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收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徐乐怡[1](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黄玲燕[2](2020)在《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正处在空间重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工业用地布局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利用程度是否高效集约,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对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水平进行综合研究,为工业用地管理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针对发展转型时期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快,传统调查评价时效性不高、客观性可靠性难保障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杭绍甬经济带为研究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图兴趣点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并探索2005-2018年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然后从宏观尺度上分析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并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综合绩效水平,同时进一步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绩效水平的差异性。通过建立全面客观调查评价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方法,在研究区加以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遥感监测建设用地时空变化与POI动态反映利用类型信息的优势,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POI为主要数据源,提取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与退出的变化信息。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法,通过中文分词、词向量化和TF-IDF特征提取,充分挖掘公司名称信息,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文本分类模型,筛选出表现最优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模型用于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产业结构的预测与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2.8%,实现了不同类型工业用地的有效识别。同时,借助住宅小区、宾馆酒店、行政机构和公园广场等多种类型的POI,对工业用地退出后的更新类型进行追踪。研究初步建立了适合城市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体系,能够满足快速高效的工业用地调查与评价研究。(2)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扩张和产业结构分类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的格局:(1)工业用地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控制扩张阶段,2005-2009、2009-2014年分别新增工业用地16051.1公顷、26770.1公顷,2014-2018年下降至仅7040.4公顷。(2)2005-2018年,工业用地呈现显着的集聚发展,78.2%的新增工业用地落实在各类工业集聚区内。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2162.7公顷,居所有工业集聚区的首位。各省级工业集聚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差异较大,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余姚经济开发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位居前列。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的数量多、规模小,扩张规模较大的主要分布在萧山区、北仑区、镇海区和慈溪市等。(3)工业用地出让的产业结构方向在逐步改变,食品轻纺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的比例下降,现代制造业的比例上升。高新技术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普遍较高,是各城市的重点发展领域。(3)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类型识别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的格局:(1)工业用地退出持续推进,退出面积由2005-2009年的685.6公顷增加至2014-2018年的2851.9公顷。早期工业用地退出主要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主城区,如杭州的江干区、下城区、拱墅区和上城区,宁波的三江口沿岸,以及绍兴的越城区和柯桥区,随着“腾龙换鸟”措施和“三改一拆”行动在浙江省的推进,工业用地退出逐渐蔓延至下辖县(市)区的老城区。(2)2005-2018年,住宅用地凭借其短期收益高、资金回笼快等优势,成为工业用地退出后最主要的更新路径,比例达36.4%;其次转换为交通运输用地和商服用地,比例分别为12.8%和12.1%。公园与绿地及林地、河流等生态用地的比例较小,分别仅为3.6%和6.3%。(4)结合2005-2018年工业用地信息提取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宏观尺度探究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建设用地“节流减量”供应计划的实施和存量建设用地挖潜行动的开展,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得到了有力控制,杭州、宁波的工业用地比例在2014-2018年呈下降态势。(2)经济绩效分析结果表明,杭绍甬经济带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在2005-2014年显着增加,但在2014-2018年有所下降,其中绍兴在这一时期的下降幅度达32%,这是由于绍兴大力推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削减污染物、淘汰落后产能、搬迁集聚等整治提升措施,降低了产能、减少了产出。2005-2018年,杭州滨江区、上城区和江干区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增加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近年来杭州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视频安防等电子信息产业,这些行业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污染少、土地利用强度低,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3)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地区万元工业总产值用电量呈下降趋势,节能降耗成效良好。(5)构建工业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用地结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水平,并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的绩效水平差异,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工业用地利用状况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2018年,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参差不齐,一级综合绩效的工业用地比例较小,仅为13.3%,二级综合绩效水平的工业用地占28.5%,工业用地的绩效水平有待提高。(2)典型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发现,在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而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低。在省级工业集聚区中,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前进工业园、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和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最低。(3)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发现,电子信息业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表明这些行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和用地结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而造纸印刷业的绩效水平最低。(6)对比国际大都市,杭绍甬经济带的工业用地总量大、占比偏高,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多、小、散,工业用地绩效偏低、差异大,分行业绩效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实施工业用地减量化、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三个方面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徐浩[3](2020)在《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金融供给总量不足、融资方式单一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金融领域又存在着“脱实向虚”、“服务实体经济不足”等矛盾。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协同创新发展,发挥金融的产业支持效应,走产融结合的道路,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方式、金融支持效应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继而梳理和总结融资相关理论,进而运用产融结合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之间的作用机制及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机理与要素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分行业发展和融资方式现状基础上,结合武汉东湖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选取以直接融资为主要支持体系的美国为代表和以间接融资为主要支持体系的日本为代表进行研究,总结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揭示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问题;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从内源融资、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政府补贴等融资方式,实证分析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分行业发展的支持效应。整体效应的实证结果显示,内源融资方式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正向支持效应,敏感度最高,其他融资方式支持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分行业效应的实证结果显示,六大分行业的五种融资方式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具有较大的行业差异性,其中,内源融资对我国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影响为负,不同于其他行业。最后,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和分行业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对策建议。产业整体提升思路主要从政府、资本市场、金融机构等角度着手,包括完善政策性融资体系、做强商业银行主体功能、发挥股权融资支持作用、优化债劵融资补充功能、完善风投运行机制、创新担保方式和信用制度等内容;分行业提升思路主要是针对分行业的金融支持效应差异,提出应做强行业发展的主导融资方式,同时发挥多元化融资方式的支持效应,提供精细化的金融支持服务。
乔冰彬[4](2020)在《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区域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挑战、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背景下,大力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仅是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占领国际竞争新高地的必要举措。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成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路径。湖北省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中南腹地中心位置,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研究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路径,促进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仅能够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更是打造区域竞争高地、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落实“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文章以湖北省12家国家级高新区、16家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陆续对十堰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荆州市、仙桃市、武汉市、宜昌市、咸宁市、恩施州、随州市、襄阳市、孝感市等省域范围内近40个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近60家集群代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总结湖北省产业集群及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阶段性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湖北省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集”而不“群”、规模较小、同质化现象突出,集群层次较低、创新能力较弱、配套发展滞后等,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融通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先进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立足湖北省实际,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出发,就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资金、技术、创新、产业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新时期湖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安格[5](2020)在《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战略支点。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产业结构同化、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技术水平不高、资源利用效率欠佳等问题。探究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及其背后的影响机理,为转型升级中的开发区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对更好地推动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省和全国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和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的相关研究进展,发现有关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研究存在盲点,接着本文描述了武汉城市圈发展历程和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发展现状,确定以武汉城市圈47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本文研究对象。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研究以规模经济、产业集聚、增长极和经济增长等理论为基础,随后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分析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演化特征和动力源泉,主要结论包括:(1)静态分析方面,武汉城市圈2011-2016年47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的静态综合技术效率整体距离最佳生产前沿面仍然有一定距离,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纯技术效率促进综合技术效率改善,而规模效率偏低阻碍了综合技术效率进一步提高。综合技术效率的空间格局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高值区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中部和西部,在东部零星分布。综合技术效率分解后发现,纯技术效率的空间格局表现出由东向西过渡的趋势,规模效率分布较纯技术效率更发散与均衡。(2)动态分析方面,从整体层面看,在研究期间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改善了 0.6%,技术进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改进,并且综合技术效率下降拖累了技术进步发挥更大的正向作用。开发区综合技术效率改善首先源于纯技术效率改善,其次是规模效率提升。从区域层面看,不同地区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幅度和动力源泉存在异质性。从级别层面看,国家级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表现更优。本文再借助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开发区工业企业规模、政府干预、外向经济、科学技术对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均为正向;土地投入则表现为负向影响,反映出研究期间开发区可能存在土地粗放投入,有必要限制开发区盲目扩张以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文章的最后提出3点政策建议:第一,培育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学技术研发和转化。第二,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提升资源利用和规模效应。第三,分类制定优惠政策,保证因地制宜和区域协同。
张韵[6](2020)在《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演进,创新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大势所趋。各国竞相出台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完善创新政策制定,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整体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需要特别关注。对于区域的创新发展来说,高质量、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有利于规避创新政策失败风险,加快区域创新创业发展,形成区域创新优势,是中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以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创新政策研究文献的梳理、概括和抽象,同时结合区域创新实践,构建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理论;围绕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中的关键环节,形成以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以及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5项内容为重点的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基本分析框架。构建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有利于提升创新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对于形成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十分关键。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包括创新政策网络行动者选择、引入与激发,创新政策网络共同价值观的凝炼和培育,创新政策网络组织规则的明确与调适,以及创新政策网络利益冲突的妥善处理。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包括创新政策社群覆盖,创新政策专业网络覆盖,创新政策府际网络覆盖,创新政策生产者网络覆盖和创新政策议题网络覆盖。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强调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密度,创新政策网络中心的均衡,创新政策网络中凝聚子群力量约束和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协同性。高水平的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是制定有效区域创新政策的逻辑前提。区域创新政策情势感知与分析,包括对创新政策情势的准确感知,创新政策问题搜寻的高效率和对创新政策情势的科学分析。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认知与界定,应树立创新政策问题系统思维,对创新政策问题假设进行创造性综合,以及对创新政策问题本质的合理界定。区域创新政策问题阐述与精炼,强调创新政策利益诉求详述和对创新政策目标的权衡与取舍。区域创新政策问题分类与结构,包括区域创新政策重要问题,区域创新政策次要问题和区域创新政策低级问题。精心定制的区域创新政策,应聚焦区域创新优势,适应区域创新能力,化解区域创新问题,并兼顾边界条件约束,以进一步释放区域创新潜力,提升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聚焦区域创新优势,要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区域优势领域创新,强化区域创新集聚优势。应基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全面评估,调整区域创新政策内容重点;应着力解决组织薄弱、创新锁定、网络分割等特定的区域创新问题,兼顾边界条件约束,适应动态变化的区域技术和产业结构环境。高质量区域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是改善区域创新政策预期效果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强调区域创新资金的精准配给,创新金融资本结构合理化和区域创新资金的稳定投入。区域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包括高质量区域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以及创新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区域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要求建立区域创新技术支持体系和强化创新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良好的创新制度与机制设计,是区域创新政策执行的有力保障。区域创新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要求制定环境与健康标准,规制垄断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进创新信用制度建设。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机制构建,强调创建良性合作机制和完善互动学习机制。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包括创新成果产权激励,知识溢出补偿,创新金融激励,科技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股权、期权激励。此外,还应根据技术发展保持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胡馨元[7](2019)在《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园区是二战之后许多国家为发展经济和改善城市布局而开发建设的一种重要模式,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全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集中财力、物力和智力大力兴办工业园区,纷纷鼓励工业企业“进区入园”,以园区为载体,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作为湖南西部民族地区,在“十二五”期间,湘西州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实施项目带动、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湘西州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但发展缓慢。“十三五”时期是湘西州工业园区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在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战略背景下,园区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也存在更多挑战,对于湘西州来说,寻找一种适合的、有效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实现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以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为主题,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梳理、园区实地走访调研获取本文研究所需资料。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体叙述,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如何开展研究的思路以及创新之处。其次,通过界定工业园区及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概念,归纳其内涵及演变,分析传统粗放型、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型、产城融合型、创新型园区五种国内典型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类型及特征,梳理总结了产业集群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增长极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对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进行了现实考察,了解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演变,根据湘西州工业园区的特征及条件进行分类分析,通过确定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影响因素权重的实证分析,然后从政府机制、竞争机制、耦合机制分析了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作用机制,进而总结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存在的瓶颈问题,最后借鉴了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苏州工业园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对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启示。最后,植根于本文的理论基础,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科技创新、招商服务、绿色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优化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对策,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张海红[8](2019)在《知识转移视角下孵化网络多层超网络建模与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孵化活动蓬勃发展,各地区逐步形成具有资源链接、资源集聚、资源配置等多种功能的孵化网络。然而,孵化主体协同发展程度不高、知识资源转移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着孵化生态环境的改善优化。本文从知识转移视角提出厘清多层孵化网络协同演化内在机理的研究问题,通过构建多层超网络模型深入探讨了在孵企业网络、孵化器孵化服务网络、孵化器关联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孵化器区域性联盟网络不同层次的协同演化,并基于T孵化器超网络实证分析了整个孵化网络系统及各层次之间的协同演化。论文创新点主要如下:(1)针对在孵企业周期性进入退出导致在孵企业网络动态演化问题,构建包括在孵企业、知识点的双层超网络模型,提出孵化器隶属型分层知识网络生成算法,对在孵企业知识转移双边互惠条件下非线性知识创造机制和相似知识结构偏好连接机制进行多主体建模,利用最大连通子图尺寸与网络全局效率分析在孵企业网络鲁棒性。不同类型孵化器中在孵企业网络演化出差异性特征,节点度攻击、高知识量攻击、随机攻击、低知识量攻击对在孵企业网络损毁程度依次递减。(2)考虑孵化器多元知识服务模式对在孵企业知识增长的不同影响,构建包括孵化器、在孵企业、知识点的三层超网络模型,基于孵化器知识点有向连接拓扑结构与在孵企业知识需求渐进性特征,对孵化器知识转移服务、知识结网服务、知识组合服务的微观交互机制进行多主体建模,仿真模拟孵化器不同知识服务模式下在孵企业知识涌现规律。孵化器以追求在孵企业知识复合增长率为目标的最优知识服务决策依赖于知识结网服务与知识转移服务投入的比值。(3)针对不确定性网络环境下孵化器关联企业合作创新与独立创新的演化问题,构建孵化器关联企业合作网络动态演化、知识网络持续增长的双层动态知识超网络模型,对孵化器关联企业有限资源条件和孵化器不同参与程度下的知识创新过程进行多主体建模,借助电源技术专利数据检验模型合理性。网络密度、网络动态性、孵化器努力投入补贴等参数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了非线性影响。(4)针对孵化器联盟网络知识转移机会主义行为约束机制设计问题,构建孵化器联盟网络满足周期性边界条件的空间公共品博弈模型,基于孵化器知识共享与合作孵化行为演化动力对联合惩罚机制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孵化器策略空间分布特性和稳定状态下相图临界值曲线,以及公共品回报乘数、合作孵化乘数不同取值时孵化器联盟网络稳定状态。提高孵化器知识共享与合作孵化协同效应、建立惩罚价格低于阈值水平的联合惩罚机制能有效增强孵化器联盟网络稳定性。
崔莉莎[9](2019)在《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科技金融业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都分别强调了“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支撑,将其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带动发展的战略,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性国家”。这一系列的政策给科技型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好,同时也给作为科技型企业融资首要途径的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及挑战。在这种政策环境下,为更好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科技金融业务”作为一种创新金融模式应运而生。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学习国外“硅谷银行”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对国内科技金融业务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科技金融业务也逐渐发展起来。H银行是一家总部位于武汉的城市商业银行,本文以其科技金融业务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优秀经验、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为后面对其发展的具体分析奠定了基础。然后,从内部和外部因素着手,运用了SWOT分析方法,对其业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归纳。为了避免定性分析的模糊性,本文选取了熟悉科技金融业务的工作人员50人组成专家评分小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各因素的量化标准,并依据打分数据构建出判断矩阵,得出了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应充分利用外部机会,同时弥补内部弱点的结论,即:H银行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武汉科技金融公共平台以及毗邻东湖高新管委会的地理优势,同时积极弥补信贷规模小、客户筛选不够专业、产品创新不够、风险体系不够完备、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和地域依赖性强的内部劣势。为给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提供发展策略选择,本文根据SWOT分析结论,结合国内外经验以及H银行目前科技金融业务现状及问题,提出了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的六项对策选择:利用政策支持着力开展“投贷联动”;深化外部合作扩大信贷规模;建立分层营销机制;完善风险性防控体系;加强产品创新及服务质效提升;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该对策不仅对H银行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我国其他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开展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罗嘉玥[10](2019)在《中国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 ——以国内五大高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和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城市与高新区内部之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而高新区人才政策是规范高新区人才资源结构,促进产业和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为何有的高新区能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发展势头迅猛,有的高新区的人才吸引却始终乏力,是我国高新区平衡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分析高新区人才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成为优化高新区人才政策体系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高新区五个高新区的人才政策现状。本文在“理论—方法—实证—分析—总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价值和意义,界定了关键概念,并重点梳理国内外研究高新区人才政策的文献综述,包括人才政策的具体内容、地位、区域差异、机制和效能评估等的研究。其次,梳理和总结各高新区人才政策,从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政策制定的部门协同、政策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比较角度,对人才政策进行了文本分析,从而探寻高新区人才政策的规律性和特点。其次,基于高新区发展统计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的方式,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从区域竞争力、人才资源开发状况和人才环境改善状况三个方面对五个高新区的人才政策进行了效果评估。通过人才政策内容和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结合访谈和问卷数据,总结了人才政策在制定、执行和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国内高新区人才政策体系的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了本文的局限与不足以及后续研究方向。
二、税收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税收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
2.4 研究评述 |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
5.2.1 核密度分析 |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
5.2.3 数据来源 |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
6.1.1 理论假说 |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6.1.3 结果分析 |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
6.2.1 理论假说 |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
6.2.4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
7.1 研究设计 |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
7.5.2 反事实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
8.2.1 空间杜宾模型 |
8.2.2 变量说明 |
8.3 实证检验 |
8.3.1 整体回归结果 |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研究 |
1.3.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
1.3.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工业集聚区概况 |
2.2 基础数据介绍 |
2.2.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 |
2.2.2 地图兴趣点数据 |
2.2.3 工业普查数据 |
2.2.4 其他数据 |
3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研究 |
3.1 工业用地扩张及其产业结构识别 |
3.1.1 工业用地扩张监测 |
3.1.2 工业用地产业结构识别 |
3.2 工业用地退出及其更新类型识别 |
3.2.1 工业用地退出监测 |
3.2.2 工业用地更新类型识别 |
3.3 讨论与小结 |
4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
4.1 工业用地扩张格局 |
4.1.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
4.1.2 扩张规模特征 |
4.1.3 工业集聚区视角下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4 产业结构特征 |
4.2 工业用地退出及更新格局 |
4.2.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
4.2.2 退出规模特征 |
4.2.3 空间分布特征 |
4.2.4 更新路径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工业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
4.3.2 工业用地扩张结构特征 |
4.3.3 工业用地退出时空特征 |
4.3.4 工业用地退出后更新路径 |
5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
5.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概述 |
5.2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思路与数据介绍 |
5.2.2 四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3 指标现状值测算与理想值确定 |
5.2.4 数据标准化 |
5.2.5 指标权重确定 |
5.2.6 绩效评价模型确定 |
5.2.7 工业集聚区的绩效比较 |
5.2.8 分行业的绩效比较 |
5.3 四维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
5.3.1 经济指标测算结果 |
5.3.2 用地结构指标测算结果 |
5.3.3 社会指标测算结果 |
5.3.4 生态指标测算结果 |
5.4 地块尺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4.1 单一绩效结果分析 |
5.4.2 综合绩效结果分析 |
5.5 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 |
5.5.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
5.5.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
5.6 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 |
5.6.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
5.6.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
5.7 讨论与小结 |
5.7.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 |
5.7.2 地块尺度工业用地绩效现状 |
5.7.3 研究进展与不足 |
6 提升对策与建议 |
6.1 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6.1.1 工业用地总量大 |
6.1.2 工业集聚区多、散、小 |
6.1.3 工业用地亩均产出绩效偏低 |
6.1.4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差异大 |
6.1.5 分行业绩效不平衡 |
6.2 提升对策与建议 |
6.2.1 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 |
6.2.2 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 |
6.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
6.3 讨论与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 |
7.1.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 |
7.1.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 |
7.1.4 提升对策与建议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3)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金融支持文献综述 |
1.2.2 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
1.2.3 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内容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高新技术产业 |
2.1.2 融资方式 |
2.1.3 金融支持效应 |
2.2 融资方式相关理论 |
2.3 产融结合理论 |
2.3.1 金融与产业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
2.3.2 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机理与要素分析 |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融资方式现状:统计描述与主要问题 |
3.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3.1.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3.1.2 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分布 |
3.2 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分行业的融资方式分析 |
3.2.1 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方式分析 |
3.2.2 高新技术产业的分行业融资方式分析 |
3.3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武汉东湖高新区 |
3.3.1 融资结构不断完善 |
3.3.2 金融支持体系逐步健全 |
3.3.3 政府金融支持力度逐年加大 |
3.4 国外实践经验做法——以美日为例 |
3.4.1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体系 |
3.4.2 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体系 |
3.4.3 国外实践经验启示与借鉴 |
3.5 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内源融资依赖与多元化融资渠道不畅 |
3.5.2 间接融资主体功能不强 |
3.5.3 资本市场融资短板突出 |
3.5.4 风投资金有限 |
3.5.5 抵押和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 |
第4章 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效应:实证分析与效应评价 |
4.1 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效应的模型构建 |
4.1.1 模型的设定及思路 |
4.1.2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
4.1.3 样本选取及依据 |
4.1.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1.5 变量相关性分析 |
4.2 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效应实证分析 |
4.2.1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2 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3 稳健性检验 |
4.3 实证结论分析 |
4.3.1 实证结论 |
4.3.2 进一步的问题揭示 |
第5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对策建议 |
5.2.1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整体对策建议 |
5.2.2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分行业对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5 文献综述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
3.2 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 |
3.3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
3.4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模式 |
3.5 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
第4章 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及案例 |
4.1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
4.2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典型案例 |
第5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经验与启示 |
5.1 美国“硅谷”协同创新模式 |
5.2 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发展模式 |
5.3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创新模式 |
5.4 广东家电制造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 |
5.5 对湖北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启示 |
第6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 |
6.2 企业层面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研究 |
1.2.2 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2 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发展现状 |
2.1 武汉城市圈发展历程 |
2.2 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发展现状 |
3 理论基础 |
3.1 规模经济理论 |
3.2 产业集聚理论 |
3.3 增长极理论 |
3.4 经济增长理论 |
4 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静态和动态分析 |
4.1 模型介绍 |
4.1.1 DEA数据包络分析法 |
4.1.2 Malmquist指数法 |
4.2 投入和产出指标选取 |
4.3 数据来源和处理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静态分析 |
4.4.2 动态分析 |
5 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1 变量选择 |
5.2 模型检验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6 政策建议 |
6.1 培育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学技术研发和转化 |
6.2 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提升资源利用和规模效应 |
6.3 分类制定优惠政策,保证因地制宜和区域协同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基础理论与逻辑分析框架 |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
3 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环节的有效性 |
3.1 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 |
3.2 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 |
3.3 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环节的有效性 |
4.1 创新政策情势的感知与分析 |
4.2 创新政策问题的认知与界定 |
4.3 创新政策问题的阐述与精炼 |
4.4 创新政策问题的分类与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环节的有效性 |
5.1 内容定制关键之一,聚焦区域创新优势 |
5.2 内容定制关键之二,适应区域创新能力 |
5.3 内容定制关键之三,化解区域创新问题 |
5.4 内容定制关键之四,兼顾边界条件约束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环节的有效性 |
6.1 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的政策供给推动 |
6.2 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的政策供给推动 |
6.3 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的政策供给推动 |
6.4 本章小结 |
7 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环节的有效性 |
7.1 创新政策执行的制度保障: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 |
7.2 创新政策执行的机制保障: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 |
7.3 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保障: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 |
7.4 创新政策执行的弹性保障: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思路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工业园区的概念和分类 |
二、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内涵及演变 |
三、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类型及特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集群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比较优势理论 |
四、循环经济理论 |
五、创新理论 |
第三章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
一、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
二、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演变 |
第二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特征和条件解析 |
一、湘西州工业园区分类 |
二、综合优势类园区发展模式特征及条件 |
三、特色资源优势类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特征及条件 |
第三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
一、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二、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
三、各园区指标数据统计归类 |
四、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存在的瓶颈问题 |
一、科技投入强度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
二、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特色不明显 |
三、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
四、招商引资竞争激烈,园区企业融资困难 |
五、园区生产要素稀缺,综合实力弱 |
第五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作用机制 |
一、政府协调机制 |
二、竞争机制 |
三、耦合机制 |
第四章 国内几种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
一、园区概况 |
二、经验借鉴 |
第二节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
一、园区概况 |
二、经验借鉴 |
第三节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一、园区概况 |
二、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对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启示 |
一、注重集聚创新资源,建立特色产业格局 |
二、注重政策导向,坚持规划先行 |
三、整合资源配置,发挥特色优势 |
四、优化政务服务,完善服务体系 |
第五章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外部环境方面 |
一、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 |
二、政府主导,坚持合理科学的规划先行 |
第二节 内部环境方面 |
一、加速提升园区工业化水平,建立园区产业集群 |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
第三节 科技创新方面 |
一、推进多种形式创新,全面激发园区活力 |
二、优化创新要素配套环境,形成良好创新生态系统 |
第四节 招商服务方面 |
一、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提升工业园区软环境 |
二、坚持“三全招商理念”,构建立体化的招商格局 |
第五节 绿色发展方面 |
一、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注重生态循环发展 |
二、提高能源效率清洁生产,推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
结束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三、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8)知识转移视角下孵化网络多层超网络建模与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孵化活动参与主体蓬勃发展 |
1.1.2 孵化培育体系日趋完善 |
1.1.3 孵化网络功能不断凸显 |
1.1.4 科技知识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
1.2 研究问题 |
1.2.1 孵化网络典型实例 |
1.2.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 |
1.3.1 剖析孵化网络分层拓扑结构 |
1.3.2 阐明孵化网络协同演化机理 |
1.3.3 揭示孵化网络知识转移规律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企业孵化器研究 |
2.1.2 孵化网络演化研究 |
2.1.3 孵化网络分层知识转移研究 |
2.1.4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复杂网络理论 |
2.2.2 协同演化理论 |
2.2.3 知识转移理论 |
2.2.4 资源依赖理论 |
2.2.5 理论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孵企业知识转移的双层超网络建模与协同演化 |
3.1 问题背景与分析 |
3.2 在孵企业知识超网络模型构建 |
3.2.1 在孵企业知识超网络模型描述 |
3.2.2 在孵企业知识转移 |
3.2.3 在孵企业网络偏好连接 |
3.2.4 在孵企业进入与退出 |
3.3 在孵企业知识超网络演化评价 |
3.3.1 在孵企业知识评价 |
3.3.2 在孵企业网络评价 |
3.4 在孵企业知识超网络演化仿真分析 |
3.4.1 参数赋值依据 |
3.4.2 参数分析 |
3.4.3 在孵企业知识演化结果 |
3.4.4 在孵企业网络演化结果 |
3.5 在孵企业网络鲁棒性分析 |
3.5.1 在孵企业网络攻击策略 |
3.5.2 在孵企业网络损毁评价 |
3.5.3 在孵企业网络攻击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孵化器多元知识服务决策的三层超网络建模与协同演化 |
4.1 问题背景与分析 |
4.2 孵化器知识服务超网络模型构建 |
4.2.1 孵化器知识服务超网络模型描述 |
4.2.2 孵化器知识网络拓扑结构 |
4.2.3 孵化器与在孵企业知识转移 |
4.2.4 在孵企业网络结构 |
4.3 孵化器知识服务模式 |
4.3.1 孵化器知识转移服务 |
4.3.2 孵化器知识结网服务 |
4.3.3 孵化器知识组合服务 |
4.4 孵化器知识服务超网络演化仿真分析 |
4.4.1 参数赋值依据 |
4.4.2 孵化器知识服务绩效评价 |
4.4.3 孵化器知识转移服务分析 |
4.4.4 孵化器知识结网服务分析 |
4.4.5 孵化器知识组合服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孵化器关联企业协同创新的双层动态知识超网络建模与协同演化 |
5.1 问题背景与分析 |
5.2 孵化器关联企业动态知识超网络模型构建 |
5.2.1 动态知识超网络模型描述 |
5.2.2 独立创新与合作创新 |
5.2.3 知识转移发生规则 |
5.2.4 合作创新策略选择 |
5.3 孵化器关联企业不确定性网络环境 |
5.3.1 网络环境动态性描述 |
5.3.2 网络环境动态性测量 |
5.4 孵化器关联企业动态知识超网络演化仿真分析 |
5.4.1 协同创新绩效评价 |
5.4.2 参数赋值依据 |
5.4.3 知识增长过程分析 |
5.4.4 网络密度影响分析 |
5.4.5 协同创新策略对比 |
5.5 实证分析 |
5.5.1 实证数据来源 |
5.5.2 动态知识超网络描述 |
5.5.3 实证数据结果检验 |
5.5.4 协同创新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孵化器区域性联盟网络的联合惩罚机制建模与协同演化 |
6.1 问题背景与分析 |
6.2 孵化器联盟网络空间公共品博弈模型 |
6.2.1 模型基本假设 |
6.2.2 孵化器博弈模型构建 |
6.2.3 孵化器策略更新规则 |
6.2.4 孵化器策略统计指标 |
6.3 孵化器联盟网络演化仿真实验 |
6.3.1 无惩罚机制 |
6.3.2 联合惩罚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孵化网络层级结构关联的多层超网络建模与实证分析 |
7.1 孵化网络层级结构关联的超网络模型 |
7.1.1 孵化网络的超网络模型构建 |
7.1.2 孵化网络的层级结构联系 |
7.2 基于T孵化器的超网络实证分析 |
7.2.1 T孵化器超网络数据描述 |
7.2.2 T孵化器超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7.2.3 T孵化器超网络层级知识转移协同演化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实践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科技金融理论基础概述 |
第一节 科技金融及科技型企业内涵界定 |
一、科技金融 |
二、科技型企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金融创新理论 |
二、金融发展理论 |
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四、SWOT分析工具 |
第二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经验借鉴 |
一、国外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现状及运营模式 |
二、国外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国内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经验借鉴 |
一、国内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现状及运营模式 |
二、国内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经验借鉴 |
第三章 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现状 |
一、H银行基本情况 |
二、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开展现状 |
第二节 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机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二、机制建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产品研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四章 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SWOT分析 |
第一节 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二节 SWOT模型量化 |
一、权重确定 |
二、评分量化确定 |
三、调查问卷设计 |
四、量化结果 |
第三节 SWOT模型结论判断 |
一、SWOT矩阵的分类 |
二、矩阵结果 |
三、结论判断 |
第五章 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策略建议 |
第一节 利用政策支持着力开展“投贷联动” |
一、实现“我投我贷”的内部投贷联动对业务的强力驱动 |
二、实现“他投我贷”的外部投贷联动对业务的辅助驱动 |
第二节 深化外部合作扩大信贷规模 |
一、与政府建立“战略联盟” |
二、与投资机构建立“投贷联盟” |
三、与产业龙头建立“并购联盟” |
第三节 建立分层营销机制 |
一、对重点核心科技金融客户实行“一对一”营销 |
二、针对资本市场客户加强跟踪营销 |
三、针对股权投资基金客户加强专项营销 |
四、针对“场景化金融”客户加强批量营销 |
五、针对其他重点名单制客户突出强调精准营销 |
第四节 完善风险性防控体系 |
一、加强科技金融制度体系建设 |
二、完善科技金融管理机制 |
三、加强科技金融技术支撑 |
第五节 加强产品创新及服务质效提升 |
一、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
二、加强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
第六节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 ——以国内五大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价值和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6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人才政策纵向回顾研究 |
2.2 人才政策横向区域比较研究 |
2.3 人才政策效能评估研究 |
2.4 人才政策的问题和改善措施研究 |
2.5 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 |
2.6 文献述评 |
第3章 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 |
3.1 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高新区人才政策内容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2 高新区人才政策效果评估的理论基础 |
3.2 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的框架 |
3.2.1 高新区人才政策内容研究的框架 |
3.2.2 高新区人才政策效果研究的框架 |
第4章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内容比较 |
4.1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回顾 |
4.1.1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政策 |
4.1.2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政策 |
4.1.3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政策 |
4.1.4 苏州高新区人才政策 |
4.1.5 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政策 |
4.1.6 各高新区人才政策回顾小结 |
4.2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的政策工具和目标分布 |
4.3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制定的部门协同 |
4.4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的适用范围 |
4.5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特点比较 |
4.5.1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共同点 |
4.5.2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差异 |
4.5.3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特点小结 |
第5章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效果比较评估 |
5.1 人才政策在区域科技竞争力提升方面的贡献比较 |
5.1.1 模型构建 |
5.1.2 数据处理 |
5.1.3 人才政策对区域科技竞争力提升方面的贡献——总效应 |
5.1.4 各高新区人才政策对当地科技竞争力提升方面的贡献——区域效应 |
5.1.5 各高新区人才政策对当地科技竞争力提升方面的贡献对比 |
5.1.6 反事实检验 |
5.2 人才政策在促进人才资源开发状况方面的贡献比较 |
5.2.1 人才政策对人才数量的贡献比较 |
5.2.2 人才政策对人才经济效益的贡献比较 |
5.3 人才政策在人才环境改善方面的贡献比较 |
5.3.1 人才政策落实效果比较 |
5.3.2 人才政策目标达成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问题比较分析 |
6.1 人才政策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
6.1.1 人才政策内容维度趋同 |
6.1.2 人才政策内容侧重点趋同 |
6.2 人才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同点一:政策宣传贯彻均不够深入 |
6.2.2 相同点二:部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缺乏衔接 |
6.2.3 相同点三:资金投入过多易导致不良竞争 |
6.3 人才政策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人才政策内容方面的对策建议 |
7.2.2 人才政策执行方面的对策建议 |
7.2.3 人才政策评估方面的对策建议 |
第8章 评价与研究展望 |
8.1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
8.2 本文的局限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梳理 |
附录B 高新区人才吸引政策访谈提纲(政策制定者) |
附录C 高新区人才吸引政策访谈提纲(政策执行者) |
附录D 高新区人才吸引政策访谈提纲(政策受益者) |
附录E 高新区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税收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2]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D]. 黄玲燕. 浙江大学, 2020(01)
- [3]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研究[D]. 徐浩.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4]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D]. 乔冰彬. 长江大学, 2020(02)
- [5]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研究[D]. 安格.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D]. 张韵.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D]. 胡馨元. 吉首大学, 2019(03)
- [8]知识转移视角下孵化网络多层超网络建模与协同演化研究[D]. 张海红. 天津大学, 2019(01)
- [9]H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D]. 崔莉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10]中国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 ——以国内五大高新区为例[D]. 罗嘉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