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途径给氧用于颅脑损伤病人的效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习书晗[1](2021)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根据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资料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等临床数据,以期为总结颅脑损伤的发生类别及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明确针刺结合现代医学、现代康复等治疗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判断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的具体改善情况,为针刺运用于该类疾病的救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加常规西医治疗,不限定选穴、补泻手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样本量、随机方法、治疗方案、结局指标、治疗时间、病程、随访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2376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近5年来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受伤原因、主要诊断、入院后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等信息。使用SAS9.4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研究,以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1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常规西医治疗,针刺方案为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取穴操作参照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实施手法后,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周期为4周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以GC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CRS-R评分、苏醒率、苏醒时间为次要指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3个月后,以有效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结果。结果:1.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得到文献894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861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Meta结果显示:针刺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GCS评分、苏醒率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结果疾病特征分析结果:共纳入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4.2倍,其中青春期至青年晚期患者(14岁~45岁)所占比例最高(52.9%)。职业方面,工人最多,所占比例为49.62%;文化程度方面,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为79.5%;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所占比例为91.16%。损伤类型方面,占位性血肿占比最高,为37.3%,其次是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颅骨骨折等;接近50%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在急性期,有42.5%的患者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44.2%的患者曾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63%的患者曾行胃管插管,48.4%的患者曾行尿管插管。出院时,超过86.48%的患者出院时情况好转,13.51%的患者未愈。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业的颅脑损伤患者所有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睁眼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所有量表评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84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差值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住院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比较(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有效率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经过治疗后,意识恢复量表(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资料显示: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处于青春期至青年晚期的中青年患者为主,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因此,应加大对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中青年男性群体的道路安全宣传。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症较多,急性期临床表现比较严重。2.针刺不仅能够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后遗症,还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3.针刺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苏醒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房玉丽[2](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病人早期开展肠内营养对其营养状况、机体恢复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STBI病人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创伤应激等因素,可直接造成其胃肠道的吸收、屏障以及动力功能发生障碍[2-4]。加之救治需要,此类病人临床上常会给予镇痛、镇静、脱水、机械通气等治疗,可进一步影响其胃肠动力或吸收功能,致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发生率显着高于其他严重创伤病人。为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障碍,降低FI发生率,促进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目前,临床上已采取了多种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防治FI发生的治疗与护理策略,虽然已使发生率有了一定程度下降,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通过文献分析和临床调研发现,关于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影响的研究尚十分有限,而关注各项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的措施及其对FI防治效果的对比研究更为少见。为此,明确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探究有效的FI预防策略,对促进STBI病人肠内营养的早期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从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着手,明确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分析目前国内临床FI预防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探究有效的FI预防策略,优化临床的预防方案奠定基础。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研究和横断面调查,探析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于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明确这些措施于FI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国内预防FI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探明有效的临床措施,提高STBI病人喂养耐受性,促进肠内营养的早期顺利实施提供研究证据。研究方法:1.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研究一: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重症监护系统,采集STBI病人6年的病历资料。选取2013.3-2019.3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治疗的STBI病人324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排除187例不符合标准的病人后,有137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本阶段研究。按实施肠内营养之日起至第5日是否发生FI分为耐受组和不耐受组,对15项常用治疗、护理措施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明确危险及保护因素。研究二: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按实施肠内营养之日起至第5日是否应用研究一结果中发现的保护因素--促动力药,对137例STBI病人进行分组,排除20例治疗性用促动力药的病例后,以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的病人作为预防组,以未使用促动力药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并依据研究一结果中影响病人胃肠功能的其它措施进行组间配对,以减少临床措施对观察指标的影响。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FI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FI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便秘、腹泻、胃潴留、腹胀、呕吐等FI主要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及大便情况。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利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全国综合ICU/神经外科ICU(NICU)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FI预防措施的应用情况。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国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通过问卷星网站完成问卷录入、发放及数据收集工作。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预防措施临床应用现状。研究结果:1.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1.1 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总体FI发生率为59.9%,其中发生率为前三位的胃肠道症状分别是便秘(35.4%)、腹泻(24.4%)及胃潴留(17.1%);1.2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是否使用促动力药、保留灌肠、抑酸剂、脱水剂、镇痛剂5个因素对FI的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1.3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抑酸剂(OR=4.034,P=0.008,95%CI:1.444-11.268)、镇痛剂(OR=3.976,P=0.005,95%CI:1.516-10.427)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OR=0.202,P=0.000,95%CI:0.089-0.456)是降低F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1.4与未应用促动力药组比较,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可显着降低STBI病人FI发生率(P<0.05);改善FI具体症状情况:能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P<0.05),显着增加自行排便次数(P<0.05),未增加腹泻的发生率(P>0.05);胃潴留、腹胀、呕吐的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促动力药联合应用与单一应用对STBI病人FI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2.1问卷质量与回收情况2.1.1自制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预防措施应用现状调査》问卷内容效度为0.92;2.1.2共计调查我国89所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回收问卷1109份,有效问卷996份,有效率89.81%。2.2 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况2.2.1医护人员会同时应用量表、病人体症等多种方法判断STBI病人胃肠功能及预测FI的发生;2.2.2医护人员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应用与管理情况:伤后24-48h起始肠内营养的占61.45%、首日营养液剂量<500ml为50.00%、肠内营养起始应用葡萄糖、温开水等非营养制剂的占65.56%、从鼻胃管摄入营养液占91.16%、营养液采取持续输注为72.89%、肠内营养期间采取抬高病人床头30°-45°达89.46%、以注射器回抽胃残余量占93.67%、每4h监测胃残余量占51.51%、营养液温度在38℃-40℃达65.46%;2.2.3临床常用措施应用率依次为:抑酸剂(84.13%)、益生菌(79.01%)、灌肠(73.59%)、促动力药(73.29%)。研究结论:1.STBI病人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FI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便秘、腹泻及胃潴留;2.常用治疗措施可影响STBI病人FI的发生,其中促动力药预防性应用是减少F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使用抑酸剂、镇痛剂是独立危险因素;3.促动力药能预防STBI病人FI的发生,降低便秘发生率,促进其自主排便功能的恢复;4.目前国内临床采取的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减少FI发生的常用措施为:伤后24-48h起始肠内营养、首日剂量<500ml、起始给予葡萄糖、温开水等非营养制剂、鼻胃管摄入营养液、持续泵注输入、肠内营养期间床头抬高30°-45°、营养液温度在38℃-40℃、应用促动力药、灌肠、益生菌及抑酸剂等。
王昊[3](2018)在《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后在不同海拔下伤情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新型气动式闭合性颅脑撞击伤模型目的: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轻度至重度的颅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学表现是不同的。为研究TBI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生理学机制,目前有几种啮齿类动物颅脑损伤的模型包括液压冲击(Fluid percussion impact,FPI)、可控皮层冲击系统(controlled cortical impact systems,CCI)和落锤撞击模型(weight-drop models)用来模拟和研究颅脑损伤。虽然这些模型可以模拟人类TBI后的某些病理特征,但没有一种较好的动物模型可用来再现人类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本研究旨在改变以往的致伤方式,建立以气动冲击产生加速装置的一种新可分级的大鼠闭合性颅脑撞击伤(closed head impacts,CHI)模型,以模拟人类真实环境下的颅脑撞击伤后产生的颅脑及神经功能损伤。方法:选择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75只,平均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ham)、0.5、0.6、0.7和0.8 MPa组,每组15只。应用自制空气驱动装置产生加速度撞击大鼠头部致伤,气压范为0.5-0.8兆帕(MPa),对应的冲击力和加速度分别为:I组(0.5 Mpa):785.3±14.12牛顿(N)、5.71米/秒(m/s);II组(0.6 MPa):837.72±10.41 N、6.06 m/s;III组(0.7 MPa):857.65±11.11 N、6.25 m/s;IV组(0.8 MPa):955.6±16.35 N、6.67 m/s。致伤过程中的运动参数由力学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记录。伤后检测死亡率、昏迷时间(翻正反射时间)、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脑含水量(BWC)。HE染色和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病理改变。结果:随缸内气压的升高,力学输出也随之升高,导致大鼠损伤程度加重。0.5、0.6、0.7和0.8 MPa组的翻正反射时间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CHI后24 h检测mNSS评分、BWC值和MRI定量分结果发现CHI伤后24 h时0.8 MPa组损伤程度明显高于0.6和0.7 MPa组,但后两组又明显高于0.5 MPa组(P<0.05),0.6与0.7 MPa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检测CHI大鼠脑内APP时发现在大脑皮层、胼胝体和脑干区域其表达增加,这也明确提示在模拟CHI后脑组织出现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表现。随气压的提高产生的加速度也越大,造成的损伤也逐渐加重,因此可根据给予0.5/0.6-0.7/0.8 MPa的来进行伤情分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CHI大鼠模型是一种操作简便、可控性强、重复性好的模拟不同程度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CHI所致的损伤程度与气缸内压力改变引起的冲击速度变化呈正相关,可根据调节气压来控制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本研究为不同损伤程度的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模型。第二部分: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后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对伤情的影响目的: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的地理环境,目前对低压、低氧后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后伤情及病理生理变化仍未有深入的了解。发生损伤后的不适当运输会对患者健康带来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旨在观察急进高原地区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mild-to-moderate closed head injury,mmCHI)急性期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伤情变化并提出救治策略,以期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而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健康平原饲养的雄性SD大鼠108只,首先称量基础体质量。模拟海拔6,000m持续低压、低氧处理24 h后再次称体质量。采用气动式撞击装置制作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模型,观察大鼠致伤后生命体征变化并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分,随机分为3个不同海拔高度组[ND(Non-descending altitude)、D-4,500m(descent to 4,500m altitude)、D-3,000 m(descent to 3,000 m altitude)]进行观察,并分别对相应海拔高度下大鼠在mmCHI后6 h、12 h、24 h的NSS评分、体质量(body weight,BW)、脑含水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脑含水量与体质量的比值(BWC/BW)及颅脑核磁(MRI)检查。结果:急进高原mmCHI大鼠在致伤后6 h各海拔高度组mNSS评分减少值明显低于伤后12 h、24 h评分减少值,P<0.05;伤后快速下降的D-3,000 m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最少,与伤后滞留于6,000m的ND组及下降海拔高度的D-4,500 m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各海拔高度组脑含水量(BW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伤后计算各组脑含水量占体质量(BWC/BW)的比值发现,伤后快速下降的D-3,000 m组大鼠BWC/BW的值高于伤后D-4,500 m组且低于滞留于海拔6,000m(ND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在mmCHI后6 h、12 h、24 h的动态MRI检查后定量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伤后下D-4,500 m组的大鼠在胼胝体水肿及脑室扩张程度明显低于其他海拔高度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5。结论:高海拔极限环境下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后24 h内伤情变化在不同海拔高度下表现不同,急进高原mmCHI后可引起较严重的脑水肿和体重减轻,应予以高度高重视。在伤后应尽早改善通气、补液、缓解脑水肿,同时进行早期、阶段转运至低海拔地区治疗,避免大跨度降低海拔高度,有利于缓解脑外伤后的继发性损伤,早期动态进行MRI检查可提示脑组织损伤程度,对预后判断及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第三部分: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脑损伤后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脑组织GFAP及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目的:急进高原mmCHI后大鼠免疫应激反应及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尚未澄清。急性缺氧和颅脑损伤均可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是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机制之一。为研究在相同致伤因素下不同低压、缺氧条件对颅脑损伤伤情影响的可能机制。本研究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致伤后不同低压、缺氧状态下脑组织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急性低压、缺氧大鼠颅脑损伤后不在同海拔高度下表现的关系及炎症反应过程中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索高原颅脑损伤后早期转运对伤情变化的影响及继发性脑损伤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18只模拟海拔6,000 m持续低压、低氧处理24 h后采用气动式撞击装置制作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模型,致伤后按的海拔高度[6,000m(ND)、4,500 m(D-4,500 m)、3,000 m(D-3,000 m)]随机按分成三个组(n=6/组),ND组作为阳性对照。将致伤后大鼠置于低压舱内,自由饮食、水,于伤后24 h时进行头部MRI扫描后处死,取大鼠脑组织作GFAP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急性低压、缺氧状态的脑损伤后24 h,各组大鼠脑内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表及炎症因子达量明均显增多。定量分析发现,D-3,000 m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比率(45.32±4.17)显着高于D-4,500 m组(36.26±3.55),但明显低于ND组(56.88±5.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4,500 m和D-3,000 m组IL-1β和TNF-α水平分别为:IL-1β/GAPDH:0.69±0.07、0.78±0.08;TNF-α/GAPDH:0.72±0.06、0.84±0.08,与ND组(IL-1β/GAPDH:1.00±0.09;TNF-α/GAPDH:1.00±0.10)相比显着降低(P<0.05)。同时,D-4,500 M组IL-1β和TNF-α水平与D-3,000m组比较也有所降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NF-κB phospho-p65和p65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发现D-4,500 m和D-3,000 m组phospho-p65和p65水平分别为:0.62±0.06、0.76±0.07;0.48±0.05、0.78±0.08,与ND组(phospho-p65/GAPDH:1.00±0.09;p65/GAPDH:1.00±0.10)相比显着降低(P<0.05)。同时,D-4,500 m组phospho-p65和p65的水平也显着低于D-3,000 m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量可作为一种判断急进高原mmCHI严重程度以及指导临床在伤后转运中判断伤情变化的标志物之一。低压、缺氧性颅脑损伤后NF-κB的激活参与了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调控,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有关,NF-κB的抑制或激活与不同的低压、缺氧状态有关。调节低压、缺氧状态将对减轻高原颅脑损伤后的脑继发脑性损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余益民[4](2017)在《深圳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与急救结局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分析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的创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2、探讨影响严重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效果的危险因素,为完善创伤院前救治体系提供依据;3、通过对院前、急诊、院内创伤死亡病例综合分析,探寻每个急救阶段所存在的缺陷,为改善创伤整体救治体系和优化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收集深圳市急救中心2011—2015年所有创伤患者调度出车及院前电子病历数据,导入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深圳市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120调度出车及院前急救病历数据共488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可导致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院前急救无效的影响因素;3、通过急救死亡病例调查收集整理2014年深圳市急救网络医院创伤患者急救3天内死亡患者资料,综合运用与2004年数据纵向比较、可预防性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专家评价分析等方法寻找院前、急诊、院内病房各个阶段存在的主要缺陷。结果:1、5年间院前创伤患者逐年增加,在纳入的79 480例创伤患者中,20~49岁青壮年占76.5%。一年中,以10—12月份创伤患者较多,二月份最少;一天中,以夜间20:00-22:00点较多,凌晨4:00-6:00点较少。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中位数为9.12 min,救护车到达医院时间中位数为23.31 min,各区急救反应时间不均衡。致伤原因前3位为交通伤、斗殴伤、跌倒伤,交通伤占42.74%,55岁之前的致伤原因前3位均为交通伤、斗殴伤、跌倒,56岁之后顺位改变为跌倒、交通伤和斗殴伤,跌倒居首位,占39.51%;下肢和脊柱受伤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重伤原因以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刀砍刺伤、斗殴伤、酗酒致伤为主。2、488例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中,院前急救无效347例(7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受伤部位、昏迷、PHI、救援到达时间长、院前急救非规范化措施是决定院前急救无效的危险因素。3、2014年创伤患者中院前死亡构成比73.44%,2014年到达现场致死率92.71%;急诊死亡患者中,2014年会诊医师30分钟到场率58.62%;院内病房死亡病例中,会诊医师30分钟到场率、30分钟开始输血率及手术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在30%以下。创伤可预防性致死率达27.7%,可预防性相关影响因素有受伤地点、受伤机制、是否转院、死亡地点、死亡原因,不包括医院等级。急救死亡病例专家评价中,急诊死亡病例问题出现率最高,50.37%,流程问题占95.59%;系统问题在院内病房病例最多见,占50%。结论:1、深圳院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其移民城市的性质密切相关,深圳市急救资源的配置仍然不均衡,老龄人创伤的流行病学分布不同于其他人群,值得重视。2、严重道路伤患者的受伤部位、PHI和是否发生昏迷,是院前急救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缩短救援到达时间、规范院前急救措施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有效率,从而改善严重创伤的预后。3、院前死亡构成比、到达现场致死率均较高,应重视现场自救互救。可预防性死亡发生率高于发达国家,创伤院前急救--急诊--院内病房急救服务绿色通道实施仍未到位,急救措施缺乏标准化。总之,深圳创伤救治体系需要重新规划。
卢东文,陆小妮,罗前颖[5](2012)在《静脉高氧液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静脉高氧液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6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按脑损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氧液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两组1周内的死亡率。结果治疗第1d、3d、7d观察组患者的SpO2显着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第7d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明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周内死亡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高氧液治疗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曹俊华[6](2010)在《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的研制》文中提出一、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使用方便、快捷、易于保存的高渗静脉给氧制剂—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以满足临床急救危重病人供氧、快速补液的治疗需求,适合现场急救和院前抢救。二、方法本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处方工艺的优化、质量考察、稳定性研究、安全性研究及药效学研究。1、根据处方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制备工艺的优化,按照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1:6.6)的处方量,选择无菌分装法制备成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2、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注射剂项下重点考察项目包括性状、鉴别、酸度、澄清度、渗透压、水分、含量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碘量法和银量法分别测定过氧化氢和氯化钠的含量。3、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X 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对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以性状、pH值、溶液澄清度、溶液渗透压、水分、含量测定等为重点检查项目,考察温度、湿度、光照对其性质的影响。4、通过体外溶血性、血管刺激性、过敏性试验来考察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的安全性,进行相关的肉眼观察和病理检查。5、通过制作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来考察该药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气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评价其用于休克早期救治的有效性。选择健康家兔24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7.5%氯化钠组、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组、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组,采用血压控制法制作休克模型后,给予药物治疗,分别于休克前、休克后60min、给药后10min、30min、60min、120min 6个时间点采取动脉血样测定其血气指标。三、结果1、该制剂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复溶后澄清无色,pH为3.89左右,渗透压为2575 mOsmol左右;按干燥品计,含过氧化氢(H202)应为标示量的30.0%-36.0%,含氯化钠(NaCl)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2、该药对温度、光照等均比较敏感,建议保存条件为:2-8℃,密闭、避光条件下保存,有效期暂定为1年。3、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未引起溶血和凝集反应,对家兔血管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无过敏反应。4、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高渗盐溶液可短时间内提高失血性休克家兔的动脉压(MAP)。过氧化碳酰胺可提高并维持家兔体内氧蛋白结合率(SaO2)和动脉氧分压(PaO2),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结合两者优势,提高休克时的动脉血压,同时增加组织氧供,改善休克时的低氧血症。四、结论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处方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控、稳定,临床前用药安全、有效。为研究静脉给氧和高渗溶液的结合制剂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为进一步开发新制剂提供思路。
刘建仁[7](2009)在《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缺血作用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急性颅脑损伤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颅脑继发性损伤是导致颅脑损伤病人死亡或残废的重要原因。继发性颅脑损伤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其中创伤性脑缺血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和热点。在防治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方面许多学者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一套治疗方案,有控制血压、保持呼吸通畅、适时手术、高压氧治疗、亚低温治疗、使用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等,这些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创伤性脑缺血状态以及预后,但各自有其不足之处,许多方面还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深入验证。文献调研和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在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方面能发挥显着疗效,然而其具体的作用机理,特别是对创伤性脑缺血的防治作用机理研究报道甚少,阻碍了临床拓展运用。我科在此领域经过多年临床应用和经验积累,认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运用活血化瘀、豁痰开窍及通腑泻热中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祛瘀血、豁痰湿、泻内热、起到开窍醒脑,改善缺血缺氧状态,有效解决颅脑外伤后出现的神昏、高热、呼吸困难、肢体功能障碍、大便闭结、痰多粘稠等症状,较好地改善了预后。因此,理论上讲,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运用活血化瘀、豁痰开窍及通腑泻热中药对于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应该有确切的作用机制和明确的临床疗效,值得我们研究证实。本研究拟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着手,就中西医结合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的防治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拓展其临床运用提供有价值的依据。2研究方法与结果2.1中西医结合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防治作用机理的临床研究方法:我们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科病房确诊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住院病人80例,严格执行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从入院第1天开始,采用不同治疗处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药鼻饲、豁痰开窍中药针剂静滴、配合通腑泻热中药灌肠治疗,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颅内血流速度变化、GCS计分变化、颅脑CT检查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生率、相关安全性指标检测等方面进行连续动态观察,持续18天。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显着性水平取α=0.05。结果:(1)入院后第3天两组患者MCA、ACA血流速度的均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6天两组患者MCA、ACA、PCA、VA血流速度的均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以MCA流速的均数相差最大:第12天两组患者MCA、ACA、BA、VA血流速度的均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18天两组患者MCA、PCA的血流速度的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差异均较小。(2)入院后第3天、第6天、第12天两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血管痉挛情况随着时间延长均逐渐缓解;(3)两组患者GCS计分在入院第1天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3天、第6天、第12天、第18天两组患者的GCS计分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4)两组患者创伤性脑梗塞发生率分别为30.0%和10.0%,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在治疗第6天、第12天复查血分析、肝肾功能,结果提示在用药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2.2补阳还五汤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2.2.1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成年新西兰兔,雌雄各半,分高、中、低剂量中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灌胃一次,连续3天采血。麻醉后无菌操作下右颈动脉采血,离心、收集血清、灭活、过滤,分组包装,低温保存。结果:本法采血前饲养动物情况良好,右颈动脉处采血每只兔可收集50ml左右新鲜血液,操作容易,采血量较多。2.2.2兔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与传代方法:取新西兰兔胸主动脉,外翻置于0.1%Ⅱ型胶原酶中消化收集消化液,离心收集细胞分瓶培养,72小时后换液培养;原代细胞8天左右铺满瓶底,用0.25%的胰蛋白酶消化,吹打分散,计数,分瓶传代培养。结果:原代内皮细胞48小时大部分贴壁,细胞呈小圆形、多角形,有椭圆形核,72小时伪足伸出;4-8天内细胞迅速生长,8-9天长成单层,铺满瓶底。传代细胞4—8小时内贴壁伸出伪足,7天内长成单层;10天以上呈鹅卵石样紧密排列,可见旋涡状;内皮细胞传10代以上其特征不变。2.2.3兔血管内皮细胞的鉴定试验方法: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形成单层时的形态进行鉴定;免疫荧光法鉴定:将细胞培养在载玻片上形成单层贴片,经酒精、ⅧR—Ag、羊抗鼠IgG及荧光标记的SABC作用,放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作阴性对照。结果:内皮细胞呈小圆形、多角形,有椭圆形核。免疫荧光法可见大量的绿色细胞,细胞浆、膜上有明显染色,细胞核无染色。2.2.4兔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药物血清的作用方法:用MTT法测细胞增殖,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将不同剂量不同浓度药物血清作用促进细胞增殖,比较不同剂量不同浓度药物血清的作用效果。结果:5—8天为快速增长期,10天左右达到增殖的高峰,11—14天后增殖呈平坦趋势。相同剂量不同浓度中10%含药血清组、20%含药血清组较5%的含药血清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浓度不同剂量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2.5兔血管内皮细胞分裂指数的测定方法:采用Giemsa染色法,先于低倍光镜下选择分散较好、细胞核着色清楚而胞质无色的细胞,再转到高倍镜下观察细胞是否处于分裂期;每个样本计数1000个以上的细胞,记录分裂期细胞数和间期细胞数,再计算细胞分裂指数。结果:细胞在培养阶段中80%以上的细胞处于细胞间期,20%以下的细胞处于分裂期。不同含药血清培养的内皮细胞均较空白组细胞的分裂指数增加,增加幅度组间有差异;各组6-8天达到分裂高峰,以后分裂指数逐步下降,11-12天降至1%左右。2.2.6兔血管内皮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方法:用不同剂量含药血清培养干预细胞后,准备细胞样品,用JEM-200CX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包括细胞核、细胞器、细胞浆、细胞内脂滴大小分布等。结果:含药血清细胞较空白组细胞排列明显紧密,细胞核较大,染色质清晰;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增生扩张;线粒体相对发达,嵴结构及嵴上颗粒清晰;亦有大量吞饮小泡,细胞间有内皮细胞间连接或桥粒,可见细胞内有大糖原颗粒和细胞特殊颗粒等。2.2.7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试验方法:将高、中、低剂量中药含药血清及空白对照血清作为被测物置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表面的载体上,作用充分后后制备CAM标本,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图像分析,得到相关定量数据,进一步统计学分析。结果:含药血清具有明显的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用药组较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3结论3.1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的中医病机可概括为气滞血瘀,痰瘀热交结,闭阻清窍。3.2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活血化瘀汤药鼻饲、豁痰开窍针剂静滴及通腑泻热中药灌肠,能降低脑外伤后颅内血流速度,防治脑血管痉挛,减少脑梗塞发生率,改善脑缺血状态,提高GCS评分,改善预后,且对患者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安全有效。3.3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能量合成,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及功能活动,诱导产生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可能激活血管内皮及外膜细胞,促进其分裂、出芽和迁移,启动血管新生程序,促进内皮细胞分化及细胞连接,形成原始血管腔,并进一步促进新生血管稳定和成熟来促进血管新生。3.4综合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有显着的防治效果,其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保护受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修复受损微血管,并在缺血区域促进生成新血管,提高局部脑血流,改善脑微循环,从而保护脑组织和神经功能。4.本课题的特点和创新性4.1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豁痰开窍及通腑泻热中药联合用药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是一个治疗理念的创新。4.2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的病机认识,我们第一次完整概括为气滞血瘀,痰瘀热交结,闭阻清窍。4.3将中药血清药理学、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等相结合,应用到中医药防治创伤性脑缺血机理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李铮[8](2008)在《两种眼部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监护昏迷患者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的患者常因疾病及所需治疗的原因导致眼部保护机制的受损,进而引发眼部并发症。病变开始于眼表并进一步演变,严重的患者疾病康复后甚至留有永久性的视功能障碍或失明,影响了其后的生活质量。国外有少量研究涉及这一领域,其中,寥寥数项研究探索了最佳眼部护理方法;国内有一项类似的研究,但不能提供充分的有效证据。鉴于目前该领域基于循证的可靠证据不多,临床缺乏统一规范的护理标准,本次研究在调查分析重症患者眼部护理实践现状及ICU护士对重症患者眼部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回顾获取的信息,形成了两种眼部护理干预方案,通过随机对照设计,将其与现阶段的常规眼部护理方法进行比较,以探索有效减少重症患者眼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期望能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更多的证据,为制定科学、有效、实用、简便的临床护理常规和护士教育内容提供参考。目的了解重症患者眼部护理实践现状和ICU护士对重症患者眼部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和评价两种眼部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重症监护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课题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自行设计的ICU患者眼部护理实践调查表以及ICU患者眼部护理知识调查表对来源于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45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了解针对重症患者的眼部护理实践状况,以及ICU护士对这一特定患者群体眼部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方便选取上海市1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3个重症监护病房,根据选样标准连续纳入研究对象149名。按事先确定的随机分配方案分入三组,除外流失病例后,最终39例入干预组1,40例入干预组2,40例入常规对照组。三组重症患者在年龄、性别、入住ICU时间长度、诊断、昏迷时间长度、Glasgow coma scale评分、气管置管情况、使用镇静剂、肌松剂情况、营养供给情况以及眼睑闭合状态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1护理内容包括清洁眼睑、贴敷无菌聚乙烯薄膜、冲洗结膜囊以及做好观察、记录。干预组2护理内容包括清洁眼睑、定时滴注氧氟沙星眼凝胶并做好观察、记求。常规对照组按病房现有常规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包括对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日间定时滴注林可霉素眼药水,夜间涂敷金霉素眼膏封闭睑裂处,并做好规察、记录。计划对每位患者进行为时5天的干预。以角膜上皮是否脱落为眼部并发症的评价指标分别于实施干预第3天、第5天对两种眼部护理干预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一、重症患者眼部护理实践状况及ICU护士对眼部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1.重症患者眼部护理实践:145名(100%)护士认为实践中有针对昏迷和眼睑闭合状态异常患者的眼部护理,对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最多采用的措施是使用眼用制剂。124名(85.5%)护士认为有针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眼部护理。117人(80.7%)表示能进行眼部的观察和记录;128人(88.3%)认为有眼部清洁工作;129人(89.0%)表示能保持眼部湿润,所占比例最多的109人(75.2%)认为在此项措施中使用了抗生素眼用制剂。2.重症患者眼部护理知以:平均得分为19.88±1.19(百分值为65.66)。145人(100%)知道意识障碍的患者有发生眼部并发症的危险,105人(72.4%)认识到重症患者眼睑闭合状态是否异常是重要的病情观察项目之一,123人(84.8%)认为保持眼部的湿润是防止发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但知道如何正确识别眼表感染表现的只有2人,考虑到气管内置管患者固定带松紧不恰当可能造成眼部并发症发生的也只有37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4%和25.5%。护士在ICU的工作年限是影响其眼部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因素。二、两种眼部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重症患者的效果经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SAS 9.13的PROC GLIMMIX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角膜上皮脱落两次测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第3天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角膜上皮脱落的差异经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第5天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角膜上皮脱落的差异经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1与对照组的比较P<0.001,干预组2与对照组的比较P<0.01,两干预组的比较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自身干预3天和干预5天患者角膜上皮脱落情况的比较显示,干预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对重症患者的眼部护理,目前尚未形成基于有效循证证据的统一实践规范,ICU护士对重症患者眼部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结合文献回顾和眼部护理实践调查结果形成的两种眼部护理干预方法能有效减少重症患者角膜上皮脱落的发生并具有潜在经济效益,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重症患者眼部护理常规或临床指南提供参考,并可在此基础上形成护士教育内容。
张安琴,危文娅,陈敏智[9](2004)在《两种途径给氧用于颅脑损伤病人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
陈锡群,龚孝淑,江基尧,徐燕[10](1998)在《重型颅脑损伤监护现状》文中指出重型颅脑损伤会对全身各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各系统在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是临床监护工作的基础。同时,由于这些病理生理变化之间又相互作用,监护工作既要侧重局部又要兼顾整体。1重型颅脑损伤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监护[1~9]呼吸功能不全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最常见并发症...
二、两种途径给氧用于颅脑损伤病人的效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途径给氧用于颅脑损伤病人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颅脑损伤的病因研究 |
三、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
六、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 |
二、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 |
三、颅脑损伤的中药治疗 |
四、颅脑损伤的针刺治疗 |
五、颅脑损伤的其他针灸治疗 |
第二章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二、研究对象 |
三、干预措施 |
四、文献检索 |
五、检索方法 |
六、数据收集与提取 |
七、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四节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存在问题 |
三、展望 |
第三章 疾病特征及量表评分分析研究 |
第一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 |
一、各量表基本描述 |
二、不同性别量表分析 |
三、不同年龄量表分析 |
四、不同职业量表分析 |
五、不同外伤原因量表分析 |
六、不同文化程度量表分析 |
七、不同病程量表分析 |
八、讨论 |
第三节 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一、综合治疗前后各量表的差值对比分析 |
二、不同性别综合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三、不同年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四、不同职业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五、不同文化程度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六、不同外伤原因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七、讨论 |
第四节 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分析 |
第四章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或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估算 |
二、分组方案 |
三、盲法实施 |
四、治疗方案 |
五、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六、研究流程图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S-R评分比较 |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苏醒率及苏醒时间的比较 |
五、有效率 |
六、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报告 |
七、脱落报道 |
第四节 讨论 |
一、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可能机制 |
二、醒脑开窍针法的选取 |
三、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前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
2.1 研究一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研究方法 |
2.1.4 研究结果 |
2.1.5 讨论 |
2.2 研究二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对象 |
2.2.3 研究方法 |
2.2.4 研究结果 |
2.2.5 讨论 |
第三部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问卷研制 |
3.3 实施调查 |
3.4 质量控制 |
3.5 调查结果 |
3.6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撰写与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后在不同海拔下伤情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新型气动式闭合性颅脑撞击伤模型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伤情变化的观察 |
3.1 材料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脑损伤后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脑组织GFAP及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血清GFAP蛋白的变化与伤情及预后的Meta分析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高原颅脑创伤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深圳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与急救结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
研究目的 1.4 |
研究方案 参考文献 第2章 |
深圳市创伤2011-2015年79480例患者院前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1 |
引言 2.2 |
资料与方法 2.3 |
结果 2.4 |
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
深圳市严重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3.1 |
引言 3.2 |
资料与方法 3.3 |
结果 3.4 |
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
深圳市创伤急救死亡病例分析 4.1 |
引言 4.2 |
资料 4.3 |
方法 4.4 |
结果 4.5 |
讨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5.1 |
研究总结 5.2 |
政策建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附录 致谢 |
(5)静脉高氧液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法 |
3.评价指标 |
4.统计学处理 |
结 果 |
1.两组SpO2比较 |
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
3.两组1周内死亡率的比较 |
讨 论 |
(6)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静脉给氧简介 |
2 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的应用 |
3 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的研制 |
4 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制备工艺 |
第一章 处方与工艺设计 |
1 材料与仪器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处方与工艺设计 |
2.1 处方设计思路 |
2.2 制备工艺探讨 |
2.3 处方与工艺的确定 |
3 讨论 |
第二章 质量考察 |
1 目的 |
2 材料 |
3 方法与结果 |
3.1 外观及复溶情况 |
3.2 鉴别实验 |
3.3 检查 |
3.4 含量测定 |
4 总结 |
第三章 稳定性研究 |
1 试验目的 |
2 仪器与材料 |
3 方法与结果 |
3.1 影响因素试验 |
3.2 加速试验 |
3.3 长期试验 |
4 总结 |
第四章 安全性试验 |
1 体外溶血性试验 |
1.1 目的 |
1.2 试验对象 |
1.3 方法和结果 |
2 血管刺激性试验 |
2.1 目的 |
2.2 材料 |
2.3 方法和结果 |
3 过敏性试验 |
3.1 目的 |
3.2 原理 |
3.3 试验对象 |
3.4 方法和结果 |
4 总结 |
第五章 药效学试验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实验对象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2.2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缺血作用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1.概念研究 |
2.颅脑损伤病机研究 |
3.颅脑损伤治疗研究 |
第二节 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的现代医学研究 |
1.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病因学研究 |
2.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病理生理学研究 |
3.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诊断方法研究 |
4.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防治研究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防治作用的理论依据 |
1.关于单用“活血化癖”治法 |
2.关于单用“清热解毒、豁痰开窍”治法 |
3.关于单用“通腑泻热”治法 |
4.关于"活血化瘀、豁痰开窍与通腑泻热"治法联合应用的体会 |
5.中西医结合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设想 |
第四节 血管内皮细胞在创伤性脑缺血病变过程中的作用地位研究 |
1.血管内皮细胞在创伤后脑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
2.血管内皮细胞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
3.血管内皮细胞在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作用 |
4.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和血管发生的关系的研究 |
第五节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研究基础 |
1.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性,抗血栓形成 |
2.对Ca~(2+)、Na~+离子通道及其相关基因的影响 |
3.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抗过氧化作用 |
4.对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的影响 |
5.对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二章 临床研究部分 中西医结合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设计方案 |
1.1 病例 |
2 治疗方法 |
2.1 对照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
2.2 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 |
2.3 治疗时间 |
2.4 研究观察指标 |
2.5 数据处理 |
2.6 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 |
2.7 终止研究标准 |
2.8 研究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颅内血流速度变化情况 |
3.2 第1、3、6、12、18天两组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情况 |
3.3 入院第1、3、6、12、18天两组患者GCS计分对比 |
3.4 观察期内两组患者发生脑梗塞情况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观察情况 |
4 讨论 |
4.1 重型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缺血的病机探索 |
4.2 三种中药联合应用的意义 |
4.3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防治创伤性脑缺血的疗效分析 |
4.4 中西医结合防治创伤性脑缺血的机理探讨 |
5 结论 |
第三章 实验研究部分 补阳还五汤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制作 |
1 材料与方法 |
2 操作步骤 |
3 结果 |
第二节 兔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传代 |
1 材料与方法 |
2 操作步骤 |
3 结果 |
第三节 兔血管内皮细胞的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操作步骤 |
3 结果 |
第四节 兔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药物血清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操作步骤 |
3 结果 |
第五节 兔血管内皮细胞分裂指数的测定 |
1 材料和方法 |
2 操作步骤 |
3 结果 |
第六节 兔血管内皮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 |
1 材料和方法 |
2 操作步骤 |
3 结果 |
第七节 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操作步骤 |
3 结果 |
第八节 实验部分讨论 |
1 体外细胞培养及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在中药药理现代化研究的应用探讨 |
2 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地位分析 |
3 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 |
4 血管内皮细胞的鉴定 |
5 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
6 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可能作用机制 |
7 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 |
8 结论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章与课题 |
致谢 |
(8)两种眼部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监护昏迷患者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相关概念 研究目的、假设与内容 研究步骤及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
现况调查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
实施干预及干预效果评价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建议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得奖励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
四、两种途径给氧用于颅脑损伤病人的效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D]. 习书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D]. 房玉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3]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后在不同海拔下伤情变化的研究[D]. 王昊.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4]深圳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与急救结局研究[D]. 余益民.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1)
- [5]静脉高氧液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 卢东文,陆小妮,罗前颖. 右江医学, 2012(04)
- [6]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氯化钠的研制[D]. 曹俊华. 中南大学, 2010(03)
- [7]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缺血作用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刘建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8]两种眼部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监护昏迷患者的效果研究[D]. 李铮. 复旦大学, 2008(08)
- [9]两种途径给氧用于颅脑损伤病人的效果观察[J]. 张安琴,危文娅,陈敏智. 护理研究, 2004(01)
- [10]重型颅脑损伤监护现状[J]. 陈锡群,龚孝淑,江基尧,徐燕. 中华护理杂志, 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