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自动血凝分析转盘新型清洗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指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刘志泓[2](2020)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多模块系统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小板是生命体维持正常生理职能的重要组成,其止血、聚集等功能特征的快速检测对于对早期血栓性相关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能效监测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围绕企业高性能产品合作量产开发,针对提高检验效率、增加检验模式和实现检验流程信息化管理等功能需求,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基于多模块并行检测架构的血小板功能分析仪与信息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多模块架构是提高检测效率的有效途径,其控制、通信与操作管理功能复杂,对系统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小板功能分析仪采用基于CAN总线的上下级嵌入式系统,由管理机与四个控制机模块组成,实现多通道并行检测。其中控制机相互独立,直接控制执行机构,经过样品稀释、诱聚剂添加、血细胞计数和液路清洗等子流程完成单次血小板检测。管理机作为上位机,承担人机交互、数据统计处理等功能,协调多个控制机模块稳定可靠地完成检验任务,并提供良好的用户操作体验。论文首先在综述介绍血小板功能检测的背景意义以及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仪器高性能开发的特点需求和发展趋势。再从检验效率、参数和功能角度分析,提出多控制机模块并行检测的升级方案,优化检测流程;针对医疗信息化需求,设计建立以检验科实验室为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网段内各类体外诊断设备,实现检验流程的规范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随后论述了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控制机与管理机软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快速检测流程、数据精度控制、数据库管理、试剂管理等具体业务的实现。接着针对多模块检测带来的多节点通信问题,在管理机和控制机之间引入具有松散耦合特征的通信模型开展数据分发服务,基于发布/订阅机制,将各类消息以主题为单位进行划分,同时开辟数据缓冲区,结合CAN总线讨论分析该模型实现的具体要求和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保证分布式系统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然后从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软件的高可用性和拓展性设计出发,在通信组件、数据管理、结果推送和任务下发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设计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异步消息机制实现多任务处理,同时给出了节点变化时任务的动态分配策略。最后,本文通过对多模块检验系统与实验室信息管理软件的测试与评估,验证了方案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王甜甜[3](2019)在《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在铸造企业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年铸件总量居世界首位,但大多数为小规模的企业,在工艺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严重落后,高能耗、高材料损耗、高污染的环境问题亟需解决。国家十三五环境规划明确提出了绿色铸造、建设铸造强国的目标。开展清洁生产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消减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因此,铸造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是十分必要的。论文对铸造企业清洁生产的研究现状、清洁生产审核的理念与方法进行了阐述。研究分析了铸造行业的一般工艺在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方面的环境问题,发现有很大地清洁生产潜力,探索性地开展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在清洁生产审核中的应用,为面向碳减排的清洁生产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以某铸造企业为案例,依据“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宗旨。在审核中融入了温室气体因子并结合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试图重新构架铸造行业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通过企业物料平衡分析铸件生产全过程的能耗、物耗水平以及各环节的产污和排污情况,核算企业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将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确定为清洁审计的重点。提出和实施17项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包含15项无/低费和2项中/高费方案,共投资496.22万元,年节约电量369万kWh,年节省电费257.7万元,节省材料1.05t,节省材料费用2.5万元;削减废物产生量2.46t,CO2排放量减少805.42t,给企业带来了显着效益,得出了适合铝铸造以及相关领域的方法,推动了碳减排在铸造企业的开展。
张皓然[4](2019)在《轴承套圈热处理研究及其辊底式生产线控制系统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构件,轴承套圈是轴承的关键组成零件,本文设计一款新型辊底式轴承套圈热处理生产装备线,采用轴承热处理新工艺改善轴承套圈热处理后内部组织结构,增强了轴承使用寿命。本文设计的热处理生产线避免了网带炉热处理加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磕碰而造成轴承套圈表面划伤,降低了成品辊底炉生产线装备造价。本文以轴承套圈热处理加工工艺为切入,设计开发一款适用于多种金属轴承钢材的轴承套圈热处理生产装备线,根据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及各硬件设备电气原理图完成电气接线,并完成下位机与上位机软件设计以及设备间通信,通过上位机监控软件调节产线控制参数以满足多种型号金属轴承套圈加工工艺要求。本文使用S7-300 PLC,通过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实现物料传输系统复杂的逻辑控制,通过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对生产线参数如:炉温、炉压等信号进行自动采集处理,并运用PLC和三相调功调压器复合控制系统完成生产线各温区的温度精准控制。本文采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为辊道驱动单元并通过变频器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的是MCGS组态软件,通过上位机组态软件修改下位机变频器频率、PLC各温区温度等参数,实现整条轴承套圈热处理生产线生产过程可控可视化。本文以PLC为系统控制核心,给出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以及相关的电气原理图,简要介绍了装配线设备选型,重点阐述了生产线下位机控制程序设计过程包括手动/自动运行控制程序、温度控制程序等程序设计流程;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过程以及各部分通信控制的实现过程。最后通过轴承套圈产品预生产检验,对热处理后试样的金相图及表面硬度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轴承套圈热处理生产线能够满足生产工艺最终质量的要求。
金相雷[5](2018)在《印染废水工程设计及其除锑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废水产量一直处于行业前列,近年来,随着印染技术的不断进步,印染原材料和化学辅助试剂的使用日渐复杂,使得印染企业排放的废水处理难度不断增加,这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印染行业的发展。另外,随着新标准对污染物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金属锑(Antimony,Sb)去除已经成为现阶段印染废水处理的一大新难题,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已很难满足出水水质要求。虽然目前关于印染废水处理及除锑技术的新工艺和新方法研究很多,但大部分仍处于实验室模拟阶段或因投产成本太高、效果不稳定等因素有待改进。因此,设计稳定、高效、经济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和除锑技术已经成为环境和企业的共同需求,将有利于实现我国纺织染整工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设计将以常熟市经济开发区内6家印染企业产生的废水为对象,通过借鉴相似的工程案例,结合污水厂地理位置及园区实际发展情况,设计出一整套出水稳定、抗冲击能力强、管理操作方便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同时开展新药剂除锑的烧杯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研究。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探索印染废水除锑的可行性方案,为项目工程化实施提供工艺技术保障。根据各入区企业的核定用水量,充分考虑印染生产水质水量波动大的情况,本工程取设计规模为1.5万m3/d。为确保污水处理厂以及废水输送管道的正常运行,本工程考虑各企业在厂内设置必要的预处理设施,各入驻印染及水洗企业不允许采用尿素等含氮物质的印花工艺。综合考虑本工程设计的进水水质确定为:p H=10-12,CODCr=600 mg/L,BOD5=150 mg/L,总Sb=700μg/L,NH3-N=15 mg/L,SS=250 mg/L,色度为500。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CAST生物池-芬顿氧化-FMBO除锑-斜管沉淀-纤维转盘过滤工艺,处理出水满足国家《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 87-2012)及其修改单中表3所规定的出水水质。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浓缩池、板框压滤脱水机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泥饼外运处置。对部分可能产生恶臭的构筑物如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等进行加盖,废气经收集后通过生物滤池除臭工艺,处理后厂界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选择针对印染行业废水的T20新型除锑药剂(主要成分为铁锰复合氧化物,FMBO),设计静态烧杯试验,并选取常熟市周行新州污水处理厂(含锑污染因子较为典型)做为生产性试验的项目基地,以此来验证该药剂的最佳处理工况及除锑效果。根据烧杯实验的结果,得出最佳药剂投加浓度为1500mg/L,最适p H值范围为4.5-5.5,搅拌装置的快速搅拌速度宜为500r/min,慢速搅拌速度宜为80r/min。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FMBO的除锑效率稳定在90%左右,出水完全以Sb(V)的形态,除锑效果显着,能够稳定达标,可用于含锑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根据投资概算,本项目工程(1.5万m3/d)总投资6145.46万元。污水处理厂工程单位处理水量经营成本为2.39元/m3,总成本平均值为3.00元/m3。本项目的实施可使常熟市经济开发区内6家印染企业废水集中治理,体现规模优势,实现节能减排。项目符合国家关于加强对污水污染防治的要求,项目投产后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常熟市水体治污具有积极贡献。
李振东[6](2017)在《高速重载轴承长寿命薄膜的低温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主轴轴承是航空发动机的"心脏",是发动机的关重件,由于是在高转速(14500r/min)、高载荷(50000N)和受力复杂的恶劣环境下服役,其运行寿命直接影响了发动机的寿命。服役过程中主轴轴承存在滑油系统失效导致的无油润滑,以及超载运行的可能性,此时发动机主轴轴承的服役工况已超出设计条件,现有的轴承材料(M50或M50NiL)与结构设计无法满足其对耐磨和减摩的要求,如何提高此类特殊工况条件下轴承的使用寿命,是目前各种技术争相创新的领域,本文在不改变轴承材料与结构设计的前提下,研究了应用表面镀膜技术提高主轴轴承在特殊工况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并开展了台架考核验证。本文针对发动机主轴轴承的典型结构与服役工况深入分析后认为,合理设计薄膜的低温制备条件是高性能轴承表面薄膜制备研究的基础。本文采用多弧、磁控溅射和PECVD复合工艺,设计并搭建了低温制备复合功能薄膜系统,优选了阳极层离子源,避免了传统辉光放电产生的气体离子密度低、能量弱的缺点,解决了金属离子轰击材料表面的液滴残留问题,并且阳极层离子源与电弧复合刻蚀不会对零件产生明显的加热效应,降低了工件回火的风险,提高了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本文针对影响膜/基结合力的关键因素—薄膜内应力,设计了 W掺杂的梯度复合多层结构薄膜,不仅有效降低了纯碳基薄膜本身的内应力,改善薄膜的韧性,提高碳基薄膜的膜/基结合力,同时W与C形成的WC相提升了薄膜的耐磨性,结合梯度复合多层结构又进一步提升了薄膜的韧性和膜/基结合力。通过采用接触力学专业计算软件FilmDoctor Pro测试所制备的碳基复合多层薄膜对基体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接触疲劳性能不会产生影响。在薄膜结构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了 DLC薄膜掺杂W元素、TiN等多层结构薄膜的制备工艺,不同能量等离子刻蚀对薄膜结合力的影响、不同W的掺杂量对DLC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硬质杂质的进入对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不同的靶电流、基体偏压、沉积温度对TiN薄膜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本体粗糙度对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等离子刻蚀优化的工艺参数为基体偏压-400V、离子源功率2kW、处理时间60min;W-DLC薄膜优化的工艺参数为离子源10A、旋转阴极靶7.5A、基体偏压-80V、沉积温度180℃;TiN薄膜优化的工艺参数为靶电流100A、偏压-80V、沉积温度300℃。通过在不同粗糙度基体上制备碳基薄膜并进行了摩擦学性能的测试,研究了不同基体粗糙度对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论为当基体粗糙度达到Ra0.025μm以上时,制备出的薄膜表现出了最好的膜/基结合力和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本文采用设计与搭建的低温制备复合功能薄膜系统,针对轴承的特殊结构创新设计了轴承专用工装和滚动体(球)镀膜专用工装,实现了轴承表面梯度复合多层结构薄膜的制备,完成了轴承关键部位的长寿命W-DLC薄膜和TiN薄膜的制备,并在主机所台架测试平台上开展了试车考核,考核结果:轴承引导面低温制备的TiN薄膜,通过了 50小时性能考核,而未镀膜轴承未通过8小时的试验;W-DLC镀膜轴承通过了 30分钟断油试验测试,轴承工作正常,薄膜未失效;W-DLC梯度复合功能薄膜制备的轴承通过了大载荷试验(转速14500r/min、轴向载荷50000N)考核,镀膜轴承的回油温度始终较未镀膜轴承低(10℃~15℃)。结果表明,镀膜轴承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更低的摩擦系数,并且有效降低了轴承的摩擦生热,提升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保证了轴承的润滑效果,提高了轴承在特殊工况下的使用寿命。综上,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设计并搭建了低温制备复合功能薄膜系统,设计的梯度复合功能薄膜,有效地提高了特殊服役工况下主轴轴承的服役寿命,研究结果将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设计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金杜挺[7](2017)在《基于工业4.0的轴承智能装配机械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轴承是现代制造业中重要部件之一,通过内外圈、保持架、滚动体、密封盖装配而成装配过程由轴承装配系统完成,其性能直接决定装配完成时轴承的质量。当今轴承市场需求朝“多型少量”的方向发展,客户订单中轴承数量逐渐减少,型号逐渐增多。目前国内轴承装配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部分企业尚处于手工装配或半自动化装配阶段,无法实现轴承全自动化装配,更无法根据顾客需求实现轴承定制。鉴于此,本文旨在研究一种基于工业4.0的轴承智能装配机械系统,系统实现轴承全自动化装配,在此基础上,在6202与6203型号范围内,客户可定制所需型号轴承,同时无需人工更换工装。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结合某客户具体订单:一批应用于奥克斯KFR45-LWⅢ空调电机的6202轴承50个。进行分析研究。(1)轴承最佳初始游隙研究同种型号轴承用途不同,系统产出轴承初始游隙亦不同。研究轴承参数、工况对轴承初始游隙综合影响,以滚动轴承最佳工作游隙为基础,逆向推导轴承最佳初始游隙,为内外圈匹配环节提供依据。使工况对应最佳初始游隙,实现轴承根据工况定制。(2)轴承内外圈游隙匹配优化针对轴承内外圈匹配时内外圈单一分档匹配算法存在随机性,引入一种floyd迭代算法。对分档匹配完成后单次合套选取的10组内外圈做二次匹配,建立10组内外圈匹配数学模型,并引入有向检测矩阵,以此构建一种floyd迭代算法求解匹配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引入floyd迭代算法做二次匹配,降低匹配随机性,提高一批产品一致性和轴承寿命。(3)智能装配机械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完成装配系统中全自动电梯式合套装球机、全自动保持架装配机、全自动定位清洗机、全自动注脂压盖均脂机、全自动激光打标机五台设备,详细介绍各个模块设计过程、运行原理及轴承装配过程,最终设计完成机械系统,实现同一系统中装配6202与6203两种型号轴承。通过以上工作,完成了基于工业4.0的轴承智能装配机械系统研究,轴承全自动化装配,同时实现轴承根据型号(6202、6203)、用途定制。将轴承装配向数字化发展,加快市场响应节奏,适应多种多样的市场需求。
令晓明[8](2015)在《汽车灯具复合镀膜工艺关键技术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车灯表面镀膜是汽车灯具制造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论文结合国内外车灯相关标准和技术市场的分布情况,讨论了这一领域面临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化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档汽车灯具复合镀膜工艺与装备的共性关键工艺技术展开相关研究工作。论文从高档车灯表面复合膜系结构及其功能需求出发,对几种PVD和CVD真空镀膜技术的工艺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实现车灯复合镀膜的工艺技术路线;并对自主研发完成的大型车灯镀膜装备及其各部分组成系统进行了介绍。根据薄膜沉积均匀性分布理论和影响镀膜均匀性相关因素,从车灯镀膜蒸发源结构、有效镀膜区域、工件运动方式和真空室体均匀配气等方面,提出了改善薄膜沉积均匀性技术措施和实现方法;通过同步跟踪镀膜试验,分析了不均匀性存在原因和工业化生产中提高薄膜均匀性应该采取的措施。通过测试,制备的薄膜均匀性满足车灯光学性能要求,在复杂曲面结构车灯表面制备的薄膜达到了高档汽车灯具的性能要求。通过讨论车灯镀膜前底层流平工艺及其带来的附着力问题,针对传统前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气体放电理论,研究提出了在大型车灯镀膜装备中建立不同模型的高压轰击电场实现在线离子轰击清洗的工艺方案。通过对不同功率条件下的轰击效果分析表明,适当的离子轰击对薄膜附着力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经过定性测试达到了车灯附着力要求。根据反射镜、配光镜等部件对光学性能和环境耐久性的要求,从金属薄膜材料和光学保护膜材料的物理特性分析出发,研究讨论了大功率热蒸发、大平面磁控溅射和轰击聚合工艺制备高反射铝膜及光学保护膜的关键工艺技术;采用车灯检测标准测试了样品的反射率和耐蚀性等性能指标,实现了良好的工艺效果。结合参与自主研发的大型车灯镀膜设备,提出了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工作流程控制方案,研究分析了真空获得过程及复合镀膜工艺过程的负载特性,通过工业化试验和应用分析,实现了对各工艺过程的优化控制效果。最后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对相关领域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陈艳华,王银改,何艳佩,侯慧丽,黄秋兰[9](2014)在《CA1500凝血分析仪自制清洗液与进口清洗液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发一种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清洗液,以替代价格昂贵的原装清洗液。方法应用自制与原装清洗液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4个项目,并分别做精密度试验、准确度试验及准确度验证(室间质评物),并将自制清洗液放置室温15个月,观察其稳定性。结果精密度良好,不同浓度的变异系数:PT为0.434%、0、0.615%;APTT为0.68%、0.959%、1.868%;Fib为1.34%、2.43%、1.952%;TT为1.28%、2.83%;比对试验显示实验组没有方法内与方法间离群值,APTT、PT、Fib、T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93、0.995、0.998;各项目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在0.93%4.95%之间,相对偏倚(SE)%均<1/2允许总误差(TEa);自制清洗液室温避光放置15个月参加室间质评,检测结果偏倚的符合率为100%,可满足临床要求,其pH值等理化指标未见改变。结论自制清洗液可代替原装进口清洗液应用于该仪器的相关检验,有实用价值。
李松洋[10](2012)在《一种全自动油品凝点测定器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自动凝点测定器是基于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串口数据采集技术等开发的应用于石油油品的凝点检测设备。可完全取代以往人工手动的凝点分析方法,明显缩短了凝点检测所用的时间,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属于高性能、智能化新型自动化仪器。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全自动凝点测定器的硬件及软件的研制和开发。该测定器借鉴了国外最新的凝点、倾点、浊点检测技术(ASTM D5949和ASTM D5773)并加以创新,以柴油凝点检测为目标,重点解决了多单元全自动控制巡检、气流喷射同步于光学巡回检测的稳定性、VC6.0开发的串口数据采集等技术问题。凝点检测分析时间仅为人工的1/4-1/3,由以往的1.5-2小时缩短为20~30分钟;分析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重复性由原有的2℃提高到1℃;再现性由原有的4℃提高到2℃,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测定器操作简单,工作可靠,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石油产品销售公司、油库、军队、商检部门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论文还讨论了石油产品凝点测定的发展方向。
二、全自动血凝分析转盘新型清洗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自动血凝分析转盘新型清洗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多模块系统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研究综述 |
1.2.1 血小板聚集检测技术及相关仪器 |
1.2.2 嵌入式技术在体外诊断仪器中的应用 |
1.2.3 快速多通道模块化检测发展 |
1.2.4 控制系统架构发展 |
1.2.5 医疗检验流程信息化发展 |
1.3 已有工作基础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2.1 检测设备功能与需求分析 |
2.1.1 平台性能要求 |
2.1.2 检测效率要求 |
2.1.3 检测参数要求 |
2.1.4 操作管理要求 |
2.2 检测设备平台概述 |
2.2.1 管理机硬件与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
2.2.2 控制机硬件平台概述 |
2.3 检验系统方案设计 |
2.3.1 血小板分析仪总体设计 |
2.3.2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析仪控制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控制机软件总体设计与实现 |
3.2 管理机软件总体设计 |
3.3 快速检测业务实现 |
3.3.1 单控制机检测模式 |
3.3.2 多控制机并行检测模式 |
3.4 数据精度控制业务实现 |
3.4.1 检验参数定标校准 |
3.4.2 单控制机质量控制 |
3.4.3 多控制机质量控制 |
3.5 数据库管理模块实现 |
3.5.1 数据表设计 |
3.5.2 数据库连接池设计 |
3.5.3 数据库维护功能 |
3.6 拓展功能设计与完善 |
3.6.1 试剂管理模块实现 |
3.6.2 数据上传模块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仪分布式通信中间件设计与实现 |
4.1 中心化通信中间件模型设计 |
4.1.1 通信中间件模型概述 |
4.1.2 发布/订阅机制设计与实现 |
4.1.3 数据缓冲层设计与实现 |
4.1.4 通信状态监控设计与实现 |
4.2 CAN总线通信设计与实现 |
4.2.1 CAN总线物理连接方式 |
4.2.2 CAN总线报文设计 |
4.2.3 CAN总线交互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检验科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5.2 信息管理软件总体设计 |
5.2.1 软件架构设计 |
5.2.2 软件开发环境 |
5.3 信息管理系统通信服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1 与设备通信模块 |
5.3.2 与LIS通信模块 |
5.4 信息管理系统后台业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1 数据存储管理模块 |
5.4.2 异步消息交互模块 |
5.4.3 结果推送监控模块 |
5.4.4 任务动态下发模块 |
5.4.5 样本审核验证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和评估分析 |
6.1 测试方案设计 |
6.2 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试 |
6.2.1 静态测试 |
6.2.2 功能测试 |
6.3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验证 |
6.3.1 样本上传验证 |
6.3.2 任务下发验证 |
6.3.3 管理功能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后期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在铸造企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清洁生产概述 |
1.2.1 清洁生产的由来 |
1.2.2 清洁生产的定义 |
1.2.3 清洁生产工具 |
1.3 国内外清洁生产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清洁生产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清洁生产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
1.4 清洁生产在铸造企业的开展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清洁生产审核的理念与方法 |
2.1 清洁生产审核理念 |
2.1.1 清洁生产审核的概念 |
2.1.2 清洁生产审核的原则 |
2.1.3 清洁生产审核的对象与作用 |
2.2 清洁生产审核方法 |
2.2.1 生命周期评价法 |
2.2.2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
2.3 清洁生产常用的方法 |
2.3.1 生态设计 |
2.3.2 绿色化学 |
2.3.3 有效益的环境管理 |
2.4 清洁生产审核程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铸造行业的清洁生产概况 |
3.1 我国铸造行业的概况 |
3.2 般铸造企业的生产工艺 |
3.3 铸造行业的环境问题 |
3.3.1 水污染 |
3.3.2 大气污染 |
3.3.3 固体污染 |
3.3.4 噪声污染 |
3.4 铸造行业清洁生产潜力与障碍分析 |
3.4.1 清洁生产潜力 |
3.4.2 清洁生产障碍分析 |
3.5 铸造行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
3.5.1 实施的必要性 |
3.5.2 实施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洁生产审核在铸造企业的实践研究 |
4.1 筹划和组织 |
4.2 预评估 |
4.2.1 企业概况 |
4.2.2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
4.2.3 企业主要生产设备 |
4.2.4 原辅料、能源消耗情况与产品生产情况分析 |
4.2.5 产污与排污现状分析及评价 |
4.2.6 铸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
4.2.7 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 |
4.2.8 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
4.2.9 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
4.3 评估 |
4.3.1 审核重点概况 |
4.3.2 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分析 |
4.3.3 审核重点的能源消耗分析 |
4.3.4 废弃物产生原因的分析 |
4.4 实施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
4.4.1 方案的产生和汇总 |
4.4.2 方案筛选 |
4.4.3 方案的研制 |
4.4.4 核定并汇总实施的无/低费方案 |
4.5 可行性分析 |
4.5.1 推荐的中/高费方案 |
4.5.2 进行技术、环境、经济评估 |
4.6 方案实施 |
4.6.1 总结已实施方案的成果 |
4.6.2 总结方案实施对企业的影响 |
4.7 持续清洁生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轴承套圈热处理研究及其辊底式生产线控制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轴承套圈热处理发展现状 |
1.2.2 热处理炉发展现状 |
1.2.3 工业自动化发展现状 |
1.3 课题主要工作 |
1.4 生产线热处理工艺 |
第2章 生产线总体方案设计 |
2.1 轴承套圈热处理装备线 |
2.1.1 热处理生产线进料架 |
2.1.2 热处理生产线清洗炉 |
2.1.3 热处理生产线淬火加热炉 |
2.1.4 升降震荡式盐浴淬火槽 |
2.1.5 热处理生产线等温槽 |
2.1.6 辊底式回火炉 |
2.2 热处理生产线运动控制单元 |
2.2.1 变频器的选型 |
2.2.2 生产线驱动电动机 |
2.2.3 淬火槽槽底电磁震荡 |
2.3 热处理生产线温度控制单元 |
2.3.1 炉温PID控制 |
2.3.2 三相调功调压器 |
2.3.3 生产线加热元件 |
2.3.4 温度传感器的选用 |
2.4 系统PLC选型 |
2.5 系统的通讯方式 |
2.5.1 MPI通信 |
2.5.2 基于Modbus协议的RS485通信 |
2.6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产线的PLC控制及通信连接 |
3.1 PLC信号模块电气配线 |
3.1.1 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 |
3.1.2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
3.2 PLC模块的硬件与软件组态 |
3.3 变频器与工控机通信连接 |
3.4 S7-300与工控机STEP7通信连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产线PLC控制程序设计 |
4.1 生产线PLC程序的整体框架 |
4.2 温度PID控制模块设计 |
4.3 暖启动程序 |
4.4 手动运行控制程序 |
4.5 自动控制程序 |
4.6 主程序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以及生产线运行测试 |
5.1 上位机组态软件介绍 |
5.2 MCGS监控软件设计 |
5.2.1 上位机通信设置 |
5.2.2 上位机构建实时数据库 |
5.3 上位机软件图形界面设计 |
5.3.1 工作主窗口 |
5.3.2 手动控制工作窗 |
5.3.3 参数设置及历史数据 |
5.4 MCGS组态软件配置及运行 |
5.5 热处理生产线运行结果及产品金相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印染废水工程设计及其除锑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设计目的与意义 |
1.3 印染废水概况 |
1.3.1 印染废水的组成及特征 |
1.3.2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3 印染废水处理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4 废水除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 项目概况 |
1.5.1 工程设计目的 |
1.5.2 工程设计规模 |
1.5.3 设计进水水质 |
1.5.4 出水水质要求 |
1.6 设计依据与原则 |
1.6.1 设计依据 |
1.6.2 设计原则 |
1.7 设计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设计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方案论证 |
2.1 印染废水水质特点 |
2.2 处理工艺方案 |
2.3 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 |
2.4 三级深度处理工艺 |
2.4.1 深度处理主要目的 |
2.4.2 印染废水难降解有机物深度处理工艺 |
2.4.3 除锑工艺 |
2.4.4 过滤工艺 |
2.4.5 消毒工艺 |
2.5 除臭工艺 |
2.5.1 除臭的必要性 |
2.5.2 除臭方法 |
2.6 污泥处理工艺 |
2.7 处理工艺流程 |
第三章 处理系统工艺设计计算 |
3.1 废水处理部分 |
3.1.1 进水格栅渠 |
3.1.2 中和池 |
3.1.3 调节池 |
3.1.4 混凝沉淀池 |
3.1.5 水解酸化池 |
3.1.6 CAST生物反应池 |
3.1.7 混凝反应斜管沉淀池(含芬顿及除锑反应池) |
3.1.8 纤维转盘滤池 |
3.1.9 尾水泵房和中水回用系统 |
3.1.10 加药系统 |
3.2 污泥处理部分 |
3.2.1 污泥产生量 |
3.2.2 污泥浓缩池 |
3.2.3 污泥调质系统 |
3.2.4 污泥脱水机房 |
3.3 臭气处理部分 |
3.3.1 处理效果要求 |
3.3.2 臭气收集、输送系统 |
3.3.3 臭气系统设计工艺计算 |
第四章 定向除锑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2 试验方案与设备 |
4.2.1 烧杯试验 |
4.2.2 生产性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MBO投加浓度对Sb去除率的影响 |
4.3.2 p H值对Sb去除率的影响 |
4.3.3 GT值对Sb去除率的影响 |
4.3.4 生产性实验结果 |
4.3.5 Sb的存在形态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 |
5.1 总图设计 |
5.1.1 厂区总平面 |
5.1.2 高程设计 |
5.1.3 厂区内给水和回用水设计 |
5.1.4 厂区排水设计 |
5.1.5 厂区道路和运输 |
5.1.6 厂区绿化 |
5.2 建筑设计 |
5.2.1 建筑设计主要内容 |
5.2.2 总体布局、建筑风格 |
5.2.3 建筑物一览表 |
5.2.4 建筑防火 |
5.2.5 道路和绿化 |
5.3 自动化控制及仪表设计 |
5.3.1 设计原则: |
5.3.2 自控系统 |
5.3.3 设备控制方式 |
5.3.4 仪表系统 |
5.3.4.2 仪表供电 |
5.3.4.3 仪表接地 |
5.4 防腐设计 |
5.5 节能设计 |
5.5.1 污水处理厂能源构成 |
5.5.2 节能措施 |
5.5.4 能耗指标分析 |
第六章 工程投资与效益分析 |
6.1 投资内容及编制依据 |
6.1.1 投资内容 |
6.1.2 编制依据 |
6.1.3 其他工程费用取费标准 |
6.2 工程总投资 |
6.3 成本费用预测 |
6.4 工程效益分析 |
6.4.1 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6.4.2 经济效益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高速重载轴承长寿命薄膜的低温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轴承失效分析 |
1.3 航空轴承材料的发展 |
1.3.1 特殊规格 |
1.3.2 次级硬质合金钢 |
1.3.3 增韧合金 |
1.3.4 二次硬化处理 |
1.4 镀膜技术在轴承上的应用 |
1.5 PVD涂层制备工艺 |
1.6 碳基硬质减摩薄膜 |
1.6.1 碳基薄膜分类 |
1.6.2 薄膜韧性 |
1.6.3 元素掺杂碳基薄膜 |
1.6.4 多层结构碳基薄膜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温制备复合功能薄膜设备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低温复合薄膜沉积设备组成 |
2.3 真空系统 |
2.3.1 真空室的设计 |
2.3.2 真空获得系统 |
2.3.3 加热系统及真空温度控制系统 |
2.3.4 真空测量系统 |
2.4 控制系统 |
2.5 工件架及偏压系统 |
2.6 旋转阴极磁控靶 |
2.7 工装设计 |
2.7.1 内外圈的工装设计 |
2.7.2 滚动体(球)的工装设计 |
2.7.3 滚动体(球)工装的验证 |
2.8 阳极层离子源的设计 |
2.8.1 离子源磁场设计 |
2.8.2 离子源外形尺寸设计 |
2.8.3 离子源性能验证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薄膜结构设计与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W掺杂DLC薄膜 |
3.3 梯度多层结构薄膜 |
3.4 沉积薄膜对基体系统接触应力场的影响 |
3.5 薄膜表征及性能测试 |
3.5.1 薄膜厚度 |
3.5.2 膜/基结合力 |
3.5.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3.5.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能谱分析(EDS) |
3.5.5 纳米压痕测量 |
3.5.6 拉曼光谱分析 |
3.5.7 摩擦磨损试验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温制备梯度复合功能薄膜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低温前处理工艺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小结 |
4.3 不同W掺杂量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3.1 薄膜制备 |
4.3.2 不同W含量DLC薄膜的性能 |
4.3.3 添加异物对W-DLC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4.4 不同工艺参数对TiN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4.1 靶电流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4.2 脉冲偏压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4.3 沉积温度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4.4 小结 |
4.5 不同的基体粗糙度对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4.5.1 实验部分 |
4.5.2 结果与分析 |
4.5.3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轴承表面梯度复合功能薄膜的制备与验证 |
5.1 典型工况 |
5.2 轴承表面薄膜的制备 |
5.2.1 入场检查 |
5.2.2 清洗 |
5.2.3 装卡及镀膜 |
5.3 镀膜轴承及薄膜性能 |
5.3.1 镀膜轴承 |
5.3.2 薄膜性能 |
5.4 台架试验及结果 |
5.4.1 试验件 |
5.4.2 试验设备 |
5.4.3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基于工业4.0的轴承智能装配机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意义 |
1.3 工业 4.0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轴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订单操作流程 |
2.2 系统任务分析 |
2.2.1 轴承结构分析 |
2.2.2 两型号轴承对比分析 |
2.3 系统装配形式 |
2.4 系统装配流程 |
2.5 整体系统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轴承游隙与内外圈匹配优化研究 |
3.1 轴承最佳初始游隙分析 |
3.1.1 轴承过盈配合 |
3.1.2 转速与载荷产生的径向游隙变化量 |
3.1.3 温度、材料产生的径向游隙变化量 |
3.2 构建GUI图形用户界面 |
3.3 轴承内外圈匹配合套 |
3.3.1 轴承径向游隙配套 |
3.3.2 轴承y值 |
3.3.3 现有轴承内外圈选配工艺 |
3.4 内外圈分档匹配算法 |
3.4.1 选取轴承内外圈 |
3.4.2 计算轴承y值 |
3.5 FLOYD迭代算法二次匹配 |
3.5.1 构建内外圈匹配数学模型 |
3.5.2 引入有向检测矩阵 |
3.5.3 算法流程 |
3.5.4 计算轴承y值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工业 4.0 的轴承智能装配机械系统设计 |
4.1 系统整体方案 |
4.1.1 solidworks辅助设计 |
4.1.2 模块化设计 |
4.1.3 气缸选择 |
4.1.4 零件选择 |
4.2 全自动电梯式合套装球机 |
4.2.1 上料模块 |
4.2.2 传送带模块 |
4.2.3 移送模块 |
4.2.4 外圈沟道偏差值检测模块 |
4.2.5 内圈沟道偏差值检测模块 |
4.2.6 电梯厢储料模块 |
4.2.7 合套模块 |
4.2.8 装球模块 |
4.3 全自动保持架装配机 |
4.3.1 间距可调式导轨模块 |
4.3.2 传送带模块 |
4.3.3 光纤定位模块 |
4.3.4 集球模块 |
4.3.5 分球模块 |
4.3.6 装保持架模块 |
4.3.7 保持架检测模块 |
4.3.8 工位切换 |
4.4 全自动定位清洗机 |
4.4.1 清洗模块 |
4.4.2 翻身模块 |
4.4.3 烘干模块 |
4.4.4 移送模块 |
4.4.5 清洗工艺 |
4.4.6 清洗剂 |
4.4.7 喷洗设计 |
4.5 全自动注脂压盖均脂机 |
4.5.1 移送模块 |
4.5.2 压盖模块 |
4.5.3 翻身模块 |
4.5.4 匀脂模块 |
4.6 全自动激光打标机 |
4.6.1 激光打标简介 |
4.6.2 激光打标模块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汽车灯具复合镀膜工艺关键技术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汽车灯具简介 |
1.1.2 国内外发展情况 |
1.1.3 选题意义 |
1.2 汽车灯具复合镀膜工艺关键技术 |
1.2.1 复杂曲面结构表面均匀镀膜工艺难题 |
1.2.2 底层流平工艺带来的附着力问题 |
1.2.3 高反射率和光学保护膜复合膜系制备工艺 |
1.2.4 复合镀膜工艺过程全自动控制技术 |
1.3 论文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车灯复合镀膜工艺技术路线研究 |
2.1 真空系统相关概念 |
2.2 真空镀膜工艺技术 |
2.2.1 PVD镀膜工艺 |
2.2.2 CVD镀膜工艺 |
2.3 车灯复合镀膜工艺路线 |
2.3.1 车灯表面复合膜系结构 |
2.3.2 工艺技术路线 |
2.3.3 车灯复合镀膜装备 |
2.4 本章小结 |
3 复杂曲面结构车灯表面均匀镀膜工艺研究 |
3.1 薄膜沉积的均匀性 |
3.2 镀膜蒸发源布置 |
3.2.1 有效镀膜距离 |
3.2.2 有效镀膜区域 |
3.2.3 蒸发源的布置 |
3.3 工件运动方式 |
3.3.1 运动轨迹方程 |
3.3.2 运动轨迹分析 |
3.3.3 工件转速的选择 |
3.4 工作气体的布置 |
3.4.1 气体引入与配气方式 |
3.4.2 车灯镀膜工作气体 |
3.5 均匀性镀膜试验 |
3.5.1 试验过程 |
3.5.2 试验效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底层流平处理带来的附着力问题与离子清洗工艺研究 |
4.1 薄膜的附着力问题 |
4.1.1 薄膜的附着力理论 |
4.1.2 车灯镀膜的附着力问题 |
4.2 离子轰击清洗处理工艺 |
4.2.1 离子轰击清洗的基本原理 |
4.2.2 气体放电理论及应用 |
4.2.3 车灯在线离子清洗工艺 |
4.3 离子轰击电场及实现方式 |
4.3.1 非均匀电场模型 |
4.3.2 均匀电场模型 |
4.3.3 高压电源引入与绝缘防护 |
4.4 离子轰击清洗效果 |
4.4.1 薄膜附着力的评价 |
4.4.2 离子轰击清洗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高反射率与光学保护膜复合膜系制备工艺研究 |
5.1 车灯产品性能需求 |
5.2 金属化薄膜及反射率 |
5.2.1 薄膜反射率 |
5.2.2 金属薄膜材料 |
5.3 高反射Al膜制备工艺 |
5.3.1 蒸发镀膜制备工艺 |
5.3.2 磁控溅射制备工艺 |
5.4 光学保护膜在线制备工艺 |
5.4.1 传统保护膜工艺的不足 |
5.4.2 铝膜的保护膜材料选择 |
5.4.3 等离子聚合薄膜机理 |
5.4.4 在线保护膜制备工艺 |
5.5 反射率和保护膜性能 |
5.5.1 反射率性能 |
5.5.2 抗劣化性能 |
5.5.3 耐摩擦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6 复合镀膜工艺过程控制方法研究 |
6.1 计算机全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
6.1.1 控制系统方案 |
6.1.2 工艺过程组态控制 |
6.2 真空获得过程控制方法 |
6.2.1 真空获得过程分析 |
6.2.2 真空获得过程控制 |
6.3 离子轰击工艺过程控制方法 |
6.3.1 气体放电负载特性 |
6.3.2 离子轰击工艺过程控制 |
6.4 蒸发与溅射镀膜工艺控制方法 |
6.4.1 蒸发源的负载特性 |
6.4.2 蒸发工艺过程控制 |
6.4.3 磁控溅射源负载特性 |
6.4.4 磁控溅射工艺过程控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CA1500凝血分析仪自制清洗液与进口清洗液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一、仪器与试剂 |
1.全部标本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 |
2.比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
二、评价方法 |
1.精密度 |
2.准确度 |
3.方法比对 |
4.判断离群值 |
5.放置不同时间的自制清洗液理化指标的测试 |
结果 |
一、精密度测定结果 |
二、准确度评价 |
三、方法比对结果 |
四、放置不同时间的自制清洗液理化指标的测试 |
讨论 |
(10)一种全自动油品凝点测定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油品凝点简介 |
1.2 课题研究意义及发展概况 |
1.3 全自动凝点测定器优势 |
1.3.1 手动测定方法 |
1.3.2 自动测定方法 |
1.3.3 检测结果对比 |
1.4 全自动凝点测定系统 |
2 全自动凝点测定器的构成 |
2.1 基本原理、设计思路及关键技术 |
2.1.1 基本原理 |
2.1.2 设计思路 |
2.1.3 关键技术 |
2.2 技术方案及可达技术指标 |
2.2.1 技术方案 |
2.2.2 完成可达的技术指标及质量标准 |
2.3 单片机系统 |
2.3.1 单片机的发展 |
2.3.2 单片机技术的发展特点 |
2.3.3 STC89C52单片机的性能及应用 |
2.3.4 系统构成 |
3 凝点测定器的硬件设计 |
3.1 温度检测系统 |
3.1.1 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OTP-538U |
3.1.2 LM324运放器 |
3.1.3 ADC0809 |
3.1.4 DAC0832 |
3.1.5 振荡器电路设计 |
3.1.6 复位电路设计 |
3.1.7 报警电路设计 |
3.2 制冷系统 |
3.2.1 半导体制冷概况 |
3.2.2 帕尔贴效应——制冷 |
3.2.3 工作原理 |
3.3 光电检测系统 |
3.3.1 光电检测器及系统 |
3.3.2 光电传感器 |
3.3.3 检测方法 |
3.4 电磁阀 |
4 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 |
4.1.1 数据采集 |
4.1.2 控制模块 |
4.1.3 PID简介 |
4.2 上位机温度数据采集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1 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
4.2.2 温度数据采集软件设计原理 |
4.2.3 温度数据采集软件实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硬件电路图 |
附录B 源程序 |
致谢 |
四、全自动血凝分析转盘新型清洗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多模块系统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D]. 刘志泓. 东南大学, 2020(01)
- [3]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在铸造企业的应用研究[D]. 王甜甜.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4]轴承套圈热处理研究及其辊底式生产线控制系统实现[D]. 张皓然.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印染废水工程设计及其除锑试验研究[D]. 金相雷. 安徽工业大学, 2018(08)
- [6]高速重载轴承长寿命薄膜的低温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振东.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17(08)
- [7]基于工业4.0的轴承智能装配机械系统研究[D]. 金杜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8]汽车灯具复合镀膜工艺关键技术及控制方法研究[D]. 令晓明.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7)
- [9]CA1500凝血分析仪自制清洗液与进口清洗液的比较分析[J]. 陈艳华,王银改,何艳佩,侯慧丽,黄秋兰. 检验医学, 2014(07)
- [10]一种全自动油品凝点测定器的研制[D]. 李松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1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