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8种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一、胃癌患者8种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崔丹丹[1](2021)在《血清CA125对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血清CA125对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联合CEA、CA199、CA242和AFP检测的诊断价值,为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的数据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手术的病人,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收集188例。根据是否发生腹膜转移将患者分为胃癌腹膜转移癌组和无腹膜转移癌组。其中胃癌腹膜转移癌组患者38例,无腹膜转移癌组患者150例。收集患者入院后第二天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其它临床病理资料。对比胃癌腹膜转移癌组患者和无腹膜转移癌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并运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差异检验。应用卡方检验分析并探讨临床病理学资料及术前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胃癌腹膜转移的相关性。对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胃癌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对胃癌腹膜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1.本研究中胃癌腹膜转移癌组患者术前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明显高于无腹膜转移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及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方式、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血清CA125、CA199、CA242、CEA、AFP、腹水在胃癌腹膜转移癌组与无腹膜转移癌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水(OR值=8.880,P值=0.001)及CA125(OR值=16.063,P值=0.003)为胃癌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3.对影响血清CA125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腹膜转移的程度及有无腹水对CA125水平有影响(P>0.05),而年龄、性别对CA125水平无显着关性(P>0.05)。4.术前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腹水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125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964),AFP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最低(AUC=0.496)。所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高于任何单一的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血清CA125联合腹水对胃癌腹膜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977)。结论:1.本研究中胃癌腹膜转移癌组患者术前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无腹膜转移癌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血清CA125水平有助于预测胃癌腹膜转移,同时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可提高对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3.CA125及腹水是胃癌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预测胃癌腹膜转移的效能。

肖立[2](2021)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联合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水平在胃癌临床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清CEA、血清CA199、血清CA125和血清CA724水平的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在胃癌临床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并有完整术后病理报告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它们分为早期胃癌组及进展期胃癌组,其中早期胃癌58例,进展期胃癌195例,Ⅰ期74例、Ⅱ期62例、Ⅲ期117例。检测早期胃癌组和进展期胃癌组术前NLR、血清CEA、血清CA199、血清CA125和血清CA724水平,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PSM)均衡组间协变量后进行比较分析,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进展期胃癌的阈值并绘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列线图来评价单独及联合指标检测对术前胃癌的分期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3例在我院治疗且术后病理报告确诊为胃癌的患者。对经PSM匹配前后的进展期胃癌组NLR、血清CEA、血清CA199、血清CA125和血清CA724水平与早期胃癌组进行比较,进展期胃癌组均高于早期胃癌组(P<0.05);对于TNM分期而言,pTNM分期越高,血清CEA、血清CA199,血清CA125和血清CA724水平越高(P<0.05)。通过ROC曲线评估得到胃癌患者的NLR、血清CEA、血清CA199、血清CA125和血清CA724的阈值分别为2.255、2.645ng/ml、16.665 U/ml、6.95 U/ml 和 1.36 IU/ml。以及 NLR、血清 CEA、血清CA199、血清CA125、血清CA724和联合检测的准确性分别为60%、62%、59%、63%、64%和 73%;敏感度分别为 64.6%、62.1%、46.7%、70.3%、67.7%和 86.2%;特异度分别为 53.4%、60.3%、77.6%、50.0%、56.9%和 75.9%。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的C统计量为0.758。结论:术前NLR、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水平和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有密切联系,相比于各项分子标志物的单独检测联合检测在胃癌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敏感度方面均有所提高,且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杨鸣[3](2021)在《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巨大疾病负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一系列加强辅助用药管理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的通知出台。由于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定位不清,循证证据不足,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亟需精准的循证证据支撑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在中西医并重的政策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最普遍的现状,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药联合应用以“增效减毒”。然而对于“增效减毒”的本质仍需要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可能与欠缺方法学指导有关,亟待对相关方法学要点和框架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明确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定位,以艾迪注射液为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证据。在掌握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基础上,初步建立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和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在深入了解辅助用药、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检索国家药监局网站、药智网、米内网等数据库,梳理历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调研用于恶性肿瘤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辅助治疗肿瘤的10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以上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检索时间2020年12月。排除题目摘要明显不符合的研究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中国知网的检索题录为资料,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呈现;归纳受试人群病种、分期、中医证候、联合用药、对照和结局,以证据图谱展示,明确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中药艾迪注射液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根据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完整性。归纳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对生存率和肿瘤缓解、生活质量、恶性积液、放化疗副作用、免疫功能等结局进行分类综合。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概括性评价,系统收集了近10年PubMed收录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提炼其方法学要点,参考各国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指南和相关指导原则、国际临床试验质量与报告规范,结合当前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联合应用的临床实际现状,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框架和方法要点,提出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建议清单。结果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共发现30种曾经或当前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其中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包含10个品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自2000年后发表数量显着增加,发表高峰在2014-2016年。各品种纳入研究的关键词中均包含“化疗”,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显示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联合应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等病种,以及恶性积液、癌痛、癌性疲乏等肿瘤相关症状体征,文献报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效应。证据图谱共纳入366项RCT和48项系统评价,217项(59.3%)RCT的干预措施包含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艾迪注射液,118项(32.2%)RCT的研究疾病为肺癌(118,32.2%),其次是结直肠癌(39,10.7%)和胃癌(39,10.7%)。355 项(97.0%)RCT 和所有系统评价都评价的是中药注射剂的加载作用。结局证据图谱显示RCT使用较多的结局包括肿瘤近期疗效指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仅艾迪和华蟾素注射液分别有2项RCT在生存期相关的结局中报告了一致的获益。与医保规定相比,证据明显不足的有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吞咽困难、猪苓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与药品说明书相比,缺少相应证型临床证据的是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本研究共纳入了 52项艾迪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肺癌(20,38.5%)、肝癌(10,19.2%)和结直肠癌(7,13.5%)是研究最多的肿瘤类型。14项(26.9%)纳入的RCT受试者为中晚期肿瘤患者。除1项研究之外,其余纳入的系统评价均使用艾迪注射液作为放化疗的加载疗法应用,对比单纯标准治疗(放化疗),显示出对生存率、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明显获益。此外,联合疗法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然而,仅2项(3.8%)系统评价采用AMSTAR2工具评价的结果为低质量证据,其余为极低质量证据,没有研究完整报告了全部27项条目,9项(17.3%)英文发表的系统评价研究报告了 25-26项。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在概括性评价中纳入了近10年发表的20项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分别为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3,15%)、交叉试验(6,30%)、单臂试验(8,40%)等,涉及心血管疾病(7,35%)、传染性疾病(2,10%)和恶性肿瘤(2,10%)等。研究的草药包括多种草药来源(6,30%)和单一草药提取物(14,70%),联合应用药物为药物代谢酶底物、鸡尾酒药物或在临床实践中与草药干预同时使用的药物。许多研究选择药代动力学结局作为测量终点,而其他研究则使用药效学结局。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其他方法学要点包括:草药质量控制(9,45%),受试者体格检查(16,80%),受试者服用的药物、饮食摄入以及饮酒和吸烟习惯限制(18,90%)等。目前未发现中药注射剂-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借鉴现有研究证据、指南和质量评价与报告规范,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 4点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建议,比较了不同研究设计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优缺点,细化了研究人群特征和样本量计算方法,分别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与指示药物、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提供结局指标选择与测量的建议。最终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评价相关研究的质量评价建议和报告规范建议。结论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中药注射剂多与化疗联合应用,在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病种研究较多,对近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有较一致的改善作用。《医保目录》中的各品种循证证据、说明书适应症和医保规定之间存在一定证据缺口。艾迪注射液可能对肺癌和肝癌生存期有获益,对大部分肿瘤生活质量和放化疗副作用有改善作用。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限制了对艾迪注射液证据的解释和基于证据的应用。需要针对更有临床价值的原发性肝癌和肺癌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补充系统评价的原始研究证据。单臂前后对照研究和随机交叉试验是最常使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在未来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应增加对方法学细节的描述。本研究初步梳理完成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要点,提出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报告建议清单和质量评价建议清单,为未来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刘国珍[4](2021)在《血清糖类抗原72-4对恶性肿瘤诊断及筛查的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我国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逐年上升,2015年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占居民全因死亡的23.91%。因此,做好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糖类抗原72-4(CA72-4)首次被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种大分子量糖蛋白,可被两种单克隆抗体B72.3和CC49识别鉴定。既往研究报道CA72-4于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腺癌,例如乳腺癌、胃癌、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患者的外周血中高表达,而在非上皮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很难检测到。故CA72-4被作为公认的肿瘤标志物用于上皮肿瘤,特别是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随访。近年来也被很多体检中心列为常规肿瘤筛查项目。不过近期一些研究对CA72-4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提出质疑。已有文献证明7.2%的健康成年人血清CA72-4水平高于正常,且血清CA72-4升高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不佳。此外,血清CA72-4水平在消化性溃疡、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良性疾病中也常常升高。因此,有必要重新评估CA72-4在肿瘤诊断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方法】第一部分:血清CA72-4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筛查中的价值建立队列1,纳入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长征医院接受血清CA72-4检测、最终诊断明确、入院前未确诊恶性肿瘤且既往未接受过针对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血清CA72-4水平在良、恶性疾病间的差异,获取CA72-4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第二部分:血清CA72-4与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筛选长征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过血清CA72-4水平检测且CA72-4水平升高的住院患者构成队列2,对其中确诊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分析CA72-4水平与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A72-4评估恶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第三部分:血清CA72-4水平在良性疾病中的变化选择研究队列2中血清CA72-4水平升高且排除恶性肿瘤的患者,了解住院患者中CA72-4水平升高的常见原因,并分析血清CA72-4水平与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等良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建立队列3,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血清CA72-4检测、在基线期初步排除恶性肿瘤并自愿接受长期随访的住院患者,进行至少2年的随访,探讨随访CA72-4变化在恶性肿瘤筛查和诊断中的意义。【研究结果】1.血清CA72-4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筛查中的价值队列1最终纳入分析2173例接受血清CA72-4检测者,其中329例(15.1%)确诊恶性肿瘤。分别以说明书建议的临界值8.2 U/m L、最高四分位界值3.04 U/m L、ROC曲线下面积(AUC)获得的cut-off值2.955 U/m L为阈值,血清CA72-4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6.4%、92.6%;35.3%、77.0%和36.5%、76.2%。CA72-4联合AFP、CEA、CA19-9等其它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由0-29.5%提高至20.0-100%,可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2.血清CA72-4与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队列2纳入1807例血清CA72-4水平升高者,其中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425例,非肿瘤患者1382例。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72-4水平与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相关。血清CA72-4水平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低于腺癌患者(β=-57.296,P=0.035),血清CA72-4水平较高的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更差(β=-36.668,P=0.015),TNM分期更高(β=29.589,P<0.001)。3.血清CA72-4水平在良性疾病中的变化在队列1的1844例非肿瘤患者及队列2的1382例非肿瘤患者中,除胃肠道疾病外,慢性肾脏病和糖尿病是CA72-4升高的最常见的良性基础疾病。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队列1和队列2中,血清CA72-4水平均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呈正相关(队列1:β=0.009,P=0.041;队列2:β=0.029,P=0.036),而与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无关;在糖尿病患者中,血清CA72-4水平与空腹血糖、Hb Alc浓度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4.随访血清CA72-4变化对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队列3纳入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血清CA72-4检测、初步排除恶性肿瘤并自愿接受长期随访的住院患者376例(CA72-4升高者51例,CA72-4正常者325例)。基线期CA72-4升高组及正常组在2年随访期间恶性肿瘤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3.92%vs.4.92%,P=0.75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线期排除恶性肿瘤后,升高的血清CA72-4并不增加恶性肿瘤的风险(OR=1.268,95%CI:0.283-5.687);匹配年龄、性别后,基线期CA72-4升高同样不增加恶性肿瘤的风险(OR=1.137,95%CI:0.238-5.430)。第四部分:随访血清CA72-4变化对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结论】1.血清CA72-4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较低,常规用于肿瘤筛查价值有限。2.肿瘤患者血清CA72-4水平与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显着相关,CA72-4可用于恶性肿瘤的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3.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结缔组织病等良性疾病患者可出现血清CA72-4水平升高。4.对于CA72-4水平升高的患者,经初次相关检查排除了恶性肿瘤,2年随访期间发生肿瘤的机会较CA72-4水平正常者并无差异,对于非肿瘤患者是否需要长期监测血清CA72-4水平值得商榷。

童刚[5](2021)在《应用多种肿瘤标志联合诊断高原地区胃癌的效能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CEA、CA242、MG7AG、CA724、PG在西藏藏族人群中不同胃部疾病的表达情况,分析上述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了解上述肿瘤标志物与胃癌分期、发病部位等是否存在联系。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9年5月-2020年12月首次确诊为胃癌的患者117例设置为胃癌组;将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50例设为良性病变组;浅表性胃炎或体检正常胃黏膜者52例设为对照组。收集三组病人的血清标本及一般资料。待三组患者血清标本收集到达累积量时,在我院检验科经验资深的检验师指导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以下简称ELISA)根据试剂说明书操作步骤对标本进行检测,最后用450mm波长的酶标仪读数、记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单独检测时:CEA、CA242、MG7AG、CA724、PGI、PGII、PGR对胃癌诊断价值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704、0.697、0.820、0.695、0.636、0.735。2、联合检测时:CEA+CA724+CA242的曲线下面积为0.850,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0.94%、91.18%、80.37%;CEA+MG7AG+CA724的曲线下面积为0.838,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63%、76.47%、77.63%;CEA+CA724+CA242+PGR的曲线下面积为0.880,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63%、86.27%、82.19%;CEA+MG7AG+CA724+CA242的曲线下面积为0.852,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3.50%、83.33%、78.08%;CEA+MG7AG+CA724+CA242+PGR的曲线下面积为0.881,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3.76%、81.37%、82.65%。3、各标志物与胃癌TNM分期(以下简称分期)关联性分析:CEA、PGR与胃癌分期相关性(P>0.05);CA242与分期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0.283;MG7AG与分期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0.322;CA724与分期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0.525。4、各肿瘤标志物与分化等级、病理分化程度、KI67表达程度相关关系:CEA、CE242、MG7AG、CA724、PGR与分化等级的相关性P>0.05。5、各肿瘤标志物与发病部位的相关性:胃癌发病部位(胃窦、胃底、胃体、胃角)与CEA、CA242、MG7AG、PGR相关性P值>0.05,CA724与发病部位的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216。6、各肿瘤标志物与转移的相关性:PGR与转移相关性P值>0.05,CEA、CA242、MG7AG、CA724与转移相关性P值均<0.05,CEA、CA242、MG7AG相关系数分别为0.241、0.203、0.275,CA724相关系数为0.493。7、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在胃癌组、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之间比较P<0.017,胃癌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与对照组对比P<0.017。8、CA242、PGII、PGR表达水平在各分期之间对比P>0.05,CEA表达水平在各分期中比较时P=0.047,虽然小于0.05,但在两两比较中P>0.017。MG7AG、CA724、PGI水平在IV期与I期+II期对比中P<0.017。CA242、CA724、PGI、PGII、PGR在不同分期之间阳性比较P>0.05,IV期CEA阳性率与III期对比P<0.017,IV期MG7AG阳性率与I期+II期对比P<0.017。结论1、单独检测时CA724的AUC值及准确度最大,敏感性最强的是PGR,特异性最高的是MG7AG;2、在联合检测中CEA+MG7AG+CA724+CA242+PGR联合诊断价值最高,AUC值为0.881,但是CEA+CA724+CA242+PGR4项联合便可达0.880,较前者更经济;3、CEA及PGR与分期无相关性,CA724相关性最强,为显着正向中等强度相关,CA242、MG7AG均为显着正向弱相关;4、纳入研究的各标志物与分化程度、淋巴结受累、KI67表达程度无相关性。5、CA724表达水平与发病部位(胃窦、胃底、胃体、胃角)具有相关性,而CEA、CA242、MG7AG、PGR等无相关性;6、CA724与是否转移为显着正向中等强度相关,CEA、CA242、MG7AG均为显着正向弱相关,PGR无相关性。7、在胃癌组、良性病变组、对照组之间,纳入研究的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胃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8、CA242、PGII、PGR、CEA表达水平在各分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MG7AG、CA724、PGI水平在IV期高于I期+II期。CEA及MG7AG的阳性率在不同分期之间有统计学差异,CA242、CA724、PGI、PGII、PGR无差异。

徐士其[6](2021)在《TAP联合CA19-9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根据美国的调查研究,胰腺癌导致的患者死亡数在所有癌症中排位第四,无独有偶,中国近十年针对癌症的调查中,胰腺癌的死亡率增加了9%。由于胰腺属于腹膜后位器官,且在腹腔内的位置较深,症状在早期不典型,因此约有80%-8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展为晚期阶段。基于以上情况,胰腺癌早期诊断方法成为现代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型肿瘤标志物——肿瘤异常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TAP)在胰腺癌胰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诊断效能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评估与传统肿瘤标志物—CA19-9、CEA及CA125间联合诊断的优劣,为TAP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初步探讨TAP作为胰腺癌诊断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就诊的78例的胰腺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病理分为胰腺良性肿瘤组31人,胰腺导管腺癌组47人,患者性别、年龄不限,患者均于术前检测TAP、CA19-9、CEA、CA125等指标,如患者TAP>121μm2、CA19-9>27 U/ml、CEA>5ng/ml、CA125>35 U/ml为阳性,使用SPSS 26.0软件对纳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D)表示,经正态检验后,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TAP、CA19-9、CEA、CA125及CA199联合TAP、CA19-9联合CEA及CA19-9联合CA125诊断胰腺癌的效能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及计算曲线下面积,当P<0.05认为数据在统计学上具有差异。结果:1.TAP在胰腺癌及良性肿瘤间的组间差异:胰腺癌患者外周血TAP表达量(136.357±47.526μm2)显着高于胰腺良性肿瘤患者(105.388±34.992μm2),P=0.003。2.在胰腺癌诊断价值方面,(1)CA19-9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5.10%、87.10%、72.20%;(2)CEA灵敏度及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29.80%,96.80%、26.60%;(3)CA125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登指数为21.30%、96.80%、18.10%;(4)TA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70.20%、67.70%、37.90%。(5)CA19-9、CEA、CA125、TAP四种肿瘤标志物的AUC分别为0.857、0.775、0.702、0.706。3.在联合诊断效能方面,(1)CA19-9联合TAP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3.60%、67.70%、61.30%;(2)CA19-9联合CA125联合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5.10%、87.10%和72.20%。(3)CA19-9联合CEA的联合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9.40%、87.10%和76.50%。(4)CA19-9联合TAP、CA19-9联合CA125、CA19-9联合CEA的AUC为0.883、0.858、0.879。结论:与胰腺良性肿瘤患者相比,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AP表达量升高,在对胰腺癌的预测和诊断具有较好的潜力。此外,TAP联合CA19-9比TAP或CA19-9单独用于诊断胰腺癌,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

袁锡裕,李庆贤,罗萍,李丽华[7](2021)在《胃癌肿瘤标志物在术前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与根治性切除可能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与行根治性切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最终筛选入组136例。收集患者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链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的表达水平,采用的手术方式。观察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与根治性切除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胃癌发生部位胃癌根治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NM分期(tumor node metastasis classification)III期患者根治性切除率[13.3%(8/60)]低于I期[100%(27/27)]和II期[100%(49/49)](χ2=58.166、81.208,P<0.001),CEA(+)患者根治性切除率[47.8%(44/92)]低于CEA(-)患者[90.9%(40/44)](χ2=23.394,P<0.001),CA19-9(+)患者根治性切除率[47.7%(42/88)]低于CA19-9(-)患者[87.5%(42/48)](χ2=20.804,P<0.001),CA72-4(+)患者根治性切除率[54.3%(51/94)]低于CA72-4(-)患者[78.6%(33/42)](χ2=7.268,P=0.007);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包括TNM分期、CEA、CA19-9、CA72-4共4个变量,结果显示,TNM分期(OR=1.169,95%CI=0.925~1.634,P=0.001)、CEA(OR=1.067,95%CI=1.364~4.338,P=0.024)、CA19-9(OR=3.012,95%CI=1.679~6.317,P=0.007)、CA72-4(OR=5.364,95%CI=0.675~3.224,P=0.004)是根治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数目与根治性切除率呈负相关(r=-0.621,P<0.05);能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组的CEA、CA19-9、CA72-4表达水平分别75.36(3.76,198.20)μg/L 、152.76(34.81,241.09)kU/L、126.60(4.01,218.07) kU/L,不能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组的CEA、CA19-9、CA72-4表达水平分别173.65(120.78,254.87) μg/L、255.88(102.45,395.11) kU/L、201.71(79.15,325.92) kU/L,能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组的CEA、CA19-9、CA72-4表达水平均低于不能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0.672、8.945、9.862,P均<0.001);绘制ROC曲线后显示,CEA、CA19-9、CA72-4的AUC分别为0.627、0.714、0.768,CA72-4判定能否行根治性切除的最佳界值为87.62 kU/L,此时灵敏度为88.1%(74/84),特异度为90.4%(47/52)。结论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表达水平及表达数目与根治性切除可能性相关。

路文禹[8](2020)在《血清脂联素与miR-10b对胃癌诊断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联合检测血清脂联素、肿瘤标志物和miR-10b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研究血清脂联素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依据,评价上述指标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施研究例数156例,其中96例胃癌患者血清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血清6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脂联素的含量,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 CEA、CA199、CA125、CA724、CA242 的含量,应用 qRT-PCR 方法检测血清样本中miR-10b表达水平。统计分析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表示,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两组间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价筛选出血清脂联素、CEA、CA199、CA125、CA724、CA242、miR-10b联合诊断胃癌的应用价值。结果:1.胃癌组脂联素水平中位数为5.42 μ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脂联素水平中位数14.23 μ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胃癌组按照癌组织浸润深度,进一步分为早期胃癌组(癌组织限于胃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和进展期胃癌组(癌组织已侵入胃壁肌层、浆膜层)。早期胃癌组脂联素水平中位数为8.15μg/ml,进展期胃癌组脂联素水平中位数为4.56μ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胃癌pTNM分期患者脂联素结果是IA7.63(4.64,11.61)、IB8.15(418,9.94)、ⅡA4.08(1.71,10.09)、ⅡB7.32(1.92,35.96)、ⅢA4.20(2.55,6.20)ⅡⅠB4.60(2.63,8.94)、ⅢC3.54(2.14,9.25)、Ⅳ5.41(5.41,5.41);不同分期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然后又进一步把Ⅰ期Ⅱ期分为一组,Ⅲ期Ⅳ期分为一组,Ⅲ 期 Ⅳ 期组结果为 4.41(2.57,6.53),明显比Ⅰ期Ⅱ期组 7.06(4.02,11.01)低,p<0.05有统计意义。4.脂联素与miR-10b联合诊断早期胃癌ROC曲线下面积0.828,95%CI(0.817,0.951)敏感性65.5%,特异性94.9%;脂联素与miR-10b联合诊断进展期胃癌ROC曲线下面积0.884,95%CI(0.817,0.951),敏感性85.1%,特异性89.8%。两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都有诊断意义。5.脂联素与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比单独肿瘤标志物应用更具诊断意义。联合诊断时ROC曲线面积为0.908,95%CI(0.845,0.971)敏感度 88.1%、特异性 89.8%。其余顺序是 CEA(0.806)>CA199(0.738)>CA724(0.719)>CA125(0.708)>CA242(0.645)。结论:1.血清脂联素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含量下降,而且进展期胃癌比早期胃癌下降更明显。随病理分期加重,脂联素下降更显着。2.脂联素与miR-10b可联合进行胃癌诊断,具有潜在的胃癌诊断价值,脂联素与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125、CA242)联合诊断比单一肿瘤标志物更具有诊断意义。

孙会,祝丽晶,王正前[9](2020)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几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7例胃癌患者(A组)、5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B组)、50例胃黏膜正常健康体检者(C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并进行ROC分析。结果 A组的血清CEA、CA72-4、CA50、CA19-9、CA242表达水平均高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分期的进展,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72-4、CA50、CA19-9、CA242的阳性检出率呈增长趋势。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时,CA19-9的AUC最大,为0.777,CA72-4的检测敏感度最高,为77.7%;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性提高,尤其是CA50、CA72-4、CA19-9和CA242联合检测时,AUC为0.925,敏感度提高至78.7%。结论 CA50、CA72-4、CA19-9和CA242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胃癌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敏感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应用价值。

常毅刚[10](2020)在《胆囊癌的病例特征、早期诊断、治疗措施及预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1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胆囊癌患者预后列线图并进行验证;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考察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考察188例意外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现状。方法:(1)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在2012.1.1至2019.1.1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及山西省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治疗周期结束的患者进行电话方式的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结束事件为患者死亡或随访时间截止至2019.6.1,最后以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45例胆囊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的绘制使用R语言(The R Project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Vienna,Austria)的survival包及rms包实现,变量得分使用nomogram Ex包计算。列线图的准确性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及校正曲线判断。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的方法分别为Bootstrap法和验证集法,内部验证的重复取样次数为1000次。比较预后列线图与AJCC分期的预测能力。(2)资料来源为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胆囊癌、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患者250例。分别进行CA199、CEA、CA125、和CA242检测及病理学诊断。诊断结果包括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和胆囊癌。其中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112例,胆囊癌患者138例。考察各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3)具有手术记录,并有随访记录的患者为749例,统计患者的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LC或开腹)、围胆囊床切除术、肝IVb+V段+肝十二指肠韧带清扫术、扩大根治术、短路手术或姑息切除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等)。考察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生存期的影响。(4)选取2012.1.1至2019.1.1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及山西省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意外胆囊癌患者188例,分析并总结188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14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显示,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79岁、中/低分化程度、存在淋巴结转移、发生癌旁浸润和发生远处转移(P<0.05)等,危险度分别为1.237,1.551,2.969,1.957,1.492以及1.446。(2)内部验证的C-index为0.76(95%CI 0.74~0.78),术后5年DSS校正曲线提示在观察值与预测值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AJCC分期的C-index为0.70(95%CI 0.67~0.73),本列线图的预测能力优于AJCC分期,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3)验证集的中位DSS生存期为25.14个月,术后1、3、5年DSS相关生存率为71.0%、38.7%、30.5%。外部验证C-index为0.73(95%CI 0.68~0.78),以5年生存率为例,外部验证与训练集的一致性较好。(4)观察组与对照组CA199、CEA的阳性率差异提示存在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此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为CA242与CA125相比较的阳性率(P>0.05)。观察组CA199的阳性率显着高于对照组,CEA的阳性率显着低于对照组。(5)CA199用于胆囊癌诊断的灵敏度最高,可达到48.55%;CA199的特异度最高,可达到99.11%,同时其阳性预测值可达98.53%。(6)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CA242+CEA、CA199+CEA、CA199+CA125、CEA+CA125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242+CEA阳性率、CA199+CEA阳性率、CEA+CA125阳性率显着高于观察组,观察组CA199+CA125阳性率显着高于对照组。(7)两种肿瘤标志物同时用于胆囊癌诊断时,CA242+CA199、CA199+CA125的灵敏度可超过50%,分别为53.75%和51.72%。同时,CA199+CA125的特异度为76.3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也分别可达到63.83%和66.27%。(8)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CA242+CA199+CEA、CA199+CEA+CA125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242+CA199+CEA阳性率、CA199+CEA+CA125阳性率显着高于观察组。(9)三种肿瘤标志物同时用于胆囊癌的诊断时,CA242+CA199+CEA、CA199+CEA+CA12的灵敏度均超过了50%,达到59.49%和52.63%。但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均表现不良。(10)LC或剖腹进行的手术患者有221例,占所有手术患者的比例为29.51%,所占比例最大,而晚期胆囊癌患者进行的姑息切除术或短路手术以及PTCD手术则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7.61%、1.20%和14.69%。(11)对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胆囊切除术组、围胆囊床切除术组、肝S4b+S5段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清扫术组和扩大根治术组,四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性别、是否是意外胆囊癌、胆道合并症、TNM分期等方面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临床资料之间比较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12)生存期存在显着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肝S4b+S5段+肝十二指肠韧带清扫术和单纯胆囊切除术的预后显着优于围胆囊床切除术和扩大根治术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表现出了同样的趋势,单纯胆囊切除术和肝S4b+S5段+肝十二指肠韧带清扫术的预后显着优于围胆囊床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P<0.05)。(13)188例意外胆囊癌患者中,有181例有完整的预后生存时间记录,生存时间分布1.93~85.41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8.8月)。患者1年生存率为91.71%(166/181),3年生存率为54.70%(99/181),5年生存率为21.55%(39/181)。结论:(1)男性、年龄>79岁、中/低分化程度、发生淋巴结转移、癌旁浸润、发生远处转移等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基于影响胆囊肿瘤患者的7项预后因素建立预后列线图,具有准确、直观、个性化的预后患者术后生存率的优势。(2)CA199+CA125的灵敏度为诊断胆囊癌的最佳方法。(3)LC或剖腹进行的胆囊切除术所占比例最大,而晚期胆囊癌患者进行的姑息切除术或短路手术以及PTCD手术则所占比例较小。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资料在性别、意外胆囊癌、胆道合并症、TNM分期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治2和胆囊切除术的术后生存期和生存率显着优于根治1和根治3患者。(4)中老年女性患者意外性胆囊癌发病率较高,而且发病率胆囊癌的发病率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也呈上升趋势;(5)目前临床上建议行预防性胆囊切除的患者包括:胆囊单发结石直径超过3厘米及多发结石、先天性发育异常的胰胆管汇合、粘膜有钙化的胆囊炎以及直径在0.5-1.0cm之间的胆囊息肉(6)对于早期胆囊癌只要能够达到R0切除,单纯胆囊切除与根治性切除患者的预后生存期无明显差别。

二、胃癌患者8种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癌患者8种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CA125对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血清标志物CA125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1 血清CA125 的概述
        2.1.1 血清CA125 的含义
        2.1.2 血清CA125 的功能
        2.1.3 血清CA125 水平升高的机制
    2.2 血清CA125 水平在卵巢癌方面的研究
        2.2.1 早期诊断
        2.2.2 预测作用
        2.2.3 疗效评估
    2.3 血清CA125 水平在胃癌方面的研究
        2.3.1 早期诊断
        2.3.2 预测作用
        2.3.3 疗效评估
    2.4 血清CA125 水平在结直肠癌方面的研究
        2.4.1 早期诊断
        2.4.2 预测作用及疗效评估
    2.5 血清CA125 水平在腹膜恶性肿瘤的研究
        2.5.1 腹膜恶性间皮瘤
        2.5.2 原发性腹膜癌
        2.5.3 腹膜粘液性肿瘤
    2.6 总结及展望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数据资料
    3.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3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测定方法
    3.4 腹膜转移的分期及腹水的评估
    3.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比较
    4.2 胃癌腹膜转移与临床病理资料及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关系
    4.3 术前血清CA125 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4.4 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腹水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
第5章 讨论
    5.1 血清肿瘤标志物
    5.2 胃癌腹膜转移的机制
    5.3 血清CA125 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
    5.4 腹水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
    5.5 肿瘤标志物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的比较
    5.6 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
    5.7 不足及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联合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水平在胃癌临床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1.3 资料采集
    2.2 研究方法
        2.2.1 观察指标
        2.2.2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纳入病例分组情况
    3.2 早期及进展期两组胃癌患者的其余变量分析
    3.3 PSM匹配前后的各项分子标志物水平单独比较
    3.4 pTNM不同分期的分子标志物水平比较
    3.5 单独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
    3.6 联合检测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列线图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不同分化程度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对肿瘤复发的检测意义
    参考文献

(3)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1.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和发展
        2. 监管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3. 循证研究助力科学决策
        4. 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的肿瘤用药中药注射剂品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1. 前言
        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3.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
        4. 有望应用于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新方法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
    研究一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证据综合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研究3-1 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评价方法:对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的概括性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3-2 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初探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血清糖类抗原72-4对恶性肿瘤诊断及筛查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血清CA72-4 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筛查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患者基本情况
        二、血清CA72-4 水平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三、血清CA72-4 联合其它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肿瘤诊断的价值
    讨论
第二部分 血清CA72-4 与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患者基本情况
        二、血清CA72-4 水平升高患者分布情况
        三、血清CA72-4 水平升高的良、恶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四、血清CA72-4 水平与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讨论
第三部分 血清CA72-4 水平在良性疾病中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患者基本情况
        二、血清CA72-4 水平与良性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讨论
第四部分 随访血清CA72-4 变化对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队列3 入组时基本特征
        二、队列3 中CA72-4 升高与发生恶性肿瘤风险的关系
        三、匹配年龄、性别后CA72-4 升高与恶性肿瘤风险的关系
        四、随访期间血清CA72-4 水平的变化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清CA72-4 的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应用多种肿瘤标志联合诊断高原地区胃癌的效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1.2 排除标准及纳入标准
    1.3 收集数据及标本
    1.4 标本检测及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 胃癌患者一般情况
    2.2 肿标标志物与分期、转移、KI67、分化程度等相关性分析
    2.3 三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比较
    2.4 三组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
    2.5 在不同分期中各标志物表达水平比较
    2.6 在不同分期中各标志物阳性率比较
    2.7 CEA、CA242、MG7AG、CA724、PG单独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2.8 CEA、CA242、MG7AG、CA724、PGR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各病种内镜观及病理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对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中英文对照表
附件1:胃镜检查步骤
附件2:血清标本离心后检测
附件3:国际抗癌联盟(UICC)及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颁布的第8版胃癌TNM分期系统
致谢

(6)TAP联合CA19-9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异常糖链糖蛋白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血清脂联素与miR-10b对胃癌诊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脂联素来源
    2.2 脂联素结构
    2.3 脂联素受体
    2.4 脂联素与胃癌
    2.5 总结与展望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分组
        3.1.1 研究对象
        3.1.2 血清标本采集与处理
    3.2 实验主要仪器和试剂
        3.2.1 仪器
        3.2.2 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脂联素测定
        3.3.2 肿瘤标志物测定
        3.3.3 miR-10b测定
    3.4 技术路线
    3.5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96胃癌组与60例对照组的临床特征
    4.2 胃癌组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
    4.3 早期胃癌组与进展期胃癌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
    4.4 不同胃癌pTNM分期患者脂联素的组间比较
    4.5 miR-10b在不同胃癌分组中的结果
    4.6 脂联素与miR-10b不同胃癌分组中的结果
    4.7 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组中的变化
    4.8 脂联素与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胃癌组中的变化
    4.9 脂联素与肿瘤标志物在进展期胃癌组中的变化
    4.10 血清脂联素、miRNA-10b和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诊断胃癌数据
第5章 讨论
    5.1 脂联素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应用价值
    5.2 脂联素与miR-10b在胃癌诊断中的联合应用分析
    5.3 脂联素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胃癌诊断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学习经历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9)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标本采集
    1.4 肿瘤标志物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CEA、CA72-4、CA50、CA19-9和CA242水平的比较
    2.2 胃癌患者不同分期血清CEA、CA72-4、CA50、CA19-9和CA242阳性率的比较
    2.3 不同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分析
3 讨论

(10)胆囊癌的病例特征、早期诊断、治疗措施及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1 胆囊癌
        2 胆囊癌治疗研究
        3 胆囊癌诊断方法
        4 胆囊癌预后研究
    研究目的、方法
一、1145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及预后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纳入资料的临床病例情况
        1.2.2 训练集与验证集基线资料比较
        1.2.3 训练集患者的Cox预后结果
        1.2.4 预后列线图
        1.2.5 列线图预测准确性的外部验证
    1.3 讨论
        1.3.1 影响胆囊癌患者DSS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1.3.2 列线图进行胆囊癌患者预后预测
        1.3.3 列线图与TNM分期应用价值比较
        1.3.4 局限性
    1.4 小结
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2.2.2 两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2.2.3 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2.2.4 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2.2.5 肿瘤标志物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三、不同手术方式对胆囊癌预后的影响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手术治疗方式统计
        3.2.2 胆囊切除术与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3.2.3 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3.3 讨论
        3.3.1 胆囊癌患者的手术治疗
        3.3.2 不同手术方式临床资料差异分析
        3.3.3 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影响
        3.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3.4 小结
四、188例意外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
    4.1 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1.3 统计学方法
    4.2 结果
        4.2.1 患者基本资料
        4.2.2 患者临床表现
        4.2.3 意外胆囊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4.2.4 患者预后分析
        4.2.5 单纯胆囊切除与根治性切除
    4.3 讨论
        4.3.1 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和鉴别
        4.3.2 意外胆囊癌的手术治疗探讨
    4.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胆囊癌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胃癌患者8种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CA125对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D]. 崔丹丹. 吉林大学, 2021(01)
  • [2]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联合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水平在胃癌临床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D]. 肖立. 南昌大学, 2021(01)
  • [3]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D]. 杨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血清糖类抗原72-4对恶性肿瘤诊断及筛查的价值研究[D]. 刘国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5]应用多种肿瘤标志联合诊断高原地区胃癌的效能评估[D]. 童刚. 西藏大学, 2021(12)
  • [6]TAP联合CA19-9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D]. 徐士其.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7]胃癌肿瘤标志物在术前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与根治性切除可能性的相关性研究[J]. 袁锡裕,李庆贤,罗萍,李丽华. 中国综合临床, 2021(01)
  • [8]血清脂联素与miR-10b对胃癌诊断的临床研究[D]. 路文禹. 吉林大学, 2020(01)
  • [9]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J]. 孙会,祝丽晶,王正前. 中国当代医药, 2020(21)
  • [10]胆囊癌的病例特征、早期诊断、治疗措施及预后研究[D]. 常毅刚.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8种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