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胆囊上皮细胞炎症的PPAR-γ配体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王伯韬[1](2021)在《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引发肥胖症的缓解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肥胖症是指机体受多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脂肪过度堆积或异常分布的一种慢性代谢型疾病。众所周知,肥胖率近年来迅速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超重和肥胖在过去40年里持续增长,并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后果。排除病理因素,能量代谢紊乱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长期高能量食物摄入和低能量消耗会导致脂肪堆积和白色脂肪组织增生,并且会引起肠道菌群的改变。已有研究表明,补充益生菌可以作为重塑肠道菌群的手段修复肠道菌群失调状态,发挥缓解肥胖的作用。前期研究表明,青春双歧杆菌能够调节免疫,在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类疾病中发挥缓解病症的作用。本文以青春双歧杆菌为出发点,通过动物实验、基因组学、色谱分析等手段对青春双歧杆菌缓解高脂饮食引发肥胖症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高脂饮食引发了肥胖症并损伤了小鼠血糖稳态,导致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在能量代谢方面,高脂饮食导致小鼠的基础代谢率提高,产热增多,并激活了棕色脂肪中的产热基因,提高了肝脏中脂质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导致脂质代谢活跃;在肠道菌群方面,高脂饮食增加了盲肠和结肠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提高了脱硫弧菌(能增强能量摄入)、Muribaculaceae(富含碳水化合物酶系)、Alistipes(与代谢类疾病相关)、Mucispirillum(与结肠炎相关)等细菌的丰度,降低了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普拉梭菌属、阿克曼氏菌等有益细菌的丰度;此外,分析肠道短链脂肪酸(SCFA)发现,高脂饮食增加了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的SCFA水平,显着提高了小鼠盲肠内容物中的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浓度,并提高了结肠内容物中乙酸浓度。(2)基于高脂饮食引起肥胖并造成了肠道有益菌缺失的结果,采用5株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进行干预,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产生的影响差异显着。其中,长寿老人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17_3在高脂饮食诱发肥胖进程中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新生儿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M1和N4_N3增加了小鼠的体重、体重增加量和摄食量,青春双歧杆菌17_3降低了小鼠的体重增加量,减少了腹部白色脂肪,降低了空腹血糖水平,改善了血糖稳态。青春双歧杆菌2016_7_2显着降低了呼吸熵,17_3和Z25干预组呼吸熵呈下降趋势。此外,青春双歧杆菌17_3、2016_7_2、Z25还提高了小鼠的瘦素水平。在肠道菌群方面,补充青春双歧杆菌改变了高脂饮食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青春双歧杆菌17_3、N4_N3、2016_7_2降低了小鼠盲肠和结肠菌群的物种丰富度,Z25和17_3提高了盲肠菌群的均匀度。补充青春双歧杆菌提高了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属的丰度,降低了Odoribacter(产中短链脂肪酸)的丰度;M1提高了Muribaculaceae(产SCFA)的丰度,17_3显着提高了能够缓解肥胖,改善血糖的细菌阿克曼氏菌的丰度。在肠道SCFA的水平上,除青春双歧杆菌M1外,其他4株青春双歧杆菌均降低了盲肠中总SCFA的浓度,M1显着提高了盲肠中乙酸的浓度;在其他SCFA水平上,5株青春双歧杆菌干预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在结肠中,青春双歧杆菌17_3显着降低了丙酸和异丁酸的水平;M1降低了异戊酸浓度;17_3、N4_N3、2016_7_2降低了戊酸水平。(3)通过比较不同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质代谢、免疫调节、肠道菌群预测功能、回肠胆汁酸组成发现,在能量代谢方面,青春双歧杆菌17_3、Z25、2016_7_2能够特异性激活棕色脂肪中非颤栗性产热和脂质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了Ucp-1、Ppar-α、Ppar-γ、Pgc1-α、Hsl、Mgl等基因的表达;表明长寿老人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能够通过特异性激活棕色脂肪的非颤栗性产热增加能量消耗,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脂质过度积累。在免疫调节方面,补充青春双歧杆菌可以调节免疫,抑制组织炎症。青春双歧杆菌抑制了脾脏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17f、Tnf-α基因的表达,增加了抑炎相关细胞因子Foxp3、Il-10、Il-4的基因表达;降低脑部促炎因子IL-17、IL-6的蛋白水平,降低下丘脑中Il-6、Tlr-4等促炎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抑炎因子IL-10的蛋白水平,增加抑炎因子Foxp3抑炎因子的基因表达量。肠道菌群预测功能结果表明,青春双歧杆菌17_3、Z25、2016_7_2增加了肠道菌群中参与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和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的基因丰度,高脂饮食对照组与青春双歧杆菌N4_N3干预组肠道菌群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通路的基因丰度显着提高。在胆汁酸组成方面,青春双歧杆菌17_3、Z25、2016_7_2提高了回肠中胆酸的比例,并激活了回肠中胆汁酸受体TGR5。青春双歧杆菌的基因组学分析显示,青春双歧杆菌基因组中均包含可移动遗传元件,有利于菌株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存竞争力。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注释结果表明,青春双歧杆菌Z25的碳水化合物酯酶和糖苷水解酶基因相对更丰富;比较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长寿老人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基因组中特有的同源基因共8个,新生儿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基因组中特有的同源基因共2个。(4)将青春双歧杆菌17_3与其它益生菌进行对比,比较了不同益生菌对肥胖小鼠的缓解作用,发现不同益生菌对肥胖小鼠的缓解作用差异很大,对小鼠的血糖、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以及SCFA等都产生了影响。在益生菌对肥胖小鼠的干预过程中,青春双歧杆菌17_3、短双歧杆菌2016_49_7和干酪乳杆菌1711有效地减少了肥胖小鼠的体重增加量,植物乳杆菌ZS2058、格氏乳杆菌C1_A31和短双歧杆菌2016_49_7显着降低了肥胖小鼠肾脏重量;青春双歧杆菌17_3、短双歧杆菌2016_49_7和干酪乳杆菌711降低了肥胖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水平,青春双歧杆菌17_3显着降低了血清中HDL-C和LDL-C水平,青春双歧杆菌17_3、Z25和干酪乳杆菌1711显着降低了肥胖小鼠空腹血糖,改善了血糖稳态。6株益生菌干预降低了盲肠菌群的物种多样性。植物乳杆菌ZS2058显着增加了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青春双歧杆菌Z25、17_3和植物乳杆菌ZS2058增加了盲肠和结肠中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3株乳杆菌显着增加了盲肠和结肠中Lactobacillus的丰度;青春双歧杆菌17_3、Z25干预组和低脂对照组提高了Ruminococcaceae UCG-014的相对丰度。此外,补充益生菌改变了肠道SCFA的水平,在盲肠中,青春双歧杆菌17_3、短双歧杆菌2016_49_7和干酪乳杆菌1711增加了盲肠内容物中的SCFA的水平,包括总SCFA。在结肠中,短双歧杆菌2016_49_7提高了结肠内容物中的6种SCFA的水平,包括总SCFA。干酪乳杆菌1711则显着提高了丙酸和戊酸的水平。
魏美林[2](2020)在《异常调节的胆汁酸-肠道菌代谢轴对肥胖易感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发现胆汁酸是调节代谢的重要信号分子,与肥胖密切相关且受肠道菌的调节。肠道菌介导胆汁酸的变化对机体代谢状态的影响及对肥胖的易感性作用及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讨不同肥胖状态下胆汁酸的变化,和肠道菌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深入研究由肠道菌介导胆酸谱的改变对肥胖易感性的作用。方法应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测定分析183例病例对照研究对象(包括121例代谢健康型超重/肥胖研究对象,62例代谢不健康型超重/肥胖研究对象)血清胆汁酸谱的组成。采用代谢组学及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高脂饮食肥胖易感(High fat diet obesity prone,HF-OP)及高脂饮食肥胖抵抗(High fat diet obesity resistant,HF-OR)小鼠胆汁酸谱及肠道菌的变化,并分析胆汁酸合成基因及调控因子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小鼠回肠组织胰高血糖素样-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表达及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基因表达变化。体外细胞实验采用不同胆汁酸刺激肠内分泌细胞GLP-1释放。进一步,小鼠采用Clostridium scindens定殖后观察胆汁酸谱的变化。最后采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干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的小鼠,观察胆汁酸变化对肥胖的影响。结果1.病例对照研究表明代谢健康型超重/肥胖研究对象血清中non-12-OH胆汁酸比例明显较代谢不健康型超重/肥胖研究对象显着升高,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呈负相关。non-12-OH胆汁酸比例在区别代谢健康型超重/肥胖及代谢不健康型超重/肥胖具有较高的潜在诊断价值。2.相比HF-OP小鼠,HF-OR小鼠non-12-OH胆汁酸水平显着增加。HF-OP小鼠体内UDCA、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及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水平显着下降,而牛磺酸结合的胆酸(Taurocholate,TCA)水平显着增加。相比HF-OP小鼠,HF-OR小鼠肝脏固醇12α羟化酶(sterol-12a-hydroxylase,CYP8B1)表达水平降低,而氧固醇7α羟化酶(oxy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B1)表达水平增加。3.宏基因组数据提示HF-OP及HF-OR组小鼠的肠道菌显着不同,Clostridium scindens丰度在HF-OP小鼠粪便中显着降低,与粪便中UDCA及LCA比例密切相关。体内实验给予Clostridium scindens菌定植后,小鼠血清C4水平及肝脏non-12-OH胆汁酸水平显着增加。4.相比HF-OR小鼠,HF-OP小鼠回肠内GLP-1表达及GLP-1前体Glucagon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另外,HF-OP棕色脂肪组织中PGC-1α及UCP1表达水平显着减少。体外细胞实验表明胆酸,尤其是non-12-OH胆酸具有更强的刺激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GLP-1的能力。5.利用HF-OP及HF-OR两组之间差异最显着的胆酸UDCA干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的小鼠,发现UDCA可以增加non-12-OH胆酸水平并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代谢紊乱。结论本研究说明non-12-OH胆汁酸比例与代谢健康型超重/肥胖密切相关。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抵抗小鼠相对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易感小鼠具有更高的non-12-OH胆汁酸水平。由肠道菌群介导的胆酸成分改变可以通过影响胆汁酸信号途径改变机体代谢及对肥胖的易感性。胆汁酸合成途径的平衡(在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之间)可能是调控肥胖代谢的重要靶点,修饰胆汁酸组分可以为肥胖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策略。
李春艳[3](2019)在《家族遗传性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脂质代谢遗传与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研究脂代谢相关基因在汉族人群家族遗传性胆固醇结石(HCGD)患者肝组织中表达的变化,以期筛选出与HCGD发病相关基因。同时,通过对一个HCGD家系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WES)探寻家系患者共有的突变基因及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候选基因,以期发现HCGD的致病基因或新的易感基因位点。在此基础上,探讨茵陈蒿汤配方颗粒剂(YCHD)防治C57BL/6J胆囊胆固醇结石小鼠胆石形成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第一部分:收集9例HCGD患者(HCGD组)、9例散发性胆固醇结石患者(SCGD,SCGD组)和7例无胆石病肝血管瘤患者(对照组)血液与手术肝组织标本。采用酶法检测血清脂代谢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Lp(a)、总胆汁酸(TB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测定肝组织7个核受体(NRs):肝X受体(LXRα)、法尼醇X受体(FXR)、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雌激素受体α/β(ERα/β)、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3个合成酶基因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胆固醇12α羟化酶(CYP8B1)和8个膜转运体基因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4转运蛋白(ABCB4)、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1转运蛋白(ABCB11)、顶端钠依赖性胆酸转运体(ASBT)、有机溶质转运体α(OSTα)、有机溶质转运体β(OSTβ)、胆汁酸结合蛋白(ILBP)、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蛋白家族5/8(ABCG5/G8)、尼曼匹克C1样蛋白(NPC1L1)m RNA的表达。第二部分:收集一个4代共18例非近亲婚配的HCGD家系并绘制系谱图,采集HCGD家系中4例CGD患者(II3、II4、II6和III2)和1例家系内正常对照(III3)外周静脉血,采用试剂盒抽提外周血有核细胞全基因组DNA(g DNA)后进行WE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过滤千人基因组数据库中MAF≥1%的变异,过滤华大基因内部对照数据库以去除系统假阳性,同时过滤家系内正常对照个体(III3)中存在的突变基因或变异位点以筛选出家系内与CGD相关的候选基因/位点。筛选出的候选基因/位点通过SIFT、Poly Phen、Radial SVM、FATHMM、LR进行生物功能分析以预测变异的致病性。第三部分:4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饲喂2周后,致石饲料连续喂养8周建立小鼠CGD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胆石组(LD)、胆石组+熊去氧胆酸组(LD+UDCA)、胆石组+茵陈蒿汤配方颗粒组(LD+YCHD),NG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均饲喂致石饲料。各实验组动物连续给药8周后内眦静脉取血、收集肝组织及胆囊胆汁标本,红外光谱分析法定性胆囊结石成分,体视显微镜观察成石状况及肝组织和胆囊胆汁大体变化,酶法检测小鼠血清脂质及胆汁脂质成分并计算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CSI),肝组织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肝细胞内脂质变化情况,采用q RT-PC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核受体基因Srebp2、Erα、Erβ、Gpr30和Hmgcr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第一部分:HCGD组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较对照组与SCGD组明显降低(均p<0.05),其余脂代谢相关指标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比较,HCGD组ERα/β、SREBP2、PPARγ和NPC1L1的m RNA表达量明显升高,SCGD组FXR、OSTα和ILBP m RNA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SCGD组CYP7A1 m 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2)核受体LXRα和GPR30 m RNA,合成酶受体CYP8B1和HMGCR m RNA,膜转运体受体ABCB4、ABCB11、ASBT、OSTβ、ABCG5、ABCG8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HCGD组中ERα和ERβm RNA表达与患者血清TBA水平呈负相关(r=-1.000,P=0.000;r=-0.989,P=0.011)。第二部分:胆固醇结石在该家系中垂直传递,每代均有发病,Ⅰ代共2例,CGD患者为1例;Ⅱ代共6例,CGD患者为2例;III代共6例,CGD患者为1例。通过WES后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及逐步滤过后发现4例CGD患者(II3、II4、II6和III2)共有而家系内正常对照(III3)没有的突变基因为5个:ESPNP、SORCS2、MUC16、BAGE3、PI4KA。但未发现4例CGD患者共有的SNVs变异位点。其中,先证者(Ⅲ:2)与其姑姑(Ⅱ:6)存在5个共同的突变位点ESPNP(n.1440C>G),PI4KA(c.6083+184A>G),MUC16(c.36796-24C>T;c.37698C>T:p.Ser12566 Ser;c.40203C>T:p.Pro13401Pro);先证者(Ⅲ:2)与母亲(Ⅱ:4)存在4个共同突变位点SORCS2(c.1072-32C>T,c.3311+913C>T)、MUC16(c.20694T>C:p.His6898His,c.36067+50C>A);先证者(Ⅲ:2)与其父亲(Ⅱ:3)和姑姑(Ⅱ:6)存在1个共同突变位点MUC16(c.41946-168A>G);Ⅱ:3和Ⅱ:6具有共同的突变位点BAGE3(c.14T>C:p.Val5Ala)。发现先证者(Ⅲ:2)MUC16基因2个错义突变(c.38224A>T:p.Thr12742Ser),SIFT=0预测为具有危害性;MUC16(c.40204A>C:p.Lys 13402Gln),Poly Phen2=0.974预测为具有危害性。MUC16基因和SORCS2基因是否为HCGD致病基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通过功能分析,我们猜测MUC16基因为候选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第三部分:体视显微镜观察显示NG组成石率为0%(0/10),LD组成石率为100%(10/10),UDCA及YCHD干预组成石率分别为30%(3/10)和40%(4/10);红外光谱分析法定性为胆固醇结石。与NG组相比,LD组小鼠体质量、血清TG和TC水平、胆囊胆汁胆固醇(Ch)、胆汁磷脂(PLs)和胆固醇饱和指数(CSI)均明显升高(均P<0.01);血清HDLC和TBA水平,胆汁胆汁酸(BAs)水平显着降低(均P<0.01);LDL-C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LD组相比,UDCA组和YCHD组小鼠体质量、血清TG和胆汁CSI均明显降低(均P<0.01),血清TBA、胆汁PLs和BAs均明显升高(均p<0.05),UDCA组TC和LDL-C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YCHD组血清TC和TG明显降低(均p<0.05),HDL-C和LDL-C未见明显差异。连续给药8周后,HE染色和油红染色O显示,与NG组相比,LD组肝组织轻度脂肪变和炎性细胞浸润;与LD组相比,UDCA组和YCHD组肝组织脂肪变性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q RT-PCR结果显示:与NG组相比,LD组Erɑ和Hmgcr m RNA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Gpr30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Erβm RNA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LD相比,UDCA组Gpr30 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Srebp2、Erα、Erβ和Hmgcr m RNA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YCHD组Srebp2和Erɑm RNA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Erβ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Gpr30和Hmgcr m RNA表达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核受体基因ERα/β、SREBP2、PPARγ及膜转运体基因NPC1L1在HCGD患者肝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可能参与了HCGD的发生发展。其中,SREBP2、PPARγ在HCGD发病与SCGD发病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调控机制。肝脏中“ESRɑ-SREBP-2”的调节通路可能参与了HCGD的发生。2、MUC16、SORCS2基因可能是HCGD家系的一个新的致病基因,新突变位点MUC16(c.3 8224A>T/p.Thr12742Ser)和MUC16(c.40204A>C/p.Lys 13402Gln)的检出丰富了MUC16基因的突变谱。3、YCHD通过“ERα-SREBP2”途径,下调ERα和SREBP2 m RNA的表达,改善肝脏的病理性损伤及肝内脂质沉积,调节血脂中HDL-C和TG,降低胆汁Ch和CSI和升高BAs,改善胆汁致石性从而防治小鼠CGD形成。
王刚[4](2016)在《激活PPARγ抑制胆固醇结石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机制探讨》文中指出背景胆固醇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达10%-20%。据统计,在我国胆固醇结石发病率达8%-10%,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胆固醇结石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系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胆固醇结石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其中肝脏、胆囊及肠道的代谢异常对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肝脏是胆汁的主要来源,胆汁的成分主要包括:水、胆汁酸、磷脂(主要是卵磷脂)、胆固醇、钠、钾、钙、磷酸盐、碳酸盐以及少量蛋白质等。其中胆固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主要靠与磷脂、胆酸盐形成微胶粒大大增加其水溶性。胆固醇与磷脂、胆酸盐的相对含量决定了其在胆汁的溶解度,即当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增加或卵磷脂与胆酸盐的含量降低时,微胶粒即处于过饱和状态,过多的胆固醇会结晶析出,为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提供基础。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增加的原因主要包括:(1)肝脏分泌的胆固醇增多(2)肠道吸收胆固醇的能力增强(3)胆汁中胆汁酸及磷脂的相对含量减少,降低了胆固醇的溶解度(4)炎症介导的胆囊运动能力减弱(5)基因缺陷。ABCB4及BSEP分别负责卵磷脂及胆盐由肝细胞向胆汁的转运,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ABCB4或BSEP表达异常,引起卵磷脂或胆盐向胆汁的分泌异常,从而促进胆固醇结晶的析出及结石的形成。以上这几类转运子的表达同时受到肝脏内多种核受体(如肝脏X受体、法尼醇受体)的复杂调控,且这些核受体在肝脏脂质代谢方面亦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这些核受体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更好的揭示胆固醇结石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 γ)是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核内受体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PPARγ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脂肪形成及调节糖脂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多种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这些疾病同时又是胆固醇结石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我们推测PPARγ可能是这些异常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共同枢纽。目的阐明PPARγ与胆固醇结石形成的相关性,通过动物模型的设立,研究PPARγ对小鼠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影响以及各项生化指标的改变,分析PPAR γ对胆固醇及胆盐肝肠循环中肝脏-胆囊-小肠三个节点中关键转运酶ABCG5/ABCG8、BSEP、尼曼匹克小体C1样蛋白1(NPC1L1)表达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探讨PPARγ通过PPARγ-LXR/FXR-肝肠循环相关的下游靶基因通路影响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1、在人正常肝脏细胞系上构建PPAR γ过表达慢病毒系统。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内 LXRα,FXR,ABCG5/ABCG8,ABCG1,CYP7A1,BSEP 转录水平表达量的变化。LXR以及FXR靶向干扰细胞系的建立,并检测ABCG5/ABCG8以及BSEP等基因的转录水平表达量的变化。2、28只C57bl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普通饲料组NC组、高脂饲料(普通啮齿科饲料中加入15%脂肪(猪油)、3%胆固醇和0.5%胆盐)喂养组L组、普通饲料+盐酸吡咯列酮8mg/(kg·d)灌胃喂养组CM组、高脂饲料+盐酸吡咯列酮灌胃喂养组LM组。10周后处死小鼠观察各组成石率并且测定血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收集各组小鼠胆汁标本,测定胆汁磷脂、胆固醇、胆汁酸的含量,并计算胆固醇过饱和指数。胆囊标本用于做HE染色,观察胆囊本身的炎症反应。4、收集各组小鼠粪便,并检测各组小鼠粪便中胆固醇及胆汁酸含量。5、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内PPAR γ、LXR α、FXR、ABCG5/ABCG8、ABCG1、CYP7A1、BSEP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小肠上皮组织内 PPARγ、ABCG5/ABCG8、NPC1L1 表达量的变化。6、免疫组化检测肝脏内PPAR γ,ABCG5/ABCG8,BESP蛋白水平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小肠上皮细胞内ABCG5/ABCG8,ASBT,NPC1L1蛋白水平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在细胞实验中,ABCG5/ABCG8,LXR α,FXR,ABCG1,CYP7A1,以及BSEP转录水平的表达在PPARγ过表达的细胞系中显着升高。ABCG5/ABCG8,ABCG1以及CYP7A1转录水平的表达因靶向干扰LXRα的表达而降低,BSEP转录水平的表达因FXR表达的降低而降低;2、L组小鼠的胆囊炎症明显比LM组严重,NC组及CM组小鼠未发现胆囊炎症;3、肝脏HE染色显示L组小鼠肝脏存在严重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变性,L组小鼠体重及肝脏重量更大,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更高,并且血HDL及血胆汁酸降低,而这些代谢指标在LM组小鼠中得到明显改善;4、L组小鼠胆汁中胆汁酸含量较LM组明显降低,而胆固醇含量以及胆固醇过饱和指数显着升高;5、与NC组比较,L组小鼠肝脏组织中PPAR γ,LXR α,FXR,ABCG5/ABCG8,ABCG1,CYP7A1,BSEP转录水平的表达明显降低,而这些基因的转录表达在LM组均得到诱导增强。6、LM组小鼠小肠组织中PPARγ,ABCG5/ABCG8,NPC1L1,ASBT等基因的表达较L组明显升高。LM组小鼠粪便中胆固醇含量较L组明显升高,而胆汁酸含量显着降低。.结论1、PPAR γ通过PPARγ-FXR-BSEP/ASBT的调控通路,增强了胆汁酸的合成代谢与肠肝循环,促使胆汁中胆汁酸含量升高;2、PPAR γ通过PPARγ-LXR α-ABCG/NPC1L1的调控通路,在肠道中抑制了胆固醇的吸收。3、PPARγ主要依靠PPARγ-LXRα-ABCG5/G8的通路调节,导致肝脏胆固醇清除能力的增强,从而抑制肝脏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发生发展。
王晶敏[5](2015)在《胆囊胆固醇沉着症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胆囊胆固醇沉着症是因粘膜层及粘膜下层中过量的脂滴积聚所致。巨噬细胞吞噬脂滴后可以变成泡沫细胞,大量的泡沫细胞堆积于淋巴管,常导致淋巴管破坏,甚至影响局部的徽循环,导致脂质回流障碍。病理上,本病可分为两个亚型:弥漫性胆固醇沉着症和胆固醇息肉。其中,前者的粘膜下层脂质回流通道尚存在,药物干预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后者的粘膜下层脂质回流通道受阻,只有手术切除息肉才能达到治疗目的。胆囊胆固醇沉着症脂滴中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酯,除去上皮细胞中的胆固醇酯对于维持细胞中胆固醇内环境的稳定和保护胆囊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很多研究显示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γ受体或者肝X受体α与细胞内胆固醇内环境的稳态密切相关。22(R)-羟基胆固醇既是体内固醇类物质的中间代谢物,又可以上调肝X受体α的蛋白表达量;吡格列酮可以上调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γ受体的蛋白表达量。对于弥漫性胆固醇沉着症,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判定吡格列酮(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的激动剂)可否降低胆固醇沉着症胆囊上皮细胞中胆固醇酯的含量及其作用机理,以及毗格列酮与细胞自身的调控因子肝X受体a能否协同降低胆固醇沉着症胆囊上皮细胞中脂滴含量,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胆囊胆固醇息肉,既要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又要保留胆囊,以维持其生理功能才是最合理的手术方式。本实验同时建立了腹腔镜内镜双镜联合技术切除息肉保留胆囊的可行性,并进行了保留胆囊后胆囊功能的短期随访。方法:病人来源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外科,已通过伦理学验证。手术中取得的胆囊标本,切取粘膜层的一半,行胆囊粘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三天后经毗格列酮(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γ受体激动剂),22(R)-羟基胆固醇(肝X受体α激动剂),或者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小RNA的干预后,再使用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肝X受体α, ATP-结合盒载体蛋白Al,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蛋白1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测量干预过程中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外流量的变化,最后通过油红O染色的方法直观的观察细胞中脂滴含量的变化。在临床研究方面,选取中大医院普外科的60例胆囊胆固醇息肉患者,术前常规B超检查,采用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底部,微波热凝胆囊息肉的根部,活检钳取出体外。对所有的病人常规进行随访,术后第1、3、6个月采用B超检测保留胆囊的容积和收缩功能。结果:在胆囊上皮细胞培养中,1 μM的毗格列酮明显的提高了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1和ATP-结合盒载体蛋白A1的表达量。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小RNA的作用下,胆囊上皮细胞内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1和ATP-结合盒载体A1的蛋白含量分别下降到处理前的22.15%和23.62%;但是,10μM22(R)-羟基胆固醇加入到经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小RNA干扰后的胆囊上皮细胞后,ATP-结合盒载体Al蛋白含量增加了1.77倍,而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1的蛋白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22(R)-羟基胆固醇可以少量的上调肝X受体α的蛋白表达量,同时增加ATP-结合盒载体Al约56%的蛋白表达量。在用吡格列酮处理过的胆囊上皮细胞,胆固醇外流量随着毗格列酮浓度的增加或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外流量明显增加。油红O染色也证实1μM的吡格列酮可明显的降低胆囊胆固醇沉着症中脂滴的含量。为了判断细胞自身胆固醇内环境调节因子肝X受体α对吡格列酮的影响,我们采用22(R)-羟基胆固醇联合毗格列酮干预的方式,发现二者共同上调3.64倍ATP-结合盒载体A1蛋白表达量,同时大幅度提高细胞外排游离胆固醇的能力。油红O染色也显示了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更加明显的降低胆固醇沉着症患者胆囊上皮细胞中脂滴的含量。在临床病例研究中,所有的手术过程是成功的,手术时间60~35分钟。研究过程中发现双镜联合技术更适用于肥胖病人,操作也更方便。所有病人短期随访无任何并发症,无息肉复发;术后3个月,保留胆囊的容积和收缩功能基本上恢复到术前的水平,其后继续随访发现胆囊的功能持续好转,并可以满足生理功能。结论:(1)吡格列酮经“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γ受体-肝X受体α -ATP-结合盒载体Al”通路提高ATP-结合盒载体A1的表达;而增加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1的含量和肝X受体a没有明显的关系。(2)吡格列酮通过增加胆囊上皮细胞中ATP-结合盒载体蛋白A1和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1的表达量,提高了胆固醇酯水解和游离胆固醇外流的能力,进而达到降低胆固醇沉着症胆囊上皮细胞内脂滴含量的目的。(3)细胞自身的调节因子(肝X受体α)和吡格列酮,能够协同作用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γ受体-肝X受体α -ATP-结合盒载体Al”通路,更大的增加细胞膜上ATP-结合盒载体Al的蛋白量,促进胆固醇外排,减少细胞中脂滴沉着,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4)对于胆囊胆固醇息肉,采用腹腔镜内镜双镜联合技术切除息肉安全、可靠,更加适合于肥胖的病人。
彭欢[6](2011)在《TLR4信号通路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胆囊癌是肝胆外科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起源于胆囊内皮细胞,恶性程度较高,早期诊断困难,并且容易局部浸润扩散及沿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形成远处转移。在现有的治疗方法中,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胆囊癌的手段,但由于大部分病人发现肿瘤时病情已为中晚期,导致大部分手术的切除率低且术后容易复发。放化疗对于胆囊癌病人而言也没有明显作用,无助于生存率的提高。总体而言现阶段尚缺乏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手段。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干预其中某一个重要环节就能够改变其进程,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是胆囊的慢性炎症,TLR4 (Toll like receptor 4)作为Toll样受体家族中的一员,不仅参与介导免疫应答、炎症反应,还在多种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TLR4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可能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密切相关,而COX-2在部分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已经被证实是一个重要的相关指标。本课题正是以胆囊癌与慢性炎症紧密关联的病理特点为基础,着眼于TLR4信号通路在炎症系统及肿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观察胆囊癌TLR4信号表达情况及对下游COX-2的影响,利用TLR4靶向性小干扰RNA技术阻断TLR4信号通路,观察其对胆囊癌细胞的作用,以期为胆囊癌的基因治疗寻找新的有效靶点。目的研究TLR4在胆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下游基因COX-2的关系,揭示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应用小干扰RNA抑制胆囊癌细胞TLR4的表达,研究阻断TLR4信号通路后TLR4及COX-2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和体内外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的效果。从而探究以TLR4作为潜在靶点的基因治疗在胆囊癌中的可行性,为临床胆囊癌的治疗摸索新方法。方法临床收集胆囊癌组织标本13例、慢性胆囊炎组织标本30例及正常胆囊组织标本l0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以上标本中TLR4与COX-2的表达情况。体外实验中,利用SGC996胆囊癌细胞系,经过RNA干扰抑制TLR4表达,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阻断效果,连续观察阻断前后胆囊癌细胞增殖情况,分析TLR4对胆囊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随后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和聚合酶链反应研究TLR4对下游基因COX-2的影响作用。最后,通过建立胆囊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使用以TLR4为靶点的小干扰RNA进行治疗实验,观察体内情况下通过抑制TLR4对移植瘤生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胆囊组织标本经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TLR4主要表达于胆囊及腺体的上皮细胞。TLR4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弱于正常胆囊组织及慢性胆囊炎组织(P<0.05),而COX-2在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要强于正常胆囊组织(P<0.05)。细胞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体外设计合成的TLR4靶向小干扰RNA转染胆囊癌SGC996细胞后能有效抑制TLR4表达,转染后胆囊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抑制。而且随着TLR4的抑制,COX-2的表达亦随之下降。我们在动物实验中成功建立了裸鼠的人胆囊癌细胞SGC996皮下移植瘤模型。在成瘤能力上,经TLR4靶向RNA干扰后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实验中,以TLR4为靶点的小干扰RNA注射组肿瘤的平均体积和重量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能起到阻断TLR4表达的作用。结论TLR4和COX-2表达于人胆囊组织及SGC996细胞,并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胆囊癌SGC996细胞中,靶向TLR4的小干扰RNA能够有效抑制SGC996细胞增殖,同时导致COX-2表达下调。在胆囊癌SGC99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以TLR4为靶点的小干扰RNA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综和以上结果,我们认为TLR4可能是胆囊癌基因治疗的潜在有效靶点。而以TLR4为靶点的小干扰RNA技术可能成为临床上炎症相关性胆囊癌的潜在治疗手段。
刘妮[7](2010)在《中介素1-53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组织PPAR-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介素1-53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大鼠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将7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中介素1-53干预组(D组)。每组分别于夹闭缺血的第45min、再灌注60、120min3个时点处死8只大鼠,并取血浆和右肺中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组织匀浆CINC-1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PPAR-Y蛋白的变化,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PPAR-Y的改变。结果:1.成功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2.①肺组织病理变化:IR组于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损伤进行性加重,肺泡间隔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充血、肺泡腔内炎性细胞及炎性液体渗出渐显着,而D组,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均较IR组减轻;②肺组织W/D比值:缺血45min时,各组W/D值无明显变化,再灌注后,IR、D组肺组织W/D均升高,其中以IR组升高明显,D组虽高于C组,但较IR组明显降低(P<0.05);③肺组织MPO活性:IR组和D组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MPO活性逐渐升高,且较C组升高(P<0.05);但D组肺组织MPO活性要低于IR组(P<0.05);④肺组织CINC-1含量变化:与手术对照组比较,IR组各时相点CINC-1含量明显增加(P<0.05),经IMD1-53干预后CINC-1含量明显下降(P<0.05);⑤肺组织PPAR-Y mRNA和蛋白的变化:在各个时点,IR组PPAR-Y mRNA表达均较C组下降(P<0.05),但D组表达水平较IR组升高,(P<0.05)但仍低于C组;肺组织PPAR-Y蛋白表达变化情况与PPAR-Y mRNA变化基本一致,只是蛋白表达迟于转录水平两个小时。结论:中介素1-53对于大鼠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PPAR-Y表达、激活PPAR-Y,从而抑制CINC-1蛋白表达,降低肺组织MPO活性等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刘颖[8](2008)在《PPARγ配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利用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探究PPARγ,NF-κB,IL-1β和TNF-α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周岁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建模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建模组经去势后每日用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皮下注射,连续注射30天后取两组前列腺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两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表现,采用RT-PCR对各组PPARγ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NF-κB,IL-1β和TNF-α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前列腺组织无炎症反应,模型组表现为明显的炎症反应。PPAR-γ在正常SD大鼠中几乎没有表达,而在前列腺炎模型组中表达明显增强。正常组前列腺组织中IL-1βand TNF-α均为阴性表达, NF-κB弱阳性表达,建模组前列腺组织中NF-κB,IL-1βand TNF-α均为强阳性表达。光密度和面密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PPAR-γ,NF-κB,IL-1β和TNF-α参与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为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第二部分PPARγ配体在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作用目的:利用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观察PPARγ配体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探讨其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10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前列腺炎模型组;前列腺炎模型+吡格列酮治疗组(简称吡格列酮治疗组);每组动物10只。前列腺炎模型组和吡格列酮治疗组经去势后每日用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皮下注射,连续注射30天。吡格列酮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10mg/kg/d灌胃,每日1次,药物治疗从免疫诱导的第1天到第30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灌胃。第31天处死大鼠,取各组大鼠前列腺,检测各组前列腺重量, 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表现,采用RT-PCR对各组PPAR-γ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NF-κB,IL-1β和TNF-α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前列腺组织无炎症反应,前列腺炎模型组表现为明显的炎症反应,吡格列酮治疗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PPARγmRNA无表达,前列腺炎模型组相对表达量为0.63±0.13,吡格列酮治疗组则为0.25±0.1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10)。正常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IL-1β和TNF-α均为阴性表达,NF-κB上皮细胞胞浆中仅少量表达,前列腺炎模型组NF-κB,IL-1β和TNF-α表达明显高于其它组,而在治疗以后表达减少。结论:PPARγ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且其激动剂能够有效减轻炎症程度,其机制可能为通过NF-κB等多个途径在mRNA水平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物。可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刘斌[9](2008)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和鉴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以胆管上皮损伤为特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最终导致胆汁淤积、肝脏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目的:本研究拟应用干扰素-1诱导剂,聚肌胞(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polyI:C),诱导PBC样自身免疫过程,从而建立PBC动物模型。方法:6到8周雌性C57BL/6小鼠腹腔注射5 mg/kg的poly I:C,每周两次;于第8周、第16周、第24周收集小鼠肝脏、血清标本,病理检测及免疫组化分析肝脏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间接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IF)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结果:poly I:C腹腔注射后,第8周C57BL/6小鼠肝脏开始出现门脉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到第16周小鼠肝脏出现小胆管增生,第24周出现胆汁淤积。第24周时所有poly I:C腹腔注射小鼠血清AMA均阳性,并出现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升高。结论:通过poly I:C腹腔注射可使遗传易感雌性C57BL/6小鼠出现PBC样改变,为PBC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其新药物疗效的评价提供帮助。第二部分TGF-β1信号传导通路异常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伴门脉炎症性改变、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s)阳性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最新的研究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信号传导通路在PBC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的:研究TGF-β1信号传导通路在PBC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6到8周雌性C57BL/6小鼠(n=6)腹腔注射聚肌胞(poly I:C)复制PBC模型,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分析模型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肝脏TGF-β1、TGF-β受体Ⅰ(TβRⅠ)、TGF-β受体Ⅱ(TβRⅡ)、p-Smad2/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α1(Ⅰ)型胶原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肝脏、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模型组小鼠具有包括碱性磷酸酶(ALP)升高、AMA阳性、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伴门脉炎症性改变在内的类似人类PBC的特征。免疫组化显示,PBC模型组小鼠肝脏TGF-β1、TβRⅠ、TβRⅡ、p-Smad2/3、α-SMA和α1(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显示,PBC模型组小鼠肝脏TGF-β1、TβRⅠ、TβRⅡ、p-Smad2/3、α-SMA和α1(Ⅰ)型胶原蛋白和mRN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小鼠(P<0.05)。PBC模型组小鼠肝脏、脾脏CD4+CD25+FOXP3+和CD8+T细胞总数和比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P<0.01),且与TGF-β1升高有关。结论:TGF-β1在PB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双重作用:TGF-β1在抑制炎症反应的同时导致肝脏纤维化。TGF-β1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对PB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姜黄预防和改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小鼠模型病变的发展姜黄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纤维化活性,最新的研究显示姜黄有益于慢性肝病的治疗。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姜黄是否可以预防和减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小鼠门脉区炎症和胆管损害。研究其治疗机制是否为通过增加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活性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所致。方法:6到8周雌性C57BL/6小鼠(n=6)腹腔注射聚肌胞(poly I:C)复制PBC模型,同时分别给以姜黄(200、400和800mg/kg/d),或容积灌胃治疗。比较对照组和各治疗组之间肝脏生化、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s)和肝脏病理组织改变。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小鼠肝脏TGF-βl、TGF-β受体Ⅰ(TβRⅠ)、TGF-β受体Ⅱ(TβRⅡ)、p-Smad2/3、PPARγ、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α1(Ⅰ)型胶原变化。结果:姜黄400和800mg治疗组小鼠肝脏生化、AMAs阳性率和肝脏病理组织改变均较PBC模型组明显改善,差距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姜黄400和800mg治疗组小鼠肝脏TGF-β1、TβRⅠ、TβRⅡ、p-Smad2/3、PPARγ、α-SMA和α1(Ⅰ)型胶原表达较PBC模型组小鼠降低,而PPARγ表达增加。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显示,姜黄400和800mg治疗组小鼠肝脏TGF-β1、TβRⅠ、TβRⅡ、p-Smad2/3、α-SMA和α2(Ⅰ)型胶原蛋白和mRNA水平低于PBC模型组小鼠(P<0.05),而PPARγ表达高于PBC模型组,差距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可能通过剂量依赖性活化PPARγ抑制TGF-β1信号通路,预防和改善PBC模型组小鼠肝脏病变发展,可能成为治疗PBC的新药物。
程南生,李敏,熊先泽,吴良洪,林圯昕[10](2007)在《PPAR-γ配体对胆管癌细胞侵袭相关基因MMP-7、TIMP-1表达的调控》文中认为目的探讨PPAR-γ经其配体吡咯列酮(pioglitazone,PGZ)激活后,对胆管癌细胞侵袭相关基因MMP-7、TIMP-1表达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肝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PGZ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PT-PCR了解QBC939细胞中MMP-7、TIMP-1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GZ对MMP-7、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提示在12h干预点、浓度(540μmol/L)时,PGZ的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P>0.05)。PT-PCR证实QBC939细胞中存在MMP-7、TIMP-1 mRNA水平的表达,前者的表达水平高于后者;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GZ能分别下调和上调MMP-7 mRNA、TIMP-1 mRNA的表达,但后者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PPAR-γ经其配体PGZ激活后能调控QBC939细胞的MMP-7、TIMP-1表达,从而可能改变其体外侵袭力。
二、人胆囊上皮细胞炎症的PPAR-γ配体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胆囊上皮细胞炎症的PPAR-γ配体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引发肥胖症的缓解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肥胖症现状 |
1.2 肥胖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2.1 肠道菌群与肥胖症 |
1.2.2 膳食与肠道菌群 |
1.2.3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肥胖症的缓解作用 |
1.2.4 炎症与肠道菌群 |
1.3 重塑肠道菌群对肥胖症的影响 |
1.3.1 益生菌与益生元 |
1.3.2 发酵食品 |
1.3.3 膳食植物 |
1.3.4 粪菌移植 |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立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脂饮食对小鼠能量代谢和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2 实验动物饲料 |
2.2.3 实验动物 |
2.2.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实验设计 |
2.3.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2.3.3 生化指标测定 |
2.3.4 .基础代谢率测定 |
2.3.5 组织RNA提取与基因表达量分析 |
2.3.6 肠道微生物提取与测序分析 |
2.3.7 肠道内容物中 SCFA 提取与检测 |
2.3.8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高脂饮食引起肥胖并破坏了血糖稳态 |
2.4.2 高脂饮食对能量消耗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2.4.3 高脂饮食和低脂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2.4.4 高脂饮食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进程中的干预作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3 实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株活化与灌胃剂制备 |
3.3.2 动物实验设计 |
3.3.3 生化指标测定 |
3.3.4 基础代谢率测定 |
3.3.5 酶联免疫法检测激素表达 |
3.3.6 肠道微生物提取与测序分析 |
3.3.7 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提取与检测 |
3.3.8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青春双歧杆菌干预对高脂饮食小鼠体重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2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基础代谢率的影响 |
3.4.3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激素的影响 |
3.4.4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4.5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春双歧杆菌对肥胖症干预作用的机制探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组织RNA提取与基因表达量分析 |
4.3.2 酶联免疫法检测蛋白表达 |
4.3.3 胆汁酸提取与检测 |
4.3.4 肠道菌群功能预测 |
4.3.5 细菌基因组测序、组装与基因注释 |
4.3.6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
4.4.2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
4.4.3 肠道菌群的功能预测 |
4.4.4 青春双歧杆菌对回肠胆汁酸组成的影响 |
4.4.5 青春双歧杆菌基因组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春双歧杆菌17_3及其它益生菌对肥胖小鼠的缓解作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2.3 实验动物 |
5.3 实验方法 |
5.3.1 菌株活化与灌胃剂制备 |
5.3.2 动物实验设计 |
5.3.3 生化指标测定 |
5.3.4 肠道微生物提取与测序分析 |
5.3.5 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提取与检测 |
5.3.6 统计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青春双歧杆菌17_3 及其它益生菌对肥胖小鼠体重的影响 |
5.4.2 青春双歧杆菌17_3 及其它益生菌对肥胖小鼠生化指标和组织重量的影响 |
5.4.3 青春双歧杆菌17_3 及其它益生菌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5.4.4 青春双歧杆菌17_3 及其它益生菌对肥胖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异常调节的胆汁酸-肠道菌代谢轴对肥胖易感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业词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胆汁酸的合成及转运 |
1.1.2 胆汁酸受体 |
1.1.3 胆汁酸合成调控 |
1.1.4 FXR对代谢的调控作用 |
1.1.5 TGR5 对代谢的调控作用 |
1.1.6 针对胆汁酸受体或相关的药物 |
1.1.7 胆汁酸与肠道菌的相互作用 |
1.1.8 肥胖减肥手术与胆汁酸的变化 |
1.1.9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肥胖人群血清胆汁酸谱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胆汁酸标准品 |
2.2.3 实验用试剂 |
2.2.4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血胆汁酸的测定 |
2.3.3 数据处理 |
2.3.4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HO与UHO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临床指标的分析 |
2.4.2 血清胆汁酸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异常调控的胆汁酸-肠道菌在易感性肥胖中的作用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仪器与设备 |
3.2.2 材料与试剂 |
3.2.3 动物实验 |
3.2.4 细胞实验 |
3.2.5 菌群干预实验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实验1 |
3.3.2 动物实验2 |
3.3.3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3.3.4 胆汁酸的测定 |
3.3.5 实时定量PCR |
3.3.6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
3.3.7 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 |
3.3.8 酶联免疫 |
3.3.9 宏基因测序 |
3.3.10 细胞培养 |
3.3.11 Clostridium scindens培养与鉴定 |
3.3.12 统计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高脂饮食肥胖易感及肥胖抵抗小鼠的表型差异 |
3.4.2 胆汁酸谱的变化 |
3.4.3 粪便中胆汁酸的动态变化 |
3.4.4 异常调节的胆汁酸与肠道菌的联系 |
3.4.5 HF-OP小鼠回肠GLP-1 表达及棕色脂肪组织能量消耗减少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UDCA增加non-12-OH胆汁酸水平并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 |
4.1 引言 |
4.2 研究材料 |
4.2.1 仪器及设备 |
4.2.2 材料及试剂 |
4.2.3 实验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动物实验方法 |
4.3.2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4.3.3 血清胆汁酸检测 |
4.3.4 实时定量PCR |
4.3.5 蛋白印迹实验 |
4.3.6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UDCA改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相关代谢紊乱 |
4.4.2 UDCA显着升高了小鼠体内non-12-OH胆汁酸水平比例 |
4.4.3 UDCA增强胆汁酸替代合成途径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3)家族遗传性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脂质代谢遗传与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脂代谢基因在家族遗传性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组织中表达的变化 |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和实验标本来源 |
1.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1.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1.1.4 实验方法 |
1.1.5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1.2.2 血清脂代谢相关指标 |
1.2.3 HCGD调节肝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 |
1.2.4 肝组织 SREBP2、ERɑ、ERβ、 PPARγ、NPC1L1 m RNA 表达与血清 TBA的相关性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探寻家族遗传性胆囊胆固醇结石致病基因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家系调查内容和范围 |
2.1.3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4 实验方法 |
2.1.5 软件及数据库 |
2.2 实验结果 |
2.2.1 HCGD家系的系谱分析 |
2.2.2 全外显子测序结果 |
2.2.3 GO和 KEGG功能富集分析CGD患者突变基因 |
2.2.4 变异检测结果筛选 |
2.2.5 候选突变基因功能预测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茵陈蒿汤配方颗粒通过调节肝脂代谢核受体基因防治小鼠 CGD 的机制研究 |
3.1 实验对象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药物 |
3.1.4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1.5 实验方法 |
3.1.6 统计学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一般情况 |
3.2.2 YCHD对胆固醇结石小鼠体重的作用 |
3.2.3 成石情况 |
3.2.4 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观察 |
3.2.5 YCHD 改善 CGD 小鼠胆汁脂质水平 |
3.2.6 YCHD 改善 CGD 小鼠血清脂质和肝代谢水平 |
3.2.7 YCHD对小鼠肝组织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 表达变化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家族遗传性胆固醇结石遗传学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激活PPARγ抑制胆固醇结石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5)胆囊胆固醇沉着症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 |
绪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胆固醇沉着症胆囊上皮细胞中脂滴成因的研究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吡格列酮降低胆囊上皮细胞内沉着脂滴的相关机制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Endolap技术治疗胆固醇息肉的临床研究 |
3.1 前言 |
3.2 患者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3.6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TLR4信号通路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写 |
绪论 |
研究背景 |
课题设计 |
课题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人胆囊组织中TLR4与COX-2的表达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LR4靶向siRNA体外抑制胆囊癌细胞及对COX-2的影响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靶向TLR4-siRNA对体内胆囊癌裸鼠移植瘤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Toll样受体与肿瘤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中介素1-53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组织PPAR-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论文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PPARγ配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及炎症因子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吡格列酮在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9)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技术路线 |
三、实验步骤 |
第一部分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
第二部分 TGF-β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发病中的作用 |
第三部分 姜黄治疗原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探索 |
结果 |
第一部分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和鉴定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GF-β1信号传导通路在PBC发病中的作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姜黄预防和减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展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人胆囊上皮细胞炎症的PPAR-γ配体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引发肥胖症的缓解作用与机制研究[D]. 王伯韬. 江南大学, 2021(01)
- [2]异常调节的胆汁酸-肠道菌代谢轴对肥胖易感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魏美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家族遗传性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脂质代谢遗传与基础研究[D]. 李春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4]激活PPARγ抑制胆固醇结石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机制探讨[D]. 王刚. 南京医科大学, 2016(04)
- [5]胆囊胆固醇沉着症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干预研究[D]. 王晶敏. 东南大学, 2015(06)
- [6]TLR4信号通路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 彭欢. 第二军医大学, 2011(10)
- [7]中介素1-53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组织PPAR-γ的影响[D]. 刘妮. 山西医科大学, 2010(02)
- [8]PPARγ配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D]. 刘颖. 重庆医科大学, 2008(01)
- [9]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探索[D]. 刘斌.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7)
- [10]PPAR-γ配体对胆管癌细胞侵袭相关基因MMP-7、TIMP-1表达的调控[J]. 程南生,李敏,熊先泽,吴良洪,林圯昕. 四川医学,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