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锦后旗国家级森林鼠害工程治理区治理对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赵梦蝶[1](2021)在《基于区域差异性多维框架下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文中指出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利益再分配机制,为解决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减贫增收双重目标提供了新思路。自上世纪末以来,一大批生态建设工程在内蒙古地区大力推展,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经济-文化的四维框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估模型,系统地评估2011-2019年间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的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并从时序角度、区域差异性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基于2019年各盟市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综合得分和维度得分,分析不同维度对综合的得分的影响,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依据盟市绩效得分划分等级,进一步探讨盟市间的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各盟市间的绩效综合得分具有明显差异性,包括时序角度静态截面界面上得分的差异及区域角度动态排名上的波动差异。2011-2019年间,除呼伦贝尔市和鄂尔多斯市以外,其它10个盟市的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综合得分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从绩效综合得分的排名情况来看,兴安盟、乌海市、阿拉善盟的排名一直处于倒数三位,其余盟市历年的排名变化仅有较小范围浮动,全区盟市排名整体情况稳定。四个维度的得分对各个盟市综合得分的贡献具有明显差异性,包头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的四个维度得分均为正向的,阿拉善盟和兴安盟的四个维度得分均为负向的,其余盟市的四个维度得分则有正有负;此外,单一维度的得分最高的盟市也不同。2019年各盟市的扶贫绩效从高到低划分为4个等级,从空间角度来看,12个盟市呈现显着的区域差异性,但东部和西部整体对比差异较小,说明东、西部发展相对均衡。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工作中现存问题,提出相关建议,重点关注绩效靠后盟市,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基于“三线一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化管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大规模性返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减贫绩效考核机制等。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补偿的减贫作用,为后续生态补偿机制扶贫政策的制定、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王鑫[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套地区的乌梁素海、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乌拉山、狼山和阿拉奔草原等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使河套地区成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以农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地区现代化建设,成为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河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河套地区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生态面貌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出具体要求,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不断完善,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迈进。本文以河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详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缺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不完善的政策制度是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得出了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对于其他地区的一般启示,认为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制度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这对深化区域生态史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也对当前我国进行生态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刘哲荣[3](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崔超[4](2016)在《《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世界文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而中国西部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民族的振兴。本论文是以西部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做出的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原文节选自盖山林,盖志义所着《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一书的第六章“现代启悟篇”,该书主要讲述西部各省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及取得的成就。该论文选取文本包含环境科学、林学、农学等多个学科,行文夹叙夹议,还有说明。笔者借助翻译学功能派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初步研究和探索该文本的翻译特点和翻译技巧,并试图通过目的论理论中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以及赖斯对文本功能的三类划分:即“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祈使功能”来解决生态文本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对于翻译中涉及的难点,即词汇,短句,长句,语篇,修辞做出如下处理:从文本信息功能出发,变通及归化词汇中具有的文化内涵;对短句的表达进行归化和显化处理;以语篇连贯原则为指导,处理长句句内逻辑和顺序,同时对语篇的处理则突出文本交际功能,以及在目的论原则指导下的修辞异化。通过翻译实践,笔者认为:汉语词汇译入英文时需要克服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努力达到两种语言内涵和表达的平衡,准确完成传递信息的交际任务。汉语中存在多学科术语近义词,英文译文中需要仔细分辨,不可“一言以蔽之”。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上具有差异,需要在英文译文中采用归化或显化方法,产生译入语接受的译文;汉语句内、句间和语篇逻辑需要在英译中增加语法、词汇和句序上的衔接;有时汉语中的语气需要在英文中以情态动词显化。汉语修辞手段本质上基于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想,需要在英译中有所取舍,即以传递信息为最主要目的,尽量保留修辞特征。
李可[5](2016)在《政府主导下的内蒙古荒漠化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荒漠化是制约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农牧民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从维护生态安全角度,还是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出发,对内蒙古草原的荒漠化进行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内蒙古的荒漠化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荒漠化地区多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已初步治理的区域生态系统尚不稳定,一些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状态,总体治理形势不容乐观。另外,草原、山林地及沙区滥开垦情况还比较突出,政府指导治理的政策和措施相对滞后,荒漠化治理市场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度也比较低。内蒙古在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发展与保护双赢的征途中,依然任重而道远。本文以政府主导下的内蒙古荒漠化治理为中心,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阐述了内蒙古荒漠化现状及治理成效,分析内蒙古荒漠化治理模式、体制机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然后结合鄂尔多斯地区荒漠化治理的范例提出其对内蒙古荒漠化治理的启示,列举了达拉特旗、杭锦旗在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治理的模式,最后对政府主导下的内蒙古荒漠化治理提出对策建议。
滕晓华[6](2015)在《巴彦淖尔市森林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巴彦淖尔市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主要森林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李夏子[7](2014)在《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早已成为国内外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大量的证据表明,气候暖干化趋势已经给自然植被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内蒙古草原作为我国的重要草原之一,属于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区和脆弱带,草场退化和草地生产力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探索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将有利于提高对草地资源潜力的认识,这对合理利用和开发草地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以内蒙古草原牧草生长发育状况为研究对象,利用81个气象站50年的气象资料、8个牧业气象站27年及24个生态站从2004年开始的牧草观测资料,采用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得到的初步结果为:(1)50年间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以气温升高趋势为主,降水量虽有减少趋势,但不十分明显。气候变暖比气候暖干化趋势强度大。气温在时间尺度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增加,牧草生长季增温幅度较小;降水量春季有微增态势,牧草生长旺季6~8月降水总量呈减少趋势且减少幅度较大。(2)气候变暖导致草甸草原牧草返青日期提前、枯黄期推迟、生长季延长;典型草原气候暖干化导致牧草返青、枯黄期提前,多数牧草生长季缩短;草甸草原羊草生长季延长,典型草原羊草生长季缩短。(3)不同类型草原牧草及同种牧草生长高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较大,草甸草原羊草生长高度与夏季、生长季平均气温之间为负相关关系,而典型草原羊草生长高度则与夏季、生长季降水量之间为正相关关系。(4)降水量偏少和气温升高导致蒸散量大是导致牧草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暖干化趋势加重的空间分布导致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牧草产量高低的分布格局;牧草产量形成关键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气温对牧草气候产量的影响基本呈正效应,气温升高1℃,牧草气候产量变化率分别在-82.8~51.9kg/hm2、-105.3~133.7kg/hm2之间变化,降水量增加1mm,草甸草原牧草气候产量变化率在-13.1~8.1kg/hm2之间变化,典型草原牧草气候产量变化率在4.6~20.8kg/hm2之间变化。(5)降水量是限制内蒙古草原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主导因素,地区差异较明显,牧草气候生产潜力总体分布是从西南到东北逐渐递增,草甸草原为4990~6175kg/(hm2·a),典型草原为4145~6070kg/(hm2·a),荒漠草原为3710~4975kg/(hm2·a);草原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的利用率较低,草甸草原尚有20%~60%、典型草原30%~70%、荒漠草原60%~80%的开发可能;回归方程显示,当气温升高1℃,降水量增加1mm时,牧草气候生产潜力草甸草原增加25.0~425kg/(hm2·a),典型草原降水量较少的地区减少10~55kg/(hm2·a),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增加10~20kg/(hm2·a),荒漠草原牧草气候生产潜力增加10~145kg/(hm2·a)。
赵岩[8](2013)在《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水土保持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区划又是水土保持规划等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但是,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全国性及大尺度区域水土保持区划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是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分区基础上,重点解决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划分的体系、方法和功能等问题。本文是在系统总结相关区划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自然地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特征,充分考虑区域水土保持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分区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了水土保持功能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数据上报系统获取数据,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统计分析(SPSS、MATALAB)等技术手段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划分,并进行了三级区功能定位,根据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提出分区防治技术途径。选择西北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区作为典型区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思路与成果如下:(1)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理论基础与原则;水土保持区划是部门综合经济区划,与我国已经完成地貌、土壤、林业等区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划以自然地理分异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等为基础;以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主导因素和综合性相结合原则、区域连续性与取大去小原则和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原则等为区划原则;在相关区划(分区)的等级层次体系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目标和任务。(2)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和方法。结合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影响因子分析,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指标体系由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4个方面组成,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结合水土保持区划原则,提出采用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技术途径,确定了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现状评价和专家判别等水土保持区划方法。提出了以县级行政区作为区划基本单元。(3)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分区依据,二级区划分指标包括特征优势地貌及海拔、水土流失类型及强度、水热指标等参考共性指标。提出了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途径。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实例,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林草覆盖率和强度以上侵蚀强度比例等5个主导指标,通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区5个二级区。采用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分析的方法进行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实例研究,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10℃积温、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6个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初步的8个二级区: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平均径流量、>15°坡度面积比例、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山地面积等9个指标进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聚类,将南方红壤区划分为8个二级区:通过对南方红壤区的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聚类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南方红壤区分为8个二级区。(4)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分区依据、指标选择原则和区划方法。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例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研究,并采取了按划定的二级区和按要素2种技术方案就行了对比研究。构建了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的共24个指标。以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相结合方法进行每个二级区的三级区划分,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一。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和空间叠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按要素划分三级区,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二。通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对比,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为16个三级区。(5)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与分区防治。提出了水土保持基础功能8类,并提出了内涵及界定条件;构建了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结果得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区功能重要性评价图,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图,将综合评价图与三级区方案叠加,确定了西北黄土高原区每个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根据三级区的主导功能提出了分区防治技术途径。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目标和任务,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通过实例探索了主导指标、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和专家判别等区划方法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以水土保持主导功能进行三级区定位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分区提出防治技术途径。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张振敏[9](2013)在《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响应国家发展经济的号召,加大了资源开发力度,大大满足了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伴随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草原的生态建设步伐也悄然加快,牧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但是,牧区也面临着更大的环境压力、发展压力和牧民增收的压力,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草原畜牧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加大和牧区两极分化严重,牧区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论文结合生态环境政策,通过统计调查数据对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牧区减贫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调研数据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地区牧民成本效益、牧区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环境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论文从经济和生态两个角度进行具体研究,一是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各项指标的纵向变化,综合比较了四大牧区、内蒙古东中西三大区域、城镇农区牧区的横向差异,深入剖析内蒙古及其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沿革、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二是研究内蒙古牧区草原退化、植被破坏背景下的生态环境现状,阐述生态环境政策的内容并分析其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总结影响内蒙古牧区减贫的两个主要矛盾: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也在进一步恶化。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政策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内蒙古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二是经济发展与分配不均衡的矛盾。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高低悬殊,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造成牧区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对于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内蒙古牧区贫困的原因不尽相同,对于自然原因如干旱带来的草原退化、自然资源贫瘠等造成的贫困,国家应该通过政策帮扶为主。论文重点研究经济发展导向的牧区减贫,对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以及执行生态环境政策造成的牧民收入减少的情况,国家在减贫中应该通过政策补偿为主。论文提出通过生态减贫的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牧民增收。生态减贫和牧区经济发展导向减贫相对而言,它是指在包容性增长的理念下,以国家生态补偿政策为主导,充分发挥牧民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中的积极性,按照生态减贫的要求转变牧区牧民的生产经营方式,配合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增加牧民收入,协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陈柯[10](2013)在《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基层林业站是在乡镇设立的具有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论文从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历程、发展现状、问题与原因、改革与建设模式、建设目标与内容、建设途径和办法、保障体系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对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对林业站发展各阶段及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林业站建设发展过程中,政治因素具有很大影响,建设中的行政命令手段起很大作用;在建设中往往强调硬件建设而职能建设滞后,注重投资建设而疏于内涵提升;由于诸多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林业站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低下;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不足是基层林业站建设亟待破解的两大难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既有管理体系不顺、组织系统欠完善、硬件设施落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低效工资待遇、机构不稳定等内在原因,也有乡村社会环境恶化等外在原因。对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模式。这一模式的选择既符合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乡村林业,生产经营的现实需求。在确立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模式基础上,从综合目标体系和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两个层面,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设定基层林业站改革建设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内容主要有组织体系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要对目前林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和林业站管理组织体系进行改革调整,建立一个体系完整、职能完备、运行有效的林业站组织体系。要注重各项制度的有机联系,相互依托,共同发挥作用。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要注重以组织结构为载体,系统相互作用,将行为制度化,采用有效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基层林业站有效发挥职能。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途径、建设方法、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强化各级政府与林业行政部门职能,改革现行资金投入渠道与办法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采用分区域分类型分步骤建设、监督检查和投资制约、优化乡村社会环境等办法,实施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通过净化执法环境、加强执法、优化政策环境为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提供政策法律保障,通过指导管理、控制监督、技术支撑为其提供组织保障,通过政府财政进行资金补助和奖励为其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提升人员素质、调整人才配置结构为其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办公条件改善为其提供硬件设施保障;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为其提供社会意识保障;实施有偿服务和补贴奖励政策,推动基层林业站职能有效发挥。
二、杭锦后旗国家级森林鼠害工程治理区治理对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锦后旗国家级森林鼠害工程治理区治理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域差异性多维框架下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的理论基础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公共物品理论 |
2.1.3 生态服务价值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生态公平理论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1 针对PES减贫大型项目的专项研究 |
2.2.2 针对PES减贫理论基础、制度体系等的综合研究 |
2.2.3 国外经验借鉴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结合具体地区的实践研究 |
2.3.2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制度体系的综合研究 |
2.3.3 国内研究进展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基本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
3.2.1 退耕还林工程 |
3.2.2 “三北”防护林工程 |
3.2.3 天然林保护工程 |
3.2.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3.3 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
3.3.1 “退牧还草”工程 |
3.3.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
3.4 内蒙古扶贫脱贫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方法学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文献资料法 |
4.1.2 理论分析法 |
4.1.3 多维框架法 |
4.1.4 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
4.1.5 聚类分析法 |
4.2 数据来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 |
5.1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
5.2 全局主成分分析 |
5.2.1 基础指标标准化处理 |
5.2.2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2.3 全局主成分提取 |
5.2.4 各盟市绩效综合得分及排名结果 |
5.3 内蒙古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分析 |
5.3.1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整体情况 |
5.3.2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时序分析 |
5.3.3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区域差异性分析 |
5.3.4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维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重点关注绩效靠后盟市,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
6.2.2 基于“三线一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化管理 |
6.2.3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 |
6.2.4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考核机制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选题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概念界定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
(一)河套地区的生态概况 |
1.地形地貌 |
2.气候 |
3.水资源 |
(二)主要生态问题 |
1.土地沙漠化 |
2.土壤盐碱化 |
3.环境污染加剧 |
4.水土流失加剧 |
(三)生态问题的成因 |
1.脆弱的生态环境 |
2.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的缺失 |
4.不完善的政策制度因素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成就 |
(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起步阶段(1949—1978) |
1.多措并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
2.发展林业,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
3.兴修水利,治理土地盐碱化 |
4.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发展阶段(1978—2012) |
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
2.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
3.完善水利配套工程 |
4.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示范工程 |
(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完善阶段(2012—2021) |
1.完善地方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
2.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 |
3.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相结合 |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成就 |
1.土地沙漠化趋势被遏制 |
2.土地盐碱化程度减轻 |
3.环境状况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
4.探索形成产业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模式 |
四、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启示 |
(一)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 |
1.人是生态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 |
2.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体 |
3.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最终受益者 |
(二)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 |
1.不合理的政策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
2.政策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决定性因素 |
3.政策是弥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
(三)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 |
1.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
2.制度建设是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效率的保障 |
3.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
(四)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 |
1.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
2.科技进步缓解了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3.科技进步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
(五)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 |
1.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
2.“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多主体共同推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3)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物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
3.3 技术路线图 |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
4.2.2 垂直分布 |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
4.5 小结 |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
5.2.1 食用植物资源 |
5.2.2 药用植物资源 |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
5.5 小结 |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3 指标赋值法 |
6.3.1 濒危系数 |
6.3.2 遗传系数 |
6.3.3 利用价值系数 |
6.3.4 生境系数 |
6.3.5 繁殖系数 |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
6.5 评估结果分析 |
6.5.1 濒危等级评估 |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
6.6 小结 |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
7.3.1 重点县 |
7.3.2 重点区域 |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
7.4 保护建议 |
7.5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
作者简介 |
(4)《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翻译背景 |
1.2 翻译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任务简介 |
2.1 作者作品简介 |
2.2 文本特点分析 |
2.3 译前准备工作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目的论概述 |
3.2 目的论指导思想 |
3.3 赖斯文本分类 |
第四章 任务过程 |
4.1 翻译难点 |
4.1.1 词汇难点 |
4.1.2 句子难点 |
4.1.3 长句难点 |
4.1.4 语篇难点 |
4.1.5 修辞难点 |
4.2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
4.2.1 跨文化交际下的词汇 |
4.2.2 信息功能下的句子 |
4.2.3 语篇连贯原则下的长句 |
4.2.4 交际功能下的语篇 |
4.2.5 目的原则下的修辞 |
4.3 小结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收获 |
5.2 翻译教训 |
5.3 问题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 |
附录二 译文 |
附录三 学科术语表 |
(5)政府主导下的内蒙古荒漠化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研究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本研究的不足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 荒漠化治理的相关概念 |
1. 荒漠化 |
2. 荒漠化治理 |
(二) 政府荒漠化治理的相关理论及应用 |
1. 公共管理理论 |
2. 环境经济理论 |
3. 生态文明理论 |
二、内蒙古荒漠化治理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
(一) 内蒙古荒漠化现状 |
1. 荒漠化状况 |
2. 荒漠化成因及危害 |
(二) 内蒙古政府荒漠化治理举措及成效 |
1. 政府荒漠化治理举措 |
2. 荒漠化治理的主要成效 |
三、内蒙古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内蒙古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 |
1. 产权不够清晰,侵权行为较为严重 |
2. 法律机制不健全 |
3. 管理权限不明确,信息不共享 |
4. 公众参与度不够 |
5. 荒漠化治理资金紧缺 |
(二) 内蒙古荒漠化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法治化水平低 |
2. 考核监督机制不健全 |
3. 政策环境不利 |
4. 政府宣传教育不到位 |
四、案例分析:政府主导下的鄂尔多斯市荒漠化治理 |
(一) 鄂尔多斯市荒漠化概况 |
(二)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荒漠化治理 |
1. 因地制宜,推进重点工程 |
2.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治理 |
3. 拉动发展林沙产业 |
4. 走自主研发、科技治理的道路 |
(三) 鄂尔多斯荒漠化治理成效 |
1. 生态环境局部好转 |
2. 沙产业带动农牧民致富 |
3. 社会参与度明显提高 |
五、政府主导下内蒙古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
(一) 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 |
1. 完善基础法律法规 |
2. 完善财政拨付制度 |
3. 完善考核监督机制 |
4. 加强科技支撑 |
5.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二) 大力推行市场机制 |
1. 明确产权,改革土地流转政策 |
2. 发展产业化路子,实现“精准扶贫” |
(三) 引导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 |
1. 鼓励企业承包治理 |
2. 建立社会公益基金 |
3. 加强宣传引导 |
4.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巴彦淖尔市森林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基本情况、规律及危害 |
1.1森林病虫害种类 |
1.2主要森林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情况 |
1.3主要森林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及其危害 |
1.3.1光肩星天牛 |
1.3.2大青叶蝉 |
1.3.3森林鼠害 |
2主要防治对策 |
2.1光肩星天牛 |
2.1.1悬挂人工模拟鸟巢招引啄木鸟 |
2.1.2营造混交林 |
2.1.3清理天牛虫害木及天牛羽化高峰期禁采禁运 |
2.1.4化学防治 |
2.1.5物理防治 |
2.1.6生物防治 |
2.2大青叶蝉 |
2.2.1清除杂草 |
2.2.2涂刷林木保护剂 |
2.2.3林木绑扎 |
2.2.4化学防治 |
2.2.5灯光诱杀、人工按压 |
2.3森林鼠害防治对策 |
2.3.1营林措施 |
2.3.2天敌控制 |
2.3.3化学防治 |
2. 2. 4物理防治 |
2. 2. 5不育剂 |
3结语 |
(7)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立项的目的和意义 |
1.2 内蒙古草原简述 |
1.2.1 内蒙古草原自然地理状况 |
1.2.2 内蒙古草场资源 |
1.3 国内外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1 牧草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
1.3.2 气候变化对牧草生育期的影响 |
1.3.3 气候变化对牧草产量形成的影响 |
1.3.4 气候变化对牧草生产潜力的影响 |
1.3.5 气候变化背景下牧草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5.3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选取与数据处理方法 |
2.1.1 资料选取 |
2.1.2 数据处理方法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一元回归模型 |
2.2.2 LO GISTIC模型 |
2.2.3 迈阿密模型 |
2.2.4 积分回归分析模式 |
3 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时空规律 |
3.1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
3.1.1 年平均气温 |
3.1.2 四季平均气温 |
3.2 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
3.2.1 年降水量 |
3.2.2 四季降水量 |
3.3 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 |
3.3.1 年日照时数 |
3.3.2 四季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
3.4 小结 |
4 内蒙古草原牧草生长发育期和生长季时空变化规律 |
4.1 内蒙古东部草原牧草返青、枯黄日 期和生长季时空变化规律 |
4.2 内蒙古中部草原牧草返青、枯黄日 期和生长季时空变化规律 |
4.3 内蒙古西部草原牧草生育期和生长季时空变化规律 |
4.4 小结 |
4.4.1 东部区域牧草生长发育期变化 |
4.4.2 中部区域牧草生长发育期变化 |
4.4.3 西部区域牧草生长发育期变化 |
5 牧草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5.1 牧草生长发育关键期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5.1.1 东部区域牧草生长发育关键期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5.1.2 中部区域牧草生长发育关键期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5.2 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高度的影响 |
5.2.1 牧草生长高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5.2.2 气象因子对牧草生长高度的影响 |
5.3 气候变化对牧草产草量的影响 |
5.3.1 牧草产量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 |
5.3.2 气候变化对牧草产草量的影响规律 |
5.4 小结 |
5.4.1 东部区域牧草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5.4.2 中部区域牧草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5.4.3 西部区域牧草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5.4.4 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高度的影响 |
5.4.5 气候变化对牧草产草量的影响 |
6 气候变化对牧草生产潜力的影响 |
6.1 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区气候变化特征 |
6.2 牧草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的计算与分析 |
6.3 气候变化对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
6.4 小结 |
7 依据气候变化规律合理调整牧草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
7.1 加强气候变化对草原影响的系统研究 |
7.2 基于气象抗旱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 |
7.3 利用气候资源规律种植和引种优质牧草 |
7.4 顺应气候变化规律,加强草原防灾 减灾力度 |
8 结论和讨论 |
8.1 讨论 |
8.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研究的基础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
1.2.2 国内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
1.3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现状 |
1.3.1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 |
1.3.2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现状 |
1.4 水土保持区划特点与问题 |
1.4.1 水土保持区划的特点 |
1.4.2 水土保持区划的问题 |
1.5 研究基础、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研究技术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水土保持区划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2.1 水土保持区划的理论与原则 |
2.1.1 理论基础 |
2.1.2 基本原则 |
2.2 水土保持区划数据获取 |
2.3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构建 |
2.3.1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 |
2.3.2 水土保持区划的命名及编码 |
2.4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
2.4.1 区划指标选取原则 |
2.4.2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结构 |
2.4.3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建立 |
2.4.4 指标的量化分析 |
2.5 水土保持区划技术途径与方法 |
2.5.1 区划基本单元 |
2.5.2 技术途径 |
2.5.3 区划方法 |
2.6 小结 |
3 水土保持二级区划研究 |
3.1 二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选取 |
3.2 二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
3.3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划 |
3.3.1 区域特征分析 |
3.3.2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3.3.3 数据处理与聚类方法分析 |
3.3.4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
3.4 南方红壤丘陵区二级区划 |
3.4.1 区域特征分析 |
3.4.2 空间叠加分析 |
3.4.3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
3.4.4 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
4 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研究-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例 |
4.1 三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体系 |
4.2 三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
4.3 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进行三级区划分 |
4.3.1 指标体系与区划技术方案 |
4.3.2 主成分分析 |
4.3.3 数据处理 |
4.3.4 按二级区进行划分 |
4.3.5 按要素进行划分 |
4.3.6 方案对比与分析 |
5 水土保持区划功能评价与定位研究 |
5.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和内涵 |
5.1.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 |
5.1.2 基础功能类型 |
5.1.3 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内涵与界定 |
5.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与方法 |
5.2.1 水土保持功能指标体系 |
5.2.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方法 |
5.3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
5.3.1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5.3.2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
5.3.3 蓄水保水功能评价 |
5.3.4 防风固沙功能评价 |
5.3.5 生态维护功能评价 |
5.3.6 防灾减灾功能评价 |
5.3.7 农田防护功能评价 |
5.3.8 拦沙减沙功能评价 |
5.4 综合功能评价与功能定位 |
5.5 分区概况与防治技术途径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面临的发展现状 |
2.1 内蒙古牧区的界定 |
2.2 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2.2.1 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 |
2.2.2 内蒙古牧区社会发展状况 |
2.2.3 内蒙古和新疆、西藏、青海经济发展的横向比较 |
2.2.4 内蒙古经济的区域不平衡状况 |
2.3 内蒙古牧区牧民收入差异分析 |
2.3.1 牧民总体收入水平及城乡对比 |
2.3.2 牧民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 |
2.4 内蒙古牧区贫困人口分布 |
2.5 小结 |
第三章 生态环境政策在内蒙古牧区减贫中的效果分析 |
3.1 生态环境政策的引入 |
3.1.1 草原生态明显恶化 |
3.1.2 草原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 |
3.1.3 草原退化的原因 |
3.2 生态环境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
3.2.1 草畜双承包制 |
3.2.2 生态环境政策与生态补偿结合 |
3.3 生态环境政策对牧区的影响 |
3.3.1 草畜双承包制与牧民收入的变化 |
3.3.2 生态环境政策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及牧民收入变化 |
3.4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和牧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锡林郭勒盟牧区生态减贫的实证研究 |
4.1 牧民成本效益分析 |
4.1.1 收入基本情况 |
4.1.2 收入影响因素 |
4.1.3 收入差距分析 |
4.1.4 支出与负债 |
4.2 生态环境状况 |
4.2.1 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
4.2.2 生态环境保护意愿模型 |
4.2.3 草地生态保护政策的重要性比较 |
4.2.4 采矿业对牧区环境和牧民收益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实现方式研究 |
5.1 生态减贫提出 |
5.2 包容性增长理念 |
5.2.1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 |
5.2.2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定义 |
5.2.3 包容性增长的基本要义 |
5.2.4 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内涵 |
5.3 生态减贫的具体实现方式 |
5.3.1 实现生态减贫的几种发展方式 |
5.3.2 生态减贫实现的发展方向 |
5.3.3 基于包容性增长理念完善其他配套政策措施 |
5.4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推进包容性增长 |
6.2.2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
6.2.3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
6.2.4 加强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投入 |
6.2.5 推进城镇化发展 |
6.2.6 加大牧区金融支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概述 |
2.1 林业站基本概念 |
2.1.1 基层林业站基本概念 |
2.1.2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基本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相关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相关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公共产品理论 |
2.3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2.4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2.5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基层林业站建设与发展历程 |
3.1 基层林业站建立和缓慢发展期 |
3.1.1 基层林业站建立初期 |
3.1.2 基层林业站的缓慢发展 |
3.2 基层林业站数量扩张时期 |
3.2.1 国家提出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战略 |
3.2.2 林业部加快林业站建设的措施 |
3.2.3 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支持 |
3.2.4 基层林业站数量扩张情况 |
3.3 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巩固提高时期 |
3.3.1 基础设施建设 |
3.3.2 人员稳定与素质提升 |
3.3.3 制度建设与职能发挥 |
3.3.4 创办经济实体 |
3.4 基层林业站重点建设时期 |
3.4.1 投资建设资金大幅增加 |
3.4.2 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4.3 稳定机构与从业人员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基层林业站现状与问题 |
4.1 中国基层林业站现状 |
4.1.1 全国林业站管理体系现状 |
4.1.2 全国乡镇林业站数量 设置形式及管理体制 |
4.1.3 全国乡镇林业站从业人员总体状况 |
4.1.4 全国乡镇林业站硬件设施总体状况 |
4.1.5 全国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现状 |
4.2 中国基层林业站目前存在的根本问题 |
4.2.1 基层林业站职能弱化虚化 |
4.2.2 服务能力不足 |
4.3 基层林业站职能弱化虚化及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1 管理体制不顺组织体系欠完善 |
4.3.2 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滞后 |
4.3.3 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
4.3.4 工资待遇低 |
4.3.5 机构缺乏稳定性 |
4.3.6 社会环境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5 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目标 |
5.1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必要性及客观需求 |
5.1.1 强化基层林业站职能建设的客观必要性 |
5.1.2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现实需求 |
5.2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 |
5.2.1 综合目标体系 |
5.2.2 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 |
5.3 本章小结 |
6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 |
6.1 组织体系建设 |
6.1.1 改革调整现有相关部门和机构 |
6.1.2 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体系 |
6.2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
6.2.1 岗位责任制度建设 |
6.2.2 目标责任制度建设 |
6.2.3 素质提升制度建设 |
6.2.4 项目公开制度建设 |
6.2.5 考核奖惩制度建设 |
6.2.6 管理制度体系的效用分析 |
6.3 管理机制建设 |
6.3.1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
6.3.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3.3 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途径与办法 |
7.1 建设途径 |
7.1.1 调整组织职能 推动林业站建设 |
7.1.2 改革投资路径 优化投资办法 |
7.1.3 实施项目带动 促进建设工作 |
7.2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实施办法 |
7.2.1 分区域分类型建设 |
7.2.2 分步实施 整体推进 |
7.2.3 监督检查,投资制约 |
7.2.4 优化乡村环境 |
7.3 本章小结 |
8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相关政策建议 |
8.1 职能发挥保障体系 |
8.1.1 政策法规保障 |
8.1.2 组织系统保障 |
8.1.3 资金投入保障 |
8.1.4 技术人才保障 |
8.1.5 硬件设施保障 |
8.1.6 社会意识保障 |
8.2 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服务职能的主要政策建议 |
8.2.1 有偿服务政策建议 |
8.2.2 林业科技推广服务补贴奖励政策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9.3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9.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录一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二 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全国林业站本底调查汇总表 |
四、杭锦后旗国家级森林鼠害工程治理区治理对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域差异性多维框架下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D]. 赵梦蝶.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D]. 王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4]《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节选)翻译报告[D]. 崔超.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5]政府主导下的内蒙古荒漠化治理研究[D]. 李可.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6]巴彦淖尔市森林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对策[J]. 滕晓华.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5(03)
- [7]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D]. 李夏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8]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D]. 赵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9]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研究[D]. 张振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10]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D]. 陈柯.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