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腔内置入深静脉导管与博莱霉素或胞必佳胸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论文文献综述)
赛福丁.柯尤木[1](2013)在《胸腔内注射白介素-2与博来霉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对肺功能影响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经胸腔内注射白介素-2(IL-2)和博来霉素(BLM)注射液局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观察抽尽胸水后,胸腔注药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变化,探讨两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提供临床安全用药参考。方法:选择确诊的中大量恶性胸水患者60例,采用胸腔管置管引尽胸水,将患者分为两组,IL-2单药组(A组)和BLM单药组(B组),经导管注入胸腔,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变化。结果:A组经治疗后对比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较用药前有增加,增加幅度为13.76%、8.63%、10.37%,均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VC降低,下降幅度为4.66%,均值无具统计学意义(P>0.05)。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降低幅度为15.59%,均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呼气流速(PEF)指标增长幅度为0.52%,均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幅度为4.89%,均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VC、FEV1指标分别下降12.80%、11.51%、均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FVC、MVV及FEV1/FVC指标下降为3.07%、8.70%、0.87%,均值不具统计学意义。最大呼气流速(PEF)指标下降3.58%,均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PaO2下降2.91%,均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A、B两组病例经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前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变化表明胸腔内灌注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未加重患者限制性肺功能障碍,对近期肺功能无负面影响,使胸腔积液得到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并增加了PaO2。B组病例用药后患者肺通气功能及肺容量指标较用药前有所下降,说明BLM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后对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李淑平[2](2012)在《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文中提出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一般认为MPE约占整个胸腔积液的25%,据估计其中75%的MPE为肺癌和乳腺癌所致,25%则由其他肿瘤性疾病所致[1]。MPE的存在常表示肿瘤已经扩散,为手术不能治愈的晚期疾病标志。本文就MPE近年来在治疗方面的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信玉芳[3](2012)在《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与普通一次性引流袋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均可引起恶性胸腔积液,易出现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病情可在短时间迅速加重,预后较差。目前,临床上多采用B超或CT定位后,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然而,临床实践中缺少与中心静脉导管适配的专用胸水收集装置。临床医师常常根据自己经验,自制胸水收集装置,如引流瓶或引流袋等。这些胸水收集装置制作较复杂,舒适性差,安全性低,引流效果差。因此,临床急需一种使用方便、患者舒适性好、安全性高、引流效果好的胸水收集装置。为此,我科自主研制、开发的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专利号:ZL200920255142.7)填补了这一临床应用的空白。目的:对比研究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与普通一次性引流袋引流恶性胸腔积液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共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20例,均经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而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胸腔B超或CT证实为中-大量胸腔积液,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57.2±11.2)岁;KPS评分60-95分,平均(78.8±9.6)分;患者均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癌性淋巴管炎、大面积肺不张、纵隔固定、上腔静脉阻塞、肺炎、肺栓塞和严重低蛋白血症等疾病。按照随机原则,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方法,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实验组:将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并引流和收集胸腔积液;对照组:将普通一次性引流袋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并引流和收集胸腔积液。两组患者均采用持续胸腔积液引流的方法,当胸水引流停止时,胸腔内注入顺铂40mg+重组人白介素-2100万单位,后用50单位/ml肝素钠盐水3ml封管,嘱患者改变体位以利药物在胸腔内均匀涂布。将药物在胸腔内保留48-72小时后再次充分引流胸腔积液,当胸水引流停止后,重复上述操作。若胸腔持续引流24小时,引流量小于100ml,并经胸腔B超或CT证实为胸水量极少或基本消失,可予拔出胸腔引流管。比较和评价两组患者安装或更换引流袋时间,气胸发生率,引流袋内液体污染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率,引流管堵塞发生率和疏通成功率,连接管脱落发生率。结果:1安装或更换引流袋时间:实验组60名患者,共胸腔积液引流350次,安装或更换引流袋时间(9-24)秒,平均(14.88±3.71)秒;对照组60名患者,共引流胸腔积液340次,安装或更换引流袋时间(55-124)秒,平均(73.50±5.85)秒。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安装或更换引流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气胸发生率:实验组60例患者,气胸发生1例,发生率为1.7%;对照组60例患者,气胸发生8例,发生率为1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气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引流袋内液体污染发生率:治疗期间,引流袋内胸水均送检细菌培养,每7天一次。实验组60例患者,引流袋内液体送检细菌培养151次,细菌培养阳性6次,发生率为4.0%;对照组60例患者,引流袋内液体送检细菌培养162次,细菌培养阳性16次,发生率为9.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引流袋内液体污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有效率:实验组60例患者,完全缓解27例,部分缓解16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71.7%;对照组60例患者,完全缓解26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未见明显差别(p>0.05)。5患者满意率:实验组60例患者,非常满意42例,满意16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96.7%;对照组6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30例,满意21例,不满意9例,满意率8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引流管堵塞发生率和疏通成功率:实验组60例患者,引流管堵塞7例,发生率为11.7%;对照组60例患者,引流管堵塞8例,发生率为1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疏通成功6例,成功率为85.7%;对照组疏通成功2次,成功率为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引流管疏通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连接管脱落发生率:实验组60例患者,连接管脱落0例,发生率为0%;对照组60例患者,连接管脱落8例,发生率为1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连接管脱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过程中,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与普通一次性引流袋比较,可明显缩短安装或更换引流袋时间,降低气胸、引流袋内液体污染、连接管脱落的发生率,且患者佩戴舒适,疏通成功率高,但胸腔积液治疗效果、引流管堵塞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别。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是一种更加简单、舒适和安全,同样有效和价廉的新型胸水引流收集装置。
徐晶[4](2011)在《143例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鉴别诊断。方法选择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143例恶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根据临床各项常规及特殊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原发病因中肺癌72例(50.3%),居首位,其次是消化道肿瘤20例(14.0%),其它依次为乳腺癌15例(10.5%),生殖道肿瘤12例(8.4%),淋巴瘤7例(4.9%)。男性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以肺癌、消化道肿瘤和淋巴瘤多见;女性患者以肺癌、乳腺癌和生殖道肿瘤多见。胸部x线/CT提示:左侧胸腔积液48例,右侧63例,双侧32例。胸水实验室化验结果示:渗出性胸水140例,介于渗出性与漏出性之间的3例;肿瘤标记物CEA在肺癌组和消化道肿瘤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5%和75.0%。胸腔镜下胸膜活检阳性率90.9%;经皮CT引导下肺活检阳性率84.6%;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活检阳性率54.3%;盲法胸膜活检阳性率53.2%;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27.3%。结论恶性胸腔积液(MPE)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肺癌、消化道肿瘤和乳腺癌(女性多见)。影像学检查能定位、定量为MPE提供诊断线索;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判断良恶性胸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敏感性、特异性仍不敏感;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虽能提供确诊根据,但其阳性率不高;恶性胸腔积液诊断需依赖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包括盲法胸膜活检和胸腔镜可视下胸膜活检。鉴别诊断中需要排除结核性胸膜炎和肺炎相关性胸腔积液等。
张骅,张民,徐鹏,刘琨,李泽,王业亚,董燕[5](2009)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邬麟,唐会清,曾毅栋[6](2004)在《白细胞介素2和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
吴卫中[7](2003)在《胸腔内置入深静脉导管与博莱霉素或胞必佳胸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胸腔内置入深静脉导管与博莱霉素或胞必佳胸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腔内置入深静脉导管与博莱霉素或胞必佳胸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论文提纲范文)
(1)胸腔内注射白介素-2与博来霉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对肺功能影响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设备 |
1.2 临床标本收集 |
2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2)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局部治疗 |
1.1 单纯胸腔穿刺和置管引流: |
1.2 胸腔内局部注药 |
1.2.1 化疗药物: |
1.2.2 生物免疫治疗: |
1.2.3 中医中药目前中医治疗MPE的文献中大多采用攻邪逐 |
1.2.4 其他纤溶酶原激活物: |
1.3 胸膜固定术 |
1.3.1 滑石粉经胸腔镜喷洒滑石粉胸膜固定术被认为是治疗MPE及顽固性良性胸腔积液最令人鼓舞的有效方法[16]。 |
1.3.2 四环素及其衍生物和其他因四环素针剂已停产, 四环素衍 |
2 手术治疗 |
2.1 传统外科手术:包括胸膜腔腹腔分流术 (PPS) ;胸膜剥离切除术和胸膜肺切除术。 |
2.2 胸腔镜手术: |
3 其他疗法 |
4 发展中的新技术 |
(3)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与普通一次性引流袋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143例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局部治疗 |
1.1 单纯胸腔穿刺和置管引流 |
1.2 胸腔内局部注药 |
1.2.1 化疗药物 |
1.2.2 生物免疫治疗 |
1.2.3 中医中药 |
1.2.4 其他 |
1.3 胸膜固定术 |
1.3.1 滑石粉 |
1.3.2 四环素及其衍生物和其他 |
2 手术治疗 |
2.1 传统外科手术 |
2.2 胸腔镜手术 |
3 其他疗法 |
4 发展中的新技术[25, 26] |
(6)白细胞介素2和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操作方法 |
1.3 治疗方法 |
1.4 疗效判定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穿刺操作 |
2.2 疗效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胸腔穿刺技术的改进 |
3.2 白细胞介素2与恶性胸腔积液 |
3.3 博莱霉素与恶性胸腔积液 |
3.4 药物联合应用与恶性胸腔积液 |
四、胸腔内置入深静脉导管与博莱霉素或胞必佳胸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论文参考文献)
- [1]胸腔内注射白介素-2与博来霉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对肺功能影响的比较[D]. 赛福丁.柯尤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2]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J]. 李淑平. 内蒙古中医药, 2012(21)
- [3]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与普通一次性引流袋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对比研究[D]. 信玉芳. 河北医科大学, 2012(01)
- [4]143例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分析[D]. 徐晶. 郑州大学, 2011(04)
- [5]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进展[J]. 张骅,张民,徐鹏,刘琨,李泽,王业亚,董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15)
- [6]白细胞介素2和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 邬麟,唐会清,曾毅栋. 实用癌症杂志, 2004(06)
- [7]胸腔内置入深静脉导管与博莱霉素或胞必佳胸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J]. 吴卫中.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