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燃烧特性的EGA与TGA法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登科[1](2021)在《半焦和高挥发分煤种混燃特性热态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指出
沈莉[2](2021)在《准南煤田低阶煤氧化燃烧动力学特性与砷的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指出
姚挺[3](2020)在《锰基吸附剂的再生及循环脱汞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汞由于其剧毒性、富集性、全球迁移性,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已引起广泛关注。煤燃烧是最主要的人为汞排放源之一,燃煤汞排放控制对全球汞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活性炭喷射脱汞具有高效性和应用前景,但脱汞后的吸附剂未实现再生,吸附于活性炭中的汞会产生再释放,造成汞的二次污染。因此,开发高效、廉价的可再生脱汞吸附剂能够在汞减排的同时实现吸附剂的重复利用和汞的有效回收,是燃煤脱汞应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选取过渡金属锰的氧化物作为脱汞活性相制备可再生脱汞吸附剂,对其热再生循环脱汞性能与氧化锰晶格类型的本质联系、汞吸附氧化的作用机制和再生方法、SO2和O2对汞吸附影响的微观作用机理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γ-Al2O3为载体,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锰改性氧化铝,在固定床连续汞脱除实验装置上比较了锰盐前驱体对改性氧化铝脱汞性能的影响。通过氮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元素能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征了醋酸锰改性氧化铝的微观形貌结构、元素成分和表面锰的化学形态。在固定床连续汞脱除实验、脉冲注射汞脱除实验和程序升温脱附实验装置上,研究了汞的吸附氧化脱除机制和热再生循环脱汞性能,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确定了热再生前后锰化学形态的变化。醋酸锰改性氧化铝的累积汞脱除量为硝酸锰改性的1.3~1.4倍。锰元素以Ⅱ、Ⅲ、Ⅳ价混合氧化物的形式负载于氧化铝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脱汞活性位。温度高于125°C时,脱汞效率超过80%。汞的脱除包括吸附和氧化,效率分别为50%和40%。负载型锰氧化物经过多次热再生过程后向低价态转化,限制了锰改性氧化铝的循环脱汞性能。在脉冲注射汞脱除实验中,锰改性氧化铝可实现多次高效循环脱汞。为确定热再生性能与氧化锰晶格结构的本征关系,在固定床连续汞脱除实验装置上,对不同晶型锰氧化物的汞脱除效率和热再生性能进行了比较。α-MnO2和γ-MnO2在120分钟内的汞脱除效率均维持在96%以上,远高于其它晶型的氧化锰。结合热再生循环汞脱除实验结果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揭示了热再生过程对α-MnO2和γ-MnO2本身物理结构和化学活性的作用机制。α-MnO2经过5次热再生后仍然保留其128μg/g的初始汞脱除量,而γ-MnO2的初始汞脱除量从首次的131.42μg/g降低至5次循环后的68.74μg/g。分析表明,γ-MnO2对晶格氧的贮存能力弱于α-MnO2,经过热再生过程的累积作用后,引发了结构重组和相变,表现为孔隙结构塌缩熔聚,造成汞脱除反应所需的微观表面减少,氧化性能减弱,是造成其热再生循环脱汞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采用α-MnO2原位生长的方法制备了Fe-Si-Mn核壳结构的锰基磁性复合材料,在固定床连续汞脱除实验装置上进行了锰基磁性复合材料的汞脱除特性研究。为考察烟气组分中SO2/SO3对汞吸附的影响,采用异丙醇溶液吸收法(IPA)进行采样,对SO2的吸附氧化形态及其转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SO2对汞脱除特性的影响机制。在模拟烟气条件进行了锰基磁性复合材料的再生循环脱汞性能,探索了水洗再生和热再生结合的可行性。SO2经过气固非均相氧化、吸附,生成沉积式硫酸盐和游离态SO3。温度的升高促进了锰基磁性复合材料表面的硫酸盐化,造成汞吸附活性位的消耗与覆盖。O2通过与SO2竞争吸附,削弱了SO2对汞脱除反应的抑制作用。低温含氧气氛可缓解SO2对锰基磁性复合材料的硫酸盐化作用。水洗和热再生结合的再生方法可实现锰基磁性复合材料的稳定循环脱汞。水洗液中SO42-和Mn的定量分析表明,SO2最终以Mn2(SO4)3和Mn(SO4)2的形态稳定吸附于样品表面。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建立了α-MnO2(100)表面体系,采用电荷布居分析、电子密度差、分波态密度分析了Hg0吸附的内在机制。对Hg0、O2、SO2三种气体分子的竞争吸附强弱关系进行了比较。从表面体系的能带结构、电子转移、汞吸附和脱附能量关系的角度,阐释了O2和SO2表面修饰对Hg0吸附的影响机制。Hg0的价层电子通过吸附位点原子蓄入整个表面体系,引起表面模型中其余的锰和氧原子周围电子密度的改变,完成化学吸附。O2和SO2均可通过化学吸附在α-MnO2(100)表面的二配位氧原子和五配位锰原子位点吸附,SO2在五配位锰原子位点的吸附优先性远高于O2和Hg0,表现出较强的吸附位点竞争性。SO2和O2的解离吸附通过改变带隙的大小,调质表面体系的电子流动性和电子空穴,分别抑制和促进Hg0的吸附反应,该推论通过吸附能的变化得到了验证。不含SO2时,吸附态汞易与解离吸附氧结合生成脱附能较高的Hg O;含SO2时,吸附态汞脱附为自由Hg0和游离态Hg O反应的吸热量明显下降,表明SO2对吸附态汞的脱附表现为促进作用。
程杰[4](2019)在《燃煤电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机理及脱除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能源在一段时间内将仍以燃煤为主,而燃煤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燃煤产生的有机污染物排放是主要人为排放源之一。目前,有关燃煤有机污染物排放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污染物排放机理及控制进行研究。从煤热解逸出气的研究开始,对热解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受影响因素和不同升温速率燃烧条件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究了燃煤电厂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分布规律,结合前述研究基础对燃煤电厂有机污染物的控制进行了研究。选用热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三种仪器同步进行燃煤热解分析。基于特征碎片或科瓦茨指数(Kovats Index),利用热重红外气质联用仪对燃煤热解过程中的124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鉴定,这些化合物包括烷烃类、α-烯烃类、苯系物和酚类物质。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关键因素,低于400℃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仅占烟煤热解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总量的23.1%。因此,利用热脱附气质联用仪分析燃煤的热解,只能提供400℃前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信息。由于热脱附技术的温度限制,会低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热重分析仪中升温速率对煤热解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影响较大,高升温速率将延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温度点。而固定升温速率下不同颗粒大小对热解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温度点影响不大,这可能是由于在低升温速率下,颗粒大小对温度传导的影响较小。不同煤种对热解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影响也较大。褐煤热解逸出气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高于烟煤,通过微商热重曲线拟合和气质分析结果证实这可能是褐煤中氧交联水平高于烟煤的结果。不同气氛下的热解析结果表明,因为氧的参与,煤热解过程同步发生了燃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酚类物质最先消耗,其次是烯烃类物质,烷烃类和芳香烃类物质相对消耗较慢;且即使在氧气气氛下,仍会有少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逃逸,其变化规律可以对燃煤电厂实际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及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不同气氛下模拟燃烧条件下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但由于是在低升温速率下,不能较好地模拟真实燃烧。所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比较燃煤在固定床(低于100℃·min-1)、滴管炉(低于2000℃·s-1)和电厂锅炉(约105℃·s-1)中跨尺度不同升温速率下煤粉燃烧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仪和在线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煤燃烧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燃烧温度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有明显的影响。在滴管炉内,在较高炉温下收集的烟气中检测到较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是因为较高的炉温导致更快的加热速度和较短的烟气炉内滞留时间,从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浓度有所增加。随着三个系统升温速率的提高,可以检测到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种类及含量逐渐减少。通过三种不同升温速率下获得的检测结果可以得到不同燃烧条件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规律。进一步研究了甲烷、非甲烷总烃、多环芳烃等有机化合物在超低排放电厂的分布。根据EPA方法25A,采用改进的便携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仪对烟气中的甲烷和非甲烷总烃进行了分析,发现较低的锅炉负荷下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较高。检测了固体样品热解过程中气体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含量,得到煤热解逸出气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含量。用逃逸率E表示烟气中排放有机物的含量与煤热解有机物比率。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E值在锅炉出口低于0.2%,在烟囱进口低于0.1%,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浓度低于1.5mg·m-3,这些结果证实超临界燃煤锅炉配套超低排放烟气处理装置,可以实现较低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采用溶剂萃取法对固体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得到煤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假定燃烧释放的甲烷、非甲烷总烃和多环芳烃都是由燃煤提供,且含量可以通过煤热解和萃取定量获得,采用近似质量平衡计算表明,烟气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含量为煤热解过程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含量的0.01%和0.07%;飞灰中甲烷、非甲烷总烃和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别为0.01%、0.02%和0.06%;而炉渣中甲烷、非甲烷总烃和多环芳烃的含量均小于0.01%。比较了两个燃煤电厂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烷烃、芳烃和卤代烃)的分布,评估现有烟气处理装置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选择性催化还原后,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降低了 5%至35%,经过空气预热器和静电除尘器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降低了 0%至40%,经过脱硫塔和湿式静电除尘器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降低了 10%至20%。排放量的减少归因于氧化、沉积、冷凝和水洗机制。课题组采用喷射改性飞灰吸附脱除烟气中汞污染物,本论文研究该喷射改性飞灰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脱除效果。结果显示,在物理和化学吸附两种作用机理作用下,喷射改性飞灰可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浓度进一步降低10%至20%,配合其他烟气处理装置,可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体降低40%至80%。
吴波[5](2019)在《β位烷基取代酞菁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的应用》文中提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制作工艺简单,开路电压理想,器件成本低廉,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备受关注。空穴传输层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器件效率以及延长电池寿命起着关键作用。金属酞菁材料具有良好的半导体特性以及热和化学稳定性;合成提纯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与钙钛矿材料能级相匹配,是一类理想的空穴传输材料。本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金属酞菁的衍生物,探究此类材料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可行性;通过改变中心金属以及延长烷基链,探索不同酞菁分子结构与材料半导体特性的内在联系;构建合适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系统研究材料分子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规律。本研究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中心金属的酞菁衍生物:CuEt2Pc、CuPr2Pc、NiEt2Pc、NiPr2Pc、ZnEt2Pc和ZnPr2Pc,通过质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对材料分子结构进行表征;探索了不同中心金属及乙基取代和丙基取代基团对材料的电子能级,热/化学稳定性,光谱性质的影响规律。电离能测试光电子能谱(IPS)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HOMO能级位于-5.1 eV到-5.2 eV之间,与钙钛矿材料的能级相匹配;使用真空蒸镀法制备酞菁薄膜,掠入式X射线衍射(GIXRD)测试结果,表明烷基链的延长有助于提高薄膜的结晶度,从而提高了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由10-5提升至10-4量级),从而更有利于酞菁空穴传输层对活性层光生空穴的提取及传输;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结果表明,烷基链的延长有助于形成均一、规整薄膜,改善空穴传输层与钙钛矿活性层的界面接触,进而有效降低界面处载流子复合。本研究以上述材料制备空穴传输层,构建结构为FTO/SnO2/Perovskite/HTL/Au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基于CuEt2Pc、CuPr2Pc、NiEt2Pc、NiPr2Pc、ZnEt2Pc和ZnPr2Pc的器件分别获得9.35%、9.01%、7.97%、12.51%、8.89%和9.87%光电转换效率,其中NiPr2Pc的器件效率最高,测试结果可由良好的载流子迁移率及合适的HOMO能级得到解释。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新型酞菁空穴传输材料能有效隔绝空气中水氧对钙钛矿活性层的入侵,对钙钛矿层起到良好的封装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及寿命。
回硕[6](2019)在《基于等温差引领法的煤绝热自然发火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自燃属于矿井火灾中危险性较大、隐蔽性较强的灾害类型,近年来学者们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实现区域资源安全有效的开采依旧存在困难,由此可见煤自燃防治工作至关重要。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是煤自燃防治的基础和依据,本文基于引领升温系统研究了煤绝热自然发火期,为探索煤自燃放热强度测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C80量热实验,对煤样发火过程中动态热流进行测试。研究表明:在反应的低温阶段,热流及放热量均较为微弱,且伴随煤样温度的不断升高,热流及放热量的增长趋势具备近似指数特征。通过热物性测试实验,开展了在氧化升温过程中煤样比热容及导热系数的量化测试,为模拟中参数的设定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伴随煤样温度的升高,测试结果显示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通过利用COMSOL软件,结合实验设备构件参数、试样参数,构建热传递模型,分析了不同温差条件下的散热热流规律,并依据煤样升温过程中放热性能,研究了煤样煤自燃极限温差。通过基于等温差引领法升温测试实验,测试不同引领温差条件下的实验发火期,并应用MATLAB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研究了煤样绝热自然发火期的测试方法。研究表明:通过分析其物理意义,自定义拟合方式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且测算的煤绝热自然发火期为19.3天。通过基于等温差引领法升温实验与对比实验的温度数据和时间数据,定保计算煤样放热强度,利用气体组分进一步对煤样放热强度开展化学键能估算法验证。研究表明:随煤样温度升高,放热强度呈现出指数增长趋势,且满足化学键能估算检验,引领温差影响煤样放热的进度,但不改变放热强度与煤温关系的趋势。基于前人研究基础,依据热量平衡法则与不同实验条件下放热强度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对应条件下的煤样最短自然发火期,对比于基于等贴差引领法煤绝热自然发火期测算结果,表现出不同程度偏大的特征,符合预期设想。等温差引领煤样升温的研究思路为煤自然发火期及煤自燃放热强度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具有重要科学和实践意义。
白祖锦[7](2018)在《离子液体抑制褐煤低温氧化的微观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褐煤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作为发电厂燃料、化工原料、催化剂载体等被使用。由于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风化,存在不易储存和远运的特点。因此极易引起煤自燃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近年来,抑制煤氧化自燃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离子液体化学阻化剂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及发展。本论文选取变质程度低的神华国能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大南湖矿的褐煤和9种性能较好、成本较低的离子液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以下三个部分:(1)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得出离子液体能溶解矿物质,使微晶结构更加稳定,延展度(La)发生较大变化,层间距(dm)的变化不明显,有效堆砌芳香片数(Mc)降低,堆砌高度(Lc)明显减小,煤化度(P)降低,颗粒表面的角度变得迟钝,表面更加光滑,煤质结构疏松,说明离子液体对煤物理化学特性结构造成破坏。(2)通过红外光谱(FTIR)测试,对官能团进行归属,运用比例含量法定性定量比较离子液体对四种官能团的破坏情况,发现离子液体能减少煤表面分子中官能团的含量,但不能减少其官能团种类,对羟基、脂肪烃、含氧官能团的破坏程度起最强作用的分别为:6#[BMIM][NTf2]、5#[BMIM][AcO]、6#[BMIM][NTf2],破坏程度最低的分别为:2#[BMIM][NO3]、6#[BMIM][NTf2]、7#[EMIM][NTf2],离子液体对煤芳香烃基本不起破坏作用,主要是对侧链造成破坏。并且对官能团的破坏程度与离子液体所含的阴阳离子种类、链长度密切相关。(3)通过TG-DSC-FTIR联用系统测试,基于多升温速率,运用普适微分与积分相结合及Ozawa法确定煤样在低温氧化阶段的表观活化能。以及最概然动力学机理函数通过Bagchi法确定,结果表明:煤样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物理吸附量增加,离子液体能有效抑制煤样在水分蒸发及脱附失重阶段的反应,而在燃烧阶段所起作用不明显,且对特征温度也相应地造成了影响,在氧化过程中释放CO2、CO的起始温度以及结束温度相应的延迟,运用两种动力学方法表征得出在不同阶段表观活化能(Ea)相应的增加,稳定性提高,最概然机理函数也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发现离子液体能对褐煤物理化学特性、官能团等微观结构造成破坏,表现为氧化动力学性质发生变化,稳定性也相应的提高,最终离子液体有效地抑制了褐煤的氧化活性。并且离子液体含有的阴阳离子的差异性对煤微观结构、氧化特性也起着显着影响。
胡伟[8](2018)在《基于等温差引领法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研发》文中研究说明煤自燃现象遍布世界各地,由煤自燃引起的火灾占矿井总火灾的90%以上,严重威胁着自然环境和煤矿安全生产,因此,煤自燃防治工作至关重要。煤的自然特性参数测试是煤自燃防治的基础和依据,然而我国在测试方法及、测试技术手段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实验煤量大、测试周期长等。为此,本课题以实现快速测试为研发目的,基于等温差引领技术对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的研发展开研究。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现有煤自燃性测试装置的基础上,结合装置的功能要求,所自主设计研发的基于等温差引领法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装置部件主要包括:高温反应炉、煤样罐、控制系统(温度控制、气源控制)及气体检测系统。通过对装置的结构和温控程序的优化设计,该测试装置可较好的模拟煤氧化升温过程,温控性能良好。通过不同引领值下的煤氧化升温实验及测试结果的重复性检测实验,验证了本文所研发测试装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此外,基于理论计算及实验结果分析,确定了适宜于本测试装置的实验方案,包括适宜风量、煤样粒径及等温差引领值。利用本文所自主研发的基于等温差引领法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装置进行煤氧化升温实验,并与大煤量XK型煤自然发火测试实验及小煤量煤自燃性测试程序升温实验作比对分析,得出三种测试装置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测试装置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通过对比三种测试装置的实验特点发现,本文所研发装置具有明显的实验煤量少,操作方便简单,实验周期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达到快速测试目的等优势,为煤自燃特性参数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蔡灿凡[9](2017)在《煤田火灾温度场及应力场演化过程相似模拟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在煤田火灾的防治己是全世界广泛研究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加强煤田火区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实现煤田火灾非控燃烧特性的定性描述向定量表达的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火区煤岩体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确定适用于煤田火灾温度场及应力场演化的相似材料及其配比,通过相似模拟试验分析煤田火灾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演化过程,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运用MTS880电液伺服材料试验系统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实验分析活鸡兔火区煤岩体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物理力学特征。在处理温度从常温升高到400℃时,岩样峰值应力由60.04MPa上升到77.36MPa,增幅达28.85%;在25℃-400℃之间,岩样峰值应变由0.762×10-2增加到1.458×10-2,增幅达91.3%;在处理温度由25℃升高到400℃的过程中,岩样弹性模量由4.86GPa增加到7.72GPa,增幅达58.8%;煤样峰值应力随温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煤样处理温度达到200℃时,峰值应力再次随处理温度增加而增大,当温度进一步增加后,又逐渐降低。从多角度对不同相似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适用于煤田火灾温度场和应力场演化的相似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铁粉添加量对试样导热系数的影响最显着,可以通过调节相似材料中铁粉的添加量来使模型与原型热相似;选择石英砂为骨料,选用石膏和大白粉作为胶结物。基于自主构建的煤田火灾温度场及应力场演化相似试验平台,通过试验得出:煤层中高温区域位于加热源正上方,煤层温度场经历了常温区、增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的变化过程;上覆岩层高温区域位于岩层模型的中心处,温度变化规律与煤层类似,先升高后趋于平稳;模型中高应力区域主要位于燃烧区附近,并且高应力区域随着燃烧的推进而向前推进,但应力的变化规律与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不完全一致;在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下,模型上覆岩层中形成微破裂,随着燃烧的继续,这些微破裂将逐渐扩展,进而产生剪切断裂,最后发生垮落失稳的现象。
张斌[10](2016)在《基于Semenov理论的煤粉热流着火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是我国火力发电的主要能量来源,且这种趋势仍在未来持续一段时间。煤粉/焦的着火特性对锅炉的设计、火焰稳定性的控制、污染物的形成及排放、煤矿及电站锅炉煤堆的自燃研究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谢苗洛夫(Semenov)的热着火理论(TET)和热流型TG-DSC综合热分析技术,研究了煤粉/焦燃烧过程中的特征温度(主要是着火温度)、着火热、释热速率与热加速度及其对应的转化率;并对比研究了热重实验条件下固定床的着火温度及载流煤粉一维炉实验条件下的着火温度,以期获得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发展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首先,基于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TG-DSC)同步热分析技术,分析热流网络图,建立了煤/焦详细的热分析理论模型,该模型建立了各个温度段煤的热量变化与热天平分析间的函数关系;根据TET着火理论,DSC曲线上的拐点温度即强着火温度Tig点的切线(代表换热函数的切线)对应的环境温度与工业炉的模式壁温度范围十分吻合;提出的热加速度概念,从煤焦反应及热变化的本质特征揭示了拐点温度是煤焦着火的最高温度。其次,通过TG-DSC实验研究表明,空气气氛下,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加,DSC曲线的峰值增加,最大释热速率对应的温度则出现滞后,最大释热加速度对应的温度(Tamax)增加,加速度峰值(amax)也随之增加;Tamax越低,amax越高,表明煤焦活性越高;增加制焦温度将导致焦样的着火温度Ti、熄火温度Te、燃尽温度Tb、强着火温度点Tig及最大热流量对应的温度点TDSCmax均增加。随着原煤煤阶的增加,Ti、Te、Tb、Tig及TDSCmax也随之增加。富氧条件下,随着氧气体积分数从21%增加至100%,Tamax呈现出下降的趋势,amax呈上升趋势;相同氧体积分数下(21%),空气气氛amax值大于富氧条件下其值,说明焦样在空气条件下的反应活性较高,随着煤价的增加,Tamax增大,amax递减,表明煤焦反应活性逐渐降低。本文通过对DSC曲线进行分析,得出煤焦的热量释放特性。利用DSC曲线的拐点把煤焦燃烧的反应区间划分为三个不同反应区间:煤焦着火区、煤焦燃烧区及煤焦燃尽区。着火区内包含较为复杂的热量变化,主要有热解热、热容吸热及着火热;燃烧区内主要为可燃质反应释放热量;燃尽区内则主要为剩余可燃质的燃尽及灰分热容吸热。不同反应区间内,煤焦释热加速度与温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利用释热加速度梯度值这一概念定量分析煤焦释热加速度与加热速率的关系。再者,本文使用TG-DSC综合热分析仪研究不同煤阶的七种煤粉的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粉低温着火主要发生在150℃200℃温度段;吸氧增重与加热速率之间呈反比关系,加热速率提高导致吸氧增重下降。煤粉氧化反应后的最大热流量及释热加速度随加热速率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加热速率下,随着煤阶增加,释热加速度减小。煤粉在达到着火温度Ti时,随着煤阶的增加,失重随之降低。通过煤粉达到强着火点时的燃尽率来计算煤粉着火时所需的风量,即一次风量。均相着火一次风量为其挥发分燃烧所需的风量,异相着火一次风量包括挥发分着火及部分碳着火所需的风量。通过计算得出热重实验中得出的一次风率与燃煤锅炉中常用的一次风率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煤粉挥发分含量的增加,一次风率逐渐增加,TG-DSC实验得出的一次风率值在手册推荐的数据范围内。最后通过高温载流煤粉一维炉研究不同煤粉燃烧的行为特性。结果表明,煤粉的着火温度随着煤粉中挥发分增加而降低,贫煤的着火温度高于烟煤的着火温度。着火距离所表现出的趋势与着火温度相一致,随着煤阶增加而增加。根据一维炉中得出的着火温度与热重实验得出着火温度对比,得出虽然加热条件与流动条件有所不同,但根据理论计算得出的TG-DSC条件下的极限强着火温度Tig,max与本一维炉实验条件下的着火温度偏差约为30100℃,得出热重条件下的极限强着火强温度与流动条件下的着火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二、煤燃烧特性的EGA与TGA法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燃烧特性的EGA与TGA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锰基吸附剂的再生及循环脱汞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煤烟气汞排放特性及控制技术 |
1.2.1 煤中汞的形态转化 |
1.2.2 APCDs协同脱汞 |
1.2.3 活性炭喷射脱汞 |
1.2.4 脱汞吸附剂 |
1.3 锰基脱汞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
1.3.1 负载型MnO_x吸附剂 |
1.3.2 锰基钙钛矿结构(Perovskite)吸附剂 |
1.3.3 锰基双金属复合吸附剂 |
1.4 脱汞吸附剂再生的研究进展 |
1.4.1 热再生 |
1.4.2 低温等离子体再生 |
1.4.3 淋洗再生 |
1.5 汞吸附氧化的密度泛函研究进展 |
1.5.1 碳基材料 |
1.5.2 贵金属原子团簇 |
1.5.3 过渡金属 |
1.6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锰改性氧化铝的汞脱除及再生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样品制备、表征及实验系统 |
2.2.1 样品制备 |
2.2.2 表征方法 |
2.2.3 固定床连续汞脱除实验装置 |
2.2.4 脉冲注射汞脱除实验装置 |
2.2.5 程序升温脱附实验装置(TPD) |
2.3 锰盐改性剂的筛选 |
2.3.1 醋酸锰和硝酸锰改性氧化铝的脱汞特性 |
2.3.2 醋酸锰和硝酸锰的热重分析 |
2.4 锰改性氧化铝的物理化学特性 |
2.4.1 孔隙结构 |
2.4.2 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 |
2.5 锰改性氧化铝的脱汞及再生特性 |
2.5.1 温度和SO_2的影响 |
2.5.2 Hg~0的氧化与吸附 |
2.5.3 再生性能 |
2.6 热再生的作用机制 |
2.6.1 再生前后物相组成与微观形貌分析 |
2.6.2 再生前后表面锰化学形态的变化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锰的汞脱除及热再生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品制备、表征及实验系统 |
3.2.1 制备方法 |
3.2.2 表征方法 |
3.2.3 实验装置 |
3.2.4 CVAFS汞分析仪的标定 |
3.3 氧化锰的孔隙结构和晶体结构表征 |
3.3.1 孔隙结构 |
3.3.2 晶体结构 |
3.4 氧化锰的汞脱除特性及再生性能研究 |
3.4.1 汞脱除性能 |
3.4.2 再生性能 |
3.4.3 脉冲注射脱汞吸附剂的热再生循环性能 |
3.5 α-MnO_2和γ-MnO_2的再生机理 |
3.5.1 热重分析 |
3.5.2 孔隙结构分析 |
3.5.3 晶体结构及微观形貌 |
3.5.4 化学元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锰基磁性复合材料循环脱汞的SO_2影响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表征及实验系统 |
4.2.1 样品制备 |
4.2.2 实验装置 |
4.2.3 表征及样品检测方法 |
4.3 锰基磁性复合材料的物化特性 |
4.3.1 孔隙结构 |
4.3.2 晶体结构 |
4.3.3 微观形貌与结构 |
4.4 锰基磁性复合材料的汞脱除特性 |
4.4.1 脉冲注射汞脱除性能 |
4.4.2 温度的影响 |
4.4.3 N_2+4%O_2气氛下的热再生脱汞性能 |
4.5 SO_2对锰基磁性复合材料汞脱除的影响机制 |
4.5.1 温度及SO_2浓度的影响 |
4.5.2 SO_2的吸附与氧化 |
4.5.3 温度和O_2对SO_2抑制MagS-Mn汞脱除的影响 |
4.5.4 MagS-Mn表面Hg~0/SO_2/O_2的相互作用机理 |
4.6 SO_2对锰基磁性复合材料水洗再生性能的影响 |
4.6.1 含SO_2气氛下汞的氧化与吸附 |
4.6.2 水洗再生循环脱汞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g~0在α-MnO_2(100)表面氧化吸附的DFT研究 |
5.1 引言 |
5.2 密度泛函理论(DFT)及模型的建立 |
5.2.1 DFT |
5.2.2 α-MnO_2表面模型的建立 |
5.3 α-MnO_2(100)表面Hg~0、O_2及SO_2吸附构型的优化 |
5.3.1 Hg~0的吸附 |
5.3.2 O_2的吸附 |
5.3.3 SO_2的吸附 |
5.4 O/SO_2修饰α-MnO_2(100)表面Hg~0吸附构型的优化 |
5.4.1 2O-α-MnO_2(100)表面的吸附 |
5.4.2 SO_2-α-MnO_2(100)表面的吸附 |
5.4.3 SO_2-O-α-MnO_2(100)表面的吸附 |
5.5 α-MnO_2(100)表面Hg~0的氧化吸附机制 |
5.5.1 电荷转移分析 |
5.5.2 能带分析 |
5.5.3 α-MnO_2(100)表面Hg~0吸附和脱附的能量路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燃煤电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机理及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有机化合物 |
1.2.2 燃煤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
1.2.3 燃煤有机化合物的排放 |
1.2.4 燃煤有机化合物的采样及分析 |
1.2.5 有机化合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难点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难点 |
1.5 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
1.5.1 预期成果 |
1.5.2 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煤热解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形成机理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1 样品制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烟煤的红外分析 |
2.4 烟煤热解逸出气成分鉴定 |
2.4.1 热重分析 |
2.4.2 红外分析 |
2.4.3 气质联用分析 |
2.4.4 不同温度点的气质分析 |
2.4.5 在线质谱分析 |
2.5 烟煤浸提实验研究 |
2.6 释放温度验证实验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规律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3.2.1 样品制备 |
3.2.2 实验方法 |
3.3 升温速率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3.4 颗粒大小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3.5 煤种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3.5.1 不同煤种热重分析 |
3.5.2 不同煤种热释气质联用分析 |
3.6 载气气氛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3.6.1 不同气氛下热重分析 |
3.6.2 不同气氛下傅里叶红外分析 |
3.6.3 不同气氛下的气质联用分析 |
3.7 结论 |
第4章 不同升温速率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释放规律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4.2.1 样品制备 |
4.2.2 分析方法 |
4.2.3 三种不同升温速率的系统 |
4.3 固定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研究 |
4.4 滴管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研究 |
4.4.1 在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 |
4.4.2 离线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 |
4.4.3 燃烧条件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规律的研究 |
4.5 燃煤电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研究 |
4.6 三个不同升温速率系统的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燃煤电厂有机污染物的分布规律 |
5.1 引言 |
5.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5.2.1 样品制备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燃煤电厂 |
5.3 甲烷和非甲烷总烃在电厂中的分布 |
5.3.1 烟气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浓度 |
5.3.2 固体样品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浓度 |
5.3.3 烟气中有机物的逃逸率 |
5.4 多环芳烃在燃煤电厂中的分布 |
5.5 总有机化合物在燃煤电厂中的分布 |
5.6 不同电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燃煤电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脱除与控制 |
6.1 引言 |
6.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6.2.1 样品制备 |
6.2.2 实验方法 |
6.3 吸附固定床改性飞灰吸附性能研究 |
6.4 超低排放烟气处理装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脱除性能研究 |
6.4.1 煤燃烧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鉴定 |
6.4.2 超低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控制 |
6.5 实际电厂改性飞灰吸附性能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β位烷基取代酞菁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1.2.1 钙钛矿材料 |
1.2.2 钙钛矿电池器件结构 |
1.2.3 钙钛矿电池器件工作原理 |
1.2.4 钙钛矿电池器件性能参数 |
1.2.5 钙钛矿材料制备方法 |
1.3 空穴传输材料 |
1.3.1 空穴传输材料的意义 |
1.3.2 空穴传输材料的选择标准 |
1.3.3 空穴传输材料的分类 |
1.4 酞菁 |
1.4.1 酞菁的物理化学性质 |
1.4.2 酞菁在钙钛矿电池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酞菁的研究现状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设计与制备 |
2.3 分析表征的方法 |
2.3.1 核磁共振氢谱(NMR) |
2.3.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 |
2.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2.3.4 红外吸收光谱(IR) |
2.3.5 X射线衍射(XRD) |
2.3.6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8 光致发光光谱(PL) |
2.3.9 伏安特性曲线(J-V) |
2.3.10 单色光量子效率(IPCE) |
2.3.11 电离能测试光电子能谱(IPS) |
2.3.12 有机场效应管(OFET) |
第3章 β位八烷基取代铜酞菁合成、表征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β位八乙基/八丙基取代铜酞菁(CuEt_2Pc和CuPr_2Pc)合成 |
3.2.2 钙钛矿电池器件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CuEt_2Pc和CuPr_2Pc的MALDI-TOF-MS谱图 |
3.3.2 CuEt_2Pc和CuPr_2Pc的IR谱图 |
3.3.3 CuEt_2Pc和CuPr_2Pc的UV-vis谱图 |
3.3.4 CuEt_2Pc和CuPr_2Pc的IPS谱图 |
3.3.5 CuEt_2Pc和CuPr_2Pc的TGA图 |
3.3.6 CuEt_2Pc和CuPr_2Pc的XRD谱图 |
3.3.7 CuEt_2Pc和CuPr_2Pc的PL谱图 |
3.3.8 CuEt_2Pc和CuPr_2Pc钙钛矿电池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β位八烷基取代镍酞菁合成、表征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β位八乙基/八丙基取代镍酞菁(NiEt_2Pc和NiPr_2Pc)合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NiEt_2Pc和NiPr_2Pc的MALDI-TOF-MS谱图 |
4.3.2 NiEt_2Pc和NiPr_2Pc的IR谱图 |
4.3.3 NiEt_2Pc和NiPr_2Pc的元素分析 |
4.3.4 NiEt_2Pc和NiPr_2Pc的UV-vis谱图 |
4.3.5 NiEt_2Pc和NiPr_2Pc的IPS谱图 |
4.3.6 NiEt_2Pc和NiPr_2Pc的TGA图 |
4.3.7 NiEt_2Pc和NiPr_2Pc的XRD谱图 |
4.3.8 NiEt_2Pc和NiPr_2Pc的空穴迁移率 |
4.3.9 NiEt_2Pc和NiPr_2Pc的PL谱图 |
4.3.10 NiEt_2Pc和NiPr_2Pc的TR-PL谱图 |
4.3.11 NiEt_2Pc和NiPr_2Pc的表面形貌图 |
4.3.12 NiEt_2Pc和NiPr_2Pc电池性能研究 |
4.3.13 钙钛矿活性层稳定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β位八烷基取代锌酞菁合成、表征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β 位八乙基/八丙基取代锌酞菁(ZnEt_2Pc和ZnPr_2Pc)合成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ZnEt_2Pc和ZnPr_2Pc的MALDI-TOF-MS谱图 |
5.3.2 ZnEt_2Pc和ZnPr_2Pc的IR谱图 |
5.3.3 ZnEt_2Pc和ZnPr_2Pc的元素分析 |
5.3.4 ZnEt_2Pc和ZnPr_2Pc的UV-vis谱图 |
5.3.5 ZnEt_2Pc和ZnPr_2Pc的IPS谱图 |
5.3.6 ZnEt_2Pc和ZnPr_2Pc的TGA图 |
5.3.7 ZnEt_2Pc和ZnPr_2Pc的XRD谱图 |
5.3.8 ZnEt_2Pc和ZnPr_2Pc的空穴迁移率 |
5.3.9 ZnEt_2Pc和ZnPr_2Pc的PL谱图 |
5.3.10 ZnEt_2Pc和ZnPr_2Pc的TR-PL谱图 |
5.3.11 ZnEt_2Pc和ZnPr_2Pc的表面形貌图 |
5.3.12 ZnEt_2Pc和ZnPr_2Pc电池性能研究 |
5.3.13 钙钛矿活性层稳定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等温差引领法的煤绝热自然发火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煤自燃演化机理及动力学过程研究 |
1.2.2 煤自然发火期研究现状 |
1.2.3 测试煤自然发火期实验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煤绝热自然发火期基础参数测试 |
2.1 热焓值测试分析 |
2.1.1 实验方法 |
2.1.2 实验条件选择 |
2.1.3 实验结果 |
2.2 热物性参数测试 |
2.2.1 热物性分析方法 |
2.2.2 实验条件 |
2.2.3 测试结果 |
2.3 传热过程理论分析 |
2.4 传热模型计算 |
2.4.1 几何实体模型的建立 |
2.4.2 传热模块介绍 |
2.4.3 有限元网格划分 |
2.4.4 模型试样参数及定解条件 |
2.4.5 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等温差引领煤样发火实验研究 |
3.1 实验原理及装置 |
3.2 实验条件 |
3.3 实验过程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引领温差对升温速率的影响 |
3.4.2 引领温差对气体产生规律的影响 |
3.5 煤绝热自然发火期拟合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煤绝热自然发火期对比分析 |
4.1 等温差引领升温实验放热强度分析 |
4.2 煤自然发火实验放热强度分析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条件及过程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热平衡法煤最短自然发火期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离子液体抑制褐煤低温氧化的微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微观机理的研究 |
1.2.2 煤氧化自燃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
1.2.3 离子液体对煤微观结构及氧化过程影响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2 离子液体对褐煤表面物理形态的破坏特性 |
2.1 样品预处理 |
2.1.1 实验药品和器材 |
2.1.2 实验过程 |
2.2 物理形态变化 |
2.2.1 扫描电镜实验及原理 |
2.2.2 扫描电镜实验步骤 |
2.3 物理形态的破坏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离子液体对褐煤微晶结构的影响 |
3.1 微晶结构特性 |
3.2 煤中微晶结构实验方法 |
3.3 微晶结构分析 |
3.3.1 煤样所含矿物质成分分析 |
3.3.2 煤样XRD图谱特征分析 |
3.3.3 煤样芳香微晶结构参数和煤化度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离子液体对褐煤分子表面活性官能团的破坏规律 |
4.1 红外光谱 |
4.1.1 实验原理及测试条件 |
4.1.2 FTIR实验分析方法 |
4.2 FTIR结果分析 |
4.2.1 羟基分析 |
4.2.2 脂肪烃分析 |
4.2.3 芳香烃分析 |
4.2.4 含氧官能团分析 |
4.3 对褐煤分子表面活性官能团的破坏 |
4.4 本章小结 |
5 离子液体抑制褐煤的低温氧化特性研究 |
5.1 TG-DSC-FTIR联用实验方法 |
5.1.1 实验原理 |
5.1.2 实验条件 |
5.2 氧化特性参数的微观表征 |
5.2.1 热失重曲线的微观解释 |
5.2.2 气体产物的微观解释 |
5.3 氧化动力学过程的微观演变 |
5.3.1 动力学理论 |
5.3.2 动力学参数的微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等温差引领法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演化机理及动力学过程研究 |
1.2.2 煤自燃性表征参数研究 |
1.2.3 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基于等温差引领法系统装置设计研究 |
2.1 等温差引领原理 |
2.2 装置工作原理及设计原则 |
2.2.1 工作原理 |
2.2.2 设计原则 |
2.3 温控测试炉热源及加热方式研究 |
2.4 温度监测及控制研究 |
2.4.1 温度监测 |
2.4.2 温度控制 |
2.5 气源控制设计 |
2.6 高温反应炉整体设计研究 |
2.6.1 煤样反应室 |
2.6.2 温控测试炉 |
2.7 气体采集与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实验装置制作及性能测试 |
3.1 实验装置制作 |
3.1.1 组成结构及选型 |
3.1.2 装置操作流程 |
3.1.3 装置特点及功能 |
3.2 实验装置升温性能测试 |
3.2.1 实验条件 |
3.2.2 实验过程及结果 |
3.2.3 实验分析 |
3.3 实验装置保温性能测试 |
3.4 实验装置测试结果的重复性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4 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实验方案设计 |
4.1 实验方案设计原理 |
4.2 实验方案设计原则 |
4.3 试验方案确定研究 |
4.3.1 煤样的制取 |
4.3.2 供氧条件 |
4.3.3 基于等温差引领法引领值的优选 |
4.4 基于整体装置煤自燃性测试对象研究 |
4.4.1 温度变化规律 |
4.4.2 气体产生规律分析 |
4.4.3 耗氧速率 |
4.5 本章小结 |
5 煤自燃性测试实验对比分析 |
5.1 XK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 |
5.1.1 实验条件 |
5.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煤自燃性测试程序升温实验 |
5.2.1 实验条件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基于引领法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实验 |
5.3.1 实验条件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三种测试装置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5.4.1 三种测试装置性能特点对比 |
5.4.2 实验测试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煤田火灾温度场及应力场演化过程相似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田火灾的研究发展现状 |
1.2.2 相似模拟方法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热力耦合作用下煤岩体物理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
2.1 实验原理 |
2.1.1 岩石的破坏机制与强度准则 |
2.1.2 煤岩体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试件 |
2.2.2 实验装置 |
2.2.3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1 高温作用下煤岩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
2.3.2 高温作用下岩样的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 |
2.3.3 高温作用下岩样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 |
2.3.4 高温作用下煤样的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 |
2.3.5 高温作用下煤样的弹性模量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田火灾温度场及应力场演化相似模拟试验系统构建 |
3.1 相似理论 |
3.2 煤田火灾“固-热”耦合相似材料实验研究 |
3.2.1 正交实验研究 |
3.2.2 相似材料选择 |
3.2.3 试验模型相似条件 |
3.3 煤田火灾温度场及应力场演化相似试验平台设计 |
3.3.1 煤田火灾温度场及应力场演化相似试验系统设计思路和结构 |
3.3.2 试验原型条件 |
3.3.3 箱体系统 |
3.3.4 加热升温系统 |
3.3.5 温度监测与分析系统 |
3.3.6 应力监测与分析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田火灾温度场及应力场演化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
4.1 煤田火灾发展演化过程的多场耦合作用机理 |
4.2 试验准备和试验过程 |
4.2.1 模型搭建 |
4.2.2 测点布置 |
4.2.3 试验过程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
4.3.2 应力变化规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Semenov理论的煤粉热流着火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不同条件下煤/焦着火燃烧特性 |
1.3 煤粉特征温度研究 |
1.4 煤粉着火温度与一次风率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煤/焦燃烧热流模型及着火判据 |
2.1 引言 |
2.2 TG-DSC热流理论模型 |
2.3 载流煤粉热流模型 |
2.4 煤/焦着火理论与判据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焦着火燃烧特征温度及热加速度 |
3.1 引言 |
3.2 TG-DSC实验 |
3.3 热流曲线校准方法 |
3.4 煤焦着火燃烧特征温度 |
3.5 煤焦特征温度影响因素 |
3.6 煤焦着火过程热流特征 |
3.7 热加速度梯度 |
3.8 本章小结 |
4 煤粉着火特征温度及热流特性 |
4.1 引言 |
4.2 TG-DSC实验 |
4.3 煤粉着火特征温度 |
4.4 低温氧化着火特性 |
4.5 煤粉高温着火燃烧特性 |
4.6 加热速率与极限着火温度 |
4.7 不同条件下着火温度对比 |
4.8 煤粉着火一次风率 |
4.9 本章小结 |
5 一维炉煤粉着火试验 |
5.1 引言 |
5.2 一维炉实验系统 |
5.3 煤粉着火实验条件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5 与热流法测定着火温度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及建议 |
6.1 全文总结 |
6.2 特色及创新 |
6.3 后续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煤燃烧特性的EGA与TGA法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半焦和高挥发分煤种混燃特性热态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 陈登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准南煤田低阶煤氧化燃烧动力学特性与砷的分布特征研究[D]. 沈莉. 新疆大学, 2021
- [3]锰基吸附剂的再生及循环脱汞机理研究[D]. 姚挺. 东南大学, 2020
- [4]燃煤电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机理及脱除研究[D]. 程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5]β位烷基取代酞菁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的应用[D]. 吴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基于等温差引领法的煤绝热自然发火期研究[D]. 回硕.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离子液体抑制褐煤低温氧化的微观特性研究[D]. 白祖锦.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8]基于等温差引领法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研发[D]. 胡伟. 西安科技大学, 2018(12)
- [9]煤田火灾温度场及应力场演化过程相似模拟实验研究[D]. 蔡灿凡.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1)
- [10]基于Semenov理论的煤粉热流着火特性研究[D]. 张斌.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