 坝基f5断层综合处置后岸坡稳定性监测及分析 |
6.4.1 岸坡坡面的变形观测 |
6.4.2 岸坡锚固区的变形、应力监测 |
6.4.3 坝基断层处置洞室变形监测及分析 |
6.5 坝基f5断层处置后的渗控监测及分析 |
6.5.1 坝基渗透压力 |
6.5.2 灌浆平洞和排水洞排水渗透压力 |
6.5.3 坝体和坝基渗流量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9)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拱坝建设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 |
2.1 工程概况 |
2.2 区域地质环境 |
2.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2 新构造运动与河谷形成演化 |
2.3 坝址区地质环境 |
2.3.1 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
2.3.2 天然岸坡岩体卸荷特征 |
第3章 地应力场特征研究 |
3.1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
3.1.1 区域应力场 |
3.1.2 区域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
3.2 坝址区高地应力现象 |
3.3 坝址区地应力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1 地应力实测成果 |
3.3.2 地应力量值及其分布特征 |
3.3.3 地应力方向及其分布特征 |
3.3.4 坝址区地应力场状态 |
3.4 坝址区河谷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
3.4.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4.2 河谷应力场演化特征 |
3.4.3 现代河谷应力场及其基本特征 |
第4章 拱坝坝基开挖揭露工程地质条件 |
4.1 拉西瓦坝基开挖特点 |
4.2 拉西瓦坝基开挖前可利用岩体选择 |
4.2.1 高拱坝坝基可利用岩体选择及其量化指标 |
4.2.2 高拱坝坝基可利用岩体嵌深选择 |
4.3 拉西瓦高拱坝坝基开挖揭露地质条件 |
4.3.1 左岸坝肩 |
4.3.2 右岸坝肩 |
4.3.3 河床坝基 |
4.4 开挖前后工程地质条件对比 |
第5章 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机理研究 |
5.1 高拱坝荷载作用特点及其对抗力体要求 |
5.2 开挖卸荷岩体松弛机理及其探讨 |
5.2.1 岸坡初始应力场与开挖卸荷应力场的二次调整 |
5.2.2 开挖卸荷力学机制分析 |
5.2.3 开挖卸荷变形破坏的微细观物质基础 |
5.3 开挖卸荷岩体变形破坏特征 |
5.3.1 国内高拱坝坝基岩体变形破坏特征 |
5.3.2 拉西瓦高拱坝坝基岩体变形破坏特征 |
5.3.3 小结 |
5.4 卸荷松弛时间效应研究 |
5.4.1 国内高拱坝建基岩体松弛时间效应 |
5.4.2 拉西瓦高拱坝建基岩体松弛时间效应研究 |
5.4.3 小结 |
5.5 开挖松弛成因类型研究 |
5.5.1 卸荷回弹型 |
5.5.2 结构松弛型 |
5.5.3 开挖爆破型 |
5.5.4 浅表时效型 |
5.5.5 小结 |
第6章 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分带研究 |
6.1 松弛带判定的几种方法 |
6.1.1 地质宏观判定 |
6.1.2 物探测试方法 |
6.1.3 室内岩石试验及现场岩体试验 |
6.1.4 坝基岩体监测 |
6.1.5 数值模拟法 |
6.2 拉西瓦高拱坝建基岩体松弛分带研究 |
6.2.1 拉西瓦高拱坝坝基松弛带测试方法 |
6.2.2 建基岩体检测分析 |
6.2.3 建基岩体松弛带确定 |
6.2.4 松弛带厚度特征 |
6.2.5 松弛程度 |
6.3 建基岩体质量递变研究 |
6.3.1 分级指标与方法 |
6.3.2 建基岩体质量分级 |
6.4 建基岩体力学参数 |
第7章 松弛岩体灌浆效果分析 |
7.1 灌浆效果简要分析 |
7.2 灌后松弛岩体恢复程度 |
7.3 灌后其它检查 |
7.3.1 钻孔录像 |
7.3.2 孔内变模 |
7.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生产项目 |
(10)金沙江其宗水电站高堆石坝建设适宜性的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千枚岩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河床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3 河床深厚覆盖层基础处理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取得的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及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各区特征简述 |
2.1.2 主要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特征 |
2.2 区域新构造特征 |
2.2.1 晚新生代地质地貌概述 |
2.2.2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2.3 新构造分区及各区简述 |
2.2.4 川滇菱形块体的分布及其对其宗水电站的影响 |
2.3 坝址区地形地貌 |
2.4 坝址区地层岩性 |
2.5 坝址区地质构造 |
2.5.1 地质构造的总体特征 |
2.5.2 褶皱构造 |
2.5.3 断裂构造 |
2.5.4 节理及裂隙 |
2.6 坝址区物理地质现象 |
2.6.1 岩体风化 |
2.6.2 岩体卸荷 |
2.6.3 崩塌 |
2.6.4 滑坡 |
2.7 水文地质条件 |
2.8 地震 |
第3章 其宗水电站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3.1 高坝建设适宜性工程地质研究的阶段划分 |
3.2 其宗水电站坝型方案 |
3.3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第4章 坝址区千枚岩分布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
4.1 坝址区千枚岩空间分布特征 |
4.2 坝址区千枚岩岩石物质组成与微观结构特征 |
4.2.1 岩性薄片鉴定 |
4.2.2 断口微观断裂机理SEM 试验 |
4.3 坝址区千枚岩结构特征 |
4.3.1 坝址区千枚岩结构面特征 |
4.3.2 坝址区千枚岩岩体结构类型 |
第5章 千枚岩工程特性研究 |
5.1 千枚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5.1.1 物理性质 |
5.1.2 力学性质 |
5.1.3 小结 |
5.2 千枚岩工程特性类比分析 |
5.3 千枚岩物理力学参数建议 |
第6章 坝址区千枚岩边坡与洞室稳定性研究 |
6.1 千枚岩典型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 |
6.1.1 导流洞边坡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 |
6.1.2 计算参数 |
6.1.3 导流洞边坡稳定性分析 |
6.2 千枚岩地下洞室群稳定性研究 |
6.2.1 模型的构建 |
6.2.2 地下洞室群开挖后应力场分析 |
6.2.3 地下洞室群开挖后变形特征分析 |
6.3 边坡与洞室交叉组合整体稳定性研究 |
6.3.1 模型的构建 |
6.3.2 开挖后的应力场对比分析 |
6.3.3 开挖后的变形特征对比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坝址区河床覆盖层分布及其成因类型研究 |
7.1 西部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基本特征 |
7.1.1 覆盖层的分布特征 |
7.1.2 覆盖层的结构特征 |
7.1.3 覆盖层的成因分析 |
7.2 其宗河谷演化分析 |
7.3 坝址河床覆盖层特征 |
7.3.1 覆盖层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 |
7.3.2 覆盖层形成机制与成因类型 |
第8章 坝址区河床覆盖层工程特性研究 |
8.1 西部河床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概述 |
8.1.1 覆盖层一般物理力学性质 |
8.1.2 覆盖层承载力及变形特征 |
8.1.3 覆盖层渗透变形特征 |
8.1.4.覆盖层砂土液化特征 |
8.2 坝址河床覆盖层工程特性 |
8.2.1 覆盖层物理性质 |
8.2.2 覆盖层力学特性 |
8.2.3 覆盖层渗透特性 |
8.2.4 覆盖层动力特性 |
8.3 坝址河床覆盖层参数取值与评价 |
8.3.1 覆盖层参数取值 |
8.3.2 覆盖层工程特性及参数评价 |
第9章 坝基覆盖层稳定性研究 |
9.1 坝基抗滑稳定性分析 |
9.1.1 坝基滑动模式及影响因素 |
9.1.2 坝基抗滑稳定性分析 |
9.2 坝基变形稳定性分析 |
9.2.1 计算模型与方法 |
9.2.2 计算成果与分析 |
9.3 坝基渗透稳定性评价 |
9.3.1 覆盖层渗透变形形式 |
9.3.2 抗渗强度参数的评价 |
9.4 坝基砂土液化评价 |
9.4.1 坝址饱和砂土分布特征 |
9.4.2 砂土抗液化强度分析 |
9.4.3 砂土液化判别 |
9.5 小结 |
第10章 其宗水电站高堆石坝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 |
10.1 坝址千枚岩的建坝适宜性评价及处理措施建议 |
10.2 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建坝适宜性评价及处理措施建议 |
10.3 建坝适宜性综合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铜街子电站坝基地质结构的地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应力下柱状节理玄武岩应力-结构型塌方机制分析[J]. 张建聪,江权,郝宪杰,丰光亮,李邵军,汪志林,樊启祥. 岩土力学, 2021(09)
- [2]深厚覆盖层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及渗流场特征研究[D]. 刘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如美水电站坝基岩体渗流及防渗范围分析研究[D]. 钟正恒.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D]. 赖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D]. 刘筱怡.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6]沙坪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稳定性研究[D]. 张津铭.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HSSPC方法及其在水工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马荣和.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高拱坝坝基软弱破碎带处置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f5断层处置为例[D]. 李正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9]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研究[D]. 巨广宏.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10]金沙江其宗水电站高堆石坝建设适宜性的工程地质研究[D]. 郑达.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标签:地质;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固结灌浆; 生态环境; 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