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范式与教育共同体(论文文献综述)
黄晶晶[1](2022)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的出场、结构及拓新》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范式是学科开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育的"专业基体"。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维度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情势及其时空转向。继而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美好生活的当代语境,研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时代使命,并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何以具有世界胸怀、家国情怀、人性关怀。发现新研究范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正在形成,总括其基本要义、本质所指、内容结构,并提出分级分类科学共同体、完善学科话语体系、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真正确立这一研究范式,助力学科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钱民辉,陈婷丽[2](2021)在《民族教育理论范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建构》文中研究说明民族教育理论范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与外在的使命联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成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逻辑体系,民族教育理论范式则贯穿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逻辑起点、演变动力和服务主体。这一内生逻辑是民族教育理论范式回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切入点。民族教育理论范式所存在的"初学步""稳迈步""大踏步"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回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基础、民族话语演进与个体话语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民族话语、个体话语建构回应并呈现了中华民族"一体"与"多元"的核心关系,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从基础性共识走向整合性共识,民族话语从自动化共情走向联通式共情,个体话语从自觉与自为走向共觉与共为。
张亚文,王龙洋,覃路文,袁新国,刘诗卉,陈晨[3](2021)在《对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历史认识与思考——基于库恩范式理论的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学者对体育概念的争论,实质上是体育学术环境、学术思维变化在不同阶段的真实写照。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方法,基于库恩的范式理论对我国的体育概念研究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在体育学学术研究领域中,出现过两个主要的研究范式:"教育范式"与"科学范式",我国体育概念的研究整体上受这两种范式的影响与制约。根据库恩的科学共同体与范式转移学说,我国体育概念的研究应形成一定的学术共同体,因为它能使通过范式转换得以解决的问题的数量和精确度达到最高限度;另外,随着我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很有可能突破"教育范式"与"科学范式"的限制,逐步走向学科关联或跨学科研究范式,平衡教育与科学研究造成的生物—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学术生态,同时也是体育概念研究范式转变的契机。
张羽,刘惠琴,石中英[4](2021)在《指向教育实践改进的系统范式——主流教育研究范式的危机与重构》文中认为高质量的教育研究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当代主流教育研究范式主要有三种:实证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这三种范式面临两大危机:研究无法系统指导实践改进、主流范式缺少中国本土文化的贡献,限制了教育研究价值的实现。本文提出"指向实践改进的系统范式",以解决主流教育研究范式的危机。系统范式的本体论基础包括教育实践的统一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复杂动态性;认识论主张包括具身性、情境性和整体性;方法路径包括驻校教育研究模式、"学术—实践共同体"的建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材料等,并提出"实践改进性"的学术评价标准。系统范式的实践面临诸多挑战,要求对教育实践系统与教育研究的关系进行顶层设计、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创新学术评价标准。
黄晶晶[5](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价值考辨》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价值,需在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维度进行考辨。本体论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以符号概括、研究模型、经典范例为价值内涵,旨在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形式化话语表达、理论基底、具体题解;认识论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经历了培养"政治人""社会人""自由人"的价值主题,分别以社会哲学研究范式、人学研究范式、时空观研究范式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特定时代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论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以优化科学共同体、丰富学科话语体系、发展学科基础理论为价值诉求,浇筑思想政治教育之"魂"、深植思想政治教育之"根"、强健思想政治教育之"躯"。
彭雪梅[6](2021)在《建国七十年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及发展趋向 ——以“人教版”为线索》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乃课堂教学之依据,然现阶段高中体育教科书使用率不高甚至很低,这需要我们反思其编写范式是否存在问题。遂本文以库恩“范式”的3个维度(科学共同体、理念、方法)贯穿全文,探究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转换特征、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向,为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与启示。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4套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进行历史考察发现: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经历了“3次转换”,其编写范式在科学共同体上呈现出人教社专业编辑、专家教授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三结合”队伍特点;编写理念上呈现出“知识本位”向“育人本位”逐步推进的特点;方法上呈现出“单一”到“多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专家、教师及学生得出: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面临“两大现状”和“六大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教”与“学”的需求,编写范式出现危机。“两大现状”为师生使用率低和师生满意度低;“六大问题”为:作用与价值尚未显现;内容对学生吸引力低;内容较难且讲解浅泛,多数学生难以掌握;时代适应性差,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实际操作性不强;编写人员结构不合理。最后依据现存问题并结合以往的编写范式提出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发展趋向为:(1)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应规范编写人员领域,编写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科学共同体应为从事高中体育教育研究、教学的人员及管理人员等;同时应优化科学共同体的人员结构,缩小专家教授的比例,加大一线教师的比例,同一教学内容的编写应专家教授与一线优秀教师合作完成;此外还需优化科学共同体的地区分布,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应服务于全国各地的学校,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情况,各地专家教授、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共同组成共同体,有利于更好地把控各地教育教学实际情况。(2)理念上,凸显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作用与价值;增强教科书内容的趣味性和创新性;体现时代性,注重学生学习需求的实现;准确掌握学生实际水平,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不相符的情况;关注基层教育的实际情况,增强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实用性;落实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实行制度,注重体育教科书作用与价值的具体实现。(3)在内容编排上应注重知识结构的“螺旋式”上升,且应详细具体,便于理解;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不仅要文字与图表相结合,还应以便捷的方式加入视频教程;在考核评定方法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考评标准;学习评价方法上应具有多元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自评、他评和互评相结合等;学练方法上更具指导性和科学性,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扶莎[7](2021)在《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促进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框架下进行。本文根据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文化范式理论,对以广西为代表的民族地区的两所民族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实践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价值取向、认知内容、方法体系、育人环境出发,发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建构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实践强化路径,以期对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开展提供思路及实践案例。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与思路及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及文献综述。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文化范式理论为依据,总结得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具有的文化共生的价值取向、多元文化的认知内容、文化育人的方法体系、文化关照的育人环境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调查设计与实施。通过对样本选取与概况分析,进行调查问卷及访谈观察的设计与实施,从问卷信效度、被调查者主体特征及主成分因子、人口特征与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相关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文化基本认知状况分析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第四部分为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建构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本框架,从价值取向、认知内容、方法体系、校园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存在文化共生价值取向明显但文化自信稍显不足、认知内容多元呈现但文化内容趋于浅表、课堂教学贯穿但专业程度不足、实践活动量多但广度深度欠缺、家校合作形成但社会参与不足、文化育人环境显现但文化环境设置不妥的现实状况,分析得出建构意识浅薄、师资力量配备欠缺、教育教学方式有待提升和校园环境营造不够充分的因素影响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建构。第五部分为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建构路径。针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以文化范式理论为指引,分别从文化特质、文化认同、文化认知、文化融合、文化育人、文化场域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将彰显文化特质、转变文化认知、促进文化融合、延伸文化场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建构路径。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通过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构建路径应用好,进而实现文化范式价值取向的全面认同、多元文化生活图景的深刻描述、文化育人的方法体系的有效整合、校园文化景观生产的空间重构等目标,全面推进我国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优化,是新形势下我国民族教育的研究应有之义与根本价值探寻的展望。
张玉龙[8](2021)在《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即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人们思想所带来的多元、多变、多样可谓是前所未有,社会思想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亦连绵不绝。那么,大数据时代究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从而实现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大数据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方法、技术、工具以及思维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大数据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论文从强烈的问题意识出发,围绕着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力图聚焦“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重大变化”这一突出问题,探索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图景与方向。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全面梳理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相应的述评,凝练地概括了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提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旨在阐明大数据时代教育与大数据之间的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是一种交叉研究,涉及多方面的理论。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外,大数据、教育大数据以及科技哲学中的范式理论都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该章系统梳理了大数据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从数据科学、数据技术、数据价值、认识论方法论、时代等维度对大数据的内涵进行了多维解读,阐述了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类型、基本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该章引入了库恩的范式理论以及吉姆·格雷提出的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认为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将成为观测自然的“仪表盘”和观察人类社会自身行为的“显微镜”,也将给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带来根本性变革。第二章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及其所带来的范式创新。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首先需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这一核心概念。对大数据的理解不能停留在一般概念上,需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独特“秉性”。一是从大数据的视角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的契合点,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把握大数据运用和研究的特殊性。在分析相关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发展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的特征。认为大数据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大数据以其可操作性方式解决了思想情感量化问题。深入分析了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量化的内在机制,认为对思想情感的量化主要是通过对人的行为以及语言符号的量化间接实现的。第三章主要对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加以重新审视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融入使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大数据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催生了新主体的出现,一方面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同时,大数据深刻地改变了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话语方式。教育对象通过数据画像可以对自身有更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但克服大数据对教育对象所造成的“信息茧房”又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重要问题。第四章旨在探讨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内容为王”,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食粮”,没有好的内容,相应的教育活动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本章分析了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要性和可能性,归纳了大数据的来源,梳理了大数据创新教育内容的主要途径,并提供了若干大数据创新发展教育内容建设的案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教育内容不仅能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且能够“以数据取信于人”,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使得教育内容向着更优、更精、更符合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第五章进一步透视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本章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大数据对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与改进。大数据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原则,为方法创新增添了复杂性原则、客观关联原则和可视化原则方法。大数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认识方法更为精准、实施方法更加以数据驱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更加“让数据说话”。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复杂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复杂性思维、复杂性方法、复杂性工具。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思维方式,学习新的方法,掌握复杂性工具。大数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大数据力求实现对人的思想情感的量化和精准化把握,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事实”的把握能力,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复杂的。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努力实现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在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王哲[9](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样态及存在状态,是对其外在形象的描述与内在根据的揭示,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形态研究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有着重要而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根据,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学科基础性、前提性问题的再认与反思,是一个学科“自我发现”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既是对学科基础理论中一个重要但被遮蔽领域的探索与开拓,同时该问题也具有元理论性质,涉及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起源等问题的反思和批判,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和深化产生影响。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这一核心问题,论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概念及其研究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和遵循。基于词源学方法对中西方语境下“形态”一词基本含义的考察,可知形态不仅是关于对象外在样态的描绘,而且是内部结构与存在状态的表征,是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借鉴、归纳既有其他学科形态学理论,可知形态学是对对象形态进行系统性、学理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于特定视角进行分析性结构考察与综合性历史考察是形态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形态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基本含义特别是社会形态理论为研究范例,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提供了借鉴,即善于把握对象内核本质、分析功能要素与结构表征、注重发展性过程性研究,把握好具体与抽象、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概念界定,并引入视域概念,明确研究者的视域与研究对象的形态呈现具有内在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具有多维性、层次性、关联性等特征,同时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本质、模式等概念既相互关联而又彼此区分。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与研究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研究的出场语境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研究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理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该方法内含从具体到抽象的前提规定,从一个简单的抽象规定性出发,在历史与逻辑的互释生成中使对象“在思维的行程中具体地再现”。基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理路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具有过程和维度的双重契合性。这一逻辑理路的具体展开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架构,包括研究思路与叙述思路两个层面,是对论文结构与体系安排的主张与澄明。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依据在于划定研究边界、体现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和要素方面。第三章,结构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指在特定社会结构中具体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上来分解研究和系统解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形态包括渗透在其他社会要素或活动中的潜隐形态以及以相对独立面貌呈现的显形态;后者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可分为要素构成、运作实现、内核本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观的现象层面,主要包括人的要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物的要素——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第二层次是要素间相互关联作用即运行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时空场域(主要指具体的微观空间),目标依据、过程环节等方面;第三层次是深层的内在核心,主张基于社会关系与秩序的建构和维系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这三个层次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可划分为构件形态、运作形态、内核形态三种形态。构件形态可从主导性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划分;运作形态基于具体的空间环境、不同的目标导向、实现的方式依托、整体的过程环节等角度来区分;本质形态则依据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形态。第四章,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指在宏观历史过程中作为人类社会一般文化现象意义上把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从本体存在的角度考察其产生发展、过程状态与演进规律。通常来说,阶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场域,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是主张统治阶级利益与诉求、维系阶级统治的一种思想上层建筑。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视域看,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有其消亡的时刻;与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建构和维系方式,与阶级社会相适应的阶级形态也只是其宏大过程中的一种形式,由此生发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非阶级形态的逻辑推论,主要包括原始社会原发-形成中形态与共产主义社会自觉-本真两大形态,这二者是从存在论角度对阶级形态何以可能与终极走向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在人类社会整体视域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完整序列呈现出一定的演进规律,主要表现为边界扩展、聚合统一、否定回归等;从更为深层的角度讲,这些规律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熔铸于并伴随人类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解放历程,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充分彰显和集中体现。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问题归依与价值旨趣。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研究的落脚点与目的所在。就理论本身而言,对该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等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实现“思维抽象”向“思维具体”的第一次跃升;从现实指向来看,在“思维具体”的基础上从理论回归现实,对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加以考量是思维行程的第二次跃升。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方位及特征,当下我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处于一种过渡形态,对这种过渡形态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意味着扬弃,意味着继承、批判与发展,在描述现状、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探寻改进方向、谋划策略与方式,从而探索尝试构建出精准思政、日常思政、嵌入-融合思政、“非常态”思政等符合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
刘坤[10](2020)在《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文中指出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国际工程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不断迭代创新,新工科成为在内涵意义上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最前沿和新方向。系统深入推进新工科教育,是一项需要协同历史与当代、国际与国内、教育内外部等诸般关系的复杂治理课题。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着眼于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立足于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现状和关键问题,将现代治理理论引入新工科教育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等,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等量化研究方法,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立体式对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考察,深刻剖析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价值结构,对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与标准。基于质性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宏中观理论建构、量化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案例考察分析,构建了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基本框架。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揭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基于扎根理论方法,自下而上地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混合动力模型,提出价值结构、治理主体、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等共同推动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是结构层面的边界安排,体系是其在功能上的集合和体现,二者最终通过治理模式发挥治理效能。2.明晰了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提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及其理论模型。提出新工科教育是工程教育的“新范式”,其内涵、内容比名字和时间更重要,解答理论困惑。明确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是一个意义系统,是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元问题,其价值内核是“与未来合作”。在此基础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终极目标、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外部的互动关系。3.划定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构建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为破解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实践难题,明确了包括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社会力量(企业)等在内的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构成,明确了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4.提出了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标准,明确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独特的治理特征和国际地位。以全球内涵意义上实质等效的“新工科运动”为背景,提出价值理念、培养模式、治理机制和治理效能等划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四维度标准。基于此,系统界定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界定为世界新工科教育治理四大体系之一。5.提取了新工科教育“教”与“学”两侧的关键治理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建构了信息增益IG、对称不确定性SU、信息增益比GR、卡方独立性检验、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系列模型,提取到以家国情怀为引领的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要素和以道德伦理立基的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框架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并呈现为“三五四二”框架。以上研究,从理论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为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建构提供了基本向度和理论框架;从实践上为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找到了基本支撑点和实施路径。
二、教育范式与教育共同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范式与教育共同体(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的出场、结构及拓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学术热点考辨 |
1.本体之维:在学术辨析中考察研究范式本质 |
2.认识之维:在正反向合中探寻科学研究范式 |
3.价值之维:在协同交互中整合研究范式价值 |
4.实践之维:在知行合一中探寻研究范式转换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的出场及结构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的出场语境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的本质要义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的内在构成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
1.分级分类科学共同体 |
2.完善学科话语体系 |
3.强化基础理论研究 |
(2)民族教育理论范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生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于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发展脉络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逻辑起点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演变动力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服务主体 |
二、内隐结构:民族教育理论范式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 |
(一)民族教育理论范式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 |
(二)民族教育理论范式重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话语 |
(三)民族教育理论范式激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个体话语 |
三、本土升华:从多元一体走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建构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从基础性共识走向整合性共识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话语从自动化共情走向联通式共情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个体话语从自觉与自为走向共觉与共为 |
结语 |
(3)对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历史认识与思考——基于库恩范式理论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库恩的范式理论阐述 |
1.1 科学共同体 |
1.2 研究范式的转移 |
2 范式理论与体育学术研究 |
3 “研究范式”制约体育的概念研究 |
3.1 “教育范式”对体育概念研究的制约 |
3.2 “科学范式”对体育概念研究的制约 |
4 对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思考 |
4.1 体育概念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构成 |
4.2 体育概念研究的范式转换 |
5 结语 |
(4)指向教育实践改进的系统范式——主流教育研究范式的危机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主流教育研究范式概述 |
(一)实证主义范式 |
(二)解释主义范式 |
(三)批判理论范式 |
二、三种主流教育研究范式的危机与已有回应 |
(一)三种主流教育研究范式的危机 |
1.教育研究无法系统指导实践改进 |
2.主流范式缺乏中国本土文化的根基 |
(二)对教育研究范式危机的回应 |
三、系统范式:指向实践改进的教育研究范式 |
(一)系统范式的建构 |
1.系统范式下教育研究的本体论基础 |
(1)统一性: |
(2)开放性: |
(3)自主性: |
(4)复杂动态性: |
2.系统范式下教育研究的认识论主张 |
(1) 具身性: |
(2) 情境性: |
(3) 整体性: |
3.系统范式的教育研究目的 |
4.系统范式的研究方法路径 |
(1)驻校研究模式: |
(2)学术—实践共同体: |
(3)综合研究方法: |
(4)系统的研究资料: |
(5)以“实践改进性”为学术评价标准: |
(二)系统范式对危机的回应 |
四、结语 |
(5)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价值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价值内涵 |
(一)符号概括:形式化话语表达 |
(二)研究模型:提供理论基底 |
(三)经典范例:提供具体题解 |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价值主题 |
(一)“政治人”时期:社会哲学研究范式 |
(二)“社会人”时期:人学研究范式 |
(三)“自由人”时期:时空观研究范式 |
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价值使命 |
(一)优化科学共同体,浇筑思想政治教育之“魂” |
(二)发展学科基础理论,深植思想政治教育之“根” |
(三)丰富学科话语体系,强健思想政治教育之“躯” |
(6)建国七十年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及发展趋向 ——以“人教版”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对教科书建设与改革的高度重视 |
1.1.2 教科书的作用与价值 |
1.1.3 现阶段高中体育教科书的使用情况 |
1.1.4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研究尚未涉及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与教材 |
2.1.2 教科书与教师教学用书 |
2.1.3 编写范式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演变研究 |
2.2.2 体育教科书内容研究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研究 |
2.2.4 体育教科书使用情况研究 |
2.2.5 研究评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文本分析法 |
3.2.5 德尔菲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范式理论概述 |
4.1.1 范式理论产生的背景 |
4.1.2 范式理论内容梳理 |
4.1.3 “范式”维度的确立 |
4.2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历史考察 |
4.2.1 “统编教材”阶段(1949年-1985年) |
4.2.2 “一纲多本”阶段(1986年-1999年) |
4.2.3 “体育与健康”阶段(2000年至今) |
4.3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特征 |
4.3.1 第一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总结(1997年) |
4.3.2 第二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2001年) |
4.3.3 第三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2004年) |
4.3.4 第四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2019年) |
4.3.5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特征 |
4.4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危机 |
4.4.1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师生使用率低 |
4.4.2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师生满意度低 |
4.4.3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作用与价值尚未显现 |
4.4.4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内容对学生吸引力低 |
4.4.5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内容较难且讲解浅泛,多数学生难以掌握 |
4.4.6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时代适应差,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
4.4.7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实际操作性不强 |
4.4.8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人员结构不合理 |
4.5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发展趋向 |
4.5.1 科学共同体 |
4.5.2 理念 |
4.5.3 方法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特征 |
5.1.2 师生从不使用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原因 |
5.1.3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危机 |
5.2 建议 |
5.2.1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建议 |
5.2.2 其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使用情况与满意度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使用情况与满意度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五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六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发展趋向专家评判表(第一轮) |
附录七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发展趋向专家评判表(第二轮) |
附录八 问卷效度调查表 |
附录九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 |
致谢 |
(7)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 |
2.文化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
3.文化范式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遵循的理论取向和实践范式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观察法 |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二、相关概念、理论与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1.民族地区 |
2.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
3.文化范式 |
4.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 |
2.国内研究 |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理论阐释 |
1.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2.文化范式理论 |
(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基本结构 |
1.文化共生的价值取向 |
2.多元文化的认知内容 |
3.文化育人的方法体系 |
4.文化观照的育人环境 |
三、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样本概况 |
1.样本选取 |
2.样本概述 |
(二)调查设计 |
1.调查问卷的设计 |
2.访谈提纲的设计 |
(三)调查实施 |
1.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访谈与观察的实施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1.问卷信效度分析 |
2.被调查者的人口特征分析 |
3.人口特征与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
4.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因子分析法 |
5.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文化基本认知状况分析 |
四、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建构现状及影响因素 |
(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建构现状分析 |
1.文化范式的价值取向分析 |
2.文化范式的认知内容分析 |
3.文化范式的方法体系分析 |
4.文化范式的校园环境分析 |
(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1.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建构意识相对淡薄 |
2.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建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
3.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建构教学方式有待提升 |
4.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化范式建设环境营造力度不足 |
五、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建构路径 |
(一)彰显文化特质,认同文化范式的价值取向 |
1.共生发展,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
2.多元一体,培育中华文化认同 |
(二)转变文化认知,描述多元文化的生活图景 |
1.传承文化基因,归源民族学生的家庭生活图景 |
2.聚焦合力效应,丰富民族学生的社会生活图景 |
(三)促进文化融合,整合文化育人的方法体系 |
1.加快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课程体系 |
2.持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教学方法 |
3.精心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师资队伍 |
4.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资金投入 |
(四)延伸文化场域,重构校园文化的景观生产 |
1.社会资源拓展,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整合氛围 |
2.校园环境辐射,打造民族学生校园生活图景底色 |
3.校内校外联动,联合开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范式渠道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调查问卷 |
附录 2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文献调研的方法及整体状况 |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涵义的研究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研究 |
(四)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研究 |
(五)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内容研究 |
(六)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方法创新研究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教育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 |
一、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 |
(一)数据的含义 |
(二)大数据概念的提出 |
(三)对大数据的多维解读 |
(四)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
二、教育大数据 |
(一)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 |
(二)教育大数据的类型 |
(三)教育大数据的基本功能 |
(四)教育大数据面临的问题 |
三、范式理论 |
(一)范式概念的内涵 |
(二)范式的表现形式 |
(三)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及其特征 |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 |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 |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发展形式 |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理解 |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主要类型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的重要特征 |
(一)体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
(二)大数据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
(三)大数据提升了对人的思想进行量化分析的能力 |
四、大数据对人的思想量化分析的内在机制 |
(一)通过测量人的行为来分析人的思想 |
(二)通过语言来分析人的思想 |
第三章 大数据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审视与反思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对象 |
(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的新主体 |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新主体的萌发 |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新的主体类型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新主体基本功能是数据治理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的教育对象 |
(一)大数据深刻影响着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 |
(二)大数据深刻影响着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 |
(三)大数据通过数据画像提升了对自身的认知 |
(四)“信息茧房”对教育对象的束缚 |
第四章 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涵义及其特征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守正与创新 |
二、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一)用数据说话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
(二)大数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特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来源 |
(一)已有大数据研究成果 |
(二)搜索引擎大数据 |
(三)专业大数据平台 |
(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数据库 |
(五)专业在线调查平台 |
(六)教育者自己进行大数据挖掘 |
四、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途径 |
(一)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成方式 |
(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空间 |
(三)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准性 |
(四)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话语表达 |
(五)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视化表达 |
五、大数据对内容创新的案例分析及借鉴 |
(一)大数据生成的《纸牌屋》 |
(二)“编年系地”创造的叙事新图景 |
(三)对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规划的大数据分析 |
第五章 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及层次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结构 |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一般原则 |
(一)复杂性原则 |
(二)关联性原则 |
(三)可视化原则 |
三、精准化的认识方法 |
(一)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涵 |
(二)大数据极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能力 |
(三)大数据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方法 |
(四)大数据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
四、数据驱动的实施方法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驱动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深互动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推动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协动 |
五、“让数据说话”的评价方法 |
(一)大数据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依据的客观性 |
(二)大数据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依据的多样性 |
(三)大数据增创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形态和形态学 |
(一)形态概念内涵及辨析 |
(二)形态学理论及方法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形态 |
(一)马克思主义形态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基本含义 |
(二)研究范例: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形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及其研究 |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 |
(三)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与研究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理路 |
(一)“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的基本规定 |
(二)“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适用性 |
(三)“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中的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架构 |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凝结为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为逻辑起点的依据 |
第三章 结构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定位与潜隐形态 |
(一)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定位 |
(二)渗透在其他社会要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潜隐形态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与构件形态 |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构成 |
(二)基于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构件形态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运行与运作形态 |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行和实现 |
(二)贯穿于整体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运作形态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内核形态 |
(一)始基于社会关系和秩序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
(二)反映本质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核形态 |
第四章 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
一、阶级社会基本场域与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 |
(一)阶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时空场域 |
(二)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的历史呈现 |
二、人类历史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逻辑论证 |
(一)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的前提追问与时空扩展 |
(二)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推论 |
(三)共产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推论 |
(四)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完整序列 |
三、人类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演进规律 |
(一)边界扩展、否定回归与聚合统一 |
(二)熔铸于人类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解放历程中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问题归依与价值旨趣 |
一、理论反思:形态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
(一)形态研究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重要理论工具 |
(二)形态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的再认识 |
(三)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回归和跃升 |
二、现实观照: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定位 |
(一)当代中国发展的时空方位和特征 |
(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形态 |
三、形态研究视域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守正创新 |
(一)发展现状、问题及原因 |
(二)改进方略、原则及路径 |
(三)新形态的探索、尝试与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大变局中的全球工程教育新态势与新挑战 |
1.1.2 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阶段与新工科教育发展坐标 |
1.1.3 新工科教育治理命题的提出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 |
2.1.2 新工科教育概念的再厘定 |
2.1.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概念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 |
2.2.3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
2.2.4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外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2 国内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3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理论框架建构 |
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理论框架建构的方法与样本 |
3.1.1 样本选取 |
3.1.2 资料收集 |
3.1.3 资料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
3.2.1 新工科教育治理开放式编码及范畴化 |
3.2.2 新工科教育治理轴心编码形成的主范畴及副范畴 |
3.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核心类属的确定与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
3.2.4 信效度检验 |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基本框架建构 |
3.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
3.3.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
3.3.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类型特征 |
3.3.4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
4.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概念与内涵 |
4.1.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内涵 |
4.1.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意义 |
4.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要素解析 |
4.2.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 |
4.2.2 学科专业的新结构 |
4.2.3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4.2.4 教育教学的新质量 |
4.2.5 分类发展的新体系 |
4.3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模型与互动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
5.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策逻辑 |
5.1.1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主导地位 |
5.1.2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知识逻辑 |
5.2.1 高校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基本主体地位 |
5.2.2 高校的类型层次划分及其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 |
5.3.1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 |
5.3.2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4 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的基本构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案例分析 |
6.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案例分析的整体设计 |
6.1.1 研究的基本假设 |
6.1.2 实证案例的选取 |
6.1.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
6.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特征选择方法与模型构建 |
6.2.1 信息增益IG特征选择模型 |
6.2.2 对称不确定性SU特征选择模型 |
6.2.3 信息增益比GR特征选择模型 |
6.2.4 卡方独立性检验特征选择模型 |
6.2.5 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模型 |
6.3 问卷实施过程与信效度检验 |
6.3.1 问卷调查实施与分析过程 |
6.3.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
6.4 问卷数据分析讨论与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特征选择 |
6.4.1 样本数据基本信息分析 |
6.4.2 新工科教育治理总体认知情况分析 |
6.4.3 新工科教育治理宏观成效分析 |
6.4.4 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
6.4.5 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政策建议 |
7.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全球坐标与中国情境 |
7.1.1 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类型特征划分的维度与标准 |
7.1.2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 |
7.1.3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场域情境 |
7.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框架性建构 |
7.2.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优化维度 |
7.2.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制度架构 |
7.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治理规范 |
7.2.4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差异化梯度式推进 |
7.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中的多重关系调适机制 |
7.3.1 构建政府与高校的“互信互律”关系调适机制 |
7.3.2 构建政府与社会的“共建共治”关系调适机制 |
7.3.3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互通双赢”关系调适机制 |
7.4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与路径选择 |
7.4.1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功能定位 |
7.4.2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教育范式与教育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的出场、结构及拓新[J]. 黄晶晶.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2(02)
- [2]民族教育理论范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建构[J]. 钱民辉,陈婷丽. 贵州民族研究, 2021(05)
- [3]对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历史认识与思考——基于库恩范式理论的解读[J]. 张亚文,王龙洋,覃路文,袁新国,刘诗卉,陈晨. 福建体育科技, 2021(05)
- [4]指向教育实践改进的系统范式——主流教育研究范式的危机与重构[J]. 张羽,刘惠琴,石中英.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1(04)
- [5]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价值考辨[J]. 黄晶晶.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04)
- [6]建国七十年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及发展趋向 ——以“人教版”为线索[D]. 彭雪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研究[D]. 扶莎.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8]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张玉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D]. 王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D]. 刘坤. 天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