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WMF格式的图例符号制作工具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郑亚田[1](2021)在《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可视化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志强,刘伟,王学,倪元龙[2](2020)在《跨GIS平台空间数据符号化及快速制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理信息包含敏感的空间位置,在我国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的大背景下,国产化的地理信息软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长久以来,我国自然资源领域的空间数据制图绝大多数是采用ArcGIS进行制作的,很难满足我国海量、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管理和制图的特定需要,又缺少对我国特有的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图示图例的符号库的积累。因此,迫切需要进行自然资源行业中对常用GIS软件在制图效果一致性方面的研究,需要进行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在多平台中的符号库的研究。本文在分析自然资源空间数据的特点,梳理已有基础地理、土地、地质和相关符号库制作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跨GIS平台动态符号化、地图符号互操作、地图智能标注,以及空间数据库驱动的专题图快速制图等关键技术,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空间数据符号库及专题图制作解决方案,并制作了一套完善的空间数据图示图例符号库。
魏宏涛[3](2020)在《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在石化领域自控工程设计过程中,自控专业往往受工艺条件、仪表订货资料等影响,导致自控专业的部分工作量往往压在项目设计周期的后期,无形中造成自控设计人员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设计工作。同时,自控专业的设计文件种类多、设计内容繁杂,当上游专业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往往需要修改一系列的设计文件。面对这种现状,传统的设计方式往往使得设计人员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耗时耗力,而且容易出错。对此,本文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内外自控工程设计软件的特点,提出了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基于Delphi软件的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的开发工作,旨在解决工程设计过程中原先需要设计人员手动编制,具有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的文件的自动生成问题,从而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设计文件的准确率,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负担。首先,本文通过分析自控工程设计的业务特点,指出了目前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发一款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的解决方案。然后,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依次完成了软件的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和软件测试。最终,通过该软件的使用,解决了自控工程设计过程中受各种条件约束、处于设计周期末尾的部分工作量大、重复工作多的设计文件的自动生成问题,从而提高了设计效率,保证了设计质量,使得设计人员更加专注于设计本身,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机械重复劳动。
洪璐[4](2020)在《基础测绘数据库快速制图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也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原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现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自1998年起,历时3年,完成了基础测绘由传统的模拟测绘向数字测绘的转变,建立了以“3S”技术为支撑,以“4D”产品为主要形式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体系及工艺流程。随着科技的发展,基础测绘的更新速度大大提升,数据库内容逐渐呈多样化趋势,这些对出图系统的优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为了适应研究院及其他局属单位的实际生产需求,并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自主研发基础测绘数据库快速制图系统具有非常迫切的需求。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2018年绍兴区域工程的实际操作为例,通过收集在日常制图过程中出现的测绘规程实时更新、数据成果多样化等问题,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平台,设计开发了基础测绘数据库快速制图系统,并完善其数据转换功能与快速出图功能,实现图库一体化。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设计与开发基础测绘数据库快速制图系统的背景及意义,并详细阐述了软件市场的现状,以及地图制图和图库一体化软件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2)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2018年绍兴区域工程为例,针对将批量ArcGIS矢量地图数据转化为AutoCAD成果数据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了基础测绘数据库快速制图系统。系统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平台,采用了交互层、功能层和数据层的三层架构作为总架构,构建了库体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结构转换模块、配置信息管理模块、数据预览模块和辅助工具模块,实现了图库一体化。(3)通过对基础测绘数据库快速制图系统的实现与测试,并以2018年绍兴区域工程为例,实现了数据预处理、导出CAD文件、处理CAD压盖和根据范围出图的功能,满足了实际工作生产的需求,且系统运行测试的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姜宇焘[5](2019)在《矿山专题地图的批量快速制图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服务国土遥感综合调查工程,综合分析研究全国陆域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情况,需要开展不同比例尺下全国四万余个矿山的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图件制作工作。由于涉及数据量庞大,加之频繁的数据更新和专题图修改,使得单纯的人工操作已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因此寻找新的方法来实现快速高效的制图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研究矿山专题地图的图面内容和基本特征,总结批量快速制图技术对矿山专题地图制作的支持,分析矿山矢量和栅格数据的批量处理、不同比例尺尺度下的快速制图等多个部分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制定了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图的快速制作流程,实现了图件的批量快速制作。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第一,利用空间数据立方体模型构建矿山地理数据库,用于管理多年份、多专题的矿山矢量数据。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标准化存储,实现了建库数据的标准化入库与制图数据的规模化生产;第二,结合矿山地理数据库,利用Python与ArcPy,对地理数据进行批量化处理,实现用于单张图件制图的矢量、栅格数据及相关的部分整饰要素数据的自动化生成,借以最终实现所有图件的批量制作。用户只需要完成少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制图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工进行制图数据准备的状况,有效提高制图效率。第三,参照数据立方体思想,构建制图数据库,用以规范图件的各项要素,并借助字库、颜色库等基础素材库以及制图框架CartoFrameWork,实现1:2千-1:10万各比例尺尺度下制图信息的自动配置和整饰,使之能够生产出符合矿政部门图式要求的专题图件。本文制定的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图快速制作方法,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有效的版面内容组织,能够批量快速制作的符合规范的地图成果,有效提高矿山专题地图制作的数据质量、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土遥感综合调查工程子项目中,快速完成了全国各省各区县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图的制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叶艳辉[6](2015)在《矢量综合录井图绘制组件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综合录井图应用普遍。常规综合录井图绘制系统采用定制程序开发,图形品质不高,系统通用性差。矢量综合录井绘制系统解决了图形品质低的问题,但绘图效率低。为快速绘制出高质量的综合录井图,并且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本论文研究了矢量综合录井图绘制组件,该组件基于.NET Framework4.0平台,多模块组成,各个模块通过分层的软件设计方式对整体组件进行设计并以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开发。为了方便进行后续开发与功能拓展,结合综合录井图的应用特点,实现了平台无关性,能够部署在任意windows版本的平台上。最后结合ActiveX技术可以实现组件面向Web应用的发布,以此提高该组件的适用范围。本论文从分析现用录井综合图绘制工具存在的不足入手,主要待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综合录井图的绘制效率、视觉效果,满足油气勘探开发地质专业人员多场景应用,提出了快速绘制综合录井图的实现方法、双平台应用、多源异构数据的提取和转换和开发原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结合综合录井图实际应用,进一步分析总结了建设目标、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运行要求。按照需求分析,按照矢量化绘图实现方法,采用组件化模式,对绘制矢量综合录井图组件进行了设计。组件的实现开了用户自定义控件,主要包括主体矢量图件、多源数据库的连接访问和矢量图在线打印等功能类库和基础类库。与录井综合图快速绘制相匹配,控件采用双缓存机制和用户可见区域绘制等图形高效绘制优化处理方法。曲线修改与数据回存,方便了地质师数据修改。通过对所有可复用类库进行封装,提高组件的安全性和开发效率。最后,通过桌面应用程序调用、浏览器发布应用、多源数据绘图和整体功能测试,验证了组件的功能完备性和可用性。
张龙[7](2014)在《地质矿产图例符号数据模型及应用 ——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地质矿产图件中,幽例符号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统一的、标准的、规范的图例符号有利丁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集群化、产业化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在地质图件的实际制图过程中,往往还需要人为地给各地质要素实体输入各种图元符号参数,进行图面渲染信息的编辑和修改,这种手动过程不仅异常繁琐,而且容易出错。当前已有的《区域地质幽图例(1:50000)》(GB958-99)等地矿领域图例符号应用标准的制订和应用与基础地理信息、农田土地等行业相比都存在着差距,已不能满足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些土要是因为当前在地质矿产领域尚缺乏完善的图例符号数据模型,更谈不上基丁模型的配套软件工具及应用服务。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地质矿产图件中要素实体专业属性与图面符号表达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拓展和完善已有地质图例符号标准,建立地质矿产图例符号数据模型,并基丁模型开展深入的应用研究,发挥地质图件及数据库的宝贵价值。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作为建国以来地质矿产行业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国情调查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新的理论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了保证项目最终数据成果的有用性、可用性和易用性,项目在执行之初就形成了一整套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规范,并基于该模型生产了海量的成果数据。本文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图件数据为数据基础,通过分析数据中图例符号使用情况,提出了一套要素子类幽例符号提取及规范化、模型化的技术流程和方法,力图建立地矿领域幽例符号数据模型。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分析了国内外地质矿产数据库、地学数据库模型、地质图图例符号标准的研究现状,说明地矿领域在关丁要素图例符号的数据模型研究与应用上与其它专业领域有较大的差距。(2)分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的数据组成、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深入研究潜力评价数据专业谱系与特征分类及其编码体系,通过理清数据模型之间的组成逻辑关系以及各种编码规范,并结合现有地质图图例符号标准中的要素分类体系,设计图例符号数据模型的具体内容为幽例符号专业谱系、幽例符号逻辑代码和图例符号物理代码之和。通过研究要素子类划分依据,明确图例符号数据模型的具体含义为要素子类-属性-图例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3)以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为指导,设计并实现了从图例符号要素子类划分、图例符号参数提取到图例符号模型化的具体过程。以图例符号数据字典进行图例符号数据模型的物理存储,结合MapGIS二次开发组件完成了一系列的图例符号子类划分、参数自动提取和图例符号模型化工具,利用ADO大字段存取技术进行图例符号示意图片的保存和调用。(4)开展了图例符号数据模型的应用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图例符号数据模型的图例符号报告生成工具、图例符号版编图功能和图例符号规范化功能。实现的结果表明建立的图例符号数据模型结构简单、逻辑清晰、内容完备,可以满足以上功能实现需要。本文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套全面完整的地质矿产领域图例符号数据模型。其不仅在能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中使用,在其它基于类似地矿数据模型的重大项目,例如“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专项”中也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黄瑞阳[8](2013)在《地图符号共享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是地理信息领域发展的趋势和热点,然而作为空间信息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符号共享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一方面,符号共享相关标准的制订与研究和应用相脱节;另一方面,现有符号共享方法在共享层次、共享范围和共享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支持多源异构的地图符号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灵活开放的集成和互操作,从而造成了因重复开发地图符号而产生的资源浪费。基于此,论文开展了对地图符号共享关键技术的研究,研究了开放式地图符号的数据模型及其统一编码,建立了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地图符号共享框架,为相对独立封闭的地图符号之间实现网络化的集成共享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部分:(1)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地图符号标准及符号共享体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地图符号共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现有的几种地图符号共享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构建地图符号共享框架的目标要求与意义。(2)提出了地图符号信息共享的传输模型,明确了开放式地图符号数据模型的研究意义,分析了现有GIS软件自带的符号编辑模块,总结了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符号常用的数据组织结构与绘制策略,设计了地图符号化的接口模型与符号抽象接口对象,建立了开放式的点状、线状、面状和注记地图符号的数据模型,并对该数据模型的兼容性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验证了开放式地图符号数据模型能够为不同类型地图符号的集成与互操作提供数据模型支撑。(3)分析了基于OGC SLD/SE规范、图形描述语言和XML语言等三种方式的地图符号编码描述方式,建立了地图符号的编码描述原则,提出了地图符号编码描述的内容及其层次模型,并在开放式地图符号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XML Schema的地图符号统一编码描述方案。(4)在分析Web服务的概念及其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地图符号服务的定义及其框架结构,借鉴OGC颁布的地理信息服务相关规范,制订了地图符号服务的执行规范,该规范对地图符号服务的三种操作接口(GetCapabilities、DescribeSymbolType和GetSymbol)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定义。(5)利用SOA软件架构思想建立了地图符号共享框架体系,分析了共享框架的三个基本要素与支撑要素,剖析了该框架中三个角色之间的交互操作运行流程,提出了顾及共享应用的地图符号分类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了符号质量指标权重系数,建立了基于线性加权函数的地图符号质量评价模型,阐述了地图符号信息的元数据描述内容,建立了地图符号信息的目录数据库,设计了地图符号注册中心的注册、发现和目录管理等功能模块。(6)研究了共享框架应用拓展的关键技术,一是对注册中心进行了应用拓展,提出了地图样式描述方案以及远程符号注册与发现服务的构建等关键技术;二是对符号提供者进行了应用拓展,建立了符号在线编辑器的体系结构,设计了基于Silverlight的地图符号数据模型,分析和研究了地图符号在线编辑器的各个功能模块;三是对符号请求者进行应用拓展,搭建了在线地图制图框架,并对该框架的运行管理过程进行了功能设计。(7)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符号共享框架体系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符号共享框架的综合实验,建立了共享框架原型实验系统的体系结构,梳理了原型系统的功能逻辑结构图,并建立了多源异构地图符号的集成、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与服务化封装、地图符号注册中心门户网站、地图符号在线编辑器、在线地图制图平台和基于符号共享的GIS显示互操作等六个子实验系统,贯穿了符号共享的每一个环节,涵盖了符号的数据模型组织、编码描述、服务化封装、发布注册、查找发现、在线编辑和综合应用等多个方面,验证了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赵建雪[9](2012)在《复杂地质图图例的定量化研究》文中提出地质工作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地质图作为地质工作重要的信息源和成果,凝聚了人们对地质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对地质知识的理解。图例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对于地质图,图例是传递地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图上符号提供解释以及对符号的内涵加以说明。地质图作为地质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例符号的总体功能。由于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地质符号的特殊性,为地质图的编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传统的地质研究采用的图件都需要人工编制、手工清绘。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地质图符号和图例的设计以及地质图的编制工作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仍然存在出错率高、精度低、费时费力、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低等诸多不便。因此,为了完成地质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接收,图例标准化和自动化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综上所述,本文对地质图图例进行了量化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依据地质描述的不同对地质图例进行分类,根据图例的组成内容详细分析了颜色、符号和注记对图例的作用和影响;2、为实现图例的标准化,本文依据国家区域地质图图例的相关规范和地质行业标准,分别从颜色、符号、注记三方面展开研究,逐一提出量化方法和扩展原则,实现了地质图图例的标准化表达;3、针对岩石花纹结构、成分和组成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根据GIS中栅格编码理论来恢复和量化岩石花纹符号的方法,该方法中以TrueType字型技术为基础,通过游程长度编码方式记录岩石花纹组成结构,实现了岩石花纹符号的恢复与重构,并实现了对岩石花纹符号的无限扩展。4、通过建立地层分级机制,建立地层、岩体代号注记库,提出根据注记代号实现图例自动化排序的方法。最后,结合课题“海洋标准化综合数字制图系统”,本文的技术方法和成果得到了运用,实现了图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表达。
文君亚[10](2011)在《城市规划制图规范与制图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的进步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快速城市化的诸多弊端也日益显现。如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趋利避害,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从各级政府部门到普通百姓的共识。这一共识直接产生了两种社会现象,一是城市规划成了热门专业,二是老百姓的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意识增强。城市规划专业的热门导致相关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的良莠难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热情应该鼓励,让更多的民众成为城市规划的监督者。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规范城市规划成果都是十分必要的。城市规划成果主要有两部分构成:文本、图件。前者以描述规划人员的设计思想、问题分析过程为主;后者则直接以视觉方式展示规划人员所预期的城市发展目标。规划成果图不仅受到规划专业人员的特别重视,而且也是普通民众参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媒介。因此,有必要形成一套涵盖城市规划制图各阶段的规范。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虽然已经在城市规划界得到了公认和普遍应用,但由于传统沿袭的制图习惯使规划设计人员还不习惯于直接使用GIS软件进行制图。这不仅降低了城市规划工作的效率,而且在将GIS分析结果转换到其它制图软件的过程中,其科学性和精确性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失。作者以城市规划原理、地图学理论为指导,以推广GIS的应用、促进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为目标,在对城市规划制图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城市规划制图的特点提出了指导性的制图原则和规范。内容包括:不同规划图的地图要素选择、专题表达法的确定、个体符号的设计原则、辅助要素的设计等等。论文详细阐述了在ArcGIS环境下进行城市规划制图的方法、过程、注意事项,并结合城市规划制图的实践创建了常用符号库。
二、基于WMF格式的图例符号制作工具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MF格式的图例符号制作工具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2)跨GIS平台空间数据符号化及快速制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1.1 地图符号分类 |
1.2 符号制作 |
1.2.1点状符号的制作 |
1.2.2线状符号制作 |
1.2.3面状符号制作 |
1.3 图形参数设置 |
1.4 图例模板制作 |
1.5 数据制图输出 |
2 关键技术 |
2.1 地图符号互操作技术 |
2.2 跨平台动态符号化技术 |
2.3 地图智能标注技术 |
2.4 规则数据驱动制图技术 |
3 结论 |
(1)研究了跨ArcGIS和MapGIS 2个GIS平台的动态符号化方法 |
(2)获取了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库驱动的专题制图关键技术 |
(3)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空间数据符号库及专题图快速制作解决方案 |
(3)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描述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1 课题背景 |
1.2.2 课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论文组织结构 |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自控工程设计分析 |
2.1 自控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
2.2 自控工程设计工作流程 |
2.3 自控专业与其它专业的工作协调 |
2.4 设计成品文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关技术介绍 |
3.1 开发工具选择——DELPHI介绍 |
3.2 关系型数据库——ACCESS数据库 |
3.3 ADO数据访问技术 |
3.4 SQL |
3.5 AutoCAD块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的设计 |
4.1 软件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
4.1.1 功能需求分析 |
4.1.2 软件模块分解设计 |
4.1.3 数据库访问模式设计 |
4.2 设计文件模板设计 |
4.2.1 《仪表索引表》模板 |
4.2.2 《仪表位置图》模板 |
4.2.3 《仪表接线箱图》模板 |
4.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4.3.1 辅助功能模块 |
4.3.2 设计功能模块 |
4.4 数据导入功能设计 |
4.5 操作界面设计 |
4.5.1 设计原则 |
4.5.2 设计成品 |
4.6 数据库的设计 |
4.6.1 设计原则 |
4.6.2 数据表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实现和测试 |
5.1 总体介绍 |
5.1.1 程序系统文件清单 |
5.1.2 程序主要工作流程 |
5.2 辅助功能模块的实现和测试 |
5.2.1 登录和登录管理 |
5.2.2 记事本和通讯录 |
5.2.3 虚拟浏览器 |
5.3 设计功能模块的实现和测试 |
5.3.1 数据库连接 |
5.3.2 项目信息建立 |
5.3.3 《仪表索引表》 |
5.3.4 《仪表位置图》 |
5.3.5 《仪表接线箱图》 |
5.4 实际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5.4.1 异常处理 |
5.4.2 程序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软件的工程文件程序代码 |
(4)基础测绘数据库快速制图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市场软件现状 |
1.2.2 地图制图研究现状 |
1.2.3 图库一体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本原理及概念 |
2.1 系统相关定义 |
2.2 地图符号 |
2.2.1 地图符号的基本类型 |
2.2.2 地图符号的组合性 |
2.2.3 地图符号的状态 |
2.3 基础测绘数据 |
2.3.1 组织结构 |
2.3.2 分类代码 |
2.4 基础测绘数据库制图原理 |
2.4.1 数据空间和地图空间 |
2.4.2 地理数据的地图约束性 |
2.4.3 地图符号的状态变换 |
2.5 图库一体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生产需求 |
3.2 环境需求 |
3.2.1 原有系统情况分析 |
3.2.2 原有制图系统制图逻辑 |
3.4 功能优化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结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1 总体设计 |
4.2.2 模块优化 |
4.3 系统制图配置库设计 |
4.4 系统基础测绘数据库设计 |
4.4.1 基础测绘数据库结构 |
4.4.2 基础测绘数据库详细设计 |
4.5 系统基础测绘数据库制图逻辑 |
4.5.1 基础测绘数据库制图逻辑 |
4.5.2 大比例尺基础测绘数据库制图逻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运行环境 |
5.1.1 硬件要求 |
5.1.2 软件环境 |
5.1.3 库体数据运行要求 |
5.2 系统的主要工作 |
5.3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3.1 数据说明 |
5.3.2 系统测试与实现 |
5.3.3 系统运行结果 |
5.4 问题及解决方案 |
5.4.1 系统构图问题 |
5.4.2 系统的特殊问题 |
5.4.3 大比例尺制图系统的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关于系统应用的生产项目 |
3 软件着作权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矿山专题地图的批量快速制图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专题制图原理与理论基础 |
2.1 数据立方体模型 |
2.1.1 数据立方体概述 |
2.1.2 数据立方体的查询方法 |
2.1.3 空间数据立方体 |
2.2 快速制图原理 |
2.2.1 流程驱动的快速制图 |
2.2.2 快速制图的数据处理原则 |
2.2.3 快速制图的图面配置原则 |
2.3 标准化制图理论 |
2.3.1 数据库约束的标准化制图 |
2.3.2 制图要素标准数据库 |
2.3.3 标准化制图流程 |
2.4 矿山专题地图相关知识 |
2.4.1 矿山专题地图概述 |
2.4.2 矿山专题地图制作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矿山专题制图数据预处理 |
3.1 矿山数据库 |
3.1.1 矿山数据库组织结构 |
3.1.2 标准化数据入库 |
3.1.3 数据处理工具 |
3.2 矿山空间数据预处理 |
3.2.1 矢量数据的提取 |
3.2.2 矢量数据的处理 |
3.2.3 栅格数据的处理 |
3.3 整饰要素预处理 |
3.3.1 统计表格的生成 |
3.3.2 鹰眼图的生成 |
3.3.3 其余文件的生成 |
3.4 本章小结 |
4 矿山专题地图的快速制图 |
4.1 制图数据库 |
4.2 自动化制图框架配置 |
4.2.1 比例尺及坐标系配置 |
4.2.2 制图框架配置 |
4.3 自动化符号配置 |
4.3.1 全矢量符号技术 |
4.3.2 矿山要素的符号化 |
4.4 自动化图面整饰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工程背景 |
5.1.2 研究区数据情况 |
5.2 制图数据预处理 |
5.2.1 空间数据成果 |
5.2.2 整饰要素成果 |
5.3 快速制图 |
5.3.1 制图框架配置 |
5.3.2 符号配置 |
5.3.3 图面整饰 |
5.4 效率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存在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矿山开发占地现状遥感调查图(1:2000 比例尺) |
附录2 矿山开发占地现状遥感调查图(1:5000 比例尺) |
附录3 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图(1:25000 比例尺) |
(6)矢量综合录井图绘制组件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工作量及研究成果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需求分析 |
2.1 建设目标 |
2.2 功能要求 |
2.3 性能要求 |
2.3.1 数据精确度 |
2.3.2 时间特性 |
2.4 运行要求 |
2.4.1 硬件环境 |
2.4.2 软件环境 |
2.4.3 条件与限制 |
第3章 组件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2 主要功能设计 |
3.3 多源数据库的连接设计 |
3.4 组件的双平台发布应用设计 |
3.5 矢量图在线打印设计 |
第4章 组件实现 |
4.1 主体矢量图件绘制 |
4.1.1 图头绘制模块 |
4.1.2 图体绘制模块 |
4.1.3 图例符号绘制模块 |
4.2 多源数据库的连接访问 |
4.3 组件的双平台发布应用 |
4.4 矢量图在线打印 |
4.5 关键点 |
4.5.1 矢量录井图高效绘制优化处理 |
4.5.2 曲线修改与数据回存 |
4.5.3 复用类库封装 |
4.6 基础类库及类名 |
4.6.1 基础功能类 |
4.6.2 绘图对象基础类 |
4.6.3 绘图面板基类 |
4.6.4 主面板组件类 |
第5章 组件测试应用 |
5.1 测试策略 |
5.1.1 测试范围 |
5.1.2 测试环境 |
5.2 测试应用过程 |
5.2.1 桌面应用程序调用测试 |
5.2.2 浏览器发布应用测试 |
5.2.3 多源数据绘图测试 |
5.2.4 整体功能测试 |
5.3 测试结果 |
5.3.1 功能测试结果 |
5.3.2 系统压力承载及执行效率测试 |
5.3.3 系统稳定性测试 |
5.3.4 系统总体测试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地质矿产图例符号数据模型及应用 ——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矿产数据库及模型 |
1.2.2 地质图图例符号标准及模型 |
§1.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
1.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2 发展趋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地质矿产图例符号数据模型设计 |
§2.1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基础分析 |
2.1.1 数据组成 |
2.1.2 数据结构 |
2.1.3 数据模型 |
§2.2 图例符号数据模型 |
2.2.1 区域地质图图例标准及图例符号分类 |
2.2.2 图例符号模型设计 |
2.2.3 要素子类划分设计 |
第三章 图例符号数据模型技术实现 |
§3.1 总体思路 |
3.1.1 数据模型建模思想 |
3.1.2 开发工具 |
3.1.3 关键技术 |
§3.2 要素子类划分 |
3.2.1 要素子类划分规则 |
3.2.2 要素子类划分接口 |
§3.3 图例符号参数提取 |
3.3.1 图例符号参数信息库设计 |
3.3.2 图例符号参数提取流程 |
§3.4 图例符号模型存储 |
3.4.1 图例符号数据字典设计 |
3.4.2 图例符号模型化流程 |
3.4.3 图例符号模型实现 |
§3.5 图例符号模型特点 |
3.5.1 图例符号子类动态划分 |
3.5.2 图例符号匹配技术 |
3.5.3 图例符号共享技术 |
第四章 图例符号数据模型应用研究 |
§4.1 图例符号报告生成 |
4.1.1 需求及功能设计 |
4.1.2 功能实现 |
§4.2 图例板编图 |
4.2.1 需求及功能设计 |
4.2.2 功能实现 |
§4.3 图例符号规范化 |
4.3.1 需求及功能设计 |
4.3.2 功能实现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内容总结 |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地图符号共享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遭受冷落的地图符号共享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图符号标准的研究现状 |
1.2.2 地图符号共享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地图符号共享技术基础 |
2.1 地图符号数据模型 |
2.1.1 点状符号的数据模型与绘制策略 |
2.1.2 线状符号的数据模型与绘制策略 |
2.1.3 面状符号的数据模型与绘制策略 |
2.2 地图符号编码描述 |
2.2.1 SLD/SE 编码描述方式 |
2.2.2 基于图形描述语言的符号编码方式 |
2.2.3 XML 编码方式 |
2.3 地图符号互操作技术 |
2.3.1 现有地图符号互操作技术 |
2.3.2 地图符号互操作技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放式地图符号数据模型 |
3.1 地图符号信息传输过程 |
3.1.1 信息传输理论 |
3.1.2 地图符号信息传输基本原理 |
3.1.3 地图符号信息共享传输模型 |
3.2 地图符号的统一抽象接口对象 |
3.2.1 地图符号化接口对象模型 |
3.2.2 地图符号抽象接口对象设计 |
3.3 地图符号数据模型设计 |
3.3.1 点状地图符号的数据模型设计 |
3.3.2 线状地图符号的数据模型设计 |
3.3.3 面状地图符号的数据模型设计 |
3.3.4 几何图元的数据模型设计 |
3.3.5 注记符号的数据模型设计 |
3.4 地图符号数据模型兼容性分析 |
3.4.1 与现有 GIS 符号系统的兼容性设计 |
3.4.2 与公开符号的兼容性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及其服务化封装 |
4.1 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描述方案 |
4.1.1 地图符号编码描述的原则 |
4.1.2 地图符号描述的内容及层次模型 |
4.1.3 基于 XML Schema 的符号编码描述方案 |
4.2 地图符号服务 |
4.2.1 Web 服务及其框架 |
4.2.2 地图符号服务及其框架 |
4.3 地图符号服务执行规范设计 |
4.3.1 符号服务的操作接口设计 |
4.3.2 GetCapabilities 操作 |
4.3.3 DescribeSymbolType 操作 |
4.3.4 GetSymbol 操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图符号共享框架体系设计 |
5.1 地图符号共享框架体系设计 |
5.1.1 地图符号共享框架体系 |
5.1.2 地图符号共享框架的运行流程 |
5.1.3 共享框架技术体系 |
5.2 面向共享的地图符号分类体系 |
5.2.1 分类体系建立原则 |
5.2.2 顾及共享应用的地图符号分类体系 |
5.3 地图符号质量评价机制 |
5.3.1 符号质量评价内容 |
5.3.2 符号质量评价模型 |
5.4 地图符号注册中心的设计 |
5.4.1 目录数据库设计 |
5.4.2 功能模块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符号共享框架应用拓展技术 |
6.1 注册中心拓展服务的关键技术 |
6.1.1 地图样式描述方案 |
6.1.2 远程符号注册服务的构建 |
6.1.3 远程符号发现服务的构建 |
6.2 提供者拓展服务的关键技术 |
6.2.1 地图符号在线编辑器体系结构设计 |
6.2.2 基于 Silverlight 的地图符号数据模型 |
6.2.3 地图符号在线编辑器功能模块 |
6.3 请求者拓展服务的关键技术 |
6.3.1 在线地图制图框架设计 |
6.3.2 在线地图制图框架功能模块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图符号共享框架原型实验系统 |
7.1 原型系统的体系结构 |
7.2 原型系统开发实践 |
7.2.1 多源异构地图符号集成实验 |
7.2.2 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与服务化封装实验 |
7.2.3 地图符号注册中心门户网站实验系统 |
7.2.4 地图符号在线编辑器实验系统 |
7.2.5 在线地图制图平台实验系统 |
7.2.6 基于符号共享的 GIS 显示互操作实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基于 XML Schema 的地图符号统一编码 |
1.1 要素类型样式 XML 描述(FeatureStyle.xsd) |
1.2 符号基类的 XML 描述(Symbolizer.xsd) |
1.3 点状符号 XML 描述(PointSymbolizer.xsd) |
1.4 线状符号 XML 描述(LineSymbolizer.xsd) |
1.5 面状符号 XML 描述(AreaSymbolizer.xsd) |
1.6 注记符号 XML 描述(TextSymbolizer.xsd) |
1.7 几何图元 XML 描述(Cell.xsd) |
附录 2 基于 XML Schema 的地图符号服务操作接口描述 |
2.1 地图符号服务接口 XML 描述(WSS.xsd) |
附录 3 基于 XML Schema 的地图样式描述模式 |
3.1 地图样式描述方案 XML 描述(Library.xsd)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9)复杂地质图图例的定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GIS 技术在地质图图例制作中的应用 |
1.3 研究现状 |
1.3.1 制作地质图图例的主流软件介绍 |
1.3.2 存在问题 |
1.4 解决思路 |
1.5 研究目的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地质图图例的理论基础 |
2.1 图例的分类 |
2.1.1 地层 |
2.1.2 岩浆岩 |
2.1.3 脉岩 |
2.1.4 矿产 |
2.1.5 其他构造符号 |
2.2 图例的内容 |
2.2.1 颜色 |
2.2.2 符号 |
2.2.3 注记 |
2.2.4 分级名称 |
2.2.5 图例名称 |
2.3 图例的排序原则 |
第3章 地质图图例量化标准及方法 |
3.1 图例符号的国家标准规范 |
3.1.1 分类 |
3.1.2 编码方法 |
3.1.3 图例符号分类编码方法 |
3.2 颜色体系的量化 |
3.2.1 地质图用色标准 |
3.2.2 颜色体系的实现方法 |
3.3 图例符号的量化 |
3.3.1 点符号 |
3.3.2 线符号 |
3.3.3 面符号 |
3.4 图例注记的量化 |
3.4.1 注记内容的来源 |
3.4.2 注记的实现 |
3.5 图例颜色符号注记的匹配 |
3.6 图例分级排序的实现 |
第4章 图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图例模块功能 |
4.2 数据结构设计 |
4.3 接口设计 |
第5章 地质图图例的表达 |
5.1 图例的模块化表达 |
5.2 成果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城市规划制图规范与制图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立题意义 |
1.2 城市规划制图及相关研究现状 |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图 |
2.1 城市规划 |
2.1.1 城市规划的内容 |
2.1.2 城市规划的不同层次 |
2.1.3 城市规划的一般过程 |
2.2 城市规划图 |
2.2.1 城市规划图件 |
2.2.2 规划图编制原则 |
2.2.3 城市规划制图软件平台 |
2.2.4 规划图现状评析 |
第三章 城市规划图制图规范研究 |
3.1 地理底图设计 |
3.1.1 地图比例尺 |
3.1.2 地图投影 |
3.1.3 制图要素的概括与取舍 |
3.2 主图专题设计 |
3.2.1 地图表示法设计 |
3.2.2 个体符号设计 |
3.3 其他地图要素设计 |
3.3.1 图名 |
3.3.2 图例 |
3.3.3 风玫瑰和指北针 |
3.4 图面配置 |
3.4.1 制图区域 |
3.4.2 图名 |
3.4.3 图例 |
3.4.4 比例尺 |
3.4.5 风玫瑰和指北针 |
3.4.6 其他要素 |
3.5 地图输出 |
第四章 基于ArcGIS的城市规划制图方法 |
4.1 ArcGIS功能简介 |
4.1.1 强大的地理分析功能 |
4.1.2 兼容并包的数据格式 |
4.1.3 精准的地图数学基础 |
4.1.4 一体化的制图环境 |
4.1.5 数据图形同步更新机制 |
4.2 基于ArcGIS软件平台的规划图设计 |
4.2.1 数据获取 |
4.2.2 地图设计 |
4.2.3 地图输出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城市规划图个体符号图例规范 |
附录2:城市规划图线状符号图例规范 |
附录3:面状符号规范(大类) |
附录4:面状符号规范(小类) |
附图1:综合交通现状图(原图为A3) |
附图2:城镇等级规模规划图(原图为A3) |
四、基于WMF格式的图例符号制作工具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可视化表达研究[D]. 郑亚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跨GIS平台空间数据符号化及快速制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 王志强,刘伟,王学,倪元龙.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0(12)
- [3]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的研究与实现[D]. 魏宏涛.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4]基础测绘数据库快速制图系统设计与开发[D]. 洪璐.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矿山专题地图的批量快速制图技术研究[D]. 姜宇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矢量综合录井图绘制组件的设计与开发[D]. 叶艳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6)
- [7]地质矿产图例符号数据模型及应用 ——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为例[D]. 张龙.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1)
- [8]地图符号共享关键技术研究[D]. 黄瑞阳.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3(01)
- [9]复杂地质图图例的定量化研究[D]. 赵建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0)
- [10]城市规划制图规范与制图方法研究[D]. 文君亚.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